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年中国资产管理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2016-2022年中国资产管理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2016-2022年中国资产管理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2016-2022年中国资产管理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中国报告网

2016-2022年中国资产管理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报告来源】中国报告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314911507.html,

?【关键字】市场调研前景分析数据统计行业分析

?【出版日期】2016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2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

?https://www.360docs.net/doc/3314911507.html,/jinrongyinhang/248732248732.html ?资产管理可以定义为机构投资者所收集的资产被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实际过程。虽然概念上这两方面经常纠缠在一起,但事实上从

法律观点来看,资产管理者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机构投资者的一

部分。实际上,资产管理可以是机构自己的内部事务,也可以是

外部的。因此,资产管理是指委托人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受托人,

由受托人为委托人提供理财服务的行为。是金融机构代理客户资

产在金融市场进行投资,为客户获取投资收益。在国内资产管理

又称作代客理财。

资产管理的另一种方式是作为资产的管理者将托管者的财产进行资产管理,主要投资于实业,包含但不限于生产型企业。

此项管理风险较小,收益较资本市场低,投资门槛较低。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资产管理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

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

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

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

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1.1 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时机分析

1.1.1 资产管理市场规模分析

1.1.2 资产管理市场风险分析

1.1.3 资产管理相关政策分析

(1)银监会出台的相关政策

(2)证监会出台的相关政策

(3)保监会出台的相关政策

1.2 资产管理行业与经济相关性分析

1.2.1 资产管理与GDP相关性分析

1.2.2 资产管理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性

1.2.3 资产管理与证券市场相关性

1.2.4 资产管理与居民储蓄关系分析

1.3 现代资产管理机构特征分析

1.3.1 现代资产管理机构投资范围

1.3.2 现代资产管理机构组织形式

1.3.3 现代资产管理机构盈利模式

第二章:中国资产管理业务投资环境分析

2.1 投资环境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

2.1.1 证券市场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

2.1.2 股权市场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

2.1.3 产业投资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

2.2 证券投资市场环境分析

2.2.1 股票市场投资前景分析

(1)政策面基本稳定

(2)市场流动性良好

2.2.2 债券市场投资前景分析

2.2.3 衍生证券市场投资前景

2.3 股权投资市场环境分析

2.3.1 PE/VC投资规模分析

(1)PE投资规模分析

(2)VC投资规模分析

2.3.2 PE/VC投资行业分布

(1)PE投资行业分布

(2)VC投资行业分布

2.3.3 PE/VC投资企业分布

(1)PE投资企业分布

(2)VC投资企业分布

(3)2015年PE/VC披露金额十大案例

2.3.4 PE/VC投资地域分布

(1)PE投资地域分布

(2)VC投资地域分布

2.3.5 PE/VC投资收益分析

(1)IPO退出回报分析

(2)并购退出回报分析

2.4 其他投资市场环境分析

2.4.1 货币市场投资环境分析

(1)央行回购利率情况

(2)同业拆借利率情况

2.4.2 房地产市场投资环境分析

2.4.3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分析

2.4.4 艺术品市场投资环境分析

第三章:全球资产管理行业运作状况分析

3.1 全球资产管理市场发展分析

3.1.1 全球资产管理市场规模分析

3.1.2 全球不同区域国家资管市场对比

3.1.3 全球投资者投资偏好变化情况

3.1.4 全球投资者偏好变化对资管行业影响3.1.5 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盈利状况分析

3.2 美国资产管理产品设计及风险控制3.2.1 美国基金型资产管理产品设计

(1)美国基金型资产管理产品概况

(2)产品设计过程与驱动因素分析

(3)产品设计的主要方法

3.2.2 美国非基金型资产管理产品设计(1)美国非基金型资产管理产品概况(2)独立账户资产管理业务的产品设计3.2.3 美国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控制

3.3 国际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经验分析

3.3.1 国外银行理财产品运作经验

(1)国外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2)国外银行理财产品创新趋势

(3)国外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经验

3.3.2 国外期货资产管理运作经验

(1)国外管理型期货基金发展现状

(2)国外管理型期货基金产品设计

(3)国外管理型期货基金发展启示

3.3.3 国外保险资产管理运作经验

(1)国外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现状

(2)国外保险资产管理业务运作模式

(3)国外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经验

3.3.4 国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运作经验

(1)国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现状(2)国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运作模式(3)国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经验

3.3.5 国外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运作经验

(1)国外基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现状(2)国外基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运作模式(3)国外基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经验 第四章: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4.1 资产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4.1.1 资产管理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4.1.2 传统资产管理机构发展规模

(1)基金管理公司

(2)保险公司

(3)商业银行

4.1.3 新型资产管理机构发展规模

(1)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情况

(2)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情况

4.2 同类型资产管理机构对比分析4.2.1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对比分析

4.2.2 信托公司资管业务对比分析

4.2.3 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对比分析

4.2.4 基金公司资管业务对比分析

4.2.5 保险公司资管业务对比分析

4.2.6 阳光资管业务对比分析

4.2.7 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对比分析

4.3 资产管理行业销售渠道分析

4.3.1 商业银行销售渠道分析

4.3.2 证券公司销售渠道分析

4.3.3 证券投资咨询机构销售渠道

4.3.4 第三方理财销售渠道分析

4.3.5 其他资产管理产品销售渠道

4.4 国外资产管理机构在华业务分析4.4.1 国外重点资产管理机构分析(1)贝莱德集团

(2)安本资产管理公司

4.4.2 国外资产管理机构在华业务分析(1)贝莱德在华业务

(2)安本资产在华业务

第五章:不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竞争分析

5.1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分析

5.1.1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能力分析

5.1.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情况

5.1.3 银行托管资产配置结构分析

5.1.4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模式分析

5.1.5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瓶颈

5.1.6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机会

5.1.7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建议

5.2 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分析

5.2.1 信托公司资管业务能力分析

5.2.2 信托公司资管产品发行情况

5.2.3 信托资产配置结构分析

5.2.4 信托公司资产管理运作模式

5.2.5 信托公司资管业务发展瓶颈

5.2.6 信托公司资管业务发展机会

5.2.7 信托公司资管业务发展建议

5.3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分析

5.3.1 证券公司资管业务能力分析

5.3.2 证券公司资管产品发行情况

5.3.3 证券托管资产配置结构分析

5.3.4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运作模式

5.3.5 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发展瓶颈

5.3.6 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发展机会

5.3.7 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发展建议

5.4 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分析

5.4.1 基金公司资管业务能力分析

5.4.2 基金公司资管产品发行情况

5.4.3 基金资产配置结构分析

5.4.4 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运作模式

5.4.5 基金公司资管业务发展瓶颈

5.4.6 基金公司资管业务发展机会

5.4.7 基金公司资管业务发展建议

5.5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分析5.5.1 保险公司资管业务能力分析

5.5.2 保险公司资管产品发行情况

5.5.3 保险资产配置结构分析

5.5.4 保险公司资产管理运作模式

5.5.5 保险公司资管业务发展瓶颈

5.5.6 保险公司资管业务发展机会

5.5.7 保险公司资管业务发展建议

5.6 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分析

5.6.1 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开展情况

5.6.2 期货公司资管产品发行情况

5.6.3 期货资产配置结构分析

5.6.4 期货公司资产管理运作模式

5.6.5 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发展瓶颈

5.6.6 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发展机会

5.6.7 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发展建议

5.7 阳光资产管理业务分析

5.7.1 阳光资管业务能力分析

5.7.2 阳光资管产品发行情况

5.7.3 阳光资产配置结构分析

5.7.4 阳光资产管理运作模式

5.7.5 阳光资管业务发展瓶颈

5.7.6 阳光资管业务发展机会

5.7.7 阳光资管业务发展建议

第六章:中国资产管理机构经营状况分析

6.1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经营分析

6.1.1 中国银行理财业务经营分析

(1)企业理财业务发展规模

(2)企业理财业务经营业绩

(3)企业理财业务特征分析

(4)企业理财业务优劣势分析

6.1.2 民生银行理财业务经营分析

(1)企业理财业务发展规模

(3)企业理财业务特征分析(4)企业理财业务优劣势分析6.1.3 平安银行理财业务经营分析(1)企业理财业务发展规模(2)企业理财业务经营业绩(3)企业理财业务特征分析(4)企业理财业务优劣势分析6.1.4 建设银行理财业务经营分析(1)企业理财业务发展规模(2)企业理财业务经营业绩(3)企业理财业务特征分析(4)企业理财业务优劣势分析6.1.5 工商银行理财业务经营分析(1)企业理财业务发展规模(2)企业理财业务经营业绩(3)企业理财业务特征分析(4)企业理财业务优劣势分析6.2 信托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分析6.2.1 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

(4)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

6.2.2 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

(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

(3)企业资管业务特征分析

(4)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

6.2.3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

(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

(3)企业资管业务特征分析

(4)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

6.2.4 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

(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

(3)企业资管业务特征分析

(4)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

6.2.5 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

(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

(3)企业资管业务特征分析

(4)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

6.3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经营分析6.3.1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

(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

(3)企业资管业务特征分析

(4)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

6.3.2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

(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

(3)企业资管业务特征分析

(4)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

6.3.3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

(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

(3)企业资管业务特征分析

(4)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

6.3.4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

(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

(3)企业资管业务特征分析

(4)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

6.3.5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3)企业资管业务特征分析(4)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6.4 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分析6.4.1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3)企业基金产品发行分析(4)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6.4.2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3)企业基金产品发行分析(4)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6.4.3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3)企业基金产品发行分析(4)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6.4.4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

(3)企业基金产品发行分析

(4)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

6.4.5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

(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

(3)企业基金产品发行分析

(4)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

6.5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分析

6.5.1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

(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

(3)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

6.5.2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

(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

(3)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

6.5.3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

(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

(3)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

6.5.4 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

(3)企业基金产品发行分析

(4)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

6.5.5 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1)企业资管业务发展规模

(2)企业资管业务经营业绩

(3)企业资管业务优劣势分析

第七章: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

7.1 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机会分析

7.1.1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机会

7.1.2 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会

7.1.3 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机会

7.1.4 金融市场发展带来的机会

7.2 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7.2.1 银行资产管理市场策略

7.2.2 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市场策略

7.2.3 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市场策略

7.2.4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市场策略

7.2.5 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市场策略

7.2.6 第三方理财机构资产管理市场策略

7.3 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7.3.1 资产管理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7.3.2 资产管理行业竞争结构预测

7.3.3 资产管理机构发展前景分析

(1)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前景

(2)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前景

(3)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前景

(4)基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前景

(5)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前景

(6)阳光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前景

(7)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前景

图表目录:

图表1:2015年各金融板块资产管理规模比较情况(单位:亿元)图表2:2014-2015年银监会资产管理相关政策分析

图表3:2014-2015年证监会资产管理相关政策分析

图表4:2014-2015年保监会资产管理相关政策分析

图表5:2009-2015年资产管理机构管理资金规模与GDP总量之间的变化(单位:万亿元)

图表6:2010-2015年资产管理机构管理资金规模增长率与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单位:%)

图表7:2010-2015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变动率对比情况(单位:%)

图表8:2009-2015年中国企业并购交易宣布规模比较(单位:

起,十亿美元)

图表9:2010-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情况(单位:%)图表10:2016-2022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单位:%)

图表11:2016-2022年1年期、2年期和3年期国债收益率(单位:%)

图表12:2014-2015年股票市场资金供给潜力情况

图表13:2010-2015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规模(单位:起,百万美元)

图表14:2010-2015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平均单笔投资规模(单位:百万美元)

图表15:2010-2015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投资规模(单位:起,百万美元)

图表16:2010-2015年中国创投市场平均单笔投资规模(单位:百万美元,%)

图表17:2015年中国股权投资案例数量比例(单位:%)

图表18:2015年中国股权投资案例金额比例(单位:%)

图表19:2015年中国创投市场行业投资案例数量比例(单位:%)图表20:2015年中国创投市场行业投资案例金额比例(单位:%)图表21:2015年股权投资市场十大披露金额投资案例(单位:百万美元)

图表22:2015年创业投资市场十大披露金额投资案例(单位:百万美元)

图表23:2015年PE/VC投资市场交易金额十大案例(单位:亿美元)

图表24:2015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地区投资案例数量TOP10(单位:起)

图表25:2015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地区投资金额TOP10(单位:百万美元)

图表26:2015年中国创投市场地区投资数量TOP10(单位:起)图表27:2015年中国创投市场地区投资金额TOP10(单位:百万美元)

图表28:2008-2015年VC/PE机构IPO退出账面回报情况(单位:亿元,倍)

图表29:2015年VC/PE机构IPO退出账面回报情况(单位:亿元,倍)

图表30:2015年各市场VC/PE支持上市中国企业平均账面投资回报统计(单位:倍)

图表31:2015年VC/PE机构IPO退出账面回报TOP10(单位:亿元,倍)

图表32:2009-2015年中国企业并购退出回报情况(单位:百万美元,倍)

图表33:2008-2015年国内VC/PE机构并购退出交易趋势(单位:十亿美元,倍)

图表34:2014-2015年银行间市场7天、14天和21天回购加权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报告2019版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报告2019版 【报告编号】:260833 【出版机构】: 中研华泰研究院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交付方式】: 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中研华泰研究院报告每个季度更新,我们的客户将免费售后服务一年,后期可以续费。行业研究报告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预测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公司、市场、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营销能力。 专家提示:十三五规划期间,产业政策对本行业产业链有重新梳理,数据每个季度实时更新,关于报告的图表部分,以当时购买报告的最新数据为准,图表的个数或多或少,届时以实际提交报告为准,感谢关注和支持! 第一章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第一节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时机分析 一、资产管理市场规模分析 二、资产管理市场风险分析 三、资产管理相关政策分析 第二节资产管理行业与经济相关性分析 一、资产管理与GDP相关性分析14 二、资产管理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性14 三、资产管理与证券市场相关性15

四、资产管理与居民储蓄关系分析16 第三节现代资产管理机构特征分析17 一、现代资产管理机构投资范围17 二、现代资产管理机构组织形式19 三、现代资产管理机构盈利模式19 第二章中国资产管理业务投资环境分析19 第一节投资环境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19 一、证券市场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19 二、股权市场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19 三、产业投资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19 第二节证券投资市场环境分析20 一、股票市场投资前景分析20 二、债券市场投资前景分析20 三、衍生证券市场投资前景21 第三节股权投资市场环境分析22 一、PE/VC投资规模分析22 二、PE/VC投资行业分布24 三、PE/VC投资类型分布25 四、PE/VE投资地域分布26 五、PE/VC投资方式分析27 第四节其他投资市场环境分析28 一、货币市场投资环境分析28 二、房地产市场投资环境分析28 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分析28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2年06月10日 23:41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中国财富市场总值为16.5万亿美元,已位居全球第三,并以2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目前中国财富人口已达1746万,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是其选择的主要财富管理机构,分别占到60%、20%的市场份额。资产管理业务已成为证券公司财富管理重要的突破口。 中国财富市场目前状况 1、市场地位 中国财富市场按财富总值排名世界第三,按财富人口(>10万美元)数量则是第七市场(见表)。得益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中国市场财富总量已居于全球第三。但是从财富人口结构的角度衡量,中国财富市场的结构与全球水平相比,财富人口比重过小。 中国人口占全球约20%,人均占有财富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拥有10万美元以上的财富人口数为1731万人,占成人的比重1.80%,世界该指标为9.85%;80.5万的高净值成人人口(拥有100万美元以上),仅占到成人总数的0.08%,世界该指标为0.55%。 ■ 2、区域格局 根据福布斯私人财富分布模型测算,中国11个省份(直辖市)的高净值人群大致覆盖了全国高净值人口总数的75%,成为财富管理机构竞逐的主战场,它们依次为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福建、辽宁、河北、四川、山东、湖南。考虑到直辖市和省份人口基数的差异,财富人口的集聚与人均GDP即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具有紧密的联系。 3、人群特征 (1)更年轻:胡润研究院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百万美元资产的高净值人士平均年龄为39岁,处于财富第一代或第一、第二代交替的阶段;而美国同口径的数字是54岁,欧洲和日本均超过60岁。 (2)更激进:更年轻的年龄结构显示了中国财富人群尚处于创富的阶段,因而对待财富的态度也更倾向于增值,体现为激进的资产组合,持有风险资产比重较高。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中国四大资产管理系统公司管理系统

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一、历史背景 1999年,东方、信达、华融、长城四大AMC在国务院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相继成立,并规定存续期为10年,分别负责收购、管理、处置相对应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所剥离的不良资产。当时财政部为四家公司各提供了100亿元资本金,央行发放了5700亿元的再贷款,AMC获准向对口国有商业银行发行了固定利率为2.25%的8200亿元金融债券,并用这些钱向四大行收购1.4万亿元不良资产。 二、四大资产公司困境与转型 由于AMC在成立时都是以账面价值收购对口银行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处置形成的损失都挂在AMC的账上,因此形成了AMC羞于示人的财务报表。粗略估计,AMC按25%左右的回收率,其政策性业务的亏损将超过万亿元。截至2007年,除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能足额偿还人民银行的再贷款本息之外,其他三家均无力持续履行还贷义务。 (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病 1.不良资产处置 第一次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的损失由国家承担,但第二次剥离的商业性不良资产的盈亏,则由AMC用自己的经营收入归还央行再贷款本息来承担,假如处置不利,再贷款的损失就由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金去弥补。 2.盈利状况 转型后盈利状况,除去处置不良资产商业化过程中的亏损,在先前AMC最为看好,具有“自主造血”机能的证券行业里,信达证券、东兴证券、华融证券却一直表现不佳。 3.体制弊病

现在四家AMC都忙着转型,其实质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是穿着官服,却干着经商活动的“四不像”组织———既非市场组织,也非行政组织。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之前的毛病,现在的资产管理公司都有。 4.资本金之困 成立之初,国家财政分别为四大AMC注入100亿资本金,但其中约80%属于实物性资产,现金只有20亿元左右。由于资产折旧和利息负担的原因,当初的100亿的资本金已不足额。 (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谋求转型 在发展的过程中,四大AMC都开始了各具特色的经营模式: 1.东方彻底退出非金融类业务,2012年斥资78亿收购了中华联合保险。中华财产保险,在全国财险市场份额占据第四,2012年收入过200亿元,净利27亿元。有一种说法是东方几年内会向保险业务转型。 2.长城重点服务中小企业,同时将办事处的转型发展作为整个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12年,长城有23个办事处年利润过亿人民币。他们也针对中小企业,开发了中小企业财务顾问及不良资产收购综合服务业务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票据)等业务模块。 3.华融一直走的是大客户路线,近几年签约客户达252家,合作客户1693户,主要是通过与政府、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大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获得持续性的客户资源。也因为此,目前华融集团的资产总额3100亿元,超过了此前一直领先的信达资产的资产规模。该公司官网上有一句话颇有亮点:大客户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凸显中国华融「听党的话,跟政府走,按市场规律办事」直面市场的经营特色。 4.信达的不良资产处置的营收和利润一直领先于其他三家,同时他是四大中唯一一个获准处置地产等非金融类资产,因此能更直接的参与到地产信托之类的项目中去。而且信达是四大中第一个改制并进入战略性投资者的,「至2012年3月,信达资产引入4名战略投资者,包括社保基金入股8%,以及渣打、瑞银、中信资本合共入股8.54%,合计入股103亿人民币。」。8月19日的最新消息,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简而言之,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欧美产业经济学中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具有密切关系,涉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我国50 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产业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改革开放后受日本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80 年代末,欧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使得以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为主的欧美和以产业结构与政策为主的日本体系相结合。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的形成途径及消除方式;发现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及优点等等,从而根据不同的产业,分别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有利于有效的产业组织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产业的结构,也是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而言,研究产业经济学,探寻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加以保护和扶持,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演进,以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寻找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 也是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之

2016年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2016年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金融探索之资产管理:我国资管市场发展趋势 未来五年,在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在资金来源、资产类别、资管机构三大维度上均呈现出一系列重要趋势。本文分别从资金来源、资产类别、资管机构三方面来看我国资产市场的未来趋势。 一、从资金来源看趋势 1、我国和全球资管市场资金来源比较 全球资产管理市场经过多年发展,资金构成基本稳定:机构资金占比60%左右,其中,养老金和保险占据最大市场份额,分别占比35%和15%;个人资金占比40%左右,主要来自公募基金、私人银行、个人养老金等。 相较于全球市场,我国资管市场资金构成恰好相反:机构资金占比40%左右,其中,险资和企业资金(包括非盈利机构,以及财务公司、投资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各自占比17%,养老金仅占5%;个人资金中,高净值客户资金主要投向私行、私募、公募、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专项等,大众客户资金则集中在银行和公募基金。 2、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 1)养老资金。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养老资金由于其规模大、期限长,是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目前,我国养老资金在资管市场所占比例仍极其有限,但未来有望显著提升,成为资管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正在逐步形成的三大养老支柱: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是第一支柱,企业年金及职业年金是第二支柱,商业养老保险是第三支柱。 从发展机遇看,近年来,随着养老保障规模的增加以及国家对基金运用的管理,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结余稳步增长。截至2015年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结余近4万亿元人民币,近几年当年结余在3,000-4,000亿元左右。若按照未来5年当年结余2,000-4,000亿元估计,到2020年,第一支柱资金规模将达到5-6万亿元。 过去,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通常仅投资于国债及存款,回报较低。为了提升养老金投资运营的效率,国务院于2015年8月印发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为养老金增加了20多种新的投资途径,包括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等,但同时规定此类产品合计规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这意味着,到2020年,养老金将会给资本市场带来1.5-2万亿元的资金量。 此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于2000年成立,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凭借财政拨款、国有资本划转等资金来源,基金规模快速增长,2015年已达约1.8万亿元人民币,若未来5年增速保持在15-20%,则2020年基金规模将达

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郭树清

郭树清 (2012年6月7日)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同志们: 经过一年半的精心筹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正式成立了。首先,我代表中国证监会向长期以来支持协会筹建的国务院各部门和北京市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基金业协会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1998年春天,我国的第一只证券投资基金诞生。短短14年里,中国的财富管理服务蓬勃发展起来。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从信托计划到银行理财,从投资连接保险到天使基金和阳光私募,从各种各样的资产管理公司到林林总总的另类投资项目,都显示出勃勃生机,中国的金融业也因之而五彩缤纷、熠熠生辉。截至2011年底,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万亿元,信托资产万亿元,保险资产万亿元,各类创投与私募股权投资万亿元。 然而,我们的财富管理行业总体上还处于幼年时期,不仅远远未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且自身也存在种种的缺点与不足。比如,产品设计针对性不强,行业分割还比较严重,监管标准不尽一致,对投资者保护的制度安排存在缺失等等。总之,前述各个领域都遇到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一、发展财富管理对经济转型具有根本意义 首先,这是提高我国经济效率的需要。中国是世界少有的储蓄大国,截至今年4月底,全部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万亿元。但是,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还不够顺畅、不够理想。中小企业、“三农”、教育、医疗、文化及其他民生服务领域,资金都十分紧缺,但制造业、重化工业、矿业、能源交通等领域,投资冲动却非常强烈,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产能过剩。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本多、投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突出。这说明,我国经济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资源错配和资源浪费。国内外经验表明,专业的财富管理,能够以市场化的方式,把社会资本集中起来,在实体经济不同领域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资本的优化配置,从而把资源引导到国民经济最需要和最有竞争力的环节。例如,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可以培育创意、鼓励创新,股权投资基金可以帮助企业把特有的

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xx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 汽车产业正在“磁吸”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前有互联网,后有房地产,众多行业都把造车当作新突破口。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家电业在打败日韩品牌后曾经一度冲击造车,却纷纷铩羽而归。此次再度厉兵秣马,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家电业拥有的强大制造实力和研发水平能否成为其成功突围的利器,值得业界关注。 1、家电业再度冲浪“造车” 2003年前后,中国家电业曾涌起过一股狂热的造车“冲动”,当时春兰、美的、奥克斯、波导、夏新、小鸭等一大批家电企业进入汽车业。不过,由于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加上汽车业的游戏规则和家电业有着巨大的差别,家电厂商造车遭遇寒流。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家电企业一度熄灭了的汽车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产业大潮下重新涌现。 ——家电业再度“上车” 一起价值7.4亿元的收购,引发了业界对美的再度跨界“造车”的猜想。 近日,美的发布了《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康新能”)的控股权,收购总价为 7.4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美的暖通将拥有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间接控股股东,而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实际控制人。 对于这起收购,美的表示,“合康新能的核心业务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高、低压变频器有助于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调的变频化进程,提升对传统定频产品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我国检测行业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

我国检测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一)全球检测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摩根士丹利2008 年 5 月的研究报告,全球技术检测市场规模约为500 亿欧元,约合 4,400 亿元。 根据国外研究,目前全球技术检测市场规模约合6000 亿元人民币。随着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和国际分工深化,全球检测行业将保持15% 左右的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推算,近年来全球检验检测服务业市场规模平 均增速约 10%,到 2015 年全球检验检测服务业容量超过 1.2万亿元。 据预测,2020 年全球潜在检验检测服务业市场规模将超过 2,000 亿欧元,细分领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20 亿欧元以上,包括消费品、农产品、油气;第二层次: 10 到 20 亿欧元,包括建筑、化学品、矿业、制造、交通、汽车、电力;第三层次: 10 亿欧元以下,包括政府、船舶、健康、银行、其他。

随着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和国际分工深化,全球检测行业近年来保持了 15% 左右的快速增长。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基本上都来自欧洲。近年来,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较大规模的收购兼并,以便于迅速进入新的市场,并在短时间内获得资质、渠道和人才,提高空白领域的检测能力。如美国大部分较具规模的消费品或工业品检测公司被欧洲大型检测公司收购兼并,成为其美国分公司。 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增长迅速,技术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本地综合性检测机构成长较快,初步具备了综合竞争力。 (二)我国检测行业发展进程 我国的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市场是在政府逐步放松管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进程如下: 第一阶段:检验检测初步发展 第二阶段: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负责所有商品检验 第三阶段:开始对民间资本开放商品检验检测市场 第五阶段:允许外资独资检测机构进入中国 (三)我国检测市场规模 2002 年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趋势和国际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检测行业成为中国发展前景最好、增长速度最快的服务行业之一,其中以民营和外资为主的中国第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一、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及汽车需求增长的国际格局 汽车产业的全球化集中体现在特征上:一是汽车产业链,包括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研发等主要环节的日益全球性配置。例如,过去跨国公司在本国建立、保持研发机构,对于目标国市场采取复制产品的方式进行投资,而现在则采取将各个功能活动和能力分配给全球市场的方式。由此导致了新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的出现,特别是整车装配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呈现分离趋势,零部件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零部件企业与整车装配企业之间以合同为纽带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日趋明显。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的全球采购以及零部件工业的国际化,模糊了汽车产品的“国家特征”,使其成为了典型的全球化产品。二是巨型汽车企业之间的大规模重组,形成了“6+3”的格局,9大汽车集团的产量已占世界汽车产量80%以上。汽车企业在全球的大规模重组实质性地改变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竞争模式和产业组织结构,并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以往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面临严峻挑战。 从汽车产销量的地理分布看,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严重的市场疲软,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形势看好。在亚洲,韩国、泰国和中国等以其良好的成长性和巨大的潜力,继续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亮点。据预测,从2002年到2010年,全球汽车产量将增加1100万辆,亚太地区将新增7百万辆以上,占到65%,而其中将有一半来自中国。 二、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和市场结构变化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轿车开始进入家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为迅速的市场,对全球汽车产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力。2002年全年累计生产汽车325辆,比2001年同期增长38.49%,销售汽车324.8万辆,比2001年同期增涨37.1%,完成工业增加值1515亿元,同比增长60.94%。汽车消费成为拉动2002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具有法人地位的汽车生产厂有120余家。2002年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生产集中度为57%,比2001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中国轿车由于企业进入和竞争激烈,销量前3位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占总销量的53.4%,比2001年前3名的市场份额下降了6.8个百分点;其他各类汽车的生产集中度总体来讲较之2001年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就单个企业规模而言,中国汽车工业的前4名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4大集团汽车生产能力在30万--60万辆之间,规模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尽管如此,与世界级的汽车生产企业相比较,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 市场激烈竞争带来的直接影响,一是促使汽车价格持续下降,最终达到合理价位;二是竞争领域不断扩展,不仅包括产品价格、质量、性能,而且涉及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市场应变能力等各个方面;三是技术进步、产品研发将成为竞争焦点。通过充分而有效的竞争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势不可挡,并将成为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中国汽车工业市场空间、投资机会与盈利前景预测 未来时期随着影响中国汽车需求市场的价格、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汽车信贷、消费环境的改善,特别是跨国公司主导下的汽车合资企业不断在全球同步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将对未来市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预计今后10年—15年中国将成长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年销量达到1700万辆,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 近年来,跨国公司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推动了国内汽车业新一轮的兼并重组热潮。预计今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角逐将更加激烈,国内几大汽车集团依托跨国公司迅速扩张,将进一步加速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市场格局剧烈变化,投资并购机会将不断涌现。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利润率高于国际水平,随着产品价格的下降,这极可能降低行业利润率,但在价格下降的同时,成本、费用也有较大下降空间,利润总额等总量指标可能保持,甚至有可能提高。国家进一步降低一些税费,将为行业内大部分企业提供降价空间,如果产销规模能随降价得到有效扩大,规模效应将发挥出来,会使行业效益保持在较好水平。同时,零部件进口关税的下降,将使一些厂家进口成本有所下降,对采用进口部件较多的中高档产品影响更加明显。我国汽车行业中的轿车工业发展最为迅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历程与前瞻(一)讲课稿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历程与前瞻(一)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背景 (一)金融危机:催生AMC的国际背景 1、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及其引致的危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要素逐步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自由流动;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及各地区之间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一个整体。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提供难得历史机遇的同时,亦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加快,金融危机也不断爆发:先是在1992年爆发了英镑危机,然后是1994年12月爆发了墨西哥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是1997-1998年如飓风一般席卷东南亚各国的金融危机;此后,金融危机顺势北上,在1998年波及刚刚加入OECD的韩国,这场危机的波及范围甚至延伸到了南非和俄罗斯;接着,金融危机的飓风又跨越大西洋,袭击了阿根廷。 2、危机根源:银行巨额不良资产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学界和金融学界对金融危机进行了多视角研究,研究发现,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在危机爆发前都有共性之处,即巨额银行不良资产。发生危机的国家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层面均比较脆弱,而基本面的脆弱性给危机国家带来内外两方面的巨

大压力,一是外部压力,巨额短期外债,尤其是用于弥补经常项目赤字时,将使本国经济难以靠短期资本的持续流入来维系,只要资本流入减缓或逆转,经济和本币都可能遭受重创;二是内部压力,薄弱的银行监管导致了银行尤其是资本金不充足的银行过度发放风险贷款,当风险损失发生时,银行缺乏资本以发放新贷款,甚至破产,当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银行的不良贷款(NPL)就引发了银行危机。 3、解决银行危机:AMC产生的直接原因 为了化解银行危机,各国政府、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均采取了各种措施,以解决银行体系的巨额不良资产,避免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储蓄贷款机构破产,为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美国政府成立了重组信托公司(RTC)以解决储蓄贷款机构的不良资产,从此专门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出现。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银行业不良资产呈现加速趋势,继美国之后,北欧四国也先后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对其银行不良资产进行大规模重组。随后中、东欧经济转轨国家(如波兰成立的工业发展局)和拉美国家(如墨西哥成立的FOBAPROA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法国等也相继采取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策略以稳定其金融体系。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以及东南亚诸国也开始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银行业的不良资产进行重组,例如,日本的“桥”银行,韩国的资产管理局(KAMCO)、泰国的金融机构重组管理局(FRA)、印度尼西亚的银行处置机构(IBRA)和马来西亚的资产管理公司(Danaharta)。因此,资产管理公司的实质是指由国家专门

最新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结构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资料

2016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结构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一、财富管理发展概述 伴随着我国GDP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与此对应的财富管理市场也经历了十几年的迅猛增长。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已超百亿元。其中主要是由银行理财、保险、信托、公募及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组成。 1.1 财富管理市场发展回顾及趋势 1.1.1财富管理定义 目前,对于财富管理的概念并无准确定义,我们借鉴国际经验及国内行业共识,整理后认为,财富管理是指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出一套全面的财务规划,通过向客户提供现金、信用、保险、投资组合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将客户的资产、负债、流动性进行管理,以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帮助客户达到降低风险、实现财富增值的目的。财富管理范围包括现金储蓄及管理、债务管理、个人风险管理、保险计划、投资组合管理、退休计划及遗产安排。 按照财富管理的定义来看,财富管理的涵盖很广,会涉及到银行理财、保险、信托、公募及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等等。其产品形式会涵盖银行理财、信托、股权投资基金、债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基金、券商资管计划、保险资管产品,投资型保险,期货资管等等。同时,财富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私密性:能为人们提供一对一的一站式理财服务,它涵盖了个人、家庭和事业的一揽子综合金融和增值服务解决方案。 第二,高端性:可以为人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中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产品,确保资产能带来可预期的增长。同时,由于个体资产规模较大,资产运作起来的更加轻松自如。 1.1.2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推动社会财富快速累积,由此财富管理这一新兴词语取代银行存款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投中研究院将我国财富管理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潜伏期、萌芽期、生长期。 1)潜伏期(1979-1990) 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社会经济及财富都得到快速增长,国家政策摆脱了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发展,居民理财也摆脱了真空地带。但是,银行定期存款却仍然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唯一金融理财产品,而其中国库券由于利率较高,成为人们争相投资的产品。 在随后的80年,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城市相继开放了国库券交易市场,每年老百姓都要义务性地买一些。但是手中本来就没几个钱的老百姓很多等不到几年以后再兑现,特别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创建、成长、全面发展和高速增长四个阶段。 创建阶段(1949~1965年):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成长阶段(1966~1980年):在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和济汽,5个老厂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承担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的任务;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生产,生产厂点近200家。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生产汽车22.2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年):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老产品(如解放、跃进和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国产

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高速增长阶段(1999年至今):在此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开发初见进展;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初步形成了“3+X”的格局,“3”是指一汽、东风、上汽3家企业为骨干,“X”是指广汽、北汽、长安、南汽、哈飞、奇瑞、吉利、昌河、华晨等一批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原来那个各自独立的散、乱、差局面改变成现在的以大集团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关键词】财富管理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财富管理是近年起在国内金融机构中逐渐兴起的一种业务模式。与传统“资产管理”主要投资于股市有所不同,“财富管理”可投资的领域更为宽泛。财富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包括投资咨询、人生理财规划、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现在已经和信贷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全球银行业的三大主营业务,并且有望成为最重要的增长领域。 目前中国涌现的大量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促使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创新以及产品创新。财富管理已成为国内各金融机构业务转型升级争夺的焦点。另外从与全球大宗商品挂钩的黄金、原油基金,与澳元等强势货币挂钩的理财产品,到愈演愈烈的海外买房潮来看,我国新富阶层的财富管理需求开始呈现出跨市场、全球化资产配置的新趋势。 2011年中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超过65万亿人民币,较2010年末同比增长约15%。其中,2008-2011年资本市场产品市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5%,投资性不动产净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0%。同时,以阳光私募、私募股权为代表的其它类别投资增速最快,2008-201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00%,成为高净值人群的投资热点。而境外投资也成为高净值人群另一投资热,2008-2011年境外投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00%,其中投资主要集中在香港。 市场上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机构主要分为“公”、“私”两大阵营。银行、信托、保险、券商是“公”派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各机构通过成立“财富管理中心”的方式,努力拓展财富管理业务;而以诺亚财富、证券之星、瑞盈财富为首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则是“私”派的主力军。目前越来越多的“私牌”民营机构正在积极介入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未来银行、信托、保险、券商等“公牌”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业务,势必遭到强有力的挑战。 和欧洲或者亚洲的其它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尚处于金融改革进程当中。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放开,使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趋复杂。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在调整收入结构等政策语言的背后,还进一步表明我国目前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将逐步转化为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在结构调整、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的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班级:会展1111班 学号 姓名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创业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业产业是一种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倍受关注。我认为从大趋势上讲,会展业有很大的发展生命力,有非常大的商业空间。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还不成熟,虽然起点很高,但它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会展业发展非常不成熟。中国会展起步晚,在规模、规划、管理人才、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扩张粗放,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开放度低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紧缺,缺少专业人才。就目前看,由于会展是一种新型行业,教育体系还没跟上步伐。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没有经验,使的现在从事会展工作的人都是学其他专业的,与会展工作不搭边。2、会展管理体制有很大缺陷,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低,使企业缺乏参与竞争的忧患意识。3、场馆的利用率很低。场馆的建设面积很大,维护也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闲置不用时,企业又没经济收入,又要投入成本,很不划算。浪费国家资源,行业效率低。 4、会展的服务质量不高,没有为参展商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限制了目前会展业的发展。 而我个人还认为会展行业还存在以下不足:会展的服务范围太窄,没有向市场进一步扩张。应该进行宣传和示范,让的企业和个人了解

会展业。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会展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总体上看,会展行业发展很快,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和巨大的行业作用将蓬勃发展。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并且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经济文化的“带状”发展新趋势,中国设立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走廊”、“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和“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带状经济发展区。呈现了中国独特的发展趋势:1、传统文化内核的再开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以“家”和“国”为中心的群体价值和理念;强调“和谐”,追求“圆满”;强调人本精神和忧患意识。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为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展2、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吸收西方广告文化,充分进行商业开发从美国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创意文化产业都是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火花,中国应充分发挥商业的和市场的价值,尊重资本的价值和创造,就能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中国创意产业布局逐渐完善,产业规模日趋壮大,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出现以集聚区为载体,以区域板块为格局,以行业集群为纽带,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态势。逐步向以文化为资源,以创意

资产管理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金斧子受邀出席“互联网时代资产管理”沙龙助力泛资管时代 ----------------------- 1第二篇:资产管理业未来发展解析大有可为 ------------------------------------------------------------ 3第三篇:2014年资产管理机构市场份额数据------------------------------------------------------------ 4第四篇:2014年国内主要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数据 ----------------------------------------- 5第五篇:信托规模再创新高资产管理快速增长 --------------------------------------------------------- 5第六篇:银行理财产品或出新规推动理财向资产管理转型------------------------------------------ 6第七篇:2014年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前景浅析------------------------------------------------------------ 7第八篇: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主要变化 ------------------------------------------------------------ 7第九篇:阳光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机会分析 --------------------------------------------------------- 8 ①法制法规健全为行业带来的发展空间------------------------------------------------------------------- 8 ②策略多样化,产品个性化将推动行业的发展---------------------------------------------------------- 9 ③投研规范化程度逐年提高 ---------------------------------------------------------------------------------- 9 第十篇: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 ------------------------------------------- 9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第一篇:金斧子受邀出席“互联网时代资产管理”沙龙助力泛资管时代 自从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入更加规范、更加务实的新时代。 为了符合新时代下的需求,9月23日由CFA协会发起举办的“互联网时代的资产管理”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地总体简况 <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 一是成长为最具规模地产业之一.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我国汽车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1978年,我国汽车产辆不足15万辆,在世界汽车产业中地比重微不足道.2000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07万辆,占世界汽车市场份额地3.6%.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汽车市场萧条地形势下,我国汽车工业一举突破产销千万辆大关,跃居世界第一.2018年,汽车工业全力消除世界经济低迷带来地影响,赢得了稳步回升和两位数地产销增速,以1900万辆地业绩占据了世界汽车产销份额地25%.今年将有望突破产销2000万辆,保持连续五年位居世界首位.短短十多年时间,我国汽车产量增长了近10倍,成为最具成长性地产业.据统计,在1978年至2018年世界汽车产量增量中,中国汽车工业地贡献率达到46%,中国汽车工业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地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汽车产业地格局. 二是确立了支柱产业地地位.改革开放初期,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仅为0.59%左右,2018年行业总产值达到5.3万亿,工业增加值超过8000亿元,利润总额4203亿元,GDP占比达到1.56%.利税总额2535亿元,占国家税收总额比重达到13%以上.出口额744亿美元,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额比例为3.63%.汽车工业及关联产业就业人数超过4000万人,占全国城镇劳动人口比重约为10%.汽车消费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11.3%.汽车关联产业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

到8.7%.连年地产销增长、高比例地税收以及巨大地就业和消费市场地拉动,稳固了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支柱产业地位. 三是形成了中国特色地产业体系.经过多年地调整发展,汽车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小散差地局面得到初步改观,生产集中度不断提升,排位前十名企业地销量总和在行业占比已达88%以上.产业布局、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全国六大产业集群占据了全国汽车市场主要份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约占全行业地80%左右.乘用车所占比例提升至78%左右,其中小排量乘用车比例高达65%以上,自主品牌保持了主导地位.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地自主研发体系基本形成,具备了一定地基础研究、平台开发和各类商品车开发能力,掌握了部分核心技术并具有了较完备地设计、实验等条件.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零部件配套、汽车后市场开发等基本形成体系,相关服务业等占汽车产业链比重已近20%. 四是带动了相关产业地协同发展.汽车工业上下游共涉及100多个产业.汽车产业地发展及产品性能地不断提高,有效带动了国家相关重要基础产业和高技术含量产业进步和产业规模化发展.2018年,汽车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在机械工业中地占比分别达到28.79%、34.31%、39.14%,成为机械工业地重要支撑.其中机床行业40%、铸件产量25%地市场来自汽车工业. 汽车对上下游产业如钢铁、石化工业等带动作用明显,与电子、金融、橡胶、纺织等产业发展地关联度越来越紧密.据统计,机械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