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高等教育50年回顾与展望_杨胜才

中国民族高等教育50年回顾与展望_杨胜才
中国民族高等教育50年回顾与展望_杨胜才

中国民族高等教育50年回顾与展望

 杨 胜 才 

(中南民族学院法律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建国50年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成绩巨大,但同时也存在教育观念落后、发展水平低、办学特色不突出、投入不足等问题。面向新世纪,民族高等教育应进一步转变观念、突出特色、大胆创新、完善立法、加大投入,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高等教育改

革和发展的新形势。

关键词:民族高等教育;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1)05-0030-05

Reviews and prospects on China 's

ethnic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ast 50years

YAN G Sheng-cai

(Law Department ,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for Ethnic Minorities ,Wuhan Hubei 430074,China )

Abstract :In the past 50years,since China w as fo unded China 's ethnic higher educatio n made g reat achiev ements with the g overm ent 's series of specific policies ,but there still exist many pro blems such as som e underdev elo ped educational issues ,etc .So it 's urg ent to trans-fo rm the o ld issues and m ake creatio ns o n th e reg ulatio ns and inv estments for ethnic higher educatio n 's fur th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hig her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review s ;prospects

民族高等教育是国民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建国50年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保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面向新世纪,全面总结建国50年来民族高等教育的成就和经验,探讨民族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对策,对于实现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推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国50年来我国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成就

1.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从无到有,布局结构日趋合理。1950年,5个民族自治区和31个民族自治州仅有4所高等院校(新疆1所,广西3所)。这是阻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民族高等教育,早在50年代就创建了一批民族高等院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

·

30·2001年9月第22卷 第5期 高等教育研究J o urnal o f H igh er Education Sep.,2001V ol.22 N o.5

收稿日期:2001-05-18

作者简介:杨胜才(1964-),男,湖南凤凰人,中南民族学院法律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研究员,从事高校思想教育、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院校更是发展迅速。到1997年,民族自治地区已有普通高等院校92所,其中内蒙古18所,西藏4所,宁夏5所,新疆18所,广西26所。1998年,全国有民族高等院校13所。此外,国务院23个部委、16个省、市、自治区所属的94所高等学校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自1980年以来,累计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近9万人,为高等学校提供了大批合格的少数民族生源[1]。

2.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民族高等教育的主干——民族高等院校已经形成以人文学科为主体,民族学科为特色,理、工、农、医、艺、管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体系。培养的人才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多个层次,有干部培训、预科补习、留学生培养等多种培养形式。此外,专业结构和办学规模也发生了较大变化。1978年民族院校仅有少数民族语文、汉语文、政治、历史、数理化、艺术等少量专业,1998年已设有100多个专业,包括经济类、财会类、法律类、管理类、计算机类等热门专业,办学规模从1978年的本专科生不足7000人增加到1999年的42751人[2]。

3.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不断提高。1950年,普通高校中少数民族在校生仅1285人,占在校生总数的0.9%[3];1982年为53739人,占在校生总数的

4. 7%;到1999年,少数民族在校生达到247700人,是1950年的193倍,占在校生总数的6%[4]。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自己的大学生,有些民族还有了硕士生、博士生,以及本民族的两院院士。维吾尔、回、朝鲜、纳西等十几个少数民族每万人平均拥有的大学生人数已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4.少数民族教师队伍逐步壮大。1952年,全国高校的少数民族专任教师只有623人,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的1.85%。到1999年,已有少数民族专任教师23000人,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的

5.5%,比1953年增长了近36倍,其中涌现出了一批专家、学者和著名的科学家。全国民族高等院校的专任教师也由1978年的2121人,发展到1999年的4780人,其中教授292人,副教授1333人,讲师2045人[5]。

5.民族教育立法逐步完善。建国以来,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教育领导部门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指示》、《教育部门关于高等学校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通知》等一系列关于民族教育的条例、指示。一些民族自治地区也相应制定、颁布了若干民族教育地方法规。此外,在新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中,都对民族教育的某些方面(如招生考试中的照顾政策、民族语文教学、双语教学、民族自治地方学校的设置等)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民族教育法规的逐步完善,为民族高等教育走上健康发展道路,提供了政策保障。

6.民族教育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成绩显著。一是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机构形成网络。二是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不仅涉及民族高等教育,还涉及民族基础教育、民族职业教育、民族成人教育等各个方面。相关研究人员和机构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及教育科学“七五”、“八五”、“九五”规划民族教育重点课题多项,并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发表了大量民族教育研究论文,出版了一系列民族教育专著。三是创办了《中国民族教育》和《民族教育研究》两份全国性、综合性的民族教育期刊。四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各民族院校均与国外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师生互访等,还获得了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性机构的资助[6]。

二、我国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措施

民族高等教育既有国民高等教育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和少数民族的特点出发,在探索、总结民族高等教育特有规律的基础上,采取了特殊的政策和措施。

1.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和分配实行特殊照顾。一是在招生年龄上适当放宽。建国初期,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一般上学较迟,且绝大多数解放后才能上学,高小毕业生年龄一般偏大等特点,教育部在1955年发出的《关于放宽少数民族学生报考年龄的问题给广西省教育厅的函》中指出:今后在各级学校招生规定报考年龄时,对少数民族学生报考年龄一般应比照当地规定放宽2-3岁。

二是在录取分数上适当照顾。1950年新中国的第一个高等学校招生规定就明确指出:“兄弟民族学生”“考试成绩虽差,得从宽录取”。之后,国务院和教育部又多次出台高校招生有关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强调对少数民族考生实行适当降分录取和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三是实行定向招生和定向分配。为了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同时又能满足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对各类高级人才的需求,国家采取了适当降分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确保

·

31

·

少数民族学生“出得来、回得去、用得上”。

2.举办民族班和预科教育。国家根据高校招生对少数民族适当降分后录取的比例仍然较低,以及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重点高校跟班学习有困难的情况,从1980年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地在部分全国重点高校举办民族班。

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特殊产物。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高等院校就设有预科,为尚不具备进入大学本科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补习。后来其他一些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也相继办起了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预科班。1984年,教育部、国家民委对有关部门民族预科班的教学和管理问题作了明确规定:重点院校预科招生可照顾30分,民族院校预科招生可在各省、自治区招生最低录取线下照顾80分。据统计,1997年,全国有200多所学校举办民族预科班,共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7200余人[7]。

3.开展民族教育的对口支援与协作。早在建国初期,国家每年都要动员调配一大批大学毕业生和知识分子,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民族教育工作。之后,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多次发出通知,组织动员内地和沿海经济与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接收教师进修、派出教师讲学、支援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开展教育与教学管理经验交流等形式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中还就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扶贫作了详细分工。以新疆为例,1990年以来,国务院24个部委的80多所高校共为其培养少数民族本、专科生8000余名,同时还培养了700多名厂长、经理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和高校骨干教师[8]。

4.财政拨款向民族教育倾斜。(1)设立少数民族教育专项经费。此项经费于1951年开始设置,是为了帮助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般事业费之外特设的一笔补助费用。(2)将民族院校干训、预科经费列入计划。(3)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照顾。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中规定,凡考入高等院校(包括少数民族高等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一律享受公费待遇。从1952年起,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一律实行人民助学金制,有关通知规定在评定助学金等级时,应尽量照顾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困难。1983年实行人民助学金和人民奖学金并存的办法后,民族院校的学生仍享受100%的人民助学金。1987年9月,高等学校全面实行奖学金制度和学生贷款制度,规定凡被录取为民族专业(学校)的学生,全部享受专业奖学金,其中三等奖学金一律按原助学金的标准发放。1993年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又专门发文,将民族学院民族专业的专业奖学金相应提高。1995年高校招生并轨,民族院校各专业的学生原则上每年须交一定的培养费和学杂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民族类学生免收学杂费(1996年12月又规定民族专业免收学费),民族院校的收费标准要低于本地区其他高等学校,并且在实行收费制度的同时,各院校要安排专项补助费给家庭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农牧民家庭学生的学费实行“减、缓、免制度”,并相应建立奖学金、贷学金和勤工助学基金制度,以保证学业合格的少数民族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业[9]。

三、我国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基本经验

1.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民族高等教育得以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50年来,民族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是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分不开的。解放初期,毛泽东同志曾精辟地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他生前曾同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4次接见民族高等院校的师生员工代表。周恩来总理、陈云副总理等还多次到民族高等院校视察、听课,现场办公,为民族高等院校解决实际困难。从1952年到1992年,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先后召开了4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5次全国民族学院院长会议。1978年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关注民族干部的培养和民族高等院校的发展,曾多次到民族高等院校视察,对民族高等院校的发展及时作出指示。民族高等院校所在地的各级党委和政府也将其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人、财、物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可以说,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民族高等教育就不会有今天蓬勃发展的局面。

2.坚持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建国初期,民族院校围绕民主改革和政权建设,为民族地区输送了大批政治干部。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民族院校开始调整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由低层次的干部培训向正规的高等专业教

·

32·

育转轨。各民族院校先后设置了一批文科、理科、财经、师范等专业,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上重要日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民族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转移,民族院校的培养目标也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到了与培养政治干部同等重要的地位,民族院校从此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事实证明,坚持服从于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重心,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宗旨不动摇,民族高等教育的工作就有成绩、发展就有动力。

3.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民族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要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高等教育和民族工作的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50年来,民族高等教育逐步积累了一定的优势,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即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需要设置学科和专业;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任务;以多民族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为办学骨干;以民族学科和国内民族问题的研究为优势;以适合于各民族师生员工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科学管理方法为保障;以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为依托等等[10]。

四、民族高等教育存在的

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在充分肯定我国民族高等教育50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民族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1.民族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育观念落后。“经济上去了再发展教育”,“等基础教育发达了再发展高等教育”等错误思想相当盛行。二是发展水平还远不能与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率及增长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办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地方特色不浓厚,民族特点不突出;“服务目标不够明确不够主动”[11]。四是民族高校内部办学结构不合理,办学效益亟待提高。五是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流失性大。六是投入普遍不足,办学经费缺口较大,严重制约了民族高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民族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1)知识经济的挑战。由于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基础、以高科技人才为依托、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民族地区要在这一背景下“搭上车”,而不是更落伍,民族高等教育就必须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成为开放、创新的教育和发展高科技的骨干力量。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民族高等教育在诸多方面尚存在很大差距。(2)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如何加强与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合理有效地利用国际教育市场资源,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知识,能抗“分化”和“西化”的“四有”人才,对民族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3)市场经济的挑战。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民族高等教育面临着很多困境。如生源的低门槛进、高门槛出与人才市场的优胜劣汰之间的矛盾;民族地区人才需求“多门类、多层次、小批量”的特点与提高民族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的矛盾;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与等价互惠的多渠道筹集经费原则的矛盾;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建设需求,大力发展应用学科与民族高校科技开发、转让能力差的矛盾;亟待提高的师资队伍与师资队伍不稳定、高学历人才补充难的矛盾,等等。(4)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挑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规模大幅扩展;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教学改革全面展开,呈现出国际化、综合化、社会化的趋势。民族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积累优势,增强实力,实现从单纯依靠政府到依靠政府和面向社会并举的转变,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和引导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已是迫在眉睫之事。

五、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若干思路

为有效应对新的挑战,民族高等教育要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融时代特征、地区特点、民族特色于一体,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办学模式,为此,民族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政策、措施等方面都要实现新的突破。

1.进一步转变观念。一是要克服旧的思维定式,树立教育的新哲学观——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和合”因素;教育的新功能观——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因素;教育的新本质观——教育也是知识生产力;教育的新产业观——教育是事关全局的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的知识产业;教育的新资本观——教育不仅具有资本属性,而且是重要的知识资本;教育的新发展观——确立适度超前的发展

·

33

·

战略[12]。二是要利用各种手段加大民族教育和民族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全党全国人民都充分了解民族教育的重要性、特殊性、艰巨性,争取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为民族教育的发展树形象、增信心。

2.更加突出特色。民族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因此,在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上要突出自己的特色,贴近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这是事关民族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尤其是要保证培养的学生德才兼备,既要有扎实的业务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能积极、认真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要加强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研究,花大力气挖掘、整理和传播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为党的民族工作服务,为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把民族高等院校办成各民族和睦相处、平等团结、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阵地。

3.大胆改革创新。一是办学规模上要不断扩大,逐步跟上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其思路有三: (1)向政策要。争取国家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倾斜政策,并把政策用足用活。(2)向体制要。如挖掘民族高等院校内部的办学潜力,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调动社会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社区学院等。(3)向现代教育技术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出现了教育远程化和多媒体化的趋势,为大众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这无疑是大力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二是教育资源的共享水平要不断提高。采取共建、合作、合并等方式,使民族高等教育形成区域分布比较合理、具有较高的规模效益、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能主动适应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发展格局;建立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水平。三是要找准直接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可根据当地的特点和高校自身的优势,兴办科技含量较高的校办产业,或与企业界、科研部门合作兴办产业,为高校自身的发展、为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做出试验和示范,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四是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要根据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整体规划,进一步深化民族高校学科建设理论的研究,力求用最前沿的学科理论和学科管理方法,指导民族高校的学科建设;根据自身优势,通过协作、引进等方式壮大学科骨干队伍。五是教学改革力度要加大,应拓宽专业面,加强汉语文、外语、计算机能力的教学,提高毕业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4.进一步完善立法。50年来,我国民族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还存在着立法层次低、立法空白点等诸多问题。要彻底改变民族高等教育的落后状况,巩固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必须通过民族高等教育立法,把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所要求的各种条件和基本社会关系以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如民族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性质和任务;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职责;民族自治地区的管理权限;民族高校的权利和义务;招生和就业;投资体制、支援协作和国际交流等。

5.加大投入力度。民族院校投入普遍不足,这与我国教育经费总体投入水平低有关。但民族院校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们大多是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起步的,历史欠帐太多,办学条件较差,这就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是否可借鉴国际经验,在其他方面克服一下,使落后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为汉民族地区的3-5倍,效益逐步接近汉民族地区教育中等发展的水平。当然,民族院校除了依靠国家的投入及发达地区的对口扶持外,更应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广开财源,多渠道筹集资金。

参考文献:

[1][8]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蓬勃发展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J].中国民族教育,1998,(6).

[2][4][5] 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

合统计司.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0)[M].北京:民族

出版社,2000.564-574.

[3] 国家民委教育司.新时期民族教育工作手册[M].北

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48-455.

[6] 陈立鹏.我国少数民族教育50年[J].民族研究,1999,

(5):50-51.

[7][9] 吴仕民.中国民族教育[M].北京:长城出版社,

2000.67-786.

[10] 任中夏.面向新世纪,进一步办好民族学院[J].中央

民族大学学报,1999,(1):16.

[11] 陈红涛.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途径探讨[M].北京:中央

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118-119.

[12] 彭坤明.知识经济与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8.65-81.

(本文责任编辑 邓建生)

·

34·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答案】C 【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考点】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2.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A.兴办军用工业 B.兴办民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 【答案】A 【解析】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洋务事业是军用工业。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3.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国闻报》 B.《时务报》 C.《强学报》 D.《万国公报》 答案】B 【解析】戊戌维新时期,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4.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公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是()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答案】D 【解析】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 【考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5.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 A.孙中山 B.邹容 C.章炳麟 D.陈天华 【答案】C 【解析】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考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6.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答案】A 【解析】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较量,成为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 【考点】反帝反封建革命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 文献标识码:A 一、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发展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高等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规模急剧扩大。首先,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在1998年的时候,我们全国的在校研究生只有19.8万人,但是,到了去年年底,总数已经达到了81.99万人。其中,16.5万多博士生,65万多硕士生。今年,大概又招收了31万左右,减去今年已经毕业的20万,现在,我们在校的研究生,应该是90万出头。再加上20万的在读硕士、博士在职研究生,这样,我国现有研究生的总数大概是110万人左右。但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不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是美国,他们大约有210万左右的研究生。 第二块,针对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教育而言,到去年年底,全国的普通高等学校由1998年的1020所增长到了1731所。前些日子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是1778所。在这些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数量增长得非常快,由1998年的340.7万人增长到去年年底的1333.5万人,今年计划招生475万人,但实际上要大大地突破,可能达到了550万人左右。这样,减去今年毕业338万的本专科生,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生大概有1500万人左右。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中,有773.8万是本科生,595.7万是专科生,在校本科生多于专科生,但是在专科

招生方面,也就是高职高专的学生招生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去年,我们招收447万学生,其中210万是本科生,237万是专科生。但是,由于本科学制长于专科,所以目前还是本科生多于专科生。 第三大块是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有505所,目前在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里就读的本专科生大概是419万人。实际上,在这505所高校里就读的学生并不多,他们大多数是在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或者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教育学院就读,其人数大概是300万人左右。 第四大块是2000年以后出现的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产生缘于国家大规模扩招以后教育经费的不足。在扩招后,国家对教育的拨款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没有跟上扩招的幅度,甚至在有些地方扩招了多少,生均经费就相应地减少了多少。为了弥补扩招以后经费不足的问题,首先从浙江、江苏等省开始,一些本科院校创办了民营机制的独立学院。所谓的机制在当时就一条:高收费!大概每位学生13000元到18000元之间,这样,除独立学院能够独立运转以外,相当一些部分补充了母校的运转。通过这个办法,解决了部分办学经费的不足。现在教育部也承认了这个现实,并且加以规范。要求独立学院不仅有一块牌子,而且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校舍、独立的教学设施、相对独立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队伍、独立的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总的一点就是独立颁发文凭,不许再用母校的文凭。 从某种意义上说,尤其对民办院校来说,干了一二十年,最后才熬成一个本科院校,但是,独立学院从它一成立就是本科院校,具有了竞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岩孙毅颖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奇和赞叹的巨大成就。在这三十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1977年―2007年)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一)专科教育恢复 1977年,中国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恢复时期。这期间,高等专科教育恢复招生、职业大学诞生。 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1977 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专科教育随之恢复。1978 年全国恢复和新建专科学校98 所,招收专科生12.37万人,在校专科生37.96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45.3% 。1979 年,专科招生人数减少,在校生人数为34.85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34.2% 。专科教育在满足当时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上模仿本科教育,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快地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 (二)职业大学诞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紧缺的矛盾,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提出创办职业大学的设想,一种新型高等院校——职业大学诞生。1978 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这一时期,我国恢复了高等专科教育,发展了以职业大学为代表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用较少的资源、较小的投入方式,提供了更多的上学机会,解决了社会人才紧缺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 二、探索与调整阶段(1985年―1994年) (一)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资料(2)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资料 1、近代清政府与资本-帝国主义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 1842.8.29 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3.10 中英《虎门条约》 1844.7 中美《望厦条约》 1844.10 中法《黄埔条约》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被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存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的很缓慢。 第五,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第六,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最主要的两大矛盾:①外国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六大矛盾:①外国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③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⑤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⑥帝国主义在中国争夺的矛盾。 4、中国近代历次反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失败的原因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未来 【摘要】步入21世纪的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归结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正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采取措施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加快向国际接轨,加快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 【关键词】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经济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 我们的党和政府深刻认识到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是宝贵资源和财富。为了带领中国人民走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党和政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了对高等教育战线的支持力度。这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迅速造就规模宏大的专门人才队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体现和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生于80后的我们,深刻明白教育在我们人生旅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一生中四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学校接受教育,用切身实践感受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通过接受教育,我们从懵懂幼稚到知书达理,从盲目无知到明辨是非,从孤身截然到拥有专业技能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观念不断深入人心,高等教育已成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对比学校每年招收学生的人数数量,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趋旺盛。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近几年高校扩招很明显。经过几年的连续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 党和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二十五亿元实施“质量工程”,大力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从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高等教育开始了扩招过程,发展迅速,在这短短的六、七年时间里,高等教育整体规模翻了两番。研究生教育由1998年19.8万人增加到2005年97.9万人,全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在校生由1998年的623万人增加到2005年2300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增加到21%。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生达到了1562万人,再加上其余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模式,构成了2300万人。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开始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这符合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正向我们走来,高校的扩招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信息网络的发达,使我们查询检索更加方便快捷,消息的获得更加丰富准确。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较早地在高校得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高校教学、科研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并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多媒体教学、数字化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

?教育体制与结构?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 与体系变革 潘懋元,肖海涛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在大众化进程中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反过来又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道路。分析这种变革,有利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适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文章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的现实基础和指导思想;(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结构与体系的演变;(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关键词: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203(2008)0520026206 The changes of structure and system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PAN Mao 2yuan ,XIAO Hai 2tao (School of Education ,X iamen Universit y ,X iamen 361005,China ) Abstract :In t he course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t he st ruct ures and systems of higher education have been changing greatly.And t he changes affect t he way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in reverse.G iving st udies to t he changes is helpf ul to const ruct rele 2vant st ruct ures and systems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According to t he logic rela 2tions ,t he paper p robes t he changes according to t hree items :t he realities base and guiding t ho ught s of t he changes of st ruct ure and system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t he t rans 2formatio ns of st ruct ures and systems in t he course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some important issues of t he changes of st ruct ure and system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K ey w ords :mass higher education ;struct ure and system ;change 高等教育大众化,其外在特征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内在特征则是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变革。在大众化进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正经历着 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又反过来影响中国大众化发展的道路;这种变革既是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及教育发展规律所决定,又不可避免地经常面 ? 62?2008年5月第29卷 第5期 高等教育研究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May ,2008 Vol.29 No.5 3收稿日期:2008203228 作者简介:潘懋元(1920-),男,广东揭阳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肖海涛(1965-),女,湖北浠水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未来郑永年中国高等教育在量上有很大的成就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未来 郑永年 中国高等教育在量上有很大的成就,这些大家都很清楚,所以本次讲座主要谈一些批评。 对高等教育的批评主要是从上世纪90年代高教改革以后开始的,尤其是1998年扩招以后。现在的状况是,高等教育不仅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大师,更严重的是,高等教育已经开始拖累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浪费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高等教育的成败必将影响到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甚至政治发展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到中国文明的进程。 现在整个社会有一个共识,就是高教要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希望,但是关于高等教育究竟怎样改革却没有共识。这么多年,高教改革措施不少,但却有“越改越坏”的趋势,很多人对高教改革已经失去了信心,觉得“既然越改越坏,那不如不改”。 实质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不能单从高等教育本身来看。因为高等教育只是中国整个社会政治经济体系的一部分,高教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其他制度的一个衍生。因此,如果不能从总体制度出发,就会既找不到高等教育问题的症结,更难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评价及其改革的建议,需要区分三类不同性质的问题。 第一类是发展性的问题,表现为教育本身的种种不足,如师资力量不足、教育和科研经费不足等;第二类是体制性问题,表现为资源的配置、激励机制、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等;第三类是政策观念问题,表现为混淆高教改革和一般的社会经济改革,以经济改革的方式推进高教改革,将市场化作为高教改革的方向和手段。政策观念问题经常导致改革观念的错误导向,政策的错误导向进一步使高教改革误入歧途,改革越多,问题越重。 这三类问题都会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的表现,但是它们需要不同的诊治方法。基于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以及中国社会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从长远来看,第一类问题不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这类问题不具有本质性,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发展得以解决。相比较而言,后两类问题更加严重,是体制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增加投入可以逐步解决第一类问题,但是不能解决后两类问题,所以后两类问题应该成为我们评价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切入点。 一、高等教育体制问题及改革方向 一般从三个方面来评价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体制、人才(产品)和知识创新。体制的治理过程、人才培养过程和知识创新过程构成了高等教育三个有机的方面。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教和其所依赖的官僚体系之间的关系,即高校和外部的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二是高教内部的管理体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过去建立的苏联式的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很多改革,但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并没有重大的突破。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史初期,面对西方文化的侵入,最早的有识之士曾提出“睁眼看世界”、“师夷制夷”的主张。“师夷”就是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意味着发展教育,提高国人的素质。由于那时人们的思想守旧,“师夷”的主张未能得到呼应,中国人以固有的思维和习惯度过了近代初期的20年。 19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动荡,清政府中的改革派开始兴办洋务,中国近代化正式起步。洋务运动是从发展军事工业开始的,但发展新教育也提上日程———这是个良好的开端。1862年,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诞生,它被视为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当时顽固势力对此表示不满和反对,但洋务派顶着压力把教育改革继续向前推进,先后创办了外语学堂、船政学堂、矿务学堂、机械学堂、电报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校,还向国外派遣了留学生,使近代教育第一次出现较大发展,培养了一些人才,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社会风气。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端。近代新教育的发展对此有促进作用。 近代教育第二次较大发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民族危机的严峻形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表达了发展教育、民族自强、与列强抗争的强烈愿望。维新派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封建官员有张之洞、盛宣怀、李端、陈宝箴、袁世凯,其他人士有张元济、汪康年等。由于维新派的共识,近代教育又出现较大发展:1895年,王文韶、盛宣怀在天津创办西学学堂,这是近代官办的第一所学堂,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的大事件。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可惜戊戌变法在顽固派的反对下夭折了,几乎所有的新政都被废止。然而,京师大学堂却例外被保留。 20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正视现实,加大各方面改革的力度,其中也包括教育改革。此后几年中,除京师大学堂重新正式开办外,许多省相继建立了大学堂,这是中国开办大学最多、最快的时期。此外还有几件很有影响的举措:1902年,清政府制定《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又制定并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制定国家教育体系。1905年9月,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联名奏请下,清政府终于下令废除科举制,产生了积极影响。1905年12月,清政府中央设立学部,作为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同时各省设提学使司,各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以便加强对教育发展的协调与管理。清政府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与其政治上“筹备立宪”的改革同时进行的,这也可以说是清王朝“最后的改革”。没过多久,辛亥革命爆发,封建制度寿终正寝。但客观地说,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中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然而以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却玩弄阴谋窃取了革命的成果,使中国陷入军阀割据、专制的局面。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开始了。 新文化运动作为广泛的、深刻的思想文化运动,极大的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这一点,人们更加坚定了对教育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鲁迅以改造“国民性”为重要使命,张伯苓、陈嘉庚创办了多所名校,蔡元培将民主和科学精神植入北大,陶行知积极探索发展平民教育、乡村教育。除此之外,政治集团的领导人也特别注重发展教育。1924年,国共合作,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为了培养革命人才,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 从上述近代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到:教育的发展进步始终与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相关联,并为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作用。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人的素质,这就为中国走向近代化打下一定的基础,促进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变迁。不仅如此,人的素质的提高也直接推动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过去列强

谈一谈我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

课程号:B0900001C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10班 学号:B11011020姓名:耿瑞昌 我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看法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体制上还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未来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同步性,将使现有的高校体制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产生新兴的高校体制。高等学校在信息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大学不只是教学与科研的中心,而应使之发展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联合体。社会发展要求未来大学决不是一个“孤立”的高等学府,它应当同工业企业、科学文化机构、管理部门等建立长期的直接的联系和多方面合作,与此相适应,未来大学将新兴一系列有关教学、科研、生产的管理、研究等联合机构,这些机构将起联系社会与学校的桥梁作用。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得到整个社会强有力的支持,增强它的生命力,而社会得到大学提供的高等教育而促进其发展。这就是未来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与此同时,社会发展与经济文化发展几乎又是同步的,高校体制的变化也将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一种同步性。很多人推崇西式的教育风格,即想要在中国“中体西用”。我认为“中体西用”这一命题所蕴含的某些思想与中国高等教育长期所走过的道路及其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揭示“中体西用”这一命题有关的思想,结合对中国高等教育道路探索的长期曲折历程的分析,对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后中国高等教育道路的进一步探索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与课程及教师与学生。知识的急剧增长使高等院校课程的数量在增加,内容在扩展。其直接的结果是授课时数的增加、学生负担加重、教师力量和物质保障不足,其深层的问题是它并没有带来学生质的变化。因此,改革现有的课程与教学方法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毫无疑问科研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主要的功能之一,是高等院校和教师的责任。“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完成它的使命和成为整个社会可长久维持与存在下去的合作伙伴,除非它的教师和系统组织的实体——根据他们特定学校的目标、学术潜能和物质资源——也进行科研工作。这句话需要特别反复地讲,这是由于高等教育像其他科研机构一样,需要更新的、充满活力的公共支持”。这一陈述说明了高等院校科研活动的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鼓励教师和学术单位开展科研工作,以提高教师和学校整体的教学科研水平;二是不断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与社会各界进行项目和资金的合作;三是以更高、更新的研究成果来赢得社会更大的支持。 总之,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还需要在平稳过渡中慢慢实施,毕竟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是不能脱节的,要改就得同时改。我们相信,中国这么个人口大国,如果国家对教育投入了充裕的资金与充足的关心,大学一定会逐渐向世界一流大学靠拢,甚至超越。我相信,我们能。

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

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 潘懋元 分类不清、定位不明是当前中国整个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精英学校拼命搞大众化的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拼命往研究型、综合性的路上挤,所以变成千军万马过一条综合化、研究型的独木桥,这与社会、国家的需要是不一致的。十六大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国要实现小康社会不但需要众多的高级人才,更需要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现在大家都奔一条道,都想往综合化、研究型的大学去挤,放弃了自己应有的培养目标。几千万大学生培养出来都是一个模式,行吗?像高职高专这种学校放弃了它应该走的道路而一心想专升本,升了本以后就搞理论型的,搞了理论型的就参加评估,通过评估以后就招硕士生、博士生,然后说我要成为清华、北大。如果全中国的大学都成为清华、北大的话,中国就完了,连饭也没有吃的了,因为你不能叫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去种粮食。另外,研究型大学为了创收拼命搞大众化教育,培训班也办,成教也办,二级学院也办,冲击了精英教育。现在全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精英教育受冲击最厉害。因此,前不久我提出一个口号叫“保护精英教育,发展大众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护精英教育。 因此,中国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定位问题。要定位就要先分类,分类在世界上也是个难题。在江苏高教学会的年会上四川大学老校长卢铁城介绍了卡内基的分类法。卡内基分类法就是一层层分下来,事实上是鼓励大家往高处爬。我们现在应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来考虑我们的高等教育分类,然后在高等教育分类中考虑我们的定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对世界所有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是适用的。而卡内基分类法只针对美国,不一定对我们很适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既考虑到美国等发达国家,也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它提出一个比较普遍适用的分类。我想简单地介绍一下国际教育分类标准。在层次上,一般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等教育、博士生教育几个层次。编号上0是学前教育、幼儿教育,1是小学教育,2是初中教育,3是高中教育,4是过渡阶段,如升大学的预备班,或高中后学点专业知识、技能,5是高等教育,6是博士生教育,这是纵向分。5字头分为5A和5B两类。 5A是理论型的(包括应用型的理论),5B是职业型的、技能型的。5A又可细分为两小类。一类是为准备搞研究工作而设置的,如4年后上博士,但是大量的是第二类,它培养的不是搞研究而是培养各种专业的应用人才,即培养高级工程师、律师、医师、教师等应用型人才。5B相当于职业技术型的高职高专。我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阶段应该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研究型的综合性的,这一大类大体上是现在我们的重点综合大学(有的名字是工程类,实际上也是综合类的),第二大类是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培养各行各业各种专业的应用性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第三类是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的。前几天我向教育部的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中国应该赶紧搞中国的学制。中国从1954年颁布新学制之后几十年来还没有正式颁布过新的学制。学制最困难的部分是高等教育这个层次的学制。假如颁布学制的话,应该是这三种类型。然后每所学校在它自己的类型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高职并不是一定是二年制、三年制,高职是一个系统,是一个以职业岗位为主的系统。从

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及现代教育体制的形成

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及现代教育体 制的形成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底蕴。教育的历史当然相较于欧美等西方其他国家也更为悠久。因此文化教育的遗产也特别丰富,所以中国无论在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选拔人才制度等方面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中国古代的教育方式为孔子始创的私塾,教育对象也极为狭窄,以士大夫以上等级及其血缘亲戚者为主。教育内容以文史类为主,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以及五经为主。春秋时期各国士大夫的教育方式以及理论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影响极为深远,传承千年。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教育改革与思想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的考试制度则主要源于古代的科举制。魏晋时期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这种科举制能够更好地为国家选拔人才,因此被沿用下来,对中国近现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即考试制度也有深远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近代新式教育开始于洋务运动,学校的建立有三条路径:洋务学堂,用于培养各种实用技术人才;改制的旧式书院,相比侧重西方现代科学,成为后来省立大学的前身;以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真正的高等学校,然而这些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懂新学的官僚,主要为中央服务,不能实现大学自治。民国建立后,蔡元培首任民国教育总长,并执掌北大,从政策层面完成中国教育现代化使命的同时,将官僚的北大改造成为民主科学策源地的新北大,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树立样板。实现了大学的自治,保证了学术的自由,并确立了大学以研究学术为主的原则。三十年代,教育部又经过考察,为提高高校质量,将高校教学重心移到理工科类,限制文法专业的设置。大学教育的管理重心也上移。抗战期间高等教育比较混乱,到建国初期,高等学校采用校长负责制。新中国建立后,则加强了党对高等教育事业和普通高等学校的领导。文革期间高等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的损害。

浅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

浅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325万人。不少中国人认为,今天中国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能不能上大学的问题,而是上什么样大学的问题。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若从高考录取率看,情况似乎就是如此。统计表明,2013年福建省高考录取率达到89%,而2012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75%。但若从毛入学率看,到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30%,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也就是说,中国适龄人口中绝大多数青年没有享受上大学的权利,这还不包括数以亿计的成年人因为过去高等教育规模小而丧失了上大学的机会,现在的高等教育体系还不具有接受成年人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一方面,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生源不足问题困扰着高校的办学;另_方面,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能力非常有限,社会受众还只是很少部分群体。何去何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又处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政策选择

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3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趋势相向而行,加快大众化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市场化进程,推进大学自主办学,建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国际化水平,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显著提高。①在变幻莫测的当今世界,与其他国家一样,人口、经济和大众化本身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人口结构的变化 在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平问题;进入大众化以后,高等教育与人口结构之间便形成了复杂而多样的关系。在整个20世纪,在适龄人口数量庞大、上大学的机会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并不明显。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能够满足近30%的适龄人口上大学的需求,高等教育政策不能继续无视人口结构的变化。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人口增速持续下降。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总人口比2000年增长了%,年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 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1912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众所周知,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培非常关心高等教育,《大学令》就是由他亲手制定的。他多次谈到,《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是“仿德国制”,“仿德国大学制”[2]。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愿。但是,从实践的层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并未实现。摆脱日本单一模式束缚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的条文列入了《大学令》,但在当时的高等学校中并未实行。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付诸实施。 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留美归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在此2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如果说20年代后期曾经是美国高等教育影响最盛的时期,从对地方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模仿,到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以至于大学各专业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等等都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影响;那么,进入30年代,则表现出一种比较主动地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倾向。如在高中毕业生中实行会考制度,以整齐大学生的入学程度;教育部制订并实行有关大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法令;强调大学毕业考试制度等等,这些举措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吸收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做法。但是,这一时期从总体上讲是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其间,有一个短暂的插曲,即1927年至1929年期间实行的大学区制。实行“大学区制”用蔡元培的话来说是“仿法国制度,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之单元”[3]。众所周知,大学院制试行不及两年就无疾而终,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实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2000字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许宁生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特别强调“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动员令,是高等教育最紧迫的战略任务。 从规模到质量,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结构也更加科学合理。但是,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不够合理、东中西部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推进教育领域改革,谋篇布局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和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更趋完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综合改革纵深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规模、结构、质量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体系逐步健全。去年,中国高校数量已达2914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居世界第一,占全球规模的1/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已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中确定的40%的目标。 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博士培养规模稳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招生总数中占比不断攀升,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也逐步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大力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及结构等方面更加注重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及特色;多种形式的高等继续教育深入发展,特别是建立了国家、地方两级开放大学;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效益也有了显著提高。 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中西部高校发展内生动力,优化高等教育战略布局,中国于2012年开始实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通过调整资源配置,集中力量攻坚,为中西部发展提供支持,以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步伐。 同时,国家和地方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等方面还加大了支持和扶持力度,使中西部高等院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为发展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条件。 高校学术科研成果与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高校科研经费不断增长,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总经费达到452亿元。高校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项目接近全国总数的4/5,发明专利年授权量超过全国总数的1/5,在多个领域产出了一大批服务国家急需、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科研论文发表数量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各高校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数量不断增加。 高校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高等教育在人才强国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各高校完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分析

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分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必然选择。根据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来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问题 ?G649.2 A 1006-026X(2018)08-0000-01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处在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阔步迈进的阶段,深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继而促进我国经济 社会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主要思想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当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占18-22周岁人口的比率。)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

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 ?我国自2018年以来,国家推出一系列的法律、决定、计划,积极扩大了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力图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2018年为9.8%,2018年为10.5%,2000年为12.5%,2018年为13.3%,2018年为15%,达到马丁特罗所说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提前三年完成了毛入学率15%的目标,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7%,2018年为19%,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2018年为22%,2018年为23%等等,来说明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获得了大发展,学生人数增多,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2300万人,2018年高等教育在学总数达到2500万,是2018年的4倍,201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特点 ?(1)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与人为性。2018年,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为了加快实现现代化,也为了刺激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改变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