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9 CD 20 B细胞 发育

CD19 CD  20    B细胞  发育
CD19 CD  20    B细胞  发育

CD19hi B

CD19

CD20

CD20:表达于除浆细胞外发育分化各阶段的B细胞。可能通过调节跨膜钙离子流动直接调节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B细胞辅助受体:又称为BCR共受体

包括CD19与CD21、CD81(TAPA-1)及CD225(Ieu-13):

在炎症和补体激活下,补体成分C3d把CDl9/CD21/CD8l /CD225复合物与BCR复合物桥联在—起,把CDl9“拉近”BCR,加强由BCR复合物传导的信号,增强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

感性。CD21的胞外区长,与结合于抗原补体成分C3d结合,但其胞内区无酪氨酸残基,故不能传导信号。结合于抗原的补体成分C3d与CD21结合,使CDl9/CD21交联。信号由CDl9传向胞内。

刺激坐骨神经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全过程上课讲义

刺激坐骨神经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全过程

1.刺激坐骨神经,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全过程 A.AP的产生 在坐骨神经一端施加一个阈上刺激,使膜除极达到阈电位,Na+通道开放,Na+内流,引起膜的去极化和反极化,此时Na+通道迅速失活,K+通道通透性增加,K+ 外流,引起膜的复极化和超极化,动作电位产生,引起兴奋。 B.兴奋的传导 分为有髓纤维传导和无髓纤维传导。无髓纤维冲动传导的机制又称局部电流学说,指的是兴奋部位与邻近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其方向是在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局部电流的流动使邻近部位除极达到阈电位,邻近部位兴奋。依此方式,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有髓纤维冲动传导的机制又称跳跃传导学说,有髓纤维有髓鞘处称节间段,髓鞘间断处称郎飞节。节间段处因脂质厚,离子不能跨膜流动,故有髓纤维受刺激时,兴奋总是在郎飞节处产生,传导兴奋时总是在兴奋的郎飞节和邻近的郎飞节形成局部电流,使邻近的郎飞节兴奋,即兴奋的传导是从一个郎飞节跳跃到另一个郎飞节。这也是有髓纤维冲动传导比无髓纤维快的原因。 C.N-M接头处兴奋的传递 神经末梢的终末小支深入肌纤维膜的凹陷中,称为神经-肌肉接头。神经终末的膜构成接头前膜即终末膜,肌纤维膜称为接头后膜即终板膜。AP 传递至终末膜,膜上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引起递质小泡前移,释 放递质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上n型受体结合,n型受体是离子 通道偶联受体,结合后通道打开,Na+内流,K+ 外流,产生终板电位 EPP。EPP是局部电位,以电紧张的方式影响邻近肌膜,其强度积累达 到肌膜阈值后,引起肌膜发生动作电位,并沿肌纤维传导。 D.兴奋-收缩偶联 肌膜的兴奋通过T管膜传向肌细胞内三联体和肌节近旁,三联体处T管膜除极引起Ca2+内流,该信息传递给终末池上受体引起Ca2+的释放。 E.肌细胞的收缩 当肌肉收缩引起肌质内的Ca2+浓度升高时, Ca2+ 与肌钙蛋白的TnC结合,TnI与肌钙蛋白的结合力下降,原肌球蛋白变构移位,暴露出肌动蛋白 与横桥的结合位点。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消耗ATP,拖动细肌丝向肌 节中央的M线方向滑行,肌节缩短,即肌肉收缩。 2.刺激、AP、RP、TP、锋电位、兴奋、兴奋性之关系 刺激:能为人体感受并引起组织细胞、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RP(静息电位): 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TP(阈电位):细胞膜达到AP时的需要最小的膜电位水平; SP(锋电位):AP的一个过程之一,AP的除极和复极过程的前半部分进行极为迅速,且变化幅度很大,记录出来的尖波即为锋电位; AP(动作电位):在RP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可传导的电位波动,包括锋电位和后电位两个过程; 兴奋是细胞受刺激产生AP的反应,只有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才能说它是兴奋; 兴奋性:细胞受刺激产生AP的能力。 3.从N-M接头传递和跨膜信号转导,谈谈细胞通讯过程;信号转导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A.多细胞生物是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社会,这个社会中的单个细胞间必须通过细

影响细胞生长分化的因素

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1、胞外信号分子 ①近端组织的相互作用: 又叫做胚胎诱导,指细胞分泌信号分子旁泌素,影响周围细胞想一定方向分化。如:眼的发生。已知正常情况下,视泡诱导与其接触的外胚层发育为晶状体,实验证明,把视泡移植到其他部位后也能够诱导与之接触的外胚层发育为晶状体。 ②远距离细胞的相互作用 通过激素进行调节,如:蝌蚪变态过程中,会分泌大量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2、细胞记忆与决定 胞外信号分子作用时间短,单细胞可以储存这些记忆,使细胞向特定方向分化。果蝇的成虫盘移植实验便是一个很好地列子。 细胞记忆使得细胞在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等分化特征尚未表现出来就已经确定了细胞的分化命运,这就是细胞决定。 3、受精卵细胞质的不均一性 母体效应:卵母细胞中贮存的mRNA和蛋白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各种mRNA 在细胞中都定位分布,在细胞分裂时mRNA不均一的分配到子细胞中,从而决定细胞分化的命运。 4、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与位置效应 实验证明,改变细胞所处的位置可导致细胞分化方向的改变。此即位置效应 5、环境对性别的决定 很多爬行动物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决定其性别。 6、染色质变化与基因重排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染色质变化主要包括:基因丢失,基因扩增,基因重排,DNA甲基化 基因丢失:细胞发育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量减少或者某一部分丢失的现象。如蛔虫发育过程 基因扩增:细胞内特定基因拷贝数在某一时期大量增加的现象。如卵母细胞rDNA 扩增以及双翅目昆虫体细胞内的多线染色体。 基因重排:基因与基因间的位置或顺序发生重新排列组合。如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中,它的DNA经过断裂重排的变化,这有利于其利用有限的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大量的抗体。 DNA甲基化:DNA上某些序列处的胞嘧啶被甲基化而引起基因失活。 总之伴随染色质变化,细胞分化也出现变化。 7、(补充)数量效应:细胞数量对诱导组织形成是必要的 如小鼠胚胎胰腺原基在体外进行组织培养时,可发育成具有功能的胰腺组织,但如果把胰原基切成8小块分别培养,则都不能形成胰腺组织,如果再把分开的小

正确认识小学生生长发育特点

正确认识小学生生长发育特点 小学生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指大多数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的一般现象。尽管由于遗传、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等因素可导致个体间的差异,但一般规律还是普遍存在的。我国将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作如下年龄分期: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幼儿期,l~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7~11或12岁;青春期,约10~20岁。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科王明月 一、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小学生的生长发育,不仅是身高、体重的增加,而且全身各个器官也在逐渐分化,机能逐渐成熟。量变与质变虽各有一定的缓急阶段,但两者经常交替进行。例如由婴儿到青春期过程中,消化系统的长度和胃的容积显著增加,其结构和功能也逐渐完善。各种消化酶的含量增加,胃酸分泌增多,浓度升高,消化系统从只能容纳少量流质食物逐渐达到能消化复杂的固体食物。又如大脑在逐渐增大、重量增加的过程中,其皮层记忆、思维、分析等功能也在发展,并且大脑在体积和重量长成以后,它的功能还在不断发展、完善。 二、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和程序性 人从小到大总是不断地生长发育,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区别于其他阶段,同时每一个阶段又彼此有规律地交替、衔接,尽管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按一个速度生长发育,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 (一)第一个生长高峰期 由胎儿时期开始到出生后1岁,为第一个生长高峰期。以身高、体重为例,在第一年内身高增加20~25厘米,体重增加6 000~7 000克。第二年内身高增加约10厘米,体重增加约2 500~3 500克,是出生后增长速度较快的阶段。此后增长速度显著下降,身高每年增长约4~5厘米,体重每年约增加1 500~2 500克,直到10

肌肉生长

肌肉生长发育的表观调控 摘要:肌肉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大量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如,HMGCS1、MSTN、MyoD、Myf6等基因都对肌纤维的生长发育有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它参与肌肉生长发育调控的基因尚未被发现。肌肉细胞增殖、分化受一些正向调控因子和负向调控因子的双向调节。本文将对,现已知与肌肉生长发育相关的部分基因对肌肉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进行述。 关键词:肌肉发育; MyoD;Myf6;MSTN Muscl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apparent regulation Abstract:Muscl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involves a large amount of gene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Such as HMGCS1, MSTN, MyoD, Myf6 genes are all associated with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muscle fibers. In addition, there are many other involved in muscl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egulation of the gene has not yet been found.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s bidirectional regulated by the some positive factors and negative regulation factors . This article will tell the known genes associated with muscl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muscl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Muscle development ;MyoD;Myf6;MSTN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 (2)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 人的生长发育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在体格方面,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出生后半年内,生长发育最快,半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到青春期又增快。?生长发育中,各功能的发育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整个身体的运动功能,按“从头到脚”的顺序发育,先会抬头,其次挺胸、独自坐,然后会站,最后才会行走。?在小儿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脑子的生长发育先快后慢,7~8岁大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而生殖器发育先慢后快,幼儿时期发育并不明显,青春期时发育明显增快。皮下脂肪在婴儿时期增加比较快,以后减慢,青春期又稍微快些,这在女孩表现更为明显。?胎儿时期至成人身体各部发育比例标准不是绝对的,个体间存在差异,只要大致在正常标准范围内就可以了。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在不断地完善,形成了各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根据小儿年龄阶段的生理解剖特点,一般可将小儿时期划分成七个阶段:?胎儿期,指受孕到分娩这一段时间,共280天;?新生儿期,指出生到1个月;?婴儿期,出生1个月到1周岁;?幼儿期,指1~3岁;?学龄前期,指3~6岁;?学龄期,指6岁到青春期;?青春期,约从十三四岁开始到十八九岁。? 体重增长规律及测量方法判断一个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体重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同时根据体重还可推测出小儿的营养状态。?正常小儿出生的时候平均体重为3.1~3.3千克,男孩比女孩稍重一点。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小儿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范围一般不超过300克,生后3~4天体重就不断增加。体重增加的速度和年龄有关,生后3个月之内生长最快,平均每天增加25~30克,4~5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周岁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1岁以内每个月的体重可按下列公式推算:?1~6个月小儿的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600(克);?7~12个月小儿的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1岁以后平均每年大约增加2千克,2~10岁小儿的体重(千克)=年龄?×?2+8(千克)。例如,1个4岁小儿,他的体重为4×2+8=16(千克)。?一般在10岁以前男孩比女孩重,10~16岁女孩较男孩重,以后男孩又较女孩重。增长速度也不一定很均匀,受多方因素影响。? 身高增长的因素及测量方法身高可以反映骨骼的发育情况。正常小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厘米,身高增长的规律和体重一样,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出生后6个月以内,平均每月长2.5厘米左右。6~12个月,平均每月长1.2厘米左右。1周岁以后的平均身高可依以下公式计算:?身高(厘米)=年龄×5+80(厘米)。例如,4岁小儿的大概身高(厘米)=4×5+80=100(厘米)。青春期身高增长速度加快,12岁以后,就不能按以 上公式推算了。?

2.2 培养细胞的生长与增殖过程

细胞工程培养细胞的生长与增殖过程

1.单个细胞的生长过程 细胞周期是指一个母细 胞分裂结束后形成的细胞至 下一次再分裂结束形成两个 期 子细胞的时间,可分为G 1 、S期、G 期和M期。培养 2 细胞单个细胞的生长过程与 体内细胞单个细胞的生长过 程相似。

2.细胞系的生长过程 原代细胞经培养传代或再培养后,便成为细胞系。体外培养细胞的生命是有限的,传代培养的细胞最多只能传代30~50代,相当于150~300个细胞周期;国际上用于实验研究的细胞大多在10代以内冻存,这样细胞特性基本保持不变。

细胞系的生长过程原代培养期 传代期 衰退期 为新鲜组织自体内取出并在体外 培养生长至第一次传代的时期。 原代培养的细胞生长一定时间之 后,如贴附型细胞即融合成片而逐 渐铺满底物的表面,此时应将原代 细胞分开接种至2个或更多的新的 培养器皿中,即传代,此即成细胞 系。 一般有限细胞系在此期的细胞开 始时虽仍然存活,但增殖已很缓慢 并逐渐完全停止,进而细胞发生衰 退死亡。

3.每代细胞的生长过程 细胞培养过程中一代 指的是从细胞接种到分 离再培养的一段时间。 与细胞世代或倍增不同 ,在细胞一代中细胞倍 增3~6次。每代细胞生长曲线

每代细胞生长过程滞留期 指数生 长期 停止期 细胞接种后,先进入生长缓慢的滞 留阶段,包括悬浮期(游离期)和潜伏 期。细胞贴壁后,逐渐伸展,恢复细 胞原有形态,经过一个潜伏期,才进 入生长和增殖期。 又称对数期。此期为细胞增殖最 旺盛的阶段,细胞分裂相增多,成 倍增长,活力最佳。 又称平台期,此时细胞数量饱和, 细胞不再增殖,但仍有代谢活动。

细胞培养全过程

我是细胞培养的新手,在开始养细胞前看到篇文章(老师给的)很实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细胞培养室实验操作规范 一、细胞培养室的环境 1. 细胞生长要求严格的无毒无污染环境,因此必须注意培养室的清洁卫生,保持操作空间的无菌条件: 1) 培养室应为独立、封闭的空间。培养室及缓冲间都应保持整洁,不要随意出入; 2) 保持超净工作台的无菌环境,每次使用前打开紫外灯照射消毒15—30分钟;每次使用后将废弃物清理干净,各用具规放整齐,用70%酒精擦净台面,再打开紫外灯照射30分钟以上; 3) 定期擦洗桌面、地板、清洁培养室,并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定期打开培养室的大紫外灯,将整个房间进行照射消毒; 4) 每次打开培养箱前,或手伸入超净工作台进行操作之前,均应用70%酒精擦手。 5) 定期清理冰箱。将药品试剂分类摆放,过期的试剂应及时清除; 6) 培养箱要定期清洁。隔板及内壁等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清洗,再用70%酒精擦净;并要注意底层水箱的水位,及时补充水份; 7) 注意监测CO2的气压,及时补充。 8) 注意监测液氮罐中液氮的挥发情况,及时补充,液面不能低于最高一层细胞冻存盒的位置。 2. 实验器具的清洗、消毒灭菌: 1) 反复使用的器皿应严格清洗干净,其清洗程序为:清水浸泡——去污剂刷洗

——清水冲洗——超声波洗涤——洗液浸泡(过夜)——充分冲洗(务必冲洗干净,不能残留洗液)——蒸馏水漂洗——烘干;若为新的玻璃器皿,要在刷洗后用5%的稀盐酸浸泡过夜。 *洗液:浓硫酸+重铬酸钾 2) 胶塞的清洗:清水浸泡——2%NaOH煮沸10—20分钟——冲洗——1%稀盐酸浸泡30分钟——充分冲洗——蒸馏水漂洗——烘干 3) 玻璃器皿,如玻璃吸管、离心管、玻璃培养瓶、套管等等以及胶塞,清洗后均可用高压蒸气灭菌,15磅灭菌30分钟。 4) 不能高压灭菌而又需反复使用的器具,如加样枪、多道枪的加样槽、塑料吸头等,应事先用70%的酒精擦洗,置于超净工作台中用紫外线照射2小时以上。 二、细胞培养用水、用液: 1. 胞培养必须使用玻璃蒸馏器制备的三次蒸馏水,二次蒸馏水或外购的金属蒸馏器制备的蒸馏水只能用来清洗器皿; 2. 平衡盐溶液(BSS)严格按照配方配制,含Ca++、Mg++离子的要避免其沉淀。可过滤灭菌或高压灭菌。采用高压灭菌时如含有葡萄糖等成份,应避免高压过度,一般8磅10分钟及即可。灭菌后的BSS于4℃冰箱中保存,如出现浑浊或沉淀时,应废弃,重新配制。 3. 培养液的配制,以配制1000ml RPMI1640为例: 1) 将RPMI1640干粉倒入约800ml三蒸水中,搅拌使其溶解; 2) 加入5.94g HEPES,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约半小时; 3) 加入2g NaHCO3,继续搅拌约2小时; 4) 定容至1000ml;必要时用1N NaOH凋至PH7.0 5) 过滤除菌。滤纸由上到下为:普通定性滤纸、0.4μm滤膜、0.22μm滤膜;

学前儿童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010-08-13 16:16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是指群体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般现象。虽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个体差异,但一般的规律还是存在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是反映其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因此,幼儿园的保教人员必须了解、研究和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共同规律,结合各年龄幼儿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以达到保护、促进、增强和提高幼儿健康水平的目的。 (一)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由不明显的细小的量变到突然的质变的复杂过程。不仅表现为身高体重的增加,还表现为全身各个器官的逐渐分化,功能的逐渐成熟。量变和质变通常是同时进行的,但各有一定的缓急阶段。例如,消化系统由新生儿到达成人时,各器官在不断长大、长重的同时,结构和机能也逐渐复杂和完善起来。如:小儿的胃容积小,胃腺数目少分泌液的量少,胃酸的浓度和胃蛋白酶的效能低,随年龄增长,变大增多增加,质也发生了变化,效能也提高了(新生儿只能接受少量流质食物,随着消化器官的发育,结构和机能的加强,逐渐能消化固体食物) 由此可见,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幼儿不仅身体比成人小,而且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机体。幼儿动作粗大,情感简单,是一个没有成熟,缺少经验的机体,他们对环境的适应和对自身的保护,以及各种知识及能力,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加强。因此在进行卫生保健、教养工作时,必须结合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来安排具体措施,绝不能脱离幼儿的实际,以成人的标准来安排幼儿的生活和教育。 (二)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各有独有的特点,各阶段按顺序衔接着,不能跳跃。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阻碍都会对下一阶段的发育带来不良影响。例如,出生时只能吃流质,只会躺卧和啼哭,到1岁时便能吃多种普通食物,会走路和说单词,这是很明显的变化,但在这之前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如在说单词之间,必须先学会发音,同时,要学会听懂单词;能吃固体食物之前必先能吃半流质食物;会走路之前必先经过抬头、转头、翻身、直坐、站立等发育步骤。其中任何一上环节产生障碍,都会影响整个婴儿期的发育,并使幼儿前期的发育延迟。 身体各部分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一般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例如在胎儿期的形态发育的顺序:头部领先,其次是躯干,最后为四肢。再如,婴儿期的动作发育的顺序:首先是

《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教案

《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教案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四年级第3课 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小学汤盼 教学活动目标: 1、了解生长发育过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规律 2、通过学习,让自己更加悦纳自我,敬畏生命 教学准备: PPT课件、学生1~4年体检表、相关图片与资料的搜集 教学活动步骤: 一、情景导入 1、猜一猜:她们是同一人吗? 2、这两张图片是小雨在一岁和四岁时的照片。由小到大,由高由矮,由轻到重,我们每天都在生长。了解了生长规律,我们就能根据自身的特点,用科学的方法去调节,从而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生发发育的基本规律吧! 二、感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1、出示图片,找差异:一年级的小妹和四年级的大姐姐在身高、体重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小丽入学以来身高体重的变化图,体会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3、还记得自己读一年级时候的模样吗?那时的自己跟现在比较起来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4、我们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并不是匀速进行,而是具有阶段性的,时快时慢,有起有伏。人在出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一周岁后基本平稳,到5岁以后生长稍为变慢,到青春期时(12岁左右)又迅速加快。 5、请参照身边的亲人、朋友,说一说人的一生要经历哪些不同的时期? 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的发育,然后步入成年期

和老年期。 6、连一连 7、填一填:人的一生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育,然后步入_______和_______。 8、我们现在正处于生长发育的什么时期?(童年期) 9、我们现在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童年期”,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使我们更加健康地成长呢? (小组讨论,全班反馈) (1)要多参加运动。体育锻炼可以使你的身体长得更壮。 (2)要多吃高蛋白和含钙量高的食物,如:肉、蛋、豆类、牛奶等,这样才能给身体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原料”。 (3)想要长高,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千万不要熬夜,小学生要保证每天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4)保持愉快的心情,多参加丰富的娱乐活动,你会长得更阳光,更高大。 三、回顾与总结 1、出示我的收获,完成练习 2、总结

骨骼肌

骨骼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说明收缩特性的知识结构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2.能说明人体运动是在神经系统调节下,由骨、关节、肌肉共同完成的。 3.知道体育锻炼对骨胳肌的影响。能力目标 通过对骨胳肌的收缩特性的演示实验的观察及对实验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1.承认体育锻炼对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作用,逐渐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2.通过人体运动由骨、关节、肌肉共同完成,是多组肌群协同的作用的学习,树立生物的整体性的观点。 教学建议一、本节的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在运动中起动力的作用,因此有关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而的运动主要体现在收缩上,故的收缩特性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关于人体内所受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学生看不见,难以理解,是本

节的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先让学生观察肌肉收缩的演示实验,获得感性知识,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即肌肉具有收缩的特性。来突破重点和难点。三、教法建议 本课的引入:在复习运动中起杠杆作用的器官和起支点作用的器官分别是什么?继续提问:运动是骨围绕关节转动产生的,那么,使骨转动的动力来自哪?自然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关于的收缩特性,建议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进行。先提出问题:作为运动中的动力器官,它有哪些特点与运动相适应?然后提供收缩的演示实验或录象给学生观察,做演示实验前,先要向学生交待实验装置中的关键部分,如装在实验仪器上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指针等。为确保实验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前进行预作。目的是熟练操作和检查实验装置的灵敏性。实验用的标本必须处于生活状态,为保证这一点,在制备中,要避免损伤神经和肌肉,并经常保持它处的环境与活体中接近(用70%的生理盐水保持湿润)。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时,为了使观察有的放矢,观察前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内容:如用针和电流直接刺激肌肉本身时,有什么反应?停止刺激,肌肉怎样?用电流刺激与肌肉相连的神经,有什么反应?停止刺激,肌肉怎样?思考:具有什么特性?当学生观

发育与细胞

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本质的科学,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ontogeny)中生命过程发展的机制。同时,发育生物学也研究生物种群系统发生(systematics development)的机制。 发育生物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个体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从个体发育的角度来说,一个单细胞受精卵如何通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产生有机体内所有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这些细胞之间又如何通过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构建各种组织和器官,建成一个有机体并完成各种发育过程,这些都是发育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发育是遗传信息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顺序表达的结果。发育具有严格的次序性,发育并不是个别基因的表达,而是众多基因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和配合。发育生物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体发育的遗传程序及其调控机制。 发育的嵌合型合调整型 细胞的命运实际上是由卵裂时所获得的合子核信息早已预定的,这一类型的发育我们称为嵌合型发育(mosaic development)。 Driech(1891)首先证明海胆发育过程中存在调整型发育(regulative development):胚胎为保证正常的发育,可以产生胚胎细胞位置的移动和重排。 诱导现象的发现:发育中诱导和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才得到充分的重视。 诱导现象(induction)使人们认识到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胚胎发育最重要的核心问题。诱导是指一类组织与另一类组织的相互作用,前者称为诱导者(inducer),后者称为发应组织,诱导者可指令邻近反应组织的发育。 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发育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次序性,这种次序性由发育的遗传程序控制。发育是有机体的各种细胞协同作用的结果,也是一系列基因网络性调控的结果。 发育的主要功能:多细胞有机体的发育有两个主要的功能:1. 产生细胞的多样性,并使各种细胞在本世代有机体种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次序性。2. 通过繁殖(reproduction)产生新一代的个体,保证世代的交替和生命的连续。 动物发育的基本规律:1新个体的生命开始于两性配子(gamete)—精子和卵子的融合,其融合过程称为受精(fertilization)。通过受精激活发育的程序,受精卵开始胚胎发育(embryogenesis)。 2大多数动物的胚胎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裂(cleavage)、原肠胚形成(gastrulation)、神经胚形成(neurulation)和器官形成(organogenesis)等几个主要的胚胎发育阶段才能发育成为幼体,通过生长发育成为成体。 3有些动物如两栖类的个体发育还必需经历变态(metamorphosis),才能发育成为成体。 发育的五个过程:细胞分裂,模式出现,变形,细胞分化和生长。 细胞分裂:受精之后经历一个快速的细胞分裂期,卵分裂成大量小细胞。 Cleavage: 细胞分裂快,没有细胞生长的间歇期,因而新生细胞的体积比母细胞小 图式形成 包括:设置形体模式(body plan)和细胞定位到不同胚层 设置body plan:描绘胚胎的主题轴区分头尾端,并确定背腹侧 细胞通过原肠运动定位到不同胚层 变形或者称为形态发生:胚胎经历了三维空间上的惊人变化在发育的一定阶段,胚胎经历形态发生的特征性变化,原肠胚形成(gastrulation)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 指不同形态结构的细胞形成组织和器官的过程。此过程包括细胞形态和大小的变化,细胞的黏着和分离,细胞的静止或运动、细胞融合等过程。 细胞分化: cell differentiation 在这个时期,细胞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变得各不相同,并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儿童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普遍现象,称为生长发育的规律。儿童少年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虽然受自然条件、家庭生活、营养条件、疾病和遗传、体育运动等因素所影响而产生年龄和性别上的个体差异。但是,身体的生长发育规律还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一)生长发育的速度规律 从儿童到成年人其生长发育不是等速的,而是时快时慢呈波浪式的上升,阶段性规律很强。一般有两个突增时期,第一次突增时期在两岁以前,第二次突增时期在青春发育期,其年龄在10~11至14~15岁。突增期过去以后渐渐缓慢下来,到20岁左右基本停止。 (二)生长发育的不均衡规律 1. 身体发育的比例: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人由小到大,身体的比例一直在变化。在第一次突增期过程中,初生儿的头占身长的l/4,2岁时占l/5,6岁时占1/6,12岁时占l/7,到成人时仅占l/8(见图2-1)。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头先发育,以后是躯干,下肢,身体发育是按头尾发展规律顺序进行的。第二次突增期的过程恰好与第一次相反,下肢先发育,其次是躯干,而头的发育不明显。从出生算起,如以增长值数计,头增长一倍,上肢增长三倍,下肢增长四倍(见图2-1)。身体各部位发育结束的时期是:足长约在16岁,下肢长约在20岁,手长约15岁,上肢长约在20岁,躯干长约在21岁。 图2-1 (三)身体各系统的发育规律 出生后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领先地位。5~6岁时发育速度最快,并迅速接近成人水平。此时大脑的重量已达到成人脑重的90%。6~20岁之间脑的重量仅增加10%,但是随着大脑细胞不断地进行复杂的分化,机能也随之提高。(见图2-2)中的总体发育是指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它们与形态指标的发育曲线基本一致,呈波浪式上升。淋巴系统的发育在10岁左右已达高峰,12岁已达成人的200%,以后逐渐降低。因此要特别注意10岁前儿童的疾病防治工作。生殖系统发育最晚,在10岁以前几乎不发育,当身体发育进入第二突增期以后才迅速地发育。 人体生长发育过程是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机体与外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各系统器官的发育是彼此密切相关的。某一系统的发育可能为另一系统的发育打下基础。因此,任何系统的发育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图2-2 (四)生长发育的两次交叉规律 生长发育的两次交叉规律是指在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男女儿童因发育时间不同而出现的身体形态指标的两次交叉现象。 在青春期前(7~9岁),多数形态指标,男生都大于女生。10岁以后,女生进入青春期,身体各部位迅速生长发育,许多形态指标超过男生。到13岁时,男生身体各部位迅速生长发育,女生的增长速度减慢下来,致使男生各项形态指标又超过女生。因此男女生大部分形态指标在青春期形成两次交叉。(见图2-3) 图2-3

小学生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指大多数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的一般现象。尽管由于遗传、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等因素可导致个体间的差异,但一般规律还是普遍存在的。我国将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作如下年龄分期: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幼儿前期,l~3岁;幼儿期(学前期),3~6或7岁;童年期(小学年龄期),6或7~11或12岁;青春发育期,约10~20岁。 一、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是从孕育生命的一个卵细胞开始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不仅是身高、体重的增加,而且全身各个器官也在逐渐分化,机能逐渐成熟。量变与质变虽各有一定的缓急阶段,但两者经常交替进行。例如由婴儿到青春期过程中,消化系统的长度和胃的容积显著增加,其结构和功能也逐渐完善。各种消化酶的含量增加,胃酸分泌增多,浓度升高,消化系统从只能容纳少量流质食物逐渐达到能消化复杂的固体食物。又如大脑在逐渐增大、重量增加的过程中,其皮层记忆、思维、分析等功能也在发展,并且大脑在体积和重量长成以后,它的功能还在不断发展、完善。 二、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和程序性 人从小到大总是不断地生长发育,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区别于其他阶段,同时每一个阶段又彼此有规律地交替、衔接,尽管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按一个速度生长发育,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 (一)第一个生长高峰期 由胎儿时期开始到出生后1岁,为第一个生长高峰期…以身高、体重为例,身高在孕中期(4~6个月)增长最快,三个月时间约增加27.5厘米,超过成熟胎儿身高的1/2;体重在孕末期(7~9个月)增加最快,三个月约增加2 250克,超过成熟胎儿体重的2/3。出生后的婴儿虽然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在第一年内身高仍增加20~25厘米,为出生时身高(约50厘米)的酌1/2;体重增加6 000~7 000克,为出生时体重(约3 000克)的2倍。无论身高、体重,在出生后第一年,都是出生后增加最快的一年。第二年内身高增加约10厘米,体重增加约2 500~3 500克,是出生后增长速度较快的阶段。此后增长速度显著下降,身高每年增长约4~5厘米,体重每年约增加1 500~2 500克,直到10岁左右。 (二)第二个生长高峰期 女孩约10~12岁、男孩约12、14岁进人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即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女孩生长发育的年龄一般比男孩早两年左右。10岁以前,男女孩体态差异较小,男孩稍高于女孩。10岁以后女孩无论身高、体重等平均数都高于男孩,形成发育曲线上的第一次交叉;12岁左右男孩开始发育,约14岁男孩的身高、体重又超过了女孩;形成发育曲线上的第二次交叉。此后男孩各项指标的数值一直高于女孩,最终形成了男女在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显著差别。 三、人体各部分生长发育的程序及规律 人体各部分生长发育虽不平衡,但却依照程序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比如在生长发育的两次高峰期,身体各部分发育比例不同。第一次高峰期先长头颅,后长四肢,特别是下肢后期增长较快,这就是头尾发展规律。第二次高峰期头颅增长不明显,而是下肢发育迅速。 从7岁开始,人体的生长发育遵循向心律发展。其各部分发育的程序是:足—小腿—下肢—手—上肢,即自下而上,由四肢的远端向躯干,所以称“向心律”。从生物力学的理论分析其发展顺序也是符合向心律的。人体活动及总负荷的大小次序是:足—小腿—大腿—手—臂—

胚胎发育时期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分化

胚胎发育时期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分化 原文来源:Te, K.G. and C. Reggiani, Skeletal muscle fibre type specification during embryonic development. J Muscle Res Cell Motil, 2002. 23(1): p. 65-9. 摘要:在过去十年里越来越多关于胚胎发育时期肌形成和肌纤维类型分化的信号机制的研究:这篇文章主要回顾最近的相关发现。脊椎动物中MyoD家族在肌肉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家族是一系列的转录因子,可激活肌肉分化基因的转录。反过来,MyoD家族会应答体节周边组织尤其是脊索和神经管的诱导信号。Hedgehog和Wnt是其中的诱导信号之一,在未来的成肌细胞中发现其应答通路包括Ptc, Smu和Gli。该信号机制已在小鼠、鸡、斑马鱼和果蝇等模式生物中做过分析。有些转录因子的同源物在不同物种中可完成类似的功能,但其他的转录因子在不同物种中则存在重要的不同之处:例如在果蝇中twist编码一种促进肌形成的转录因子,但是他的同源物在小鼠中则抑制或阻止肌形成。相反的,nautilus是果蝇中MyoD的同源物,他在小鼠的肌肉分化中没有普遍作用,只是在特定类型的肌纤维的分化中发挥功能。 介绍 不同肌纤维类型的生化、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异质性是近十年来许多人的研究对象。其中肌形成的预决定和神经支配、激素及调节肌纤维表型机制的作用研究的最为详细。而关于信号因子、转导途径和调控基因在肌形成和最终在肌纤维分化中的研究近几年才刚刚开始。在不同模式生物中的相关研究揭示了几种影响肌肉发育的普遍因素,同时也发现了物种发育的种属性特征。 肌形成和MyoD家族 理解胚胎发育时期肌纤维类型的分化过程,首先必须了解肌形成的调控机制。在脊椎动物中,MyoD家族的转录因子是决定肌形成的最上游因子。bHLH转录因子类型的MyoD家族成员有MyoD,Myf-5, myogenin 和MRF4。在高等脊椎动物胚胎发育时期,这四种肌肉生长调控因子(MRF)由多种诱导通路激活并以一种特定的时空顺序表达。 神经管和脊索的诱导信号hedgehog和Wnt1可激活体节中Myf5在背内侧区域的表达,该基因又能诱导MRFs在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发育中的体节表达。起始表达Myf5的细胞成为轴上肌肉系,将来发育成背肌。相反的,发育中体节的侧面细胞中MyoD的起始表达依赖于背外胚层的诱导信号Wnt7。起始表达MyoD的细胞将来发育成为轴下肌肉。侧中胚层合成的TGF-β家族成员BMP4会阻止MyoD的表达及体节侧面区域的早期分化。BMP4的活性则被Noggin,Chordin 和follistatin抑制。 因此,流动型信号因子的竞争浓度参与激活肌形成和成熟肌节的特定类型细胞。肌节形成过程中表达myogenin的细胞比表达Myf5和MyoD的细胞出现的晚的多,但是MRF4可持续表达。第一阶段体节中的myogenin激活表达,第二阶段二型肌纤维便形成。

小学生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小学生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指大多数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的一般现象。尽管由于遗传、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等因素可导致个体间的差异,但一般规律还是普遍存在的。我国将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作如下年龄分期: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幼儿前期,l~3岁;幼儿期(学前期),3~6或7岁;童年期(小学年龄期),6或7~11或12XXX年内身高仍增加2XXX年,都是出生后增加最快的一年。第二年内身高增加约10厘米,体重增加约2XXX年增长约4~5厘米,体重每年约增加1 500~2XXX年龄一般比男孩早两年左右。10岁以前,男女孩体态差异较小,男孩稍高于女孩。10岁以后女孩无论身高、体重等平均数都高于男孩,形成发育曲线上的第一次交叉;12XXX年内,几乎没有变化,而在青春发育期开始以后才迅速发育。此时性意识觉醒,性器官发育并趋于成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在性激素作用下出现第二性征。 (四)新陈代谢旺盛。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变为自己身体一部分,并且贮存了能量,这种变化叫同化作用。与此同时,构成身体的一部分物质不断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并将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这种变化叫异化作用。小学年龄儿童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所以,他们需要从外界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以保证正常生长的需要。

从以上可以看出,身体各部分及各系统发育时期虽有先后,但各系统的发育顺序却彼此相连,密切相关,总是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打下基础。 (五)骨逐渐骨化,肌肉力量尚弱。小学年龄儿童的各种骨正在骨化,但骨化尚未完全。儿童期的骨骼有机物和水分多,钙、鳞等无机成分少,所以儿童骨骼的弹性大而硬度小。儿童不易发生骨折,但容易发生变形,不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可引起脊柱侧弯(表现为一肩高一肩低)、后凸(驼背)等变形。这时的儿童肌肉虽然在逐渐发育,但主要是纵向生长,肌肉纤维比较细,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都比成人差,容易出现疲劳。因此,在劳动或锻炼时,不应该让他们承担与成人相同的负荷,以免造成肌肉或骨骼损伤。写字、画画的时间也不易过长。 (六)乳牙脱落,恒牙萌出。儿童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有恒牙萌出。最先萌出的恒牙是第一恒磨牙,俗称六龄齿。接着乳牙按一定的顺序脱落,逐一由恒牙继替。到12XXX年龄儿童的心率约为80~85次/分,明显低于新生儿时的约140次/分和学龄前儿童时的90次/分左右。这时儿童的肺活量也明显增加,对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抵抗力也增强。 三、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骨骼肌蛋白调节

骨骼肌的蛋白合成是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它受到神经、内分泌等因素的支配。 其中,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信号通路(图1)是细胞内调控蛋白质 合成的主要信号通路。营养因子(如EAA、能量水平等)、促生长因子(如胰岛素、胰 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和应激(如疾病、恐惧等)都可以通过mTOR 信号通路来影响机 体蛋白质代谢。 1.2.1.1 mTOR 信号通路 1.2.1.1.1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的组成 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是一个包括许多 脂质激酶的家族。由一个调节亚基(P85)和一个催化亚基(P110)组成(Cully 等,2006)。当相应的配体与膜受体结合后,激活P85 募集P110 在细胞膜附近使其活化, 进而催化膜内表面的磷酸肌醇二磷酸(PIP2)生成磷酸肌醇三磷酸(PI3P)。PI3P 作为 第二信使,激活AKT 和磷脂酰肌醇依赖性激酶1(phosphoinositide-dependent kinase 1, PDK1)。 AKT:又称作PKB(protein kinase B),是PI3K 重要的下游分子, 包括至少有3 种 形式的AKT:AKT1、AKT2 和AKT3。它们对于调控细胞的大小,生长、增殖、存活 以及糖代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AKT1 促进细胞存活和增殖,AKT2 参与胰 岛素调节的代谢过程,而AKT3 则对细胞的大小以及数目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Rosen 等,2006)。当AKT 激活后,磷酸化TSC2,从而解除TSC1/2 对Rheb 的抑制, 由Rheb 活化mTOR(Urano 等,2007)。 mTOR:mTOR 是一个进化上十分保守的蛋白激酶,作为Ser/Thr 激酶而起作用,在体内以两种不同的复合物形式存在,即mTORC1 和mTORC2。mTORC1 是由mTOR、mLST8 和raptor 组成,mTORC2 由mTOR、mLST8 和rictor 组成。mTORC1 对mTOR 特异性抑制剂Rapamycin(RPM)的作用很敏感,而mTORC2 对RPM 却不敏感(朱伦等,2006)。mTOR 可以汇聚和整合来自于营养、生长因子、能量和环境压力对细胞的 刺激信号,进而调节细胞生长。mTOR 信号通路还影响胚胎干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并 且与肿瘤、肥胖及代谢紊乱等疾病有关。 4E-BP1 和S6K1:mTOR 激活下游靶蛋白,对细胞生长和代谢进行调控。在调控 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下游蛋白:S6K(ribosomal S6-kinase 1)和4E-BP1(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binding protein)(Lawrence 等,1997;Hara 等,1997;Brown 等,1995)。4E-BP1 是翻译的负调控因子,是eIF-4E 的抑制因子,低磷酸化的4E-BP1 与 eIF-4E 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较高磷酸化状态的4E-BP1 可释放eIF-4E,从而启动mRNA 的翻译。S6K1 介导编码核糖体蛋白mRNA 的翻译过程,影响总蛋白合成(Gingras 等,2001)。 1.2.1.1.2 mTOR 信号通路对骨骼肌生长发育的作用 mTOR 可通过调节下游的若干翻译效应器来控制细胞生长(Oldham 等,2000; Zhang 等,2000;Montagne 等,1999)。mTOR 信号通路在骨骼肌代谢中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mTOR 能加快细胞周期G1-S 期的转换,促进细胞的增殖,并且mTOR 失活将会减少蛋白质的翻译,抑制细胞增殖。Herbert 的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的细胞中,Rheb 的过量表达可增加其下游P70S6K 和4E-BP1 磷酸化。Bodine 等(2001)人发现,使用基因手段结构性激活AKT,可导致骨骼肌肥大。在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中,使用Rapamycin 可阻断4E-BP1(Lawrence 等,1997;Beretta 等,1996)和P70S6K 的磷酸化作用(Chung 等,1992;Price 等,1992)。用SHIP-2 从基因水平上阻断AKT 的内源性活化也可以起到Rapamycin 同样的阻断作用,且可以抑制IGF-1 导致的AKT 的活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