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结合创新教学模式研究_吕孟荣

产学结合创新教学模式研究_吕孟荣
产学结合创新教学模式研究_吕孟荣

第22卷第1期

2009年3月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Journa l ofHU BEI Co rrespondence U n i versity

V o.l 22N o .1

M a r .2009

产学结合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吕孟荣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收稿日期:2009-03-15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院重点科研项目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SZYZD007.作者简介:吕孟荣(1965)),男,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与企业竞争力。

摘 要:高职教育的改革必须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架构的教学模式,以求建立以地方产业为基础,培养以服务当地经济为目的和为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产学结合的职业教学模式。通过对浙江产业的剖析,对职业创新教学模式进行了理性的哲学思考和/生本思考0。同时也分析了实现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路径。

关键词:浙江产业;产学结合;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 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1-0097-02do:i 10.3969/.j i ssn

.1671-5918.2009.01.048本刊网址:www.hbxb .ne t

一、创新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创新教学模式的哲学思考

知识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启蒙时代主要是为了/启迪思想、增长智慧0;工业时代则是/应用知识0;而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被应用于知识,利用知识来找出如何把现有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0(彼德#德鲁克)由此,知识本身就摆脱了纯哲理思辨的范畴,具有实践的属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本应赋予更多的实践性和生产性知识,西方学者对于知识的分类为高职院校/实用为主、够用为度0的主张找到了合适的注脚。

传统的观念对学校教学的组织框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传统组织理论,把组织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其理论原则特别强调分工原理与专业化原则,是一种封闭的系统观点。到上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代组织理论以西蒙等人为代表,根据系统方法和权变观提出/组织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协作的人群活动系统0,随后出现了开放系统的观点。因此,无论是学校、企业还是其他社会组织,都是社会大系统下的一个小系统,这些小系统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下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只有当这些组织在本系统中处于和谐协调的运行状态时,才能保障该组织群的健康运作。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模式必须有新的突破和创新,以保证本体的良性发展。 (二)创新教学模式的/生本0思考

创新教学模式不仅是学校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学主体学生的客观需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人才观有了新的思考,人才培养不仅要考虑社会的需求,也要考虑个人的发展,新时期对学校培养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培养完人成为新时期的教育要求。

高等教育理应承担社会的教育责任,以/学生为本0应该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成为/又红又专0的高素质社会建设者。将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和谐统一于教学之中。

二、浙江产业的基本概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产业发展呈现出以/块状经济0为

特色的经济模式。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各地从培育/一村一品、一地一业0的特色产业起步,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块状经济。区域块状经济把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集聚起来,产生了良好的外部规模效应。由于产业链的不断延伸,进而推动了浙江产业升级。但从2007年开始,浙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高频的关键词/产业转型、产业升级、技术创新0等。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经济也被推到了浪尖峰顶,危机意识波及上下。200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7)和浙江的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都在关注浙江各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

高职教育的职业化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与当地发展紧密结合。作为一所普通高职院校,我们必须扎根本地的产业,实现教学与产业的互动,把浙江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因子。

/产业升级、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0关键就在人才,浙江省各产业的/产业升级浪潮0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7浙江省/块状经济0发展报告中提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它是区域创新网络的基点,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形成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使之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构建以产学研联合为纽带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行业技术创新基地为主要载体的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体系,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以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为主要方式的政府技术创新调控体系。这就为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注入了产业需求的巨大动力,也为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开辟了道路。三、产学循环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

/产学结合0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接受,并将成为高职院校/职业化0教育的特色之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0的方针是高职办学中的重要指针。所谓/实用0

97

和/够用0都是围绕本地产业的实际要求为尺度的。高等职业教学就是要最大程度去满足并提供这种具有显著地域化特点的职业教育。高职教育模型中,高职教育应在大学教育柜架下,融入产业、行业、职业、企业、实践五个要素,并要使这些要素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中占有较大的权重。

(一)产学结合模式的主要形式

产学研合作运行至今,已经产生了多种模式。按合作主体的关系可分为:(1)校内产学研合作模式)))高职院校根据作业培养目标的需要而建的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产业,既为各种实习提供了基地,又为学校扩大办学创造了物质条件。(2)双向联合体合作模式)))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办专业,依托专业办产业。(3)多向联合体合作模)))职业院校选择现代化程度比较高、与自己所设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进行办学。(4)中介协调式合作是以企业为本模式)))企业结合自身的产业类型,配套开办高职院校,设置针对性比较强的专业培养适用较强的人才。

产学合作模式按其功能可分为:(1)人才培养型合作模式;(2)研究开发型合作模式;(3)生产经营型合作模式。

从上述模式的功能看,人才培养型合作模式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因为这与学校的教学目是相一致的。学校的社会功能就是为了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人才。研究开发型合作模式需要学校具备一定的实验条件和学生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这对于综合性大学开展校企合作更具有可操作性。生产经营型合作面向社会,由于整个合作过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在校企合作的初期,开展起来也会出现各种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协调和支持。当然,这种模式也比较适合高职院校生产或经营型专业的学生。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资源充分共享

传统高等教学的模式是以学科体系作为专业教学的基础,每个专业教学均由学科的基础理论到专业课程的金字塔型教学为顺序,螺旋式推进。但对于高等职业教学来说,这种教学模式不尽有效。以/实用、够用0和职业为目标的职业教学来说,必须突破以学科教学体系的架构,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其他知识学习必须环绕职业技能进行有效配置。形成一个以职业技能为内核、其他知识学习为辅助的圆形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计划上要做必要的调整,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本着/宽基础、活模块、精专业0的思想,冲破专业的限制,以社会需求为主,在基础课的基础上,加入专业课、选修课以及跨专业选修课,保证在学够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围绕市场需要的课程的编排。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的需要,实现跨专业课程的知识融合,充分的满足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需要。各系之间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进一步提高教学资源的运行效率。

我院的创业园教学模式,在全国引起较大的反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创业园各企业本身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实体,参与创业的主体来自各个专业。在创业过程中要求学生除了专业的知识外,还必须拥有如市场的判断力、产品开发的能力、宣传营销的能力、人际的沟通能力、真实社会的处理问题的协调能力等。在职业中必须拥有的基本素养,在各系专业中,无论是理论和实践课程中多没有涉及。跨专业的知识也被严重的割裂了,如营销的学生没有基本的财务知识;财会专业的学生读不懂电器销售的发票。因此,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组织结构,重新构建学业考核系统,增加学生职业能力、交际能力、个性品格等的考核。在职业教学中如能有意识地融合专业的知识,使学生以模块式方式进行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形成核心的竞争能力和就业能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以专业为基础实现产学结合

高职院校要服务本地产业,实现教育的服务功能。专业是实现与产业结合的共鸣点和桥梁,也是产学结合的现实路径选择。如2008年我院的酒店管理专业首期/雷迪森班0的33名学生就是以酒店管理专业为基础,与杭州国际大厦旅业集团联合办学,以/订单式0实现的/双向联合体模式0的校企合作范式;信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阿里巴巴公司进行专业顶岗实习;应用工程学院空调工程技术专业08级新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转到了工厂。该专业08级学生将在以生产制冷压缩机为主打产品的浙江商业机械厂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从以前的/旁观0,变成了/真枪实弹0地操练。浙江商业机械厂就把学生作为新引进的工人一样对待,工厂对这些/新员工0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入厂教育,包括安全操作教育、厂纪厂规教育、文明操作教育。通过实际操作,以往书本上抽象的原理变得/立体化0、/具体化0,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面对市场、面对客户、面对产品的全真性的工作实践,不仅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也拓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结构,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如合作、敬业、责任感与吃苦耐劳的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合我校各专业的特点,充分利用浙江产业的现实基础,如动漫专业就可以充分利用我校在杭州区位优势,抓住杭州着力推动产业升级的有利时机,积极与/动漫之都0等诸多创意园建立产学互动、优势互补的产学研基地。

(四)以产业为依托实现互利多赢

职业教育主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促进劳动就业服务。陆素菊在对中国职业教育的七大区域中的五大区域进行实证研究后,提出了上述观点。她还指出,职业教育带有明显的地域化特征。即职业教育的开展必须以本地的产业为依托,为本地的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我院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必须以浙江产业的结构作为背景。使现有教学资源的教学效率最大化。面对浙江小企业多,产业规模不大,市场流通业发达和外向型企业多等特点,研究浙江企业的用人特点和企业需求,积极制定符合产业标准的课程教育体系。使学生能在/够用和实用0的框架下,实现就业的/无缝对接0,从而使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从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共同获益,互利多赢。

参考文献:

[1]都本伟.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李迪蓉.从经济发展与职业关系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

98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第22卷第1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