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集团梁信军:企业家应该知道的八大投资机会

复星集团梁信军:企业家应该知道的八大投资机会
复星集团梁信军:企业家应该知道的八大投资机会

复星集团梁信军:企业家应该知道的八大投资机会

核心提示:在“正和岛七地岛邻走进复星集团总部”,复星集团CEO梁信军详细谈了未来中国的八大投资机会,包括互联网行业、消费行业等。

今天在座的都是企业一把手,一把手现在要关心哪几件事呢?一是资产配臵的问题。二是战略,这两个月发生的事情会有长期的影响,世道在转折,航线需要重新规划。三是公司的安全和价值观问题。这三件事,没法找别人替代。我谈几点未来的机会:

第一个机会在于中国消费市场的全球地位现在还没被全世界认识。可以清晰地看到,未来5-8年内,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中国市场将占到全球市场的20-30%,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有一些行业已经是,有一些还不是。在已经是的市场里,比如说奢侈品,中国已经占到28%,但是其中还有很多奢侈品小分类的龙头企业,它的中国表现就还没有占到28%。这个差距就是价值投资的机会。复星过去三年投资了Club Med(法国地中海俱乐部度假连锁集团)和Folli Follie(希腊时尚品牌集团),中国市场销售额每年分别增长41%和56%。复星可以干,你们都可以干,为什么不干呢?

最近几年咱们浙江老乡也买了很多欧洲品牌,认为中国

制造一件产品才卖500块,贴个意大利品牌不该卖1500、2000块吗?这个观点是完全不对的,牌子背后是文化,是设计师的设计能力,是分销连锁的管理方式,总之是一个体系。

其次,要想办法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增长市场中占有更大股份。复星上半年买了美国最大高端女装品牌St.John,美国市场规模比香奈儿还大,香奈儿女装中国大陆销售额占其全球37%,而St.John这一数字是多少呢?才占0.6%,市场占有率0.6%和37%之间就是复星能干的事。并购St.John例子里,复星买了它全球33%股份,中国大陆买了60%股份,而且我跟它讲好,如果我把中国大陆市场干得很好,将来你总部上市时,中国大陆60%的股权按照9倍税前利润的规模,要搬回总部去。

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是你能不能实现这个品牌在中国的增长。以复星过往经验,可以从三个角度着手:第一,帮它提高销售。第二,帮它树立品牌。第三,打假。如果自己能力不足,一定要找伙伴一起做。

还有一些行业,现在中国市场规模还不到全球的20-30%,但是四五年内很快会达到,这种高增长的潜力也是很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比如说医疗医药,中国现在占到全球15%左右,很多人相信未来可以18%的目标增长,我觉得未来可能不止这个数字,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婴儿潮,也就是1963年前后七年出生的人,占到全中国人口的45%,所以中

国一切的消费行为都跟这件事有关。婴儿潮这拨人今年平均50岁,等到55岁的时候,他的医疗健康开支将相当于50岁时的3-5倍,所以只要等四五年后,其医药的规模绝对不止按照18%的目标增长,我觉得可能会是20%、40%。

这个模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做。基于这样的逻辑,复星现在已跟全球最好的养老机构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合资。我们还希望投资最大的医院,未来三到五年,我们准备在中国投资一家有一万张病床的医院。目前开医院收益率在7-8%,但如果想清楚未来五年医疗医药行业有高增长,那就等呗。复星2002年底买下国药,我认为未来十年都不需要卖掉它,买到一个伟大公司就等着。

第二个机会,全球短期跌价,长期通胀。

最近大家都听说了,美国伯南克说要退出QE,导致全球的风险资产,包括股价、金融资产、矿产暴跌,同时导致新兴市场的外汇流出,“双印”印度、印尼不仅出口下降,外汇储备也剧烈下降,导致股价暴跌。

其实,伯南克说的相当含糊,他说“也许”、“可能”,“明年我们要退出”、“我们会考虑”,但即便是这样一个模棱两可的表达已经导致全球性的风险资产跌价。但从长期看,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是非常巨大的。为什么?美国政府目前债务高达15万亿,且在不断攀升,美国财政收入一年?3万亿。大家都是企业家,帮美国算算账,美国政府怎么还这

15万亿?增收、加税?加谁的税,谁就把你选下去。节支?扣哪个团体的钱哪个团体反对。能像中国政府一样卖地吗?卖不了,美国土地私有的。国有资产能卖吗?很少。那还能干什么呢?

我认为就两招。最好是收外国人的钱,美国人民肯定没意见,收外国人钱最简单的方法,是一个中国人到美国买房子,给你额外加税,去年中国人到美国买了200亿美元的物业。(龚大兴批注3:当前美国经济尚处复苏期,而欧洲还没有进入复苏阶段,我觉得中国的民营企业可以去海外收购一些无形资产,尤其是技术、知识产权这方面。与欧美相比,中国还有起码10年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如果把这种低成本优势与技术和知识产权结合起来,恰恰能够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于消费产品升级的需要。)

第二招就是发货币税。发货币税美国人民只承担四分之一,剩下就是全世界人民的税赋。因此从长期看,美国发货币还债是合理预期。日本已经把通胀作为战略目标了,欧洲也是,中国则希望通货膨胀速度慢一点。因此,通胀是长期的,跌价是短期的,你说难道不是机会吗?为什么跌了你反而不敢买了呢?如果你真的爱矿,为什么还不下手?

第三个机会在于,资源能源价格在当前严重低迷,而东亚仍有长期的需求。

我想告诉热爱矿产的企业家们,你们的机会来了。最近

除了石油,全世界什么自然资源都便宜,都低于或接近净资产。无论铝矿、铜矿、铁矿,这个矿如果今天还盈利的话,就是值得投资的,尽管从PE(市盈率)角度看贵了很多,但从PB(市净率)角度讲非常便宜。

唯独请大家注意的是能源,目前石油价格还比较坚挺。现在太阳能跌得比较惨,去年包括到今年上半年太阳能发电成本每度电7毛钱,我认为不会超过五年,一定能跌到5毛钱一度,七年,我估计可以跌到3毛5一度,届时,你说火电得发到什么价格?火电现在到华东地区发一度3毛4、3毛5成本,考虑到中国对清洁能源每度电补贴1毛1,我认为火电得发到2毛4、2毛5才有利润,要发到2毛4,你说煤电的装机机组能跌多少钱?其实跌不了多少,能跌的只有煤价,有很大的下跌空间。一旦煤价跌了,就不会影响到油价。

仔细想来,东亚地区,包括日韩、台湾,也包含中国大陆、印尼、印度,在未来十年还会是全世界最大的有形商品制造产地,这会导致这个地区资源能源长期稀缺,然而现在资源能源非常便宜,所以要买能资源就要趁这个机会。

忠告:至少配臵5000万在海外!

第四个机会:判断未来十年全球增长的领头羊。

我个人认为,对中国民营企业家而言,如果你已经解决温饱问题,建议你最起码在海外放5000万元人民币。如果你想过得滋润一点,建议你至少要放5000万美金。你一定

要去做这件事,既是为了安全,也是为了增长。

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家不愿意到海外投资,因为看不懂,害怕。如果把资产都留在中国,相信未来20年会很好,这个观点有待商榷。无需十年,未来六、七年,中国就可能丧失全球经济增速第一的地位,因此你现在就要开始寻找一些未来增速很高的国家投资,几个地区和国家值得注意:第一,美国。他们的消费真的是在复苏。看三组数据:首先,目前美国家庭负债率低于中国,不要觉得光中国人有钱,美国人也很有钱,而且负债率比你低;其次,美国企业负债率从来没有比中国高过;最后,美国政府负债率蛮高,但它有铸币税,中国没有。此外,美国资源、能源比中国便宜很多,电力价格只有中国一半,天然气价格只有中国三分之一,油价只有中国70%,很多制造业回流美国是非常现实的。

第二,印尼、墨西哥、巴西都值得重视。像墨西哥,能源价格跟美国差不多,但劳工成本比美国便宜很多,还有一个北美自由贸易区,墨西哥生产的产品很容易进入美国市场。从复星来讲,我们现在大概1600多亿总资产中,海外配臵大概有三四百亿,还是太少了,如果配上600亿在海外,就会很舒服。

第五个机会就是互联网。我先安慰一下大家,如果一个投资者到现在还没投资过互联网,那确实很out,但是同样

也很幸运,因为你不会有损失和PC的包袱,现在可以直接投新兴的移动互联网。

有三组数据极为重要:

第一组数据:互联网今年的销售额能占到社会零售总额的9%,这个比例将来每三年翻一番,三年后达到18%,六年后占36%。因此几乎所有的售卖商品渠道都将受到互联网的影响。

第二个数据是支付,就是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去年线上结算总额已经超过社会支付总额的52.5%,近期还在以38%-42%的速度增长,在未来几年当中,大家会看到金融企业的分支机构,也就是传统的分行分公司,平效(每平方米效率)下降进而可能会出现关闭现象,拥有众多网点对金融机构未来也许是祸不是福。

第三组数据,当互联网热火朝天地颠覆别的行业时,移动互联网也在毫不留情地颠覆传统互联网。去年7月份移动互联网跟PC互联网的人数是一样,但到今年5月份移动互联网人数已经比互联网高28.9%,到今年年底我相信移动互联网人数可能会50%,这就意味着PC互联网企业已经变成了传统行业,互联网有些公司会倒闭。

互联网对零售的影响已经放在眼前了,服装业、运动业、家电、包括手机连锁,价格都跌得非常惨,去年我呼吁大家认真看清楚这些公司的价值,不要高价买入,今年倒过来了,

我觉得应该认真分析价格,该买也可以买。什么原因呢?

我觉得互联网不会取代所有线下的网点。线下网点只是太多了,需要关掉一些,另外没有关掉的需要改变形态,比如有一个体验店让消费者拍照,拍照后能接入互联网购买。所以恐怕很多行业关掉30%、40%的店后,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平衡。所以现在应该反过来看一下渠道。

未来高成长的互联网业务就是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还有伴生出来的一些高成长行业,如:物流、快递、分布式仓储等等。顺丰快递最近市值已经高达几百亿了。

此外,要利用互联网改造自己的传统行业,否则真的会死得比较惨。

第六个机会在于上半年奢侈品、高端酒店、餐饮等高端消费低增长甚至下降,与品牌消费未来长期高增长预期之间的差距。

最近半年,国内消费品增长了14%,但奢侈品只增长了7%。许多人开始担心、甚至断言高端消费的好日子到头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中国的消费需求最起码在未来五到八年内一定会有14%、15%的增长,有品牌的消费和服务的增长一定会超过平均水平的14%,比如16%、17%,高端品牌则一定会超过普通品牌的16%、17%。

对这个常识的认知现在被颠覆了,实际上常识没有变,是人们的想法变了。由于政府打压公款消费的原因,使过去

几年增长泡沫中公款消费的那一部分大大降低了,对不少大企业、上市企业扎堆的行业而言,也许需要两年才能把泡沫去掉。

举个例子,某一个行业如果去年有1万亿的销售,假设4000亿是由公款消费而来的,我认为最起码今年跌2000亿,明年再跌2000亿,到时候这个行业的泡沫就没有了。从6000亿起步,真正的高端消费需求,每年有18-20%的增长非常轻松,如果现在要投资这一领域,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当然要投资的话,也要按我刚才所言:把1万亿看作6000亿,再按照18%的增长率去估算它的行业价值。

第七个机会在于即将到来的服务业的爆炸式增长。到明年6月份中国的人均GDP就超过7000美元,我认为跟中产阶级关联的三个行业会有爆炸性增长:

一是财富管理。

二是服务业。跟服务有关的事儿,我建议大家多看一点,我们最近买了不少,复星现在是国旅第三大股东了,Club Med 最近在搞私有化,包括刚刚风投了出境游的移动互联网网站。对这些体验式消费,我兴趣很浓厚,一定要抓住。

三是消费业。跟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有关的消费都会非常好。

四是老龄化,五到六年就会剧烈地看到变化。我们从去年开始花了一年半时间,在上海宝山中环线上了一个养老项

目,200套房子,租金相当于周边一模一样房子的两倍左右,非常好租。为什么呢?里面有养老和医疗的功能。200套实验做完,今年开始就2000套、2万套了。

第八个机会,最近金融机构的股票非常便宜,现在银行价格基本上已经掉到净资产的0.8-1.3倍,保险估值已经掉到了差不多1倍左右,非常便宜。最近有些人在积极申办民营银行,依我们看没什么投资价值,投下去10个亿,5年都不会挣钱。但同样10个亿,如果只是想投资的话,还不如买浦发银行股票,你现在买浦发流通股,按净资产0.9倍价格,每年利润是六分之一,相当于市盈率17倍左右,非常便宜,分红率估计8%都有了,干嘛还去申办新银行?

为什么银行现在价格这么低?因为高净息差的银行盈利模式不可持续。现在银行净息差大概3%,台湾才1.2%到1.3%,香港是1.5%,如果我们的净息差从3点几降到1.5%,哪怕降到2.5%,中国大部分银行都得亏。

迹象已经很明显,目前老百姓42万亿银行存款中,25万亿是定存,这一定存的部分去年有3万亿去买理财产品,3万亿跑掉了;活期存款有16万亿,今年上半年也很危险,存银行活期是0.4-1%的利息,最近还有可以跟信用卡捆绑的现金宝:活期给4%利息,这么多产品围着16万亿活期存款动脑筋呢!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保险业,保险的费率要从2.5%上升到 3.5%,这是市场逼的。如果保险公司只给客户

2.5%,客户就用脚投票。这种2.5%收益的保障型保险现在只占到总销售额的8%,卖掉1万亿只有800亿是保障型保险,剩下的9200亿则是投资型的保险,投资型保险的成本是多少?对保险公司而言可能已经接近5.3%,对客户来说收益是4.2%/年,但保险业去年资产运用收益只有4.8%。

未来整个金融资源将快速地向有资产运营能力的金融机构集中。但有一部分金融机构的投资能力是很强的,是不应该跌价的。所以现在你如果想买保险、买银行,我认为是最佳的时机,你怎么还不动手呢?

复星集团的HR管控经验谈

;作为一个典型“多元化、集团化”的民营企业,复星集团拥有医药、房地产开发、钢铁及零售业务投资这四个具有竞争优势和增长潜力的主导产业板块。作为一个年轻的团队,复星的年龄架构叫人吃惊,最年长的班长郭广昌不过38岁,最年轻的谈剑只有35岁,其他都在36岁—37岁之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团队却在10年中创造了近百亿净资产的神话,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三甲。复星从来不对高级人才实行定编、定岗、定责式的管理,这种“三定”管理方式只在复星的底层员工管理中才用。高级人才的激励方案不与纵向比(同一岗位的历史比)、不与横向比(集团同一级别、规模的其他人比),主要应与这个人才的市场行情比,与他进入企业后可能带来的价值比。高级人才引进上的“一人一议”政策,极大地加强了复星与国有企业甚至外资企业的人才竞争力。按集团副董事长梁信军的话说,“我们是通过合适的激励机制,让那些我们需要的人才与复星整体的利益高度一致。”对于管理层,复星的解决方式是在收购一家新的企业时,通过让管理层持有部分股权的方式来达到整合的目的。现在,除了集团层面就郭广昌5个人有股份外,新来的人都会在他分管的专业公司里面有股份,这样既有激励,也使得他必须把他分管的业务做上去。在“复星朝晖”、“复星药业”等企业中,我们发现“复星实业”及其关联公司持有的股份一般都是百分之九十几,而剩下的百分之几,则很可能就是管理层持有的股份。在复星的管理体系中,对于产业板块和产业公司层面的经营者有着系统的绩效管理办法。但是,任何复杂、精密的绩效管理办法,必然需要较多的基础管理数据,必然消耗更多的管理资源,没有相应的基础管理支持系统配合,这套机制将难以实现。复星的出资人代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保障这套系统的正常运行:他们负责保障基础管理系统,特别是复星所特有的经营环境管理系统、经营计划执行系统、公司治理的监事系统、财务预算管理预警系统和审计稽核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稳定的提供绩效管理和公司经营决策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在具体操作上,复星对于出资人代表采用了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蕴含平衡记分卡思想的系统考核体系。重点考查在监管、服务两个领域的工作表现。复星一是把人才作为资产来管理,即把好人才资产的保值增值关。他们力图通过切实的措施,把人力资源落实为资产,在企业资产表中建立“人才报表”。要像保管有形资产一样,“领用”、“维护”、“保管”好人力资源,流失了一个人才,相关领导都是要负责任的,并形成一种制度。这样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限度地开发、管理和维护,并使人才不断保值增值。近年来,复星中高层人才的流动率一直都能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就缘于这种理念。二是把引进人才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复星已经形成了一套制度,每60天由各级领导与他所领导的人才逐一进行一个小时的谈话,并记录在案。谈话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人才对薪酬、岗位、环境的满意度三方面。之所以以60天为一个周期,是经过科学研究发现的,即激励政策对一个人的积极性一般只能维持60天左右,在这个周期内,跟员工进行一次思想交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人才的消极、抵触情绪减少到最低限度。另外,为了尽快构建复星的人才资源高地,复星制定并实施了以职业发展、职业培训、职业福利为重要内容的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计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项员工梯队建设计划,也就是关键岗位的接班人培训计划。在这套计划中,每个关键岗位,他们都会选择1到3位继任者,并通过各部门轮岗或外派方式,对他们进行培训和锻炼。此外,他们还会帮助每位员工规划3~5年的发展轨迹,使员工明确不同阶段的个人定位与相应任务。复星每年还拿出约占工资总额4%的培训费用,专门成立了自学成才奖励基金。在薪资方面,复星实行了“个性化工资”的薪资政策体系,让每一位员工都可以有机会扩大自身的价值贡献度。还积极探索股权、期权等激励模式,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成就意识。在复星的人才经营理念中,有一个观念牢牢地树立起来,那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合作伙伴,为其他部门提供战略上的支持和保证。复星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已经不再限于完成日常的招聘、培训、员工发展、薪金福利设计等任务,而是和其他业务部门一样,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状况,洞察企业发展的走向,研究、预测、分析制定计划,解决企业的根本问题。人

复星的集团管控分析

复星的集团管控分析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复星)1992年由复旦大学五名年轻教师创办,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类民营企业。复星扎根中国、投资于中国成长的根本动力,其核心业务跨医药、房地产、钢铁、矿业、零售、金融服务及战略投资等六大领域。 2007年7月16日,复星的控股母公司复星国际(0656.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实现了复星15年来最重要的历史性跨越。2007年,复星国际实现营业收入319.77亿元、净利润33.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和206%。目前,复星已稳居中国企业前50强。旗下产业业绩稳定增长,在行业内也基本进入国内前十强。 经过十五年的实践,复星形成了一个以认同复星文化的企业家团队为核心,以持续发现中国高增长投资机会、持续优化管理提升企业价值、持续建设多渠道融资体系对接优质资本的三大能力为基础的价值创造链的正向循环发展模式,并以高成长的历史业绩予以证明。 1.复星集团母子公司管控问题的由来 众所周知,复星集团以"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专业化融投资"为投资管理理念。通过适度多元的投资,构筑"利润和现金流平衡、成长性和稳定性并重、国内国外二个市场依存、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并举"的产业结构,使整个集团能够长期稳健成长;通过专业化经营,在所投资的每一个分支领域均达到国内同行前三名,并积极扩展对标体系,努力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企业;通过专业化融投资,保证专业化企业融得的资金在本领域专业化使用,并通过自有资金增量、股权融资、引入战略投资伙伴和适当的借贷实现融资形式的多样性。 一贯追求内部管理的复星集团在追求自身超常规的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思索下面三个问题。 1.1如何实现从企业经营到产业经营? 复兴要做大要发展,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做企业的高度。只有从产业的高度来经营,才能发展成为行业的龙头,才能真正成为具有控制力的企业。但是,企业经营与产业经营之间有一条天然的沟壑:企业经营是一个企业,产业经营是几个企业的联合,各企业之间如何协调,如何发挥能动性,形成最大合力,建立产业优势,而不是内部竞争资源,内耗不断,在外部市场丢城失地?解决产业经营的问题绝对不是有先进理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单纯的理念往往是失败的隐患。 1.2如何兼顾母公司有效控制和子公司的专业化经营? 复星集团要跨行业发展,需要面临一个难题。在多个产业中攻城略地,取得良好的绩效,复星凭什么在每一个产业中实现专业化?凭什么提高每个产业单独的经营效率?同时,每个产业的专业化又必须在集团整体的有效控制之下。如何跳好这支带着镣铐的舞蹈,绝对是对管理者功力的一大考验。

复星集团的万亿帝国梦:起步3年赚够一亿元(精)

复星集团的万亿帝国梦:起步 3年赚够一亿元 https://www.360docs.net/doc/444395229.html,2011年 11月 28日 02:50新京报微博 很多大公司都有着明确的主营业务,复星集团的主业是什么?恐怕很难给出准确答案。因为它横跨的领域太广,涉及的行业太多。短短 19年间,它已积累了 322亿元净资产, 旗下拥有 37家上市公司,成为管理总资产达到 1370亿元的多元化企业。 在不同的时期,复星会拿不同的国际大企业作为榜样。它的下一个目标,是效仿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进军保险业, 打造管理资产超过万亿元的金融帝国。 9月 15日, 复星宣布将与美国寿险巨头保德信在中国筹备设立一家合资寿险公司。这次复星把握好时机了吗? ● 3.8万元创业资金起步, 19年打造出管理总资产达 1370亿元的多元化企业 ●欲效仿巴菲特模式进军保险业,打造万亿元金融帝国,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很多大公司都有着明确的主营业务,复星集团的主业是什么?恐怕很难给出准确答案。因为它横跨的领域太广,涉及的行业太多。 与本栏目此前报道的诺基亚 (微博、摩托罗拉 (微博等动辄上百年历史、上千亿美元资产的大公司相比, 19岁的复星集团是一家年轻的中国民营企业;但短短19年间,它已积累了 322亿元净资产,旗下拥有 37家上市公司,成为管理总资产达到1370亿元的多元化企业。 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有多少个曾经如日中天的多元化产业投资集团皆因一步踏错败局收场,复星如何做到了挺立潮头、保持不败? 它为何总能瞄准时机,切入政府向民营企业打开大门的行业?它为何能玩转资本魔方而不被其魔力吞噬?对于复星的成功, 董事长郭广昌概括原因是“把握住了政策的脉络、跟上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 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投资” 。在不同的时期,复星会拿不同的国际大企业作为榜样。它的下一个目标,是效仿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进军保险业, 打造管理资产超过万亿元的金融帝国。 9月 15日, 复

中天建设集团华学严经验介绍汇总

“学中天、谋发展”湖州市建筑业发展座谈会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Ο一四年九月十九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交流。省厅号召全省开展向中天学习,这是对我们公司的鼓舞和鞭策,也让我们深感压力,这份荣誉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离不开各位同行的帮助和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天集团全体员工向各位领导和同行们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简要向大家汇报中天在发展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中天建设的发展,得益于这个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全体中天人的努力。虽然离我们自己设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企业也存在着种种不足,但我们还是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子,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条:一是抓住了改革和发展机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明晰了产权关系,取得了自主经营权,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二是在各地市场及时布点,建设市场网络,实施区域化运作,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成熟的市场;三是重视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诚信、务实、稳健、规范、正气等成为全体中天人做人、做事的信条;四是以质量取胜,把工程质量视为永恒的主题,每建必优,取信于客户和市场;五是承担社会责任,倡导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奉献社会。 一、改制与发展 中天是从东阳走出来的企业,“中天”的前身是“东阳市建筑安装公

司”。1996年,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定名为“浙江中天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天集团”)。2001年第二次改制,解除了企业发展的体制束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1996年的企业改制加上2001年的企业深化改制,成为中天发展转折点。从今天来看,发展是硬道理,中天要发展就必须改制,改制为了发展。改制不仅仅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重要的在于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企业,只有通过改革,才能逐步适应市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抛弃计划经济那一套,建立市场机制,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取得长远发展。改制解除了企业发展的体制束缚。通过改制,明晰了产权关系,一方面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大部分员工成为股东,特别是骨干层处于控股地位,经营层的积极性进一步得到发挥。 两次改制理顺了企业体制,明晰产权关系,取得自主经营权,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成为发展的转折点。不仅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和突破,更是在战略层面的重要抉择和自我超越,决定了企业的方向和未来。 改制完成后,企业焕发出全新的生机和活力,2002-2013年,我们总共制定了五个“三年规划”。 2002年,我们制定企业第一个三年规划《三年再造一个新中天规划(2002—2004)》。“新中天”的“新”,不是一个简单的量的扩大,它既是规模上的要求,更是发展质量上的要求,经济效益上的要求,在市场竞争力上的要求,在品牌成熟度上的要求,在持续发展能力上的要求。新的中天要在机制体制上更加适应市场,在运作成本、运作效率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有新的内涵、新的形象。它的战略指标全部进行量化,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指标体系。中天人在新战略规划指导下,公司上下同

城投行业企业经验介绍(1)

城投行业企业经验介绍(1) 根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规模大小、所处行业和区域限制等指标,我们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分为综合性城投公司、行业性政府融资平台、区域性开发公司和区县级政府融资平台等四大类。本文主要介绍全国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城投运作经验。 一、上海城投集团——始终走在城市资本运营前列 上海城投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设立最早的城市投资集团公司之一。上海城投拥有2家上市公司和23家直属单位、2万多名从业员工,是一家专业从事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国有大型投资产业集团。截至2011年底,公司资产总量增长到3004亿元,净资产增长到1308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6.46%。信用等级为AAA级。 上海城投聚焦路桥、水务、环境和置业核心主业,积极履行政府投融资主体、重大工程建设主体、水务环境安全运营主体职责,发挥总公司作为公益性业务平台和城投控股作为经营性业务平台的作用,努力实现“让都市生活更美好”的企业宗旨。 “十一五”期间,城投总公司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3亿元。2011年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亿元,其中重大项目投资125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6.4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6.3亿元。 上海城投成立二十年来,投积极履行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的重任,不断创新筹融资体制机制,完成了外滩通道、中环线、长江隧桥、虹桥枢纽配套道路、江桥焚烧厂、青草沙水源地、苏州河综合整治、松江泗泾保障房等80多项重大工程的投资建设任务以及其他2000多项城建项目,正在推进再生能源中心、沪翔高速、上海中心大厦等重大工程建设。 此外,通过二十年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上海实现了城建投资主体由单一到多元,资金渠道由封闭到开放,投资管理由直接到间接的转变,初步形成了“政

复星集团发展之路

复星集团发展之路 一、发展的历程 复星1992年在上海成立,2007年7月16日,复星母公司复星国际(00656.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目前复星已形成“保险、产业运营、投资、资本管理”四大业务引擎,并矢志向“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能力”与“以产业深度为基础的投资能力”双轮驱动的全球一流投资集团大步迈进。 在投资理念上,复星坚持扎根中国,投资于中国成长根本动力,以及紧抓中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机遇,同时亦紧抓全球经济转型,将“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投资模式融入价值投资理念,努力成为具备全球能力的中国专家,持续为社会和股东创造价值。 在实践中,复星持续打造发现和把握中国投资机会的能力,优化管理提升企业价值的能力和建设多渠道融资体系对接优质资本的能力,形成了以认同复星文化的企业家团队为核心,以上述三大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价值创造链的正向循环,成为复星业务稳定高速增长的坚实基础。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复星也不忘与员工、社区、合作伙伴分享自身的发展,积极回馈社会,并一直积极投身中国商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改善,支持中国经济和中华文化的复兴。 二、模式:“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2013年,复星向巴菲特模式发展实践迈出了坚实一步。随着赢得收购复星葡萄牙保险80%股权竞标并于2014年2月正式签约,复星的保险资产在项目完成后大幅提升,复星“以保险为核心的投资集团”蔚然成型,“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能力”大幅提升。

随着复星葡萄牙保险项目完成,复星“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已非常明确,复星一方面会充分运用其“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能力”这个轮子,作为集团嫁接长期优质资本的主要融资手段;另一方面,复星也会继续充分发挥和推动其“以产业深度为基础的投资能力”的另一轮子,践行复星的价值投资理念,实现更多“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投资案例。这个“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将是复星未来昂首阔步、大步向前的重要一步,使得复星能够踏上另一更高台阶。 三、经验:复星集团的并购成长历程 复星集团是用产业并购的思维在经营企业,复星的兼并收购路线:医药、消费、金融、资源、精密制造等。集团将投资作为公司的主业,不断进行产业整合,将资本配置在可持续的产业回报上面。所以复星集团的主业不是医药也不是钢铁、房地产,投资才是这家公司的主业,可持续良性兼并收购式成长,不断将最能够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并入旗下。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创业与人生 郭广昌(复星集团董事长、搜狐企业家论坛轮值主席):今天我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来到清华。我们在创业时经常说一句话: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治国平天下”谁去做?清华的学生去做就可以了(笑)。当年,我从复旦毕业,算是“三无”型的创业团队:创业时一无资金、二没经验,也没有读过MBA,完全是摸索着一步步走过来的,做了很多想做的事,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逐渐寻找到了一些市场机会,比如我们比较早地进入了生物制药领域,复星医药在1998年成功上市。1998年,我们以代理商品房销售起步,进入到房地产行业。后来我们也把握一些其他机会,比如在黄金只有400美元一盎司的时候,我们投资黄金。后来,400美元的黄金现在变成了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一、集团简介: 1、集团概况: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自创业以来,复星集团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现代生物与医药、房地产、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2002年,复星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 2、股权结构: 3、集团核心业务:

●医药领域:公司围绕“打造生物与医药联合舰队,成为医药新经济代表”的战略目标,以药店与医院为 终端客户,经过上市以来快速、稳健地发展,已经形成医疗诊断产品、药品制造及销售、医疗器械三大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主营业务板块。 ●房地产领域:复地集团是复星集团控股的主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大型企业,形成了以地产开发为核心 业务,营销策划、置换服务、工程监理为辅助业务的公司架构。以"共创理想空间"为经营理念,以准确的产品定位、多项目管理的能力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逐渐奠定了在上海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优势地位。 ●商贸流通领域:通过入股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各地著名医 药流通企业的合资,积极向商贸流通领域拓展,形成了如"豫园商城"、"联华超市"、"老庙黄金"、"复星大药房"、"金象大药房"、"永安堂大药房"、"雷允上(北区)药房"、"上海药房"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商业品牌群体。 4、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主要是公司摸索业务经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咨询——生物医药) 1992年11月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成立,主营业务市场调查和咨询 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 1995年,PCR乙型肝炎诊断剂成功,盈利1亿元 第二阶段;复星实业上市,筹集发展资金,确定公司发展主营业务——医药行业 1998年,复星实业改制上市,募集资金3.5亿,积极发展医药产业 第三阶段:复星实业打造复星医药的“联合舰队”,建立医药、地产和信息三大产业体系 2001年8月,复星集团完成复星实业———友谊复星———友谊股份———联华超市的控股链。 2000年2月,复星实业收购河南信阳信生制药有限公司90.3%的股权,间接持有羚锐股份(第二大股东)。 2001年5月,复星实业参股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股天药股份。 2002年5月,复星实业所属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公司参股武汉中联药业。 2002年6月,复星实业在渝合资组建的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6月,复星实业收购豫园商城,间接控股上海童涵春制药厂 2003年1月16日,复星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共组注资组建国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5、关键事件: ●1995年,PCR乙型肝炎诊断剂成功,盈利1亿元 ●1998年,复星实业改制上市,募集资金3.5亿 ●2001年8月,复星集团完成复星实业———友谊复星———友谊股份———联华超市的控股链。 ●2002年6月,复星实业在渝合资组建的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 司。 ●2002年6月,复星实业收购豫园商城,间接控股上海童涵春制药厂 ●2003年1月16日,复星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共组注资组建国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二、资本运营模式分析 复星投资理念(郭广昌访谈): 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谁掌握的优质资源越多,谁就越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所以,复星一直以来,都把

重磅资料-复星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复星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上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民营企业,它们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以及内部的经营管理,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复星集团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一个优秀企业的掘起,必然有一个优秀的领导人和一支优秀的团队,必然有一套领先的内部管理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一些优秀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理念与做法,能给我们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 1、复星的组织发展历程 2007年7月16日电复星国际(0656.HK)上市,首日开盘报10.98港元,高出招股价19%。董事长、实际控制人郭广昌持有复星国际共计29亿股,市值超过318亿港元,成为内地第三富。 (1)起步阶段:创立阶段1992-1994 1992年郭广昌与四个同学用从老师那里借来的出国学费3.8万元开始创业,先后从事过市场调查,食品、电子以及化工产品的生产。从成立市场咨询公司开始,获得市场上第一个“百万元”,开始发展。 1993年郭广昌决定将公司最初积累的“第一桶金”,全部投入基因工程检测产品的开发上。开始生产乙肝诊断试剂,靠乙肝诊断试剂获得第二桶金。之后进入房地产销售,初期为当时民营房地产集团-大华房地产集团代理销售,开拓了中国房地产集团采用第三方营销公司的先例。 (2)发展阶段:1994-1998年

1996年10月开始,郭广昌先后斥资近5亿元,坚持市场导向,在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领域里,积极参与了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合资合作和改造嫁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开展了资源优化配臵和“1+1>2”的共同发展。 (3)快速发展阶段:1998-2003年 1998年复星实业(主要从事生物医药行业)上交所IPO,成为上海第一家成功上市的民营企业。之后,公司实施医药产业深度扩张及产业多元化扩张;进入钢铁行业、媒体行业、金融、汽车及汽车配件行业等; (4)证券化及整合阶段2004-2007 2004年实现复地集团成功上市; 2007年实现招金矿业的成功上市; 2005年底完成红筹重组,2007年7月实现复星国际在香港成功上市。 自2003年至2007年,连续四年排名中国民营企业纳税榜单第一;2007年民营企业500强排名第四。 2、复星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从95年几个复旦毕业生几万元起家,到如今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类民营企业集团之一,领域涉及钢铁、房地产、医药、零售、金融服务及战略投资,复星只用了12年的时间。一个平均年龄38岁左右的团队,是如何实现在短时间内积聚巨额财富的神话的呢? 分析复星的发展可以发现,其前期创业成功具有一定的偶然因

复星的集团管控分析(1)

[原创]复星的集团管控分析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复星)1992年由复旦大学五名年轻教师创办,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类民营企业。复星扎根中国、投资于中国成长的根本动力,其核心业务跨医药、房地产、钢铁、矿业、零售、金融服务及战略投资等六大领域。 2007年7月16日,复星的控股母公司复星国际(0656.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实现了复星15年来最重要的历史性跨越。2007年,复星国际实现营业收入319.77亿元、净利润33.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和206%。目前,复星已稳居中国企业前50强。旗下产业业绩稳定增长,在行业内也基本进入国内前十强。 经过十五年的实践,复星形成了一个以认同复星文化的企业家团队为核心,以持续发现中国高增长投资机会、持续优化管理提升企业价值、持续建设多渠道融资体系对接优质资本的三大能力为基础的价值创造链的正向循环发展模式,并以高成长的历史业绩予以证明。 1.复星集团母子公司管控问题的由来 众所周知,复星集团以“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专业化融投资”为投资管理理念。通过适度多元的投资,构筑“利润和现金流平衡、成长性和稳定性并重、国内国外二个市场依存、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并举”的产业结构,使整个集团能够长期稳健成长;通过专业化经营,在所投资的每一个分支领域均达到国内同行前三名,并积极扩展对标体系,努力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企业;通过

专业化融投资,保证专业化企业融得的资金在本领域专业化使用,并通过自有资金增量、股权融资、引入战略投资伙伴和适当的借贷实现融资形式的多样性。 一贯追求内部管理的复星集团在追求自身超常规的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思索下面三个问题。 1.1如何实现从企业经营到产业经营? 复兴要做大要发展,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做企业的高度。只有从产业的高度来经营,才能发展成为行业的龙头,才能真正成为具有控制力的企业。但是,企业经营与产业经营之间有一条天然的沟壑:企业经营是一个企业,产业经营是几个企业的联合,各企业之间如何协调,如何发挥能动性,形成最大合力,建立产业优势,而不是内部竞争资源,内耗不断,在外部市场丢城失地?解决产业经营的问题绝对不是有先进理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单纯的理念往往是失败的隐患。 1.2如何兼顾母公司有效控制和子公司的专业化经营? 复星集团要跨行业发展,需要面临一个难题。在多个产业中攻城略地,取得良好的绩效,复星凭什么在每一个产业中实现专业化?凭什么提高每个产业单独的经营效率?同时,每个产业的专业化又必须在集团整体的有效控制之下。如何跳好这支带着镣铐的舞蹈,绝对是对管理者功力的一大考验。 1.3如何兼顾发展的速度和效率? 企业要发展,提高发展速度,扩大规模,抢占市场先机自然重要。但是发展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效率才是根本,如何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提高效率是困难

一图了解复星集团总部组织架构

董事长 郭广昌 首席执行官 梁信军 总裁 汪群斌 高级副总裁 吴 平 高级副总裁 秦学棠 高级副总裁 丁国其 公共事务部 董事会暨 总裁办公室 行政支持部 纽约办 香港办 北京区域总部 品牌市场 发展部 安全质量环保 督察部 董秘办 国内法律 事务部 基金管理部 财务会计部 财务分析部 税务部 投资分析部 投资管理部 廉政督察部 复星中国 动力基金 创富 创投 基金发展部 (昆仲资本) 人力资源部 影视娱乐 事业部 国际发展部 海外保险投资 部 印度投资部 日本投资部 金融集团 地产控股 健康控股 旅游及商业集 团 钢铁及装备 集团 矿业资源 事业部 能源集团 文化产业集团 复星集团总部组织架构图 互联网发展部 复星瑞哲 创新投资 研究院 东南亚投资部 国际法律 事务部 食品饮料 事业部 互联网投资集 团 重大项目投资 发展部 公益基金会 银行发展部 公用 设施投资部 成本与采购管 理部 战略投资部 财审部 内审部 战略发展部 投资者关系部 资金管理部 影视娱乐 事业部

复星集团各团队 董事会 公共事务部 董事会暨总裁办 公室 行政支持部 廉政督察部 安全 质量环保督 察部 人力资源部 投资管理部 投 资 者 关 系 部 董秘办 国内法律事务部 财审部 海外保险投资部 战略发展部 印度投资部 日本投资部 国际发展部 基金发展部/昆仲资本 纽约办 香港办 复 星 资 本 基 金管理 部 复星创富 复星创投 财务公司 金融集团 地产控股 健康控股 钢铁及装备事业部 矿业资源事业部 旅游及商业集团 文化产业集团 品牌发展部 复星中国动力基金 集团投资团队 集团职能部门 能源事业部 复星瑞哲 创新投资研究院 互联网投资集团 东南亚投资部 国际法律事务 部 食品饮料事业部 互联网发展部 重大项目投资发展部 银行发展部 公用设施投资部 I T 部 成本 与 采 购 管 理 部 战略投资部 影视娱乐事业部 北京区域总部 投资分析部 财务分析部 资金管理部 财务会计部 税务部 内审部

复星集团的经验介绍

复星集团的经验介绍 梁信军 一、复星集团的八个特点: 一是团干创业,92年开始,复旦大学五个团干部下海,有200

多位高校的团委书记加入团队。现在是团中央团干部创业的典型。 二是纳税,连续两年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纳税第一。全国工商联是03年开始统计的,03年是31.04亿,全国第一,第二位是沙钢,8.94亿。后来《南方周未》又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税务局,包括全国工商联的的资料做了一个统计,它加上了一些没有加入全国工商联的企业的名单,我们还是排第一,第二名是UT斯达康,03年的纳税是15.6亿。04年我们是35.4亿,其中我们的控股企业上缴19.88亿,为让大家全面了解复星,我们已经在企业网站上把我们的纳税企业和地点都进行了公开。今年的35.4亿中我们有28亿是公开的。其他一些小的,几千万的后来就没有公布。纳税对复星来说是透明的,网站上都有公布,不是自己统计说说就是。我们认为纳税反映了企业的真实的营利能力。今年一季度已经超过了去年的同期水平,估计今年全年的纳税应该能够超过去年。 第三个特点是我们的专业定位,主要是四大块业务,每一块业务都接近在中国排名前五强。比如医药,医药我们现在还没有到五强,接近五强,我们按照税后利润来统计的话,我们连续两年在全国六千家企业中名列第八,销售指标名列26位。地产去年的税后利润名列第六,销售名列第九,成长性名列第一,钢铁去年税后利润在全行业排名第六,前年是排第七,一年进一位,综合评价钢铁排第五。商业有三个单项冠军,第一是单体商业,就是独立法人企业,上海豫园商城是我们控股的,这个企业连续多年名列单体商业第一名,如果按纳税排,在上市公司当中,商业企业纳税名列第二,第二块是我们参股

复星集团研究分析报告

复星集团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 复星成立于1992年,以做市场调研起家,当年收入100万元,二十年后,复星发展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典型,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旗下拥有40多家上市公司,涵盖医药、地产、矿业、钢铁、金融、流通、传媒等多个行业。作为一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专注于中国动力的投资集团,复星先后投资复星医药、复地、豫园商城、建龙集团、南钢联、招金矿业、海南矿业、永安保险、分众传媒、ClubMed、FolliFollie、复星保德信人寿等。2007年,复星国际(00656.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成长阶段 复星的发展经历了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整体上市、全球化发展四个阶段。 (1)内涵式发展主要发展医药和房地产两大业务板块,为复星提供稳定的收入和利润; (2)外延式发展为复星提供了良好的现金流,捕捉到各行业高成长机会,促使复星实现几何增长;(3)整体上市期,公司在香港上市,进入更广阔的资本市场,自此复星开启了资本管理时代,旗下管理几大基金,为复星带来可观的管理费和利润分成,同时,复星将保险提升到战略位置,大力发展保险业,做到稳定持续对接中长期优质资本,这将是复星未来的利润增长点; (4)全球化阶段,复星努力打造一个具备双向整合国际国内资源的全球平台,实现跨国资本、人才、技术、品牌的双向流动。 目前,复星已成长为一家综合性投资集团。 二、团队 领导团队 郭广昌,复星集团执行董事兼董事长 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99年获得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委 集团的创办人之一,自复星高科技于1994年11月成立起一直担任该公司董事长。

详细背景: 梁信军,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99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学系,2007年从长江商学院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15年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取得全球金融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自复星高科技于1994年11月成立,梁信军一直担任该公司副董事长。 详细背景: 汪群斌,执行董事兼总裁 199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学系 汪群斌是复兴集团创始人之一,自复星高科技于1994年11月成立以来,汪群斌一直担任该公司董事。 详细背景: 丁国其,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 1991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 丁国其亦为复星高科技董事及复地董事,主管负责公司财务管理事务 详细背景: 秦学棠,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 1985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法学系,1990年取得中国执行律师资格 秦学棠自1995年加入本集团以来,一直负责公司法律事务,对企业并购及A股市场公司治理领域有丰富经验,秦学棠还负责公司审计、合规、风险控制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工作。 详细背景: 陈启宇,执行董事兼副总裁 199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学系,2005年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取得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详细背景:

复星集团的创业历程

复星集团的创业历程 任何一家新创企业都与它的一位或几位核心创业者紧密相连,核心创业者不仅仅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道路,更塑造了企业文化,复星集团的创业也不例外,集团创始人郭广昌,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留校做行政人员。还在学生时代,郭广昌就开始接触社会,接触市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无疑激发了他心中弃政从商的躁动,与另外一位毕业留校的行政人员梁信军,于1992年创办了广信科技咨询公司(复星集团的前身)。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高新,汪群斌、范伟也在这时陆续加入,这“四剑客”都是复旦同学,汪群斌、范伟与梁信军一样,都是学遗传工程学的。公司正式确定了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向。最初的产品为一种医用试剂。公司的这种医用试剂产品是基于一项国际上最先进的分子生物技术所开发的。该产品发展历史非常短,1985年国际上才诞生了这种技术,直到1998年产品才正式在临床诊断学、法医学等多項領域应用。集团的创业者们正是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这种技术以及相关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广阔的应用前景,才断然决定进行这种产品的研究与生产。集团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曾经戏言:“我们有些产品,30多岁以上的人是难以搞出来的。”正是这样年轻的产品,有闯劲、有创造力的开发团队,也使得集团在一开始就站在了国际市场前沿。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决定了集团日后必然成为市场的领头羊。 然而,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和生产也需要高投入,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公司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同时,作为民营企业,尤其是从事具有高风险的高科技行业的民管企业,要取得貸款并不容易。而当时的中国市场也缺乏足够的风险投资渠道,很多企业不得不依靠企业自身的内部累积。为解决资金问题,集团的创业者们选中了当时正如火如荼地房地产市场,成立了房产销售公司。无心插柳柳成萌,原本只是想通过房产销售来支持集团科技开发的房产销售公司竟然发展得出奇的好,复星的房地产事业也从此开始起步。之后的几年中,复星集团形成了集自行开发、设计、建设、销售和物业管理为一体的房产开发模式,房地产事业迅速发展,带来丰厚的利润,成为集团的一大支柱产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房地产经营的成功所提供的有力的资金支持,促进了复星集团医用试剂的进一步投资,并开发生产出了多个品种试剂。与此同时,集团的创业者们根据产品的特点,通过周密分析研究中国的市场状况, 首创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并且极具特色的营销方式——医药产品直销,并在全国各地建立庞大的销售网络。随着这种技术临床应用的成熟,中国的医院对诊断药品的用量也逐步加大,但要求各个医院都投入设备、实验室和专门人员并不实现。因此,集团提出了投资在各家医院建立合作医疗中心,通过双方分成方式进行经管的构想。这一独具特色的构想迅速变成了现实'集团先后与全国各地的大中型医院合作建立起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开展基因诊断、生化检测等检验以及医疗技术的研究应用,共同推进“科教兴国”“科教兴院”的新型合作。这种营销方式为医院免除了投资忧虑。对集团来说又可以将产品销售和科研推进到临床第一线,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集团已经拥有了近20家子公司,控股资产超过了亿元,年利润达到千余万元。单一的产品并不是集团追求的目标,在拥有了足够的资本和实力之后,他们开始考虑在生物工程制品、基因工程药品、中西药以及医疗仪器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并着手建设国内、国际先进的生物医药产品体系。为此,他们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到创新研发体系中,开发各种新品诊断试剂盒和基因工程药品。目前,集团已经初步建立起基因工程药物、检验产品、化学

复星集团发展分析报告

复兴集团 发 展 分 析 报 告 山东卓远投资有限公司 2016年2月15日

目录 前言: (3) 一、认识复兴集团 (4) 1、复星简介 (4) 2、复兴集团六大板块结构: (4) 3、复星六大板块发展概况 (5) 二、复星成长历程 (9) 1、创立期(1992-1993年),从10万到100万。 (10) 2、内生成长期(1993-1998年)从赚100万到1亿,再到医药、地产两大业务成型。 (11) 3、并购扩张期(1999年—2007年),从1亿到320亿,开始资本经营,多产业组合发 展。 (12) 4、整体上市扩张期(2007--2009年) (13) 5、海外扩张期(2009年—今)复星集团国际化时代 (13) 三、复星经营发展模式分析 (14) 1、复兴模式 (14) 2、复兴模式评价 (15) 3、复星制度文化建设 (15) 四、复星成长的启示 (15)

前言: 梁信军描述的“五指一拳”的决策机制: 都说“文人相轻”,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可是复星的“五虎上将”(郭广昌、梁信军、汪群斌、范伟、谈剑)相守十几年,不离不弃,堪称中国民营企业的奇迹。 一家多元化控股公司凭什么保证决策的准确性?凭什么克服“人不是万能的”?凭什么保证决策的准确性? 多元化不是有钱就能做的,不是有胆量就能做的,不是有资源就能做的。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决策”,你能做到么? 梁信军回应“另类家族企业”的质疑 有人将复星这种凭“校缘”聚到一起的创业团队组建的企业称作“另类家族企业”,面对这种说法,梁信军如是说: 梁信军: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最重要看他的能力;我们永远要跟有能力的人站在一起,在有能力的人中,通过合理的激励想办法把他们变成自己人;千万不能反过来,只跟自己人站在一起,再在自己人里去找能人,那是非常危险的。 总是“先于市场半步”,总是保证“最专业的事由最专业的人来决策”,总是“把有能力的人变成自己人”。一个中国最大的民营多元化控股集团就是这样炼成的。

复星集团的经验介绍

复星集团的经验介绍 梁信军 对该文的简要感想(100字即可,多写不限)—请于8月26日之前完成 、复星集团的八个特点: 是团干创业,92年开始,复旦大学五个团干部下海,有多位高校的团委200

书记加入团队。现在是团中央团干部创业的典型 二是纳税,连续两年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纳税第一。全国工商联是03 年开始统计的,03 年是31.04 亿,全国第一,第二位是沙钢,8.94 亿。后来《南方周未》又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税务局,包括全国工商联的的资料做了一个统计,它加上了一些没有加入全国工商联的企业的名单,我们还是排第一,第二名是UT斯达康,03年的纳税是15.6 亿。04 年我们是35.4 亿,其中我们的控股企业上缴19.88 亿,为让大家全面了解复星,我们已经在企业网站上把我们的纳税企业和地点都进行了公开。今年的35.4 亿中我们有28亿是公开的。其他一些小的,几千万的后来就没有公布。纳税对复星来说是透明的,网站上都有公布,不是自己统计说说就是。我们认为纳税反映了企业的真实的营利能力。今年一季度已经超过了去年的同期水平,估计今年全年的纳税应该能够超过去年。 第三个特点是我们的专业定位,主要是四大块业务,每一块业务都接近在中国排名前五强。比如医药,医药我们现在还没有到五强,接近五强,我们按照税后利润来统计的话,我们连续两年在全国六千家企业中名列第八,销售指标名列26 位。地产去年的税后利润名列第六,销售名列第九,成长性名列第一,钢铁去年税后利润在全行业排名第六,前年是排第七,一年进一位,综合评价钢铁排第五。商业有三个单项冠军,第一是单体商业,就是独立法人企业,上海豫园商城是我们控股的,这个企业连续多年名列单体商业第一名,如果按纳税排,在上市公司当中,商业企业纳税名列第二,第二块是我们参股的上海友谊,我们参股48%,它下面有联华超市,有家乐福,其中联华超市是全国最大的连锁商业企业。第三块是我们参股49%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5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一、集团简介: 1、集团概况: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复星集团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现代生物与医药、房地产、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从一家注册资金10万元、自有资金万元的小型科技咨询公司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拥有70余家跨行业、跨地区下属企业的大型民营控股企业集团。2002年,复星集团的净资产超过30亿,总资产超过50亿,与关联企业的总销售额超过300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复星集团的目标是到2005年要实现跻身中国医药行业综合实力前五强之列,达到总资产100亿、净资产80亿、年营业额100亿、年利润10亿元。 2、股权结构:

?医药领域:公司围绕“打造生物与医药联合舰队,成为医药新经济代表” 的战略目标,以药店与医院为终端客户,经过上市以来快速、稳健地发 展,已经形成医疗诊断产品、药品制造及销售、医疗器械三大具有核心 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主营业务板块。 ?房地产领域:复地集团是复星集团控股的主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大型企业,形成了以地产开发为核心业务,营销策划、置换服务、工程监理 为辅助业务的公司架构。以"共创理想空间"为经营理念,以准确的产品 定位、多项目管理的能力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逐渐奠定了在上海房 地产开发市场的优势地位。 ?商贸流通领域:通过入股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各地着名医药流通企业的合资,积极向商贸流通领 域拓展,形成了如"豫园商城"、"联华超市"、"老庙黄金"、"复星大药房 "、"金象大药房"、"永安堂大药房"、"雷允上(北区)药房"、"上海药房"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商业品牌群体。 4、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主要是公司摸索业务经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咨询——生物医药) 1992年11月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成立,主营业务市场调查和咨询 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 1995年,PCR乙型肝炎诊断剂成功,盈利1亿元 第二阶段;复星实业上市,筹集发展资金,确定公司发展主营业务——医药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