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与观察报告09级四班二组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与观察报告09级四班二组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与观察报告09级四班二组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

染色体组型分析报告

生命科学学院09级四班二组

组长:傅盛晟其他组员:范方超,曹熙在,陈良婷,母进,刘玉梅,刘天娥

提要:探讨一种一般实验室能够开展的方便稳定的染色体制作方法。方法用1640培养

基在37℃恒温培养箱中无菌培养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72h, 在细胞进行到分裂高峰的中期加入秋水仙素终止液, 经过低渗、固定、玻片处理、滴片、核型分析等一系列过程,制作出染色体标本。结果制作出较多优良的分裂相及清晰可辨的染色体。本法在一般实验

室条件下即可制作出人体外周血染色体。

关键词: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

2、掌握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标本制备。

3、熟悉人类染色体的镜下检查和核型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所谓外周血培养即是将外周血接种在适当的培养物中加入适量的秋水仙素,使纺锤体微管解聚,这样细胞停留在中期,可以获得大量的分裂细胞。用低渗盐溶液(一般是0.075mol/L 的KCl)处理,使其中的红细胞及分裂相细胞膜和一部分细胞质除去,最后以气干法制片,可获得较好的染色体装片。人类外周血细胞本来是终末分化细胞,一般没有分裂能力,但经PHA(植物血球凝集素)或ConA等药物刺激后,转变成可分裂的转化细胞。

正常人类染色体的数目为46条(23对),1960年的Denver会议和1963年的London会议制定了统一的人类染色体命名体制:按照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和着丝粒指数,将常染色体(22对)按大小用阿拉伯数字标记,顺次排列为1~22号,性染色体用X和Y标记;并按染色体大小和着丝粒位置,把人类染色体分为七个组,用大写字母A~G表示。

染色体经显带处理后,每条染色体都显示出其特定的带纹特征(见下表)。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准确地识别每条染色体,检出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畸变。

表1 人染色体组型及其特征

组别染色体序号形态,大小着丝点位置次缢痕随体

A 1~3 最大中部着丝粒(1,3)亚中部着丝粒(2)1号染色体

B 4~5 次大亚中部着丝粒

C 6~12X 中等亚中部着丝粒9号染色体

D 13~15 中等近端着丝粒有

E 16~18 小中部着丝粒亚中部着丝粒16号染色体

F 19~20 次小中部着丝粒

G 21~22Y 最小近端着丝粒有

三、实验试剂与器材

培养基:RPMI1640, 按照说明书配制后抽滤、分装,冻存备用。

小牛血清:市售,冰冻保存,用时在56℃水浴条件灭活。

秋水仙素:已有,1ug/ml,(终浓度应为0.5~1.0ug/ml ) 根据需要量取!

低渗溶液:0.075mol/L氯化钾

固定液:甲醇:冰乙酸(3:1)

Giemsa染液:磷酸缓冲液(pH6.8)与Giemsa原液(9:1) 1000ml

器材:光学显微镜1台,离心机1台,恒温水浴箱1台,恒温箱1台,离心管8支,量简2个,烧杯2只,培养瓶2个,载玻片8张,玻片架2台,枪头2支,移液枪2支,胶塞2个,标签纸1圈,碘酒和酒精棉球,酒精灯1台,天平1台,普通冰箱1台,立式染缸 1个、染色架 1个、镊子1个,直头小吸管 6支、橡皮吸头6个、吸水纸若干,香柏油,擦镜纸,剪子 1个,胶水。正常人类染色体G带核型图,核型报告纸

四、实验方法

(一)培养液配制(在超静工作台内无菌操作);

每个培养瓶(容积30ml)中加入5ml培养液,其中含:

RPMI1640(已添加小牛血清)5ml

PHA 200μml(浓度10mg/ml)

依次将上述试剂加入培养瓶中,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

(二)采血与培养:到医院采血2ml常规消毒后,将灭菌小瓶送入超净工作台,在火焰旁将血液滴入2个盛有5ml培养液的培养瓶内(男女各一个),每瓶400μml,盖上橡皮塞,轻轻摇动以混匀。贴好标签,将培养瓶放在37℃恒温箱内静置培养72h。(每天摇动培养瓶两次)

(三)秋水仙素处理:

向经恒温培养终于培养前6小时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秋水仙素30μml。

(四)标本的制备:

1、终止培养后,将培养物混匀,倒人离心管内,离心沉淀8分钟(1000r/min),弃去上清液。

2、先加入1ml加入低渗液,轻轻吹打,使细胞重悬,然后在加入37℃预温的低渗液6m1,轻轻打匀,置37℃水浴箱中20分钟。(使白细胞膨胀,染色体分散、红细胞解体。)

3、低渗处理完毕后,直接加入新配的固定液1 m1进行预固定,混匀后,离心8分钟

(1000r/min)。

4、弃去上清液,沿离心管壁缓慢加入固定液6m1,轻轻吹打混匀,置室温20分钟。

5、离心沉淀1000 r/min,8分钟。

6、弃去上情液,再加入固定液6m1吹打均匀重悬细胞,固定8分钟。

7、离心沉淀1000 r/min,8分钟。

8、重复固定一次。

9、尽量吸净上清液,视管底剩下的细胞多少加入适量固定液(0.3~0.6m1),轻轻吹打成细胞悬液。

10、滴片:取保存在冰水中的冷湿载玻片张,稍倾斜,用滴管吸取细胞悬液,从30~40cm 高处滴2滴于玻片上,立即用口对准玻片吹气,使细胞在玻片上散开,然后在烘箱略烘一下。男女各滴四张。

(四)染色:

1、滴有细胞悬液的载片反扣在染色板上,使片、板之间有一缝隙,将稀释后的Giemsa染色滴在片隙中,室温染色20分钟;

2、自来水轻轻冲洗(冲洗标本片的背面)3~5秒钟,晾干;

3、镜下观察染色体分带及染色情况。

五、核型分析报告结果

女生染色体原图

男生染色体原图

10X100

分析方法:

根据原图,利用photoshop技术在原图上仔细在原图上映绘出染色体的模拟图,再测量其染色体的长短臂的长度(见下表)。根据实

10X100

验原理中的表1和下面参照图图一进行参照排序。由于男生染色体条

数不足46条,有明显错误故不做排序,只排序女生的染色体。然后计数,沿边缘剪下染色体,编号;初步目测配对,分组测量长度,计算相对长度、着丝粒指数、臂比,相同的染色体间配对:再将配对好的染色体排列并粘贴在纸上,每一组下面画一横线,在两端注明起止号,并在横线下的中部写明A-G组号,染色体从大到小编为1-22号,性染色体单独列为一组

参照图

正常男性染色体核型正常女性染色体核型

女生染色体排序图

染色体长度测量数据

编号短臂长臂总和臂比相对长

着丝点指

随体有

1—1 1—2 1.0 1.6 2.6 1.60 O.043 0.38

有1.2 1.5 2.7 1.25 0.044 0.44

2—1 2—2 0.9 1.2 2.1 1.33 0.034 0.41

1.1 1.0

2.1 1.10 0.034 0.48

3—1 3—2 1.0 1.0 2.0 1.O0 0.033 0.50 1.0 1.0 2.0 1.00 0.033 0.50

4—1 0.7 1.0 1.7 1.43 0.028 0.41 4—2 0.9 1.1 2.0 1.22 0.033 0.45 5—1 0.5 1.3 1.8 2.60 0.030 0.28 5—2 0.5 1.2 1.7 2.40 0.028 0.29 6—1 0.5 1.2 1.7 2.40 0.028 0.29 6—2 0.5 1.3 1.8 2.60 0.030 0.28 7—1 0.8 1.0 1.8 1.25 0.030 0.44 7—2 0.6 1.0 1.6 1.67 0.028 0.38 8—1 0.4 1.0 1.4 2.50 0.023 0.29 8—2 0.5 1.0 1.5 2.00 0.025 0.33 9—1 0.3 1.2 1.5 4.00 0.025 0.20

有9—2 0.4 1.0 1.4 2.50 0.023 0.29 10—1 0.5 0.7 1.2 1.40 0.020 0.42 10—2 0.5 0.7 1.2 1.40 0.020 0.42 11—1 0.5 0.7 1.2 1.40 0.020 0.42 11—2 0.4 0.8 1.2 2.00 0.020 0.33 12—1 0.4 0.8 1.2 2.00 0.020 0.33 12—2 0.5 0.7 1.2 1.40 0.020 0.42 13—1 0.5 0.6 1.1 1.20 0.018 0.45 13—2 0.5 0.7 1.2 1.40 0.020 0.42 14—1 0.5 0.7 1.2 1.40 0.020 0.42 14—2 0.5 0.8 1.3 1.60 0.021 0.38 15—1 0.3 0.6 0.9 2.00 0.015 0.33 15—2 0.3 0.6 0.9 2.00 0.015 0.33 16—1 0.3 0.7 1.0 2.33 0.016 0.30

有16—2 0.3 0.8 1.1 2.67 0.018 0.27 17—1 0.3 0.6 0.9 2.00 0.015 0.33 17—2 0.4 0.5 0.9 1.25 0.015 0.44 18—1 0.4 0.4 0.8 1.00 0.013 0.50 18—2 0.4 0.4 0.8 1.00 0.013 0.50 19—1 0.3 0.6 0.9 2.00 0.015 0.33 19—2 0.3 0.4 0.7 1.33 0.011 0.43 20—1 0.3 0.7 1.0 2.33 0.016 0.30 20—2 0.2 0.6 0.8 3.00 0.013 0.25 21—1 0.1 0.7 0.8 7.00 0.013 0.13

21—2 0.2 0.6 0.8 3.00 0.013 0.25

22—1 0.1 0.4 0.5 4.00 0.008 0.20

22—2 0.1 0.4 0.5 4.00 0.008 0.20

性染色

体0.4 0.8 1.2 2.00 0.025 0.33

性染色

体0.3 0.8 1.1 2.67 0.018 0.27

实验染色体核型结果分析,以及第一次失败原因小组讨论结果如下:核型结果分析:我们组的核型分析数据与正常的核型数据相差还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组做出来的染色体不是很清晰,几乎成泡状,因此导致测量时不是十分精确。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符合正常人体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的。

染色体不清晰及失败原因分析:

1、看男生的装片时看见一些杆状物,估计是杆菌,也就是有杂菌,因此导致淋巴细胞分裂生长受到影响,导致分裂相数量少。可能是没有加相应抗生素的缘故!

2、淋巴细胞收获后第一次去上清时,容易将沉淀表面的白细胞(淋巴细胞位于此层)吸起,造成淋巴细胞丢失。

3、无菌操作不够严谨。

4、染色体视野较少难找,由于不仅是细胞的分裂相少,而且整体的细胞数就少,所以应该不是细胞培养时PHA、秋水仙素,以及固定等问题。应该是由于在先倒培养基时没有先吹打后在倒,可能有一部分贴在培养瓶上,导致细胞损失!

5、在采血接种培养时,可能是医院加入太多的肝素。肝素太多可能引起溶血、抑制淋巴细胞的转化和分裂。或者肝素量应太少,以免发生凝血或培养物中出现纤维蛋白形成的膜状结构。这种膜状物一般在培养24小时左右出现,此时可在无菌条件下将它除去以免影响培养效果。我们第一次培养时观察到了这种膜状结构,第二次依然有少量这样的膜状物.

6、我们集体都是按照之前实验指导肿瘤细胞的离心速度离心,因此可能离心速度不合适:如果从培养瓶收集细胞后进行离心时的速度太低,细胞可能被丢失;如果细胞被低渗后离心速度过高,往往使分裂细胞过早破裂,分散良好的分裂相丢失,以致制出的标本分裂相较少或大部分为剩余的分散不好的分裂相。

7、标本固定不充分:如固定液不新鲜,甲醇、冰醋酸的质量不佳,此时染色体形态模糊、不分散,其周围有细胞浆的蓝色背景。

8、当时我们用的载玻片冰冻取出来后有许多水分也就是冰块,他们就用水融化,因此可能导致载玻片被污染,或者冰冻被破坏了,细胞难以固定在玻片上。还有可能载玻片清洗不彻底:玻片有油迹,致使滴在载玻片上的细胞悬液不能均匀分散,且细胞随液体流动而丢失。参考文献:

1、周洲,顾曙余,《核型分析实验中的图像处理》,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杂志,2010.12. 27卷第6期P95

六、注意事项

(一)细胞培养技术

1、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培养从机体中取出的细胞,并使之生存和生长的技术

为细胞培养技术。由于体外培养的细胞缺乏机体抗感染功能,所以在一切操作中要努力做到最大限度的无菌,防止污染。

2、无菌操作的要领和要求

1)培养前准备为做好培养前用品的充分准备工作,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收集好已消毒的所需用品,清点无误后置于超净工作台内,这样可避免操作开始后由于用品不全、往反取物而增加污染机会。

2)超净工作台消毒打开紫外线杀菌灯照射消毒20-30分钟,然后关闭紫外灯打开风机,流入的空气是经过除菌板过滤的空气,工作台内可保持无菌环境。为防止培养细胞和培养液等受到紫外线照射,消毒前应予先放在带盖容器内或在操作时随手携入。

3)洗手操作时因整个前臂要伸入超净工作台内,所以洗手时,一定要洗刷到肘部,然后用0.2% 新洁尔灭擦洗或用75%酒精棉球擦试。

4)操作进行培养操作时动作要准确敏捷,但又不能太快,以防空气流动增加污染机会。不能用手触及器皿的消毒部分。如已接触,要用火焰烧灼消毒或更换。为拿取方便,工作台面上的用品要有合理布局。原则上是右手使用方便的用品放在右侧,左手使用方便的用品放在左侧;酒精灯置于中央。培养液等不要过早开瓶,打开的培养液和培养用瓶等应保持斜位或平放,长时间开口直立,易增加落菌机会。吸取各种用液时均应分别使用吸管,不能混用,以防扩大污染或增加混淆不同细胞的机会。

(二)染色体

染色体是生物细胞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物种都有一定数目及一定形态结构的染色体。染色体能通过细胞分裂而复制。并且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具有稳定地保持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特征。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人类99%的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数目、结构的改变将导致染色体病。

(三)操作

1、接种的血样越新鲜越好,最好是在采血后24h内培养,如不能立刻培养,应置于4℃冰箱存放,避免保存时间过久,以免影响细胞的活力。培养过程中,如发现血样凝集,可将培养瓶轻轻震荡,使凝块散开,继续放回37℃恒温箱内培养,最好每天轻轻震荡混匀一次。

2、Giemsa为噻嗪类染料,其碱性成份天青B与DNA分子中的磷酸基结合,蛋白质在一定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嗜酸性和嗜硷性倾向,出现着色差异易于观察。因此染液PH值对着色效果有影响。当呈淡灰色带纹不显时,应调节染液pH值7.0~7.2,复染10min,可获得鲜亮的显色效果。

3、在采血接种培养是,不要加入太多的肝素。肝素太多可能引起溶血、抑制淋巴细胞的转化和分裂。但肝素量也不应太少,以免发生凝血或培养物中出现纤维蛋白形成的膜状结构。这种膜状物一般在培养24小时左右出现,此时可在无菌条件下将它除去以免影响培养效果。

4、在普通培养箱内培养时,必须将培养瓶口盖紧,以免培养液的PH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果培养过程中,培养液酸化比较严重(培养液呈黄色时)将不利于细胞生长,此时可加入适

量无菌的0.14%碳酸氢钠溶液调整或再加入2~3ml培养液来校正。培养箱的温度应控制在37℃+0.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细胞的生长。

5、染色体标本质量不佳的原因。如果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表明培养物生长发育良好,但制成的标本质量不佳时,其原因可能为:

⑴秋水仙素处理不当:一般秋水仙素溶液的浓度与处理时间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处理时间太短,则标本中的分裂细胞就少,相反,如果处理时间太长,则标本中的分裂细胞虽多,但其染色体缩得太短,以致形态特征模糊,不容易观察。

⑵低渗处理不当:低渗处理细胞时间过长,细胞膜往往过早破裂,以致分裂细胞或染色体丢失;如果处理时间不足时,细胞膨胀不够,则染色体分散不佳,难以进行染色体计数分析。

⑶离心速度不合适:如果从培养瓶收集细胞后进行离心时的速度太低,细胞可能被丢失;如果细胞被低渗后离心速度过高,往往使分裂细胞过早破裂,分散良好的分裂相丢失,以致制出的标本分裂相较少或大部分为剩余的分散不好的分裂相。

⑷标本固定不充分:如固定液不新鲜,甲醇、冰醋酸的质量不佳,此时染色体形态模糊、不分散,其周围有细胞浆的蓝色背景。

⑸载玻片清洗不彻底:玻片有油迹,致使滴在载玻片上的细胞悬液不能均匀分散,且细胞随液体流动而丢失。

⑹载玻片冷冻不够:合适的冰湿玻片,从冰水中拿出时,其表面有一层霜雪。如冷冻不够则无此现象,此时细胞难以贴附在载玻片上。

【参考文献】

1.王金发,何炎明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04

2.孔庆友,孙媛等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标本制备实验的改进[J] 大连

医科大学学报 2 0 0 1 ,2 3(3)

3.贾印峰单良鹏高素平等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与染色体标本制作方法的探讨

[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0 ,2 3(3)

4.蔡绍京.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南. [M]上海: 第二军医大出版社, 2002 47~ 48

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材料指导

《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指导》 解剖教研室编写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目录 第一章绪言 一、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 二、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三、实验室守则…………………………………… 第二章实验指导及报告 任务一观察躯干骨及其连结………………………… 任务二观察颅骨及其连结…………………………… 任务三观察四肢骨及其连结………………………… 任务四观察头颈肌(系解+局解)…………………… 任务五观察躯干肌(系解+局解)…………………… 任务六观察四肢肌(系解+局解)………………… 任务七观察消化系统………………………………… 任务八观察呼吸系统……………………………….. 任务九观察泌尿系统……………………………….. 任务十观察男性生殖系统……………………………….. 任务十一观察女性生殖系统……………………………. 任务十二观察腹膜分泌系统……………………. 任务十三观察心脏模型…………………… 任务十四观察全身动脉…………………… 任务十五观察全身静脉…………………………..

任务十六观察淋巴系统……………………………. 任务十七观察眼模型……………………………… 任务十八观察耳模型…………………………………任务十九观察脊髓模型………………………………任务二十观察脑干、小脑、间脑、端脑………… 任务二十一观察中枢神经系统传导通路………………任务二十二观察脑的被膜、血管……………………任务二十三观察脑神经…………………………………任务二十四观察脊神经…………………………………任务二十五观察脏神经……………………………

MTT方法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20070727)

MTT方法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1.实验步骤: 1.1.调整淋巴细胞浓度: a)小鼠断颈椎处死后,放入75%酒精液浸泡5min; b)用无菌镊子取出小鼠,手术剪剪开腹腔,取脾脏,以1ml无菌注射器将 脾在研钵中磨碎,用3.5ml预冷的Hank’s液悬浮,过筛入无菌平皿,研 钵中再次加入3.5ml Hank’s液,过筛入平皿,将7ml细胞悬液移入塑料 离心管; c)离心1500rpm, 5min; d)用Hank’s液洗2次; e)以2ml完全培养液悬浮细胞,转0.1ml细胞入3.9ml 1.5%冰醋酸,混匀 后计数;其余细胞均放于4℃冰箱预冷,防止细胞死亡; f)根据细胞计数,调整细胞浓度到1*107/ml。(假定4个大方格内总数为N,则 该细胞悬液的浓度为n=105*N) 1.2.刺激物的配备用细胞培养液将各种培养刺激物按2*终浓度稀释,混匀。以 100μl/孔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中。(PHA和ConA主要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LPS主要刺激B细胞增殖。)ConA 的常用浓度为0.1-15μg/ml,LPS的常用浓度为0.1-10μg/ml , 具体情况要根据细胞浓度和反应时间而定。不同品种的动物也有一定的不同。 1.3.加样在以上各孔中加入工作浓度的淋巴细胞悬液100μl/孔(边加边摇匀,防 止滴加过程中淋巴细胞发生沉淀。细胞培养板具体设计根据具体试验而定,设培养液对照孔。 1.4.培养将96孔细胞培养板放入细胞培养箱,培养72小时。每过24小时需取 出细胞培养板,在倒置显微镜中查看培养孔中是否出现细菌污染。 1.5.MTT培养结束前4小时,以50ul/孔添加MTT稀释液,继续培养至72小时。 1.6.处理停止细胞培养,离心(1500rpm,10min)使淋巴细胞沉淀,轻轻倾去 细胞培养液,纸巾吸干。加入DMSO,150ul/孔。充分振荡后,避光放置10-15min(直至蓝色颗粒充分溶解) 1.7.检测充分振荡后,570nm单波长酶标仪检测。

巨噬细胞的原代培养

1 原理巨噬细胞属天然免疫细胞,具有趋化运动、吞噬、分泌和参与免疫调节等功能,是科学工作者研究细胞吞噬、细胞免疫和分子免疫学的重要对象。巨噬细胞容易获得,便于培养,并可进行纯化。巨噬细胞属不繁殖细胞群,在条件适宜下可生活2-3周多用做原代培养,不易长期生存。巨噬细胞也建有无限细胞系,大多来自小鼠,如P331、S774A.1、RAW309Cr.l等,均获恶性,培养中呈巨噬细胞形态和吞噬功能,易于传代和瓶壁分离,但难以建株。目前,单核巨噬细胞株也有,比如RAW264.7,但价格比较贵,且保存也不方便。培养巨噬细胞可用各样方法和各种来源来获取细胞,目前以小鼠腹腔取材法最为实用,而目前获取小鼠巨噬细胞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培养液灌洗实验动物腹腔,从腹腔灌洗液中分离巨噬细胞,还有一种方法向动物腹腔中注射刺激物(如牛血清,淀粉,糖原,脂多糖,矿物油,PRMI1640培养液等),这样使机体产生大量巨噬细胞后再腹腔灌洗,但由于许多刺激物能激活巨噬细胞,而被激活的巨噬细胞大量吞噬刺激物,有此得到的巨噬细胞培养用于培养时,细胞中的刺激物不能很快被消化而残留在细胞中,影响细胞代谢,同时也不能很好的模拟体内环境,所以我们直接用培养液灌洗实验动物腹腔,从腹腔灌洗液中分离巨噬细胞。我们选择6周龄的昆明小鼠是因为此年龄小鼠能产生最多的巨噬细胞。 2试验材料 昆明种小鼠10只体重约18g~25g(约6周龄)由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公鸡1只 PRMI1640培养基 新生小牛血清 HEPES D-Hanks液 青霉素 链霉素 3试验仪器 无菌操作台手术刀解剖剪解剖镊止血钳5m注射器注射针,试管、培养瓶(12),12孔培养板(12)等。 二氧化碳培养箱 生物显微镜 高速冷冻离心机 低温冰箱 4实验步骤 4.1细胞培养液的制备及消毒制备方法: 将RPMI1640干粉一袋,HEPES4. 77g加入800m1三蒸水中,充分溶解后缓慢加入碳酸氢钠并逐步添加三蒸水,使溶液的pH值处于7. 2-7. 4之间,容积为1000m1。 鸡红细胞悬液制备:按无菌操作,自鸡翼下静脉采血,立即置入盛有五倍于取血量的1%肝素抗凝剂的三角烧瓶中,混匀,4℃冰箱内保存。使用前,以无菌生理盐水离心洗涤3次,前一次离心速度为1500r/min,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和界面粒细胞层,最后连续离心2次(2000r/min,5分钟),用生理盐水配成1%鸡红细胞悬液备用。 培养液的无菌处理: (1)将0.45微米和0.22微米的微孔滤膜浸过三蒸水,与zeiss过滤装置所需的清洁不锈钢筒、钢筛、胶管安装好,并高压灭菌。 (2)在净化室内,打开己消毒的zeiss抽滤器,将配制好的RPMI1640培养液进行过滤,开将过滤后的RPMI1640培养液分装,置入4℃冰箱中备用。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

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 (一)原理: 四甲基偶氯唑盐(MTT)可作为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的底物。当有活细胞存在时,线粒体内琥珀酸脱氢酶可将淡黄色的MTT还原成紫兰色的甲臢,将结晶的甲臢溶解释放后,可根据所测的OD值反映活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从而推知待测样品的水平。 (二)材料: MTT、电子天平、PBS液、二甲基亚砜、无菌针头过滤器、细胞计数板、台盼兰、无菌操作台,CO2培养箱,酶标仪,-20℃冰箱。用称取50mg的MTT,溶于10ml后,终浓度为5mg/ml,过滤除菌,无菌EP管分装,-20℃避光保存。丝裂原:PHA、ConA、PWM或其他丝裂原 (三)方法: 1、脾细胞制备: (1)小鼠颈椎脱臼处死,75%乙醇浸泡3分钟,取出小鼠置于无菌纸上,左腹侧朝上; (2)在小鼠左腹侧中部剪开小口,撕开皮肤,暴露腹壁,可见红色长条状脾脏; (3)在脾脏下侧提起腹膜,剪开后上翻,暴露脾脏,用镊子提起脾脏,眼科剪分离脾脏下面的结缔组织,取出脾脏。放入盛有5ml Hanks液的培养皿中; (4)制备脾细胞悬液 ①钢网研磨法:无菌取脾,将脾脏放置不锈钢网(100或200目)上,置于盛有适量无菌Hanks液的小平皿中,用镊子轻轻将脾撕碎,用注射器针芯轻轻研压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经200目筛网过滤,用Hanks液洗3次,每次离心1000r/min 5-10min, (或1500rpm,4-7min)。取出100ul,稀释后在细胞计数板上进行细胞计数,并用台盼兰染色(0.1ml0.6%台盼兰+0.1ml1.7%Nacl液+0.2ml细胞悬液,混匀),计算细胞存活率(应在95%以上)。调整细胞浓度为 5 105/ml。 ②梳刮法:脾脏可用镊子轻轻梳刮,避免将脾脏弄成碎片,将细胞悬液吸入

解剖牛实验报告

《家畜解剖学》实习报告 班级:12高职畜牧兽医班 学号: 201202010137 姓名:赵飞 实习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实习目的_________________ 实习要求_________________ 实习物品_________________ 实习过程_________________ 实习收获_________________ 实习建议和意见________________

(一) 实习日期。 2012年12月17日至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一至星期五 (二)实习目的。 通过活体家畜的解剖活动,使理论联系实践,做到复习和巩固一个学期以来所学到的家畜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并进一步掌握不同家畜品种的各系统器官的 解剖结构特点和练习家畜解剖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从而为后期有关课程和为将 来畜牧生产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实习要求: 按照本实习指导书的指导方法和参考教材有关内容与插图,边解剖边观察,认识和掌握各器官的位置、色泽、形态、硬度和结构以及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认真做好观察记录,记录要详细,必要时可以绘图或照相。 (二)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团结互助,听从指挥,严守课堂纪律。 (三)总结讨论,认真写好实习报告,按时缴交。 (四)实习物品 1大盆1个 2小盆1个 3大棕绳1条 4 小棕绳1条 5听诊器1具 6体温表1支 7钢卷1把 8手术刀2把 9手术剪2把 10镊子2把 11止血剪2把 12骨锯1把 13骨斧1把 14剥皮刀5把 15酒精棉球1瓶 16肥皂1块 17毛巾1块 18棉线1个 19脱脂棉适量 20凿子1把 21测杖1把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案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案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四年本科 课程编号: 制定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制定人员:朱道立 制定日期:2011.7 审定人: 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实验教案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实验>教案 师:朱道立 授课对象:生物科学本科生 组织学与解剖学实验要求 严格遵守上课纪律,不迟到。 实验前要做好预习,并填好预习报告。 实验观察要求认真仔细,鼓励探索与讨论。 认真准备“课堂问答”,积极回答课堂提问。 实验报告:认真完成,按时上交,绘图用铅笔要有标注。 组长做好卫生安排,值日生自觉留下做好卫生工作。 标本、模型、装片要轻拿轻放,损坏要登记并按规定赔偿。 注意保持清洁,不乱扔垃圾和废品。

绘组织结构图: 单层柱状上皮多极神经元 课堂问答: 什么是上皮、内皮、间皮? 人血有哪些有形成分?光镜下怎样区分五种白细胞?

二运动系统实验 目的: 察骨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察人类骨骼的组成及其构造特点 过几个主要关节的观察,了解关节的基本结构 察骨骼肌形态及组成,了解各骨骼肌的名称和作用 用具: 镜 :人体全身骨骼标本、散骨。 :髋关节标本、肩关节标本、膝关节标本、肘关节标本、脊椎骨及关节标本、胸骨及关节标本、手关节标本、足关节标标本。 :肌肉模型 :骨、骨骼肌(猪) 步骤: 骼 骨形态、构造和成分: :长、短、扁、不规则骨 :骨膜、骨质、骨髓 :有机物,无机物 脊柱: :椎体、椎弓、椎孔、棘突、横突、上下关节突、椎间孔。 :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椎1、尾椎1。 :椎间盘、关节突关节、韧带。 特征观察 胸廓: 椎、12对肋骨、1胸骨。 颅骨: 8块,面颅15块。 上肢骨及连接 带骨:锁骨、肩胛骨 上肢骨:肱骨、尺骨、桡骨、腕骨、掌骨、指骨。 :肩关节、肘关节。 下肢骨及连接 下肢带骨:髋骨 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 :髋关节、膝关节、骨盆、足弓。 骼肌 肌的形狀和结构 结构可分为肌腹和肌腱(由胶原纤维构成)。 长、短、扁、轮匝肌;有二腹肌、二头肌。 肌的辅助装置 筋膜浅筋膜(皮下筋膜)、深筋膜(固有筋膜)

实验报告-细胞原代培养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三细胞原代培养 1引言 1.1 实验目的 1. 理解细胞原代培养原理。 2. 了解细胞原代培养的应用。 3. 独立进行鼠胚和鸡胚细胞原代培养操作。 4. 巩固无菌操作技术。 1.2 实验原理 细胞原代培养:原代培养组织直接从机体获取后,通过组织块长出单层细胞或者用酶消化或机械方法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培养,严格意义上的原代培养指在首次传代前的培养,但通常把第一代至第十代以内的培养细胞统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2实验仪器、试剂及操作步骤 2.1 实验仪器 超净工作台、倒置相差显微镜、CO2培养箱、酒精灯、酒精棉球、酒精喷壶、试管架、滴管筒 (头)、废液缸、手术小直剪刀、眼科直镊子、眼科弯镊子、玻璃平皿、培养瓶等 2.2 实验试剂 DMEM培养基、D-Hanks缓冲液、血清、抗生素、胰蛋白酶消化液等 2.3 实验材料 动物:9至12日龄的鸡胚、15日龄的鼠胚 2.4 实验步骤 A.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1.实验室和超净工作台消毒,紫外照射20Min左右。 2.穿好实验服,进无菌室前穿鞋套、洗手。 3.关闭紫外灯,开日光灯和开风机,超净工作台台面应整洁,用75%酒精擦双手消毒,擦拭台面。 4.在D-Hanks缓冲液中按1:100的比例加入双抗。 5.取9-12日龄鸡胚,用照蛋器照检,画出气室边界和胎位。将鸡胚置于鸡卵架上,用酒精棉球擦拭蛋 壳。 6.用镊子在鸡蛋气室位置敲一道划痕,然后用镊子小心去除气室部位的蛋壳。 7.换用洁净的无菌镊子揭开膜,取出鸡胚至灭菌的培养皿中,用D-Hanks缓冲液冲洗鸡胚。 8.用眼科剪去除鸡胚的头部、四肢以及内脏,然后用D-Hanks缓冲液充分洗涤躯干。 9.将躯干置于小平皿盖中,用D-Hanks缓冲液至少洗涤3次,充分弃除红细胞。 10.用无菌眼科小剪刀将鸡胚躯干剪成1mm3的碎块。在胚胎组织块中加入1mL的胎牛血清,用滴管吸取组 织块接种到培养瓶内。在培养瓶中放置10-15个组织块。 11.在培养瓶的另一侧面加入完全培养基,注意不要冲到组织块。将接种组织块的培养瓶面朝上在

解剖牛实验报告

《家畜解剖学》实习报告 班级: 12 高职畜牧兽医班 学号:201202010137 姓名:赵飞 实习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实习目的 _________________ 实习要求 _________________ 实习物品 _________________ 实习过程 _________________ 实习收获 _________________ 实习建议和意见 ________________

(一)实习日期。 2012年12月 17日至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一至星期五 (二)实习目的。 通过活体家畜的解剖活动,使理论联系实践,做到复习和巩固一个学期以来所学到的家畜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并进一步掌握不同家畜品种的各系统器官的 解剖结构特点和练习家畜解剖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从而为后期有关课程和为将 来畜牧生产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习要求: 按照本实习指导书的指导方法和参考教材有关内容与插图,边解剖边观察,认识和掌握各器官的位置、色泽、形态、硬度和结构以及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认真做好观察记录,记录要详细,必要时可以绘图或照相。 (二)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团结互助,听从指挥,严守课堂纪律。 (三)总结讨论,认真写好实习报告,按时缴交。 (四)实习物品1大盆 1个2小盆 1个 3大棕绳 1条 4 小棕绳 1 条 5听诊器 1具 6 体温表 1 支 7钢卷 1把8手术刀 2 把 9手术剪 2把10镊子 2把 11止血剪 2把12骨锯 1把 13骨斧 1把14剥皮刀 5 把 15酒精棉球 1 瓶16肥皂 1块 17毛巾 1块18棉线 1个 19 脱脂棉适量20凿子 1把 21测杖 1把

解剖牛实验报告-

解剖牛实验报告-

金山学院课程实习报告报告题目《小牛活体解剖课程实习》课程名称《家畜解剖学》 实习地点动物医学家畜解剖实验室实习时间 专业动物医学班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要求 一、实习目的: 通过活体家畜的解剖活动,使理论联系实践,做到复习和巩固一个学期以来所学到的家畜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并进一步掌握不同家畜品种的各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特点和练习家畜解剖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从而为后期有关课程和为将来畜牧生产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要求: (一)按照本实习指导书的指导方法和参考教材有关内容与插图,边解剖边观察,认识和掌握各器官的位置、色泽、形态、硬度和结构以及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认真做好观察记录,记录要详细,必要时可以绘图或照相。 (三)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团结互助,听从指挥,严守课堂纪律。 (四)总结讨论,认真写好实习报告,按时缴交。 (二).家畜品种:牛 性别:母

年龄:未知 活重:59斤 放血后重:56斤 (三).解剖程序和观察内容 1.活体观察 毛色:褐色前后关节:健全蹄着地情况:正常 观察巩膜为白色,瞳孔为椭圆形,眼结膜粉红色、正常 健康状况:良好叫声:小声,嘶哑鼻镜:湿润眼神:呆滞呼吸时胸部起伏情况:较大 2.活体触摸 左手抓住鼻梁和颊部,右手抓住下颌,用劲拉开口腔(用两指伸入齿间缘,用力往下压)拉出舌头。观察口腔粘膜和舌粘膜的眼神是正常的。呈粉红色。 用手触摸肩前淋巴结、髂下淋巴结 用手触摸肋骨、肋间隙、髋结节、坐骨结节、髋关节、肩关节 触摸乳房,乳头两个 触摸关节和蹄部 触摸喉头、气管,按压颈静脉沟后部,颈静脉怒胀彭起 3.处死 磨刀,绑定,称重。

人体躯干骨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人体躯干骨实验报告 篇一: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指导 实验报告 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 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本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标本模型,使学生掌握掌握人体九大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巩固解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学生: 1.重视实验课,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及步骤并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 2.实验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操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 如:(1)椎骨的形态特征? (2)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 (3)椎间盘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4)脊柱的侧面的四个生理弯曲及意义。

3.实验后,认真整理实验物品,如有损坏及时交给实验老师。 班级: 组别: 日期: 实验指导教师: 实验室守则 1.遵守学习纪律,准时到达实验室。实验时因故外出或早退应向教师请假。 2.要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3.保持实验室安静,讲话要低声,不要影响其他人实验。 4.实验时严格遵守代教教师及课代表的指示。 实验内容 任务一观察躯干骨及其连结 一、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 1.能在骨标本上说出躯干骨的组成,胸廓的组成。 2.能在骨标本上辨认椎骨、胸骨的形态结构。 3.能指出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二)实验器材 分离躯干骨标本完整脊柱和胸廓标本

(三)实验步骤 1.分组取标本 学生需提前分组,每组成员需按照课代表及组长的分配确定座位,未经代教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更换桌位。各组组长到课代表处领取骨标本,分发给每位组员作好记录以便回收。 2.保持安静,听代教教师讲解椎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脊柱和胸廓结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本过程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如有问题等教师讲解完毕再行询问。 3.观察并记录结果每位同学需认真观察标本,结合理论知识理解椎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重点理解脊柱侧面观、椎间盘结构和胸骨角,最后绘图,书写实验报告。 4.还标本,打扫卫生实验完成后将标本还给组长或课代表,检查物品是否有损坏,如有问题及时向代教教师反映情况,按实验室相关规定提供赔偿。服从课代表分配搞好实验室卫生。 (四)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是观察躯干骨的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观察躯干骨连接时,重点认识椎间盘的结构,椎骨间的韧带,脊柱侧面的生理弯曲和胸廓的组成及形态。认识胸骨角。 (五)实验结果

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淋巴增殖实验: 第一种,取外周血和脾脏分离淋巴细胞用于淋巴增殖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⑴雏鸡翅下釆血2mL,加入1mL抗凝血和1mLPBS的混合液,混合均匀后,缓缓加入装有2mL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无菌透明的大离心管中,不要摇晃,注意血液与淋巴细胞分离液不要混合,2000rpm,离心20min,可以看见中间有层白色雾状白细胞,吸取白细胞至2inL离心管中,2000rpm离心5min取沉淀; (2)向离心管中加入1mL 1640清洗2遍,2000rpm离心5min取沉淀; ⑶将沉淀悬于1mL DMEM,细胞计数板计数,取 1 xlO7个细胞悬于ImLPBS中,置于37°C培养箱中用CFSE (终浓度2gM)避光染色lOmin,每隔2-3min上下颠倒一次; (4)DMEM洗漆细胞2次,每次1mL,2000rpm离心6-7min; (5)悬于1mL DMEM 中; (6)取5xl05个细胞置于96孔板,同时加入20μ30μg/m的Con A,DMEM补齐至200μL,4℃二氧化碳培养箱诱导3d; (7)流式专用buffer洗涤2次,2000r离心5min,200μbuffer悬起,流式细胞仪检测。 取1小块脾脏加入1mL 1640研磨,脾脏细胞先用200μL红细胞裂解液作用5min,2000rpm离心5min,计数,之后重复上述步骤。

第三种,外周血液 T、B 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测定——MTT 测定法 1. 外周血液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无菌采取外周血液,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2000r/min,20min)分离淋巴细胞,再用 RPMI1640 培养液离心洗涤(1500r/min,10min)淋巴细胞 3 次,用台盼兰拒染法检测细胞活率>95%,同时进行细胞计数,用 RPMI-l640 完全培养液调细胞浓度至1×107/ml。 2. 外周血液 T 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测定于 96 孔微量培养板每孔加入50μl含20μg/m1 ConA 的 RPMI1640 培养液,对照孔只加 RPMI1640 培养液。向每孔中加入淋巴细胞悬液50μl,培养物总体积为100μl,细胞终浓度为 0.5×107/m1,Con A 终浓度为10μg/m1,设 3 重复孔。细胞置 40℃、%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21h。每孔加 5mg/m1MTT 溶液10μl,继续培养3h 后,加入100μl DMSO溶液,置于37℃培养箱恒温作用 15min,取出后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检测,以空白对照孔调零,检测 590nm 波长下的吸光度值(A590nm),结果以 3 重复孔平均值表示。 3. 外周血液 B 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测定于 96 孔微量培养板中每孔加入50μl 含10μg/m1LPS 的 RPMI1640 培养液,对照孔只加 RPMI1640 培养液50μl,设 3 重复孔。每孔中

人体实验报告

人体实验报告 篇一:人体尺寸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课桌椅设计,切实感受和认识人的因素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初步领会在产品设计中正确处理人的因素的方法。 同时了解座椅与人体骨骼结构、血液循环、体压、肌肉、神经等生理解剖因素的关系,以及怎么样才能设计符合人体生理解剖要求的课桌椅。 二、实验要求 通过对人体测量部分知识的复习,并对如何进行正确的人体测量,以及各种测量工具使用的介绍,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人体测量的正确方法并熟练运用到设计中。利用已掌握的正确人体测量方法,运用相应的测量工具,3-5人一组,完成个人数据的测量,并对如何进行课桌椅的设计展开初步的方案思考。 三、实验步骤: 1、认识测量工具 测量中所需仪器:人体侧高仪、人体测量用直角规、人体测量用弯角规、软卷尺 A、人体侧高仪 技术标准:国标GB5704.1-85

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测量范围为0-1996mm人体高度尺寸的测量 B、人体测量用直脚规技术标准:国标GB5704.2-85 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和0.1mm,测量范围为0-200mm和0-250mm人体尺寸的测量 C、人体测量用弯脚规技术标准:国标GB5704.3-85 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测量范围为0-300mm的人体尺寸的测量 2、介绍人体测量方法 1)测量条件 本标准所规定的测量方法,只有在被测者姿势、测量基准面和其他测量条件符合下列要求的前提下始有效。 1.1 基本姿势 1.1.1 直立姿势(简称:立姿)被测者挺胸直立,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手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膝部自然伸直,左、右足后跟并拢,前端分开,使两足大致呈45°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为确保直立姿势正确,被测者应使足后跟、臀部和后背部与同一铅垂面相接触。(内容可略) 1.1.2 坐姿被测者挺胸坐在被调节到腓骨头高度的平面上,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左、右大腿大致平行,膝大致弯屈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为确保坐姿正确,被测者的臀部、后背部应同时靠在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与观察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染色体组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掌握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标本制备。 2、初步掌握人类染色体G-带的显示方法及人类染色体G-带在染色体识别中的意义。 3、熟悉人类染色体的镜下检查和核型分析方法。初步掌握人类染色体G带的特征及其 识别。 二、实验原理 所谓外周血培养即是将外周血接种在适当的培培养物中加入适量的秋水仙素,使纺锤体微管解聚,这样细胞停留在中期,可以获得大量的分裂细胞。用低渗盐溶液(一般是0.075mol/L的KCl)处理,使其中的红细胞及分裂相细胞膜和一部分细胞质除去,最后以气干法制片,可获得较好的染色体养基中进行培养。人类外周血细胞本来是终末分化细胞,一般没有分裂能力,但经PHA(植物血球凝集素)或ConA等药物刺激后,转变成可分裂的转化细胞。 染色体显带是将染色体标本经过一定程序处理,并用特定染料染色,使染色体沿其长轴显现明暗或深浅相间的横行带纹――染色体带,这种技术,称为染色体显带技术。通过显带,人们可以准确地识别每一条染色体及染色体上的各个区段,并可发现染色体上较细微的结构变化。 在所有的显带技术中,G显带(G banding)是最常见的显带技术,它是将染色体标本用碱、胰蛋白酶或其它盐溶液处理后,再用Giemsa染液染色,在普通显微镜下,可见深浅相间的带纹,称G带(G band)。G显带方法简便,带纹清晰,染色体标本可以长期保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染色体病的诊断和研究。 正常人类染色体的数目为46条(23对),1960年的Denver会议和1963年的London会议制定了统一的人类染色体命名体制:按照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和着丝粒指数,将常染色体(22对)按大小用阿拉伯数字标记,顺次排列为1~22号,性染色体用X和Y标记;并按染色体大小和着丝粒位置,把人类染色体分为七个组,用大写字母A~G表示。 染色体经显带处理后,每条染色体都显示出其特定的带纹特征(见下表)。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准确地识别每条染色体,检出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畸变。 表1 人染色体组型及其特征

颈部解剖实验报告

《局部解剖学》颈部解剖实验报告 一、一般项目 1.实验名称:颈部解剖操作 2.实验者: C班6组 吴志军() 沙喜() 高志玲() 丁晓燕() 指导老师:于波 3.实验地点和时间:解剖楼105室 2015年10月31日 ) 二、实验目标 1.观察颈部浅层肌肉及血管位置及走形 2.观察颈部浅神经位置与走形 3.观察颈筋膜位置及其内部结构 4.观察颈部各区的境界及其内部结构 三、实验准备 实验室提供解剖器械,如:解剖刀、镊子、血管钳等。 四、实验步骤 1.尸体仰卧,肩部垫一木枕,使头部尽量后仰。做以下切口:正中切口: 沿颈前正中线,自下颌骨下缘中点沿颈前正中线向下切至胸骨颈静脉 切迹中点;上横切口:自正中切口上端,沿下颌骨下缘向外侧切至乳 突;下横切口:自正中切口下端,沿锁骨向外侧切至肩峰。剥皮并翻 向两侧; 2.; 3.沿锁骨将颈阔肌切断,向上剥离; 4.剥离浅层结构后,剖出封套筋膜;切断胸锁乳突肌在胸骨柄和锁骨上 的起点,向上翻开; 5.分离肩甲舌骨肌及胸骨舌骨肌,显露颈动脉鞘; 6.纵向切开颈动脉鞘,探查鞘内结构。

五、实验结果 1. 剥皮并翻向两侧,可见颈阔肌,该肌宽而菲薄,此肌起自胸大肌 筋膜、三角肌筋膜,越过锁骨斜向内上方,至于下颌下体下缘及 腮腺咬肌筋膜; 2. 在颈前正中线两侧浅筋膜内可见颈前静脉; 3. 在下颌角后下方,沿胸锁乳突肌表面寻找出颈外静脉。发现该具 尸体左侧颈外静脉较右侧明显增宽。 4.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找出颈丛皮支:追踪出耳大神经,枕小 神经,锁骨上神经,颈横神经由于处理不慎,无法追踪。 5.剥离浅层结构后,可见封套筋膜;向上翻开胸锁乳突肌,可见肩甲舌骨肌、胸骨舌骨肌;修洁肩甲舌骨肌及胸骨舌骨肌后,显露 甲状腺假被膜,剥离此被膜即可显露甲状腺;切开深筋膜浅层后, 显露下颌下腺,寻出一枚大小约1cm的下颌下淋巴结; · 6. 分离肩甲舌骨肌及胸骨舌骨肌后显露颈动脉鞘,在颈动脉鞘前壁 显露颈攀,追踪其分支,寻出舌下神经,副神经颈支; 7. 纵向切开颈动脉鞘,可见颈动脉位于内侧,静脉位于外侧,迷走 神经位于两者之间的后方;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探查颈动脉小球; 颈内动脉起始部探查颈动脉窦;将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分别向两 侧拉开,在两者深面寻找迷走神经干,在喉旁寻找喉上神经,喉 返神经,交感神经干。追踪出星状神经节。 六、讨论 此次由于解剖需注意的是由于颈部皮肤较薄,切口要浅,以免损伤颈阔肌。解剖难点:1)颈攀:颈攀位于颈动脉鞘浅层;由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构成。其中第1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随舌下神经走形,在颈动脉三角内离开舌下神经,称颈攀上根;第2,第3颈神经前支的纤维经过颈丛联合发出降支,称颈攀下根。上下两根在颈动脉鞘浅面合成颈攀。2)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为化学感受器,有调节呼吸的作用。此次解剖中两侧均能显露出该结构。3)星状神经节:是由第6,7颈部神经节构成的颈部节和第1胸神经节融合而成,有时还包括了第2胸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广泛分布C3-T12节段的皮肤区域,在功能上属于交感神经节。 七、小结 通过这次的颈部的解剖、观察和辨认,我们对颈部的境界及其内部结构有了更系统的认识。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了颈部的层次结构和各脏器之间的毗

关于鸡解剖实验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542-21 关于鸡解剖实验报告(完 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关于鸡解剖实验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实验名称:鸡的解剖 二、试验时间:20xx年12月12日 三、实验地点:动医楼 四、使用器械:镊子(不带齿)、手术刀、手术剪 五、解剖程序:首先把鸡处死,方法是:在鸡的颈部靠近头处开口放血致死;然后解剖 六、观察内容 1. 嗉囊:食管的膨大部,位于叉骨之前,直接在皮下,偏右 2. 腺胃:纺锤形,在肝左右两叶之间的背侧 3. 肌胃:紧接与腺胃,近圆形,呈暗红色 4. 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右侧,前端与肌胃相接,

灰白色,管状 5. 空肠:前接十二指肠,后接回肠,灰白色,管状 6. 回肠:前接空肠,后接结直肠,夹在两条盲肠之间,灰白色,管状 7. 结直肠:很短,前接回肠 8. 胰腺:夹在十二指肠降升支之间,淡黄色,长条形 9. 肝:位于腹腔前下部,暗褐色,分左右两叶,右叶有一绿色胆囊 10. 法氏囊:位于鸡的泄殖腔的背侧,是泄殖腔的一个盲囊 11. 气管:较长而粗,半透明管状,位于皮下,偏右,进入胸腔在心基上方分为两个支气管 12. 鸣管:位于气管与支气管交叉处,分外鸣膜和内鸣膜,禽类的发声器官 13. 肺:位于胸腔背侧,扁平四方形 14. 心脏:位于胸腔前下方,心基朝向前方,椎

解剖牛实验报告记录-

解剖牛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 日期: 2

IW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金山学院课程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 动物医学班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L' ■-- 报告题目 《小牛活体解剖课程实习》 课程名称 《家畜解剖学》 实习地点 动物医学家畜解剖实验室

(一) .实验目的、要求 一、 实习目的: 通过活体家畜的解剖活动, 使理论联系实践,做到复习和巩固一个学期以来所学到的家畜解 剖学的基本知识,并 进一步掌握不同家畜品种的各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特点和练习家畜解剖的操 作技能和方法,从而为后期有关课程和为将来畜牧生产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实习要求: (一) 按照本实习指导书的指导方法和参考教材有关内容与插图, 边解剖边观察,认识和掌握各器官 的位置、色泽、形态、硬度和结构以及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认真做好观察记录,记录要详细,必要时可以绘图或照相。 (三) 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团结互助,听从指挥,严守课堂纪律。 (四) 总结讨论,认真写好实习报告,按时缴交。 (二). 家畜品种:牛 性 年 活 (三) .解剖程序和观察内容 1. 活体观察 毛色:褐色 观察巩 膜为白色, 健康状况:良好 2. 活体触摸 左手抓住鼻梁和颊部,右手抓住下颌,用劲拉开口腔(用两指伸入齿间缘,用力往下压)拉出舌头。 观察口腔粘膜和舌粘膜的眼神是正常的。呈粉红色。 用手触摸肩前淋巴结、髂下淋巴结 用手触摸肋骨、肋间隙、髋结节、坐骨结节、髋关节、肩关节 触摸乳房,乳头两个 触摸关节和蹄部 触摸喉头、气管,按压颈静脉沟后部,颈静脉怒胀彭起 3. 处死 磨刀,绑定,称重。 右手按压住颈静脉沟的颈基部,让颈静脉鼓起, 主刀手迅速于颈静脉沟的后 1/3部切开皮肤约6厘米长。 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把颈静脉挤向上方,继续分离结缔组织,在气管的侧面即可摸到搏动的颈动脉。 把颈动脉拉出,分离迷走交感干,用止血钳夹住颈动脉的头端,用一只手拉住颈动脉的胸段,用手 术刀切开颈动脉。进行放血。 抽筋后,用手触摸睫毛,判断是否死亡(如果睫毛不动,则表示已经死亡) 瞳孔放大。 别: 龄: 重: 母 未知 59斤 56斤 放血后重: 前后关节:健全 蹄着地情况:正常 瞳孔为椭圆形,眼结膜粉红色、正常 叫声:小声,嘶哑 鼻镜:湿润 眼神:呆滞 呼吸时胸部起伏情况:较大

解剖学实验报告-总

《正常人体结构》实验(实训)指导 专业: 班级: : 学号: 日期:

前言 一、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 正常人体结构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本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标本模型,使学生掌握掌握人体九大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巩固解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学生: 1.重视实验课,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及步骤并结合实验容复习有关理论。 2.实验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操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如:(1)椎骨的形态特?(2)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3)椎间盘的结构及临床意义。(4)脊柱的侧面的四个生理弯曲及意义。 3.实验后,认真整理实验物品,如有损坏及时交给实验老师。 二、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每次试验后要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文字简练、通顺、书写整洁。主要项目要求如下: 1.注明、班级、组别、学号、日期、代教教师。 2.实验号数和题目(如:实验室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基本组织。 3.实验目的。 4.实验器材。 5.实验容。 6.实验结果:将实验过程所观察到的容认真得用铅笔绘画于实验报告上。

7.讨论和结论:实验讨论是根据已知的理论知识对结果进行解释与分析,实验结论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概括性的理解与判断,即达到使实验结果能验证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知识的目的。 三、实验室守则 1.遵守学习纪律,准时到达实验室。实验时因故外出或早退应向教师请假。 2.要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3.保持实验室安静,讲话要低声,不要影响其他人实验。 4.实验时严格遵守代教教师及课代表的指示,实行各组器材自己使用的原则,不得与别组调换,以免混乱。

鸡解剖实验报告.doc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鸡的解剖 二、试验时间:2012年12月12日 三、实验地点:动医楼 四、使用器械:镊子(不带齿)、手术刀、手术剪 五、解剖程序:首先把鸡处死,方法是:在鸡的颈部靠近头处开口 放血致死;然后解剖 六、观察内容 1.嗉囊:食管的膨大部,位于叉骨之前,直接在皮下,偏右 2.腺胃:纺锤形,在肝左右两叶之间的背侧 3.肌胃:紧接与腺胃,近圆形,呈暗红色 4.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右侧,前端与肌胃相接,灰白色,管状 5.空肠:前接十二指肠,后接回肠,灰白色,管状 6.回肠:前接空肠,后接结直肠,夹在两条盲肠之间,灰白色,管 状 7.结直肠:很短,前接回肠 8.胰腺:夹在十二指肠降升支之间,淡黄色,长条形 9.肝:位于腹腔前下部,暗褐色,分左右两叶,右叶有一绿色胆囊 10.法氏囊:位于鸡的泄殖腔的背侧,是泄殖腔的一个盲囊 11.气管:较长而粗,半透明管状,位于皮下,偏右,进入胸腔在心 基上方分为两个支气管 12.鸣管:位于气管与支气管交叉处,分外鸣膜和内鸣膜,禽类的发

声器官 13.肺:位于胸腔背侧,扁平四方形 14.心脏:位于胸腔前下方,心基朝向前方,椎体形 15.肾:位于综荐股两旁和髂骨内面,红褐色 16.卵巢:位于左肾前部肾上腺的腹侧,上有发育着的大小不一的黄 色卵泡 17.输卵管:分为: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子宫,阴道五部分 壶腹部:受精部位 壶腹部:产生蛋清的部位 峡部:形成蛋壳膜 子宫:形成蛋壳及其色素 阴道:在蛋壳外面形成少量灰质 18.髂腓肌:相当于臀股二头肌,位于髂骨脊,以圆腱止于腓骨 19.坐骨神经:位于髂腓肌下面,体内最粗大的神经,白色,线状 七、体会:通过这次解剖实验课,我对鸡的一些组织和器官有了一 定的了解,也掌握了相关的一些知识。最重要的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乐趣。在外人看来也许解剖课很没意思,但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不仅掌握了知识,也获得了乐趣。 生物工程09级1班

解剖山羊实验报告,

金山学院课程实习报告报告题目《山羊活体解剖课程实习》课程名称《家畜解剖学》 实习地点动物医学家畜解剖实验室实习时间 专业动物医学班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要求 一、实习目的: 通过活体家畜羊的解剖活动,使理论联系实践,做到复习和巩固一个学期以来所学到的家畜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并进一步掌握不同家畜品种的各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特点和练习家畜解剖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从而为后期有关课程和为将来畜牧生产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要求: (一)按照本实习指导书的指导方法和参考教材有关内容与插图,边解剖边观察,认识和掌握各器官的位置、色泽、形态、硬度和结构以及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认真做好观察记录,记录要详细,必要时可以绘图或照相。 (三)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团结互助,听从指挥,严守课堂纪律。 (四)总结讨论,认真写好实习报告,按时缴交。 (二).家畜品种:山羊 性别:母 年龄:未知 活重:59斤 放血后重:56斤 (三).解剖程序和观察内容 1.活体观察 毛色:褐色前后关节:健全蹄着地情况:正常 观察巩膜为白色,瞳孔为椭圆形,眼结膜粉红色、正常 健康状况:良好叫声:小声,嘶哑鼻镜:湿润眼神:呆滞呼吸时胸部起伏情况:较大2.活体触摸 左手抓住鼻梁和颊部,右手抓住下颌,用劲拉开口腔(用两指伸入齿间缘,用力往下压)拉出舌头。观察口腔粘膜和舌粘膜的眼神是正常的。呈粉红色。 用手触摸肩前淋巴结、髂下淋巴结 用手触摸肋骨、肋间隙、髋结节、坐骨结节、髋关节、肩关节 触摸乳房,乳头两个 触摸关节和蹄部 触摸喉头、气管,按压颈静脉沟后部,颈静脉怒胀彭起 3.处死 磨刀,绑定,称重。 右手按压住颈静脉沟的颈基部,让颈静脉鼓起, 主刀手迅速于颈静脉沟的后1/3部切开皮肤约6厘米长。 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把颈静脉挤向上方,继续分离结缔组织,在气管的侧面即可摸到搏动的颈动脉。把颈动脉拉出,分离迷走交感干,用止血钳夹住颈动脉的头端,用一只手拉住颈动脉的胸段,用手术刀切开颈动脉。进行放血。 抽筋后,用手触摸睫毛,判断是否死亡(如果睫毛不动,则表示已经死亡)。 瞳孔放大。

《人体解剖学》实验要求和报告

《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供医学专科各专业用)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解剖教研室 2004年8月修定

编写说明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学科,直观性很强。教学活动的形式主要为课堂讲授、演示、自学、观察标本、模型、挂图及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象化教学。实验课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人体形态结构进行独立的观察、分析、比较、描述和归纳。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记忆和理解。 根据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我校安排的授课计划及目前的实验条件,本指导将实验内容分为二十四部分来编写,主要供临床医学专科用。其它不同专业亦可参考或取舍使用。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04年8月 1

目录 实验注意事项………………………………………………………………( 3 )实验一躯干骨…………………………………………………………( 4 )实验二上肢骨下肢骨………………………………………………( 6 )实验三颅骨…………………………………………………………( 8 )实验四躯干骨与颅骨的连接…………………………………………( 10 )实验五上肢骨及下肢骨的连接………………………………………( 12 )实验六躯干肌…………………………………………………………( 14 )实验七头颈肌四肢肌………………………………………………( 16 )实验八消化管…………………………………………………………( 21 )实验九消化腺…………………………………………………………( 24 )实验十呼吸器官………………………………………………………( 26 )实验十一泌尿器官……………………………………………………( 29 )实验十二男性生殖器官………………………………………………( 31 )实验十三女性生殖器官………………………………………………( 34 )实验十四腹膜内分泌器官………………………………………( 36 )实验十五心…………………………………………………………( 38 )实验十六动脉静脉………………………………………………( 40 )实验十七淋巴系统…………………………………………………( 43 )实验十八眼…………………………………………………………( 45 )实验十九耳…………………………………………………………( 47 )实验二十脊髓………………………………………………………( 49 )实验二十一脑………………………………………………………( 51 )实验二十二中枢神经传导路…………………………………………( 55 )实验二十三脑和脊髓的被膜及脑脊液循环…………………………( 57 )实验二十四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 60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