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模式与德育价值

德育模式与德育价值
德育模式与德育价值

第36卷 第5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Vol.36 No.5 JOURNA L OF HENAN N ORMA L UNIVERSIT Y Sep.2009

德育模式与德育价值

宋 晔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 要:西方背景下,德育理论先于德育模式产生,德育模式的建构有着完备的德育理论做指导。但是,中国由于教育经历了“文革”十年的颠覆性破坏,理论的建构和实践模式的运作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的,所以德育理论和德育模式是在交织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方面道德教育理论的丰富促进了德育价值的进步,进而促进了德育模式的开展;另一方面,德育模式实施所收到的良好成效进一步端正了德育价值和生成了新的德育价值。

关键词:德育模式;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359(2009)0520234204

作者简介:宋晔(1968-),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学研究。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繁荣,教育实践工作者探索了多样的德育模式。这些模式的形成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任何成型的德育模式都会引起德育价值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绝不是短时间内就形成的,也不是一种单向的过程,而是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且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一、德育模式和德育价值在交织中发展———以主体性德育模式形成为例

德育理论和德育模式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模式的推进和理论的丰富是同步前进的。一方面,德育模式是以新的德育观念为主导建构的,另一方面,德育模式成为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形式,学校借助于德育模式的运用而导致学校德育价值的改变和发展。

德育价值是德育理论中的核心成分。由于德育模式的发展和道德教育理论是不断交织着前进的,所以,一方面道德教育价值的进步促进了德育模式的开展,另一方面,德育模式实施所收到的良好成效进一步端正了道德教育价值和生成了新的道德教育价值。每一种道德教育模式都是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产物,是不同的道德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根据自己对道德的理解而派生的一种道德策略。各种道德教育模式的创立,为人们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不同的教育思路和观察视角,也体现了不同的德育价值。

从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形成过程可以充分地看到德育模式和德育价值的交织性发展脉络。

历史上,我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我国社会传统中的道德教育强调其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完全忽视其个体性功能,政治教育几乎取代了德育,德育失去了自身规律。“完全背离了教育教化陶冶、树人育人,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功能和使命,彻底地异化和走向了自己的反面”[1],这种集权式德育模式,其典型特征表现为过分强调政治化。

集权式的德育模式尽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政治性有所淡化,但是从根本上说,我们的德育实施更多的是依靠强制,违背了道德教育自觉、自愿的本质。传统的德育模式无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否认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仅仅看作是等待塑造的客体。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灌输,没有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师生关系是一种强制和被强制的关系,这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进入了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的道德观念已经被打破,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和务实型的价值选择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人们的道德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未成年人亚道德文化生活研究”(07BZX074)收稿日期:2009203218

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发展。在这种重大的社会变革和强烈的社会要求下,以教师说教、讲授为主的强制、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模式,因其忽视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需要,忽视现代社会对自主性和创造精神的呼唤,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并在德育实践中受到多方的责难,主体性德育模式应运而生。

在主体性德育模式在全国迅速展开过程中,学校的道德观念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学校开始将学生视为道德教育的主体,高扬作为人的个体价值存在,反对德育的“目中无人”,反对把活生生的人简单化、机械化和客体化。在道德教育中,教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是自身品德形成和构建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要求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的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他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起到指导道德行动的作用。

反对道德灌输,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成为这一时期道德教育的主题,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这就是德育模式给我们的学校教育道德观念带来的深刻的变化。而这种德育价值的变化更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了德育模式的实施,在具体的德育模式实施过程中,在专家和中小学教师这样一个研究共同体的作用下,德育模式也更加完善,更加富有成效,在德育模式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出“主体性”这一时代强音。在道德教育内容上,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重新颁布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视多种途径进行道德教育。总之,人们已经日益认识到了,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考虑学生的道德需要,才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当然,也只有摒弃扼杀人性的道德灌输,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保证。在这个阶段,教育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生主体的参与对学生德性成长有着重要价值,对提高德育成效有重要作用。

主体性德育模式改变了受教育者在德育中的被动地位,而倡导选择、参与和体验;变革了集权式德育模式中的政治性和社会本位倾向,从追寻道德的人性意蕴入手,重构道德的生命性和德育的人文关怀。它体现的是一种人性化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对人的地位、尊严的承认与尊重,是对道德以及道德教育实践深入研究与反思之后得出的科学化与人性化兼顾的德育模式。

二、德育模式的推进将外在的暂时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长远的德育价值

任何一种德育模式都蕴涵着一定的德育价值,这些德育价值中渗透着社会核心价值观和主导价值,最终目的是要内化到学生身上,形成稳固的长远的价值,实现人的道德完善。但是在德育模式实施之前,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道德价值仍然是外在的、静态的。这些外在的静态的道德价值要想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价值,成为影响学生的长远的价值观,不是一个简单的由外而内的过程。因为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个体,他们在德育模式实施之前,已经具有了一系列的道德观念,就如迦达默尔所言的“前见”[2],他们会通过自己以往的道德经验对教师的道德指导进行修正,并根据自己对道德的理解来选择道德价值。而“价值选择过程是旧的主导价值让位于新的主导价值的价值结构重新改组构建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价值转移过程,或者说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3],所以,德育模式蕴涵的德育价值不是一个自然的由外而内转化为学生的道德的过程,它要经过学生的道德选择和道德修正,经过学生的道德接纳。

德育模式蕴涵的德育要求开始时往往以规则和规范的形式存在。但是德育模式的规范和规则相对于学生而言,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也就是说这些规范和规则是体现在鲜活的道德情境之中的。德育模式蕴涵的外在的规范和规则成为学生内在的价值,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正是德育模式的推进,使得这一漫长的艰巨的过程成为可能,因为在德育模式中,蕴涵着以下三个基本点。

(一)德育模式强调教师有意识的指导

德育对象一直是道德生活的主体,他们一直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于道德之中,理解、掌握、运用着道德规范。“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内发和生成或建构的过程”[4]。受教育者道德能力的培养、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要素协调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的传授,德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受教育者具有多的道德知识,而是让他们能运用正确的观点、方法去思考分析解决现实社会和人生的具体问题与道德困惑,强调的是知行统一和自我修养,是要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素质、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而这一目的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反复、长期、渐进的过程。受教育者良好品行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提高,固然离不开一定的道德知识和理论,但德育的过程远远比掌握一门知识要复杂和艰巨得多。因此,德育过程绝不是简单地把“道德知识”装入受教育者的脑袋,受教育者的道德内化和外现过程都需要教育者的全程指导。

在德育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时刻铭记着自己指导者的角色。甚至可以说,从德育模式开始实施之前,在教师心中就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教师清晰地懂得德育模式要传达的道德价值,知道通过德育模式希冀在学生身上发生什么样的转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会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设置道德情境,引起学生的道德冲突,为德育目的服务。

(二)德育模式贴近学生的道德生活、满足学生的生命需求

德育模式的实施之所以产生了巨大的成效,源自教师所创设的道德情境和提供的道德实践满足了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贴近了学生的道德生活。道德情境和道德实践不是拍脑袋虚设出来的,而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体现学生的内在需要,同时还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学校和教师应把视野拓展到学生的道德生活本身,挖掘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真实可感的教育资源,通过学生的实践,在学生的实践中培养自身的德性。其次,满足了学生的生命需求。道德教育是关涉学生道

德生命自由生长的教育,是关涉个人幸福的教育。其核心应该是学生的生命,其目的是为了人。传统的道德教育过分重视道德教育的工具价值———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忽略了道德教育的内在价值———学生的幸福生活。让学生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应该成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

德育模式中蕴涵的规范和规则,有别于以往抽象的规范和规则,因为它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体现于教师创设的鲜活的生动的道德情境中的,它是从学生的生命需要出发,是在尊重学生利益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产生的,相对于学生而言,这些规范和规则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的道德成长紧密相联。学生感受到的不是控制和约束,而是生命的绽放和道德的促进。这样的规范和规则为学生所乐于接受。德育模式蕴涵的德育规范和规则正是从学生的生命内在需求出发,这样,外在的规范就会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求,它是为了学生的成长需要,是与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的,所以规范和规则才能发挥作用,而不仅仅是一种摆设和强制。

(三)德育模式重视学生的道德体验

德育模式的实施非常重视学生的道德体验。一方面强调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现实道德需要,让其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激发其内在德性的成长,并促成外在道德行为的养成。另一方面坚持生理、心理、情感、个体经验等体验经历的融合,强调平等、尊重的原则,它不是用强制手段从外部去逼迫学生,而是要求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其发展潜能,发挥个体的主体作用,保证各种教育措施产生整合效应,在体验中把学生当成主体的人、社会的人,尊重他们的生存权、发展权,使其在体验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逐渐引导学生生成个体内在的道德观念。在德育模式实施过程中,采取“间接体验———直接体验———反思体验———体验内化”等方式的结合。不仅有言传,更有意会;强调的是体悟,是思考、活动。在体验中相互沟通,共同合作,公平竞争,体验了生活,学到了知识,训练了技能,增加了阅历,感悟了人生,真正感受到“言传得来终觉浅,体验才能悟人生”的内涵。

在德育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课堂上的道德体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去,积极主动地参与真实的道德实践,并让学生在活动中以体验为切入点,通过体验形成个人独特的情感和态度,促进情感和认知的相互影响,以生成和发展完整的道德行为。在德育模式实施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智慧,感受到了他们的创造性,他们创设了大量的生动的道德情境,在创设的体验环境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判断,以达到情感的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另一方面,教育者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兴趣活动,并通过多种角色的承担,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以体验的方式拓展、丰富和提高自身的经验,逐步体验自己应有的主体地位和生成良好的品德,并最终促使其良好德行的形成。

三、德育模式改变了教师的德育价值和教育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由“德性培育”走向“德性生成”

在德育模式在中小学推进之前,教师最常用的方法是灌输和说教。它企图“塑造”学生,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导致学生思想僵化和偏执,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随着德育模式在中小学德育的推进,教师的教育价值和教育行为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教师意识到“德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品质得以成长”[5]。每个学生都有着道德的萌芽,道德教育的作用在于创造条件,使这些道德萌芽不断壮大。因此教师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身上,教师的教育行为也转向了理解和沟通、促进和帮助,教师行为的改变也引起了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学生由习惯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生成。道德教育观念从“德性培育”走向“德性生成”。

“德性生成”的过程是个体对德育影响的不断感受、积淀进而重组经验、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它发生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正是德育模式的推进,使得这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成为可能,因为德育模式蕴涵的德育价值和学生的道德成长相契合。

(一)德育模式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教师的教育行为走向科学化

学生的道德发展有着其自身的规律,学校道德教育的进行必须清楚地了解儿童青少年所达到的道德发展阶段,注重他们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发挥,促使学生逐步发展。尽管道德发展有其特定阶段,但是教育者要引领学生不断超越自己的现有发展水平而达到较高阶段的道德判断,并将其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心期盼,学生是能够而且愿意向更高道德发展水平努力的。

为此,德育模式一方面把德育生活化,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加强引导,让他们自觉在面临道德冲突时反思和感悟,把外在的德育要求逐步生成为自己内在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按照人们道德素质提高和社会道德发展总是由他律走向自律、由盲目走向自觉、由低级走向高级的发展规律,在德育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外在约束与内在约束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同时,德性生成并不排斥道德教化。但是,只有在道德主体自觉接受、认同、吸收和实践一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道德教化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因此,德育模式往往把教化和内省结合起来。

(二)德育模式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的教育行为走向生活化

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社会的道德需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也是促使外部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与价值观的途径。从根本上说,这个转化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

“道德的知识原本就不是靠道德推理获取,而是靠人们的道德生活体验和体认,也就是通过亲切可心的情感和心灵感应来传递和生成的”[6]。德育模式实施过程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同时,教育者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组织学生亲自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能缩短教育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追求、需要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既能领悟道德的要义,又能在生活中努力身体力行。他们在完成学习、工作、劳动任务和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履行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产生遵守道德规范,评价和调节人际关系及个人行为的内在需要。这样,学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便将形成相应的品德,发展一定的道德能力。学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转变。在德育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引导和带领学生突破书本,走出课堂和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实际行动,获取真正的道德知识和道德体验,使他们的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道德更加纯洁,获得健康的成长与发展[7]。

(三)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教育行为走向人性化

“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践的作用,祖先们无数次的道德操作实践会在文化心理的道德形式方面有所遗传,形成孟子所讲的不思而虑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或‘善端’。这种先天的心理图式的存在决定着即使是0岁的婴儿也不等于道德上的‘白板’,德育对象一直是道德生活的主体,一直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于道德之中,理解、掌握、运用着道德规范”[8]。情感体验模式、社会探究模式、角色扮演模式等德育模式,充分体现了上述这一文化上的遗传,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尽管各种德育模式其实施步骤和策略方法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抛弃了传统的教师强制性灌输现成的道德准则、学生被动地记诵的策略方法,强调让学生通过自由探究、审慎思考,作出深思熟虑的判断选择,因此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明显的“主体性”的特征。道德不再是单一服从、适应,不是一种消极的防范力量,而是自主、超越,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发展、创造和完善自己的一种积极手段。

教师创设的道德情境和提供的道德实践,引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保证他们在适当的时机做出适当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强行代替学生做出道德选择,剥夺他们独立思考的权利和机会,不是以道德权威或道德裁判者自居而横加干涉,而是以一种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并充分考虑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情感,就某种观点、行为后果等利弊的进行善意的分析和提出建议,采取中性立场,虚心接受并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在这种人性化的道德教育氛围中,学生面对复杂的道德实践情境通过反复的实践,不断的体悟,才形成一贯的道德品性。这是学生走向德性生活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191.

[2]迦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7.

[3]季海菊.多元化背景下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7,(12).

[4]檀传宝.主体性德育———欣赏型德育模式论要[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1999,(6).

[5]宁波,陈建华.灌输的涵义及其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2).

[6]万俊人.重叙美德故事[J].读书,2001,(3).

[7]冯善斌.试论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参与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8).

[8]檀传宝.德性只能由内而外地生成————试论“新性善论”及其依据,兼答孙喜亭教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

Moral Education Mode and Moral Education V alues

SON G Y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453007,China)

Abstract:In the western context,theory of moral education appeared earlier than moral education mode.The construc2 tion of moral education mode was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complete theory of moral education.However,due to the subversive destruction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through the10years,theory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mode operation is in the dark ahead.Therefore,mo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moral education mode is enriched and developed interactively.On the one hand,the rich theory of moral education promotes progress of the moral values,and promotes the moral education mode development.On the other hand,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mode received good results,f urther correct moral val2 ues and created a new moral value.

K ey w ords:moral education mode;moral education value

[责任编辑 孙景峰]

高二政治实现人生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 (2)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3.人的价值的评价。 既然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而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非索取了多少。而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4、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5.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是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二是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6.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而言,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和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作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幸福观、家庭观和恋爱观,也决定着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7、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内涵。 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要不断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 (2)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 8.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具体体现;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否正确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可见,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主要阐述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勤俭节约和劳动观念的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关键词:化学教育德育化学是初三新开的一门学科,它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物质着手,采用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迅速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激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其实化学的意义不仅仅限于此,通过对化学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真正健康的、乐观的、会生活的“人”乃至“人才”。一、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化学中的辩证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如通过浓硫酸因浓度不同而性质不同,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规律;酸和碱、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对立的两类物质,通过它们之间相互反应可以使学生认识对立统一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铁丝在空气中锈蚀生成氧化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等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物质变化的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科书中的化学实验是前人科学实验的精华,每一个实验都可能引出一个科学故事或一段佳话。例如,在做“碳酸钠性质实验”时,引导学生阅读“候氏联合制碱法”简介,学习我国纯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民族工业,放弃国外优

厚待遇,毅然接受永利碱业公司的聘请而回国,献身化工事业,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在研究物质性质与变化时,向学生介绍因发现钋和镭以及发展镭的应用方面而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热爱祖国的精神:即使在她身居异乡,第一次做出重大的贡献——发现放射性元素钋的时候,也时刻不忘为被沙皇侵占的祖国争得荣誉,把这个新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她伟大的祖国波兰。三、进行勤俭节约和劳动观念的教育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必须从学生进实验室开始抓起,从点滴做起。1.在实验教学中,每次实验都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要求用量取药品,严格控制化学试剂的用量。2.实验中要求学生爱护实验仪器。3.实验前要认真预习,掌握仪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损坏仪器要登记,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赔偿;能回收的药品,要教会学生回收;实验中要以主人翁的思想,注意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用电、用气等。这样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就会被唤起并得到强化。四、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化学实验过程中可产生废气、废液、废渣,即“三废”。因此,化学实验教师应把环保教育贯穿实验过程始终。1.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实验废弃物的危害,结合教材和资料详细讲授“三废”的预防措施及科学的处理方法。2.可改革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向无污染方向发展。在实验中尽可能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试剂。3.可开展微型实验,避免消耗过量的化学试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通过实验室工作实践,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不仅是化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文明道德,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限 2 页,不能加页) (一)理论价值 ( 1)自译活动是一个特殊而显著的翻译现象。由于学术体制与政策的原因,中外翻译史的研 究通常只关注单语作家和译他译者,而且自译本身的相关概念很难做出科学界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自译没有引起翻译理论界应有的重视。通过对自译理论基础、本质特性、运作机制、标准 策略等分析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关注自译活动,确立自译研究的学术地位,从而推进自译理论 与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 (2)研究文学自译现状,探究文学自译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廓清自译的概念和内涵。借助 对自译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并通过梳理自译理论,旨在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以及发现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启示,并希望能指导翻译实践,揭示文学自译在翻译研究 中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 (3)译者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决定着翻译的过程。自译作家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在其自译作品中 有着明显体现。自译作家的创作在语汇、句式、节奏等语言形式上对翻译有促进。其创作为翻译提 供了丰富的语汇,特别是在翻译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以前的创作可以为其带来灵感。 (4)自译者的翻译与创作相互影响,相互调和。主要表现为译中有作、亦译亦作和作中有译 等三种情况。由于翻译与创作存有互动,所以译作与创作之间存在巨大相似性。 (二)实际应用价值 (1)研究自译者的自译行为及其自译作品,目的在于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并揭示其本质属性,不仅能丰富翻译研究内涵,还能揭示自译在翻译理论中的价值和意义。 (2)本项目以文学自译研究为主题,并选取我国著名自译作家林语堂、白先勇、张爱玲、萧 乾等四位自译作家为例,通过考察其个人创作观与翻译观,对比分析其自译作品是如何在各自创作观 与翻译观的引导下得以实现的,试图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者是如何进行自译的?自译和译他究竟有何不同? 进而试图揭示同为“环境性转换语者”的自译家们的自译活动有何“共性”与“个性”。 这对推动文学自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翻译理论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3)在国内翻译领域中,对自译研究较少。通过本项目研究,可以启发更多学者从理论上对 自译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述评 在国外,自译活动历史悠久,国外学者主要在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1)关于自译定义。对自译下过定义的主要有 Grutman( 2004)、Popovic( 1976)、Whyte( 2002)等学者。其中 Grutman 的定义不仅“准确” ,还超出关于自译是否是真正翻译的讨论,深入到自译 更为广泛的层面。他不仅认为自译是“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或者是这样一种行为的结果” ,指出了自译可指翻译过程也可是翻译结果,并暗示自译常常用于文学翻译,还将自译分为即时自译和延时自译两种状态,并强调自译文本的内部互文关系。更具参考价值。 ( 2)双语写作视域的自译理论。西方自译研究一个显著特点是立足双语写作视角,如Fitch (1988)、 Beaujour ( 1995)、 Beatson ( 1999)、 Scheiner ( 2000 )、 Liberman ( 2005)、 Trzeciak ( 2005)、 Hokenson & Munson ( 2007)等。最值一提,Hokenson & Munson ( 2007)将自译文本和 自译者同时并置于西方中世纪以来的社会和学术发展史中,从自译实践活动描述和自译理论分析两 个角度,详述了西方翻译史上自译现象:①首次清晰梳理了西方自译史并科学划分为中世纪与文艺 复兴时期( 1100-1600 )、近代时期(1600-1800 )和现当代时期(1800-2000 )等三个发展阶段。 ②对自译与双语写作进行平行研究,认为自译文本的关系可以视作在一个转化性语者的共同带中,以 文化间代表的方式展现了两个文本间的策略性关系。如果把自然双语者称为自然性双语习得者,那么 自译者则可称作策略性双语习得者。这一视角为双语和自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③从“作者中

校园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研究

校园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研究 【摘要】校园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校园体育活动内涵的介绍,分析了校园体育活动的主要功能,重点研究了校园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校园;体育活动;德育;功能 校园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积极意义。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和竞争欲,他们对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特别热爱。校园体育活动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对学生起着熏陶作用,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 1 校园体育活动内涵 校园体育活动具有教育的实践性,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内,以学生为行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各种体育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由学校内部有形的体育物质环境和无形的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共同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健康的生活氛围,是体育文化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 1.1 校园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态 校园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态集中表现为师生的体育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形成的校园体育文化,它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目标、体育健康观,代表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 1.2 校园体育活动的实践性 校园体育活动是以学生运动练习活动为基本方式,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强的特征,这为高校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学生一切理性的精神的东西,都必须鲜明地见之于具体可见的身体练习的物质活动过程中,是学生具体实在的练习行为。 1.3 校园体育活动的教育性 校园首先是教育场所和教育环境,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为了拿名次,提高学校的声誉,更是为了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强壮他们的体魄,健全他们的身心,达到普遍范围内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校园体育活动更能体现人文精神和个性解放,体育对身体行为放纵的同时激发了情感,解放了思想,对中国主流文化教育的影响意义重大。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方式的探讨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案例 高二化学李晓玲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在学习的个性发展中至关重要。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光源”。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把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被很多数理化教师所忽视。他们认为德育是班主任或文科老师所要做的事,而理科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输与思维的训练。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在学校里每一位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无论哪个科目。教学中既要注重智力的培养,同时又要注意德育渗透。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关系德育教育做了明确规定: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理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不仅是可行,也是必要的。下面谈谈笔者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进行积极的、成功事例教育渗透德育 化学的发展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化学家,他们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但是很多科学家在小时候的处境比现在的许多学生要差得多,但是通过自身努力最终取得了伟大成就。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科学家的介绍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树立学生积极成功的自我意识。 进行环境问题的讨论进行德育教育 人类面临着两大环境问题:一是生态平衡的破坏;二是因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而导致了洪水泛滥、大气污染、海河污染、地球升温等,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在化学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设计一些环保知识。 以事件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中有关酸雨的教学中让学生课前先自行调查二氧化硫气体的来源及其危害。课堂让学生把自己的调查的结果做一个汇报。 学生一:从生活中有关SO2的来源进行调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采用含硫原料所产生的。原油、煤以及铁、铜、铅、锌、铝矿石等许多原料中都含有硫。煤和油等含硫燃料的燃烧、原油的炼制、金属矿石的冶炼等过程中,燃料和工业原料中的硫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达到一定的量时,就会产生二氧化硫污染。

高二政治知识点:实现人生价值

高二政治知识点:实现人生价值 价值、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5.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5.2、4.5.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

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5.4、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 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6.1、价值的实现方式 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是为他人、为社会多作贡献、多尽责任。 ◎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拥有幸福的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社会所提供的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等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个人的主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

(完整版)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案例设计

关于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示 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埋头钻研题海。而忽视自身心的健康成长于人格品德修养的修炼。我们的老师也在不断探求教学方式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解题技能。应对考试是可以在一段时间通过强化训练来完成,但心理的成熟是不能催热的,学生需要体验;需要感悟,能否利用知识传授的平台来体验人生哲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指导学生将来的人生道路呢?学生对说教式的政治思想工作已不屑一顾,而对于从自然学科知识中感悟的自然法则,规律是有兴趣的,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是相通的,做学问与做人的道理也是一致的,我们亦可用于讲解自然学科中规律的同时浸透人生道路,启迪学生智慧,开培人生。 二、理论依据 1.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位对社会有用之才。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能力水平。更要具有为社会服务,为人类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思想境界,要培养自己的技能,要磨练自己顽强的意志,只有树立高远的志向,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创造潜能。 2.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提倡人们在竞争发展自我的同时关心他人。社会使人如人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能孤立于社会而存在,要知道没有别人给与你的帮助,没有大的发挥环境,是不可能有你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只有共同向前发展。才能使整个社会向前迈进。培养智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情商的培养。 三、可行性分析 1. 化学这门自然科学充满了辩论法,如元素周期表揭示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体现的对立-统一的规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关系,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等这些内容对学生感悟辩证法,客观对待事物,把握人生的方向是有积极指导作用的。 2.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知识。教师可利用此平台可对学生进行和谐发展必要性、重要性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求真的欲望。 3. 化学发展史,化学家带给人类的财富等等都能给学生更多的启示。四、具体实施时间(1?4 周)元素周期与物质结构化学知识内容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周期性与性质变化元素周期律同族元素性质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化学键相关德育渗透内容量变到质变规律内因是变化的规律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有周期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用是相互的,打破原有的平衡就会建立新的平衡 5?8 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能量守恒电能与化学能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限度11?16 周有机化合物 守恒的法则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目标就是温度,别定目标使自己成为“活化分子”早点达成目标要有创新精神才能打破原有的平衡体学。 甲烷,乙烯,乙炔的结构石油与煤 乙酸,乙醇,乙炔的用途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初三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摘要:初中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学生初次接触,学习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化学的热爱的激情是很关健的,这种激情来自对化学的认识和理解,而这种认识和理解,通过老师向学生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途径。 初中化学是学生正式接触学习比较系统的化学知识的开端。学生对化学的认识,理解,兴趣,爱好是学生能否学好化学的前提,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教学大纲中对培养人的需要,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需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征对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结合化学发明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思想教育 结合化学史,德育教育便不再空洞乏物、苍白无力。如在讲解空气的组成的发现过程时,让学生们会认识到,空气这种与人们朝夕相伴的物质,它的存在与成分的发现经历了一个多么复杂的过程。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发现、制取了氧气,这比以前人们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物质已是一种进步,拉瓦锡进一步得出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组成的,到后来,有了更先进的仪器与现实手段,人们才认识到空气里还有其它物质存在,较精确测定了其组成的百分比。并研究掌握了其中很多重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这些用途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这些引导性的分析,使学生对化学家产生了无比崇敬和热爱,也激发学生们探索研究的欲望。同时,我顺势鼓励学生,化学科学中还有很多未知东西,只要我们热爱科学、坚定信心、勇于探索,相信你们将来的某一天也会象这些科学家一样发现更多未知的事物,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化学试验对学生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更具优势 化学试验不是盲目地乱撞,而是有一定的研究程序,即科学的研究方法: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处理数据、结论、评价,用得到的结论指导进一步的实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以生活中常见的蜡烛燃烧为例,不同的学生,观察结果不一样,老师的不同的提示,观察的结果也不一样。我在让学生观察时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32讲《实现人生的价值》易错题集锦(含答案)

实现人生的价值 1.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④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分析提示】 西方的价值观、现实的价值观并不相同,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历史性、社会性,①正确;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具有阶级性,②错误;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往往属于统治阶级,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属于人民群众,③表述不准确;正确的幸福观符合正确价值观的标准,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④符合要求。 2.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郎朗,其实5~10年之后,只不过是有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这种学琴的方式问题在于( ) ①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②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③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④违背了人才成长的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分析提示】 题干意思是指认为只要手指练得飞快、坚持不懈就会变成钢琴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只看到了机械的、外在的、不懈的努力,忽视了内在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规律也是错误的,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不符。 3.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生?为一次奉献而忍耐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 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 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答案】 C 【分析提示】 题干意思是说,是否选择信守诺言、是否为了奉献而甘愿寂寞,人们都有各自的标准,反映了

年度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年度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2014年度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知识教学与德育渗透冲突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当学生在认识教育中感知到某一科学方法或领悟到某一道理,他必将产生极大的情趣去效仿、追求,最终“内化”成自己性格,反之,当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有了正确价值观,必将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去促使获取知识和技能。所以我深深地体会到,德育渗透不仅仅是教学任务,而且是完成化学教学的一个途径,由此可见,没有德育渗透的教学不是一个成功的数字,只要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把握初三学生年龄特征,注意情趣,做到寓德育于知识教育之中,辅知识以教育的含义,二者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一、把握初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给学生以有效到位的德育渗透。 1、初三化学教学是启蒙性的,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是启蒙性的,针对初三学生特征,要渗透德育,但又不给学生莫名其妙的感觉,用深入浅出的例子,用学生理解的语言,既有坚实的知识锚点,又能生动活泼。 2、在学生兴趣点上进行德育渗透,在德育渗透中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盐和金属起反应时,让学生做铁丝进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实验,过一会儿取出,同学们看到在铁丝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铜,感到惊奇,很有兴趣,我马上告诉同学们我们的祖先在西汉时期就发现了这个反应,到了宋初,已把这个反应运用于生产。这种炼铜法在我国最早运用,是湿法冶金的先驱,通过这样一叙述,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二、不失时机地反复进行基本观点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一些马列主义原理。 1、一些基本观点,对初三学生来说理解有困难,但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反复教学,学生是可以掌握这些基本观点。在绪言课上,我们讨论了水的三态变化,水冷到0℃时会结冰,在100℃时水会变成水蒸气,当温度在0℃——100℃之间这个界限以内变化,不会引起水的状态的质变,但超出这个限度(超过100℃,低于0℃)水就变成水蒸气(或冰),引起状态的质的变化。通过这样一来,学生对量变引起质变有了初步的认识。到第四章进行氢气可燃性教学时,我于做了一个氢气和氧气混和气体爆炸的实验,得出氢气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然后请大家看书并回答问题,题目是:“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是否一定会发生爆炸”学生通过看书后回答这个问题上是很容易的,课本上明确告诉我们这个反应极限4——74.2%,也就是说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不会发生爆炸,这有是一个典型的量变到质变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量变引起质变认识加深了。到后来学习溶质的不断加入,将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在新的情景下学生竟也会指出这里又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2、基本观点的教学必须与化工知识紧密相联,使德、智两肩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在进行分子、原子教学时,通过看书上分子、原子照片,说明分子、原子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且在不断运动。同时使学生了解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成比它更小的微粒——原子,而原子还可以再分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又可分为质子和中子,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发现最小微粒。学生听到这里,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决心学好化学知识,打好扎实基础,将来去探讨这方面奥秘,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的教育使知识点的落实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三、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用知识的风采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1、作为一个自觉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师,必须很好地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如第一章第四节“水”,看似很简单的一节教材,但通过讨论水被污染会给人类造成灾难后,可使学生在环境保护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据水的三态变化,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在化学中到处可

德育研究的意义

宁波光华学校德育个案研究之 德育研究的意义 曹秋生德育学就是研究德育教学规律的科学。德育科学是由于德育实践的需要而产生,随着德育实践的深入发展而发展的。德育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每一位德育教师不仅可以运用德育科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德育实践,而且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和原理,结合自己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德育研究,探索德育规律。 通过德育研究,可以促进中小学教师对相关知识、原理的系统学习和把握,进一步加深对德育及其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进而掌握科学的德育规律,自觉的运用德育理论去规范自己的教育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出德育工作应有的巨大作用;通过德育研究,可以总结教师们以往的德育经验,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德育理论研究,把自己的不自觉经验升华为自觉的理论,并进一步系统化,成为自己学校德育的特色,并最终应用到德育实践中去。好多老师谈“德育研究色变”其实,德育研究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困难,只是好多老师还有做好德育研究的心里准备和知识准备。其实,德育研究也很简单,只需要教师多注意观察总结,对身边学生的真实案例及时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德育理论形成经验性概括,进而形成理论性升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的工作就是塑造孩子们的心灵。面对形形色色,各具特点的教育对象,教师是必须从事德育研究的,尤其在当今这种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教师不但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理论研究的素养。教师要想让自己的工作境界有个大的提升,就必须有专研理论的决心,就必须攀登理论这座高峰,让自己站在理论的峰顶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到时真的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教学的客观规律,并将客观规律用于教学实践。德育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德育现象的本质,探求德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我们提倡的德育科学化,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发现德育规律,并自觉地遵循德育规律,从而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 德育个案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德育个案研究的任务不是把别人的研究成果搬来学习模仿,甚至照搬照抄。而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照相关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学校的现实特点,分析自己学生的真实个案,进行细致的探索和专研,形成自己的德育研究成果。在日新月异的大发展的新时代,要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学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新的任务,新的课题。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回答这些问题,探索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规律,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理应成为德育研究队伍的主要力量。

九年级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九年级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教师:龙**知识教学与德育渗透冲突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当学生在认识教育中感知到某一科学方法或领悟到某一道理,他必将产生极大的情趣去效仿、追求,最终“内化”成自己性格,反之,当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有了正确价值观,必将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去促使获取知识和技能。所以我深深地体会到,德育渗透不仅仅是教学任务,而且是完成化学教学的一个途径,由此可见,没有德育渗透的教学不是一个成功的数字,只要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把握九年级学生年龄特征,注意情趣,做到寓德育于知识教育之中,辅知识以教育的含义,二者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一、把握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给学生以有效到位的德育渗透。 1、九年级化学教学是启蒙性的,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是启蒙性的,针对九年级学生特征,要渗透德育,但又不给学生莫名其妙的感觉,用深入浅出的例子,用学生理解的语言,既有坚实的知识锚点,又能生动活泼。 2、在学生兴趣点上进行德育渗透,在德育渗透中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盐和金属起反应时,让学生做铁丝进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实验,过一会儿取出,同学们看到在铁丝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铜,感到惊奇,很有兴趣,我马上告诉同学们我们的祖先在西汉时期就发现了这个反应,到了宋初,已把这个反应运用于生产。这种炼铜法在我国最早运用,是湿法冶金的先驱,通过这样一叙述,不但培养了学

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二、不失时机地反复进行基本观点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一些马列主义原理。 1、一些基本观点,对九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有困难,但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反复教学,学生是可以掌握这些基本观点。在绪言课上,我们讨论了水的三态变化,水冷到0℃时会结冰,在100℃时水会变成水蒸气,当温度在0℃——100℃之间这个界限以内变化,不会引起水的状态的质变,但超出这个限度(超过100℃,低于0℃)水就变成水蒸气(或冰),引起状态的质的变化。通过这样一来,学生对量变引起质变有了初步的认识。到第四章进行氢气可燃性教学时,我于做了一个氢气和氧气混和气体爆炸的实验,得出氢气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然后请大家看书并回答问题,题目是:“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是否一定会发生爆炸”学生通过看书后回答这个问题上是很容易的,课本上明确告诉我们这个反应极限4——74.2%,也就是说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不会发生爆炸,这有是一个典型的量变到质变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量变引起质变认识加深了。到后来学习溶质的不断加入,将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在新的情景下学生竟也会指出这里又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2、基本观点的教学必须与化工知识紧密相联,使德、智两肩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在进行分子、原子教学时,通过看书上分子、原子照片,说明分子、原子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且在不断运动。同时使学生了解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成比它更小的微粒——原子,而原子还可以再分为原

高二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知识点复习整理

高二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知识点复 习整理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什么是价值? 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的内涵: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2)人的价值包括: ①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与贡献,即社会价值; 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③社会价值居于首位,自我价值居于从属地位,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3.价值观

(1)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注意:价值观有正误之分。)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⑤我们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它正确地处理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A这一价值观主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集体利益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B它强调集体利益即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c它不排斥个人利益,而是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强调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使之成为推动整个国家、民族进步的动力。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015年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学校的工作是教书育人,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育人的德育教育应该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中蕴含的德育素材,有机地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思想品质教育和环保意识教育等,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九年级化学内容丰富,有诸多方面德育素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德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1.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人类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我国古代文明中的造纸和火药以及陶瓷和酿造术、商代青铜的制造、春秋晚期的冶铁和炼钢、煤和石油的开发及利用等等,都是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无与伦比的。 在绪言部分教学中,介绍我国陶器的制造早在六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开始,而瓷器的制造则不晚于三千年前的商代。中国瓷器的制造技术于十五世纪传入西欧,欧洲人称之为“CHINA”(中国)。这是西方人对中国人民发明瓷器的永不忘怀的纪念。例如上化学《绪言》部分里讲到的四大发明中造纸是我国人民在化学史上取得的辉煌成果,补充介绍“蔡伦纸”的造纸技术(改用便宜的树皮、碎布、破鱼网为原料,以精工细作,造出优质纸)后人称他为造纸技术的发明人。1000多年来我国的造纸技术都是依蔡伦的技术推广的,直到公元751年,唐军与阿拉伯打仗,唐军被俘,俘虏中有造纸工人,将造纸技术传给阿拉伯人,然后传给埃及、摩洛哥、西班牙,直到欧洲。让学生了解我国青铜、钢铁生产、冶炼历程,特别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安万毕术》中的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种冶金技术比西方国家早1700年。通过学习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化学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如196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全成结晶牛胰岛素;20世纪80年代,又首次合成核糖核酸,使人类在揭开

大学校园文化中仪式的德育功能研究

大学校园文化中仪式的德育功能研究 摘要:在大学校园文化表现形式中,仪式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仪式所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大学生的品行将深刻、持久的熏陶。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仪式具有承扬大学精神、内化民族认同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因此,应以人本主义原则发挥仪式育人目的,以重视情感体验唤起大学生共鸣,并合理整合校园文化仪式的活动资源,最终形成对大学生品行的熏陶。 关键词:校园文化仪式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25 1 大学校园文化与仪式 在大学的发展历程中,校园文化与之相伴而生。而在大学校园文化中,仪式所蕴含的独特的教育价值,使大学校园文化与仪式紧密相连。 1.1 仪式及其教育价值 特纳(Victor Turner)执着于宗教行为范畴,力图从象征本质和戏剧论来理解仪式,他把仪式看作是社会通过对自身的反省来建构秩序的一种手段。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则把仪式称作是一种“文化表演”。由此可以看出,仪式这一概念具有极为不确定的边界

和范围。但是综合这些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仪式是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具有沟通、过渡、强化社会秩序作用且具有表演性的一种特殊行为。 仪式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行为,其存在的意义绝非日常的实用性意义,而是表达某种精神价值。就这一点而言,仪式与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是相符合的。 2 仪式之于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仪式与其它社会活动一样,也是一个渗透了文化传统的文化事件。它通过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形式传递文化和思想内容,让大学校园文化更具有精神感召,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灵塑造。 2.1 承扬大学精神 弗莱克斯纳曾指出:“总的来说,在保证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有效。”大学精神渗透在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大学生普遍认同的良心与气质,大学精神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一旦被大学生所认同,其便转化为大学生努力和奋斗的动力源泉。仪式,正是这一转化的桥梁。 2.2 内化民族认同 仪式有特殊的形式性,因此仪式也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展演。只有具备这样的形式性,仪式才能创设出相应的情境,以情境教化、凝聚、升华和固化对象的相关情感。仪式特有的形式性可以迅速而又直观让参与者体察仪式所希望传达的信息。它通过个体的观察、模仿与身临其境,通过在场其他人的言行举止,通过现场营造的气氛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德育是学校通过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品质的教育,牵动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实践活动。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德育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中学化学教学作为化学教育的主渠道,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一、化学理论教育中的德育渗透化学理论教育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怎样在化学理论教育中渗透德育呢?首先,通过对化学史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中学化学教科书上,有许许多多的化学史知识,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渗透。例如我在讲述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制碱工业的垄断,

潜心研究制碱技术,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在1926年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并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他成功地改进了索维尔制碱法,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当讲到物质的来源与制法的时候,教师用丰富的感情、优美的语言介绍它的历史,从新旧社会的对比中,学生就会从中体会到国家弱到强及中国人民奋斗不息的足迹。例如,我国解放前一般的工业品都不会生产,水泥、煤油、火柴等都依靠进口,水泥被称为洋灰,煤油被称为洋油。解放后,人民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科学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用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其次,通过对化学基本原理的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化学基本原理规律性很强,但在普遍规律中存在着特殊,例如,讲解酸

渗透德育教育的化学教案

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案 (王娟) 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理解和掌握用浓度的变化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单位及实际意义。 (2)了解反应速率变化与化学方程式系数的关系掌握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3)理解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反应物的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是外界条件如浓度、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等并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对比分析和思考与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从实验中验证化学原理从物质结构上分析物质的性质并能应用化学原理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调控反应速率。 3.情感态度德育目标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反应物的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是外界条件。它充分体现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这一哲学原理说明一个人的成长、成功、成才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但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单位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是本节课的重点。 2. 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与化学方程式系数的关系及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仪器 教材实验25、实验26中的有关实验仪器和药品 四、教学方式 通过实际情景引出课题通过实验观察、对比分析验证课题通过思考与交流使学生能运用课题原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1.引入世间的物质千千万万物质的变化奥秘无穷。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有两个根本问题即物质变化产生新物质和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但还有两个实际问题即化学反应速率快慢和化学反应的限度程度。 2.提问在生活、生产的实际中有哪些是“快”的反应离子反应、燃烧反应、炸药爆炸哪些是“慢”的反应金属腐蚀、食物腐败、塑料老化、溶洞形成化学反应快慢进行的定量描述———“反应速率”。 3.板书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 概念: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固体、纯液体无浓度。 2 单位:mol /L·min或mol /L·s 3 意义:是平均反应速率,同一反应用不同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 4 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系数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