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曼光谱在水泉梁北齐墓葬 壁画颜料中的研究分析

拉曼光谱在水泉梁北齐墓葬 壁画颜料中的研究分析
拉曼光谱在水泉梁北齐墓葬 壁画颜料中的研究分析

拉曼光谱

拉曼光谱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主要部件的功能; 2. 了解拉曼光谱对所观察与分析样品的要求; 3. 了解拉曼光谱所观察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实际应用; 4. 初步掌握制样技术和观察记录方法 二、实验仪器原理 1928年C.V.拉曼实验发现,当光穿过透明介质被分子散射的光发生频率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拉曼散射,同年稍后在苏联和法国也被观察到。在透明介质的散射光谱中,频率与入射光频率υ0相同的成分称为瑞利散射;频率对称分布在υ0两侧的谱线或谱带υ0±υ1即为拉曼光谱,其中频率较小的成分υ0-υ1又称为斯托克斯线,频率较大的成分υ0+υ1又称为反斯托克斯线。靠近瑞利散射线两侧的谱线称为小拉曼光谱;远离瑞利线的两侧出现的谱线称为大拉曼光谱。瑞利散射线的强度只有入射光强度的10-3,拉曼光谱强度大约只有瑞利线的10-3。小拉曼光谱与分子的转动能级有关,大拉曼光谱与分子振动-转动能级有关。拉曼光谱的理论解释是,入射光子与分子发生非弹性散射,分子吸收频率为υ0的光子,发射υ0-υ1的光子(即吸收的能量大于释放的能量),同时分子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斯托克斯线);分子吸收频率为υ0的光子,发射υ0+υ1的光子(即释放的能量大于吸收的能量),同时分子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反斯托克斯线)。分子能级的跃迁仅涉及转动能级,发射的是小拉曼光谱;涉及到振动-转动能级,发射的是大拉曼光谱。与分子红外光谱不同,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都能产生拉曼光谱。激光器的问世,提供了优质高强度单色光,有力推动了拉曼散射的研究及其应用。拉曼光谱的应用范围遍及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各个领域,对于纯定性分析、高度定量分析和测定分子结构都有很大价值。 拉曼效应起源于分子振动(和点阵振动)与转动,因此从拉曼光谱中可以得到分子振动能级(点阵振动能级)与转动能级结构的知识。用虚的上能级概念可以说明了拉曼效应: 设散射物分子原来处于基电子态,当受到入射光照射时,激发光与此分子的作用引起的极化可以看作为虚的吸收,表述为电子跃迁到虚态(Virtual state),虚能级上的电子立即跃迁到下能级而发光,即为散射光。设仍回到初始的电子态,则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因而散射光中既有与入射光频率相同的谱线,也有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谱线,前者称为瑞利线,后者称为拉曼线。在拉曼线中,又把频率小于入射光频率的谱线称为斯托克斯线,而把频率大于入射光频率的谱线称为反斯托克斯线。

民族熔炉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民族熔炉展厅。山西以西、南两边为黄河天堑,东边是太行山,北边为长城、沙漠戈壁,凭山控水,据高负险,自古就有“表里河山”之誉。因此,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与位于山西北部的游牧民族之间相互交融,使其文化充满民族融合性、兼容并包性、地域差异性和黜华尚实性。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扰攘,漠北各族相继崛起,雄拒山西,驰骋中原。300多年战乱和苦难的同时,也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空前民族融合,孕育了大量了别具风格的文化艺术作品。其中,西汉的胡傅酒樽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胡傅酒樽是1962年,在山西右玉县大川村发现的。外形像是一件盆状青铜器,外围有三只兽首衔环,下面是三只虎形的足。工作人员发现,这件器物的口沿上铸有铭文。铜盆形器物上铸有:“勮阳阴城胡傅铜酒樽,重百廿斤,河平三年造。”通过铭文可以判断,这几件貌似炊具的器物,是古代用来盛酒用的酒樽。器物纹饰粗犷大气,可是如此多的动物用于器物的装饰在以前汉代出土的器物中很少见,从器物造型上看也不像是中原器物。公元前26年的西汉末年,汉朝统治昏庸腐朽,周边少数民族却逐渐强盛壮大起来。右玉县地处山西北部,毗邻长城,与内蒙古交界,汉朝时这里是塞外草原,是匈奴族活跃的地方。专家判断,胡傅很可能是当时北方的匈奴族,而这三件樽上铸有的动物也完全是草原风格。因此,胡傅应该是匈奴族部落里的一位头领。匈奴善饮酒,这三件酒樽的铜环,可能是为了在马上携带方便。这件文物正是古代汉族与匈奴文化交融的精彩体现。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胡傅温酒樽,是与刚刚看到的胡傅酒樽一起出土的文物。胡傅温酒樽,共两件,完全相同。器物高24.5厘米,口径23.4厘米,壁厚0.4厘米。形状为圆筒形,通体鎏金,盖中央有一提环,环外圈分列三个凤形钮。平底,器底三个熊形足,足腹两侧设铺首衔环。通体鎏金浮雕纹饰分上下层,饰有虎、熊、牛、羊、骆驼、鹿、猴、龙、凤、狐等。口沿阴刻铭文“中陵胡傅铜温酒樽,重廿四斤,河平三年造。”另一件铭文后多一“二”字。“河平”为汉成帝年号,河平三年即公元前26年。西汉时一斤约等于250克,“廿四斤”即6公斤左右。这对酒樽是研究汉代铜器铸造、量器制度、酿酒设备、鎏金工艺及美术史的珍贵实物资料。“胡傅温酒樽”的出土,说明可能在汉代以前的人们就喜欢将酒加热后再饮用。有学者曾认为,温酒樽是在樽下加炭火温酒之器。更多的学者倾向于这是一种保存一种醇香的酒的器具,因为厚重的器盖可以有效地防止气味的挥发。樽是盛酒用的,并非温器。右玉温酒樽虽有三蹄足,然而极矮,其下难以燃火,不能用于加温。而且此型酒樽中有漆器,也有平底无足的陶瓷器,显然并非用于加热。 由魏晋南北朝开始,漠北各族相继崛起,鲜卑族拓跋部早先游牧于鄂伦春草原,逐渐南迁,进入山西,并在“十六国”时期迅速崛起。公元338年什翼犍在繁峙(今浑源西)建立代国,参与群雄逐鹿。公元376年,为前秦苻坚所灭。公元386年拓跋珪称王,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大同)。拓跋焘即位后,逐渐统一北方,虎视江南。至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的近百年间,平城成为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人们所熟知的云冈石窟、方山永固陵、明堂辟雍遗址和司马金龙墓等,见证了平城时代的繁荣。 说到北魏时期的出土文物呢,就必须要提到司马金龙了。史书记载:司马金龙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东武城侯司马馗的九世孙。其父司马楚之于泰常四年归附北魏,封为琅琊王,司马金龙乃司马楚之与北魏皇族诸王女河内公主所生。司马金龙是降附於北魏的西晋皇族,深受宠信。司马金龙死于太和八年(484)。 现在我们所看到这件精美的石雕柱础,便出土于大同市石家寨村的司马金龙墓。从柱础的大小和出土的位置推断,这是一个屏风柱础。柱础通高16.5厘米,底座方32厘米,柱孔径7厘米。柱础上圆下方,正好契合了中国古老的“天圆地方”说。圆形覆盆雕刻精美,群山之间蛟龙穿行,盛开的莲花中,雕出立柱插孔。下部方形底座,绘有大量忍冬纹、伎乐。将佛教文化、西域文化融合一体,使中国雕刻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也让我们看到了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奢华程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高度融合,所产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是我国灿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块木板漆画共5块,在大同市石家寨司马金龙墓出土,均保存完整。 漆画屏风,从彩漆工艺来看,继承了战国、东汉漆画的传统。以漆或油彩作画比在纸、帛上作画更为不易,可见此时漆工技艺的高超。画面内容取材于《列女传》、《史记》,与汉代以历史人物故事喻世教民的传统相承袭。绘画的技法与风格,则与东晋著名的画家顾恺之极为相似。漆画上的题记和榜书文字介于隶,楷之间,气势疏朗,是少见的北魏墨迹。这件屏风不但在当时属于上品,在现存北朝文物中也是难得的精品。 下面这件文物全灯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站立状,鱼腹、雁颈、雁体内部中空,且彼此相连。照明时,燃料燃烧形成的烟雾,先由鱼形灯罩将烟导入雁颈造型的烟管,(烟管,具有销烟功能,不会因为燃烧后散发烟雾而影响居室环境),再经烟管进入盛有水的雁腹,最后被水溶解。同时,灯罩为两片弧形铜挡板,可左右转动开合,这样既能挡风,又能调节灯光亮度及照明方向。这种灯古人称“釭灯”,因鱼和大雁的身体都是空的,大雁的

拉曼光谱实验报告

拉曼光谱实验 姓名学号 何婷21530100 李玉环21530092 宋丹21530111 [实验目的] 1、了解Raman光谱的原理和特点; 2、掌握Raman光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了解Raman光谱的谱带指认。 4、了解显微成像Raman光谱。 [仪器和装置] 1、显微Raman光谱系统一套,拉曼光谱仪的型号为SPL-RAMAN-785 USB2000+的拉曼光谱仪,自带785nm激光; 2、带二维步进电机平移台一台(有控制器一台); 3、PT纳米线样品; 4、光谱仪软件SpectraSuite; 5、步进电机驱动软件; 6、摄像头(已与显微镜集成在一起)。 [实验内容] 1、使用显微Raman系统及海洋光谱软件对单根或多根纳米线进行显微Raman光谱测量, 对测量的图和标准图进行比较,并通过文献阅读对PT纳米线Raman(测量和标准)的谱峰进行指认。 2、使用显微拉曼扫描系统进行二维样品表面拉曼信号收集,并生成样品表面特定波长处的 拉曼信号强度三维图,模拟样品表面拉曼表征。选择多个拉曼波长对样品形状进行观察。[实验结果及分析]

观察PbTiO3的拉曼散射谱并比对具体的拉曼散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找到以上10个拉曼散射峰,分别位于784.54nm,794.94 nm,798.60 nm,802.90 nm,806.84 nm,811.91 nm,817.10 nm,825.29 nm,832.44 nm,879.69nm附近,对应的Raman Shift分别是-7.46 cm-1 159.28 cm-1 216.94 cm-1 284.00 cm-1 344.82 cm-1 422.21 cm-1 500.44 cm-1 621.90 cm-1 725.97 cm-1 1371.21 cm-1。 (通过Raman Shift=1/λ入射-1/λ散射计算得到) PT纳米线Raman测量的谱峰指认: 分析可知,-7.46 cm-1 159.28 cm-1 216.94 cm-1 284.00 cm-1 344.82 cm-1 422.21 cm-1 500.44 cm-1 621.90 cm-1 725.97 cm-1附近的9个振动模,分别对应于PbTiO3的A1(1TO),E(1LO),E(2TO),B1+E,A1(2TO),E(2LO)+A1(2LO),E(3TO)A1(3TO),A1(3LO)声子模。 位于159.28 cm-1附近的模对应PbTiO3纳米线表面的TiO6八面体相对于Pb的振动;位于500.44 cm-1附近的模分别对应于表面Ti-O或Pb-O键的振动;位于725.97 cm-1附近的模对应于TiO6八面体中Ti-O键的振动。而位于284.00 cm-1的振动模为静模。此外,在725.97 cm-1处PbTiO3还具有额外的Raman振动模,可能与该相中含有大量且复杂的晶胞结构有关。据报道,复杂钙钛矿结构中氧八面体的畸变或八面体内B位离子的移动在某种程度上会破坏平移对称性,引起相邻晶胞不再具有相似的局部电场和极化率。 位于-7.46 cm-1处的拉曼峰强度增强,相比标准PbTiO3纳米线,其余拉曼峰强度均减弱。798nm处样品表面拉曼信号三维强度图:

北齐东安王娄睿墓

北齐东安王娄睿墓 娄睿,鲜卑人,本姓匹娄,简改姓娄。其三个姑姑分别嫁段荣、窦泰、高欢为妻,建立了北齐最高统治阶层中娄、段、窦、高婚姻集团。娄氏一族成为北齐最显赫的家族。娄睿以太傅、太师兼录并省尚书令,成为坐而论道、总领帝机的宰辅重臣,于东魏、北齐之世,乃颇有影响的人物。 娄睿墓位于太原市古晋阳城南王郭村。砖室为方形弧边,前臵甬道、天井及长形斜坡墓道。此种形制上承北魏,下启隋唐,是北朝晚期大型墓葬的代表。娄睿墓发掘经1979年至1981年历时21个月,共计出土器物870余件、壁画71幅200余平方米,是我国北朝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娄睿墓俑类文物共计600余件,品种十分丰富,有镇墓俑、文武俑、女官俑、女侍俑、役头俑、骑马文、武俑、骑马乐俑、驮物骑俑等十余种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的陶俑,陶牲有马、牛、羊、猪、鸡骆驼等,应证了北史中娄氏“家童千数,牛马以谷梁”的记载。 墓中出土的瓷器和彩釉陶瓷七十余件,其中尊、壶、盘、盂、碗、盆、灯、盏、扣盒等品种成套组合出现,反映出北齐时期贵族的生活中已经大量使用上了瓷器和彩釉器。这些陶瓷极具北方陶瓷的艺术风格,可称我国北方陶瓷的典型代表,其特点表现为白胎坚硬厚重,青釉泛黄有玻璃质感。瓷器装饰上肥厚的仰莲、忍冬,粗大的联珠、兽头、粗棱,极富立体感,具有石刻浮雕之艺术效果,同时也从中看出北齐地区与西域文化有着广泛的交流。 墓中出土了一件较为罕见的低温彩釉灯,高约50厘米,体高而秀美,文饰庄严富丽。上部为钵式灯碗,碗底凸出尖状榫插入柱柄上口。柱柄上端凸出圆棱一周,柱身刻划出仰、覆莲瓣纹,下端贴饰四组忍冬,忍冬间有二镂孔,灯座饰有肥厚的覆莲纹。此灯集模印、刻花、浮雕装饰技法于一体,充分显示出北齐陶瓷匠人之高超技艺。 娄睿墓出土的淡绿釉黄绿彩小盂,在淡绿豆色釉上施以黄绿二彩。釉面晶莹透亮,色彩斑斓艳丽,是单彩釉陶瓷向多彩釉陶瓷发展的上品佳作。由此可以看出,举世闻名的唐三彩正是继承了北齐低温釉彩陶的技艺而发展形成的。 娄睿墓壁画的出世,轰动了中国整个美术界。虽有部分壁画遭受自然与人为破坏,仍然保存下来200多平方米精美的壁画。娄睿墓墓道、天井、甬道、墓室所有墓壁全部绘有壁画。墓道的东西两壁呈阶级状分为三层画面,以绚丽多彩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庄园图解析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庄园图解析 地主庄园是中国封建土地占有方式和封建生产经营方式以及封建地主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是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东汉以前有关地主庄园的记载很少,东汉以后有关地主庄园的记载就多起来。东汉是地主庄园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971年秋,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发掘的一座东汉壁画墓,出土了一幅地主庄园图。这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完整的东汉地主庄园图画资料。它真实地再现了东汉地主阶级庄园生活的情景,对我们了解东汉地主庄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的主人是东汉王朝中央政府派遣到北方民族杂居地区的重要官员。他生前担任的最高官职是护乌桓校尉。这是一个拥有赤节,佩带银印,秩比二千石的高级地方官。庄园图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图上看,墓主的这座庄园,山环水绕,规模非常大。这说明他占有大量的土地,是典型的大官僚、大地主。农业生产是地主庄园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画面右上角是广阔的田野。田野里有几个农夫正鞭牛犁地。这表示庄园主人“膏田满野”的情景。画面的左上角是一片桑树林,桑树林里半藏半露的高堂瓦舍。这正是古籍中记载的“环庐种桑”的风俗。在郁郁葱葱的桑林中,有四个妇女正在采桑。他们手里拿绳索、钩、桑网等工具,旁边还放着蚕架、蚕簇之类的器具。桑林下面,画了三个错列的方形大沤麻池。池边有割下来的两堆青麻,两侧各立一人,手里拿着苧麻刀似的工具在渍麻。画面的中部偏下,有马厩和牛羊圈。圈与圈之间有墙相隔,分别饲养很多大、小牲畜。在空旷的地方,有野放的鸡群和猪群。在这座墓葬的其它墓室里,还有牧羊圈和捕鱼图。牧羊图上有四个羊倌,赶着很多羊,羊群旁边一只凶猛的黑犬奔驰着,护卫着羊群,免遭恶狼袭击。捕鱼图上有两个渔夫正全神贯注地张网,清澈的水面荡起涟漪,网已布入水际,只待鱼儿上来。在水畔一座五脊顶的水阁里,有三个人凭栏观赏游鱼,他们是庄园的主人。阁下右边台阶上有一个仆人侍立。庄园主人生活的安逸舒适与农民徒附的艰辛劳作,形成鲜明的对照。庄园的边上还有坞堡壁垒。 总之,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的庄园图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东汉地主庄园的特点。如果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使用这幅壁画,会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东汉地主庄园经济。

激光拉曼实验报告

激光拉曼及荧光光谱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激光拉曼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以及用激光拉曼的方法鉴别物质成分和分子结构的原理; 2、 掌握LRS – II 激光拉曼/荧光光谱仪的系统结构和操作方法; 3、 研究四氯化碳CCL 4、苯C 6H 6等物质典型的振动—转动光谱谱线特征。 二、实验原理 2.1 基本原理 分子有振动。原子分双子的振动按经典力学的观点可以看成是简谐振子,其能量为 A 是振幅,k 是力常数。按照量子力学,简谐振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t=0,1,2,3,···,是振动量子数,f 是振子的固有振动频率。如果在同一电子态中,有振动能级的跃迁,那么产生的光子能量 hf t t E E h )('12-=-=ν 波数为 CO 在红外部分有4.67微米、2.35微米、1.58微米等光谱带,其倒数之比近似为1: 2:3。当Δt=1时,测得的ν ~反映了分子键的强弱。 分子有转动。双原子分子的转动轴是通过质心而垂直于联接二原子核的直线的。按照经典力学,转动的动能是 式中P 是角动量,I是转动惯量, 222211r m r m I += 可以证明 I P I E 2212 2= =ω2 2 2 121r r m m m m I μ=+= 2222 1212 1 kA kx mv E =+ = 2 12 1m m m m m += hf t E )2 1(+=m k f π21= ,3,2,)(1 ~12ωωωωλ ν =?=-'=-= =t c f t t hc E E

上式中r1,r2和r分别代表两原子到转轴的距离及两原子之间的距离,μ称为约化质量。按照量子力学,角动量应等于 代入上式得 此式可以从量子力学直接推得,J称为转动量子数。当J=0,1,2,3,···等值时,相应的J(J+1)=0,2,6,12,···,所以能级的间隔是I h 228π的2,4,6,8,···倍。 实验和理论都证明纯转动能级的跃迁只能在邻近能级之间,就是ΔJ=±1。所得 光谱的波长应该有下式表达的值: 谱线波数(ν ~)的间隔是相等的。HCL 分子远红外吸收谱中,曾观察到很多条吸收线,这些线的波数间隔应该是2B,实验测得:B=10.34厘米 -1 ,所以由此求得 转动惯量I,进而求得HCL 分子中原子之间的核间距这一重要数据。 多原子分子的转动可以近似地看作刚体的转动,这涉及到多个转轴的不同的转动惯量。其谱线结构较为复杂,只有直线型的分子和对称高的分子转动曾研究出一些结果。在分析化学领域中提供了一些分析样品的标准特征谱线可供实验参照。 光通过透明的物体时,有一部分被散射。如果入射光具有线状谱,散射光的光谱中 除有入射光的谱线外,还另有一些较弱的谱线,这些谱线的波数ν '~等于入射光某一波数0~ν加或减一个数值,即10~~~ννν±='。新出现谱线的波数与入射光的波数之差发现与光源无关,只决定于散射物。如果换一个光源,0~ν不同了,但如果散射物不变换,那么0~~νν-'还是等于原来的1~ν,散射光的波数变动反映了散射物的性质。由于散射光的波数等于入射光的波数与另一数值1 ~ν组合的数值,所以这样的散射称作组合散射。 可以在紫外或可见区观测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通过选择波长在可见光波段的激 ,2,1,0,2) 1(=+=J h J J P π ) 1(82 2+= J J I h E πIc h B J BJ J J J J Ic h hc E E 2''''2'8, ,3,2,12)]1()1([8~1 ππνλ= ==+-+=-==

激光拉曼光谱实验报告

激光拉曼光谱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用半导体激光器泵浦的3Nd + :4YVO 晶体并倍频后得到的532nm 激 光作为激发光源照射液体样品的4CCL 分子而得到的拉曼光谱,谱线很好地吻合了理论分析的4CCL 分子4种振动模式,且频率的实验值与标准值比误差低于2%。又利用偏振片及半波片获得与入射光偏振方向垂直及平行的出射光,确定了各振动的退偏度,分别为、、、,和标准值0和比较偏大。 关键词:拉曼散射、分子振动、退偏 一, 引言 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和克利希南()实验发现,当光穿过液体苯时被分子散射的光发生频率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拉曼散射。几乎与此同时,苏联物理学家兰斯别而格()和曼杰尔斯达姆()也在晶体石英样品中发现了类似现象。在散射光谱中,频率与入射光频率0υ相同的成分称为瑞利散射,频率对称分布在0υ两侧的谱线或谱带01υυ±即为拉曼光谱,其中频率较小的成分01υυ-又称为斯托克斯线,频率较大的成分01υυ+又称为反斯托克斯线。这种新的散射谱线与散射体中分子的震动和转动,或晶格的振动等有关。 拉曼效应是单色光与分子或晶体物质作用时产生的一种非弹性散射现象。拉曼谱线的数目,位移的大小,谱线的长度直接与试样分子振动或转动能级有关。因此,与红外吸收光谱类似,对拉曼光谱的研究,也可以得到有关分子振动或转动的信息。目前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质的鉴定,分子结构的研究谱线特征。 20世纪60年代激光的问世促进了拉曼光谱学的发展。由于激光极高的单色亮度,它很快被用到拉曼光谱中作为激发光源。而且基于新激光技术在拉曼光谱学中的使用,发展了共振拉曼、受激拉曼散射和番斯托克斯拉曼散射等新的实验技术和手段。 拉曼光谱分析技术是以拉曼效应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子结构表征技术,其信号来源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它提供快速、简单、可重复、且更重要的是无损伤的定性定量分析,无需样品准备,样品可直接通过光纤探头或者通过玻璃、石英、和光纤测量。拉曼光谱的分析方向有定性分析、结构分析和定量分析。

中国美术史试题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 一、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石器时代原始饰品玉器彩陶原始建筑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时间最长的发展阶段,约从。 2。中国本土已经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迹为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距今已有。 3、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开始了我国的新石器时代,除了生产工具的改变以外,更重要的变化是这时已经由单纯依靠狩猎和采集作为生活资料的单一经济发展为相结合的二元经济。 4、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拟形器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时的代表应该是。 5、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凿刻出一些,将农作物拟人化,说明当时人们已经以农耕为主药的生产方式。 6、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利用稍加打制而成为生产工具。 7、最早的装饰品是出土于山西朔县的峙峪人的,距今约28940年。 8、晚期智人的代表是北京的山顶洞人(距今约80-65万年)采用作染料。 9、玉器是原始部落图腾的标志,广泛用于,具有神秘的巫术色彩与浓 厚的原始宗教意味。 10、黑陶作为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最早发现于。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 A龙山文化 B 仰韶文化C马家窑文化D红山文化 2.石器时代的造型活动与原始宗教或巫术有密切的关系,这方面的遗存除了玉器之外,还有()。 A. 若干陶塑以及原始雕塑、壁画和岩画。 B. 若干陶塑以及地画、壁画和岩画。 C. 若干黑陶、彩陶以及原始建筑、壁画和岩画 D. 若干黑陶、彩陶以及原始建筑、壁画和岩画 3.通常意义上的工艺美术活动在石器时代取得了突出成就,遗迹有()。 A.原始饰品、编织、纺织、玉雕、牙雕、髹漆 B. 彩陶、编织、纺织、岩画、建筑、髹漆 C.拟形陶器、石器、饰品、玉雕、牙雕、髹漆 D. 彩陶、编织、纺织、玉雕、牙雕、髹漆 4、北京猿人遗址距今已有()的特点。 A. 57.8万年 B.80-65万年 C. 20万年 D. 2-1万年 5.旧石器时代石器的用途往往是一起多用,因此,今人将当时的工具因用途而命名为()。 A. 刮削器、雕刻器、刀形器 B. 雕刻器、刀形器、斧形器 C.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 D. 尖状器、球形器、雕刻器 6、山西朔县的峙峪人遗址出土地的饰品原料主要是()。 A. 水晶石、玛瑙 B.象牙、玉石 C. 骨管、牛角 D.石髓、玉髓 7. 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其中黄河流域早期发现的比较重要的有()。 A.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湾下层文化 B.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C. 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 D.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 8、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长江流域中期有代表性的()。 A.红山文化 B.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 C. 大溪文化 D. 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 9. 河南陕县庙底沟类型彩陶器型的最大特点是曲腹形较多,绘制的部位多数集中在() A. 器物内壁 B. 器物底部 C.颈部和肩部 D. 口沿和腹部外壁 10、黑陶与于青铜器在造型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出现了()等形制。 A. 鼎、爵、斝、觚、碗 B. 鼎、盘、碗、鬲、豆 C. 尊、卣、觥、彝、鉴 D. 盂、匜、觯、壶、甑 四、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申述理由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从实用论的角度来解释,艺术起源于巫术 2、原始人磨制石器的目的仅仅在于制造工具 3、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一些石器已经蜕变为礼器 4、陶器有时也承担着记事的功能

洛阳苗北村壁画墓发掘简报

洛阳苗北村壁画墓发掘简报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洛阳市 471000) 关键词: 摘要: Key Words: Abstract: 2012年3~8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万丰房地产皇朝丽苑建设的考古工作中,清理了一座五代至宋初的砖室壁画墓(IM4729)。该墓位于洛阳邙山南坡、地势开阔的黄土丘陵地带,老城区国花路以东,道北五路以南,新星路以西(图一)。具体坐标北纬34°42′18″,东经112°25′22″。该墓被盗扰严重,墓室、甬道、墓道顶部均严重坍塌,墓室仅存下半部分,铺地砖已被全部撬取,随葬品基本被盗空,骨架和葬具因被盗扰,情况不明。但是在该墓甬道两侧及墓室四壁发现了保存较好的壁画。现将该墓的基本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 该墓为南北向的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方向183°(图二;图版一)。墓道位于墓室南侧,为斜坡阶梯式,长13.8、宽1.5米,墓道开口距地表0.6米。墓道中部有一过洞,长1.4、高1.5米。 甬道位于墓道与墓室之间,平面呈长方形。长1.7、宽1.2米,顶已坍塌,保留残高0.7米。甬道两壁单砖错缝平砌,壁面内抹草拌泥外涂白灰。甬道与墓室之间有两层台阶,墓室高出甬道0.35米。 墓室位于甬道北侧,平面近圆形,南北直径4.9米,东西直径4.6米,残高0.2~1.39米,墓底距地表深8.3米。甬道与墓室之间有用砖错缝平砌的两层台阶,台阶高17厘米,砖长35、宽14、厚5厘米。墓室底高出甬道底部0.35米。 墓室四壁有砖雕结构,正对墓道的墓室北壁为砖砌假门结构,假门两侧有砖雕窗户、门、桌椅、灯擎等结构,在砖雕结构以外壁上均为白灰抹壁。 二、砖雕与壁画 砖雕及壁画分布在墓室四周及甬道两侧,内容主要包括人物、动物、器皿、家具及建筑等。壁画先在砖墙上涂抹白灰面,然后在白灰面上彩绘壁画。 (一)甬道壁画 甬道两侧对称砌出壁龛,龛内用砖砌雕刻出长条桌,桌下两腿中间绘有柜形物品,该物品中间墨绘出图案,但已漫漶不清(图版二)。 (二)墓室壁画 墓室内壁装饰砖雕和壁画,用砖垒或雕刻拼砌,彩绘出倚柱、额枋、门窗等,并用红色倚柱分割成十二幅图。现由墓道开始从西向东依次介绍如下: 第一幅壁面一男一女分别站立在盆架两旁,图案残存下半部。女人身着长裙,裙上彩

激光拉曼光谱仪实验报告

实验六 激光拉曼光谱仪 【目的要求】 1.学习和了解拉曼散射的基本原理; 2.学习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测量CCL 4的谱线; 【仪器用具】 LRS-3型激光拉曼光谱仪、CCL 4、计算机、打印机 【原 理】 1. 拉曼散射 当平行光投射于气体、液体或透明晶体的样品上,大部分按原来的方向透射 而过,小部分按照不同的角度散射开来,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散射是光子与物质分子相互碰撞的结果。由于碰撞方式不同,光子和分子之间会有多种散射形式。 ⑴ 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是光子和分子之间没有能量交换,只是改变了光子的运动方向,使得散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基本相同,频率变化小于3×105HZ ,在光谱上称为瑞利散射。瑞利散射在光谱上给出了一条与入射光的频率相同的很强的散射谱线,就是瑞利线。 ⑵ 非弹性碰撞 光子和分子之间在碰撞时发生了能量交换,这不仅使光子改变了其运动方向,也改变了其能量,使散射光频率与入射光频率不同,这种散射在光谱上称为拉曼散射,强度很弱,大约只有入射线的10-6。 由于散射线的强度很低,所以为了排除入射光的干扰,拉曼散射一般在入射线的垂直方向检测。散射谱线的排列方式是围绕瑞利线而对称的。在拉曼散射中散射光频率小于入射光频率的散射线被称为斯托克斯线;而散射光频率大于入射光频率的散射线被称为反斯托克斯线。斯托克斯线和反斯托克斯线是如何形成的呢?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光子与分子有能量交换, 光子转移一部分能量给分子, 或者从分子中吸收一部分能量,从而使它的频率改变,它取自或给予散射分子的能量只能是分子两定态之间的差值21E E E -=?。在光子与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过程中,光子把一部分能量交给分子时,光子则以较小的频率散射出去,称为频率较低的光(即斯托克斯线),散射分子接受的能量转变成为分子的振动或转动能

拉曼光谱实验报告

成绩 评定 教师 签名 嘉应学院物理学院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拉曼光谱 实验地点: 班级: 姓名: 座号: 实验时间:年月日

图2 ν? 0ν ν? 斯托克斯线 瑞利线 反斯托克斯线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拉曼散射的基本原理 2、 学习使用拉曼光谱仪测量物质的谱线,知道简单的谱线分析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用具: RBD 型激光拉曼光谱仪 三、实验原理: 按散射光相对于入射光波数的改变情况,可将散射光分为瑞利散射、布利源散射、拉曼散射;其中瑞利散射最强,拉曼散射最弱。在经典理论中,拉曼散射可以看作入射光的电磁波使原子或分子电极化以后所产生的,因为原子和分子都是可以极化的,因而产生瑞利散射,因为极化率又随着分子内部的运动(转动、振动等)而变化,所以产生拉曼散射。 在量子理论中,把拉曼散射看作光量子与分子相碰撞时产生的非弹性碰撞过程。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光量子与分子均没有能量交换,于是它的频率保持恒定,这叫瑞利散射,如图(1a );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光量子与分子有能量交换,从而使它的频率改变,它取自或给予散射分子的能量只能是分子两定态之间的差值12E E E ?=-,当光量子把一部分能量交给分子时,频率较低的光为斯托克斯线,散射分子接受的能量转变成为分子的振动或转动能量,从而处于激发态1E ,如图(1b ),这时的光量子的频率为0ννν'=-?;光量子从较大的频率散射,称为反斯托克斯线,这时的光量子的频率为0ννν'=+?。 最简单的拉曼光谱如图2所示,中央的是瑞利散射线,频率为0ν,强度最强;低频一侧的是斯托克斯线,强度比瑞利线的强度弱很多;高频的一侧是反斯托克斯线,强度比斯托克斯线的 图(1a ) 0h ν ()0h νν+? 0h ν ()0h νν-? 图(1b ) (上能态是虚能态,实 际不存在。这样的跃迁 过程只是一种模型实 际并没有发生) 0h ν 0h ν 0h ν 0h ν

从娄睿墓壁画谈金戈铁马_王一菁

1980年,山西省太原市南郊的王郭村发现了一座北齐武平元年(570)的古墓,为北齐权臣贵戚东安郡王娄睿之墓。《文物》1983年第10期刊载了发掘报告及专家述评。此墓出土了大量北齐文物,其中至为珍贵的北齐墓室壁画轰动一时。娄睿墓壁画之宏伟壮观,画艺精湛,以及保存的完好程度,都为以前北齐考古发掘所未有。如1957年发掘的武平七年(577)河北磁县高润墓也有壁画,墓主人高润虽为北 齐高祖高欢的皇子,官职爵位均高出娄睿一筹,但其壁画的内容、规模、特别是画艺的精美程度,都逊于娄睿墓。且娄睿墓壁画大部分保存,完好者约200平方米。壁画内容反映了墓主人出行、归来以及宴享、升天等生前死后显赫奢侈生活的活动场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带有浓郁北方少数民族风情、剽悍骏伟的鞍马人物。壁画中的金戈铁马展示了骑兵这一古老的军种在中国战争史上的意义和兴衰发展,是 从娄睿墓壁画 娄睿墓壁画中的珍品之作。 墓道西壁《出行图》,分上、中、下三层。画中主从、侍卫,多身跨或牵随高大剽悍的战马,手持或身挂长短刀剑之属,显得十分英武雄壮。从这些动态各异的鞍马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纵马飞驰的骑兵脚下,已经有了在骑兵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装备——“马镫”。此壁画的出土,有力地证明了我国最迟在5~6世纪的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用金属制成的“马镫”,这是骑兵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时期。“马镫”的发明标志着“骑兵”这支金戈铁马做为冷兵器时代最具冲击 王一菁 田立勤 娄睿墓壁画(局部)

力的古老军种,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战斗力量,出现在中国战争历史舞台上。此壁画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军事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将驯养马匹作为战争的重要工具,从夏商时期就已开始。此时用马匹拖拉战车,进行战斗,而且逐渐成为战争的主力。此后战车的形制和配备标准也越来越完备严格。如多为一车四马,乘甲士三人,各司其职,且配备若干徒兵,形成相对独立的基本战斗单位。春秋战国为战车交战更加激烈的时期,如“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等,战车的规模和数量成为衡量一个诸侯国大小和军事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从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 兮击鸣鼓”的诗句,不难看出战国时期战车交战的激烈程度。与此同时,北方少数民族骑兵的装备和战术也迅速发展起来,他们在与内地诸侯国的交战中,越来越显示出骑兵灵活机动的极大优势,直接影响到内地诸侯国从战车到骑兵的转变,而且较早出现在晋阳一带。公元前4世纪中叶,战国初期的赵襄子在晋阳防御智伯,已经使用过骑兵。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此后各国纷纷效法,骑兵这支新兴的战斗力量逐渐出现在战场上。由于早期骑兵装备简陋,没有规范的马蹬,骑士下肢无着力点,大大限制了骑士自由砍劈等马上格斗术的充分发挥。再加上以刀为代表的铁兵器还未普遍使用,因此很长一段时期内骑兵还不能完全替代已经走向没落的战车,而是成 为主力步兵的辅助。这种以 步兵为中心,战车为辅助, 以骑兵为机动的战场格局, 是战国末期直至汉初最为普 遍的战斗形式。西安临潼秦 兵马俑地下军阵就是这一时 期战阵的典型代表。 汉代是骑兵向战场主力 过渡的时期,也是大规模运 用骑兵的时代。虽然骑兵还 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但是在 西汉,特别是汉武帝时期, 为了对付严重威胁汉王朝边 境稳定的北方游牧民族—— 匈奴,汉武帝大治骑兵。汉 武帝曾下令让官民蓄马,为 建立骑兵部队准备物质基础。同时汉代铁兵器已经开始广泛装备和使用。我国最早的适合马上格斗的厚背长刀——汉环首刀就出现在这个时期。在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就出土了“环首刀”,刀直体长身,薄刃厚脊,短柄,柄首加有扁状圆环。马刀的创制使得骑兵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骑兵被大规模运用并独立成军,已开始成为战场主力,显现出巨大的战斗威力。汉王朝和匈奴曾多次爆发大规模的骑兵交战,公元前119年,进行了最后的决战,交战双方投入骑兵近20万,这是骑兵史上一次空前的大会战。汉军取得了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此时尽管骑兵已从战场的配角变成了主角,但是限制骑兵威力发挥的瓶颈性难题——骑兵下身没有着力点,乘骑不稳,双手受束缚,可能直到汉代晚期也未能解决。把骑兵的双手解放出来,增强战斗力,已成为骑兵发展的迫切要求。因面马蹬的出现、马鞍的改进,对中国骑兵的发展意义重大。娄睿墓壁画的鞍马,不仅画艺精湛,动感特强,而且证明了我国最迟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拥有骑兵发展的关键技术——金属马蹬。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也说明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对骑兵发展的重要意义。它表明南北朝时期是骑兵建设的一个分水岭,“金戈铁马”标志着从成长期大步迈入成熟期,正如顾准先生所言“马蹬的出现,立即使白刃战成为可能。”这是对我国骑兵进入成熟期很好的诠释。魏晋以后,铁刀已成为骑兵的主要格斗武器,同时还先后出现了护马甲、骑士铠甲等装备。骑兵部队也开始有了轻骑兵 娄睿墓壁画(局部)

东汉中、晚期壁画墓的特点

东汉中、晚期壁画墓的特点 与前期相比,东汉中、晚期壁画墓的特点是:①墓室规模宏大,结构复杂;②壁画面积增加,一般在50平方米以上,有的近200平方米,而且有许多情节复杂、幅面宽阔的连壁巨作;③内容丰富,除表现墓主经历、身份、权力、威仪和财富的车骑出行外,乐舞百戏、属吏、坞壁、农耕等成为主要题材,而且出现了祥瑞图;④绘画技法多样,壁画艺术水平较高; ⑤墨书榜题较多,使壁画内容一望可知。 题材内容 大致可归纳为7类:①表现墓主庄园中生产活动场面的农耕、桑园、放牧、射猎等;②表现墓主仕宦经历和身份的车骑出行、任职治所、属吏、幕府以及坞壁等;③表现墓主享乐生活的燕居、庖厨、宴饮、乐舞百戏等;④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强调人身依附关系的经史故事,如孔子、老子、周公一类的古代圣贤,荆轲、伍子胥一类的忠臣义士,丁兰、秋胡妻一类的孝子列女等;⑤神话故事类,主要有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一类仙人和表现天上世界的仙禽神兽;⑥在天人感应论影响下产生的祥瑞图,如麒麟、芝草、神鼎等;⑦天象类,如日、月、星宿、云气和象征四方星座的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各类内容在墓中的分布,一般是①、②、③、④类内容绘于前、中、后室或耳室,⑤、⑥、⑦类内容绘于墓室顶部和墓门部位。 技法 以毛笔为主要绘画工具,使用朱、绿、黄、橙、紫等色调的矿物质颜料,因而壁画色彩历久不变,发现时一般都很鲜艳。造型手法上继承春秋晚期以来的写实而夸张的传统,在绘制技巧上则发展了战国至西汉早期宫廷壁画和帛画上所见的墨线勾勒轮廓再平涂施色的手法。前期技法还比较单一,到东汉晚期,出现了大笔涂刷的写意法、没骨法、白描法,有的画面如望都1号墓的属吏人物还使用了渲染法。在构图上,它已摆脱了春秋晚期以来呆板的图案式横向排列的形式,注意讲求比例和透视关系。这些成就,为中国绘画的成熟奠定了基础。思想渊源 汉墓壁画之所以盛行,主要是统治者提倡孝道和厚葬,产生“事死如事生”的思想。特别是东汉时期实行察举孝廉的制度,是人们踏上宦途的必经之路。因此,所谓“崇饰丧祀以言孝,盛饷宾客以求名”的风气四处弥漫,厚葬之风越演越烈。很多人竭家所有,为父母或自己修建坟墓,在模拟生人居住的地下墓室壁面上,大量绘制表现生前权势、威仪和财富的生活及历史神异形象,以期获得“孝”的声誉,有利于仕宦之途,这就是汉墓壁画盛行的社会根源所在。

拉曼光谱实验报告

嘉应学院物理学院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拉曼光谱 实验地点: 班级: 姓名: 座号:

实验时间: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拉曼散射的基本原理 2、学习使用拉曼光谱仪测量物质的谱线,知道简单的谱线分析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用具: RBD型激光拉曼光谱仪 三、实验原理: 按散射光相对于入射光波数的改变情况,可将散射光分为瑞利散射、布利源散射、拉曼散射;其利散射最强,拉曼散射最弱。在经典理论中,拉曼散射可以看作入射光的电磁波使原子或分子电极化以后所产生的,因为原子和分子都是可以极化的,因而产生瑞利散射,因为极化率又随着分子部的运动(转动、振动等)而变化,所以产生拉曼散射。 在量子理论中,把拉曼散射看作光量子与分子相碰撞时产生的非弹性碰撞过程。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光量子与分子均没有能量交换,于是它的频率保持恒定,这叫瑞利散射,如图(1a);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光量子与分子有能量交换,从而使它的频率改变,它取自或给

图2 ν?0νν? 斯托克斯线瑞利线反斯托克斯线予散射分子的能量只能是分子两定态之间的差值 12 E E E ?=-,当光量子把一部分能量交 给分子时,频率较低的光为斯托克斯线,散射分子接受的能量转变成为分子的振动或转动能 量,从而处于激发态 1 E,如图(1b),这时的光量子的频率为 ννν '=-?;光量子从较大 的频率散射,称为反斯托克斯线,这时的光量子的频率为 ννν '=+?。 最简单的拉曼光谱如图2所示,中央的是瑞 利散射线,频率为 ν,强度最强;低频一侧的 是斯托克斯线,强度比瑞利线的强度弱很多;高 频的一侧是反斯托克斯线,强度比斯托克斯线的 强度又要弱很多,因此并不容易观察到反斯托克 斯线的出现,但反斯托克斯线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斯托克斯线和反斯托克斯 线通常称为拉曼线,其频率常表示为 νν ±?,ν?称为拉曼频移。为尽可能地考虑增强入射光的光强和最大限度地收集散射光,又要尽量地抑制和消除主要来自瑞利散射的背景杂散光,提高仪器的信噪比。拉曼光谱仪一般由图3所示的五个部分构成。 仪器的外形示意图见图5所示。仪器配套实验台,各分部件安装于实验台上,实验台结实平稳,满足精度光学实验的要求。 图3 拉曼光谱仪的基本结构

中外美术史平时作业

《中外美术史》平时作业 名词解释 1、兽面纹:兽面纹也称饕餮纹,饕餮纹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贪吃无厌并具有神秘色彩的怪兽,生有角、爪、尾,其实是以常见的牛、虎、羊为原型创造的。饕餮纹是将其变形后形成的纹饰。也是一种想象的动物,纹均为侧身,有角,一只足,卷着尾巴,大多用于装饰带。兽面纹是古人对兽和神的人形化,企图借助于猛兽的形象来杜撰神灵,神灵又具备有效的感召力,可以集合力量,协助本部族与自然灾害和其他部族抗争。人形和兽面结合起来,形成神灵的图纹,是人类从原始的愚昧状态向文明的过渡。 2、循石造型手法 循石造型是西汉大型石雕的共同风格,即因材施艺,较多保留原石的形状和表面质感,稍作加工,取其意似,不做细致刻画,它是一定美学趣味的产物,因为当时就有许多手段可以制造出较为精细的雕像,而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阳刚之美,显然更有利于表现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代表作品:霍去病石雕墓。 3、麒麟阁功臣图 麒麟阁功臣图是十一名中国西汉名臣的总称,后世简称麟阁,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后世往往将他们和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提,有“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等诗句流传,以为人臣荣耀之最。 4、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魏晋间以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为代表的风流名士,因不满暴政,乃逍遥山林,谈玄醉酒,长歌当哭,

不与统治者合作,世称竹林七贤。代表作有《竹林七贤图》。 5、六法 “六法”,是我国古代绘画实路的系统总结。“六法”中涉及的各种概念,在汉、魏、晋以来的诗文、书画论著中,已陆续出现。到了南齐,由于绘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文艺思想的活跃,这样一种系统化形态的绘画理论终于形成。“六法”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气韵生动”是对作品总的要求,是绘画中的最高境界。它要求,以生动的形象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六法”的其他几个方面则是达到“气韵生动”的必要条件。 6、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7、铁线描 铁线描是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这种描法产生于魏晋隋唐之际。为表现硬质布料重要技法。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线条外形状如铁丝,故名。清·王瀛:“用中锋圆劲之笔描写,没有丝毫柔弱之迹,方为合作。”从绘画作品看,顾恺之、阎立本、李公麟等画家在作品中的勾线,都誉为“铁线描”。此种描法产生于魏晋隋唐之际。为表现硬质布料重要技法。 8、唐三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