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修辞色彩的量词

含修辞色彩的量词

含修辞色彩的量词

一抹红云一叶扁舟一腔热情一弯残月一线清溪一层欢笑一声叹息一闪电光一瓣绿意一口长剑一帘绿色一星灯火一片迷蒙一眼清泉一带假山一方和平一缕情思一柱喷泉一泓宁静一丝春风

词语的形象色彩

不可忽视的汉语教学——词语的色彩 词语的形象色彩是指很多词语用于解释普遍存在的概念意义外,还同时具有形象感,它们通过人们的感官如视觉、听觉、味觉等诱发人们的联想,给人以生动可感的形象感。例如:猫头鹰这个词就比较形象地反映出这种鸟头部像猫的特点;哗啦啦,是人耳边回现出流水的声音;而甜丝丝会让我们如同品尝到了甜味的食物。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例子,可见词汇的形象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的。 正由于应用广泛,有形象色彩的词很丰富,所以对这些词的分类显得有点困难。本文将采取兰宾汉先生对具有形象色彩的词的分类,即将它们分成形感、动感、色感、声感这样四类。下面分别加以形感:有些词的意义能给人十分具体的形象。如佛手、木耳、浪潮,大家眼前会浮现出这种事物的整体的形状。木耳是一种长在腐朽的木头上的一种可供食用菌类,形状像人的耳朵;浪潮顾名思义,想浪花一样的潮流;这是对事物整体情状的比喻。又如喇叭花、鹅卵石,灯笼裤、斑马线则是在对事物的性状的比喻之后加上了一个类名。斑马、驼背、白头翁是对描摹事物的突出的特征等等。它们的突出的特点即是让人们很容易地联想到所指事物的外在形状,我们称之形感。 色感:有些词的意义给人以鲜明的色彩感。如血红让人联想到血的颜色;草绿则浮现出一片青草的的画面,联想到充满生机的绿,还有鹅黄、橘红等。具有色感的词多为形容词,比如ABB式的白茫茫,红彤彤,绿油油,金灿灿等;又如ABC式的白呲咧、血呼啦;还有A 里BC、A不BC式的,如血里呼啦,白不呲咧;还有ABCD式的如黑咕隆咚。这些词当中的词缀部分意义很虚,但它们结合在一起具有描摹性,给人们造成一种很模糊的印象,从而给人一种形象感。 动感:有些词的意义能让人产生特殊的动感。如席卷,会让人联想到用席子卷的这样一系列的动作,从而给人一动作快,范围大的感觉。而蚕食则让人们想到蚕不分昼夜沙沙吃蚕叶这样的动作行为,从而给人一种连续不断地侵食这样一种动感。这样的词还有摇曳、撞车、碰钉子、炒鱿鱼等。一些带如字的词常带有动作感:暴跳如雷、血流如注、泪如雨下、不绝如缕等。象点头哈腰、东倒西歪、俯首帖耳等次也是对存在事物的动作状态的直接的描写。声感:有些词能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觉。这些词多为拟声词如呵呵,哈哈,嘻嘻,啧啧,喔喔,咩咩等。还有ABB式的如笑哈哈,笑嘻嘻,轰隆隆,哗啦啦;A里BC式的如稀里哗啦等,看到这些词自然会联想到自然界的一些声音,这也是其形象色彩的特点之所在。 当然,这只是众多对具有形象色彩意义的词的分类中的一种,而且也只是一种大至的分类,比如有的词就不只属于其中的一种,而是兼具两种甚至是多种形象色彩。如银河是因为看起来像一条白色的河而得名,它的意义中就包含了形感和色感两种形象色彩。有如扑啦啦,既有拍翅膀的动感又有拍翅时的声音的形容,也兼具两种形象色彩。 不仅仅是词,在词汇系统中的固定语中的一些成语同样具有形象色彩。例如狼吞虎咽明显是对动作的描摹,具有很强烈的动感;又如羊肠小道则是很典型的对于事物形状的描绘,具有形感。其它的成语如坐如针毡、骨瘦如柴、口若悬河等。还有一些成语以其呈现的整体的画面共同显示它的形象色彩。如隔岸观火,会使人的头脑中浮现一幅画面,隔岸是空间位置,观火是动作行为,如果接受者再补充一个动作行为的主体,就形成了这幅整体的画面。这是由于固定语的内部结构相对来首比较复杂,所呈现的信息量较大,因而信息的叠加呈现出了整体的画面,这个画面对整个成语的理解起着烘托得作用。如按下葫芦浮起瓢、拨云见日、兵临城下等。还有一些词语,其表层的给接受者提供两个形象单位二者结合在一块儿很容易使人想起它的深层的涵义,这一类成语形象感的形成和我国古典诗歌中意境的形成非常相似,既由表层的关系使人联想到深层的意蕴。如南辕北辙,辕向着南边而辄却朝着北,想去南边而却走向了北边,比喻行动和初衷是相违背的。如果对这个成语稍加体会其深沉含义是

六种基本颜色词的文化蕴含

六种基本颜色词的文化蕴含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中最灿烂的元素,而颜色词作为词汇家族中尤为活跃的一份子,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如今,运用颜色词表达人的感情、心态及看法已成为英汉语言中共有的文化现象。本文就英汉两种语言中六种基本颜色词的不同文化蕴含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于英语学习者更深入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避免在日常交际中队颜色词的误用,以期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颜色词,英语,汉语,文化蕴含 1.颜色词的概念及分类 英汉两种语言把颜色词大致分为三类:basic color words(基本颜色词),color words with colors of objects (实物颜色词)和color words in shades(色差颜色词)。 (1).基本颜色词 基本颜色词是专门用于描绘事物色彩的词。它们代表的基本颜色幅度较宽,因而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在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英语中常见的基本颜色词均可在汉语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基本颜色词:red(红),orange(橙),yellow(黄),green(绿),indigo(青),blue(蓝),purple(紫),black(黑),white(白)。(2).实物颜色词 实物本身具有突出醒目的颜色,其名称不但可以代表该实物,还可以指称一种颜色,把用自然界物体的本色来表示颜色的词,叫做实物颜色词。实物颜色词可以使语言表达具体准确、形象生动,能描绘出基本颜色词难以描绘出的浓淡明暗不同的色调。就数量而言,实物颜色词远远多于基本颜色词,大多数英语实物颜色词均可在汉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词语。例如:silver(银白),gold(金黄),peach-pink(桃红)等等。(3).色差颜色词 色差颜色词是指来自太阳的自然光或白光照射在各种颜色上有深浅明暗之分,英语中用shadow来表示这类颜色的细微色差。这类的词语有:(1)表深浓:deep/dark;(2)表浅淡:light/pale。 2.英汉颜色词的文化蕴含 由于颜色词最初源于人们对于他们所熟悉的自然景物的认识与理解,提起某事物,人们常能想到它的颜色,而提起某种颜色,又常会让人想起某些特定的事物,因而我们说颜色词具有很强的联想性。下文将以“红、白、黄、绿、蓝、黑”这六种最基本的颜色词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心理上产生的联系意义、象征意义、褒贬意义、蕴含意义等方面进行比较。 (1).红色(red)——人类最古老的颜色 红色视觉刺激强,让人觉得活跃、热情、有朝气。在人们的观念中,红色往往与吉祥、好运、喜庆相联系,它便自然成为一种节日、庆祝活动的常用色。同时红色又易联想到血液和火炮,有一种生命感、跳动感,还有危险、恐怖的血腥气味的联想。 ①.红色在汉语中的文化蕴含 汉民族历来有崇尚“红”的民俗和观念,汉文化中的红色源于太阳,我们的初祖在祭祀过程中,对阳光有一种本能的依恋和崇拜,于是红色的吉祥、喜庆、欢乐之义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在春满喜庆的日子里,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上,人们将红色用到了极致,红色的地毯,红色的蜡烛,红色的盖头,红色的喜字等等,这些都寄托着对新人美好的愿望,希望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过春节时,人们喜欢把屋里屋外打扮的红彤彤的,红色的吊钱、红色的春联和红色的炮竹等等,处处洋溢着喜悦和吉祥。 在中国古代,通常以红色为“贵”。例如,达官贵人的住宅是“朱门”,他们穿的衣服是“朱衣”,显贵们坐的车子是“朱轩”。 另外,红色还代表顺利和成功,例如“披红”“开门红”“满堂红”等。由此还可引申出“红”的另两种象征意义:一种是受社会好评、受上级领导的重视,比如“大红人”、“红得发紫”、“红极一时”等。一种是表示羡慕、嫉妒的含义,如“眼红”。 通常,红色与血的颜色相同,而革命往往有流血,因此在汉文化里,红色代表革命、进步和正义,诸如在中国古代戏曲中用红色脸谱象征忠义的品行。现代汉语中“赤”和“红”表示“忠诚”,如“赤胆忠心”,红色娘子军、红色根据地、红军、又红又专等等词语均含此义。 ②.Red在英语中的文化蕴含

英语修辞手法的解释和例句

英语修辞手法的解释和例句 1.Simile 明喻 明喻是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 标志词常用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等. 例如: 1>.He was like a cock who thought the sun had risen to hear him crow. 2>.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3>.Einstein only had a blanket on, as if he had just walked out of a fairy tale. 2.Metaphor 隐喻,暗喻 隐喻是简缩了的明喻,是将某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通过比较形成. 例如: 1>.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 is a bad supper. 2>.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3.Metonymy 借喻,转喻 借喻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事物,而使用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名称. I.以容器代替内容,例如: 1>.The kettle boils. 水开了. 2>.The room sat silent. 全屋人安静地坐着. II.以资料.工具代替事物的名称,例如: Lend me your ears, please. 请听我说. III.以作者代替作品,例如: a complete Shakespeare 莎士比亚全集 VI.以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念,例如: I had the muscle, and they made money out of it. 我有力气,他们就用我的力气赚钱. 4.Synecdoche 提喻 提喻用部分代替全体,或用全体代替部分,或特殊代替一般. 例如: 1>.There are about 100 hands working in his factory.(部分代整体) 他的厂里约有100名工人. 2>.He is the Newton of this century.(特殊代一般) 他是本世纪的牛顿. 3>.The fox goes very well with your cap.(整体代部分) 这狐皮围脖与你的帽子很相配. 5.Synaesthesia 通感,联觉,移觉

修辞手法的分析

对《荷塘月色》的修辞手法的分析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20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一、引言 (2) 二、词语的选择 (2) (一)动词 (2) (二)形容词 (2) (三)量词 (3) 三、句式的组织 (3) 四、月色的运用 (4) 五、比喻的运用 (5) 六、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6)

摘要《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代表作,这篇散文我们高中时也曾学过,但是我想从修辞学的角度来欣赏这篇美文的典范。而本文就从修辞赏析的角度来说一下我对这个作品进行的解读。 关键词:修辞;审美;赏析;

一、引言 《荷塘月色》是抒情散文的代表,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所以这篇文章往往是修辞赏析的代表。通过赏析,不仅能够理解到作者的修辞手法,更能够体会对景物的细腻描摹。可以说,《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写景细腻流畅,传情委婉动人,情景交融中,令我们动容。 二、词语的选择 (一)动词 我从课本上找到了下面一些句子:1.“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们可以看出“拍”“哼”是写妻子哄孩子睡觉的动作,很真切再现生活,很传神。2.“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我们可以看出“带”上门这一动词更显出动作的细心周到。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受用”是享受、享用之意,比“欣赏”相比更突出当时作者的内心感受,而这样的用词比较符合当时人物的心境和上下文的语境。 (二)形容词 我从课本上找到“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幽僻”二字,写出小路的幽静和偏僻;寂寞则更富意味。作者不说内心孤寂,而说小路冷清,把自己的寂寞之情寄于“幽僻”、“寂寞”的路,这多么好的修辞写法。

量词的正确使用

量词的正确使用 2016-02-23 09:51 来源:中国日报网 其实,对于小伙伴们来说,英语量词(measure words)就是小菜一碟,无非根据事物形状、容器、容积、状态分成几类,多看多记就能掌握。 背会下面几组相对固定的量词搭配,灵活的搭配也可以举一反三,信手拈来啦。 生活用品 an article of clothing 一件衣物 a roll of toilet paper一卷卫生纸 a ball of wool 一个毛线球 a pane of glass 一块玻璃 a roll of newspaper 一卷报纸 a bar of soap 一块肥皂 a tube of toothpaste 一支牙膏 a packet of cigarettes 一盒香烟 a stick/piece of chalk 一支粉笔 a pad of paper 一叠纸 动物、人 a pack of dogs 一群狗 a troop of monkeys 一群猴子

a brood of chicks 一窝小鸡 a plague of locusts 一群蝗虫 a swarm of bees 一群蜜蜂 a gang of elks 一群驼鹿 a school of fish 一群鱼 a pack of wolves 一群狼 a herd of cattle 一群家畜 a flock of birds一群鸟 a gang of thieves 一帮小偷(贬义) a choir of singers 一个唱诗班 a mo b of demonstrators 一群示威者 a troop of soldiers 一队士兵 a crew of sailors 一组船员 食品 a scoop of ice cream 一个冰淇淋球(注意,不可用ball)a slice of pizza 一块披萨 a bar of chocolate 一块巧克力 a loaf of bread 一个面包 a grain of rice 一粒米 a sack of potatoes 一袋土豆 a cube of sugar 一块方糖

汉语的基本颜色词:青与苍

基本颜色与“青”、“苍” 冯文丽,孔秀祥 内容提要:文章介绍了泰勒《语言学的范畴化》一书中关于世界语言中的基本颜色词的结构主义观点,并用“基本颜色词”理论来分析汉语中“青”色与“苍”色,认为“青” “苍”所代表的核心颜色是超越常规的颜色三平面的,其核心平面是指发出所描述的颜色的物体的生命阶段状态。 关键词:基本颜色词,核心颜色,青,苍。 作为客体存在的光和色可以用三个物理参量,即色度,灰度,亮度来测定和描写。色度是对各种波长光的比例的测度,灰度表示黑白两端之间的各种梯度变化,亮度指光线的总量。色度还可以进一步用三原色来加以分析。 泰勒《语言学的范畴化》一书中说:“有人估计,人类的眼睛能区别的颜色种类不少于 7,500,000种,这个巨大的可见颜色区域构成一个三维连续体。它由色度(反射光的波长)、亮度(反射光的数量)和灰度(白色的相对渗透量)三个参数决定。” 用这三个参数来分析各语言的颜色词,我们将看到很多的不一致: “有关不同语言间在颜色词上的不匹配,有一些很有名的例子:俄语没有为“兰色”设一个词;goluboy“浅兰”和 siniy“深兰”是不同的颜色,而同一种颜色是不存在差别的;Brown(棕色)在法语中没有相应的单词,被英语Brown所指代的那段颜色在法语中可能会用brun,marron 甚至jaune来表达;威尔士语中的 glas 翻译成英语就变成 blue,green 或者就是 grey。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那些在其他语言中没有确切对应词的不仅仅是单个的颜色词,而是一整套的颜色词不能与其他语言的相符合。班图(Bantan)语总体上颜色词非常贫乏,例如桑加(tsonga)语仅有七个基本颜色词.这些词与它们大致相当的汉语词对列如下: nitma: 黑色 xitshopana: 黄色,橙色 rikuma: 灰色 rihlaza: 兰色,绿色 basa: 白色,米色 ribungu:暗棕色,暗淡的黄棕色 tshwuka:红色,粉红色,紫色 桑加语在黑-灰-白维度上的划分,其基本方法与英语一致。然而在色度上它仅分出三个范畴(tshwuka,xitshopana,rihlaza)而英语则至少有六个(purple, red, orange, yellow, green, blue)。桑加语有ribungu,在另一个方面,是关于在黄-橙-棕区域低亮度颜色的一个特殊词.我们不必到非欧洲语言中去寻找与英语词汇很不一致的例证.较早的欧洲语言中典型地反映出颜 色词汇上的局限性,这与现代英语体系形成强烈对比,请看古典拉丁语的颜色词albus: 白色 candidus: 明亮,发亮的白 ater: 黑色 niger: 发光的黑色 ruber:红色,粉红色,紫色,橙色,淡棕色 flavus:黄色,亮棕色,金红色 viridis:绿色 caeruleus:蓝色 在这里,我们发现表现色度的词象桑加语一样非常有限。在另一方面,拉丁语对处于黑白之间的亮度加以区分,这一点在英语中是付诸缺如的。” 从这些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不同的语言在颜色编码上对三个参量的处理是不平衡

英语谚语中的修辞手法

浅析英语谚语中的修辞手法 摘要:所谓英语谚语,类似于汉语谚语,它是英语国家民间流行的简短而又具备一定劝诫意义的语句,英语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描述生动,非常容易把握,因此,被广泛流传下来。本文借鉴国内外对于英语谚语中的修辞手法的已有研究成果,并且通过生动的实例来继续对于英语谚语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英语谚语;修辞手法;拟人;典故;重复;首韵;讽喻一、引言 翻阅英语谚语,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英语谚语通过修辞手法来实现了“包装”,在音、形两个层面上都独具特色,给人的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通常情况下,英语谚语惯用拟人、典故、重复、首韵、讽喻等修辞手法。接下来,本文将对于英语谚语中的这些修辞手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英语谚语中的拟人修辞手法 英语谚语中的拟人修辞手法将人以外的无生命之物或有生命之 物当作人来描写,并将其写得既有人的动作,又有人的思想感情,有时也将人比作动物或事物,因此,增加了生动感和表现力。在英语谚语中的例子如下:(1)a cock is valiant on his own dunghill. 夜郎自大。(2)straws show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草动知风向。通过英语谚语中的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赋予某些词语不同于本义的新义,使其语言生动、形象,更具有感染力,给读者与读

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英语谚语中的典故修辞手法 所谓英语谚语中的典故修辞手法就是指,许多英语谚语是来自于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名言的。在英语谚语中,许多谚语来来源于古典文学作品,更准确地说,有如下几种来源:希腊神话、圣经、伊索寓言以及文学巨匠的作品。英语国家的许多谚语都最早记录在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当中,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能够体现出典故英语谚语的丰富内涵和语言风格,同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些来自英语典故的谚语的汉语翻译既要能较完整地表达其在原典故中的寓意,又要能为广大的中国读者所接受。例如:(1)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不和之因;祸根。(2)the heel of achilles 亦作the achilles’’ heel.唯一弱点;薄弱环节;要害。(3)helen of troy .直译”特洛伊的海伦”,源自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4)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锡拉和卡津布迪斯之间———在两个同样危险的事物之间:一个人逃出一种危险,而又落入另一种危险。(5)to meet waterloo.倒霉;受毁灭性打击;灭顶之灾。 四、英语谚语中的重复修辞手法 重复也叫反复,也就是为了强调某一个思想、突出某一种感情,对于英语谚语中的重点词、重要概念进行重复,从而吸引读者来关注,让读者能够记忆深刻。英语谚语中的重复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浙大远程教育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作业答案全集

语法修辞 1.“火车在广矛盾田野上蜿蜒前进,收过秋的田野,显露出疲惫的黄褐色。”应用了(C移就)辞格。 2.下列四组词中,一般能受“不”修饰的是(A 动词、形容词)。 3.下列短语中结构关系相同的一组是(D 走或留、书本钢笔)。 4.“虽然生活很艰辛,但活泼可爱的小女儿成了他的开心果。”用的辞格是(C 暗喻)。 5.“经过这次交流,使我们深切地理解了对方的苦衷。”一句里的语病是因为(C 成分残缺)引起的。 6.“知道那个不好消息后,心中的阴云就一天天变得厚重起来。”用了(D 借喻)。 7.下列单位中,可以是语素,也可以直接充当词的是(B 书)。 8.“倒装”这中现象只能出现(D 句子)单位中。 9.语体是(D 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特定的社会领域相应的功能特征体系。)。 10.下列短语中,属于多义的是(C 我们要学习文件)。 A 去玩 B 你为什么这样说 C 我们要学习文件 D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11.下列四组词中,词性相同的一组是(C )。 A 现在、已经 B 红、绿化 C 的、着 D 突然、忽然 解释:“突然”是形容词,除了做状语以外,还能作定语、谓语、补语。“忽然”是副词,只能做状语。 12.下列短语中与“买了一本”结构关系一致的是(D 写了一句)。 13.“线儿缝在军衣上,情意缝进我心里。”用了(A 拈连)辞格。 14.“揭露10家对华贸易友善的美国公司。”中的“揭露”使用不当的原因在于(C 感情色彩不妥)。 15.超常修辞一般不常见于下列(D 公文公告)语境中。 16.下列用了关联词,但不属于复句的是( A )。 A 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忘却他心中的不快。 B 只有你来了,我们才可以出发。 C 因为下雨,车子也开不起来了。 D 他一来,会场的气氛就完全不同了。 17.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D 组合能力)。 18.下列四组词语中,用主谓式方式构成的有(C 肉麻)。 19.在下列语体中辞格应用频率和类型最丰富的应为(A 文学) 20.“他是我们村出了名的勤快人——一件衣服能穿一个月都不洗。”使用的辞格是(B 反语)。 21.下面句子中“看起来”应看作句子一般成分(而不是特殊成分)的是(C )。 A 看起来要下雨了 B 她看起来要倒下了 C 书一到手,他就看起来了。

汉语量词与英文用法对照

汉语量词与英文用法对照 (Comparison betweenChinese Words of Measurement and Their English Equivalents) 量词是现代汉语11类词中的一种,运用非常普遍,大约有500多个量词。除了表“量”以外,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习惯搭配。即使是华人也有弄错的时候,学中文的外国人更是头疼。所以正确认识量词,准确翻译汉语量词也是很重要的。英语中没有像汉语这样的“量词”分类,但有类似的用法和修辞结构,如quantitive determinatives(量词限定词),portative (量词),quantifiers(量词)。它们之间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因而,本节以一定的版面来分析其不同结构和用法,不过,更多的还是靠读者自己潜心收集认识,才能掌握如何翻译。 1、一群 一群人a crowd/group/multitude/throng/army/team/class of people;a gang/swarm/horde/pack/band of people(in a derogatory way) troop通常指聚在一起活动的、生气勃勃的一群人。如: a troop of demonstrators/shoppers/visitors bevy特指女性的“一群”,有时指鸟类,尤指鹌鹑或云雀。如: a bevy of actresses/young women/ladies/shop girls/quails 表贬义的“一群”有:a mob of angry people/rioters/slaves/liars/blackguards horde原意为游牧部落,通常含有轻蔑色彩: a horde of lazy-bones/swindlers/locusts/hooligans band;gang常指“帮”: a band of robbers/gangsters/thieves/outlaws a gang of criminals/slaves/prisoners 一群牛、象、马、天鹅a herd of cattle/elephants/horses/swans 一群鸟a flock of birds/geese/hens/goats/swallows/sheep/chickens 一群猎狗a pack of hounds/wolves/grouse 一群狐狸a skulk of foxes 一群狮子a pride of lions

略谈色彩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功用

略谈色彩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功用 色彩,本是绘画用语。语言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接以色彩来描绘客观事物,却可以通过对色彩的描述,在读者脑海中唤起逼真清晰的视觉形象,产生对色彩的美感联想,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客观世界千变万化,现实生活五彩缤纷。作家们对色彩词有着独特的艺术追求,他们在作品中充分利用色彩词,从而达到烘托气氛、表露情感、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色彩的魅力是无穷的,色彩词的运用表明了作家对艺术、对美学的追求。色彩,不仅能使读者感受到优美的形象、新鲜的意境、动人的情趣,还可以为文章刻画人物、揭示主旨服务。可以这样说,色彩,就是思想。 一、运用色彩词确定基调,揭示主旨 色彩词的运用首先表现在作家对大自然景物的真实描绘中,他们选用缤纷的色彩调配成一幅幅色彩丰富的画面,通过对色彩的描述来确定作品中画面的基本色调,给作品染上恰当的底色,以达到为主题思想服务的目的。例如,巴金《海上日出》里面的一段文字:“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半边脸,红真是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里,红色成为了显示主题的色调,红色与作者追求光明、向往光明的主观情感相吻合。作者借助对日出红色的描述,来突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其中活动着的红色寓意真切,使人感觉到新的生活就像活动的红色的日出一样,将要展现于人们的面前,使文章的主题骤然间鲜明生动起来。 二、借助色彩词展示人物命运和社会现实 色彩词不仅可以刻画景物,突出事物特征,渲染丰富意境,还可以刻画人物形象,把作者对人物的理解和对社会的批判统一起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故乡》里的两段描写中受到启发。一段是对少年闰土的描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

词汇的形象色彩

词汇的形象色彩与对外汉语教学 词语的形象色彩是指很多词语用于解释普遍存在的概念意义外,还同时具有形象感,它们通过人们的感官如视觉、听觉、味觉等诱发人们的联想,给人以生动可感的形象感。例如:猫头鹰这个词就比较形象地反映出这种鸟头部像猫的特点;哗啦啦,是人耳边回现出流水的声音;而甜丝丝会让我们如同品尝到了甜味的食物。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例子,可见词汇的形象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的。 正由于应用广泛,有形象色彩的词很丰富,所以对这些词的分类显得有点困难。本文将采取兰宾汉先生对具有形象色彩的词的分类,即将它们分成形感、动感、色感、声感这样四类。下面分别加以阐释: 形感:有些词的意义能给人十分具体的形象。如佛手、木耳、浪潮,大家眼前会浮现出这种事物的整体的形状。木耳是一种长在腐朽的木头上的一种可供食用菌类,形状像人的耳朵;浪潮顾名思义,想浪花一样的潮流;这是对事物整体情状的比喻。又如喇叭花、鹅卵石,灯笼裤、斑马线则是在对事物的性状的比喻之后加上了一个类名。斑马、驼背、白头翁是对描摹事物的突出的特征等等。它们的突出的特点即是让人们很容易地联想到所指事物的外在形状,我们称之形感。 色感:有些词的意义给人以鲜明的色彩感。如血红让人联想到血的颜色;草绿则浮现出一片青草的的画面,联想到充满生机的绿,还有鹅黄、橘红等。具有色感的词多为形容词,比如ABB式的白茫茫,红彤彤,绿油油,金灿灿等;又如ABC式的白呲咧、血呼啦;还有A 里BC、A不BC式的,如血里呼啦,白不呲咧;还有ABCD式的如黑咕隆咚。这些词当中的词缀部分意义很虚,但它们结合在一起具有描摹性,给人们造成一种很模糊的印象,从而给人一种形象感。 动感:有些词的意义能让人产生特殊的动感。如席卷,会让人联想到用席子卷的这样一系列的动作,从而给人一动作快,范围大的感觉。而蚕食则让人们想到蚕不分昼夜沙沙吃蚕叶这样的动作行为,从而给人一种连续不断地侵食这样一种动感。这样的词还有摇曳、撞车、碰钉子、炒鱿鱼等。一些带如字的词常带有动作感:暴跳如雷、血流如注、泪如雨下、不绝如缕等。象点头哈腰、东倒西歪、俯首帖耳等次也是对存在事物的动作状态的直接的描写。声感:有些词能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觉。这些词多为拟声词如呵呵,哈哈,嘻嘻,啧啧,喔喔,咩咩等。还有ABB式的如笑哈哈,笑嘻嘻,轰隆隆,哗啦啦;A里BC式的如稀里哗啦等,看到这些词自然会联想到自然界的一些声音,这也是其形象色彩的特点之所在。 当然,这只是众多对具有形象色彩意义的词的分类中的一种,而且也只是一种大至的分类,比如有的词就不只属于其中的一种,而是兼具两种甚至是多种形象色彩。如银河是因为看起来像一条白色的河而得名,它的意义中就包含了形感和色感两种形象色彩。有如扑啦啦,既有拍翅膀的动感又有拍翅时的声音的形容,也兼具两种形象色彩。 不仅仅是词,在词汇系统中的固定语中的一些成语同样具有形象色彩。例如狼吞虎咽明显是对动作的描摹,具有很强烈的动感;又如羊肠小道则是很典型的对于事物形状的描绘,具有形感。其它的成语如坐如针毡、骨瘦如柴、口若悬河等。还有一些成语以其呈现的整体的画面共同显示它的形象色彩。如隔岸观火,会使人的头脑中浮现一幅画面,隔岸是空间位置,观火是动作行为,如果接受者再补充一个动作行为的主体,就形成了这幅整体的画面。这是由于固定语的内部结构相对来首比较复杂,所呈现的信息量较大,因而信息的叠加呈现出了整体的画面,这个画面对整个成语的理解起着烘托得作用。如按下葫芦浮起瓢、拨云见日、兵临城下等。还有一些词语,其表层的给接受者提供两个形象单位二者结合在一块儿很容易使人想起它的深层的涵义,这一类成语形象感的形成和我国古典诗歌中意境的形成非常相似,既由表层的关系使人联想到深层的意蕴。如南辕北辙,辕向着南边而辄却朝着北,想去南边而却走向了北边,比喻行动和初衷是相违背的。如果对这个成语稍加体会其深沉含义是

英语谚语修辞手法

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征 英语谚语在“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的定义是谚语是受大家欢迎而短小的建议和警告的警句。英语谚语有很长的历史,它是人们在生活中对抗自然的经验,英语谚语的特征是言简意赅,富涵哲理。 英语谚语由于使用简单的词而易于理解,由于韵律的和谐而易于背诵,由于生动的比较和描述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诚如罗素所言“谚语乃以一人才华表达众人智慧”,弗朗西斯·培根也说过:“一个民族的天才、智慧和精神寓于它的谚语之中。” 英语谚语的内容包括许多:政治、社会、地理、国家习俗、历史和文化,它是帮助我们深刻理解英语国家的宝贵钥匙。一些谚语含有人类生活的哲学事实,如“Life is long if it is full”翻译成汉语即“生活充实,生命长久。”一些谚语与学习和工作有关,如“If you lie upon rose when young,you lie up on thorns when old.”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些与镇定及人际关系有关,如“Better die standing than live kneeling.”即“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其他的与家庭和社会有关,如“He who keeps company with a wolf will learn to howl.”即“近墨者黑。”英语谚语不仅含有许多哲学理论,而且还被认为是语言和修辞艺术的珠宝屋。通过研究英语谚语中的修辞手法,我们能够理解和学习英语民族人们表达观点和描述事物的技巧和方法。 修辞学是有效使用语言的艺术。修辞手法在英语谚语中起了

很重要的作用。是修辞美化和人化了英语谚语。正因为人们在英语谚语中使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才使得英语谚语迷人而令人难忘,才使得谚语精确表达事物的本质和深奥的真理。 有如下修辞手法被使用在英语谚语中: 1.比喻 比喻最频繁使用在英语谚语中,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讽喻以及转喻。它有许多形式帮助人们有效地表达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如:“March comes in like a lion and goes out like a lamb.”(三月天气来如猛狮,去如绵羊),此是明喻(simile)。 又如:“Books,like friends,should be few and well chosen.”(书籍如朋友,宜少宜精选。)明喻通过将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进行对比,生动地表达深奥的意义。 再如:Speech is silver,silence is gold(说话是银,沉默是金);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金钱是万恶之源)。此是暗喻(metaphor),暗喻尽管用词少,但更有意义。所以,充分理解暗喻是一个更复杂的过程。 讽喻(allegory),通过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意义。启示并引导人们理解事物精髓以及深奥的哲理。如: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趁热打铁)它暗示说,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有利时光获得成功。再如No rose without a thorn.(玫瑰都有刺)说明有快乐就有苦恼。用玫瑰象征美好的事物,而用刺表示其对立面,浅显易懂。

英语量词用法大全

英语量词用法大全 常用语法 场景1:当和外国友人走在公园,突然看到一群鸽子。这时候你是不是就会说:There are many pigeons 或者a lot of呢?想再高大上一点吗?Sam, look! There is a flock of pigeons over there. 场景2:当说三张纸的时候,是不是很习惯说:“three papers”?错了哦。paper 是不可数名词。正确说法是:three pieces of paper。 ◆◆量词用法整理+讲解◆◆ 量词可以用于描述可数名词比如a herd of elephants(一群大象), 也可以描述不可数名词;比如three pieces of paper(三张纸) 1、描述一群...量词+群+of+名词 一群人a/an crowd/group/army/team/of people; 一群牛、象、马、天鹅a herd of cattle/elephants/horses/swans

一群鸟、鹅、母鸡、羊、燕子a flock of birds/geese/hens/goats/swallows 一群猎狗、狼a pack of hounds/wolves 2、描述一丝/点/层 一丝怀疑a shadow of doubt 一线未来之光a glimpse of future 一缕月光a streak of moonlight 一层霜/雪/糖霜a layer of frost/snow/cream 3. piece块;片;段;项;件;篇;首;幅;张 a piece of bread/paper/wood/furniture/land/advice/news/meat /cloth/music... 4、英译“一阵” 一阵哭泣/喝彩/炮击/ 雷声

《呐喊》《彷徨》中色彩词的运用与作用

平顶山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生论文《呐喊》《彷徨》中色彩词的运用与作用杨慧静 目录 引言 (1) 一、《呐喊》《彷徨》中色彩词的分类 (1) (一)描写人物外貌、衣着的色彩词 (1) (二)描写客观景物的色彩词 (3) (三)描写人物外貌特征的色彩词 (4) 二、《呐喊》《彷徨》中色彩词的特点 (4) (一)深沉、冷峻 (5) (二)轻松、欢快 (6) 三、色彩词在《呐喊》《彷徨》中的作用 (6) (一)人物外貌、衣着色彩词展现人物命运的变化 (7) (二)自然景物色彩词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8) (三)指代人的色彩词突出人物特征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引言 色彩词是根据词的概念意义划分出来的,不属于汉语语法上的分类,它的主要作用是描写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色彩状态。在汉语的词汇系统中,色彩词是作为表达色彩概念的一类特殊的词出现的。 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方法是借助描绘客观事物的色彩,能够给读者的视觉造成强烈的冲击。世界上客观存在的事物,人们首先看到的往往是它的色彩,以此来唤起人们对美的感受。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1],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尽管不能直观的再现画面中的色彩,却可以使用作为媒介语的色彩词来引起读者对画面的情感体验,达到将抽象的文学语言转化为充满色彩的画面的目的。自古以来,很多睿智的学者都意识到色彩的艺术美以及色彩描写对读者的强大感染力,所以,很多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巧妙地运用色彩词,用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审美效果。著名的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中,就经常运用色彩词来塑造人物形象,描绘客观景物,渲染环境气氛,抒发主观情感。 一、《呐喊》《彷徨》中色彩词的分类 汉语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富有色彩的词。“《说文解字》糸部关于丝帛的色彩词就有24个,例如‘红、绿、紫、绛(深红色)、绯(鲜红色)、绀(深青色)、绢(白色)、缇(丹黄色)、缁(黑色)、素’等。”[2] 本论文用于研究分析的色彩词选自于鲁迅的《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包含《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等25篇中短篇小说。根据鲁迅运用色彩词对小说中人物形象、客观景物的描绘,我将其中的色彩词进行以下分类。 (一)描写人物外貌、衣着的色彩词 1、描写人物脸色的色彩词:青,青白,铁青,青面(獠牙),黑,灰黑,灰,灰黄,灰白,涨红,绯红,通红,惨白,苍白,紫,黄,蓝,黄中带黑,青

英汉基本色彩词文化内涵比较及翻译(二)

英汉基本色彩词文化内涵比较及翻译(二) 摘要:世界各民族语言表达颜色的词语多寡不一,分类各异。汉英民族对基本颜色词的分类基本上是相同的,都采用七分法,即赤、橙、黄、绿、青、蓝、紫.要正确译出英汉语中大量与基本色彩有关的词语,关键是准确把握这些色彩词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英汉基本色彩词文化内涵的比较,探讨了色彩词语翻译的一般规律并概括出四种基本译法。 论文关键词:基本色彩词;内涵意义;文化内涵;翻译 三、颜色的社会属性 颜色词属于“文化限定词”,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颜色观。 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同一种颜色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颜色与历史 以服饰颜色表示王位 “黄”与“紫”是两种普通的颜色,但在不同的民族历史上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汉民族的传统观念中,“黄”色是中央之色,帝王之色。 在西方人们却崇尚“紫”色,古希腊、古罗马皇帝、执政官、执法官以及将军都身着紫袍,紫色象征着显贵和尊严,象征着王位和王权,紫袍加身意味着上升到显赫的地位。因此在英语中有to raise to the purple(升为红衣主教),to be born in the purple(生于帝王之家),to marry into the purple(与皇室或贵族联姻)等成语。 以建筑、服饰颜色表示官品等级 明清时又明文规定,只有皇室的宫室、陵墓建筑及奉旨兴建的坛庙才准许使用黄色琉璃瓦。亲王、郡王等高级贵族只能用绿色盖顶。蓝、紫、青等色为官宦之家用色。 在我国古代唐朝,备品官服也都有规定的颜色:六品官服为深绿色,七品官服为浅绿色,八品官服为深青色,九品官服为浅青色。 白居易在《琵琶行>诗中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诗中的“青衫”即指九品官服,那时白居易居九品芝麻小官。 以服饰的颜色表示职业 以服饰颜色表示职业的种类在西方社会比较流行。最明显的例子如: white-collar workers白领阶层,指受过专门教育或技术训练的脑力劳动者 blue-collar workers蓝领阶层,指普通的体力劳动者; grey-collar workers灰领阶层,指服务性行业的职工; pink-collar workers粉红领阶层,指职业妇女群体; golden-collar personnel金领阶层,指既有专业技能,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颜色与礼仪习俗 象征“吉祥喜庆”的红色是中国传统婚礼的主色,新娘身穿红色的服装,头上盖着红头巾,窗上、门上、墙上都要贴上大红“喜”字,因而婚礼被称为“红喜事”。而在办丧事时,中国人由于深受佛教“超度”之说的影响,把老人的寿终正寝看作“白喜事”,因此丧家人在治丧时必须穿白衣、戴白帽、系白腰带或胸佩白花以示悼念,这是中国人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民风民俗。 在西方的婚礼上新娘总是身披白色婚纱,给人一种圣洁高雅的美感,象征爱情的纯洁珍贵;而在丧礼时则穿黑色的礼服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因此,由于中西方对婚礼和丧礼观念和服饰颜色的迥异,对于汉语中的“红白喜事”决不能按字面意思直译,而只能解释性地译为 "weddings and funerals" (三)颜色与政治 在我国,颜色往往有着浓重鲜明的政治色彩,最为典型的就是“红”色,它象征着革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而“白”色意味着反革命、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黑”色象征着死亡、腐朽、没落的事物。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政党和政治派别,其中有不少政党、派别、军队、组织是以颜色词命名的。如:

英语修辞手法及例句

英语修辞手法及例句 一、明喻(simile)是以两种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关系,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现。常用比喻词like, as, as if, as though 等,例如: 1、This elephant is like a snake as anybody can see. 这头象和任何人见到的一样像一条蛇。 2、He looked as if he had just stepped out of my book of fairytales and had passed me like a spirit. 他看上去好像刚从我的童话故事书中走出来,像幽灵一样从我身旁走过去。 3、It has long leaves that sway in the wind like slim fingers reaching to touch something. 它那长长的叶子在风中摆动,好像伸出纤细的手指去触摸什么东西似的。 二、隐喻(metaphor)这种比喻不通过比喻词进行,而是直接将用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是暗含的。 1、The diamond department was the heart and center of the store. 钻石部是商店的心脏和核心。 is a pig.他简直是头猪。(比喻:他是一个像猪一般的人,指肮脏,贪吃的人。) is a woman with a stony heart.她是一个铁石心肠的女人。(比喻:这个女人冷酷无情。) Twain is a mirror of America.马克?吐温是美国的一面镜子。(用镜子比喻美国的现实,很贴切。) 三、提喻(synecdoche) 提喻是不直接说某一事物的名称,而是借事物的本身所呈现的各种对应的现象来表现该事物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 换喻主要借助于密切的关系与联想,而提喻则是借助于部分相似。 提喻大致归纳为四种情况: a.部分和全体互代; b.以材料代替事物; c.抽象和具体互代; d.以个体代替整个类。 例如: ,(there is) a sea of faces.外面街上,是人的海洋。(以人体的局部代全体,即以faces 表示people) 2. Have you any coppers? 你有钱吗?(以材料代事物,即以copper铜喻指coin money铜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