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闲情赋》接受论研究及启示

陶渊明《闲情赋》接受论研究及启示
陶渊明《闲情赋》接受论研究及启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Journal of Tongre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45 -

收稿日期:2010—05—09

作者简介:蒋金华(1981 —),男,广西全州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文社科系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

国美学。

陶渊明《闲情赋》接受论研究及启示

蒋金华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贵州铜仁554300)

摘要:关于陶渊明的《闲情赋》的主旨研究,自梁代始就聚讼不断,至今未能得到一致的见解。本文运用 ?接受美学?中的交流、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的原理来分析和研究《闲情赋》的接受过程,论证了?接受美学”对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作用,阐述了它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闲情赋;接受美学;读者;期待视野;召唤结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7—(2010)04—0045— (06)

The Rezeptionstheorie of Xian Qing Fu

JIAN G J in —h ua

(Dep art men t o f H uma nit ies an d S oci al sci enc e, Ton gre n V oca tio nal and Tec hnic al Col leg e, Ton gre n 554300,

Guiz hou )

Abst rac t : T ao Y uan min g ’s Xia n Qin g Fu i s a un iqu e li ter ary w ork s.F rom Lia ng Dy nas ty,the pur pos e re sear ch o f Xi an Qi ng F u has bec om e a d iff icu lt pr obl em. Tod ay, i t sti ll ca n ’t r eac h a co nsi ste nt vi ew. T his p ape r wi ll us e rez ept ion sth eor ies , for e xam ple Exc hang e, F orw ard , Summ on st ruc tur e ,to r ese arc h Xia n Qin g Fu, a nd wil l sum mar ize t he im por tan t sig nif ica nce a bou t rec ept ive a est het ics t o Chi nes e anc ien t lite rat ure .

Key words: Xi an Qin g F u; r eze pti ons the ori e ;re ade r; For war d;S umm on str uct ure

?接受美学? (Reze pti ons ast het ik)又称“接受理 论 ?(Rez ept ion sth eor ie )、? 接受与效果研究 ?(R eze p- tion sfo rsc hun g )。“接受美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文学批 评

理论重视作者与作品的研究而产生的,它着重于 读者与阅读接受的问题,强调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 的作用。

1967年汉斯?罗伯特?姚斯在《研究文学史的意 图

是什么、为什么?》这一篇演说中提出了文学接受 的重要性。他尖锐地指出迄今为止文学研究一直把 文学事实局限在文学的创作和作品的表现之中,使 得文学丧失了一个重要的维面,即文学接受之维。 他指出?在

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 不仅仅是被动部分,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相反, 它自己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

Vol.8.No.4

Aug.2010

第八卷第四期

2010年8月

蒋金华

? ?明《用情贼》接受奋研究及名示

—46 —

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 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人 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 P ]姚斯的这篇演 说被公认为是接受美学的诞生宣言,它引发文学理 论与批评领域的一次革新,开始以读者为中心的接 受美学的研究。

接受美学在80年代中期传人中国,得到了迅 速的传播和发展。它给我国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工作 带来了新的研究方法。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历史悠 久的学科,运用源于西方的接受美学理论来研究中 国古代文学,这的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可 以给古代文学带来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思 路。

陶渊明的《闲情赋》历来就是一篇聚讼不断的 作品。自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

中说: ?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

,

恨不同时。故更 加搜求,粗为区目。白璧微瑕者,唯在《闲情》一赋。 扬雄所谓劝百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 哉,无是可也!?p

]之后,便引发了关于《闲情赋》主旨 等问题的种种争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读者 对《闲情赋》的评价也是不同的,甚至对先前的观点 产生颠覆作用。本文将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分析不同 读者体会到的不同审美效果的原因。并且进一步分 析接受美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影 响。试论述之。

一、《闲情赋》的接受过程

从南朝梁代萧统开始,直至今天,对于陶渊明 的《闲情赋》主旨研究一直众说纷纭。主要分为言情 说、淫词说、寄托说、讽刺说、守礼说等。而在古代起 到重要影响作用的当属萧统和苏东坡了,后人在他 们的基础上则有反驳亦有补充。

(一)言情说

宋代余文豹的《吹剑四錄》中注曰:“‘无情之物 尚尔,况我终日在情里做针线活耶。’张衡作《定情 赋》,蔡邕作《静情赋》,渊明作《闲

情赋》,盖尤物能 移人,情荡则难反,故防闲之。?指出《闲情赋》是因 为?尤物能移人,情

荡则难反?而写的防闲之作。明 代何孟春也是从渊源的问题,即?赋情始楚宋玉、司 马相如?来说明《闲情赋》是跟前人写赋的言情传统 类似的。鲁迅先生则提出了《闲情赋》是大胆表达男 女爱情的作品,“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是 飘逸的太久……竟摇身一变,化为‘啊呀呀,我的爱 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己说因为‘止于礼仪’未 能进攻iu 底,但确定那些胡思乱想竟是大胆的。”近 代的一些学者,如郑振铎、朱光潜等都认为闲情赋 是一篇写男女爱情的作品。到了当代,言情说可以 说已经成为了《闲情赋》题旨的主流说法,最突出的 代表就是袁行霈的《陶渊明的< 闲情赋 > 与辞赋中的 爱情闲情主题》。

(二)淫词说

对立于言情说的淫词说主要流行于古代。它以 清代方东树的评论最为严厉“昔人谓正人不

宜做艳 诗,此说甚正,……如陶渊明《闲情赋》可以不做。后 世循之,真是轻薄淫亵,最误子弟。”其它还有明代 杨慎在《升庵诗话》卷三中也说《闲情赋》丽以淫。清 何文焕是从不必以文类人的角度委婉地指出《闲情 赋》虽属丽辞,但是?何伤靖节”?清代的刘光贲在批 判淫诗《有狐》时是以《闲情赋》类比的,旨在说明 《闲情赋》词风艳丽。但是到了现当代对于这一说法 就渐渐不能得到苟同了。

(三)寄托说

寄托说则起始于苏东坡在《东坡题跋》中对

萧 统的批驳

,

?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

淫’,正使不及 《周南》,与屈、宋所陈何异?

而统乃讥之,此乃小儿 强作解事者。”明张自烈在东坡的基础上进一步指 出《闲情赋》属于示志之作,?此赋托寄深远,合渊明 首尾诗文思之,……观渊明序云:‘谅有助于讽谏’、 ‘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Journal of Tongre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47 - Vol.8.No.4 Aug.2010

第八卷第四期

2010年8月

不谬作者意’,此二语颇示己志。清邱嘉穗又补充了这种说法。

(四)讽谏说

关于陶渊明的《闲情赋》中是否有讽刺的含义源于南朝梁代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的评价:“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讽一者,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萧统认为《闲情赋》的劝多于讽,所起到的批判作用不够强。萧统的这个评价引来了苏东坡的强烈反对,然而也有一批人是支持萧统的,自然分成两个阵营。如元代的李治认为?昭明不取亦未足以损渊明之高致,

蒋金华

? ?明《用情贼》接受奋研究及名示

—48 —

东坡以昭明为强解事,予以东坡为强生事”。明代郭 子章也是站在萧统一■边的,他在《豫章诗话》中说 到:?昭明责备之意,望陶以圣贤。”今人钱钟书也认 为昭明并非不识题赋之意,?唯识题意,故言作者之 宗旨非即作品之成效。其卒无‘讽谏’,正对陶潜自 称‘有助讽谏’而发;其引扬雄语正谓题之意为‘闲 情’,而赋之用不免于‘闲情’,旨欲‘讽’而效反‘劝’ 耳。流宕之词,穷态极妍,淡泊之宗……?总之,他们 认同《闲情赋》是有讽谏性质的,但是所起到的讽谏 作用是不够的

另外,还有周振甫先生的?守礼说?、王英的“无 寄托非言情说?即是一种性情的自然流动的说法。 李东怀在2007年的《辽宁大学学报》增刊中发表的 《陶渊明 < 闲情赋 > 主题》提出的?反同性恋说”也起 到振聋发聩的效果。到了现当代,不少学者开始淡 化《闲情赋》的主题研究,认为《闲情赋》只不过是陶 渊明?意识流?的创作,是作者的随意之作,根本没 有研究者强加的含义。

以上是历来学者对《闲情赋》主题的认识。这的 确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式的读者接受史景 观。他们彼此有不能苟同之处,又有相互认同之处, 但是仍然不能形成一个定论,可以说《闲情赋》泡主 题研究至今都是一个未能解决的悬案。

二、接受美学原理在《闲情赋》中的体现 通过上述

叙述可以看出《闲情赋》在被读者接 受'过程中的曲折与复杂。不管它的含义有没有得到 真正的理解,但是在这异常热闹的讨论中可以肯定 的是《闲情赋》的意义在众多读者的阅读、品味、解 释之中得到诠释和充实,使得它的文学价值得到丰 富和充实,这也正是文学的历史本质。如何运用接 受美学的观点看待《闲情赋》接受过程这一复杂的 现象呢?下面结合接受理论对《闲情赋》这一作品加 以分析。

(一)《闲情赋》的审美交流 姚斯在《接受美

学与接受理论》中说到:“一部 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 一读者均

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 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 一

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 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 当代的存在。”姚斯的这一观点是相对于传统的历 史客观主义者的,他指出要注意文学的历史性,看 到了文学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不断流传才 能体现出它的价值,而不同的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 不同,因此对作品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

在南朝,陶渊明的人格倍受赞赏,而他的诗文 却被视为二流。如钟嵘的《诗品》云:?每观其文,想 其人德。?可是从作家的角度却把他列为?中品”。萧 统是第一个给陶渊明编集的人,可以看出,萧统对 陶渊明的人品是很钦佩的,对他诗支的赞许也是相 当之高,只是唯一的缺憾在于《闲情赋》一篇,所以 谓之?白璧微瑕?。萧统认为《闲情赋》的劝多于讽, 卒无讽谏,这就是?瑕疵?之所在。可见南朝人不能 接受《闲情赋》,相反因为他们更崇拜陶渊明的人 格。

到了唐代,随着田园山水派诗歌的兴起,掏渊 明开始被广泛重视。北宋之后,他的地位被彰显得 更加重要。苏东坡就反驳萧统的观点,认为《闲情 赋》有深刻的寄托,苏东坡像班固为了提高赋的地 位,王逸为屈子作品辩护那样把《闲情赋》归依于 ?经?,赋予了深刻的含义。正譬如《离骚》以美人喻 君子,得到了与萧统迥然不同的理解,提高了《闲情 赋》的思想境界。苏东坡所处的北宋时代以教化为 品评诗歌的重要依据。这也是受到时代的影响。

清代的一些学者则是出于?道?的眼光,斥责 《闲情赋》为淫荡之词,他们在阅读时更多停留在文 章的表面流宕之语,认为《闲情赋》是令人不耻的文 学作品。到了鲁迅,他又以一种反封建反传统的无 产阶级的眼光,极力赞扬《闲情赋》.的大胆与前卫, 这是与他所处的时代需要无限的革命性而决定的。 当代一些学者肯定它的爱情主题,并且赞赏其艺术 价值也是与时代的开放性的价值取向吻合的。至于 近几年关于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Journal of Tongre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闲情赋》的?反同性恋说?、?性冲动说?也

是也时代风气有关的,不能不说是受到时代价值

取向的嫌疑。

通过对《闲情赋》这一接受史的梳理就可以

清楚地发现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是超越时

间与空间的,它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客观的认

识对象,

-49 -

而是在读者的传阅中体现出丰富的内涵。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够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等待解释学去发现的微言大义。

(二)《闲情赋》中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阅读之先及在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任何一个读者,在阅读之前都是已经形成了一种先在理解或者先在知识状态。”w这就适合于文学在接受过程中不断地建立、改变、修正、再建期待视野的。

期待视野是姚斯基本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他将文学放在一个本文(作者)与读者的历史中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来运作。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对于任何一部从未目睹过的新作品,读者对之进行的文学体验必须先行具备一种知识框架或理解结构。第二、所谓的新作品,从来不可能是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的新姿态展示的,而总是处在作品和接受者的历史链接之中。一部新作品总是通过预告、发布各种公开或隐蔽的信息,暗示、展示已有的风格、特征。第三、期待视野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处在不断变化和改变的过程之中,而这一过程也决定着某一本文与形成流派的后继诸本文间的关系。

?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对它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这种方法明显地提供了一个决定其审美价值变化的尺度。?(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这就强调了第一读者的阅读经验对后来读者的影响,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熟识的先在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要的?视野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了作品的艺术性。所以说有的作品在诞生之初没有赢得专业阅读者,而彻底打破读者的阅读期待,读者只有在逐渐发展后才会适应作品。比如作为史料记载的《闲情赋》第一个专业的读者萧统,他在阅读之后,基于对陶渊明人品的赏识,内心本是期待阅读有所“讽谏?的作品,而《闲情赋》作品本身却与萧统的期待视野造成冲突,因而他加以否定。从而影响以后读者在阅读《闲情赋》时的审美价值取向,或者贬低、

或者拔局。

此外,读者的期待视野是变化的。因而,对历史上某一作家的同一作品的理解、判断、评价,不同时代的读者往往不尽相同,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一部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不会因为某一时代或某一个别读者所穷尽,只有在不断的接受中才得到丰富发展。《闲情赋》就是在不同时代彰显出不同意义的典型例子。在南朝时代,萧统是因为陶渊明的高尚品德,而不能接受他写出这种?卒无讽谏?的作品,称之为?白璧微瑕”。而从鲁迅开始则更多的注重陶渊明的人性,他指出:?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但是在他在《闲情赋》中展示自己的情感,则是大胆的。萧统和鲁迅、朱光潜的期待视野是不样的,因此得到的审美体验也是迥异的,所得到的评价自然也不一样。新作品与第一读者之间的距离有时是很大的,以至于它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接受。作品的本质意义就是在这个漫长的接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三)《闲情赋》中的召唤结构

“作品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 (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这就是所谓的文本的?召唤结构”。它起到促使读者和作者感情相互契合,对文学接受活动的方向、路线起着规范和引导作用。读者通过阅读按照自己的愿望、倾向、趣味有了自己的理解,赋予了《闲情赋》丰富的内涵,实质上是对作品的再次创造。它是连接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者向后者转换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文学作品的意义就在于未定性与意义的空白促使读者能动的反思与想象。在提供足够的信息的前提下,一部作品所包含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越多,读者就越能参与作品潜在的意义的现实化。一部作品的未定性和空白太少,则不

能称作一部好的作品。

《闲情赋》在接受过程中除了它本身作为一个含义丰富的文本外,萧统的评价也是含蓄的,不可言尽的,留下了阅读空白。以至于后来的读者在评价《闲情赋》时,萧统的评价往往会成为再次阅读和

《桃花源记》“陶潜,字元亮”比较阅读答案

《桃花源记》“陶潜,字元亮”比较阅读 答案 《桃花源记》“陶潜,字元亮”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题。(10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 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 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①适②融然。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③畜素琴一张, 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缘溪行缘: (2)屋舍俨然俨然: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9、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 反差的句子。(1分) 20、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 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参考答案: 17(1)沿着(2)整齐的样子18、(1)里边(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2)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19、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0、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 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21、(1)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 第八单元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字词。(8分) 1.我带着对yīnɡ xiónɡ()故事的wú xiàn()期待,拿起书,自己yī zhī bàn jiě()地读了起来。 2.输入mǒu()段文字在网站进行fǎnɡ wèn()就会出现很多相关信息。 3.小明正jīn jīn yǒu wèi()地读着xiào kān()上的一piān()作文。 二、多音字组词。(6分) zhuàn() juǎn() shà()传卷煞 chuán() juàn() shā() 三、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8分) 1.( )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另一部著作——《水浒传》。 2.《三国演义》真是好听极了,( )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3.( )明天开始努力学习,( )今天就用功学习。 4. 昨天的电视节目真精彩,( )儿童歌舞之外,( )我喜欢的《动物世界》。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13分) 无( )呻( ) 流( )溢( ) 如( )似( ) ( )( )吞枣 ( )心( )血牵( )挂( ) 不言( )( ) 别( )心( )

兴( )盛( ) 1.这部小说是他的( )之作,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好的。 2.环保的问题在现今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 )的。 3.“( )”的意思是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4.读书就像品茶一样,( )是喝不到其中的味道的,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五、根据情境写出合适的句子。(6分) 1.同桌在学习上不够勤奋,你会对他说:“ 。” 2.在异乡求学的王健十分思念家乡,仰望星空,他总会不由自主地吟诵道:“ 。” 3.你的朋友不守信,请你送一句名言告诫他:“ 。” 六、积累填空。(11分) 1. , 。?为有源头活水来。 2.敏而好学, 。 3.默而识之, , 。 4.读书有三到,谓。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 , , 。 七、阅读理解。(23分) (一)忆读书(选段)(8分)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浅谈《归去来兮辞》的深层含义01

最后的摇摆 ——浅谈《归去来兮辞》的思想意义 《归去来兮辞》作于公元405年的冬天,标志着陶渊明十三年出仕生活的结束。这十三年的出仕生活,是曲折复杂充满矛盾的,也是相当痛苦的历程。大家知过,陶渊明本来是一个“猛志逸四海”,愿意“大济苍生”的人,这出仕的十三年,是他为实现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这时的陶渊明,正处在“最后的摇摆”期。 陶渊明的最后一次出仕,是在公元405年的秋天,担任彭泽(今江西彭泽)县令。这是最后一次的耕与仕之间的摇摇。在《归去来兮辞》序中,作者告诉我们“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说明他到官不久,内心就充满着矛盾斗争。“质性自然,非矫力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说明这种官场上违反作者个性和理想的为口腹自役的行为,对他来说是太痛苦了。所以,作者在文章的开头以当头棒喝般的呼唤,振起全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在这扪心自问式的自我责备之后,是对自己十三年仕途生活的总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行迷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漫漫十三年的仕途生涯,在作者看来是失路人走过的一段“迷途”。因为,在十三年的政局风云变幻中,在十三年的官场春秋中,作者见过太多的黑暗卑鄙,见过太多的残酷和不义,这十三年,正如作者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那样,是“误落尘网中”的十三年。所以,作者要求舒展他自由的个性,作家那不曾泯灭的良心,又呼唤他脱离仕宦的藩篱,正如 李泽厚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只有 他,才真正做到了这种退避,宁 愿归耕田园,蔑视功名利禄…… 只有他,算是找到了生活快乐和 心灵慰安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 论人生感叹或政治忧伤,都在对 自然和对农居生活的质朴的爱意 中得到了安息。陶潜在田园劳动中找到了归宿和寄托。”(《美的历程》)这种思想,

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快乐

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快乐 陶渊明是我国晋宋之交的一位伟大的诗人,隐者,说他伟大,不仅是因为其诗其文优美绝伦,更是因为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坎坷的生活经历---出身官宦之家却生活窘困,向往济世报国却被无情打击,归隐田园却声名远播,也正是如此,才成就了陶渊明这个中国文学史上与众不同的独行侠。他的一生的后半段是在田园中度过的,而这时也是他的创作丰收期,这一时期的生活使它确立了隐者的地位。并为他赢得了名传千古的诗文。 然而陶渊明的田园生活真的如他在诗中所说的那么快乐吗?还是那种快乐只是官场失意后的无奈。下面本文就从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文词,和人之本性来探讨一下陶渊明田园生活。 陶渊明少壮时,是有一番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思想的。他出生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纵观陶渊明的一生,其间曾有四次求仕的经历,却终以心灰意冷而草草结束。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开始,到四十一岁归隐不再出仕。其闻由出仕到入仕,再出仕到再入仕,十三年间先后经历了四次。而这出仕和归隐的反复,实际上是一次次复杂的心理煎熬过程。陶渊明虽然最终走上了归隐不仕的道路,但这实在是一种极痛苦和迫不得已的选择。四处碰壁,心中的各种愿望难以实现的情况下,他才在彻底的绝望中毅然选择了归隐。因此陶渊明之所以作隐士,实是万不得已、无可奈何之举。所以说,他的归隐是社会现实使然,是他的思想与社会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一个“性”字,一个“误“字,道出了本质所在。就是这种崇尚自然、悠然洒脱的天然禀赋,使他不堪“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终究“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终于找到了他最终的路——归隐田园。陶渊明依恋山水,旷达任性应该说是一种祟赋。 每个人都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作为一种群居性很强的动物其社会属性也是地球上其他生物所不能比拟的。古代文人墨客都有着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然而当这种豪情壮志被一次次的无情打压后,他的社会属性便是渐渐的消亡,而陶渊明本身桀骜的性格是他在那个社会的官场无法有很好的发展,无奈之下只能归隐山林。归隐后的陶渊明却在田园中找到了一份安宁,此时的他是真正的快乐。综上所述:陶渊明归隐生活是一种无奈,但在后期的生活中却是真正的快乐。

【推荐】陶渊明谈读书的阅读-精选word文档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陶渊明谈读书的阅读 篇一: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15 短文两篇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三、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1、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⑴ 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⑵ 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2、第二层:阐述读书的方法。 3、第三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四、探究课文内涵 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 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 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 4、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 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 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 ? 明确: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 6、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 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7、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 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8、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 五.分析文章的说理的方式。 学生四人一组,交流提纲笔记,重点分析说理的方式。 ⑴ 比喻说理:“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⑵ 排比说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⑶ 对比说理: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而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结尾先从正面说读 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而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六、进一步研讨──找出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谈谈你的认识。例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用比 喻为了论证“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 象生动。) 例2: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蒸馏过的水”比喻“一本好书”,使读者懂得读书不能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生动形象。用比喻的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 味道 (比喻论证: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

酒与诗词

酒与诗词

摘要:酒存在于中国几千年,在历史的传承中逐渐形成了酒文化,并且与中国的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尤其是诗词。它促进了诗词的创作,热爱酒的文人将酒的庆贺、送别、解忧等作用,融入于诗词创作,使诗词体现出了酒的各种作用,以诗词形式体现出来。关于酒的诗词的名篇佳句,代代相传。中国古代诗词与酒甚于酒文化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酒文化古代文人诗词创作作用

0.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文明古国。人类的第一滴酒是中国人造的,并且还掌握了当时较为先进的酿酒工艺。酒是生活的佳酿,与生活是相依相伴的。酒是一种文化,而且这种文化已经融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酒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酒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相随。同时,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内涵。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中,酒是文化的酵母。酒事千年,千年酒事,酒香传万世,充分显示出酒寄寓于文化与生活的价值。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文学诗词创作,就有酒的相伴。何处有酒,何处有诗词。 1.诗词与酒的不解之缘 在古代文人那里,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酒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诗能增添饮酒的高雅情调,酒和诗就像是一对姐妹花,彼此依托,相互映衬。中国是一个酿酒、饮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赋诗、吟诗的国家,很久以前,诗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的酒,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农耕社会,中国最初的诗,大约也产生于这一时期。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中有多篇涉及到酒,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以御宾客,且以酌醴。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1]可见,酒是社交宴会中的“天使”,觥筹交错之际,举觞称贺之时,美酒堪称传递心意的佳媒。“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君子有酒,旨且多”。中国古代的不少诗人都爱酒、好酒,甚至嗜酒如命。他们因酒而兴致勃发,借美酒浇出绚丽的诗篇。 酒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期体现其独特的作用,最为显著、最为广泛的主要表现在魏晋、唐、宋这三个时期。这时期所创作出来的诗词作品的质量较为上乘,而且对将整个时期的文学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起了重要及关键的作用,这些都与酒存在莫大的关联。所谓“万事不如杯在手”,杯中自有乾坤,

陶渊明的人生经历

陶渊明的人生经历 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今九江市星子县人,出身于破落仕官家庭。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家里生活。 在外祖父家里,陶渊明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公元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后来,便辞职了。 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拒绝了。 公元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 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拒

绝了与桓玄同流。 后来,桓玄做了皇帝,官场黑暗。这些黑暗现象,使陶渊明感到非常失望。 公元405,3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 公元405,陶渊明任彭泽县令。 公元405年,任期81天,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辞职。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 回归田园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公元421年,陶渊明写下了广为流传的《桃花源记》。

传说,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分别为陶舒俨、陶宣俟、陶雍份、陶端佚、陶通佟,但是,在他眼里,五个儿子都不成气候。 公元427年,陶渊明于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陶渊明的人生成就 陶渊明是两汉魏晋南北朝800年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词赋家与散文家。陶诗今存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陶文今存12篇,计有词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的代表作:诗《归园田居》《桃花源诗》,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里的陶渊明 阅读答案

桃花源里的陶渊明阅读答案 桃源里的陶渊明路过 陶渊明,东晋大司马陶侃重孙,其父为安城太守陶逸,在这样一个世家里,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着陶渊明,他后来曾写: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良好的家教熏陶下,陶渊明学习很努力。八岁的时候,陶渊明的父亲死了,只好与母妹三人一起,投靠外祖父孟嘉。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据说是好酣酒,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的,颇有魏晋名士范,而这位野逸散仙般的老先生也成为陶渊明学习的榜样,在归隐后的陶渊明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嘉的影子。 陶渊明长大了,就搬出祖父家单过,在陶家园盖了几间房子和老母同住。这期间,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积蓄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每况愈下。而且家里也已经没米下锅,学而优当仕,陶渊明决定外出做官。这个时候正是东晋末年,接二连三地爆发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陶渊明的仕逢生涯就在这样的背下开始了。 公元393年,陶渊明在江州刺史王凝之(王羲之的儿子)手下谋了一个祭酒的差事。可惜好景不长。王凝之这人脾气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官职虽小,也是有傲骨的,四个鼻孔相对,两个人隔阂日深。陶渊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

第一次仕途结束。 公元400年,陶渊明三十五岁,也许是实在过不下去了,他来到荆州,投靠到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陶渊明毕竟是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他当然不想趟这造反的浑水,恰恰这年,陶渊明母亲去世,于是以母丧辞官,第二次仕途结束。 公元402年,桓玄举兵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改国为楚。公元405年,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攻击桓玄,陶渊明很高兴,马上去投奔刘裕,并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这一年,刘裕击败桓玄,扶保司马德宗登基,紧接着司马德宗将皇位禅让给刘裕,刘宋王朝诞生,南北朝开始。论功行赏,刘裕却仅仅封陶渊明做了一个无职无权的镇军参军。 陶渊明对刘裕是颇有几分崇拜的,但骨子里的正统思想却使得他对刘裕的谋朝篡位颇有不满,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作用下,眼里的刘裕就有了许多异样的味道,刘裕对陶渊明这样的心态自然也是洞若观火,所以当然也不会重用陶渊明。陶渊明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中写道:日倦川异,心念山泽居三月,上表辞官,马上被批准。再回家种地。 还是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 这次到任应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生计,他在《归去来兮辞》里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连酒都好久喝不上了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走进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走进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的生活经历,体会其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全面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意义。 2、分析体会陶诗歌平谈质朴的语言特色。 3、初步学会诗歌分析、诗歌赏鉴的技巧。 教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不过到了他,家境已经没落。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十分不利的。这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抑。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虽以军功取得晋朝的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在当时就已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到了陶渊明时代,连这样的家世也没落了,他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就是说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可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此后,他又作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为“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田的道路。陶渊明的后期最值得重视的是他亲自参加了劳动。这就当时文人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封建社会和儒家思想本是鄙视劳动的,两晋南北朝士族尤甚。陶渊明却冲破了这种剥削阶级的意识,坚决地走上了躬耕自给的道路。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 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抒写闲适自得的心境在仕与隐的矛盾斗争中,陶渊明最终选择了隐,由对园林的静念化为皈依的现实,心与形得到统一。描绘恬美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写闲适自得的愉悦心境,成为陶渊明田园诗的基本内容。他视田园为人生安身立命之所,是与黑暗现实、混浊官场对立的理想境界。如《归园田居》、《饮酒》。1、诗歌鉴赏一: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写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领悟。诗人归隐后闲适自得的心境,于采菊、见山、视夕、观鸟之间表露无遗。 品一品: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八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字词.(8分) 1.我带着对yīnɡ xiónɡ()故事的wú xiàn()期待,拿起书,自己yī zhī bàn jiě()地读了起来. 2.输入mǒu()段文字在网站进行fǎnɡ wèn()就会出现很多相关信息. 3.小明正jīn jīn yǒu wèi()地读着xiào kān()上的一piān()作文. 二、多音字组词.(6分) zhuàn() juǎn() shà() 传卷煞 chuán() juàn() shā() 三、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8分) 1.( )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另一部著作——《水浒传》. 2.《三国演义》真是好听极了,( )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3.( )明天开始努力学习,( )今天就用功学习. 4. 昨天的电视节目真精彩,( )儿童歌舞之外,( )我喜欢的《动物世界》.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13分) 无( )呻( ) 流( )溢( ) 如( )似( ) ( )( )吞枣 ( )心( )血牵( )挂( ) 不言( )( ) 别( )心( ) 兴( )盛( ) 1.这部小说是他的( )之作,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好的.

2.环保的问题在现今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 )的. 3.“( )”的意思是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4.读书就像品茶一样,( )是喝不到其中的味道的,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五、根据情境写出合适的句子.(6分) 1.同桌在学习上不够勤奋,你会对他说:“ .” 2.在异乡求学的王健十分思念家乡,仰望星空,他总会不由自主地吟诵道:“ .” 3.你的朋友不守信,请你送一句名言告诫他:“ .” 六、积累填空.(11分) 1. , . ?为有源头活水来. 2.敏而好学, . 3.默而识之,, . 4.读书有三到,谓.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 七、阅读理解.(23分) (一)忆读书(选段)(8分)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4分)

陶渊明与岑参的仕宦经历_山水田园诗风格比较

第10卷 第4期2008年12月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 π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 on )Vol 110 No 14 Dec .2008 收稿日期:2008209226 作者简介:马得禹(19752),男,甘肃靖远人,讲师。 陶渊明与岑参的仕宦经历、山水 田园诗风格比较 马得禹 (甘肃联合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摘 要: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及诗文创作对唐宋两代文人的影响深远,尤其对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更为显著。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岑参的山水田园诗也深受他的影响,尤其在岑参早期的生活与创作受其影响最大。陶渊明与岑参在家庭出身与仕宦经历方面有着很多的相似性,二人的仕宦经历都体现了仕与隐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都是通过山水田园诗表现出来的。对二人的诗歌风格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岑参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不但深受陶诗之影响,而且在艺术表现上较陶诗更为成熟,二人的山水田园诗分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陶渊明;岑参;山水田园诗;仕与隐 中图分类号:I 2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248(2008)0420094206 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大多与他们的仕宦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宦海沉浮的独特感受寄托于他们的诗文创作。随着文学的自觉,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多的作家用诗文展现他们在仕途上的各种坎坷经历。钟嵘在《诗品》中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 宗”[1] 的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近代著名学者王国 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 千古”[2]。王国维认为,古代诗人中对后世产生最 大影响的是这四位诗人,陶渊明位居其二。当然王国维评价的标准侧重于人格,文学与人格的结合也非四人莫属。陶渊明的诗文在当时并未产生足够的影响,只有到了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才开始重点关注他。后来他的影响逐渐扩大,受其影响最深的是唐宋两代的诗人。他的影响不仅在于田园诗方面,更多的在于他的处世态度和人格魅力。在唐代诗人中,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受其影响较多,历来研究者 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被称为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岑参也深受他的影响,关于这一点研究者关注较少。通过阅读陶渊明与岑参的诗文创作,可以发现二人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性。陶渊明一生在思想和仕宦经历中充满了仕与隐的矛盾,而这一矛盾也体现在岑参的思想与仕途之中,因此二人在思想与仕宦经历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通过比较二人的诗文创作,可以明显看出岑参早年隐居时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受到陶诗的影响较深,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陶渊明与岑参在仕与隐之矛盾中的相似性、陶诗对岑参创作的影响以及二人山水田园诗所呈现出的不同风格。 一、陶渊明、岑参仕与隐 矛盾比较 陶渊明与岑参在家庭出身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相

陶渊明研究综述

陶渊明研究综述 2007年陶渊明研究成果颇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公开发表的陶渊明研究论文有近250篇,数量较之于以往有了较大的增幅(按2005年160余篇,2006年190余篇)。现就笔者所见,将2007年的陶渊明研究论文分类综述如下: 一、思想研究 陶渊明的思想一向是争论的焦点。张二平《陶渊明的田园诗与儒学传》(《九江学院学报》第四期)、孟国中《论陶渊明的“不朽”价值追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二期)都旨在说明虽然生活在玄学大盛的东晋时代,陶渊明的思想还是以儒家为主。孙文起《东晋儒学新变与陶渊明思想》(《九江学院学报》第二期)指出汉末至东晋,荆、江地区的儒学传统是“兼容博宗”、“慕通义理”,传统观念中“仕”与“隐”的对立一度趋于淡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陶渊明的思想也由先秦“原儒”的“复古”发轫,沿着“黄唐”之情一路衍生开来,在对“真淳”之世的追忆中寻找着“任真”与“守志”的平衡。柏俊才《陶渊明天师道信仰考辨》(《山西大学学报》第五期)陶渊明生活在佛教、天师道教兴盛的晋、宋之际,他的思想主流是儒家,但不可避免地杂糅了佛教、天师道的因素。谢淑芳《20世纪大陆研究陶渊明与佛教关系成果概述》(《九江学院学报》第一期)细致梳理了20世纪大陆专家对陶渊明与佛教关系的成果,得出研究者主要从陶渊明的思想渊源、交友往来(主要与慧远等佛教徒)、诗文中所用词汇等角度来阐发其与佛教的关系的结果,提出如果从宏观的时代特色与微观的生活氛围两个角度,多侧面地考察渊明的个性、性情、思想、交友、作品风格、语言等因素,或许能从中得出他与佛教关系的比较确切的答案。张学君《向死而生: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宁夏大学学报》第一期)指出对死亡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丰富了陶渊明诗歌的内涵,增加了它的情感分量,让我们知道他的平淡下面还涌动着一种焦虑。诗人虽然是避世的,但却不是厌世的,他的所有举动都不过因为对现世人生的热爱和留恋。对着死亡的冰冷感受生命的热情,这就形成了他那执著而温厚的悲悯情怀。 陶渊明追求的就是真、适意的存在,本身就符合美的本质。他的美学思想长久以来也颇受关注。魏耕原《外淡而内奇:陶诗的审美追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四期)指出陶诗平淡的外表,或者说特意淡化的外在却包裹着让人惊奇的内在。这不仅体现在使用率极高的“奇”字上,而且也体现在他的田园、咏史、咏怀诸作中。透过淡化的表层,我们可以感受到爱与

周敦颐《爱莲说》陶渊明((饮酒》<其五>比较阅读答案

周敦颐《爱莲说》陶渊明((饮酒》<其五>比较阅读答案【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 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不蔓不枝蔓:___________ (2)濯清涟而不妖而:___________ (3)陶后鲜有闻鲜:___________ (4)结庐在人境庐:___________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水陆草术之花,可爱者甚蕃。(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7.【甲】文中揭示菊的象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能印证“背陶渊明独爱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8.【甲】文和【乙】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请作简要概述。(5分) 参考答案: 15.(1)生(长)枝蔓(2)表示转折的连词,却(可是)(3)少,稀少(4)简陋的房屋(或“房屋”)(共4分。各占1分) 16.(1)水上、地上各种草本花和木本花,可爱的很多。 (2)此情此景蕴含着淳真的情趣,想要辨别表达却找不出恰当的语言。(共4分。各占2分) 1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共2分。各占1分) 18.【甲】文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热爱自然(归隐自洁)的生活态度。(共5分。各占2分,语言表达占1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短文两篇(不求甚解-谈读书)原文阅读

短文两篇(不求甚解|谈读书)原文阅读 不求甚解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

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陶渊明出仕为官的原因探析

陶渊明出仕为官的原因探析 作者:白书锋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 刊名: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年,卷(期):2008,(6)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7条) 1.陶渊明陶渊明诗文选注 1981 2.容肇祖魏晋的自然主义 1996 3.逯钦立陶渊明集 1979 4.《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 1985 5.王定璋陶渊明悬案揭秘 1996 6.刘波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探析[期刊论文]-安康师专学报 2006(3) 7.郑德开陶源明入仕与归隐的实质 1998(4)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周薇陶渊明仕隐歧说刍议--冈村繁与龚斌的陶渊明研究比较-江汉论坛2003(1)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他有着五次入仕并最终归隐的经历.历史上关于陶渊明的入仕顺序有争议,日本的冈村繁先生选择了陶澍一派之说,并进而认为陶渊明是不负责任、背信逐利的假隐士.本文以冈村繁的<世俗与超俗>和龚斌的<陶渊明传论>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取证方法、文化阐释及阅读经验期待视野加以比较,以揭示在陶渊明仕隐问题上中日学者不同评价的原由. 2.期刊论文周薇冈村繁对陶渊明仕隐评价客观性之质疑-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 历史上对陶渊明的入仕及其归隐顺序有争议.日本的冈村繁先生糅合了陶澍与朱自清两家之说,并站在现代人际关系的立场上,以日本文化为标准去解释陶渊明的仕隐经历,得出了陶渊明是不负责任、背信逐利的假隐士的结论.本文认为他的评价预设及其取证、论证都存在非客观的问题. 3.学位论文李雅玲仕隐·生死:陶渊明的心结——兼论郭象玄学对陶渊明的影响2005 本文对陶渊明的心结和郭象玄学对陶渊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最初陶渊明是以“心远地自偏”的超越方式来作为自己出仕的理论依据。但是每次踏进仕途他都感到“为人所羁”。因为这种超越方式在理论上虽然十分高妙,真正实现之就困难重重了。陶渊明通过几次出仕终于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只适合于归隐,不适合出仕。但他没有在仕隐之间强分高下。陶渊明对仕隐的态度与郭象以性分看仕隐冥会暗通。个人性分不同,宜仕则仕,宜隐则隐。圣人性分为“全”,凡人性分则有“偏”,由此造成两种不同的逍遥方式:圣人的“无待逍遥”和凡人的“有待逍遥”。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就是对“有待逍遥”的践履。他的“待”就是田园。陶公虽然不以得失祸福为怀,“不慕荣利”,潇洒旷达,却不能对死生不动心,这是他的另一个心结。这是与魏晋时期文人恋生的思潮一致的。陶渊明对生命的消亡十分敏感,他对生死乖隔的体验极其深刻,他人的死亡使他觉悟到自己的归宿——死亡。陶渊明对死亡充满了焦虑,但他最终以郭象玄学的“纵浪大化”的智慧化解了焦虑。《形影神》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的生死观。“形”代表了陶渊明思想中及时行乐的思想,“影”代表了他立善求名的思想,但只有“神”代表了陶渊明最终的生死观,那就是纵浪大化,与化为一,“不喜亦不惧”。 4.期刊论文王阳秀越名教而任自然——略论陶渊明的仕与隐-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6(9) 陶渊明一生连续五次出仕,"穷"只是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志";隐主要也是"志"意受耻,人格遭辱,从而"越名教而任自然",回归田园. 5.期刊论文马得禹.MA De-yu陶渊明与岑参的仕宦经历、山水田园诗风格比较-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0(4) 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及诗文创作对唐宋两代文人的影响深远,尤其对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更为显著.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岑参的山水田园诗也深受他的影响,尤其在岑参早期的生活与创作受其影响最大.陶渊明与岑参在家庭出身与仕宦经历方面有着很多的相似性,二人的仕宦经历都体现了仕与隐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都是通过山水田园诗表现出来的.对二人的诗歌风格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岑参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不但深受陶诗之影响,而且在艺术表现上较陶诗更为成熟,二人的山水田园诗分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特征. 6.期刊论文木斋陶渊明自然本体论(二)-天中学刊2004,19(3) 陶渊明及其作品是其生活时代的"自然本体",即渊明以他的人生思想、行为、作品呈现了作为生命的本真的状态,呈现了晋宋之际陶渊明的自然状态,其仕隐情结、雅俗统一等对立同一体构成了他与前代隐士的本质区别. 7.期刊论文武宏璞陶渊明前期仕与隐矛盾心态解读-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1) 从陶渊明早期的作品中人们可以解读到他"仕而达,济天下"的理想.入桓玄幕及弃桓仕刘,都是对这一理想的执着追求,这正是他仕与隐矛盾心态的根源.正因为追求的执着,他的作品在荡漾着田园的清新的同时,更渗透着沉郁愤懑之气.只有承认这一点,才能感受到他比其他田园诗人的伟大. 8.期刊论文木斋陶渊明自然本体论(一)-天中学刊2004,19(1) 陶渊明及其作品是其生活时代的"自然本体".即渊明以他的人生思想、行为、作品呈现了作为生命的本真的状态,呈现了晋宋之际陶渊明的自然状态,其仕隐情结、雅俗统一等对立同一体构成了他与前代隐士的本质区别. 9.期刊论文王涘海陶渊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隐士-零陵学院学报2003,24(4) 从陶渊明的多次入仕、从其归隐后诗文体现出来的思想来看,陶的归隐乃是不得已为之,是社会不能见容的结果,是理想不得伸的转向.陶在归隐后,仍念念不忘"樊笼"般的社会,仍渴望知遇贤主明君,希望自己的大志能得以伸展.由此可见,陶渊明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10.学位论文唐萍猛志逸四海 功遂便辞归——试论陶侃与陶渊明的精神传承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