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哲理

成语中的哲理
成语中的哲理

成语中的哲理.

1、"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2、"按图索骥"的做法属于:教条主义

3、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友人写诗赞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里的"胸有成竹"主要出自于:文与可平时细心观察形成的主观映象

4、"胸有成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5、"画饼充饥"包含的哲理是: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6、"望梅止渴"说明了:望梅可暂时起到止渴的作用;空想可以暂时安慰人,但终究不能代替现实

7、"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意识的作用

8、实际上,"画饼充饥"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9、"掩耳盗铃"的错误,在于违背这样的哲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

10、"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11、"拔苗助长"却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则事半功倍。据此回答

"拔苗助长"错误主要在于: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

观性

12、"拔苗助长"的哲学寓意是:

(1)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2)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3)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主观能动作用是从属的、派生的,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

13、"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是因为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

14、这两个成语共同说明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15、"智子疑邻"的主要错误在于:凭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16、"智子疑邻"告诉我们:人们立足点不同对客观事物反映结果也不同

17、"审时度势"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18、"尽力而为"符合体现了: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19、"削足适履"违背的哲理是:物质决定意识

20、"杞人忧天"错在: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21、"人定胜天"思想:是不科学的,它片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而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22、"事在人为"的观点错在: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2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24、"锲而不舍"的哲学寓意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25、"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不正确的,因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唯一的

2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哲学寓意是:一个人的知识构成影响着认识客观事物作出的结论

27、"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28、下列成语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沧海桑田;唇亡齿寒;覆巢无完

29、下列成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刻舟求剑;断章取义;墨守成规;浅尝辄止;固步自封

30、"刻舟求剑"中的楚国人:承认物质,否认运动;否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属于形而上学唯物论的观点

31、"涸泽而渔"的做法从哲学上看: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32、"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包含的哲理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33、"舍足保车"体现辩证法原理是:整体与局部相互依赖,整体高于局部

34、"未雨绸缪"这一做法包含的哲理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35、"坐井观天"之所以作贬义用,是因为它:割裂整体与局部关系

36、"万事如意"从哲学上看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

37、"好事多磨"包含的哲理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3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客观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无论办什么事都要瞻前顾后,通盘考虑;要时时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考虑问题切忌思维的直线性、单一性

39、"怨天尤人"错在:割裂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40、"实事求是"体现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41、"居安思危"的哲学寓意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不可分割的;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分为二42、“新陈代谢”的哲学寓意是:(1)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3)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4)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43、“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一说法体现的哲理是: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44、“防微杜渐”的哲学寓意是:(1)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2)矛盾次要方面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45、“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两个成语的内涵是对立的,在哲学上表现为:量变质变原理与静止孤立观点的对立

46、“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错在(1)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2)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3)违背了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原则

4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哲学寓意是(1)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2)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3)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5)事物内部矛盾规定其特殊本质

4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四季循环,昼夜更替”的共同点是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

4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主要说明的哲学道理是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50、“过犹不及”在哲学上符合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5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句话揭示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5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认识论看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方法

53、“盲人摸象”的哲学寓意是(2)要坚持全面观点,克服片面性(3)要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占有感性材料必须全面完整(4)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联系,只从感知事物局部特征下结论是错误的

54、“生不逢时”包含的哲理是人生价值实现首先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55、“愚公移山”与“田忌赛马”这两个故事共同包含的哲理是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中国成语中的物理知识

仔细研究某些汉语成语可以发现,有些汉语成语蕴涵着深刻的物理原理。在物理和语文课堂教学中相互渗

透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使课堂教学生动、活跃,大大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突破学科本位,淡化学科界限,强化知识渗透。下面就从物理学的角度例析有关的汉语成语。

1.关于力现象的汉语成语

1.1刻舟求剑《汉语成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据说从前楚国有一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沿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记号,等船停下后,他便从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没有找到(见《吕氏春秋·察今》)。比喻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此人错选了参照物。因船相对剑是运动的,则船和剑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则确定剑的位置应选择与剑的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如岸上的石头、树木、花草等。

1.2一泻千里《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泻:水急速往下流。本指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后比喻文笔流畅,气势奔放。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当相对高度越高时,水落到低处转化为的动能越多,动能越多,则速度越大。所以“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的解释突出了江水的流速大。

1.3沉李浮瓜《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三国·魏·曹丕《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指暑天把瓜、李等放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也指暑天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的瓜果。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不说“沉瓜浮李”呢?因为这种说法违背了客观规律。大家知道,一般瓜类如东瓜、南瓜等内部都有空心部分,正因如此,其重比同体积的水要轻,全部浸没在水中时,F浮>G 瓜,即瓜类均要上浮。而李子、桃子等果实内均有核仁,因此把它们放入水中时F浮<G瓜,会下沉于水底。

因此古人说:“瓜浮李沉”而不说“瓜沉李浮”。

1.4一发千钧《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钧: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吊着千钧重物,比喻形式十分危急。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根头发所承受的最大平均拉力只不过1.72牛顿。而1钧(即三十斤)的力相当于150牛顿,1千钧即1.5×105牛顿。很显然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这种情况怎么能不危急呢?

1.5随波逐流《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随波浪而起伏,随流水而漂荡,比喻跟着别人行动。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波是由振动产生的,波传播的是能量和振动形式。如果水不流动时,那么漂浮在水面的漂浮物会随着波浪在原来位置上下振动。如果水是流动的,则漂浮物除振动外,还随着水一起水平流动。即漂浮物既作上下振动,又作水平移动。随波逐流十分准确地描述了这种运动情况。

2.关于热现象的汉语成语

2.1扬汤止沸《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汤:开水。反复从锅中舀起开水又倒回去,试图制止水的沸腾。比喻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把开水舀起来再倒回去,可以增加水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速度。而蒸发是需要吸热的,由此而降低了温度,可以暂时缓解水的沸腾。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2.2釜底抽薪《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釜:锅。薪:柴草。把锅底的柴火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扬汤止沸是反义词。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水沸腾是要吸热的。如果把锅底的柴火抽掉,也就停止了给水加热,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水的沸腾就会马上停止。

2.3抱雪向火《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向火:指烤火。抱着雪烤火,当然不会暖和。比喻所做的事和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反,即使费力、也不会有好结果。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向火的目的是人体取暖,即吸收热量。而抱着雪向火,雪不仅会从火源处吸收热量,还会从人体中吸收热量。这样人体不仅不能吸收热量,反而要放出热量。事以愿违,南辕北辙。

2.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所凝成的。比喻事情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水在0℃以下就会结冰。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放热。冰冻三尺必须是长时间的低温环境,使大量的水或冰放热,形成大量的低温的冰。

3.关于声现象的汉语成语

3.1掩耳盗铃《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掩:捂。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盗铃铛。《吕氏春秋·自知》记载:有一个人想把一口钟偷回家,

但那口钟太大,背不动。于是他就把那口钟砸烂,钟发出了响声,他怕别人听见,就用手把耳朵捂住。人们称此为“掩耳盗钟”。后世多说“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减少噪声的途径有三条:一是从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这个偷铃的人只注意到了在人耳处,且是在自己耳朵处减弱。这样做,别人照样可以听到铃声。很显然,是自欺欺人。

3.2夜深人静《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深夜了,人们都安静下来进入了梦乡。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深夜,工厂没有机器的轰隆声,农村没有鸡、狗、猫、鸭等各种动物的鸣叫声,也听不到人们大声的喧哗声。此时处在30dB~40dB的较理想休息和睡眠的安静环境中,真可谓万籁俱寂。

3.3震耳欲聋《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震得人的耳朵都要聋了。形容声音特别大。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并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震耳欲聋”的噪声环境当然就是130dB~150dB。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4.关于光现象的汉语成语

4.1漆黑一团《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糊里糊涂,一无所知。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健康的眼睛能看到物体的条件是有光线射到人的眼睛,这些光线有的是光源本身发出来的光;有的是物体把日光、月光、灯光等环境光反射后射到人的眼睛,不管是哪种情况,人眼把射来的光线反向延长后即得到光源或物体的位置。如果是什么东西也看不到,当然就是漆黑一团。

4.2一叶障目《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比喻目光短浅,为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树叶是不透明的物体,光线射到树叶上发生反射,不能射到人的眼睛里去,因此,人眼不能看到远处的物体。

4.3镜花水月《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镜中花朵,水中月亮。

①比喻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景象。②也比喻诗文中空灵的意境。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镜中的花和水中的月都体现了平面镜成像的物理原理。平面镜成的像都是虚像,因此在镜中看到的花在水中看到的月都是虚像。

成语中的哲学道理

哲学智慧在成语中的显现 :本勇学号:4 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工作单位:高新实验中学 摘要:成语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成语原容反映了人们的认识,蕴含了隽永的哲学道理。成语是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定型语,是经过人们一再推敲、反复锤炼而成的语言精华,是人们认识的结晶,它概括了人们在探知客观世界奥秘中的实际体验与思维成果,包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常用成语的收集和整理,把握其中的哲理,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成语哲学智慧 一、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成语导示: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是一个比喻做多余的事、反弄巧成拙的成语。这个成语揭示了深刻的哲理。成语说的是:楚国有一个贵族人家,一次祭礼完毕后,把所用的一杯酒货给了几个门客。几个门客面对着一杯酒,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后来有个门客想出了一个主意,说:“我有个办法,咱们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杯酒。”众门客一致同意,于是就开始各自画蛇。转眼之间,其中一人首先画好了一条蛇。他拿起酒杯正想喝,看见别人还没有画完,便左手拿杯,右手握笔,得意忘形地说:“看这条蛇没有脚,让我给它添上几只。”正当他在给蛇添足时,另一个门客的蛇已经画完,于是从第一个人手里夺了酒杯,大声说:“蛇本无足,你为什么给它添上?”说罢,举杯一口饮尽。画蛇脚的人,口结舌,说不出一句话来。 蛇本来没有脚,可那个自作聪明的人硬给它添上几只脚,结果,从胜利者变成了失败者。这里所包含的哲学道理就是,客观事物原本怎样,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它,否则,人为地或主观任意地添枝加叶,歪曲了事物的实际面貌,就必然得到相应的“惩罚”。从广义上说,客观事物的规律是怎样的,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在反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差错或认识不足,但决不能主观地、任意地歪曲它。“画蛇添足”虽是一个久远的故事,但在我们现实工作中有时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形。有些人在处理问题时,不是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不是依据实际情况订计划、想办法,而是自作聪明,任意标新立异,硬把自己的空想强加于客观实际,从而招致工作失误。这与“画蛇添足”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采用主观任意性代替客观实际的哲学思维方法。我们应该屏除或尽力避免这种思维方法。 1、物质是在意识之外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随物赋形”。它说的虽是作画之理,即画画要针对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态,给予形象生动的描绘。但同时也说明了物质是可以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 “掩耳盗铃”。偷铃的人怕别人听到钟声而捂住自己的耳朵,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做法。“在人之外,不以人为转移。”声音是客观存在的。决定它的也是客观性的东西,不论你怎样捂住耳朵,它都不会因此而消失。此类成语还有:画蛇添足;凭空捏造;杞人忧天;无中生有……。

成语包含哲理汇总成语蕴含的哲学道理

成语包含哲理汇总(成语蕴含的哲学道理) 一、在备考复习中注意收集和整理一些常用成语的,把握其中的哲理,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扼要浅析百条成语,供考生学习哲学常识时参考。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2、望梅止渴———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会不同。 4、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5、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

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属唯心主义。 7、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8、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9、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0、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1、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

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2、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事物,必然事与愿违。 13、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5、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6、刻舟求剑———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7、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

高中语文成语熟语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成语熟语练习题及答案 班别姓名学号分数 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在人类的技术发明史上,没有一种技术发明能像信息化技术那样,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便________到了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以至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一晃就是二十年,这中间只有一次见过《收获》,是我在东北劳动期间,________在一个干部的床头见到的。 (3)医疗改革关乎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要给百姓一个________,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A.渗人偶尔许诺 B.渗透偶然许诺 C.渗透偶然承诺 D.渗入偶尔承诺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20XX年底曹操墓在安阳被发现,使各种猜测就此尘埃落定了吗?似乎不是。________之声四起,河南考古研究所公布的曹操墓六大证据,也被指非铁证。 (2)大量的观察结果表明,那些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往往特别________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3)《关于小区治安管理的规定》在小区管委会上获得通过,并将于4月1日开始________,届时原暂行规定停止使用。 (4)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课程设置,________教科书。 A.质疑贯注施行审定 B.质疑关注实行审订 C.置疑关注施行审定 D.置疑贯注实行审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过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________,我们精神上才有了华夏儿女的文化印记。 (2)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中国在________过程中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 (3)朝鲜媒体近期接连发表评论,________美国接受朝鲜提出的签订和平协定以替代《朝鲜停战协定》的建议。 A.熏染筹办督促 B.熏陶筹措督促 C.熏陶筹办敦促 D.熏染筹措敦促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相信,在黄土地深处根植了几百年、上千年的种种观念,一旦有了国家西部开发战略这个时代的强烈______,就会得到迅速的改变。 ②“回不去”的感受是一种人类____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部分来自人们对自己往昔的错觉。 ③人们意识到,用一种模式,一种主张来______多彩世界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A.刺激共通规范 B.刺激共同制约 C.冲击共通制约 D.冲击共同规定 5.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________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②谁想要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________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徒劳无功,而且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进精神危机。 ③传统________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________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 A.变幻阻挡不是/甚至 B.变换阻挡不但/而且 C.变幻阻挠不但/而且 D.变换阻挠不是/甚至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12月30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到山东曲阜参访孔庙,引起中外媒体高度关注。专家认为,福田此举意在寻找中日共同的文化纽带,表达加强两国文化交流的________。 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________就业。 ③人的体质需要锻炼,生产劳动就是很好的锻炼。________不管是在野外,________在厂房里劳动,都是对脑力劳动的一种调剂。 A.意愿拉动可是/或者 B.意向拉动因为/还是 C.意愿带动因为/还是 D.意向带动可是/或者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从法律上讲,这个责任不应该由我负,我一定要向法院________。 ②日本最近推出一款会洗碗的机器人,据悉,这种机器人可于5年内________。 ③国家粮食局副局长表示,今年国家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政策与去年____相同。 A.申明面世大约 B.声明面市大约 C.申明面市大体 D.声明面世大体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由于人类文明史和意识形态史对文章的________,人们对文章总是有着习惯性的推崇。 ②流入长江中游的汉水________着巨大的电力资源,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就在陕西石泉建成了石泉水电站。 ③《华尔街日报》的新闻报道通过________的笔锋净化着商业市场,正是它的舆论监督使上市公司不能为所欲为。 A.器重蕴藏尖厉 B.倚重蕴藏尖利

经典成语、名言、诗句的哲理赏析

经典成语、名言、诗句的哲理赏析——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蕴涵的哲学道理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唯物: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辩证法:联系的变化发展的观点。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 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 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没有从实际出发。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4.拔苗助长: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15.庖丁解牛: 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6.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 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7.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 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8.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 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唯物主义; 20.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2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重视量的积累,因果联系; 22.瑞雪兆丰年: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4.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6.唇亡齿寒: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7.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2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29.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 取义: 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30.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 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31.未雨绸缪: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 和自觉选择性。 32.坐井观天: 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3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 的。 34.树欲静而风不止: 物质是客观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 3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3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3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38.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 点看问题。 39.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 点看问题。 40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 点看问题。 41.涸泽而渔: 唯物: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 辩证法: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42.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 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4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44.刻舟求剑: 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45.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4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果 联系的客观性。

2020届高中作文立意用《名句成语中的哲学道理》

2020届高中作文立意用《名句成语中的哲学道理》 (一)世界的本质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2.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3.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4.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5.天地和气,万物自生: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6.踏花归来马蹄香: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3.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4.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5.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6.有志者,事竟成;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7.诸葛亮隆中献策:无论是对过去的认识还是对末来的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8.“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发展 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10.望梅止渴: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 11.郑人买履、削足适履: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意识(或认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13.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语文培优成语训练30题

众望初中第二课堂 语文培优成语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缺乏监管、长期无序开采矿石,恒山风景区四周群山“遍体鳞伤”,放眼望去,青山翠岭变成了土石满坡的不毛之地,令人痛心。 B.校车关乎学生的生命,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提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采取措施预防,这样就会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C.大规模的清理撤销驻京办行动,如果只换来驻京办改头换面继续存在,不仅有损政令权威,更无法解决驻京办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D.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称,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一时间,“蒙牛致癌”事件被炒得沸反盈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林书豪以连胜战绩点燃了大洋两岸球迷的激情,被美国各大媒体誉为“林来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成了他的“狂热粉丝”。 B.苏轼怎么也没有想到,灾难会如期而至: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但苏轼坦然接受了,他两次游览赤壁,创作了光照千古的“两赋一词”。 C.足球场上假球、赌球、黑哨等乱象丛生,作为曾经的足协领导,谢亚龙、南勇、杨一民等人难辞其咎,受到法律的制裁是罪有应得。 D.在“豆腐渣”“楼脆脆”等让人忧心忡忡的今天,“筑路硬汉”丁新民领导的东方路桥集团却以过硬的质量赢得了人们的信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80后女大学生,为了圆农村孩子上学求知的梦想,义无反顾地到艰苦的环境中去,她用实际行动证明点亮智慧人生是教育事业的使命。 B.2012年作为奥运年,也是世界体育“大年”。这一年的比赛繁多,我们如从中选出最值得观看的十大比赛,奥运会首当其冲。 C.当互联网进入“微博”时代,政府也紧跟时代,为了方便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各地政府的政务微博方兴未艾。 D.我国的茶成为饮料,应始于秦代,而作为饮茶用的茶具,最迟出现于汉代,历经了岁月的过滤之后,

体现哲理意味的诗词名句

经典成语、名言、诗句的哲理赏析 ——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蕴涵的哲学道理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唯物: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辩证法:联系的变化发展的观点。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 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 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没有从实际出发。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4.拔苗助长: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 必将受到惩罚。 15.庖丁解牛: 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6.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 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7.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 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8.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 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唯物主义; 20.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2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重视量的积累,因果联系; 22.瑞雪兆丰年: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4.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 远: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6.唇亡齿寒: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7.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2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29.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断章取义: 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30.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 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31.未雨绸缪: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 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2.坐井观天: 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3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 条件的。 34.树欲静而风不止: 物质是客观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 3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3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3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38.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 的观点看问题。 39.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 的观点看问题。 40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 的观点看问题。 41.涸泽而渔: 唯物: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 辩证法: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42.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 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4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

与哲理有关的成语

与哲理有关的成语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用人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事物间的客观联系。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看问题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切忌用一成不变的观点看问题。 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进程及其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势必适得其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 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 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尝鼎一脔——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普遍性相互联结。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否认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重点论)。 统筹兼顾——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两点论)。 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买椟还珠——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隔靴搔痒——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或全体。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逆境,逆境还能使意志坚强的人成就一番伟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橘北枳;孟母三迁;名师出高徒——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事物的变

成语俗语练习

成语及俗语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夏令营增设了一个“新闻天天报”活动,小明毛遂自荐 ....,成为新闻采写组组长。 B.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焕然一新 ....,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一个惊喜。 C.比赛的失败,让这个缺乏合作精神的主力队员明白了“独木不成林 .....”的道理。 D.我们在学习上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否则就会让自己的学习“千里之堤, ..... 溃于蚁穴 ....”。 2、下列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 A.一些消费者只关注商品外包装而忽视其内在价值,这种做法无异于买椟还珠 ....。 B.这么多树根在土地里一脉相承 ....,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养料。 C.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们开发任何一款新产品,都要事先把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搞清楚。 D.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 .......”,这个工作越往后越艰难,我们不能有任何松懈。 3、下列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 A.要想赢得这场比赛,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 B.我们要记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的道理,学习以往的先进经验,不断进步。 C.只有重视平时的训练,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才能牢固地掌握好一门技能。 D.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 4、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是()c A.①能够把历史教训作为前车之鉴 ....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②失败并不可怕,它可以让我们吃一堑,长一智 .......,变得更加聪明。 B.①距离目标越近,越要坚持,千万不能功亏一篑 ....。 ②行百里者半九十 .......,距离目标越近,挑战就会越大。 C.①针对当前的腐败现象,《廉政专刊》撰文指出:面对欲望的诱惑,我们要学会 拒绝。如果重蹈覆辙 ....,就会经不起诱惑,最终酿成人生悲剧。 ②有些人总是认为“海阔凭鱼跃,天 .......高任鸟飞 ....”,所以有了房子,还想车子;有了车子,还想票子……结果越贪越大,最终导致自我毁灭。 D.①多年来,西南地区为缓解澳门的咸潮威胁做出了无私贡献,如今西南地区面临百年大旱,澳门广大居民饮水思源 ....,纷纷向灾区伸出援手。 ②澳门遭受咸潮威胁时,西南地区牺牲自身利益保障特区供水,如今西南地区面 临百年大旱,澳门市民慷慨解囊,践行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的古训。 5、下列各组中加点成语、俗语使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c A.①通常,地方剧的欣赏和传播局限于某一地域,骇人听闻 ....的是,二人转却在大半个中国红火起来。 ②对即将工作的年轻人,老人嘱咐道:“要踏实本分,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可不行。” B.①许茹多次在学科竞赛中获奖,其中有两次还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真是首. 屈一指 ...。 ②去年诗社就因这些原因组建失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今年诗社要吸取教训,力争组建成功。 C.①乔治被那美妙的中国民歌感动了,他相信在这耳濡目染 ....的环境里,他定能读懂中国。 ②导游李刚得到了在著名景区带团的机会,他坚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次一定受益匪浅。 D.①每次演出时,郭德纲那个著名的相声小段都令台下观众忍俊不禁 ....,鼓掌叫好。 ②世博工程临近竣工时,建设者们表示,行百里者半九十 .......,要尽最大努力,圆满完成任务。 6、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是()c A.花点时间掌握学习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磨刀不误砍柴工 .......嘛。 B.行百里者半九十 .......,最后进入决赛的选手更要认真对待,不可掉以轻心。 C.有些人刚刚取得一点成绩,眼里就没有别人了,真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 ......... 人心 ..”啊。 D.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我们说话做事要依情况变化而采取不同方式。

《生活与哲学》诗句成语选择题专项训练

生活与哲学诗句与成语类专题选择题集中训练 1.“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与本句话反映的哲理相同的诗句是 A.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3.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板桥诗句中的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 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B.②④ C.①②④D.②③④4.“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下列诗句与题中诗句蕴含同样哲学道理的有() A.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B.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5.关于庐山瀑布,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下列对该诗句分析解读正确的一组是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紫烟”是诗人一种纯主观想象 ②“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挂”字的使用体现出意识的能动性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诗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疑是银河落九天”说明人能有目的地改造规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6.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 第1页/共19页

成语名句中蕴含的哲理

哲学原理专题演练一 写出下列成语、名句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____________ 2、“手推磨产生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马克思)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________ 5、“心外无物”(明·王守仁)、“存在就是被感知”(英·贝克莱)_____ __________ 6、生辰八字决定人的命运。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7、入山问樵,入水问渔。____________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_________ 9、春江水暖鸭先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_________ 10、竭泽而渔。杀鸡取卵。____________________ 11、乌鸦叫丧,喜鹊报喜。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13、时势造英雄。__________继往开来__________教学 相长。____________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根深叶茂。___ _______ 15、牵一发而动全身。____________ 16、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1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里”_______________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____________________ 1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019届中考语文 专题二 成语(含俗语)理解与运用练习(含解析)

专题二成语(含俗语)理解与运用 1.(2019·改编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 ....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B.现在很多人都患上了手机病,一旦远离了手机,往往就如坐针毡 ....。 C.电影《红海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远亲不如近邻 ......,很多老人与邻里结对子互相帮助,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的模式。 2.(2019·改编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成为一个自强不息 ....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B.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 ....,落落大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在文明卫生城市创建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我们的城市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D.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 ....,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3.(2019·改编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字彰显了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 ....。 B.2018年的春晚,各家卫视使出浑身解数 ....,笼络各方演艺大咖,来吸引观众眼球。 C.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 ....,生活美满幸福。 D.行百里者半九十 .......,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4.(2018·四川成都成华区模拟改编)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学校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神气活现 ....的表演,博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喝彩。 B.刘家两兄弟自三十年前失散后,各无音信,今天在杭州破镜重圆 ....,两人激动不已。 C.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 ...状.的晨光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D.他的发言,头绪纷繁,逻辑混乱,听来听去,始终叫人不可理喻 ....。 5.(2018·江苏泰州海陵区二模改编)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纪录片《大国工匠》所介绍的24位工匠,技艺精湛,业绩非凡,令人叹为观止 ....。 B.吊脚楼因地制宜 ....,依山而建,每根木柱、每片青瓦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C.为了建造世界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与团队海誓山盟 ....,信心十足,攻克难题,最终成功建成“中国天眼”。 D. 望着守卫边疆的战士,我不禁感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真是理至易明 ....。6.(2018·湖南邵阳模拟改编)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017年延边州事业单位通用知识成语诗句反映的哲理总结

2017年延边州事业单位通用知识:成语诗句反映的 哲理总结(二)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哲学部分以案例考察为主,一般侧重喜欢用成语和诗句来体现哲学道理,因此在这里,我们特将常见的成语以及诗句进行总结,并对应揭示其所反映的哲学道理,以便进行比较理解和记忆。 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4.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6.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 7.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 8.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9.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0.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11.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1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13.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成语中的哲学道理

成语中的哲学道理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23、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25、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26、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27、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 28、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2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俗语、谚语等练习题

谚语、俗语、歇后语、名言警句、对联综合能力检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 1.将下列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近的四字成语。 (1)横挑鼻子竖挑眼。() (2)一个鼻孔出气。() (3)打开天窗说亮话。() (4)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 2.请按要求各写一句谚语。 (1)关于学习的: (2)关于特产的: (3)关于农业的: (4)关于天气的: 3.按要求写名言警句。 (1)珍惜时间的: (2)热爱读书的: (3)乐于奉献的: (4)战胜困难的: (5)你会在你的书房写下哪句名言? (6)哪句名言适合挂在餐厅? (7)惜时的名言有哪些?请写出两句。 4.把下列谚语补充完整。 前人栽树,冬练三九, 车到山前必有路,明知山有虎, 耳听为虚,吃一堑, 不经一事,人心齐, 一年之计在于,一日之计在于。冰冻三尺, ,十根筷子坚如铁。此一时, 病从口入,兵来将挡, 5.理解下列谚语的深刻含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2)三人行,必有我师。() (3)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A.多读 B.多练 C.多问 D.多思 6.根据提示填写三字俗语。 (1)讨好卖乖,趋炎附势的人。(哈巴狗) (2)没有骨气的人。()

(3)不会游泳的人。() (4)被解雇。() (5)代人受过的人。() (6)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 (7)结果让人意想不到。() (8)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 (9)外强中干的人。() (10)浑身湿透的人。() (11)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 ) (12)蛮横独霸一方的人。() (13)粗心大意的人。() (14)非常狡猾的人。() (15)容忍不了的仇人。() (16)可起保护作用的人。() 7.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王八吃秤砣——()风箱里的老鼠——()狗咬吕洞宾——()热锅上的蚂蚁——()按下葫芦浮起瓢——()打开天窗——()参天大树——()阎王爷写文章——()刘备借荆州——()猫哭耗子——()泥菩萨过河——()肉包子打狗——()八仙过海——()霸王别姬——() 狗拿耗子——()飞蛾扑火——() 哑巴吃黄连——()秀才遇到兵——()哑巴吃汤圆——()老艄公撑船——()老鼠过街——()瞎子点灯——() 8.填人名或动物名称,补全歇后语。 ()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之心——路人皆知()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居处——开门见山()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哭()——假慈悲()的尾巴——长不了热锅上的()——团团转 9.把下列歇后语的序号恰当地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 A.航空公司开业——有机可乘 B.汉高祖斩白蛇——一刀两断 C.举重比赛——斤斤计较 D.九十老翁学武术——心有余而力不足(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学会大度,而不应该像(),这样,烦恼才会少一点儿,快乐就会多一些。

成语、俗语、名言、诗句中的哲理集锦

诗词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1、"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B)命题。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悲观主义 D、教条主义 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D)。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D) 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D )。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C、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等重要 D、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告诉我们(C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 B、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D、事物的前途是光明 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D ) 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B、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D、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7、"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表明(C) A、自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B、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实践活动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C、自由比生命和爱情更有价值 D、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面变化 8、朱憙《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A)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2)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3)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4)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1)(4) B、(2)(3) C、(1)(3) D、 (2)(4) 9、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的名句。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A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10、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增添春节喜庆,植物学家在冬天培育出盛开的莲花。材料中包含的哲理是(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