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哪个更可靠正方四辩稿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哪个更可靠正方四辩稿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哪个更可靠正方四辩稿

尊敬的主席、各位评委以及现场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

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陈词!、

对方辩友口若悬河,才思敏捷,着实令人佩服!我方对对方辩友的敬仰就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但,再强烈的情感也无法掩盖铁一般的事实。我方仍用残存的理智发现了对方辩友的辩词中存在的多处错误。下面,请允许我予以指正。

对方辩友一直强调社会养老具有更强大的制度保障,因此比家庭养老更为可靠。但这仅仅是对方辩友从您自身角度来看的,养老养老,自然是应该从养老的对象——老人出发来考虑问题的。在老人看来,再强大的制度保障也比不上亲情的温暖来得可靠。再者,从制度层面来看,社会养老也未必可靠。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社会养老制度的国家少之又少,而具有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的国家目前根本就不存在,那又何来的社会养老具有更强大的制度保障的说法呢?对方辩友的说法显然缺乏科学性。

另外,对方辩友一直将养老情况局限于中国,而我们今天的辩题并未限定国域,对方辩友是否应该再重新对本次辩题加以理解呢?(或对方辩友明显偏离辩题。)

下面,请允许我重申我方观点: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可靠!在前面的辩论中,我方辩友已经充分阐明了该观点的准确性、实际性、科学性!

首先,从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自身属性来看,家庭养老是

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完成保障过程的养老模式,这显然比以社会为单位的由社会提供各类公益保障的社会养老模式更具普遍性、全面性。有人的地方就有家庭,有家庭的地方就能够进行家庭养老,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谁又能说有人的地方就能进行社会养老呢?!别忘了,社会养老是需要强大的社会体系作支撑的啊!

其次,从养老的主体来看,养老模式的可靠与否应取决于其适应主体——老人的主观感受。对于老人而言,家庭是他们的精神慰藉,是维系感情的最佳场所,老年人尤其珍惜生活了几十年的生活环境和融洽的邻里关系,更重视子孙的亲情。他们渴望家庭的温暖,更希望在晚年的时候能够享受到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这显然是社会养老所无法满足的。因此,对于老人们来说,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可靠!

再则,从可实施性的难易程度来看,家庭养老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一个古老的优良传统,家庭养老势必比由冷冰冰的制度规定出来的社会养老更易于被大家接受。且,就现今各国的国情来看,极大多数国家都处于发展中甚至贫困的阶段,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完善社会养老制度。而家庭养老,由家庭承担养老责任,把这种分摊给每个家庭,国家只要用社会养老加以辅助,便可充分保障老人的生活。所以,在现阶段,家庭养老无论是对国家还是老人来说都更为可靠。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不移地相信: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可

靠!

我的陈词完毕!谢谢大家!

浅析家庭养老保障的重要意义

浅析家庭养老保障的重要意义 作者:李荣莲沈强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6期 [摘要]家庭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家庭养老保障在我国也是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本文从新加坡、韩国等国发展家庭养老的经验借鉴、我国坚持发展家庭养老的原因分析及提高对家庭养老保障地位的认识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引起人们对我国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家庭家庭养老保障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20-02 一、新加坡、韩国等发展家庭养老保障的经验借鉴 在新加坡,儒家文化中尊老敬老的思想和传统一直薪火相传,政府把东方文化中的孝顺看成是极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力推广和营造赡养老人的良好氛围,提倡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李光耀就十分赞同并积极推广三代同堂这种扩大化核心家庭的家庭结构,他指出,赡养、扶助和照顾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1993年,在新加坡政府颁布的《老人问题报告书》中,就直接引用了孔子的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整个社会对家庭养老保障的重视。不仅如此,新加坡政府还采取了实实在在的援助行动来鼓励和支持家庭养老,例如,凡是很好地尽了赡养义务的家庭在医疗、福利、住房等很多方面都能够享受到优惠政策,反之,如果子女没有很好地履行赡养义务,那么这个家庭的经济发展将会失去很多机会。因此,自然的亲情加上利弊考虑,大多数新加坡人仍顺其自然地进行家庭养老。 在韩国,政府推广和公民信奉的也一直是儒家文化中的忠孝思想,从韩国的社会发展来看,家庭养老保障一直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儒家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伦理道德思想,被政府巧妙地利用在了严肃的刑法中,韩国刑事法第9章第151条规定的大概意思就是:对于窝藏犯人,帮助犯人进行逃避的人,处以三年以下拘役或巨额罚款,但是,如果窝藏的是自己的亲族,则能够免除处罚。可见政府对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扶持的大力提倡。另外,韩国政府还实行“行孝休假日”“孝子栋”“寒暑假忠孝教育讲座”等一系列制度,大力营造尊重和赡养老人的和谐氛围,并为家庭养老保障的实施提供法律上的政策依据。所以家庭养老在韩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我国坚持发展家庭养老保障的重要意义 (一)国家经济实力有限,尚无法全部承担起国民养老责任

社会养老比家庭养老更可靠辩论稿资料

正方一辩稿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可靠 主席好,大家好,我方认为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可靠。 开宗明义。家庭养老即主要由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和精神慰藉且不过多依靠社会扶助的养老模式。社会养老即为主要由社会力量以及机构组织等为老人提供只针对于养老的服务。而能够持续稳定且高质量的广范围服务老人的才能算得上是可靠。因此我方有以下观点 1。首先,家庭养老能给予老人更好的精神慰藉。养老的对象是老人,因此我们更应顾忌老人内心的真正需求。在当今中国,老年人面临的更多是精神需求问题,而非基本物质需求。人们总爱称老人为“老小孩”,就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越来越渴望得到关怀,得到亲人的关注,而与家庭相比,这恰恰是社会所无法提供的。因此,家庭养老能够更好的关怀老人的精神需求问题。 2。其次,目前社会养老体系并不健全,且健全难度大。 调查显示,目前需要和愿意入住社会养老机构的老人仅占老年总人口的5%,各养老服务机构可供老人入住的床位仅占1.74%,全国需要养护人员约1000万,而现在仅有约100万,浙江省1675家养老服务机构中只有15家工商部门登记的,其中很多属民营,普遍存在环境差,设施不完善,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而在体系完善方面,一,政府财力有限,社会筹集资金难度大,并且可能在运转方面出现贪污,钱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二,服务人员从培训到岗位,薪水等问题都是难以解决的。但家庭养老则是将庞大的老年群体分摊到每个家庭,且家庭养老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亲情反馈的过程,能让老人的生活更有保障。 3。最后,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从自律和他律上对家庭养老构成可靠性体系。一方面,亲情的牵绊和文化的影响,使得孝敬父母的思想深深根植于每个人心中。另一方面,家庭养老有着法律和道德约束等他律的保障。我国宪法、民法、刑法、继承法等法规都有关于子女赡养老人的规定,且深受中国千年孝道文化的社会伦理会发挥正面的舆论导向作用,能推动人们自身德行修养的提高,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这两者都给予了家庭养老以可靠保障。 综上,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可靠。

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了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时代,如何面对愈加突出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的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其严峻的养老问题。目前,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政府和市场解决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老龄福利事业的新途径、新办法已势在必行。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所需要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问题,完全依靠家庭已经难以解决,养老职能将日益多元化。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未富先老”的社会背景之下,面对庞大的老龄人口及迅速的增长,如何解决好城市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与社会养老负担沉重的问题,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城市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日常生活照顾需求,就成为当务之急。现依据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剖析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社会养老 已经进入老龄社会。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 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同时,老龄人口正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在“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面对如此庞大的老龄人口、如此迅速的增长速度,如何解决好城市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与社会养老负担的问题,探

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城市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日常生活照顾需求,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现状与优势分析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老龄化社会标准,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就显示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据预测,从2020年开始,中国将步入老龄化严重阶段;2050年,中国将步入超高老龄化国家行列。然而,与其他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老龄化面临更为艰难的问题。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人均GDP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足发达国家的20%,这种被称为“未富先老”的状况是社会的隐忧。 有统计显示,2008年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居世界首位,并且继续以年均%的速度递增。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已达到1805万,并以年均100万以上的速度增加。2009年,中国已经入人口老龄化社会10年,这十年老年人口以每年311万的速度增长,中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十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以5%的速度迅速增加。预计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达亿,约占总人口30%。 (一)、家庭养老 1、定义: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过程。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父母,这种下一代对上一代予以反馈的模式在每两代之间的取予是是互惠均衡的,在家庭单位内形成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的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过程。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优劣浅析

201407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作业课题名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优劣浅析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章兴鸣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4 年2月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姓名校外学习中心 学号证件号 批次层次专业 指导教师课题名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优劣浅析 指导教师 评语 终稿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优劣浅析

摘要:目前中国的老龄人已经超过1.6亿,并且正在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加,数据显示,21世纪头10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7%,低于上世纪最后10年一直保持的1.07%的年增长率,因此中国人口正在进入老龄化。 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万的增长速度,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中国将步入超高老龄化国家行列。 中国与其他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发达国家相比,面临更为艰难的问题。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均GDP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足发达国家的20%,这种现象被称为“未富先老”。 老年人所需要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完全依靠家庭已经难以解决,养老职能将日益多元化。面对数量庞大的老龄人口及迅速的增长,如何解决好城市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与社会养老负担沉重的问题,探索出适合我国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中国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日常生活照顾需求,就成为当务之急。现依据养老的现状,剖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缺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社会养老 一、我国及镇江市老龄化现状分析 (一) 我国老龄化现状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44亿,占总人口的11%,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老龄人口的比例将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从2001年到2020年这一时期,平均每年将有596万人进入老龄,大约在40年代,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顶峰;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1】。 据统计,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19.6%)、天津(15.68%)、北京(14.6%)、江苏(13.75%)、浙江(13.18%)、重庆(12.84%)、辽宁(12.59%)、山东(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省市。老龄化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2005年,镇江市全市60岁以上人口已达45万人,占总人口的15.2%,超过老龄化国际标准5个百分点。其中65岁以上为31万人,占总人口的10.5%,超过老龄化国际标准3.5个百分点。14岁以下少儿人口降至39万人,首次低于老年人口总数,少儿人口的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20.5%降为13.2%,大大低于30%的老龄化国际标准。老少比现已高达79.5%。各项指标均大大超出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标准(见表1)。 表1:1990-2005年镇江人口老龄化情况比较表 (单位:%) 人口老龄化指标 老龄化 国际标准 1990年2000年2005年 老年人口比重 (%)60岁以上人口≥1010.48 12.26 15.24 65岁以上人口≥7 6.75 8.74 10.47 14岁以下少儿人口比重(%)≤3020.54 16.68 13.18

社会养老比家庭养老更可靠一辩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辩题是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哪一个更可靠。开宗明义,社会养老,以国家信用为依托,集中全社会的相关资源再分配到每个老年社会公民头上,中间通过一系列政策和盈利方式保证资源的高效使用。家庭养老儿女赡养父母,下一代对上一代予以反馈的模式,在家庭单位内形成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的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过程。可靠,可以依赖、信任。今天我们比较哪一种养老方式更可靠是看它们哪一个更能使老人得到持续稳定的保障。我方的观点是社会养老比家庭养老更可靠,理由如下:首先,社会养老的资金来源多种多样,更可靠稳定,社会养老除了养老保险,还有国家养老机构,由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福利彩票和投资者个人的私有财产等其他社会力量的投入,资金筹集的途径多,保证了资金持续的可靠性。而家庭养老,由于“421”家庭模式作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是一个风险型的家庭养老架构。本来子女在社会中竞争的压力大,已经成为车奴房奴,还要养育子女赡养老人,家庭养老经济来源依靠子女,单一且不稳定。 其次,社会养老体系更具专业性面对老年人的基本需求。由时间、精力所限,成年子女越来越感到照料老人的担子沉重。尤其是对于卧床不起老人来说,他们的子女更难以长期照料老人,而且一般不具有专业素养。而各地出台政策措施,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收养性养老机构已达4万个。以保障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提供、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专业养老服务。社会养老的运作模式、服务内容、操作规范等都能使老人得到更专业化的服务。 最后,社会养老还有国家法律政策保证实施。国家2012年出台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中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作出了详细原则规定,除此之外还有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等。而家庭养老则依靠自古以来的道德约束,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过分注重物质生活的追求,传统孝亲敬老观念受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冲击已开始淡化。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诸如重利益轻道义、重权利轻义务,视父母为多余的人,不赡养父母、甚至打骂父母等一些违背传统伦理的想法和做法。不如社会养老可靠,让老人老有所养,有法可依。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社会养老比家庭养老更可靠。 社会养老:以国家信用为依托,集中全社会的相关资源再分配到每个老年社会公民头上,中间通过一系列政策和盈利方式保证资源的高效增长和使用。 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过程。 比较标准。。。。。。安度晚年等等。。。

关于社会养老问题调查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社会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编号:FS-DY-14819 关于社会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为掌握全县人口老龄化状况,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从3月份开始,县政协由一名副主席带队,社会管理委员会部分委员组成调研组,走访统计、人口计生、民政等相关部门,掌握了我县老龄人口结构、赡养情况等数据,深入县光荣院、西红庙敬老院、郭磊庄敬老院、新羊屯益寿园老年公寓,以及高新区上小站夕阳红老年公寓、四杰屯春雷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机构,实地查看了养老机构的运营情况和老人生活状况,对我县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认真地调查、分析和研究。并于20**年6月29日,组织县政协常委视察了郭磊庄敬老院、杏园庄农村互助幸福院、新羊屯益寿园老年公寓、西红庙敬老院。从中总结了经验,发现了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建议。主要有: 一、万全县人口老龄化状况和养老情况 (一)我县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较高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0%,或者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7%,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县常住人口211706人,其中60岁以上33885人,占16.01%,65岁以上23475人,占11.08%,无论使用那一年龄段,都已大幅度超过老龄化社会标准。我县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为:一是老龄化程度高,比全国平均水平(60岁以上占13.26%、65岁以上占8.87%)高出很多,也是全市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县区之一;二是老年人增速快,60岁以上老人以年均一千人以上的规模不断增加,“xx”期间极有可能突破4万人;三是空巢老人多,约占全县老人总数的37.82%。 (二)传统居家养老负担正在加重 社会养老主要存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形式,我县目前最主要的养老形式仍是居家养老,但由于各种原因,家庭的养老功能正在弱化。一是我县仍属贫困地区,还有部分群众没有脱贫,遭遇“未富先老”,低收入老年人无力承担各项居家养老支出。二是随着城市化、老龄化程度加重,多数子女难以平衡工作和照顾父母的关系,也难以找到

当今中国养老责任主要在家庭还是社会一辩稿

尊敬的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观众: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探讨这样一个关乎民生的辩题——当今中国养老的责任主要在于家庭还是社会。 首先,开宗明义,责任即指份内应做的事情,“养”即指“赡养、奉养”,而“养老”,并不只是保证老人最基本的生存,更重要的是能够让老人能够幸福地安享晚年,由此,我们今天判别标准就是社会和家庭谁更应该让老人幸福地生活。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家庭就承担着养老的主要责任,而且,这些传统美德,在当今中国也同样适用,尤其是在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浪潮侵蚀下的,对“孝道”的传统美德只能加强,不能忽视,如果我们把养老的主要责任推卸给社会,必然会助长人们对于这种传统美德的忽视,甚至是道德的滑坡,进而使得更多的老人生活在没有家庭温暖的阴霾中。 据调查显示(40.34%的老人更加渴求精神赡养)比起物质方面的赡养,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他们渴望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比起居委会探望时送来的日用品,他们更需要的是能够和儿孙绕膝,感受家庭的温暖、尽享天伦之乐。而这种亲情和家庭的温暖是无法替代的,只有在家庭生活之中、只有在血脉相连的亲人的交流之中才让老人切实地感受到。而这样的精神抚慰只有家庭能够提供,家庭也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 就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来看,去年我国才财政共投入1800亿元用于养老金补助,如果扣除财政补助,有13个省有缺口;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占了总人口的13.26%;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在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于前些年已经有所减缓的今天,想要把养老的主要责任交给社会是不现实的,因为社会根本负担不起那么那么多老人的日常生活支出;再有,老人作为社会中一类亟待照顾和关爱的特殊群体,而现在全国拥有认证资格的合格从业者不过20万,根本不足以负担起养老的重担,而且每个老人的身体情况,脾气秉性各不相同,最了解他们的莫过于家人,只有家人才能够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只有在家庭中的养老才最可靠的。社会福利犹如一张巨大的网,它所应该做的是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所以,社会在养老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应该是基本的维持老人的生存底线的作用,而如何让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则是家庭的责任。 据调查显示,平均每5个成年人需要负担2个老人和小孩,所以,大多数成年人是有能力承当起赡养老人的责任的,而社会应该做的不是对养老责任的大包大揽,而是减轻年轻人肩上的重担,营造较为轻松的社会环境,让子女积极主动地回家与老人共享天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老人真正能过活得幸福开心,这才是真正关心和尊重老年人情感的关键。

我国养老模式类型

我国养老模式类型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数量也居世界首位;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儿女的职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女们工作、学习等需要离开家,空巢老人也急剧增加,传统农村养老模式受到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结构核心化、土地被征用等的冲击,农村养老在物质供养、精神照料和生活照顾等方面均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在新形势下探讨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农村现有几种养老模式及其利弊 一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模式是中国最古老的养老方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子女、配偶或其他直系亲属为老年人提供经济、生活和精神照顾,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养老的实质是由谁来提供养老资源,这是区分养老方式最重要的标准,同时也可以看出,家庭养老是相对应于社会养老来说的。因此,从实质上来说,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 家庭养老模式的优势 1、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过程。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父母,这种下一代对上一代予以反馈的模式在每两代之间的取予是是互惠均衡的,在家庭单位内形成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的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过程。 2、家庭养老促进代际交流,给予老年人精神归属感。家庭与老年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对于中国老年人,尤其如此。家庭是老年人毕生精力和努力的结晶,保留了老年人整个生命历程的印记,使老年人感到安全和对亲情需求的满足,满足老年人“叶落归根”的心理。老年人更多的是从子女身上获取那种情感慰藉,“儿女孝顺,含饴弄孙”是中国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最高理想和最大精神寄托。 3、家庭养老降低社会成本。与社会养老相比,家庭养老是把这个社会的养老负担转化为子女的负担,一旦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不能兑现,可以规避社会养老在基金管理方面的风险,同时也不存在服务和交易费用支出问题。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哪个更可靠正方四辩稿

尊敬的主席、各位评委以及现场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 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陈词!、 对方辩友口若悬河,才思敏捷,着实令人佩服!我方对对方辩友的敬仰就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但,再强烈的情感也无法掩盖铁一般的事实。我方仍用残存的理智发现了对方辩友的辩词中存在的多处错误。下面,请允许我予以指正。 对方辩友一直强调社会养老具有更强大的制度保障,因此比家庭养老更为可靠。但这仅仅是对方辩友从您自身角度来看的,养老养老,自然是应该从养老的对象——老人出发来考虑问题的。在老人看来,再强大的制度保障也比不上亲情的温暖来得可靠。再者,从制度层面来看,社会养老也未必可靠。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社会养老制度的国家少之又少,而具有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的国家目前根本就不存在,那又何来的社会养老具有更强大的制度保障的说法呢?对方辩友的说法显然缺乏科学性。 另外,对方辩友一直将养老情况局限于中国,而我们今天的辩题并未限定国域,对方辩友是否应该再重新对本次辩题加以理解呢?(或对方辩友明显偏离辩题。) 下面,请允许我重申我方观点: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可靠!在前面的辩论中,我方辩友已经充分阐明了该观点的准确性、实际性、科学性! 首先,从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自身属性来看,家庭养老是

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完成保障过程的养老模式,这显然比以社会为单位的由社会提供各类公益保障的社会养老模式更具普遍性、全面性。有人的地方就有家庭,有家庭的地方就能够进行家庭养老,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谁又能说有人的地方就能进行社会养老呢?!别忘了,社会养老是需要强大的社会体系作支撑的啊! 其次,从养老的主体来看,养老模式的可靠与否应取决于其适应主体——老人的主观感受。对于老人而言,家庭是他们的精神慰藉,是维系感情的最佳场所,老年人尤其珍惜生活了几十年的生活环境和融洽的邻里关系,更重视子孙的亲情。他们渴望家庭的温暖,更希望在晚年的时候能够享受到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这显然是社会养老所无法满足的。因此,对于老人们来说,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可靠! 再则,从可实施性的难易程度来看,家庭养老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一个古老的优良传统,家庭养老势必比由冷冰冰的制度规定出来的社会养老更易于被大家接受。且,就现今各国的国情来看,极大多数国家都处于发展中甚至贫困的阶段,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完善社会养老制度。而家庭养老,由家庭承担养老责任,把这种分摊给每个家庭,国家只要用社会养老加以辅助,便可充分保障老人的生活。所以,在现阶段,家庭养老无论是对国家还是老人来说都更为可靠。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不移地相信: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可

谈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谈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摘要:随着中国老龄化的逐步加重,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对未来的养老模式上,家庭养老还有社会养老这两种养老模式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下面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现在的实际讲述一下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这两种模式,对比两者的优势与缺点,以期待这两者能有机结合,真正解决养老问题,实现老年人能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关键词:养老模式社会养老家庭养老 中图分类号:tu24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as china’s aging gradually aggravate, security problem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in the future mode of provide for the aged, family pension and social pension of the two pattern for the aged has been much attention, the concret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and the present actual about family support and social support of these two kinds of mode, contrast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hope of the two organic combination, real solve problem of provide for the aged, elderly people can achieve joy, a sense of. key words: nursing mode; social pension; old-age home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全球的趋势,不仅我国是这样,别的

家庭养老协议书的范本参考

编号: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家庭养老协议书的范本参考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被赡养人姓名 父亲:母亲: 赡养人姓名 长子:次子:三子:四子: 女儿: 为维护被赡养人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促进家庭和睦、和谐,切实保障被赡养人的晚年生活,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赡养人和被赡养人签订家庭赡养协议。 被赡养人于年结婚,婚后生有四子一女(赡养人),现已长大成人。因被赡养人年事已高,无经济来源,体弱多病,需要各位赡养人的赡养。各赡养人具备赡养的能力。经过被赡养人、各赡养人的充分协商,各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赡养的基本原则 1、赡养人不分男女都有赡养被赡养人的义务,各赡养人应积极履行对被赡养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照顾被赡养人的特殊需要,使被赡养人能够在身体、心理和智力方面尽可能得到妥善的照顾,幸福的生活。 2、被赡养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各赡养人及其家庭成员不得侵犯。赡养人应尊重被赡养人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隐私,禁止侮辱、诬陷、殴打、虐待和遗弃被赡养人。 3、被赡养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给予赡养人一定的帮助,如照顾孙子女、简单家务等,但赡养人不得要求被赡养人承担不愿意或力不能及的劳动。 4、赡养人应为被赡养人提供适合其需要和健康状况的居住环境,提供必要的健康保健,使被赡养人能够自由选择生活方式,并在其熟悉的环境中度过他们所希望的独立生活。

事业比家庭更重要立论陈词(1)

事业比家庭更重要总体发言稿 一辩破题立论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在座同事上午好! 今天很高兴能与对方辩友共同探讨事业与家庭哪个更重要这一辩题。应该说,事业和家庭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今天我们站在公司提供的这个平台上,想到个人与公司的关系与发展,我方认为:事业比家庭更重要。 这是因为,在对事业和家庭进行比较的时候,我们发现:第一,事业比家庭更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理想;第二,事业比家庭更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下面,我们将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来展开论述。 首先看个人层面。人都是有理性的动物,无论是组建家庭,还是追求事业,都有一定的动因。组建家庭的动因,是人们基于对亲情的需要,而追求事业,则是源自每个人实现自己理想和价值的渴望。 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达观态度,都表明了追求事业总是比维护家庭更令人称道和尊重。 而在近代社会,被尊为国父的孙中山先生曾说,人苟有正确的志向,地位虽低,未尝无大事业之成功。这也说明了人都是有理想有追求的,而理想和追求的实现,正是通过事业。 英国女王伊莉沙白一世,为了巩固王位,纵横捭阖于当时的强国西班牙与法国之间,放弃了婚姻,可换来的却是大英帝国的崛起。由此可见事业在人的一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人生价值的主要方面,比家庭更能实现个人理想。 其次我们来从社会层面进行分析。家庭和事业都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但是除此以外,事业更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在我们家和办公室里,计算机都是很重要的工具,日常使用的操作系统和软件也大都来自于微软。可以说比尔盖茨引领的计算机革命,对全人类的影响都非常深远,而这些影响还不仅仅限于IT行业。2008年,比尔·盖茨退休时表示,他将把财产全数捐给其名下的慈善基金会,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子女;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也曾表示,自己“退休以后20%时间给微软,80%时间做慈善”。 再举个身边的例子,就拿我们公司从事的广播电视事业来说,为数字电视用户提供100多套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同时通过开展文化下乡共享工程,不仅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且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家庭追求的是稳定与和乐,它虽然可以与事业一起保障社会和谐,但事业却在推进社会进步方面更胜一筹。 以上我方从辩题本身入手,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最终验证了我方今天的结论,那就是:事业比家庭更重要。 1

尊老爱幼-辩论赛正方陈述观点.

正方观点陈述“尊老”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然而什么是真正的“尊老”?怎样让老人 得到最好的照顾?怎样让他们在晚年过的更好?是呆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当“空巢老人”吗?是在辛辛苦苦抚养大自己的儿女后再为自己的孙辈操劳受累吗?其实,在当今社会,养老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方支持在征询老人意见后,老人同意的情况下,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居住。原因有 ●孤寡老人无依无靠 孤寡老人无儿无女,没有人对他们履行抚养的义务,那么住进养老院安度晚年,让社会照顾他们,是他们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 ●子女精力不足 随着计划生育的推广,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未来的家庭模式一定是向“421”发展,也就是一对夫妻要照顾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同时又要为事业打拼,明显分身乏术。而且还有很多在外打工的子女和保家卫国的军人,更是一年见不到父母几次面,更不要提照顾老人了。而养老院恰恰可以提供给她们最及时,最专业的照顾。 ●老人减轻孤独感 有调查显示50%居住在城市的老人感到孤独忧郁,交不到朋友。的确,现在的公寓楼中,邻里关系淡漠是很正常的事。而养老院中则不同,老人们住在一起,不仅可以拉家常,还可以参加一些活动,使晚年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更加安全。 现金社会上有一个误区,认为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就是不孝,其实是大错特错。养老院不是孤儿院,我们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并不是不管他们,而是为了更好的照顾他们。做儿女的也该常去看父母,或接他们回家小住,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作为一个孝子,父母在哪里我们的心就在哪里。而一个不孝子就算老人在身边,也不会奉养照顾老人。想必大家也听过看过这样的例子。 中国自古以孝治天下,然而孝是为了面子为了舆论固守陈规不为老人着想吗?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就一定是不孝吗?希望正方的陈述能引起大家的深思。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经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分析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分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1%,农村老人约占全国老人的75%以上。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开始关注的课题。近年来,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滞后相适应,农村养老保障体制也自然游离于社会保障网之外,据统计,中国农村目前有97.6%的老人依靠家庭养老,而依靠退休金和集体养老的老人仅占 2.34%。人口老龄化给农民家庭带来的负担,抑制了农村消费和农民的购买力,也阻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不利于农村改革的进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现状和局限性 中国农村老人与城镇老人的显著区别在于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而且农村老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极少,他们因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后,生活来源只能完全依赖子女,经济上靠子女供养,生活上靠子女照料,没有其他出路。目前,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多代同堂型,既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老人与子孙同吃同住,共同生活,生产生活中的事物主要由子女决定,老人除了做点家务或照看孩子外,别无其他活动。有的家庭则沿袭古老的家族管理习俗,由老人做主,子女很少有个人财产。另一种是分居赡养型,既能够从事一

般家务的老人和子女分开居住,老人的责任田和口粮田交给子女耕种,生活费用由子女供应,女子定期把生活用品或现金交给老人,他们一般居住较近,感情联系较为密切。再一种是独立生活型,既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人,依靠承包田种植或家庭养殖等方面的劳动收入来养活自己。但老人一旦丧失劳动能力,这种生活方式就难以维持了。 家庭养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伴随着古老的农业文明而出现的。在原始社会里,老年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尊重,那时候为了保存种群的生存和延续,老年人和无行动能力的人会被很残忍地杀害或遗弃。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剩余的生活资料足以养活老年人,赡养老人的孝文化才有了物资基础,而且在农业社会里,简单地耕作方式使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受到尊重。社会统治者为了通过控制家庭而控制个人,把孝文化推崇到很高的位置,孝顺父母和家庭养老就逐渐成为基本的社会规范,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义务和责任。然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受利益的驱动,传统的孝文化观念和家庭养老方式开始日益瓦解,子女虐待老人和不赡养老人的现象不断上升。据《中华老年报》报道,山西省有关部门近4年接待来访的老人2万多起,在侵犯老年人利益的案件中,赡养权受到侵犯的比例最高,得不到家庭赡养的老人多是高龄、多病的农村老人,而这些老人恰恰是最需要照顾的。目前,在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农民收入较低,供养老人对中年夫妇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尤其在老人生病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时子女往往会更看重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是遵从传统文化的要求尊老养老。

辩论赛:老人应不应该去养老院(立论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 我们本次辩题是:老人应不应该去养老院,中心是应不应该,就不能单凭感性进行主观选择,也不能只从老人的角度说明问题,而要从社会,家庭,现实,发展趋势多角度理性的权衡利弊,用长远的眼光立足于现实,实现利益均衡化合理化。 据资料显示,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截止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接近两亿,空巢老人达半。据测到2030年,空巢老人的比例将高达90%。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家庭养老极不具备周到性,而养老院养老的模式正在逐步被接受和发展。数据分析,这种现象已是一种必然趋势。我方赞同送老人去养老院,理由有四: 第一:从社会的角度来讲,现代生活的高节奏和使老人身体生理功能逐渐衰退,亚健康和慢性病比例飞速增长,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其次,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巨大的压力,众多年轻人极难有能力和精力满足老人的多元化需求,使老人生理和心理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而养老院能缓解这种压力,以专业的服务满足老人的需求,使社会持续发展而不会被阻碍和停滞。 第二:从老人的角度来讲,老人的观念有了巨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进养老院,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文化娱乐,他们更希望能有自己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子女的供养。 第三:从儿女的角度来讲,年轻人要有家庭的整体观念,要兼顾自身,老人,和自己儿女各代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实现家庭和谐,不能单顾一方而断了整个家庭的平衡。 第四:从发展的角度来讲,民进2015两会提案:大力扶持我国养老院建设,国营和民营养老院齐头并进,没有需求就没有供求,可见这是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从2014、15年养老院的调查来看,由于政府的支持,现在养老院越来越优惠,已经大部分实现社区普及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服务科学化完备化,经营模式多元化,不同需求的老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院模式,甚至有可以白天住在养老院,晚上回家享天伦的“托老所”模式,即便现在养老院存在不足,但只占少数,国家的政策和人民思想的开放和改变让我看到养老院光明的未来,为了给老人更好的生活和社会更快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理解和改变,孝的观念要继承和传扬,但孝的方式要随时代不断改进,提倡机构养老,打消人们心中的顾虑,能够让大家理智的选择真正有利于各代人的养老模式。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当下中国应该送老人去养老院。

社会养老更可靠一辩稿

社会养老更可靠 开宗明义,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是指由社会或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养老的实质是由谁来提供养老资源,即区分标准),可靠是指能够长久维持老人、家庭、社会的稳定。我方的评判标准是,何者更能够长久地维持三者的稳定且持续良性发展,即何者更可靠。 我方认为,社会养老更可靠。论点如下: 其一,老人对社会的信赖强于对子女的期待说明社会养老更可靠。1992年,全国仅有8500多万职工和1700万离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截至2017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1548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由数据的变化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参保率大幅提高,而这仅仅是社会养老的一角。持续走高的参保率折射出老人对社会养老的信赖,更反映出社会养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家庭养老可比拟。其次从老人主观角度出发,他们必然不希望自己成为子女的负担,社会养老予以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对老人而言也是一种慰藉 其二,家庭对社会的依托说明社会养老更可靠。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老年人在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均处于较低的地位,再加上行动不便、体弱多病等因素的影响,几世同堂的家庭逐渐缺失其应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了当代中国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道义上肯定了追求个人幸福的合理性,个体价值的确

立动摇了传统家庭伦理的基础。他们转变了养老观念,开始走出“养儿防老”的圈子,加之受效益主义、拜金主义、个体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人们的家庭责任观念、家庭义务观念等都在不断更新、蜕变,有些人拒绝承担赡养老年人的义务,甚至虐待、遗弃老年人。另一方面, 其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说明社会养老更可靠。

家庭比事业更重要辩论赛一辩立论

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 我方今天的观点是——家庭比事业更重要。 今天的论题并没有明确比较对象,所以我方就要分别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比较,家庭和事业哪个更为重要。 从个人层面上看,家庭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性,美国911事件之后,纽约警务局公布了这些罹难者的电话记录,那些面对着死亡绝境的人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的最后言语,无不表达着对家庭深 即人口的再生产,家庭是人类代代相传、持续发展的保障,为生产力提供了人这个重要因素,进而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并且,每个家庭的和谐稳定是奠定社会繁荣稳定的基础。 最后,我方想强调一点,事业和家庭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他们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然而事业不是目的,家庭才是目的,事业只不过是为了家庭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因此,家庭比事业更重要。

对方辩友的立论和攻辩看似言之凿凿,有理有据,但我仍然要代表我方提出几点质疑:第一、对方辩友在立论和攻辩时大谈特谈“事业为家庭带来了物资基础”,我想说你这个观点是以偏概全,混淆视听。首先,这观点纠结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没有人口的再生产,社会发展是不可持续性的,家庭具有繁衍职能,提供了最重要的要素——人,没有人谈什么事业呢?其次,您说事业为家庭提供了经济基础,说白了就是赚钱是为了养家,这就再次印证了我方观点——家庭是目的,事业是手段。你的事业都是为了家庭,那还不是家庭更重要吗? 强 祝愿对方辩友及在座各位家庭美满,合家幸福! 4、1)他们为什么要为了解放事业,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就是因为他们是要保家卫国,有国才有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追根究底他们还是为了血脉、为了亲情、为了家庭。 2)正因为自己有家庭,能体会到家庭的美好,以及妻离子散,家庭破碎的痛苦,所以才能感同身受其他家庭的苦难,这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家庭重要啊。

家庭养老的特点及优势

研究发现,社会养老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家庭养老,但其替代性存在城乡差异。对城镇老年人而言,社会养老不但弱化了子女对老人的精神慰藉,还挤出了子女对老人的经济供养;对农村老年人而言,社会养老仅对老人的生活照料有负向效应,而对精神慰藉与经济供养没有起到显著的影响。通过解释机制发现,原因在于居住方式起到了调节效应,进而作用于社会养老与精神慰藉及生活照料的关系。家庭养老不但是子女赡养老人的方式,同时家庭养老内涵的文化传承更是中国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家庭养老作为最古老、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养老方式,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世代承袭的传统养老观念,家庭养老对于身处传统与现代转型节点的老年人而言,有着强大的形塑力。将家庭养老分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与经济供养三个维度。社会养老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家庭养老,但其替代性存在城乡差异。对城镇老年人而言,社会养老不但弱化了子女对老人的精神慰藉,还挤出了子女对老人的经济供养;对农村老年人而言,社会养老仅对老人的生活照料起到负向效应,而对精神慰藉与经济供养没有起到显著的效应。家庭养老对老人的具体需求更清楚,更能满足。特别是精神方面更会让老人愉悦,因为人年龄越大越注重亲情,而对物质看的更淡,社会养老则相反。 1、家庭养老是我国老人首要的养老选择。在我国社会保险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无退休金的老人需要依靠子女的经济援助保障生活基本需要,有退休金的老人,因为退休金额不高,在遭受疾病等问题困扰时仍需要子女的经济援助,其次在精神慰藉方面,老人需要的儿女或者其他亲人的陪伴,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劳务活动,亲人的陪伴是一种可靠地,温情的陪伴。正式这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养老才应该成为首要的养老方式。 2、家庭养老能有效缓解政府和社会养老方面的压力。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程迅等特点,政府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出现投入资金不足,政策不支持,服务人员素质等问题或缺陷,而家庭养老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1、家庭养老促进代际交流,给予老年人精神归属感。家庭与老年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对于中国老年人,尤其如此。家庭是老年人毕生精力和努力的结晶,保留了老年人整个生命历程的印记,使老年人感到安全和对亲情需求的满足,满足老年人“叶落归根”的心理。 2、家庭养老降低社会成本。与社会养老相比,家庭养老是把这个社会的养老负担转化为子女的负担,一旦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不能兑现,可以规避社会养老在基金管理方面的风险,同时也不存在服务和交易费用支出问题。 3、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道德强大内在力的必然结果,中国人提倡尊老爱幼,在全社会形成养老尊老的风气,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子女一种理所当然、责无旁贷的义务。 1.家庭依然是农村老年人物质上的重要依托。较之西方的“先富后老”,我国的老龄化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目前,即便是在城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资金、制度,人才等各方面都还缺乏应有的准备,人口基数庞大又缺乏前期储备的广大农村更是力所不及。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在短期内是难以得到彻底解决的。显然,那些暂时无力领取养老保障金的绝大部分农村老人的物质供养仍离不开他们的家庭。 2.子女仍然是农村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该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家庭成员有“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大多数资料表明,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95%以上居住在农村。即使比较富裕的农村老年人住在养老院,仍离不开家庭,也需要家庭成员在生活上的照料。 3.绝大多数子女仍然比较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家庭是人们情感的归宿和生活的港湾,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主要的精神慰藉和情感维系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除了温饱外,年迈体衰老人对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更多希望在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中安度晚年。而且,代际“反哺”“老吾老”等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已深人人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