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临床研究数据解读

阿帕替尼临床研究数据解读

阿帕替尼临床研究数据解读

艾坦(阿帕替尼)的通用名称: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其商品名称:艾坦 ?;分子式:

C 25 H 27 N 5 O 4 S;分子量:493.58;作用机制:高度选择性竞争细胞内VEGFR-2的ATP 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转导,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生成。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研究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I期研究结论:剂量:最大耐受剂量为850mg, qd;药代动力学:T?为9小时,支持qd给药,也支持bid给药;常见不良反应: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症等,绝大多数为1-2级不良反应。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II期研究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阿帕替尼:850mg qd vs 425mg bid。有效性:PFS:3.67个月 vs 3.20个月,OS:

4.83个月 vs 4.27个月;安全性:850mg qd 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便捷性:850mg qd 更方便;阿帕替尼Ⅲ期给药方案推荐为850mg qd。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III期研究结论:阿帕替尼为二线治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提

供新的治疗选择。二线治疗失败后,晚期胃癌患者在艾坦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仍有7.6个月,较对照组延长2.6个月,死亡风险下降接近40%。阿帕替尼的安全性较好;胃癌靶向药物中唯一一个口服制剂,极大提高患者依从性。

艾坦(阿帕替尼)--精准强效全球首个晚期胃癌的抗血管生成药物。艾坦对VEGFR-2具有高度选择性,强效抗血管生成;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可预期、可耐受,可控制、可逆转。

艾坦(阿帕替尼)功能主治:艾坦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患者接受治疗时应一般状况良好。

艾坦(阿帕替尼)用法简介

(完整版)阿帕替尼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商品名称: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艾坦) 英文名称: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 拼音全码:JiaHuangSuanAPaTiNiPian(AiTan) 【主要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甲磺酸阿帕替尼。 【成份】 化学名:N-[4-(1-氰基环戊基)苯基]-2-(4-吡啶甲基)氨基-3-吡啶甲酰胺甲磺酸盐 【性状】本品为片剂。 【适应症/功能主治】本品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患者接受治疗时应一般状况良好。 【规格型号】0.25g*10s 【用法用量】本品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推荐剂量:850mg,每日1次。服用方法:口服,餐后半小时服用(每日服药的时间应尽可能相同),以温开水送服。疗程中漏服阿帕替尼的剂量不能补充。【不良反应】临床试验资料为确定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事件及其近似发生率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由于临床试验的条件变化大,试验中观察到的一个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能直接与另一个药物的临床试验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较,也可能不能反映临床中的实际发生率。有关甲磺酸阿帕替尼应用于晚期胃癌的不良反应信息主要来自一项3期、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n=267)。受试者均为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试验中排除了ECOG(东部肿瘤协作组织)体力状态评分为2分及以上患者、有胃肠道出血倾向的患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患尿蛋白阳性患者、胆红素≥1.25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4周内进行过大手术伤口未愈合的患者。176例患者服用本品850mg qd治疗。72%的受试者接受了2个周期或以上的治疗(28天为一个周期)。试验组和安慰剂组不良反应(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通用不良反应分级标准NCI-CTC AE3.0判断)发生率分别为92.05%和71.43%,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1.7%和24.18%。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5%)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的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毒性(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非血液学毒性(蛋白尿、高血压、手足综合征、乏力、声音嘶哑)。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和6.59%,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均为上消化道出血。另外一项在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中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2期临床研究(n=141)提供了支持数据。该研究中接受850mg qd治疗的受试者共47例。研究人群基线特征与3期相似。850mg qd 组有35例患者接受了2个周期或以上的治疗(28天为一个周期)。850mg qd组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08-07T14:04:47.89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作者:和光宇张玉玲程洪英 [导读] 临床治疗晚期肺癌患者中,采用阿帕替尼与多西他赛方案有助于缩小患者肿瘤标志物,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菏泽市单县中心医院山东省 274300 摘要:目的:总结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阿帕替尼与多西他赛(分析组30例)与单用多西他赛(对照组30例)应用,比较两种方案的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EA、VEGF、CYFRA21-1、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可见明显改善,且分析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晚期肺癌患者中,采用阿帕替尼与多西他赛方案有助于缩小患者肿瘤标志物,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阿帕替尼;多西他塞;晚期肺癌;疗效 肺癌(lung cancer)是一组全球范围的恶性肿瘤疾病,存在较高发生率与死亡率,特别在近年来临床中反应,受多因素影响,肺癌发生率表现出逐年高发态势。晚期肺癌预后较差,患者死亡率更高,治疗难度更大。化疗方案仍是当前治疗晚期肺癌的一线方案,但由于患者存在耐药等因素导致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存在药力降低,总体疗效并不可观,因此临床指出,为预防肺癌病情的进展,需启动三线化疗方案,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作用[1]。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是近年来临床提出的一种的治疗方案,但就其具体效果尚缺乏临床报道证实。本文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总结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现将其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病理学检查确诊,符合肺癌TNM分期标准(第八版)[2]对晚期肺癌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资料均完整;排除对本次研究药物存在禁忌症者、伴有其他肿瘤疾病者;本组患者男性46例,女性14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58.15±3.45)岁,其中分型为鳞癌者13例,腺癌者47例;分期为ⅢB期17例,Ⅳ期43例;依据患者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各30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获得院方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单用多西他赛(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393092),通过静脉滴注,单药剂量75~100mg/m2,滴注1h,每周1次,连续治疗6周,随后停药2周后继续下一疗程;分析组则采取阿帕替尼(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0103)500mg/次,采取餐后30min口服治疗,+多西他赛(与对照组用法一致,剂量调整为 60~75mg/m2)。 1.3观察指标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酶标仪选用德国罗氏Modular PPE与配套试剂,依据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x±s ?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CEA、VEGF、CYFRA21-1、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可见明显改善,且分析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多西他赛(Docetaxel)是一种M期周期特异性药物,其作用与机制与紫杉醇相似,可通过促进小管聚合成稳定微管并抑制其聚解的作用,从而促使小管数量减少,形成稳定的非功能性微管束,破坏微管网状结构与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主要应用于肺癌、结肠癌、非小细胞癌等治疗中,据有关研究指出,本品在人体细胞内浓度超过紫杉醇3倍不止,并且在细胞滞留时间较长,这也是现阶段体外实验中,多西他赛比紫杉醇抗肿瘤活性大的原因。阿帕替尼(又名艾坦),本品是当前全球范围内第一个于晚期胃癌被证实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同时也是晚期肿瘤化疗失败后,延长患者生存周期的单药。本品也是现临床为数不多的靶向药物口服制剂,因此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较好依从性,不仅利于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同时本品中高度选择性竞争细胞VEGFR-2的ATP结合位点,以此阻断下游信号转导,实现对肿瘤组织心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机制[3]。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分析组CEA、VEGF、CYFRA21-1、MMP-9水平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提示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利于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此指标也进一步证实了联用方案的临床疗效[4]。

2021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关于印发XXX医院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的通知 各科室、各部门: 为加强我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保障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经院相关部门研究,特制定我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自印发之日起实施,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2021年2月26日 XXXX医院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保障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依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新型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 年版)》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抗肿瘤药物的定义 抗肿瘤药物是指通过细胞杀伤、免疫调控、内分泌调节等途径,在细胞、分子水平进行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或消除肿瘤的药物,一般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等。 二、抗肿瘤药物的分级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可及性、经济性等因素,将抗肿瘤药物分为限制使用级和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的分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一)限制使用级 是指具有下列特点之一的抗肿瘤药物: 1.药物毒副作用大,纳入毒性药品管理,适应证严格,禁忌证多,须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使用,使用不当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的抗肿瘤药物; 2.上市时间短、用药经验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3.价格昂贵、经济负担沉重的抗肿瘤药物。 (二)普通使用级 是指除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外的其他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供应目录详见附录。 三、抗肿瘤药物的管理组织及职责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应用效果的评价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应用效果的评价 发表时间:2018-10-24T12:06:42.8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4期作者:冷祝强李斌 [导读] 阿帕替尼可有效治疗晚期胃癌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岳阳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研究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阿帕替尼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00%),其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组间数据对比,卡方值依次为4.7619、4.3324,p值依次为0.0290、 0.0373,实验组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阿帕替尼可有效治疗晚期胃癌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阿帕替尼;晚期胃癌;临床效果 胃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发病率居于首位,多发病于中老年患者,且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发病率。很多患有胃癌的患者,初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很容易漏诊。有些患者确诊的时候已经是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只能通过化疗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存质量[1]。化疗的药物有很多,但随着临床医学的研究不断深入,阿帕替尼的治疗优势逐渐显现。本文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与阿帕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50例;实验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为52-72岁,平均年龄为(59.7±2.3)岁;参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53-71岁,平均年龄为(59.4±2.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经病理学、影响检查,确诊为晚期胃癌者;同意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参照组使用同步放化疗的方法治疗,具体方案为:缓解患者胃部出血症状,根据患者病情纠正其电解质,维持患者体液平衡,根据患者体质选用化疗药物。化疗方案为:使用卡培他滨(生产厂家:山东健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2359)1000mg/m2,对患者进行化疗,每3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患者在化疗开始时,同步放疗,放疗前的4个小时禁止进食,进行常规CT扫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处方。一般情况下,处方为40-50Gy,每次2.0Gy,连续治疗5天。实验组采用阿帕替尼(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0105)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口服,剂量为500mg,每天1次,1个疗程为1个月,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评价参照实体肿瘤评价标准:如果患者肿瘤消失,维持时间在1个月以上,则为完全缓解;如果患者肿瘤减小长度在30%以上,其维持一个月,为部分缓解;如果患者病灶减小程度在30%以下,为肿瘤稳定;如果患者出现了新的病灶,则为肿瘤进展期。总有效为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组间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例(n)、百分率(%)形式表示,组间卡方检验,P<0.05时,组间数据对比具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有效率 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实验组中,完全缓解的患者26例,部分缓解的患者有20例,稳定患者3例,进展患者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参照组中,完全缓解的患者22例,部分缓解的患者有16例,稳定患者8例,进展患者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组间数据卡方检验,卡方值为4.7619,p值为0.0290,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如表1所示)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实验组中,发生高血压患者1例,腹痛患者1例,食欲不振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参照组中,发生高血压患者3例,腹痛患者4例,食欲不振患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卡方检验后,卡方值为4.3324,p值为0.0373,差异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癌属于恶性肿瘤,其在我国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非常高,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晚期胃癌患者已经错过手术时机,只能通过化疗治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是靶向药物,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作用于患者肿瘤细胞中某种分子,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果,对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阿帕替尼是靶向药物的一种,其可以抑制患者的肿瘤血管[2-3],阻碍癌细胞扩散,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患者在服用阿帕替尼时,医护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出血症状,要立即停止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再继

阿帕替尼用概述及不良反应防治

阿帕替尼(阿帕替尼在结直肠癌中的Ⅱ期临床试验目前已完成,但未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目前尚无阿帕替尼与化疗、放疗、免疫治疗 及其他抗肿瘤疗法联合应用方面大型的研究结果报道。本研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关于阿帕替尼在治疗肿瘤甚至某些非肿瘤性疾病方面的研究成果综上所述,阿帕替尼是一种有前途的口服小分子抗肿瘤新药,研究已证实该药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可控,且该药的临床研究已显示出其在胃癌、乳腺癌等肿瘤中可观的疗效及生存获益) 1.适应证阿帕替尼适用于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且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时一般状况良好? 推荐剂量用法阿帕替尼850 mg qd,口服,餐后半小时以温开水送服? 2.注意事项:对于体力状态评分ECOG≥2、四线化疗以后、胃部原发癌灶没有切除、骨髓功能储备差、年老体弱或瘦小的女性患者,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性和提高依从性,可以适当降低起始剂量,先从500 mg qd开始服药,服用 1~2周后再酌情增加剂量 3.作用机制 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制剂,可高度选择性地结合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竞争性结合该受体胞内酪氨酸ATP结合位点,高度选择性地抑制VEGFR-2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后的信号传导,从而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VEGFR-2主要表达于内皮细胞,

在调节细胞有丝分裂、血管生成及增强VEGF的弥散中起重要作用。因此,VEGFR-2被认为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最为密切 .VEGFR-2当被VEGF激活后,其羧基末尾及激酶插入区域发生自动磷酸化,从而引发一系列信号转导级联反应以及随后的细胞增殖、迁移、弥漫及内皮细胞存活效应。阿帕替尼通过与VEGFR-2结合,来竞争性抑制VEGF 与VEGFR-2结合及后来的VEGFR-2自动磷酸化,从而发挥强有力的抗肿瘤作用. 推荐阿帕替尼Ⅲ期临床研究的剂量为850 mg qd 4.常见的不良事件(AE)包括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和非血液系统(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皮肤反应、乏力、食欲减退和腹泻)。多数不良反应均可通过暂停给药、剂量下调及对症处理实现控制和逆转. 4.1一般不良反应 4.1.1乏力乏力常常与肿瘤的疾病本身以及肿瘤的治疗相关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说明书

核准日期:XXXX 年XX 月XX 日 修订日期:XXXX 年XX 月XX 日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商品名称:艾坦 英文名称:ApatinibMesylateTablets 汉语拼音:JiahuangsuanApatiniPian 【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为甲磺酸阿帕替尼 化学名称:N-[4-(1-氰基环戊基) 苯基]-2-(4-吡啶甲基)氨基-3-吡啶甲酰胺甲磺酸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 24H 23N 5O ·CH 4SO 3 分子量:493.58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 本品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患者接受治疗时应一般状况良好。 【规格】 按阿帕替尼(C 24H 23N 5O )计:(1)0.425g ;(2)0.375g ;(3)0.25g 。 CN N N H O N NH .CH 3 SO 3 H

【用法用量】 本品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推荐剂量:850 mg,每日1次。 服用方法:口服,餐后半小时服用(每日服药的时间应尽可能相同),以温开水送服。疗程中漏服阿帕替尼的剂量不能补充。 治疗时间:连续服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 目前尚无本品对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影响的相关数据,建议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临床情况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在医师指导下慎用本品,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剂量调整: 在本品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使患者能够耐受治疗。阿帕替尼所致的不良反应可通过对症治疗、停药和调整剂量等方式处理。临床研究中剂量调整多发生在第2、3个周期(28天为一周期)。 当患者出现3/4级血液学或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时,建议暂停用药(不超过2周)直至症状缓解或消失,随后继续按原剂量服用;若2周后不良反应仍未缓解,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①第一次调整剂量:750 mg,每日一次;②第二次调整剂量:500 mg,每日一次(关于剂量调整方法请参考下面表1及后续的【注意事项】)。如需要第三次调整剂量,则永久停药。 表1.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剂量调整原则 对于出现胃肠道穿孔、需要临床处理的伤口裂开、瘘、重度出血、肾病综合征或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应永久性地停用本品。尚需进一步确诊的中到重度蛋白尿或临床尚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患者,应暂时停止使用本品。择期手术之前,应暂缓本品使用(见【注意事项】)。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9年版)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2019年版) 为规范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提高肿瘤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肿瘤患者健康权益,特制定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涉及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是指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药物。 目录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2) 一、病理组织学确诊后方可使用 (2) 二、靶点检测后方可使用 (2) 三、严格遵循适应证用药 (5) 四、体现患者治疗价值 (5) 五、特殊情况下的药物合理使用 (6) 六、重视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 (7)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7) 一、医疗机构建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 (7) 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10) 三、细胞或组织病理学诊断 (11) 四、培训、评估和督查 (12)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多个学科,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关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需考虑药物可及性和患者治疗价值两大要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有无抗肿瘤药物应用指征;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适宜。 一、病理组织学确诊后方可使用 只有经组织或细胞学病理确诊、或特殊分子病理诊断成立的恶性肿瘤,才有指征使用抗肿瘤药物。单纯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结果得出临床诊断的肿瘤患者,没有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指征。但是,对于某些难以获取病理诊断的肿瘤,如胰腺癌,其确诊可参照国家相关指南或规范执行。 二、靶点检测后方可使用 现代抗肿瘤药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出现一批针对分子异常特征的药物——即靶向药物。最具代表性的药物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异常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根据是否需要做靶点检测,可以将常用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大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8年版)

关于印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8年版)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8〕8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团卫生计生委: 为规范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我委组织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牵头制定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8年版)》(可在我委官方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执行。 该指导原则将定期修订更新,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 附件: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8年版) 2018年9月14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8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病理组织学确诊后方可使用 (01) 二、基因检测后方可使用 (02) 三、严格遵循适应证用药 (04) 四、体现患者治疗价值 (04) 五、特殊情况下的药物合理使用…………………………………………………………… 六、重视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05 05 一、医疗机构建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 (06) 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09) 三、细胞或组织病理学诊断 (10) 四、培训、评估和督查 (10) 第二部分各系统肿瘤的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呼吸系统肿瘤用药 一、吉非替尼 (12) 二、厄洛替尼 (14) 三、埃克替尼 (15) 四、马来酸阿法替尼 (16) 五、奥希替尼 (17) 六、克唑替尼 (18) 七、贝伐珠单抗 (20) 八、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21) 九、盐酸安罗替尼 (21) 十、塞瑞替尼…………………………………………………………………………………十一、纳武利尤单抗…………………………………………………………………………22 24 消化系统肿瘤用药 一、瑞戈非尼 (26) 二、甲苯磺酸索拉非尼 (28) 三、曲妥珠单抗 (29) 四、甲磺酸阿帕替尼 (29)

肿瘤特药服务

肿瘤特药服务 服务内容 当用户在等待期后经二级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专科医生初次诊断罹患保险合同所定义的恶性肿瘤时,联合全国逾200+家的院边及DTP药房,提供院外药店取药和送药到家的服务。 药品目录 本服务提供的特药覆盖治疗期内国内已上市的抗癌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药物,并持续更新。 序号商品名通用名平均月治疗费用 1易瑞沙吉非替尼片1641元 2伊瑞可吉非替尼片1494元 3特罗凯盐酸厄洛替尼片18800元 4凯美纳盐酸埃克替尼片5765元 5吉泰瑞马来酸阿法替尼片6000元 6泰瑞沙甲磺酸奥希替尼片15300元 7多泽润达可替尼16980元 8爱必妥西妥昔单抗注射液25900-28490元 9泰欣生尼妥珠单抗注射液13600元 10赛可瑞克唑替尼胶囊15600元 11安圣莎盐酸阿来替尼胶囊15632元 12赞可达塞瑞替尼胶囊29700元 13万珂注射用硼替佐米11280-22560元/3周 14昕泰注射用硼替佐米8560-17120元/3周 15千平注射用硼替佐米8400-16800元/3周 16齐普乐注射用硼替佐米8360-16720元/3周 17益久注射用硼替佐米8300-16700元/3周 18恩莱瑞枸橼酸伊沙佐米胶囊14799元 19赫赛汀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前三周11000元,后续每三周5500元(三周方案较常用) 20帕捷特帕妥珠单抗注射液前三周共9900元,后续治疗每三周4950元 21泰立沙甲苯磺酸拉帕替尼片10500元 22艾瑞妮马来酸吡咯替尼片11351元 23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19340元/3周24福可维盐酸安罗替尼胶囊6818元/3周

25爱优特呋喹替尼胶囊7938元/月 26艾坦甲磺酸阿帕替尼片12249元/月 27拜万戈瑞戈非尼片16464元/月 28多吉美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11400元 29索坦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11573-13950元30维全特培唑帕尼片23200元 31乐卫玛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50400元 32英立达阿昔替尼片12420元 33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片32000元 34昕维甲磺酸伊马替尼片3800元 35诺利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3120元 36格尼可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3560元 37依尼舒达沙替尼片7038元 38达希纳尼洛替尼胶囊36100元 39施达赛达沙替尼片14041元 40可瑞达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35836元/月 41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37040元/月 42拓益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14400元/月 43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5686元/3周44艾瑞卡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39600元/月 45飞尼妥依维莫司片18080元 46佐博伏维莫非尼片32880元 47利普卓奥拉帕利片20280元 48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16062元/3周49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13048元/月 50亿珂伊布替尼胶囊22680元 51爱谱沙西达本胺片18480元 52瑞复美来那度胺胶囊21644元 53立生来那度胺胶囊3960元 54安显来那度胺胶囊5380元 55齐普怡来那度胺胶囊3980元/月 56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8820元/3周57爱博新哌柏西利胶囊29800元 58泽珂阿比特龙片17390.40元

阿帕替尼治疗46例晚期肿瘤临床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治疗46例晚期肿瘤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04-20T14:07:04.4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2期作者:杨善兰李一辉金美四杨涛李灿美张明瑛何[导读] 安全性高,副作用轻微,可耐受,获得CFDA批准上市,在价格上优于其他抗血管生成靶向药,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大理州人民医院肿瘤科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观察阿帕替尼在晚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4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给予阿帕替尼500mg/日至750mg/日口服,直至患者病情进展。结果:2月评估PR为7例,为15.2%,SD为25例,为64.1%,疾病总控制率为81.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高血压、皮疹、心悸、手足综合征、纳差、腹泻、乏力,但均能耐受,较为轻微,为Ⅰ级或Ⅱ级。结论:阿帕替尼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毒副作用轻微,安全、有效。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阿帕替尼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082-01 进入21世纪,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发现恶性肿瘤是一种多基因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与其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VEGFR)信号通路是诱导肿瘤血管新生最重要的调控途径,也是多种抗肿瘤血管生成剂的关键靶点之一[1]。我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运用阿帕替尼治疗(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肝癌、卵巢癌、腮腺癌软、组织肉瘤等)晚期恶性肿瘤46例,观察临床疗效,分析相关不良反应。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晚期恶性肿瘤患者46例,年龄30~75岁,中位年龄55岁,男性28例,女性16例,其中消化道肿瘤26例,非小细胞肺癌8例,乳腺癌6例,卵巢癌3例,软组织肉瘤1例,腮腺癌1例,ECOG评分为0~2分,血常规、肝肾功、心脏等情况综合分析,无使用禁忌症。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500~750mg/日,每日服用1次,直至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副作用,如500mg/日,不能耐受者减量为250mg/日,750mg/日者减量为500mg/日、250mg/日或暂停。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服药1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行疗效评价,此后每8周评价疗效1次,采用实体瘤的疗效评定标准,采用实体瘤的疗效评定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ECIST)评价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总缓解率RR=(PR+CR)/总病例数×100%,疾病总控制率 DCR=(PR+CR+SD)/总病例数×100%,无进展生存期(PFS):服用阿帕替尼开始直至进展、失去随访或死亡。不良反应按照WHO: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评分标准来评价,分为0~IV级,随访的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 2.结果 2.1 疗效分析 2.1.1近期疗效分析治疗2月后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7例,占15.2%,病情稳定(SD)25例,占54.3%,疾病总控制率为69.5%,进展(PD)14例,占30.5%。 2.1.2远期疗效分析全组病例随访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中位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2个月,总生存时间为5.8个月。 2.2 不良反应分析 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纳差、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心律失常、皮疹、部分伴腹泻,发生高血压的有11例,占23.9%,为I~Ⅱ级,无1例发生Ⅲ~IV级,蛋白尿2例,占4.3%,为I~Ⅱ级,手足综合征13例,占28.3%,I~Ⅱ级12例,III级1例,减量为250mg/日,所有病例经减量或暂时停药后上述症状消失,可继续服用。 3.讨论 在胃癌、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腮腺癌等恶性肿瘤早期能通过积极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后缓解,很大一部分患者初次就诊,确诊时已经为晚期,此类患者按病理类型积极行二线、三线化疗,但仍然进展,且相当一部分患者的体质状况良好,能够耐受进一步治疗,同时迫切需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来改善其生活质量和延长带瘤生存时间,但就目前,三大治疗手段(放疗、化疗、手术)就这些患者却有效性极低在研究中,发现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环节之一,肿瘤组织需依赖新生血管提供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来满足肿瘤细胞不断扩增的需要[2],其中阿帕替尼作为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为这类患者带来治疗希望,因为阿帕替尼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地抑制VEGFR-2酪氨酸激酶活性以及轻度抑制c-Kit和c-Src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3]。阿帕替尼与VEGF-2结合后,阻断了VEGF与VEGFR-2相结合引起的VEGFR-2的自动磷酸化,从而可以抑制随后的相关信号转导,达到抑制血管生成的目的,阿帕替尼作为有确切疗效的小分子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于作为晚期肿瘤患者的三线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阿帕替尼在我科晚期肿瘤中应用取得较好的疗效,46例患者PR7例,SD25例,总DCR达69.5%,PFS4.2个月,OS5.8个月,而在安全性使用方面,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乏力、纳差等,大多为I、II级毒副反应,但经调整剂量或暂时停药,均能耐受。 由上述所见,阿帕替尼在晚期实体瘤治疗上表现出较好的疗效,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安全性高,副作用轻微,可耐受,获得CFDA 批准上市,在价格上优于其他抗血管生成靶向药,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涂艳、彭枫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2016,43 (12) :545-548. [2] Jayson GC, Kerbel R , Ellis LM, et al. Antiangiogenic therapy in oncolog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Lancet,2016,388(10043): 518-529. [3] Tian S,Quan H,Xie C,et al.YN968D1 is a novel and selectiveinhibitor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tyrosinekinase with potent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vivo[J].Cancer Sci,2011,102( 7) : 1374-1380.

替尼类药物研究综述(一)(持续更新)

最新最全替尼类抗肿瘤药物综述(一)近年来,替尼类药物研发可谓风生水起,随着替尼类8种药物进入医保目录,替尼类药物国内市场进一步扩大。替尼类小分子靶向药物在抗肿瘤药物中占据重要地位。已批准的国产抗肿瘤小分子靶向制剂有盐酸埃克替尼、阿帕替尼、吉非替尼、达沙替尼和甲磺酸伊马替尼。以下对各替尼类药物上市情况及专利进行概述。 本篇概述:1、甲磺酸伊马替尼;2、吉非替尼;3、盐酸厄洛替尼;4、达沙替尼;5、苹果酸舒尼替尼;6、尼洛替尼;7、二甲苯磺酸拉帕替尼;8、磷酸芦可替尼按上市时间顺序 1、甲磺酸伊马替尼 英文名:Imatinib Mesylate。 CAS号:220127-57-1 分子式:C29H31N7O·CH4O3S 靶点:PDGFR/KIT/Bcr-Abl 适应症: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不能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

国内相关专利: 化合物专利:CN93103566.X 晶型专利:CN1134430 (C)、CN1264375 (A); 适应症专利:CN1276754 (C)、CN1622808 (A); 上市情况: 甲磺酸伊马替尼最早由瑞士诺华制药公司研制开发,于2001年首次由FDA批准在美国上市,也是首个批准上市的TKI类药物。已上市剂型包括:胶囊剂(50、100mg)、片剂(0.1g和0.4g),适应症包括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等多种疾病,临床最主要用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治疗,并已成为上述疾病的标准治疗。诺华公司的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100mg)于2002年4月获准进口中国,甲磺酸伊马替尼片(0.1g和0.4g)于2005年1月获准进口,商品名:格列卫。 以上国内相关专利均已到期,国内有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胶囊)、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片剂)、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片剂)批准上市。原料药批准厂家有连云港润众制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2、吉非替尼 英文名:Gefitinib CAS号:184475-35-2

阿帕替尼临床研究数据解读

阿帕替尼临床研究数据解读 艾坦(阿帕替尼)的通用名称: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其商品名称:艾坦?;分子式:C 25 H 27 N 5 O 4 S;分子量:493.58;作用机制:高度选择性竞争细胞内VEGFR-2的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转导,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生成。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研究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I期研究结论:剂量:最大耐受剂量为850mg, qd;药代动力学:T?为9小时,支持qd给药,也支持bid给药;常见不良反应: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症等,绝大多数为1-2级不良反应。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II期研究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阿帕替尼:850mg qd vs 425mg bid。有效性:PFS:3.67个月vs 3.20个月,OS:4.83个月vs 4.27个月;安全性:850mg qd 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便捷性:850mg qd 更方便;阿帕替尼Ⅲ期给药方案推荐为850mg qd。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III期研究结论:阿帕替尼为二线治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提 供新的治疗选择。二线治疗失败后,晚期胃癌患者在艾坦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仍有7.6个月,较对照组延长2.6个月,死亡风险下降接近40%。阿帕替尼的安全性较好;胃癌靶向药物中唯一一个口服制剂,极大提高患者依从性。 艾坦(阿帕替尼)--精准强效全球首个晚期胃癌的抗血管生成药物。艾坦对VEGFR-2具有高度选择性,强效抗血管生成;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可预期、可耐受,可控制、可逆转。 艾坦(阿帕替尼)功能主治:艾坦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患者接受治疗时应一般状况良好。 艾坦(阿帕替尼)用法简介

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9-05-09T10:41:13.2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7期作者:陈海婷卞伟钢(通讯作者)周小宁李磊 [导读] 观察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对宫颈癌抗肿瘤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至我院进行中晚期宫颈癌治疗患者80例陈海婷卞伟钢(通讯作者)周小宁李磊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盐城 224005) 【摘要】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对宫颈癌抗肿瘤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至我院进行中晚期宫颈癌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4周为1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疗效以及肿瘤直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65.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直径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减小,而观察组减少的更为显著(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能够增强患者放化疗的临床疗效,缩小患者的肿瘤,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帕替尼;放化疗;宫颈癌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7-0057-02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是女性第二高发恶性肿瘤,其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放化疗,以顺铂为基础的放化疗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局部进展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模式,但是临床研究发现,总体有效率为20%~50%,并不理想,此外化疗药物严重的副作用、顺铂耐药性以及放疗抵抗等都是临床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技术越来越成熟,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1-2]。为了观察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对宫颈癌治疗作用,我院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至收治的8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经病理活检确定诊断,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48.32±8.66)岁,病理分期ⅡB期51例,Ⅲ期29例,卡式评分70分。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否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理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排除病变超出盆腔范围患者,排除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排除既往有放化疗治疗史患者。 1.2 方法 1.2.1研究方法(1)对照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放疗方案如下:10MV X线等中心盆腔外照射,大野30Gy,后中间挡铅给予20Gy,体外照射每2周1次10Gy阴道球消瘤治疗,总量为20Gy,每周1次宫腔管±点7Gy照射,共计6次,累及剂量42Gy。化疗方案:使用顺铂(DDP)70mg/m2,静点,氟尿嘧啶600mg/m2,96h静脉泵入,于治疗第1d给药。4周为1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艾坦,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03,0.25g×10s)250mg~500mg/d,餐后半小时服用。4周为1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 1.2.2分析指标[3]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疗效以及肿瘤直径变化。 疗效评价:(1)参考RECIST相关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全部靶病灶消失,全部病理淋巴结短直径减少至<10mm。(2)部分缓解(PR):靶病灶直径之和比基线水平减少至少30%。(3)稳定(SD):靶病灶减小的程度没达到PR,增加的程度也没达到PD 水平,介于两者之间。(4)进展(PD):以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所有测量的靶病灶直径之和的最小值为参照,直径和相对增加至少20%,此外必须满足直径和的绝对值至少增加5mm,或者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CR+PR+SD)/总例数×100%。 1.3 数据处理 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65.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直径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减小,两组直接差异显著(P<0.05),见表。 3.讨论 有数据显示,每年全世界有50万例宫颈癌新发病例,有28万例患者因宫颈癌而死亡,虽然近年来细胞学筛查等手段提高了宫颈癌早期发现率,但是仍有88%的患者确诊时已经为局部进展期,其中45%为Ⅲ期患者,21%为Ⅳ患者[4]。手术治疗为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对于中晚期宫颈癌,已经出现转移的患者,无法给予手术治疗,对于此类患者,放化疗就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对宫颈癌治疗的有效率从20%~50%不等,总体生存期仅为10~17.5个月[5]。为了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我院近年来尝试对宫颈癌患者进行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进行治疗。 阿帕替尼是全球第一个被证实对于晚期胃癌的治疗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通过对细胞内的VEGFR-2的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的转导,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效果,以此起到抗肿瘤的作用。近年来阿帕替尼在多个恶性肿瘤领域被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