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中国古代史教案--第二章

高三中国古代史教案--第二章
高三中国古代史教案--第二章

第一节秦朝的统治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秦统一的历史条件、过程及秦朝的疆域;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秦朝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秦朝的灭亡;秦王朝对后世的影响。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及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评价秦始皇,培养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从此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2.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3.秦朝的暴政,引发了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残暴的秦朝,迫使后来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秦统一的历史条件与意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难点:全面掌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复习回忆商鞅变法的意义?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国逐步强盛起来,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讲授新课:

一、秦朝的统一

1.统一的历史条件

⑴客观条件:

①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和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②人民苦于战乱,渴望统一;

③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⑵主观条件: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赢政掌权(公元前238年)后采取的措施:

①重用尉缭、李斯等大臣;

②取消“逐客令”,搜罗任用外来人才;

③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各个击破)。

2.统一的过程及措施

①灭六国:结合《秦灭六国形势示意图》,讲清: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0年,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建都咸阳。

②平越族:

A.越族和西南少数民族越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散布在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他们有的以农耕为主,有的靠渔猎过活。

B.公元前214年,秦朝派军队征服了珠江流域的越族。秦朝政府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派官吏进行管理。

C.秦朝迁徙50万中原人到这些地区,与越族杂居。中原的铁器和先进生产技术,随之传人越族地区,促进了当地生产事业的发展。

D.在秦军攻打越族的时候,为了解决军粮运输困难,秦政府派史禄负责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

③击匈奴:结合《秦朝长城》讲清以下内容:

A.秦朝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夺取了河套广大地区。

B.秦朝在河套建城设县,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发展生产,加强边防。

C.秦朝大规模修筑长城。把原有的秦、赵、燕北方长城连接起来,再向东、西延伸出去,西起临挑、东抵辽东。这道城防就是著名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我国历史上农牧分界的一个最显著标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见证。

3.秦朝的疆域

①让学生对照《秦朝疆域》图,了解秦朝疆域的四至。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

北抵长城一带。

②教师指出,在这辽阔的疆域内生活着各族人民两千多万人。以此印证“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4.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

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

共同愿望。

③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完成统一大业,功不可没。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

⑴政治方面:

①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A.规定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为皇帝,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B.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

C.影响: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至清末,延续了2100多年。

②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A.在中央设“三公”及“九卿”。“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三公”以下设“九卿”: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分掌政要。

B.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这些机构负责管理百姓,收取赋税,征发兵徭。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

C.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

③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A.秦律制定的基础是秦国自商鞅以来的律令,同时也参照了东方六国的律令。

B.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影响了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

④销毁天下兵器,迁徙六国富豪,其目的是防止百姓造反和六国贵族的反秦势力。

⑵经济方面。

①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指出: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地主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封建国家保护土地私有制,有利于社会生产的组织,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但加重了人民的地租、赋税负担。

②统一度量衡;

A.引导学生看《铜权》图,指出“权”就是秤锤。

B.指出统一度量衡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交往和发展。

③统一货币;

A.引导学生看《秦半两钱》图,指出圆形方孔钱的形制,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只是重量、大小不一。

B.货币的统一,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质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④统一车轨、驰道和邮驿。

A.规定全国大车两轮之距为六尺(秦朝1尺相当于今25cm, 6尺等于1.5m),史称“车同轨”。

B.“车同轨”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⑶文化方面。

①书同文,即统一文字。

A.指出小篆作为当时的官方文字,民间则使用更加简易的隶书。

B.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

C.秦统一文字后,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定型,影响深远。

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A.主观积极影响: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B.客观消极影响:毁灭了文化典籍,极大地摧残了文化。

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A.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法令)和教师的资格(官吏,当时设有专门担任教师的官吏)。

B.秦朝只许官府办学,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

⑴积极方面:①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了条件;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⑵消极方面: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三、秦朝的社会经济

1.农业方面。

①兴修水利。

A.继续发挥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作用。

B.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C.这些水利工程的兴修,对灌溉农田,预防水害和交通运输都起了重要作用。

②推广牛耕和改进后的铁农具。

③兴建屯田、移民实边。击败匈奴后,从内地迁徙大批刑徒和一般民众到北部边地,这些人一面屯垦,一面戌边,对开发北方边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西南成为秦朝重要的粮食供给地。

⑤人们对农学十分重视,秦始皇焚书,也没有烧掉有关农作的“种树之书”。

2.手工业方面。

①采矿、冶炼、制陶、造船、漆器、纺织等官私手工业有所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冶铁和冶铜。

②蜀人卓氏、宛人孔氏等,都靠冶铁成为巨富。

③制陶业多集中于风翔,凤翔画砖最为出色。

④造船业也有进步,秦朝所造的船不仅航行于黄河、长江等河流,还可以出海远航。

⑤秦朝设有专职官吏管理漆园的种植和漆器的制作生产。

⑥纺织业以民营为主,能生产锦绣等高档丝织品。

3.商业方面。

①都城咸阳是全国的商业中心,城内市场店铺很多。

②民间商人增多,出现了不少大商人。巴蜀的大商人名字叫清的寡妇甚至得到秦始皇的客礼招待。

③官府也兼营盐铁等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四、秦末农民战争

1.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①徭役繁重。秦始皇大兴土木,修阿房宫,筑骊山墓等;征发徭役,筑长城,开灵渠,戍边塞,修驰道等。大量人口脱离生产,田地多荒芜。

②刑罚严酷。秦的刑罚名目繁多,对农民和奴隶往往轻罪重刑,从严惩处,一人犯罪,株连亲族、邻里,致使数十万人成为囚徒。

③赋税十分沉重。除田租、户赋外,还有种种苛捐杂税。秦朝的田租、户赋要占农民收获物的三分

之二,已是相当沉重了,再加上名目繁多的捐税,农民很难承受。

④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2.农民战争的主要经过:注意结合《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①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及其失败。

A.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

B.起义军队伍迅速壮大,并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C.陈胜、吴广兵败被害;

D.反秦起义由刘邦、项羽领导继续进行。

②刘邦、项羽领导起义

A.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消灭秦军主力;

B.秦统治集团内讧,赵高杀秦二世,子婴被立为秦王;

C.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3.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①直接意义:

A.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B.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迫使后来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C.大大削弱了奴隶制残余。

②间接意义:

A.他们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

B.他们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汉初“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4.秦王朝对后世的影响。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②秦朝开创的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造;

③秦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促成了西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

[典型问题]

1.如何认识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必要性和进步性?

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一方面,秦建立在灭六国的基础上,秦把一切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有利于加快对原六国的控制,避免地方权力膨胀威胁中央,这有利于统一,也是巩固统一的需要。另一方面,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维护封建经济的基础。因此,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对于战国以前分封诸侯制是一个历史的大进步,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也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2.对焚书坑儒的认识

焚书坑儒的实质是文化专制,它表明秦朝不仅要取缔与当局政策相抵触的不同政见,在政治上不准“以古非今”;而且要在学术上严禁产生不同政见的思想渊源“私学”,即以儒家为主的诸子学说在民间的流行,而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焚书坑儒虽对巩固维护统一的封建集权新制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整体上看却适得其反,因为不同学派、学术观点不是单靠行政高压手段所能统一的。焚书坑儒这种野蛮做法造成了当权者与知识阶层的严重对立,加深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封建皇权摧残文化、迫害知识阶层的先例,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用来巩固统一的法家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秦始皇没有认识到守成与进取不同,应变换指导思想,采取不同的统治手段,反而日益迷信法家学说,一味强调法治,结果愈益加强了对人民的压迫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秦旋即灭亡。

3.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和封建大一统形成时期

初步发展包括重大制度的开创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疆城的拓展和民族融合;科技文化的发展;对外交往的开始。大一统包括思想和政治的大一统;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格局的初步形成。

思想和政治上大一统:集中体现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封建社会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维护和完善上,具体一是加强皇权,二是加强中央集权。这一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察举制、刺史制、编户制,无一不是为政治大一统服务的。为确保政治的大一统必须思想上的统一:先是秦朝尊法反儒,后是汉朝尊儒尚法就是明证。值得一提的是大一统一直受到挑战:封国势力的叫板,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各学派的抗争,极大地威胁皇权与中央集权。同时佛教传入、道教产生、宗教形成新格局,总之思想开始呈现多元化,统治者极力利用其为统治服务。

4.如何评价长城

自秦以后,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金、明等各代都曾大举修筑或增建长城,其中以汉代和明代规模最大。修建长城并不限于汉族王朝,北魏、金等北方民族入主中原而建立的王朝,为防备草

原新起的游牧族,也修筑长城。在一定时期里长城对保障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汉代河西长城还保卫过丝绸之路的畅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历史也表明,长城并非双方不可逾越的防线。对中原王朝而言,长城的防卫作用必须和一个朝代强大的军事政治实力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来。中原王朝往往必须以强劲的武力远征塞外,或以高明的政治手段控制住草原各族,才能真正保证边疆的巩固。当任何一个中原王朝衰败之际,再坚固的城墙也无法阻挡得住北方的铁骑。

长城并非只是各民族争战的舞台。长城内外农牧民族之间始终就既有矛盾冲突,也有密切的交流与融合。农业区与游牧区都各有自己所特有的产品,是对方所没有或缺少的。尤其是游牧经济,从形成时就是一种单一的不完全经济,它无法生产许多必需的生活用品和工具,对农业区有更大的依赖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不断冲击中原,除了统治集团的矛盾外,其生产结构的某些不合理也是重要的经济动因,掠夺战争往往是正常交往受到障碍后的必然结果。中原农业地区向游牧地区大量输出各种手工业晶、农产品和生产技术,支援和丰富了游牧地区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促使不少游牧民族的社会发展出现了飞跃和进步。游牧地区向中原提供的大量畜产品,对汉族社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农耕地区不仅良种马不能充分自给,以前也没有驴、骡。驴在汉初的内地还与奇珍异宝并列,被视为稀有,后来从草原引进,逐渐成为民间常用役畜。这些比马更健壮耐劳的牲畜在中原推广,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谁也离不开谁。这种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任何人工关塞所隔绝不了的。即使在战争期间,长城内外的贸易往来也一直没有中断过。本来主观上想阻断南北,被许多统治者和士大夫视作“华夷天堑”的长城,客观上却不时起到了民族交流的枢纽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长城又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为帝;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2)产生这一政治制度的原因:(1)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 (2)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3)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3)演变过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跨,

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4)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借助于神权来巩固和加强;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5)实质:地主阶级压迫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工具。

(6)积极作用:

(1)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发展。

(2)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发展,国家独立

(7)不利影响: (1)这套制度愈严密,人民所受压迫也愈严重。(2)君主专制易使皇帝成为专制独裁的暴君,造成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3)到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6.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

同:实质上都是地方行政体制]

异:郡县制是中央集权体制,分封制是地方分权体制。

(1)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分封建立起来的诸侯国,国君在封国内有任免官吏、征收贡赋、建立军队等权力。分封制包含了分裂割据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不利于国家的统一。(2)郡县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郡守、县令均由最高统治者任命,必须执行中央政策和法令,代表中央管理所辖地区的人民、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等,郡县制的推行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第二节两汉的统治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楚汉之争,刘邦建西汉,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七国之乱;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思想措施;王莽改制。东汉建立;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专权;党锢之祸;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黄巾起义;军阀割据混战。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文景之治的评价,使学生理解封建社会“治世”“盛世”的概念,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巩固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比、综合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光武中兴”与西汉初年统治者“休养生息”政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对比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分析豪强地主的特点及对东汉政治、经济的影响,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农民的辛勤劳动,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使西汉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2.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为西汉中央集权的巩固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这集中体现了辩证法思想中社会存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促成了“光武中兴”的出现。

4.黄巾起义是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瓦解了东汉政权,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和作用;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教学难点:西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秦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但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从中我们应该总结哪些经验?吸取哪些教训?

引导学生讨论,自然过渡到新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1.楚汉战争

(1)楚汉战争的爆发

为了接替秦王朝行使对全国的统治权,项羽、刘邦进行了长达五年的争夺战,史称“楚汉战争”。刘邦入关中后,屯军灞上,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允许秦官吏照旧供职,得到了关中地主分子的拥护。项羽在巨鹿之役中歼灭秦军主力,于当年(公元前206年)12月攻破函谷关,挥师进入关中,屯军鸿门(陕西临潼县东),设宴威慑刘邦。鸿门宴后,项羽入咸阳,杀已降的秦王子婴,烧秦宫室,建都彭城(江苏徐州),自立为西楚霸王,封立刘邦为汉王。不久,刘邦利用项羽东击田荣之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智取三秦,以关中为根据地,与项羽展开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刘邦挺进中原,攻战楚都彭城。项羽率兵反击,刘邦大败。第二阶段,刘邦联合各地的反楚势力,从不同的方向打击项羽,迫使项羽在前203年以“鸿沟”为界,与刘邦中分天下。第三阶段,刘邦乘项羽撤兵东归之机,约韩信、彭越等进攻项羽。公元前202年12月,汉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安徽泗县西南)。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天之亡我”为由,自刎于乌江(安徽和县东北)。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刘邦多谋善断,长于权术;项羽自恃勇武,不讲策略。二是刘邦善于用人,能够纳谏;项羽用人唯亲,拒谏饰非。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占咸阳,秦灭亡,谁来执掌国家政权,成为灭秦主力项羽和刘邦两个集团的主要矛盾。楚怀王曾与诸将约定,先入关者为王。刘邦先入关,楚怀王坚持践约,但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命人将楚怀王在江中击杀,封刘邦为汉王。公元前206—前202年,刘邦和项羽前后进行了四年的争霸战争,史称“楚汉战争”。

(2)楚汉战争的性质

思考与分析:楚汉之争与秦末农民战争性质是否相同?

指出:二者性质是不同的。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而不是农民战争的继续。因为农民战争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而曾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却逐渐转变成为封建最高统治权的争夺者,因此楚汉之争不再具有农民起义的性质。

(3) 楚汉战争刘邦取胜的原因:

①顺应秦以来的统一形势,收揽民心;

②知人善任,勇于纳谏,得到萧何、张良、韩信等人辅佐;

③有富饶的关中作根据地。

(3) 楚汉战争的影响。

①负面影响:给人民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灾难;

②积极影响:打破以项羽为首的六国旧贵族势力,消灭了封建割据因素,为汉初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恢复创造了条件。

2.西汉建立

明确: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

强调:都城定在长安,长安为六大古都之一。

二、汉初休养生息

1.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1)客观原因。长期战争导致经济凋敝;

(2)主观原因。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欲图长治久安。

(3)最根本的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2.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内容:

(1) “兵士罢归家乡”,扩大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士卒转向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恢复被破坏的社会经济。免除复员士兵一定的摇役,有利于农业生产。

(2) “复故爵田宅”,既扶植和保护了一批地主经济,又有利于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稳定则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3) “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是增加农业劳动力人口,解决国家财政困难的途径之一。

(4) “抑制商人”,目的是为了防止农业劳动力流散,保护小农经济,用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5) “减轻田租为十五税一”,刺激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但只是减轻“田租”,而未涉及其他。与秦相比,汉朝农民赋役负担相对减轻。

3.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作用

(1)有利于建立新的统治秩序;

(2)使农民得到一些土地和劳动时间,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

(3)增强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实力。

三、文景之治

1.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继续推行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2.文帝、景帝时期安定社会的措施

①重视农业,多次减免田租;②鼓励生产;③改革法律;④提倡节俭。

3.文景之治。

①文景时期,我国出现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即“文景之治”,为西汉鼎盛局面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文景之治出现,是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文景之治的负面影响:减免田租,地主获利最大;活跃市场,工商地主地位提高。

归根结底,获利最多的是地主和商人,助长了兼并势力的扩展,为西汉中期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④即使是在“盛世”,农民也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四、汉武帝的大一统

措施意义

政治方面①改革管制,组成内、外朝,加强

权。

②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

与考核,实行刺史制度。

③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

④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

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继承了秦朝封建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并加以

变革,使西汉的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解决了西汉的封国问题,

维护了国家统一,加强了

中央集权。

事方面①出兵匈奴;

②进军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

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

到巩固

经济方面①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作为全

国的法定货币。

②盐铁官营

③平抑物价、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促

进了西汉经济的发展;

结束了货币混乱的局面,

加强了经济力量,盐铁官

税和财产税等。营推动了冶炼技术进步;

限制了投机商的过度发

展,增加了国家的税收。

思想方面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创建中央台学、地方郡国学两级

官学,确立了封建官学制度。

③崇尚法制。

尊儒尚法是汉武帝实行

统治的根本思想,从思想

上建立起大一统的理念。

其教育体制为后世的基

本教育模式,大大推动了

封建教育的发展。

1.何为“大一统”。

是汉武帝时期,儒生董仲舒为了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宣称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2.实行大一统措施的背景。

(1)经济方面:汉武帝即位时,汉王朝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

(2)政治方面:汉朝的社会矛盾的加剧。“无为而治”已不再适应此时的社会需要,加强集权,变“无为”为“有为”,成为客观现实的要求。

3.汉武帝为实现封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

(1)政治方面:

①改革官制,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迈出了重要一步;

②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与考核,广泛吸收社会各阶层的有用之才,加强皇帝对地方官

僚的控制,扩大封建政权的社会基础,巩固专制统治;

③颁布“推恩令”

④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有利于维护小农的经济地位,稳

定劳动力的数量。既可保证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又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2)军事方面:

①建立了侍从皇帝和警卫首都长安的侍从军和禁卫军;

②出兵匈奴,改变了汉朝与匈奴关系中的被动地位;

③进军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

(3)经济方面:

①改革币制,统一货币为“五株钱”,有利于经济发展。(看教材插图,让学生回忆秦始皇时的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

②盐铁官营。由国家垄断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增加了汉政府的财政收入。

③平抑物价、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

(4)思想方面: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尊崇儒家学说,取代黄老之、术,提倡大

一统,使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为中央集权的巩固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②汉武帝在尊儒的同时,还崇尚法制。尊儒尚法是汉武帝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

4.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皇帝,在它的大一统之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西汉统治达到鼎盛。

5.公元8年,外戚王莽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五、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1.东汉建立:

公元25年,汉宗室刘秀称帝,沿用汉的国号,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

2.光武中兴:

⑴光武帝采取安抚政策,以“柔道”治天下的原因和具体措施。

①政治方面:

A.对不善治国的武将,给予优厚待遇,但不给实权;

B.重用节操高尚、熟悉典章而又有治国之才的文臣;

C.扩大尚书台权力,加强监察制度,集军权于中央,进一步加强中央专制集权。

②经济方面:

A.多次颁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令;

B.恢复西汉三十税一的田租制度;

C.鼓励流民返乡垦荒种地;

D.裁减合并地方官衔,复员军队,让大批劳动力回乡从事农业生产。

⑵“中兴”局面的出现。

光武帝的以上措施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因而出现了东汉统治建立十多年后全国比较安定繁荣的“光武中兴”局面。以后明帝、章帝遵循光武帝之制,继之出现“明章之治”。

六、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1.豪强地主的形成和发展

①豪强地主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

②西汉后期有了较大发展;

③东汉时期势力迅速发展。

2.豪强地主的特点:

①政治上,豪强地主把持着中央和地方政权。

②经济上,豪强地主的田庄规模很大,能自给自足,且拥有大批“徒附”农民和奴婢。

③军事上,豪强地主掌握着私人武装,建立坞堡壁垒,在地方形成强大势力。

3.东汉政权的基础就是豪强地主势力。刘秀本身是南阳大地主,他的功臣大将多为豪强地主,帮助刘秀夺取了政权。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豪强地主把持大权的特点。

4.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影响

①外戚专权是豪强地主在中央把持政权的结果;

②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使东汉后期皇权削弱,成为是黄巾起义后各地群雄割据的基础。

七、外戚宦官专权

1.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①客观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大多年龄较小,外戚和宦官轮流控制朝政。

②实质:外戚是豪强地主把持中央政权的代表之一,宦官是皇帝的贴身亲信,都是统治阶级中最腐朽的黑暗势力。这两大势力交替专权,政治黑暗,对东汉统治影响极大,最后动摇了东汉中央政权。

③恶果: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时的都残酷剥削和压迫,激起了黄巾大起义等强烈的反抗。

B.下层豪强地主借外戚和宦官的矛盾和斗争,加强各自实力,发展地方割据势力,最后导致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和各地军阀混战局面的出现。

2.党锢之祸

①何谓“党锢之祸”?汉恒帝以后,东汉长期被宦官把持。一些正直的官员、士大夫和太学生形成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势力,产生巨大影响。166年,宦官将他们定为“党人”,逮捕后终身禁锢,李膺等一百多人惨死狱中,史称“党锢之祸”。

②“党锢之祸”的评价:

A.表现了东汉统治集团内部对宦官专权黑暗统治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的意愿,这种斗争具有进步性。

B.宦官对“党人”的这种严酷镇压,是封建统治者钳制舆论、加强思想专制统治的表现。

八、东汉的名存实亡

1.黄巾起义的原因:

①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豪强地主霸占大片土地,拥有大规模田庄,造成土地高度集中。

②皇帝、权贵、宦官直接疯狂剥削压迫,搜刮无度,导致阶级矛盾尖锐,这就是黄巾起义的主要原因。

2.黄巾起义的特点——是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

①利用宗教形式。张角创立“太平道”,通过传教和行医进行号召,组织群众反抗。

②口号鲜明。明确了斗争目标和起义时间,也包括了统一的计划。

③组织严密。形成上有统一指挥,下有严密组织形式的起义大军。

3.黄巾起义的爆发:

①时间:184年;

②领导人:张角;

③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4.黄巾起义的历史作用:

①直接打击和瓦解了东汉腐朽黑暗的统治,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②起义冲击了豪强地主田庄,暂时缓和了土地兼并。

5.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①黄巾起义时,东汉政府号召豪强地主以私家武装助剿。豪强地主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乘机扩充武装,积蓄力量,形成割据势力。

②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地主势力因镇压农民起义而群雄并起,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地主豪强势力各霸一方,势力空前膨胀。

③200年,曹操和袁绍为争夺对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在官渡决战。结果,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第三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三公九卿;中朝和外朝;刺史制度;郡县制和封国制;汉武帝的推恩令;察举和征辟;上计制度;编户齐民制度。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比秦汉政治经济制度,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而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根据现实需要不断改革。培养学生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汉初统治者基本上承袭秦制,目的是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维护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经济,推动历史的进步,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才真正巩固下来。

2.两汉的统治者制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主观上是希望达到长治久安,但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其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阶级矛盾。

3.两汉时期出现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他们治国理财的方针、制度和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封建剥削的编户制度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的理解“汉承秦制”的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指出:两汉是指西汉和东汉。

然后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①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是封建时代的必然产物。

②“汉承秦制”,不是照抄照搬,一成不变。而是在秦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③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进步意义,使西汉达到鼎盛的局面,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讲授新课:

一、中外朝制度

教师指出:西汉继承和发展了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下设三公九卿制。往后职称虽有更改,职能还是一样。在中央政府中,丞相地位仅次于皇帝,容易引发皇帝与丞相之间权力之争。

1.中朝

汉武帝为了限制丞相,加强皇权,令九卿不通过丞相直接向他奏事,并把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中朝”。中朝成为中央最高决策机构,听从皇帝指挥。

2.外朝

汉武帝打破封侯为相的传统,起用布衣为相,组成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外朝”,外朝成为执行机构。

3.东汉削弱“三公”

光武帝鉴于西汉权臣当政、外戚篡权的教训,一方面,进一步削弱“三公”(东汉初,三公指司徒、司空和太尉,是中央最高的官职)的权限,使三公有职无权,形同虚设。另一方面,扩大尚书台的权力,使它成为皇帝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机构。

4.评价:这些措施使皇权加强了,但由于尚书令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职权渐重。这又产生一个新问题。

二、刺史制度

1.西汉的刺史制度

①刺史制就是监察制。

②秦朝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③汉武帝为加强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在各州均设置刺史,即监察官。

④西汉时,刺史低于郡守,但代表中央,权力大,便于皇帝直接控制地方。

2.东汉的刺史制度

①东汉初年,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刺史定期巡行所属郡国,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②东汉时,刺史有了固定治所,变成具有统郡职能的长官,开始掌握军队,刺史举劾官吏,不再需要三公案验,即可黜免。

3.评价: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在执行中.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权力不断膨胀,失去了监察官的作用。

三、郡县制和封国制的并存

1.西汉的郡国制:

①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权组织。

②西汉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兼有封国制,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王国实际上与割据无异。侯国直属朝廷,不受所在郡管辖。

③西汉王朝解决封国问题,主要是采取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方式。如:

A.景帝平定七国之乱。B.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制定“附益法”。

2.东汉的郡国制

①汉光武帝对诸侯王控制也很严。

②汉光武帝继续推行汉武帝时的“附益之法”,不许封王养士,限制封国势力的发展。

③52年,光武帝命郡县收捕诸王宾客,牵连而死者以千数。

讨论与思考:两汉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和封国制,两者相比的其利弊在哪里?

四、察举制和上计制度

1.察举制

⑴西汉的选官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西汉的统治基础,汉武帝颁行了新的选官制度,注意选拔人才,充实官僚机构。选拔人才渠道主要有①察举(选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武帝即位后,令郡国岁举孝、廉各1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②征辟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宫吏的制度。汉武帝连续大规模征召才能之士,令官吏陪同入京,到京后,亲自召见,被看中的,授予官职。引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了解西汉人才选拔制度形成的过程及积极作用。

⑵东汉的选官制

①东汉继续推行西汉的察举和征辟制度。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

②东汉时不少士大夫为了博取高官厚禄,采取贿赂请托,营私舞弊,特权横行,这些世家大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

③那些所谓举主、府主和门生、故吏互相勾结,形成一个个官僚集团。这些官僚集团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乘机扩大武装力量,形成割据一方的军阀。

3.上计制度

⑴西汉的上计制度:

①何谓“上计制度”?上计制度是指各级官府将其经济的收支、户口的多少、土地面积的数字、耕地增减、自然灾害情况以及社会治安状况等,都要记在簿籍上,最后统一上报朝廷。它成为朝廷及时了解全国各地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提供各级地方官吏政绩好坏的依据。

②上计制度是战国时期秦国创立的,秦朝时,推行到全国各郡县。

③西汉承袭了秦朝的上计制度,不同的是西汉初年在朝廷还设了“计相”,主管全国的上计事务。各郡国及县都有上计人员,谓“上计吏”,简称“计吏”。

⑵东汉的上计制度:东汉后期由于地方割据势力膨胀,上计制度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⑶评价:

①上计制度的作用:

A.考核地方官的治绩;

B.了解各郡县及封国的财经情况;

C.中央根据各地汇报的情况,加以综合,制定征收赋税、征发摇役、经费开支等各项政策。这种制度具有积极意义,影响极为深远。

五、编户齐民

1.西汉的编户齐民

①何谓“编户齐民”?被西汉政府正式编入户藉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

②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2.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农民的主要负担):

①田租:十五税一;

②人头税:A.算赋:120钱;B.口赋:20钱;

③徭役:每年一个月,不去交更赋代役;

④兵役:一生服役2年。

3.评价:汉初的赋税制度,对农民的剥削较轻,但随着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侈腐化。国家、地主和官吏对农民的剥削也日益加重,汉末,终于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封建制度的本质就是剥削压迫农民的制度。

[典型问题]

1、汉朝的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的演变:奴隶社会:世卿世禄

春秋战国:按军功授爵

西汉:察举、征辟(汉武帝)

目的: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统治的需要。

察举:由地方长官定期在其辖区内举荐人才,标准:孝、廉。经考核后授予官职。

特点:自下而上推举人才,是两汉选用官吏的最主要的途径。]

征辟:有皇帝争聘为官吏。

特点:自上而下选拔。

作用:为汉武帝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代表:寒士出身的主父偃、奴隶卫青、牧羊人卜式、商贾桑弘羊等

2.编户齐民

1、背景汉朝时期国家统一,人口众多,政府需要对其进行管理。

2、内容①将平民编入政府户籍,称为编户齐民。

②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

③依据资产的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

3、封建义务①赋税:田租、人口税、更赋,和其他巧立名目的附加税。②徭役、兵役

结论:封建社会的繁荣建立在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基础上,人民群众在受到国家赋税压迫同时还受地主的盘剥,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深受压迫随着社会的黑暗,必将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4.历史地位①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国家赋税制度,是秦土地和赋税制度的发展。汉继承了秦的制度,并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剥削人民。编户齐民是以自耕农为主,也包括一些无爵位的地主的小官吏。

②编户制度对维护封建统治,使两汉发展为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为西汉的强盛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农民深受剥削,必将引发起义。

第四节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农具的改进,牛耕的广泛推广;水利事业的发展,农耕区域的扩大;稻麦种植的推广;耕作、管理技术的进步;农学研究的成就;畜牧业的发展。纺织业、冶铸业、制漆业、煮盐业、造船业的成就。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发展繁荣;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两汉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城市发展繁荣具体表现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社会

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能力。

2.通过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两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促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的稳定,民族间的密切交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汉代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后世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3.两汉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手工业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在当时世界上居于先进地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重农抑商政策与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教学过程

一、农业的发展

1.农业发展的原因

设疑引趣,情境导人显示材料:西汉初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史记〃平准书》)

提问:材料反映了什么?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如此残破不堪的局面,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想象一下,你的这些措施实行后社会经济将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当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①西汉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两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中央政权得到巩固,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措施得以实施,各民族间交往密切,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②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汉初经济的凋敝,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迫使两汉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重农抑商政策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主张重视农业、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它既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封建统治有积极作用,但又对商业的发展起过阻碍作用,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十分深远。

2.农业发展的表现:

⑴农具的改进,牛耕广泛推广。

①背景:

A.汉初,由于战争的破坏,牲畜比较缺乏,一般农民只能用人力耕作。

B.西汉政府制定法令保护耕畜,规定杀牛、盗牛者受重刑。

C.到武帝时,牛马数量增多,牛耕已经传播到全国各地。

D.铁制农具迅速推广到西域和珠江流域,且铁制农具的种类增多。

②表现:

A.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铁铧》《二牛抬杠牛耕画像石》两幅插图。

B.农具的改进包括犁壁(此发明比欧洲早上千年)和楼车的发明;

C.牛耕技术的改进主要指赵过发明的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法。

D.耧车的发明和广泛运用。

耧车及其播种过程:耧车是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的一种播种工具,能同时播种三行,也叫三脚耧。其工作原理是种子装在耧斗中,通过中空的耧脚,将种子播撒到田地中,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能同时完成开沟、下种、覆土三道工序,播下的种子行距一致,下种均匀,一人一牛,一天可播种一顷,

大大地加快了播种的速度,提高了播种的质量。汉武帝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新式农具,命令工奴制造“耕耘下种皆有便巧”的农具,并组织农民学习使用新式农具。

⑵水利事业发展,农耕区域扩大。

①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如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

②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

③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

④西北则主要是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⑤汉武帝、汉明帝都组织大规模治理黄河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⑥由于大规模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使农业得到发展,江南得到一定开发,全国耕地面积扩大,西域、西南等边疆地区的经济,也得到较快的发展。

指导学生结合《汉代关中水利工程示意图》,认清两汉4个农田水利地区的不同特色及农耕区域扩大的史实。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政治、历史和地理知识,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原因,从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补充材料]

漕渠: 公元前129年,为了转输由关东西运的漕粮,在著名水工徐伯的领导下,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与渭河平行的漕渠。漕渠在渭河的南岸,傍渭东行,流经临潼、渭南、华县、华阴直到潼关附近注入黄河,长一百多公里。渠成后,不仅使这一段的清运时间缩短一半,而且使沿渠两岸万余顷土地受益。

六辅渠:公元前111年,左内史倪宽建议汉武帝在原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六条较小的支渠,以灌溉郑国渠上游南岸的高地。

白渠: 公元前95年,汉武帝下令修建。白渠连接泾水和渭水,全长近二百里,灌溉农田四千五百余顷,水中泥土又可肥田。当地人民歌颂说:“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汉书·沟洫志》)

“郑白之沃,衣食之源”(班固《两都赋》)。可见这些水利工程对关中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补充:龙首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修建龙首渠使用的是“井下相痛行水”的“井渠法”。井渠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创举,适合土质松软、不易修渠地区的农田灌溉。

天然陂池是利用自然地势,经过人工整理的储水工程是两汉时期江淮、江汉之间的主要水利工程。

西北地区的水利灌溉工程主要是坎儿井。让学生阅读课文下的注释,了解有关坎儿井的知识。

黄河的治理,更是当时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汉武帝和汉明帝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

1.西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东郡瓠子堤(今河南消阳附近)决口,经巨野泽东南流入淮泗,泛滥达16郡。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征发数万人修筑瓠子堤,并亲往工地视察。决口堵塞后,河水复归故道北行,此后80年间未再发生大的水灾。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平帝时黄河又决口,河水大量灌入汴渠,泛滥数十县,“百姓怨叹”。西汉末年,国家无力修治。

2.东汉明帝时,在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王景和王吴的主持下,黄河流域的几十万劳动人民,先用“堰流法”修筑了浚仪渠,并从荥阳至千乘(今山东利津)海口千余里间修渠筑堤。在工程进行中王景亲自测量地形高低,指导开凿山阜,破除沙石,疏决壅塞,“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遗漏之患”。经过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终于战胜了黄河水患。此后八百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减少了。

如果你是汉武帝,面对泛滥的黄河你会怎么办?让学生体会历史上人类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的活动,从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⑶稻麦种植的推广。

①前提: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水利工程的兴修;

②表现:

A.两汉时主要粮食作物是稻和麦。

B.稻麦种植的推广:

a.北方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但也开始种稻。

b.南方普遍种稻,东汉时已有了双季稻。

c.汉水流域还出现了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一年两熟。

⑷耕作、管理技术的进步。

①代田法和区田法的推广;(西汉时赵过和汜胜之,在干旱地区推广)

A.代田法:相传始于后稷,将一亩田做成三畎(quǎn)三垄;每畎宽深各一尺,作物种在畎内,畎和垄的位置逐年掉换,故称为代田。这种耕作法,有利于抗旱保墒(shāng),又可使地力获得休养B.区田法:把作物种在带状低洼或方形浅穴的小区内的一种农作法。这种方法有利于蓄水保墒,区内深耕细作,集中施肥、灌水,适当密植,保证全苗。

引导学生归纳:赵过在农业上的贡献?

a.发明耧车;b.发明二牛抬杠式牛耕法;c.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

②人们已经认识到防虫的重要性:汉武帝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治虫法规,

③普遍重视及时收割和优选种子。

④人们还学会了水稻的育秧移植技术。

⑸农学研究取得可喜成就。

①《汜胜之书》: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由西汉农学家汜胜之撰写,探索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方法,总结出著名的区种法。

②《四民月令》:东汉后期叙述一年例行农事活动的专书,由崔寔仿照古代月令形式撰写而成。

汉武帝时“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史记〃平准书》)

3.畜牧业的发展:

教师指出:两汉畜牧业的发展是内地与少数民族地区交流的结果,经济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繁荣。畜牧业的发展表现在:

①饲养多种动物;

②重视牲畜的选育、改良和良种的引进;(强调从西域引进大宛马)

③出现一批能辨别牲畜优劣的专家;(强调东汉马援创制铜马模型)

④出现兽医。

二、手工业的辉煌成就

部门纺织业冶铸业制漆业煮盐业造船业

冶铁冶铜

技术进步及主要成就锦、绣、罗、

纱等多种

丝绸,麻织

业,棉纺织

业,葛布,

煤作燃料,

淬火技术,

水排,低温

炼钢,冶铁

中心宛、巩

长信宫

灯、铜

马,冶

质地轻

造型美

色泽光

池盐、

海盐、

井盐,

盐场规

模大的

发明了橹、

舵、布帆、

锚,楼船高

达十余丈,

水军拥有用

毛纺织,提花机中心

广汉、

蜀郡

纹饰精

有千余

人之多

途不同、类

型多样的舰

意义冶铁技术领先世界

1.汉手工业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经济,并不绝对排斥商业和手工业。

②统治阶级需要有商业与手工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产品。

③各地区物品资源的差别,需要彼此交换、互通有无。

④生产工具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生产规模的狭小,也需要彼此交换、互通有无。

⑤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2.两汉手工业的特点。

①规模大;②分工细;③工艺精。

3.两汉手工业成就的表现。结合《汉代手工业分布图》分析:

①纺织业。

A.丝织水平很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

B.西汉的长安、临淄和襄邑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手工业。

C.陈宝光发明织花机,是西汉最优秀的纺织家。其妻传授织法,织成多种的花纹。

D.西汉丝绸遗物的出土: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禅衣等。

E.东汉丝织业和麻织业发展迅速,洛阳、山东、四川等地都设有服官。

F.新疆地区巳经种植棉花,有了棉纺织业。羊毛也成为纺织原料。

G.会稽地区出产的葛,是当时著名的越布,汉光武帝将越布列为贡品,越布因此名贵一时。

②冶铸业。

A.两汉的冶铸业包括冶铁和冶铜;

B.两汉的冶铸业分为官营和私营两种;

C.西汉时,煤成为冶铁燃料,人们还发明了焠火技术。

D.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使中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

E.著名的冶铁中心由宛、巩。

G.著名的冶铜场和铸铜作坊有广汉、蜀郡等。

③制漆业。

A.两汉的人十分喜爱漆器,制漆业得到迅速发展,而且工艺水平很高。

B.汉代漆器中的精品有湖北江陵风皇山汉墓和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

C.由于漆的需求量大,漆树种植面积很大。

④煮盐业。

A.煮盐是秦汉重要的手工业,与冶铁业、纺织业,堪称两汉时期的三大手工业,国家非常重视。

B.汉代开发利用的盐分为池盐、海盐、井盐等。

C.汉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制度,反映了盐在当时国家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⑤造船业。

A.秦汉水陆交通发展的同时,造船业也迅速发展。

高三中国古代史考试卷

高三中国古代史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王国,许多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强的历史价值,据此回答1--10题 1.《诗经》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种现象出现在(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秦朝 2“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B.秦部署了全国统一的战略和策略 C.秦顺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潮流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中提到的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A.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是文盲 4.“一去紫台连朔漠(北方大漠),独留青冢(墓)向黄昏”。杜甫这句诗的典故出自于()A.张骞通西域B.甘英出使大秦 C.文成公主入藏D.昭君出塞 5一位古诗人在《题昭君出塞图》中写道:“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笳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从诗中可看出作者肯定王昭君出塞是因为 A. 昭君出塞是为了个幸福 B. 昭君出塞是为了国家利益 C. 昭君出塞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D. 昭君不畏艰难

6.“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首 A.鲜卑族民歌 B.北方汉族民歌 C.匈奴族民歌 D.羯族民歌 7、以下诗句能反映出外来文化对我国古代建筑有重要影响的是 A、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B、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C、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下列古诗中,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B.“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C.“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D.“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9.唐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是说唐太宗 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 D.勤政贵民 10“胡音、胡骑与胡汝,五十年来竟汾泊”。对此,准确的认识是 A. 唐朝统治者起源于北部少数民族地区 B. 频繁的民族交往使唐朝社会的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 C. 五胡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D. 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的重大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回答11--16题。 1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思想理论基础是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12.周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则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根据其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应该是 A.都是片面的 B.都是相对进步的 C.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13.、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A.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B.儒法之争激烈 C.仁政代替了法治D.封建统治思想成熟 14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某家四兄弟情况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老大应征筑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收入粮食1000斤,全家人还经常挨饿 15.两汉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A.刺史制度B.郡国并行制C.察举制度D.三公九卿制 16.唐初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根据唐朝制度,一道治理黄河的诏令从草拟到执行必须经过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户部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农业的发展,农业一直是影响和制约中国古代社

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一、东汉的建立(25——220年) 1、王莽篡汉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9——23年),西汉灭亡 2、绿林、赤眉起义 A原因:为缓解社会矛盾(土地兼并、贫富悬殊、流民奴婢),王莽“托古改制”(沿用西周法制、脱离实际改革),但不合时宜,引发更大的混乱。 B结果:在绿林军、赤眉军打击下,新朝覆灭 3、刘秀建立东汉25年 (1)刘秀反新:刘秀以“复高祖之业”为号召,后来加入绿林军。 (2)刘秀建立东汉:25年,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5——220),刘秀就是光武帝 联系罗马由共和国变为帝国,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 4、光武以“柔道”治天下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异同? 同:从背景和目的看,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的对策;从措施上看,主要都是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得利最大的还是豪强地主;从效果看,都出现了盛世局面。 异: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重视吏治建设,重视文化教育等;休养生息为汉武帝的“有为”和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光武帝的“柔道”,滋养了豪强地主势力,使东汉政权潜伏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补充:豪强地主的发展历程 战国以来,地主阶级除去经营土地(兼并)以外,要想加速上升,必须采取其他途径:一种是做官致富,一种是经商放债,一种是暴力掠夺。由此而发家致富的人统称为豪强。一郡,甚至一乡、一里都有大小豪强。地方豪强势力膨胀,有碍于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法家主张打击豪强)所以秦、西汉两朝都曾经迁徙天下富豪到京城,削弱他们对地方的控制。 豪强地主,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以经营土地为主,在朝廷有官爵,称为“上层豪强”;一类以经营工商业为主,兼营土地,被称为“下层豪强”。秦、汉都不允许下层豪强作官,在社会上也不被人尊重(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重农抑商)。 武帝以后,豪强势力一直增长,西汉末年,朝廷对他们完全丧失了控制能力王莽代汉后,想用改制的办法削弱部分豪强(主要是下层豪强)的财富,结果失败。 刘秀称帝,主要依靠豪强地主的支持。东汉建立后,豪强地主的势力增长起来。不过光武帝凭借着自己的权力和农民战争对豪强的打击,部分地恢复了对豪强地主的管束。 到东汉后期,封建王朝的权力完全被豪强地主集团的代表所操纵。

高考_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知识归类 Ⅰ农业篇 一、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进步 1、奴隶社会 ⑴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⑵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农具 ⑶春秋晚期铁农具已经广泛使用。 2、封建社会 ⑴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动,石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⑵秦朝: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⑶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西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耕法,赵过发明楼车。 ⑷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 ⑸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二、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 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⑵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⑶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⑷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西瓜、茼蒿开始引种。 ⑸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断推广中指。明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薯、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三、兴修的重要水利工程和大江大河的治理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 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②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修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提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 都要通渠灌溉。 ⑤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立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了不少水利工 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⑥五代十国:兴修水利工程,如南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⑦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四、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⑵赋税制度 ①初税亩:时间、内容和意义 ②租赋制——编户制度:时间、内容和作用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小论文专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列材料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甲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乙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丙 始皇比孔子大得多,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整理自高教社《中国古代史》 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为王家、耕华、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君主集权的帝国体制:明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 第二节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 二、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三、寄望中兴的居正改革 四、鼎革之际的危机与困局 第三节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 二、海禁与“倭寇” ……… 四、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大学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案集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案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本套资源由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文字版可以直接观看,如果需要下载此套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全套教案集,请 直接拉到本帖子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帖链接中下载Doc附件即可!如只是浏览参考一下该资源,则无需下载附件!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二课、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居民 第三课、华夏之祖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十课、“秦王扫六合” 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 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 第十三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十四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十六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第十八课、三国鼎立 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二十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二十一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二十二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及生活情况;旧石器时代、

氏族与氏族公社。 能力方面: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祖国境内的最早居民相貌与生活的情况。以教材为蓝本并附以一些课外内容,如:考古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记载、本地遗迹等让学生见识到历史学科的丰富多彩从而开拓眼界。 思想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些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不断进化、演变的过程,帮助学生探究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并从中吸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介绍我国是世界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 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 教学难点: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分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史整理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 ·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 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

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选择题(中国古代史)

高考选择题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先秦 1.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图7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3.《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图4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5.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图5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6.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7.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留。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未能充分发挥文字功能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8.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9.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10.《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2019高考前选择题专练之中国古代史(可编辑修改word版)

【题组24】 名校模拟题之中国古代史 1、据《周礼》记载,大司马的属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ft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这一记载反映出西周 A.中央集权开始萌芽B.分权制约意识巳经出现 C.国家专营局面形成 D.地图绘制已有相当水平 2.对于秦始皇“焚书”事件,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述为“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而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解》中则记述为“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据此可知 A.两种记述因差异过大均不足为信 B.历史记述会因依据不同而相异 C. 各种历史记述都需通过考古实证 D.时间性决定历史记述的真实度 3.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集权政治的趋向B.宗法观念的消亡 C.生产技术的进步D.礼乐制度的完善 4、《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5、白狄鲜虞建立的中ft国处于赵、燕、魏三国之间。在河北平ft中ft 1 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ft王方壶铭文中也说“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由此可知中ft 国文化 A.认为民生是影响统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B.体现了其对华夏先进文化的认同国 C.反映出分封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D.将教化民众作为治国的主要内容好 6、.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 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交融的加快B.宗法观念的增强 C.变法运动的推动D.自然科学的进步 7、《诗经》中多篇诗歌描述几位从事劳役的农夫的家庭,因为服役者长期在外,导致田园荒芜,父母失去依靠。《国语》中也记载尹铎为赵简子守晋阳,为争取民心,乃“损其户数”(“民优则税少”)。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当时 A.争霸战争使人心趋向统一B.政府抑制小农经济的兴起 C.土地制度出现了根本变革D.社会动荡冲击了宗法观念 【题组25】 1.图4 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图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2017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试题详见课件或复习资料 5.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

⑤在《隋律》的基础上,修订,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 考点二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诞生于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隋炀帝时设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2.完善于朝: (1)考试科目:唐朝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明经科、进士科最重要。 (2)关键人物:①: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②武则天:首创、。③: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3.意义:科举制度僵化于明朝。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内容脱离了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科举制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统治者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到清朝末年(1905年)被废除。 考点三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1.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各族尊奉为“”。 2.吐蕃概况: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 3.吐蕃与唐朝的关系:唐太宗时,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8世纪初,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蕃“”。考点四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唐朝与日本:日本多次派到唐朝学习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生活习俗等先进文化。唐玄宗时,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除讲授佛经外,他还详细介绍了中国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等。 2.唐朝与天竺:唐太宗时,佛教高僧西行天竺(即今)取经,著有《》。 考点五宋代的都市生活 1.物质生活: (1)衣:官员、贵族的衣饰由节俭到奢侈。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2)食:东京城里有两百多种食品,夜市小吃很多,夏季有冷饮。 (3)住:农村百姓住低矮的茅屋,富裕人家以茅屋与瓦房相结合。城市平民住四合院,贵族官僚宅第宏丽。 (4)行:多用牛车、驴车,达官贵人乘轿。交通比较发达,旅店业兴旺。 2.文化生活: (1)娱乐: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舍)。 (2)节日:传统节日很多,其中春节在宋代称,最受重视。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题专项训练3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编选张书林 12 分开放题每题10 分钟做完,每次训练2 题20 分钟做完,自己批改,也可请老师批改,计算平均分,总结经验教训。 5。(2016 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 年,经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蛇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其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加工和创造,已从一 个简单的故事不断丰富、完善并发展成为一部部文学著作。下表是白蛇故事演变历程中不同文本对主要人物白娘子、许仙、法海艺术形象的描写 ——摘编自高艳芳《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等从表格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人物,提取其艺术形象演变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 分)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3 答案 编选张书林 5。(2016 全·国卷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单元复习课时】 本单元复习共计6课时 【2009大纲要求】 一、先秦 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1)夏朝的建立;(2)商朝的兴衰;(3)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4)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5)井田制和分封制 ▲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1)农业和畜牧业;(2)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3)商业交通和城市 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1)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2)民族融合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1)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2)土地所有制的变迁;(3)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5.先秦时期的文化 (1)老子和孔子;(2)百家争鸣;(3)文学和艺术;(4)天文和物理;(5)扁鹊【教材知识复习】 (一)单元阶段特征 生产力(石质-铜器-铁)铁制农具牛耕私田出现 封建经济农业:主导地位的确立 手工业:内部分工基本完成 商业:全国市场的形成 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封建城市 政治:禅让制-井田、分封-县制(军功受爵) 文化:成熟文字(甲骨文)春秋战国文化出现繁荣-百家争鸣民族:华夏民族形成主干民族融合趋势国家统一的趋势出现(二)单元知识复习 第1讲夏商周的更替和政治制度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井田制与分封制 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复习课时:1课时 基础网络

建立:禹建夏朝,启继承禹的王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国家机构。 2070年至约公元前1600年。 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贡赋。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种。 ①周王将土地和人民授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后裔,建立诸侯国,拱卫 ②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衰落: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赶走周厉王。王室衰微,诸侯不朝贡,战争连年。 灭亡:公元前771年9犬戎破镐京,杀幽王,灭西周。第二年,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辨疑解难】 1、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是当时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曾论述到:“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只有在公社瓦解的地方,人民才靠自身的力量继续向前迈进,他们最初的经济进步就在于利用奴隶劳动来提高和进一步发展生产。……甚至对奴隶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成为大批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都被杀掉,而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 2、关于“禅让制”和世袭制问题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 从“禅让制”到“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认识,是阶级对立的结果,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1)、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①分封的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②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 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③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④分封的作用: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促进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拓展了疆 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最终导致王室衰微,列国纷争的后果,逐渐形成诸候割据的状态。 ⑤分封制崩溃:春秋时期。 崩溃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

中国古代史教案(全套)--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先秦;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元谋人距今年代;《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图;北京人距今年代及其遗址;元谋人和北京人两项最主要的文化成就;旧石器时代文化;山顶洞人生活的地点及距今年代;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氏族公社时期的开始;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河姆渡文化及半坡文化;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炎帝、黄帝和涿鹿之战;尧、舜、禹和禅让制。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本章引言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教材中论述性、结论性文字的理解、概括能力,进而逐步形成对重大历史事件准确、全面的认识。 2.通过对重要历史概念如先秦、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禅让制等的学习,培养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内涵,运用历史概念的能力。 3.通过对某一文化遗址具体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不仅有利于学生再认、再现历史情景的能力提高,而且具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能力。 4.阅读理解历史材料、最大限度地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某些历史结论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中心。 2.通过对元谋人、北京人的了解与学习,说明我国不仅是人类发源地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国家,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最早发明丝织品的国家,无论是旧石器时代,还是新石器时代,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4.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处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出土文物的种类、数量、分布表明,当时已有贫富和贵贱的分化,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阶级和国家就要出现了。由此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教学要点 一、我国的远古居民 1.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元谋人 2.北京人及其遗址 3.元谋人和北京人两项最重要的文化成就 4.山顶洞人及氏族公社时期的开始 5.我国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 二、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 1.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 2.河姆渡文化 3.半坡文化 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1.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2.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3.贫富分化的出现和加剧 四、炎黄和尧、舜、禹的传说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讲解学习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 知识清单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政治制度 特点: (1)神权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通过占卜决定国事)(2)血缘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地方独立性强(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西周: (1)分封制 (2)宗法制 (二)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集权机制)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制定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西汉时期:内外朝制度(汉武帝让近侍参与军国机要,形成内朝,成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即“外朝”)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2)东汉时期:尚书台取代三公 (3)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与门下省,但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4)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5)宋朝:“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度支、盐铁、户部合称“三司”(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 (6)元:一省制。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7)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置殿阁大学士,充当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权),内阁制度确立,之后内阁职权逐渐扩大,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 内阁特点:无法定地位、不是行政机构、不能统率百官,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的“票拟”能否生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内阁大臣常受太监制约 (8)清朝: 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雍正时设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置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规律总结: ①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②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根深蒂固。 ③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削弱相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分割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二是转移相权至其他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内朝或宫内的侍臣转移,即由远及近;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向外朝转移,即由内向外。 3、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 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复习备课 湖南省涟源市荷叶高考补习学校吴爱洲 第一单元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阶段特征 先秦,旧时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现今在讲中国通史时,多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我国现存已知最早人类遗址和化石,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自此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之前,我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两种社会形态和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历史阶段。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看,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我国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并开始进入铁器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土地制度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演变;阶级关系经历了阶级的产生—奴隶主与奴隶的对立—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对立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形成,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我国春秋战诸子百家的文化昌盛时代与当时欧洲的希腊、罗马文明交相辉映,形成当时世界的两大文明中心。 考点提示 (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2)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民族融合。(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土地所有制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4)先秦时期的文化: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文学和艺术;天文和物理;扁鹊。 基本线索 1、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其间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2、从约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春秋结束,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它经历了形成、发展、鼎盛和瓦解四个阶段。 3、从公元前475年到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它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4、夏、商、西周三代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古代精神文明的繁荣。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 一、我国早期的人类:※ 1、元谋人:

大学中国古代史(下)复习资料全

户调式 凡丁男之户,每年每户缴纳绢3匹、棉3斤、丁女及次丁之户,折半输纳,边郡纳2/3,远郡纳1/3。少数民族交賨布,户一匹,远者一丈。户纳绢3匹、棉3斤。这是同类每户应交户调的平均数,每户实际交多少,要根据各户的土地、房屋、桑树等数量和质量的评定,划为九等,然后按家产的等级分类交纳。府兵制(西、北周时期) 府兵制创立于西大统十六年(550),设8柱国12大将军、24开府将军,统24军。早期府兵自相督率自带弓刀,不编户贯,将领无论何族均用鲜卑赐姓,军人也从主帅之姓,带有知兵。府兵的户籍由军府—称为折冲府,折冲一词取于古语“折冲于樽俎之间”,有不战而胜之意。和平时期府兵耕地种田,并在折冲将军领导下进行日常训练。战争发生时,由朝廷另派将领聚集各地府兵出征,府兵作战一般不能长期在外也很少远征作战,更不能随意更换原驻屯地。战事结束后各地府兵仍归本镇,重新纳入当地折冲将军的管辖下。这种兵役制度的初衷本是为了解决自三国、南北朝以来军队成为将领个人私产的局面,有利于防地方割据势力重新抬头,此外还结合了屯田制,有利于农业生产,减轻国家军费开支,部分解决了后勤供给问题,也扩大了兵源。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政权是以侨姓士族和吴姓士族为支持建立的。东晋建立时,得到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王导等的支持。王导帮助司马睿争取到吴姓士族即江南地区土著士族的拥护。司马睿称帝,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功劳最大,王导为丞相,以王导族兄王敦任镇东大将军,王氏士族执掌了大权,所以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大运河 隋炀帝时开凿了沟通了和的大运河。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征发、一带人开通济渠,由西引谷水、洛水到黄河,再由板渚引黄河入汴水,又从以东引汴水入泗水,最后通于淮水。同年,又征发人开山阳渎,自引淮水。绕、仪征入长江,即原来吴王夫差开的邗沟。大业四年(608年),征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大业六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这条运河长达四五千里,是沟通通南北的大动脉,适应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加强了南北联系。 关陇集团 关陇和河东等地豪强地主的力量,在当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东、西的争夺战中,这些豪强地主都归附了宇文泰。为了把北方六镇武将和关陇豪族的力量统一起来,宇文泰组成了以八柱国为核心,以大将军、开府为主要成员,以府兵系统为基础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一般就称之为关陇集团。这是一个依靠武装力量建立起来、胡汉结合的集团。在西、北周、隋和唐初他们都占据着统治地位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中国古代史1)

第一单元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考点一、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一、夏朝的建立: (1) 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开始,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禹是夏朝的建立者。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定都阳城。 (2) 夏朝是我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原因):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夏朝统治者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机器(武装、官职、监狱、刑法)。夏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奴隶主依靠国家政权对奴隶和平民实 行专政。更多 (3)夏朝的灭亡:夏桀的暴政,约公元前1600年,被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汤灭亡。 二、商朝的兴衰: 1、商朝的建立:商汤灭夏以后建立了商朝,以亳为都城。 2、盘庚迁都:商朝前期,屡次迁都(原因是政局动乱),商朝中期,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从此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称为殷朝。 3、残酷的商朝奴隶制度:“人牲”和“殉葬”: 4、商朝的灭亡:商纣王的残暴统治。 三、西周的政治和经济: 1、武王伐纣 性质: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战争。 过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发动了讨伐商纣的战争,牧野之战,商纣武装阵前倒戈,商朝灭亡。周朝把都城建在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取胜原因:(1)商纣王的残暴统治 (2)周部落的强盛。 四、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1、国人暴动——(1)时间:公元前841年。(2)爆发的原因:周厉王的暴政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反抗。(3)经过:镐京的平民和奴隶举起武器攻进王宫,赶跑周厉王,政权暂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历史上称为共和。 2、西周的灭亡——(1)原因:国人暴动沉重打击了西周奴隶制王朝。西周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王室衰微,诸侯经常不来朝贡。(2)西周的灭亡: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 五、西周的井田制和分封制: 1、井田制——(1)性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2)内容:周朝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有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这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奴隶主贵族

2021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检测卷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1.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战国时期的这种城市规划思想 A. 反映当时城市规划很混乱 B. 促进了市坊分区制度的形成 C. 说明城市以经济职能为主 D. 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 2.公元前6世纪中叶,许多诸侯国内公室衰微、世卿执政,卿大夫争相兼并土地、占有财货,美其名日求富。各大卿族以已之“富"在不同阶层中吸附私属,最终使得上至公子王孙,下至土庶人都有机会求富。这一现象 A. 得益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B. 表明官僚政治体制逐渐成型 C. 根源于周王室的腐败和衰微 D. 推动了新型政治关系的形成 3.白狄鲜虞氏所建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之间。在河北平山中山1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的记录。由此可知 A. 鲜虞氏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 B. 反映出礼乐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C. 体现了中山国文化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D. 战国时期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民族融合 4.《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晋六卿灭祁、羊舌氏,于是“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任命十人为县大夫。所举十人中,其中两人因为“有力于王室”,四人因为“余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另四人则“以贤举”。这反映出当时 A. 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君权 B. 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C.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 国家政治建构的转变 5.《淮南子》论述先秦某思想家时说:“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该思想家 A. 受教于孔子 B. 重义轻利 C. 集法家思想之大成 D. 主张兼爱、非攻 6.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

中国古代史教案

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居民;河姆渡文化与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二、思想教育目标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中国远古文明对人类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是人类以后发展的基石。在农业文明的发展史中,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人们在与大自然的交流、斗争中逐渐成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组织也不断进步。 三、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课内外有关远古社会的知识,了解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培养阅读教材的能力。 2.通过半坡文化与河姆渡文化的对比讲解,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方法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北京人、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的分析和理解。 难点: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方法 采用归纳、比较的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对教学核心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正确归纳、总结历史知识与历史规律;在对比与分析的基础上理解教材知识,掌握教材体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教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找出教材讲授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结构。学生浏览教材,归纳出教材讲授的子目和主要内容。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指出:(归纳图解)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我国原始社会的历史。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的水平极为低下,人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得以生存。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的生活极为艰难。人们通过集体的力量,不断地进步,懂得了用火,学会了制造陶器,发展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发展了原始的手工业。最终因为生产力的进步,原始社会解体,阶级社会来临。我们把漫长的原始社会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阶段。元谋人、北京人是原始人群的代表。从山顶洞人开始,人类社会进入氏族公社阶段。氏族公社又可以分为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山顶洞人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早期,河姆渡、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则是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父系氏族公社出现后,生产力迅速发展,阶级社会来临了。我国传说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时期相当于父系氏族社会的晚期,我国出现了阶级社会文明的曙光。 下面我们学习原始人群时期的情况。 设问:1.什么是氏族公社?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 2.山顶洞人有了骨针,有了装饰品,这些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山顶洞人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时期。山顶洞人会在小件器物上磨光钻孔,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