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评价中国股市

巴菲特评价中国股市
巴菲特评价中国股市

巴菲特评价中国股市

巴菲特一年一度在奥马哈小镇的投资圣会开始了,全球各地投资者赶去朝圣,顺便狂欢。

投资、理财媒体上都是有关盛会连篇累牍的报道。

巴菲特是个乐观主义者,同时公开场合相当的忠诚。在2008年之后对美国经济与金融机构是如此,他因此收获颇丰,在2015年股东大会上他保持了一贯的作风。对于针对合作对手的质疑如对于Clayton Homes和3G Capital,他给予了不容置疑的辩护,同时对于美国经济依然保持着足够的信心。是的,有很多问题但没有人移民离开美国,同时,美元在未来50年都会是全球储备货币。我不能完全确定,但这是大概率事件。

乐观主义者会在股价下跌时托底。2008年10月,巴菲特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通过购买优先股注资高盛50亿美元。根据当时双方协议,巴菲特获得的优先股每年将享受10%的固定股息,同时还将获得在此后五年内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认购4350万股高盛普通股的认购权证,这约相当于高盛流通股数量的9%。到2011年高盛让巴菲特50亿美元的投资回报在30亿美元以上。

2011年8月,伯克希尔投资50亿美元购买美国银行优先股,享受每年6%的固定股息,同时获得在未来十年以每股7.14美元的价格购买7亿股美国银行普通股的认购权证,伯克希尔公司还长期持有富国银行和美国合众银行的股份。红利期还在持续,伯克希尔在2021年9月以前,在任何时间内都可以以50亿美元的价格买入7亿股美国银行的股票,在去年年末,这些股票市值是125亿美元,巴菲特一定会行权兑现红利。

控制风险比赢利重要。巴菲特指出,伯克希尔为了防止经济问题总是保证有200亿美元的现金,如果能花掉它们我们也会很高兴。目前融资成本如此之低,处在前所未有的金融环境中,因此巴菲特表示,如果有人50年前告诉我,我可以以1%的利率获得欧元长期借款,我想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和现在的样子会大不相同。他不会将伯克希尔去杠杆,芒格直接了当地说,现在是拓展资本的

最佳时机。即使如此,伯克希尔不会融资投资,还会保持现金流,同时买入保险公司进行双保险。

不过,在今年给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强调波动率不等于风险,有时恰恰相反,这可能是受黑天鹅理论的影响。波动性和风险不是一回事,一些流行公式将学生和投资者领入歧途。2008年如果如果听从权威人士的警告股价会下跌,投资“安全”的国债或者银行存单,那么投资者会痛苦不堪,无法享受股市溢价,还会担心退休后的生活。波动率有时是集体恐慌、集体盲从的结果,并不代表真正的市场价值。

对价值投资的忠诚也是忠诚的一个向度。面对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上涨的提问,巴菲特直接了当回答,他看好未来两到三年,但价值投资跨越国度巴菲特回答说,在中国,印度,德国,都是可以运用价值投资理念。股票上下起伏是有利的。中国投资者承担风险能力很强。中国股票如果很火,会变得和硅谷一样,但是中国还是不要进行过多炒作比较好。中国的投机力量比美国还要大,这可能会创造出机会。人们都寻找容易的方式,但容易的方式往往是错误的。

对于巴菲特看好既要认真,又不要太认真,比如巴菲特买中石油赢利,他确实看好中石油,但是在特定时间段、特定环境内。2002、200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累计斥资4.88亿美元买入中石油1.3%的股权,巴菲特为其估值1000亿美元,这一估值偏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07年出售这部分股权时,中国石油的市值已高达2750亿美元,伯克希尔撒韦公司大赚36亿美元。中石油在A股上市开盘价48.6元,是盛宴快结束的标志。而其拥有40万名员工,高昂的成本,无法介入的管理层,使巴菲特注定不会像可口可乐一样长期持有。

把钱投在股市地系列分散的公司里,比投在与美元相关的债券里更安全,巴菲特也不碰贵金属,当然,这是对巴菲特而言,他是股神,不是债券与期货之神。

我眼中最无前途的10个中国城市

我眼中最无前途的10个中国城市(附名单) 2016年10月25日15:23 新浪综合来源:叶檀财经 在筛选的标准上,首先是人口流失的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这些城市在此前三十年以制造业发展为主体的工业化改革中,作为人口的输出地,人口作为劳动力源(12.270, 0.01, 0.08%)源不断地流出本地。目前面临经济转型期,人口仍在源源不断地流出本地,只不过换了一批人,当地有想法、有实力的人率先出走,给当地留下一地鸡毛。 其次是一个城市只有几个国企主导的行业,并且大企业办社会,使得城市服务业无法细分,导致当地市场意识落后,父母热衷于逼迫子女考公务员、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从进入的第一天就可以看到退休的那一天。 第三是人均财富占有量低,教育相对不发达,相应的消费数据也较低。 除此之外,还包含了我对当地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期,这一部分源自我在各地的实地感受,比较有弹性。 必须强调的是,排名不分先后,不是第一个写的城市就最糟糕。 1、长春 根据2015年新华网(39.870, 12.18, 43.99%)转发《人口快速流失在这10个城市买房要当心贬值风险》文章中,作者根据相对确实的小学生在校人

数进行统计,列出了从2008年到2014年小学生人数快速下降的十个城市。东北人口流失上榜的城市最多,包括哈尔滨、长春、大连三个城市。笔者与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公报相参照,可以看出人口的涨落。 长春2005年小学生人数为47.6万人,2010年为42.2万人,2015年人数为38.4万人,连续下降,情况比沈阳更糟糕,沈阳的数据中间有过反弹。哈尔滨也是如此,从2005年到2015年,人数连续下降。 撇开小学生数量,从2009年到2014年人口流入数量来看,显示大连是东三省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流入52万人,其次沈阳流入42万人,而后是长春流入16万人,哈尔滨流入2万人。从吸纳成年人就业与城市吸引力看,长春与哈尔滨情况比较糟糕。 从人均本外币存款与消费来看,毫无疑问大连仍然是东北最高大上的城市。长春人均本外币存款从2005年的2.824万元,到2015年的11.376万元,看上去增长不少,但沈阳为16.928万元,大连为19.843万元,对比之下可以看出长春的人均财富积累量不算高,在全国勉强算得上中游略偏下的水平。 财富占有率不高直接影响了居民消费心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4年为2217.5亿元,看上去不少,人均为28690.65元左右。而沈阳与大连的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均超过了3000亿,无论从人均还是总量,长春都相对落后。 长春曾是伪满洲国的都城,建国后东三省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重镇,中央政府将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落户长春,长春与沈阳、鞍山、大庆共同成为了共和国的骄子。长春的一汽奥迪曾经如此领风气之先,这一汽车工业如果在东南沿海地区,不知道有多少汽车产业链已经形成,汽车城早已成型,围绕汽车的高端旅

我眼中的春节经济现象(高一政治寒假作业)

我眼中的春节经济现象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经济在中国假日经济的组成部分中,更是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我带着经济学的眼光观察了春节期间在我周围亲身经历的种种社会现象。 1.服务业 年二十七,妈妈就急吼吼地招呼全家去理发店理发,去洗车店洗车。她 还提前好几天就预约了钟点工上门来清洗窗户油烟机。这些必须赶早,否 则店家可能就关门回家过节了,有的要到元宵节后才重新开门;而且节前 总是顾客爆满,干什么都要排队等候。由此可见春节给服务业带来的经济 增长。 2.交通运输业 年二十八,爸爸开车回老家接爷爷奶奶来合肥与我们一起过年。由于堵 车,平时2个小时的车程硬是开了3个半小时。而大年初五,爸爸送爷爷 奶奶回老家后返回合肥时,更是足足开了5个半小时。爸爸叹道:都是高 速免费惹的祸!由于赶上了年三十至大年初六高速公路免费时段,出行的 车辆太多,堵车堵得一塌糊涂。妈妈说,你这老家在本省的,就别抱怨了, 你看看电视、网络上那些千里迢迢象候鸟,象洄游的鱼类一样历经千辛万 苦也要返家团圆的人有多执着!飞机、火车、大巴、轮船,尽管交通部门 为春节增加了许多车船次或飞机航班,仍然一票难求,广东那边甚至还有 壮观的摩托大军返乡的!连外媒都报道了,称中国“春运”是全球最大规 模的人口迁移!可见春节对中国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多大的贡献,同时 也带来多大的压力! 3. 零售业 年二十九,我们全家去附近的大润发超市采购“年货”。哎呀,超市内人满为患,人挤人都挪不动脚步。我看见顾客们仿佛不要钱似的把各种零食饮料,蔬果生鲜,及一盒盒,一提提包装精美的礼品塞进购物车,出口处付款的队伍排得老长。难怪每年春节期间零售业的增幅都蔚为可观,想必商家们都乐开了花! 另外,我可不会忘记另一样唯有春节期间销量激增的特殊的零售业:烟花爆竹!虽然妈妈唠叨要环保要安静,可却拗不过坚持要“传统,热闹,喜庆,吉祥”的爸爸和爷爷,一桶硕大的礼花炮和一挂上千头的鞭炮是大年夜必备的。我虽然和伙伴们约定了减少烟花燃放量,然而每人一两百元的各色小烟花也是我们晚上聚会嬉戏时必不可少的。国家前几年为了环保和节约也曾禁过烟花爆竹,然而终敌不过广大人民的传统文化心理,只得对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解了禁。毕竟中国人过大年听不到几声响,心理上实在不得劲,感觉不到年味儿! 4. 餐饮业 大年三十,怎可不提我们每年的传统项目:我家,舅舅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家人要在饭店团聚吃年夜饭。中国以前年夜饭都是家庭主妇们在家自己操办,现在中国人有钱了,也懒了,去饭店订年夜饭也成了流行趋势,既省事又上档次。像我们家每年十月初就得去饭店交定金预定年夜饭,晚了就订不到包厢。有些饭店生意火爆到大年夜要翻台,分成5点到7点和7点到9点两个时段。仅仅一顿年夜饭就让各饭店赚到盆满钵满,即使要支付春节加班的员工三倍的工资。 说到餐饮业,我还想起爸爸单位每年年前都要在大饭店举办的全体员工及家属参加的“年会”,集庆功、聚餐、抽奖、表演于一体。

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解读中国经济》这本书是由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所着,该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别人对该书的评价中都说这本书通俗易懂,可是对我来说仍觉得有些难以理解,文章只是我浅拙的观点。 这本书以李约瑟之谜、东亚奇迹、农村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休克疗法等方面来讲述自生能力理论,比较优势战略和要素理论。 在李约瑟之谜这个问题上,林毅夫先生提出了新颖的观点,他从科举制的角度探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儒家思想主要是对道德,行为,思想方面的深度探究,而科举制从汉代开始就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主流思想,对几千年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这种感性认识对于西方那种崇尚理性认识有较大的差别,中国人讲求思想上的追求,注重内心的修养,崇尚以形养神,而西方一直是以科学,自由为理想,这一点就与各自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等有关。那么以实验和数字为主的科学就无法再中国古代有较大的发展。由此,便可解释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成果能那么辉煌但是却无法有近代科学的出现。同时,度过中国近代史的都知道在明清时期中国的科举制更是成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八股取士扼杀了人性,也抑制了近代科学的发展。那么这也是中国近代的衰落的原因之一。因为经济的落后,中国的大门被外国侵略者的大炮炸开,由此无数的不平等的条约,领土被瓜分,主权遭到破坏,往日的泱泱大国已变成侵略者眼中的大肥羊,等着仍人宰割。在那个时候,中国GDP已由世界的30%降至5%,在此由盛转衰。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爱

国志士为华夏名族的伟大复兴为之奋斗一生。国富民强也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提出的,经济才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这本书中,林毅夫先生认为经济的发展由要素,制度、产业结构和技术所决定,在经济学中,主要的要素有资金、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产品呈现供给的刚性,产业结构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结构而非可以大幅度增加效能,制度也具有刚性,具有消极被动性,大多时候只能根据变化的现实,被动改变以适应现实,所以技术才是最关键。当代国家的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技占主导位置,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竞争也成为科技的竞争,日本提出了科技立国的口号,由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东亚奇迹中的国家也是很好的发展科技才能实现质的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几个东亚经济体,被称为“东亚奇迹”,经济的高速发展着实令世界惊叹。但是,这些国家的成功是否是发展中国家所应遵循的可行替代路径,我想,各个国情不同,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味遵循前路,没有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创新,相信是很难有出路的。正如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学习苏联,我们只是一味地照搬照抄和错误的评估,最终导致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一系列后果。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有一个不同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很低,为了能快速且一步到位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强国、自立的目标,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这种赶超战略是值得肯定的,它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超额完成,奠定了重工业发展的基础。

我眼中的中国未来农业

我眼中的中国未来农业 08法学一班王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也必然走向新的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业的倾心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农业改革的关注。那么,我国农业经济究竟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呢? 我认为在我国工业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成为工业模式化的市场农业。并极为可能发展为中小农场经营模式,并引导中国农业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首先,这种农业从长远发展来看,适应以下三种受到普遍赞同的模式: 一、持续农业 持续农业是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有代表性的农业经营新模式。有三种主要论点: (一)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理事会提出的含义:“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体制变化的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和持续满足目前和今后世世代代的需要。这样的持续发展能保护土地、水、植物和动物资源,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有活力,而且社会上能够接受”。 (二)是一体化、综合农业的论点。它是一种在经济上、生态上都能持续的农业,即保持农民收入,又保护环境。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论点。农业的可持续性不仅涉及物质生产领域,而且还需要包括精神生活,特别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

观念、文化教育对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方式必须与持续农业的发展相适应,控制资源尤其是非再生资源的过度耗费,这就需要人们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系统。该系统要使能量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并且一切副产物都要通过再循环,提倡使用固氮植物、通过使用腐殖质肥料、实行作物轮作以及施用农家肥等技术来保持土壤肥力。它必须是多种经营的,使农业生态系统增加稳定性,并保证最大生物量的生产。动物(包括人)与植物的构成比例也必须适当。尽可能保证农村的各种景观并生产出需要的产品,使农业生态体系变得更加稳定,并使乡村特有的美丽景观给人以愉快之感。 三、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表现为:农业高新科技园(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精细农业)、庄园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等。 都市农业主要有四大功能:一是经济功能。为满足都市消费需求而提供优质的鲜活农产品,并增加城郊就业机会,优化城郊产业结构。二是社会功能。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的机会以及观光、休闲与游玩的场所,并有利于增强农业的文化内涵与教育功能。三是生态功能。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防治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并有利于防止城市过度扩张。四是示范带动功能。

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及文化的见解

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及文化的见解。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是一个中国基层的平民。体会着在中国每天的柴米油盐普通生活。我也爱这个国家爱自己的家乡,愿意子子孙孙一直守护祖先留下的土地,文化传统。我觉得我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最有切身体会,也最有发言的权力。可是现实是我们没有。 在发言的有些是拥有“美国绿卡”的华侨,也有都将子女送到国外的官商。当然了有些送子女留学欧美,是为了学习先进文化知识,技术知识,增长见识,也有可能会回国发展的。 第一要讲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奴性的问题。就拿这个作业来说,从实质上看就是拍马克思恩格思,拍执政党的马屁的“八股文”。国家给了你这本花里胡哨的书,限定了各个方面涉及,照书里说的,就是十八大的思想,也就是要我们说十八的是对的。就是要我们说不管以前对错,现在的这个十八大精神肯定是对的。就像老师说的一样。毛泽东的时候说毛泽东对的,四人帮的时候说四人帮对的,邓小平当然说邓小平对的,三峡水电的时候当然也说是对的。这就是奴才相,就是奴性,经历了这么多重来也没有变过,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抛弃“杭儿风”,抛弃奴性? 说到底一个是政治的问题,国家和村委会的事情都是早已经内定了,所谓的投票啊,公证会很多时候,都只是过场,人们也不用有什么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只要一切听组织听领导就行了。这就是不容否认的一个政治制度的一个弊端,结果缺失了许多的有效监督和看管。使得贪腐过于容易,各种工程的实施更是肆无忌惮。不过近年来国家的监管力度有很大的加强,如果常态化保持下去是非常有利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的。 还有一个是文化传统的问题,中国即使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请让我用民族代替流行的“国族”)。南宋时遭受灭国,中国人沦为亡国奴,成为蒙古人眼中的四等公民。明末,满清入关,也是屠戮中原,中国人又一次被彻底征服。特别是清朝,剃头,八股文,文字狱。使得中国人彻底沦为奴才。也是传统文化遭破坏,忘记祖先的奴才。满清末期许多学者,革命者到了日本才学到了中国的历史,不禁泪流满面。我可以说奴性传统直到现在,就拿公务员考试来说,各种职业招聘来说,就是一个培养奴才的过程。不过可悲的是他们培养的不是人民公仆,而是拍领导马屁的奴才。帮老板赚钱的奴才。在我看来,报道说开什么习仲勋座谈会,就是拍马屁。怎天说彭丽媛多端正大方,多慈祥友爱就是拍马屁。难道这些人都没事情做了么,这些新闻都没有事情报道了么?人民要的很简单生活水平,当然包括有改进的政治生活。 不过奴性也可以用不同角度去看,不同的价值观去看,比如说庆丰包子铺服务员,为了老板打工,服务人民群众,你可以说他们是奴隶供人们呼来喝去。但你又可以说他们是拿工资的,只是用劳动来换取工资,是一种等价交换。社会在进步也是值得人们肯定的,因为我是学医的,所以我觉得,有病就要重视,只有重视才能保证健康。 第二,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概述,就是稍微发表下,看了老师的讲课后的一些切身感谢,和个人浅薄的看法。 马克思讲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我把中国建国以来的发展也套用到这个理论里面。一开始是公有制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可是生产力里面的人力因素却发生了消极偷懒的情况。导致生产力水平下降,也由于国家赶英超美大跃进公社化的政策因素,使得中国承受了灭顶之灾。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承包制,及个体经营者,私有制的市场经济生产关系极大的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国家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最后的可以肯定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是符合国情,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发展国家现在很重视经济。其实个人认为发展的重心因该发展社会教育文化道德体育和环境的建设中去。中国经济从很低的起点出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人们的虚荣心也在一步一步膨胀,表现在小时候自己没饭吃,现在自己有钱了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整天大鱼大肉,要让自己的孩子衣来伸手,要让自己的孩子为所欲为。小平同

谈谈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认识

谈谈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认识 从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对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经济是一国发展的基础,对其一国上层建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后国际经济危机时期,对它进行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经济发展的环境分析 (一)外部条件分析 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复增长需要较长的时期。美国经济在经历了前几个季度的衰退后出露复苏迹象,但目前仍面临失业率飙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二)内部条件分析 1、2011年总体经济形势不错,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不断稳固。 宏观调控水平上升,中央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有利于我们巩固和发展良好势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产业发展快,我国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新兴发展产业有所发展。 2、国内消费市场扩展空间广阔,但难度增大 国内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首先,农村消费市场将会迅速启动并形成新的增长点。其次,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增长,有利于刺激消费升级。但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同时受未来支出和消费习惯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国消费增长难以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3、国内投资增长具备潜力 我国的国内投资增长具备一定的潜力,主要边现在:就业压力和改善现状的迫切愿望,形成了高涨的投资激情;房地产、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变化,为投资提供广阔的空间;巨大的国民储蓄和国外投资,为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完美版

课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材: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第二册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教材分析: ㈠、地位和作用: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是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的延伸,是后继内容中国改革开放的知识基础,对于探索中哦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课时主要探究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与失误,总结经验教训。 ㈡、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能力目标: (1)以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为主线,从过渡时期的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十年三个时期的历史知识进行再认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绘图并描述现代中学生眼中的世界,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 以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为主线,总结经验教训,并激发学生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设计依据: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的能力培养不是单方面的知识获取,而应该是知识、能力、情感三维一体的一个完整体系,而且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将三方面的目标要求有机融合在一起,并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㈢、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难点:总结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全英文论文)浅谈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英语毕业论文)基于SWOT的星巴克发展战略研究 2、(英语毕业论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策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3、(英语毕业论文)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探究《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开题报告+论文) 4、(英语毕业论文)《飘》两个中译本人名地名翻译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文) 5、(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English Euphemisms Used in Literary Works 6、(英语毕业论文)从《红楼梦》两个译本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7、(英语毕业论文)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女性语言的特点 8、(英语毕业论文)On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O’Hara and the Transition of American Society 9、(英语毕业论文)论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翻译 10、(英语毕业论文)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元小说叙事研究(开题报告+论文) 11、(英语毕业论文)英汉语篇中的省略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方法——以《雪》译文为例(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12、(英语毕业论文)从《紫色》中的意象看黑人女性身份的自我重塑(开题报告+论文) 13、(英语毕业论文)从归化异化的角度看《围城》中隐喻及其翻译研究(开题报告+论文) 14、(英语毕业论文)浅析《我弥留之际》中达尔的悲剧(开题报告+论文) 15、(英语毕业论文)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我眼中的政治经济学

我眼中的政治经济学 ------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接触政治经济学已有一个学期,在这里谈一谈我对政治经济学的看法,并运用我已学的一些知识讨论一下经济全球化的现状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采取的措施。 政治经济学大致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政治经济学伟大革命的成果。列宁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把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由流通转到生产领域(研究方法)并创立了劳动价值论,这些成果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并发展。 政治经济学以物质资料生产作为其研究基础,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透过现象研究本质,即研究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客观必然性,即揭示客观的经济规律。其次,政治经济学要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揭示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另外,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成为现今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任务。

如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经济发展逐渐向全球化方向演变。 所谓“全球化”,是指人类活动超越民族国家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展 现出的物质、能量、信息等全方位的联系、沟通、交流、互动的客观历史趋势。它没有固定的概念,反映为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又相互渗透的关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它是伴随着人类交往的不断扩大,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全球 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 进程的序幕,18世纪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在西欧迅速发展,突破了农业经济时代的地方狭隘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 产和消费都成为了世界性的了; 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加快了全球化进程。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大潮,引起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思想等各领域 的深刻变革。 经济全球化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在现在的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市场经济体制能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本国的经济运转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所以各国经济体制逐渐趋同。其次,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经济的全球化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并且商品与要素价格在全球不同地区有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企业为了达到更多的利润,于是便出现了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分解与全球配置。比如说很多外国的大型企业,把他们的制造厂建在中国,借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而使他们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这个因素是以跨国企业为主导的。

我眼中的中国新经济发展

前言:从新世纪开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始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新的发展阶段。 我眼中的中国经济新发展 摘要:从新世纪开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始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新的发展阶段。国家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措施,大大发展了农村经济。 关键词:衣食住行经济消费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生活水平 随着国家一系列有力措施的实施,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平民百姓,来自粤北山区韶关的我,就家里衣食住行四方面的变化,粗略地说说我眼中的中国经济新发展。 (一)衣 听妈妈说,小时候家里很穷,我婴儿时期穿的衣服很多都是亲戚家已经3、4岁的小孩子当时穿过的衣服。还有,妈妈说,我小时候,婴儿都是用尿布的,像纱布那样的布,折成长方形,用了就洗,晒干后再循环利用。除此之外,每年几乎是过年才可以买新衣服的。而且,买的几乎都是小店里的便宜货。爸爸妈妈他们的新衣服,只有去做客、过节和过年才穿,平时都舍不得穿。而且,他们也不是每年都买新衣服过年的。有的时候,他们的一套衣服过2、3个年也不是少见的事。 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每家每户的婴儿都有穿不完的新衣服,基本上不用穿别的孩子穿过的旧衣服了!而且,现在的婴儿都用一次性纸尿

裤,既方便又干净!现在,当然不是只有过年才买衣服啦!换季时,发现自己长大了、衣服不合身时,妈妈都会带我们去买衣服的。偶尔也会买安踏之类的名牌鞋子,质量好,价格也贵得合理!市面上的衣服品种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不仅有名牌货,也有外贸货!这都归功于经济的发展,人们手上的钱充裕了,解决了温饱,才舍得去消费。 (二)食 小时候,如果不是过节或者过年,每天几乎是很少吃肉,都是吃青菜、豆腐之类的。因为家在农村,妈妈务农,吃的都是妈妈种的菜。3亩多的稻田以及大片的土地,是全家七口人一年的粮食来源。每到收获的季节,全家大小都要下田收割稻子、晒稻谷,交公粮!自己做的东西始终比买的东西划算,所以,过年时,人们都是自己动手做一些年货和传统的腊肠和腊鸭。 现在,每天都能吃到肉类!鸡鸭鱼肉,每天换着吃!当然也注重营养搭配,合理膳食!妈妈种的菜挑到市场上卖,能赚会全家一天的伙食开销!碰上菜新上市,还能赚一笔小钱!有的时候,妈妈也会把菜卖给小贩。——从自我经营向市场经营发展。前几年,国家取消农业税,农民再也就不交皇粮国税!这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我们家也就当然再也不用交公粮啦!家里的田,妈妈也租赁一部分给他人耕种,自己收回一点粮食作为租金。过节或爷爷奶奶生日时,他们的子女都会买衣服给他们。爷爷奶奶生日时,整个大家庭会到酒店里摆上几桌,庆祝一番!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婚宴、姜酒、乔迁、升学宴等等,人们都倾向于到酒店里设宴庆祝!过年时,桌上的年货变的丰富多彩!除了腊肠和腊

我眼中的市场经济

我眼中的市场经济 2012经济与数学双学位班 41226039 王振宇 指导老师:蒋南平 摘要:在普遍认同的市场经济概念下,分析市场经济的利弊,陈述关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并指出其中的优缺点。 关键词: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弊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常主张,人们所追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 那么为何市场经济适合当下的世界? 首先,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能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刺激人们去努力生产和工作,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商品去满足社会的需求。通过生产赚取利润以后,资本可以扩张,从而扩

大了生产,这样也就促进了科技和社会的高速发展。 其次,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通过市场实现,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没有商品就不会有市场出现,没有市场也就没有商品存在,所以商品和市场是一并产生、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同一种经济关系的形式,在概念上并无实质性区别(市场经济主要是西方经济学家使用的)。 在我们社会发展历程中,商品交换使我们实现社会财富增长的必要手段,而这种制度与相应的社会制度相结合就可以产生不同的经济体制,如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但是,从历史来看,最适合当下的还是市场经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生产力不够发达,社会财富从总体来看达不到更高一阶社会形态的要求,所以世界上以市场经济为主,不单单由于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历程,还因为受到生产力的限制。 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常主张,人们所追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借由追求他个人的利益,往往也使他更为有效地促进了这个社会的利益,而超出他原先的意料之外。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多少好事是由那些佯装增进公共利益而干预贸易的人所达成的。”——亚当·斯密《国富论》但是,市场调节也有自身的缺陷,比如:滞后,盲目等等。这些缺陷在缺乏政府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一系列的经济危机。比如某些行业能带来较大利润空间时,大量资本便会迅速进入该行业,造成该行业产能迅速饱和甚至产能过剩,产品无法顺利售出,使资本收到亏损。而等到产品无法售出才撤出资本,便会带来不必要的资本亏损和资源浪费,给该行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很多人都认为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因为市场经济的自身性质,具有竞争的残酷性,

我眼中的政治经济学

我眼中的政治经济学教师:蒋南平 班级:金融三班 学生:张杰 学号:

我眼中的政治经济学 作者:张杰 摘要: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 指导意义。而为了让自己的阐述显得不那么绪乱,我决定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框架作为线索来阐述我眼中的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一)是什么 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概念,首先得谈一下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始于17世纪中叶。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的产生于发展,代表产业资本家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便应运而生了。它的历史任务就是批判封建主义证明封建主义必然被资本主义所取代,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运动规律。其创始人是英国学者威廉配第,他的著作《赋税论》指出了“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之一观点,并明确提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而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则以《国富论》一书提出社会分工,克服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学派的片面性,进而成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而其完成者英国学者大卫李嘉图因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但他混淆了劳动与劳动力、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区别,有导致了其理论体系的最终破产。 那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什么呢?科学定义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得合理成分,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建立的阐述和揭示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经济关系及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不分。首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的规律,阐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得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这就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其次,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全面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使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得到了科学的论证和运用。 其次,还应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做一些说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此,有必要解释一下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这一概念,所谓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指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这有与生产力这一概念密切相关,生产力是指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三个要素。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透过人与人、物与物的关系,研究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并且,要联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要物质资料生产的总过程来研究生产关系。再次,还应该了解一下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政治经济学既然以生产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他的任务就必然是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

关于2011年和2012年的中国经济走势

关于2011年和2012年的中国经济走势 关于2011年和2012年的中国经济走势,在我眼中,几乎清澈得像一碗水。当然,我不是吹牛说自己算无遗策,知道每一个波动。没那回事,没人那么神。市场需要一些大仙出来讲法,但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真的有大仙,人类理性对未来能做到的,也就是大致推测而已。 譬如在去年底推测今年到2011年,我估计中国经济有点像坐山车,上下起落搞得人很紧张,但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不过是中央和大家玩货币政策捉迷藏而已。今年大致走势,我基本算是蒙对了,但具体转折点,也是稀里糊涂。这里替自己辩解一下,下半年,基本不是职业宏观经济分析者了,转行包打听的行业,多少有点分心。 现在大家都谈论通胀,谈论中央货币紧缩,谈论国际热钱,其实这个问题,在2009年初,就应该看出来。现在还谈论这个问题的,不能说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流高手。 现在不要被那些经济学家的“二次探底”什么的弄晕,11%的增速放缓到10%或者9%,那也叫底?其实都是过山车,看着惊险,其实一点事情没有,到真正“底”来了的时候,大家再看吧。 现在有心的同志,不妨琢磨一下,两年后中国经济怎么走? 今后财政货币政策走势大趋势,没有什么好难推测的,大家没事拿1975年到1982年的的日本经济政策,或者拿1985年到1990年的台湾经济政策对照一下,大致差不到哪里去。 我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信奉者,这一派分析宏观经济周期,也就是拿信用扩张或者收缩来说事。人民币汇率低估和城镇化背景下的房地产按揭大跃进,是这轮信用扩张的源头。而能够让这个信用扩张延续下去的奥秘,就看生产率的提升空间和速度。 产业转移和升级,技术创新和扩散,制度变革和市场扩大,三者是决定两三年的短期、三五年中期和五到十年的长期内生产率提升的根源。. 产业升级和转移,这个,可以从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文件中看出,已经有成效了,也可以从大陆中小城镇的房租暴涨看出来。 技术创新和扩散,一个看中国国内,这个可能性不大,虽说有互联网企业或者其他行业的创新公司此起彼伏,但从公务员报考狂潮,以及财政税收增幅过猛的态势上可以看出,这事没戏,也没什么盼头。大家都意淫披着制服做山贼后如何打劫,那辛辛苦苦搞创新生产的,能有几个?剩下的,就指望跨国企业在华布点后,中国搞山寨,这个,考虑到中国和国际生产率有差距,大致上说,五年内即使有大落,但不至于爬不起来。 上面是公务员报考挤爆头的场面,可能预示着中国经济潜力逐步衰竭,大家都想做山贼,一国经济还有什么好前途?这不是好兆头。 制度创新和市场扩大,这个难说了。现在据说医疗放宽民资进入了,但口子多大,还是未知数,教育依然管制,恶果一望而知,大批缺乏必要技能的大学生严重过剩,而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而犯愁。调结构转方式的结果,就是拉闸限电,搞得民企纷纷找国企老大,拜码头递交门生帖子,否则混不下去。生产效率越调越低。新36条出台后,后

09年我眼中的经济危机

09年我眼中的经济危机 09年我眼中的经济危机 美国拼命花钱,终于举国破产,转嫁到我们中国已是定局,从合浚玩局厂倒闭伊始,民工提前回家过年,恰恰说明中国是世界工厂,美国是世界商场,不过后势正如次贷初发之时,众多专家学者的乐观情绪,自以为乐的鼓吹做多,俊瓜还会被套得死死的;以为赶晚集买到了便宜货,因为危机会继续漫延.金融海啸冲刷大洋彼岸的陆地,保持上千年节俭生活作风的国度,想使经济软着陆的方法,就是要使十三亿同胞学习美国人的花钱方式,所以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一个民族因为过度消费使经济烧起森林大火,另一个民族若要阻止大火漫延到己方,就得鼓励花钱,拉动内需;一个国家因为乱花钱出了事,一个国家为了不出事,就得乱花钱,所以彼此两个大国之间,现在的情形就这么滑稽.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的百分之九,美国却占了世界的四分之一,人口还不够中国的零头多,人均富裕程度可想而知,然而他们还不够钱花.中国的老太太到了天堂是刚在人间买了房子,美国的老太太到了天堂是刚在人问还完了房贷,欧美人的传统是今天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是今天花昨天的钱,甚至花前天的钱,美国人不但花完了明天的钱,甚至后天的钱,又花亚洲人欧州人的钱,这一次终于破了产,又连带世界跟着遭秧.次货初发的时侯,中行建行工行以及中投公司,个个装得一副聪明的样子,表面似乎是捡便宜货,实际上人民币似乎染中国人的习气,欢天喜地的出国赚外块,把自己弄的人模人样的像是国

际金融狙击手一样,还以为能风光一把,结果给美国人填了窟窿,央行不得不出面给它们擦屁股.欧美向来是联带关系,一起风光一起倒霉自然无可后诽,然而欧美向来是中国产品的主顾,客人没了钱工厂自然倒闲,假若荔珠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客人越来越少自然关门大吉,所以只好自产自销,刺激经济. 大概十几年前中国出现信用卡这种东西的时候,用了中西两个老太太在天堂对话的故事,简单而易懂的向中国的普通百姓,传输今天透支明天,分期付款的好处,那时侯的中国人不免惊讶外国人的消费方式,钱还可以这么花的.现在因为美国人出了事,又有人感慨中国人的传统理财方式比较安全可靠,危机使很多人莫名其妙流失了口袋中的钱,那么他们通过信用卡透支的那部分,自然要演化为信用危机,这种感慨的情绪自然也会骤然高扬.所以到此为止,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美国人欧洲人相当一部分的亚洲人是没有了钱,没有了消费能力,事态已经不是金融系统的动荡,早已触及到实体经济的安全,对股市的注资救助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加糟糕.然而欧美人是没了钱,中国制造,中国工厂的产品,只好回过头来卖给自己人以自救,十三亿人口一直是’地大物博’的负担,现在转而成了本钱. 不过人口多,总是负担与压力,虽然保持近三十年的经济增长的记录,然而占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人口消费能力是有限的,流动在城市里的下层阶级正是这一部分,金融危机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民工.若因为下岗从城市逆流回乡间,本身不富裕又失去收入来源,纵然怎样的家电下乡怎样的家电补贴怎样的商品降价,以及各种免税补贴,僧多粥少,

转载叶檀:我眼中中国最有经济前途的十个城市(上中下合集)

我眼中中国最有经济前途的十个城市 =================================================================== 我眼中中国最有经济前途的十个城市(上) 2016/8/23 微信公众号“叶檀财经”、“tancaijing” 首先声明,一线城市除外,资源最聚集的城市,没什么好比的。 有希望的城市必须具备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三条以上高铁通过,成为轨道交通时代的节点城市,其次是近十年来人口大幅流入或者起码在回流,三是当地教育资源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四是人均本外币存款较高,可以支撑当地的消费与建设,五是GDP增长较快。 一,南京 根据新的到2030年的八纵八横高铁规划图,有四条甚至更多高铁通过的高铁节点城市分别为沈阳、天津、济南、石家庄、合肥、杭州、南京、郑州、武汉、长沙、重庆、贵阳、成都、西安、兰州、银川,从到中国核心区域经济地带的距离看,最有红利的城市分别是郑州、武汉,其次是济南、长沙等地,四小时左右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 根据一财的统计的33个城市,过去十年增幅超过300%的城市共有10个,其中有8个城市来自中西部,分别是长沙、重庆、武汉、贵阳、南宁、西安、成都和郑州。只有两个城市来自沿海,其中天津增速位居第33个城市中的第8位,南京位居第10。 一度位居江苏省内GDP第三的南京,2014年超过无锡,目前对于苏州的追赶态势已经形成,加上省内资源集聚,影响力辐射到安徽东部地区,未来必然成为江苏省内最主要的城市。 在35个城市人口流入排名中,南京常住人口从2009年到2014年流入50万人口,低于苏州的123万,但南京的教育资源远好于苏州,高校53所,比杭州高得多,南京发展有强大的高等教育作支撑。 2015年南京GDP9720.77亿元,人均本外币存款32.14万元,在长三角的三个省会城市中,略低于杭州,远远高于合肥,超过将近一倍,但增速超过杭州。 关键是南京文化底蕴丰富,教育资源得天独厚,几乎可以跟上海等地媲美。加上安徽等地人力与人才资源东移的倾向,对于南京发展是个不小的推动。 二,苏州 苏州并没有那么多高铁线通过,但苏州几乎是最受惠于外向型经济的城市。从新加坡工业园区,到目前兴盛的工业园区和新区,苏州几乎被打造成了东亚发达国家的某个新城。可贵的是,苏州几乎完整地保存了原有的古城,几乎是我在国内惟一看到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留下了丰富的资源,我们不得不为当时决策者超前的眼光赞叹。 苏州从2009年到2014年流入了123万人口,在35个城市中排名第12位,从2005年到2015年,GDP增长了257%,在33个城市中排名第17位。 随着外贸的下行与制造业的衰落,苏州遭受打击,外资撤离或者僵化,导致苏州企业

从国富论看中国经济——读国富论有感

《从国富论看中国经济——读国富论有感》 管理学院会计1303班程亚超 摘要: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被誉为经济学开山之作,其中的科学思想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乃至当今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国富论的内容和思想为出发点,解读中国经济的过去和现在,以及中国梦的经济发展道路。 关键词:国富论中国经济中国梦 正文: 《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在英国工业革命以前。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对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起了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虽为资本主义经济著作,但其中也不乏对中国经济的论述。斯密在书中阐述了对过去中国经济的看法和见解,更重要的是其诸多经济思想对于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仍具有很多借鉴意义。时至今日,再读国富论,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解读中国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亚当斯密眼中的中国经济 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多次提到中国,并提出了关于中国的一些独到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的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中国对白银的需求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白银的流通和价格。但与西欧国家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相比,中国早已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与五百年前马可·波罗的描述相差无几。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因为极端轻视对外贸易,轻视制造业,以及落后的法律制度。概括来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有关中国的论述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富有但停滞不前

斯密对中国的总体认识可以归纳为两句话: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现在却停滞不前了。“富有”而“停滞”这个观点是斯密在论述怎样增加居民收入和社会资本时提到的。在书中他说到:“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各旅行家的报告,虽有许多相互矛盾的地方,但关于中国劳动工资低廉和劳动者难于赡养家属的记述,则众口一辞。中国下层人民的贫困程度,远远超过欧洲最贫乏国民的贫困程度。” 斯密对当时中国下层人民的描述大体是无误的,当时的确很多人终日劳作亦难以糊口,手工业者状况则更差。当然,他关于中国“停滞不前”的论点同样有自相矛盾之处。比如如他在书中随后说到:“中国虽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但似乎还未曾退步。那里,没有被居民遗弃的都市,也没有听其荒芜的耕地。每年被雇用的劳动,仍是不变,或几乎不变;因此,指定用来维持劳动的资金也没有显然减少。所以,最下层劳动者的生活质料虽还缺乏,但还能勉强敷衍下去,使其阶级保持着原有的人数。” 斯密在行文中反复使用“可能”、“似乎”这样含义模糊的词语,甚至“进步”与“退步”这样自相矛盾的词语同时用在对中国的分析上,显然说明他对中国的实际状况有很多猜测的成分,但并不影响它的实际意义。 1.2重视农业但忽视外贸 一方面,在斯密看来,以农为本的重农国策,是中国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他承认中国在农业方面的优势,认为,中国比较新大陆国家更富有,比欧洲国家更有优势。新旧大陆国家,与中国的耕作制度和农业产量相比是难以匹敌的。他同时指出,中国是特别注重而且是只重视农业的国家,政府的政策也特别保护农业。恰恰是因为封建中国君主的收入,几乎都是以土地税或地租为唯一源泉。租税征收额的大小,取决于土地年产物的多寡。地租制度使得君主和政府坐享耕作土地的利益,却抑制或挫伤土地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按照斯密的说法, “为了增进农业而特别重视农业,并主张对制造业和国外贸易加以限制的那些学说其作用都和其所要达到的目的背道而驰,并且间接妨碍他们所要促进的那种产业”。重农国策导致过去中国社会发展于农业又停滞于农业,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掣肘,在工业革命的的浪潮中被远远抛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