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议论文写作模板

议论文写作模板

(一)把握论说文的结构程式“新八股”的写法

所有的议论文都包括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但仅仅知道这点,还不足以写出好的议论文。要想写出精彩的议论文,还必须知道每部分下应承担什么任务,要写哪些东西,包括几段。了解了这些,才算抓住了这种结构程式的灵魂。概括地说,MPA供材料论说文,一般可分为三大部分八个段落。对这种结构程式,为方便记忆,我们叫它议论文八段锦,也可称“新八股”。不同的人写不同的文章可以灵活变化,但基本程式是一样的,不会大变。

这种结构是应试时快速成文的程式。下面就论说文“新八股”的具体结构程式分析如下。

全文共分三部分八段。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引论简洁明确,本论说理充分,结论收束有力。

第一部分为引论部分,包括两段:

一段,根据中心观点的需要引述原材料。最好不要全盘照抄,特别是那些文字较长的材料,应该根据自己对试题材料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要点,对某个或某些关键性概念作必要的定义,以廓清可能产生的歧义。

二段,由所引材料引出中心论点,明确表述作者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论点应是一个论断,不要出现多中心。

引论是为全文确立中心或基调的。应试作文时,引论中引述材料应概括简洁,提出论点要鲜明准确,不宜过长,否则容易造成头重脚轻或偏离题意等毛病。

第二部分为本论部分,包括四段:

三段,列出第一个分论点,即就命题所陈述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证,来证明总论点是由原材料引出的,是正确的,为第一层论证。可以略论。

四段,列出第二个分论点,即从社会生活中另取一个角度不同的材料做论据,从不同的角度对总观点进行第二层分析论证。可以作重点详论。

五段,列出第三个分论点,即从社会生活中再另取一个角度不同的材料做论据,从与上都不同的角度对总观点进行第三层分析论证。作面上略论。

六段,联系现实,即再用概括事例印证一下总观点的正确性,说明其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是前边三层论证的自然延伸。应简单明了,不必再进行分析论证。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要分别地、有层次地提出支持中心论点的分论点和论据,来对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充分论证中心论点的合理性。要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论据中除了理论的阐述外,要注意选择有说服力的实例。实例的选择不要勉强,有时没有实例也无不可。理论和实例的阐述,除了首先要做到简明、准确以外,如果可能,要尽量自然地显示作者在哲学、历史和文学等诸方面的知识素养。

这部分的三个分论点与第二段的总论点为总分关系,三个分论点之间的论证方式有三种:

(1)层进式。各层次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这种方式可以使文章有一定深度,也叫纵深法。

(2)并列式。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即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反复论证,从而加强论证的力量。

(3)对照式。围绕中心论点,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述。鲜明的对比性能使文章显得层次分明,内容饱满,极具说服力。

实际上,在写作中,以上方式常常是综合使用的。

写作案例分析作文,这部分的三个分论点一般可以按照问题、原因、对策三个方面来分立。比较好把握。

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包括两段:

七段,总结全文,是前边分析的自然归纳,要简短;可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来总结。

八段,结尾,从文气上收束全文;可根据自己的所长及文章内容,恰当选取结尾的方法。

结论是对全文内容的综合与概括,常与引论形成首尾呼应的态势,以加强文章的力量。如果是材料作文,最好还要回到原材料上来。结论要写得收束有力,又余味无穷。

下面例文就是运用“新八股”这一程式写的一篇立论型论说文,供参考。

【例如】

认真阅读下边材料,仔细分析,联系现实生活,看能引出何种观点,然后任选一个角度,写篇600字左右的立论型论说文。题目自拟。

挪威人捕沙丁鱼,总要将鱼槽运回码头,因此鱼的死活便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可是,除了一艘渔船能带活鱼回港外,其他各船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那么这艘渔船成功的奥秘何在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只有沙丁鱼不断游动才不至于死亡,因此这位船长就往鱼槽中放了一条鲶鱼,由于环境陌生,这条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到处摩擦,促进了沙丁鱼的游动。于是鱼便能鲜活到港了,这便是“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的启示

挪威人捕沙丁鱼,总要将鱼槽运回码头,因此鱼的死活便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可是,除了一艘渔船能带活鱼回港外,其他各船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那么这艘渔船成功的奥秘何在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只有沙丁鱼不断游动才不至于死亡,因此这位船长就往鱼槽中放了一条鲶鱼,由于环境陌生,这条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到处摩擦,促进了沙丁鱼的游动。于是鱼便能鲜活到港了,这便是“鲶鱼效应”。

从“鲶鱼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只有竞争才能生存、发展。

竞争就是要打破一种僵死的状态,输入新的机制,而“鲶鱼效应”就是要改变沙丁鱼群的呆滞状态,使其活跃起来,从而达到保存生命的目的。从这一点上说,“鲶鱼效应”就是一种竞争的效应。

人类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竞争的历史,人类的产生、生存和发展,无一不是在竞争中实现的。达尔文的《进化论》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正是在同自然界的竞争中发展壮大的。在这种竞争中,人类形成了生理、心理上的特质,从而能够更有力地去征服自然。在人类与自然界竞争的同时,人

类内部不同民族间也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具有悠久文明的中华民族,雅利安民族,印第安民族以及后来居上的欧罗巴民族,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竞争,人类在今天才会呈现出如此繁盛的景象。试想,如果没有这种与天与人的竞争,我们人类恐怕还会如古猿那样在树上攀援,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吧!

人类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竞争更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激烈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竞争中,一个国家只有成为竞争的强者,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那些在竞争中的落伍失败者,等待他们的只有被欺侮。曾几何时,我们还曾为美日汽车市场大战而惊叹,还曾为西方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宣传而迷惑,甚至还曾谈竞争而色变,似乎竞争只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是阴谋、卑劣的代名词。而在今天,我们也终于引入了竞争的机制。在企业中,招标承包,优化劳动组合;发展市场经济,鼓励自由竞争;就连人大代表的选举,也一反过去的只见选票不见人的状况,让候选人登台竞选。记得曾有这样一句老话:“在芝加哥,穿高跟鞋的姑娘比内地小伙走得还快。”但如今,君不见,人们的脚步都已匆匆?竞争是现代文明的催化剂,是强者的竞赛,要实现中华民族多少年魂牵梦系的强国梦,只有勇敢地走入外面的世界,去经受竞争的锻造。

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里,人们似乎过于“谦谦君子”,当欧美国家在工业革命中强大起来时,我们还在悠闲地研究故纸堆,恪守着中庸之道,在与西方竞争中失败的中国,饱尝了欺辱,辛酸,而今,觉醒的中国已勇敢地打开国门,去迎接竞争的考验。改革开放使中国如逢春古树,焕发出新的活力。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竞争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像别里科夫一般,自缚于套中,便会如那呆滞的沙丁鱼群,在消沉中死亡。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勇敢地投身到竞争之中,只有竞争才能生存发展!

【简析】

本文是用“新八股”这一程式,就“鲶鱼效应”的材料写的一篇立论型论说文。本文一股,引述原材料;二股,提出论点:只有竞争才能生存、发展;三股,就原材料分析;四股,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五股就当今的现实分析,由于本股是重点,故又分三小段来写;六股,联系实际;七股,总结全文;八股,结尾。作者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高屋建瓴、由远及近、条理清晰地进行了分析,并用我国引入竞争机制带来的变化加以印证,论点鲜明,论证有力。很有说服力。

(二)运用“新八股”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新八股”展开分论点进行论述,这是很好的方法。在列述分论点式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分得开

所谓“分得开”,就是分论点之间没有包容关系,也没有交叉关系。

比如下面文题《读书乐》的分论点:

分论点一: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也;

分论点二:读书是一种有益的脑力劳动,二乐也;

分论点三:读书可以提高人的素养,三乐也。

这里的第二个分论点实际有总括的作用,它包容了第一、第三两个分论点。而第三个分论点也可以包括“增长知识”,所以跟第一个分论点又构成了

包容关系。这就是没分开的情况。

2.扣得准

所谓“扣得准”,是说所有分论点都必须是回答同一问题的。例如《何必怕“近墨”》的四个分论点,都紧扣交友不必怕“近墨”的总论点,一层层地分析了“怕近墨”的错误和实质,破中求立,集中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这都是扣得准的。

3.排得顺

所谓“排得顺”,指分论点或对照,或并列,或递进,都要排得合适,不能随意,更不能颠倒。上边《何必怕“近墨”》的四个分论点,由“静止”状态说到“变化”,由对“己”说到对“人”,由表现说到实质,构成了递进的关系,就是不可改换的。

(三)要避免议论文写作中的幼稚病

有人写议论文有一种“幼稚病”,即认为“提出观点——举一两个例子——表示决心”就是议论文了。造成这种“幼稚病”的症结就是缺乏严密的论证结构。论证要形成“结构”才会有力量。论证结构,实际上就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也就是把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这样,论据才能证明论点。论说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主要体现在论证结构的严密性上。应试作文中,论点与论据游离的毛病不少,就是因为没有把论据与论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发挥论证的作用。

写作论说文,论证结构的严密关键在于:要做到观点与命题材料一致,分析与观点一致,总结与分析一致;做到观点明、材料清、分析透,归结准。这就需要每个分论点都要分五步进行。是不是论说文,论证严密不严密,有没有犯议论文幼稚病,都反映在有没有这五步上。下边分两点说明。

明确一段完整论证应包括的五项内容

一篇议论文全篇是个完整的议论过程,而就其本论部分的每个分论点来说,也都应是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都应按照以下五步进行分析论证:一是提出分论点;二是引出例证;三是分析例证;四是小结分论点;五是回扣总论点。

【例如】

下面是《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中的一段论证: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总会有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因此必须坚持“两点论”,反对作绝对的肯定和否定。(以上提出论点)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有人为他歌功颂德,而他却说“君知其一,未知其二”。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论管理国家,安抚百姓,搞好后勤供给,我不如萧何;论带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清人顾嗣协《杂兴》诗写道:“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

多苛求。”(以上引出例证)一个封建帝王尚能批评“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的思想,尚知道自己不是一切比别人都高明;一个封建文人尚懂得对人不宜“多苛求”的道理,那么,我们更应该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了。(以上分析例证)只有坚持两点论,才能做到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克服缺点和错误,才能宽以待人,善于从别人身上发现优点来充实自己。(以上小结分论点)让我们都坚持“两点论”,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这样,必能将“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奏出时代最美最强之音。(以上回扣总论点)

【简析】

像这样,有观点,有论据,有对论据的分析,有呼应,有结论的完整过程才叫论证。如果缺少了其中的第三步分析例证,就是犯了议论文的幼稚病。

(四)“新八股”的基本格式的常见几种变式结构。

1.分论点列述式是“新八股”的基本格式

分论点列述式是论说文“新八股”结构论证部分的完整模式。这种结构模式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为了阐述中心论点,往往要从不同“侧面”或不同“层面”多方位地展开论证,而这每一个“侧面”或“层面”又都可以形成一个小的观点,这就是所谓“分论点”。几个“分论点”一一列述,自然就形成了一种论证的结构。

这种结构,就全文说,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构成总分的论证结构关系。一般是先总说后分说,也有的是先分说后总说,还有的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

就三个分论点来说,则有三种常见的形式:并列式、对照式和递进式。

2.多方法论证式是“新八股”的救急格式

这里的“方法”是指论证方法,常用的主要有例证法、理证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类比法、反证法、正名法、揭示法等。用这些方法就可以形成一种并列式论证结构。有的考生不善于列分论点,时间又紧张,怎样展开文章?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所以,这种方式是一种救急的方式。

比如《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心是论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必要性、重要性的,意在回答“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问题,它的论述结构是这样的:

(1)喻证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满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

(2)引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实行这些格言,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惟一有效的方法。

(3)例证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的整风运动之所以发生了很

大的效力,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个运动中展开了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4)理证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是以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所以就没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舍不得丢掉,所以就绝不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健全的肌体。

(5)对比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这样“多方法论证”,使读者从不同的“材料”中领悟论述的要义,效果是明显的,而“多种方法”也就形成了论证的结构。

3.起承转合式是“新八股”的简略格式

“起承转合”几个字,因受了八股文的牵累,名声不大好,但实际上它反映了一种结构文章的规律。实际上当今绝大多数的议论性文字都是一种“起承转合”的结构,可视为议论文八段锦结构的简略式。

4.三段论推理式是“新八股”的灵活格式

形式逻辑里的“三段论”也是结构议论文的一种好方式,包括直言三段论、选言三段论、假言三段论,都能形成有力量的论证结构。

最后,要特别说明一个问题。许多人有一句口头禅:议论文就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结果如何”的。如果从议论文的整体说,这话并没有错。但如果就某一篇文章说,特别是就某些千字短文来说,这话就不大准确了。千字之文,要回答三方面的问题,不大容易,很可能面面俱到,面面稀松,什么问题也回答不清楚。而且,写文章总要有个针对性,而实际上人们未必对三方面的问题都不清楚,比如,你要作《谈“友谊”》的文章,你能设想你针对的对象既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也不懂“为什么需要友谊”,更不懂“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吗?再从文章的实践看,千字短文一般只回答或只侧重回答某一方面的问题,其他两方面或干脆不涉及,或简单带过。

所以,正如上文说过的,要针对不同的命题内容,让文章各有侧重。

(五)要编制好写作提纲

1.编制写作提纲的作用

布局谋篇之后,动手写作之前,要先列个提纲作为写作的依据。提纲是构思轮廓的记录,是总体思路的整理,是布局谋篇的提示。否则,信手写去,心中无数,一旦发现结构混乱、前后不连贯,甚至中心不突出、偏题跑题等问题,在应试考试中,是来不及修改的。编提纲就能预防这些问题,因为提纲是在深思熟虑、通盘考虑、全面构思的基础上编出的,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详略、线索层次、开头结尾、衔接过渡等,都已心中有数。所以,列提纲是提高写作能力、训练逻辑思维、保证应试不出大差错的有效方法。

列提纲很重要,列宁就主张列提纲,而且要求列详细些,思考周密些。老

舍这样的大师写千字文都要列提纲。叶圣陶认为养成列提纲的习惯,一辈子受益。尤其是应试作文,更应当列提纲。寥寥几笔写个提纲作写作提示,就能避免不可挽回的失误。

2.写作提纲应包含的内容

提纲有详有略,经过寻思之后,按照“新八股”的程式,一个简单的提纲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1)写出总论点。用一个判断句,精炼准确。

(2) 列出分论点。并确定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排列顺序、论证结构及详略。

(3)选定论据。即确定每个分论点所使用的例证材料及其与论点的关系,并定下论证方法。

(4)决定分析角度。即确定每个材料使用的角度,怎样分析才能与观点保持一致。这一点很重要,它是决定材料能否证明观点的关键。

上述四项内容都明确了,一份写作提纲的轮廓就出来了。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应试文章大的方面的修改应在列提纲的阶段完成,否则,在文章写出后再发现问题去修改,时间将到,就来不及了。所以,在提纲“清样”出来后,一定要再审视一下,看论点是否正确,是否深刻,分论点是否能为总论点服务,材料能否说明观点,结构上是否有不妥之处。如有问题,赶快修正。这些大的关键处抓住了,写出的文章就大体不差了。应试文章写出后,最多能对错别字、用词不当、个别文句欠通顺等小的方面加以修改,大处出错是无能为力的。

按照提纲写文章,要一气呵成,保证文气贯通。有时会从写作实践中发现提纲个别地方不恰当,可根据需要稍加修改,但绝不能完全抛弃提纲。

只要列好了提纲,文章基本架构就完成了,对考生来说,将其写成一篇不错的文章一般是没问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