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Earth

Our Earth
Our Earth

Our Earth

A:if you have a free choice about your work,what would you like to be ?

B:well,in my opinion, I’d like to be a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volunteer.

A:oh,why? It isn’t necessary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I don’t care about it.

B:as is known to us,these days,environment problems such as water pollution,air pollution,and noise pollution and so o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it causes unpleasant weather,what's more,some may even threaten our lives.SARS and bird flu are the typical examples.

as a citizen,it's our responsibilitie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yes,i undestand what you are saying,but it's far from enough to solove it just on our owm effors.

B:oh.No,you are wr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very important ,not noly should we do ,but our government is also involved,maybe authority (机关)should adopt the policy of "sustainable develepment"(可持续发展)and laws concern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ust be put into effect just as our government has been doing.

A: well,well,I totally agree with you, maybe everyone could make a little contribution to our society,then we will make a big difference!

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系统指由大气圈、水圈、陆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和生物圈(包括人类)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球系统科学就是研究组成地球系统的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运转的机制,地球系统变化的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机理,从而为全球环境变化预测建立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空间范围从地心到地球外层空间,时间尺度从几百年到几百万年。 简介 地球系统科学是从传统的地球科学脱胎而来的。人类的生活要从环境中获取食物、能源,故必然关心所居住的环境,对所立足的地球产生求知欲,于是逐渐形成了地球科学的各分支,如气象学、海洋学、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等。然而,它们是对地球的某一组成部分的分门别类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各自的研究方法、手段和目的。但是,由于地球的空间广域性,形成它的时间悠久性和组成其要素的复杂性,分门别类的研究尽管有的学科已达定量、半定量化的研究水平,但仍不能完整地认识地球,传统地学面临着挑战。用系统的、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观点去研究、认识地球,越来越为有识之士所倡导。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以美国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Earth System Science Committee)在1988年出版的《地球系统科学》一书为标志的“地球系统科学”思想和概念被明确提出。事实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兴起的对自然地理各要素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可以看作是(表层)地球系统科

学的萌芽。只是后者涉及的范围、领域更广,时间更长,系统的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更加先进完善而已。 起源 地球系统科学是应人类面临的根本生存环境危机——全球变化的严峻挑战而兴起,在近年诸多高新技术在地学上的应用研究而促进其发展,它反映了现代人类对人-自然界关系的哲学理念。但是,概念尽管已提出,行动却尚有不少困难。首先就是面对这个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如何能适时地、多周期地获取系统多参数的海量数据?同时,又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整合、集成以及选取合适的参数进行数学建模?模型又如何能适时地检验?如何对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地学实验室、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科学研究和获取的宝贵数据能进行共享、交换?这些问题均有待解决。地球系统科学又面临困境。幸运的是,地球系统科学由于现代工程技术科学的参与与支持,将出现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数字地球就是这场技术革命的集中体现,它有望给地球系统科学带来研究方法,手段的革命性变化。 地球系统科学是以全球性、统一性的整体观、系统观和多时空尺度,来研究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使得人类能更好地认识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发的灾害对人类所造成的损害。地球系统科学在现代技术,尤其是空间技术和大型计算机发展后出现,致力于对地球的整体探索。它以地球科学许多分支学科的大跨度交叉渗透,与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为特征。其研究发展的特点为时空尺度大,综合性强,实用空间大,支持有效监测和预测,研究大量采用高新技术,采集、存储、处理的数据量都极其巨大。

地球系统科学概论复习资料

地球系统科学概论复习资料 人类正面临着哪些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人口爆炸、土地荒漠化、资源趋于枯竭、“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臭氧屏蔽的破坏 1.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椭圆定律(开普勒第一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也称椭圆定律: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 面积定律(开普勒第二定律) 开普勒第二定律,也称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这一定律实际揭示了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角动量守恒。 调和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也称调和定律: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由这一定律不难导出: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这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个重要基础。2.臭氧特点、作用、危害、存在范围 臭氧: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稳定性极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主要由于在太阳短波辐射下,通过光化学作用,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后再和另外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有机物的氧化和雷雨闪电的作用也能形成臭氧。 分布:大气中的臭氧随高度、纬度等不同而变化,近地面含量极少。它是在太阳紫外线辐射或闪电作用下,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后再和另外的氧分子结合而成的气体。据观测,臭氧含量随高度的分布很不规则,近地面含量很少,从10km高度开始含量逐渐增加,12-15KM以上含量增加得特别显著,在20-30km高度处达最大值,再往上,含量又逐渐减少,到55km高度就极少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在大气的上层中,太阳短波强度很大,使氧分子解离增多。因此,氧原子与氧分子相遇机会很少;即使臭氧在此处形成由于它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线,又引起自身分解,因此,在大气上层臭氧的含量不多。到20-30km处,既有足够的氧分子,又有足够的氧原子,这给臭氧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故称这一层为臭氧层。在低于这一层的空气中,太阳短波紫外线大大减少,臭氧分解也减弱,所以氧原子数量减少,以致臭氧形成减少。 危害:①臭氧层被破坏后,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降低,使得人类接受过量紫外线辐射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的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患呼吸道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人数大量增加;另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0万人死于皮肤癌,大多数病例与过量紫外线辐射有关②它会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实验表明,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使植物叶片变小,减少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面积,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同时,过量

Google Earth上下载高清的影像照片

在上帝之眼发现的GetScreen,很好用,但是分块截图后再拼接有错位的问题,用Google搜到下面的解决办法,不知道哪条是最关键的,感觉地形和directX及使用安全模式可能是吧,另外调整GE的侧边栏与GetScreen的相同可能也是关键~我用的是GE5.0,可以获得没有错位的拼图,所以版本应该不是问题~ 以下是转载来的: 前一段也发现用GETSCREEN截图时拼图错位,后来发现只要把GE中平移速度设低一些就好了,最稳妥的方法是使用GE的默认设置就肯定好了。 补充一点,在GE中,关掉“地形”显示,否则在非平坦的地方还会出现错位。这是我试验一天才得出的结论。 工具->选项->3D检视 选:“DirectX” 和“使用安全模式” 注意两点就可以了: 1.不要先运行GEtScreen,而要先运行GE,一定要运行带DriectX模式的GE,我用的是GE42的版本,找到你要截图的范围后再运行GEtScreen。 2.不要关闭GE左边的侧栏,并且调整GE左边的侧栏的宽度与GEtScreen左边的侧栏的宽度相等即可,抓图延时设为500。 原作者: 截屏拼图功能解释如下: 1、两点定位。左上、右下(或者右上、左下,总之只要是要选出个方框)两点进行定位。这时地球屏幕的鼠标会迭加一个十字按钮,选择合 适的两点定位屏幕,然后按鼠标右键获得坐标,为下一步计算截图数量做准备。点击两点定位后,该按钮名称会变为"放弃定位",如果不 想定位,再按一下就恢复了。 2、图片计算。首先选定个希望截屏距地面的高度(0.1--100公里),然后开始计算,计算完毕后会做一个框表示希望截屏的区域(该区域在 截屏时会自动隐去,不会带入图片中),由于单个小图片的大小是固定的,实际的截屏区域可能略大。计算的横、纵数量会填在下面的输入框 中,如果需要调整可以修改。调整截屏高度,需要重新计算。 3、开始截屏。选择图片文件的存放地点和格式后开始自动截屏拼图,支持JPG和BMP 两种格式,JPG格式生成一个文件,Exif中包含生成图片的 坐标等十一项信息,格式如下:

地球与生物的进化详细史

生物进化史 一、冥古宙(地球形成——38亿年前) 1.古地理 地球从46亿年前形成,从一个炽热的岩浆球逐渐冷却固化(计算表明仅需1亿年),出现原始的海洋、大气与陆地,但仍然是地质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遍布、熔岩四处流淌,在41亿年前到38亿年前地球持续遭到了大量小行星与彗星的轰击。冥古宙在38亿年前结束后,内太阳系不再有大规模撞击事件。 因为这个时期的岩石几乎没有保存到现在的(已知的地球最古老的岩石位于北美地台盖层的艾加斯塔片麻岩及西澳洲那瑞尔片麻岩层的杰克希尔斯部分),所以并没有正式的细分。但月岩从40多亿年前就比较好的保存下来,因此月球地质年代的某些主要划分可参照用于地球的冥古宙划代。冥古宙的最后一个代对应为月球地质年代中的早雨海世,以月球的东海撞击事件为结束时间(约为38.4亿年),这也是内太阳系的后期重轰击期的结束标志。 零散的锆石结晶沉积在西加拿大和西澳的杰克山中的沉积物里,对锆石的研究发现,液态水必然已存在了有四十四亿年之久,非常接近地球形成的时刻。 2.气候 在形成地球的物质当中,曾经存在过大量的水。在地球的形成时期,其质量比现在的小,水分子也就更容易挣脱重力。据推测,当时氢气和氦气在大气层中持续不断地逸散,然而,现时大气中高密度的稀有气体却相对缺乏,这表明,在早期大气层中可能发生过什么剧变。 有理论认为,在地球的年轻时期,它的一部分曾受过撞击而分裂,分裂出去的部分后来形成了月球。然而,在这种说法下,撞击应该会令一到两个大区域融化,现时的组成成份却与完全融化的假设并不相符,事实上也很难将巨大的岩石完全融化并混在一起。不过相当一部分的物质仍被此次撞击所蒸发,在这颗年轻的行星周围形成了一个由岩石蒸汽组成的大气层。 岩石蒸汽在两千年间逐渐凝固,留下了高温的易挥发物,之后有可能形成了一个混有氢气和水蒸气的高密度二氧化碳大气层。另外,尽管当时表面温度有230℃,但液态的海洋依然能够存在,这得益于CO2大气层带来的高气压。随着冷凝过程继续进行,海水通过溶解作用除去了大气中的大部分CO2,不过其含量水平在新地层和地幔循环出现时产生了激烈的震荡。 二、太古宙(38-25亿年前) 1.古地理 太古宙起始于内太阳系晚期重轰击期的结束,地球岩石开始稳定存在并可以保留到现在。太古宙结束于25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以甲烷为主的还原性的太古宙原始大气转变为氧气丰富的氧化性的元古宙大气,并导致了持续3亿年的地球第一个冰期——休伦冰期。 太古宙形成的地壳厚度还不大,同时尚未进行充分的分异过程。由于地壳厚度较小,幔源物质容易沿裂隙上行,常有大规模的超基性、基性断裂喷溢活动。此外,也有频繁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和火山活动。多次的岩浆活动、构造运动使岩石变质很深,再加上缺少生物化石,给恢复古地理面貌和沉积环境造成很大困难。 在当今大陆壳的范围内,长期处于活动不稳定状态,陆表海占绝对优势。在太古代中晚期,

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化可持续发展

《地球系统科学》(考查) 题 目: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化可持续发展 系 (部) 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系 学科门类 理学 专 业 地理科学 年 级 2009级 姓 名 陈永奇 学 号 200907074084 成 绩 2010年12 月 25日

目录 目录 (1) 摘要 (3) 关键词 (3) 引言 (3)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3) 2 人类面临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3) 3 地球系统科学 (3) 4 全球化研究 (3) 5 可持续发展 (4) 6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几大体系 (5) 7 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是可持续性发展的科学理论基础 (5) 8 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推动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实施 (5) 9 全球变化研究为国际环境外交提供科学依据 (6) 10 全球变化与持续发展 (6) 参考文献 (7)

【摘要】针对当今全球性环境危机问题,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只有积极地进行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才能很好地协调自然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地球系统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 GIS) 引言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地球科学面临的严重挑战。当前人口爆炸、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暧、臭氧层的破坏、森林锐减和物种加速灭绝等问题困扰着人们。这些紧迫的环境问题实质上是地球各圈层组成的统一系统即地球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早在10年前,科学家已普遍认识到,必须把地球作为一个由相互作用着的各个圈层或子系统即地球系统来研究,才能回答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种观念性的转变,标示着从传统地球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的转变。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并赖以生存。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生存空间,而且还是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不可再生和可再生物质源泉。因而地球既承受着人类社会物资需要的索取,也承受着人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做的一切改造,特别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怎样使人类社会全环化与可持续发展则是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生存与自然的基本矛盾,是地球科学面临的严重挑战。 2 人类面临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人口爆炸、土地荒漠化、“温室效应”与全球增暖、臭氧屏蔽的破坏、森林锐减和物种灭绝、淡水资源短缺等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这些紧迫的环境问题,涉及地球各部分、各层圈的相互作用,涉及到地球作为一颗行星的可居住性问题。有科学家预言地球环境的变化,是世界科学家们面临的严重挑战。[1] 3 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系统指由大气圈、水圈、陆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和生物圈(包括人类)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球系统科学就是研究组成地球系统的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运转的机制,地球系统变化的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机理,从而为全球环境变化预测建立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空间范围从地心到地球外层空间,时间尺度从几百年到几百万年。[1] 4 全球化研究 全球变化一词最早出现于20纪 70年代。当时国际社会科学团体使用“全球变化”主要是表达人类社会、经济和政治系统愈来愈不稳定,特别是国际安全和生活质量逐渐

盖亚假说——一种新的地球系统观(一)

盖亚假说——一种新的地球系统观(一)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和讨论了盖亚假说的形成过程、盖亚假说的科学内涵及其争论、由盖亚假说所导致的新的地球系统观和盖亚假说给人们的启示。 【关键词】盖亚假说/地球系统观 【正文】 盖亚假说(Gaiahypothesis)是由英国大气学家拉伍洛克(JamesE.lovelock)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后来经过他和美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斯(Lynnmargulis)共同推进,逐渐受到西方科学界的重视,并对人们的地球观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盖亚假说也成为西方环境保护运动和绿党行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将对盖亚假说的提出和发展、盖亚假说的科学内涵及其争论、由盖亚假说所导致的新的地球系统观和盖亚假说给人们的启示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讨论。 一、盖亚假说的提出和发展 60年代初,正在美国国家喷气动力实验室工作的拉伍洛克接受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关于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研究课题。他提出了一种直接分析火星上的大气构成,而不用把航天器降落到火星表面来定点寻找生命是否存在的想法。他认为如果一个行星存在生命,必定要求其大气既作为生命有机体的一种原料资源,又作为生命有机体的一种废物排放之地。行星大气对生命有机体的这两种用途将改变大气构成,使其远离化学平衡态。如果观测到的一个行星的大气构成远离化学平衡态,则可能存在生命。带着这种想法,他开始考察当时已知其大气构成的火星和金星,发现这两颗行星的大气构成都接近化学平衡态。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一般不进行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因此,两者都不应该存在生命。为了肯定这一预言,他开始考虑有生命存在的地球大气的构成,发现其远离化学平衡态,如大气中高达21%的活性气体氧气和1.7ppm(百万分率)沼气能共存(由于在阳光下沼气和氧气会起化学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水,要维持沼气1.7ppm的比率,每年需要5亿吨沼气由能产生沼气的生物体排出),而二氧化碳只有万分之几。 正是在这个时候,即1965年秋的一天,盖亚想法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即地球大气的这种独特的和不稳定的气体混合比率为什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维持不变呢?是否地球上的生物不仅生成了大气,而且调节大气,使其保持一种稳定的气体构成,从而有利于生物体的存在呢? 当时他对这种控制系统的性质还没有任何想法,只是认为地球表面的有机体必定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并且气体的构成可能是被调节的因素之一。后来,他从天体物理学家那里得知,恒星随着年龄的成熟,发热能力会增大;自从36亿年前地球上有生命以来,太阳的发热能力已经增强了25%。然而地球却保持了有利于生命存在的温度。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地球的气候是否会被有效地调节呢?此时,一种涉及整个行星和行星上生命的控制系统概念在他的大脑里牢固地建立起来。 但这时他没能继续推进他的这种观点,而是推进他的更小的目标,说服喷气动力实验室研究生命科学的同事们接受大气分析是探测其它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有效方法。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如果他们接受他的观点就意味着承认火星上几乎不可能存在生命。这可能导致取消去火星上直接探测生命是否存在的海盗号飞船计划。 尽管这样,NASA对他的这种危险的观点还是很宽容的,并允许他在这方面继续工作。他的一个天文学同事赛甘(CarlSagan)是ICARUS(航程无限的洲际宇宙火箭)杂志的主编,虽然不同意他的通过大气分析来探测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观点,但同意在其杂志上发表他的有关论文。而他把地球作为一个自调节系统的文章是在1968年美国航空学会会议上首次发表的。但把地球作为一个超级有机体并用盖亚(Gaia)来命名则是1972年的事。他接受了在英国家乡的邻居、小说家勾尔丁(wil-liamGolding)的建议,用盖亚这个古希腊地球女神

《地球上的生物》知识点

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 1、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是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我们把它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或。陆地能为陆生生物提供充足的,但是陆地上的水分不充分,环境条件复杂,陆生生物的和多种多样。 2、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层,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和。 3、陆生植物一般有些什么结构:、、、、。 4、根的功能:。适应环境的主要特征:。 5、茎的作用。茎的形态:。 各种形态的茎都是对陆地生存(时间或空间)的适应。 请说说下列植物各属于哪种茎: 草莓:牵牛花:爬山虎: 6、叶的功能:。 仙人掌有叶吗?它用什么结构进行光合作用?仙人掌的这种结构适应怎样的生活环境? 有,但退化成了叶刺。 用多汁的茎进行光合作用。 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 7、许多植物的花五彩缤纷,香气袭人,能吸引昆虫拜访,帮助植物。这些花称为虫媒花。 小麦的花不鲜艳,花粉很小、很轻,依靠传播,这种花称为风媒花。像小麦这种花的特征是植物对传播花粉的适应。 虫媒花通常花冠大而鲜艳,有花蜜或有芳香,花柱膨大有黏液。 风媒花通常花粉小、数量多,柱头分叉成羽毛状。 8、色彩鲜艳的果实能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色彩不鲜艳的果实借助风力来传播种子。 9、陆生高等动物生活在陆地上要有发达的附肢,主动,并, 陆生高等动物具有发达的附肢和有防止的身体表面是它们对的适应。 10、鸟类虽然可以在空中飞行,但仍然要在陆地上、,它们是一类适应的 特化陆动物。 11、生活在北方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很高, 以,而在夏季到来之前,皮肤则脱去部分,以适应。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四肢底部有,适于,驼峰内有,能分解产生,它有三个胃,第一个胃能,因此它善耐,适应,号称。 12、生物之间还有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他们常利用自身的体形和体色的变化来逃避敌人的攻击。 某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同其它生物或非生物十分相似的外表形态或色泽斑纹,这种现象称为:如竹节虫象树枝。 动物为适应栖息地的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相适应的色彩,以免受到敌害的攻击,这在生物学上叫作,如蚱蜢在青草中是绿色,在桔草中为灰褐色。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在身体上形成的鲜艳的色彩或斑纹,它可使敌害容易识别而不致受到攻击,这在生物学上称作,如蜜蜂的黑黄色彩。 13、在陆地上,还有一些动物生活在地下,如鼠,身体呈,常在地下打洞。鼠夜间 活动,白天藏于中,对农业和人类危害大。 14、水环境比陆地环境得多,水中溶解有各种和以及,变 化比较小。水生生物的结构比陆生生物。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期末考试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共50题,50分) B 1.法国罗纳河修的水坝落差有几米 A、5.0 B、6.0 C、7.0 D、8.0 D 2.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在哪一年召开? A、1987.0 B、1983.0 C、1981.0 D、1979.0 C中国不怕全球变暖的原因不包括哪条?3. A、北方城市冬季供暖时间缩短,有利节能。 B、青藏高原霜冻期变短,有利农业生产 C、南方城市制冷所需能源加大 D、长江口潮差变化5米/年,大堤高6米。 C 4.地震波中的什么波破坏性大? A、P波 B、压力波 C、面波 D、S波 B超级大陆形成于多少亿年前?5.Rodinia A、8亿年 B、9亿年 C、10亿年 D、12亿年 D物质代谢的原料不包括哪种物质?6. A、二氧化碳 水、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氧气 D、氧化铁

B 一下灾害周期最长的是7. A、地震和特大干旱 B、冰期和间冰期 C、特大洪涝灾害 D、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B 8.()学家认为青藏高原目前处在塌陷期。 A、古生物学家 B、构造地质学家 C、地理学家 D、气象学者 A 9.生物或其他群体居住地段所有的生态因素的总和叫做 A、生境 B、生物圈 C、生态环境 D、以上都不对 A雪球地球事件结束时,火山释放气体使得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上升到当今水平的多少倍?10. A、350倍 B、400倍 C、450倍 D、500倍 D南水北调的中线长度为多少?11. A、2000公里 B、1800公里 C、1600公里 D、1400公里 B我国的目前大坝建设主要考虑()12. A、储水 B、发电 C、生态 D、气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13.极端环境不包括() A、高温 B、低温 C、高纬度 D、强酸

《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地球系统科学 / Earth System Science 课程编码: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适用范围:06地理信息系统 学时数: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课外学时: 学分数: 2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 考核方式:考查制定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制定日期:2006年审核者:夏丽华 执笔者:千怀遂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地球系统科学以全球性、统一性的整体观和系统观,从多种时空尺度研究地球的整体行为,其理论的构建,将使人类更好地认识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发的灾害对人类所造成的损害,更有利于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发展。该学科是在全球变化、地理信息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深入研究和不断拓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本课程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地球系统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使学生了解其在全球变化、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土地利用、管理决策、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应用。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 1) 树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整体观和系统观,了解地球系统科学的多时空尺度,并理 解只有更好地认识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才能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发的灾难。 2)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 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3) 初步了解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学会常用遥感图像处理 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初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的基本分析。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课堂讲授部分全部使用多媒体技术授课。 (四)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教学参考书: 刘本培、蔡运龙主编,地球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全球变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王建主编,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1.1 人类面临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1.2 地球系统的全球化

地球上的生物、土壤

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目标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亚欧大陆分布面积最大的自然带是: A、温带森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D、苔原带 2、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密切,表现在: A、沼泽地植物叶片大,叶面覆盖着蜡层 B、碱蓬的生长反映了酸性土壤的环境 C、苔藓、地衣的生长反映了寒冷、干燥的环境 D、猴面包树的生长反映了干湿分明的热带环境 3、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自然带的山区是在: A、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B、亚寒带地区 C、亚热带地中海区D、热带雨林地区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描写的景观差异属于: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5、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根本原因是: A、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后,又无机物形式进入周围环境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体中 C、植物根系的生长和穴居动物的活动对岩石的破坏 D、生物在呼吸和分解过程中能把能量输入环境 6、根据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特点,正确模式应该是: A、化学能→太阳能→热能→环境B、太阳能→化学能→热能→环境 C、太阳能→热能→化学能→环境D、化学能→热能→太阳能→环境 7、我国南方应“多养山羊”的经济意义在于: A、可缩短食物链,减少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消耗 B、更能保持生态平衡 C、便于形成金字塔型的营养级关系 D、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8、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对气候和自然带的影响属于: A、纬度地带性因素 B、经度地带性因素 C、垂直地带性因素 D、非地带性因素 9、造成南美洲南纬40°以南的东西两侧大陆水平自然带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地球系统科学~知识整理

第一章、地球系统科学 1、如何认识一个系统:1物质组成2系统各部分中的过程3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 2、地球系统科学的定义 地球系统科学:将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过程,并与人类生活和活动结合起来,借以了解现状和过去,预见未来。从而为全球环境变化预测建立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空间范围从地心到地球外层空间,时间度从几百年到几百万年。 3、地球系统指由大气圈、水圈、陆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冰雪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作为相互作用过程的集合,而不是单个部分的组合。 4、水体:天然或人工聚集的水成为水体。 5、水圈:地球表层水体的总称。(水圈中的水以三相存在,分布于地表、地下和大气中。) 6、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有机体及其活动空间的总称。 生物圈占据了包括大气圈对流层下部、几乎整个水圈以及岩石圈表层的薄层范围。其核心部分,即地表面以上100米至水面200以下米之间,集中了绝大部分生物。 7、冰雪圈。冰雪圈的5个组成部分:海冰、大陆冰原、季节性雪盖、永动土和高山冰川。前两者是最重要部分。相对于液态和气态的水而言,冰和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冰雪圈覆盖全球海洋的7%,多年冰覆盖陆地表面的11%,但其覆盖范围可变。 冰雪圈的分布范围对地球表面温度非常敏感。水的冰点恰好位于地球表面最高和最低温度之间约一半之处。 冰、雪和冻土分为常年(多年)性和季节性。 季节性冰、雪和冻土产生的季节影响和年际影响非常显著。 因常年性冰、雪和冻土的分布稳定少变,在十到百年尺度以上,可以产生比较固定的影响过程和影响趋势。 冰雪圈的重要性:(1)稳定的对太阳辐射的高反射率,影响地表能量收支。(2)极地大气-冰-开放海洋的能量交换过程。(3)约占总水量的2%,占有地球上近80%的淡水资源。(海平面) 补充:岩石圈 地球是由一个物质分布不均匀的同心球层构成,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约17公里。上层为花岗岩层,下层为玄武岩层。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加深而增加。经检测,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多亿年,而地球生成到现在大约已有46亿年了,这说明构成地壳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壳层,是地壳内部的物质通过火山活动和造山活动形成的。 8、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能够为作物提供生长发育具有肥力的疏松表层,是生物,特别是植物和微生物生活的重要环境,是地表与大气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 9、“人类纪”的涵义:人类已经成为地球系统的核心。同组成地球的其他部分相比,人类具有不可比拟的能动作用。人类已经成为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地球未来的命运掌握在人类手中。 10、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海洋作为热源,通过海洋表面温度(SST)加热大气,SST及其变化成为调控气候,并进

地球生物演化史

地球上迄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用放射测定法测出的年龄是38亿年。但是,通过测定陨石和月球岩石的年龄以及其他天文学的证据表明,地球与太阳系的形成大约在46亿年前。这46亿年间地球上的生命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 (1)前寒武纪 通过对1978-1980年澳洲西部出土的丝状化石的研究,表明大约在35亿年前,地球上便出现了原核生物。最早的原核生物可能是异养生物。在南非的岩石中所发现的化石表明,距今31-34亿年前蓝藻类(蓝细菌)开始形成。蓝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大约在20亿年前,光合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氧气使大气层中开始含有氧气,这可能会导致许多厌 氧生物的灭亡,但甲 烷细菌以及它们的近 缘种类仍然在无氧的 环境中存留至今。由 蓝藻和其他原核生物 占优势的时代大约历 时20亿年。 最早的真核生物的出现大约在距今14-15亿前。真核生物的起源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伴随着真核生物的形成, 染色前寒武纪叠层石

体、减数分裂和有 性繁殖开始出现。 在前寒武纪(8-6.7 亿年前), 真核生物 中的真菌、原生动 物以及藻类中的几 个门便形成了,动 物与植物开始出现分化。到前寒武纪结束时,腔肠动物、环节动物或节肢动物等几个动物的门开始形成。 (2)古生代 寒武纪(5.7---5.05亿年 前): 在大约距今5亿9000万年 前,类型丰富多样的无脊椎动物 的出现标志着寒武纪的开始。在 这个时期,以三叶虫为代表的节肢动物门以及腕足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棘皮动物门的 许多纲开始形成。这些门类存 留至今,仍然有一些种类生存 下来。在距今5.1亿年前的海 早期真核生命 甲胄鱼化石 甲胄鱼

第8章 地球系统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

第8章地球系统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 科学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同一客体,导致出不同的学科,推动了科学的发展。1、从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系统角度研究人和地球表层的关系产生了地球系统科学;2、从环境质量的演化角度研究人和地球关系及其地球的变化产生了环境科学;3、从生物的生存环境角度研究地球的变化产生了生态学。 目的: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8.1 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系统科学将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其间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并和人类生活、生产联系起来,认识现状和过去,预见未来。 8.1.1 地球系统科学的创立 (一)地球科学的产生。 (二)地球系统科学的产生。 1983年,美国出资20亿美元,资助美国20所大学地理系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每5年出一本《地球系统科学报告)。将研究重点放在今后几十年至几百年的时间尺度,考察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以及自然变化对人类的反作用。 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 8.1.2 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趋势 地球系统科学通过研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探讨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生物机制,分析人类活动引起的地球生态环境变化,提高地球系统的生命承载能力。研究包括三个层次: ?全球变化:全球变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核心问题,包括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变迁、湖泊变迁等自然环境变化,森林、草地、湿地、农田、水体叶绿素等生物量变化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等人类活动的生态效应。 ?区域模型:卫星和计算机可以同步处理地球上任何地区的信息,加速了全球变化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 ?宏观调控信息系统:运用环境工程,解决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内部及其两者之间的匹配问题。 8.2 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规律的科学。生命系统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8.2.1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生态学研究人类和物理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探讨人类社会的自然资源利用,考察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8.2.2 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主要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研究为核心。 3、随着全球环境问题严重,生物多样性丧失,全球生态学应运而生,成为人们关注的领域。 8.2.3 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1)生态学向各学科的渗透 (2)生态学致力于生物圈的功能研究。 (3)生态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8.3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和环境质量关系的科学;宏观上研究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作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物出现

是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是保障,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而且公转轨道面基本在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二是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近,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可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只能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同时,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其大小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经过漫长的大气演化过程,逐步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使水汽从地球内部逸出,随着地表温度的逐渐下降,水汽经过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从此,地球上的生命就在海洋中孕育和形成,应该说没有海洋就没有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再则,由于地球上71%的表面是海洋,所以,可以说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海洋通过大气运动,对整个地球气候环境施加影响,没有了海洋,地球上的昼夜温差会大得多。 生命--人类的起源 莫伊日什说.发现的生命的形式也许是一种简单的微组织,但是,由于高温和压力的破坏,它实际的形状和性质不能确定。 地球生命可能来自外星瑞典的科学家前天公布,宇航员从地球带到火星去的两种细菌,在回 到地球后仍然生存,这意味火星生命可以来到地球。 斯德哥尔摩皇家科技研究中心的米列伊科夫斯基及其他科学家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一个会议 上解释,由于这两种顽强的细菌能抵受高速、辐射及高温,因此经历“全程”后仍能生存。 一些科学家还表示,由于火星先于地球冷却,可能会比地球早一步形成生命。如果火星上真 有微生物,当火星受到冲击后,依附在脱落的火星表层上的微生物,便能避开火星的引力, 运行到地球或其他行星上。如果微生物能抵受太空上的辐射,便有可能安全降落地球上繁衍 发展。 参与该项目的科学家表示,“东湖”湖水中很可能存在活的低级牛命形式。目前,考察小组在覆盖“东湖”表面的巨大冰层上进行了几十米的试钻探,结果发现了一些未曾见过的微生物。科学家们指出,“东湖”湖底是地球上最为封闭的水生环境,形成时间至少在200万年之前,其中可能存存的原始生命形式与地球上其他生命的演化是完全割裂的,这将为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提供新线索。 地球上最原始的生物实际上就是RNA,这比任何原核细胞拉,真核细胞拉都要早, 总而言之来之于地球当时环境中的化学反应. 地球生命的形成

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向何处去_

世界科学2006.8 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向何处去? 本刊郑重向读者推荐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院士这篇文章。在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并再次强调了坚持自主创新对于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当此关键时刻,更需要有一种对当下、对未来的清醒认识,需要有全球化的眼光。汪先生的这篇文章虽是基于地球科学的若干基础研究问题,但相信文中的诸多见解、思考,对其他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对广大读者都会有所启发。 20世纪末期起,国际学术界正在经历着一场质的变化:原来分头描述地球上各种现象的学科,正在系统科学的高度融合,成为揭示机理、服务预测的“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科学又一场新的革命性突破正在来临。当此,有必要对国内外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作一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科发展的走向提出一点管窥之见,就正于同行。 差距是在缩小还在扩大? 近年来,“全球变化”、“地球系统科学”已经广泛列入各种有关的科学研究发展计划,并且广泛开展,成绩卓著;有关地球系统科学的专著论文以及教材,也已经有相当数量。如果几年前我们曾经为我国地球科学国内论文数量失控、国际论文停滞不前而忧虑,那么现在应当刮目相看,我国地学的国际论文数迅速增长,国际刊物上中国作者的姓名处处可见。 不过数量的增加,并不等于质量的提高;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名称的项目与论文,也不一定意味着进入了新的层次,摆脱了 原有的局限性。地球系统科学带来的种种新概念、新名词,并不等于科学家接受新思路、悟得新境界。为了说明以上担忧并非空穴 来风,不妨将国内与国际的地球系统研究现状作一对比: 国际讨论的许多重大问题,不见于国内。以2004年4月欧、美地球物理学会在尼斯联合举行万人大会为例,讨论的热点如“显生宙的大气历史”,“地球与类地行星的岩浆发生与演化”,“大气圈与生物圈的交换:从源到汇的全面探讨”,“地幔构造与成分: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模型的协调”等等,均属地球系统科学的范畴,却都是我国不熟悉或者不大熟悉的题目。 重大国际计划的学术总结,往往不见我国参与。一些国际合 □ 汪品先 汪品先院士 2

2017《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尔雅期末答案

2017年尔雅《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月球上的特殊环境不包括()。(1.0分) 1.0分 ?A、 超高真空 ? ?B、 无磁场 ? ?C、 弱重力 ? ?D、 大气流动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2 汶川地震前表现的异常是()。(1.0分)

1.0分 ?A、 卫星热成像 ? ?B、 大量前震 ? ?C、 重力变化 ? ?D、 地磁场变化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3 地球内部的结构不包括()。(1.0分)1.0分 ?A、 地壳 ?

?B、 地核 ? ?C、 地壤 ? ?D、 地幔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4 白垩纪末期距今大概多少年?()(1.0分)1.0分 ?A、 五千万年 ? ?B、 两亿年 ? ?C、

一亿五千万年 ? ?D、 一亿年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5 三峡水坝的问题主要在于()。(1.0分)1.0分 ?A、 国家财政 ? ?B、 生态问题 ? ?C、 自然地理环境 ? ?D、 经济开发程序问题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6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1.0分)1.0分 ?A、 遗传多样性 ? ?B、 物种多样性 ? ?C、 生殖多样性 ? ?D、 生物群落系统多样性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7 生物代谢的原料不包括()。(1.0分)

1.0分 ?A、 二氧化碳 ? ?B、 氧化铁 ? ?C、 水 ? ?D、 氧气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8 月球上不存在的岩石是()。(1.0分)1.0分 ?A、 月海玄武岩 ?

56张从太空看地球的摄影照片

56张从太空看地球的摄影照片 成一个名宇航员,我想应该是很多人小时候的梦想之一,又有谁不想从太空中看看我们生活的地球呢?今天就分享:56张从太空看地球的摄影照片,希望可以满足一下你的需求。(有些照片在其它分享过的文章中出现过) Crescent Moon, Earth’s Atmosphere (NASA,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Science, 09/04/10) by NASA’s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Earthrise, Seen From the Moon (NASA, Moon, 6/16/09) by NASA’s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Earth and the Moon Together (NASA, Moon, 6/16/09) by NASA’s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Cairo and Alexandria, Egypt at Night (NASA,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Sc ience, 10/28/10) by NASA’s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Italy, Europe, and Africa at Night (NASA,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Science, 10/28/10) by NASA’s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Hurricane Ike September 10 2008 NASA by NASA’s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Von Karman Cloud Vortices, Aleutian Islands (NASA,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Science, 05/23/07) by NASA’s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NASA Satellite Captures Hurricane Danielle, Hurricane Earl and Developing Tropical Depression 8 by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Hispaniola Panorama (NASA,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Science, 08/19/08) by NASA’s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Southwestern USA, Pacific Ocean (NASA,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Science, 09/09/10) by NASA’s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Smoke Plume, Caspian Sea, Kazakhstan (NAS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