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读书笔记

《老子》读书笔记

在先秦诸子的众多著作中,老子遗留下来的《道德经》便是那时代最深邃最富有哲理的一篇。《道德经》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用韵文写成的哲学诗,短短五千言,却蕴涵着极其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凝结着中国古代哲人的智慧,对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翻开老子的书,开篇即是这样有哲理的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相信很多注释书中都有这样解释:“道”解释为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等等。但很少与“德”联系起来。“道”与“德”,“道”并不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而是个体修行也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相信通过对老子深刻的解读会了解其中内涵。

道经中第二篇章就说到要“以无为处世,以不言行教”,“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这段话体现出在辨证法方面,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作了哲学概括。他指出万事万物是对立统一的,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

由此老子在以后几章中阐述他重要的“无为”的思想,特别在其63章中“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欲不欲,学不学的治世方式”

为无为,事无事。前面说过,老子一生都致力于寻找一条可葆国家长治久安的政道,老子的离开周室说明他对国家兴衰的必然现象的认识是很清楚的,可葆国家长治久安的政道是根本不存在的,于是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即寻找一条可以尽可能维持国家长久的途径。为无为,事无事——就是他寻找到的答案之一,用防微杜渐的方式,将国家的一切祸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中。现代统计,春秋282年间,列国战争达483次,朝聘会盟450次,从开始的140多个诸侯国兼并成了10多个。生活在春秋末期,官为守藏吏的老子,对于这些争斗的历史应该是很清楚的,对其造成的巨大灾难,对周室人民的损害,都应该是感受深切的,在他的眼中,春秋五霸所代表的含义,灾难多于荣光,否定多于肯定。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位霸主的确立,背后又有多少小国在疲于奔命?用多少人民的血肉来铸就?有为的背后是鲜血,有事的背后是灾难。有为的大前提往往是要花钱,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特别是生产活动还得不到保证的春秋时代,花钱必然是“其上食税多”,就会导致“民之饥”的结果,民饥的结果往往是产生动乱,从而威胁到统治,而与长治久安相背驰。所以老子主张“为无为,事无事。”尽最大的努力来寻求一个人民安稳的环境,防止巨大悲剧的产生。主张“治大国若烹小虾”,不折腾,以寻求人民的安稳为治世的方策。

可以确定,老子同时注意到,仅仅是单方面寻求外部力量的安分,并不足以来维持国家统治长久的,同时还需寻求统治者自身维持谦恭的姿态和努力保持自身先进性,以免过度腐败而自亡,长握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谦恭地接受批评,像水一样善下百川,“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详,是为天下王。”通过这种近乎残忍而苛刻的否定批评方式,来维持自身的先进,达到维持统治的长久。

其实在历史上这种思想的确发挥过作用,《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成为中国历史上某些朝代,如西汉初的治国方略,在经济上可以缓解人民的压力,对早期中国的稳定起到过一定作用。

关于第一章“道”的争辩:

“道可道非常道”,古文写作不用标点,省了古人的笔墨,却麻烦了后世的我们。

印象深刻的是李老师上课对于后面一句句读——“欲”字之前还是之后断句——争辩的分析,课后翻阅各种资料发现仅仅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的争辩就足以让人“晕”了。

最为广泛接受也是我想当然以为唯一的句读为“道可道,非常道”。

有趣的是,这一种句读也有不同的对三个“道”字的解释解释方式。

解释一:

第一个“道”和第三个“道”是一样的意思,且此“道”非彼“道”,这个“道”与世间真实存在的“道路”、甚至“道理”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它是思悟的大道,是认识天地万物、自然生命的方法之道,是天地万物、自然生命的本原之道、运动变化的规律之道。而第二个“道”是“说、说出”的意思。另外,“常”即“恒”,整句话可以翻译为:道,如果可以说出来,那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大道了。意思很清楚,“道”是不可言说、不可形容、不可名状的,而且一旦说出来的,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不过,虽然无法说出来,但这并不等于说没有,真正的“道”不是语言文字所能够表达的,它能够,并且只能够以心会心、真切体会、默契感应。

解释二:

这是南怀瑾先生给的另一种解释方式。

(一)“道”就是道,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犹如元人马致远在《秋思曲》中所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个古道西风瘦马的道,便是道路的道。照“说文”意义的注释就是:“道者,径路也。”

(二)“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异的原则性的道。

(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谓之道。”这便同于佛经上所说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玄妙幽微,深不可测了!

针对南怀瑾先生的这种解释方式,有人提出了质疑,是以第二种句读作为基础的——“道可,道非,常道”。其依据是道教内部的秘传手本,《太上老君道德真经》的句读方式。理由是,“道”根本不是《易》中说的什么“形而上”,什么规律、法则之类,上述的第一种句读中所给“道”的解释实是照抄了朱熹的“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的观念,而把朱熹的“理”字改成了现代人了解的术语“规律”、“法则”之类。相反的,“道”应该是一切生命力之源,是指生命活动的本身,它无时不刻转化为万相,,并且是“无常”。人类凭自己的私智,取了“常”在演化运动中的某一段,概括抽象为什么规律、法则,其实是极不可靠的,也更不是“道”本身,最多只是“道”的点缀。从对“有”的知,达到对“有”的知的背后的“不知”,从“不知”再达“无”,便近“道”了。“道”不可得,不可行,所得所行不名为“道”,只是“道”的点缀,而另一方面,所得所行又无非是道。同时,在“以其知之所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的过程中我们也

能够体会到无尽无边无际的“道”之“常”。另外,“道”者非我,,“道”者无非是我,即“道”无非是我也非我,非我亦无非是我。因此,“道可,道非,常道”。这种解释比较繁复,主要是在强调“道”是鲜活的生命之源、鲜活的生命力之源,强调一种运动之活力。

还有第三种句读——“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字说得是作为独立存在的道路,做主语用;第二个“道”字,则是能够被用来行走的道路,做宾语用;第三个“道”字值得却是被形容的道路,做状语用。整句可勉强翻译为:“道,能够行走的道不是永恒的道路”。这种观点认为,“道”不在天地万物之外,它不是抽象意念的而是具体的存在,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产物,“道”的出发点不但就是物质的,而且,它在本质上就是道路。当然,这个“道路”也不是纯粹的物质“道路”,它是指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唯一的和始终通畅的渠道,也即人类产生出精神、灵感和智慧的真正发源地——国家有国家的发展道路,社会有社会的发展道路,个人有个人的发展道路,甚至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万物各自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这里的“非常”二字也强调了“道路”的变动性。

我只是一个学者,一个刚开始启蒙自己的。在阅读《老子》时写下这些读书笔记,其中肯定存在一些错误。本无意发出,但想及错误本的存在就表明了发出来一起交流的意义。我读《老子》的第一遍是读傅佩荣先生的《傅佩荣细说老子》,其中的很多地方都不太赞同,后来就自己去查字典寻找注解,也慢慢的形了一些自己的理解。诚如傅佩荣说的,每个读《老子》后的注解都是自己知识和观念的反映。我也是如此。但在自己的理解之余,尽量的去读原文,去理解当时老子的意思,但限于自己现在的能力,或许能理解的深度实在有限。但我不怕错误,只怕麻木。现在发现,也想寻找大家的意见,同时想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去阅读、理解这本中文化中的经典之经典。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从辵,首。本义:供行走的道路。但此处的道可能指先于宇宙之前的混沌,庄子讲《浑沌之死》,开七孔于,然后有了万物或叫宇宙,而七孔在我看来不仅代表万物,也可能指类、望,…名?。我觉得这章是在刻画混沌之后,宇宙出现之后万物(尤其是)的差别与对比。道与名相对,妙与徼相对(前者为微妙之意,后者为考察,认识之意)。混沌死了之后,道却永远存在于宇宙当中,维持着宇宙的运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长短想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弗居。

我觉得这章讲的大概是相对论,然后从他的相对论中得出其处世之道。事物的价值只要是以来判定的,总会是相对的。因为本就是一个主观的东西,每一个都有一个灵魂,而且认识事物都是由内向外的。因此后面讲的无为,不有,不恃,弗居,可能更偏向于自然之道,而非的价值。因为大部分存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想有为,想拥有,想追求……。或许,用天道来养道,会是相对价值中的一个客观标准,就像上帝的

《圣经》一样。不同的是,圣经已经写就,而道提倡的向自然学习,则需要我们自己努力的去寻找。老子或许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寻找的历程,而我们不但没有很好的继承,甚至越走越远。(因为开始做笔记时没有记录每一句话的意思,只是写了自己的理解。后面写得比较详细,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弗居”和第十章颇有雷同,如果不明白其意思,可以参照后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使民心不。是以圣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是向自然学习的治之道。老子讲要削减们的望,减少们的竞争,让其按照自然天发展。甚至让民不去追求知识,但是要注重强健。想起一句西方哲的话来:“让自己的望保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站在这个角度,老子是想千方百计的减少我们的望,同时减少我们的知识能力,他可能觉得知识也是望来源的一部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生忧患识字起”,讲的大概也是这个道理。们懂得的道理越多,想得就越多,忧患和意识自然就多了起来。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像老子本一样,在跨过了知识的这个阶段而至无为之状态,因为我们的社会已经不可能再直接造就简单无为,因为望已经在类和社会中产生且越来越强大。比如你出生了之后就知道有一种目标叫功,功后有什么……所以,在这个时代,我比较倾向于“未曾拿起,何言放下;既已拿起,也理应而且终将放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或许也是异曲同工之妙。又或许社会的发展也会经历这样的阶段,现在的社会正处于多样急剧扩张、物质和望越来越…丰富?的阶段,或许以后会朝简单、自然、无为的方向发展也未可知。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让自己的望保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我们的政府做得似乎正好相反。他一方面在用一元的教育和言论把我们塑造一个“机械”,无形中扼杀了我们的创造力,一方面又(或许是不得不)让社会的望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了,物质更丰富了,们的选择也更多了,可是,我们的进化,却是如此的缓慢,甚至在一直在倒退……

又看到“虚其心”,我觉得很像基督教说的,“把自己的心空出来,让神进来”。作为始终是渺小的,如果以他自己为中心,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或许可以在一个环境中获得世俗的快乐和与竞争之后短暂快感,可毕竟不可能最强,的力量也是渺小的,而且很容易拜倒在权力、金钱、包括自己的绪和望之下,结果很容易失自己,倒不如把自己空出来,只让神来主宰,或许可以真正的做到“不后悔,不用怕”,自然而然享受尘世生命带来的乐趣。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章好像是在讲道是怎么来的。感觉好像是万物之前(或之源),而又在混沌之后,“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感觉在讲他的产生过程,或者讲他的质。“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觉得这里的帝是指万物或万物中最大的那个,不像是指神或混沌。道是混沌化作而来,存在于历史与世间当中。或许,科学做的事“认识和总结规律”,就是在用的认识能力,去试图认识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傅佩荣的译法是:“天地没有任何偏爱,把万物当为刍狗,让它们自行荣枯”,而我的直接是,这里应该是说“如果”天地不仁,“则会”以万物为刍狗,即会把万物丢弃。(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魏源本义:结刍为狗﹐用之祭祀﹐既毕事则弃而践之)。如果圣不仁,(我觉得是指那些明白了…道?的),(仁:会意。从,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与相互亲爱;),就会丢弃百姓(甚至有玩弄百姓之意的感觉)。橐龠(好像指风箱之意,我没有去查),可能这句是讲道很虚但不匮乏,可以源源不断。而最后那句似乎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说太多,而应该守住虚静?在说话的时候(尤其是在和沟通时)确实容易陷入表现自己的境地,不但失去了沟通的本意,也失掉了自己的虚心(我把的虚心大概与望相对,即把自己的心空出来,而非谦虚)与安静。(或者在在安静的时候才能感受到道的存在?)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1、被信仰为促进谷物生长保证五谷丰收并主宰植物每年的生长、腐烂和再生的神;2、古代道家用语。谷和神本分用。后多并称。“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玄: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牝:形声。从牛,匕( bǐ)声。依甲骨文,“匕”为雌动物的标志。本义:雌的禽兽;玄牝:道家指孳生万物的本源,比喻道。

从说文解字和古代的解释看,这句的意思是指道不会死亡,而且为天地的根源。最后一句是描述道的“质”的,似有似无的存在,但其作用却无处不在,且无穷无尽。这或许是给我们一种信心,道是存在着的,而且可以永远存在。那我们可以通过类和科学去认识道吗?……

天长地久。天地所有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后其而先;外其而在。非以其无私邪?故能其私。

这章节老子似乎想通过对天地之道的描述然后应用到我们上,其实这种方式基本是贯穿整个《老子》的。关键是我们要把前面的理解清楚了,前一句说天地长久的秘密是“不自生”,我不确定自己理解的对不对。是不是说“不求自己的生存”,还是“不依靠自己生存”。我比较偏向于后者。天地不依靠自己,而是依靠道而存在。圣也应该学习把自己置之后,却可以达到先。“外其而在、“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其私”。也大概是这个意思。

老子可能还是想告诉我们,不应该太关注自己,而应该把自己虚出来,托付给道。这竟然与基督说的“把心虚出来,交与上帝”如此的一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善:古文,譱,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处:處、処,会意。从口,从文,或从处,虍( hū)声。“处”即“處”的古字,于六书为会意。金文加声旁“虍( hù)”变了形声字。本义:中止;停止。

这章老子是想借水来比喻道。老子喜欢水,因为水的很多的质和道很相似。比如,水利于万物生长却不与谁相争,停留(按本意是停留,但我觉得可能是存储……呵呵,没有什么理由,只是感觉)众所厌恶或不喜欢的地方,可能是说不居功,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往高处走”。后面一连串的排比,我大概查了查字典,大讲:水宁愿处于卑下(地),心思沉静(渊),施予(与:與,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东西。“與”,从与,从舁,共同抬起,与,给予。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时满怀爱(仁:会意。从,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与相互亲爱),言谈真诚不浮夸(信:会意。从,从言。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用正确的方向来治理,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前者是方向,后者更强调效率。(正: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治:形声。从水,台声。①本义:水名。②引申义:

治水;整治;修治);做官或处事也善于生效(事: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能: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行动总是在适当的时机。最后一句的…尤?,我不确信是形容词还是动词,尤:小篆字形,从乙,又声。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受到阻碍,则显示出它的优异。本义:最优异,做动词时也有“责备;怪罪”,傅佩荣先生把他理解为前者,说“不会引来责怪”,我觉得也有可能是其本义,“不优异”,一切自然而然,无需比较。

我觉得这一章老子主要是想劝世俗更加谦卑、沉静、博爱、真诚、正值、顺时而动,自然而然。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宝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退,天之道。

这章相对来说容易理解一些,也是老子对我们贪恋、望的一种告诫。拥有的太多甚至满溢,不如停止;修炼得越来越锐利(变得越来越强大,以便于赢得竞争),是得不到长久的;富贵很难长久,如果富而骄,则一定会招致祸患。功退,才合乎天道。

对于最后一句,不仅从历史上讲是真理,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也是告诫我们个的长,或许在生的第一个阶段,从无知到对知识理的追求,从贫困到对功的追求,从无能到创造价值的追求,可能无可厚非,但是就像前面讲的“未曾拿起,何言放下;既已拿起,也理应而且终将放下”。

“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要把自己的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意理想和趣,不斤斤计较于,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见和豁达的怀”,这是我存储于手机上的一句话,是朱光潜说的,或许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功退,天之道”吧。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科?爱民治,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哎呀,这一章太长了,而且很难。开始除了后面几句,几乎没能看懂,没有办法,只能遇到不懂的字和词,用我们的老办法,查字典喽。

先大概看一下句子的排列,我觉得前面都是如何去修养、去获取知识的理,去多样的发展,后面一句

是达到这些之后更为理想的状态。“营魄”不知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书上都讲这是“魂魄”之意,我查了一下:营,營,从宫,荧。宫,房子,与居住有关。本义:四周垒土而居;魄:从鬼,白声。从鬼的字,常与灵魂、鬼怪有关。本义:神,信的指依附于的而存在的精神),我觉得营不是指…魂?,而是指为…形?,而魄指“魂魄”,因为魂魄之于,就好像我们之于房子。所以这句应该解为:魂魄和形合一,能达到…无离?的状态吗?无离可能是指与道合一。“专气致柔”可能是指一种修炼的一种方式,因为无重点词,没有办法查询,所以这句应该是说,专气致柔的修炼,能达到婴儿般(纯洁?混沌?)的状态吗?老子除了喜欢用水来作喻,还喜欢用婴儿,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婴儿是之始,而道也是万物之始。“涤除玄览,能无疵科?”应该也和上句意思大概一致。爱民治,可以达到无为而治自然而然吗?老子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而且这也是他的理想和期望。“天门”:指指鼻、口或天庭,开阖即开与关,可能也意指交流,雌:从隹( zhuī)。表示与鸟有关。本义:鸟。引申为的。对于这句话,我没有更好的理解,只能跟从大多数的看法: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这也理解也有一定的道理。雌、确实也有宁静之意,而前半句也确实有自己的感官与外界交流之意。“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应该指明白道理,能没有知识吗?或者说,能不用知识就可以达到吗?但这样理解的话,就和前面的几句有点不太一致,因为前面的后半句都是讲老子的理想的状态。无知显然也是,但可能这里的无知不是指没有知识,而是指不用心机,自然而然,这样理解的话就通顺了。

最后的总结语更是经典语,一直流传至今。生之,畜之,应该是一个意思,就是生养万物。后面的并列句是为了解释老子理解的德,应该做到生养万物而不占有他,“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意思大致相近,为(為、爲,爲的本义是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猴相对形),有意,可理解为:做万物之长,却不主宰他们,(恃:从心,寺。本义:依赖,依靠),这里的“主宰”很有意思,恃的本意是“依赖,依靠”,统治者虽为统治被统治者,其实乃是依赖他们,这与我们政府宣传的“民是政府衣食父”是一致的。可我们的政府却只见它统治民,却不见他因依赖民而感恩,如果说有感恩,也只是存在于文件和口号之中,说一切为民服务,还说“以德治”,殊不知,真正的…德?不是占有、控制,统治,而是自然而然的引导他们(与强制相对),生养他们(其实也就是服务民)。我们的政府什么时候能真正做到呢?

十一

今天暂时写到了第十章,以后肯定会继续读继续写下去。再次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去学习一些文化经典,无论是中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的主流文化(呵呵,现在还在同时阅读《科学二十讲》)。无论现在你觉得奥运的事件现了“谁误解了谁”,至少,我们应该做的,是真正的学习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不遗余力的学习西方文化,努力做到融合中西,此二者,缺一不可,才能理解和正视对方的“偏见”,让自己和自己的民族长,自信起来,然后才能自豪的向世界宣称中华民族的伟大,而不是现在这般“自卑的,就像是蜜蜂一样,遇到了恐惧,就会攻击别,结果伤害了对方(注意,不一定是敌),也伤害了自己。”(引自今天在群中和网友谈话中的一句话)。

另注:关于阅读《老子》的方式,第一是多查,文中所引的词典来自于《汉典》,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其“详细解释”、《康熙字典》和《说文解字》,推荐大家查看。第二是:可以用写的方式,因为在写时可以放慢思考,让思维更加沉静和细腻。不仅写自己的理解,也写原文。文中所有的原文,我都没有从网络“拷贝粘贴”,而是一个个字敲上去的,由于文中多出现偏僻字,还可以练习一下自己的文字输入功底呢。因此推荐大家也自己写一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