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压铸铝合金铸造性能的冶金因素

决定压铸铝合金铸造性能的冶金因素--2006-8-8

潘宪曾西安710082

结晶(凝固)范围(液相线与固相线之间隔)常常被压铸工作者或其它专业人员视为合金相对铸造性能的尺度。一般认为宽结晶范围的合金铸造性能差,但这可能是一种不全面的结论,后面将对此加以说明,首先在表1中介绍了重要的压铸铝合金。

1、结晶范围与冷却曲线形状

现将表1所列合金的结晶范围(有时也称熔化范围)介绍于表2(表中数值是近似值和经验值)

表1中合金的典型化学成份,如果有的元素对结晶范围影响很大,且接近元素含量的极限,这就会扩大结晶范围,在表2中以最大允许范围标出。

有时压铸专业人员利用A1-Si二元状态图(图1)来解释A380和383(GD -A1Si9和GD-AlSi10Cu2)如表2中的第4排。二元状态图不能充分描述这些多元系合金,所以运用这种二元状态图会误导的。

图1 Al-Si二元状态图图2 压铸铝合金冷却曲线形状那么,合金的结晶范围对压铸人员有什么意义呢?是相对铸造性能的指标(尺度)吗?事实上结晶范围,根本不能独自作为铸造性能的指标或衡量的尺度。冷却曲线及其形状和结晶时所释放的热量才是重要的,这两者决定了铝合金的铸造性能。

图2中有表1所列合金的冷却曲线。对照后完全可以看出这些合金冷却曲线的特征区别,特别是GD-A l Mg8的冷却曲线,其特征是该合金冷却时,随着固相分数的增加,温度也不断下降,一旦固相分数达到40%以上时,就形成邻接的网状固相组织。这些固相的强度不足以克服收缩时模具的阻力,特别存在热节时,铸件于后续的凝固阶段易产生裂纹或者在凝固终结时产生开裂,这种凝固形式的合金称之为热裂敏感合金,如A1-Cu,Al-Zn系合金也是一样,这类合金是难于铸造的合金,但引起铸造难度的不但是单独的宽结晶范围,而且是宽结晶范围与凝固阶段冷却曲线特征相结合。

对于GD-A l Mg8这类合金,最好用于小零件,形状简单的零件。大而模具阻碍收缩的零件是很难铸的。一个比较简单而可避免裂纹的办法是模温要均匀且高,铸件留模时间短,在较高温度下推出铸件。

比较GD-A l Mg8-5,GD-A l Si9Cu3。可知冷却曲线形状完全不一样,虽然它们的结晶范围相差不是很大(前者近103℃,后者近75℃)。A l-Si合金结晶是等温的,亦即在共晶转变温度,对GD-A l Si9Cu3近574℃。一段时间以后温度便再次下降,固相已完全形成,只有低熔点相还保持液态(此处为CuA l2),合金已具有足够的强度,可承受由于型腔作用而产生的收缩应力,直至凝固结束。

过共晶合金GD-ASi17Cu4具有更宽的结晶范围150℃。它的冷却曲线在图2中,像亚共晶和近共晶A l-Si合金,它具有更多的等温结晶产物,合金具有长时间共晶转变点时,这种合金是不热裂敏感的。是宽结晶范围难于铸造规则的例外。

2、等温结晶分数的作用。

合金

液相点

共晶点

固相点

等温结晶

分数%

结晶型

J/g

A360 GD-AlSi10Mg 596 577 557 ~75 526

A380 GD-AlSi9Cu3 593 574 521 ~70 500

383 GD-AlSi10Cu2 588 574 521 ~75 530

384 GD-AlSi11Cu4 582 574 521 ~90 540

B390 GD-AlSi17Cu4 649 566 507 ~90 616

A413 GD-AlSi12Cu 582 577 577 ~95 563

518 GD-AlMg8 621 538 0 391 表3介绍了一些铝合金凝固时的物理性能。等温结晶分数对决定压铸参数具有重大意义,特别对设计浇注系统。

纯金属或纯共晶合金是100%等温结晶(凝固),凝固是从型腔壁开

图3 100%等温结晶的合金其缩孔图4 有结晶范围合金铸件中缩

(松)在铸件中的分布孔(松)的分布

始逐渐向铸件中心进行。具有这样凝固模式的铸件具有很致密和很厚的铸皮。如果产生缩孔或缩松则存在于铸件断面的热中心(图3),这些铸件十分耐气密性。

另一方面,一些合金凝固时,从首先的全液态通过糊状进行(不断增加初晶铝的分数)。糊状(海棉状)凝固延续到整个断面,这类合金凝固后具有一层有限厚度的致密层(0.5—1 mm),而整个断面有大量的缩松(见图4),所以这种合金,铸造耐气密性零件十分困难。

具有高等温结晶分数的合金,需要短的充型时间和短的增压建压时间,不能迟后,否则会扩大早期凝固而不能最大限度压缩所包裹的孔眼,快速充型可以

利用增加金属液流速来达到。此时内浇口尺寸要大一些,这样也有助于对金属施压。

3、潜热的影响。

表3中最后一排的数值是一些合金的潜热或结晶热,这些热量是凝固时释放的,可以看出与硅含量有直接关系,硅含量越高潜热越大。

表4列出一些元素的熔化或结晶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潜热),铝合金的潜热可初略地按照混合物的原则,用各无素潜热之和计算。

Al 305

Si 1810

Fe 247

Cu 212

Mg 360

Zn 100

图5表示硅含量对压铸铝合金流动性的影响,所谓流动性就是金属流在型腔内流动至其停止前的所流过的距离,所以也就有人定义为“流动寿命”。合金的流动性与其潜热有直接关系。模具要带走的热量越多则金属流动就越长。流动性对模具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模具排气槽和滑动零件间隙(活动型芯、滑块等),以及合模要严密,以免金属流串入和飞溅。

图5 硅含量与流动性的关系

图6 结晶潜热与凝固时合金中的固相分数

图6示出各种铝合金凝固时释放的结晶潜热和凝固金属中的固相分数。

过共晶GD-A l Si17Cu4,在热量释放时第1阶段析出初晶硅(几乎是纯硅),大量的热量被释放(约116J/g),这时才有6.5%的合金凝固,约为GD-A l Si9Cu 3合金,同样凝固量所释放出热量的5倍,说明这样的事实,即过共晶GD-A l Si 17Cu4是所有常用铝合金中流动性最好者之一。

虽然这些热量改善了流动性,但必须通过模具散发出去,如果模具设计时不注意,特别是设计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时欠考虑,就会导致热区产生并延长铸造循环时间,还会影响模具寿命。

过共晶铝合金和近共晶、亚共晶铝合金一样具有高的等温结晶分数,所以需要短的充型时间和在充型结束应快速增压,避免过早凝固和得到最大的压实(孔隙),内浇口必须使金属充填型腔速度快,但又不产生有损模具的内浇口速度,还要避免金属流直冲型腔薄弱处。

模具冷却系统设计时要考虑过共晶铝合金比近、亚共晶铝合金凝固时要多散发25%的热量。如果不加强冷却,则相同模具就需要较长的冷却时间(至少长25%)无疑要延长循环时间,降低生产率。但简单地增加冷却通道水流量也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因为存在一种在这一期间,没有凝固金属发生时,该处出现过度冷却的现象,所以冷却,一要合理布置,二要周期性进行,这对减少模具早

期裂纹十分重要,对一些模具薄弱处,尽量进行镶拼,以便这些地方受热损伤后可以更换。

4、显微组织的影响。

众所周知,压铸件表面有一层致密层,这一层都是细晶粒的,所以这层铸皮其强度和耐气密性都好,根据这个理由应尽量不加工或少加工(加工深度应最小)。

过共晶铝硅合金GD-A l Si17Cu4由于有初晶硅析出,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但压铸时,铸件表层细晶粒致密层,系贫初晶硅区,(通常在深度0.4mm以下才出现初晶硅),为了获得耐磨性,应将表层除去,一般为0.5mm。贫初晶硅区当凝固对着热模壁进行,会变薄,所以有时在一些区域如气缸的芯子用较高的模温。

5、总结:

压铸铝合金有一些冶金方面的区别,在压铸件设计,压铸模设计时需加注意。

(1)宽结晶范围并具有像GD-A l Mg8那样形状的冷却曲线的合金,最好做一些简单而小的零件,一般模具温度要高,铸件留模时间短,推出温度高。

(2)等温结晶分数大的合金如GD-A l Si12Cu,GD-A l Si11Cu4需要较短的充型时间和短的增压建压时间。

(3)高硅铝合金的结晶潜热大,流动性好,模具排气槽和滑动零部间隙要小。

(4)潜热大的合金,需注意模具冷却,周期性冷却可降低总的循环时间和延长模具寿命,模具的薄弱部分最好做成镶块,以便更换。

(5)过共晶铝硅合金GD-A l Si17Cu4铸件要求耐磨的表面,要除铸皮才能呈现富初晶硅的耐磨表面,因此铸件需加工处余量要较普通合金铸件稍大(一般为0.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