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及引导控制策略

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及引导控制策略

孙先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北京100038)

摘 要:网络舆论由于受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触发而形成。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舆论,网络舆论除了具有舆论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就其正面影响来说,网络舆论在表达公众意愿、推动社会问题解决以及帮助政府部门疏导社会情绪、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就其负面影响来讲,网络舆论也可能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和言论攻击的武器。另外,一些“情绪型舆论”具有较强的破坏性,不利于社会稳定,同时网络谣言还可能引发恐慌心理,影响社会稳定。笔者认为,应从下4个方面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第一,在加强对信息源审查与控制的同时重视权威信息的发布;第二,注意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的作用;第三,依法打击利用网络进行违法宣传的行为;第四,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控预警系统。

关键词:网络;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 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511(2011)04-0087-04

当今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组织和公众表

达意愿的渠道。一些曾经产生过轰动效应的社会事件(如陕西的“华南虎”事件、重庆的“钉子户”事件、山西的“黑砖窑”事件),都曾吸引网民踊跃发言,并形成影响力巨大的网络舆论。如何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有效地规避其所带来的风险,提高对网络突发事件的驾驭能力,是我国各级政府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舆论的形成和特点(一)网络舆论的形成

网络舆论是社会上的特定群体(网民)以网络为平台,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所表达的有一定影响力、具有倾向性的意见。根据社会舆论学的原理,社会舆论的形成大致分为5个阶段:社会沉默到失语—牢骚、传闻到议论—强烈社会情绪出现,争议加剧—意见领袖的引导,主导舆论的形成—群情激昂,出现聚众行为甚或向骚乱转化。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形成同样符合社会舆论形成的基本规律,但由于舆论载体及传播方式的不同,网络舆论的形成又有其自身规律。

从网络舆论形成过程看,可以分为点状出现—线性扩散—情绪积聚—领袖主导—聚众哄抬—互动传播6个阶段。第一阶段,点状出现。信息在网上出现,从一对一传递发展到一对多传播。第二阶段,线性扩散。信息由网上居民小区或专业论坛扩散至国内知名网站、论坛,短时间内网民点击数、评论数剧增。第三阶段,情绪积聚。信息带有强烈的社会情绪,与部分群众的直接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受到关注。第四阶段,领袖主导。出现网上的意见领袖,主导着舆论的方向。第五阶段,聚众哄抬。网民群情激昂,并且出现号召性言论。第六阶段,互动传播。通过互联网、手机及其他新型传播媒介迅速传播,最

终形成网络舆论[1]

从形成机理看,网络舆论由网民创造,依靠网络传播,最终形成强势舆论。网络论坛、“帖吧”不仅是网民发泄情绪、表达观点的平台,也是网络舆论形成、传播的重要“公共场所”。网络舆论往往源于某些网民在网络论坛上针对某一事件以“跟帖”形式发布的信息、言论。传统媒体出于新闻报道方面的需求,对网络上具有建设性的观点予以总结、报道,最终形成强势舆论,进一步扩大了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力。网络舆论往往由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所引发。成为网络舆论焦点的事件主要有这样几类:关系国家利益的事件、反映当今社会主要矛盾的事件、灾难事件、反映社会道德困惑的事件。这几类事件是新闻看点,自然也是网民的关注点,容易被置于网络舆论的中心。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网民的意见趋于统一,最终以集体心声的形式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推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网络舆论的形成与特定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改革开

·

87·2011年8月 A u g .2011第24卷 第4期

J o u r n a l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V o l .24N o .4

*收稿日期:2011-05-13

作者简介:孙先伟(1972-),女,山东平度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秘密社会史、国内安全保卫学。

放30年来价值观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是网络舆论产生的背景,面对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价值观的去传统化和去地方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价值主体的差异化,公众表达自己意见的愿望日益强烈,通过网络上的互动,逐渐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二)网络舆论的特点

与网络技术的应用相联系,网络舆论除了具有公开性、公共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社会舆论的一般特征外,通常还具有其他一些特点。

一是舆论主体的隐匿性和平等性。网络舆论与传统社会舆论的最大不同在于意见主体是隐蔽、自由和分散的,每一个网民在互联网上都能以自己设计的身份发言。由于参与网络讨论的公众不知道与其持相同意见的是哪些人,持不同意见的又是哪些人,不了解对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因而任何一位参与者都处于一种理论上的平等地位。尽管也有学者提出,网络中的话语权并不平等,原因在于话语权的取得并不是靠言论的理性和方案的可行,而是取决于上网时间、发帖数量[2]。但是,相对于现实社会来说,这种平等也给了网民更多的说话机会。由于网络舆论的这一特点,在网络舆论中,理性与非理性、建设性与破坏性内容相互混杂。

二是网络舆论的交互性和发散性。互联网出现之前,社会舆论的传播主要借助于面对面的交谈、书信往来、电话沟通等方式,但这些传播方式存在影响范围小、传播速度慢、交际成本大等缺陷,因此信息的交互性相对较弱。在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只需接入互联网,便可借助网络论坛(B B S)、聊天室(C h a t r o o m)、即时网络寻呼(M S N、I C Q、O I C Q)、电子邮件(E-m a i l)、留言板(M e s s a g eb o a r d)随意进行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等多种形式的互动。网络舆论所涉及的话题,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先在网络论坛中扩散,然后从虚拟网络向现实社会扩散,进而影响整个社会。

三是舆论传播的自发性和快速性。同传统舆论一样,网络舆论是一种群体意见的自然形态,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但同传统舆论相比,网络舆论的形成更加迅速,时效性也更强。因为环节众多,传统新闻媒体信息传播速度较慢,而网络传播由于其具有容量大、交互性强等特征,并且还具有分层分组的能力,因此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在一个较大范围里聚集较多的网民。在网络舆论形成之前,人们通过聊天网站、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网站论坛、手机短信等形式,对事件展开评论。借助具有群发功能的M S N和Q Q聊天网站、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人们将其形容为:“一点发信,多点感知,交互传递,滚动扩散”。

三、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一)网络舆论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类型,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网络舆论使得传统媒体有了合作的伙伴,使得信息的流传更广,反映民意的渠道更宽,缩小了民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网络舆论对社会的正面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网络舆论有助于公众意愿的表达,推动了社会问题的解决。网民对社会公共事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是群众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对客观事物全方位的认识,包含着许多合理成分。网民对社会问题的判断,尽管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还是会有相当数量的网民能够达成一致意见。而这些意见则代表了普通民众的呼声,体现了公众的意志,政府部门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可以获得推进工作的强劲动力。

二是网络舆论有助于政府部门疏导社会情绪、缓解社会矛盾。网络舆论是来自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人们的情绪表达,也会有一些非理性成分,但总的来看,我国网民越来越趋于成熟,越来越有责任感。通过网络平台,公众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参政议政,而通过研究网络舆论,政府可以把握社会脉搏,为疏导社会情绪找到依据。

(二)网络舆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虽然网络舆论中不乏切中时弊的真知灼见,但同时也充斥着许多无责任感的情绪宣泄和过激主张,另外,敌对组织、敌对势力或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在互联网上发表的煽动性言论,也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一是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渗透和攻击。互联网拉近了我国与世界的距离,为国家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然而互联网也为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创造了条件。一些敌对组织、敌对势力在互联网上发布煽动性言论,以此扩大自己的舆论影响,丑化中国形象。西方媒体曾扬言:“互联网的出现使中国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要用互联网崩裂中国的长城”[3]。一方面,境内外的敌对势力建立了许多中文网站,雇了大批网络写手,在互联网上制造谣言,发表大量煽动性言论,妄图颠覆我国政权,煽动民族仇恨情绪,破坏宗教政策,扰乱社会秩序,形成信息覆盖和围攻;另一方面,他们对一些敏感信息进行篡改,颠倒是非,或将一般问题极端化,造成民众对政府的误解,再或者针对一些重大事件进行恶意炒作,以达到破坏我国统一、安定、团结的目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互联网上影响与反影响、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将更加激烈,我们

·

88·

一旦“失语”,就会丧失网络舆论的主导权,使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遭到破坏,使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威胁。

二是“情绪型舆论”具有破坏性,不利于社会稳定。“情绪型舆论”是网民由于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或受外界不良信息刺激而在网络上散布的一种偏激的、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言论[4]。网络对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积累了心理压力又无处宣泄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极佳的情绪释放口。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民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发布过激性言论,这些言论往往措辞强烈、感染力强,能在短时间内引起人们的注意,非理性特征十分明显。网络传播方式的特殊性导致网络舆论的形成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5]。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是“网络情绪型舆论”产生的诱因。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存压力很大,在现实中积累的焦虑和不满情绪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缓解,便会在网络中以攻击、谩骂、起哄等形式来发泄。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话题最容易引发网民“围观”,往往是帖子一出,响应者如潮,若不有效加以疏导,其负面效应往往大于正面效应。

三是网络谣言可能导致恐慌心理,影响社会稳定。网络谣言是一种在网络上流传的缺乏真凭实据的闲话、传闻。网络平台具有“聚合效应”和“放大效应”,许多虚假信息通过网络扩散之后,会形成巨大的“舆论泡沫”,在社会上造成恐慌,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发生在2007年的海南香蕉烂市事件,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关于香蕉出问题的几篇文章在传统媒体上刊登后又被许多网站转载,一时间谣言四起,“香蕉有毒”在互联网上被传得沸沸扬扬,很多人因此不再购买香蕉。虽然政府采取了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专家实地考察等措施来应对危机,但蕉农还是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反思事件的成因,虽不能排除个别媒体不负责任,以及当地政府反应迟钝、相关部门处理危机的态度不坚决等因素,但网络谣言在其中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四、引导控制网络舆论的对策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舆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成为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事,政府主管部门和网络媒体应当正视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趋利避害,实现与网络舆论的良性互动。

(一)加强对信息源的审查与控制,重视权威信息发布

加强新闻信息源的审查与控制,是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但不能因此堵塞了信息渠道,信息渠道堵塞的结果只能是谣言四起,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当与人们的生存发展有密切关系的重要事件发生时,如果人们不能从正规渠道获取信息,就势必要通过其他的一些非正规的渠道来获悉相关信息。在2003年的“非典”事件中,一开始,政府和传统媒体选择了沉默,小道消息大行其道,并引发了社会恐慌,结果部分城市出现了抢购风潮,甚至连一瓶白醋都被卖到了几百元。因此,我们要在对涉及社会敏感问题的信息进行审查与控制的同时,广开信息渠道,剥夺受众的知情权只能形成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舆论。在互联网跟帖、手机短信群发等人际传播渠道中,相关信息往往会被篡改,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人们会特别强调一些东西,忽略一些东西,添加一些东西。因此政府权威信息的发布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注意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的作用

政府官员应以开放的姿态对待网络舆论、网络批评,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不能无视网民的合理要求。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敏感问题或危机事件,政府和新闻媒体一定要力争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抢占舆论先机。在处置重大事件时,政府部门要尽快发布真实的信息,让群众及时了解实情,否则政府工作就会陷入被动,事后的补救只能是事倍功半。政府部门还应该注意审时度势,理性引导。在快速反应的基础上,还要把握好“度”,引导网络舆论朝着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向发展。工作中还要注意转化“网络情绪型舆论”。不可否认,“网络情绪型舆论”有助于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改进工作,但由于其负面效应往往大于正面效应,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进行有效管理。其中存在两种需要区分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部分网民因为利益受损而在网络上发泄不满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应当对舆论发起者进行必要的教育并妥善解决其问题。第二种情况是由社会公共问题而引发的网络情绪宣泄。针对这种情况,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在保护人们关注社会公共事务热情的同时加强引导,使之转化为强国行动。行业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对各类网站进行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还要和网站负责人签订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责任状,使之严格自律。

(三)依法打击利用网络进行违法宣传的行为

当前,一些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利用网民不明真相的弱点,在网上散布带有煽动性的言论。针对互联网上出现的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不良信息,公安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调查信息来源,严惩幕后策划人员,以遏制境内外敌对势力、敌

·

89

·

对分子和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炒作。公安部门要明确自身职责,发挥情报信息采集、网上侦察、专案工作等方面的优势,高度关注网上舆情,同时要加强协作意识,建立与宣传、教育、信息产业等部门及新闻媒体的协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网络进行违法宣传的犯罪活动。针对网上出现的歪曲事实、造谣诬蔑的情况,更应该组织专门力量,坚决予以批驳和揭露,要及时披露事实真相,最大限度地降低负面舆论的危害程度,以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针对网上出现的各类扰乱社会治安秩序、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坚决予以惩处。

(四)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控预警系统

舆情监测预警是指在对舆情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运行接近负向质变的临界值所作出的早期预报。当前,网络已成为新闻事件发布、民众情绪表达的有效载体。网络舆情监控预警系统能够发挥网络媒体发布与传输信息的全面提取、智能分析以及网络舆情综合研判与预警功能。应该由教育、文化、工商、广电管理部门以及信息化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在卫生、外交、金融等领域建立网络舆情监控预警系统,开展网络舆情搜集研判工作。此项工作的重点是设立专门机构,组织专门队伍,有效地监控网络舆情,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事件发展动态,对重大事件持续跟踪,多侧面了解网民思想,提出舆论引导的对策建议,在获取准确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

除加强以上措施外,还要逐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新闻跟帖和评论发布规则,严禁发布涉及宗教极端主义、种族主义、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以及具有攻击性的不良信息,有效引导公众言论,使对网络舆论的管理有法可依。各地也应尽快建立负责网络监管的专门机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监控。网民也应该加强自律,“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谩骂”,做到文明上网,形成相对成熟的互联网虚拟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民.论公安机关对网络舆论的介入式控制[J].上海公

安研究,2008(4).

[2]汪伟.2003:网络舆论风起云涌[E B/O L].(2004-02-

02)[2011-04-30].h t t p://n e w s.s i n a.c o m.c n/c/2004

-02-02/0819*******.s h t m l.

[3]马利.加强党对新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J].中国党

政干部论坛,2008(10).

[4]陈克祥,向科元.遏制“网络情绪型舆论”负面影响[N].

光明日报,2005-04-19(C1).

[5]马海兵.网络舆情及其分析技术[N].光明日报,2007-

01-21(6).

【责任编辑 王 素】

(上接第18页)助产婆叫做母亲一样。'(《利维坦》,载于《托马斯·霍布斯英文著作选》,摩尔斯沃思出版,1839—1844年伦敦版第3卷第75页)”[6](377)。

这就是说,资本不但剥削了在带有血迹的矿井里冒险劳作的矿工们的劳动,剥削了“汗滴禾下土”的农民们的劳动,剥削了在豪华的写字楼里身心疲惫的白领们的劳动,而且也剥削了知识分子或“知识分子”中那些挑灯夜读的有良知者的劳动,剥削了那些风餐露宿的科学考察队员们的劳动。

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实际上强化了这种剥削,这是一种强制人们“把助产婆叫做母亲”的法律制度。这种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少人那里,渐渐地化成了一种自觉。

然而,冠冕堂皇的知识产权制度把资本的剥削本质遮盖得再严实,它也难免经常会露出狐狸的尾巴。至于这种狐狸尾巴究竟是什么模样,笔者已经在去年出版的专著《挑战知识产权—自由软件运动的经济学研究》中作了详细的揭露和论述[7],这里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美]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微

观经济学:第7版[M].高远,朱海洋,范子英,等,译.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

[3]M a r x,K a r l,C a p i t a l:AC r i t i q u e o f P o l i t i c a l E c o n o m y,V o l-

u m e3[M].s o u r c e:I n s t i t u t e o f M a r x i s m-L e n i n i s m,U S S R,

1959.

[4]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0.

[7]周翼.挑战知识产权———自由软件运动的经济学研究

[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李 敬】

·

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