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文体学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文体学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2000年6月第8卷 第2期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 i’an Fo reign L anguages U niversity

Jun.2000

V o l.8N o.2文体学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何 念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39)

【摘 要】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大学英语》精读课的教学,提出无论从教学目标上、教材上、语言学理论上,大学英语教学讲授文体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文体学的观点应贯穿大学英语教学的始终。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体意识,学会标准的英语。

【关键词】文体学;语域;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703(2000)022*******

(如阅读、听力、语法)的基础。有人认为精读课,就是要体现一个“精”字,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精讲”课文中的语言点,少讲与课文无关的东西。另外加上四、六级考试的压力,为了提高通过率,精读课就只停留在讲生词、辨词义、单个句子理解等语义句法层面上,而无暇顾及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较系统的语言学理论的学习。但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引入,人们逐渐把目光转向更高一层,即语言的社会功能。文体和篇章都成了研究的重点。我们认为无论是从教学目标上、教材上、语言学理论上,文体学知识都应贯穿大学英语教学的始终。大学英语教学讲授文体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从一年级起就应接触必要的文体学知识,弄清楚哪些是口语词,哪些是书面语词,避免将口语与书面语混杂,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体意识,学会标准的英语。

从教学目标上看,教学兼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虽然各专业的学生入校时就有各自的目标,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跨行业的横向联系逐渐增多;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使毕业生可以跨行业就职。隔行如隔山,当英语作为一种工具、一种媒介、一种载体时,它所传导的信息自不必说,自身的文体也大相径庭。精通十四行诗的文学家未必能自如应付商业合同的翻译。从长远看,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扩大,社会各界对外语人才,尤其是复合型外语人才亟需,一个受过全面训练的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对各种文体有所了解,至少应具备敏感性和初步分析能力。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修养,开阔他们的视野。

从教材上看,大学英语教材(精读、泛读)几乎包括了各种文体,可以概括为文章的现代性和多样性。而多样性又指:11文章题材(subject m atter)的多样化——文章涉及多种领域,如语言、文学、政治、经济、科技、宗教等。这对学生学习多方面知识和词汇是十分必要的;21体裁(modes of discourse)的多样性,——四大文体,说明文、叙述文、描述文、议论文; 31语域(registers)的多样性——所选文章文风绚丽,既有极其正规,甚至文诌诌的书面体文章,也有语体异常口语化乃至俚语化的文章。长期以来,中国人学习外语,偏重书面体忽略口语化的文章,因此说起话来(更不用说写起文章)生硬拗口。这种缺乏自然性、真实感,不注意不同场合用不同语域的语言,必将影响与英美人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应该认识到,语言是无所不包、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的。语言交流要注意两个方面:语言的正确与得体。所谓得体,就是在“正确的场合说正确的话”(H enry Sw eet)。既然我们的教材反映了语言的这一基本特征和交流要素,教学也应该反映这种需要,那就是教给学生认识这些特征的基本知识。

从理论上看,文体学是在西方传统修辞学(R heto ric)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现代文体学的开端是法国学者巴依(Charles Bally)所著的《法语文体

48

论》(1902)。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社会语言学对文体学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语言学家韩礼德(H alliday)提出了系统功能文体学模式。韩礼德把语言同社会和人放在一起来加以考察和研究,提出了语域理论。韩礼德等人将决定语言特征的情景因素归纳为三个变项(variable),即“语场”(field)、“语旨”(teno r)和“语式”(mode)。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情,包括语言发生的环境,谈话的话题,讲话者及其它参与者所参加的整个活动,根据话题可以分为不同学科领域、行业的语域;语旨指参与讲话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包括说话者的态度和想要实施的意图等;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包括修辞方式,可分为书面语体和口语体,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等。这三个变项共同构成语域,具有反映文化的功能和预测语篇意义和语言特征的功能。这三个变项决定着意义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概念意义(ideati onal)、交际意义(interpersonal)和语篇意义(textual)。其中任何一个的改变都会引起整个意义的变化。这三种意义,同时在词汇、语法层上得到体现。由此可见,H alliday的功能主义理论在现代文体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此理论可以对英语教学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文体学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五课(A M iserable,M erry Ch ristm as)是从美国作家L inco ln Steffens自传里摘选出来的。作者本人所描述的是幼年时度过的一次难忘的圣诞节。这篇文章就文字而言是非常简单的,借助字典查阅若干生词,就能顺利地阅读,虽然里面确有几处容易把意思搞错的地方和几个比较重要的语法现象,如果课堂上仅以此作为重点进行解释、讲解、甚至举例说明或操练,那么课堂就会显得刻板,缺乏生机;学生,尤其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就会有老师作用不怎么大或没有老师也行的感觉。所以在学习本篇时,最好不要以语言点为主,而是以课文内容和该篇文章的文体特点作为教学重点。

首先,以课文内容为主。作者为何把那年的圣诞节描写成又悲又喜呢?追踪作者的踪迹和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怎样开头,中间怎么展开及过渡,然后又是怎样结尾的。通过分析,学生自己得出答案:这篇文章是记叙文,课文按时间顺序这样展开:11Ch ristm as w as com ing——“我”声称除了要一匹小马作为圣诞节礼物外,别的什么也不想要;21O n Ch ristm as Eve——“我”把长统袜与姐妹们的挂在一起,等待圣诞老人的礼物;31T he next mo rning——姐妹们都得到自己的礼物,而“我”却一无所有,伤心至极,失声痛哭;41A fter an hour o r tw o——“我”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匹小马,万分高兴,极度喜悦; 51Conclusi on——It covered the w ho le distance from broken2hearted m isery to bursting happ iness——too fast.A grow n2up could hardly have stood it.文章至此,也就点出了重点,回应了主题——又悲又喜的圣诞节。这样,学生就对整篇文章有一整体把握,培养了他们的分析、归纳、推理以及综合理解能力。

其次,进一步分析作品的文体风格。也就是说,一种文体的形成,有赖于该言语行为中句子的组合顺序和形式、句子内部结构和成分排列顺序、词汇的使用,包括口语词语、书卷词语、俚语、古语、新词、专业术语、行话、隐语。通过对单词、句型的量化分析,所用的词语都是具有口语体色彩的英语本族语词(co lloquialis m)而不是源于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大词。句子多为短句,句型大部分是简单句和省略句。得出结论:这是一篇口语体的记叙文。但是即使是所谓同一类文体,实际上仍具备多样性。同属科技文体、科学专著、试验报告、科普文章、视听资料解说词的结构、篇章、句式、用词差异很大。即使是完全相同的内容和场合,还涉及言语行为者的个人风格和地域、时代所限定的约定俗成。甚至在同一篇章中,也还有各种变异。本课就有一例:

Ch ristm as w as com ing.I w anted a pony.To m ake sure that m y parents understood,I declared that I w anted no th ing else.

我们提出既然这是一篇口语化的文章,为何作者用declare一词而不用口语化的词如say、ask等。原来在文学作品中,为了生动地刻划人物性格,制造某种修辞效果,有时作者故意超越口语词语和书卷词语使用的常规,把文体色彩不一致的词组混用。本文中用这个词,主要是为突出“I”极其重要的地位和被宠坏了的形象。

通过文体学的分析,学生学到了以前中学里所没有学到的知识,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特别是知道了由于文体和语境的不同,同一内容在英语本身的表达上就有不同的方式。用什么方式表达,用什么词表现,都要依据文体的考虑。这对他们的写作有很大帮助,他们学会了推敲,而不会象以前那样随便从

58

熟悉的词里挑一个了事。

由于课堂教学中学了基本的文体知识,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修辞现象很容易发现,如移就(T ransferred Ep ithet)、自相矛盾(Paradox)、比喻(Si m ile)等。这也对他们欣赏文学作品有很大帮助。

甚至在阅读材料中,学生也会带着文体学的眼光去分析,而不仅仅是看懂意思,选择题做对而已。如R eading P ractice有一篇题为A Docto r O n N igh t2 Call的文章:

Call m e a bad docto r if you like.Call m e w hat you w ill.But don’t call m e at half past th ree on a D ecem ber mo rning fo r an ear2ache that you have had fo r tw o w eek s.(Book II,P105)

这是一位医生在严冬凌晨被唤醒出诊后说的一段“牢骚话”。他边开车向病人家里驶去,边发泄内心的想法,给人一种幽默感。幽默感的产生是运用了同音同形异义词。由于运用了幽默的表现风格,读者对他的“牢骚话”并不反感,反而使人感到:这位医生心直口快,诙谐可亲。

文体学理论也可以对翻译实践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知道文体学的中心问题是“适合性”问题。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 alinovsk i)在研究语言时把语境分作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 on)两大类,前者指讲话者所处的社会文化,后者指讲话者涉及到的实际发生的事,即语言发生的实际环境。而学生往往认为每一个英语单词都具有固定的汉语对等词,因为通常就是这样学习的。他们在翻译时往往只注意语言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其适合性。“对什么样的语言适合什么样的场合”这一文体学的核心问题缺乏了解或

不很敏感。因而有时译文虽然正确、通顺。但却不能体现原文的风格和精神。这就是常说的不得体,这种情况在原文具有独特的风格时显得尤为突出。如有一则广告“A s an extra inducem ent,the company w ill,fo r the first ti m e,now issue R eturn T ickets!”该文的译文为:作为额外的优待,本公司首次发售来回车票!从英语原文看,可以看出这是一篇用词庄重,典雅的广告,如用issue而不用sell,用第三人称“the company”而不用第一人称w e,并将fo r the first ti m e用在句中等等。在译文中也基本注意了这些地方,如用“本公司”,用“首次”代替“头一回”,“第一次”,用“发售”而不是译为“卖”等等。可最后一个“R eturn T icket”没有照顾语体的一致性,译为“来回车票”这样一个口语化的词,如改为“双程车票”就更完美了。所以要解决译文的得体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一点文体学的研究。

以上是笔者对文体学在教学中的运用所做的初步探讨。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很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翻译能力,帮助学生写出得体、符合要求的作文,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水平,为以后的工作需要也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秦秀白1文体学概论[M]1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

[2]翟象俊1大学英语1精读[Z]1第1、2册1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1

[3]刘世生1系统功能理论对现代文体学的影响[J]1外国

语,1994,(1)1

(收稿日期:1999208230)

【责任编校 魏耀章】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征稿、征订启事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是西安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季刊)。

主要栏目辟有:“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学研究”、“翻译研究”、“辞书评介”、“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外语教育”、“政治理论研究”、“语言文化”、“中文历史”、“教育管理”、“中学英语”和“学术动态”等。欢迎广大社科和外语工作者踊跃赐稿及订阅。本刊从2000年起交邮局发行,邮发代号:52—181,每期6元,全年24元。

联系地址: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

邮 编:710061 电 话:(029)5309400 传 真:(029)5261350

68

文体学的发展史

文体学发展史 文体学首先来自于古代的修辞学,来自于亚里斯多德的修辞论。现代文体学创始人是法国文体学家巴利(索绪尔的学生),文体学的性质是一门结合文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适宜于对文学和语言学很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的一门课程。简单地说,文体学就是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去阐释文学内容和写作风格的一门学科。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和写作技巧。同时,激发学生开展批评性阅读,尝试建立自己的见解。 发展历程 西方文体学的研究可上溯到古希腊、罗马的修辞学研究,早在公元100年就出现了德米特里厄斯的《论文体》这样集中探讨文体问题的论著。但在20世纪之前,对文体地讨论一般不外乎主观印象式的评论,而且通常出现在修辞学研究、文学研究或语法分析之中,文体研究没有自己相对的地位。20世纪初以来,在采用现代语言方法之后,文体分析方法摆脱了传统印象式直觉分析的局限,逐渐深入和系统化、科学化。欧洲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较有影响的独立学科,与语言学相结合的文体学也逐渐成为一门具有一定独立地位的交叉学科。

现代文体学创始人是法国文体学家巴利(Bally,1865-1974)(索绪尔的学生),他借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反思传统修辞学,力图将文体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建立起来,使文体分析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巴依的研究对象是口语体的文体。他认为一个人说话时除了客观地表达思想外,还常常带有各种感情色彩。文体学的任务是探讨表达这些感情特征的种种语言手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由此入手,分析语言的整个表达方式系统。虽然巴依没有特别关注文学文本,但他们的普通文体学对于文学文体学的形成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稍晚于巴利的德国文体学家斯皮泽(Spitzer, 1887-1960)被普遍尊为文学文体学之父,斯皮泽的研究对象不是口语,而是文学作品。斯皮泽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语言上,因此他详细分析具体语言细节所产生的效果,从而有别于传统印象式批评。此外,他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析长篇小说的被称为“语文圈”的研究方法,即寻找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偏离常规的语言特征。然后,对其作出作者心理根源上的解释,接着再回到作品细节中,通过考察相关因素予以证实或修正。受到德国学术思想的影响,斯皮泽将文体学视为连接语言学与文学史的桥梁,旨在通过文体特征的研究来考察作者心灵以及民族文化和思想澶变的历史。 学科历史 50年代末以前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试行)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试行) 一、改革背景 教育部办公厅在2006年4号文件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引领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要求》)又一次指导和推动全国各高校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要求》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根据《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评估还应包括对教师的评估。应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 《要求》建议,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大学英语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目前我校大学英语是12个学分,不到整个必修课144个学分的10%);完善教师的聘任管理,确保师生比合理;建设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为了帮助我国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

教学文体学

教学文体学:把文体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到诸如口语、阅读、写作、文学、翻译等课程的教学中。 文体学的目的: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各类文体的语言形式和功能,提高对语言及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对文体敏感性,以及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 历史背景:教学文体学是一个基于语言(language-based)、以学生为本(student-oriented)、注重互动(activity-minded)、以流程为导向(process-oriented)来研究文学(或非文学)文本的研究方法。教学文体学作为文体学的一个分支,其发展一直贯穿于文体学的发展之中。19世纪开始,文学文本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由于当时普遍认为文学不具学术研究性,所以它并没有被运用到教学中去。从文学文本研究成为一门学科直到其后的30多年时间里,文学教学一直遵循着一个不变的模式,后来这个模式被Freire称为囤积式教育(banking education),Freire认为这种模式好比是吧学习者当作空容器,他们不需要发言只需要接受所传授的东西,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把知识倒入这些“容器”里。在1938年,Rosenblatt提出文学是可授的并且强调需要激发学生的回应,虽然她的研究被认为是以学生为本观点(student-oriented perspective)的最早研究之一,但是并未成为教学文体学发展史的一部分。1975年,Widdowson开创性的提出:文学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习者解读一系列语言的能力,包括文学和非文学,合乎语法或不合乎语法。这之后就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本、注重互动的教学文体学的特点。在20世纪的前25年,俄国文学形式主义者提出了语言的重要性,将“文学研究”与“文学资源的试议”区分开来。他们的这些观点使得后来出现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在语言教学中使用文学文本的教科书。跟重要的是,他们提出“文学性”的问题,并以“陌生化”作为解答,对后来教学文体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1959年,J.R.Firth在爱丁堡大学谈及文体这一内容,使得文学教学从文体学的角度开始逐渐得到系统化。从此,EFL学者开始将文学文本作为语言学习的一个资源。1975年,Widdowson在《文体学与文学教学》中强调个人对文学的阐释应该建立在理解各语言项是如何获得话语的特殊价值的基础上, 即对文学 的理解侧重通过语言形式的选择和排列表达了什么, 而不在于它描述了什么。也就是说要抓住作者的深层思想,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学交际的表达内容和方式的敏感性至关重要。Widdowson的这一论述是教学文体学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它开启了通过文体学将文学研究与语言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同时也为后来的学者留下了研究的空间。从1795年开始,许多关于这方面研究开始出现,加上俄国文学形式主义的影响,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人们把对作品和作者的关注转向了对文学文本语言的关注。基于语言的、以流程为导向的教学语言学逐渐形成。 研究趋势:教学文体学的研究趋势有很多,其中例举如下几个 1、语料库文体学,利用语料库以及新技术进行文体学教学 2、利用实证研究法进行文体学的教学 3、认知文体学和认知语言学,研究学生的意识和意识的产生。

大学英语写作课怎么上

大学英语写作课怎么上 要上好大学英语写作课除了积累经验以外还要吸取别人的授课方法。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大学英语写作课怎么上,供大家参阅! 大学英语写作课怎么上1 关键,备课环节 上好大学英语写作课,关键是备好课,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中引申出来意思就是准备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备好课主要做到备课程、备学生、备方法。一要备好课程。我们知道,单列的写作课往往只有几节课,且安排在学期末;可以说,写作课是检验学生一学期的课程内容的标尺,包括学生的单词积累、逻辑思维和行文习惯。因此,在备课时,笔者目的明确,所教的写作内容决不允许局限于课本的例题,而要在各种文体(说明文、论说文和应用文)上加料,突出主题延伸;如笔者在备书信写作课时,就会把书信的各种类别找出来,并自己归纳其格式;;日期的写法+称呼+内容+结束语。二要备好学生。大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层次有上中下,必须采取的策略是抓小放大促中间,达到教学的总体均衡;具体操作是备课内容重点放在学习层次较为一般的中下层学生,容易的题目占比增大,体现为从易到难、由有感性向理性逐渐过渡;同时积极参阅历年全国大学语言四六级考试真题,参考《大学英语实用写作课程》[1]等教辅,使得备课内容切合实际、内涵丰富,学生能既能“吃饱”,又容易消化。如我采编的写作常用过渡词(学生运用起来方便快捷),(1)

对照/but、whereas、however ……(2)让步/nevertheless、although……(3) 原因/because 、since 、for ……(4)结果/so、thus、hence等等。三要备好方法。针对不同的写作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备课:描写文和记叙文写作课程;;讲授法、探究法,论说文;;讲授法、练习法,应用文;;探究法、讨论法;并利用PowerPoint或Authorware软件将课程内容制作幻灯片,加插动画、视频、音频和解说手段,力求内容生动、直观、有趣,学生容易接受。 2 重心,施教环节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课间教学。为实现成果转化的最大性,笔者会在课堂上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法或多种教学法穿插进行。特别在讲授应用文写作时笔者多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法,因为应用文类别多、各有格式,导致学生很容易混淆。 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1、对英语写作重视程度欠缺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在语言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地关系上,大多数学校的学生仍然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即所获取的语言知识大多是听力、阅读等输入型的言语信息,一旦接触到语言输出环节(说和写),学生就会感觉到力不从心。 在教学环节中,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听说课上,他们的主要精力用于对学生听的训练,而让学生说的机会甚少;在读写课上,由于课堂时间所限,教师将大部分时间用来传授基本的语法知识和词汇用

文体学概述

Chapter One: Brief Introduction to Stylistics Part 1: What is Stylistics about? 1.A Glance at Style Sample 1: The Year's at the Spring ! 一年之计在于春 ~Robert Browning The year's at the spring 正值一年之春, And day's at the morn; 又逢一日之晨; Morning's at seven; 晨光走到了七点; The hill-side's dew-pearled; 山腰挂着露珠; The lark's on the wing; 云雀展翅高飞; The snail's on the thorn: 蜗牛爬上了荆棘: God's in his Heaven -- 上帝在自己的天堂里——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 尘世间一派井然! Sample 2: The Regulation is enacted in accordance with pertin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in light of the concrete conditions of this Municipality, with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cityscape and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a clean, beautiful cityscap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ng people's health,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为了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管理,保持干净美观的市容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根据相关法规和本市的具体情况特此制定本规定。 Sample 3: Hi-Fi, Hi-Fun, Hi-Fashion, only from Sony (alliteration) (高保真,高乐趣,高时尚,只来自索尼)

英语文体学教程

Chapter1 1, what is style in your opinion according to what we have studied in this chapter? Anwser1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tent, the events and activities described ,style is saying different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ays of expression used ,styled is same thing in different way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sers of language ,style is different speakers using language in different way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ext ,style is the functions of texts for different purposes. Anwser2, the definition of style is the concept of style as choice .this definition can have at least too interpretations .one is that first we have a pre-existing thought ,and then we choice the appropriate type of expression to express it in language. The chosen expression is the style .another is that the choice refers to the choice of meaning. The choice of language is at the same time a choice of meaning and a choice of style . 2,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the style of language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English? Anwser, the answer is that if we want to use language appropriately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 we need to study style .as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if we disregard the rules of using what variety of language in what occasion , or fail to obey them through ignorance , language can become instead a barrier to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 Therefore its necessary to have a clear awareness of how language should be used in different types of situations especially in unfamiliar situations. 3, what factors can result in differences in style ? Answer , 1, the different types of vocabulary create different images of the events in the rea der’s mind, so they can result in different styles.2,people living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in history will also speak differently ,and that will result in a different style. Chapter2 1, 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s 1),foregrounding: the stylistically significant features have to be prominent and motivated ,that is ,foregrounded. 2),incongruity: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depart from the normal use of language ,breaking the rules grammar ,spelling ,pronunciation. 3)deflection :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don’t depart from the established grammatical, lexical and logical rules and principles ,but have an unexpected high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4),field; its concerned with what is happening ,including the subject matter,the events happenings,going-ons, the content ,etc 5)tenor: its concerned with who is taking part in the exchange of mea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listener ,their relative status,their attitude,and their role relations . 6)mode: its concerned with how the interaction is conducted ,that is whether it is written or spoken ,or whether it is expressed by phonic substance or graphic substance. 2,question for discussion 2)in rhetorical series,the number of items can influence the stylistic effect.try to analyze the causes on the basis of social culture. Answer :different numbers of words can produce different stylistic effects in the appropriate contexts. Two items express assertion ,that is ,it is just this ,not that .In appropriate situations three items can produce ethic ,persuasive, and representative effect. Four or more items in a series

_认知文体学_语篇分析中的语言与认知_介绍

2004年9月 第36卷 第5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 eign L anguage T 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 Sept.2004 Vol.36No.5 认知文体学 语篇分析中的语言与认知 介绍 重庆大学 刘国辉 E.Semino&J.Culpeper(eds.).2002.Cognitive Stylistics 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Tex t A nalysis.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 pany.Xvi+ 333pp. 一 认知文体学 语篇分析中的语言与认知 由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两位学者Semino和Culpeper主编并作序,汇集12位作者在认知语体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而成。其目的是展现认知文体学的研究现状和文体学今后的发展方向。 认知文体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既新也旧。旧是因为文体学一直关注语篇与读者的语篇解读,语言形式与效果的关系。比如M ukar ovsky(1970)的 前景化 理论(F oregrounding theor y)在当代英美文体学的发展过程中就起过重要作用,它特别关注语言选择和语言模式的认知效果。不过,认知文体学与传统的文体学还是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传统文体学倾向于用语言理论或框架来解释或预测语言材料的解读,而认知文体学则关注语言分析或语言形式选择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这就为语篇及其解读的关系提供了更系统、更详尽的描述。 二 该书前三章涉及认知语言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在特定具体语篇中的应用。在第一章,Cr aig Hamilton阐释了 概念整合 或 复合 理论如何解释隐喻、类比和讽喻在Christine de P izan15世纪的语篇T he Book of the City of L adies中的运用。他的分析系统地解释了读者对这本书的直觉理解,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群对此解读的相同性和差异性。最后,他声称: 今天很多学者都明白文学批评需要转向认知,以免它成为一种完全伪造而又无意义的事业。 他还说,像 女性读者 和 性别记忆 等时髦概念缺乏合适的科学基础。第二章,M arg ar et F reeman认为对思维和语言体验认知的关注必然导致语篇,尤其诗歌物理结构形态的重新评估。他分析了Emily Dickinson原创的两首诗歌手稿,由于多次印刷,评论家认为它们已经模糊不清了。他展现了人们如何用认知手法来获得这两篇文章的合适解读,以及Dickinson个人概念宇宙中的知识域和概念隐喻。他强调: 认知诗学有较强的解释力在于它能够解释语篇意义的产生和合适理解。 第三章,Yanna Popova讨论了Henry James的T he Fig ure in the Carpet,这个故事有歧义,引起了文学批评者的不同解读。Popova在此并不是想解歧,而是想利用认知语言学概念来洞察歧义存在的原故所在。她还考察了James神话大约三十个不同的版本,并分析了其中的两种主要解读。她认为利用认知语言学方法可以区分基本的 原型 解读和其它非基本的解读,即解读的变异。这些不同的解读并非同样可以接受,因此她提出: 在解读理论中需要提出一个介于多元化和客观存在之间的中间地带。 第四章到第八章是认知语言学理论和其它理论方法的折中应用。同时第七章和第八章还指出了认知语言学范式的不足。第四章Peter Stockw ell分析了M il ton四首不同篇章结构的商籁体,从指示语、句法结构、否定以及概念隐喻、吸引(attraction)、分心(distr ac 398

中英写作比较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8页word文档

中英写作比较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英语写作是一种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实践活动,又是一项创造性的技能,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最难掌握的一项,一直是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点。在句子、段落、语篇思维模式层面上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英文写作和中文写作表现出的种种差异,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中国学生了解各种英语文体写作的特点,掌握英语写作 的规律,写出规范的英语文章。 一、英汉句子层面差异的比较 如何写规范的英语句子?大致有五个要求:一是完整(Unity),要求句 子表达单一、完整的思想;二是连贯(Coherence),句子各部分之间有清楚而合理的联系;三是简洁(Conciseness),句子中不应该有不必要的词;四 是强调(Emphasis),重要的意思都应该在表达时予以强调;五是多样(Variety),要求写作者使用多样化的句型。 中国大学生在写作句子时容易出现的失误有以下两种:一是句子缺乏连贯,代词指代不清楚,修饰语和被修饰语的关系不明确,在人称、数、时态、语态或语气上造成混乱。二是句型缺少变化,不会把短句、长句、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圆周句、松散句交错使用,也不会使用一些问句、祈使句或感叹句,通常是把几个长短相同、结构相似的句子连在一起,显得非常单调。 在句子结构上,英语是形合型(Hypotaxis)语言,句子要以主谓结构为主干,以谓语动词为中心通过大量反映形式关系的动词不定式、分词、介词、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把句子其他成分搭配起来,说话人想强

调什么,就开门见山地说出来,如态度、观点、结论等,然后再把理由、事实、条件、原因、例证等一步步交代,形成一个头短尾长的排列。 汉语则属于意合型(Parataxis)语言,人的思维和句子语序是自然合拍的,句子的语序基本上反映了思想的过程,就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叙述,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按顺序先把条件、事实、理由等内容交代周到,最后下结论,说出重要信息。 在主语结构上,英语是主语凸显(Subject-prominent)语言,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都是主语优先,而汉语则是主题凸显(Topic-prominent)语言。英语的主语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的结构,汉语的主语几乎什么词都可以充当,原因是汉语的主语只是一个“话题”,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话题,名词性事物可以是话题,动词性、形容词性、数词性及表述情景事物的词语也可以是话题。 在语序排列上,英语五种基本句型的主干成分语序与汉语是一致 的:SV(主语+谓语),SVP(主语+动词+表语),SVO(主语+谓语+宾 语),SV.IO.DO(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SVOC(主语+谓语+宾语+补语)。掌握这个规律对中国学生写作英语句子提供了便利条件。 英汉句型在语序排列上的差异表现在修饰语的前置与后置以及多重修饰语在句中的配列次序。英语修饰语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汉语的修饰语一般都需要前置,英语的后置可能性便利了句子的扩展,汉语的前置倾向限制了句子的长度。 定语修饰语的位置:英语中只有单个的形容词、名词、分词或数词等作定语时放在中心词的前面,复杂的定语都需要放在中心词之后,甚至有

浅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近年来,大学英语的教学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期望越来越迫切。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进程,主要表现为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大学生英语口语和文学阅读能力不高;英语教师自身的问题等等。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学问题的出现,找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大学整体英语素质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同时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也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然而,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英语素养和能力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英语教学费时低效,学生口语能力和文学阅读能力差,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导致的结果就是学校整体英语水平不高,学生整体英语素养差,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差。与社会的需求相比,我国大学的英语教学急需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找出解决策略。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英语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大学英语教学方式传统单一造成两个不良后果,一是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产生厌学情绪;二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加重教师的负担。 从大一开始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刚入学的大学生充满着憧憬和激情,希望自己能在大学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的锻炼。在英语学习上更是希望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能与外国人进行沟通交流。然而,实际情况是所有的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必须在两年时间内学完大学英语的课程,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仍然讲单词,分析句式,朗读课本,这种强烈的反差导致大学生一开始就对英语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自然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师的教学压力大、任务重,教学过程中的说、写、读都是教师一个人在做,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还忽视了师生的互动,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缺失。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仍是教师在上面讲,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听,有时候教师会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也仅限于做课件,变化不大,收到的实际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这些工作都要教师一个人在课上完成。在课堂上,师生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新课改对教师角色扮演的新要求,新课改要求教师把重心转移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来。首先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知识传输的倾向,原先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是灌输-训练,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控制着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这些就导致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缺失。 2、大学生英语口语和文学阅读能力不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更是需要既懂商务又能熟练应用英语的人才,很多企业和行业在招聘时除了对应聘者要求业务能力高,取得英语四六级证书外,还要求应聘者能够熟练地用英语进行表达和沟通。然而,大学生们从中学到大学,英语考试只考笔试,从不重视英语口语的学习,因为考试对于英语口语没有硬性要求,练不练口语对学校的升学没有什么影响,因此,从学校的角度就忽视了英语口语教育这一环,学生学了几年英语之后,还是不会张嘴说英语,仍然缺乏使用英语的口头交际能力。 3、教师自身的原因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不愿意做出改变,这也是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闷

_好人难寻_的功能文体学分析_杜丽霞

语 言理论研究 odern chineseM 2007.12 一、引言 功能文体学是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的文体学理论(韩礼德,2005:9)。韩礼德的功能文体学理论强调语言功能与文学研究文体之间的相关性问题。他主张利用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语言中的体现来剖析文本。1969年,韩礼德在意大利召开的“文学文体讨论会”(Symposium on Literary Style)上宣读了《语言功能与文学文体》(Language Functions and LiteraryStyle)(Halliday,1973)一文,至此功能文体学诞生。在这篇文章中,韩礼德利用体现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对戈尔丁(Golding)的小说《继承者》(The Inheritors)进行了文体分析,并成为典范。在三大系统中,人际功能中的语气和情态系统、语篇功能中的主位结构在文本分析中也同样起了很大作用。国内学者任绍曾对密勒(N.Mailer)《夜幕下的军队》(The Armies of the Night)和毛姆(S.Mangham)《午餐》(The Luncheon)等文学著作做过研究。翻阅近年来有关功能文体学的论文我们发现,从上世纪末至今,功能文体学研究的成就显著,但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即盲目注重语言形式三大功能的分析而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在主题层面的社会意义,把语篇中的语言特征与风格看作是孤立的现象。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利用功能文体学的理论分析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的代表作《好人难寻》(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希望再次验证功能文体学在文学分析中的重要贡献,同时也希望换一个新角度,重新解读这部经典短篇小说。 二、功能文体学的三大元功能 “功能思想”是韩礼德文体学理论的核心。正是功能思想把语言形式和情境语境联系起来,并通过分析三大功能来解释语言结构。功能语言学把语言的功能归纳为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三大元功能分别由以下三大系统体现:及物性系统、语气和情态系统及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与语言的三大元功能相对应,韩礼德概括出情景语境的三个组成部分:语场(field ofdiscourse)、语旨(tenor of discourse)和语式(mode ofdiscourse)。受情景语境的三个组成部分制约,语篇被看作是由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组成的语义单位。本文主要从语境及三大意义的角度来分析小说《好人难寻》。 (一)小说的情景语境 语场:对话发生在一个刚从美国联邦监狱中越狱的歹徒和一位南方普通祖母之间,祖母希望通过对话挽救一家人。 语旨:对话的双方社会地位悬殊:一个是高贵优雅的老妇人;一个是处在社会下层的逃犯。但老妇人的生命掌握在逃犯手中。歹徒并没有明确的交谈目的,而祖母希望唤起歹徒的良知,不要杀人灭口。 语式:对话以口语形式进行,并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发展。(二)概念意义中的经验意义及其表现形式—及物性系统在功能语言学中,韩礼德认为及物性(Transitivity)由六大过程组成,分别是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为了便于分析,笔者把祖母和The Misfit之间的情节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物质过程、心理过程、行为过程的句子数量参见下表。其中六大过程中的言语过程描写最多,其分析将放在人际意义中详细讨论,另外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并没有出现,笔者暂不予以考虑。 物质过程 行为过程心理过程祖母 2 7 7The Misfit 6 4 0 从总体上看,The Misfit手里有枪,在整个事件中占主动,他可以在他的两个帮凶的配合下为所欲为。The Misfit非常明白自己占据主宰的地位。因此,即使拿着枪,他也可以非常随意地做其他动作,这就使得及物性系统中的物质过程占大多数,而行为过程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内心世界的体现。与The Misfit 相反,作者在描写祖母的表现时主要用了心理过程,其次才是行为过程,她很少做出带有目的性并对别人产生影响的动作。具体来说,祖母和The Misfit之间的情节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偶遇到她的儿子和孙子被带到树林里杀掉;第二部分是她的儿媳和另外两个孩子被枪杀;最后一部分是祖母被杀。 第一部分:祖母在回忆起The Misfit 的真实身份之后,She scrambled to her feet and stood staring。这一个本能行为表现了祖母的震惊,而这个歹徒似乎并不在意被人认出:The man said smiling lightly as if he were pleasedin spite of himself to be known。从这一行为过程中,可以看出歹徒在逍遥法外之后,仍旧蔑视法律、胆大妄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嘲弄了美国的法律制度,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一个自恃法律制度非常完备的社会,法律制度在美国人心目中到底占多重地位?在The Misfit向祖母一家摊牌之后,祖母在这一部分中的唯一一个物质过程的动作,充分体现了她的无助:The grandmother said and removed a cleanhandkerchief from her cuff and began to slap at hereyes with it。手无缚鸡之力的祖母只能拿出手绢来拭眼泪。 《好人难寻》的功能文体学分析 □杜丽霞

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几点总结

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几点总结 应用文写作是英语语言在各种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写作运用, 实用英语种类繁多,用途各异,篇幅有长有短,内容既有严肃而正式的各种证明材料、证书,也有各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自传简历,卡片英语,书信,日记以及论文写作知识等。教学过程中既涉及到语言知识,也涵盖了社会和文化知识。 1. 应用文写作原则 实用英语写作和普通英语写作一样,要求表达清晰而完整的思想,而不同于造句、改错、单句翻译。因此,仅仅具备一般语言知识还是不够的,实用英语写作除了掌握语言知识外,还要注意思想内容、题材选择、逻辑条理、书写格式等方面的知识。 在语言方面,应当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思想表述的准确性、生动鲜明性以及趣味性;在思想内容方面努力做到言之有物、观点清楚、条理分明。要注意大量地进行摹拟练习。必须牢记某些固定短语,更要熟练掌握缩略语。 实用英语写作要求写作者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都应当仔细琢磨,反复推敲。要写好英语应用文,首先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包括掌握常用词汇和基本语法;其次要多读英语应用文典范文章。如果说英语口语的提高取决于听力,那么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则取决于阅读能力。写作者要大量阅读,并把听与说,读与写有机结合在一起。某些常用客套语、固定词组、常用缩略语要背诵、烂熟于心。对英语电报、电传的参考用语 也要死记硬背。最后,掌握实用英语写作的基本方法,是按固定格式模仿练习,相应改变人名、地名、日期、单位等。可以说,这是应用文写作的捷径。英语实用写作的大忌是先写中文,然后逐字译成英文。这样写出的文章必定十分生硬。实用英语文章的写作,应当用英文进行思考,用英语进行构思、排列、设计段落。尤其不应生造不合英语习惯的句子。这样做,自以为得计,其实效果适得其反。在实际交往中,西方人与中国人有不少差异,实用英语写作的作者要更有效地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比如中国人一般不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而是等客人走后才拆开礼品,西方人则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并赞不绝口,使客人高兴。中国人在邀请赴宴的请柬上写个“谢”字,人家就知道你不来,这叫“谢绝”。如果在请柬上写上“忝陪末座”,人家就会恭候大驾。这与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要专门回信,表示接受或婉拒。现代中国人一般不发回贴。以上是英语实用写作中的基本指导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写作者还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即了解并掌握英语应用文写作的一些要求与步骤。 2.应用文写作过程中学生易犯的错误及对策 问题一: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对应用文的格式引起足够的重视,或由于缺乏平时的训练,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格式混乱,不符合英文习惯。例如把日期写在信函的右下角,并按照汉语习惯写成年,月,日的格式;把称呼直接写成了单位名称;写地址时总是按照汉语习惯由大到小排列等。在平时作文练习中还发现许多学生存在着字迹潦草,书面凌乱,乱涂乱改,不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及标点符号乱用等不良习惯。

英语文体学

Unit 5 Formal vs Informal Language 英教0901班董宜之程雅洁田冬雪

Contents 5.1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of language 5.2 Degrees of formality 5.3 Functional tenor and degrees of formality 5.4 Martin Joo’s Classification 5.5 Speech situation and formality 5.6 Formality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5.7 Sets of co-occurring features 5.8 Involved vs informational texts 5.9 Tenors, field, and mode

5.1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of language 1.Functions of language: ●the ideational / referential function ●the interpersonal / social / expressive function ●the textual function 2. Tenors of discour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cipants in the situation, their roles and status. The participant relations that determine the tenor of discourse range through varying degrees of permanence.

英语文体学简介

英语文体学简介: 文体学首先来自于古代的修辞学,来自于亚里斯多得的修辞论。现代文体学创始人是法国文体学家巴特利(索绪尔的学生),文体学的性质是一门结合文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适宜于对文学和语言学很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的一门课程。简单地说,文体学就是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去阐释文学内容和写作风格的一门学科。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和写作技巧。同时,激发学生开展批评性阅读,尝试建立自己的见解。 申丹西方文体学的研究可上溯到古希腊、罗马的修辞学研究,早在公元100年就出现了德米特里厄斯的《论文体》这样集中探讨文体问题的论著。但在20世纪之前,对文体地讨论一般不外乎主观印象式的评论,而且通常出现在修辞学研究、文学研究或语法分析之中,文体研究没有自己相对的地位。20世纪初以来,在采用现代语言方法之后,文体分析方法摆脱了传统印象式直觉分析的局限,逐渐深入和系统化、科学化。欧洲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较有影响的独立学科,与语言学相结合的文体学也逐渐成为一门具有一定独立地位的交叉学科。 现代文体学创始人是法国文体学家巴依(Bally,1865-1974)(索绪尔的学生),他借用索绪尔的结构主要语言学反思传统修辞学,力图将文体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建立起来,使文体分析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巴依的研究对象是口语体的文体。他认为一个人说话时除了客观地表达思想外,还常常带有各种感情色彩。文体学的任务是探讨表达这些感情特征的种种语言手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由此入手,分析语言的整个表达方式系统。虽然巴依没有特别关注文学文本,但他们的普通文体学对于文学文体学的形成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稍晚于巴依的德国文体学家斯皮泽(Spitzer, 1887-1960)被普遍尊为文学文体学之父,斯皮泽的研究对象不是口语,而是文学作品。斯皮泽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语言上,因此他详细分析具体语言细节所产生的效果,从而有别于传统印象式批评。此外,他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析长篇小说的被称为“语文圈”的研究方法,即寻找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偏离常规的语言特征。然后,对其作出作者心理根源上的解释,接着再回到作品细节中,通过考察相关因素予以证实或修正。受到德国学术思想的影响,斯皮泽将文体学视为连接语言学与文学史的桥梁,旨在通过文体特征的研究来考察作者心灵以及民族文化和思想澶变的历史。 50年代末以前,文体学的发展势头较为弱小,而且主要是欧洲大陆展开(在英美盛行为新批评)。俄国的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和法国的结构至于等均对文体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英美,随着新批评定逐渐衰落,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语言学理论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性。1958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召开了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文体学研讨”(参见Sebeok, 1960),这是文体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这次会议上,雅各部森宣称“。。。倘若一位语言学家对语言的诗学功能不闻不问,或一位文学研究者对语言学问题不予关心,对语言学方法也一窍不通,他们就显然过时落伍了。”(Jakobson, 1960:377)就英美来说,这个研讨会标致着文体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大诞生;就西方来说,它标志着文体学研究的全面开展并即将进入兴盛时期。 60-70年代:现代文体学的兴盛时期 在60和70年代,西方科学主要思潮盛行,语言学和结主义蓬勃发展,带动了文体学的发展。现代文体学的兴盛,表现在流派纷呈,如:“形式文体学”、“功能文体学”、“话语文体学”、“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文学文体学”、“语言学文体学”。这六种流派的区分是建立在两种不同的标准之上的。“形式文体学”、“功能文体学”、“话语文体学”的区分,依据的是文体学家所采用的语言学模式。文体学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体的学科,在某种意义上,它与语言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极为密切的寄生关系,新的语言学理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