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北亚国际关系

论东北亚国际关系
论东北亚国际关系

浅析东北亚国际关系

【摘要】

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多边协调机制的发展正预示着政治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但是东北亚政治与安全形势相对平稳的背后,依旧呈现出流动化的特征蕴含着重大战略变化的可能。日本和韩国在外交与安全战略上的调整客观上削弱了中国的战略环境基础中国的战略回旋空间正在被压缩。中国需要有心态上的调整和可行的预警方案,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与对应体制。

【关键词】东北亚国际关系中国蒙古美国

东北亚和谐区域的构建和区域合作的发展、地区政治互信与依赖关系的建立不仅取决于各国政府的相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各国人民的相互认识和理解如何深化,能否做到“增信释疑”。认真对待历史问题、消除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是促进各国政治对话与合作、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只有在国民层面上的相互认识和理解达到新的高度,才有可能推动各国政府建立和发展友好的合作关系,在构建东北亚和谐区域方面加强协调与合作,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及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

东北亚,是指亚洲的东北部地区,按地理位置的分布,包括俄罗斯联邦的东部地区(滨海边疆区,萨哈林岛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东北、华北地区,日本国的北部与西北部,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蒙古国。即是整个环亚太平洋地区。广义的陆地面积有1600多万平方公里,占亚洲总面积的40%以上,,有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五国全境和俄罗斯远东沿海。

东北亚国际关系之蒙古

蒙古,在国际舞台上一想默默无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具有重要性。

蒙古是一个高原内陆国家,其领土完全被中国和俄罗斯所包围,人们经常以“蒙古是中俄之间的一个楔子”来形容蒙古语中俄两国的位置关系特征。从地缘战略角度来看,一个国家所拥有的邻国数量与质量,将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战略安全环境。一般而言,邻国的数量多,则国际关系复杂,反之则能避免复杂的周边安全环境。不过,邻国数量少,夜壶带来周边关系缺乏选择性的不足。蒙古邻国数量虽少,但情况特殊,完全被中俄两国过封闭,而且两个邻国不仅是地理大国,还是国际战略格局地位举足轻重的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从国力对比看,俄罗斯与中国是两个世界级的战略大国,蒙古的国力远非能同任何一个邻国相比,蒙古语两大邻国国力对比悬殊。形成“两强夹一弱”的真挚地缘态势。蒙古的国家安全处在受两大国钳制的环境中,其战略环境和安全态势基本由中俄两国决定,因此,蒙古安全与中国与俄罗斯直接相关另一方面,作为两个强国之间的缓冲,蒙古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环境也有重大影响。蒙古作为中俄之间的巨大化结合部,地缘环境的特殊性决定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是亚欧大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价值的国家。

各个大国在蒙古都有自己的战略构想。多年以来,美国一直努力将其势力范围渗透在中俄两国邻国之间保持平衡的蒙古国。冷战后,美国对蒙古的外交政策,即以第三方力量介入蒙古事务之中,利用蒙古平衡中俄两国力量。而蒙古在保持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努力保持“均衡政策”的同时,也提出了“第三邻国”战略。对美国来说,蒙古的价值在于它的战略地位,是出于21世纪在东北亚地区争夺战略优势,有效制衡对手的战略考虑。从美国的全球战略看,为了实现“单极世界”的构想,他在欧洲利用北约进行东扩,想中亚渗透;在亚洲利用美日韩军事同盟压缩主张“世界多极化”的中俄两国战略空间,已形成对中俄两国的战略优势,防止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和抑制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蒙古所处的地缘政治因素恰好符合美国的战略需求。美国一旦控制了蒙古就等于在中哥两国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形成“北抑俄罗斯,南遏中国”的战略态势,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对中国来说,蒙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蒙古位于中国的正北方,两国共有4600公里的边境线,保证中国北部的和平与安全是中蒙两国的战略考虑。如果军队从中蒙边境南下,没有任何天然屏障。中国必须警惕美日对蒙古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大力渗透和防止美日利用蒙古在东北亚地区的特殊地

理位置打蒙古牌,即防止蒙古成为美日两国监视中国、制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向纵深发展的桥头堡。警惕泛蒙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加强中蒙政治、经济合作,使中蒙关系健康发展。

东北亚国际关系之美国

美国对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研究美国的东北亚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美国东北亚政策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同时也有很强的“继承性”,对于我们研究美国当今的“东北亚区域国际关系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美国不同阶段的东北亚政策,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第一个阶段:在传统东方秩序——“华夷秩序”衰落时期的政策(1784-1894)。即从“中国皇后号”首航中国广州至中日甲午战争前后。此时政策内容不明确,也不详尽,处于摸索阶段,表现为:用有限的国家力量帮助私人商业势力获取贸易机会。不过这个时期在东北亚的利益毕竟没有构成美国国家利益的重心,不能成为其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所以很少得到国家力量的倾力支持。在政策制订的依据、机制方面也非常粗糙、不规范,有时显得有些混乱;从国家层面的政策目标认定、手段选择等方面都比较保守、谨慎。第二阶段:在“华夷秩序”崩溃时期的政策(1894-1903)。即从中日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爆发前。随着实力增强及在东北亚的利益增加,美国的政策也逐渐明晰,试图在区域国际政治中发挥重要影响,最后形成“门户开放”政策。虽然还是优先考量经济利益,但已经开始重视政治问题,注意营造符合美国利益的东北亚政治格局。但是,在内战和重建之后,急剧膨胀的空间再次吸收了美国国力增长的冲击波,在东北亚的国际事件中,美国都表现出积极参与、试图主导,但又力不从心的势态。第三阶段:在东北亚格局大调整时期的政策(1904-1914)。即从日俄战争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此间美国政策由挺日、拒俄、建立均势,到制日、抗日,再到向日本妥协。对日关系成为了美国东北亚政策的核心问题。自中日甲午战后,日本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国际力量,开始参与到东北亚的国际博弈的大棋局中来。在20世纪初的东北亚国际争端中,以日本为主动力的中、日、俄关系成为了主

旋律。在日、俄争夺中,美国的政策表现为:小心地建构“均势”,竭力阻止该区域中“超强国家”脱颖而出。

东北亚国际关系之中国

中国处在特定的空间里面,东亚大陆的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本身不在于你是不是能够自觉的从地缘政治的思维来考虑问题,但是本身制约了国家的兴衰,本书着眼于未来,未来以中国为主体,用地缘政治学分析中国的地缘政治,中国的历史其实就在地缘政治学的的约束之下、制衡之下,在这个结构里面出现兴衰,现在大陆和台湾中间有一个海峡,朝鲜38度线,越南是17度线,实际上都是二战结束之后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结果,现在我们还处在这个后果里头。中国处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之下,实际上也有自己的地缘政治思维,受到他国地缘政治的影响,包括海峡两岸的现状,朝鲜的现状。

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它的实力增长,再一个对自己国家民族地位的自觉。鸦片战争前后,那时候中国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后面第二次大战,中国融入苏东的阵营,这种依附形式的发展,再光荣的独立自主,改革开放这么一个历程。

以意识形态看国与国之间的国家,文革时说,中国和阿尔巴尼亚“天涯若比邻”,把人与人的朋友关系比喻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种比喻其实不恰当的,国家的关系不是个人的关系,中世纪基督教时代,认为个人的道德可以推广到国家,马蒂亚说个人的道德不是国家的道德,国家有国家的理性,不是个人的理性,修身是一回事,治国是另外一回事。

全球化时代,以往我们闭关自守的时代不见了,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必须有全球的战略眼光,要考虑到全球化格局的变化,这种国际知识,过去好像是专门的知识,专家的知识,但是在现在,变成了每一个知识分子必备的知识,没有这个知识,很难涉足于一些公共领域的重大问题。这也是现在社会里,公共知识分子的一个悖论,你想涉猎公共性问题,但是他需要你具备一些专业化的知识,这个和19世纪左拉满足一些道德上的控诉有关系,但是现在这个时代,

全球社会不断分化演变,你必须具备新的知识,比如有人批评中国和缅甸的国家关系,当然实际上中国现在变成了能源消费的大国,但是石油安全如果走马六甲海峡,就受到别人的控制,那个海峡很狭窄,但是通过缅甸,从印度洋输进阿拉伯的油气,就走陆路,这样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非常有保障,这些都需要从宏观的高度做出权衡的。

直到今天,中国仍然还是一个中国,当初中原文化是一个中国,它是一步一步的向外扩张,同时吸收周边的一些文化,现在中国仍然还是一个中国,这个中国的意思就是说,它不是一个地缘国家,它是一个大陆的中心国家及北边有俄国、东边有日本、南边有印度,还有周边无所不在的美国,它仍然处于包围之中,这种包围更多一种选择就是中国可能在军事上的选择,余地可能比较小一些,因为它牵一发而动全身。

东北亚国际关系 读书笔记

《地缘大战略》读书笔记 一、整体印象 这本书刚开始吸引我读的地方,在于作者将地缘政治与我国历史和周遭地理环境很好的联系在了一起,因为一直对史地都很感兴趣,自然也就在读的时候多了些思考。 在本书第一部分里,作者首先为我们梳理了地缘政治学的学术渊源与传承,自古以来,权力之争写满了整个人类的历史,政治也贯穿于人类历史生活的始终。作者认为这种权力的争夺起因在于“人类的社会性是战争的源头。”国与国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一样,也是守着权力的支配行动,国家具有与人一样的“动物性”。然而,地理的因素对于国家的影响不比其对人类的影响来得小。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限制了它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式,例如古希腊,濒临地中海的地理位置以及土地贫瘠的地理限制使得其成为了一个贸易发达的开放式国家,并且在文化和政治上处于高位,从而使希腊文明能成为欧洲文明之发起。 地缘政治学是诞生于俾斯麦执政之后的政治经济学术极为强盛的德国,因为地缘政治学本身便是一门大国的学问。二战后新的国际形势也使地缘政治学再次成为显学,如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需要从地缘政治学中学习一系列的理论知识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形势,以游刃于大国间的地缘政治之中。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正逐渐被卷入其中。作者再对国家军事战略要素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梳理之后,便从中国的历史说起,简单而富有创建地概述了中国国家形成的历史,并分析了中国地理位置上的的“四至”特点。紧接着,作者将眼光投向世界,逐一地对世界上的每个地区的地缘战略做了深刻剖析,为中国所面临之国际环境描绘了一副世界战略图。 二、具体感兴趣部分 由于这本书后面的主体内容比较丰富,我着重阅读的是有关东北亚的几部分,即东北亚的几个国家,中、朝、韩、日、俄,也许还有蒙古。之所以在东北亚的国际关系中较少关注蒙古,与其地理环境、历史传承密不可分,蒙古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只有两个邻国,加上地广人稀,没有成规模的工业,受困于此,只能

当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论文

美国俄罗斯战略的异同与相互关系 一、总述 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轰然倒塌,苏联成为昨日黄花,而美国一国独大,拥有世界上最强的经济军事科技力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际战略格局风云变幻,到当今之时,已形成一超多强之势,一超自然是美国,而多强则包括俄罗斯、中国、欧洲和日本等。要谈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一则离不开美国,二则绕不开俄罗斯。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美国、俄罗斯的战略关系异同与相互关系。 二、美国战略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其经济军事科技在世界上均拥有他国不可撼动的优势,美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百分之二十,美军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核武库,美国科技几乎在方方面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美国将继续保持这种优势。 正因为美国的这种独特的巨大的优势,导致其国家战略的独特性。而一个国家的国家战略又具有时代性,美国也是如此,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我们先来谈一谈美国国家战略的演变。在美国初建之时,美国推行的是“孤立主义”战略,通俗地讲就是经济上互通往来而政治上保持距离。到了十九末世纪二十世纪初,随着美国的发展与逐渐强大,其外交战略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从门罗的“门罗主义”到威尔逊的“文明扩展论”,再到罗斯福的“国际警察论”,美国逐步开始谋求世界霸权,这样导致了美国国际关系中的以权力为核心的现实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取代理想主义理论。二战后,国际格局经历大洗牌,美国正式确立其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巨大优势开始谋求世界霸权。而社会主义大国苏联成为其称霸路上最大绊脚石,因而美苏不可避免的进入冷战阶段。在这个阶段,美国国家战略的首要目标是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在冷战前期,美国的战略主要是杜鲁门的“遏制战略”、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和“尼克松主义”;而冷战后期,随着美苏之间的平衡被逐渐打破,优势逐渐向美国方面倾斜,美国的战略也逐渐变得富有侵略性,从卡特的“世界

北大国际关系考研真题答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真题——2016年政治学概论真题

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考试内容(育明考研课程中心)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陈老师解析: 1、本专业的报录比约在25:1—30:1(竞争比较激烈,每年的缺考率约在15%) 2、总成绩计算: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外语听力成绩(3分) 3、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想要进入北大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的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4、专业一(政治学概论)为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统考科目。 5、2015届考生并没有统一组织复试听力考试 育明教育北京分校致力于北京地区高校的考研考博专业课课程辅导,辅导学员人数及辅导成绩连续多年稳居第一。根植育明学校深厚的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复习参考书(育明考研资料) 专业一:政治学概论参考书 1.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政治学理论部分的核心参考书目,要重点掌握和记忆其中的政治学名词) 2.孙关宏《政治学概论》(用作补充政治学十五讲,尤其是政治合法性、政治发展等章节内容)(北大国关学院考研资料获取、复习方法经验可咨询陈老师扣扣:伍四七.零六叁。八六贰)。 3.海伍德《政治学》(主要在于辅助理解,外专业跨考的推荐先看本书打好基础) 4.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对于准备政治学概论大题非常重要,重点把握书中) 5.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与唐士其的西方政治思想史配合使用,重点掌握各种..) 6.潘维《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其中内容重在理解和记忆作者的.......) 7.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国际政治概论部分重要基础书目,推荐先看......) 8.陈岳《国际政治概论》(要重点记忆其中提到的国际政治学名词......) 9.李少军《国际政治概论》(与前两本书配合使用,重在补充前两本书的内容)专业名称招生人数 初试内容复试面试国际关系统考生 推免生①政治(100分)②英语(100分) ③政治学概论(150分)④国际关系史(150分)听力:全校统考(3分计入总分)面试:①进行自我介绍及相关问答②抽取专业试题,进行专业、学术相关问题问答(无准备时间) 2013年4人2014年5人2015年5人2013年7人2014年7人2015年6人

国际关系史论文

题目: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2级外国语学院英语十班赵莉雯 摘要:现当代国际关系复杂多变,造成各国关系的缓和跟紧张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根源还是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是国际政治的重要行为体,因此每个国家都会从自己的国家利益作为对外关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总是千方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本文将对中国与日本、美国的国家关系的变化等进行研究,进一步阐述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国家利益国际关系外交政策同盟 一、国家利益直接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这一呼吁得到了普遍的赞成,因为绝大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这场战争。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的和舰只的损失加速了美国的参战。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并没有参战,而是进行军工经济,从中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对之后的美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德国的潜艇战侵犯了美国的安全利益,从而加速了美国的参战。

2003年,美国伊拉克发动战争。当时美国政府提出了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消除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减少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促进伊拉克和周围地区的民主。其实国际上都清楚美国更主要的动机在于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伊拉克蕴藏石油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美国首先想通过在伊拉克建立亲美政权,然后控制伊拉克甚至中东的石油,促进美国军工的发展。以此获得经济利益。再次通过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起到威慑作用,达到其政治利益。二、国家利益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方针与原则: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2其中“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因为当时中国依附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而当时的国际关系是两极对峙,美国与苏联的对抗。因此美国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中国,并在经济上鼓励、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包围中国。但是20世纪70 年代,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在对华关系方面采取了一次额放宽措施。如: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行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20年的禁制美中贸易的法令等。

东北亚国际关系史

黑龙江问题与早期俄中关系已完成成绩:100.0分 1【单选题】美国是在()年获得加利福尼亚的。 ?A、1948 ?B、1884 ?C、1848 ?D、1984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2【单选题】美国获得加利福尼亚后继续向太平洋彼岸推进的前提是()。 ?A、俄国退出美洲殖民地的买卖 ?B、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C、俄国势力的衰退 ?D、新区域的经济引力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3【单选题】沙皇俄国是一个()国家。 ?A、农奴制 ?B、资本主义 ?C、共产主义 ?D、帝国主义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4【判断题】库页岛在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判断题】俄国和中国本来就一直接壤。()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俄国向中国东北的扩张与中俄《尼布楚条约》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在对俄外交策略上,立足于实力对比关系的君王是()。 ?A、雍正 ?B、乾隆 ?C、康熙 ?D、顺治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单选题】在中俄《尼布楚条约》之后,俄国在东北亚问题上的重心转向了()。 ?A、蒙古

?B、日本 ?C、韩国 ?D、朝鲜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单选题】清朝与俄国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是()。 ?A、《满洲里界约》 ?B、《中俄蒙协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尼布楚条约》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4【判断题】俄国人最先到达千岛群岛的时间早于欧洲人。()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俄国向千岛的扩张与日本北方领土问题已完成成绩:100.0分 1【单选题】以下哪个群体最先意识到俄国向日本推进的危害?() ?A、平民阶层 ?B、官僚阶层 ?C、精英阶层 ?D、青年学生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2【单选题】俄国在()的殖民活动引发了俄国宫廷关于东方政策的大讨论。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欧洲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3【单选题】以下哪个条约中规定,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为界?()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伊犁条约》 ?D、中俄《天津条约》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4【判断题】德川幕府在虾夷地区实行的政策与满清政府在东北实行的政策一致。()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东北亚日俄战争后的局势

日俄战争论文东北亚局势论文:摭谈东北亚日俄战争后的局 势 摘要: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统治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毫无正义可言。它不仅对日、俄两国,而且对世界历史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日俄战争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朝鲜和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俄日关系也由对立转为同盟。而英、美等垂涎这一地区的帝国主义国家也纠缠其中,使东北亚局势异于从前,美日矛盾代替原日俄矛盾,而英日原同盟关系则日益紧张,英国在二战期间最终退出东北亚地区的舞台。 关键词:日俄战争;帝国主义;东北亚局势 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东北亚国际关系的转折点之一。日俄战争后东北亚地区各主要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的态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日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不义之战,是交战双方站在对立的立场同时侵略中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争夺权利的战争。清政府理应采取行动收回失去的主权和保障人民的安全,但清政府却于1905年2月12日宣告“中立”:“朝廷轸念彼此均系友邦,应按局外中立之例办理。”[1]2484同日通告各国:“东三省疆土权利,两国无论胜负,仍归中国自主,两国均不得占据”;“东三省城池衙署,民命财产,两国均不得损伤”。但是,奉天当局订立“两国战地及中立

地条章”,为日俄在中国领土进行战争划出“指定战地”以“供两国战时之用”。 日本和俄国根本不尊重中国所显示的中立。日本在响应清政府的“中立”声明时,曾说它“毫无占领大清土地之意”,“必不敢有损害大清国主权之事”[1]2852。沙俄拒不承认已经撤退的辽河以西地带划在“战地”之外,并称“至东省疆土不得占据一节,目下不能谈论,应俟事后承前议续 商”[2]2855日、俄为了战争的需要,无视中国的领土主权。战争给战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盛京地区“陷于枪烟弹雨之中,死于炮林雷阵之上者数万生灵,血肉飞溅,产破家倾,父子兄弟哭于途,夫妇亲朋号于路,痛心疾首,惨不忍闻” ①“自旅顺迤北,直至(柳条)边墙内外,凡属俄、日大军经过处,大都因粮于民,菽黍高粱均被芟割以作马料,纵横千里,几同赤地”。②旅顺的工厂被炸毁,房屋被炸毁,就连寺庙也未能幸免。耕牛被抢走,粮食被抢光,流离失所的难民有几十万人。日、俄都强拉中国老百姓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双方当做“间谍”,惨遭杀害。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战争中大量中国东北地区平民遇难,这使得中国的有识之士进一步看到了清政府的无能,决心变法或革命。日俄战争6年之后,辛亥革命

中东国际关系

序号: 183 姓名:陶双雨学号:201251503110 奥巴马政府对中东政策的新调整奥巴马上台之后,奥巴马政府便积极展开了对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的较大幅度的调整,并开始实行。《青年参考》报特约撰稿中国中东学会理事杨鸿玺在其发表的一篇名为《奥巴马政府中东政策急转弯》中说,奥巴马转向很快。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在中东和谈问题上转向很快,对前任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和改变,将推动该问题作为改善与伊斯兰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关系的突破点。他指出:奥巴马政府的主要思路是推销“两国方案”奥巴马强调,实现巴以和平的“两国方案”是唯一出路。《环球时刊》杂志社社长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伟明发表了一篇名为《奥巴马政府的新中东政策》中说:奥巴马政府的新中东政策在当前美国内政、外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备受世人关注。尽管它还未最后成型,但已经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的新中东政策的特点是:强调多边合作;注重接触与对话;分头并进,全面解决,并体现在从伊拉克撤军、增兵阿富汗、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奥巴马政府颇重视中东问题,并有优先解决的强烈愿望,但同时,奥巴马政府的新中东政策有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 同时,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平与发展》编委、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钱文荣总结了奥巴马政府中东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方面: (1)政策的重点从伊拉克转到伊朗 布什政府中东政策的核心是首先解决伊拉克问题。奥巴马政府则将

其中东政策的重点转到了伊朗。当阐释奥巴马政府为何做此调整时,钱文荣则说是美国著名智库外交学会会长、前布什政府国务院政策计划司司长理查德.哈斯和美国前驻以色列大使马丁.英迪克在美国权威杂志《外交》今年第一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超越伊拉克”政策性十分强的文章所起的作用,并且这篇文章现已成为奥巴马政府新中东政策的基本蓝图。这篇文章阐述了两个观点,其一,便是布什政府成功的搞掉了德黑兰最大的威胁------塔利班和萨达姆政权,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为伊朗谋求地区优势地位打开了大门。文章提出第二个理由是伊朗正在加速浓缩铀的进程。其实,这第二个问题,不单单是核问题,其实是美伊关系问题。 (2)反恐的重点从伊拉克转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其实美国在中东问题上,无论是伊拉克还是阿富汗,都是泥潭,哪个也不好处理,奥巴马政府也深知此理,可是,之所以将反恐重点从伊拉克转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也属无奈。 (3)在推广西方民主方面,从强制手段转向“软实力” 布什政府2004年宣布“大中东计划”试图在阿拉伯世界强行推行美式明主,并试图把伊拉克建设成美式明主的样板,结果遭到阿拉伯国家的普遍反对,严重伤害了阿拉伯国家当权派和广大人民的感情,使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形象和威望因不得人心的伊拉克战争已经大大下降之后又进一步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奥巴马本人和他的新政府心中很清楚,要改善美国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在阿拉伯世界的形象,必须改变在阿拉伯世界推行明主的做法。的确,奥巴马在上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真题1999-2010

外交学院 历年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试题 (1999年~2010年) 说明: 1、从2003年起,每门专业课总分从100分调整到150分 2、从2004年起,《国际关系史》考查的时间范围调整为1945-2000年 3、从2004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 4.08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 2010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2)(150分) 一、名词解释(30分):中导条约、伊朗门事件、勃兰特委员会、日美安全条约、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 二、简答(40分):1、评析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成果、2、评析普京的“务实外交 三、论述(80分): 1、论述二战后美国军事战略演变的原因内容和影响(论述冷战时期美国各位总统的均势战略以影响) 2、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和结果。 政治学部分(90分) 一、名词解释(30分): 1.民族主义 2.非政府组织 3.政治决策 4.政治信念 5.政治沟通 二、简答题(30分)1.简述政府与政党、政府与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区别 2.简述政治冲突发生的原因。 三、论述题(30分)从政治发展的内容上,论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发展的成果和不足。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60分)| 一、名词解释(20分): 1. 托马斯.阿奎那 2. 国际社会说3. 霍布斯文化4. 无政府性 二、简答题(15分): 简述多边主义的定义与含义。 三、论述题(25分): 试论摩根索与沃尔兹的权力政治观的异同。 ---------------------------------------------------------------------------- 2009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2) (一)、名词解释(8分/个)--40分 1、诺维科夫报告 2、哈尔斯坦主义 3、《洛美协定》 4、中东“六五”战争 5、东盟 (二)、简答(20分/个)--40分 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原因及意义 2、战后国际核裁军的重大成果 (三)、论述(40分+30分/个)--70分 1、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演变 2、戴高乐主义的表现及其意义 2009政治学部分(90分) 一、名词解释(30分) 1.政治关系 2.政治沟通 3.政治参与

东北亚国际关系史期末考试2017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有关中国研制核武器进程的文献,我们能利用的不包括以下哪项?()(1.0分) 1.0分 A、《彭德怀年谱》 B、《聂荣臻年谱》 C、《刘少奇年谱》 D、《周恩来年谱》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 从中国全局的角度上看,提出应该要求中国承认日本在南满州和东内蒙古特殊地位的人是()。(1.0分) 1.0分 A、掘川五夫 B、加藤高明 C、山县有朋 D、田中义一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原敬内阁时期的对外政策被称为()。(1.0分) 1.0分 A、对朝协调

B、对俄协调 C、对中协调 D、对美协调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 日本出兵东西伯利亚,最便捷的进军路线是利用()进入。(1.0分) 0.0分 A、南满铁路 B、西伯利亚铁路 C、贝阿铁路 D、中东铁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5 美国想通过向西伯利亚铁路提供()的方式来影响中东铁路。(1.0分) 1.0分 A、资金援助 B、贸易往来 C、技术援助 D、政治支持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在《江华条约》之后,日本最早是在()建立了特别居留地。(1.0分) 1.0分 A、平壤 B、釜山 C、汉城 D、仁川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美国放弃使用特种部队和常规武器对中国进行军事破坏行动的构想,是因为()。(1.0分) 1.0分 A、人力资源消耗大 B、美国国会的反对 C、中国在这些方面的防御十分有效 D、这些措施只能起到暂时性的破坏作用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苏联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在外交谈判中是()打响了第一枪。(1.0分) 1.0分 A、英国人 B、朝鲜人 C、日本人 D、德国人

试析后金建立前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秩序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B1sx09)。 作者简介:王臻,延边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研究方向:朝鲜史。 ① 《明太祖实录》卷51,洪武三年四月己巳。 ② 《明太祖实录》卷199,洪武二十三年正月甲申。 ③ 《明宣宗实录》卷84,宣德六年十一月乙亥。 ④ 《明神宗实录》卷444,万历三十六年三月丁酉。 ⑤ 《明神宗实录》卷450,万历三十六年九月辛卯。 试析后金建立前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秩序 王 臻 (延边大学历史系,吉林延边133002) 摘要:明朝后期周边形势严峻,既有来自蒙古的威胁,又要防范女真人的发展。建州女真部在其首领努尔哈赤领导下,同明朝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斗争。朝鲜既要维持与明王朝的传统封贡关系,又需对建州女真部心存戒备。总之,后金建立前,伴随着建州女真部的迅速崛起,东北亚地区政治秩序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明朝;建州女真部;朝鲜;东北亚局势;变化 中图分类号:D8291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9)10-0136-03 历史上,东北亚各个国家和政权之间为争夺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在东北亚地区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斗争。 16世纪末期,随着建州女真人在明朝东北边疆的迅速崛 起,东北亚地区的政治态势在悄悄发生着变动。 一、明朝后期在东北亚地区的尴尬地位 16世纪中后期,作为中国大陆正统皇权的朱明王朝已经由强盛转向衰落,其作为东北亚地区上国的地位也产生了动摇。已到暮年的明王朝,由于统治集团内部力量的削弱,诸多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民怨沸腾,起义不断。同时,明朝面临的周边形势也更加严峻。 首先,明朝不得不正视“北虏”问题。所谓“北虏”,是明廷对居住在北部边疆的蒙古贵族残余势力的称呼。明朝建立后,蒙古贵族即退到大漠以北,但时时派兵南下抢掠,骚扰中原政权。明廷对蒙古势力除了进行战争征服,还注意招抚,采取两手政策,瓦解北元势力。如明太祖曾致信逃到漠北的元顺帝,宣称只要他们臣服明朝,“籍我之威,号令其部落,尚可为一邦之主, 以奉其宗祀” ①。对于来降的蒙古故将,明太祖也令其“就水草便利之地居住” ②。明成祖对蒙古部落采取抑强扶弱的政策,此后历代明朝皇帝对蒙古部落推行“以 夷制夷”、“分而治之”的策略,利用蒙古各部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争斗、彼此削弱,趁此加强镇压。 第二,明朝中后期,“东夷”问题严重。“东夷”即明廷对生活在东北边疆的女真人的蔑称。明朝对女真族的统治措施,一是通过设立羁縻卫所,授予女真上层首领以官职,允许通贡,开设马市,使女真人与中原进行贸易等,对女真分而弱之、间而治之,使其互相牵制,所谓“朝鲜非无马牛而与之市,盖以其服用之物,皆赖中国。若绝之,彼必有怨心。皇祖许其互市,亦是怀远 之仁”③。二是“以夷制夷”,使女真部落相互猜疑, 力量分散,从而达到有效控制他们的目的,所谓“各雄 长,不使归一者,盖以犬羊异类,欲其犬牙相制也” ④。尤其是16世纪50年代以后,明廷管辖包括女真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时,实行民族分裂和民族歧视政策,所谓“夫夷狄自相攻击,见谓中国之利,可收渔人之功……使其各自雄长,不相归一者,正谓中国之驭夷狄,必离 其党而分之,护其群而存之” ⑤,利用女真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相互制衡,彼此削弱,其目的是使女真人难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便于明朝对其有效地控制。除了通过制造内部矛盾、扶持一部压制另一部等手段外,明朝还利用蒙古力量来遏制女真的发展,“以金元世仇, 6 31

中东问题论文

当代中东问题 ------浅析1991年海湾战争的起因、经过及其 影响 姓名:卓晓寒学号:08006129 学院:通达学院 目录 一、摘要 (2) 二、关键字 (2) 三、正文 (2) ●原因 (2) ●经过 (5) ●影响 (6) 四、结束语 (8)

一、摘要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1990年8 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二、关键字 海湾战争伊拉克科威特 三、正文 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突出。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 以下将从战争的起因、经过及其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海湾战争。 原因

任何一场战争的爆发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导致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一下几点: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空军、海军、两栖作战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越过科威特边境,向科威特发起了突然进攻。8 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并称它“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伊拉克武装侵占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成为海湾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美国及其他国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 海湾地区之所以牵动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的神经,主要是该地区拥有极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所致。海湾地区生产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石油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血液”,同时也是现代军队的驱动力。如果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进而占领沙特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这犹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咽喉。这是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工业国家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此外,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国,它在国外的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另外在西方重要工业中还持有多达数百亿美元的

【精选】专题国际关系习题

【测试平台】 一、选择题 1.右图这次会议签订被称为“惩治德国的‘和平’条约”。 请你根据图片判断此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 B.《五国条约》 C.《四国条约》D.《九国公约》 2.右图反映的情景与《凡尔赛和约》中哪一项规定有关 () A.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不许德国拥有空军 C.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D.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3.“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无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一方以援助。”(摘自1882年5月20日签订的《同盟条约》)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 A.德国和奥匈帝国 B.德国和俄国 C.英国和奥匈帝国 D.英国和俄国 4.小明收集到一张有关巴黎和会参加者的历史照片,你能猜出谁肯定不在其中吗() A.美国总统威尔逊 B.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C.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D.苏俄主席列宁 5.最能体现美国在“公正和平”的幌子下,削弱竞争对手的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 B.《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C.《九国公约》 D.《四国条约》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条约有() 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五国条约》④《九国公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1941年5月25日,毛泽东著文《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指出:“日美妥协,牺牲中国,造成反共、反苏局面的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正在日美蒋之间酝酿着。我们必须揭穿它,反对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参与策划慕尼黑阴谋的法西斯国家是() A.德国、日本 B.日本、意大利 C.德国、法国 D.德国、意大利8.“它们对法西斯国家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称这种政策为绥靖政策。”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事件是() A.英法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采取纵容政策 B.英法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政策 C.英法操纵的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只是派调查团调查

论东北亚国际关系

浅析东北亚国际关系 【摘要】 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多边协调机制的发展正预示着政治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但是东北亚政治与安全形势相对平稳的背后,依旧呈现出流动化的特征蕴含着重大战略变化的可能。日本和韩国在外交与安全战略上的调整客观上削弱了中国的战略环境基础中国的战略回旋空间正在被压缩。中国需要有心态上的调整和可行的预警方案,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与对应体制。 【关键词】东北亚国际关系中国蒙古美国 东北亚和谐区域的构建和区域合作的发展、地区政治互信与依赖关系的建立不仅取决于各国政府的相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各国人民的相互认识和理解如何深化,能否做到“增信释疑”。认真对待历史问题、消除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是促进各国政治对话与合作、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只有在国民层面上的相互认识和理解达到新的高度,才有可能推动各国政府建立和发展友好的合作关系,在构建东北亚和谐区域方面加强协调与合作,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及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 东北亚,是指亚洲的东北部地区,按地理位置的分布,包括俄罗斯联邦的东部地区(滨海边疆区,萨哈林岛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东北、华北地区,日本国的北部与西北部,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蒙古国。即是整个环亚太平洋地区。广义的陆地面积有1600多万平方公里,占亚洲总面积的40%以上,,有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五国全境和俄罗斯远东沿海。 东北亚国际关系之蒙古 蒙古,在国际舞台上一想默默无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具有重要性。

蒙古是一个高原内陆国家,其领土完全被中国和俄罗斯所包围,人们经常以“蒙古是中俄之间的一个楔子”来形容蒙古语中俄两国的位置关系特征。从地缘战略角度来看,一个国家所拥有的邻国数量与质量,将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战略安全环境。一般而言,邻国的数量多,则国际关系复杂,反之则能避免复杂的周边安全环境。不过,邻国数量少,夜壶带来周边关系缺乏选择性的不足。蒙古邻国数量虽少,但情况特殊,完全被中俄两国过封闭,而且两个邻国不仅是地理大国,还是国际战略格局地位举足轻重的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从国力对比看,俄罗斯与中国是两个世界级的战略大国,蒙古的国力远非能同任何一个邻国相比,蒙古语两大邻国国力对比悬殊。形成“两强夹一弱”的真挚地缘态势。蒙古的国家安全处在受两大国钳制的环境中,其战略环境和安全态势基本由中俄两国决定,因此,蒙古安全与中国与俄罗斯直接相关另一方面,作为两个强国之间的缓冲,蒙古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环境也有重大影响。蒙古作为中俄之间的巨大化结合部,地缘环境的特殊性决定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是亚欧大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价值的国家。 各个大国在蒙古都有自己的战略构想。多年以来,美国一直努力将其势力范围渗透在中俄两国邻国之间保持平衡的蒙古国。冷战后,美国对蒙古的外交政策,即以第三方力量介入蒙古事务之中,利用蒙古平衡中俄两国力量。而蒙古在保持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努力保持“均衡政策”的同时,也提出了“第三邻国”战略。对美国来说,蒙古的价值在于它的战略地位,是出于21世纪在东北亚地区争夺战略优势,有效制衡对手的战略考虑。从美国的全球战略看,为了实现“单极世界”的构想,他在欧洲利用北约进行东扩,想中亚渗透;在亚洲利用美日韩军事同盟压缩主张“世界多极化”的中俄两国战略空间,已形成对中俄两国的战略优势,防止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和抑制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蒙古所处的地缘政治因素恰好符合美国的战略需求。美国一旦控制了蒙古就等于在中哥两国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形成“北抑俄罗斯,南遏中国”的战略态势,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对中国来说,蒙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蒙古位于中国的正北方,两国共有4600公里的边境线,保证中国北部的和平与安全是中蒙两国的战略考虑。如果军队从中蒙边境南下,没有任何天然屏障。中国必须警惕美日对蒙古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大力渗透和防止美日利用蒙古在东北亚地区的特殊地

736历史学基础(世界史部分)考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世界史基础考试科目代码:[736] 一、考试性质 世界史基础考试是为黑龙江大学招收世界史学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性考试科目。通过考试了解考生在大学本科学习阶段掌握的世界史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测知其能否达到合格的程度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阶段。 二、考试要求 1、掌握世界史发展的基本史实,能够清晰明了地把握世界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世界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三、考试内容 1、史前人类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农业革命与文明的产生 史前文化 2、古代西亚诸文明 苏美尔—阿卡德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 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 波斯帝国 古代西亚文字与宗教 3、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埃及的主要王朝

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 古代埃及的文化 4、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吠陀文明、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 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 5、古代希腊文明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希腊城邦制度 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 雅典民主政治 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 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 6、古代罗马文明 罗马共和国制度和罗马的扩张 元首政治与早期罗马帝国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罗马帝国的危机 古代罗马文化 7、中世纪的西欧 法兰克王国 封君封臣制度与农奴制 西欧主要国家的君主制度 中世纪的城市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8、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 伊斯兰教的兴起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 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 9、中世纪的东欧 查士丁尼时期的拜占庭 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和文化 东欧诸国的起源和发展

形势与政策论文 通过中东北非乱局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世界的声音 ——通过中东北非乱局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摘要:当今时代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稳定。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宁,局部冲突热点问题此起彼伏。近日利比亚战争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通过利比亚乱局更深一步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了解我国应对复杂政局的措施。 关键词:利比亚战争、国际局势、中国发展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局部冲突时起时伏。恐怖主义活动、毒品走私、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和重大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贸易纠纷和摩擦上升,资源能源问题突出。 近日中东北非的利比亚乱局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通过利比亚看世界,更深一层认识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解读我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的发展步伐。 一、利比亚乱局 1、战争爆发

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在这次行动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演变,自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0:45,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利比亚战争。原本是利比亚的国内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介入发展为西方国家与中东北非的国际战争。 2、战争原因 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著深刻的根源。利比亚战争,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西方国家为首的军事联盟第四次对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其原因归结有两点:(1)利比亚目前在世界上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国家,主要是生产石油,还蕴藏有大量的天然气。这是多国部队攻打利比亚的主要原因。 (2)利比亚虽然富裕,可是他的军事力量相当落后,多国部队用先进的武器去攻打他时没有还手的能力。 3、深度分析 外国观察家认为,美英法虽各有自己的算盘,但它们也

中东局势动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2011-2012年第一学期《形式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数学08-2 任课教师:某某某姓名:某某某学号:某某某成绩: 中东局势动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一、中东局势动荡 1、中东地区,是在哪里呢?通过详细查阅,我知道了中东这个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狭义就是指西亚这块儿,地中海的东岸,广义就包括北非了,因为北非这些国家都是阿拉伯国家,它虽然身在非洲,但是实际上它的向心力在西亚;广义上讲中东地理位置就是北非和西亚。 2、中东地区的局势 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 战争之苦。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目前北非中东动荡已经持续数月,美国拒绝牵头利比亚军事干预,而且明确拒绝派出地面部队;很多国家也不想卷入利比亚内乱;大多时候是法国在唱独角戏。而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法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3、那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内政治原因:北非国家的长期存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终身制,像利比亚总统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执政42年,而且政府换届问题没有制度化,长期把持政权,甚至实行家庭统治,政府腐败问题严重,

比如据美国媒体分析穆巴拉克及其家人的净资产至少为50亿美元。而且对社会问题进行压制而不是疏导和解决,最终使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第二、国际经济危机的打击: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直接打击了北非国家的出口经济和支柱产业,导致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贫富差距等民生问题,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情绪,是此次剧变的根本原因。还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话语权”,别有用心地企图用“自由民主理论”改造阿拉伯世界,严重影响阿拉伯国家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第三、青年问题:在埃及、约旦、突尼斯等大部分中东北非国家,青年的就业率只有30%左右;而且即使在就业的人群中,很多人只是在非正式的私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这将对未来的阿拉伯世界国内政治结构和民主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四、网络问题:自焚事件和维基解密暴露阿里家族的腐败,这两件事均是经过网络发布出来的。网络新媒体只是一种工具,不是此次北非政局变动的深层原因,但确实是此次政局变动的突发性的重要原因。 二、中东局势动荡对中国的影响 中东局势动荡对中国的影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 1、中东局势动荡,对中国投资企业提出了挑战。中东北非局势不 中国企业在利比亚多个项目遭到袭击,人员受伤,财产受损。而且半数以上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都已失败告终。 2、中东局势动荡,对海外人员人身安全的影响。中国有很多人在中东北非学习工作,这次动荡严重威胁中国公民的安全,中国政府对此采取积极措施。多次派包机接回海外人员,甚至在利比亚还采用了海陆空并用的方式,大举、成功撤出在利比亚工作的3万多同胞。 3、高油价下推进我国采掘业以及新能源发展尽管我国石油及其产品

东北亚国际关系史2019尔雅答案100分

。。。。。。。。。。。。。。。。。。。。。。。。。。。。。。。。。。。。。。。。。。。。。。。。。。。。。。。。。。。。。。。。。。。。。。。。。。。。。 。。。。。。。。。。。。。。。。。。。。。。。。。。。。。。。。。。。。。。。。。。。。。。。。。。。。。。。。。。。。。。。。。。。。。。。。。。。。。 黑龙江问题与早期俄中关系 1 【单选题】沙皇俄国国家的性质是()。D ?A、共产主义 ?B、资本主义 ?C、帝国主义 ?D、农奴制 2 【单选题】()是美国获得加利福尼亚后继续向太平洋彼岸推进的前提。C ?A、新区域的经济引力 ?B、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C、俄国退出美洲殖民地的买卖 ?D、俄国势力的衰退 3 【单选题】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这200年的时间里,()不属于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C ?A、美国在获得加利福尼亚后如何向太平洋彼岸推进 ?B、俄日早期的领土争端和经济关系是怎样交织在一起的 ?C、中日关于钓鱼岛的争端问题如何产生 ?D、中俄东段边界的疆域是怎么形成的 4 【判断题】俄国和中国本就一直接壤。()错误 5 【判断题】库页岛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的领土。()正确 俄国向中国东北的扩张与中俄《尼布楚条约》

1 【单选题】()是清朝与俄国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B ?A、《满洲里界约》 ?B、《尼布楚条约》 ?C、《中俄蒙协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2 【单选题】在中俄《尼布楚条约》之后,俄国将在东北亚问题上的重心转向了()。D ?A、韩国 ?B、蒙古 ?C、朝鲜 ?D、日本 3 【单选题】在对俄外交策略上,立足实力对比关系的君王是()。B ?A、顺治 ?B、康熙 ?C、乾隆 ?D、雍正 4 【判断题】《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但是是在中方作出了重大让步的前提下签署的。 ()正确 5 【判断题】俄国人最先到达千岛群岛的时间晚于欧洲人。()正确 俄国向千岛的扩张与日本北方领土问题 1 【单选题】引发了俄国宫廷关于东方政策的大讨论的是俄国在()的殖民活动。A ?A、美洲 ?B、非洲 ?C、欧洲

中东国际关系论文

序号:8888;姓名:8888888; 学号:8888888 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关系现状2010年12月5日

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关系现状 一、背景: (一)、名称来源: 中东名称的来源据说是在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向东殖民时,把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按远近划分成了:近东,中东,远东。随着欧洲殖民者在全球的流动,此说法成为了大家公认的某些时候进行区域划分的名词。同时近东一词所指的地理范围已被中东一词所指的地理范围所包含。 (二)、地理位置: “中东地区”或“中东” 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亚洲大陆西南部的地区。“中东”一词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中东”一般说来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专题,图库)、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可顺利运送石油到各国。位于“五海三洲”之地的中东,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中东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世界历史上列强逐鹿、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际地位: 众所周知,中东地区是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聚集区。据统计,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为102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近60%,储采比(即储量与年开采量的比率)为78年以上(世界平均储采比为42年,中国仅为11年);天然气储量为76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41%,储采比在100年以上。目前,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为12.5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2%;天然气产量为3811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12.4%。可以说,在未来百年内,中东地区在世界石油工业的强势地位是牢不可破的。当前,美国、俄罗斯、墨西哥等非欧佩克地区的油田产油量发生递减,未来世界供需缺口主要依靠中东地区的常规油气资源和世界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来弥补。 二、中东现状分析: 巴以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是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9.11事件之后,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国际反恐形势的发展,中东问题更加为世人所关注。中东问题涉及众多的争端,包括宗教问题,领土问题等等。 对中东地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就必然少不了对有关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的思考,对中东问题的思考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目前世界主流是和平,但是地球的不少角落仍然少不了战火和冲突,这其中尤其以中东问题最受关注,这其中的利益纠纷或多或少的涉及了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强国和大型政治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