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双宾构式差异的认知语用识解

英汉双宾构式差异的认知语用识解
英汉双宾构式差异的认知语用识解

2009年3月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M ar.2009第17卷 第1期 Jou rnal of X i an In ter na tional S tudies Un iversity V o.l17.N o.1

英汉双宾构式差异的认知语用识解

田延明,王淑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 要: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的语言在语法结构类型和数量上都展示出程度不同的差别。英汉两种语言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多相同的结构,但这些结构可能具有相同和不同的语法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英汉双宾构式的研究,分别从双宾构式的功能、概念化,原型理论,整体生成性角度来为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寻求认知理据,从而概括出双宾构式生成的认知机制。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语法结构意义的新的认知识解。

关键词:双宾构式;认知;识解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9876(2009)01 0010 04

Abstrac t:The l anguag es i n t he real wo rld presen t different deg rees of va riati ons i n g ramm atical struc t ure types and nu m ber.

T here are m any seem ing l y si m ilar structures i n Eng lish and Chi nese.H owever,they present si m il a r and different gra mm ati ca l m ean i ng s.Th is paper a i m s to exp l o re the cogniti ve mo ti vations o f t hese differences from t he aspects of function,conceptua liza ti on,pro totype t heor i es,and ho li sti c genera ti on so tha t we can abstrac t t he cognitive mechan i s m o f d itransiti ve construction, wh ich may help us to f o r m cogn iti ve construa l of gra mm ati ca l structures.

K ey word s:d i transiti ve constructi on;cogn iti on;construal

1.引言

对于构式的定义,G ol dber g(1995:4)是这样说的: C 是构式,当且当C是一个形式配对时,但其形式或意义的某些方面均无法从C的组成部分或其他已有结构作出严格的预测。 这段话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互动观和整体观。也就是说人们在对现实感知的基础上,通过人脑中已经积淀的概念框架、脚本和图式来整合融入某一结构中的语言要素的含义,语言各个要素的结合,撞击,通过人的能动的认知加工,会使这些要素生成一个全新的含义,这些含义是人的认知原型中所不具备的。语言中的变化多端的构式都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现象的能动性的反映。传统语法把动词进行分类处理,探讨不同动词的不同句法和语义特征,以及由这些特征所限制的动词的正确用法现在我们纳入 构式 这种整体性的语法表征结构,使得进入双宾构式的动词的数量大大增加,动词在该句式中使用的合理程度也随之大为提高,从而产生了经济效果。框架信息和动词中心义之间的互动,可生成构式效果,动词与句式互动产生构式意义,与支撑语句的基本意义动词意义和用法可能会不一致,从而导致构式性的增加,一起对动词的宽泛解释,同时激活相应的百科知识。句式所触发的概念结构,对动词的论元结构进行调整,这些调整受到运动、致使、接触、状态改变等数量有限的认知识解成分的促动。本文从认知语法和构造语法的角度切入来探究英汉双宾构式的差异。

2.双宾构式与客体移动方向认知语用差别

双宾构式是一种常见的格式,自然受到语言学者们的重视,汉语学界多从动词的类别来描写这一结构。比如赵元任(1968)将双宾动词分为给予类、取得类、教类和借类;马庆株(1992)则分出了13类双宾语,有的是根据动词的语义特征分类,如交换类(换他四本杂志);有的是根据直接宾语的语义特征分类,如动量类(踢他一脚);有的则是根据间接宾语的语义特征分类,如处所类(放桌子上一本书)。从逻辑的角度来看,一次分类只能依据一个统一的标准,因为不同的标准会带来分类结果的交叉现象。所以笔者认为很有必要重新审视双宾动词的分类标准。以便给大家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界定双宾动词的方法。这个标准应该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简洁性,不仅能够准确地描写汉语双宾构式的实质,也便于揭示跨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双宾构式必然涉及下列要素,两个参与者、一个客体(具体物体,抽象思想、概念和服务等)和引起客体移动的动作。 客体 可以是具体的物体,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物品和思想的交流,交流就必然要涉及交流的双方即,物体、思想的输出者和它们的接受者。因此,现实社会拥有的现象也就必然在语言中有所反映,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典型性语言表达构式之一。物品和思想在动作动力的作用下从一个参与者流向另一个参与者,是输出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双向流动。所以参与者的角色不是物品、思想输出者就是它们的接受者,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互换关系。由此可见,客体的移动方向这一标准不仅可以对汉语的双宾构式做出准确的界定,而且还可以揭示英汉之间的本质差别。根据动作

导致客体移动方向,我们可把动词界定为3类:1)外向型动词,如例(1);2)内向型动词如例(2);3)双向型动词如例(3)。

(1)我给他一束花。

(2)他拿了我一本书。

(3)我借了李明两张桌子。

例(1)属于外向型动词,因为物品输出者 我 是 给予 了别人物品,是 付出者 、 牺牲者 ;而 他 是 接受者 和 受益者 。因此,物品输出者向外的动作 给 使物品向外移动。总体上讲,大多数 外向型 的动作使物品、思想输出者蒙受损失。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行为都会使输出者蒙受损失,这一点在语言的双宾构式中有着鲜明的体现。例(2)则表征的是内向型动词 拿 给 收益者 他 带来 利益 ,内向动词大多数都是给物品、思想获得者带来 利益 ,尽管有些时候内向动词也可能给 接受者 带来 损失 。例(3)中的动词 借 是双向动词,即用一个动词表示方向义相反的同一种动作行为,这正是汉语对传递动作行为概念化的特质。 借 可以是向内和向外两个方向。向内是 受益 ,向外是 受损 。

3.汉英物品传递的概念化认知语用差异

Langac ker(1991:327 329)在概括英语双宾构式的语法意义时指出: 来源 目标(source target pat h),即物体只能从主语向间接宾语发现转移。英语的双宾结构的主语等同于 来源 ,间接宾语等同于 目标 。然而汉语的主语既可以是来源又可以是目标,间接宾语也是如此。

英汉双宾结构一致的地方表现为部分给予类动词的句法行为和这个构式意义一样。因此可以相互直译。例如:

(4)John sent me a letter.约翰寄给我一封信。

(5)H e gave A lice a watch.他给了爱丽丝一块手表。

(6)H e teac hes us English.他教我们英语。

(7)W e paid the m100Yuan.我们付给他们100元钱。

(8)H e told me a story.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但是像以上这些例子中英汉双宾构式结构和意义完全对应的很少。在双宾结构中,英语的外向动词比汉语的更加丰富,这与英语的双宾构式的单一外向意义不无关系。例如:动词clear,bake,leave,cook,make,el ect, sho w,pour,fi nd,offer,w ish等。

汉语的双宾结构是内外双向的,句子的具体含义主要是由动词的自身方向决定的。比如汉语的 给类 动词是外向的,那么句子的意义就表示可以由主语向间接宾语转移; 取类 的动词是内向的,句子就表示客体向内转移。汉语中有一类典型的表示物品传递的动词,其方向义是中性的,既可以是内向的,也可以是外向的。结果就会造成歧义现象,要消除这种歧义现象就必须加上适当的介词或改变句子结构,对于汉语的这类方向义中性动词,英语将用不同的动词来表示,但是只有外向意义的动词才能用于双宾构式中。例如:

(9)我借了他一本杂志。(我借给他一本杂志/我从他那儿借了一本杂志)

(10)我租了他一间房子。

(11)我贷了他一万块钱。

(12)H e lent me a book.(he borro wed a book fro m me)

由于汉语的双宾构式是双向的,所以各种 取类 动词都可以用于其中,表示客体的内向转移。而英语相对应的动词要么不能用于双宾构式之中,要么意义正好与汉语相反。例如:

我买了他家一所房子。(I bought h i s fa m ily a house 与汉语意义相反)

他收了我一本书。(He received m e a book英语中无此结构)

他娶了我的女儿。(I marrie d hm i my daughter/M y daughter marr y hm i英语用相同动词 m arry ,汉语用不同的动词 娶/嫁 )

另外,汉语的双宾构式可以表示内向意义,一些本来没有方向意义的普通动词,进入双宾构式中则获得了内向意义。英语也是如此,但很多普通动词进入双宾构式中时被赋予的是外向意义。例如:

(13)我吃了他一个苹果。

(14)我读了他一本书。

(15)我赢了他一盘棋。

(16)I knit her a s weater.

(17)I ba ke hm i a cake.

(18)H e si ngs us a song.

4.双宾构式的语义认知语用生成机制

4.1双宾构式存在的现实理据

我们人类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现实世界有着纷繁复杂的现象,我们要反映这些现象就必须借助语言。语言中的结构是对现实的反映。我们用我们的身体(包括各种感觉器官)进行体验,人类的认识是基于对自身和空间的理解之上,沿着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由身体和空间到其他语义域的道路通过互动方式逐步发展起来的。在人类感知和体验的过程中,身体和空间首当其冲,在互动的基础上可产生一些基本的认知方式。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物品和思想的交流,物品和思想从一个交际者流向另一个交际者,使他们成为这个交际行为的 付出者 或 受益者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抉择,或是付出或是获取。这些非常重要的交际行为必然在语言构式中有所反映,有着对应的双宾构式。正是人类有相同的身体构造,所生活的环境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感知体验虽有差异,但仍有许多共同之处,这就成为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语义结构的基础。互动方式可能会有同有异,这就出现了相对性

中具有普遍性、普遍性中也有相对性的现象,两者具有辨证统一的关系。 不同的句法形式与不同的语义解释配对 的形式和语义配对思路,这就是构式语法的初衷(如:董艳萍、梁君英2002;陆俭明2004;石毓智2004;严辰松2006;梁君英2007)。

汉民族对 物品传递 的动作行为的概念化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即不区别客体移动的方向,用同一个动词对其进行概念化,因此该动词所涉及的物体运动的方向是内外向的。这种同一动词表双向的动作是从古汉语开始并发展起来的,这是用有限的汉字表达无限的语义,也就是为满足语言经济性要求而形成的。古代汉语之所以比现代汉语精练主要是当时人们交流方式所限造成的,那时人们在竹简,绢上写字是很不方便的。另外汉语本身的义合的特点也决定了要通过语境来确定这些双向动词的具体含义。然而英语则用独立的的两个动词来分别表示方向义相反的同一种动作行为。汉英的这种概念化上的对立恰好与其双宾结构的意义对立相平行。

4.2从原型范畴看英汉双宾构式

人类从基本层次范畴来认识事体、理解世界的,能快速、有效、成功地组织和处理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原型。在基本层次上人们对现实世界分类分得更为精确,这一层次与同一范畴的其他成员共享的属性最多,与其他范畴成员共享的属性最少,也最接近客观自然的分类。上义层次范畴没有经验上的完形,因此在心理上相对于基本层次来说不易识别。如相对于椅子、桌子、床等基本层次建立起来的上义层次 家具 ,没有任何具体可见的形状,缺乏适合于上位范畴内所以成员的视觉完形,它往往需要基本层次来获得属性。下义层次范畴比基本层次范畴增加了一些特别的、具体的属性,它们与认知背景、文化特征密切相关,也有好样本和差样本之分。

同样,S V O

1O

2

双宾构式中也有高原型性双宾构式

和次原型双宾构式。概念化是人们的一种基本认知活动,人们把概念化的结果用语言符号固定下来。概念化的对象和层次是不同的,对单一对象的认知结果一般反映为语言中的一个个词语,对事件关系的认知结果则可能反映为一种结构。在语言交际过程中, 物品思想输出者 , 接受者 和 被给物 的有效连接产生了双宾构式。也就是说在概念化和语言使用的过程中, 给 的概念受 语言和世界同构 的影响,规定动词与两个宾语发生句法关系而产生双宾结构,通过 给 类动词在该结构中的反复使用,

给 义便认知固化到,S V O

1O

2

构式中,从而使该句式本

身获得了 给予 的读义。由于双宾构式的基本认知是 物品转移 , 给予 是该结构中最典型的语义,一旦其中出现了非给类动词,该结构也会向它们分派 给 的意义或投射 给 的用法。这也就是说,双宾构式会在人们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整合非给予类动词的含义,使他们具备了 给予 义。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有高原型结构向次原型结构派生的过程。

4.3双宾构式的语义生成机制

我们认为双宾构式是一个机制来把某个交际内容推衍成为一个表达式并最后固化为一个构式的。这个机制有以下三个步骤组成:预设内容,入列构式,整合构式语义。

我们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无论是理解过程还是生成过程,只要涉及 物品的转移 我们首先要对交际的内容进行预测和假设,确定参与该物质过程的要素(给予者,接受者,物品,动作),只有具备了这些要素才能满足入列构式的条件,在入列过程中要确定这些要素的具体的身份地位,即界定好 付出者/受损者 , 接受者,受益者 ,传递物,以及 导致物品移动的动力来源动词 ,确定物品转移的方向。最后是整合构式意义,人们在表达的过程中,入句的是词义的整体,那么一些非典型给类动词是如何获得给予意义的呢?我们一般遵循的是从典型的双宾构式向非典型性的双宾构式推衍的方式,在认知的过程中努力寻求物品的接受者,这就可以实现非典型给予动词的 给予 意义。动力系统理论根据 复杂性 思想,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类复杂适应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这个子系统本身就是复杂的动力系统(Jackson1991)。复杂动力系统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生成整体论。 生成整体论的世界图景只有整体没有部分,只有过程没有静止 ; 只有大整体与小整体、大世界与小世界的区别 , 不存在静止不变的孤立的事物,不存在既成的、先定的部分 (李曙华2006)。当动词作为 组成成分 进入到一个句子的构式时,它其实是以一个未分化的整体在起作用的,这正如生成整体论所认为的, 生成过程是从整体到整体,而不是部分到整体 。非典型给予动词如: 烤 (ba ke)、唱歌(si ng)、演奏(play)、涂色(pai nt)、买(buy)等动词,他们拥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表示有意识的动作,并且动作都伴随生成物,都会涉及一连串的认知加工过程,动作前的思想准备(物品如何处理)和必要的物质准备,动作自身,生成物的出现和按照动作前是思想准备来处理生成物。

5.结束语

在英、汉语中,双宾构式激活的场景是动态的或以经验为基础的格式塔,以物品转移、致使移动或改变、经历某事、某物移动、感情投射等框架语义学、体验哲学等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为操作基础,对语义的考虑被体现成 以说者为主的对场景的识解 (L a ngacker:1991)。对于同样的对象,不同民族的认知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语言中的反映也不一样。同时,不同民族的认识视点和方式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结果就会导致两种语言的词语设立和结构意义的整齐对应关系。本文所讨论的英汉之间的对立,反映了两个民族对 物品传递 的动作和事件在认知系统上的系统差别。这些共性和个性可以从双宾构式与客体移动方向,原型范畴,概念化差异,语义生成机制等方

面的探讨得出其认知基础。当然,语法结构和现实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并不是说任何一种结构意义的产生都是来自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的结果,都与现实世界的一种事件相对应,也都能找到它们相同的词汇的概念化过程。语法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其中不同结构和标记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语法结构产生的另外一个来源是语言系统内部调整的结果,而不是对现实世界的事件认知的结果。由此可见,语法构式的意义必须在语言和现实之间,语言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只有内外结合才能在本质上探究出语言系统背后的认知理据,这对我们语言和语言教学以及交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Gol dberg,A.E.C onst ructions:A Con struc tion G ramm ar Approach to

Argum e n t a ti v e S t ru ct ure[M].Ch i cago:Un i versit y of Ch icago Press, 1995.

[2]Jackson, E.A.On t he con trol of co mp l ex dyna m i c s yste m s[J].Appli ed

Physi c s,1991,50(3):341 366.

[3]Langacker,Ronal d W.Conce p t,Imag e,and Sy m bol:Th e C ognitive

Ba sis of Gra mmar[M].Berli n&Ne w York:M ott on de G ruyter,1991.

[4]董艳萍,梁君英.走近构式语法[J].现代外语,2002(2):142 152.

[5]李曙华.当代科学的规范转换 从还原论到生成整体论[J].哲学

研究,2006(11):89 94.

[6]梁君英.构式语法的新发展:语言的概括特质 Gol gerg 工作中的

构式 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7]陆俭明.词语句法和语义的多功能性:对 构式语法 的理论解释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2):83 89.

[8]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88 92.

[9]石毓智.汉英双宾结构差别的概念化原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2):83 89.

[10]严辰松.构式语法论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7

11.

[11]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吕淑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8.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5年国家科学基金项目 图式理论框架下的语篇理解和生成模式研究 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5BYY014

本文为2005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中西文化语境构建与动态语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512044。

作者简介:田延明,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王淑杰,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收稿日期 2008 03 20

责任编校 采 玉

(上接第4页)

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新加坡第一语言英语的确立,引起华语地位的降低与中华文化的流失。新加坡华语教育系统几近崩溃的局面却又反弹出华语运动的蓬勃开展,并带来中华文化复兴的曙光。这些事实都为我们观照二者唇齿相依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一种文化在面临危机时所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回转力。

注释:

这样的做法颠覆了应用语言学定义上的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和母语的关系,这是新加坡比较特殊之处。

参考文献

[1]K roeber A l fred&C l yde K l u c khohn.Cu lt ure:A C ritic a lR evie w of C on

ce p ts and Defi n itions[M].N e w Yor k:V i n tage Books,1963.

[2]H umbo l dt,W.V.On L anguage:Th e D iversit y of Hum an L anguag e

S tru ct ure and Its Infl uence on t h eM en t a lDevelopmen t ofM anki nd[M].

Translat ed i n t o E nglis h by PeterH eat h.C a mb ri dge:C a mb ri dgeUn i ver sity Press,1836.

[3]Thum boo, E.A Th i rd M ap[M].S i ngapore:U nivers it y Press,1993. [5]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2000.

[6]郭惠芬.梁钺 鱼尾狮 析论[A].跨国界诗想:世华新诗评析[M].

台北:唐山出版社,2003.[7]老 舍.小坡的生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8]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M].新加坡:联合早报,2000.

[9]李元瑾.东西文化的撞击与新华知识分子的三种回应[R].新加

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1.

[10]李元瑾.新马华人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R].新加坡:南洋理工大

学、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2002.

[11]梁 钺.茶如是说[M].新加坡:七洋出版社,1984.

[12]马来西亚董教总.华文[M](高二上册).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董

事联合总会,1997.

[13]苗 秀.新马华文文学大系 理论[A].新加坡:教育出版社,

1971.

[14]云惟利.新加坡社会和语言[M].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

文化中心,1996.

[15]赵 戎.新马华文文学大系 散文(1)[M].新加坡:教育出版社,

1971.

[16]周清海.华文教学应走的路向[N].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

言文化中心,1998.华声报,2005年8月4日.

作者简介:左飚,上海海事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较与翻译。

谭慧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语言学与翻译。

收稿日期 2008 07 18

责任编校 通 达

国内英汉隐喻对比研究_现状与问题_李彦秀

一、引言英汉隐喻对比研究顺应了认知语言学跨语言研究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相关研究成果对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英汉翻译、学习词典编纂、语篇分析、言语交际等均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隐喻”、“对比”、“语料库”、“英汉”、“汉英”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进行篇名检索,选取 2004年至2013年间有关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中 文核心期刊论文和CSSCI 期刊论文33篇(限于篇 幅,本研究不讨论英汉隐喻翻译研究论文)。在分析 33篇论文的基础上,本文从隐喻类型、研究层面、 隐喻理论、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跨学科视角、研究方法等角度,考察了近10年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二、隐喻类型及研究层面 隐喻的分类及其依据研究是隐喻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不同的学术流派因研究目标、研究视角 等差异使隐喻分类各异。没有任何一种分类是无懈 可击的,但没有分类就没有认知和科学研究的深化。从不同层面对隐喻进行研究,则有助于全面地揭示隐喻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同样可以促进隐喻认知和研究的深化。 (一)隐喻类型 比较普遍接受的隐喻分类是由认知语言学家 Lakoff 和Johnson 提出的,他们根据始源域不同,把 概念隐喻划分为实体隐喻、空间/方位隐喻和结构隐喻[1]。功能语言学派代表人物Halliday 则认为语法隐喻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又可分为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2]。国内学者以隐喻的表达形式、功能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将隐喻分为显性隐喻与隐性隐喻、根隐喻与派生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与创造相似性的隐喻;而从隐喻句法特点的角度,又可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介词性隐喻等[3]。鉴于隐喻分类的标准不同,按照上述分类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近十年英汉隐喻对比研究涉及的隐喻类型。因此,本研究对涉及的隐喻类型的描述不完全拘泥于上述分类。 1.所涉及的隐喻类型大体上可分为认知语言学 视角的“概念隐喻”和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隐喻”。从概念隐喻分类来看,涉及的隐喻类型有时间 收稿日期:2014-02-0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9YJA740027);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1WX25)作者简介:李彦秀(1985-),男,助教,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外语教学研究,E-mail :https://www.360docs.net/doc/47247534.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47247534.html,. 文章编号:2095-3046(2014)04-0068-04 DOI :10.13265/j.cnki.jxlgdxxb.2014.04.015 国内英汉隐喻对比研究: 现状与问题李彦秀, 陆梅,李萍 (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 要:跨语言研究是当今隐喻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因而英汉隐喻对比研究成为国内学界高度 关注的领域。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选取2004~2013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和CSSCI 期刊论文33份,主要从研究牵涉的隐喻类型、研究层面、隐喻理论、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跨学科视角、研究方法等角度,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近10年国内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现状,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国内英汉隐喻对比研究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关键词:英汉隐喻;对比研究;隐喻理论;跨学科视角;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志码:A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of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第35卷第4期 2014年8月 Vol.35,No.4Aug. 2014

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

英汉语言得主要差异 如果学生能够对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结构方面得差异有所了解,掌握两者之间得一些转化规律,再假以时日反复练习,做好口笔译也不就是一件很难得事情。笔者根据多年得教学经验,结合众多语言学前辈得研究成果,在此总结出英汉语言在结构方面得一些主要差异,相信对各位同学必有所裨益。 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就整体结构与表达方式而言,英语就是一种形合性得语言,而汉语则就是一种意合性得语言。英语得句子一般就是按照固定得结构与方式来组织与表达得,偏重于形式;汉语得句子则就是按照其字词得含义来组合与连接得,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英语句子之间得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得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得语意来表现。 【例1】Another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 【译文】再试一次,您就会成功。 或:只要再试一次,您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就是一个由and连接得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得动作关系。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得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2】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reducedby many times thesizeof theputerofwhich itforms a part, thu s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of portable miniputer、 【译文】现在集成电路成了计算机得组成部分,使计算机得体积大大缩小,从而产生了新一代得可携式微型计算机。 【分析】本句就是由一个主句、一个定语从句与一个分词状语组成得主从复合句。主句用现在完成时,定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再加一个由thus连接得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通过时态、逗号、关联词与现在分词短语把各句之间得关系表达得非常清楚。而汉语则在对各句简单陈述得基础上,通过调整语序与运用“使”、“从而”得词意把各句之间得层层递进得因果关系表达出来。 掌握“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得差异就是做好英汉互译得核心。英译汉时,要尽量在理清英语各句关系得基础上,打乱其原有得句式结构,按照“汉语重意合”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7247534.html,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作者:张俊娜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8年第12期 【摘要】对比分析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正确揭示语言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文章通过大量典型的实例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结构层面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英汉;对比;句子结构 【作者简介】张俊娜,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对比分析理论概述 归纳对比分析时Theo Van Els指出:对比分析有助于分析母语和所学外语的异同,从而能解释和预测外语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以便为语言教学提供教学材料以迁移理论为心理学基础的对比分析重视语言之间的对比,强调的重点在于母语和外语的差异上,正如Lado所言:如果目标语中的知识与母语相似,那么学习者学起来会感到很容易;如果与母语不同,则学习者学起来会很困难。本研究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帮助英语学习者找到英汉语之间的差异,有利于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对比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英汉语言对比分析不仅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其语言特点和表达规律,在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找到学习重点,而且有助于他们排除母语的影响,提高学习效果。 二、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本文主要从词汇、句子结构方面对英汉语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大量实例,使英语学习者意识到英汉语言的差异,促进英语的学习。 1.词汇层面对比分析。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因为英汉语义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不能按照汉语逐字翻译为相应汉语。英汉词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1)词语搭配。英汉两种语言在长期使用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固定词组和搭配用法,翻译时要注意词语搭配,避免两种语言词语搭配的混淆。例如,“看书”的看应翻译成“read”而不是“watch,look”,又如汉语的“开”,通常翻译为“open”,但“开”同时有很多含义:开始,举行,等,如:开门( open the door),开会( hold a meeting),开业( start a business),开公司( form a company)。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掌握单词的意义与应用,总结英语的搭配规律,整体记忆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

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摘要】:两千多年以前,隐喻作为修辞格就为世人所知。在西方,亚里斯多德在其著作《诗学》和《修辞学》中就对隐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确立了其后两千年西方修辞学界隐喻研究的基本线索。在中国古代,“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认识和描述事物的基本原则,“比”与“兴”是《诗经》中主要的两种表现手段,“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它们都属于我们当代隐喻研究的范畴。尽管人类早已把隐喻作为认知手段,但它的认知作用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受到语言学家的认可和重视。Lakoff和Johnson指出,隐喻是人们用清楚的、具体的经验建构复杂的、抽象的概念的过程。人类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往往以比较熟悉的概念描述和理解比较陌生的事物,从而认识人类自身及其周围的世界。实质上,隐喻是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当代隐喻认知研究除了隐喻认知的本质特征、隐喻认知的形成机制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外,还面临着一个重大课题。首先,应该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系统做大量的基础研究,以求证明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中,抽象思维都是部分通过隐喻来实现的。其次,是有关隐喻概念系统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的问题。一方面,人类的认知活动植根于日常的身体体验,而不同民族的身体体验却是相同的,因此有理由假设普遍性的隐喻概念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身体体验不能独立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之外,我们也有理由推论在不同文化的隐喻概念系统中应该存在差异。然而,不同的语言、文化究竟在

多大程度上表现出隐喻概念系统的异和同,却是亟待通过扎扎实实的对比研究来回答的问题。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指明事物的异同所在不难,追究它们何以有此异同就不那么容易了。而这恰恰是对比研究的最终目的”。本论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两种日常语言中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体、空间、时间、情感和基本颜色等五个方面的隐喻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为导言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缘由,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假设,从而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并且确立了课题研究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有关国内外隐喻研究的文献综述,主要以隐喻研究从作为从属地位的修辞格研究发展到独立的认知研究的过程为线索,对国内外从古代到当代的隐喻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总结,并且在对国内外隐喻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确立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第三章确立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的理论基础,本论文第一次从语言世界观、隐喻认知的普遍性、系统性以及与文化的一致性等方面对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和阐释。第四章主要从人体隐喻化认知的工作机制及其特点、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投射模式与对应程度以及英汉语中的优势分布等几个方面来集中探讨英汉语中人体隐喻认知的共性和差异性及其原因。第五章主要考察英汉两种语言在空间关系的选择和表达形式方面以及对数量、状态、范围、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空间隐喻化认知,有何相似和不同及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第六章主要对英汉两种语言中时间的空间隐喻化认知、结构隐喻化认知、本体隐喻化认知这三种类型的隐喻方式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以期发现它

英汉模糊语和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对比

英汉模糊语和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对比 英汉语言中都存在模糊语和模糊限制语,模糊限制语作为元语言功能对模糊语起着一定的修饰和调节作用,使模糊语最大程度逼近客观真实性。本文在区别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各自的语用功能。 模糊一词本质上来说源于人类对客观事物范畴概念的认知与理解,拉博夫(W. Labov,1973,1978)的试验进一步证明了人的认知原型的存在和范畴边界的模糊性。相邻范畴是互相重叠、互相渗透的,模糊是个边界的认知概念,他同样存在于语言中。人们以往对于模糊语的研究多停留在语义学的角度,语用功能角度较少,而且大多数研究存在许多概念误用,将模糊限制语与模糊语混为一谈是一个普遍现象。 一、模糊语与模糊限制语区别。 模糊的概念是指客观世界中事物类别之间的一种客观性,客观世界现实并不总是二元对立,截然分明的,这个概念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札德教授提出。模糊概念,模糊判断,模糊推理等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是人的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模糊限制语与一般模糊语言不同,它是模糊语言的元语言,是用来修饰、加工、限制模糊语言以及命题的一种修饰语言,它本身也有一定的模糊性。如英语当中very,very,very,very close to 100。两者都起到模糊语所表达的语用功能。 二、英汉模糊语的语用功能。 英语和汉语的模糊语语用功能大致分为准确性功能和礼貌性功能。 1.英汉模糊语的准确性功能。 词语的模糊性概念源自于认知上范畴的边界模糊性的存在,客观事物和现象有经常是模糊的,要客观准确反映和描述它们,就必须使用模糊语。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在模糊这一点上英汉语言大致是相同的。如:客观世界中不同颜色的词是逐渐过渡的连续体,要使用模糊语来描述它们,如:light blue,blue,dark blue. 伍铁平先生说过一个故事,让一个人去会议现场找一个陌生人,只需要用模糊的语言说出那个人是中年,瘦高个儿,高鼻梁,大眼睛,戴近视眼镜,就可以了很快找到。如果完全用精确语言,说他38岁零6个月,身高1.81米,腰围90公分,鼻梁高2厘米,近视度数450,这样很难找到这个人。此例看出,模糊性能够提出更多的空间信息,以模糊的语言描述来达到更精确的表述,英语和汉语的思维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英汉语-恐惧-情感隐喻认知对比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英汉语"恐惧"情感隐喻认知对比 作者:陈家旭, CHEN Jia-xu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爱尔兰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 刊名: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24(1) 被引用次数:12次 参考文献(6条) 1.叶奕乾普通心理学 1997 2.Kovecses Zoltan Metaphors of Anger,Pride,and love:A Lexical Approach to the Structure of Concepts 1990 https://www.360docs.net/doc/47247534.html,koffG;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 4.Ning Yu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1998 https://www.360docs.net/doc/47247534.html,koff G 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1987 https://www.360docs.net/doc/47247534.html,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199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陈家旭.Chen Jiaxu英汉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2.罗晓燕英汉"嫉妒"情感隐喻的体验哲学和文化阐释[期刊论文]-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5) 3.杨瑶.Yang Yao英汉语"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对比[期刊论文]-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秦耀咏.QIN Yao-yong英、汉情感隐喻认知比较[期刊论文]-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23(2) 5.吕文静.LV Wen-jing英汉"焦虑"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期刊论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12) 6.曹蕾英汉"红"之情感隐喻意义对比分析[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7) 7.卓静单一型情感隐喻和冲突型情感隐喻的认知构建[学位论文]2006 8.孙毅.SUN Yi汉语"心"义族衍生的隐喻路径求索[期刊论文]-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39(1) 9.程浩.CHENG Hao汉英体育语言中隐喻认知的对比研究[期刊论文]-外语研究2005(6) 10.樊辉.宫雪.戴卫平刍议"心"的隐喻[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5) 引证文献(12条) 1.李荣娟儿童的创造性隐喻和外语学习[期刊论文]-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2) 2.武贝贝从隐喻认知角度看汉语中“忧愁”的情感表达[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3(10) 3.欧国芳汉式英语原因分析及英语教学对策探讨[期刊论文]-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0(9) 4.谢暮松英汉隐喻认知异同的根源分析[期刊论文]-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9(2) 5.向友青英汉"恐惧"的认知原型研究[期刊论文]-怀化学院学报 2010(6) 6.胡玲玲英汉“恐惧”情感隐喻对比分析[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3(55) 7.金花漫奥巴马就职演说辞的隐喻特色解读[期刊论文]-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4) 8.金花漫英汉语"火"词语的情感隐喻认知[期刊论文]-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 9.袁红梅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期刊论文]-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9(4) 10.胡越坚.王菊兰浅析英汉"心"词汇的隐喻认知特点[期刊论文]-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已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对外交往中,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也显得愈发重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语言表现出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英语与母语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促进文化交际。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从细节之处去感受两种语言的微妙差别,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 形合与意合英汉两种语言

内容 一、引言 二、教材篇 1.语言与文化 2.综合语与分析语 3.刚性与柔性 4.形合与意合 三、课堂篇 四、疑惑篇 五、结语

英汉对比研究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语言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同时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汉语和英语则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中形成 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本质上都浸透着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但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又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交流中产生了碰撞。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 深刻的认识,进而促进文化交际。 一、教材篇 1.语言与文化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必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文化的许多要素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即: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

英汉语言差异

英汉语言差异 摘要: 本文主要以英汉语言实例为出发点,力求多方位,全角度地展示英汉两种语言特征的差异性。从而揭示出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汉语为突出主题,注重意合,具有静态性,实说性和临摹性的分析语;而英语为突出主语,注重形合,具有动态性,虚用性和剪辑性的综合分析语。认识这两种语言的差异性特征有助于英汉互译工作,并能促进英语学习。 关键词:英语特征;汉语特征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bstract: Based on practical exampl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dicat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By comparison and analysis,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Chinese is atopic prominent , paratactic , dynamic, concrete, and chronicle, analytic language while English is a subject prominent, hypotactic, stative, abstract, non chronicle, synthetic analytic language. Be aware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wo languages is a great help to translation. Keywords: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正是由于英汉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各自有着不同的语言类型、文字系统、语音系统以及词法上的差异,因此英汉语言在句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英译汉时必须使用汉语的句法来表达英语的意思。如果按照英语句法直译,译文将受到英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和束缚,违反汉语表达习惯。反之,汉译英时也必须采用英语的句法来表达汉语的意思,尽可能适应英语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因此,熟悉英汉语言句法上的差异对正确地进行英汉翻译十分重要。 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特征上的最主要区别之一。所谓形合是指主要靠语言本身语法手段,所谓意合是指主要靠句子内部逻辑联系。英语句法特征是“形合”,注重语法形式和功能。句子要按照语法规则来组织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语言毕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甚至历史、地理、风俗、政治、经济等常常水乳交融,它们无孔不入地反作用于语言,使语言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英汉翻译者,若不知英汉各自的特点,不知两者的差异,是不能想象的。不要以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牙牙学语开始,便开始接触汉语,因此,就想象自己很了解汉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汉语到底有什么特点? 就汉语论汉语,因为没有距离,就看不真切,因为没有比较,就看不明白!只有当汉语和英语比肩而立,碰撞交流,才会燃爆出绚丽的火花,两者之差异,才会赫然呈现。 目前,从事英汉对比研究的学者和专著在我国并不少,但是,当我们放眼这个领域,就觉得有必要正面回答一个问题:英汉对比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弄明白英汉的差异,并不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至多只能是一种手段而已,而手段总得服务于一定的目的。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服务于翻译。 译界的实践证明:只有对英汉之差异了然于心,译者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下面结合英汉翻译的实际,对英汉之间的明显差异作鸟瞰式分析和归纳。 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多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Accumulative Clause)或独立的单句(independent Sentence),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有的语言学家以“竹节句法”写英句,所谓“竹节”,则指其断不可缺的种种连接词(Connectives);有以“流水句法”写汉句,所谓“流水”,指少用乃至不用连接词的行文流畅。 美国的翻译学家Eugene A.Nida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一书中曾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 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这同一概念,我们用意合的方法基本上也可以表达出来;那就尽说,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并无连接词表明其相互关系,而从句子本身的意思中体现出来。例如,我们说because 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用连接词 because加以表达的。然而我们也可以说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虽然无明确的词汇表明彼此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显然是存在的。 以上Nida所言,有一点需要加以纠正。他说:“我们也可以说It is 1ate,I must leave.” 此议不妥,因为这样缺乏连接词的英句是不合其表达习惯的,至少也是拙句(C1umsy Sentence)。比如: An English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 译文:一个英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中国旅行。 英语原句是一个典型的形合句,而相应的汉译则是意合句。假如,将英语原句改成意合句,那读上去还有英语味吗? There was an Englishman.He could not speak Chinese.H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同理,假如我们将此句译成:一个不会说中国话的英国人有一次在中国旅行。读上去便稍有绕口之嫌。 从语法范畴分析, 英语动词的时体显得极为丰富,从理论言,英语有十六个时态。若就“形态结构”的视角进行观察比较,似又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英语是一种更为形式化的语言,它注重形式的变化。就语法范畴言,英语的代词(名词)可以有性、数或格的形态变化, 动词还可有时、体、态、气等形态变化,等等。

英汉语言对比.

Unit Two 英汉语言的对比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而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英语单词没有固定的语调,汉字却有四声的变化;英语主要通过词自身的形态变化(格、时、数等)来表达语法意义,汉语则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表示。 从句子层面来看,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句式呈聚集型,汉语句式则呈流散型;英语偏用物称,汉语则偏用人称;英语多用被动句,汉语则多用主动句。 英语两种语言之间的对比可以不同层面展开,但就与翻译的相关度而言,这里主要介绍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异同。 一、英汉词汇对比 1.词义的理解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不是静止不变的,词的意义就是如此。以英语的bird为例,它本来的意思是“鸟”,后来,在口头语中又常用来指“人”、“姑娘”等。近来,随着人类科技事业的发展,bird的意义又进一步扩大,可指飞机、火箭、直升飞机、航天飞机、卫星等任何飞行器。又如,人类发明轮船以前,用的是帆船,英语sail一词原作“帆”解。但是,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sail一词仍然使用,不过,已经不仅仅是“帆”的意思了。自潜艇出现以后,sail又增添了“潜艇指挥塔”的含义。逐渐的,它还被用来表示“变得飘飘然”的意思。从“鸟”的本义转义为“飞行器”以及从“帆”的本义转义为“变得飘飘然”,这就是词义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时刻牢记它们之间的对应情况是随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着的。对英汉词汇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英汉语言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这里主要是指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用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称。 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 The United Nation 联合国 结核病Tuberculosis 马克思主义Marxism 2)英语中有些词和汉语中有些词在词义上只有部分对应。主要表现在意义概括的范围上。通常英语词汇意义覆盖的范围要比汉语的词汇更广。 marriage 娶,嫁 gun 枪,炮 brother 兄,弟 morning 早晨,上午 3)英语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目前在汉语中还找不到最后确定的对应词来表达。这主要是指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变化而产生的一些新词和专业术语、专有名词等。 all-in-one telephone 整合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电话 cybersquat 网上抢注域名 beddo 一种多用途的床 4)英语中还有许多词是一词多义,其所表示的各个意义,分别对应汉语中几个不同的词或词组。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虽远不及英语,但也十分普遍。多义词的具体意义只有根据上下文才能确定。如果脱离了上下文,孤立地翻译一个词组就很难确切地表达该词的真正含

英汉称呼语用差异

英汉称呼语用差异对比分析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代码,其中称呼语作为语言中词汇的一部分,也是对不同文化的一种映照。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的文化背景,因此,不同语言下的称呼语也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汉语的称谓语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英语的称呼语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称谓系统,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称谓词语的数量和指称的范围各有特色“中国文化传统、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中西方在称谓系统上存在着明显的反差。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称呼是引导交际的“先驱者”,它反映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属性、价值观念,并与他们所属的社会、民族心理、政治背景、伦理道德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称呼语;差异;中英文化 一、引言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语言并不是单纯用来传播信息的,语言还常常用来表达说话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语言除了发挥认知功能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社交功能,表达人际关系,帮助人们明确自己在社会群体中应当担任的各种角色,建立、限定、确认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表明角色和关系,最为直截了当的莫过于称呼语的使用。 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第五版),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或其他方面的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老师、经理等”。称呼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属于社会语言的范畴,在家庭以及社会交往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著名学者与就发表了有关英语称谓系统的研究,其称谓系统存在着三种语义模式,即:彼此直呼其名;彼此采用头衔加姓氏的方法和非对称性选择方式。(Fasold, 2007)我国学者对称呼语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祝畹瑾在《汉语称呼研究——张社会语言学的称呼系统图》中对亲属和社会成员之间如何使用称呼语一一作了简要的说明。(转引自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基于中外学者们对称呼语语的种种研究,本文将探讨英汉称呼语在通常性、职业性及亲属性称呼上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文化背景原因。 二、英汉称呼形式对比

英汉语言八大差异

英汉语言的八大差异。 一、英语为静态语言,汉语为动态语言 英语有一种少用(谓语)动词或使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自然倾向;汉语则有使用动词的固定习惯,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汉语往往大量采用兼动式或连动式的说法。英语的静态特征表现是多维的,但简而言之,不外乎句法方式或词汇方式两种。前者如使用非谓语动词或非限定动词,省略动词以及将动词名词化等;后者如使用动词的同源名词、同源形容词、介词及副词等等。相对而言,汉语的动词由于无英语动词那样的形态变化,若要表达动作意义,往往别无选择,只能采用动词本身。如: 1.You must be a very bad learner; or else you must be going to a very bad teacher. 你一定很不善于学习,要不然就是教你的人很不会教。 2.I am afraid of you misunderstanding me. 我担心你误解我。 3.The computer is a far more careful and industrious inspector than human beings. 计算机比人检查得更细心、更勤快。 二、英语重抽象,汉语重具体 英语的名词化往往导致表达的抽象化。英语的抽象表达法主要见于大量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词含义概括,指称笼统,覆盖面广。往往有一种“虚”、“泛”、“暗”、“曲”、“隐”的魅力。常用于表达复杂的思想和微妙的情绪。抽象表达法在英语里使用得相当普遍,尤其常用于社会科学论著,官方文章,报刊评论,法律文书,商业信件等文体。与英语相比,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这主要因为汉语缺乏象英语那样的词缀虚化手段。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形式相同的词,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还可以是形容词或其他词。1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明、直、显、形、象的表达的法,即措辞具体、涵义明确,叙述直接,常常借助于比喻和形象,因而比较平易、朴实(down-to-earth style)。如: 1. The absence of intelligence is an indication of satisfactory developments. 没有消息即表明有令人满意的进展。 从形式上看, absence , intelligence 和indication这三个词都是抽象名词,但译成汉语时,应化抽象为具体,而且应化静为动,分别译成了“没有”,“消息”,“表明”,这样既表达了英语原句的具体内容,也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 Again, therefore, she applied herself to the key, and after moving it every possible way, for some instances, with the determined celebrity of hope’s last effort, the door suddenly yielded to her hand. (J.Auten: Northanger Abbey,Ch.6,V.II)

从认知的角度看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

从认知的角度看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 发表时间:2009-09-21T10:05:04.950Z 来源:《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供稿作者:罗红玲 [导读] 古今中外对隐喻的研究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 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贵阳550001 摘要:本文从认知隐喻观的视角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进行跨文化对比分析,找出其异同,并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跨文化隐喻理解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英汉隐喻认知跨文化对比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metaphorical cogni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uo Hongling Abstract:By introdu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the article separately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points out tha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within metaphors,which will help enhanc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interpret them properly. Keywords: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sCognitionCross culturalContrastive study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029-02 1.引言 古今中外对隐喻的研究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西方的隐喻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传统隐喻的研究一直局限在修辞学研究的范畴,从亚里士多德的“名词替换”到当代语用学家Mac Cormac的“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学者们试图从多维视角对隐喻进行阐释,但是在解释隐喻的深刻内涵方面遇到了问题。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一改传统的把隐喻看作纯语言现象的研究方法,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隐喻的认知科学革命。其代表人物当属Lakoff和Johnson。他们认为,隐喻在口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出现在语言中,也出现在思想与行动中,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普遍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的。概念体系决定了人们感知的内容及其行动方式。“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1] 2.当代隐喻认知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当今认知语言学主要有三种方法表征:经验观,突出观和注意观。认知语言学经验观认为,人是通过自身的经验认识世界的,或者说人类的认知以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因生活环境千差万别,在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对世界的不同认知结果,即经验具有文化差异。这些认知结果以概念的形式存在。和这些概念相对应的是语言表达形式。因此,研究语言表达中的概念隐喻,可以使我们了解人们是怎样认知自身和外部世界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2]。Lakoff的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理论在隐喻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Lakoff和Johson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这是对传统的“隐喻修辞观”的一种反叛。其理论指出了隐喻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概念性。80年代以来Lakoff不断发展和完善了隐喻理论,他运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映射反映的是认知空间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他将隐喻分为空间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三种。 Lakoff在论证隐喻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同时,也认为隐喻是建立在社会基础之上的(socially based),即隐喻是以社会文化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模式也在对隐喻理解起作用。因此理解、研究隐喻必须结合文化因素和认知因素来认识和展开。由于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的生成和理解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对英汉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就非常有意义了。本文作者探讨认知隐喻在英汉语言中的异同以及产生这种异同的深层原因,深化对概念隐喻的认知作用的认识,以求对认知化隐喻理论加深认识并对隐喻的理解有所启示。 3.英汉隐喻的共性分析 尽管汉语和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但它们中的很多隐喻表达方式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隐喻概念基础。这种跨语言的共核构成英汉隐喻能相互理解的基础,也是英汉隐喻中许多不谋而合的隐喻现象存在的终极原因。 3.1英汉隐喻在工作机制上的共同点。Lakoff和Johnson已经指出隐喻通常是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较易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他们进一步说明隐喻的本质即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这里所谓的“一种事情”即指的是始源域;“另一种事物”就是目标域。作为始源域的事物是隐喻的认知基础,通常是为人们所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东西,而作为目标域的往往是人们感到陌生的、抽象的东西。如Life is a journey这个隐喻是用较具体的、为人所经常体验的“journey”去映射“life”,而反向的映射几乎不能成立;其它诸如Time is money以及用空间关系表达抽象的时间感情的隐喻用法都可以说明隐喻的这种工作机制。从认知角度看这符合人们的一条基本认知原则,即从可及性较强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弱的概念更为自然,英汉语言中的隐喻在工作机制上具有很多的相同点,即都体现的是由基本认知域到抽象复杂认知域的隐喻认知方式。 3.2英汉隐喻具有共同的生理基础。这方面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英汉语言中对于情感的表达。研究表明在英汉语言中人们更多地运用隐喻概念表达情感而较少用直接方式表达。这种隐喻概念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生理基础决定的。Lakoff对于“怒”进行的实例研究,以及林书武以英汉语料为基础的对“愤怒”的概念隐喻的研究都表明情感概念具有生理基础。如:“怒”常常是根据人的体温、热度和内压进行概念化的,人们发怒时的生理变化构成了语言对其进行概念的基础。所以,尽管隐喻概念在英汉语言中表达方式有些不同,但其基本隐喻概念是相同的:Anger is heat Anger is fire或Anger is gas in a container、汉语中的说法诸如:“一腔怒气郁结于心中”、“怒火中烧”、“火冒三丈”、“发泄怒火”等等。这些英汉语料都证明对情感的隐喻化表达具有相同的生理基础,并且体现出语言间的共性。 3.3英汉隐喻具有共同的认知物质基础。隐喻的物质基础指的是隐喻认知赖以产生的具体的、有形的、客观存在的实体。英汉语言中很大一部分隐喻来自于空间概念。根据方位主义( Localism )的观点,空间关系及其词语是最基本的。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最初的感知是从感知自身运动和空间环境开始的,在认知和语言发展过程中最初用于空间关系的词语后来被用来喻指时间状态、过程关系等抽象概念,这是概念隐喻认知的结果。如在英语中我们惯于用方向介词“up”和“down”来谈论我们的感受。“up”代表肯定、积极,而“down”代表否定、消极。如:“I’m feeling up”,“He is really down”等;在汉语中“上”通常与好事物相连,“下”通常与不好的事物相连。比如:“考上大学”,“赶上火车”,“上调”,“下场”,“下调”等。由于具有相同的认知物质基础,在这方面的汉英隐喻语言体现了很大的共同性。

浅析英汉问候语差异.

浅析英汉问候语差异 摘要:问候语作为日常交际的一部分在各国文化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比较英汉两种问候语的内容、意义、结构、称谓、合作原则等方面,可以得出二者在问候语使用中的差异,并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关键词:英汉语言;问候语;差异问候语作为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为普遍的语言表达,在各国文化中都具有建立和延续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通过问候语的使用,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角色以及二者之间的亲疏关系被突出出来并加以确定。它们也是一种常规用语,构成了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同一语言内部,其成员对问候语的使用表现为一种无意识的社会习惯;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在使用问候语时经常会产生一些交际失误。本文将从语言学不同角度对英汉招呼语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通过内容、意义、结构、称谓、合作原则等方面的对比,指出不同语言的问候语在表达形式和实际使用方面的差异。英汉问候语的功能和使用是相似的,但其在内容、语义、句型结构等方面却是大有区别的。接下来本文就将逐一从五个方面对英汉问候语的差异进行对比。 1 内容差别中英文招呼语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问候语内容的差异。从古至今,中国人不仅把食物作为人的第一需求,而且还将其作为聊天的中心,所以人们一见面通常使用“吃了吗?”作为问候语。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将谈论天气作为问候语,如,“Lovely day.isn’t it?”(天气挺好,是 吧!),“It’s s0 cold today,isn’t it?”(今天真冷,对吧?),“It’s extremely windy today,isn’t it?”(风真大。不是吗?)。这种语言现象主要归因于英国多变的天气。由于英语和汉语一些习惯性的问候语在内容方面存在差别,所以在使用时应考虑文化差异,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尴尬。例如。在英语中“你吃了吗?”并不是一种问候语,而是男士向女士发出的邀请。中文问候语的内容可以根据说话双方的关系、场合、心理状态等进行变化。汉文化中习惯使用诸如“你在忙什么?”或“你去哪?”等传统的问候语。这类问候语的目的不是询问,而是表达说话人的关心。听话人可以用一些模糊的字眼如,“瞎忙”、“出去”、“有事”,作为回答。在英语文化中,一些个人信息被视作隐私,只有和非常亲密的朋友在一起时才会说起。而且英语问候语的内容也有很大的约束性。汉语中的“你在忙什么?”或“你去哪?”在英语文化中就会被作为一种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曾经有一位外籍教师向学校领导抱怨经常会有人询问他要去哪里,要做什么,甚至陌生人也会这样发问。他认为他在中国没有人身自由。直到外事人员给他做出解释才罢休。由此可见一种语言中的问候语在其他语言中可能并不适合。 2 意义差别英汉问候语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表达意义上的差别。汉语和英语有时使用相同的问候语,但是由于语义场的不同,两者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English Chinese Good morning! 早上好!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 Good evening! 晚上好! 从以上两者的对比可以看出,英语中的一些表达在汉语中都能找到对应。但是汉语的“早上”指的是8点以前,而英语的早上指的是从太阳升起到中午的这段时间。所以英语的“Goodmorning”比汉语的“早上好!”在一天内可使用的时间范围要长。而“Good afternoom”则是中午到下午6点之间一个较为正式的问候语;“Good evening”也是用于下午6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