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师用)

【苏教版】语文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师用)
【苏教版】语文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师用)

高二语文导学案——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命制人:时间:2015年3月1日

【学习目标】

1、通过品味名言警句,对诗词描写的形象及手法的赏析,了解花间词、南唐词的艺术风格。

2、透过唐五代词独特的艺术特点,探究词中蕴含的深刻意蕴,体悟唐五代时期独特的文人情怀。

3、积累古典诗词中带有特定情怀的意象、词语,为进一步鉴赏宋词打下基础。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1.词的常识:又名诗余、长短句。分上、下片。词牌一般与词的内容无关,规定词的格律、字数、句数。个别词作特殊。比如姜夔的《扬州慢》。词的鉴赏要点和诗基本一致,只是要特别留意宋代词人的创作心境和上下片的转折过渡句。

2.唐五代词分为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

(1)花间词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这是唐五代词人词作的一部总集,其中收录的十八位词人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外,多是蜀地人,其余的也是或流亡蜀地,或在蜀地做官,因此,花间词派又被称作“西蜀词派”。其词多写男女相思离别的闺情,男女主人公置身珠光宝气的环境氛围中,互相追逐、思念,而没有什么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念,词风“浓艳婉媚,香软绮靡”。但也有一些书写边塞生活、兴亡之感的词作。代表词人是温庭筠、韦庄,温词如簪花仕女,浓艳华美;韦词如淡妆美人,疏淡明丽。

◆花间词祖温八叉: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晚唐词人。生于太原,但少年时就迁居江南,因此一直把江南当做故乡,自称“江南客”、“吴客”。温庭筠才华横溢、精通音律词调,在考场上八叉手成八韵,后人以“温八叉”称之,也指一些文思敏捷的人。因其一生行为不检、任性桀骜、愤世嫉俗,所以他一生怀才不遇,但也造就了他不慕权贵的孤傲品格。

◆秦妇吟秀才醉花阴:韦庄,字端己,长安杜陵人,初唐宰相韦待价裔孙,中唐诗人韦应物玄孙,晚唐词人。他少时刻苦,长大颇有游侠之风,做事不拘小节,后逢战乱,虽一心科举却屡试不第,五十二岁中进士,七十二岁做前蜀宰相。他亲历农民起义风暴的冲击,又饱尝兄弟离散、相思无期的苦楚,因此他的词作中的离情相思并非尽是柔情,更寄托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因此被称作“花间别调”。词作多白描。因曾居住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旧址,又称“韦浣花”。

(2)南唐词派,以“二主一相”(后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有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在“花间词”与北宋词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褒贬不一的冯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人。他见证了南唐的崛起和没落,他的没有政治头脑又贪恋官职、无治国才能又陷害忠良的行

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毛文锡《甘州遍》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鹿虔扆《临江仙》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韦庄《望江南》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落雁一张弓,百只金花箭。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敦煌曲子词《生查子》

独坐更深人寂寂,忆念家乡,路远

为对南唐的没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的词作却很有特色,也成为他捞取功名的资本。其词多写离情别绪,感情委婉深沉,语言清新,对后世婉约词有一定影响。

◆中主李璟:多才艺,好读书,“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其词作虽传世不多,却以蕴藉含蓄、深沉动人著称。

◆后主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多才多艺,词的成就最高。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前期是极乐世界,写宫廷艳词,闲愁艳情,婉转缠绵;后期是悲惨世界,伤往事、怀故国,沉郁凄怆。其词语言自然精炼,概括性强,常将个人生命感悟融入所写景物之中,扩大了题材范围,对宋词发展功不可没。

【研读文本】

菩萨蛮·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1、结合注释,试翻译这首词(尽可能契合意境)。

晨曦照在小山般重叠的床前屏风上,光影的闪动惊醒了熟睡中的美女,她的头微微一动,乌云般的长发就飘过白雪般的面颊。她鬓发蓬松,慵懒地举起眉笔,柳眉在眉笔的挥动下逐渐灵动起来。但女子的动作却愈发舒缓曼妙起来,用镜子前前后后打量自己头上新插的花朵,人面桃花相映红,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2、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早起梳妆的词作,找出词中描写女子的词语,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

(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香腮雪、蛾眉、花面交相映、绣罗襦、金鹧鸪,可见这是一个美丽慵懒的贵族女子;

(2)懒起、梳洗迟、照花前后镜、双双金鹧鸪,这些词语和意象都表明这是一个满含离愁别绪的女子形象,鉴于女子的身份和她熟悉的动作、心态,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她显然是一个落寞孤独的深闺思妇;(3)照花前后镜,新帖绣罗襦,表明这是一个懂得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有一定艺术品味的女子。

综上所述,词人通过肖像、服饰、动作、神态描写塑造了一个美丽、慵懒、落寞、幽怨的贵族女子形象。这也可能是作者长期怀才不遇的内心的一种倾诉。

【知识补遗】

历代文人常用女子作意象自喻,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中,夫妻的伦理关系和君臣的伦理关系十分相近。女子在男子面前没有地位、尊严、自由,她会被抛弃、赐死,这和臣子被贬谪、被废黜十分相近。

菩萨蛮·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熟读、背诵这首词。

2、有人说最后一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与全词格调不符,在赞美江南风光和江南美女的词句中显得不伦不类。你怎么看这种说法?关山隔。寒雁飞来无消息,教儿牵断心肠忆。

——敦煌曲子词《鹊踏枝》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李商隐《无题》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诗经·卫风》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柳永《定风波》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说说你的理由。

江南的生活是如此惬意,江南的风光是如此美丽,江南的女子是如此秀丽,游人客居江南也该终老江南。所以作者劝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不到叶落归根之际不要回家乡,回到家乡会伤心断肠,为什么这么说呢?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当时正处在唐朝将灭亡之际,中原地区烽火连天,有家归不得。所以,作者在此是歌颂江南美好的同时,也寄托了对中原故乡“不堪回首”的叹惋。

鹊踏枝·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1、结合注释,试翻译这首词(尽可能契合意境)。

谁说闲情早就抛弃掉了呢?(闲情困扰已久,早就想抛掉,却始终难以抛开)春天悄悄来临了。请看那河畔的青草,堤上的嫩柳,无不带来了春意萌动的消息。然而,对于被恋情困扰的人来说,万物的复苏同样也催发了心中沉埋的惆怅情绪。于是词人就每日借酒驱愁。但这又何补于事呢?这种铭心刻骨的痴情似乎是与身俱在的。任你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因此,就只能拖着瘦羸的身躯,伫立在风紧人静的小桥上,和那一钩孤凄的新月默默无言地相互对视……

2、词中首句“谁道闲情抛掷久”是为千古名句,几乎被认为是冯延巳的象征。“闲情”即闲愁,结合全词和背景,说说词人有哪些闲愁?

(1)从词作上片来看,闲情是“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词人依然伤春,而古人伤春多是感慨年华老去、思念远方亲人,可见此“闲情”极可能是爱情的苦闷、人生的失意、理想的失落。(以冯延巳两朝宰相的身份来说,人生的失意似乎不太可能)

(2)从词作下片来看,“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这种闲情应是一种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苦闷,联系到冯延巳在政治上的种种褒贬不一,这是可以理解的。

(3)从时代背景来看,身处内忧外患的南唐小朝廷,冯延巳不免时时感受到一种末世的思绪。这种情绪渗透到他的词中,就带有一种不可明言、难以确指的感情,给读者造成多方面的启示与联想。“谁道闲情抛掷久”写出他心中盘旋郁结的愁苦,而“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道出了心中有所失落而又有所追求的情意,这非常符合他在政治上无所建树却有贪恋官位的特点,此“闲情”极可能是政治上无所作为受人指责却又放不下的苦闷。

可以说,他不把相思拘泥于某人某事,而有着比相思更寂寞更无奈的情绪。这种顿挫沉郁的笔法、幽咽惝恍的情致是冯延巳常用的。

3、词末“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营造了一个极其唯美的意境,请展开联想与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下这个意境给你带来的画面。

春风送暖,堤上新柳,一个形销骨立的伤心人独立桥头,一任晚风吹拂,袖中满是春风,他的心中却充满了萧瑟的愁怨。当行人渐渐稀少,当四周逐渐沉寂,当如钩新月孤立夜空,他似在翘首等待,又似在俯首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冯延巳《谒金门》

冯延巳将自己的《谒金门》送给李璟欣赏,李璟说:“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延巳答道:“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大笑。

沉思,时而传来一声轻叹,无人知他何时到来,也无人知他何时会离去,但那份孤愁还是让凄婉的月光无声地停留在他的心上。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1、结合注释,试翻译这首词(尽可能契合意境)。

莲花的芳香已经消失,翠绿的荷叶也已凋残,萧索的秋风夹满愁绪吹起从碧蓝的水波之间。它们还跟容颜一起憔悴,令人不堪细看。

在细雨霏霏的梦中醒来觉得鸡塞荒凉偏远,小楼上已吹完玉箫,显得寂静而又冷寒。不禁流下簌簌的泪珠深含愁恨,她独自倚靠栏杆。

2、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荷花的清香已经销尽,翠绿的荷叶已经枯败,秋风乍起,吹起满池残荷。王国维认为此句颇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你是如何看的?结合全词,做一选择。()

A.再美好的事物终究也会逝去。

B.再繁荣的朝代也会灭亡。

C.再多的荣华富贵也会流走。

D.再奢侈的享受也会化为乌有。

3、对这首词的词眼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是“愁”,有说是“恨”,也有说是“残”。李璟已经死无对证,结合全词内容和当时背景,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

(1)愁:万物轮回,秋风凋零,人也不外如此,地位富贵如李璟者,也难免感同身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绣楼上整夜回荡着凄清的笙音,既是思妇之愁,也可看做是面对内忧外患的一国之君强颜欢笑下的忧愁凄伤。

(2)恨:同上,只是这种愁怀更见深远,因为下文“倚阑干”,是为望远、期待远方亲人归来,也可理解作期待理想的实现,但独自莫凭栏,因为每日的期待只会是每日的失望,乃至绝望。

(3)残:菡萏香销翠叶残-荷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秋残;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人在残年对残景;细雨梦回鸡塞远-梦残;小楼吹彻玉笙寒-曲残;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情残、景残、人在残念感慨多。

后主词·李煜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熟读、背诵这两首词。

2、结合词作内容和李煜生平,说说你对下面词句的理解。

(1)《乌夜啼》中“无奈”、“长恨”的深刻意蕴。

①“无奈”状似惜花,实则惜花惜人,语带双关。无力护花、无力回天之感跃然纸上。联系李煜亡国后在汴京的凄惨遭遇,这无奈中似有悲愤。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看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李煜《玉楼春》

铜黄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绣深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李煜《菩萨蛮》

②“长恨”:以水之必然长东来比喻人之必然长恨,一个“自是”将这种无奈的苦闷表现得十分透彻。这里李煜不仅仅表达自己的苦闷,更是传递出古往今来所有人面对世事无常的无力感慨。

(2)《浪淘沙令》中“独自莫凭阑”的“凭阑”在古人心中,常有思念故国、故乡、亲人的含义,带有忧愁、盼望之意;而李璟的《浣溪沙》中有一句“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请比较“凭阑”和“倚阑”的不同涵义。

“凭阑”、“倚阑干”都有远望、盼望之意,区别在于李璟的“倚阑干”显得更闲适,主要是从思妇情感出发,抒发人生感悟,表达的还是个人的悲愁;而李煜的“凭阑”则更多的是从思国(无限江山)出发,抒发的是家国之感,情感更现实,意境也更开阔。

“独自莫凭阑”中的“莫”,一作“不要”讲,一作“暮,傍晚”讲。

索得娘来忘却家,

后园桃李不生花。

猪儿狗儿都死尽,

养得猫儿患赤瘕。——南唐末江南童谣

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 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从军行——杨炯 滕王阁——王勃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张九龄 ※送魏万之京——李颀 山居秋暝——王维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燕歌行——高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送友人——李白 将进酒——李白 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 ※客至——杜甫 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白居易 天上谣——李贺 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安定城楼——李商隐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长安晚秋——赵嘏 商山早行——温庭筠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 ※乌夜啼——李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 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 ※天仙子(水调敷声持酒听)——张先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 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 ※卜算于(缺月挂疏桐)——苏轼 10、“格高韵远”的北宋来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 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 ※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歹带香人)姜夔 12、“龙腾虎掷”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

2017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十二专题

2017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十二专题 目录 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 专题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专题 专题三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 专题四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 专题五创新求变的中唐诗专题 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专题 专题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专题 专题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专题 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专题 专题十“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专题 专题十一“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专题 专题十二“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专题

2017高中语文 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整合 古体诗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古体诗按形式分类如下表: 古体诗(古风)????? 四言诗:出现最早 如《诗经》 五言诗:成熟于汉代 如《古诗十九首》 七言诗:成熟于唐代 如白居易《长恨歌》 乐府诗:诗题有歌、行、引、歌行、吟、曲等名称 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一、理论讲解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其实,赏诗也不过“情、景二端”。从高考的角度讲,答诗歌鉴赏题,也不过“情、景二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最重要的特点。因此,分析、掌握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成为学习古典诗歌的关键。 一般说来,古典诗歌里情与景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 1.乐景衬乐情 以在写景绘色方面备受推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初秋时节,天色向晚,山雨初霁,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这里对清新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追求恬淡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清新美好的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写照。 2.哀景衬哀情

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 目录 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从军行——杨炯 滕王阁——王勃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张九龄 ※送魏万之京——李颀 山居秋暝——王维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燕歌行——高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送友人——李白 将进酒——李白 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 ※客至——杜甫 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白居易 天上谣——李贺 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安定城楼——李商隐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长安晚秋——赵嘏 商山早行——温庭筠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 ※乌夜啼——李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 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 ※天仙子(水调敷声持酒听)——张先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 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 ※卜算于(缺月挂疏桐)——苏轼 10、“格高韵远”的北宋来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 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 ※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歹带香人)姜夔 12、“龙腾虎掷”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

高中语文选修课

高中语文选修课《正心美心》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2017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意见中提出:“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因此在现实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当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是应有之义。 而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也把提高人的核心素养作为改革的主线,方案中鼓励各个地方的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发有各地特色的选修课,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正心美心》就是呼应当下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生阶段的高中生乐观、好奇且可塑性强,在这个年龄阶段打下良好的国学底子,对其以后的人生发展都大有裨益。 在当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教育的方式要从教知识往重育人的方向发展,要在德行操守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校就是在这个形势下,依照当前学生的实际,编写了本门选修课的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 《正心美心》是依照学生的成长规律,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主干,兼以吸收道家和佛家思想等传统思想流派,旨在传达和弘扬人性中的真善美。让学生在成长中树立立德求善、正心诚意的价值观,为他们的人生固本培元。立德树人,德在先人在后,本门选修课正是发掘人性中的善,树立利他的德,净化人的心灵。“正心”篇旨在从思想深处去邪扶正,教导学生守正好义;而“美心”篇则重在去私去利,让学生放下执念追求精神的升华。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开设本门选修课是为了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侧重提高学生的精神审美和鉴赏能力,旨在引导探索研究,构建多层次的语文课程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正心美心》这门选修课是扎根中国的传统,汲取传统教育中重视人的德育和价值观培养的优良做法,立足于当前学生缺乏厚重古文修养的社会现实,并结合学校实际,从现实情况出发。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重视教育,主张以文化人的国度,因此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最值得当下借鉴的就是重视德育。传统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德行操守,接受儒家的伦理道德,强调人的道德伦常的塑造。本门选修课选取了《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名篇,又推荐了许多优秀人物的名言警语。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的历史,暗含着中国的未来,厚重的古文修养可以使得学生更加理解中国的特殊国情,而当前的学生的古文功底普遍薄弱,许多古文的常识都非常的欠缺。《正心美心》以古文的原文和现代翻译相对应,并附上了许多背景解释,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本门选修课要与学校的语文教学相结合,在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学校的语文教学之间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中学生在求学阶段除了个人的全面发展之外还要接受社会的选拔,因此在选修课的课程的设置上要注意与当下的语文教学进行衔接,注意定期的知识考核,尤其是和高考的文化常

苏教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选修高中语文《氓》教案

《诗经》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包含了那段时间的诗歌、内容、写法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每首诗的内容、中心、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通过三首诗了解“国风”的写作内容,体会民间的歌谣的特色。 4、了解卫、秦、邶三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体味独特的文化内容。 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请学生自己读课文,不要老师来示范,让他们自己亲自体验,老师不要代劳他们的工作。 2、明确字音和个别词语的意思并牢记。 3、请学生示范读课文,进一步明确字音和意思,请大家识记,当堂课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爱情永远是不会变老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故事,今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他和她是我们要结识的来个人,还有在那时的另外一些人。让我们走近他们! 一、新授: 1、请一位学生读文题。(2分钟)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①读对了字音,méng,及时表扬,大家齐读。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含义,明确这是“古今异义”,把“古今异义”四个字写在注释处。 第二种情况是读成了máng,请其他同学纠错,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含义,读音和意思古今都不同。) 2、自己对照课下注释的内容读课文。明确字音,读到顺畅为止。(15分钟) (一定要让学生独自的自己来读,有的学生读的快,有的学生会读的慢。照顾多数学生,甚至于照顾到最慢的那个学生的速度。) 3、请基础差一些的学生示范读课文(10分钟) (请大家仔细的听读,用笔画出有读音出入的词语,等同学读完之后,一起订正,不要打断学生的朗读的过程。培养学生彼此尊重的精神。) 5、请学生订正个别字音。(5分钟) 容易出现问题的字音是:(板书) 匪:fēi 愆:qiān 将:qiāng 载:zài 于:xū说:tuō徂:cú汤:shāng 裳:cháng 靡:mǐ隰:xí角:jiǎo

苏教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材上全部诗歌,已全部校对无误!)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 目录 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滕王阁——王勃 ※从军行——杨炯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张九龄 ※送魏万之京——李颀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山居秋暝——王维 燕歌行——高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送友人——李白 将进酒——李白 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 ※客至——杜甫 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白居易 天上谣——李贺 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安定城楼——李商隐 长安晚秋——赵嘏 商山早行——温庭筠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 ※乌夜啼——李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 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 ※天仙子(水调敷声持酒听)——张先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 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 ※卜算于(缺月挂疏桐)——苏轼 10、“格高韵远”的北宋来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 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 ※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姜夔 12、“龙腾虎掷”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 目录(1-16)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目录(1-16)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6本)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4.《中国民俗文化》 5、《影视名作欣赏》 6、《新闻阅读与实践》 7、《先秦诸子选读》 8、演讲与辩论 9、中国小说欣赏 10、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12、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13、语言文字应用 14、外国小说欣赏 15、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16. 文章写作与修改 选修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臵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游夜书怀/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 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 李凭箜篌引/李贺 虞美人/李煜 苏幕遮/周邦彦 推荐作品 国殤/屈原 燕歌行/高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庄子》 项羽之死/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推荐作品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必修+选修

◆必修一 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沁园春?长沙 相信未来 六月,我们看海去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体悟人生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四季 ⊙设计未来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我的五样 ⊙光阴的故事 雨巷 断章 错误 获得教养的途径⊙求学之道 劝学 师说 ⊙经典的力量 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 ⊙漂泊的旅人 想北平 我心归去 肖邦故园 乡土情结 ⊙乡关何处 前方 今生今世的证据像山那样思考 ⊙谛听天籁 西地平线上 ⊙感悟自然 ⊙湖山沉思 ⊙大地的眼睛 江南的冬景 神的一滴 像山那样思考⊙与造物者游 赤壁赋 始得西山宴游记 学习的乐趣 青春颂 韵 献给成长 寻找精神家园 母语的精神 何以为家 永远的记忆 故乡诗情 俯仰天地间 与自然晤谈 中国古代历史小 说的高峰 打不败的失败者 ◆必修二 珍爱生命 ⊙强者之歌 假如给我三天光 明 ⊙精神支点 ⊙生命的礼 赞… 呱……呱…… ⊙向死而生 我与地坛 鸟啼 ⊙陨落与升华 最后的常春藤叶 说书人 和平的祈祷 ⊙遭遇战争 一个人的遭遇 (节选) 流浪人,你若到 斯巴…… ⊙永恒的瞬间 落日 图片两组 ⊙黑暗中的心迹 安妮日记(节选) ⊙历史画外音 历史的回声 ⊙后人之鉴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千古江山 念奴娇?赤壁怀 古 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 ⊙永志不忘 落日 消息二则 慢慢走,欣赏啊 ⊙一花一世界 荷塘月色 听听那冷雨 金岳霖先生 亡人逸事 ⊙永远新的旧故 事 林黛玉进贾府 祝福 边城 ⊙总借俊眼传出 来 教室就是出错的 地方 热爱生命 战争风云 和平,人民在期 待 兴亡的评说 意蕴隽永 心灵的远游 半瓣花上说人情 奇崛隽秀总相宜 谁解其中味 远去的风景与爱 情 ◆必修三 祖国土 ⊙江山多娇 祖国山川颂 长江三峡 ⊙颂歌的变奏 发现 北方 祖国呵,我亲爱 的祖国 祖国土 语言,存在的家 园 ⊙汉字的王国 语言的演变 汉字王国中的 “人” ⊙如琢如磨 咬文嚼字 简笔与繁笔 号角,为你长鸣 ⊙殉道者之歌 离骚(节选) 致西伯利亚的囚 徒 啊,船长,我的 船长哟! ⊙烈士的抉择 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 ⊙底层的光芒 品质 老王 文明的对话 ⊙审视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 传统 ⊙认识和沟通 中国与西方的文 化资源 ⊙拿来与接纳 ⊙碰撞与沟通 拿来主义 东方和西方的科 学 ⊙认知与交融 美美与共 麦当劳中的中国 文化表达

大学语文选修课习题3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004) 一。单选题 1.《科学的春天》中,作者论证“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时,用了“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都变成了现实:作为根据,这里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①演泽法②归纳法③对比法④类比法 2.鲁迅所批评的《插论语丝的文体一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一文的作者是 ①林语堂②刘百昭③陈西莹④杨荫榆 3.朱自清参加过的文学团体是 ①创造社②太阳社③左联④文学研究会 4.唐宋八大家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是 ①欧阳修②柳宗元③韩愈④苏轼 5.《散文创作谈》:“鲁迅譬喻过,从干荔枝的味道,是没法推想鲜荔枝的风味的”作者借此指的是 ①要选择典型材料②要有深刻的主题③要重视语言艺术④要有直接生活知识 6.《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中,说明人物与结构特点时都被用作例证的人物是 ①林冲、杨志②林冲、鲁达③杨志、鲁达④柴进、洪教头 7.《桥的运动》引述《史记。功秦列传》时尾生守约的故事,用以说明 ①桥是不会大动的②桥的小动,微动分秒不停③桥在外因作用下产生“变形”④桥的平衡只能是瞬息现象 8.下列说明文中,主要经典型例证来对复杂的说明对象进行解说的是() ①《苏州园林》②《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③《桥的运动》④《统筹方法平话引子》9.《菊花》引用陶渊明的诗句“酒能祛百虑,菊能制颓龄”说明的是 ①菊花可作为有骨气的文人的象征②菊花是使人延年益寿的药物③菊花可以和糯米捣在一起酿酒④菊花已成为人们欣赏的花种 10.下列各句中,综合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的是

①一个个两长腿走来走去的动物,还是细菌的游行大饭店②在成年人,肚子饿的时候,油锅里没有菜煮,细菌也不来了③有胃病的人,胃汁的酸性仍得以自全,并且如“八叠球菌”和“寄腐杆菌”等,竞毫无顾忌地在厨房里组织新家庭④我们这一所细菌大饭店,一开门便是切菜间,壁上有自来水,长流不息,菜刀上下,石磨两列,排成半圆形,还有一个粉红色活动地板 11.《追悼志摩》中说梁启超所“看透”的志摩的追求是 ①良心之安顿②人格之确立③灵魂之救度④梦想的神圣境界 12.下列文句中使用了比拟的手法的是 ①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路得多②那把长锸,千年始弱与金仗玉玺。铁戟铁锤反复辩论③如地震前眺,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④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13.《拣麦穗》表现出作者的向往是() ①丰收的年景②美好的爱情③人间纯真的感情④一个美丽的梦 14.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反复表述的是() ①对古代园林的观察②对民俗风情的体验③对社会政治的关心④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15.就刻画人物而言,“完璧归赵”之事是 ①只写相如②侧重写相如兼写廉颇③侧重写廉颇兼写相如④只写廉颇 16.《毛颖传》中将墨拟成的人名是() ①管城子②绛人陈玄③褚先生④弘农陶泓 17.下列诗句中表达游子思妇音问为通,相思之情的是() ①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②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溥上不胜愁③鸿雁长飞光为度,鱼龙潜跃水成文④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18.下列诗句中,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的是() ①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④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港口夕阳斜 19.下列诗句具有哲理意义的是() ①今夕是何年②起舞弄清影③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④月有阴晴圆缺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精选练习苏东坡传

[基础巩固层]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惝怳.(huànɡ)袅.袅(niǎo)荆棘.(jí) 札.记(zhá) 醇.甜(chún) 木讷.(nà) 家眷.(quàn) 唾.弃(tuò) 诙谐.(xi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怳huǎnɡ;讷nè;眷ju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的文人中,有那么一类人,他们狂放不羁 ....、随性而行,给世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 B.咏月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中,可谓是俯拾即是 ....。有托月言志的,也有赏月写景的,有望月思乡的,也有对月恋情的,风格多样,情怀迵异。 C.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三访“特园”,与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 推心置 ...腹.,共谋国家和平统一。 D.苏东坡点头说:“这就是我之所短。也许我生来就太相信人,不管我是 跟谁说话,我都是喋喋不休 ....。” 【解析】A项,狂放不羁:放纵任性,不受约束。B项,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C项,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D项,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不符语境,应改为“畅所欲言”。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史记》与文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相关知识。 2、掌握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相关知识。 2、掌握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鉴赏方法。 【教学内容】 《史记》的文风,历代学者多有精辟之论,他们任自己的学识、人生经验,对《史记》进行探究,自成一统,各成一家。归结起来,不管论家们的观点如何缤繁多彩,也不管他们的语言表达如何不同,却都有一个殊途同归的看法,即《史记》的文章风格是属于崇高美的。 先看明代凌稚隆《史记评林》中所辑录的几家评论: 苏辙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黄履翁说:司马迁之文“如天马骏足,步骤不凡,不肯少就于笼络。” 凌约言说:“子长之文豪如老将,用兵纵骋不可羁。”

茅坤说:“浑浑噩噩,如长川大谷,探之不穷,揽之不竭,蕴藉百家包括万代者司马子长之文也。” 所谓“疏荡,颇有奇气”;“天马骏足步骤不凡”;“豪如老将,用兵纵骋不可羁”等等,虽然词目各异,却都是说司马迁的文章感情充沛,气势雄浑,惊心动魄,从美学角度看,是崇高美的典型表现。 鲁迅说:“《史记》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白寿彝说:“如果说司马迁也有毛病的话,那就是他很粗放。但他的粗放正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生命力,体现了汉武帝那个时代封建社会蓬勃发展的活力。” 李长之说:“象他的精神是在有所冲决,有所追求,有所驰骋一样,他的风格也是的,这可以说是他的风格之本质特征。” 《离骚》被司马迁称为是“舒愤懑”文学的典型,鲁迅把《史记》称之为无韵之《离骚》,同样也认为它是“舒愤懑”文学的杰作,是韩愈所说的“不得其平则鸣”的产物,“郁于中而泄于外”的结果。李长之的“有所冲决,有所追求,有所驰骋”,同样认为《史记》的文章风格是属于崇高美的。 司马迁文章风格的美首先表现在语言运用上。 先看叙述语言,最典型的是描写巨鹿之战那一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一)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一) 导读:高中语文设置选修课,是为了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侧重地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以适应和满足其兴趣和潜能、未来学习和就业需要。语文选修课共分成五大系列,每一系列中可以开设各种内容的选修课。 一、诗歌与散文 课程标准将塑造良好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视为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和自身优势,在能力要求上又把审美教育当作语文课程的重要功能,特别提出“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作为课程重要理念之一。这一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的精神,在必修课程目标中已经得到强化。但由于必修课程学时有限,更多地从共同基础的要求选择安排教学内容,以求得语文多种能力的均衡发展;而对于在文学方面有特殊兴趣和潜能,希望进一步提高文学修养和鉴赏水平的学生,特别是在自我发展的方向上倾向于在将来从事与文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有侧重地选择与文学审美相关的课程。 课程标准所设计的五个选修课系列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两个系列就是属于这样的课程,它们是按四种基本文学体裁构思的,相比而言,本系列课程因其以学习诗歌与散文为主要内容,众所周知,这是两种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巨大、积淀最深厚,无论中

外古今,作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最引人瞩目的文体,与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必修课教学内容联系也最为紧密,所以从课程内容的沿续,到课程选修可能的覆盖面等方面考虑,本系列应是学校最有条件开设的选修课程。本系列的目标,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关于诗歌散文阅读鉴赏的总要求 第1条目标:“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提出了诗歌与散文阅读鉴赏的总体要求。从中可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被放在目标核心的位置。一个人审美修养的获得,其程度的高下,以及是否能使自己的兴趣得到持续发展,形成较为稳定的审美能力,关键在于审美情趣。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明显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丰富和深化,情感体验也趋于丰富和细腻,自我意识和活动能力不断增强,这时候,作为个体的内在精神修养的程度迫切要求提高。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审美情趣就会在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提高文学修养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就会成为高中生的内心需求。对优美的诗歌散文作品的鉴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高中生的这一需求。 (二)诗歌散文阅读鉴赏的能力和方法要求 第2、3、4条目标,从三方面提出了诗歌散文阅读鉴赏的能力和方法要求: 1、诗歌散文阅读鉴赏的基本能力:“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15本) 1.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目录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3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3 从军行杨炯/4 滕王阁王勃/4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6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张九龄/11 ; 送魏万之京李颀/11 山居秋暝王维/1l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12 燕歌行高适/14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15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9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21 送友人李白/23 将进酒李白/23 】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旅夜书怀杜甫/29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30 客至杜甫/30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35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3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36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38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 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鄞弟妹白居易/38 天上谣李贺/39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45 安定城楼李商隐/45 九曰齐山登高杜牧/46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46 长安晚秋赵嘏/48 商山早行温庭筠/48 $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53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53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54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55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李煜/55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56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61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62 ,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62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65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先/66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66“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71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72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轼/73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轼/74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畿道/79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畿道/80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80 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观/82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铸/83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84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89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89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90 "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游/92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92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滞香人) 姜夔/94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99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99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102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103 2.选修教材《写作》目录 ◎修辞立其诚 ~ ——写真话,抒真情/1 ◎借我一双慧眼 ——观察、选择、提炼/17 ◎走好关键的前两步 ——审题与立意/29 ⑩世间惟有情难画 ——情感的传达/45

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指导意见

湖南省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用) 一、指导思想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语文选修课程的开设要突出课程的选择性,致力于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进一步提高。选修课程的教学仍要体现基础性,要继续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应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加深,既要注意与必修课相衔接,又要注意与必修课相区别,要体现选修模块的特点。选修课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为终身发展夯实语文基础。 二、课程结构及目标 (一)课程结构 湖南省语文选修课程共设5个系列,以模块为基本的结构单位,用学分进行调节和管理。每个模块安排36学时,2学分。每个学期分两个学段,每一学段(约10周)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5个系 (二)课程目标 1.诗歌与散文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与附录一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2.小说与戏剧 (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2)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3)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4)朗诵小说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5)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6)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剧本,相互交流。 3.新闻与传记 (1)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 (2)阅读新闻、通讯(包括特写、报告文学等)作品,了解其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 (3)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表达需要和体裁要求,对资料进行核实、筛选、提炼, 尝试新闻、通讯的写作。 (4)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 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5)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 4.语言文字应用 (1)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2)能综合运用在语文与其他学科中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读懂与自己学识程度相当的著作,运用多种方式展开交流和讨论。 (3)阅读应用文,能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能根据需要,按照相关格式和要求,写作应用文,力求准确、简明、得体。在学写应用文的过程中,培养对事负责、与人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4)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口头应用的能力,能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提出话题,敏捷应对,注意表达效果。参加演讲与辩论,学习主持集会、演出等活动。 (5)联系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阅读有关著作,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作出解释;了解语言文字法规的有关内容,增强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语言文字应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6)观察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现象,思考语言文字发展中的新问题,努力在语言文字应用过程中有所创新。 (7)拓展运用语言文字交流的途径,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交流,如使用计算机进行编辑、版面设计,制作个人网页和演示文稿。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15本)1.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目录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子昂/3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3 从军行炯/4 滕王阁王勃/4 春江花月夜若虚/6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九龄/11 送万之京颀/11 山居秋暝王维/1l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12 燕歌行高适/14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15 豪放飘逸的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白/19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白/21 送友人白/23 将进酒白/23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旅夜书怀杜甫/29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30 客至杜甫/30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儋元锡韦应物/35 登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35 左迁至蓝关示侄湘愈/36 西塞山怀古禹锡/38 自经乱,关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 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鄞弟妹白居易/38 天上谣贺/39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商隐/45 安定城楼商隐/45 九曰齐山登高杜牧/46 寄绰判官杜牧/46 长安晚秋嘏/48 商山早行温庭筠/48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53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53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延巳/54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璟/55

乌夜啼(林花了春红) 煜/55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煜/56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61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62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62 幕遮(碧云天) 仲淹/65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先/66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66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轼/71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轼/72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轼/73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轼/74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畿道/79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畿道/80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80 踏莎行(雾失楼台) 观/82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铸/83 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84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清照/89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清照/89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90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游/92 慢(淮左名都) 夔/92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滞香人) 夔/94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99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99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102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103 2.选修教材《写作》目录 ◎修辞立其诚 ——写真话,抒真情/1 ◎借我一双慧眼 ——观察、选择、提炼/17 ◎走好关键的前两步 ——审题与立意/29 ⑩世间惟有情难画 ——情感的传达/45 ◎于细微处见精神 ——细节描写/59 ◎文似看山不喜平 ——叙事贵曲/73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案

篇一:高中语文选修一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长恨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背景知识了解这首长篇叙事诗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难点:初步鉴赏这篇脍炙人口的杰作艺术上的独到之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u盘、光盘等道具。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围绕老探究所给探究题,有目标地查阅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感受。 一、作者介绍 1、作者生平 篇二: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案例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案例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陈波 课题:《普通话和方言》 一、类属与特征分析: 本堂选修课属于高中选修的最后部分,目的在于了解祖国丰富的语言知识,积累更多的语言常识,同时也能够给下学期开始的高三总复习打下较好的基础。由于学生的年龄和阅历的关系,他们对方言的了解还是很少的,也不一定对这些感兴趣。所以,本堂课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参与与接受,要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也要使他们学有所获。 二、课程构思: 充分利用异地方言发音与本地发音和普通话发音的差异,调动学生兴趣,利用比较教学,寻找不同方言中的特征并对语言有一些较为清晰的了解和印象。 三、课堂准备: 安排学生利用周末回家的时间收集两句方言,学会并带到课堂交流。 课堂实录(简) 一、导语: 大家都知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句谚语,谁能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个说法?(学生各抒己见) 二、引入教学正题 师:刚才大家说了自己的看法,总体而言,都还是看得很准,就是人话也好,鬼话也好,总是有不同的交流对象,所以,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总有自己专用的语言,这就是我们要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