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经济欠发达城市建设绿色城市的经验与启示_邓智团

国外经济欠发达城市建设绿色城市的经验与启示_邓智团
国外经济欠发达城市建设绿色城市的经验与启示_邓智团

61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 43 No. 12 2015

2012年,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首次达到52.6%,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比重,这意味着我国已成为城市主导型国家。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在城市发展层面上,“控制特大城市规模”“适度放宽大城市发展条件”“全面放开中小城市”,这预示着中小城市将迎来爆发性的扩张,城市病问题也将不断凸显。如何建设生态压力小、城市交通通畅、环境友好的绿色城市,将是当前我国中小城市发展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巴西的库里蒂巴、哥伦比亚的波哥大等经济欠发达城市的有益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国外经济欠发达城市的绿色城市建设奇迹

世界范围内,经济欠发达但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以拉丁美洲最为典型。拉美地区的经济在20世纪50

年代左右进入中等收入水平阶段,城市化水平也快速提升,但因为发展模式没有及时调整,拉美模式成为“中等收入陷阱”的代名词。尽管拉美的城市化也存在不少问题,但拉美地区的库里蒂巴和波哥大采用了适宜的城市发展战略,最终成功转型成为世界著名的绿色城市。

库里蒂巴,位于发展中国家巴西的西南部,在20世纪40年代,其人口仅为15万左右,20世纪80年代人口达到100万左右,此时城市开始面临人口迅速增长、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城市病,但经过10年的发展,库里蒂巴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快速公交系统,整个巴士公交系统每天200万人次的运能几乎相当于半个纽约地铁。此外,该市拥有200多个公园,是全世界绿化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而且通过实施垃圾购买项目,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20世纪90年代被联合国列为第一批“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是唯一一座

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绿化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2001年又被联合国评为“巴西生活水平指数最高的城市”,目前,库里蒂巴已成为高科技企业和服务业在巴西发展的首选地。

发展中国家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在20世纪80年代还一直被贫民窟、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困扰,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令城市病得到有效控制,城市面貌得到迅速改善,现在已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成为拉美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绿色城市建设的成功典范。

国外经济欠发达城市的绿色城市建

设经验

库里蒂巴和波哥大等经济欠发达城市建设成为具有世界级示范意义的绿色城市,经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改善公共交通、增加绿色空间和管理城市生活垃圾。

■文/邓智团

摘 要 巴西的库里蒂巴和哥伦比亚的波哥大是两座经济欠发达的城市,但它们均较为成功地克服了由城市规模扩张而导致的城市病,被联合国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成为经济欠发达城市建设绿色城市的典范。本文对库里蒂巴和波哥大绿色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快速公交系统计划、绿色空间计划和垃圾处理计划是推动绿色城市建设的关键举措,这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大量中小城市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中小城市;绿色城市

Experience and Revel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City in the Underdeveloped Cities

国外经济欠发达城市建设

绿色城市的经验与启示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功能疏解背景下的特大城市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14AZD026);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创新青年人才项目《特大城市产业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14RQN002)

国际DOI:10.14026/https://www.360docs.net/doc/4f3105840.html,ki.0253-9705.2015.12.014

国际62

实施快速公交系统计划,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通常而言,城市快速交通系统主要有两种:地铁和快速公交系统。地铁的建筑成本是快速交通系统的10~20倍,快速交通系统的运营成本仅为地铁的1/500。因此,在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城市的交通拥挤解决方案中,快速公交系统得到的认可最为广泛,库里蒂巴有世界上最早的快速公交系统,波哥大有世界上最为有效的快速公交系统——“千禧系统”。

快速公交系统的设计。设立中央公交专用双向车道,两边用隔离栏与普通车道区隔开来,禁止普通社会车辆进入,对违规者的惩罚措施十分严厉,将直接吊销驾驶执照,并有高昂的罚款。库里蒂巴快速公交体包括7类不同的子系统;波哥大的快速公交系统则由主干线线路车辆和支线线路车辆组成,主干线线路的车辆在中央公交专用车道上行驶,支线线路与主干线之间相互连接,支线线路车辆与普通车辆在普通道路上行驶。

快速公交系统的运营。为了提高快速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库里蒂巴和波哥大的快速公交系统都采取主干线封闭运行的模式,平均每站之间距离500米左右,站台长度在40至180米,可以同时停靠1~3辆快速公交车,站台带有闸机系统,乘客需先买票后进站。为了提高运营能力,库里蒂巴的快速公交系统配有特殊车辆(2~3辆串联车厢),运能达到270名。波哥大的快速公交系统大都为两联体的大巴车,上下班高峰时班次较多,其他时段则班次减少。

快速公交系统的票价。库里蒂巴的公交票价被誉为“社会票价”:采取一票到底的单一票价,换乘免费,使低收入者的交通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低于10%。波哥大快速公交系统的

运营和售票等都由私人公司承包,政

府负责监管和行业管理,波哥大快速

公交系统同样采取了单一票价(约36

美分)制度,这项收费已经足以保证

收回投资、线路(干线、支线)的运

营维护等一系列费用。

推进绿地空间发展计划,为城市

营造绿色公共空间

绿色城市建设需要绿色空间作

为支撑。库里蒂巴有35个公园,超过

1000块保护地,如树林、园林和微型

公园等,公园用地面积占城市用地

的比例超过20%,远高于美国城市的

8.1%,城市绿地面积从人均不足1米2

提高到当前的64米2。波哥大在推进绿

色空间计划过程中,仅在1998—2000

年的3年时间里,恢复了占城市绿地

面积一半的公园,共计约1200座,

还规划建设了120千米的步行空间系

统,包括小型广场、人行道系统、步

行道路、建筑与道路间的带状绿地、

散步道、公园路等,还附属建设了路

灯、绿化和雕塑城市小品等,极大地

丰富了城市的步行空间。

推进实施绿色交换计划,实现环

境和社会效益共赢

随着人口的集聚和城市规模的

不断扩大,城市生产、生活垃圾的处

理难度也急剧增加。库里蒂巴在推动

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再利用方面走在

了世界前列,包括垃圾收费处理、垃

圾分类处理和垃圾回收等方面都取得

了显著的成绩。在库里蒂巴,垃圾处

理收费是基本原则,但政府同时也推

出了一系列福利措施保证居民垃圾处

置:家庭垃圾通过分类,政府将提供

垃圾回收的免费服务,每周1~3次到

小区免费将垃圾运走。而且,为了改

善城市贫民区的垃圾回收处理状况,

库里蒂巴实施生态市民计划,市民可

以通过收集的垃圾换取兑换券、食物

或其他用品,在解决废弃物回收处理

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低收入居民的

生活质量。

当前我国城市快速扩大过程中的城

市病问题

城市的核心本质是要素集聚。虽

然当前学术界对城市病还没有形成统

一定义,但城市病的实质内涵已较为

明确,它是指在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

中,因城市治理的理念和手段滞后产

生的,与人流和物流等要素的过度集

聚直接相关的共性问题。这一概念形

成于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当时大量

中小城市迅速集聚农村人口,城市规

模膨胀,出现环境破坏、犯罪率增长

等城市问题。我国从改革开放后,工

业化快速推进,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

市以及从内地向沿海迁移,据《国家

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数

据显示,1978—2013年,我城镇常住

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不包

括建制镇的建制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

658个。随着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的

迅速增长,城市病问题也迅速出现。

交通拥堵,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低

交通拥堵是城市病最直观的反

映和典型问题。据《中国汽车社会发

展报告2012—2013年》数据,过去的

10余年时间里,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从

2000年的1600万辆飙升为2013年的1

亿多辆,而且私家车占比高达70%以

上,机动车辆和交通需求大幅增加,

城市道路负荷严重超标。据统计数

据,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80%路段

和90%以上路口的通行能力超负荷运

行。据中国科学院《中国新型城市化

报告2012》数据,我国大多数中心城

市公交出行比例不到30%,中小城市

平均仅为1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城

6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 43 No. 12 2015

市公交出行比例平均在60%以上,更是远低于库里蒂巴的水平,虽然库里蒂巴私家车拥有水平为每2~3人拥有1辆,但工作日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为75%(非工作日为47%)。

生态破坏,绿色空间占比不高由于我国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GDP 成为政府考核指挥棒,经济发展成为首要追求目标。在城市空间建设上,不直接产生经济效应的公园等绿色空间,在建设用地安排时得不到重视,据《2012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年报(分省数据)》数据,2012年我国城市公园数量共计11604个,公园总面积仅306245公顷;另外,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2014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数据,2014年我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为12.64米2,而我国城市人均园林达标值仅为大于11米2,可以说我国的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悬殊。与以绿色城市著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64米2且公园绿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高达20%的库里蒂巴相比,差距更大。

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处理形势仍然严峻

我国的环境污染除了工业排放、建筑粉尘等污染源之外,因当前我国城市汽车的平均速度不断下降,汽车尾气污染更是日益严重。据研究,当汽车时速从40千米/时降到10千米/时时,燃料消耗会加倍,环境负荷会增加3倍左右。除此之外,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也是当前我国中小城市面临的关键问题,据郑晨等的研究,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率仅有58.2%,无害化处理水平更低,仅为35.7%。而且最为严重的问题是,虽然部分城市提倡垃圾分类处理和干湿分离的手段,但总体而言,我国生活

垃圾的回收利用水平和处理都要远低于世界许多国家的平均水平,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仍然严峻。

对我国中小城市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的启示

库里蒂巴和波哥大这两座经济欠发达城市的发展经历与当前我国大量的中小城市的发展背景非常类似: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人口规模迅速扩张。其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将“全面放开”的我国中小城市建设而言,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因地制宜发展快速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从当前我国的特殊国情来看,地铁建设仍然主要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主,而对于200万人口以下的大量中小城市而言,由于财力的限制和审批的难度,以及地铁较高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以快速公交系统来缓解交通拥堵,是一种运行效率较高的交通解决方案。同时要改变公共交通以往出行不方便、不快捷、不舒适等普遍问题,可提高公交交通站点的覆盖水平,基本实现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逐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程度,同时改变公交车准点率不高、等车时间长等问题,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速度和乘车环境,努力将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提升到60%以上。

强力推行绿色空间提升计划,提高城市公共绿地水平

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也是体现城市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重要公共服务设施。针对当前我国城市绿色空间占比不高,特别是公园比例偏低等问题,应尝试推行绿色空间提升计划,提高城市公共绿地水平。在城市规划制定过程中,提高绿色空间的占比,解决绿

色空间建设的政策障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建设不同的绿色空间系统,包括公园道路系统,如中央公园、街心公园、绿色街道、慢行系统(自行车道、慢行步道)等,同时通过与步行系统和休闲生活空间的结合,在滨水区域形成综合性的绿色开放空间,完善城市的绿色空间体系,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水平。

加快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和能力,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从国外经验来看,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推进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是总的趋势。虽然我国已颁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垃圾处理相关的政策指南,并已取得明显进步,但与库里蒂巴等绿色城市相比,差距还比较显著。在宏观层面,应尽快推出垃圾处理处置产业化政策,引导垃圾处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微观层面,应强力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实现“放错地方资源”的回收利用,提升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改变“垃圾包围城市”的局面,全面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1]GUSTAFSSON H R, KELLY E. Urban

Innovations In Curitiba: A Case Study[D]. Yale Law School, 2012.[2]李维. 2013, 城记[N]. 中国环境报,

2013-12-26(8).

[3]李佐军. 大城市的车路矛盾及其缓解对策

[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4(2): 19-22.[4]郑晨, 刘磊, 方炯.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

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J]. 环境保护, 2015(6): 35-38.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海绵城市建设发展与探讨

海绵城市建设发展与探讨 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类活动日益密集,以硬化建设为主的城市建设显得刻板。在水资源十分稀缺的今天,自然系统已然在城市中严重失衡。如何对城市建设的发展做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成为当今社会的首要问题。“海绵城市”是基于国外先进的雨水管理理念,结合自身城市的发展情况,对于治水提出的一种新的构思。文章针对海绵城市的建设研究进展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标签: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与进展;问题探讨 引言 当今中国城市内涝问题严重,地下水位下降尚未得到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海绵城市的提出正是建立在这些水问题的存在基础之上,旨在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解决方案,缓解我国水危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水问题。 1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1.1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 由于城市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城市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出现中断,使原有径流汇流的水文条件发生了较大改变,汇流加剧现象频频出现。经济建设发展较为迅速的南方,更是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等相关水灾,应利用“渗、蓄、滞、净、用、排”的方式来实现对多重径流雨水的相关控制,从而丰富城市的功能性,恢复原有的城市良性水文循环系统,甚至重构城市的生态结构,通过进一步支持、建设、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实现海绵城市的更好发展。 1.2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 1.21水资源污染问题 在过去的时间里,人们对城市的开发以牺牲城市总绿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为代价,过度的砍伐使城市化进程中的洪涝灾害日渐加重,水污染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水资源污染严重,让人们的健康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为了根治这一问题,可以在城市化建设中引入海绵城市的建設理念,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并将自然风景规划到城市建设中。通过低碳的开发方式,减少对森林植被破坏的同时,保证水资源不受到二次污染,维护城市规划的原有样貌。 1.22宣传工作开展力度不够 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城市建设的需求,要想进一步完善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经验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的经验 人口的急剧增长曾给温哥华的城市发展带来结构上的转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城市地域的蔓延,迅速而又稳定地增加了汽车的使用,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连续增加等。对此,温哥华在城市发展建设中,遵循“精明增长”的理念,走发展紧凑型都市区之路。市政当局通过刺激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促进就业岗位和住宅数量之间达到平衡以减少对机动车交通的需求。这不仅有助于形成更加紧凑的城市形态,而且避免了低密度的城市扩散及其对城市周围富庶的佛斯河谷底的威胁。 具体而言,温哥华注重营造多中心、多级别的都市中心;运用“集中增长模式”,在划定范围内统一公共基础建设及其他城市服务;增加公共交通,鼓励人们改变出行方式,劝诫单独使用交通工具;减少土地消耗,防止低密度扩张,集约和“精明”地使用土地。为营造亲切宜人的城市氛围,温哥华城区的设计指导思想是通过贯穿整个地段类型多样的开敞 空间体系将建成区分为若干独立规划的居住组团,合理布置低层和高层住宅,在保持人性化尺度的同时实现居住高密度。对于高密度的中心城区,温哥华的城市设计注重规划、比例和色彩等。城市用地生态空间富裕,建筑物以花草树木作为屏障,控制商店店面宽度以适应行人的要求,加设遮蔽设施以避免天气变化的干扰。建筑的底层部分道路红线取齐,以加强街道上的城市气氛;所有的高层塔楼避免直接进入行人视觉范围,以提高街道的舒适宜人度并保证街道上阳光充足,令现代化的城市设计与自然风光相互辉映。可以说温哥华是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创造了宜居和充满活力的空间,市内交通便利,公共服务完备,景观优美且丰富多样,这些铸就了温哥华优质的城市生活品质,也树立了大城市打造宜居的典范。 新加坡发展最大的约束是土地资源,但城市的发展并未受其影响,其开发成功主要归因于有一个明确、清晰和强有力的政府控制体制。它依据坚实的政策环境,使专业规划者与企业很好地合作;它果断地执行了一些重大的政策和规划,才使新加坡有了今天的宜居环境。新加坡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良好的绿化环境,这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规划部门精心编制了“绿色和蓝色规划”,这确保新加坡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同时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其次,新加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提出不同的绿化美化目标;保证与城市变化的方向相一致;此外,政府出台了诸如《公园与树木法令》、《公园与树木保护法令》、等一批法律法规,要求所有部门都必须承担绿化责任,对损坏绿化的行为实行严厉处罚。 在新加坡,政府充分发挥职能,实现“居者有其屋”。政府设有建屋发展局,专门解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问题。新加坡的经济适用房称为组屋,政府对购买组屋人群的收入有一定限制。至于商品房,政府只根据政策批租土地。其次,为了让居民都能买得起房,新加坡政府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制定公积金制度;坚持组屋小户型、低房价原则;对居民购买组屋实行免税优惠措施等。另外为了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建屋发展局在组屋的地址选择、样式设计及配套设施建设上都颇费心思。 此外,在交通建设方面,新加坡政府重视公共交通发展,制定和完善了城市交通总体规划,投入巨额资金,加快城市陆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并且通过将快速轨道系统延伸到新城镇和居住区中心来获得一个整体有效的交通系统;在人才培养方面,新加坡面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把人才培养与引进放在了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并通过如文体活动、娱乐活动、知识讲座、法制宣传、讨论会等社区教育来丰富民众业余生活,提高全体市民素质。 总之,新加坡政府完善的规划体制为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保障,并避免了城市发展中很多缺少控制的问题。管理机制能保证不同的规划和执行部门间的紧密合作,保证公众充分参与规划进程并及时提供反馈意见,从而获得一个可信而可行的规划。公私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成功开发中整合意见和资源的一条值得世人借鉴的途径。 2.3.1城市发展背景概况 西雅图属纽约州,是美国太平洋西北海岸一个商业、文化和技术中心,也是美国的高科

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探讨

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探讨 作者:沈超来源:城市观察添加日期:11年01月16日 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新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接受与大力推崇。尽管各个城市发展条件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和路径也不一致,但发展观却是相同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要使人类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发展也绝不仅仅是为了眼前利益,还要顾及人类的长久生存。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当代城市保持良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以及提供宜人居住条件开拓了一条新路。 一、生态城市的理论溯源与研究成果 城市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设发展的以人为核心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所。生态城市则是人类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探索过程中所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理想形态。国外对生态城市的探索起源较早,1898年英国社会学家 E.Howard创建的“田园城市”学说,标志着近代生态城市思想的发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最早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自那以后,健康城市、清洁城市、绿色城市等一系列旨在改善城市环境、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城市改造运动在西方兴起,促使生态城市概念不断丰富和完善。1984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O.Yanistky认为,生态城市是指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最大限度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以保证的一种人类聚居环境。1987年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将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从最初的简单的包括土地开发、城市交通和强调物种多样性的自然特征,发展到涉及城市社会公平、法律、技术、经济、生活方式和公众的生态意识等多方面的丰富体系。根据理查德?雷吉斯的观点,生态城市应该是三维的、一体化的复合模式,而不是平面的、随意的。同生态系统一样,城市应该是紧凑的,是为人类而设计的,而不是为汽车设计的,而且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应该大幅度减少对自然的“边缘破坏”,从而防止城市蔓延,使城市回归自然。 在我国,对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与实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些生态专家提出生态城市是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并从社会生态文明度、经济生态高效度和自然生态和谐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建设指标。生态城市理论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山水城市、绿色城市、园林城市等成为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常用术语,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用地结构得到重视。目前我国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生态城市是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而建立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质循环良好、能量流动畅通的生态系统。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Its Enlightenment of Livable City Abroad 姜煜华 甄峰 魏宗财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1 国外宜居城市研究概述 1.1 关于宜居城市的定义 宜居城市,即适宜居住的城市,这是一个极其概括而又内涵丰富的概念。在国外,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宜居城市的概念、标准和认识的看法不同,实践的侧重点也不同。 哈尔韦格(D.Hahlweg, 1997)认为:在宜居城市中,能够享有健康的生活,能够很方便到达要去的任何地方——不论是采取步行、骑车、公共交通或是自驾车的方式,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民共享的生活空间[1]。萨尔扎诺(E.Salzano, 1997)认为:宜居城市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枢纽:宜居城市尊重所有的历史遗迹(我们的根),同时它也尊重那些还未降临尘世的人们[2]。埃文斯(P.Evans, 2002)认为城市的“宜居性”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适宜居住是其中之一;宜居城市还应该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伦纳德(Lennard.H. L. t, 1997)则提出了如下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宜居城市中,人们可以彼此自由地交流;健全的平等对话机制是很重要的;城市公共管理机构应该经常举行各种活动、庆典和公众集会;一个好的城市不应该为恐惧的气氛所主宰,不应该有歧视异族、认为他们低人一等或是天生邪恶的观念;一个好的城市能够提供合适的公共设施,以作为社会学习和成员社会化的场所,对于儿童和青年而言,这些场所是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城市应该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有机体;城市中的居民应该彼此认同、彼此尊重;我们应该注重城市建设中的审美考虑、建筑美学和实体环境的深层次文化含义[4]。1.2 理论与实践进展 宜居城市建设实践较早出现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它不是一种运动,而是城市发展水平进入高质量阶段的一种必然,是随同城市建设过程“生长出来”,被逐步认识并因此开始频繁使用的概念。如果回溯城市发展历史,有相当共通含义和比较完整的认识体系的概念应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该理论的出现正式吹响了改善城市质量、关注城市生活的号角。 《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首先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种适合居住的城市观,两个宪章一致认为要争取获得城市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摘要:城市宜居性是当前国际城市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国外已经拥有一批宜居性建设较好的城市,而在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中国仍处于理论与建设的摸索阶段。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选取了国外不同规模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宜居城市建设案例并对其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分析及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宜居性建设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对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启示。Abstract: Livable city is a hotspot of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cities. There has been a set of nice constructed livable cities abroad. However, in China, which is a fast urbanized and industrialized country, we are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theory and construction. Through a large amount of references, this paper selects several representative livable cities in various scales abroad, and deeply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exercise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talks about the defects of livable cities in our country, and proposes enlightenment for Chinese livable cities. 关键词:国外;宜居城市;建设案例 Keywords: Abroad;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Case 作者:姜煜华,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硕 士研究生。carrie.008@https://www.360docs.net/doc/4f3105840.html, 甄峰,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教授 魏宗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

国外生态城市成功经验及我国借鉴

国外生态城市成功经验及我国借鉴 一、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 1明确而具体、现实的目标 如丹麦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性环境目标是:试验区内水的消费量减少10%、电消费量减少10%、回收家庭垃圾减少城区垃圾生产、通过建立60个堆肥容器回收10%的有机垃圾制作堆肥、回收40%的建筑材料。这样的目标清晰明确,利于公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也便于利用职能部门主动组织规划建设,保障了生态城市建设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2具体的项目 譬如,被誉为全球“生态城市”建设样板的美国加州伯克利,它的实践是建立在一系列具体的行动项目之上,如建设慢行车道、恢复废弃河道、沿街种植果树、建造利用太阳能的绿色居所、通过能源利用条例来改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公交线路、提倡以步代车、推迟并尽力阻止快车道的建设、召开有关各方参加的城市建设会议,等等。这些项目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微不足道的行动使生态城市建设得以扎实有效地进行。 3广泛的群众参与 如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创立了“社区驱动”的一切程序。“社区驱动”是开发由社区控制,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全过程都由社区居民参与,是一种社区自助性开发方式。社区开发的管理机构—管理组,是通过邀请个人和重要组织的代表加入而组建的。 又如德国生态城市Erlangen城在建设中,努力与市民一起进行规划,有意与一些行动小组,特别是与环境有关的小组合作,并使他们在一些具体项目中作为合作伙伴,同时又使他们保持自由,并可以抨击当局的某些决策。 4突出的重点领域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问题指向性,它往往不试图在城市中全面铺开地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而是面向问题、抓住重点、逐步推进,针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交通拥挤、地面硬化、垃圾污染等问题,集中力量促使一两个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培养人才、教育公众、树立形象、凝聚人心,逐渐扩展到对其它问题的解决。比如巴西的库里蒂巴建设重点在于城市交通和垃圾资源化,日本有些城市的建设重点在于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而欧洲的一些城市则重点考虑生态社区,美国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初期,主要是建造一些生态核心场地项目,即这些场地的建筑物均由节能、节水技术建造,后来逐步扩大到水的循环使用、雨水的保持、太阳能供热、城市工业使用再生能源等。 德国南部著名的生态城市弗莱堡,一开始就将生态城市建设重点放在硬化地面的透水改造、屋顶绿化、河道自然景观的恢复上。首先,对城市所有的硬化地面(公路除外)进行彻底拆除,代之以多种形式的透水地面(包括透水砖地、卵石地、孔型砖地、碎石地、有机质屑地等)。这一项改造,给弗莱堡的环境带来了多方面的改善。其次,弗莱堡城市的居民通过庭院自助绿化、墙面立体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让天然植被回归城市等方法,有效地帮助自己居住的这个太阳辐射强的城市减少了热岛效应,使其卫生状况、环境质量和居住舒适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第三,弗莱堡城中的河道以模拟自然河床、保持河与岸的自然过渡结构、,而且维护费用少。 5完善的法律、政策和管理上的保障体系

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思考

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 白塔镇泮怀宇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总结国内外城市化经验和教训得出来的城市建设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最方便、高效、环保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下谈一些个人对仙居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认识 1、生态宜居城市提出的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2、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的概念查阅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有关的定义或解释是: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在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对城市的生态城

市概念进行了解读。生态城市的概念存在了几十年,二十世纪工业文明以后,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而提出的生态城市。邹院士指出,首先生态城市的核心应当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城市是三大系统协调而且良性运行的城市。生态城市应该是生态系统健康的、良性的城市。 3、宜居城市的内涵。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宜居城市又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等。 因此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从内涵上讲应该是相互交融互通的,生态的才是宜居的,或者说宜居的城市必然也是生态良好的城市。 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海绵城市论文规划建设论文

海绵城市论文规划建设论文 摘要:海绵城市是在城市中建有“海绵体”,河、湖、池塘、湿地等水系,以及绿地、花园、有渗透性的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就是通常我们通常所说的海绵城市中的“海绵体”。海绵城市能够充分发挥水系、城市绿地、花园、路面等一系列城市配套设施对雨水的收集和渗透作用,能够节约水资源,减轻发生城市内涝的可能性,削弱城市内雨水径流污染,并起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排水系统;遵循原则;规划与建设 1 前言 “海绵城市”即指城市的雨水处理系统有良好的“弹性”,下雨的时候将雨水进行吸纳、储藏、渗透和净化,在城市需要水的时候将储存起来的经过处理的雨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可以像海绵一样适应环境变化和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要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的理念建设有更良好的水循环的和更优美的城市景观的城市。 2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的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要遵循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安全为重和统筹建设几方面的原则。 规划引领即要满足各相关专业规划、城市各阶层的规划以及后续的海绵城市建设程序中,充分发挥规划的控制作用和引领作用。生态优先是要将自然条件与人工建设的设施相结合,保护和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以及对环境影响小的人工措施,最大程度的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提高城市中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和保证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 3 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 如今,我国大多数城市都面临着内涝严重问题,例如:广州、杭州、北京等许多城市都频繁遭遇特大暴雨,几乎可以说是“逢雨必涝,遇涝则瘫”。目前我们的城市建设模式都是水泥硬化路面,每下暴雨,都是主要依靠管道等设施来排水,通常造成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在以后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要优先利用“绿色”的措施来组织水的循环利用。 4 海绵城市的规划 建设一座海绵城市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海绵城市的规划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建设。现在由于存在一系列问题对于海绵城市的规划并没有充分地在规划体系中体现出来,海绵城市的缺点主要有:①定量分析不足;②城市竖向规划不足;③用地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脱节。 5 海绵城市规划的关键技术方法 城市雨洪模拟技术(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是海绵城市中规划与建设的科学途径与重要手段,此方法可控性高,适用性好,模型如下: 图1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 城市发展 >> 城市建设 >> 内容阅读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作者:李炜来源:网络搜集添加日期:07年12月26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描述城市的功能:“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城市的管理者往往更多地关注物质的极大丰富而忽略了城市的主体———人,或者只注重城市精英的生活质量,而忽略了占城市人口大多数的普通市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人居环境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正在向着它的本义回归。本文拟对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作一点探讨。 一、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思考 1、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从全球角度来看,城市经历了一个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进入后工业阶段后,城市的服务功能逐渐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社会意识,城市居住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2、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一般理论分析。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包括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安全这六个方面的内涵。 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如下: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生活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扬州就确立了跳出老城、建设新城的思路。2001年又提出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城市。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城市建设中最直观的反映和要求。200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6年,又历史性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扬州综合实力的增长,是扬州城市品位的提升,是扬州人民安居乐业的最好体现。 二、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汇总

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为了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关于生态化发展的运动,环境保护的口号也逐渐深入到各社会各阶层,城市是人类主要的生存空间,为了使城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以人为本更要以自然与人的协调发展为根。一、生态城市理论产生过程 生态城市的正式提出虽然仅有二十几年,但这一概念的历史渊源却已很久。现代生态城市理论的源泉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最初的生态城市理论来源于生态学,但是从二十世纪起算,城市问题的研究以及城市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学术界也先后出现了三次研究的高潮,将这一问题和理论推广至全世界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对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发展模式进行了首次探讨。从此以后,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引起世界各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衍生出的绿色城市、园林城市以及环保模范城市等名词也不断涌现。联合国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一会议的召开预示着国际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关注已经转移到获得社会、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上,1975年,由理查德·雷吉斯特等人创建的城市生态组织的成立及其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国际影响,使得城市生态理论的研究不断发展,国际影响也继续扩大。继1990年这一组织在巴克利召开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至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与探讨工作中,各种著作的出版把这一理论的内涵不断的充实与丰富,其影响也扩大到全球范围。虽然至今仍未有对这一概念的统一定义,但是生态城市是公认的建立在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的理想良性循环区域,达到了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境界。 前苏联生态学家杨诺斯基把生态城市理解为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型,并保持城市的自然条件与技术条件充分融合,同时使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发挥到最大的程度。 理查德·雷吉斯特(美国生态学家)对生态城市的理解是以聚居地为基础的充满活力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发展形态,即生态健康城市。 黄光宇教授对生态城市的理解是基于生态学理论基础之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将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系统相协调,对自然资源和能源进行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能力,加强资源的在生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互惠共生。 黄肇义等人对生态城市的理解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居环境,基于生态学原理而建立的自身具有人文特色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在全球生态系统中作为可持续子系统。 Rodney R White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现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和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市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市 ——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和建议20世纪英国著名城市学家,“花园城市”之父,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写道:“一座城市就像一棵花、一株草或一个动物,它应该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保持统一、和谐、完整。而且发展的结果决不应该损害统一,而要使之更完美;决不应该损害和谐,而要使之更协调;早期结构上的完整性应该融合在以后建设得更完整的结构之中”。同样,在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观中,人们对居住需要也有着朴素而丰富的阐述,如“安其居,乐其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些诗人、哲学家们的思想火花无不映衬出古代的中国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立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生活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也是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的目标和理想。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污染的加剧和人地关系的恶化,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是生态宜居城市? 生态的概念,查阅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有关的定义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

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居住。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 因此,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从内涵上讲应该是相互交融互通的,生态的才是宜居的,或者说宜居的城市必然也是生态良好的城市。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宜居城市建设,事关城市的发展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的不断提升、功能布局的调整定位以及“牡丹故里·康养**”特色旅游品牌的不断推进,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作为全市12个县级行政区域之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历史欠帐和“制约因素”较多,特别是地理区位、经济总量受到制约。这一切,决定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从我县的基本情况和现状入手,找准切入点、突破瓶颈,攻坚克难,步步为营,扎实推进。 一、 **创建生态宜居城市的独特优势

中国古代思想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我国古代雨水利用系统对 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王艳芝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中国古代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思想,这一思想的基础为“天人合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古人践行了许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从城市的选址、蓄水、排洪、抗旱等多方位的践行实线非常符合现代的“海绵城市”消纳、减速与适应策略。新疆的八卦城、北京的紫禁城、北京北海团城就是这些践行实践的杰出代表。学习并传承中国古人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思想,会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更加生态化的思路。 关键词:海绵城市、古代城市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城市生态系统?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现代文明的工业化、机械化以及伴随而来的城市化在给我们带来物质便利的同时,也形成了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导的分割化的城市结构,以沥青板油马路为基础的城市交通系统,以地下管道为基础的地下排水系统。但是,这种现代化的城市生态系统在面临大自然的考验时,却时常表现出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在厄尔尼诺影响下,我国近年来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大范围、高强度、持续久的强降雨。于是我们能看到各大城市“雨中看海”的壮观景象。西安看海、沈阳看海、就连首都北京也会面临看海的局面。这不由得让我们开始反思,我们应该有怎样更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我们怎样可以和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有学者睿智提出了海绵城市的理念,海绵城市是建立在反思工业化城市建设模式基础上的新概念,反对片面强调用单一目标的工程技术来解决诸如雨涝、干旱、地下水下降、水体污染、生物栖息地消失、城市绿地缺乏等问题,而是强调用人水共生的理念,用系统的方法和整合的生态技术,来解决城市中突出的各种与水相关的问题。在具体规划设计和工程上,“海绵”的哲学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1]有学者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城市生态系统的先进经验,如张毅川采用文献分析法,对Web of Science、Elsevier、Springer、Taylor 等世界知名数据库和出版社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国外的雨水资源利用在雨水采集系统、技术应用、风险

国外生态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李海龙 引言国外生态城市典型案例分析瑞典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曾是一个城市的低碳、生态、绿色发展是解决资源能源危机、 空气污浊、水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国外很多国家都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公共政策来推动和污染严重,甚至不能在湖中游泳的工业 引导城市发展,并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我国很多城市城市,但经过一系列努力已成为世界著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空气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问年被欧洲经济学名的生态城市。2007 题困扰,也存在看病难、就业难、房价高、环境差、食年被2010人智库评为全球宜居城市,品安全、缺乏特色等问题,亟需转型发展。在国家可持委员会授予“欧洲绿色之都”称欧洲 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战略引导下,各地均提出建设生态城德哥尔摩在能源、交通、资源号。斯 市的发展目标,并在最近几年陆续开始了实质性建设,等领域均有突出表现。回收利用 特别是生态新城建设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速度快的年在能源方面,该市自上世纪50 特点。但由于理念、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尚未形成以来利用电加热系统逐步取代燃煤代 系统的标准体系,部分项目存在理念和技术的偏差而受油锅炉为商业和住宅楼宇供热,和燃到专家和公众的质疑。区的居民采用海水制冷系统调部分地 为了解国外生态城市建设重点领域的主要做法,吸取建筑规范规定所有新建建筑节室温。其成功经验,本文通过部分国外典型生态城市的研究,平/大使用量一次能源最 100千瓦时分析其建设特征,以期对国内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推动既有公共建筑的节方米,并大力的用源利用要求60%能改造。城市能 源消费要来自能电量和20%的一次 的家庭购买可再生能源。该是有 12% 源产生的电力,独立认证的由可再生能 气可用于居民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沼 做饭。 在交通方面,斯德哥尔摩通过一系 列创新措施来实现绿色交通。首先,在 市中心建设功能混合的生态住区来减少 出行需求,降低私家车使用;第二,通 过改造街道来增加步行和自行车道,建 设轨道交通,增加通勤公交运量,使每 平方公里城市用地的步行和自行车道长 公里,人均专用自行车道达到4度达到 米;第三,在市中心易引起交通拥堵1 欧元的通行税,的地区征收每天最高6

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f3105840.html, 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邓琪川 来源:《商情》2016年第09期 【摘要】以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宜居城市的内涵,探讨了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内涵,问题,对策 一、宜居城市的内涵 宜居城市,即适宜居住的城市,这是一个极其概括而又内涵丰富的概念。2005年,北京 市在制定2004--2020年北京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第一次将宜居城市发展目标写入规划的总体报告中,第一次规划出宜居城市建设的实践设想,计划用15年时间将北京建成宜居城市。同年,国务院在批复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时首次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文件中出现“宜居城市”概念。《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把宜居城市表述为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 任蒴(2011)认为“宜居城市”指的就是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文化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以及精神生活的需要,能够适宜人类生活、工作以及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主要有两种定义,即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所谓狭义的宜居城市就是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人工环境优美,治安环境十分良好,适宜居住的城市,这里的“宜居”仅仅指的是适宜人们居住;所谓广义的宜居城市则指的是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相协调,经济的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氛围浓郁,设施舒适齐备,适于人类工作、生活以及居住的城市,这里的“宜居”不仅仅指的就是适宜居住,还包括了适宜出行、就业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李家凯(2013)认为宜居城市建设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原有城市的改造,如何按照宜居城市的理念对现有城市中不宜居的地方进行改造,成为宜居城市;二是在新城市建设中,如何按照宜居城市的标准进行建设。 二、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宜居城市的建设缺少文化内涵 愈刮愈烈的城市“广场风”、“大学城风”、“会展中心热"、“标志性建筑热”,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承载着城市文明与发展的特色文化的空间。这种没有文化内涵的建设,使城市间建设陷入了一个“巨型结构游戏”之中。完全的城市,既需要外观上的美感,但更需要关注其内在品质上的提升。换言之,建筑只是城市的骨架,而居民的“幸福指数”、文化魅力才是城市文明、有序、公正、宜居发展的灵魂。

SITES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发

前题策划Plane SITES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发Contribution of SITES Sustainable Evaluation System to Sponge City Development 岳小洋,邹寒,孑小桦(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201108) 摘要:美国的SITES V2评估体系是目前专门针对营造室外可持续场地的认证体系。随着对SITES V2评估体系的深入研究发现,该体系的部分内容与国内的海绵城市建设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通过介绍SITES V2评估体系的建立原则、目标及评价内容基础,对SITES V2评估体系中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内容及实施策略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SITES V2,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14X(2019)02-016-04 早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环境资源、能源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⑴。中国科学院于1999年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实现的三大目标,其中包括实现生态退化的零增长回。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与推广应用,可持续的理念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建设等。2005年,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ASLA)联合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伯德约翰逊夫人野花中心(LBJWC)及美国国家植物园(USBG)等11家机构启动了针对可持续的园林景观的评估方法研究,并于2009年首次正式发布了SITES V1(可持续场地)版评估体系。随后历经3年时间,通过在对全国各地160多个试点项目进行评估后,于2014年发布了SITES V2版本,使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的内容更丰富全面、推广性更强。这是目前推广较为成功的关于室外可持续场地的评估体系同。据统计,目前共计有47个项目取得SITES认证,8个项目取得SITES V2认证。该评估体系的部分内容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有较多共性与差异的地方,值得探讨与借鉴。 1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介绍 1.1原则和目标 可持续场地旨在为人类提供健康的生态系统场所。为满足人类健康生活质量的需求,可持续理念应贯穿前期选址、方案设计、项目施工、运营及后期维护的全流程。因此,为实现可持续土地设计与开发,SITES V2评估体系提出了十大指导原则。其主要内容为:不破坏场地周围环境,采用机动预防机制,实施能够带动当地或全球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的设计,保护并恢复生态系统服务的效益,创造提供再生资源的可持续环境,激发流程的灵动性及活力性以期适应人口和环境的变化,采用系统思考的方法,采用相互协作、诚实可信的沟通方法,实施透明的参与式领导机制,培养环境保护及管理的意识。SITES V2评估体系的指导原则为可持续土地开发和设计提供了保障,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场地的认证目标⑷。具体如图1所示。 1.2评价内容 SITES V2评估体系适用于开放空间、街道景观及广场、企业园区、住宅区或私人院落、校园及基础设施等类型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认证场地内可含建筑物或不含建筑物,旦认证范围不含场地内的建筑,除非其组成部分(如绿色屋顶)计入得分。SITES V2评估体系的评价内容涵盖了场址环境'设计前评估和规划、水系统设计、土壤和植被设计、材料使用选择、人类健康和福利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教育和性能监控及创新或优良表现十大方面内容,共计有18个先决条件和48个得分点,在衡量项目可持续性方面共计200分,另采用创新策略或获得优良表现可争取创新分9分,各项内容及分值分布如图2所示⑷。 16绿色建筑 2019年第2期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和对比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和对比 摘要:随着生态城市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热点问题,笔者分析和对比国内外在生态 城市实践上的同异,指出我国生态城市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为我国 生态城市的继续深入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生态城市;研究对比;趋势;生态城市是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应用生态学基木原理血建立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循环良好、能量流动畅通的生态系统。生态城市的建设以环境容量或生态承载力为前提。一、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同点 1.合理的城市规划。国内外生态城市实践中,首先都是对城市进行科学的规划。而该规划应建立在对城市已有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考虑到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宏观性与前瞻性,最终保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 2.重视城市绿地建设。生态城市理论直接来源于环境保护,尽管绿地系统建设并不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全部内容,但是却成为所有生态城市追求的首要目标。从上述国内外生态城市实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各城市绿化策略不尽相同,但绿地覆盖率普遍较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均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3.追求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生态城市是“ 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 ,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这个生态城市定义已经成为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界的共识。任何只注重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一个或两个子系统的发展而忽视第三个子系统发展的城市均不应成为我们所提倡的理想的生态城市模式。二、国内外生态城市实践的差别 1.在公共交通上的差别。国外优先规划城市公共交通,建立方便而快速的公交系统,并把自行车道和步行区作为城市整体道路网络和公共交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而我国目前我国公交出行的分担率不足10%。特大城市也仅有20%左右,而欧洲、日本、南美等大城市达到40%—60%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国内生态城市仍然实行混合交通发展策略。 2.参与方式上的异同。国外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有着成熟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做法,表现在公众与具有法律保障、参与方式多样及公众与面广、程度深等。而我国政府在对待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问题时,更倾向于采取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这样一来政府的决策缺乏更广泛的基础,使得决策不能真正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势必会损害城市的整体利益。 3.城市社会公平上的差异。要实现整体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目标,必然要尽量保证城市内部社会公平的实现。国外生态城市实践在为实现城市社会公平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妇女、有色民族与残疾人的生活与社会状况的关心,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住房,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等等。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发展成为首要问题,因而在保障城市社会公平上与国外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三、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进行生态城市的探索;进入20世纪90年代,虽然不少地方呈现一定规模,但就整体来看存在不少问题。1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产业部门结构逐渐好转,2004年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2.4、47.3、40.3,但产业结构中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基础薄弱,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率底下、靠天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