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科学1.4《几种重要的盐》(2)

九上科学1.4《几种重要的盐》(2)
九上科学1.4《几种重要的盐》(2)

[基础过关]

1.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氯化铁、硝酸钾、氯化钠;

B、硫酸钾、氯化钡、浓盐酸

C、硫酸铜、浓盐酸、氯化钾

D、碳酸钾、氯化钾、硫酸钠

2.只需用水就能直接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Na2SO4 CuSO4 CaCO3

B、AgCl BaSO4 CuSO4

C、NaCl CaCl2 BaCl2

D、BaCl2 AgCl Na2CO3

3.白菜、菠菜等主要食用叶的蔬菜,需要较多的无机盐是( )

A.含氮的

B.含磷的

C.含钾的

D.含硼的

4.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BaCl2 NaNO3 KOH MgCl2

B、Cu(NO3)2 NaCl H2SO4 KNO3

C、Na2CO3 NaCl KNO3 NH4Cl

D、ZnSO4 Mg(NO3)2 NaNO3 KCl

5.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的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A.NH4Cl与KCl:观察外观 B.NH4HCO3与KCl:加水

C.K2SO4与Ca3(PO4)2:闻气味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6.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硫酸铵、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四瓶无色溶液,该试剂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钡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硝酸钡溶液

7.有甲、乙两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硫酸铜、氢氧化钾、硝酸钡、硫酸钾、硝酸镁五种物质,且甲、乙两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物质各不相同。已知甲厂的废水中含三种物质,则乙厂的废水中所含物质应该是______和______。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废水中的含有能做复合肥的物质是_________,可用来浇灌农田。8.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不能反应请说明理由。

(1)碳酸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硝酸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硝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钡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有一治疗胃酸分泌

过多的药品,标签如右图。试通过计算说明,

患者按处方服用该药一天,理论上可消耗HCl

多少毫克?

10.称取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14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6克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待反应完全后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100克。求: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沉淀质量为多少?

(2)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深化提高]

1.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的pH小于7,且含有一定量的Cu2+,对农作物与人畜有害.从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较切合实际的治理方案是加入( )

A、氧化铜

B、硫酸钠

C、石灰石

D、生石灰

2.不用其他试剂,用最简洁的方法鉴别下列五种溶液:A. NaOH、B. MgSO4、C. FeCl3、

D.Ba(NO3)2、

E. KCl,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A、CADBE

B、CABDE

C、DCBAE

D、ACBDE

3.(1)对已酸化的土壤可以采用施加适量碱性物质的办法,下列物质中_____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纯碱B、烧碱 C、熟石灰D、硫酸铵

(2)有人提议(1)中C、D同时施用效果最好,你认为(好,不好)理由。

4.某物质A,属于氧化物、酸、碱、盐中的某一类化合物。为了确定它,作了如下实验:将A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向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向上述红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物质B的溶液,溶液的红色消失,并生成白色沉淀C。再加入稀硝酸,C不溶解。试推断:物质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1)白色粉末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2)过滤后,向所得沉淀中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3)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以上实验,不能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若要检验不能确定的物质是否存在,则实验的操作是

6.某校实验室在搬迁时,不慎把三瓶无色溶液的标签损坏了,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盐酸、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甲、乙、丙三位学生各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都取得了成功。(1)请写出下表中三位学生所用试剂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电动自行车中的铅蓄电池(又称“电瓶”),它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材料是金属铅(Pb),电瓶内所加液体是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稀硫酸,放电(为外界供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PbO2(固)+2H2SO4+Pb=2PbSO4↓+2H2O

当放电时,反应物反应掉一定量后,就会导致电压下降,不能正常使用,这时就必须及时充电.假如某个电瓶中铅的质量为1800克,内装36%的稀硫酸1200克,当有310.5克的铅参加反应时,求:

1)需消耗稀硫酸中溶质多少克?

2)此时电瓶中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最后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下第1章知识归纳总结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基本概念 (一)、种群 1.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2.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5.出生率计算公式: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6.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二)、群落 1.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内生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 2.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3.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 4.生物分布特点:垂直分布。 (三)、植被 1.定义: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3.作用: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4.破坏植被的危害: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等。 (四)、生态系统。 1、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2.各种生物对非生物因素有不同的要求。 例:(1)松、杉、一般农作物在强光下生长良好———阳光 (2)苹果不宜热带种植————温度 荔枝等不宜在寒带种植 (3)沙漠区一般植物难生长但沙拐枣生长良好——---- 水分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 4.涵义: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5.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 6.不可缺少的成分 (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提供原料) 7.生物间关系最主要的是食物关系。 8.区域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定。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大小直接比较。 (五)、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1)涵义: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联系——食物链。

浙教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1.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

九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全

九上生物知识点 一、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 1、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 2、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 实验: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16.7千焦/克糖类:16.7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 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2、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1)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2)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3)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4)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5)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7)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牙齿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能切割、撕裂、捣碎和磨细食物。人的牙的总数为28颗~32颗。(1)牙的组成 牙冠——牙被牙釉质所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牙颈——牙冠和牙根的交界处称为牙颈。 牙根——牙被牙骨质所覆盖的部分。 (2)牙的分类 ①从成分上分: 牙本质——构成牙的主要成分。 牙骨质——牙根的表面。 牙髓腔——由牙本质围成,内有牙髓,为富有神经、血管的结缔组织。 4.21.消化系统的组成: 2.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 ①淀粉→葡萄糖 ②蛋白质→氨基酸 ③脂肪→甘油与脂肪酸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的特点) ①小肠很长②内壁有许多皱襞③小肠内壁有绒毛④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⑤小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 胃:酒精和少量的水 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5、消化分为两类: 物理性消化:牙齿――切、撕、磨(咀嚼)胃――搅拌小肠――蠕动胆汁――乳化作用 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 实验: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实验方法:对照实验。 酶的特点: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 酶的催化条件:温度、PH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一、酶 (1)酶的概念 (2)酶的作用特点 (3)酶缺乏或不足,会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疾病,如白化病。 (4)活动——研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 实验成败关键有四条: 一条:制备的淀粉糨糊(将淀粉制成糨糊后很均匀,有利于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混合,充分分解)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否则唾液中的淀粉酶会被高温破坏而失去活性。 二条:在取唾液前,必须漱净口。切忌从咽喉处吐取黏液,因为这里的黏液不是唾液。 三条: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在37℃恒温的水浴中进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影响实验结果。 四条:加碘液前,要先将试管冷却后再滴加碘液,温度过高会使碘液中的碘升华,影响实验效果。所以在这个实验中,温度的控制是关键所在 二、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1)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图解: (2)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 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影响酶催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温度、pH等,只有在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下,淀粉酶才能使淀粉迅速水解。以下活动仅供参考。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假设pH可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唾液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过酸或过碱的环境都会影响酶的催化效率。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学霸笔记

第一节 一、金属与非金属 3. 1.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而大多数金属材料是合金 2.合金:将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即为合金——混合物 3.常见合金: 铁合金:1)生铁:铁和碳元素组合的合金,含C量较高 2)钢:铁和碳元素组合的合金,含C量较低 机械性能好质地坚硬 有弹性和延展性 用途:制作坚硬的汽车车身及制造刀具、量具和模具等,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材料 4.合金的机械性能: 合金与纯金属相比,一般具有较低的熔点,较大的硬度,较差的导电性 三、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 1.污染来源:日常生活废弃的金属垃圾 大量工业废弃的金属垃圾 工厂排出的含重金属的污水 2.金属污染的危害 1)浪费大量的资源 2)铅、镉等有毒的金属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污染土壤或地下水源 3)铝等金属在自然界不会自行分解,积累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 4)大量使用含铅汽油和废弃电池等都可引起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3.防治金属污染的方法: 1)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2)分类回收各种废弃的金属材料,循环再生产 3)使用无铅汽油 4)各种废渣、废水、废旧电池等不能随意堆放、丢弃 第二节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能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金属 + 氧气 金属氧化物 2Mg + O 2点燃= 2MgO 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物质 2Cu + O 2 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有些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有些金属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 说明:不同的金属跟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4Al + 3O 2 === 2Al 2O 3 铝制品不易被锈蚀 Al 2O 3 + 6HCl == 2AlCl 3 + 3H 2O 铝制品不能盛放酸、碱性物质 2.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 + 酸 盐 + 氢气 Mg + 2HCl == MgCl 2 + H 2↑ Zn + 2HCl == ZnCl 2 + H 2↑ Fe + 2HCl == FeCl 2 + H 2↑ 2Al + 6HCl == 2AlCl 3 + H 2↑—— 实验室制氢气原理 Mg + H 2SO 4 == MgSO 4 + H 2↑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2Al + 3H 2SO 4 == Al 2(SO 4)3 + 3H 2↑ 不同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有的不会反应,如:Cu 、Hg 、Ag 、Pt 、Au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 + BC == AC + B 3.金属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金属 + 盐 新盐 + 新金属 Fe + CuSO 4 == FeSO 4 + Cu 湿法炼铜 Cu + 2AgNO 3 == Cu (NO 3)2 + 2Ag 注: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呈 +2价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1.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金属与盐反应: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可溶性盐 溶液中置换出来 2)金属与酸反应: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元素)置换出来 3.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 1)4 == ZnSO 4 + Cu 说明:金属Zn 失电子的能力比强 2)氧化还原反应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题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Na-23 、Si-28、Ca-40、Fe-56、Cu-64、S-32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 ) A 、纯碱 B 、氢氧化镁 C 、熟石灰 D 、烧碱 2、1969年,美国一个天文小组在宇宙星云中发现了甲醛(化学式为CH 2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醛属于无机化合物 B 、星际空间存在有机分子 C 、甲醛是由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D 、食用被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对人体无害 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 B 、液态氧 C 、干冰 D 、大理石 4、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KNO 3和HCl B 、Mg (OH )2和稀H 2SO 4 C 、CaCO 3和HC1 D 、CaCl 2和Na 2CO 3 5、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 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 ) A .延展性 B .导电性 C .弹性 D .导热性 6、对Cu (OH )2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 B 、跟氯化钠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C 、常温下为蓝色固体,不溶于水 D 、跟稀硫酸能发生中和反应 7、一些食品和生活中的物质的pH 大致如下: PH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草木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B 、肥皂水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C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橘子 D 、西瓜比酱油的酸性强 8、往含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观察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只有大量气泡冒出 B 、只有白色沉淀产生 C 、开始冒出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D 、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冒出气泡 9、在稀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的pH 几乎不变的是………………………( ) A 、AgNO 3溶液 B 、CaCO 3固体 C 、KOH 溶液 D 、生石灰(CaO ) 10、在物质分类中,下列各组内有一种物质与其它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 A 、(NH 4)2SO 4 FeCl 2 Cu(NO 3)2 CuS B 、CaO Fe 2O 3 CO 2 SO 2 C 、H 2CO 3 H 2SO 4 HNO 3 H 3PO 4 D 、海水 石油 酒精 煤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不产生沉淀和气体的是( ) A 、碳酸钾和硫酸 B 、硝酸钾和硫酸钠 C 、氢氧化钙和盐酸 D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12、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13、在氯化镁 食醋 橘子 酱油 西瓜 西瓜 牛奶 蛋清 肥皂草木灰 牙膏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知识点 一、动物的食物与营养 1.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热量价。不同物质的热量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16.7千焦,糖类为16.7千焦,脂肪为37.7 干焦。 2.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7大类。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无机盐:构成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如缺锌时会使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造成食欲减弱。缺铁易贫血,缺钙易患佝偻症,缺碘易甲状腺肿大。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膳食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能吸收和保留水分,辅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4.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夜盲A脚气B坏血C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D 5. 平衡膳食:健康的饮食要求食物种类尽量多些、数量适当、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合理, 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相对平衡。我国营养学会根据居民存在的营养问题制定了平衡膳食宝塔,平衡膳食宝塔图可分 5 层?青少年时期应多吃哪几层倒数第三、四 层? 三餐食量分配要合理,一般以早、晚餐各占30%,中餐占40% 为宜 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作用下消化。 ①消化道依次包括: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②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③唾液腺:分泌唾液,流入口腔; ④胃腺:分泌胃液,进入胃; ⑤肝脏:分泌胆汁,暂存胆囊,流入小肠中促进脂肪的消化,胆汁不含消化酶; ⑥肠腺:分泌肠液,进入小肠; ⑦胰腺:分泌胰液,进入小肠。 2.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1)结构示意图:①写出图中一、二、三、1、2、3、4所指的名称: 一:牙冠;二:牙颈;三:牙根。1:牙釉质;2:牙本质;3:牙髓。4 牙龈。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2 ] 牙本质;人体最坚硬的结构[ 1 ] 牙釉质; ③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病菌已侵入[ 3 ] 牙髓腔而引起神经发炎所致; ④保护牙齿要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2)龋齿的形成:牙齿上粘有的糖类食物→微生物发酵→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出现黑斑)→破坏牙本质→牙髓腔受到破坏→ 牙一二 三

九年级(上)科学第二章测试卷

第二章物质的转换与材料利用单元测试卷(A) 姓名班级成绩 本卷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 S―32 C―12 Ca―40 Zn- 65 Cl-35. 5 Na-23Fe-56 Ca-40N----14 Cu--64 一、选择题:(20×2=40) 1、下列几种物质中,性质明显与另外三种不相同的单质是() A、铁B、银C、金刚石D、铜 2、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水B、干冰C、液氧D、液氨 3、下列方法中,不能将氧气和氢气区别开来的是() A、状态B、燃烧的木条C、密度D、可燃性和助燃性 4、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蒸馏水 C、生理盐水 D、食醋 5.(08浙江台州)气凝胶的应甩毅英国《泰晤士报》评为2007年度最受关注的十大新闻,气凝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属于() A.酸B.碱C.盐D.氧化物 6.(2010.浙江义乌)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1的溶液中:NaCl、Na 2CO 3 、Na 2 SO 4 B.在PH=2的溶液中:KCl、 Na 2SO 4 HNO 3 C.在PH=13的溶液中:BaCl 2、Na 2 CO 3 、NaOH D.在PH=14的溶液中:FeCl 3、Ba(NO 3 ) 2 、CaCl 2 7.(08浙江绍兴)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8、下列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A、稀盐酸 B、水 C、食盐 D、烧碱 9、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淀粉沼气碳酸氢钠B、甲烷醋酸酒精 C、木炭一氧化碳碳酸钙D、脂肪酒精二氧化碳 10.(08浙江绍兴)“好得快”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CH。CH。Cl,当“好得快”喷洒到受伤部位时,由于迅速挥发使局部皮肤表面温度骤降,知觉减退,从而起到局部麻醉作用。下列关于CH。CH。Cl的说法合理的是 A它由3个元素组成 B其中碳、氢、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5:2 C其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全章教案

课题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型新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 2、技能领域:了解探究物质分类的方法, 3、情感领域: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接受物质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重点物质分类的方法。难点对物质分类方法的系统掌握。 板书设计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引入新课 自然界中物质的各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的研究和识别它们,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在第一册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物质的分类。 (二)新课教学 1、物质分类的方法 观察下列物质: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分类? (1)按颜色分类白色:氯化钠、氧化镁 无色:硫酸、氧气、醋酸 黄绿色:氯气 紫黑色:高锰酸钾 (2)按状态分类固态: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 液态:硫酸、醋酸 气态:氧气、氯气

提问:还有其它的分类方法么?若有,请说明分类的依据(学生讨论,并回答)――还可以从气味、溶解性等来分类。 讲授:物质的分类 *注:⑴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⑵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哪些需除外?),种类繁多,完全燃烧一般都生成水和二 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炭产生。课题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型新课课时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知领域: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 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2、技能领域: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 论的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接受物质 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重点物质分类。难点物质分类。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知识点整理

一、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七大类。(1)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水虽然不能提供能量,但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2)糖类——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糖类包括淀粉、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在大米、小麦、马铃薯等食物中含量较多,是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类。 (3)蛋白质——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材料 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材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脂肪——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 当人体内的糖类氧化分解不足以提供人体所必需的能量时,才会分解脂肪提供能量。(5)无机盐——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它们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粗纤维(食物纤维)——促进消化 食物纤维主要由纤维素组成,是一类不能被消化吸收的物质,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7)维生素——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 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但它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对保持人的身体健康关系极大。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都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二、热量价 动物的生命活动消耗能量,能量是由食物供给的。那么,食物中是否真的含有能量?同样质量的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也一样多吗?究竟哪种物质能提供更多的能量呢?可以用实验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实验前要注意以下问题: (1)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2)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食物种类应具有典型性,如富含糖类的、富含脂肪的、富含蛋白质成分的等,以便进行比较。 (3)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焦的热能。 (4)为比较不同物质所含能量的多少,对实验原料应进行必要的称量。 实验进行时,要注意燃烧花生仁、大米、牛肉干时的着火点,一般燃烧2分钟~3分钟材料会燃尽,而试管中的温度会明显上升。 通过实验,知道食物中蕴含能量,从而得出热量价的概念: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叫热量价。在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三类物质中,热量价最高的是脂肪。 三、动物的摄食 动物需要从食物中获取生存所需的营养和能量。各种动物获取食物的手段各不相同,各自具有自己特有的捕食方式和捕食器官。 (1)海葵——用触手来捕食 (2)昆虫——取食的器官是口器 ①蝶类的虹吸式口器; ②蝗虫的咀嚼式口器; ③密封的嚼吸式口器;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梳理

第四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一节食物与摄食 1.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热量价。不同物质的热量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16.8千焦,糖类为16.8千焦,脂肪为37.7 干焦。 2.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无机盐:构成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如缺锌时会使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造成食欲减弱。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能吸收和保留水分,辅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

5.昆虫的各种口器, 蛾蝶类: 虹吸式 ;蝇类 : 舐吸式 ; 蚊类 : 刺吸式 ; 蜂类: 嚼吸式 ; 蝗虫 : 咀嚼式 。 6.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1)结构示意图:①写出图中一、二、 三所指的名称: 一: 牙冠 ;二: 牙颈 ; 三: 牙根 。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2 ] 牙本质 ; ③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 病菌 已侵入[ 3 ] 牙髓腔 而引起 神经发炎 所致; ④保护牙齿要做到 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 (2)龋齿的形成:牙齿上粘有的糖类食物 → 微生物发酵 → 产生酸性物质 → 腐蚀牙釉质(出现黑斑)→ 破坏牙骨质 → 牙髓腔受到破坏 → 牙髓受病菌感染发炎、疼痛。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 消化液 作用下消化。 ①消化道依次包括: 口 、 咽 、 食道 、 胃 、 小肠 、 大肠 、 肛门 。 一 二 三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食物与营养 【中考考点】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牙的结构和功能等 【常考题型】选择题、资料分析题 1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外完全燃烧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热量价。不同物质的热量 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千焦,糖类为千焦,脂肪为 千焦。 2. 食物中的七大类营养素 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 和粗纤维等。 3 ?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 : 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 占人体细胞干重的 50鳩上;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没有蛋白质就 脂肪: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2) 龋齿的形成:牙齿上粘有的糖类食物 f 微生物发酵f 产生酸性物质 f 腐蚀牙釉质(出现黑斑) f 破坏牙骨质 f 牙髓腔受到破坏 f 牙髓受病菌感染发炎、疼痛。 食物残留在牙面上 f 牙釉质受破坏 f 牙本质受破坏 f 牙髓受破坏 (3) 牙齿的作用:牙齿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能切割、撕裂、捣碎和磨细食物。发音和语言。 (4) 牙的分类: ① 成分上分:牙本质、牙骨质(牙根部分)、牙髓腔 (牙髓、神经、血管) ② 形态和功能分:切牙(8颗)、尖牙(4颗)、前磨牙(8颗)、磨牙(12颗) ③ 存在时间分:乳牙(20颗)、恒牙、智牙 无机盐:构成组织(如磷一细胞膜)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缺Ca 、P —骨质疏松症;缺 Fe —缺铁性贫血;缺 Zn —食欲下降,影响生长发育;缺 I —甲状腺肿大。 维生 粗纤维:促进消化。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 动,有利于及时排便。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 4 ?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 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 维生素A 夜盲症 肝、鸡蛋黄、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脚气病 牛肉、肾脏、谷类种皮(麦麸)、豆类 维生素B2 口角炎、唇裂症 酵母、大豆、胚芽、肝 维生素B12 恶性贫血 肝、奶、肉、蛋 维生素C 坏血病 蔬菜、水果 维生素D 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 肝脏、鸡蛋、鱼肝油(嗮太阳自身合成) 维生素E 肌肉萎缩 谷物胚芽、绿叶 5.动物的摄食: (1) (2) 海葵——触手捕食 昆虫一一口器:舐吸式一一蝇类 虹吸式一一蝶类 咀嚼式一一蝗虫、蚕 嚼吸式——蜜蜂、蜂类 刺吸式——蚊类 鱼类 滤过方式(4)青蛙 舌(舌根倒生)(5)啄木鸟 喙 猫一可伸缩的钩爪和发达的犬齿( 7)蛇一头部具有能感受红外线刺激的器官 (3) (6) 6?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1) 牙的组成:①一: 牙冠 牙根。 ② 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2 ] ③ 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是 ④ 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 ⑤ 保护牙齿要做到饭后漱口, ;二: 牙颈 ;三 牙本质 ; :[1]牙釉质; 病菌 已侵入[3 ] 牙髓腔 而引起 神经发炎 所致; 早晚刷牙 。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及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及答案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各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能源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约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D.有机合成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大大节约了金属资源,有百益而无一害 2 . 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金属的耐腐蚀性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硬度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3 .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你认为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滤渣一定有Fe粉B.滤渣一定有Cu粉C.滤液中一定有Fe2+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4 . 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A.B.C.D. 5 . 通常情况下,下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C.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D.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溶液 6 . 已知某厂甲、乙两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各含有较大量且不同四种离子,这些离子分别是Na+,Ag+,Ba2+,Fe3+,Cl-,NO3-,OH-,SO42-,若各自单独排放会造成较大污染。若混合后再排放,则会大大降低污染程度。经检测发现,乙车间的污水呈碱性。由此所作的下列各项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车间的污水中可能含有Ba2+和OH- B.乙车间的污水中可能含有Ag+和NO3- C.甲车间的污水中不可能含有Na+和Cl- D.乙车间的污水中不可能含有Fe3+和SO42- 7 .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CO通过炽热的氧化铜 B NaCl泥沙溶解、过滤、蒸发

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4.1 食物与摄食 一、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 1、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 2、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 实验: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16.7千焦/克糖类:16.7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 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2、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1)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2)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 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3)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4)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5)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 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7)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常见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缺乏症(供参考) 小结: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及数量都不相同,几乎没有一种食物同时含有7类营养素。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更要注意营养的搭配。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作用下消化。 消化道依次包括: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唾液腺:分泌唾液,流入口腔; ④胃腺:分泌胃液,进入胃; 肝脏:分泌胆汁,暂存胆囊,流入小肠中促进脂肪的消化,胆汁不含消化酶; 肠腺:分泌肠液,进入小肠; 胰腺:分泌胰液,进入小肠。 2、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 淀粉→葡萄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蛋白质→氨基酸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脂肪 →甘油与脂肪酸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的特点) ①小肠很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内壁有许多皱襞,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小肠内壁有绒毛, ④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小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测试题及答案【DOC范文整理】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2章测试卷 考生须知: 试卷共有四大题,36小题。全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案必须做在相应的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N-14g-24S-32AI-27ca-40Fe-56Zn-65cu-64-39cl-35.5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祝你成功! 卷I 一、选择题 .汽水中含二氧化碳、水。关于这两种物质的类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金属单质 B.都是非金属单质 c.都是氧化物D.都是碱 .《环球时报》曾报道:一种名为苹果醋的浓缩饮料多年来风靡美国,苹果酸是其中的主要物质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苹果醋饮料呈酸性 B.苹果酸不属于氧化物 c.苹果酸属于无机化合物 D.苹果酸属于有机物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花,分别喷洒下列液

体,能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c.蒸馏水D.食盐水 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和延展性,是最常 见、应用较广的一种材料。但由于易锈蚀,每年损失的钢铁约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下列属于钢的化学性质的是 A.有弹性 B.质地坚硬c.易锈蚀D.有延展性有一种病叫缺铁性 贫血症,这里的“缺铁”指的是缺少 A.铁单质 B.铁元素c.三氧化二铁 D.四氧化三铁下列物质属于 合金的是 A.铜 B.生铁c.锌D.氧化铜 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的 硫化氢,它对 调节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称为氢 硫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化氢由2种元素组成 B.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 c.氢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硫化氢水溶液中存 在自由移动的氢离子 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

九年级_科学_上__第二章_总结

初三《科学》第二章笔记大全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一、物质分类的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特性,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可燃性等可运用实验方法,通过对比也可以对物质进行分门别类。 (一)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N2、Fe、S等 A.特征:①同种元素组成②是纯净物 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②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 C.分类:按性质不同金属Cu Fe Mg等 非金属O2 C S等 D.注意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O2和O3(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H2O、P2O5、、烧碱、纯碱等 A.特征:①不同种元素组成②是纯净物 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②是否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C.分类: 按元素组成金属氧化物CuO Fe2O3CaO MgO等 非金属氧化物CO2CO H2O SO2等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H2O、P2O5、Fe2O3、CuO等 A.特征: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必含氧元素 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属于化合物 ②是否由“二元一氧”组成 金属氧化物CuO Fe2O3CaO MgO等 C.分类:按元素组成 非金属氧化物CO2CO H2O SO2等 (二)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化合物根据其组成中是否含碳元素,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知识点详尽版

九下第二章知识点详尽版 第一节:种群与生物群落 一.物种:一个物种就是一群生物,它们的形态、结构相似,并能相互交配而生育子孙后代。 二.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 1.一定空间(一个区域):小则如田地、池塘,大则如草原、海洋。 2.同种生物(一个物种):有大小、年龄、雌雄,它们都属于同一个物种,能相互交配繁育后代。 3.个体的总和(一群个体) 三.种群特征 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1.种群密度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下种群密度差异很大,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 2.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 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 3.年龄组成类型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适中 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少,老年个体很多 意义: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 4.性别比例 四.种群的数量变化 1.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 条件:食物、空间充裕、无敌害等理想条件 2.“J”型曲线公式:Nt=N0λt 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无K值 原因:因生活条件有限而使种内斗争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3.“S”型曲线数量的增加 特点:不能连续增长,达最大值(K值)后停止增长,有的在K值左右保 持相对稳定 出生率与死亡率气侯、食物 4.决定因素捕食者、竞争者 迁入与迁出人类的活动 5.研究的意义: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生物资源;防治害虫 五.生物群落

1群落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植物的分层:主要与光照有关 垂直结构:明显的分层现象 2群落结构动物的分层:受植物分层的制约 水平结构:因地形、光照、湿度不同,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 3群落演替:随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初级演替和次级演替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基本网络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必备成分):阳光、热能、空气、水分、无机盐等。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成分(基石):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如硝化细菌) 无机物→有机物;光能、无机化学能→有机化学能;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3.消费者(异养型最活跃的成分):包括营捕食生活、寄生生活和共生生活的各种生物(如菟丝子、大豆根瘤菌) 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 4.分解(者异养型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腐食性的动物(如蚯蚓、蜣螂) 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遗体、遗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5.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6.特例与误区分析 (1)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腐生细菌和霉菌属于分解者 (2)动物都是消费者:秃鹫、蚯蚓、蜣螂、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3)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题

WORD 整理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Na-23 、 Si-28、Ca-40、 Fe-56、Cu-64、 S-32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40 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 ( ) A 、纯碱 B 、氢氧化镁 C 、熟石灰 D 、烧碱 2、1969 年,美国一个天文小组在宇宙星云中发现了甲醛 ( 化学式为 2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CH A 、甲醛属于无机化合物 B 、星际空间存在有机分子 C 、甲醛是由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D 、食用被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对人体无害 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 、澄清石灰水 B 、液态氧 C 、干冰 D 、大理石 4、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 、KNO 3 和 HCl B 、Mg (OH )2 和稀 H 2 4 3和 HC1 D 、 CaCl 2 和 Na 2 SO CO 3 C 、CaCO 5、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 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 “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 ) A .延展性 B .导电性 C .弹性 D .导热性 6、对 Cu ( OH ) 2 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 B 、跟氯化钠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C 、常温下为蓝色固体,不溶于水 D 、跟稀硫酸能发生中和反应 7、一些食品和生活中的物质的 pH 大致如下: 食 橘 酱 西 牛 蛋 牙 肥 草 木 醋 子 油 瓜 西 清 膏 皂 奶 灰 瓜 PH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草木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B 、肥皂水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C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橘子 D 、西瓜比酱油的酸性强 8、往含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观察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只有大量气泡冒出 B 、只有白色沉淀产生 C 、开始冒出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D 、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冒出气泡 9、在稀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的 pH 几乎不变的是 ( ) A 、AgNO 3 溶液 B 、CaCO 3 固体 C 、KOH 溶液 D 、生石灰( CaO ) 10、在物质分类中,下列各组内有一种物质与其它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 ) A 、(NH 4)2SO 4 FeCl 2 Cu(NO 3 )2 CuS B 、CaO Fe 2O 3 CO 2 SO 2 C 、H CO 3 H SO HNO 3H PO D 、海水 石油 酒精 煤 2 2 4 3 4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不产生沉淀和气体的是( ) A 、碳酸钾和硫酸 B 、硝酸钾和硫酸钠 C 、氢氧化钙和盐酸 D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12、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 减缓甚至阻止反应 的进行。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