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创建信息化特色学校,对于改革原有的教育模式,把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充分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到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加深全体师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根据我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深化学校教育改革,以教育的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结合我校教育实际,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全体教职员工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教育信息的交互、共享、开放、协作、高效,以信息技术特色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才,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共同发展为归宿,沿着“信息技术特色——整体特色学校”的轨迹,走出一条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信息技术特色办学之路。

二、工作目标

(一)普及教育信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将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进行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

(三)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三、阶段性目标

近期目标:按照我校制定方案,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快我校信息技术研究再上新台阶。

阶段目标:在原有工作和进期目标的基础上,成立建设一支具备信息化素养的骨干教师队伍,深入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继续深化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全面有机整合,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完善校本课程资源库建设,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丰富内涵的校本课程资源库。

远景目标:在审视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下,在带动、平衡信息技术发展的远景目标情况下,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库,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进一步加强和优化校本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教学应用示范建设和区域远程教育、构建网络化学习型区域建设。

四、建设和应用的具体内容

(一)前期调研

根据学校的软、硬件配备条件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初步提出在教与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制定可行性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二)资源库建设内容规划

(1)民族礼仪文化

(2)民族风俗文化

(3)民族服饰文化

(4)民族饮食文化

(5)民族历史文化

(三)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库,构建资源共享平台

(四)对教师进行技术支持

六、预期效果

(一)教师方面

课前多方面整合教学资源,课上应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思维、扩充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课后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二)学生方面

能利用网络平台登陆资源库自主学习,实现与教师的有效互动,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总体效果

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我校素质教育水平,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新规律。

七、实施阶段

准备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月)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并完善管理制度。

形成阶段:(2013年3月——2013年7月)完成硬件配备,进行教师培训,搜集整理校本课程资源,逐步建立资源库,形成初步构架。

应用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利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育教学的新模式,进一步完善资源库建设并有效使用,将信息化工作常态化。

八、组织机构

信息化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012年12月20日

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西平县第二初级中学 为进一步改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应用平台和教育资源建设力度,构建信息化教育教学、教研、管理和应用环境,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使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工作顺利开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全体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在此前提下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形式、教法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生学法的融合。 二、具体目标: (一)更新、完善学校软硬件环境,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更新学校计算机教室、多功能会议室、多媒体教室(班班通),新建学校录播(直播)教室、数字实验室、音像电子图书阅览室、语音室、学校视频广播系统等。 更新教师办公用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 新建学校门户网站、丰富学校网站功能,更新学校电子图书馆藏书、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创设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建立功能齐全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学资源平台和教学资源库,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提升学校网络速度,使学校管理实现信息化、网络化、无纸化。 开展全体教师微课程制作、PPT课件、白板应用等评比活动,将评选出的优质资源上传至学校教育资源库,同时将国内优秀教育资源补充进入学校资源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依托学校网站,班级、老师和学生建立网络学习、交流的空间,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现网络无障碍交流,建设包括学校管理、教学教研、校园生活等应用服务的网络空间。 (二)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比传统教学更多的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可以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智慧;另一方面也使教师面临了更多的挑战,需要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即时性、可控制性,结合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因时而化,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准确把握教育时机和分寸。资源和技术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具有多种支持学习的工具作用(比如效能工具、认知工具、环境工具等等),因此教师要有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组织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进行实践体验,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习者掌握建构信息技术环境下知识体系的方法。 为了使教师具备上述能力,学校要做到: 狠抓培训,提高教师搜集、加工各种教学资源的能力。依托校园网做好技术培训,让每位教师都能在网络环境下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做好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研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和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真正统一思想,采取措施,把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根据上级有关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组织编制了《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密切关注企业需求,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取得实效。 2、紧紧围绕我校的行业特色,发挥电力技术优势,找准与企业的合作点,打造学校的专业特色。 3、立足电力做强,面向社会做大,多方积极联系,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 二、领导组织机构 为使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作真正贯彻落实,抓出实效,从而为学校增添发展后劲。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校企合作领导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领导组主要职责: 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工作部。 组长:xx 成员:xx 办公室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宣传及建章立制工作。 2、开展外联工作,选择企业,明确合作目标、内容、方式等。 3、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工作。 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保证持续提高。 三、校企合作目标 1、以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2、做到合作模式的多元化,以坚持服务行业为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联合培养。 3、坚持培训后备高技能人才与加强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培训并重。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三合一方案)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 际情况,特制定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开展校企合作,是专业快速发展,提高办 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 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 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顺应广东经济发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技工教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的高 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 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 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 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 二、合作原则 1.服务企业原则 为企业服务是学校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 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学校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则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 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3.统一管理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 学校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来学校讲座。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领导组织机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以各科室正、副科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保证持续提高。 四、基本任务 根据学校的要求,每一专业方向要至少建立两至三家有实质性合作、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校外合作基地。校外合作基地应是该行业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的地位。 校外合作基地的基本任务: 1、接受学生参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2、接受教师参观、调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实现资源共享,互派专业人员讲学、培训;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贾戈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功能效益,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我校结合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示范课推广应用活动的通知,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破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模式,以此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从而达到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高友祥 副组长:鹿立华 成员:刘效志闫静赵良成及教研组长 三、参与对象 我校所有学科一线专任教师 四、活动开展步骤 本次活动分单位选拔推荐、带头人市级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三个阶段进行。我校将于近日举行校级选拔推荐,具体为:校级选拔推荐时间从2月24日开始,先由各教研组按每学科3人的名额进行选拔,再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听取选拔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公开课,并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将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将每学科第一名的推荐上报

作为镇级推荐人同时学校的将制定出相关的评选方案及授课、选拔计划及其它相关材料,以备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到学校检查、指导。 四、工作目标 1、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评选小组,筹划、组织和落实融合实施方案,完善融合评价机制和保障措施。 2、深化学科深度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覆盖率。 3、专任教师能够自制或运用多媒体课件、主题资源网站或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备课常态化。 4、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等课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模式,不断提高融合的质量与效益。 5、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各学科融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全校共享。 6、组织指导教师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备课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培养专任教师参与学科融合的积极性。 7、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和课件评选活动。评选结果纳入年终教师量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8、完善技术报务,确保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整理版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搞好我校的职业教育,实现我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学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结合我校实际,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定向”培养模式 根据我校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国内各大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

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 通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从第5学期开始,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决定培训期限,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然后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学生接受企业的分配和管理企业付给学生相应岗位的劳动报酬。 (三)见习模式 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和见习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 (四)双方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利用学校教师资源、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点、继续教育等资源,主动承接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及继续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体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获取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帮助。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要,是适合现代化教学的需要。电脑网络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相关电脑网络教学的问题,在我近两年来电脑教学实践中摸索并探究一些经验和问题。下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理解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9-2020年)》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个全新理念,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深刻思想内涵。我认为“深度融合”是在经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抛开“应用”谈“深度融合”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融合”是更高层面的“应用”。 教育是较早接触信息技术的领域之一,比如信息技术学科的出现、课程的设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但是信息技术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显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对教育的正能量没有突显。某种水准上来说,信息技术似乎成了可有可无,有它不多、没它很多,绝非必不可少的因素,更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几乎80%以上的教师都经历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比如计算机操作、软件应用、课件制作等,但是培训的最终结果并不理想。而通讯行业的手机,也是信息技术终端,每个人接受它之前并没有接受培训,功能开发的都很完美,能够用到淋漓尽致的水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教师没有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所带来的真正实惠,学生也没有真正体会到应用信息技术给学习带来的乐趣,因而导致一段时期以来大家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迷惑于茫然。 二、电脑网络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很快。教育事业必须跟上现代化步伐,所以,电脑网络教学势在必行,这是事实不可否认

产教融合服务简介

产教融合服务简介 【服务使命: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致力于在教育与产业之间搭建起一个资源交换的桥梁,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服务价值: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引入创新技术的教学资源:将产业资源(工具、工程方法、实战案例等等)转化植入到教育体系中,提升院校应用技术人才教育的创新性、实战性。 提升教育效力的职业资格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一套完整的面向职业资格模型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推动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提升院校应用技术人才教育的效力和效率。 产教互动服务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提供多种形式的产教互动服务,包括应用技术师资培训、职业资格模型分析、职业资格分析信息服务、就业信息推动服务等等。 【专业资源:创新应用技术资源】 我们基于一致的、开放的标准,实现创新应用技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为院系专业建设提供最新的、产业性资源支持,典型资源介绍如下: Unity3D教育服务资源:为Unity相关专业建设提供Unity基础教育资源、Unity 微案例训练资源、Unity3D的游戏以及严肃游戏资源项目实战资源、Untiy厂商培

训及评测中心授权、Unity工具。 BIM 云室内教育服务资源:为BIM云室内专业建设提供云室内基础教育子、云室内微技能训练资源、云室内各式家装设计训练资源、在线家具商城微项目合作资源、Autodesk云室内设计工具、Autodesk教育合作伙伴授权等等。 BIM建模教育服务资源:为BIM专业建设提供Autodesk BIM建模工具、BIM 建模教育资源、BIM细分领域微案例训练资源、BIM应用实战案例资源、BIM应用厂商合作伙伴授权等等。 3D打印实验室教育服务资源:为3D打印教育领域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3D建模工具、3D打印设备及原材料、3D打印基础教育资源、3D打印建模微案例训练资源、3D模型实战资源等等。 跨平台移动互联网开发教育资源: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移动开发能力是核心支柱能力之一。通过HTML5以及跨平台支撑引擎,实现IOS/Andriod平台的一站式开发。提供跨平台支撑引擎、跨平台开发调试工具、HTML基础教育资源、HTML5微案例训练资源、跨平台移动应用微案例训练资源、移动应用项目实战教育资源等等。 互联网云服务开发教育资源: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时代,云服务开发能力是互联网时代的核心支柱能力,云服务架构、大数据处理在互联网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地位。提供Java基础教育资源、经典软件工程微案例资源、云架构工程项目教育教育资源、大数据(包括hadoop)工程项目教育资源。 【服务解决方案:职业资格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在产教融合领域中提供创新的服务能力,具有职业资格驱动特征、教育信息化融合特征、产教融合互动特征。 (一)职业资格驱动服务模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贾戈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功能效益,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我校结合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推广应用活动的通知,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R大,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破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模式,以此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从而达到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小组组长:高友祥 副组长:鹿立华成员:刘效志闫静赵良成及教研组长 三、参与对象 我校所有学科一线专任教师 四、活动开展步骤 本次活动分单位选拔推荐、带头人市级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三个阶段进行。我校将于近日举行校级选拔推荐,具体为:校级选拔推荐时间从2月24日开始,先由各教研组按每学科3人的名额进行选拔,再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听取选拔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公开课,并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将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将每学科第一名的推荐上报作为镇级推荐人。同时学校的将制定出相关的评选方案及授课、选拔计划及其它相关材料,以备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到学校检查、指导。 四、工作目标 1、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评选小组,筹划、组织和落实融合实施方案,完善融合评价机制和保障措施。 2、深化学科深度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覆盖率。 3、专任教师能够自制或运用多媒体课件、主题资源网站或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备课常态化。 4、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等课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模式,不断提高融合的质量与效益。 5、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各学科融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全校共享。 6、组织指导教师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备课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培养专任教师参与学科融合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厂中校”建设方案

校企合作“厂中校”建设方案 校企合作“厂中校”建设方案 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开展校企合作,是专业快速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我院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顺应江苏两个率先的经济发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技工教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 二、合作原则 1.服务企业原则 为企业服务是学院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学院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则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3.统一管理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 学院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来学校讲座。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领导组织机构 成立以部门主任、书记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以办公室、教学秘书、学工秘书及各教研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保证持续提高。 四、基本任务 根据学院的要求,每一专业方向要至少建立两至三家有实质性合作、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校外合作基地。校外合作基地应是该行业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的地位。 校外合作基地的基本任务: 1、接受学生参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2、接受教师参观、调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实现资源共享,互派专业人员讲学、培训; 4、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

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李春勇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我校示范性专业建设内涵要求,开展校企合作,是专业快速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我院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坚持本专业以服务汽车工业、汽车后市场为宗旨,培养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具有“精维修、能操作、会营销、懂管理”和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努力为当地经济服务。

二、合作原则 1.服务企业原则 为企业服务是学校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学校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则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3.统一管理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 学校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来学院讲座。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组织机构 成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汽修教研室主任 成员:教研室各老师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探索

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探索 [摘要]:依托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面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根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所需岗位技能,探索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建有:智能制造基础性实训室、智能制造生产性实训室、柔性制造单元实训室、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室、智能制造名师工作室、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创客教育中心。构建了“教育教学-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定岗生产-素质陶冶-创业孵化”于一体的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平台。 [关键词]: 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前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业强国梦。随着“制造业强国梦”的提出,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已经悄然来临。无锡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重要的模具工业基地。“十二五”期间,无锡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 化、高端化为引领,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2015年8月,无锡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全力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意见》,要把无锡打造成“国内一流制造业强市”。在“中国制造2025”新的形势下,不仅要求我院高职教育能促进高素质劳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还要能将我院和新吴区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对我院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建设能与之相匹配的集“教育教学-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定岗生产-素质陶冶-创业孵化”于一体的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平台。 1.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定位 坚持“立足高新区、依托高新区、融入高新区、服务高新区”的办学宗旨,积极响应国家“中国制造2025”行动,彰显“双元培养、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围绕无锡高新区建设“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的总体目标,依托无锡高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面向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德商会双元制培训中心,构建“教育教学-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定岗生产-素质陶冶-创业孵化”于一体的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平台。通过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机制,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投入机器人先进技术与设备,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开发智能制造实训能力体系与实训课程项目,构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校企协同研发纵横向智能制造技术应用课题,移植企业技术服务平台,着力开展“四技服务”;引入创客教育,激发学生兴趣,开展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由点及面,促进课堂改革;实现“四合作、五对接”,保障“技术、设备、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三个同步发展。力争建成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公共开放型实训平台,在高职院校中具有引领与示范效应。 2.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2.1 智能制造基础性实训室 与工业机器人基础应用开发型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智能制造基础性实训室。按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教学要求和实训基地建设要求,建设场地200M2,建有工业机器人多功能基础教学工作站、工业机器人多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 贾戈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功能效益,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我校结合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推广应用活动的通知,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破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模式,以此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从而达到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高友祥 副组长:鹿立华 成员:刘效志闫静赵良成及教研组长 三、参与对象 我校所有学科一线专任教师 四、活动开展步骤 本次活动分单位选拔推荐、带头人市级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三个阶段进行。我校将于近日举行校级选拔推荐,具体为:校级选拔推荐时间从2月24日开始,先由各教研组按每学科3人的名额进行选拔,再

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听取选拔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资料word . 合公开课,并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将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将每学科第一名的推荐上报作为镇级推荐人。同时学校的将制定出相关的评选方案及授课、选拔计划及其它相关材料,以备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到学校检查、指导。 四、工作目标 1、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评选小组,筹划、组织和落实融合实施方案,完善融合评价机制和保障措施。 2、深化学科深度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覆盖率。 3、专任教师能够自制或运用多媒体课件、主题资源网站或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备课常态化。 4、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等课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模式,不断提高融合的质量与效益。 5、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各学科融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全校共享。 6、组织指导教师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备课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培养专任教师参与学科融合的积极性。 7、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和课件评选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样本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搞好我校的职业教育,实现我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学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结合我校实际,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定向”培养模式 根据我校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国内各大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

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须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进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 经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从第5学期开始,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决定培训期限,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然后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学生接受企业的分配和管理企业付给学生相应岗位的劳动报酬。 (三)见习模式 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和见习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她们爱岗敬业的精神。 (四)双方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利用学校教师资源、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点、继续教育等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理念,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经验1:其他学科整合信息技术,让丰富的其它多学科教育资源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使我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走出一条新路子 讲到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我们一般都是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学科,去整合、服务其它学科,可以反过来用,让其它学科知识来整合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的教学在应用中来学。举一个例子:在学习DreamWeaver网页制作的教学中,我们以探索“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真实来源为主题,制作一个成语学习网站。对这个成语的一般解释,是指廉颇背上背着荆棘去请罪,但现在有一些新的解释,不是这样,而是手抱着荆棘。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马上去搜索、查询、咨询老师、讨论,想得到合理解释,最后以“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拓展出非常多的成语典故、历史事实、古文字知识等等,还有同学用Flash或Photoshop软件模拟这个成语的场景,效果非常好。网页内涵丰富,关键是把语文、历史等知识融入到网页、图片处理的学习中,学生至始至终兴趣高,创作热情高涨,作品成果好,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让我们感受到其他学科整合信息技术的“甜头”。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融合进其它学科知识,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作欲望,学生有成就感,提升了信息素养,培养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教学在应用中得到了品味提升和内涵的丰富。

经验2:我校在开展中小学班级创新教育实践过程中,机器人教育、3D设计与打印尝试学科的融合,取得很好的研究效果 我校在开展的《基于创新课程实验室的中小学创新教育研究》实践中,我们坚持班级全体学生参与,把“能力风暴”机器人作为班级创新课程的主要教学、操作设备。同时配置了乐高机器人、智慧天下机器人、纳英特机器人。让学生了解不同品牌的机器人设备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对比、求异,让学生思维发散开去,“深度”动起手来,本学期,在给学生讲授基本搭建、基本传动的知识时,我们邀请物理老师进入课堂,给学生分析力的关系与原理,搭建的优化设计等知识,让学生把每个问题尽量弄清楚,搞透彻。物理与机器人的融合,使我们的创新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丰富了创新课程内容,学生轻松掌握关键的、难点知识。在今年机器人比赛中我们取得多个特等、一等奖,这就是机器人教育走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最好体现。 我们购置了3D打印机,给学生介绍关于3D打印技术,学习建模软件,设计一些简单的作品,我们邀请了学校美术教师参与,与信息技术老师配合,在作品的设计与创意上共同配合,然后打印出来,感受整个过程,学生自始至终充满浓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设计思维,锻炼了动手能力。这就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产生出美的作品的过程。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创建信息化特色学校,对于改革原有的教育模式,把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充分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到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加深全体师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根据我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深化学校教育改革,以教育的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结合我校教育实际,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全体教职员工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教育信息的交互、共享、开放、协作、高效,以信息技术特色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才,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共同发展为归宿,沿着“信息技术特色——整体特色学校”的轨迹,走出一条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信息技术特色办学之路。 二、工作目标 (一)普及教育信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将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进行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 (三)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三、阶段性目标 近期目标:按照我校制定方案,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快我校信息技术研究再上新台阶。 阶段目标:在原有工作和进期目标的基础上,成立建设一支具备信息化素养的骨干教师队伍,深入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继续深化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全面有机整合,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完善校本课程资源库建设,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丰富内涵的校本课程资源库。 远景目标:在审视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下,在带动、平衡信息技术发展的远景目标情况下,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库,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进一步加强和优化校本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教学应用示范建设和区域远程教育、构建网络化学习型区域建设。 四、建设和应用的具体内容 (一)前期调研 根据学校的软、硬件配备条件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初步提出在教与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制定可行性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二)资源库建设内容规划 (1)民族礼仪文化 (2)民族风俗文化 (3)民族服饰文化

校企合作研修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研修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校企合作研修平台建设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申报省级校企合作研修平台建设项目是发展地方经济的迫切需要 XX市2014年全市实现GDP超过1261亿元,较上年增长10.48%,经济呈稳步增长。加快经济强市建设步伐,实现“后发赶超、富民强市”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XX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发展战略,为我校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XX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资源十分丰富。XX通过加大招商力度和对老企业改造重组,如招商引进的XX公司(XXXX公司),又如老企业改造重组的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省重点生产企业。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XX科技工业园、XX经济开发区增加员工45000余人。未来五年,随着产业升级的进一步加快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入驻XX工业园区的企业将达到800余家,需要高级技术员工约19000人。XX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发展汽车产业和制造产业,为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等专业创造了条件和发展机遇,更为我校建设省级校企合作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巨大空间。

(2)申报省级校企合作研修平台建设项目是“兴工强市”的客观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XX市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市的经济发展还是落后于全省先进地区,更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其中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的缺乏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工业企业70000余家,有近26万在岗技术工人,可是,就是在一些技术力量较强、人才比较集中的企业,高级工的比例也不到11%。汽车产业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就是我市传统支柱产业,原来的XX省汽车制造厂就坐落在XX,2003年被XX公司收购后建成全国最大的以工程搅拌车为主打产品的生产基地,产值连续五年翻番,2014年仅XX公司(XXXX公司)产值就突破200亿元。目前,我市汽车及相关制造产业持续保持在每月发布3000个需求职位这一规模上,并一直呈上升趋势。高级销售、高级维修等人才开始捉襟见肘,维修配件经理、维修站服务经理等新型人才也急速升温。《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发展装备制造业、汽车及相关产业作为我市新型工业的重点,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生活全面步入小康的目标”,这无疑需要一大批高层次高质量的技术工人,而目前我市技工的水平和技工学校的培训状况,远远满足不了这一要求。因此,确定我校为省级校企合作平台建设项目单位,完全符合市委、市政府实施“科教领先”和“兴工强市”的战略要求,是发展我市经济的迫切需要。

如何使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如何使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国家要实现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必须先行。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正全面进入教育教学领域。《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 - 2020年) 》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全新理念。“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更深层次的应用,而从目前来看,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显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这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并加以实施。 一、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构建优质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 营造设施一流、技术先进、资源充足的优质信息化外部环境是开展有效信息化教学的先决条件。优质的信息化环境,必须要充分满足教师持续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充分满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能促进有效学习的条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向就是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完备程度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劣。 二、教师要转变思想,提升素质。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在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对

传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愿意学习信息技术并将之付诸于教学实践中。只有教师的思想转变了,信息化教学才会真正顺利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变得无足轻重,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应当扮演好以下角色:学生的良友、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帮促者、课堂组织者和协调者、激励者。 同时,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必须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三、学校应加强机制和制度建设。 ( 一) 做好顶层设计,保证经费投入,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工程。 学校应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由专业人员、管理人员、一线教师等组成的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建立日常工作制度,负责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推进方案,研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当前,各学校应按照国家、省市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保证建设经费足额投入,做好“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工作,争取早日搭建好学校的信息化软硬件教学环境。 ( 二) 加强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信息化教学,教师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学校要把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战略高度上,加大新教师职前培养和教师在职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加强对信息化资源开发、应用、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专项培训,将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作为主要培训内容。学校应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