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高等职业教育是兼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同样经历了大扩招、大建设,再到今天的大提高时期,高职教育理念也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规模发展”走向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新阶段。高职院校的师资需求也从“学历文凭”提升到“素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如何构建一支合格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认定标准

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目前职业教育界众说纷纭、看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双证说,是指既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又具有其他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为双师型教师。第二种观点双能(素质)说,是指既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第三种观点叠加说,又称双融合说,是指“双师型”教师有两层含义:就专业教师个体而言,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其外显形式为既是讲师(或以上)又是工程师(或技师、高级工等);就教师队伍结构而言,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第四种观点双职称说,是指既具有高教系列中级以上职称,同时又具有本专业技术系列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第五种观点双层次说,是指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是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开展专业实践;既能引导学生人格价值,又能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的一种复合型教师。

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提出:“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经过不懈努力,虽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多数学校目前的师资水平还不能完全达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与教育部要求的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浅谈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浅谈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本文针对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引进培养力度,形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标签: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为改革开放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不但为我国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促使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逐步形成,逐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要求。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立,我国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期,但应当看到,在发展和繁荣后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也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当前而言,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出现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因此,必须花大力气解决好这个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积极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然而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比,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结构有待完善 (1)随着连续几年的扩大办学规模,新进教师逐年增多,虽然新教师理论性强,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弱,这是各高职院校存在的通病。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招聘教师强调必须是硕士以上学位是造成这种状况主要因素之一。 (2)“一体化”教师的匮乏。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实践教学条件和双师型教师队伍仍然是亟待解决的两个难题,否则“一体化”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3)公共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失调。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新开专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总结报告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总结报告 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为确保我校教师队伍能适应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建立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教学、实训体系,加大从行业企业聘任高技能兼职教师比例,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强、学识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过硬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使“双师型” 教师占全体教师比例达到95%,总人数占全南阳市第一名。 主干课程教师到本科院校进修5 人。骨干教师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180人。到对口企业参加顶岗实践95 人。参加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5 人。专业教师到其它职业学校学习培训319 人。出国考察和培训1 人。聘用兼职教师40 人。重点建设专业专任教师职业资格证率达到60%以上。 (二)、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1、项目建设工作机制 从2012 年开始,我校成立了以主抓教学校长为组长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与课题组。以校内校外、校企双元为培养途径,以企业实践、送高校进修、校本培训或教师自学为基本方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制定了培养方案,其中体现了“三优先”、“二四层次”、“三联互动”的培训原则与目标措施。 2、项目建设举措 (1).资金保障建设项目资金学校自筹,总投资20 万元,全部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其中:师资培训10 万元,包括国内进修、企业轮训、出国考察和培训;聘用兼职教师5 万元;专业理论和技能研讨3 万元,制度建设2万元。 (2). 管理保障制定《宛西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宛西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宛西中专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实施方案》、《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关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施办法(试行)》《宛西中专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等管理文件。各项管理制度上传学校平台,教务科督导各教研室落实。 二、双师队伍建设情况 1. 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

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0001

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师资是学校的第一资源, 是加快我院发展,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 为进一步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 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队伍和政治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打造学院的办学 特色和优势,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和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学院将贯彻创特色、创品牌的战略思想,遵循“壮大队伍、优化结构、 突出重点、强化实践、注重师德、提升水平” 的原则,通过培养、引进、外聘高层次人才等途径,紧紧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核心,为学院重点和特色专业、特色学科、重点实验室的 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学院的教育教学及大学生思 想政治、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增添新鲜血液,为学院的逐步建立促进教师资伍,为实现我院成为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省内一流职院的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源合理配置以及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真正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师资队 二、建设目标 2011-2015 年,通过5 年的努力,争取实现以下目标: 为重点和特色专业、特色学科配齐学科团队。 专任教师(含校外兼课、兼职教师)总人数500人左右,师生比控制在1:20 以内。 辅导员队伍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以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队伍为培养目标,总体上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力求到2015 年,培养出省内知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通过专、兼、聘等多钟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工作队伍。 通过专、兼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熟悉政策、经验丰富、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工作队伍。 40 岁以下青年教师硕士化,2015 年专任教师硕士比例达到50%,专业教师中具有或攻 读博士学位的达到7 人。 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到90%。 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及其他正高职称人员超过20 人,具有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人员超过120 人,教师职称结构合理。 市级专业技术人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省级及以上国内访问学者及以上专家、学者达到15 人。 三、实施方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随着我校职业教育规范有序地发展,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我校愈来愈紧迫的任务。要建设好这支队伍,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开发,逐步培养和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努力促进专业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根据《四川省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方案》要求,结合目前我校师资队伍的结构特点,特制订我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 一、“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全面的职业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教师标准。 2.具有较全面的的能力素质,具有进行专业理论或文化知识讲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指导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设能力。 3.具有相应技术等级证和教师资格证。 二、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机制 1.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多为教师创造条件,采取“引进来,派出去”等各种形式,聘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专家和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寒暑假时间对在职

教师进行培训,传授技能技巧和前沿技术,有计划组织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及时掌握本专业的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三年内,力争让全体专业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轮训一次,获得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2.加强现有教师的专业理论培训。三年内,要求45岁以下专任教师必须取得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且能胜任二门以上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所有专任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和教师资格证书。同时,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逐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学历层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学科带头人。 3.加强教师教学及教研能力的培训。定期聘请专家、教授对年轻教师进行教育心理学及教法技能的培训,全面实施一对一“传、帮、带”,帮助年轻教师尽快完善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的教育行为更具有明确性、规范性、参与性与效能性的特点。通过培训逐步营造教师队伍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以“产学研”为导向,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是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办出职教特色,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1.注重加强产学合作

示范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编者按: 在全国第二十五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职教参考》推出一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专题,希望能对我院在师资引进、培训等方面有所借鉴,对教师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有所启示。 半个多世纪以前,初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从长远发展来说,一个学校赖以生存并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主要条件不仅仅是有硬件的投入,高素质教师培养出适应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更是一个关键因素。日前,《财经文摘》的记者就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况如何,面临哪些困难等问题采访了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下面是姜大源研究员对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一个回答摘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财经文摘》:中国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遭到了很多批评和质疑,您怎么看目前中国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 姜大源:我认为,高职教师的水平应该高于清华和北大的教师水平。这就对高职和中职院校的老师提出很高的要求。 一个职业院校的老师的能力应该包括四个部分:专业理论、专业理论在职业中的实践、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和方法论、职业教育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只有四者结合,才能成为职业学校的老师。 我们是四者缺其三,只具备一个:专业理论。比如说学数控机床的,都学过理论,但是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刚刚开始得到学校的重视。 而另外两方面,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悲哀。德国人说,你要教数控机床吗?不是你到大学去学数控机床,你就能教数控机床,你要去学今后能当数控机床老师的专业。全世界只有德国、瑞士、奥地利有这个概念。 课程是核心,教师是关键,所以我跟教育部建议,要把老师送到北欧去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基于工作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 (图书馆孙艳美)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师资水平不高,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高技能人才困乏,“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的实际,加强我校师资力量,优化教师体系结构,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建设一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从事实践教学,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制定本培养培训方案。 二、目标任务 在继续加强师德建设、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重视教师的专业技术素质发展,加强专业教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专业操作能力、技术服务和咨询能力、实训设备改造和开发能力、专业建设和开发能力、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能力等六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目前我校教师128人,专任专业课教师76名,其中“双师型”教师39人,占专业课教师的51%。按照《青海省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标准》“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0%以上”的要求,我校专任教师及“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均与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双师型”标准有一定的距离,因此,2011年底,力争使我校6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能够胜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三、实施方案 (一)积极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近年来,国家为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每年都为职业学校免费培训技术骨干教师,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选派教师脱产到教育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或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认定)所需培训和考证费用,在教师取得相应证书后,学校给予报销;若经过培训不能通过考试或拿不到证书的,费用由培训教师自己承担。 (二)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人才市场化的今天,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各院校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处于高职教育链条不同位置的各个院校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空间,主动应对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保持良好的竞争态势,就必须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确定符合本校实际的人才强校战略,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培育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核心竞争力是指学校参与竞争所具备的支撑其竞争优势所特有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参与竞争是围绕核心竞争力在多层面展开的,要取得主动性,就要获取和整合教育资源,尤其是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所以,建设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有丰富实战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 重中之重。 一、离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 几年来,各高职院校为了加快发展,适应高职扩招的要求,普遍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按

照教育规律和合理的生师比衡量,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水平的教师少,双师型比例小等问题仍突出存在,严重制约和影响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数量相对不足 过去我们高职教育的规模很小,近年来,随着大家对高职教育认识的深化,高职教育飞速发展,无论是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都已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我国现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在校生500多万人,年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均成倍增长。但是,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有一个过程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扩大,这样就造成了师资队伍建设远远落后于教学的实际,全国高职院校的生师比普遍偏高,有的院校已达50:1以上,远远高于教育部18:1的标准,致使教师在超负荷的工作,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高职院校数量和在校人数的快速增加(以陕西为例,98年在校学生仅15万人,2005年已达到58万人之多,7年间翻了近四番),而师资队伍合理结构的形成,是有一定规律和过程的,本科毕业5年后才可能晋升中级职称,再5年后才可晋升高级职称。这样致使高职院校教师职称结构不合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报告

材料出处: 201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材料(2009年中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初稿)节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编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报告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在提高对职教师资认识的基础上,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到以提高质量、强化特色、突出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根据已经公布的最新《教育统计年鉴》,截止2008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总数37.7万人,其中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无职称的比例为3∶25∶34∶28∶10,全国高职教育生师比17.2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要求的提高和实践过程中对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目标和培养模式认识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总体上,在专任教师总规模、教师学历结构、“双师”结构、教师培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主要成绩 1.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总数快速增长 1994—2001年,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数量基本稳定在6万人左右,上下波动不超过1万人,2002年达到15.6万人,2008年增加至37.7万人,约为2001年的7倍还多。保证了高等职业院校拥有一支稳定的能够保证基础课程教学需要的专任教师队伍。 2.高职教师学历结构大幅改善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的规定,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的比例必须达到15%以上。2004年全国高职院校的平均比例为14.6%,2008年达到26.2%。高职教师的学历结构大幅改善。 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普遍得到重视 职业教育尤重言传身教,一名合格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除了要胜任课堂教学,还需要对企业和市场有必要的了解,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这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教师素质提出的必然要求。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双师型”教师已经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建立起了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习、实践、兼职甚至轮岗的培养培训制度。 4.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得到认可,建设工作初见成效 基于实践,高职教育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已从原来的面向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培养提升至在兼顾专业课教师“双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总结报告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总结报告 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为确保我校教师队伍能适应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建立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教学、实训体系,加大从行业企业聘任高技能兼职教师比例,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强、学识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过硬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使“双师型”教师占全体教师比例达到95%,总人数占全南阳市第一名。 主干课程教师到本科院校进修5人。骨干教师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180人。到对口企业参加顶岗实践95人。参加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5人。专业教师到其它职业学校学习培训319人。出国考察和培训1人。聘用兼职教师40人。重点建设专业专任教师职业资格证率达到60%以上。 (二)、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1、项目建设工作机制 从2012年开始,我校成立了以主抓教学校长为组长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与课题组。以校内校外、校企双元为培养途径,以企业实践、送高校进修、校本培训或教师自学为基本方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制定了培养方案,其中体现了“三优先”、“二四层次”、“三联互动”的培训原则与目标措施。 2、项目建设举措 (1).资金保障建设项目资金学校自筹,总投资20万元,全部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其中:师资培训10万元,包括国内进修、企业轮训、出国考察和培训;聘用兼职教师5万元;专业理论和技能研讨3万元,制度建设2万元。 (2).管理保障制定《宛西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宛西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宛西中专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实施方案》、《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关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施办法(试行)》《宛西中专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等管理文件。各项管理制度上传学校平台,教务科督导各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概要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到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3所高职院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了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同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 师质量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其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关键因素。为了了解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水平,本文对河北省近年来升格的3所高职院校21个系部的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法,为高职院校教改提供借鉴和参 考。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 (一)师资结构明显不合理 1.教师的学历结构偏低。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05年,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基本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在调查的3所高职院校中,专任教师75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6.2%,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的占93%,硕士占7%,博士占 0%。统计表明,教师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具有博寸: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远远低于成熟的高职院校,与《意见》的要求也存在明显差距。 2.“双师”素质教师偏少,专业教师来源渠道单一。《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合格标准要求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50%。但调查统汁,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 29%,而且大学毕业直接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占86.5%,而从企业调入的所占比例为7.4%,且师范毕业生达54%,这与社会需要的那种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差距较大。 3.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兼职教师数量较少。3所院校共有教师758人,兼职教师68人,占教师人数的9%。这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教师结构对比,兼职教师比例严重偏低,距《评估》合格要求的10%也有一定的差距。 (二)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矛盾和差距高职教师大部分能够理解职业教育政策,理解实践性教学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意义,但从调查中能看出他们的观念和实践存在着矛盾和差 距。 1.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新教师的数量增加很多,他们急于攻破教学关,往往将工作和学习置于矛盾的境地,缺少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他们认为自我提高就必须通过培训,大多从外部条件寻找原因。在调查中,许多学生都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很多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讲授方式,希望教师能在教学方法方面做出改进,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这个问题。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们认为已经与;大学生建立了平等的朋友关系,并能尽可能地帮助学生,但学生认为除正课外,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2.存在重视实践却远离实践的矛盾。教师们在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最需改进的方面”的回答中,大都提到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包括改进教学内容,专业课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基础课要与专业课相结合,联系实际,根据社会需求设置选修课,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多动手,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等实践能力;提倡在教学中要使用案例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在“如何改进”方面,教师们都提出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但通过调查发现,教师们更多的时间还是用在了理论教学方面,而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一)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一)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型师资缺乏、教师总体素质不高、师资培训跟不上等方面。为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研究,制定建设规划,拓宽培养途径,努力探索符合高职特色的师资培训体系。 关键词:高职师资问题对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实现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到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24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其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国高职院校由1998年的432所发展到2006年的1105所,1998年全国高职在校生117.41万人,2005年发展到近800万人。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不但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也顺应了我国经济建设快速持续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客观要求。但应该看到,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用的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实现这个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办学单位面临的一项共同任务。近年来,全国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把师资队伍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一是教育部和各省教育管理部门陆续制订了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法规及文件。二是各院校分别制订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措施。三是设置专项经费,不同程度地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引进、待遇方面的投入。四是通过培养、培训、引进等措施推进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五是普遍重视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然而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1)新教师多,老教师少,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据5省市部分职业院校20756名教师统计,30岁以下占26%,31-40岁占39%,41-50岁占21%,50岁以上占14%。 (2)生师比例不合理,师资数量严重不足。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生师比都超过20:1,有的甚至超过30:1,相对于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规定的16:1的优秀标准高出许多。 (3)公共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失调,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新设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紧缺,专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比例较低。 (4)学历层次偏低,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偏少。据有关机构对全国五省30余所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状况的调查,具有研究生比例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28%,博士更是凤毛麟角,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也与评估指标的规定存在一定差距。 (5)专业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匮乏。多数高职院校存在本科毕业的中青年教师挑大梁的现象,缺少真正的学术骨干、行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无法带动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差距较大 “双师型”教师总体比例偏低。有资料表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具备高技术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占的比例尚不足15%,多数教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不强,导致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3、教师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质量不高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2013.4.15).doc

学院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为切实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满足学院适应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结合学院自身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任务 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结构合理、规模适当,适应专业建设和发展、职业技能过硬、专兼职结合的“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 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原则 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专业课教师为重点,专业基础课教师为补充;专兼职结合。 三、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条件 教师在申请认定双师素质教师之日的前两年内,除承担理论教学外,每年还承担高职学生的课程设计、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教学,教学质量评价在合格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高校助教(或以上)职称,且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可以认定为双师素质教师:

1、在申请认定之日的前五年内有在行业或企业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2、在申请认定之日的前五年内主持(或主要参与)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工程应用项目、开发研究项目两项,成果已被使用,效益良好。 3、在申请认定之日的前五年内主持(或主要参与)过两项院内立项的实践教学设施系统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良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4、具有相应行业、职业中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等级。 5、连续两年带领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二等奖及以上的主带教师。 四、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程序 1、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每年进行两次,一般为每年三月和九月。 2、教师个人提出申请,填写《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申报表》,并提交相关支撑材料。 3、申请人所在部门对申请人的申报表及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提出审核意见,并汇总本部门所有申请人情况,连

关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

潍坊科技学院 关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 (讨论稿) 为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培养和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努力促进专业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根据教育部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结合目前我校师资队伍的结构特点,特制订我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意见。 一、建设目标 用2-3年时间,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结构合理、规模适当,适应专业建设和发展、职业技能过硬、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 二、建设原则 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专业课教师为重点,专业基础课教师为补充;专兼职结合。 三、培养渠道 1.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各系部每学年利用正常工作时间或寒暑假时间,安排20%左右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4个月之上,连续五年内有两年以上企业一线参加实践工作的经历,以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达到“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有能力的教师可以参与合作项目的开发。

2.学院优秀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到省内外高等院校进修,或者到教育部组织全国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和进修提高。 3.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考试,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4.拓宽“双师型”师资渠道,努力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制定有关政策引进行业企业或其他高校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以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 四、资格认定 (一)认定标准 根据教育部关于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教师: (1)具有本专业实际工作中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 (2)近5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近5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性项目技术研究(或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及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成果已被企业(学校)使用,达到同行业(学校)中先进水平; (二)认定办法 学校成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组,对申报“双师型”资格的专业教师进行考核认定,并颁发“双师”资格认定书,“双师”资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2019年文档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2010年7月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让我国的职业教育真正的成为解决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环节。这一决策充分证明了我国把职业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它的推动作用下,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对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众化,提高劳动者素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1]。 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没有师资队伍,就没有教育。没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师资队伍作为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许多高职院校招生人数迅速增加,办学规模也在飞速扩大,这使得各个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迅速显现,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能适应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 1 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高职院校师资来源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师资的来源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普通高校毕业生为主,这部分教师主要承担职业院校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这部分教师属于理论教学型教师,他们的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基本功都相对比较欠缺,从而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其次,高职院校的另一部分师资是引进了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才,这些教师能把社会上的最新技术带给学生,从而为职业教育带来活力。但是这部分教师的教学功底和专业理论知识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2]。 还有高职院校的一部分师资是通过聘用兼职教师,;来弥补教师数量的不,的确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但是兼职自然会造成“临时”的想法,而且学校中还有很多工作是兼职教师没有办法承担的。因此,兼职教师的数量也应加以适当的限制。 1.2 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师资培训应该将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师个人的发展规划进行统一。但是,有些高职院校很少根据教师个人发展需求,对其职业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监督,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相背离[3]。在实施培训时,不考虑是否适合本学校的培训需求,就盲目的对教师进行培训。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教师的个人能力也未很好的得到提高。而且大部分教师参加的培训主要是理论培训,从而达不到真正“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师资水平不高,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高技能人才困乏,“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的实际,加强我校师资力量,优化教师体系结构,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建设一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从事实践教学,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制定本培养培训方案。 二、目标任务 在继续加强师德建设、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重视教师的专业技术素质发展,加强专业教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专业操作能力、技术服务和咨询能力、实训设备改造和开发能力、专业建设和开发能力、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能力等六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目前我校教师 人,专任专业课教师 名,其中“双师型”教师 人,占专业课教师的 。按照《青海省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标准》“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以上”的要求,我校专任教师及“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均与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双师型”标准有一定的距离,因此, 年底,力争使我校 以上的专业课教师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能够胜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三、实施方案

(一)积极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近年来,国家为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每年都为职业学校免费培训技术骨干教师,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选派教师脱产到教育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或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认定)所需培训和考证费用,在教师取得相应证书后,学校给予报销;若经过培训不能通过考试或拿不到证书的,费用由培训教师自己承担。 (二)通过校企合作建设 “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顶岗实习,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学校将严格落实“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规定,制订详实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年度计划,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确定实习课题,到工厂企业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了解企业现代生产、管理过程,体验企业生产氛围,探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完成实践锻炼任务,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作为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从 年起,凡不按规定参加实践锻炼的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不能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学校将加强对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监督、管理、检查、协调等工作,每年评选优秀实践锻炼教师,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从合作企业一线职工中选拔聘请能工巧匠、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并加以培养,帮助其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满足学院适应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结合学院自身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用2-3年时间,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结构合理、规模适当,适应专业建设和发展、职业技能过硬、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原则 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专业课教师为重点,专业基础课教师为补充;专兼职结合。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渠道 (一) 校外培训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各系部每学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每周两次、寒暑假(各15天)去医药卫生行业一线交流学习、培训,连续五年内累计达到两年以上在医药卫生行业一线参加实践工作的经历,以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达到“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

学院优秀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到省内外高职高专院校进修,或者利用寒暑假到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和进修提高。 (二)院校合作 一是教师去合作医院、药企实习,提高职业教学能力,以促进“双师”素质的培养、推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二是聘请合作医院、药企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院兼职。三是有能力的教师可以参与合作项目的开发及教师培训。 (三)国家执业技能考试 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考试,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四)校内培训 充分发挥“校内”培养的作用。加强各专业教学研究活动,专业理论课教师和专业实践课教师相互取长补短,进行传帮带;建立校内培训基地,组织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 (五)积极引进 从医药卫生行业一线吸引一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院任教。这不仅是一种补充“双师型”师资的有效途径,还有利于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利于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 四、“双师型”教师的认定 (一)认定标准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初中级应用型人才。这就对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特别是区别于普通中学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现状及趋势 目前相对于高等院校我国中职院校办学条件较差,“双师型”专业老师数量不足,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办学机制改革有待突破等,严重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1、如何创建一支适应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 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1)提高认识,制订好规划。学校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将“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纳入职业教育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 (2)为改变专业教师的工作环境,“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条件。学校应有意识地安排好教学计划,建立岗位轮换制,加强校内外培训基地建设,使专业教师能有时间和机会与生产工程紧密联系。 (3)建立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激励制度。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如在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出国进修培训,申报高级职称时给予优先考虑,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获取多种证 书,促进教师自觉地更新知识,参与在职培训和实践训练,提高自身素质。 三、“双师型”的高职师资概述

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时下,人们对高职教师以“双师型”为培养目标几乎已达成共识,但对“什么是…双师型?的高职师资”的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答案。高职师资的任职资格标准是作为一个合格高职教师所应达到的最低要求,、从可操作性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对高职教师的任职资格唯一能明确规定的是有关学历的标准,即作为一名高职教师至少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的资格还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研究者们的看法和表述不一。综合起来一共有以下六种“双师型”的观点: 一是“双证”说,认为凡是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 二是“双能(双素质)”说,认为既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 三是“叠加”说,与以上两种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相比,此观点比较折衷,也比较普遍,它强调的是“双证十双能”; 四是“双职称”说即要求“双师型”教师既具有讲师的职称,又具有工程师的职称; 五是“双层次”说,认为所谓职业院校教师就是各级各类大中专职业院校中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开展专业实践;既能引导学生人格价值、又能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的一种复合型教师,其第一层次为能力之师,即:经师(经典专业知识)/技师(精湛专业技术):第二层次为素质之师,即:人师(价值引导)1事师(职业指导); 六是“特定”说,该界定没有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给出具体的操作定义,只是指出“双师型”的提法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有意义,这一特定的情况就是当前职业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背景。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背景,“双师”的提法就不再有意义,因为普通教育同样要求理论联系实际。 (一)狠抓教师培训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与总结

宁夏水利电力工程学校电力与电气工程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与总结“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研究中的一种特指,指代具备渊博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也就是说,教师同时具备职业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和工程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比如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是教授又是高级工程师。“双师型”教师在职校的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家知道,目前仍有不在少数的职业学校存在着招生难、就业难的窘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培养人才的定位,脱离了变化发展的行业需求,没有及早与时俱进,积极改革造成的。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根据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双证制”,培养技能扎实、素质优良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因此,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积极建设相应的实验、实训场所,突出能力教学。而“双师型”教师,恰恰能够根据生产所需,发挥自身理论、技能的双重优势,使学生活学活用,不断创新,以学生实施 “双证”培养,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并根据社会和行业发展的所需及时调整专业内容,切实满足学生工作和对理论、技能的双重需求,使“双证制”真正落到实处,达到 预期效果。最终将从根本上消除难招生、难安排就业等职校发展中的致命因素。“双师型”教师也是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实施中心。教学是职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教学改革是教学中 心的中心,而“双师型”教师则是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最佳实施中心。“双师型”教师最了解职校专业方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专业技能等教学内容,了解社会生产实际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发展趋势。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专业?如何评价?如何改革?如何对教学理论和技能结构进行合理整合?优秀“双师型”教师能够及时洞察预测行业的发展变化,捕捉行业人才供求信息,及早调整专业培养方向,适应国内外两个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双师型”教师也是沟通社会生产实际与教学改革的桥梁,是职校围绕专业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