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尺规作图三等分角的逻辑说明

关于尺规作图三等分角的逻辑说明
关于尺规作图三等分角的逻辑说明

关于《尺规作图三等分角》的逻辑解释

一、尺子能不能转?能!原因:因为尺可以在平面内做任意直线。如果不能转,尺无法完成任意直线的作图。

二、尺子只能连接两点---这是解释为什么不能在尺上做刻度的(这两个点必须是平面上的,所以不能是尺子上的)而不是定义。因为如果是定义,那么尺子就没办法过一点做直线,也不能做任意直线了。还有一种逻辑认为可以把尺子做任意直线转换为任意取两点做直线,但这样的转换与尺子做任意直线的逻辑是不同的,因为任意取两点后做的直线不是任意的。

三、关于有限步骤的。最简单的解释,尺子旋转一定有一个不能为0的转速,那么尺子旋转到所要求的线的位置(这个位置是客观存在的)一定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而且一定可以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对应的一定是有限的步骤,虽然这个有限的时间具体到每一个人来说会不同,也就是说每个人完成的具体的时间和步骤会不同,但这个时间以及对应的步骤都必然是有限的,这一点不违反尺规作图关于“有限步骤要求”的定义。

四、关于精度。“规可以展开已知线段的长度”是定义。如果承认这个定义,那么就承认了规本身就有判断它的两个规针与两个已知点重合还是不重合的功能。那么当规展开已知长度后,规针的两个顶点就是已知的点,它同样可以判断平面上的两个点与它的两个规针重合还是不重合。所以,尺规作图的定义已经在逻辑上确定了尺规作图问题是不考虑精度问题的,就象尺的定义是一条直线,那么就不考虑尺到底直不直这样的问题。

把3、4结合起来去思考,我们要的那条线的位置就可以确定.。

五、关于尺与规同时使用。

1、尺与规同时使用首先不在定义约定的条件限制内,也就是说定义不否定;

2、尺与规同时使用不能等同于在尺上作刻度。理由如下:

a、从作图步骤中可以看出没有在尺上作刻度---这是事实。

b、尺上的刻度是固定在尺上的--位置不变且不随着尺作图与否而消失。很显然,尺规同时使用时没有以上刻度的特点。

c、尺规同时使用但功能是不同的。尺在公设上作为一条直线它的作用是与Ox、oY相交得到交点的(这两个交点只有在尺作图时才出现在尺上并且位置是变化的,这与刻度完全不同),而规的作用则是用展开已知的线段来确定两个交点的位置并且规在与尺同时使用时无须固定在尺上(还是不同于刻度的定义)。

判断两个概念是否等同需要这两个概念的定义的内涵与外延完全相符才可以,而不是看结果是否一样。

三大尺规作图问题

引人入胜的千古难题 ——三大尺规作图问题 尺规作图是我们熟知的内容。尺规作图对作图的工具——直尺和圆规的作用有所限制。直尺和圆规所能作的基本图形只有:过两点画一条直线、作圆、作两条直线的交点、作两圆的交点、作一条直线与一个圆的交点。 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数学家,已经习惯于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以下简称尺规)来作图了。在他们看来,直线和圆是可以信赖的最基本的图形,而直尺和圆规是这两种图形的具体体现,因而只有用尺规作出的图形才是可信的。于是他们热衷于在尺规限制下探讨几何作图问题。数学家们总是对用简单的工具解决困难的问题备加赞赏,自然对用尺规去画各种图形饶有兴趣。尺规作图是对人类智慧的挑战,是培养人的思维与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所谓三大几何作图难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传说大约在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雅典流行疫病,为了消除灾难,人们向太阳神阿波罗求助,阿波罗提出要求,说必须将他神殿前的立方体祭坛的体积扩大1倍,否则疫病会继续流行。起初,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满足这一要求会有多大困难,但经过多次努力还不能办到时,才感到事态的严重。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求教于当时最伟大的学者柏拉图,柏拉图经过慎重的思考,也感到无能为力。这就是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之一的倍立方体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已知一个立方体,求作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是已知立方体的两倍。 任意给定一个角,仅用直尺和圆规作它的角平分线是很容易的,这就是说,二等分任意角是很容易做到的。于是,人们自然想到,任意给定一个角,仅用直尺和圆规将它三等分,想必也不会有多大困难。但是,尽管费了很大的气力,却没能把看来容易的事做成。于是,第二个尺规作图难题——三等分任意角问题产生了。 正方形是一种美丽的直线形,圆是一种既简单又优美的曲线图形,它们都有面积,能不能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一个给定的圆的面积?这就是尺规作图三大难题的第三个问题——化圆为方问题。 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既引人入胜,又十分困难。希腊人为解决三大几何问题付出了许多努力,后来许多国家的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也一再向这三大问题发起攻击,可是,这三大问题却在长达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悬而未决。问题的妙处在于它们从形式上看非常简单,似乎应该可以用尺规作图来完成,而实际上却有着深刻的内涵。它们都要求作图只能使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而且只能有限次地使用直尺和圆规。某个图形是可作的就是指从若干点出发,可以通过有限个上述基本图形复合得到。这一过程中隐含了近代代数学的思想。

直尺与圆规三等分任意一个角的证明方法

5、将C点与D点相连形成线段CD 6、作CD的中垂线交AB的延长线于N 以N为圆心,以CN为半径划弧CD ,交∠AOB的弧(弧Ⅰ)于F点,分出的弧FB是∠A OB的弧(弧Ⅰ)的三分之一 7、连接FB,以FB为半径,以A为圆心划弧交弧Ⅰ于G, 连接GO和FO,则∠AOG=∠GOF=∠FOB 二、证明 在上法三等分任意角∠AOB图的基础上连接GF和AG(见图二) 2、把该弧的弦AB 用平行线法分成3等分,使AL=LC=CB(作法略) 3、用圆规找出AB的中点O′,以O′为圆心,以A O′ 为半径划弧Ⅱ,它实际上是平角∠A O′B的弧(也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弧) 4、以B点为圆心,以B O′为半径划弧交平角∠A O′B的弧(弧Ⅱ)于D 5、将C点与D点相连形成线段CD 6、作CD的中垂线交AB的延长线于N 以N为圆心,以CN为半径划弧CD ,交∠AOB的弧(弧Ⅰ)于F点,分出的弧FB是∠A OB的弧(弧Ⅰ)的三分之一 7、连接FB,以FB为半径,以A为圆心划弧交弧Ⅰ于G, 连接GO和FO,则∠AOG=∠GOF=∠FOB 二、证明 在上法三等分任意角∠AOB图的基础上连接GF和AG(见图二) 2、把该弧的弦AB 用平行线法分成3等分,使AL=LC=CB(作法略) 3、用圆规找出AB的中点O′,以O′为圆心,以A O′ 为半径划弧Ⅱ,它实际上是平角∠A O′B的弧(也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弧) 4、以B点为圆心,以B O′为半径划弧交平角∠A O′B的弧(弧Ⅱ)于D 5、将C点与D点相连形成线段CD 6、作CD的中垂线交AB的延长线于N 以N为圆心,以CN为半径划弧CD ,交∠AOB的弧(弧Ⅰ)于F点,分出的弧FB是∠A OB的弧(弧Ⅰ)的三分之一 7、连接FB,以FB为半径,以A为圆心划弧交弧Ⅰ于G, 连接GO和FO,则∠AOG=∠GOF=∠FOB 二、证明 在上法三等分任意角∠AOB图的基础上连接GF和AG(见图二)

尺规作图三大几何难题教学提纲

尺规作图三大几何难 题

安溪六中校本课程之数学探秘 尺规作图三大几何问题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尺规作图三大几何问题如何产生的? 2.经历探索尺规作图三大几何问题如何解决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方法思想。 3.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尺规作图三大几何问题有什么教育价值? 二、问题背景 传说大约在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雅典流行疫病,为了消除灾难,人们向太阳神阿波罗求助,阿波罗提出要求,说必须将他神殿前的立方体祭坛的体积扩大1倍,否则疫病会继续流行。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求教于当时最伟大的学者柏拉图,柏拉图也感到无能为力。这就是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之一的倍立方体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已知一个立方体,求作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是已知立方体的两倍。另外两个著名问题是三等分任意角和化圆为方问题。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既引人入胜,又十分困难。问题的妙处在于它们从形式上看非常简单,而实际上却有着深刻的内涵。它们都要求作图只能使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而且只能有限次地使用直尺和圆规。但直尺和圆规所能作的基本图形只有:过两点画一条直线、作圆、作两条直线的交点、作两圆的交点、作一条直线与一个圆的交点。某个图形是可作的就是指从若干点出发,可以通过有限个上述基本图形复合得到。这一过程中隐含了近代代数学的思想。经过2000多年的艰苦探索,数学家们终于弄清楚了这3个古典难题是

“不可能用尺规完成的作图题”。认识到有些事情确实是不可能的,这是数学思想的一大飞跃。然而,一旦改变了作图的条件,问题则就会变成另外的样子。比如直尺上如果有了刻度,则倍立方体和三等分任意角就都是可作的了。数学家们在这些问题上又演绎出很多故事。直到最近,中国数学家和一位有志气的中学生,先后解决了美国著名几何学家佩多提出的关于“生锈圆规”(即半径固定的圆规)的两个作图问题,为尺规作图添了精彩的一笔。或描述如下: 这是三个作图题,只使用圆规和直尺求出下列问题的解,直到十九世纪被证实这是不可能的: 1.立方倍积,即求作一立方体的边,使该立方体的体积为给定立方体的两倍。 2.化圆为方,即作一正方形,使其与一给定的圆面积相等。 3.三等分角,即分一个给定的任意角为三个相等的部分。 三、问题探秘 1.立方倍积 关于立方倍积的问题有一个神话流传:当年希腊提洛斯(Delos)岛上瘟疫流行,居民恐惧也向岛上的守护神阿波罗(Apollo)祈祷,神庙里的预言修女告诉他们神的指示:“把神殿前的正立方形祭坛加到二倍,瘟疫就可以停止。”由此可见这神是很喜欢数学的。居民得到了这个指示后非常高兴,立刻动工做了一个新祭坛,使每一稜的长度都是旧祭坛稜长的二倍,但是瘟疫不但没停止,反而更形猖獗,使他们都又惊奇又惧怕。结果被一个学者指出了错误:「棱二倍起来体积就成了八倍,神所要的是二倍而不是八倍。」大家都觉得这个说法很对,於是改在神前并摆了与旧祭坛同形状同大小的两个祭坛,可是瘟

尺规三等分角不能的向量证明

定义:设S={Z 0=1 , Z 1, ... Z n }是n+1个复数,将 (1) Z 0=1 , Z 1, ... Z n 叫做S-点; (2) 过两个不同的S-点的直线叫S-直线,以一个S-点为圆心、任意两个S-点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叫S-圆; (3) 由S-直线与S-直线、S-直线与S-圆、S-圆与S-圆相交的点也叫S-点。 上面这个定义完全刻画了尺规作图过程,如果以P表示全体S-点的集合,那么P 也就是从S={Z 0=1 , Z 1, ... Z n }出发通过尺规作图所得到的全部复数。 定理:设Z 1,... Z n (n≥0)为n个复数。设F= Q(Z 1, ... Z n, Z 1 ' , ... Z n '),(Z'代 表共轭复数),那么,一个复数Z可由S={Z 0=1 , Z 1, ... Z n }作出的充要条件是 Z 属于F(u 1,... u n )。其中u 1 2属于F, u i 2属于F(u 1 ,... u i-1 )。换言之, Z 含于F的 一个2次根号扩张。 系:设S={Z 0=1 , Z 1, ... Z n },F= Q(Z 1, ... Z n, Z 1 ' , ... Z n '),Z为S-点,则 [ F(z) : F] 是2的方幂。 以下证明三等分任意角不可能性,证明尺规作图不能三等分60度角: 证明:所谓给了60度角,相当于给了复数Z1=1/2+√3/2 i。从而S={Z0=1, Z1},F=Q(z1, z1')=Q(√-3)。如果能作出20度角,当然也能得到cos20,但是cos20满足方程 4x3-3x-1/2=0,即8x3-6x-1=0。由于8x3-6x-1在Q[x]中不可约,从而[Q(cos20):Q]=3,于是 6=[ Q(cos20, √-3):Q] = [F(cos20):Q]=[F(cos20):F] [F:Q] 由于[F:Q]=[Q(√-3):Q]=2,所以[F(cos20):F]=3,根据上面的系可知cos20不是S-点,从而20度不可能三等分。证毕

简述三大几何难题

三大几何难题 古希腊是世界数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希腊数学的成就是辉煌的,它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其中,几何是希腊数学研究的重心,柏拉图在他的柏拉图学院的大门上就写着“不懂几何的人,勿入此门”。历史上第一个公理化的演绎体系《几何原本》阐述的也基本上为几何内容。 古希腊的几何发展得如此繁荣,但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著名的尺规作图三大难题。它们分别是化圆为方、三等分任意角以及倍立方问题。这三个问题首先是“巧辨学派”提出并且研究的,但看上去很简单的三个问题,却困扰了数学家们两千多年之久。 这些问题的难处,是作图只能用直尺和圆规这两种工具,其中直尺是指只能画直线,而没有刻度的尺。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对作图作了规定,只有圆和直线才被承认是可几何作图的,因此在这本书的巨大影响下,尺规作图便成为希腊几何学的金科玉律。并且,古代希腊人较重视规、矩在数学中训练思维和智力的作用,而忽视规矩的实用价值。因此,在作图中对规、矩的使用方法加以很多限制,在这里,就是要在有限的次数中解决这三个问题。化圆为方 圆和正方形都是常见的几何图形,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可否作一个正方形和已知圆等积,这就是化圆为方问题。 三等分任意角 用尺规二等分一个角很容易就可以作出来,那么三等分角呢?三等分180,90角也很容易,但是60,45等这些一般角可以用尺规作出来吗? 倍立方 关于倍立方问题是起源于一个祭祀问题,第罗斯岛上流行着一种可怕的传染病,一时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人们来到阿波罗神前,请求阿波罗神像的指示.阿波罗神给了祈求人这样一个指示:“神殿前有一个正方体祭坛,如果能不改变它的形状而把它的体积增加1倍,那么就能消灭传染病.”人们连夜赶造了一个长、宽、高都比正方体祭坛大一倍的祭坛,可是,那传染病传播得更加厉害了.人们又来到阿波罗神像前祈求.神说:“我要你们增加一倍的是祭坛的体积,你们把长、宽、高都增加1倍,祭坛的体积不是要比原来体积大7倍了吗?”人们绞尽脑汁想找出一个答案,可是始终没有人能解答这个难题. 由三大问题的起源,可以看出,化圆为方和三等分角是人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向更深层次,更一般的方向去思考、探索,这也是希腊数学的理论性的演绎推理与抽象性的表现。而倍立方则是起源于建筑的需要,这也反应了数学的发展是离不开现实社会的推动的。 三个几何难题提出后,有很多人都为之做了不懈的努力。可以说,但凡是数学史上称得上是数学家的人,都研究过这个问题。由三大难题引出的各种结论与发现也数不胜数,例如割圆曲线、阿基米德螺线等。但这些解法并没有完全遵从尺规作图的要求,因此也不算解决了三大难题。但是由19世纪所证出的三大几何难题的不可解,可以发现,只有冲破尺规的限制才能解决问题。正如很多事情,我们觉得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就是因为有太多的枷锁罩在我们身上,只有打破这些桎梏,才会豁然开朗,找到一片新天地。 三大几何问题的真正解决是在19世纪解析几何创立之后,人们知道了直线与圆分别是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二次方程的轨迹,交点则是方程组的解,因此一个几何量是否能用尺规作出,则是它能否由已知量经过有限次加、减、乘、除、开平方运算得到。那么三大难题就可以转换成代数的语言来表示: 1化圆为方设圆的半径为一个单位,要作一面积等于单位圆的正方形,设这个正方形连长为x,则x2=π.集能否用尺规作出一条长为π的线段?

MathStudio36 阿基米德螺线与三等分任意角

MathStudio for iPad 使用方法入门 (36) 阿基米德螺线与 三等分任意角 2016年6月16日

★三等分任意角是几何作图三大难题之一,不能只用直尺圆规三等分任意角是早有的定论。 ★免除“只用尺规作图”的限制,就能三等分任意角吗? ★现在就探讨借助阿基米德螺线来三等分任意角吧

直线y=cx=7x c=7 X轴与直线夹角φ =tan-1(c)=tan-1(7)=1.4289 同心圆C1 ρ1=r1=0.5 r1=0.5 同心圆C2 ρ2=r2= 1 r2=1 同心圆C3ρ3=r3=1.5 r3=1.5 阿基米德螺线ρ=aθ 螺线与同心圆C1 的交点P1(x1,y1) , OP1与X轴夹角=θ1螺线与同心圆C2 的交点P2(x2,y2) OP2与X轴夹角=θ2螺线与同心圆C3 的交点P3(x3,y3) OP3与X轴夹角=θ3 θ3= φ =1.4289 a=ρ3/θ3=r3/tan-1(c)=1.5/1.4289=1.0498 计算得θ2=ρ2/a=θ3×ρ2/ρ3=θ3×1/1.5=θ3×2/3=0.9526 θ1=ρ1/a=θ3×ρ1/ρ3=θ3×0.5/1.5=θ3×1/3=0.4763

首先画出过极点斜率为7的直线其次画出以极点为中心的 3个同心圆 半径为0.5、1、1.5 即同心圆的半径比为1:2:3 在同一帧图里 再画出与3 个同心圆相交的 阿基米德螺线 a=r3/atan(c)=1.0498

P3 P 2 P 1 P3的数据 X3=0.211 Y3=1.486 θ3=1.429(弧度) =1.429×180/π=81.9° r3=sqrt(X32 +y32) =sqrt(0.2112 +1.4862) =1.5 O

三等分角器

“三等分角器”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做出的。如图,∠AOB为要三等分的任意角,图中AC,OB两滑块可在角的两边内滑动,始终保持有OA=OC=PC. 求证:∠APB=13∠AOB.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O是△ABC内一点,且OB=OC,求证:AO⊥BC.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O是△ABC内一点,且OB=OC,求证:AO⊥BC.证明:延长AO交BC于D 在△ABO和△ACO中?????AB=AC()OB=OC()AO=AO() ∴△ABO≌△ACO(___) ∴∠BAO=∠CAO 即∠BAD=∠CAD(___) ∴AD⊥BC,即AO⊥BC(___)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12,AD平分∠BAC,且AD⊥BD于点D,则△ADC的面积是() A. 10 B. 8 C. 6 D. 4 考点: [角平分线的性质] 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点E,交AB于点F,D为线段CE的中点,BE=AC. (1)求证:AD⊥BC.

(2)若∠BAC=75°,求∠B的度数。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如图,在△ABC中,∠BAC=120°,AB=AC,点D在BC上,且BD=BA,点E在BC 的延长线上,且CE=CA. (1)试求∠DAE的度数。 (2)如果把题中“AB=AC”的条件去掉,其余条件不变,那么∠DAE的度数会改变吗? (3)若∠BAC=α°,其它条件与(2)相同,则∠DAE的度数是多少?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尺规作图方法大全(正式)

【知识回顾】 1、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最基本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 2、五种基本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1)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如图,线段 a . 求作:线段AB,使AB = a . 作法: (1)作射线AP (2)在射线AP上截取AB=a . a ! A rB-P 尺规作图 则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图 形。 (2)题目二: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已知:如图,线段MN. 求作:点0,使M0=N Q即0是MN的中点). 作法: (1)分别以M N为圆心,大于 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P, Q (2)连接PQ交MN于0. 则点0就是所求作的MN的中点。 (3)题目三: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已知:如图,/ A0B 求作:射线0P,使/ A0P=Z BOP(即卩0P平分/ A0B 。作法: (1)以0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0A 0B于 M, N; (2)分别以M N为圆 心,大于f的线I段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 A0B内于P; (3)作射线0P A M P 则射线0P就是/ A0B的角平分线。 (4)题目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已知:如图,/ A0B 求作:/ A 0 B',使A' 0 B' =/A0B 作法: (1)作射线0' A'; ,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基本作图。

(2) (3) (4) (5) 以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交 OA 于M 交OB 于N; 以O 为圆心,以 OM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 O A '于M ; 以M 为圆心,以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 连接O N' 并延长到B 'o N'; 则/ A O' B '就是所求作的角。 (5)题目五:经过直线上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 已知:如图,P 是直线 AB 上一点。 求作:直线 CD,是CD 经过点P,且CD 丄ABo 作法: (1) AB 于M N ; (2) 以P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 1 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MN 的长为半径画弧, 2 两弧交于点 Q; (3) 则直线CD 是求作的直线。 (6)题目六:经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已知: 求作: 过D Q 作直线CD 作法: (1) (2) 如图,直线 AB 及外一点P 。 直线CD,使CD 经过点P, 且 CDL ABo 以P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 AB 于M N; 1 分别以M N 圆心,大于丄MN 长度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2 (3) 则直线CD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 (5) 已知 求作 作法 (1) (2) 过P 、Q 作直线CD 题目七: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如图,线段 a , b , c. △ ABC 使 AB = c , AC = b , BC = a. 作线段AB = c ; 以A 为圆心,以b 为半径作弧, 以B 为圆心,以a 为半径作弧与 前弧相交于C; 连接AC, BC (3) 则厶ABC 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题目八:已知两边及夹角作三角形。 已知 求作 作法 (1) (2) (3) 如图,线段 m n, / . △ ABC 使/ A=z , AB=m AC=n. 作/ A=Z ; 在AB 上截取AB=m ,AC=n ; 连接BC, A Q 则厶ABC 就是所求作的三角 形。

古希腊三个著名问题之一的三等分角

古希腊三个著名问题之一的三等分角,现在美国就连许多没学过数学的人也都知道.美国的数学杂志社和以教书为职业的数学会员,每年总要收到许多“角的三等分者”的来信;并且,在报纸上常见到:某人已经最终地“解决了”这个不可捉摸的问题.这个问题确实是三个著名的问题中最容易理解的一个,因为二等分角是那么容易,这就自然会使人们想到三等分角为什么不同样的容易呢? 用欧几里得工具,将一线段任意等分是件简单的事;也许古希腊人在求解类似的任意等分角的问题时,提出了三等分角问题;也许(更有可能)这问题是在作正九边形时产生的,在那里,要三等分一个60°角. 在研究三等分角问题时,看来希腊人首先把它们归结成所谓斜向(verging problem)问题.任何锐角ABC(参看图31)可被取作矩形BCAD的对角线BA和边BC的夹角.考虑过B点的一条线,它交CA于E,交DA之延长线于F,且使得EF=2(BA).令G为EF之中点,则 EG=GF=GA=BA, 从中得到:

∠ABG=∠AGB=∠GAF+∠GFA=2∠GFA=2∠GBC, 并且BEF三等分∠ABC.因此,这个问题被归结为在DA的延长线和AC之间,作一给定长度2(BA)的线段EF,使得EF斜向B点. 如果与欧几里得的假定相反,允许在我们的直尺上标出一线段 E’F’=2(BA),然后调整直尺的位置,使得它过B点,并且,E’在AC 上,F’在DA的延长线上;则∠ABC被三等分.对直尺的这种不按规定的使用,也可以看作是:插入原则(the insertion principle)的一种应用.这一原则的其它应用,参看问题研究4.6. 为了解三等分角归结成的斜向问题,有许多高次平面曲线已被发现.这些高次平面曲线中最古老的一个是尼科梅德斯(约公元前240年)发现的蚌线.设c为一条直线,而O为c外任何一点,P为c上任何一点,在PO的延长线上截PQ等于给定的固定长度k.于是,当P沿着c移动时,Q的轨迹是c对于极点O和常数k的蚌线(conchoid)(实际上,只是该蚌线的一支).设计个画蚌线的工具并不难①,用这样一个工具,就可以很容易地三等分角.这样,令∠AOB 为任何给定的锐角,作直线MN垂直于OA,截OA于D,截OB于L(如图32所示).然后,对极点O和常数2(OL),作MN的蚌线.在L点作OA的平行线,交蚌线于C.则OC三等分∠AOB.

初中尺规作图详细讲解(含图)

初中数学尺规作图讲解 初等平面几何研究的对象,仅限于直线、圆以及由它们(或一部分)所组成的图形,因此作图的工具,习惯上使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两种.限用直尺和圆规来完成的作图方法,叫做尺规作图法.最简单的尺规作图有如下三条: ⑴经过两已知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⑵已知圆心和半径可以作一圆; ⑶两已知直线;一已知直线和一已知圆;或两已知圆,如果相交,可以求出交点; 以上三条,叫做作图公法.用直尺可以画出第一条公法所说的直线;用圆规可以作出第二条公法所说的圆;用直尺和圆规可以求得第三条公法所说的交点.一个作图题,不管多么复杂,如果能反复应用上述三条作图公法,经过有限的次数,作出适合条件的图形,这样的作图题就叫做尺规作图可能问题;否则,就称为尺规作图不能问题. 历史上,最著名的尺规作图不能问题是: ⑴三等分角问题:三等分一个任意角; ⑵倍立方问题:作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是已知立方体的体积的两倍; ⑶化圆为方问题: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已知圆的面积. 这三个问题后被称为“几何作图三大问题”.直至1837年,万芝尔(Pierre Laurent Wantzel)首先证明三等分角问题和立方倍积问题属尺规作图不能问题;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Ferdinand Lindemann)证明π是一个超越数(即π是一个不满足任何整系数代数方程的实数),由此即可推得根号π(即当圆半径1 r=时所求正方形的边长)不可能用尺规作出,从而也就证明了化圆为方问题是一个尺规作图不能问题. 若干著名的尺规作图已知是不可能的,而当中很多不可能证明是利用了由19世纪出现的伽罗华理论.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业余爱好者尝试这些不可能的题目,当中以化圆为方及三等分任意角最受注意.数学家Underwood Dudley曾把一些宣告解决了这些不可能问题的错误作法结集成书. 还有另外两个著名问题: ⑴正多边形作法 ·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五边形. ·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六边形. ·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七边形——这个看上去非常简单的题目,曾经使许多著名数学家都束手无策,因为正七边形是不能由尺规作出的. ·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九边形,此图也不能作出来,因为单用直尺和圆规,是不足以把一个角分成三等份的. ·问题的解决:高斯,大学二年级时得出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并给出了可用尺规作图的正多边形的条件:尺规作图正多边形的边数目必须是2的非负整数次方和不同的费马素数的积,解决 了两千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 ⑵四等分圆周 只准许使用圆规,将一个已知圆心的圆周4等分.这个问题传言是拿破仑·波拿巴出的,向全法国数学家的挑战. 尺规作图的相关延伸: 用生锈圆规(即半径固定的圆规)作图 1.只用直尺及生锈圆规作正五边形 2.生锈圆规作图,已知两点A、B,找出一点C使得AB BC CA ==. 3.已知两点A、B,只用半径固定的圆规,求作C使C是线段AB的中点. 4.尺规作图,是古希腊人按“尽可能简单”这个思想出发的,能更简洁的表达吗?顺着这思路就有了更简洁的表 达.10世纪时,有数学家提出用直尺和半径固定的圆规作图.1672年,有人证明:如果把“作直线”解释为“作出直线上的2点”,那么凡是尺规能作的,单用圆规也能作出!从已知点作出新点的几种情况:两弧交点、直线与弧交点、两直线交点,在已有一个圆的情况下,那么凡是尺规能作的,单用直尺也能作出!.

九年级数学三等分角问题

“三等分角”是数学史上一个著名问题,但仅用尺规不可能“三等分角” .下面是数学家帕普斯借助函数给出的一种“三等分锐角“的方法(如图),将给定的锐角∠AOB 置于直角坐标系中,边OB 在x 轴上、边OA 与函数1y x = 的图象交于点P ,以P 为圆心,以2OP 为半径作弧交图象于点R .分别过点P 和R 作x 轴和y 轴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M ,连接OM 得到得到∠MOB ,则13MOB AOB ∠=∠. 要明白帕普斯的方法,请你研究以下问题: (1)设1(,)P a a 、1(,)R b b ,求直线OM 相对应 的函数解析式(用含a,b 的代数式表示). (2)分别过P 和R 作y 轴和x 轴的平行线,两直 线相交于点Q ,请说明Q 点在直线OM 上,据此证明13 MOB AOB ∠=∠. (3)应用上述方法得到结论,你如何三等分一个 钝角(用文字简要说明). 解:(1)设直线OM 的函数关系式为 )1,(),1,(,b b R a a P kx y =. 则),1,(a b M ∴ab b a k 11=÷=. ∴直线OM 的函数关系式为x ab y 1=. (2)∵Q 的坐标)1,(b a 满足x ab y 1=,∴点Q 在直线OM 上. (或用几何证法,见《九年级上册》教师用书191页) ∵四边形PQRM 是矩形,∴SP=SQ=SR=SM=2 1PR . ∴∠SQR=∠SRQ . ∵PR=2OP ,∴PS=OP=2 1PR .∴∠POS=∠PSO . ∵∠PSQ 是△SQR 的一个外角, ∴∠PSQ=2∠SQR .∴∠POS=2∠SQR . ∵QR ∥OB ,∴∠SOB=∠SQR . ∴∠SOB=3 1∠AOB . (3)以下方法只要回答一种即可. 方法一:利用钝角的一半是锐角,然后利用上述结论把锐角三等分的方法即可. 方法二:也可把钝角减去一个直角得一个锐角,然后利用上述结论把锐角三等分后,再将直角 利用等边三角形(或其它方法)将其三等分即可. 方法三:先将此钝角的补角(锐角)三等分,再作它的余角

几何三大问题为尺规作图不能问题的证明

1.立方倍积问题 假设已知立方体的棱长为c,所求立方体的棱长为x.按给定的条件,应有 x3=2a3. 令a=1,则上述方程取更简单的形式 x3-2=0. 根据初等代数知识,如果上述的有理系数三次方程含有有理根,不外是±1,±2.但经逐一代入试验,均不符合.可见方程x3-2=0必 不能用尺规作出,这就证明了立方倍积问题是尺规作图不能问题. 2.三等分任意角问题 对于已知的锐角∠O=θ,设OP、OS是它的三等分角线. 以O为圆心,单位长为半径画弧,交∠O的两边于点A、B,交三等分角线OS于点C.过点C作CD⊥OA,交OA于点D.这样,OS能否用尺规来作出,就等价于点C能否用尺规作出,也就是点D能否用尺规来作出. 令OD=x,则有

4x3-3x-cosθ=0. 如果能证明上述三次方程的根一般不能仅用尺规作出,则点D不可得,于是射线OS也就不能作出.欲证明此事,可选一特例考察之. 8x3-6x-1=0. 以2x=y代入此方程,可得较简单的形式 y3-3y-1=0. 根据代数的知识,如果有理系数一元三次方程y3-3y-1=0含有有理根,不外是±1.但经逐一代入试验后,均不符合,可见此方程没有有理根.于是,根据本书第14页定理2可知,方程y3-3y-1=0的任何实根不能用尺 规作图来完成,即60°角不能用尺规三等分.三等分60°角尚且不能,这就表明了三等分任意角属于尺规作图不能问题. 当然,这个结论是对一般情形而言的,假如θ等于某些特殊值,则作图未必就不可能.例如,当θ=90°时,便有cos90°=0,此时方程 4x3-3x-cosθ=0就变为 4x3-3x=0. 解之,得

尺规作图典型例题

尺规作图典型例题

————————————————————————————————作者:————————————————————————————————日期:

典型例题 例1 、求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使它的斜边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 求作:,使∠A=90°,AB=AC,BC=分析:由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比较特殊,内角依次为45°,45°,90°,故有如下几种作法: 作法一:1、作线段BC= 2、分别过点B、C作BD、CE垂直于BC 3、分别作∠DBC、∠ECB的平分线,交于A点 即为所求 作法二:作线段BC= 2、作∠MBC=45° 3、作∠NCB=∠MBC,CN与BM交于A点 即为所求 作法三:1、作线段BC=

2、作∠MBC=45° 3、过C作CE⊥BM于A 即为所求 作法四:1、作线段BC= 2、作BC的中垂线,交BC于O点 3、在OM上截取OA=OB,连结AB,AC 即为所求 说明:几种作法中都是以五种基本作图为基础, 不要求写出基本作图的作法和证明。 例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长,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a、b为两边,m为边长b的中线 求作:,使BC=a,AC=b,且AM=MC,BM=m. 分析:先画草图,假定为所求的三角形,则有BC=a,AC=b,设M为AC边的中点,则MB=m,而,故的三边为已知作出,然后再作出 . 作法:(1)作,使BC=a,,MB=m; (2)延长线段CM至A,使MA=CM;

(3)连接BA,则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小结:本题的突破口是找与所求的的关系.由于的三边已知,故 即可顺利作出. 例3、如图,A、B、C三点表示三个村庄,为解决村民就近入学问题,计划新建一所小学,要使学校到这三个村庄的距离相等,请你在图中用尺规确定学校的位置P. 分析:分两步:先作到A、B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图形,再作到B、C两点等距离的点的图形,两图形的交点,这就是所求作的点. 作法:(1)连结AB,做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DE; (2)连结BC,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FG,交DE与点P. 则点P为所求作的学校位置. 小结:由于不能直接确定到三点距离相等的点的位置,可以分解为先求到A,B相等的所有点,再求作到B,C相等的所有点,交点即所求. 扩展资料 三大几何作图问题 三大几何作图问题是:倍立方、化圆为方和三等分任意角。由于限制了只能使用直尺和圆规,使问题变得难以解决并富有理论魁力,刺激了许多学者投身研究。早期对化圆为方作出贡献的有安纳萨戈拉斯(Anaxagoras,约500B.C.~428B.C.),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of chios,前5世纪下半叶)、安蒂丰(Antiphon,约480B.C.~411B.C.)和希比亚斯(Hippias of Elis,400B.C.左右)等人;从事倍立方问

三等分角

题目:三等分任意角 地点:北京师大二附中 主讲人:徐超 主持人:我们从上午九点四十到下午三点钟结束,在整个报告过程中,因为我了解到今天参加报告的同学大部分是高一的,在听报告过程中有些地方会觉得稍稍困难些,但是我们学数学的就是这样的,我们会经历些我们感觉会比较困难的过程,我们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在数学中发现许多乐趣,发现数学内在让我们感动的东西,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我们今天讲座的机会,认真的体会,在听的过程中会有些问题留下来,将来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很好的解决。下面我们就有请徐超先生。 徐超:三等分任意角教科书上写清楚是不可能的,我们今天给出严格的证明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个证明是高一学生所能接受的。在过去在没有找到这个证明之前所有人都认为是大学二年级学完所谓的抽象代数这门课后才能理解为什么是不可能的,实际这个证明可以很初等的给出来,为什么三等分角这件事情惹了这么多麻烦呢?我举一个例子,我是1956年到的中科院数学研究所,这个时候,不断的有各个地方的人写信来,说我解决了三等分角,这种信每个月都有一沓,作者当初给的证明实际上是错的,实际上他要证明三等分任意角都可以,他以为用平面几何的知识就可以解决,但实际上很难,这个问题偶尔到现在还能收到所谓的人民来信说他解决了三等分角,原因在哪里?就是一直没有一个初等证明使得能说服他,现在讲的证明是从分析三等分角究竟是怎么回事开始的。那么我从历史讲起。三等分角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我们先讲尺规作图。先下定义,尺规作图就是用不带刻度的尺画直线,用不带度量的圆规画圆,用的这两个东西不能量大小,不能够我给你60度的角,量一量画出两条线,这是不允许的,所以说一般的直尺和圆规不带刻度有限次作图,给它画出来。什么叫作图,举个例子给了一条直线BB ’和线外一点A ,作它的平行线,这就叫作图。那么怎么作呢?以B 为圆心以r (r 可以为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圆,连接BA 并延长至C ,再以A 为圆心r 为半径画圆,用圆规在A 点作'CAA ∠,令'2CAA ∠=∠,使21∠=∠,利用同位角相等可以知道'//'AA BB 。(注意这两个圆的半径是一样的) 21 这就叫圆规直尺作图,现在教科书中关于作图题极少,关于作图题几乎是没有的,我念中学的时候作图是重要的,最后讲的一个作图题和一个轨迹题,平面几何的。尺规作图就是用不 带刻度的尺画直线,用不带度量的圆规画圆,有限次作图,在给出基础点以后画图做出来。 尺规作图有多少年历史呢?有四千年历史,提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在历史上是可以查出来的。中国是发明造纸的,希腊是把草压扁了在上面写,就叫做草书。两千五百年前草书上,记载的三大问题,尺轨作图的三大问题。刚才我已经把尺规作图的定义讲清楚了。

三等分角帕普斯函数( 答案)

数学家帕普斯“三等分角” “三等分角”是数学史上一个著名的问题,但仅用尺规不可能“三等分角”.下面是数学家帕普斯借助函数给出的一种“三等分锐角”的方法(如图): 将给定的锐角∠AOB置于直角坐标系中,边OB在x轴上、边OA与函数的图象交于点P,以P为圆心、以2OP为半径作弧交图象于点R.分别过点P和R 作x轴和y轴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M ,连接OM得到∠MOB,则∠MOB= ∠AOB.要明白帕普斯的方法,请研究以下问题: (1)设、,求直线OM对应的函数表达式(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分别过点P和R作y轴和x轴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Q.请说明Q 点在直线OM上,并据此证明∠MOB=∠AOB. (3)应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结论,你如何三等分一个钝角(用文字简要说明). 解:(1)设直线OM的函数关系式为.……………1分则∴.……………2分 ∴直线OM的函数关系式为.……………3分

(2)∵ 的坐标满足,∴点在直线OM上. (或用几何证法,见《九年级上册》教师用书191页)……………4分∵四边形PQRM是矩形,∴SP=SQ=SR=SM=PR. ∴∠SQR=∠SRQ.……………5分 ∵PR=2OP,∴PS=OP=PR.∴∠POS=∠PSO.……………6分 ∵∠PSQ是△SQ R的一个外角, ∴∠PSQ=2∠SQR.∴∠POS=2∠SQR.……………7分 ∵QR∥OB,∴∠SOB=∠SQR.……………8分 ∴∠POS=2∠SOB.……………9分 ∴∠SOB= ∠AOB.……………10分 (3)以下方法只要回答一种即可. 方法一:利用钝角的一半是锐角,然后利用上述结论把锐角三等分的方法即可. 方法二:也可把钝角减去一个直角得一个锐角,然后利用上述结论把锐角三等分后,再将直角利用等边三角形(或其它方法)将其三等分即可. 方法三:先将此钝角的补角(锐角)三等分,再作它的余角.……………

尺规三等分任意角画法和证明

〈〈用直尺和圆规把一个任意角分成三个相等的小角的画法和证明〉〉 (1)在图[1]中,圆心角AOB,圆心是O,边OA=OB是半径,弧AB。 (2)在AB弧上任意截取一段AC弧,再任意截取一段BD弧,令BD弧=2AC 弧,剩余一段CD弧;剩余CD弧=AB弧-AC弧-BD弧=AB弧-3AC弧,(BD弧=2AC弧),请看图[1]。 (3)连C点和D点,CD线段为剩余弧CD的弦;因为剩余弧CD很短与CD 弦重合成一段线段,所以,我们只要把CD弦三等分,剩余弧CD也就被三等分了,请看图[1]。 (4)大家知道CD弦是一段线段,我们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把CD弦等分成三段:CH=HK=KD,因为,剩余弧CD很短与CD弦重合成一段线段,所以,CD弧也被同时三等分为:CH弧=HK弧=KD弧,请看图[1],H点和K点便是CD 弦上的两个三等分点同时也是剩余弧CD上的两个三等分点,所以,剩余弧CD=3CH 弧(CH弧=HK弧=KD弧),请看图[1]。 (5)因为,AB弧=AC弧+BD弧+CD弧=3AC弧+3CH弧(BD弧=2AC弧,剩余弧CD=3CH弧),所以,AB弧=3(AC弧+CH弧)=3AH弧,请看图[1]。所以,1/3AB弧=AH弧,请看图[1],所以,H点是AB弧上的一个三等分点,请看图[1]。

(6)以H点为原点、以HA弧长为标准长在BH弧上截取一段弧HM,截点为M,则M点和H点便是AB弧上的两个三等分点,所以,AH弧=HM弧=MB弧=1/3AB弧,请看图[1]。 (7)连OH和OM,OH和OM把圆心角AOB分成三个小圆心角:小圆心角AOH、小圆心角HOM和小圆心角MOB,请看图[1]。 (8)在圆心角AOB中,依据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定理: 因为:小圆心角AOH对应AH弧, 小圆心角HOM对应HM弧, 小圆心角MOB对应MB弧, AH弧=HM弧=MB弧=1/3AB弧, 所以:小圆心角AOH=小圆心角HOM=小圆心角MOB=1/3圆心角AOB(依据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定理,等弧对等角),请看图[1], 所以,任意角AOB被尺规三等分了。 博客地址:Htttp://https://www.360docs.net/doc/4312522172.html,/u/2530018671,我解开了《尺规三等分任意角》这道难题,我把画法和证明发在我的微博上,敬请广大《尺规三等分任意角》的爱好者批评指正,我的,邮箱:xbm66828@https://www.360docs.net/doc/4312522172.html,。关注我的微薄! .

反比例函数图象与三等分角

反比例函数图象与三等分角 历史上,曾有人把三等分角问题归结为下面的作图问题 . 任取一锐角∠POH ,过点P 作OH 的平行线,过点O 作直线,两线相交于点M,OM 交PH 于点Q ,并使QM=20P ,设N 为QM 的中点. ∵NP=NM =OP,∴∠1=∠2=2∠3. ∵∠4=∠3,∴∠1=2∠4. ∴∠MOH =3 1∠POH. 问题在于,如何确定线段QM 两端点的位置,并且保证O ,Q ,M 在同一条直线上?事实上,用尺规作图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那么,退而求其次,能不能借助一些特殊曲线解决这一问题呢? 帕普斯(Pappus ,公元300前后)给出的一种方法是:如下图,将给定的锐角∠AOB 置于直角坐标系中,角的一边OA 与y =x 1的图象交于点P ,以P 为圆心、以2OP 为半径作弧交图象于点R.分别过点P 和R 作x 轴和y 轴的平行线,两线相交于点M ,Q ,连接OM 得到∠ MOB. (1)为什么矩形PQRM 的顶点Q 在直线OM 上? (2)你能说明∠MOB =3 1∠AOB 的理由吗? (3)当给定的已知角是钝角或直角时,怎么办? 解:(1)设P 、R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P(a 1, 11a ),R(a 2, 21a ),则Q(a 1,21a ),M(a 2, 11a ). 设直线OM 的关系式为y =kx. ∵当x =a 2时,y=1 1a

∴11a =ka 2,∴k=211a a .∴y=2 11a a x. 当x=a 1时,y= 21a ∴Q(a 1,2 1a )在直线OM 上. (2)∵四边形PQRM 是矩形. ∴PC=2 1PR=CM.∴∠2=2∠3. ∵PC=OP ,∴∠1=∠2, ∵∠3=∠4,∴∠1=2∠4, 即∠MOB=3 1∠AOB. (3)当给定的已知角是钝角或直角时,钝角或直角的一半是锐角,该锐角可以用此方法三等分.

阿基米德螺线和三等分角

阿基米德螺线和三等分角 数学家对螺线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阿基米德就在他的著作《论螺线》中对等速螺线的性质做了详细的讨论,于是后世的数学家们也把等速螺线称为“阿基米德螺线”。(最早发现等角螺线的其实是阿基米德的老师柯农,在他死后阿基米德继承了他的工作。) 什么是阿基米德螺线呢?想象有一根可以绕着一点转动的长杆,有一只小虫沿着杆匀速向外爬去。当长杆匀速转动的时候小虫画出的轨迹就是阿基米德螺线。阿基米德螺线的方程写成极坐标形式就是ρ = aθ。 阿基米德螺线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早期的留声机中,电机带动转盘上的唱片匀速转动,沿着一条直线轨道匀速向外圈移动的唱头在唱片上留下的刻槽就是阿基米德螺线。同理,由匀速盘香机生产出来的盘状蚊香也是阿基米德螺线的形状。等螺距的螺钉从钉头方向看去也是阿基米德螺线。就连缝纫机中也有阿基米德螺线出没,一般的机械缝纫机中有一个凸轮,手轮旋转的时候用来带动缝纫针头直线运动,这个凸轮的轮廓就是把阿基米德螺线的一部分经过对称得到的。 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是,在阿基米德螺线的配合下,尺规就能完成三等分一个任意角θ。步骤如下: 1、将θ角的一边与极轴重合,顶点与原点O重合 2、延长角的另一边与阿基米德螺线交于A 3、尺规三等分OA得到三等分点B’、C’ 4、分别以OB’、OC’为半径,O为圆心画圆交螺线于B、C 5、根据ρ=aθ 容易证得OB、OC三等分θ

当然,只利用尺规是无法画出阿基米德螺线的,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关于尺规三等分任意角不可能的证明就此被推倒。 渐开线和机械齿轮 另一种有名的螺线叫做渐开线。当一根绳沿着另一曲线绕上或脱下时,它描出一条渐伸线。许多曲线都有自己的渐开线,把一条没有弹性的细绳绕在一个定圆上,拉开绳子的一端并拉直,使绳子与圆周始终相切,绳子端点的轨迹就是圆的渐开线。 与阿基米德螺线相比,渐开线在日常生活中出场的机会似乎要少一点,但仔细寻找还是能发现它的踪迹,例如棕榈等一些植物叶尖的轮廓就是渐开线。其实它还在机械设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设备用于传动的齿轮中,就活跃着渐开线的身影。早在1694 年,法国学者就讨论了把渐开线作为齿轮齿形的可能性。1765 年,欧拉对相啮合的一对齿轮齿形曲线的曲率半径和曲率中心位置的关系进行了计算,认为渐开线相当适合作为齿轮的齿形。与其他齿形相比,渐开线齿形具有传动平稳、两轮中心距允许有一定的安装误差等等优点。目前工业中渐开线齿轮被广泛应用,占到世界齿轮市场的90% 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