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饼粕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菜籽饼粕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菜籽饼粕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甘薯脱毒技术

甘薯脱毒技术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深松改土,作成“高胖”大垄;增施农家肥,配 方施肥;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时早栽;增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对甘薯脱毒技术实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改过去一 垄二犁成垄为三犁成垄,即按行距先用大耳铧带草把深开沟,而后用 三叉齿再深松8.5cm,施肥合垄作成67cm“高胖”大垄。加厚活土层,从而达到保水、保肥、增产的目的、采取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控氮、稳磷、补钾的施肥原则。一般施优质农肥45t/hm2,甘薯专用肥 (N∶P2O5∶K2O∶B为9∶6∶17∶1)750kg/hm2或氮磷钾复合肥 750kg/hm2、选择抗逆性强、品质优良、色泽美观、耐贮耐运、产量高、市场畅销的品种,如豫薯10、北京红、烟薯16;大力推广脱毒种苗栽植、蔓,分枝较多,蔓粗中等,薯块下膨纺锤形,红皮浅黄肉。该品 种淀粉含量高,食味好,结薯集中,薯块大而整齐,抗病性较强,且 耐贮藏性好,等,其中,主要包括:改过去一垄二犁成垄为三犁成垄,即按行距先用大耳铧带草把深开沟,而后用三叉齿再深松8.5cm,施肥合垄作成67cm“高胖”大垄。加厚活土层,从而达到保水、保肥、增 产的目的、主要病虫害有甘薯茎线虫病、甘薯黑斑病、甘薯软腐病、 甘薯小象甲、小地老虎、蛴螬等,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有效控制 田间病虫害发生,等。具体材料详见: 论文关键词:甘薯;栽培技术;脱毒技术 论文摘要:分析指出脱毒甘薯种苗的应用可显著提升瓦房店市甘薯产量,总结了脱毒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松土起垄、配方施肥、品 种选择、育苗、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脱 毒技术在甘薯无公害栽培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瓦房店市现有甘薯面积1万公顷左右,平均产量22.5t/hm2。多年来,瓦房店市甘薯产量始终徘徊在22.5~24.0t/hm2,主要是由甘薯病毒病 造成的。甘薯在生长过程中感染病毒病,正常的生理功能遭到破坏, 种性退化,薯蔓变细,节间变长,薯小而少,薯形细长,纤维增多,

蓖麻油浸提同步蓖麻饼粕脱毒技术的研究

蓖麻油浸提同步蓖麻饼粕脱毒技术的研究溶剂浸提法具有浸提效率高、设备要求低、便于自动化和连续化生产等优点,是当今大多数企业制取蓖麻油采用的技术。国内主要采用6号溶剂作为浸提蓖麻油的浸提剂。 6号溶剂主要成分是正己烷,该溶剂浸提蓖麻油效率低、易爆炸、有毒、污染空气,所以寻找一种浸提蓖麻油效率高、安全、绿色环保的溶剂替代6号溶剂显得格外紧迫。蓖麻籽中含有四种毒素,毒素毒性大,性质各异,使蓖麻饼粕脱毒困难。 现有脱毒技术存在对设备要求高,条件苛刻,工业成本高或者脱毒效果不理想等缺点,使蓖麻饼粕主要作为农田肥料使用,附加值低。为改进蓖麻油制取和蓖麻饼粕脱毒技术,提高蓖麻籽加工的整体经济效益,本文建立了一套溶剂浸提蓖麻油同步脱除蓖麻饼粕毒素的工艺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采用甲醇、95%乙醇、丙酮、异丙醇做蓖麻油浸提实验,同时以正己烷作对比。结果表明:五种溶剂中,95%乙醇浸提后饼粕粗蛋白含量及NSI最高,浸提的蓖麻油质量较好,一次浸提蓖麻油提取率能达到89.55%,可将95%乙醇作为浸提蓖麻油的浸提剂。 分别用85%、65%、45%、25%的乙醇溶液浸提蓖麻饼粕。结果表明:浓度大于或等于65%的乙醇溶液具备浸提蓖麻油和脱除蓖麻碱的能力,浓度小于或等于45%乙醇浓度的乙醇溶液具备脱除变应原和蓖麻碱的能力。 优化了 95%乙醇浸提蓖麻油的条件,得到95%乙醇浸提蓖麻油的最优条件为:微波变性时间1 min、浸提时间1 h、料液比1:8 g/mL、浸提次数3次。在最优条件下,蓖麻油的浸提率为99.98%,饼粕残油率为0.07%,饼粕蓖麻碱残留量为

0.0188%。 考察了不同因素对25%乙醇脱除饼粕中变应原、蓖麻碱的影响,得到25%乙醇溶液脱除饼粕中变应原、蓖麻碱毒素的适宜条件为:浸提时间3 h、浸提温度80℃、料液比1:12 g/mL、浸提3次。在适宜条件下,蓖麻碱脱除率为98.43%,变应原脱除率为 98.64%。

菜籽粕基础知识

菜籽粕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2014-02-12 来源:首创期货点击量:454 第1章菜籽粕概述 1.1菜籽粕定义和分类 1.1.1菜籽粕定义 油菜籽经过机械压榨提取油脂后的残渣称为菜籽饼,菜籽饼中仍含有大量油脂,通常需经过溶剂浸出进一步提取剩余油脂,菜籽饼浸出提油后的残渣称为菜籽粕。 菜籽粕一般呈黄色或浅褐色,形状为碎片或粗粉末并夹杂小颗粒。 1.1.2菜籽粕分类 根据菜籽粕中芥酸和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不同,通常将菜籽粕分为:普通菜籽粕和“双低菜籽粕”。 1.2菜籽粕成分 1.2.1菜籽粕主要成分 普通菜籽粕主要成分含量为:粗蛋白质含量35-40%,碳水化合物含量20-25%,粗灰分含量5-8%,粗脂肪含量1-3%,水分含量低于12%。 1.2.2菜籽粕中营养成分 1、蛋白质 菜籽粕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饲料蛋白原料。一般菜籽粕粗蛋白含量在35-40%。菜籽蛋白氨基酸组成较平衡,几乎不存在限制性氨基酸。菜籽蛋白效价为3-5,比大豆蛋白还高。与其它油料粕相比,菜籽粕中的含硫氨基酸含量最高,其次蛋氨酸、赖氨酸含量也较高。表1-1为菜籽粕、豆粕、花生粕和棉籽粕中蛋白质和主要氨基酸含量。 2、碳水化合物 菜籽粕含有超过20%的碳水化合物,可作为动物饲料的部分能量来源,但由于粗纤维含量较高,一般在10-14%,加上8%左右的不易消化的戊聚糖,导致其有效能值相对较低。可利用能量水平低于豆粕和花生粕,但高于棉粕。 3、矿物质 菜籽粕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尤其是中钙、磷、硒、锰含量较高,铁和锌含量也较高,但磷含量的60-70%属植酸磷,利用率相对较低。 4、维生素 菜籽粕中维生素含量较高,尤其是烟酸、胆碱、叶酸、核黄素、硫胺素含量高均比豆粕高。 1.2.3菜籽粕抗营养因子及其危害 菜籽粕中最主要抗营养因子为硫代葡萄糖苷,此外,还含有植酸、单宁、芥子碱、皂素等抗营养因子。 硫代葡萄糖苷是一种含硫化合物,其本身无毒,但在加工过程中和共存的酶作用下会使其水解成腈、硫氰酸酯、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等有毒物质。其中腈的毒性最大,约为恶唑烷硫酮的5-10倍。它能抑制动物的生长并引起动物的肝和肾肿大,且单胃动物的胃环境有利于腈的产生。硫氰酸酯是与碘的形状和大小相似的单价离子,在血液中含量多时可与碘竞争而浓集到甲状腺中去,抑制甲状腺滤泡细胞浓集碘的能力,从而导致甲状腺肿大,同时也使动物生长速度降低。异硫氰酸酯多数不溶于水具有挥发性,采用加热

棉籽饼粕脱毒方法综述

棉籽饼粕脱毒方法综述 摘要:棉籽饼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同时也含有对畜禽有毒害的游离棉酚,研究适宜的脱毒方法脱除或钝化棉籽饼粕中的游离棉酚,使之变成优质蛋白质饲料,对饲料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棉酚的结构、中毒症状谈起,综述了目前主要的棉籽饼粕脱毒方法效果和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同时对棉籽饼脱毒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棉子饼粕、棉酚、脱毒 1、前言 我国是世界产棉大国,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每年棉籽饼粕生产量60万吨左右[1]。棉籽不仅是很好的油源,而且也是很好的蛋白质资源。但因棉籽仁和棉籽饼粕含有棉酚等有毒物质,其用途受到很大限制,用作饲料的不足30%[2]。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蛋白质饲料的缺乏日益突出。2000年蛋白质饲料缺乏高达1800xl04万吨[3]。对棉籽饼粕的开发利用,无疑会对我国畜牧业和食品工业起到推动作用并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棉籽饼粕的营养特性 棉籽经压榨处理的称为棉籽饼,溶剂浸提的称为棉籽粕。棉籽饼的营养价值随棉花的品种、种植环境、是否去壳及榨油的工艺不同而不同。一般蛋白质含量在34%以上,其中赖氨酸大约占蛋白质的1.3%~1.5%.蛋氨酸含量占1%,色氨酸1%,苏氨酸3%~3.2%.精氨酸含量特别高,精赖比在2.7以上(正常值为1.2~1.3),粗纤维一般在13%以上。此外,棉籽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等。去壳机榨的棉仁饼每千克含有产奶净能7.66MJ.kg-1,猪消化能为11.55 MJ.kg-1,鸡代谢能为8.19 MJ.kg-1;可消化蛋白263g.kg-1,无氮浸出物34.55%,祖纤维10.7%。去壳浸提的棉籽饼粕营养成分略低于机榨的棉籽饼,特别是粗脂肪降低35%以上。带壳土榨的棉籽饼中因壳及棉绒较多其营养成分含量比去壳机榨的棉仁饼减少20%~30%。另外,我国机榨棉仁饼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36.7%,较美国的41%低,而游离棉酚的含量比美国的0.04%高。更重要的一点是棉籽饼

菜籽粕脱毒

菜籽饼脱毒 菜粕(菜籽饼)是一种利用价值极大的高蛋白饲料,含蛋白质 35%--40%、消化能10.46--12.55kj/kg、钙0.61%、磷0.95%,还含有铁、铜、锰、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但因含有芥子甙、芥酸、植酸和单宁等抗营养因子,使其用途、用量大打折扣。芥子甙遇芥子酶或在消化道内能产生多种有毒物质,使猪甲状腺肿大、消化道和肝、肾损坏;芥酸可以使动物生长受阻;植酸能与钙、镁、锌结合,影响肌体发育;单宁除了味苦,还妨碍蛋白质的消化。所以,菜粕都要经脱毒处理才能作饲料用。 一作用与功能 1、对杂粕棉籽饼棉粕、菜籽饼菜粕等含有毒素和抗营养因子的原料有良好的脱毒作用和消除作用。 2、改善其适口性,消除大量影响口感苦味的单宁、芥子碱、皂素、环丙烯酸,降解和软化粗纤维,分泌与合成大量活性益生菌、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各种生化酶、促生长因子等营养与激素类物质,动物对其中的微生物菌体蛋白氨基酸、乳酸菌、酵母菌就象人饮用的氨基酸口服液、酸奶和啤酒中的成份一样养成一种嗜好,喜爱采食。 3、脱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活性益生菌,能调节机体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和提高消化酶活性,促进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提高饲料转化率和饲料报酬。 4、全面替代抗生素生产无抗生物发酵饲料,解决由于过多使用抗生素引起动物耐药性而使动物多病和无法医治,即使生病也好治疗。

5、提高免疫力,预防并治疗肠道疾病,建立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增加有益微生物繁殖;对因胃肠道微生态失调而引起的细菌性胃肠炎或消化不良性的下痢或拉稀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特别对乳仔猪的黄、白痢或拉稀的保健预防有特效,能有效的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6、除臭驱蝇,减少污染,控制细菌性疾病,能减少粪便中氮、磷、钙的排泄量,减少粪便臭味及有害气体排放,表现为动物粪便臭味逐步减轻,减少饲料蛋白质分解为氨气浪费,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7、改善肉蛋奶品质,生产“绿色肉”、“农家蛋”、“无抗奶”,本品通过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充分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成份及原料的天然色素,无需添加化学色素苏丹红、加丽素红造成对人体的有害物质及影响畜禽产品天然食用风味,可媲美家养畜禽肉。能天然增加动物产品着色度和食用风味,猪只皮肤红润,毛色发亮;肉鸡肉鸭颜色加深;改善蛋壳的质量和颜色,蛋清厚稠,蛋黄鲜红;水产动物颜色更加健康,无斑点。 二使用方法 发酵成熟的饲料可与玉米等能量饲料配合,加入其它添加剂做成全价饲料。 由于发酵时间比较短,可以防止及控制发酵物受其它杂菌的污染。另外,高活性生物制剂中的有益菌种大量生长,产生菌体蛋白、氨基酸、维生素、蛋白酶、淀粉酶等产物,可以提高菜籽粕的营养价值。菜籽粕中单宁含量可以降低50%左右,从而改善了菜籽粕的适口

菜籽粕基础知识

菜籽粕基础知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菜籽粕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2014-02-12 来源:首创期货点击量:454 第1章菜籽粕概述 菜籽粕定义和分类 菜籽粕定义 油菜籽经过机械压榨提取油脂后的残渣称为菜籽饼,菜籽饼中仍含有大量油脂,通常需经过溶剂浸出进一步提取剩余油脂,菜籽饼浸出提油后的残渣称为菜籽粕。 菜籽粕一般呈黄色或浅褐色,形状为碎片或粗粉末并夹杂小颗粒。 菜籽粕分类 根据菜籽粕中芥酸和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不同,通常将菜籽粕分为:普通菜籽粕和“双低菜籽粕”。 菜籽粕成分 菜籽粕主要成分 普通菜籽粕主要成分含量为:粗蛋白质含量35-40%,碳水化合物含量20-25%,粗灰分含量5-8%,粗脂肪含量1-3%,水分含量低于12%。 菜籽粕中营养成分 1、蛋白质 菜籽粕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饲料蛋白原料。一般菜籽粕粗蛋白含量在35-40%。菜籽蛋白氨基酸组成较平衡,几乎不存在限制性氨基酸。菜籽蛋白效价为3-5,比大豆蛋白还高。与其它油料粕相比,菜籽粕中的含硫氨基酸含量最高,其次蛋氨

酸、赖氨酸含量也较高。表1-1为菜籽粕、豆粕、花生粕和棉籽粕中蛋白质和主要氨基酸含量。 2、碳水化合物 菜籽粕含有超过20%的碳水化合物,可作为动物饲料的部分能量来源,但由于粗纤维含量较高,一般在10-14%,加上8%左右的不易消化的戊聚糖,导致其有效能值相对较低。可利用能量水平低于豆粕和花生粕,但高于棉粕。 3、矿物质 菜籽粕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尤其是中钙、磷、硒、锰含量较高,铁和锌含量也较高,但磷含量的60-70%属植酸磷,利用率相对较低。 4、维生素 菜籽粕中维生素含量较高,尤其是烟酸、胆碱、叶酸、核黄素、硫胺素含量高均比豆粕高。 菜籽粕抗营养因子及其危害

棉籽饼粕综述

棉籽饼粕综述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辛集团乳制品总公司(222248)王树栋 棉籽饼粕是牛的植物性蛋白饲料,其来源广泛,营养丰富,价格较低,和豆饼的比价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但大致是1.5~3:1。它主要分布在我国产棉区,以产棉大省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及新疆等13个省(区)为主。 棉籽饼粕的营养成分是否去壳及榨油处理后称为棉籽饼,溶剂浸提后称为棉籽的粕。去壳机榨的棉仁饼每千克含有产奶净能7.33MJ/千克,奶牛能量单位2.44NND/千克,可消化粗蛋白263/千克,无氮浸出物34.5%,粗纤维10.7%。去壳浸提的棉籽饼粕营养成分略低于机榨的棉籽饼,特别是粗脂肪降低35%以上。带壳土榨的棉籽饼中因壳及棉绒较多,其营养成分含量比机榨去壳的棉仁饼减少20%~30%。棉籽饼富含维生素B族中硫胺素,磷含量在1.0%以上,钙则低于0.03%,赖氨酸含量较低。 棉籽饼粕是养牛业物美价廉的蛋白质饲料。美中不足的是它含有棉酚,因而影响其饲用量。棉酚存在于棉籽的色素腺中,有游离与结合两种状态,与蛋白质、氨基酸、磷脂等结合而成结合棉酚,在机体内不呈毒性反应;未与上述物质结合的棉酚称为游离棉酚,它具有活性醛基和羟基而有毒性作用,并可侵害胎儿。长期多量饲喂棉籽饼粕,使游离棉酚在畜体内和肝脏中积蓄,侵害肾脏使之排泄缓慢,加剧棉酚在体骨积蓄。棉酚是嗜细胞物质,损害肝细胞,破坏红血球,损伤微血管膜,导致贫血。棉酚还具有使子宫剧烈收缩的作用,致使母牛子宫内缺血少氧,引起妊娠母牛流产和死胎。 牛棉籽饼中毒的临床症状,根据病程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棉籽饼中毒实质是瘤胃积食,慢性中毒与维生素A缺乏有关。患牛急性发作时,食欲不振,体温正常,肠蠕动缓慢,步态失衡,粘膜发绀,便泌后腹泻、脱水,酸中毒,全身肌肉发抖,卧地,死亡率在30%以上。慢性中毒的症状不明显,病牛消瘦,夜盲,常继发呼道炎症,慢性增生性肝炎,妊娠牛流产,尿呈茶色。犊牛中毒后呈佝偻病症状,长骨弯曲,关节肿大,运动失衡,胃肠炎,腹泻,夜盲和失明。 使用棉籽饼粕养牛,引起棉酚中毒有外界条件和内在因素。这和棉花品种,棉籽榨油加工工艺,脱毒的程度,饲喂持续时间及投饲的数量,牛的日粮水平,以及被饲喂牛的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生长、生理阶段等有关。因此不同养牛场家给奶牛饲喂棉籽饼粕后的反应也各异。 棉籽是棉花的籽实,棉籽中的色素腺含有棉酚,不同品种的棉花籽实中棉酚的含量不尽相同,大致在0.15~0.3%。1954年美国首次选育出无腺体棉花品系,该品系棉籽不含棉酚。我国培育出的湘棉13号及中棉18号属低酚棉,用其棉籽生产的饼粕不仅棉酚含量低,且氨基酸回肠表现消化率为8701%,高于普通棉籽饼粕61.7%,与大豆饼粕的88.5%相近。 棉籽榨油多为螺旋压榨浸出。目前我国采用的工艺大部分是螺旋压榨法,这种榨油方法的处理温度和时间不足以破坏棉籽中的棉酚,使榨油后的棉籽饼粕中残留的游离棉酚仍在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方法综述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方法综述 摘要:植物病毒是制约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茎尖处理、茎尖结合热处理、冷处理、化学药剂处理及愈伤组织处理等方法可以去除植物病毒。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和资料,综合阐述了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化学药剂培养脱毒、愈伤组织脱毒、冷处理脱毒等方法。 关键词:组织培养;脱毒;茎尖培养 正文: 植物病毒分布广、危害大,对世界花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近年来。随着我国从国外引种花卉的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不规范的繁殖技术,病毒病开始流行,严重影响了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多用组织培养脱毒方法来阻止病毒病的继续传播以便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本文对当前植物组织培养脱病毒方法作了综述,以期从中得到启示,进一步促进植物脱毒方法及应用的相关研究。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方法有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冷处理脱毒、化学药剂处理脱毒、花药培养脱毒、愈伤组织脱毒、珠心胚培养脱毒、茎尖微体嫁接脱毒等,其中由于茎尖培养脱毒效果好,是目前植物无病毒苗培育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个途径。研究表明,如果将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效果会更好,通常将茎尖结合热处理来脱毒。 1、茎尖培养脱毒 茎尖培养脱毒原理:在染病毒植株体内,病毒分布并不均匀,在生长点病毒含量最低。病毒通过维管束和胞间连丝传播,在分生区内无维管束,病毒扩散慢,加之植物细胞不断分裂增生,所以病毒含量少,在茎尖生长点几乎检测不出病毒,因此切取茎尖愈小愈好,但实际操作中茎尖取太小不易培养成活,过大又不能去毒。 1.1 茎尖培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将消毒后的材料放置在20~40倍解剖显微镜下,用解剖刀剥取0.1~1 mm 的茎尖,迅速放入培养基中,如果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就会因失水引起茎尖死亡。赵军良等人的研究表明,带有一个叶原基的茎尖,脱毒效果最好,成活率最高[3]。不同的植物材料茎尖剥取的方法和最适合脱毒的茎尖大小不同。在菊花的茎尖培养中,在超净工作台内将消毒后的茎尖中用肉眼能看到的叶柄切除,在实体解剖镜下用解剖刀剥离顶芽至露出带有1~2片叶原基的生长点,生长点大小约在0.3~0.5 mm左右。大于以上尺寸脱毒率将会下降,反之成活率将会下降,迅速将摘出的生长点置于培养基中。就香石竹而言,切掉叶柄后,生长点是在几重叶原基的包围下,要从外到内逐一切掉外层叶原基,当生长点露出时把包括1—2片叶原基在内的生长点切下,迅速移入事先预备好的培养基内,注意生长点的方向及不要把生长点埋在培养基内。在康乃馨的茎尖培养中取带有1—2个叶原基、长0.2-0.3 mm的茎尖接种到培养基上,接种时只须沾取茎尖置于轻轻划破的培养基表面即可。洋葱可用0.5—0.7 mm茎尖培养,能有效地脱除洋葱中的O YDV和GI v病毒。在对白葱的茎尖脱毒研究表明,以带有1片叶原基大小为0.2-0.6 mm的茎尖外植体较为适宜。 1.2 茎尖培养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方法 茎尖培养可能出现褐化、玻璃化等现象,这会严重影响植物的成活率,所以

菜籽饼粕脱毒处理

菜籽饼粕脱毒处理 菜籽饼粕含蛋白质35%~40%,各种氨基酸含量丰富而比例较适当,其品质接近大豆饼粕的水平,但由于菜籽饼粕含有许多与蛋白质组分有关的抗营养物质和有毒成分,使饲用价值降低,应用受到限制,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菜籽饼粕中的抗营养成分和有毒物质,有三个最重要的因素,一是硫葡萄糖甙及其衍生物,二是植酸,三是单宁。据测定,不同地区及不同品种的菜籽饼粕的含毒量各异,硫葡萄糖甙为5.6%~9.7%,植酸含量为4.4%~5.6%,单宁含量约为1.5%~3.5%。 硫葡萄糖甙本身无毒,只是其水解产物才具有毒性,其降解产物主要有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硫腈酸酯和腈四类。异硫氰酸酯有辛辣味,严重影响菜籽饼粕的适口性,。高浓度的异硫氰酸酯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期或大量饲喂菜籽饼粕时可引起胃肠炎、肾炎及支气管炎,甚至肺水肿。异硫氰酸酯中的硫氰离子是与碘离子的形状和大小相似的单价阴离子,在血液中含量多时,可与碘离子竞争,而浓集到甲状腺中去,抑制了甲状腺滤泡细胞浓集碘的能力,从而导致甲状腺肿大,并使动物生长速度降低;硫氰酸酯的硫氰离子也可引起甲状腺肿大,其作用机制与异硫氰酸酯相同;恶唑烷硫酮的主要毒害作用是阻碍甲状腺素的合成,引起腺垂体促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甲状腺肿大,故被称为甲状腺肿因子或致甲状腺肿素。同时,还可使动物生长缓慢,一般来说,鸭对恶唑烷硫酮比鸡敏感,鸡比猪敏感;硫葡萄糖甙在较低的温度及酸性条件会有大量的腈形成,腈对机体的毒性比异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大得多,腈可引起细胞内窒息,但症状发展较慢。抑制动物生长,使肝和肾肿大,单胃动物的胃环境很有利于腈的生成。 植酸具有很大的螯合能力,其螯合能力与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近似,植酸在消化道中能结合二价和三价金属离子如钙、锌、镁、铜、锰、钴和铁等,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在pH=7.4的条件下,植酸和金属离子结合的能力:Cu2+>Zn2+>CO2+>Mn2+>Fe3+>Ca2+。这些螯合物即使在弱酸(pH=3-4)条件下,也极难溶解,不易被消化道吸收。因此,饲料中植酸的含量过高时,可使钙、锌等元素的利用率大为降低。特别是锌,在小肠上端pH条件下,锌形成极难溶解的植酸盐。据报道,高含量的植酸可使单胃动物对钙的吸收降低达35%。尤其是幼畜,植酸过多对钙的吸收的抑制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并可导致佝偻病。 单宁通常存在于菜籽外壳中,主要是缩合单宁,单宁具有涩味,适口性差,首先影响动物的食欲,降低采食量。在消化道中单宁可与饲粮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性化合物,也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如钙、铁及锌等发生沉淀作用,从而降低它们的利用率。单宁还可和消化酶结合,影响酶的活性和功能,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中国饲料卫生标准中规定:菜籽饼粕中异硫氰酸酯的允许量为≤4000毫克/千克;鸡配合饲料≤500毫克/千克;生长肥育猪配、混合饲料≤500毫克/千克。恶唑烷硫酮的允许量:肉用仔鸡、生长鸡配合饲料≤1000毫克/千克:

浅谈棉籽饼粕脱毒方法

浅谈棉籽饼粕脱毒方法 新疆阿克苏农一师七团林牧站杨宏邮编:843016 乌鲁木齐市嘉嘉旺牧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李新民邮编:830058 乌鲁木齐市嘉嘉旺牧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王春梅邮编:830058 新疆是我国的主产棉区,年产棉花约279万吨;棉花加工企业的副产品棉籽,年产量约486万吨,棉籽粗蛋白含量约35-38%,粗脂肪含量约17-19%,提取油脂后的副产品是棉粕或棉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蛋白约38-45%,年产量约267万吨。由于普通棉粕或棉饼含有棉酚等有毒物质,饲料中的添加量很小,一般为3%~8%。新疆是一个蛋白质饲料原料缺乏的地区,很多蛋白质原料都需从内地购买,如果能充分利用本地的棉籽加工副产品资源,可充分缓解我区蛋白饲料资源缺乏的状况,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 1棉籽饼粕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及毒性。 1.1棉籽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 棉籽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为棉酚、环丙烯脂肪酸、单宁和植酸,其中制约其饲用价值的最主要抗营养因子是棉酚含量。棉籽中棉酚含量约为0.7%~4.8%,是一种多羟基多异构化合物,按其存在形式可分为游离棉酚和结合棉酚;结合棉酚在机体内不具毒性,它是指在高温蒸炒过程中,游离棉酚与棉仁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磷脂结合而成的,它在消化系统中不被吸收,可很快随粪便排出体外。游离棉酚也称自由棉酚(Free Gossypol,FG),研究表明FG多以脂腺体或树胶状存在于棉籽色素腺体中,通常占棉仁总重的0.8%~0.9%,分子式C30H30O8,相对分子质量518.5,熔点为181~185度,它是一种多元化合物,因有活性醛基和羟基而有毒性作用,具有多种异构体。在榨油过程中,由于蒸炒、压榨等热作用和浸出工艺的处理,部分游离棉酚会转变成结合棉酚。另一部分棉酚则以游离形式存在于饼粕及油品中。新疆地区的棉粕,在未经脱毒的情况下,其游离棉酚含量最低值为每千克411.9毫克,最高值可达每千克1445.4毫克。 1.2棉酚的毒性及中毒症状 游离棉酚主要由其活性醛基和活性羟基产生毒性并引起多种危害,棉酚被家畜摄入后,大部分在消化道中形成结合棉酚由粪中直接排出,只有小部分被吸收,在体内主要分布于肝、血、肾和肌肉组织,而以肝内含量最高,吸收后主要经胆汁随粪便排出,少量随尿排出,也可由乳中排出。采用放射性棉酚对家禽的研究表明,摄入棉酚的89.3%以粪便排出,8.9%进入鸡的组织中,而组织中的棉酚有50%集中在肝脏,棉酚的排泄比较缓慢,在体内有明显的蓄积作用,因而长期采食棉籽饼粕会引起棉酚的积累而发生中毒。 1.2.1对细胞和组织的毒性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胃肠炎;吸收进入血液后,损害心脏、肝脏、肾脏等实质器官;增强血管的通透性,促使血浆和血细胞向周围组织渗透,使受害的组织发生浆液性浸润、出血性炎症和体腔积液;游离棉酚极易溶于脂质,能在神经细胞中积累而使神经系统的机能发生紊乱。 1.2.2对动物生殖机能的影响破坏动物睾丸生精上皮,导致精子畸形、死亡,直到无精子。因此,能使繁殖能力降低,甚至造成公畜性不育。 1.2.3干扰动物体正常生理功能游离棉酚在体内可与许多功能蛋白质和一些重要的酶

蓖麻粕脱毒

蓖麻粕有效成分及毒素 文章来源:点击数:190 更新时间:2011-11-06 蓖麻粕有效成分及毒素 1.1蓖麻粕的有效成分 蓖麻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的内蒙古、东北及广大南方地区都有大面积栽种。蓖麻籽仁含油占籽重的45~50%,其余部分主要为蛋白质。蓖麻饼粕中有丰富的蛋白质,粗蛋白含量约33~35%,为粮食作物的三倍。蓖麻蛋白组成中含有球蛋白60%,谷蛋白20%,清蛋白16%,不含或含少量动物难以吸收的醇溶蛋白,所以蓖麻蛋白绝大部分可被动物消化利用。脱毒蓖麻粕蛋白与大豆相近,大豆中赖氨酸比蓖麻高40%左右,而蓖麻蛋白的蛋氨酸比大豆高出40%,如果两者混合,可起到氨基酸互补的作用。 1.2蓖麻粕的毒素 尽管蓖麻蛋白有以上优点,却因含有少量毒素,未经处理不能食用。蓖麻籽中含有少量毒素,但毒性非常剧烈。据记载,成人食入10—25粒、小孩食入5—15粒蓖麻籽就会有生命危险。蓖麻籽中的主要毒素有: 1.2.1蓖麻碱 蓖麻碱存在于蓖麻的叶、茎和籽中,它占籽重的0.15%—0.2%,在脱脂饼粕中占 0.3%—0.4%。蓖麻碱属高毒性物质,可引起呕吐,呼吸抑制,肝和肾受损。饲喂试验表明饲料中蓖麻碱含量超过0.01%,能抑制鸡的生长,含量超过0.1%,鸡将中毒麻痹死亡。 1.2.2蓖麻毒蛋白 蓖麻毒蛋白是高分子蛋白毒素,它存在于蓖麻籽蛋白质中,含量占籽重的0.5—1.5%,为脱脂饼粕的2—3%。蓖麻毒蛋白是一种蛋白合成抑制剂,在蓖麻毒素中是毒性最剧烈的一种,1Kg毒蛋白可毒死360万人,连眼镜蛇毒、氢氰酸都无法与它比拟。毒蛋白对动物毒性极大,兔肌肉注射半致死量LD50为4.1μg/kg。毒蛋白在水中煮沸或加压蒸汽处理即凝固变性,失去毒性。 1.2.3变应原 变应原存在于蓖麻仁中不含油的胚乳部分,具有强烈的过敏活性及抗原性,其毒性对人只过敏不致死,对动物相对重些但也不会致死。 1.2.4血球凝集素 血球凝集素是高分子蛋白质,对一定的糖分子有特异亲合力,它与蓖麻毒素蛋白同时存在于籽仁中。凝集素遇热不稳定,100℃加热30min被破坏,所以在机榨饼或预榨浸油饼粕中,血球凝集素和毒蛋白同时变性而失去活性。 2蓖麻饼粕的脱毒方法 2.1化学法 化学法是将水、饼粕、化学药剂按比例加入到耐腐蚀并带有搅拌的去毒罐中,按照所需温度、压力,通(或不通)蒸汽,维持一定时间,出料进行分离,然后将饼粕进行干燥冷却即可。化学法中有酸处理法、碱处理法、石灰法、氨处理法等。

菜籽饼的脱毒与饲用

菜籽饼的脱毒与饲用 文章来源:更新时间:2001-2-12 点击数:评论本文 【菜籽饼的脱毒与饲用】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油菜面积逐年扩大,油菜籽的产量和菜籽饼的数量也逐渐增多。为了充分发挥菜籽饼的作用,人们将其用来饲喂牲畜、家禽等。 菜籽饼适口性较差,且含有硫代葡萄糖甙及介酸,不宜直接用来作饲料。对菜籽饼的副作用,猪、鸡尤为敏感。猪中毒后主要表现为血尿、咳嗽、呼吸困难,口、鼻流泡沫状粘液;腹胀痛、泄泻;瞳孔散大、心脏衰弱、虚脱等,严重时可造成死亡。因此,利用菜籽饼饲喂畜禽时,必须去毒。常用的脱毒方法有: 水热法将已粉碎的菜籽饼料放入约50℃的热水中浸泡8~12小时,中间换热水两次。然后滤去废水,加水敝开煮沸1小时,边煮边搅拌,或将已粉碎的饼料蒸30分钟,均可脱毒。 加氨法按照100份菜籽饼加7%氨水22份的比例,将已粉碎的菜籽饼料均匀地喷洒上适量氨水,迅速搅拌,装入容器,加盖密封3~5小时,再放锅内蒸40~50分钟,而后晒干或炒至散开,即可配入饲料使用。 焙炒法置粉碎的菜籽饼料于锅中,文火焙炒半小时左右,同时不断翻动,至散发出扑鼻香味,然后掺入0.5的食盐,搅拌力求均匀,即可饲用。 水浸法用缸、大盆等容器装入粉碎的菜籽饼饲料,再加入6倍的清水,浸泡一昼夜后,滤去废水,又加入同量清水。如明如此反复处理三次,即可达到脱毒的目的。 坑埋法选择向阳、干燥、地温较高的黄土处挖一宽0.8米、深1米,长度依埋饼数量而定的长方形坑待用。若土壤含水量高时,需晒几日后使用。装料前先在底部铺一层麦秸或干草,约3~4厘米,以隔离土壤。装粉碎的菜籽饼料按1∶1加入清水浸透拌湿,装入坑中,周围用席片与土隔开,至离坑口10厘米左右,上盖一层麦秸或干草,覆盖土层3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以防雨水渗入。切忌在地下水位高处和高温季节进行,以免饼粕腐烂变质。埋后经两个月自然发酵即可取出使用。用时可分段打开,逐层取出,用多少取多少,也可以一次打开取出晒干贮藏备用。同时将发霉结块部分除掉。试验证明,采用坑埋法脱毒即可使菜籽饼中异硫氰酸盐残留量控制在0.05%以下,恶唑烷硫铜控制在0. 02%以下,又能较大限度地保持饼粕中的营养不遭破坏。用这种办法处理菜籽饼脱毒率可达90%,而粗蛋白损失仅3%左右。 菜籽饼的饲用应掌握以下要点:①严禁使用霉变饼粕,因为饼粕霉变所产生的毒性比含硫菜籽饼甙大得多。②要先脱毒后使用,使含毒量降低到符合饲用要求。③宜控制用量,保持饲料的安全性及适口性。一般要求菜籽饼占日粮总量的比例是:育肥猪,8~15%,繁殖猪5~7%;产蛋鸡5%,生长鸡7~10%,牛每头日喂量以不超过1公斤为宜。④宜适当搭配,例如同豆饼、棉籽饼和鱼粉、血粉等蛋白质饲料搭配使用,可降低毒性、提高营养和适口性。还可以适当增喂青绿饲料(但富含芥子酶的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甘蓝、萝卜等除外),以减轻毒害;增进营养。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方法综述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方法综述 符国芳,李 青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植物病毒是制约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茎尖处理、茎尖结合热处理、冷处理、化学药剂处理及愈伤组织处理等方法可以去除植物病毒。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和资料,综合阐述了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化学药剂培养脱毒、愈伤组织脱毒、冷处理脱毒等方法。 关键词:组织培养;脱毒;茎尖培养 中图分类号:S432 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51(2007)03-0255-04 Summarization on the methods of virus elimination by plant tissue culture FU Guo fang,LI Qing (Beijing Forestry U niversity ,Beij ing 100083,China) Abstract:Plant virus is the factor that inhibits flow er industr y development Plant v irus can be eliminated by shoot tip treatment,shoot t ip and heat treatment,cold treatment,chemical treatment and callus treatment,so o n By searching the research bibliog ra phies home and abr oad,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thods to eliminate v irus by shoot t ip culture,heat treatment,chemical treat ment,callus treatment and cold treatment,so on Key words:tissue culture;vir us elimination;shoot tip culture 植物病毒分布广、危害大,对世界花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近年来,随着我国从国外引种花卉的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不规范的繁殖技术,病毒病开始流行,严重影响了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多用组织培养脱毒方法来阻止病毒病的继续传播以便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本文对当前植物组织培养脱病毒方法作了综述,以期从中得到启示,进一步促进植物脱毒方法及应用的相关研究。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方法有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冷处理脱毒、化学药剂处理脱毒、花药培养脱毒、愈伤组织脱毒、珠心胚培养脱毒、茎尖微体嫁接脱毒等,其中由于茎尖培养脱毒效果好,是目前植物无病毒苗培育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1]。研究表明,如果将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效果会更好, 通常将茎尖结合热处理来脱毒。1 茎尖培养脱毒 茎尖培养脱毒原理:在染病毒植株体内,病毒分布并不均匀,在生长点病毒含量最低。病毒通过维管束和胞间连丝传播,在分生区内无维管束,病毒扩散慢,加之植物细胞不断分裂增生,所以病毒含量少,在茎尖生长点几乎检测不出病毒,因此切取茎尖愈小愈好,但实际操作中茎尖取太小不易培养成活,过大又不能去毒[2]。 1 1 茎尖培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将消毒后的材料放置在20~40倍解剖显微镜下,用解剖刀剥取0 1~1mm 的茎尖,迅速放入培养基中,如果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就会因失水引起茎尖死亡。赵军良等人的研究表明,带有一个叶原基的茎尖,脱毒效果最好,成活率最高[3]。不同的植物材料茎尖剥取的方法和最适合脱毒的茎尖大小不同。在菊花的茎尖培养中,在超净工作台内将消毒后的茎尖中用肉眼能看到的叶柄切除,在实体解剖镜下用解剖刀剥离顶芽至露出带有1~2片叶原基的生长点,生长点大小约在0 3~0 5mm 左右,大于以上尺寸脱毒率将会下降,反之成活率将会下降,迅速将摘出的生长点置于培养基中 [4]。就香石竹而言,切掉叶柄后, 收稿日期:2007-01-08;修回日期:2007-03-15 作者简介:符国芳(1982-),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园林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第34卷第3期 2007年9月福建林业科技Jour of F ujian Forestry Sci and T ech V ol 34 N o 3Sep ,2007

菜粕常识

油菜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为33%~50%。自1995年以来,常年种植面积在1亿亩,年产菜籽近1000万吨,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40%~45%(不含大豆);同时还生产约600万吨的菜籽饼粕。饼粕蛋白质含量高达40%,菜籽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合理,其赖氨酸含量与大豆相当,而赖氨酸、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则高于大豆蛋白质,是我国有待开发利用的最大宗优质饲用蛋白源。油菜除用作榨取食用油和饲料之外,在食品工业中还可制作人造奶油、人造蛋白。还在冶金、机械、橡胶、化工、油漆、纺织、制皂、造纸、皮革和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油菜是包括芸苔属植物的许多个物种。凡是栽培的十字花科(ruciferae)芸苔属(Brassica)植物用以收籽榨油的,都叫油菜。就我国种植的油菜而言,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白菜型原产于中国,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和西北高原各地。芥菜型主要集中于西北和西南地区。甘蓝型则是20世纪30~40年代从日本和欧洲流入我国,主要集中于黄淮和长江流域各地。油菜在我国分布极广,北起黑龙江和新疆,南至海南,西至青藏高原,东至沿海各省均有种植。按生态划分,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其界线可以是东起山海关,经长城沿太行山南下,经五台山过黄河至贺兰山东麓向南,过六盘山再经白龙江上游至雅鲁藏布江下游一线,其以南以东为冬油菜区,其以北以西为春油菜区。以1996年为例,我国冬油菜和春油菜的种植面积分别占93.4和6.6%,总产分别占94.2%和5.8%。其中长江流域冬油菜占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82.2%,总产占83.5%,既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带,其菜籽总产占世界菜籽总量的25%。 新中国50年来,油菜作为最主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发展稳中有升,新品种推广实现了三次革命。建国初期通过品种评选推广的一些油菜优良品种如七星剑、宁波油菜、兴化油菜、浠水白等,对我国油菜生产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开始推广从国外引进的甘蓝型油菜—胜利油菜,并以系统选育为主,选育出一批适合于我国多熟制栽培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实现了我国油菜品种由白菜型向甘蓝型转变的第一次革命。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具有实用价值的玻里马(Polima)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并首先实现了三系配套。通过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细胞核雄性不育、自交不亲和、化学杀雄、天然杂交、孤雄生殖及辐射育种方法的研究,选育出了一批在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油菜新品种,如甘油5号、湘油5号等。统计表明,我国油菜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和年均总产50年代分别为2903.5万亩、30.9公斤/亩和88.7万吨。60年代分别为2381.5万亩、32.0公斤/亩和78.6万吨。70年代分别为3214.8万亩、45.4公斤/亩和146.4万吨。1979年达到240.2万吨,首次超过我国历史上最高的1934年产量190.7万吨;80年代是我国油菜生产的快速增长时期,由于中油821、秦油2号等丰产性好、抗(耐)病性较强的甘蓝型品种的推广与应用,使我国油菜单产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种植面积、单产水平和年均总产分别为6368.3万亩、76.7公斤/亩和488.4万吨,分别比70年代增长98.1%、68.9%和233.6%,实现了我国油菜向高产、稳产、高抗转变的第二次革命。进入90年代,无论是种植面积、单产水平和总产量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20世纪90年代的前8年(1990~1997年)平均为9152.2万亩、88.5公斤/亩和812.9万吨,分别比20世纪80年代增长43.7%、15.4%和66.4%。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全国20多个科研单位近二十年的协作科技攻关以及中国一加拿大或澳大利亚、美国等重大国际合作研究,中双四号、华杂4号、油研7号、中油杂1号 等一批优质双低新品种已陆续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现已育成40余个熟期、产量和抗

菜籽粕脱毒及菜籽蛋白提取工艺优化

菜籽粕脱毒及菜籽蛋白提取工艺优化 罗仓学1,史兰1,李振尧2 (1.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21;2.陕西八鱼渭南油脂工业有限公司,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为脱除影响菜籽粕综合开发和利用的有毒物质硫甙,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体积分数)、时间、温度、液料比对脱毒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时间、温度进行响应面分析,以提取液中硫甙浓度为响应值,建立了硫甙脱除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确定了脱毒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64%,温度62℃,时间3h ,液料比2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硫甙浓度为51.825μmol/g 。同时为了提高菜籽蛋白利用率,选择NaOH 溶液为提取剂,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碱浓度(质量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进行分析,得到菜籽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为:NaOH 浓度为2.5%、提取时间为2.5h 、提取温度60℃、液料比为1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蛋白质提取率为45.86%。 关键词:菜籽粕;硫甙;蛋白质;响应面法;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TS2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06X (2013)06-0050-0005 Rapeseed Detoxification and Extraction of Rapeseed Protein LUO Cang-xue 1,SHI Lan 1,LI Zhen-yao 2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 ’an 710021,China ; 2.Eight fish of Shan xi Grease Industry Co.,Ltd.,Weinan Weinan 714000,China ) Abstract :To remove the toxic substances-glucosinolate in rapeseed which affect i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using ethanol as extractant ,depend on single factor test to investigate ethanol concentration ,time ,temperature ,liquid ratio on the effect of detoxification ,then selecting ethanol concentr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for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chose glucosinolate concentration in extract for response and established a quadratic polynomial model of glucosinolate removing.Determined the optimum detoxification process was :ethanol concentration 64%,temperature 62℃,time 3h ,liquid ratio 20,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glucosinolate concentration was 51.825μmol/g.Meanwhi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rapeseed protein ,selected the NaOH solution as extracting agent ,used single factor test to investigate alkali concentration ,extraction temperature ,extraction time ,liquid ratio on the effect of extraction rate of protein.Designed four factors and three levels orthogonal test and analysised ,got the best extraction process of rapeseed protein was:NaOH concentration 2.5%,extraction time 2.5h ,extraction temperature 60℃and liquid ratio 10,and in this condition ,the protein extraction rate was 45.86%.Key words :rapeseed ;glucosinolate ;protei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orthogonal doi :10.3969/j.issn.1674-506X.2013.06-011 油菜籽在我国油料作物中占重要地位,年产量 达1×10-6万吨以上[1],因而菜籽油是我国百姓最主 要的食用油。在目前加工条件下,油菜籽榨油的得率为35-40%,而副产品菜籽粕的产量将近40-45%,是一类相当丰富的饲料资源[2]。菜籽粕营养价值高,粗蛋白含量为35-45%,同收稿日期:2013-10-22 作者简介:罗仓学(1965-),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食品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 。第49卷(第6期)Vol.49,No.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