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积累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积累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积累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教师版)

(一)通假字

1.庄公寤生。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

1.惊姜氏。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隧而相见。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

1.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省略句

2.制,岩邑也。判断句

3.郑武公娶于申。状语后置句

4.亟请于武公。状语后置句

5.有献于公。状语后置句

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

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

(四)成语

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源出《左传?隐公元年》。(五)重点翻译句

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

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成:孝子推行孝道没有穷尽,永远赐予(能感化)你的同类。

7.段不弟,故不言弟。

译成: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

(六)多义词

1.于

(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介词,在。

(4)段入于鄢。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2.焉

(1)虢叔死焉。兼词,于之,在那里。(2)姜氏欲之,焉辟害。副词,怎么。

(3)君何患焉?句末语气词,呢。

3.克

(1)郑伯克段于鄢。动词,战胜。

(2)克勤克俭。动词,能够。

4.为

(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介词,替,给。(2)不如早为之所。动词,安排。

(3)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动词,作为。(七)异义词

1.都城过百雉。

古义:城邑的城墙,两个词。今义:京城,京都。

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略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学生版)

高二()班姓名

(一)指出下文的通假字

1.庄公寤生。寤,通“”,。

2.佗邑唯命。佗,通“”,指示代词,。

3.谓之京城大叔。大,通“”。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

5.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

7.不义不暱,厚将崩。暱,通“”,。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

9.无庸,将自及。庸,通“”。

10.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

11.遂寘姜氏于城颖。寘,通“”,,这里是“”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阙,通“”,。

13.永锡尔类。锡,通“”。

(二)词类活用

1.惊姜氏。惊,用法,。

2.爱共叔段,欲立之。立,用法,。

3.今京不度,非制也。度,名词作词,。

4.多行不义必自毙。义,名词作词,。

5.无生民心。生,用法,。

6.有献于公。献,动词作词,。

7.公赐之食。食,动词作词,。

8.隧而相见。隧,名词作词,。

(三)指出下列句子是哪种特殊句式(宾语后置、句省略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

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句

2.制,岩邑也。句

3.郑武公娶于申。句

4.亟请于武公。句

5.有献于公。句

6.姜氏何厌之有?句意为:?

7.敢问何谓也?句意思是:?

(四)成语

多行不义必自毙谓。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

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译为: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译为:

3.不义不暱,厚将崩。译为: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为:

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译为: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译为:

7.段不弟,故不言弟。译为:

(六)多义词

1.于

(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

(2)亟请于武公。介词,。

(3)遂寘姜氏于城颖。介词,。

(4)段入于鄢。介词,(作用)。

2.焉

(1)虢叔死焉。兼词,于之,。

(2)姜氏欲之,焉辟害。疑问代词,。

(3)君何患焉?句末语气词,。

3.克

(1)郑伯克段于鄢。动词,。

(2)克勤克俭。动词,。

4.为

(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介词,。

(2)不如早为之所。动词,。

(3)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动词,。

(七)古今异义词

1.都城过百雉。

古义:,两个词。今义:京城,京都。

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今义:认为。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何谓何患何厌之有

何谓:谓何,疑问代词宾语。何患,患何。

何厌之有: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有标志前置宾语的作用。

国都邑鄙国,国家。周代诸侯的领地称“国”。如本文:“国不堪贰。”诸侯国的首都也称“国”,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都,“国”内的大城市,但比国都小;“都”的大小不一。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

小,九之一。”用作动词,指建都。如杨雄《解嘲》:“都与洛阳。”因此汉以后京城也称为“京都”

“首都”。

邑,城镇,大的叫都,小的叫邑。《史记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邑的大小、人口不一,如本文:“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作为政治区域,古代以有宗庙为都,没有宗庙为邑。

鄙,边境上的小邑。如本文:“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 译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

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从前,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名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从此就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不符合法制,您将要不能控制。”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如何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学案含答案整理好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班姓名 (一)指出下文的通假字 1.庄公寤生。寤,通“”,。 2.佗邑唯命。佗,通“”,指示代词,。 3.谓之京城大叔。大,通“”。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 5.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 7.不义不暱,厚将崩。暱,通“”,。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 9.无庸,将自及。庸,通“”。 10.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 11.遂寘姜氏于城颖。寘,通“”,,这里是“”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阙,通“”,。 13.永锡尔类。锡,通“”。 (二)词类活用 1.惊姜氏。惊,用法,。 2.爱共叔段,欲立之。立,用法,。 3.今京不度,非制也。度,名词作词,。 4.多行不义必自毙。义,名词作词,。 5.无生民心。生,用法,。 6.有献于公。献,动词作词,。 7.公赐之食。食,动词作词,。 8.隧而相见。隧,名词作词,。 (三)指出下列句子是哪种特殊句式(宾语后置句、省略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 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句 2.制,岩邑也。句 3.郑武公娶于申。句 4.亟请于武公。句 5.有献于公。句 6.姜氏何厌之有?句意为:? 7.敢问何谓也?句意思是:?(四)成语 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 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译为: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译为: 3.不义不暱,厚将崩。译为: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为: 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译为: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译为: 7.段不弟,故不言弟。译为: (六)多义词 1.于 (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 (2)亟请于武公。介词,。 (3)遂寘姜氏于城颖。介词,。 (4)段入于鄢。介词,(作用)。 2.焉 (1)虢叔死焉。兼词,于之,。 (2)姜氏欲之,焉辟害。疑问代词,。(3)君何患焉?句末语气词,。 3.克 (1)郑伯克段于鄢。动词,。 (2)克勤克俭。动词,。 4.为 (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介词,。(2)不如早为之所。动词,。 (3)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动词,。 (七)古今异义词 1.都城过百雉。 古义:,两个词。今义:京城,京都。 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今义:认为。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和翻译word版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和翻译 原文:标题:郑伯克段于鄢作者或出处:《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 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 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 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 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 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 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译文或注释: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 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 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 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 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先王 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 分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 制度,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 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郑伯克段于鄢_知识点

1、《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复习 高二()班姓名座号 (一)指出下文的通假字 1.庄公寤生。寤,通“”,。 2.佗邑唯命。佗,通“”,指示代词,。 3.谓之京城大叔。大,通“”。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 5.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 7.不义不暱,厚将崩。暱,通“”,。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 9.无庸,将自及。庸,通“”。 10.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 11.遂寘姜氏于城颖。寘,通“”,,这里是“”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阙,通“”,。 13.永锡尔类。锡,通“”。 (二)词类活用 1.惊姜氏。惊,用法,。 2.爱共叔段,欲立之。立,用法,。 3.今京不度,非制也。度,名词作词,。 4.多行不义必自毙。义,名词作词,。 5.无生民心。生,用法,。 6.有献于公。献,动词作词,。 7.公赐之食。食,动词作词,。 8.隧而相见。隧,名词作词,。 (三)指出下列句子是哪种特殊句式(宾语后置句、省略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 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句 2.制,岩邑也。句 3.郑武公娶于申。句 4.亟请于武公。句 5.有献于公。句 6.姜氏何厌之有?句意为:? 7.敢问何谓也?句意思是:?(四)重点翻译句 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译为: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译为: 3.不义不暱,厚将崩。译为: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为: 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译为: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译为: 7.段不弟,故不言弟。译为: (五)多义词 1.于 (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 (2)亟请于武公。介词,。 (3)遂寘姜氏于城颖。介词,。 (4)段入于鄢。介词,(作用)。 2.焉 (1)虢叔死焉。兼词,于之,。 (2)姜氏欲之,焉辟害。疑问代词,。 (3)君何患焉?句末语气词,。 3.克 (1)郑伯克段于鄢。动词,。 (2)克勤克俭。动词,。 4.为 (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介词,。 (2)不如早为之所。动词,。 (3)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动词,。 (六)古今异义词 1.都城过百雉。古义:,两个词。今义::。 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今义:。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释义

郑伯克段于鄢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须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白:“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郑伯克段于鄢 原文及译文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译文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译文 选自《左传·隐公元年》 原文译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违反了制度,恐怕对您有所不利。”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属于自己。公子吕说:“国家不能使土地有两属的情况,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就去服待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人民产生两属的心理。”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的。”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子封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练习

)(4 18 郑伯克段于鄢 (时间: 45 分钟 满分: 60 分 ) 积累与运用 解析 B 项“泄”应读“ y i”,"乘”应读“ sh e n g”。 答案 B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分 ) A.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为:给,替。 B. 请以遗之遗:赠送。 C ?姜氏何厌之有 厌:满足。 D.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恶:讨厌。 解析 A 项,“为”是动词,解释为“是”。 答案 A 3.下列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分) A. 请以遗之 B.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C.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D.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解析 B 项连词,表目的,“来”。其余三项均为介词,“用”、“把”。 答案 B 4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分) 解析 C 项“异”意动用法,以……为异;“启”为动用法,为……开门,“度”名词 作动词,符合法 A 寤生(wu ) 亟请 (q i ) 虢叔(g u)5 不义不昵. ( n i ) B 遗 之( w ei ) 祭仲(zh a ) 泄.泄( xi e ) 具卒乘(ch e n 力 C 恶之(w U 百雉(zh i) 繄(y i )共叔段(go n g D 施 及 ( y i ) 城颍(y i n g 荥阳(x i n g 克段于鄢(y an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分) )(4 )(4

度。A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项名词作动词,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答案C )(4

例句:姜氏何厌之有 解析B项与例句同为宾语前置句。A项①宾语前置句,②定语后置句;C项①②均为状语后置句;D项①被动句,②判断句。 答案B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 .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遂为母子如初。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 A. 遂寘姜氏于城颍寘:通“置”,安置。 B. 公赐之食,食.舍肉食:粮食,这里指代“食物”。 C.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繄:语气助词,可译为“偏偏”。 D. 若阙地及泉阙:通“掘”,“挖”的意思。 解析B项“食”应解释为“吃”。 答案B 7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5 分) A.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B. 既而悔之 C. 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D .公入而赋 解析B项跟“既”连用,解释为“不久”;其余三项均为表承接关系的连词,可不译。

《郑伯克段于鄢》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①。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②,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③,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④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注】①请制:请求分封到制邑去。②雉:古代城墙长宽高各一丈为一堵,三堵为一雉。③暱(nì):亲昵。 ④繄(yī):句首语气助词,不译。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亟.请于武公亟:屡次 B.多行不义,必自毙.毙:倒下 C.缮甲兵,具.卒乘具:器具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注释翻译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须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颖,而誓之白:“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译文解析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译文解析 郑伯克段于鄢① 左丘明 初②,郑武公娶于申③,日武姜④。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于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人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注解:①节选于《左传》②初:当初,从前。故事开头时用语。 ③郑武公:春秋时诸侯国郑国(在今河南新郑)国君,姓姬,名掘突,武为谥号。申:诸侯国名,在今河南南阳,姜姓。④武姜:武谥郑武公谥号,姜谥娘家姓。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C.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D.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

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从前,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名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从此就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不符合法制,您将要不能控制。?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如何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

郑伯克段于鄢—全文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全文翻译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所以给他取名叫“寤生”,因而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请求把制这个地方封给共叔段。庄公说:“制是个很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其他地方就听从您的吩咐。”武姜便请求封给京城,庄公答应了,让共叔段住在那里,人们就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都市的城墙超过了一百雉,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大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一,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的城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又怎能躲开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做好安排,不要使京的势力滋长蔓延,蔓延开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开来的野草尚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自取灭亡,你暂且等着瞧吧。” 不久,太叔命令郑国西、北边区的城邑从属于庄公也从属于自己。公子吕说:“国家受不了土地两属的情况,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就允许我去服事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会自己害自己的。” 太叔又把原是两属的边邑收归为自己所有,一直扩展到廪延。子封说:“可以行动了!他势力雄厚了,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归附。”庄公说:“他既然不合礼义,人们就不会亲近他,势力虽然扩大了,他反而会垮台的。” 太叔积极修治城墙,聚集百姓粮草,修整盔甲、武器,组织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的都城。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得知太叔偷袭的日期,便说:“可以了!”于是命令子封率领战车二百乘去讨伐京城。京城的人也背叛太叔,太叔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辛丑那一天,太叔逃到共国。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为什么这样写呢?因为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弟”。兄弟俩就如同两个敌国的国君一样互相征伐,所以叫做“克”;直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说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说“出奔”,是难以说明其中的缘故。 庄公于是把姜氏安置在颍城,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见面。”不久就后悔不该这样做。颍考叔是 在颍谷主管疆界的官,听到这件事,就去给庄公进献物品。庄公赐宴,他吃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原因,他说:“我有母亲,我孝敬她的事物都吃过了,就是没有吃过国君的事物。请您让我把肉带回去孝敬母亲。”庄公说:“你有母亲可献食物,我却没有啊!”颍考叔说:“敢问这是如何说?”庄公说明了缘由,并且告诉了他自己很后悔。颍考叔回答说:“您何必为这件事情忧虑呢?如果挖地见到了泉水,再打一条地道在里面相见,还有哪个说不对呢?”庄公听从了他的意见。庄公进入地道时赋诗说:“大隧里面,母子相见,多么快乐啊。”姜氏走出地道时赋诗说:“大隧外面,母子相见,多么舒畅啊。”于是母子和好如初。

郑伯克段于鄢 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庄公寤生。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 1.惊姜氏。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三)特殊句式 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省略句 2.制,岩邑也。判断句

3.郑武公娶于申。状语后置句 4.亟请于武公。状语后置句 5.有献于公。状语后置句 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 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 (四)成语 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 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 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成:孝子推行孝道没有穷尽,永远赐予(能感化)你的同类。 7.段不弟,故不言弟。 译成: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古文观止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作品介绍】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开篇的第一则故事,除了说明多行不义必自毙之外还讲说了兄弟的悌,以及后面颍考叔劝君,庄公掘地见母表现出的孝及君臣之义,是孝悌故事中的经典。古文观止收录了《左传》版本并加附表题为“多行不义必自毙”,标题取自于文中庄公之语也。后《史记》在郑亦记录了《春秋》中的这个事件。 【故事概要】 鲁隐公元年即鲁国隐公的第一年。其中唯一一件战争的事情就是这个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就是郑庄公,而这个段就是他的弟弟共叔段。庄公姑息养奸,纵容其弟,其弟骄纵欲夺王位,后庄公使机打败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并将母亲迁于颖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颖考叔规劝,母子有重归于好。 【原文】 《郑伯克段于鄢》 出处:《左传》 初①,郑武公娶于申②,日武姜③。生庄公及共叔段④。庄公寤生⑤,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⑥。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⑦,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⑧。公曰:“制,岩邑也⑨,虢叔死焉⑩,伦邑唯命⑾。”请京⑿,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⒀:“都,城过百雉⒁,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⒂;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⒃。”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⒄?”对曰:“姜氏何厌之有⒅?不如早为之所⒆,无使滋蔓。蔓,难图也⒇”。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21),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22)。公于吕曰(23):“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24)。?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25),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26)。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27)”,厚将崩。” 大叔完聚(28),缮甲兵,具卒乘(29),将袭郑。夫人将启之(30)。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31)。京叛大叔段。段人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34),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35)。”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36),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37)。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38)。请以遗之(39)。”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40)!”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41),遂而相见(42),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43):“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44)!”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45)!”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46):“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47)。《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48)。’其是之谓乎?” 【注释】 (1)初:当初,从前。故事开头时用语。(2)郑武公:春秋时诸侯国郑国(在今河南新郑)国君,姓姬,名掘突,武为谥号。申:诸侯国名,在今河南南阳,姜姓。(3)武姜:武谥郑武公谥号,姜谥娘家姓。(4)庄公:即郑庄公。共(gōng)叔段:共是国名,叔为兄弟排行居后,段是名。(5)窹(wù)生:逆生,倒生,即难产。 (6)恶(wù):不喜欢。(7)亟(qì):多次屡次。(8)制:郑国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县虎牢关。(9)岩邑:险要地城邑。(10)虢(guó)叔:东虢国国君。(11)佗:同“他”。唯命:“唯命是从”地省略。(12)京:郑国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13)祭

郑伯克段于鄢全文及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全文及翻译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w u)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 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 邑也,虢(gu 0)叔死焉。佗邑唯命。”青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zh 6)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寸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廩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 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 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 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释义教学教材

《郑伯克段于鄢》原 文及释义

郑伯克段于鄢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须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白:“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注释】 ①选自《左传·隐公元年》。郑伯,指郑庄公。郑属伯爵,所以称郑伯。郑,春秋时国名,姬姓,在现在河南省新郑县一带。克,战胜。段,郑庄公之弟。鄢(yān),郑地名,在现在河南省鄢陵县境内。 ②〔初〕当初。《左传》追述以前的事情常用这个词,这里指郑伯克段于鄢以前。 ③〔郑武公〕名掘突,郑桓公的儿子,郑国第二代君主。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练习

18 郑伯克段于鄢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4分) A.寤.生(wù) 亟.请(qì) 虢.叔(ɡuó) 不义不昵.(nì) B.遗.之(wèi) 祭.仲(zhài) 泄.泄(xiè) 具卒乘.(chénɡ) C.恶.之(wù) 百雉.(zhì) 繄.(yī) 共.叔段(ɡōnɡ) D.施.及(yì) 城颍.(yǐnɡ) 荥.阳(xínɡ) 克段于鄢.(yān) 解析B项“泄”应读“yì”,“乘”应读“shènɡ”。 答案B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颍考叔为.颍谷封人为:给,替。 B.请以遗.之遗:赠送。 C.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D.故名曰寤生,遂恶.之恶:讨厌。 解析A项,“为”是动词,解释为“是”。 答案A 3.下列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4分) A.请以.遗之 B.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C.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D.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解析B项连词,表目的,“来”。其余三项均为介词,“用”、“把”。 答案B 4.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4分) 解析C项“异”意动用法,以……为异;“启”为动用法,为……开门,“度”名词作动词,符合法度。A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项名词作动词,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C

5.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4分)例句:姜氏何厌之有 解析B项与例句同为宾语前置句。A项①宾语前置句,②定语后置句;C项①②均为状语后置句;D项①被动句,②判断句。 答案B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遂为母子如初。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A.遂寘.姜氏于城颍寘:通“置”,安置。 B.公赐之食,食.舍肉食:粮食,这里指代“食物”。 C.尔有母遗,繄.我独无繄:语气助词,可译为“偏偏”。 D.若阙.地及泉阙:通“掘”,“挖”的意思。 解析B项“食”应解释为“吃”。 答案B 7.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5分) A.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B.既而.悔之 C.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D.公入而.赋 解析B项跟“既”连用,解释为“不久”;其余三项均为表承接关系的连词,可不译。 答案B

郑伯克段于鄢全文及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 第一部分:姜氏讨厌庄公偏爱共叔段并想立共叔段,埋下母子不和、兄弟相残的祸根。 初,郑武公娶于申[2],曰武姜[3]。生庄公及共叔段[4]。庄公寤生,惊姜氏[5],故名曰寤生,遂恶之[6]。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7],公弗许[8]。 [1]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郑伯,郑庄公,郑国,当时是伯爵之国,所以称它的国 君为郑伯。段,即其弟共叔段。鄢(yān),郑邑名,在今河南鄢陵。“郑伯克段于鄢” 本来是《春秋》里的一句话,意思是郑庄公在鄢这个地方打败了共叔段。此事发生在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 [2]初:当初。郑武公:庄公之父,姓姬,名掘突,“武”是死后的谥号。公元前770年至 前744年在位。申,国名,姜姓,在今河南省南阳县。 [3]武姜,郑武公从申国娶的妻子姜氏。姜是其母亲之姓,武为其夫号。 [4]共(gōng)叔段,本名段。古人按伯、仲、叔、季排行,段在兄弟中依次称叔段。又他 失败后出奔共国(在现在河南省辉县),故称共叔段。 [5]寤(wù)生:寤通牾,逆,倒着。寤生:出生时脚先出,即难产。惊:使……惊,使 动用法。 [6]恶(wù):厌恶。 [7]亟(qì):屡次,多次。 [8]弗:不。许:答应。 第二部分:共叔段被封于京,在姜氏的支持下,得寸进尺,扩大势力,企图篡夺王位,郑庄公则处心积虑、静待时机,清除此患。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9]。公曰:“制,岩邑也[10],虢叔死焉[11],佗邑唯命[12]”。请京[13],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14]。 [9]制:地名,即虎牢,在今河南荥(xíng)阳县汜(sì)水镇西。 [10]岩邑(yán yì):险要的城镇。 [11]虢(guó)叔:东虢国的国君。他曾仗恃据有险要的地势,不修德政,后为郑武公所灭, 死在制这个地方,制就成为郑地。 [12]佗,同他。唯命,就是唯命是听。 [13]京,地名,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 [14]“大”(tai)同“太”。 祭仲曰[15]:“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16]。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17];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18],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19]”对曰:“姜氏何厌之有[20]?不如早为之所[21],无使滋蔓[22]。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23],子姑待之[24]。” [15]祭(zhài)仲:郑国大夫。 [16]都:城邑。过:超过。雉(zhì),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即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