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03608961.html,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作者:陈静玲

来源:《财经界》2016年第01期

摘要:普通教育和中职教育最大的区别便在于,中职教育注重专业教育,在专业性的教育中实践教学是教育的核心,特别是会计专业更是如此,但由于受到传统职业教育的影响,在会计专业教学活动中,教师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造成学、用难以挂钩,毕业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方面优势越来越薄弱,该如何强化并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有能力和就业率,其绝大部分取决于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现阶段,我国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环节还不够完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及工作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中职会计实践教学进行研究,探讨出科学有效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职教育 ;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会计工作具有极强的技能性,中职会计专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训练基本及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才是中职教育会计专业教学的重点所在。从中职教育生源素质及教学目标定位等角度来说,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不过当前的中职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仍旧还有着尚待改善的地方。本文就结合笔者多年来实践教学的经验,分析当前中职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缺陷所在,并拟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在启示同行的同时,能促进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健全。

一、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缺陷

在培养目标上中职教育和本科、高职教育差异性极大,中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基础较为强硬扎实的初等应用人才,不过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设置课程方面中职教育的特点未能得以全面体现,整套课程体系仍旧沿用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结构难以摆脱学科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制约,开展教学活动时不少教师更偏向于理论教学,而忽略实践教学。此外,某些课程虽然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比例,例初级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理论各占50%,但很多专业课程,尤其是财务会计实践课比例最高也就10%左右,由于

培养实践操作技能严重缺乏,导致中职教育与其本身创校的教育目标背离,因而在课程及教学内容上形成不了体现中职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

(一)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按一主体两支持模式,即主体为专业应用能力和支持为获取职业素养与资格证书。由于教学目标体系中主体为专业应用能力,因此教学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及方法必须做出相应改革,才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训练实践能力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内容上,实践教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课 题 研 究 方 案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我国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职业化特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中职教育应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职业劳动素养。因此科学和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中职学校来讲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复合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受到青睐,而这种变化趋势对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而加强实践性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会计专业在我校开设已有20多年的时间,一直是我校的重点专业,但是,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对照,跟其他国内先进职校相比,我们所培养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需要极大加强,同时我们在会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还明显不够,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因此为了全面提高我校会计专业的教育质量,需要我们找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全方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快转换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会计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及社会师资力量,在原有会计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使教学观念、教材、师资、校内校外实习等相互配合,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以培养具有较高实际操作技能、面向基层的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国内外许多会计界人士认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堂演示、案例教学、校内模拟实习、校外生产实习组成。其中课堂演示是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录像教学等,演示并讲解会计实务操作过程,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感性认识;案例教学是指由教师设计教学案例,学生围绕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内模拟实习是构建一个样本企业的动态会计模拟平台,由学生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并编制会计报表,熟悉操作技能,

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反思

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反思 【摘要】财务会计是一类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对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会计专业;财务会计;实践教学;思考会计是经济管理应用学科的一个分支,由于对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作为现代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也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财务会计实践教学在许多高职院校普遍受到重视,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水平的会计实用人才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也有不少院校的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仅仅是简单的动手操作,没有模拟真实的实训环境,造成了财务会计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因此,加强贬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策略的研究,对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首先,实践课程标准不合理。其次,实训周时间不足,实践教学操作步骤缺失。实践性教学一般是指模拟实习和校外企业顶岗实习,其目的是理论用于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在现行的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中,财务会计专业教学上教与学的模式是:学生听课做笔记,教师用PPT 授课和板书来代替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讨论和深究,职业岗位意识不强,往往忽视了出纳岗位、银行岗位、成本会计岗位、税务会计岗位和审计岗位等的培训,对于其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不明确,动手操作却相对较少。 (二)专业教材更新太慢 目前大多数院校会计专业所使用的专业教材质量比较差,存在新税收,新企业会计准则没有及时变更等的问题。大家知道,会计方面的法规、准则、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根据当前的形势加以更新修改部分的条款规定,因此,教师在编写教材时要与时俱进,根据最新的税法新规(营改增等内容)该更新的内容要及时更新。但目前我国公开出版的各类会计教材中,大多数的教材缺乏一个科学的标准,没有体现会计专业教育的特色,教材编写不规范,重复混乱,漏洞百出,相互抄袭严而且信息过等等, IE 重,在结构、内容上雷同 精品的教材极少。因此,专业教材

中职会计专业双真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

中职会计专业双真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开题报告 一、简要背景说明 通过对会计专业行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就业调查情况可知,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面向主要面向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需要的是学生毕业就能马上上岗的会计人员即会计熟手,没有缓冲的时间让你在单位去跟岗、跟学、再上岗,而中小企业往往只需一个会计,它要把企业的会计账务、税收、工资、统计、往来、材料、文秘等工作包揽一生,它可能比大中型企业要求专岗专职会计人员技能还要全面。而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仍处在文字描述和仿真会计业务载体中的教学模式中。它所培养出学生不能适应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岗位能力要求需要。不能与实际会计岗位所具备的能力对接。二是通过学生到企业见习情况反映出,学生大多数看不太懂真实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财务处理所反映出的财务信息,这说明在教学中长期采用文字描述和仿真会计业务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不能与企业会计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对接。不能学以自用。鉴于此,必须对传统陈旧的会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实施“双真”教学模式,即是根据会计专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岗位需要,依托专业实训基地,着重采用仿真教学和真实的行业环境及业务为载体的“双真”教学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就业岗位要求的无缝衔接的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会计专业双真教学模式中的仿真教学法,在国内外研究成果较

多,方法原理较为成熟。但在中职会计专业中实施全真教学模式,在国内尚处于初始研究阶段。 中等职业教育的会计专业是培养中初级财务工作的专门人才,在今天倡导的“以职业技能”为主线的职教思想下,只有通过大量、科学、合理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因而,中职会计专业采用仿真与全真相结合教学模式,就能够在学生毕业之前,培养成企业所需要的会计岗位技能熟手。以实现学生毕业即能就业上岗的目标。 三、研究目的、意义、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会计岗位实践能力,满足社会需要。能增强教师职业性的意识和能力,成长为双师型的教师。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会计专业特点和企业岗位需要,以真实会计经济业务和行业环境为载体,依托专业实训基地,采用仿真、全真、行业见习、顶岗实习的“双真”教学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衔接。 探究会计专业双真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使我校会计专业在市内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二)研究内容: 1、中职会计专业行业需求状况的研究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方案(修订版)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方案(修订版) 会计学本科专业重点培养的是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本专业融理论、技能于一体,专业性、应用性较强,而学生缺乏业务实践。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系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知实习、课程实训和毕业实习三部分内容。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第一部分认知实习 认知实习是通过介入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某个层面的实践,增加学生对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工作的感性认识,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和掌握会计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 第二部分课程实训 本次实践教学方案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原有实践计划的基础上在几门主要专业课程上增设了实践课程,这也是这次实践方案的重点以及创新之处。具体包括: 一、会计学原理实践 二、商业银行会计模拟 三、会计电算化 四、会计手工模拟 第三部分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学完所有专业课程,掌握了会计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经过一系列实践环节训练的基础上,开展的面向社会的专业实践。

第一部分认知实习 认知实习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组织学生集中到某一独立核算的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岗位现场实习,熟悉会计循环中账务处理程序的各个环节,以强化学生对财务会计基本操作程序和技能的掌握。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对单位会计核算和会计岗位现场进行考察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一)要求 1、凡已修本专业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60%以上的学生,可参加社会调查。认知实习为各专业学生必修环节,不得免修。调查选题应与会计学专业相关,具体内容由各试点单位确定,教学点组织实施。 2、学生应根据社会调查的选题列出调查提纲(包括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作好采访笔记。 3、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或工作流程。 (二)时间安排 认知实习可在第四学期末布置,暑假期间参加社会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写作和考核工作。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内容 (1)认知实习时的基本情况与表现; (2)认知实习的内容与文字表达。 认知实习的内容应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体会。字数要求不少于2000字。 调查报告要求语言简练、准确;叙述清楚、明白;数据、资料可靠;结论有理、有据。 2、考核标准 认知实习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 3、成绩评定办法 (1)由个人填写鉴定表,由被调查单位盖章。 (2)调查报告原则上由指导教师评定。 (3)调查报告初评不及格者,允许补写一次。 第二部分课程实训 一、会计学原理实践 《会计学原理》作为会计专业基础课程,除了理论教学以外还需要补充一些实践教学,例如会计循环操作实践: (一)实践目的 观察、练习工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了解企业财务核算的流程及每个环节中的具体要求、方法和使用的资料;掌握不同核算形式下的内涵、方法及具体要求;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和方法。 (二)实践内容 1、根据一系列经济业务填制和审查原始凭证; 2、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注意专业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的运用; 3、通过各种不同的核算形式完成同一组经济业务的核算流程; 4、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总计各种核算形式下的差异、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中职学校《会计学》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 教学大纲 ( 1. 2.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2.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改正处理技术。

4.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 5.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6.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 2. 3. ( 1. 2. 了解会计各要素的具体内容。 3.账户和复式记账 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分类。 理解会计账户的概念及设置原则。 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 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理解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 4.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了解工业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过程。 5. 6. 7.成本计算 了解成本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理解成本、费用的概念。 掌握材料采购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的基本构成和主要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理解成本、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8.财产清查 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 掌握财产清查的概念和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理解财产清查的种类。 9.财务会计报告 理解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理解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了解会计法规的组成。 了解会计法的基本内容。 了解会计档案的归档和管理。 (二)会计核算基本方法

1.账户和复式记账 理解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原理。掌握账户的平行登记方法。 能编制基本业务会计分录。 2.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3. 4. 5.成本计算 掌握材料采购成本的基本分配方法。掌握工资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 掌握制造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 了解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方法。 6.财产清查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索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索 摘要:当前,会计人才培养中突出问题就是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差,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就势在必行。本文笔者针对我国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模式。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实训;实作 自1999年扩招以来,全国600多所高等院校中有500多所开设了会计及其相关专业。伴随着会计学专业的蓬勃发展,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完成的《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来看,人才培养中突出问题就是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差,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看,他们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不满。 问题出在哪里呢?应该说,致使牛业生实际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对口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育体制的原因,也有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投入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但多年来形成的“重理论体系阐述,轻实践体系探索”却是最为直接的原因。现代经济学研究告诉我们,知识是在“干前学”和“干中学”两个环节获得的,实践教学既是课程的延伸,也是使受教育者接受知识、提高能力、体会创新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在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无论是对其体制还是体系研究都缺少理性重视和深入的思考。当前,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势在必行。 一、当前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会计专业的发展潮流要求教育工作者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形成来自于他们亲力亲为的实践感受,来自于模拟现实工作环境场景下手与脑的自如配合以及知识的灵活迁移。这些活动的实现,都要依托于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安排,而这恰恰是现有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薄弱之所在。具体表现在: 1体系中各环节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晰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1-09-22T15:20:00.92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张敏 [导读] 针对学校的课程进度,现有的模拟基本上都是分模块进行。 张敏石家庄铁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050000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了中职培养目标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依此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突出技能优势。而会计学科比其他社会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运作技能。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本文就中职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财会教学的培养目标及课程开设,财会专业技能实习模式创新的设想几个具体层面对中职财会教学实践性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模拟实训实训基地 中职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培养具有职业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人才,尤其是会计专业,一个合格的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应具有深邃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走到工作岗位后能否学以致用。但是目前的会计专业的教育机制仍然是理论教育占首要地位,实践教学的份量不足,导致许多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学了多年的会计专业知识之后竟然不会填写一张普通的支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一、目前制约中职实践教学的困难和矛盾 (一)传统的考试制度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发展。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中职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互为推进的教学形式。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体制决定了传统的考试模式仍然以理论考核为主。例如根据河北省历年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财会专业的主干课程的考试题型来看,基本上是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会计分录…等一种思路。而关于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原始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等内容的考核从未出现在考试题中。 (二)缺乏特色鲜明的中职教学教材。 传统的会计专业教材是按照知识的学科体系,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基础知识》…等由浅入深地设置。表面上看这种设置非常合理,但是纵观这些教材,学科性、学术性仍然比较明显, 缺乏学生学习实用技术的指导性和示范性。基本上都是理论讲授的篇幅占主导地位,而对于实践教学的内容却少有涉及。 (三)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其中有相当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场所中才能获得。它不仅要求在课堂、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实训场所等模拟现场进行实际操作和动手训练, 更要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现场进行实习和实训。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无论是环境感受还是心理状态都与实际工作现场环境有差距, 一些重要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只有在现场环境中才能学到知识和技能。 (四)缺乏一支精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其教师除应具备各类教育的教师都要具有的素质外, 还应具备应用型人才的各种素质, 即使是基础课的教师也需要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与本课程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所以与普通学校相比较, 中职学校教师的知识能力储备要更为全面。 二、加强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以需求带动实践教学。 北京某职业学校现在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交行班”,是学校与交通银行联合办学的一个产物,其主要特点是,专业课程的开设不再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进行,而是根据交通银行的业务需要,给学生安排实践课的教学。这样就使教学做到了有的放矢,学生也能走出校门直接上岗,减少了学生上岗前的各类繁琐的培训,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学生的角色转换也非常自然。 (二)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传统的考试模式只会给理论教学增添砝码,不能真正的发挥教育的功能。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授课模式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在会计专业的学生考核中增加《基础会计模拟考试》、《财务会计模拟》、《成本会计模拟》、《会计综合模拟》等,取消传统的考试中记忆性的成分,增添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以考试带动平日的实践教学。 (三)编纂具有鲜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专业实践教学教材。 专业实践教材应符合以下原则: 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原则;而现行的教材往往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这就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既要具有教学的能力,还要具有把握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在国家没有对口的教材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组织优秀的教师尝试编写校本教材。 (四)建立完善规范的会计模拟教学体系。 1、将会计模拟实验纳入整个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会计实践教学不是一、两门课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前提,但最终必须付诸实施。 2、将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和电算化模拟实验结合起来。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手段都停留在手工阶段,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会计实践教学的手段应更新,采用手工、电算化、网络等相结合的手段。 3、将分模块模拟与综合模拟相结合。 针对学校的课程进度,现有的模拟基本上都是分模块进行。目前比较流行的物理沙盘,和电子沙盘引入会计的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使学生综观全局,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专业学习,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 4、配备有经验的专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教师。目前会计模拟实验指导教师大多数是由会计专业教师或者实验员担任,而这类指导人员对于具体的经济业务环境一般也未亲身经历过,在指导实验过程中,他们只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凭自己的能力来判断具体经济业务的处理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作者:高秀兰李雅丽 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04期 一、会计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现状 伴随着大学扩招的逐步深入,社会人才的供求关系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大学生也越来越成为了就业的弱势群体,而作为招聘方的企业也在不断地抱怨新进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如何使更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严峻考验,也是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这一现实,学术界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相关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整理了与经管类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相关的文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调研了唐山市多家招聘单位的招聘要求,从招聘单位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并结合分析经济管理类会计专业毕业生所认为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考察了招聘方要求和学生观点之间的差别,以期对经济管理类会计学本科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等制定产生积极影响。 (一)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大学生实践能力主要由一般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其中,一般实践能力指所有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健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身体健康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吃苦耐劳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在表现能力、内在品行能力、一般经验能力、诚实勤奋精神、敏捷思维能力、勇于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应变能力、逻辑能力等方面;专业实践能力则指专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应具备的专业性实践能力。 (二)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经济管理类大学生除了具备所有大学生均具备的一些基本特点外,还体现在他们接受了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学习和初步科研训练,同时还表现在他们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将基本限于具有经济管理行业背景的企业或者其他企业的经济管理类岗位。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必须首先满足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一般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即具备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健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身体健康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吃苦耐劳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在表现能力、内在品行能力、一般经验能力、诚实勤奋精神、敏捷思维能力、勇于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应变能力、逻辑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同时,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还必须具备包含专业经验能力、专业态度能力、专业工作能力、专业知识能力、专业道德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等在内的专业实践能力。所谓专业经验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与未来工作相关的专业经验;所谓专业态度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形成的与未来工作相关的专业态度,主要包括工作责任心、勤恳敬业精神、细心认真精神、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态度及事业心等方面;所谓专业知识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与未来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从专业知

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田凤萍 (黑龙江商业职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摘要]为体现应用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特点,高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将“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 依据,以教室为基地”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根本,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岗位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应用型高校应从会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出发,从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管理、评价及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等方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出具有实践技能及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1-12-18 [作者简介]田凤萍(1963-),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商业大学副教授,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会计专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十分紧密的应用型学科。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管理类职业群和企业管理职业岗位群发生了变化,呈现出理论比重持续上升、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能力要求多元化的趋势,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职业岗位变动的频繁,对会计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理论基础扎实,还要技术水平过关;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创新能力、外语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等多种能力。因此,面对新形势,会计专业的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本科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特点 应用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特点为,一条主线、两个体系、三个基础、四个方面、五个层面、六个环节的特点。具体为: “一条主线”体现了以岗位对会计专业从业人员的能力和基本素质的要求为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合理设置“两个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体系里设置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四个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奠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基础;“三大基础”在实践教学体系里设置了课程设计、实训、实习、实践协作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子模块,为了体现会计专业特色,根据会计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必须打好“三大基础”:一是人文素质基础,它包括英语水平、财经写作及会计从业人员所必须的诚信基础和其他基本素质。二是会 计业务处理基础,包括会计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经济活动的分析、资金的筹集以及预测和决策分析。三是计算机应用基础,它包括计算机操作与维护、财务软件的使用与维护等。 “四个方面”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四个方面逐步展开:首先是科学构建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依次是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结果的评价;针对目前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特别是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应将实验实践教学的功能定位,构建了一套涵盖课程单项性实验、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跨专业综合性实验、创新创业实践 “五个层面”;实践教学包括实训、实验、社会调研、专业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六个环节”。 二、积极探索应用型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之路 (一)以学生为中心 会计实践教学是以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 (二)以需求为动因 其是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及时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状况,预测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会计实 第2012年第2期(总第391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2,2012Total No.391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2-0110-02110--

中职会计教学的实践教学分析

中职会计教学的实践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16-01-12T16:22:53.900Z 来源:《教育研究》2015年9月供稿作者:杨俊凤[导读] 安徽宿州工业学校中职院校作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需要积极改革学校教育形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有所提高。中职院校作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需要积极改革学校教育形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力度,让会计教学内容符合社会的行业发展需求,才能让学生具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关注学生的专业素质形成与实践能力提高,是促进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创新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中职院校会计教学实践现状对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有所提高。中职院校作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需要积极改革学校教育形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我国会计行业发展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不断出现。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协调,会影响会计行业的工作质量,不利于社会经济进步。越来越多的中职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将实践教学活动落实到工作实际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将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才能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给中职教育提供突破口。 1 中职会计教学的实践教学现状 中职会计教学中实践教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就对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第一,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许多中职院校设置的课程,并不符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会计专业教学应当是面向全体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师要通过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培养初级会计专业人才,使其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岗位需求。将学生培养成为银行出纳人员、企业统计员与财税管理员,需要中职院校重视实践教学。会计专业课程具有实用性与技能性特点,但这在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中并没有突出出来。大多数中职院校开设了基础会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等多种课程,多门课程都通过一纸试卷来考查与衡量,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设置不足,使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坚实的基础。第二,会计专业教材创新度不足。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繁荣的今天,企业的会计工作原则逐渐丰富起来,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会计专业学生必须要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与工作准则,才能使自己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但中职院校存在着严重的教材内容落后问题,教学内容与现行的会计制度并不相符。教材内容脱节,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第三,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不平衡。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为多数中职学校所利用,在前两个学年,会计专业教师会引导学生学习会计理论,在理论知识全部学完之后,才引导学生在一段集中的时间内进行会计实训。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之间的时间差,不符合学生接受新知与能力形成的规律,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 中职会计教学的实践教学对策 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加大会计专业校本教材开发。对会计专业的校本教材进行开发,才能让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逐渐合理起来。课程设置只有符合教学要求,满足市场需求,才能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在第一个学年,应当重视基本技能与基础会计、统计课程的设置,利用这些基础性与实用性强的课程,让学生了解会计专业知识。并设置充足的实训课时,给学生机会利用这些基础会计知识。在第二个学年,要组织学生参加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考试,重点开设会计法规与实务这两项课程,帮助学生成为专业的初级会计人员。开发校本教材,就是要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实力出发,对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像企业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这两门课程就可以合并成一门,简化重复部分,给实践教学挤出更多的时间。 2.2 权衡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实践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每一个阶段,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整合,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第一学年,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在基本会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分段描述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实践操作,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基础会计专业知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像原始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都可以成为基础会计课程上的实践内容。在第二学年,在学习了财务会计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就财务会计的业务重点,引导学生练习固定资产业务办理与利润业务办理等内容,让实践教学活动与理论教学活动密切相关。 2.3 优化中职会计专业教师队伍。高素质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才能促进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中职院校要鼓励会计专业教师积极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更新个人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从专业角度出发,进行自我提升。首先,中职院校要给会计专业教师提供更多外出学习的机会。将优秀教师送入高等院校学习全新的会计专业知识与学习方法,进行专业培训,有利于教师个人会计专业知识结构的改变。其次,中职院校要加大与企业的联系,定期让教师走入企业体会真正的会计工作,了解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明确教学重点,让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有明确的切入点。 3 结语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增加实践教学部分,才能让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学应当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市场需求去调节教学内容与手段,让学生的创新力得到培养。权衡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才能促进学生会计操作技能的提高,实现会计教学最终目标。参考文献 1 张奇志.中职会计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总结[J].经营管理者,2015(28):382 2 李燕.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0(03):183~184 3 钱海军.中职会计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应用探析[J].企业导报,2014(18):153+9 4 刘明红.中职会计教育现状对实践教学的要求[J].才智,2009(08):251~252 作者单位:安徽宿州工业学校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在学校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处于中心地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应具有较高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课程是载体,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完成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因而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课程也必须充分适应这一要求。职业学校目前学科型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实践的要求不衔接,培养的毕业生很难适应岗位要求,难以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同时以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进步,加快了职业的分化和综合,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和人的终身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大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力度。 因此,解决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对现行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以使毕业生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为此,从调查社会发展需求、改革培养规格入手,对会计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情感等进行广泛调研,从课程的源头进行了改革。 二、调研对象: 根据课程开发要求,我校会计专业7位老师组成课程改革的社会调研组,对部分毕业生、实习生及其工作岗位进行了广泛调查。

调查单位:学生实习的企事业单位。 被调查对象:我校2001-2008届会计专业毕业生。 三、调研方法与内容: 此次调研形式主要对企业走访,采用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就会计专业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学习的文化、专业课知识与现行岗位能力的适用性,用人单位会计岗位的需求情况,对毕业生从事某一岗位工作的知识能力要求进行全面调查(见附表一、附表二)。 四、调研分析 从毕业生调查表分析: 1.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经法规、税收基础、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课程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广泛。 表一毕业生认为重要的课程(样本数:68) 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的达到100%,选择其他课程的均达到90%以上。 2.从调查情况分析:电算化会计、规范的书写、常用文稿的处理是必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报告

会会会会会会会会会会会会报告 ①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是从工作实际出发,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怎样教的问题。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本课题是基于我院会计专业,设计开发适合于会计专业教学使用的教学方案,从企业财务岗位工作任务角度进行探索,通过深入多个企业调研,与企业岗位对接,与企业专家实践座谈,明确会计从业人员需要胜任的技能点,根据会计助理、出纳、会计、财务主管等实际会计岗位专业技能要求,提炼为七个典型工作任务:“业务单据的分类与整理”、“货币资金往来业务核算”、“日常经济业务的处理”、“成本费用的核算”、“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税费的计算与申报”、“企业财务分析与决策”,将提炼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学院实际,作为学院的专业课程进行转化。 《会计日常经济业务处理》是其中第三个典型工作任务,技能任务涵盖资金收付、往来款项、存货、固定资产以及进销存的业务核算,是从事会计工作必备技能。因此以该典型工作任务为支撑点,组成教研团队,进一步提炼代表性工作任务,分配学习活动,设计教学方案,采用一体化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将理论融合实践活动,将企业实际任务的解决来促进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真正做到“工学一体,学以致用”,实现“学生有兴趣、教学有效果、任务能解决”。 ②研究意义 该课题的开发和研究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题开发过程中,通过企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和代表性工作任务的提炼,收集某一行业企业发展的基础数据,并对该行业领域职业工作和职业教育状况进行观察分析,进一步深化认识,思考职业领域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完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教学设计的编写、完善过程,是专业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 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 39

浅析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问题及策略-会计实践论文-会计论文

浅析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问题及策略-会计实践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目前,在中职会计教育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种情况制约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违背了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所以,本文主要针对中职会计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措施,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向企业输出高素质会计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会计实践教学;现状;优化策略 1中职会计实践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双师型”教师缺乏。会计专业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在会计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会计实践教学却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现状,那就是教授会计实践课程的老师并不都是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在大多数中职学校里,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这些会计专业教师来说,工作基本以学校日常教学为主,并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参与到企业实践和企业调研等工作中,另外,由于财务工作本身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保密性,教师即便是参与企业实践,也难以接触到企业的财务工作,这就使得他们的会计工作经验缩水,不具备很好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能力,在利用理论知识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教师本身不能熟练掌握会计实践操作技能,又如何能指导学生提高会计实践能力呢? 1.2会计实践教学“实用性”不高。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向应以就业为导向。但目前,中职会计教学大多存在一个问题,即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中,普遍体现出了重视理论而忽略实践的问题,这就使得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存在偏颇。课堂上多数老师是“填鸭式”理论教学,缺少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所以,无形中,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这样的后果是学生毕业后很难直接上手具体业务,与教学目的相。即使有些中职学校已经在努力地改变这种现状,减少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但仍会存在,等到学生毕业后,对在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束手无策的现象。以实践案例的选用为例,中职学校会计教育的案例大多属于大中型企业,这与中职学生就业单位多为小企业存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

Vol.28No.7 Jul.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7期(下) 2012年7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在进行教学体系构建时大量借鉴了原普通本专科院校的会计教学体系,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局部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如在教学环节增加集中实训的课程等. 尽管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正在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但这种改革大多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小修小改,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原有的教学逻辑:理论-实践-理论.理论教学一直处于先导地位,这种教学体系没有真正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这个背景下,探寻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打破原有教学逻辑,建立“教”“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是现在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点,也是实现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重要契机.1目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程流于形式 我国高职类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过多的 理论课程,基础理论学习时间长,存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设置脱节问题.许多设置会计专业的院校都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计划中努力提高实训教学的比重,但这些实践课程安排往往过于独立,一般安排在学期的期末实训周,且实训的内容形式简单,不能把会计实践教学和会计理论教学紧 密联系起来.按这样教学计划实施教学的结果就是实践课程不能发挥实效,所谓的实践教学也就流于形式,没能真正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除此之外,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英语课程设置过多.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常感到困难重重,对高职学生而言,英语水平的高低对他们的就业帮助不是很大,因为大部分高职生的职场主战场是中小企业是高职毕业生的主战场.因此,从高职生自身特点和他们的职业特点考虑,高职学生应强化职业教育,适当弱化基础教育,够用即可.1.2 实践教学重课堂实践,轻课外实践 对于高职会计专业而言,由于会计工作的保密性,会计专业一直存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难的问题,学校在设置实践课程时大多是课堂实训,课堂实训教学主要是结合专业课的理论内容,对基本会计业务的处理实现从理论到实际的转换,强化学生对现实工作环境中会计工作的处理.如在大多数院校的大多数的《基础会计》教学中,都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帮助会计专业的学生完成“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会计业务循环处理,这种利用多媒体的实训方法在某些方面能有效帮助高职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枯燥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但这种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课堂实践教学有很大的时间局限性,在学习的过程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 吴 霞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101) 摘要: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即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目前大多高职高专院校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会计教学体系在构建时大量借鉴了原普通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强调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只是在局部强化会计操纵的技能性和实践性,没有真正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建立特色鲜明、“教”“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就要认真分析教学目标的递进关系,做好课程设计;设置符合市场和行业的需要的课程模块形成一个严密衔接、前后呼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模块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7-0221-03 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