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小高考考点

物理小高考考点
物理小高考考点

物理

测试要求变化明显,新增实验要求“独立操作”

解读人:陈连余(金陵中学特级教师)

分析变化:与往年相比,《说明》从内容上来说变化不大,但在测试要求上的变化比较明显,具体如下:

1、明晰了知识考点的测试要求。往年的测试要求是A、B两种,今年新增了C级。为了便于老师和考生的准确理解,在细目表的前面新增了“测试能力要求的表述”,将“了解”(A 级)、“理解”(B级)、“应用”(C级)分别作了详细的说明。传统的B级要求的考点,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平抛运动”、“向心力”,在今年《说明》中分别重新确定为B级和C级两种要求,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力的合成与分解”仍保留为B级要求。将“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平抛运动”、“向心力”提升到C级要求。

2、提高了一些知识点的测试要求。《说明》中在知识点部分中有B级考点7个、C级考点5个,两者之和为12个,多于去年的7个。除了前面提到的将几个B级点提高到C级点之外,新增了“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功”、“功率”、“运江苏省2010年高考物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物理(必修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以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依据,,结合我省高中物理教学实际,注重考查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思想方法,适度考查学生的探究与实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理论与实际联系,反映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和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二、测试内容和要求

(一)测试范围

必修科目物理科学业水平测试的范围是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物理1、物理2、选修1-1(或选修3-1)共三个模块的内容。

(二)测试要求的表达

测试能力要求用“A”和“B”表述。

A: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属较低要求。B: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属较高要求。

(三)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物理 1

1.运动的描述

内容要求

质点A

参考系A

路程和位移A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匀速直线运动A

加速度A

探究、实验: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 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A

自由落体运动A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A

2.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内容要求

力A

重力A

形变与弹力A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A

力的合成与分解B

探究、实验: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A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A

牛顿第一定律A

探究、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B

牛顿第二定律B

牛顿第三定律A

力学单位制A

物理 2

1.机械能和能源

内容要求

功A

功率A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A

弹性势能A

动能A

动能定理B

机械能守恒定律B

实验、探究: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

能量守恒定律A

能源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A

2.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内容要求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A

平抛运动的规律B

匀速圆周运动A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A

向心加速度A

向心力B

3.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内容要求

万有引力定律A

人造地球卫星A

宇宙速度A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A

选修1-1

1.电磁现象与规律

内容要求

电荷电荷守恒A

库仑定律A

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A

磁场磁感线A

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A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A

安培力的大小左手定则A

洛仑兹力的方向A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A

电磁感应定律A

交变电流A

电磁波A

2.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3.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

内容要求

静电的利用与防止A

电热器、白炽灯等常见家用电器技术参数的含义A

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A

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A

发电机、电动机对能源利用方式、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A 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A

选修3-1

1.电场

内容要求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A

库仑定律A

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A

电势能电势电势差A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A

静电现象A

电容器电容A

2.电路

内容要求

焦耳定律A

电阻定律A

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A

多用电表的使用A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A

3.磁场

内容要求

磁现象磁场磁感线A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A

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A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A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A

电子束的磁偏转A

三、试卷的结构

(一)题型比例

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占分比例约为7∶3。

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和论述计算题。”

(二)试题难度比例

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组成,易、中、难题占分比例约为7:2:1。

(三)内容比例

物理1占分约40%,物理2占分约40%,选修1-1(或选修3-1)占分约20%。

四、测试方式和时间

(一)测试方式

闭卷笔试。

(二)测试时间

75分钟。

(三)试卷满分值

100分。

2011年“小高考”物理变化大

测试要求变化明显,新增实验要求“独立操作”

解读人:陈连余(金陵中学特级教师)

分析变化:与往年相比,《说明》从内容上来说变化不大,但在测试要求上的变化比较明显,具体如下:

1、明晰了知识考点的测试要求。往年的测试要求是A、B两种,今年新增了C级。为了便于老师和考生的准确理解,在细目表的前面新增了“测试能力要求的表述”,将“了解”(A 级)、“理解”(B级)、“应用”(C级)分别作了详细的说明。传统的B级要求的考点,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平抛运动”、“向心力”,在今年《说明》中分别重新确定为B级和C级两种要求,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力的合成与分解”仍保留为B级要求。将“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平抛运动”、“向心力”提升到C级要求。

2、提高了一些知识点的测试要求。《说明》中在知识点部分中有B级考点7个、C级考点5个,两者之和为12个,多于去年的7个。除了前面提到的将几个B级点提高到C级点之外,新增了“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功”、“功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5个B级点。

3、单列了实验的测试要求。《说明》新增了实验的测试要求“独立操作”(a级),并且将所列出的四个实验考试要求统一调整为a级,打破了传统的A、B要求。客观地讲,实验考查的要求在提高。四个实验的要求平等后,各个实验进入试题的机会均等,要求在备考时面面俱到。

备考建议:1、抓住热点。《说明》中所列的C级考点和部分B级考点几乎是命题的必考点。2、扫除盲点。对《说明》中所列考点逐点扫描,逐个过关。3、谨防冷点。《说明》中的一些A级考点容易疏忽从而造成无谓失分。

对我有帮助

2020年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专题2.5 动态平衡问题(能力篇)(原卷版)

2020年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 第二部分相互作用 五.动态平衡问题(能力篇) 一.选择题 1.(6分)(2019石家庄二模)如图,轻绳l1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体相连。轻绳l2跨过固定在B点的定滑轮,一端连接物体,另一端由力F控制。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从处于O点正下方的A 点缓慢地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l1一直处于伸直状态。O、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A点到B点过程中,拉力F一直变小 B.物体从A点到B点过程中,轻绳l1的拉力一直变大 C.物体从A点到B点过程中,轻绳l2对物体拉力可能大于mg D.当轻绳l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时,拉力F大小为mg 2.(2019湖北名校联盟信息卷2)如图所示,一条细线的一端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B相连,另一端绕过一轻质定滑轮与小球A相连,定滑轮用另一条细线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细线与竖直方向所成的夹角为α,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无论物体B在地板上左移还是右移,只要距离足够小,α角将不变 B.增大小球A的质量,若B仍保持不动,α角不变 C.若OB绳与地面夹角为30°,则α=30° D.将B向右移动少许,若B仍保持不动,则B与地面的摩擦力变大 3.(2019安徽蚌埠二模)如图所示,物体甲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小球乙相连,整

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球乙施加一个水平力F,使小球乙缓慢上升一小段距离,整个过程中物体甲保持静止,甲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则该过程中() A.f变小,F变大B.f变小,F变小 C.f变大,F变小D.f变大,F变大 4.(2019辽宁葫芦岛协作校月考)如图,半圆柱体半径为4R,固定在水平面上。竖直挡板紧靠柱体低端,使半径为R的光滑小球停在柱体与挡板之间,球与柱体接触点为M。现将挡板保持竖直,缓慢的向右移动距离R后保持静止,球与柱体接触点为N(未画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挡板移动过程中,柱体对小球的弹力变大 B.挡板移动过程中,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变小 C.小球在M、N两点所受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4 D.小球在M、N两点所受挡板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4 5.(2019长沙一模)如图所示,某健身爱好者利用如下装置锻炼自己的臂力和腿部力量,在O点悬挂重物C,手拉着轻绳且始终保持绳索平行于粗糙的水平地面.当他缓慢地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绳OA拉力大小不变B.绳OB拉力变大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专题06力的合成与分解(含解析)

专题06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 (1)定义: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 (2)逻辑关系:合力和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 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 3.力的合成的运算法则 (1)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用表示F1、F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在两个有向线段F1、F2之间)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甲所示。 (2)三角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1、F2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地画出,把F1、F2的另外两端连接起来,则此连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乙所示。 4.力的合成方法及合力范围的确定 (1)共点力合成的方法 ①作图法 ②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合力。 (2)合力范围的确定 ①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F1–F2|≤F≤F1+F2,即两个力的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个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 ②三个共点力的合成范围 A.最大值:三个力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 max=F1+F2+F3。 B.最小值:以这三个力的大小为边,如果能组成封闭的三角形,则其合力的最小值为零,即F min=0;如果不能,则合力的最小值的大小等于最大的一个力减去另外两个力和的绝对值,即F min=F1–|F2+F3|(F1为三个力中最大的力)。

(3)解答共点力的合成问题时的两点注意 ①合成力时,要正确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要视情况而定,不能形成合力总大于分力的思维定势。 ②三个共点力合成时,其合力的最小值不一定等于两个较小力的和与第三个较大的力之差。 二、力的分解 1.概念: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 2.遵循的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力的分解方法 (1)力的效果分解法 ①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 ②再根据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 ③最后由平行四边形和数学知识求出两个力的大小。 (2)按问题的需要进行分解 ①已知合力F和两个分力的方向,可以唯一地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对力F进行分解,其解是唯一的。 ②已知合力F和一个分力的大小与方向,力F的分解也是唯一的。 ③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对力F进行分解,则有三种可能(F1与F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 A.F2

高中物理考点归纳

高中物理考点归纳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能独立的完成附表2、附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选考内容各有4个模块,具体模块及内容见附表1。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2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但不得同时选择模块2-2和3-3。必考和选考的知识内容见附表2和附表3。考虑到大学理工类招生的基本要求,各实验省区不得削减每个模块内的具体考试内容。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附表2、附表3中用数字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

近三年物理高考考点分析

选择题 1.12年考牛顿第一定律,13年考牛顿第二定律,14年考磁生电的几种情况。 2.12年考平抛运动,13年考受力平衡和临界情况,14年考左手定则。 3.12年考动态平衡问题,13年考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和安培力计算公式,14年考带电粒 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4.12年考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13年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14年考胡克定律受力分 析。 5.12年考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受力分析,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之间的关系。13年考库 仑定律及平行四边形定则。14年考电磁感应定律。 6. 12年考转动切割感应电动势公式E=1/2BL2ω和法拉第定律,13年考物理学史,14年 考万有引力与航天,开普勒三定律。 7. 12年考楞次定律、安培定则。13年考万有引力与航天,14年考运动学临界问题。 8. 12年考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13年考运动学临界问题,14年考点电 荷的电场分布和等势面。 12年考牛顿第一定律,平抛运动,动态平衡问题,变压器,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法拉第定律,楞次定律,安培定则,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牛顿三定律一题,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和航天两题,相互作用一题,交变电流传感器一题,电磁感应两题,静电场一题。) 13年考牛顿第二定律,受力平衡和临界情况,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和安培力计算公式,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库仑定律及平行四边形定则,物理学史,万有引力与航天,运动学临界问题。(牛顿三定律一题,相互作用两题,恒定电流一题,静电场两题,物理学史一题,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和航天一题。) 14年考磁生电的几种情况,左手定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胡克定律,电磁感应定律,万有引力与航天和开普勒三定律,运动学临界问题,电荷的电场分布和等势面。(电磁感应一题,磁场两题,相互作用两题,电磁感应一题,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和航天一题,静电场一题) 实验题 9.12年考螺旋测微器(估读),13年考平抛运动(相互作用),14年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10.12年考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13年考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恒定电流),14年考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恒定电流)。 大题 11.12年考共点力平衡(相互作用),13年考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综合应用(静电场),14年考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12.12年考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磁场),13年考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牛顿运动定律),14年考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机械能及其守恒)。 13(选修3-5).12年考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和动量守恒定律,13年考原子核的结合能和动量守恒定律,14考天然放射性和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高考考点分析要揽

高中物理考点分析揽要 一、力、物体的平衡 【考点分析】 [考点方向] 1、求共点力平衡时某力的大小。 2、判断物体是否受力(尤其是摩擦力)及该力的方向。 3、判断动态平衡过程中力的变化情况。 *4、比较或计算力矩的大小,求转动平衡时某力的大小。 [联系实际与综合] ①斜面或水平面上叠放物体的平衡。②绳或弹簧悬挂物体的平衡。③支架、转轮、吊桥、起重机等平衡问题。④根据物体平衡求气体压强。⑤电场中的物体平衡(尤其是与库仑定律的综合)⑥导线切割磁感线匀速运动的计算。 [说明] ⑴主要以选择填空题形式出现,难度中等或中偏易。 ⑵主要内容: ①平衡情形: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瞬间平衡(例振子在平衡位置等), *有固定转轴的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平衡条件:共点力平衡(F合=0) *有固定转轴物体平衡(F合=0)(保持静止时) (M合=0)(或M逆=M顺) ③能力要求: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力的合成与分解(正交分解法)。 ⑶其它要求: ①熟练分析判断摩擦力的有无、方向、大小、做功情况 ②熟练掌握动态平衡问题的矢量图解分析方法 ③三力平衡处理方式:a.任意两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b.三角形矢量图解。 c.相似三角形。d.拉密定理。e.正交分解。f.三力汇交。 ④“缓慢”→v≈0(平衡),“轻质”→m≈0(G≈0),“光滑”→μ≈0(f≈0) ⑤*力矩 磁场中N匝面积为S的线框通有电流i时所受安培力力矩为 M=NBiSsinθ (θ为面与中性面夹角) 二、运动学 【考点分析】 [考点方向] 1、平抛运动 2、v-t图象描述运动。 3、追及问题。 4、联系实际的运动学规律的简易计算。 [联系实际与综合] ①体育竞技。②交通运输(车、皮带轮、扶梯的运行)。③水上运动(含船过河)。④动物奔

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专题离心运动与近心运动

专题19 离心运动与近心运动 一、离心运动 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不足以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向心力产生的向心加速度不足以改变物体的速度方向而保持圆周运动,由于惯性,物体有沿切线方向运动的趋势,做远离圆心的运动,即离心运动。 发生离心运动时常伴随有:线速度增大(洗衣机脱水)、转动半径减小(汽车急转弯时冲出轨道)、角速度或转速增大(砂轮、飞轮破裂)、受力变化(汽车在冰面行驶打滑)。 二、近心运动 当物体受到的合力超过其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时,向心力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对物体速度方向的改变较快,物体会做靠近圆心的运动,即近心运动。 由于生产、生活中常追求高速、低损耗,发生的离心运动现象往往比较典型,而近心运动的应用范例较少,最常见的近心运动的应用实例是航天器的减速变轨。 三、离心运动的临界条件 1.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径向)静摩擦力,即滑动摩擦力大小。 2.弹力等于零:绳、杆等的张力等于零。 3.弹力等于零:接触面间的压力、支持力等于零。 根据临界条件不同,对某情境,常常有多个临界状态。 下列哪个现象是利用了物体产生离心运动 A.离心水泵工作时 B.车转弯时要限制速度 C.公路弯道的转弯半径设计得很大 D.转速很高的砂轮半径不能做得太大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离心水泵工作就是应用了水的离心运动,A正确;因为 2 v F m r 向 ,所以速度越快所需

的向心力就越大,汽车转弯时要限制速度,来减小汽车所需的向心力,防止离心运动,同时增大转弯半径 也可以防止离心运动,故BC错误;因为 2 22 4π v F m n rm r == 向 ,所以转速很高的砂轮所需的向心力就大, 转速很高的砂轮半径做得太大,就会使砂轮承受不了巨大的力而断裂,做离心运动,所以砂轮要做的小一些,D错误。&网 【名师点睛】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条件: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注意所有远离圆心的运动都是离心运动,但不一定沿切线方向飞出。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汽车可以转弯 B.化学实验室中用离心分离器沉淀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微粒,利用的是离心现象 C.提高洗衣机脱水桶的转速,可以使衣服甩得更干 D.火车转弯时需要的向心力由司机转动方向盘的力提供 【答案】BC 2.雨天在野外骑车时,在自行车的后轮轮胎上常会粘附一些泥巴,行驶时感觉很“沉重”。如果将自行车后轮撑起,使后轮离开地面而悬空,然后用手匀速摇脚踏板,使后轮飞速转动,泥巴就被甩下来,如图所示,图中a、b为后轮轮胎边缘上的最高点与最低点,c、d为飞轮边缘上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轮上c、d两点的向心加速度相同 B.后轮边缘a、b两点线速度相同 C.泥巴在图中的b点比在a点更容易被甩下来 D.a点的角速度大于d点的角速度 【答案】C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2020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1.简谐振动 F=-kx{F: 回复力, k: 比例系数, x: 位移,负号表示 F 的方向与 x 始终反向 } 2.单摆周期 T=2π(l/g)1/2{l: 摆长 (m),g: 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 立条件 : 摆角θ<100;l>>r }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 f=f 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 :f 驱动力 =f 固, 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 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 P2〕 7.声波的波速 ( 在空气中 )0 ℃: 332m/s;20 ℃:344m/s;30 ℃:349m/s;( 声波是纵波 ) 8.波发生明显衍射 ( 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 ) 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 ( 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 方向相同 ) 10.多普勒效应 : 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 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 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 本身 ;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 与波谷相遇处 ;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 , 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 1) 常见的力 1.重力 G=mg(方向竖直向下, g=9.8m/s2 ≈10m/s2,作用点在 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 2.胡克定律 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劲度系数 (N/m) , x:形变量 (m)} 3.滑动摩擦力 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 (N) } 4.静摩擦力 0≤f静≤ 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m 为 最大静摩擦力 ) 5.万有引力 F=Gm1m2/r2(G= 6.67×10-11N?m2/kg2, 方向在它们 的连线上 ) 6.静电力 F=kQ1Q2/r2(k=9.0 ×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 7.电场力 F=Eq(E:场强 N/C,q:电量 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 场强方向相同 ) 8.安培力 F=BILsin θ( θ为 B 与 L 的夹角,当 L⊥B时:F=BIL , B//L 时:F=0) 9.洛仑兹力 f=qVBsin θ( θ为 B 与 V 的夹角,当 V⊥B时: f=qVB,V//B 时:f=0) 注: (1)劲度系数 k 由弹簧自身决定 ; (2)摩擦因数μ 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 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 (3)fm 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 fm≈μ FN;

高考物理100考点千题精练专题9.10质谱仪

专题9.10 质谱仪 一.选择题 1.(2018甘肃河西五市部分高中一模)如图所示,若干个动量相同的带电粒子,先后沿直线通过由相互正交磁感应强度为B1的匀强磁场和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组成的速度选择器,这些粒子通过平板MN上的狭缝P进入另一磁感应强度为B2的匀强磁场,最终落在平板MN上的A1~A3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磁感应强度为B1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能通过狭缝P的带电粒子的速度大小等于 C.所有打在MN上的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2的磁场中的运动时间都相同 D.打在MN上的粒子位置离P越远,粒子的电荷量q越小 【参考答案】ABD 2.(2018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如图所示为测定同位素组成的装置图(也称为质谱仪)。质量数分别为m1=40

和m2=42的钙离子先在电场中无初速度地加速,接着进入垂直于离子运动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仪器不完善,加速电压在平均值U附近变化±△U,这就要求△U/U(比值称之为相对精确度)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维持加速电压值,才能使两种钙的同位素离子束在照相底片上恰好不发生覆盖,则△U/U的值为 A.0.020 B.0.022 C.0.024 D.0.026 【参考答案】C 3.质谱仪是用来分析同位素的装置,如图为质谱仪的示意图,其由竖直放置的速度选择器、偏转磁场构成。由三种不同粒子组成的粒子束以某速度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射入速度选择器,该粒子束沿直线穿过底板上的小孔O进入偏转磁场,最终三种粒子分别打在底板MN上的P1、P2、P3三点,已知底板MN上下两侧的匀强磁场方向均垂直纸面向外,且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B1、B2,速度选择器中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不计粒子的重力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则( )

高考物理复习:常见三大概念考点

专题1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命题规律剖析 【考点剖析】 1、从命题类型来看:选择题是本部分高考命题的主打类型,绝大部分题目都是以这种形式呈现,其次是填空类题型,计算或证明类题型除在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外,出现的几率最低,且表现出极强的综合性,与动力学规律的联系相当普遍,“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知识仅占有真题的较少部分。 2、从命题数量及所占分值比例来看:在每套高考理综试卷或高考物理试卷中,“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仅占据一席之地,命题数量最多不超出两个。 3、从命题难度来看:由于波的图像与常规有所不同、又涉及多解,显得略有难度之外,总的命题难度不高,本年度“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所有高考命题的难度均徘徊在易题与中档题之间。 4、从命题涉及知识点来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高考命题覆盖面较广,在参与统计的考卷中,共涉及了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特例、简谐运动的图像、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机械波、横波的图像等六个大的知识点,并特别注重了对重点知识点的考查,其中横波的图像考查次数最多,其次是简谐运动的图像命题,机械振动、波的特有现象(包括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也是考查的知识点。 5、从命题知识点考查形式来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命题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考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知识点间的联系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块内知识点间的融合,一个命题往往涉及到振动或波的多个方面,不少题目同时涉及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知识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融合,再就是振动图像与描述波的物理量间的融合;第二个大的方面就是与块外知识点间的融合,主要体现为与动力学规律的综合。 “振动和波”部分的试题既有常规考法:即以振动图像和波形图为载体,考查描述机械运动和机械波的物理量(振幅、周期、频率、加速度、波长、波速等),也有创新考查方式:从学生思维定势和简谐运动的能量转化处命题。通常有以下几种命题方式: 1、以课本演示实验为背景,考查描述机械运动和机械波的物理量。 2、以振动图像和波形图为载体,考查描述机械运动和机械波的物理量以及波的特性。 3、以简谐运动为载体,考查能量转化问题。 4、从学生思维定势处命题。

2020年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专题58放射性、核反应、核能

专题58 放射性、核反应、核能 一、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 1.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核内的质子数。 2.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 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首先由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2)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 物质发射某种看不见的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3)三种射线: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射线共有三种,分别是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与防护 ①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两类,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 ②应用:消除静电、工业探伤、作示踪原子等。 ③防护:防止放射性对人体组织的伤害。 3.原子核的衰变 (1)衰变: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2)分类 α衰变:42X Y+He A A Z Z A -→ β衰变:011X Y+e A A Z Z +-→ (3)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二、核力、结合能、质量亏损 1.核力 (1)定义: 原子核内部,核子间所特有的相互作用力。 (2)特点: ①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②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 m 之内; ③每个核子只跟它的相邻核子间才有核力作用。

2.结合能 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释放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吸收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亦称核能。 3.比结合能 (1)定义: 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做比结合能,也叫平均结合能。 (2)特点: 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4.质能方程、质量亏损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mc 2,原子核的质量必然比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和要小Δm ,这就是质量亏损。由质量亏损可求出释放的核能ΔE =Δmc 2。 三、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核反应方程 1.重核裂变 (1)定义: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受到高能粒子的轰击而分裂成几个质量数较小的原子核的过程。 (2)典型的裂变反应方程: 235189144192036560U+n Kr+Ba 3n →+。 (3)链式反应:由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 (4)临界体积和临界质量:裂变物质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最小体积及其相应的质量。 (5)裂变的应用:原子弹、核反应堆。 (6)反应堆构造:核燃料、减速剂、镉棒、防护层。 2.轻核聚变 (1)定义:两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过程。轻核聚变反应必须在高温下进行,因此又叫热核反应。 (2)典型的聚变反应方程: 四、原子核的衰变和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1.衰变规律及实质 (1)两种衰变的比较

高考物理考点全面归纳,分类解析

高考物理考点全面归纳,分类解析 高考物理考点全面归纳,分类解析 高考物理考点全面归纳,分类解析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矢量。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 (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FN进行计算,其中F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max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5.物体的受力分析 (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

2019年高考物理100考点千题精练专题9.10质谱仪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专题9.10 质谱仪 一.选择题 1.(2018甘肃河西五市部分高中一模)如图所示,若干个动量相同的带电粒子,先后沿直线通过由相互正交磁感应强度为B1的匀强磁场和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组成的速度选择器,这些粒子通过平板MN上的狭缝P进入另一磁感应强度为B2的匀强磁场,最终落在平板MN上的A1~A3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磁感应强度为B1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能通过狭缝P的带电粒子的速度大小等于 C.所有打在MN上的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2的磁场中的运动时间都相同 D.打在MN上的粒子位置离P越远,粒子的电荷量q越小 【参考答案】ABD 2.(2018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如图所示为测定同位素组成的装置图(也称为质谱仪)。质量数分别为m1=40和m2=42的钙离子先在电场中无初速度地加速,接着进入垂直于离子运动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仪器不完善,加速电压在平均值U附近变化±△U,这就要求△U/U(比值称之为相对精确度)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维持加速电压值,才能使两种钙的同位素离子束在照相底片上恰好不发生覆盖,则△U/U的值为

A .0.020 B .0.022 C .0.024 D .0.026 【参考答案】C 3.质谱仪是用来分析同位素的装置,如图为质谱仪的示意图,其由竖直放置的速度选择器、偏转磁场构成。由三种不同粒子组成的粒子束以某速度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射入速度选择器,该粒子束沿直线穿过底板上的小孔O 进入偏转磁场,最终三种粒子分别打在底板MN 上的P 1、P 2、P 3三点,已知底板MN 上下两侧的匀强磁场方向均垂直纸面向外,且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B 1、B 2,速度选择器中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不计粒子的重力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则( ) A .速度选择器中的电场方向向右,且三种粒子均带正电 B .三种粒子的速度大小均为E B 2 C .如果三种粒子的电荷量相等,则打在P 3点的粒子质量最大

江苏省高考物理知识点梳理

必修1知识点 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Ⅰ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路程和位移 时间和时刻Ⅱ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我们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3.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和速率Ⅱ 匀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和v-t 图象 匀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一定是一条直线。随着时间的增大,如果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或斜率为正,则物体向正向运动,速度为正,否则物体做负向运动,速度为负。 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 轴的直线,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4.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Ⅰ 如果在时间t ?内物体的位移是x ?,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t x v ??=(1) 由(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如果t ?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t x ??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 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5.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Ⅱ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纸带上连续3个点间的距离除以其时间间隔等于打中间点的瞬时速度。 可以用公式2aT x =?求加速度(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逐差法求) 6.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加速度Ⅱ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t v a ??= 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v t =v o +at x=v o t+ 21at 2 v t 2-v o 2=2ax

高考专题---量纲法-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精校解析 Word版

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17- 14 1.图示为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圆环,其单位长度带电量为η。取环面中心O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轴。设轴上任意点P到O点的距离为x,以无限远处为零势,P点电势的大小为Φ。下面给出Φ的四个表达式(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此处的电势Φ,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Φ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A.B. C.D. 【参考答案】A 2.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则根据单位间的关系可以判断物理关系式是否可能正确。某组同学在探究“声速v与空气压强P和空气密度ρ的关系”时,推导出四个空气中声速的关系式,式中k为比例常数,无单位。则可能正确的关系式是( ) A.v=B.v=

C.v=D.v=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根据量纲分析可知,可能正确的关系式是A。 3.“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恒定电压U,则它会辐射频率为v的电磁波,且与U成正比,即v=kU.已知比例系数k仅与元电荷e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为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的值可能为( ) A.B.C.D. 【参考答案】B 4.(2013·福建)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有:m(米)、kg(千克)、s(秒)、A(安培)。导出单位V(伏特)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A.m2·kg·s-4·A-1 B.m2·kg·s-3·A-1. C.m2·kg·s-2·A-1. D.m2·kg·s-1·A-1. 【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由Fx=qU,F=ma,x=at2,q=It可知,U=Fx/q=2mx2/It3,导出单位V(伏特)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m2·kg·s-3·A-1.,选项B正确。 5.(2011·北京)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如关系式U=IR既反映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V(伏)与A(安)和(欧)的乘积等效。现有物理量单位:m(米)、s(秒)、N(牛)、J(焦)、W(瓦)、C(库)、F(法)、A(安)、(欧)和T(特),由他们组合成的单位都与电压单位V(伏)等效的是 A. J/C和N/C B. C/F和T·m2/s

2020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 天体运动的三大难点破解1 深度剖析卫星的变轨讲义

深度剖析卫星的变轨 一、考点突破: 知识点 考纲要求题型说明 卫星的变 轨的动力 学本质 1.掌握卫星变轨原理; 2. 会分析不同轨道上速度和 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3. 理解变轨前后的能量变化。 选择题、 计算题 属于高频考点,重点考查卫星 变轨中的供需关系、速度关系、 能量关系及轨道的变化,是最 近几年的高考热点。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1. 卫星变轨原理; 2. 不同轨道上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难点:理解变轨前后的能量变化。 一、变轨原理 卫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为万有引力,F引= 2 R Mm G。卫星在运动过程中所需 要的向心力为:F向= R mv2 。当: (1)F引= F向时,卫星做圆周运动; (2)F引> F向时,卫星做近心运动; (3)F引

运动进入轨道2沿椭圆轨道运动,此过程为离心运动;到达B点,万有引力过剩,供大于求做近心运动,故在轨道2上供需不平衡,轨迹为椭圆,若在B点向后喷气,增大速度可使飞船沿轨道3运动,此轨道供需平衡。 2. 回收变轨 在B点向前喷气减速,供大于需,近心运动由3轨道进入椭圆轨道,在A点再次向前喷气减速,进入圆轨道1,实现变轨,在1轨道再次减速返回地球。 三、卫星变轨中的能量问题 1. 由低轨道到高轨道向后喷气,卫星加速,但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加,增加的势能大于减小的动能,故机械能增加。 2. 由高轨道到低轨道向前喷气,卫星减速,但在下降过程中,动能增加,势能减小,增加的动能小于减小的势能,故机械能减小。 注意:变轨时喷气只是一瞬间,目的是破坏供需关系,使卫星变轨。变轨后稳定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其速度大小仅取决于卫星所在轨道高度。 3. 卫星变轨中的切点问题 【误区点拨】 近地点加速只能提高远地点高度,不能抬高近地点,切点在近地点;远地点加速可提高近地点高度,切点在远地点。

高考物理 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 动态问题的分析

动态问题的分析 1983年高考作文《挖井》给我们2013年高考备考的启示,明明知道这个点要考,我们偏偏缺乏毅力,而让考生在考场中为试题而惋惜。本系列训练就是为帮助考生训练解题毅力而编辑整理的,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资料来源于网络,不合适地方,敬请告之,QQ :691260812。答案后附加《成功贵在恒》。 备考攻略 在混联电路中,在电路其余电阻不变的情况下,任一电阻的阻值增大(或减小),必将引起该电阻中电流的减小(或增大)以及该电阻两端电压的增大(或减小); 任一电阻的阻值增大(或减小),必将引起与之并联的支路中电流增大(或减小),与之串联的各电阻电压的减小(或增大)。在直流电路中,无论电阻串联 还是并联,只要其中一个电 阻增大(或减小),则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增大(或减小),总电流一定减小(或增大),内阻不为零的电源的路端电压一定增大(或减小)。电路动态变化的分析思路是:由部分电阻变化推断外电路总电阻的变化,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出干路电流的变化,最后根据电路情况分别确定各元件上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高考对直流动态电路的考查难度中等。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电阻为r ,R 1、R 3、R 4均为定值电阻,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电键S ,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向上滑动,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I 、?U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 ?U ?I >r D. ?U ?I <r 1.AD 2. 如图所示,A 、B 、C 分别表示理想电流表或电压表,灯L 1与L 2的额 定电压相同,灯 L 1的额定功率大于灯L 2的额定功率,当电键S 闭合时,L 1、L 2恰好能正常发光.若A 、B 、C 的示数均不为零,则可判定( ) A .A 、B 、C 均为电流表 B .A 、B 、C 均为电压表 C .B 为电流表,A 、C 为电压表 D .B 为电压表,A 、C 为电流表 D 此题可采用排除法,如果都是理想电流表,两灯均被短路,不可能正常发光,A 错;

高中物理高考考点汇总

高中物理高考考点汇总 高中物理高考考点(一) 力和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页 1 第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物理考点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

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专题4

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专题4 一.选择题 1.(2019安徽合肥二模)图示为运动员在水平道路上转弯的情景,转弯轨迹可看成一段半径为R的圆弧,运动员始终与自行车在同一平面内。转弯时,只有当地面对车的作用力通过车(包括人)的重心时,车才不会倾倒。设自行车和人的总质量为M,轮胎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方向与车所在平面平行 B.转弯时车不发生侧滑的最大速度为gR μ C.转弯时车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一定为μMg D.转弯速度越大,车所在平面与地面的夹角越小 【参考答案】BD 【命题意图】此题以运动员在水平道路上转弯的为情景,考查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摩擦力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方向与车所在平面垂直,选项A错误;由μmg=m 2 v R ,解得转弯时车不发 生侧滑的最大速度为v=gR μ,选项B正确;转弯时车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一定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μMg,选项C错误;转弯速度越大,所需向心力越大,车所在平面与地面的夹角越小,选项D正确。 【易错警示】解答此类题一定要注意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区别,静摩擦力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2. (2019浙江稽阳联谊学校联考模拟)如图所示的三叶指尖陀螺是一个由三向对称体作为主体,在主体中嵌入轴承,整体构成可平面转动的玩具装置。其中O为转轴中心,A、B分是指尖陀螺上不同位置的两点,用v代表线速度大小,ω代表角速度大小,a代表向心加速度大小,T代表周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v A =v B ,T A =T B B .ωA =ωB ,v A >v B C .v A >v B ,a A <a B D .ωA =ωB ,a A =a B 【参考答案】.B 【命题意图】 本题以“三叶指尖陀螺”为情景,考查匀速圆周运动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题思路】以O 为转轴转动,图中A 到O 点的距离大于B 到O 点的距离,AB 两点的角速度相等,ωA =ωB ,由T=2π/ω可知T A =T B ,由v=ωr 可知v A >v B ,选项A 错误B 正确;向心加速度a=ω2 r ,由于r A >r B ,所以a A >a B ,选项CD 错误。 3. (2019·江苏六校联考)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物块a 和b (可视为质点),静止在倾斜的匀质圆盘上,圆盘可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轴转动,a 到转轴的距离为l ,b 到转轴的距离为2l ,物块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a 、b 随圆盘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在最高点时所受摩擦力可能为0 B. a 在最低点时所受摩擦力可能为0 C. 8g l a 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 8g l 是b 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名师解析】 a 在最高点时可能有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提供向心力,所以所受摩擦力可能为0,,故选项A 正确;;a 在最低点,由牛顿运动定律f- mg sin θ=m ,所以a 在最低点时所受摩擦力不可能为0,,故选项B 错误;;对a 在最低点,由牛顿运动定律μmg cos θ-mg sin θ=mω2 l ,代入数据解得ω=4g l ,故选项C 错误;;对b 在最低点,由牛顿运动定律μmg cos θ- mg sin θ=mω2(2l ),代入数据解得ω=8g l 故选项D 正确. 【参考答案】. AD 4.(2018·金华市十校期末)计算机中的硬磁盘磁道如图4所示,硬磁盘绕磁道的圆心O 转动,A 、B 两点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