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庆大学少高骨干计划3考研复试分数线是130分

2015年重庆大学少高骨干计划3考研复试分数线是130分
2015年重庆大学少高骨干计划3考研复试分数线是130分

2015年重庆大学少高骨干计划3考研复试分数线是130分

2015年重庆大学少高骨干计划考研复试分数线是130分,英语35政治35专业课一50专业课二50.

一、重庆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

学科门类总分满分=100分科目满分>100分科目备注

全日制学术学位

哲学 [01]3154585经济 [02]3405085法学 [03]3204585教育学[0401]31550160心理学[0402]34050180体育学[0403]30545170文学 [05](不含

[0502])

3404580

外国语[0502]3505080理学 [07]3254585工学 [08](不含

[0812]、电气工程

3204575 [080800]、照顾专

业)

电气工程

3304575 [080800]

计算机科学与技

2904070术[0812]

照顾专业*2904070农学 [09]2904075医学 [10]32045180管理学[12]3455090艺术 [13]3404090全日制专业学位

金融硕士[0251]3305090

应用统计硕士

3155085 [0252]

国际商务硕士

3304585 [0254]

法律硕士[0351]3154080

社会工作硕士

3204585 [0352]

教育硕士[0451]3005085体育硕士[0452]30545170

汉语国际教育硕

3405085士[0453]

翻译硕士[0551]3305085

新闻传播硕士

3254585 [0552]

建筑学硕士

3104575 [0851]

工程硕士[0852]3004570

城市规划硕士

3004575

[0853]

风景园林硕士

3004575

[0953]

管理类硕士

1504585

[1251、1252、

1256]

会计专硕[1253]21050100

艺术硕士[1351]3204070

其他类别

60(总分150分)强军计划26035

120(总分300分)单考3004080

45(总分150分)少高骨干计划24535

90(总分300分)

1303550管理类联考

备注:

1、*照顾专业(一级学科):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核科学与技术[0827];

2、参加全国统考、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报考学科(专业)分数线总分下降10分,单科成绩不变;

二、复试安排

1、复试资格

我校复试工作具体由各二级招生单位组织实施,相关单位的复试录取细则、复试评分方案由各二级招生单位陆续在校招生信息网站公布,请考生注意查看网站公布的信息。

各单位确定复试名单后会在本网发布复试通知,凡符合我校二级单位复试资格的考生请于2015年3月16日—3月22日登录重庆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本人的复试通知书(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474890808.html,/mis/recruit_index2.jsp),学校研招办不再邮寄复试通知书,也不以其它任何方式通知上线考生。

符合教育部“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及经教育部备案的西部计划项目加分政策的考生,需在2015年3月13日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身份证明材料。

2、复试时间

我校复试安排在2015年3月16日-3月22日,具体复试时间由报考学院确定,请主动与报考学院联系或登录学院及学校研招网查看相关信息。

3、复试费用

复试费150元/每人,同等学力考生(学历码XLM为4)、本科结业生(学历码XLM为3)、成人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来源码为6)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再加收加试两门主干课程的考试费100元/人。

4、复试资格审查

复试前将进行资格审查,考生复试时须带本人材料:

1)复试通知书(网上下载);

2)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应届生须带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4)一张1寸免冠照片(体检用);

5)考生大学期间的成绩单(应届本科毕业生由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非应届生加盖档案所在单位公章的复印件);

6)反映自身能力和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

7)学籍学历认证报告原件及复印件(准考证载明或手机短信通知须进行学籍学历认证的考生),且此类考生还需在2015年3月13日前提供教育部学信网出具的学籍学历认证报告到研招办,否则不得参与复试。

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复试。对提供虚假信息或材料,一经核实将取消复试资格、录取资格(已复试的考生)或学籍(已入学的考生),责任由考生自负。应届本科国防生须提交本科所在学校军选办提供的证明材料,若被录取需向招生学院书面提出保留入学资格1~2年的申请。

5、复试内容

根据教育部强化复试考核要求,我校今年的复试权重为30%-50%,具体比例由招生学院确定。复试由笔试和面试组成,笔试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素质及专业综合能力,同时加强外语水平考核,学院可单独组织对考生的实验(实践)能力考核;面试主要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及外语听力、口语;管理类联考考生复试时须参加政治理论笔试;具体的复试科目见重庆大学2015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对符合复试资格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本科结业生、成人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与报考学科相关的本科专业2门主干课程,每门加试课程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每门满分100分,其加试科目按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科目名称为准。

6、调剂

1)校内调剂。上我校复试资格基本分数线且一志愿专业复试不合格的考生,可进行校内相近专业(或领域)调剂,但不能跨学科调剂。调剂程序:①首先登陆重庆大学研究主页,在复试通知书下载系统中,选报调剂志愿和学院。②接收学院在MIS系统中进行双向选择,并确定调剂复试名单。③学院同意接收参加复试的考生,请上网下载复试通知书,并按调剂学院的时间要求参加拟调剂学院组织的复试。

2)本校生源向校外其他高校调剂。在教育部公布全国复试资格基本分数线后,对初试成绩符合教育部复试分数线要求而未被我校录取的考生,考生可向其他招生单位申请调剂,凡在国家研招网上调剂成功的考生,研招办将按教育部的规定和程序办理相关调剂手续。

3)我校接收校外调剂。我校原则上优先接收“985”工程、“211”工程及行业特色高校的优秀生源。为方便广大调剂生,我校已开通了“重庆大学调剂申请系统”(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74890808.html, ),凡有意向调剂到我校的考生均须先在该系统报名,提交申请。申请调剂到我校的外校考生,初试成绩须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调出和调入专业的复试分数线的基本要求和学科专业要求,同时也必须达到我校相应的调剂复试分数线(具体调剂要求详见“重庆大学调剂申请系统”通知)。各学院在我校调剂工作开始后筛选、通知符合要求的考生参加调剂复试;经复试合格后,通知考生在教育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74890808.html,)上履行调剂手续;直至考生在国家调剂系统中确定为“待录取”状态。

7、体检

学校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入学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要求,要求考生复试期间进行体检(重庆大学本校应届生除外)。

体检时间:2015年3月16日至3月18日(19、20日可补检),每日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如部分学院因复试时间安排不能在集中体检时间参检,请考生与学院联系具体体检时间)。

体检地点:重庆大学A、B区、大学城虎溪校区校医院。

8、拟录取

以考生的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加权之和作为考生的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成绩占70-50%,复试成绩占30-50%。复试成绩不合格(不合格的具体标准由学院招生领导小组确定并在复试前向复试考生公布);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体检不合格;同等学力等考生加试科目不合格等。以上几种情况均作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高性能科学计算的基础算法与可计算建模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实际需求为牵引,从基础研究入手,加强科学计算领域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设计高效基础算法,建立满足实际精度要求的可计算模型,提高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与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前沿科学研究和国家重大需求提供进一步的科学计算支撑,有力地促进科学计算硬件、软件协调发展,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科学计算乃至科学技术的跨越发展。 一、科学目标 围绕基础算法与可计算建模这一主线,开展科学计算的共性高效算法、基于机理与数据的可计算建模和问题驱动的高性能计算与算法评价研究,推动我国高性能科学计算的发展,为解决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中的瓶颈提供关键的数值模拟技术和方法支撑。 二、核心科学问题 1. 数值计算的共性高效算法 (1)微分方程高效高精度的格式构造与分析 (2)复杂数据处理的快速方法 (3)不确定与复杂目标函数的优化方法 2. 基于机理与数据的可计算建模 (1)典型物理模型的耦合与分析 (2)超高维数据的稀疏表达 (3)机理与数据的混合建模 3. 问题驱动的高性能计算与算法评价 (1)多物理过程耦合条件下的数值模拟与算法评价 (2)基于数据提取和分析的计算与算法评价 (3)模型和数据互补的计算与算法评价 三、2015年度重点资助的研究方向 2015年度是本重大研究计划受理项目申请的第5年,根据前期资助布局和整体发展的需要,将进入集成升华阶段,主要以“集成项目”和少量“重点支持项目”予以资助。“集成项目”将在前期资助的“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中遴选出优秀项目进行整合,为重大研究计划后期的总体集

成服务。与下面公布的重点资助方向关系不紧密的项目申请将不予支持。2015年度总经费约2 000万元。 重点支持项目(资助期限为3年,资助强度约300万元/项) 气候预测资料同化的数学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气候预测等典型的初值问题,发展资料同化方案中的高效数学优化方法,建立新型同化方案,突破现有资料同化方案维数高、计算量巨大或样本代表性差等瓶颈,缓解背景误差协方差低估和与流依赖有关的一些关键数学问题,使之能够高效同化多源观测数据;利用新的同化方案在气候预测重大应用问题上得到验证。 本年度重点集成方向(资助期限为3年) 1. 航天器再入全流域超大规模计算与验证 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全流域(稀薄、过渡与连续介质区)可计算建模、统一快速算法的研究成果,针对航天器再入复杂动力学过程,开展100P级大规模高效计算实现技术的集成,实现航天器再入过程全流域的统一模型、统一算法的大规模数值模拟,并通过实验数据等验证建模、算法与模拟的置信度。 2. 高维多层次生物大数据整合与降维 主要研究内容:结合生物和医学复杂问题的可计算建模、生物大数据降维、特征选择和网络构建的研究成果,开展基于小样本、高维多层次生物系统特征发现理论与算法的集成,针对重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复杂性,研究生物网络动态变化规律,揭示复杂生命现象,并通过实验数据等验证建模与算法的置信度。 延续资助 对2014年年底结题、有突破苗头的培育项目,可进行延续资助。延续资助申请人应为2014年年底结题的培育项目负责人。延续资助的申请采取自由申请与指导专家组推荐的方式进行。 四、遴选项目的基本原则 为确保实现总体目标,本重大研究计划在择优支持的基础上,要求不同研究领域的人员(鼓励由从事算法、问题、软件3个领域研究的人员结合)组织队伍进行项目申请,优先支持具有如下特征的项目申请: (1)具有原始创新思路和独具特色的探索性研究; (2)从建模、算法到数值模拟的融合研究; (3)能够真正发挥数学在交叉研究中的作用、有别于现有做法的研究。 五、申请注意事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项目摘要(1,000字左右) 简述项目所面向的国家重大需求、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课题设置。 申请书正文(30,000字左右) 一、立项依据 项目所面向的我国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重大需求,项目研究的科学意义,对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的预期贡献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的可能性等。 三、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详细阐述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内涵。主要研究内容要围绕关键科学问题,系统、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来详细阐述,重点要突出,避免分散或拼盘现象。 四、总体目标、五年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和五年预期目标应从对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预期贡献,在理论、方法等方面预期取得的进展、突破及其科学价值,优秀人才培养等方面分别论述。五年预期目标要求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和人才培养计划。 五、总体研究方案 结合主要研究内容阐述学术思路、技术途径及其创新性,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的特色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行性分析等。 六、课题设置 围绕项目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重点和预期目标合理设置课题。说明课题设置的思路、各课题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与项目预期目标的关系;详细、具体叙述各课题的名称、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和经费比例等。 七、科学数据汇交计划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性观测数据、实验数据、考察数据、统计数据等科学数据,提出汇交计划。若没有,则填写“无”。 八、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在所申报项目相关研究方面的工作基础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项目实施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包括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工程等重要研究基地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等。 3.项目申报单位近五年承担的与所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的完成情况,与所申报项目的关联和衔接。 九、研究队伍 1.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结构 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结构(年龄、专业、职称等方面的结构,实验技术人员概况等)。研究队伍规模要适度,全时人均资助强度应在10万元/人年以上。 2.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 分别介绍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的研究背景。包括:工作简历、主要学术业绩,近五年主持的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情况(格式见下表),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代表性论文(不超过5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以及发明专利情况。 姓名: 3.其他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概况 十、经费概算 金额单位:万元

重大风险管控方案

迁安轧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重大风险管控方案 为了有效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落实重大风险的各项管控措施,保障重大风险部位或设备设施安全运转,相关责任人员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和规程,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特制定重大风险管控台账。 一、成立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工作方案领导组 组长:赵晨(总经理) 副组长:安宝林(副总)侯德琼(常务副总) 杨增堂(副总)马纪贤(副总) 吴新忠(副总)魏毅(副总) 陈国强(副总)杨超(副总) 成员:罗越(烧结厂长)沈志强(炼铁厂长) 赵宝庚(炼钢厂)扈恩征(轧钢厂) 凌志敬(动力厂)及部室一把手领导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部,由孟令泉兼任办 公室主任,负责重大风险管控具体工作安排。 二、工作要求 1、建立重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明确重大 安全风险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各职能部门以及生产单位的 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检查和考核的责任。 2、做好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内容的贯彻学习、指导,

督促各相关科室队组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3、每季度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安全风险 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季度重大安全风险管 控措施落实和管控效果检查分析会议纪要》。 4、每月分管厂长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本月度安全风险 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月度重大安全风险管 控措施落实和管控效果检查分析会议纪要》。 5、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必须在重大风险厂区进行公示,公示内容为:安全风险地点、涉及部位、管控责任人、类 别、主要管控措施、预计风险存在期限、单班作业人员上限、 管控部门等内容。 6、不定期开展重大风险排查,排查出的重大风险要及时 制定管控措施;并对重大安全风险清单进行修订、公示。 7、措施落实和管控效果检查分析成果,作为编制作业规 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依据。 三、管控措施落实 1、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由总经理组织实施,有具体工 作方案,人员、技术、资金有保障,在划定的重大安全风险区 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 2、根据安全风险类型,明确落实、管控、检查责任,逐 级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和各级管理人员,确保每一项风险 都有人管理,有人监控,有人检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试点)实施方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试点)实施方案 (2000年4月20日委办公会议原则通过) 一、试点实施的原则和目标 1.为进一步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我国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试点实施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以下简称研究计划)。 2.研究计划应适应基础研究的规律和特点,针对核心科学问题,整合与集成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学术思路和不同层次的项目(包括面上、 重点和重大项目),形成具有统一目标的项目群,实施相对长期(6-8年)的支持,以促进学科交叉和学术争鸣,激励创新。 3.在国家科技发展总体布局和创新体系框架下,研究计划与国家其他重大科技计划构成链条和互补关系,注意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 规划》项目的协调配合。 4.借鉴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的组织经验,结合基金资助工作特点,构架研究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模式。遴选采取上下结合原则;决策、 执行与评估相对分离,适度交叉;基金资助管理与专家学术管理结合;资助管理实行跨学科联合工作方式。 二、研究计划的立项 1.提出《建议书》 围绕基础科学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纲要》和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自然科学基金委依照上下结合的原则,加强宏观指导,征求科学界的意见,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方向。明确总体目标及核心科学问题,组织成立专家组,起草并提出研究计划《建议书》。 《建议书》应包括: (1) 建议依据(战略需求,前瞻性,国际前沿与我国优势,在国家科技发展总体布局中的位置及与国家其他重大科技计划的关系等); (2) 科学目标与核心科学问题; (3) 研究计划实施的初步框架; (4) 实施的基础与前景; (5) 研究计划学术指导专家组的建议名单; (6) 经费需求及预算框架。 2.立项遴选 召开委务扩大会议,由委务会议成员、科学部兼职主任和委外专家(不含建议的研究计划学术指导专家组成员)确定评议标准、评审程序和遴选办法。 委务扩大会在听取研究计划起草专家组论证报告的基础上,遴选与确定立项的研究计划及其资助规划框架与经费预算。 三、研究计划的管理体制 研究计划设立学术指导专家组、协调组和学科资助与管理联合工作组。 1.研究计划学术指导专家组(以下简称计划专家组)负责研究计划的科学规划、实施部署与学术指导。计划专家组由7-9人组成,每两年更 换2人。主要由不承担项目的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1人组成。设组长1人,由不承担项目的专家担任。计划专家组成员年龄一般在65岁以下,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2个月/人年。专家任职期间一般不申请研究计划的项目。 2.研究计划协调组(以下简称计划协调组)主要负责对研究计划实施的宏观管理、协调及组织评估。计划协调组主要由1位自然科学基金委 委领导(以下称计划主管委领导)、相关科学部若干人、计划专家组1人组成。 3.学科资助与管理联合工作组(以下简称学科联合工作组)由有关科学部的相关人员组成(以下简称学科联合工作组),负责组织研究计 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评审与资助工作。“学科联合工作组”由计划协调组组织。研究计划的主管科学部负责学科联合工作组的协调工作。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期评估方案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期评估方案 一、中期评估原则 1.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实行“滚动支持、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项目实施两年左右进行一次中期评估,目的是进一步明确项目的研究计划和目标,调整和优化课题设置、经费和人员配置。中期评估工作分项目中期总结和项目中期评估两个阶段进行。 2.中期评估主要评估项目的工作状态和研究前景。 “工作状态”主要指研究任务的落实情况、承担单位支撑条件的落实情况、研究思路的创新性、研究队伍的开拓创新意识、学术交流情况、项目管理是否规范等。 “研究前景”主要指项目预期在引领科学和技术发展、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发挥的作用、研究工作的创新前景、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等。 3.中期评估要避免急功近利等浮躁现象,不要片面强调研究成果或论文数量。 4.中期评估工作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5.中期评估过程中,所有人员应遵守《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 二、项目中期总结 1.在项目中期评估前,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项目专家组应会同项目依托部门进行项目中期总结。项目中期总结在课题总结基础上进行。课题负责人应在项目中期总结前向项目首席科学家提交课题中期总结报告(提纲及要求见附件1)。 2.项目中期总结一般应以会议方式进行。项目中期总结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项目专家组成员参加,并邀请计划专家组责任专家、

项目外同行专家和项目依托部门管理专家参加, 鼓励邀请海外同行 专家参加。参加项目中期总结会议的专家在审阅课题中期总结报告、听取课题负责人汇报的基础上,对课题工作状态和研究前景进行讨论评议,填写中期总结课题评议表(见附件2)和中期总结课题评议意见表(见附件3)。 3.项目专家组在项目中期总结的基础上,对项目课题设置、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队伍等方面提出调整方案。 研究队伍的调整,应注意吸收项目外符合项目研究方向的优秀研究人员和研究小组;对于项目的核心课题、有突破前景的课题,应根据课题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强化支持,对于与项目研究主攻方向关系不密切、没有突破前景或水平不高的课题应进行调整或中止支持。课题提前结题或中止,应办理结题手续。 4.项目中期总结工作结束后,项目首席科学家应提交项目中期总结报告、课题中期总结报告、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及其他相关资料(提纲、格式及编写要求见附件1),经项目依托部门审核后(审核意见另附)报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5.“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中期总结程序可适当简化,但应在项目交流总结(需邀请计划专家组责任专家)基础上,形成项目中期总结报告、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及其他相关资料(编写提纲及格式等参照相关附件,可略去中期总结课题评议表和意见表等内容)。 6.项目中期总结活动所需经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三、项目中期评估 1.项目中期评估由科技部委托中期评估专家组主持。项目中期评估专家组由11-15人组成,成员包括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和项目外同行专家及科技部有关管理人员。项目承担人员不得作为中期评估专家组成员。

重大风险清单

重大风险清单说明:R风险度=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 序号风 险 源 序 号 风险源风险评价 伤害方式伤害地点及人员 危险因素LSR 管理措施 区 域1 作业现场不配 备安全保护装 置 物体打击作业现场工作人员122 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加大考核力度 各 车 间2 高处作业不系 安全带 伤害作业现场工作人员122系好安全带,专人监护 各 车 间3 进入容器内作 业不办证 中毒窒息作业现场工作人员122 遵守管理制度,专人监 护 各 车 间4违章动火火灾、爆炸作业现场工作人员122 遵守管理制度,动火前 要制定方案 各 车 间5 不按规定穿戴 防护用品 各种伤害都可 能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122 执行管理制度,加强安 全教育和考核 各 车 间6违章操作 各种伤害都有 可能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133 按培训要求进行安全 学习 各 车 间7违章指挥 1 各种伤害都有 可能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133经常进行安全学习 各 车 间 8 员 工 行 9 为 违反劳动纪律 受到伤害 清理运转设备 运转部件卫生 各种伤害方 式 都有可能 物体打击 作业现场 工作人员 122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122增加考核频次 挂牌警示运转部位 禁止打扫卫生 各 车 间 各 车 间 1 一人巡检 各种伤害方式 都有可能 违纪人员236执行二人巡检制度 各 车 间1 1 带情绪上岗 各种伤害方式 都有可能 违纪人员122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各 车 间1 2 特种作业人员 无证上岗 各种伤害方式 都有可能 现场人员133 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 员管理办法》 各 车 间1 3 夜间巡检碰伤操作工、维修工122 检查确保照明充足,岗 位配制应急灯 各 车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2016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方案.doc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方案 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包括课题验收和项目验收,有关要求如下: 一、课题验收 1. 课题验收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对项目及各课题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课题验收一般应在项目执行到期后2个月内完成。 2. 项目首席科学家会同项目依托部门组建课题验收专家组。课题验收专家组一般由11-15人组成,项目首席科学家任组长,成员包括不承担任务的项目专家组成员、计划专家组相关专家、特邀同行专家以及项目依托部门管理专家等。鼓励邀请海外高水平专家参与课题验收工作。 3. 课题验收一般以会议方式进行。课题验收专家组在全面听取各课题负责人汇报并审议课题结题总结报告的基础上,对各课题任务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水平及创新性、课题对项目总体目标的贡献、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情况以及数据共享与数据汇交情况、资料归档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作出评价(课题验收评议表见附件1,课题验收专家组意见表见附件2)。 4.课题验收既要总结成绩,又要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要严格审核项目成果的真实性,必要时可安排现场调研和考察。 5.课题验收工作完成后,项目首席科学家应组织编写

项目验收材料(包括项目结题总结报告、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及项目验收其他相关资料,编写提纲及要求见附件3),经依托部门审核后报科技部。 6. 每个项目须发表至少一篇相关科普文章。结合本项目科学目标和主要成果,在报刊杂志上介绍相关科学前沿进展和研究工作特色,文字要求通俗易懂。科普工作将纳入评价指标,优秀科普文章可链接到科普网站。 7. 课题验收工作所需经费在项目经费中列支。 二、项目验收 1. 项目验收由科技部基础研究司负责,一般应在课题验收后2个月内完成。 2. 项目验收的同时,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负责对项目进行财务验收。各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请科技部认可的中介机构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3.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委托项目验收专家组对项目进行验收。项目验收专家组15-20人,由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主持,成员包括计划专家组成员和特邀同行专家等。项目承担人员不得作为专家组成员。 4. 项目验收以会议方式进行,专家组在听取项目首席科学家关于项目执行情况的总结报告、部分代表性研究成果介绍并审议项目结题验收材料的基础上,对项目整体执行情况进行定性评议和打分(项目验收评议表见附件4),提出项目验收专家组意见(项目验收专家组意见表见附件5)。必要时可组织现场调研

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撰写提纲与填报说明【2020年国家基金申报】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填报说明 (2019版) 重大研究计划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基本原则,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加强顶层设计,凝炼科学目标,凝聚优势力量,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目标或方向的项目集群,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和团队,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均不得申请。 申请人应当是申请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实际负责人,限为1人。 申请人申请项目的数量应当符合年度项目指南中对申请和承担项目数量的限制。 指导专家组成员任职期间不得申请和参与申请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战略研究项目除外)。根据需要申请和参与申请集成项目的指导专家组成员应退出指导专家组。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包括培育项目、重点支持项目、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4个亚类。 培育项目是指符合重大研究计划的研究目标和资助范围,创新性明显,尚需在研究中进一步明确突破方向和凝聚研究力量的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3年; 重点支持项目是指研究方向属于国际前沿,创新性强,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和研究队伍,有望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且对重大研究计划目标的完成有重要作用的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4年;

集成项目是指在前期资助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重大研究计划中 非常重要和有望突破的方向,明确目标,集中优势力量,能够实现跨越发展,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前列或领先水平的项目,研究期限根据整个重大研究计划的安排确定; 战略研究项目是指用于支持指导专家组进行战略调研、项目跟踪、专题研讨以及学术交流等活动的项目,研究期限根据需要确定。 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集成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4个。 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 1. 申请人应按照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须知”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体现学科交叉研究特征,强调对解决重大研究计划核心科学问题及实现总体目标的贡献。 2. 申请书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培育项目”、“重点支持项目”、“集成项目”或“战略研究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相应的“重大研究计划”名称。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3. 申请书中不得出现任何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保密规定的内容,依托单位须认真审核。由于违反相关规定而导致的一切后果由申请人 和依托单位负责。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

浏览该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项目摘要(1,000字左右) 简述项目所针对的指南方向、面向的国家重大需求、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课题设置、经费概算。 申请书正文(30,000字左右) 一、立项依据 项目针对的指南方向,项目所面向的我国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重大需求,项目研究的科学意义,对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的预期贡献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的可能性等。 三、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详细阐述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内涵。主要研究内容要围绕关键科学问题,系统、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来详细阐述,重点要突出,避免分散或拼盘现象。 四、总体目标、五年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和五年预期目标应从对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预期贡献,在理论、方法等方面预期取得的进展、突破及其科学价值,优秀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分别论述。五年预期目标要求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和人才培养计划。 五、总体研究方案 结合主要研究内容阐述学术思路、技术途径及其创新性,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的特色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行性分析等。 六、课题设置 围绕项目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合理设置课题。需说明课题设置的思路、各课题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与项目预期目标的关系;详细、具体叙述各课题的名称、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和经费比例等。 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在所申报项目相关研究方面的工作基础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项目实施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包括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工程等重要研究基地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等。 3.项目申报单位近五年承担的与所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的完成情况,与所申报项目的关联和衔接。 八、研究队伍 1.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结构 研究队伍的规模,以及年龄、专业、职称等方面的结构,实验技术人员概况等。研究队伍规模要适度,全时人均资助强度应在20万元/人年以上。 2.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 分别介绍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的研究背景。包括:工作简历、主要学术业绩,近五年主持的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情况(格式见下表),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代表性论文(不超过5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以及发明专利情况。 3.其他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概况 九、经费概算 金额单位:万元

重大研究计划—填报说明与撰写提纲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填报说明 (2016版) 重大研究计划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基本原则,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加强顶层设计,凝炼科学目标,凝聚优势力量,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目标或方向的项目集群,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和团队,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均不得申请。 申请人应当是申请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实际负责人,限为1人。 申请人申请项目的数量应当符合年度项目指南中对申请和承担项目数量的限制。 指导专家组成员任职期间不得申请和参与申请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战略研究项目除外)。根据需要申请和参与申请集成项目的指导专家组成员应退出指导专家组。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包括培育项目、重点支持项目、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4个亚类。 培育项目是指符合重大研究计划的研究目标和资助范围,创新性明显,尚需在研究中进一步明确突破方向和凝聚研究力量的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3年; 重点支持项目是指研究方向属于国际前沿,创新性强,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和研究队伍,有望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且对重大研究计划目标的完成有重要作用的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4年;

集成项目是指在前期资助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重大研究计划中非常重要和有望突破的方向,明确目标,集中优势力量,能够实现跨越发展,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前列或领先水平的项目,研究期限根据整个重大研究计划的安排确定; 战略研究项目是指用于支持指导专家组进行战略调研、项目跟踪、专题研讨以及学术交流等活动的项目,研究期限根据需要确定。 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集成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4个。 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 1. 申请人应按照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须知”-“关于申请书撰写要求”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体现学科交叉研究特征,强调对解决重大研究计划核心科学问题及实现总体目标的贡献。 2. 申请书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培育项目”、“重点支持项目”、“集成项目”或“战略研究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相应的“重大研究计划”名称。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3. 申请书中不得出现任何违反法律及有关保密规定的内容,依托单位须认真审核。由于违反相关规定而导致的一切后果由申请人和依托单位负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拟录取博士研究生名单(硕博连 …

韩潇SY130112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非定向硕博连读明开胜SY1301206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非定向硕博连读唐武魁SY130121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非定向硕博连读温斯涵SY130122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非定向硕博连读徐洪杰SY1301224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非定向硕博连读杨辉SY130122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非定向硕博连读叶辉SY130123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非定向硕博连读赵爽SY130124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非定向硕博连读常勇SY1401104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非定向硕博连读富中恒SY140111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非定向硕博连读胡斌SY140112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非定向硕博连读解秀波SY140113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非定向硕博连读秦芳彧SY140122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非定向硕博连读邵蔚SY140122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非定向硕博连读苏旬文SY1401227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非定向硕博连读熊亮亮SY140130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非定向硕博连读张超SY1401314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非定向硕博连读张涛SY140132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非定向硕博连读张越SY1401327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非定向硕博连读赵聪SY140132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非定向硕博连读杨波SY1209147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非定向硕博连读张博宇SY1224127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非定向硕博连读付饶SY1324115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非定向硕博连读曹凯华SY1402202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非定向硕博连读夏冬SY1402310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硕博连读周家琦SY1402323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非定向硕博连读高贺利SY1402409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非定向硕博连读郭宇鲲SY1402413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非定向硕博连读黄文乾SY1402416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非定向硕博连读

重大研究计划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

附件1: 重大研究计划“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 2007年度项目指南 本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旨在通过对重大工程在强地震动场和强/台风场动力作用下的损伤破坏演化过程的研究,揭示重大工程的损伤机理和破坏倒塌机制,建立重大工程动力灾变模拟系统,发展与经济和社会相适应的重大工程防灾减灾科学和技术,为保障重大工程的安全建设和运营提供科学支撑。 一、科学目标 针对长大桥梁、大型建筑(包括超高建筑、大型空间建筑、城市大型地下建筑)和高坝三类重大工程,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发挥工程科学与材料科学、地球科学、数理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创新的优势,研究强地震动场和强/台风场及其动力作用下重大工程的损伤破坏演化过程,揭示重大工程的损伤机理和破坏倒塌机制,建立重大工程动力灾变模拟系统,实现对强地震动场和强/台风场的动力作用从统计推断到统计推断结合理论预测的重点跨越和理论升华,实现对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过程从简单效应分析到多效应耦合的全过程分析的重点跨越和理论升华,提升我国重大工程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为保障我国超大尺度重大工程(千米级大桥、五百米级超高层建筑、三百米级高坝等)的安全建设和运营提供科学支撑,为我国重大工程防灾减灾培养创新人才。 二、核心科学问题 本重大研究计划将围绕以下4个核心科学问题,循序渐进地组织实施和开展研究: (一)强地震动场和强/台风场的建模与预测

1. 强地震动场的破坏特性、理论模型与预测方法 研究考虑震源破裂机制与传播效应的强地震动场建模理论与方法,建立结合震源、传播途径和局部场地条件影响的、能满足重大工程地震反应分析需要的强地震动场的理论预测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揭示强地震动场的工程破坏特性(包括场地效应)、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 2. 强/台风场的分布特性、时空模型与预测方法 针对登陆强/台风进行实地观测,研究强/台风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空间特性以及平稳与非平稳时间特性;建立高时空分辨率的平均风及其相应的脉动风理论模型,研究局部地形地貌对强/台风场的影响,建立我国沿海地区强/台风场的数值预测方法。 (二)重大工程动力灾变的关键效应 1. 材料、构件和结构的非线性动力效应 基于宏观、细观及其相结合的多尺度理论和方法,采用物理模型、数值模型以及物理模型与数值模型相结合的试验手段,研究复杂受力条件下材料、构件和结构的复杂物理或几何非线性(含接触非线性)的动力行为与理论描述,尤其是考虑材料软化、刚度退化、尺寸效应、加载速率、接触界面特性等影响的结构非线性动力效应,建立模拟强地震动场和强/台风场作用下重大工程动力损伤破坏非线性效应的精细化建模理论与方法。 2. 结构与环境介质的动力耦合效应 研究强地震动场和强/台风场作用下结构与环境介质的动力耦合效应,包括强地震动场作用下重大工程的岩土-基础-结构之间的动力耦合效应以及强/台风场作用下重大工程的流-固动力耦合效应,建立结构与环境介质动力耦合作用的连续与非连续、接触与非接触、线性与非线性建模理论与方法。 3. 结构的空间动力作用效应 研究多维、多点非平稳的强地震动和强/台风对重大工程的

量子调控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部

附件2: 量子调控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十二五”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上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创立使人类深刻地认识到微观世界存在着丰富的量子效应,极大推动了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学科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量子理论的发展导致了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以激光为基础的现代通信技术等,带动了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 摩尔定律预言芯片元件的尺寸在不远的未来将达到经典物理极限,各种量子效应会显现出来并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基于量子效应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科技界激烈竞争的焦点。 量子调控是在认识量子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新材料、构筑新结构、发现新物质态以及改变外场条件等手段对量子现象进行调控和开发利用,突破经典调控的极限,建立全新的量子调 —1—

控技术和量子器件。开展量子调控研究具有重要的前瞻性和重大战略意义,对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将量子信息、关联电子体系、小量子体系和人工带隙体系这些重要领域有机地整合到研究计划中,将推动整个信息产业的技术革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自量子调控研究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在量子调控领域的研究水平显著进步并在相关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实用化量子密码技术和量子通信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首次在商用光纤骨干网中运行了城域量子保密通信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量子政务网”;成功研制了国际上首个可升级的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五节点星型实时语音加密量子通信网络;在量子密钥分配速率等方面实现突破,极限传输距离已经达到255公里左右;首次实现了基于诱骗态的3节点光量子电话网;实现了自由空间量子纠缠和量子密钥分发,首次实现16公里远距离自由空间隐形传态实验。 铁基超导研究处于国际前沿。发现了多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2—

精密测量物理重大研究计划

精密测量物理重大研究计划 2013年度项目指南 精密测量物理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础、着力点和前沿,是科学问题探索和精密测量技术相互融合的结果,是解决国家相关精密测量重大需求的基础。本研究计划旨在针对特定的精密测量物理研究对象,以原子分子、光子为主线,构建高稳定度精密测量新体系,探索精密测量物理新概念与新原理,发展更高精度的测量方法与技术,提高基本物理学常数的测量精度,在更高精度上检验基本物理定律的适用范围。 一、科学目标 (一)总体科学目标。 进一步提升我国在精密测量领域的研究能力,促进精密测量物理领域的发展,增强精密测量物理学科整体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其中某些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扩大基本物理常数测量和基本物理量测定的国际话语权。在导航定位、守时授时、资源勘探、国防安全等国家需求方面提供关键概念、方法、技术基础。在精密测量领域,为国家发展的需求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 (二)具体科学目标。 改进现有实验体系,提升测量精度;构建原子分子冷却新体系,提出原子分子冷却新方法;实现突破标准量子极限的测量,噪声压缩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时频测量不确定度达到10-18水平,时频比对传递精度优于10-19;更多物理常数测量值进入

CODATA;等效原理和牛顿反平方定律等物理定律检验取得国际领先的结果等。 二、核心科学问题 (一)突破标准量子极限的测量原理、方法与技术。 (二)突破现有原子频标精度水平的新原理与方法。 (三)突破原子精密操控和分子冷却的新机理与技术。 三、2013年度重点资助领域和研究方向 本重大研究计划围绕核心科学问题,主要以“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对探索性强、选题新颖的申请项目将以“培育项目”方式予以资助,对具有原创性、有一定工作积累、有望取得重要突破的申请项目将以“重点支持项目”的方式予以资助。本重大研究计划预计执行期为8年,立项资助工作主要在前五年进行。2013年度资助的研究方向如下: (一)重点支持项目。 申请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各研究方向全部或部分研究内容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 高精度原子频标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利用电磁场囚禁离子或光晶格囚禁原子等建立完整的原子频标系统;解决影响原子频标不确定度和稳定度性能的物理和技术问题,如减小和精密测量原子运动及其相互作用对量子跃迁谱线的影响、高品质量子跃迁谱线的精密探测、减小和精密测量量子投射噪声对原子频标性能的影响、抑制和精密测量环境因素对原子频标性能的影响、突破标准量子极限提高原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拟录取博士研究生名单(申请考核)

808588280 封波10006519901000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非定向申请考核909595280 李超10006519901000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非定向申请考核909595280 张迪10006519901000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非定向申请考核898990275 焦宗戈100065199010004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899293275 王传军10006519901000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非定向申请考核889293260 孟萌萌100065199010006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非定向申请考核858585260 屈婷100065199010007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非定向申请考核959494255 曹媛10006519901000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808590255 谷宾100065199010009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非定向申请考核859090255 郭跃岭10006519901001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非定向申请考核808585255 武晓燕10006519901001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607570265 谢喆100065199040012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流体机械及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506472260 刘济洲100065199040013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流体与声学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605369260 郑俊超100065199040014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526065258 周越100065199040015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808585263 王守辉100065199100016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909592276 程虹100065199100017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888590266 高星100065199100018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定向申请考核909290266 江天云100065199100019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909095272 杨贤达100065199100020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858790270 刘海波100065199100021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909293273 张屾100065199100022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818380232 王健100065199100023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定向申请考核828485260 连文玺100065199100024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757065250 孙磊100065199100025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709095266 刘强100065199100026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889090269 郝梓凯100065199100027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839088256 易越100065199100028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非定向申请考核889194266 刘庆峰100065199100029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定向申请考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 重大研究计划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两类核心基础科学问题,结合我国具有基础和优势的领域进行重点部署,凝聚优势力量,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目标或方向的项目群,并加强关键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集成,以实现若干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向的跨越发展。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正在博士后工作站内从事研究、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条例》第十条第二款所列的科学技术人员不得申请。 重大研究计划分为“培育项目”、“重点支持项目”和“集成项目”三类。“培育项目”资助期限一般为3年,“重点支持项目”和“集成项目”的资助期限一般为4年;“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集成项目”不受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3项限制,主要参与者必须是“集成项目”的实际贡献者,合计不超过9人。申请人应当按照本《指南》相关“重大研究计划”的要求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体现学科交叉研究特征,强调对解决重大研究计划核心科学问题及实现总体目标的贡献。申请书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培育项目”、“重点支持项目”或“集成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相应的“重大研究计划”名称。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重大研究计划申请书使用统一格式,由信息表格及报告正文两部分构成。 一、信息表格:为计算机录入专用表格,包括基本信息、项目组主要参与者和经费申请表三张表格,须按操作提示在指定的位置选择或按要求输入正确信息,应保证信息准确清楚。经费申请表须按照《国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项目摘要(1,000字左右) 简述项目所针对的指南方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课题设置、研究队伍、经费概算。 申请书正文(30,000字左右) 一、立项依据 项目针对的指南方向,项目所面向的我国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等的重大战略需求,项目研究的科学意义,在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问题、引领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方面的预期贡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的可能性。 三、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详细阐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内涵。主要研究内容要围绕关键科学问题,系统、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来详细阐述,重点要突出,避免分散或拼盘现象。 四、预期目标 从对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预期贡献,在理论、方法等方面预期取得的进展、突破及其科学价值,优秀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分别论述。 五、总体研究方案 结合主要研究内容阐述学术思路、技术途径及其创新性,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的特色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行性分析等。 六、课题设置 应围绕项目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合理设置课题。需说明课题设置的思路、各课题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与项目预期目标的关系;详细、具体叙述各课题的名称、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和经费比例等。

七、研究队伍 1.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结构 研究队伍的规模,以及年龄、专业、职称等方面的结构,实验技术人员概况等。研究队伍规模要适度,人均资助强度应在20万元/人年以上。 2.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 分别介绍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的研究背景。包括:工作简历、主要学术业绩,近五年主持的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情况(格式见下表),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代表性论文(不超过5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 3.其他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概况 八、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在所申报项目相关研究方面的工作基础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项目实施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包括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工程等重要研究基地参与情况。 3.项目申报单位近五年承担的与所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的完成情况,与所申报项目的关联和衔接。 九、经费概算 金额单位: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