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和平发展的中国与大国关系

第二章和平发展的中国与大国关系

一、中国的和平崛起的由来

1、和平崛起的提出

200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郑必坚在博鳌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首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

2、中国和平崛起阐述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首采纳了“和平崛起”的提法。

200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中国和平崛起的五大要义:

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重申了中国和平崛起的五大要义:

第一,和平崛起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中国的崛起,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

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

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长期奋斗。

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4、“和平崛起”的涵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首先是指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高

第二,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和平崛起”的核心内容

第三,建设巩固的国防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保障

第四,祖国统一是“和平崛起”的应有之意

第五,“崛起”的中国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从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

(一)和平发展的理念

1、和平发展理念的提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9月6日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这份13000多字的白皮书,分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开辟”、“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方针政策”、“中国和平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五章,界定出中国核心利益的范围。

2、总体目标:对内求发展与和谐,对外求合作与和平

中国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是,对内求发展、求和谐,对外求合作、求和平。这已经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意志,转化为国家发展规划和大政方针,落实在中国发展进程的广泛实践中。

这个总体目标表明,和平发展不仅是外交政策,而是中国内政外交的结合,表明中国秉持的内外原则是一致的。

3、和平发展上升为国家意志表明了几层含义:

第一,和平发展是中国政府总结多年历史经验,凝聚整个国家决心的重大战略;

第二,上升为国家意志表明我们认为这条道路能成功、能走得通;

第三,作为国家意志,这个政策不是一个短期的、暂时的策略,而是长期坚持的战略。

4、明确界定“核心利益”

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和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各国要相互尊重各国的核心利益,其他国家不能

无视或忽视中国的核心利益。

5、和平发展道路的“六大特征”

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是强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发展既要考虑经济发展,也要考虑改善民生和环境保护;

第二,自主发展指出这种发展是自己的内生需求,不是迫于外界压力的发展,是考虑中国国情和世界形势的发展;

第三,开放发展表明关起门是发展不起来的,发展不仅要发展中国国内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要有利于世界共同发展;

第四,和平发展指出不以武力夺取资源和市场,在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中求发展;

第五,合作发展表明要跟外国合作,大家齐心把蛋糕做大;

第六,共同发展表明各国要走一条互利共赢的道路,共同参与全球治理。(二)和平发展战略

1、不谋求地区霸权和势力范围

中国不谋求地区霸权和势力范围,不排挤任何国家,中国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对周边邻国是机遇而不是威胁。

不谋求地区霸权和势力范围:

这主要是针对亚太,包括我们周边国家讲的。从逻辑和理论上看,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证明,大国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登上全球高峰,首先要在自己所在的区域建立相互信任,形成有向心力的对话氛围。从现实看,近年中国周边国家情况呈现复杂局面,一方面各方积极发展对华贸易,另一方面在安全上仍然有各式各样的疑惑和担忧,担心中国强大后可能在主权纠纷、海上争端上采取强硬态度。白皮书中这段话既是向外部昭示,中国未来发展是互利共赢,其次也是提醒国人在自身发展强大同时不要忘了周边国家需要我们采取谦虚态度,特别是面对一些棘手问题时。

2、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绝非权宜之计

中国将坚持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不会也无意同任何国家搞军备竞赛,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

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绝非权宜之计:

它是经过历史事实的检验,是历史揭示的真理和启示。我们现在承诺和平发展,反对“国强必霸”的逻辑,更着眼于未来中国面对的环境和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挑战。全球性问题和中国周边地区存在的各式各样纠纷,靠霸权的方式,靠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武力解决的方式,事实上只会造成更乱局面。会在消除某个问题同时,造成更多抱怨和危险。

它是基于中国现实的考虑。中国发展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解决困难一定要通过和平对话、外交斡旋的方式。很多全球性问题,不管是气候变化、贸易谈判、安理会改革,还是中国周边的主权争议,都不是“拳头大,说话粗”,动用蛮力可以搞定的。这种表态、承诺是智慧的,是中国未来处理与其他国家纠纷的指南。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

第一,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道路已经并将进一步显示出其世界意义。这条道路的成功既需要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努力,也需要外部世界理解和支持。第二,中国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

第三,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为更多国家提供了通过经济发展和互利合作实现振兴的历史条件,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四、中美关系是关键

(一)一般概括

1、强化共同利益

在建立一套同时能包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麻烦不会消失

“斗而合作,斗而不破”。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访华。(二)当前中美关系中的热点问题解读

1、人民币汇率问题

美国开始新一轮对人民币汇率施压

美国保持贸易逆差的原因

美国国债的掠夺本质

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目的

2、对台武器军售与对华禁运

出售规模

中方反映激烈

化解方式莫测

3、美国的重返亚太与亚洲再平衡战略

重心东移

帕内塔的新提法

钓鱼岛问题的不持立场

(三)、塑造两国关系的未来:

一是在战略问题上,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和沟通,以增信释疑,减少误判。

二是在经贸和能源问题上,进一步挖掘两国间的互补优势,多取长补短,少恶意拆台。

三是在地区问题上,加强协调,规避冲突,实现双赢。

四是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上深化合作,拓展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

五是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放宽眼界,求同存异,促进不同文明的沟通。

五、中俄关系前景看好

1、中俄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很快

综述:2011年,中俄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据中国海关统计,1至12月双边贸易额为792.5亿美元,同比增长42.7%。其中对俄出口389.0亿美元,同比增长31.4%;自俄进口403.5亿美元,同比增长55.6%;中国对俄贸易逆差14.5亿美元。俄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列第十位。

2、俄罗斯的经济振兴

①俄罗斯经济2011年经济增长6.5%。走出低谷。

③联邦预算扭亏为盈。俄罗斯的预算状况是今年所有主要经济体中最好的。

②在2011年粮食丰收条件下,俄罗斯通过行政调控、控制货币供给和调节外汇占款等措施,有效降低了通胀率。

④国际储备充裕。仍保持相当的财政储备。

3、中俄合作

第一,中俄将加强在能源领的合作。

确定远东石油管道走向,将石油管道通往中国。2011年1月1日开始每年1500万吨,为期20年。双方决定尽快制定天然气合作开发计划。2009年开始为期30年合作框架,每年供气700亿立方米。价格分歧没有达成。还有核电领域合作,田湾电站。

第二,融合作新进展。

2011年6月23日,签署了双边本币结算协定,扩大了中俄两国在双边贸易中使用卢布和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范。

第三,旅游领域合作。

集中在中俄边境旅游,开发新的旅游线路

第四,武器装备的合作。引进俄罗斯先进的装备技术,提升武器装备水平。

4、中俄边界线走向已确定

中俄98%的边界线走向已确定。中俄边界全长约4300公里,通过谈判,分别于1991年和1994年签署了《中苏国界东段协定》和《中俄国界西段协定》,确定了中俄98%的边界线走向,有关地段的勘界工作也已完成。

中国同哈、吉、塔三国边界全长3300公里,界线走向已全部划定。

六、中日关系经热政冷

中日之间主要存在的问题:

1.历史问题。

2.台湾问题(从1997年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到2005年2月日美安保宣言)。

3.因中国崛起、日本停滞不前而导致的中日亚洲定位之争和民族心理调适。

4.钓鱼岛、东海专属经济区的划分的争论。

1.历史问题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和日本政府批准否认日本侵略历史的教科书,这遭到中国坚决反对。

2.2005年2月美日新安保宣言将台海局势视为两国“共同战略目标”,标志着日本对台湾问题的介入,由模糊到清晰化;标志着美国在这一问题上对日本政策的松绑。因为美国一直担忧中国经济和军力崛起会排挤它在东亚地区和全球的地位,所以它选择了日本,用来对中国进行牵制。日本对台海局势的介入和参与,以后将更加积极和主动,可以预见,今后我国在面对和处理台湾问题时,还必须重视日本因素的浮现和凸显。

3.中日两国的亚洲定位问题。日本因多年无法解决其“亚洲定位”问题,面对中国崛起,无法摆正心态。日本自1867年“明治维新”以来首次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让一些日本人感到不适应。中日经济实力对比出现历史性变化,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10缩小到现在将近1:3。一些日本人对中国的心态日趋复杂,既看重中国的广阔市场,希望从中国的迅速发展中得到实惠,又心存疑惧。日本试图从多方面对中国的发展加以防范和牵制。

日本为了在中日定位和心理调适过程中获得安全感和主导权,必然在中美潜在战略冲突中更为偏向美国,这使两国关系更为复杂。

4.东海专属经济区的划分牵涉到钓鱼岛问题。1972年美国归海冲绳给日本时,连同钓鱼岛一起归还,引起中国抗议,美国指出它归还的只是行政权而不是主权。近年来,日本为宣誓对钓鱼岛的主权,单方面宣布极右翼分子设立在钓鱼岛的灯塔收归国有。并在东海划分问题上,主张以中间线划分,即以钓鱼岛跟中国陆地之间的中间线划分。中方坚持的原则是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中国开采东海油气田不仅位于中国大陆架,也在日本主张的中间线西边中国一侧。日本以中国开采油气田会吸走中间线东边属于日本一侧的油气为理由,要求中国停止开采。

对该系列国际条约的解析

《开罗宣言》确定了一个原则:日本归还窃取的中国领土。

《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岛、北海道、九州岛、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它小岛之内。”明确规定日本领土范围。

《日本投降书》明确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所有条件。

1946年1月29日,《盟军最高司令部训令第677号》明确规定了日本施政所包括的范围是“日本的四个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及包括对马诸岛、北纬30度以北的琉球诸岛的约1000个邻近小岛”。

钓鱼岛事件缘何发展到今天

此次争端缘起个人行为,实则是中日两国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

缘起是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4月16日在美国华盛顿讲演时声称,东京都政府将从个人手中购入钓鱼岛。9月12日日本政府宣布完成了对钓鱼岛所谓“国有化”的“土地登记手续”。

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使日本现实中难以面对,心理上难以接受。日本在亚洲当大的可能性没有了。

此番炒作,意在打乱中国发展的大局,同时迎合美国的重返亚太。

此番炒作,是在为其修宪和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做铺垫。试图想在军事上做大。日本《和平宪法》第二章放弃战争

第九条【放弃战争,战争力量及交战权的否认】

①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②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武器出口三原则:日本在1967年4月针对出口武器问题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即“不向共产主义阵营国家出售武器”,“不向联合国禁止的国家出口武器”,“不向发生国际争端的当事国或者可能要发生国际争端的当事国出售武器”。1976年2月,三木首相提出,对三原则对象以外的地区也不出售武器。

政治碎片化催化战争边缘政策出台

日本政治的凝聚力迅速下降:

没有绝对的政治权威,没有大家公认的领袖,也没有可作为共识的国家发展大方向,更没有公众普遍认可的大政方针。

日本新生代政治家普遍倾向于对中国强硬,纷纷迎合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结果在对中国态度上超越了碎片化,形成某种强硬与对抗的“共识”。

2012年9月自民党总裁选举时,他一度表示,“任首相时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参拜靖国神社,这让我一直悔恨不已”。但被问及如果再次担任首相是否会参拜靖国神社时,他表示“要酌情考虑”。

10月17日傍晚,东京,日本自民党新任总裁安倍晋三参拜了靖国神社。

2、政治碎片化催化战争边缘政策的出台

战争边缘政策。

美国的一种对外政策。1956年1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主张美国“不怕走战争边缘,但要学会走到战争边缘,又不卷入战争的必要艺术”。这种主张被称为“战争边缘政策”。

3、右倾势力能够卷土重来绝非偶然

尚武的日本人:武士道

崇大的日本人:请坚决变大。只有变大,才获安全。小就应该受欺负。

说谎的日本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珍珠港事件和如今的购岛闹剧。

排外的日本人:总喜欢灌输“内”好“外”坏。将自己内部的所有不幸,都归结为“外压”。

七、中欧关系

1、中欧关系简要回顾

1975年正式建交。

欧盟先后发表了多个对华政策文件,中欧关系的定位达到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欧盟对华政策本质性的特点:

一是利用中国潜力巨大市场,通过不断扩展的经贸合作捞取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二是在合作中以各种方式渗透中国,影响中国的发展走向;

三是在国际上借重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为其所用,并设法把中国纳入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

3、中欧关系新变化

第一,对中国的定位发生了变化。从“发展中国家”改为“经济强国”,从“全面战略伙伴”变为“强劲的竞争对手”。认定中国是“欧盟今后10年外贸政策的最大挑战”。

第二,对华贸易政策趋硬。具体表现为对华反倾销案件增多。在一系列问题上对中国施压,要求中国超越“入世”时的承诺开放市场。

第三,对华意识形态色彩加浓。强调要执行所谓“价值观外交”。

第四,在关乎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立场倒退。如在台湾问题上强调要保持“地区军事力量平衡”,把“解禁”问题与台海局势挂钩。更为严重的是,利用“藏独”和“东突”寻衅闹事,大做文章,攻击、诬蔑中国,甚至干涉中国内政。

第五,要求中国承担“不断增长的国际责任”。特别是在一些热点问题和对非洲政策上大肆炒作“中国责任”。

4、欧债危机考验中欧关系

首先,中欧高层磋商频繁

中欧关系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面临这场严峻的欧债危机,中欧之间保持了密切的高层接触和频繁的战略磋商。中国领导人在与欧洲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反复强调,中国支持欧洲在解决债务危机中所作出的努力,相信欧洲有能力克服当前的困难、推动欧洲经济持续发展。

2012年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第15次会晤(布鲁塞尔)

其次,中国对欧元投信任票

在债务危机越演越烈之际,要求中国救援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欧洲政界和舆论中也存在不信任的言论。比较典型的看法是:中国的援助带有政治条件、

担心中国“收购欧洲”、接受中国援助是欧洲的屈辱等。这些看法并不奇怪,因为以欧洲文明优越自居的欧洲人对中国始终怀有政治偏见,同时一个迅猛崛起的中国也令欧洲人内心失衡和彷徨。

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2012年5月

最后,帮助欧洲就是帮助自己

“中国拯救欧洲”的命题不存在,但力所能及的提供援助也将达到互利的目的。第一,欧盟是中国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2011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达到5672.1亿美元创新高,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第二,欧债危机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欧元的动荡。一个较为坚挺的欧元显然有助于中国外汇储备减少贬值的风险

第三,中国正进入海外投资的迅猛发展时期,2011年达到6000亿美元,预计2020年可达1万亿美元。而欧洲高技术企业正是中国资本最理想的投入目标。

5、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欧债危机直接影响欧洲对中国的进口需求。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和第二大进口市场。2010年中欧双边贸易达到4800亿美元,2011年已达到5672.1亿美元。对于长期以外向型经济为重要拉动力的中国经济来说,欧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二,欧债危机在汇率方面也会对中国出口企业形成较大的冲击。债务危机导致欧元持续疲弱,人民币汇率相对升值,这将对中国的对欧出口造成压力,汇率升值会吃掉本来就不多的出口利润。对于中国目前在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之下的众多出口加工业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第三,欧债危机还会导致欧债以及欧元资产的大幅度贬值。中国持有的欧洲资产在持续增加。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接近3.2万亿美元。其中60%~70%为美元资产,日元和欧元资产大概在30%左右,而在这之中,欧元资产占比可能在10%~20%之间。假如按照15%估算,则欧元资产规模大概在4800亿美元左右。如果欧元资产大幅贬值,中国对欧增加投资的风险将大幅度增加。

第四,欧债危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国金融市场的震荡。一是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对中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巨大。另一方面,欧债危机导致的全球股市的动荡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推波助澜也不可低估。

第五,短期资本大量涌入中国,中国有可能会面临更加汹涌的短期资本流入,会给国内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造成更大的压力。随着欧债危机的加剧,会有更多短期资本流入,国际资本会增加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中高收益投资比例,这将有可能冲击中国外汇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甚至大宗商品所构成的要素市场价格的稳定。

第六,欧债危机对中国汇率机制改革的影响。欧元危机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人民币汇率与均衡汇率的差距,为人民币汇改提供了一个机遇。人民币汇率的一篮子货币结构选择绝不可忽视包括欧元、日元等非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变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必须考虑这些长期的不确定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