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老师--人性的真相

南老师--人性的真相
南老师--人性的真相

人性的真相--南老师讲解

兰溪| 整理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当中国人不再为衣食而忧,文化断裂,信仰缺失,已成为当下必须面对的问题。几千年中华文明传承,无论儒家的“仁义礼智”,佛家的“因果报应”,还是道家的“天人合一”,国人立足之根在于身心修养,而身心修养之本在“信”,那么,现在中国人应该信什么?本栏目将向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及其他高僧大德请教,兼容并包,探讨修养与信仰,致力于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

“中国有句老话‘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全世界几十亿人,同样都是眼睛、鼻子、嘴巴,但没有两个人完全相同,即使双胞胎,面貌、思想、个性,各不相同,这两句话就是人性问题,非常奇妙。”南怀瑾先生说。

有中欧商学院苏州校友请教南怀瑾先生“人性的真相”,他欣然应允。以下为整理南怀瑾先生讲话。

中国文化的中心

人类的文化,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主要中心都是一个心性问题,它包含了一切宗教、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儒道佛三家,唐宋以后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叫存心养性,道家叫修心炼性,所以心性问题是中国文化的中心。

所以,不要看到庙子就拜拜烧香,那只是宗教仪式,这个东西背后,是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学问,追寻的都是人性的问题。你们现在看到有佛教的庙子,是中国人搞的,我常说释迦牟尼佛是印度的孔子,他提倡不崇拜偶像,反对宗教。可是他这个教化到中国来,就变成了中国的佛教,这是另一个问题,很有意思。

那么,什么是这三家文化主要的中心?佛家提出来的明心见性,以这个为宗旨。学佛的为什么要剃光了头出家?不是去玩的,是去追究生命的问题,人的本性的问题。什么是明心呢?我们人怎么有感觉知觉,怎么有情绪,有思想,它们是怎么来的?这个生命有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现在西方文化从生理、医学上认为知觉感觉是脑的问题,可是这个研究方向,快走到尽头了,这个问题很大。将来西方人,研究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恐怕又走到我们的老路,就是佛家提出的明心见性。

生命的本性如何去知道呢?这靠知识,在哲学里头。我们晓得文化里有唯心哲学和唯物哲学。在唯心、唯物之外,还有一个学问很大,在中国佛学叫唯识。人为什么有知觉,情绪思想,他们是怎么来的?生命有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

明心见性

心怎么去明,性怎么去见?

中国禅宗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释迦拈花,迦叶微笑”。这是唐朝的时候禅宗刚开始兴盛发展,譬如说庙子上和尚敲木鱼、吃斋、念经,这些都是形式,不谈,我们谈它的内容中心,所以禅宗的文化在中国叫“教外别传”四个字,在佛教的宗教形式、学理之外,另外走一条路,直接指向明心见性,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换句话,禅宗是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接轨,产生的新的东方文明,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么一个伟大的目标。

禅宗讲传承,到了中国初唐,禅宗第五代弘忍禅师在湖北黄梅住持。当时出了一个人,就是有名的禅宗六祖,惠能禅师。他开始并不是出家人,上代在广东做官,因为是清官,后代没有路费回老家了,就住在广东新会,现在江门那个地方。他家里很穷,只有一个母亲。

那个时候禅宗流行,有一天,他到山上砍柴拿到街上卖,听到旅馆里有人在念《金刚经》,这部经可以说是指引明心见性的路。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所领悟,这句话是《金

刚经》的中心,讲人行为思想的心性修养。他很好奇地问,你读的什么书啊?那个人说是佛经。惠能说,“我懂哦!”那个人说:“你这个砍柴的,都不认识字,你懂这个意思?”于是,这个人建议他到湖北黄梅去跟五祖学习。广东到黄梅,现在开汽车很快,当年走路是很辛苦的。惠能说,那么远,我又穷又没有路费,怎么去啊?还有一个母亲在,我也不能离开,还要谋生养母亲。那个人说我给你钱养母亲,给你路费,这个人很了不起,智慧很高,也没有留下名字。

惠能到了黄梅,五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獠”,你凭什么作佛?惠能讲,“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地区虽有南北口音、文化的不同,佛性都是一样的。五祖于是就让他留下了,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出家。五祖的教育方法,就让他舂米作苦工,消磨他的业障,磨砺他的习气。过了起码一两年,大家都在那里追寻明心见性的问题,他在旁边当然也听到。

五祖年纪大了,想把衣钵传下去,就吩咐弟子们,每人写个偈子报告,佛教的偈子类似中国文化里的诗词。诗词要押韵,要平仄。佛教的偈子,不押韵,不管平仄,一样有味道。五祖有位大弟子神秀,学问很好,修持、功夫也很高,就写了一个偈子在回廊墙上: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我为什么引用这个呢?你们诸位问到,怎么掌握人生的方向、情绪、思想,尤其做老板的,动不动发脾气骂部下,动不动自己认为资本家高高在上,拿薪水的人都比我矮一截,这个心理赶快改掉,看看神秀师父这个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是智慧,此心要平静,没有杂念妄想,没有情绪。但是人的思想、情绪、感觉随时会发生,郁闷、痛苦、烦恼、自卑、傲慢,各种情绪,分析起来很多。所以要随时拿掉自己心里的情绪、思想、感觉,这是最高也是最基本的修养。“时时勤拂拭”,心境像玻璃镜子一样,灰尘都要擦干净。“勿使惹尘埃”,不可以使情绪、思想、感觉,落到上面,使心境永远保持清明,像每天早晨刚睡醒一样,每天早晨将醒未醒,那个有知性却没有思想或情绪的刹那,保持那个心境,就是最高的修养。

这位大师兄写了这个偈子之后,全庙的和尚们讲,这个偈子真好,传到劳动舂米的惠能那里,他说,我也有一偈,可是我不识字,旁边有位江州别驾,就替他在墙上题写: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与万物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什么东西都没有,本来空灵自在的,“何处惹尘埃”!哪里有尘埃呢!哪里又有承受者呢!

惠能后来被称为禅门南宗六祖。现在到广东南华寺,他的肉身还存在。五祖之后禅宗分为南北两派,北派讲渐修,慢慢一步一步做功夫,做学问,达到明心见性。南宗是讲顿悟的,明心见性,立地成佛,不分男女老幼,每个人都可以是圣人,都可以得道,众生平等。

讲到这个心性的本体,是中国文化禅宗所标榜的。人性的问题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可是现在中国文化刚好把这个丢掉了。

中国现在要恢复这个文化,才能和西方新的科学文化接轨。怎么把善恶的思想、感觉,烦恼的行为,心理的状态,统统研究清楚了,是中国文化教育最高目的之一,也是一切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伦理道德、行为科学、生命科学、认知科学的核心基础。做好这方面的研究,中国文化很有希望复兴起来。

南怀瑾:

国学大师。1918年生于浙江,少即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兼习武术。青年时钻研道家学术,并发心学佛,遍阅大藏经三藏十二部。儒、释、道兼通,隐居讲学数十年,致力于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近年,创办太湖大学堂于江苏吴江。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共8篇)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共8篇) 本文是关于人性的弱点读后感(共8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初中生读后感:人性的弱点读后感200字 我用了四天的时间拜读了戴尔卡耐基先生的《人性的弱点》,让我受益匪浅。细细品读,像是在品尝一场美味的人生盛宴,自得其乐。虽然仅仅是匆忙一瞥,但依然被卡耐基先生的智慧所折服,似乎这已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凝聚无数经验教训而成的处世哲学,处处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从而自我完善,自我驾奴,使我能够更美好的经营自己的生活。 《人性的弱点》是戴尔卡内基先生思想与事业的精髓,全书通过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则,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体内的60大弱点,一个只有认识自己,不断改造自己才能有所长进,直至成功!卡耐基先生对这些生活和工作的深刻思考,为我打开了一片智慧的天空,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身的不足——其实人生哲理往往隐藏在日常生活中。这让我想起了人们对卡耐基先生的赞美:“世界并不会因为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转动,却因为有了他而转的更好”。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生的洞见,利用个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断的走向成功。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的提示与建议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认清人性中的弱点,就会了解人性的本质,从而事半功倍,顺利成功。这弱点,既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了解了这些“弱点”,可以是自己扬长避短,凸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建立美好的人生。 在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要不断的提高和充实自己,而《人性的弱点》中关于处理生活中、工作中各种关系的深刻哲理,尤使我获益良多:第一、与人相处的技巧。卡耐基先生告诉我们:“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问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要有益、有趣的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细细品读,不直觉间豁然开朗。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人性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人性 摘要:张爱玲的做作品中对本性对人的本性,人的生存困境以及人类命运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人性的真相予以解释和还原,人跳不出饮食男女的圈子,因为摆脱不了欲望的支配而必须忍受永恒的悲剧,她在揭示与还原人性真相的同时,又以审美的诗的情感去中和现实的苦难。 关键词:人性欲望真相 在中国现代文学星空中,张爱玲犹如一颗闪亮的流星,虽然只是短暂的从天际划过,但留下的却是永不消失的炫目光芒。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名臣,而他的祖母则是李鸿章侄女,父亲属于典型的遗少,母亲是一个时髦的新女性。他的家庭随时没落封建士大夫官僚家庭,但由于生活在一个欧风美雨袭来新文化开始传播的时代,再加上多次外出留洋的母亲的言传身教,也不可能不感受到许多变化的影响。受父亲风雅能文的影响,张爱玲从小就会背唐诗,为了他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他的文学嗜好。同时也受母亲向往西方文化的影响,生活情趣及艺术品位都是西洋化的。因此作为一个与传统小说有密切血缘关系的作家,张爱玲的教育背景中,既有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文学部分也有夕阳的现代部分。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大部分作家纷纷捕捉时代的影子,致力于“感时忧国”的重大政治题材的作品创作时,张爱玲却孤僻蹊径,开始对人的本性,人的生存困境以及人类命运这一现代文学的中心主题进行思考。人物创造的真实性还必须建立在人性的深刻理解上。过去我们常讲,人是一切社会的总和,其实,人有更复杂的内涵,除了各种社会关系,更有各种自然地,生理的和心里的素质,由此而呈现的人性,必然是极其复杂的。简单的以阶级性取代人性,固然是不可取,就是将人物作为某种单一性格的化身,也会给人不真实的印象。张爱玲正是观察了他所出时代环境的大量人物,才提出了“不彻底人物”的看法。所谓“不彻底人物”,就是不单一,不极端,不回大彻大悟,容易屈服,苟且,他们“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外又朴素”,虽然不彻底,却又是认真的。这种人物很像我们后来所说“中间人物”,是充斥于凡间生活的“芸芸众生”.张爱玲以一种平民化的心态,对他们给予了有限的肯定,她说他们“可是这时代广大的负荷者”,他们虽然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着时代的总量”。 张爱玲热爱俗世生活,但是他没有沉湎于饮食男女嘈杂浮华的漩涡里,而是对他们进行冷眼“张看”在热气腾腾的场面中,她能透露出他所需要的现代人的精神内核。正如曹雪芹热爱他笔下的丫鬟小姐,但是他并不是玩味他们的悲剧命运,而是通过他们来表达对人性的关怀和洞见,在表现日常生活和人情世故方面张爱玲自觉的吸取了红楼梦的精华,她的创作从起点上说,就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市井文学。同时张还把冰心丁玲等上一代的神话理想主义的文学观,变成了实实在在对现代人生的一种嘲讽的诉解。她通过女性特殊的观察力和表现手段,来穿透人性本来面目,已达到现代人一种终极意义上的关怀,正是出于对人性近乎透明的考察和认识,她笔下的任务就具有魔种行为逻辑的一致性,其作品中的主人公都坚定不移的把自身的生存作为第一需要和之高目标,当“饮食”受到某种威胁时,甚至连男女都可以不要。他们或为利或为性的目的,上演着一场场“没有明目的斗争”,正是在这没有名目的世俗的斗争中人性的盲目和自私和愚蠢得到了入木三分淋漓尽致的表现。因此张爱玲作品中的故事尽管传奇但最终也会暴露世俗的内容,作品中的人物尽管传奇,但最终会归于人的根本欲望,她笔下人物的形象在人性和兽性之间移动,其行动的价值,为之奋斗的目标超越不了世俗的利和性。张的作品基本围绕着人终究是沉浮于“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焉”的这一看法而展开,在此过程中,社会道德规范下所谓人的阴暗面表现得如此合情合理,这正是张的小说中最具深层意义的内核和凝聚点。 人性真相的揭露和还原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怜悯是有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引起的,恐惧是由

南怀瑾先生谈儿童读经

南怀瑾先生谈儿童读经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关于大家习惯所称「儿童读经」的事,「儿童读经」是大家最近讲惯的术语,其实就是儿童读书。不管称儿童读书、儿童读经,或儿童中国文化导读也好,在我的看法,这个时代,尤其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国家,在近七、八十年来这个时代,中国人一听到「读经」两个字,就莫名其妙地反感,认为是复古,走倒退的路线,或者认为不合时宜,这都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因此,我对大家推广的这个工作,就改个名称,叫做「儿童智慧开发-中国与西方文化导读」。这样一来,一方面免除各方面的误解,另一方面也为中华民族建立一个承先启后的新文化。 其实引用孔子的话,什么事都要「正名」。甚么叫正名呢? 就是对于事情的一个主题,先要弄清楚,实际上,我们提倡的儿童读经运动,就是一个背书的方法,就是教人家肯读书、肯背书、肯唱歌,没有别的东西。就是教刚生下的孩子,从零岁起到十五、六岁之间,就读书、背书。读诵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很基本的一些书,甚至包括佛家一小部分也可以,不过在传统的教育上,是以儒家的书为基础,佛家的书,要大一点再读。背书的内容,不仅是中国的基本文化要背,还要背其它各国的文化,如英文、法文、德文等等。过去,西方的教育方法,不管欧洲、美国也和中国一样都要背书。大家都会觉得很古怪,认为在这个时代,怎么还要教小孩子背书?一般人不懂,这是中国人已丧失的基本教育方法,也可以说,西方人也忘记了。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

书,更要高声朗诵。高声朗诵,有什么道理呢?这个含意很多,朗读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学。换句话,也懂得文字和语言之间拼音的学问。不管中文、外文,高声朗诵,慢慢悟进去,等长大了,音韵学懂了以后,将来的学问就广博了,假使学外文,不管英文、法文、德文,统统会悟到音韵的拼法,一学就会。在中国古代,这是个普通的教育法,大家都会的。但是这个世纪中国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后,对儿童的教育,再不采取朗诵,背诵方法,而着重知识的灌输与理解。这是因为在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受美国教育家「杜威」思想的影响。后来影响到美国,教育上讲「实用主义」,主张教育就是生活,推翻他们所认为古人背诵是读死书的这种制度。认为念诵、背诵是像打针一样注入式的,又像喂鸭子硬喂进去,只会把人喂坏了。所以一百年来,东西方学校的教育都采取较放任儿童的方式,不需要背诵。只要求他懂得,来启发他的脑筋,开发他的智慧。尤其在中国「五四运动」这个阶段,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彻底的推翻了读中国的古书,接受新的教育,把一些教科书都变了。过去是读《大学》、《中庸》、《论语》、《孝经》、《三字经》、《千字文》,变成读的是「小猫叫,小狗叫,开学了,开学了,老师早,老师好」,这是学语言,没有文化了,一直沿用到现在,这种教育方法所造成的流弊,祸害是非常大的。所以这一代的中国人,变成没有文化根基。我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我们只要看看犹太人就知道。自摩西出「埃及」,到现在二、三千年来,犹太人在世界上,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一 几年前,在书柜里看到《人性的弱点》这本书,觉得书名很特别,却没能拿出来仔细翻阅。这次暑期读书目录里推荐到《人性的弱点》,才找出来认真阅读。读后感慨万千——这是一本好书,应该早读才是! 《人性的弱点》是本励志书,也是一部关于人际关系的指导书。通俗易懂,说理中叙事、叙事中说理,很多论点不外乎是老生常谈,然而,它却吸引了许多国家数以千万计的读者,自问世以来,不断再版,总发行量达1亿多册。《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思想与事业的精髓,全书通过栩栩如生的故事,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体内的弱点。卡耐基以他对人性的洞察,通过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唤起人们的斗志,激励后人不断取得辉煌。作者认为,人类存在着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弱点,阻碍着人们之间共同合作,和睦相处。他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引导人们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去克服这些弱点,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从而赢得称赞、支持和友谊,开阔视野,增进影响力和成事的能力。 最近我还在想,如果十年前能多读几遍《人性的弱点》,并能学着去改变自己的一些处世态度和方式,也许现在的我会更阳光。当然,十年前读这本书,收获最多的将是乐观向上的奋斗精神和处世原则,而现在读《人性的弱点》,赞许卡耐基的观点之余更多的却是对我目前生活、工作状态的一个反思。《人性的弱点》这本书给我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空洞的说教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从“感动他人的原则”、“受人欢迎的奥秘”、“说服他人的方法”、“纠正对方错误的方式”、“如何受到奇迹般的效果”、“使家庭幸福的要道”等方面讲解了处理人际关系的观点。这些观点我曾无数次从长辈或老师那里听到过,或在工作生活中应用着,但往往领会的不透或者觉得是老生常谈就敷衍对待,并没深层次地理解过、消化过。这次读完《人性的弱点》,对卡耐基的说教我真的是心服口服,他讲得很透彻,事例的说服力强,我们的确应该像他讲的那样努力去改变自己、改变他人。也许是四十多年的生活经历让我对他的观点深有体会,也许是他不空洞的说教让我沉下心来接受这一切。总之,不厚的一本书里却罗列了无数真人事迹,每个道理都是在故事中渗透,读来生动有趣,感觉接近生活实际,很在理。比如书中讲到的“不过分责备别人”的事例,以及“批评的艺术”、“同情对方的处境”等例子,通过故事教会我们如何与人相处,这些方法如果用来教育学生,也是非常好的。通过阅读“前言”才知道,卡耐基花了15年时间,涉猎各类报刊杂志,阅读许多哲学、心理学书刊,查考了一些档案,并走访了许多知名人士,从中收集大量资料,加上他本人长期研究和实践的亲身感受才完成这部书。可见,要想教育别人,让别人能打心眼里接受,活生生的事例和大量的资料补给是很重要的。我们的工作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二、改善弱点,会让自己更快乐。 读完第二章《受人欢迎的奥秘》,我仔细反省了一下自己,给自己打

中外名家谈经典教育

【中外名家谈经典教育】 (2012-02-09 10:53:14)[编辑][删除]转载▼ 标签:杂谈分类:优秀分享 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在1995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以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焦急迫切的文字,为我们敲响了传统文化正处于存亡续绝关键时刻的警钟。 《紧急呼吁》指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 《紧急呼吁》强调:“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 提出议案的这些老一代知识分子,“以风烛之年,未敢忘继承民族的文化”,他们希望学校、社会能重视对传统经典的诵读和教育,“在有生之年重听弦歌,到古典学校中走一走,看看后继之人。” 朱熹(宋代大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陆游(宋代诗人)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年功夫老始成。 陆桴亭(明末教育家,理学家) 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多记性,少悟性;十五岁后,知识既开,物欲既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所当读书,皆当十五岁前,使之熟读。 叶圣陶(中国著名教育家) 从教育意义说,要使中学生了解固有文化,就得教他们读经、史、古文。 王光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今天,海内外华夏儿女共同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无疑表明了中华文化正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中走向复兴。我们这代人,从小就习读过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一直教育我们,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操,即要通过自身修养,成为对家庭负责、对社区负责、对国家负责的人。我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这种优秀成分对我们这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教化和推进作用。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得的书,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8篇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8篇 在《人性的弱点》上看到一篇文章,感触挺多的。了解,真情感受,是目前人际交往中所有没有的,也需要培养的也正是这种感触。以下是读后感,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我用了四天的时间拜读了戴尔卡耐基先生的《人性的弱点》,让我受益匪浅。细细品读,像是在品尝一场美味的人生盛宴,自得其乐。虽然仅仅是匆忙一瞥,但依然被卡耐基先生的智慧所折服,似乎这已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凝聚无数经验教训而成的处世哲学,处处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从而自我完善,自我驾奴,使我能够更美好的经营自己的生活。 《人性的弱点》是戴尔卡内基先生思想与事业的精髓,全书通过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则,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体内的60大弱点,一个只有认识自己,不断改造自己才能有所长进,直至成功!卡耐基先生对这些生活和工作的深刻思考,为我打开了一片智慧的天空,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身的不足,其实人生哲理往往隐藏在日常生活中。这让我想起了人们对卡耐基先生的赞美:“世界并不会因为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转动,却因为有了他而转的更好”。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生的洞见,利用个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断的走向成功。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的提示与建议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认清人性中的弱点,就会了解人性的本质,从

而事半功倍,顺利成功。这弱点,既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了解了这些“弱点”,可以是自己扬长避短,凸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建立美好的人生。 在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要不断的提高和充实自己,而《人性的弱点》中关于处理生活中、工作中各种关系的深刻哲理,尤使我获益良多。 第一、与人相处的技巧。卡耐基先生告诉我们:“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问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要有益、有趣的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细细品读,不直觉间豁然开朗。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是人最优良的品质之一,是生活中交到真心朋友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懂得换位思考,才能取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生活如此,工作亦然。 第二、如何更好的工作。如何才能更好的工作?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卡耐基先生告诉我们:“个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应该是敢于承担责任”。确实,为人处事就要面对社会中的许多责任、要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工作中则更需要责任,一个人能力或许有高有低,但是如果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最起码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反之,一个不负责任的人,纵使天子卓越,也会对团队和集体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正所谓:“责任字字重千斤”。同时,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也会得到团队和集体的认可,是获得友谊的最佳方法。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世界思想文化发展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正处于危机中。青少年儿童只有亲近中国传统文化,重温经典文化,从现在做起,才有可能传承文化传统,化解危机。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要重视青少年儿童传统经典著作的阅读。 青少年阅读经典著作的现代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王大磊 据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报道说:英国的教育家不但提出了儿童在四岁时就该读莎士比亚,而且有的幼儿园从小班已开始尝试,并且获得了可喜的成果。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公司有关人士说,如果等儿童到十四岁时再叫他们读莎士比亚,那就太晚了。他们提出孩子在四岁时还不会被语言所吓住,他们在那时候就接受莎剧,反而获得了崭新的语言境界。英国人对于自己民族文化伟大代表作的那种无可比拟的崇敬和骄傲的精神心理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1] 经典著作是民族文化和知识的结晶,犹如“精神母乳”,是哺育一个民族的精神源泉,是人安身立命的典册。其实,早在1998年初,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就正式在全国范围展开,将青少年阅读经典著作的活动推向高潮。青少年儿童在课余时间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著作,不管对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还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经典”的涵义 什么是“经典”?《文心雕龙》中说经典是恒久之至道。《博物志》中说圣人贤者的著述叫经典。老子《道德经》中说立德、立功之后立言为经典。《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经典”就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在中国文化中,譬如说,儒家的“四书五经”或者《十三经》,道家的《老子》与《庄子》,墨家的《墨子》,兵家孙武的《孙子兵法》,法家的《韩非子》,以及楚辞、唐诗、宋词,等等,这些都属于经典著作。 然而,对于读者来说,准确、客观地去了解、选择、阅读真正的世界名著,往往是十分必要的。于是,王余光等人于20世纪末,推荐出了十本经典著作:《诗经》、《史记》、《庄子》、《老子》、《论语》、《孟子》、《韩非子》、《楚辞》、《左传》、《荀子》。这十种书都是公元前的著作,这或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读书人的一种珍古典重基础的心理。长期以来,中国学人强调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上这些著作,真正是中国学术之源。 [2] 根据汪凤炎教授从常见的七种经典文献(《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千》、《朱子治家格言》、《增广贤文》)统计的相关信息表明,从思想性标准看,约93%的言论都是合宜言论,约6%的言论是易引起争议的言论,只有约1%的言论是不合宜言论。可能不同的研究者对上述七部经典的看法不尽相同,导致不同研究者所统计出来的数字可能略有差异。但只要研究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去看待,得出的这三组数字的差异不会太大。[3]因此,不能认为经书里所包含的人文社会科学思想的主体都已经过时了,更不能将其精华弃置不用。

最新《人性的弱点》读后感11篇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11篇 这段时间读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样深夜,读这样的书,像是在品尝一场美味的人生盛宴,自得其乐。要将这种感觉说出来,还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它就像一面镜子,帮助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完善自我,驾驭自我,成为一个善于经营自己生活的成功者。漫漫人生路,它让我在看清来路的同时,更清楚自己在面对怎样的未来。 “真诚地欣赏与赞美他人”是我读完此书最深的感触。这本书,读一遍,只能了解一下大概,必须多读几遍,用心去体会其含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场上如此,生活中亦然。一个了解对方更了解自己的人才可以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思想与事业的精髓,全书通过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则,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体内的60大弱点,一个人只有认识自己,不断改造自己才能有所长进,直至成功!卡耐基写得并不是很深奥的,写的都是平常的小事,但书中又嵌入了卡耐基的艺术灵魂。他对这些小事作出的反应,是我从未想到过的,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世界并不会因为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转动,却因为有了他而转得更好。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性的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功。 在书中,作者谈到了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要学会真诚的赞赏他人。卡耐基说:“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促使他人去做任何事情——给他想要的东西。”“在你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别忘了为人间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这友谊小火花会燃烧友谊的火焰。” 再次读这本书,它给了我启发,使我准备好了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 首先,我要改变我自己,要学会以快乐的态度对待生活、工作。书中说:“不要忘记,快乐并非取决于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它完全来自于你的思想。”我相信,快乐源于心。有一则古老的格言,希望与大家共勉:“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任何能贡献出来的好与善,我们都应现在就去做。不要迟缓,不要怠慢,因为你就活这么一次。”爱默生说过:“我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东西。”如果这话对爱默生来讲都是正确可行的,那么对我们每个人则更是如此。让我们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成就、需要,而应尽量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不是逢迎,而是出自真诚地去赞赏他们。要“真诚、慷慨地赞美”,而人们也会把你的言语珍藏在记忆里,终生不忘。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共6篇)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共 6 篇) 我理解的个人修为,包括道德修养,生活态度,性格,心态,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处事方法等。我感觉,这些东西,是我们一生受用的东西,无论你的知识水平如何,学历多高,都比不上良好的个人修为重要,只要拥有良好的个人修为,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可以凸显出其优秀的内在美。 说了这么多,不是在表现我个人修为何等之高,而这些的确是我多年血泪教训的反思。 其实,大学四年,最失败的就是大一,刚刚进入大学,毫无能力,毫无特长,毫无意志却也满身的个性,满身棱角,虽生活态度积极,却个性凸显,过于个人主义,遇事不讲求方法。虽总去自习却无心看书,以至于成绩差至极点,虽参加社团,却不知工作为何物,不知目的何在,只知道哗众取宠。虽追求一个互相喜欢的女孩,却因心胸狭窄,不懂表达,终究互相伤害............................. 一直懊悔大一所做所为, 却永远无法弥补当年之过,唯有吸取教训...... 当相对于现在的我们还很年轻的时候,我们大都是喜欢个性,张扬,最容易范很多错误,第一个最凸显的就是过于自我,遇事从自身角度考虑,而不会换位思考,自己想做什么就去做,结果不仅事情没做好,反而会伤害到身边的人,失败后反过来又去怨天尤人;其次,不明白做事目的何在,做事目光过于短浅,以自己的幼稚嘲笑别人的幼稚,还有就是过于自负,用抽象的哲学观点,可以认为是主观唯心 大学中,对我影响最大,收益最深的两本书,不是《计算机组成原理》也不是《操作系统》,而是老子的《道德经》和卡耐基的《人性的缺点》 《道德经》博大精深,本人只能看懂表面的含义,不过却也收益匪浅,对于性格和

心态的培养我感觉很有帮助,我们中国古人的哲学智慧均融汇其中。“上善若水”“中庸之道”,结合自己的失败,多次揣摩古人所言,愈感深刻,年轻人,有个性不是坏事,但是,性格和心态上,一定要学会“若水” ,水之静,却可磨平棱角,一旦爆发责成泛滥之势。平时生活学习,正常的看待身边的不平之事,善待自己的朋友,以平和的心态生活,却要以洪水般的态度做事。我们最容易的是意气用事,最难做的就是不患得患失。而以水之善看待生活,就可以做到,平静中默默努力,享受平静的过程,但是对于结果的追求也要像水一样,前进不止。。。。这里说的是修身,而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更多的说的应该是处事方式,,最好的处世方法就象水一样,水是怎样的呢?水善利万物,也就是水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争,争就是争利益,所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帮助别人而不要求回报。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人性的缺点》这本书受到的争议颇多,我高中时候阅读这本书,感觉,这本书教会人虚伪,可是再次阅读,发现,卡耐基的成功学和老子的道德经中所说的处事哲学有很相似之处,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人际关系和处事方式,我们更应在细节处注重礼节和人际交往。我感觉,卡耐基教会我们处事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两个字:真诚。真诚的对待被人,你就会是拥有最多朋友和最好人际关系的人。卡耐基教会我们的,最重要的成功之道就是:永远明白自己的目的。我感觉这两点,和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的哲学境界简直是异曲同工,像水一样付出真诚对人,像水一样奔腾不息,为成功而不息人性的弱点读后感范文700 字人性的弱点读后感(2)| 返回目录 与其说《人性的弱点》是一本以教导人们人际沟通及处理压力的技巧的书籍,不如说是卡耐基本人在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一些感悟,以及在分析其他人成功后总结出的一些规律。自这本书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大家的推崇,从这点上看,这本所提出的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和观点应该有其独特并值得赞赏的地方。但是, 人们常说一千人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人生的感悟更是这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自己的人生道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成功学,成功只能学习,并不能被复制。因此,如果希冀通过照搬一本书里的观点和做法,就想取得成功的话,更是可笑。对于

直面人性的真实——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直面人性的真实———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高鸿萍(闽江学院中文系) 作为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弗洛伊德开创了人类文化史的新纪元。弗洛伊德一生著述很多,而举世闻名,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一版再版,其发行量无法统计的划时代的不朽著作之一就是《梦的解析》。此书被誉为是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声称发现了三大真理: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通的心理情绪;儿童是有性爱意识和动机的。 一、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 首先,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可以解析的。“无论如何,每个梦均有一种含义,尽管这是一种隐匿的含义;做梦用来代替思想的某种其他过程,我们只有正确地揭示出代替物,才能发现梦的潜藏义。”他通过一系列梦的科学解析,发现所有的梦都是完全有效的精神现象————是欲望的满足,就象谚语中问:“鹅梦到了什么?”回答是:“玉米”。梦是欲望的满足这一理论完整地包含在于这两句话中。 第二,梦的动机是欲望的满足。弗洛伊德指出,关于梦是欲望的达成这一命题在儿童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而在许多时候和各种情况下,其意义没有任何掩饰,一目了然。“少儿的梦不会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它们在证明梦的本质是对欲望的满足方面,却有无法估量的价值。”而针对有人对梦的统计结果,大部分的梦是不愉快的梦,只有少部分肯定是愉快的梦,如果说愉快的、欢乐的、幸福的梦是愿望的达成,那么怎样理解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悲惨的梦呢?弗洛伊德的回答是,无论怎么不愉快的梦,都不外乎是愿望满足的一种“变相的改装”。他认为:“一个愿望的未能满足,其实象征着另一愿望的满足。”因为做梦的人对此愿望有所顾忌,从而使这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这是梦进行了化妆。“梦是一种(被压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的(经过改装的)满足”这就是弗洛伊德叙述梦的完整的公式。有了这么一个公式,不管什么样的梦,便都可以纳入“愿望的满足”这个范畴了。 那么,梦为何要进行伪装呢?他认为“每个人的梦是由两种精神力量(或可描述为倾向或系统)支配的。其中一种力量构成欲望用梦来表现出来,另一种力量则对梦中的欲望实行稽查作用,迫使欲望不得不通过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要解析这类化妆的梦,就必须透过梦的表象,揭示出隐藏在梦背后的思想来。为此他提出了两个概念———“显意”和“隐意”。所谓显意,它类似于假面具,是“梦所叙述的东西”,“梦的外显的内容”。所谓隐意,是假面具所掩盖的欲望,是“那种隐匿的我们只有通过观念分析才能达到的东西。”是“内隐的梦的思想”。梦的解析过程就是从外显的梦到内隐的梦的工作过程,而“每个特殊的梦经过分析后,必定可以重新证明梦确实具有代表欲望满足的一种神秘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释梦就意味着寻求一种隐匿的意义。”对于梦的来源,他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它也许在白天即受到激动,不过却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认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入梦。二是它也许源于白天,但却遭受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三是也许和白天全然无关,它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第一种愿望起于前意识;第二种愿望从意识中被赶到潜意识去;第三种愿望冲动无法突破潜意识的系统。在这三种来源之外,他强调“要加上第四个愿望的起源,就是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比如口渴或性的需求等)。 第三、梦是如何由隐意转变成为显意的,这是《梦的解析》专著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形成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凝缩作用。“任何人对梦内容和梦念进行比较进,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梦进行了大量的凝缩作用。”与梦念的丰富多彩相比较,梦内容简短、贫乏、精练。这主要是凝缩产生的作用。凝缩作用主要是通过省略来实现的;梦并不是对梦念的忠实翻译或点对点的投射,而是对高度不完全的,支离破碎的复制。二是移置作用。即在梦中,一方面将隐意中的因素加以转移,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用引喻代替原文。“我们可以发现,梦里出现的并不是梦念中的重要概念,而是在梦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概念。”另一方面,梦利用多重性决定作用,从具有较低精神价值的元素中创造出新的价值,然后各自寻找途径进入梦内容中,这就产生了精神的转移。三是象征作用。他认为梦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梦中没有获得任何单独的表现,隐意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专刊24

南怀瑾语录_经典语录完美版

《南怀瑾语录》 1、没有出世的修养,便不能产生入世的功业。 2、一個人先要會享受寂寞,才可能了解人生,才會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 3、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 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4、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礼貌的发达,这在 表面上来看,能够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 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礼貌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比 较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5、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我,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到达这个目的?是自我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我痛切反省,自我内心里 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此刻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 6、每个人养成独立的人格,卓尔不群,就是真的自由。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没有办法表达 人的真正思想和情绪,如果有办法那么人与人没有误会。 7、全世界都是钱做主,以钱来决定贵贱,没钱就没自由。没有真正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 人格修养学问修养,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所谓个性张扬和向钱看。连科学研究教育学术都在听 钱指挥,没有精神支柱,一旦失业,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8、孙子兵法真正重要的是一个字势,一个时代的潮流一股社会的力量来临之时你跳不出来,就会被淹没。什么是势?只有真正有思想的人才能独自站起来,自我建立一个独立的人格,不跟着社会风气走。 9、读书明理难,做人做事有高瞻远瞩而能把握现实更难。为恶易,为善难,而无明智以 处善事,翻将善事而成恶果甚易。 10、佛法不必须在高山在清净的地方或在庙子,真正大菩萨可能嘴里一句佛也没有,不 好用宗教的外形去看世界看人。社会上到处有菩萨,即使狗牛马这些畜生当中都有。 11、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12、这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 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 本位,均衡发展,才有期望。 13、十九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疾病是肺炎,二十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癌症,二十一世 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精神病。此刻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 问题了,归结起来是教育的问题。一个国家社会的兴衰成败,重点在文化,在教育。 14、政治军事外交都是没有善恶是非的,只有利害关联。怎样临时处理,要懂得应变。 但是要注意,虽然没有善恶是非,都还是有因果的。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范文1500字(精选6篇)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范文1500字(精选6 篇)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范文1500字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人性的弱点》读后感范文15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1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感觉就是每读一章都会有新的感受,开始有很多东西都了解得不深,只有不断重复地看以及思考,结合自己的经历,才能体会出来。我觉得,《人性的弱点》整本书的根本在于培养勇气和自信。书看完后收益不少,然而自信心的增加则是最主要的收获。 卡耐基说:征服畏惧以及培养仪态、勇气和自信是教师的责任,帮助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勇气和自信的最确实、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让他在一组人面前大胆讲话。我终于理解老师为什么锻炼我们在同学们面前讲话的能力了。 首先要战胜自我,建立自信,首先必须超越自卑。 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它与自信紧有一步之遥,如果我们超越了它,变之为发奋的动力,我们就能走向成功和卓越。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自卑的情形。自卑

很明显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是不利的,也有碍于我们与别人正常交往。我们之所以害怕在人群面前讲话,是由于我们害怕自己犯错,也害怕自己的发音,音调或姿态被别人嘲笑,这就是自卑的表现。克服这种自卑的一个办法是,告诉自己,这种行动让我们只会赚而不会赔,因为我们有可能成功,即使不成功,我们也得到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向自己保证下次能继续,并做得更好直到成功。恐惧和忧虑是一种消极,失败的心态,是自卑心理的表现,它使人盲目担心,害怕,最终在恐惧的逃避中碌碌无为。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这中消极的心态,以积极成功的心态作为有用的武器,相信自己:你能战胜它,并且毫无困难。一个人的内心的想法非常重要,好的想法考虑到原因和结果,可以产生很合逻辑的,很有建设性的计划,而坏想法通常会导致一个人的紧张和精神崩溃。 其次,积极地自我暗示,提升自己的欲望。 心态决定命运,思想极其重要。只要知道你在想什么,就可以知道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果在一天里,我们脑海中都是快乐的念头,我们就能快乐;如果我们想的是悲伤的事情,我们就会觉得悲伤;如果我们想到一些可怕的情况,我们就会害怕…… 生命并不单纯,我们应该选择正面的态度,而不是采取反面的态度,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关切我们的问题,但不能忧虑。当我们被各种烦恼困扰着,整个人精神紧张不堪时,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力,改变自己的心境,我们应当记住:思想运用和思想本身,就能把地狱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狱。

人性的弱点读书笔记1500字

人性的弱点读书笔记1500字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浅入深出,结合现实,每读一章都会有新的感受,并且能激发我们不断地思考,最终有所体悟。以下内容是的人性的弱点读书笔记15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人性的弱点》是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所著的,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解决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中国当今时代的人们由于工作,学业压力,也正在处于亚健康状态,忧虑也日益升级,这边书让我看到了很多可以克服忧虑的方法,也给我打开了一扇希望的大门。 本书讲述的背景是20世纪早期,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战争和贫困导致人们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而卡耐基独辟蹊径地开创了一套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教育方式,他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他讲述的许多普通人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激励了无数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 接受卡耐基教育的有社会各界人士,其中不乏军政要员,甚至包括几位美国总统。千千万万的人从卡耐基的教育中获益匪浅。而这本书也是老百姓大众必读的一本书,人不是完美的,因为天性使然,

会有瑕疵,会有缺点,而如何更好地有技巧地克服缺点,正确朝着自己的梦想的康庄大道走去,则应该好好地品味这边书啦。 下面通过书中的一则小故事,了解这边书的价值所在。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倦怠感。下面让我们看看爱丽丝的例子。爱丽丝是个公司职员,一天,她回家时显得精疲力竭、疲惫不堪。她真的是疲惫不堪——头痛、背痛、不想吃饭,只想上床睡觉。经不住母亲一再要求,爱丽丝才坐到餐桌旁……突然,电话铃响了,是男朋友邀她去跳舞!这时爱丽丝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整个人变得神采飞扬。她冲上楼,换好衣服出门,一直到凌晨3点才回家,她看起来一点也不显得疲倦,而且因兴奋过度而无法入睡。 爱丽丝瞬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足以说明了某种问题。就在8个小时以内,爱丽丝是不是真像她所显现的那么疲倦不堪呢?当然是的,因为她对工作感到厌倦,抑或对生命也感到厌倦。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也许有成千上万个爱丽丝,你或许就是其中之一。情绪上的态度比生理上的操劳更易使人产生疲倦。 从爱丽丝的例子可以看出倦怠感也是人性的弱点,我们正在在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正在从事的事情倦怠了,失去了兴趣,自然也失去了动力和活力了。几年前,乔瑟夫·巴马克博士在《心理学档案》发表了一篇实验报告,阐述了倦怠感是如何导致疲劳的。巴马克博士要几个学生通过一系列枯燥无味的试验,结果学生们都感到不耐烦想瞌睡,并且抱怨头痛、眼睛疲劳、坐立不安,有些人甚至觉得胃不舒服。难道这些都是“想像”出来的?当然不是。

南怀瑾谈儿童经典教育

春雨雨人、春风化人 ——《南怀瑾谈儿童经典教育》简介 《南怀瑾谈儿童经典教育》一书是南怀瑾先生谈儿童经典教育的文集,包含南先生的文章、讲座辑录,南先生推荐的小学弦歌选本,还收录了少数跟经典诵读相关的研究或论文。全书约十万字,16开,定价10元,已于2012年2月由明天出版社出版。 南怀瑾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南先生从传统文化传承及理想人格养成的角度着眼,从儿童经典诵读的途径切入,多年来在多种场合通过多种途径在全球倡导儿童经典诵读,体现了他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和人生经验与智慧的自然流露,其谋深远,其情真切。 读过南先生著作的人大都有这种感觉:平日里在普通读者印象中深奥刻板的经典,经先生用活泼浅白的文字一点拨,读者顿觉经典果然处处精妙、字字珠玑,这正是先生文字的独特之处和过人之处。《南怀瑾谈儿童经典教育》一书也一如南先生平日的文字风格,深入浅出,在口语般的亲切中娓娓道出经典的微言大义和儿童读经典的重要意义。 南先生认为,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之后在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会自然运用出来。至于成年后再来读经典,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就像脾胃不健康的人,即便面对丰盛的美食,也难以吸收其营养了。《礼记〃学记篇》中所提到的“记诵之学,不足为人师”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儿童经典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南先生看来,儿童经典教育的目标崇高而远大,可用宋儒张横渠的话来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南先生更是将儿童经典教育看成是民族延续国家强盛的必要手段,他认为,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根的,南先生多次意味深长地说:“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而经典教育可将中华文化的根须深深扎入儿童纯净的心灵,并让华夏子孙藉此找回五千年文化宝库的钥匙。可以说,儿童经典教育是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并以强者之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须和源泉。 从实用的角度讲,诵读经典是儿童开发潜能的有效方式:可以快速地增加识字量,可以显著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注意力,等等。 南先生认为,经典阅读必须要配合做人做事的教育,做人做事的教育是要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身教胜于言传,熏陶胜过说教。只有这样才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做事做人、道德修养、人格养成等各个方面,为儿童美好成功的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南怀瑾先生一生致力于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重视中华优秀文化经典在儿童中的继承与传播,为此不惜以九十多岁高龄仍奔走各地建立学堂、讲经授业,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殚精竭虑。其贡献,举世称誉;其执着,感人至深。南先生在本书序言的最后部分饱含深情地说: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范文三篇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范文三篇 人性的弱点,该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出版后立即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西方世界最持久的人文畅销书。下面就是的人性的弱点读后感悟,一起来看一下吧! 《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思想与事业的精髓,全书透过栩栩如 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则,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体内的60大弱点,一个人只有认识自己,不断改造自己才能有所长进,直至成功!卡耐基写得并不是很深奥的,写的都是平常的小事,但书中又嵌入了卡耐基的艺术灵魂。他对这些小事作出的反应,是我从未想到过的,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世界并不会正因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转动,却正因有了他而转得更好。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性的洞见,利用超多普通人不断发奋取得成功的故事,透过他的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功。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的提示与推荐又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认清人性中的弱点,当我们办事的时候针对这些弱点下手,就会事半功倍,顺利成功。再次读《人性的弱点》,让我领悟到:这弱点,既能够是自己的,也能够是他人的。了解的他人身上的弱点,就能够使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的交往中顺利进展;了解

了自身的弱点,能够使自己扬长避短,凸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建立完美的人生。在国企上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要不断地提高和充实自己。 在书中,作者谈到了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要学会真诚的赞赏他人。卡耐基说:“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够促使他人去做任何事情——给他想要的东西。”“在你每一天的生活之旅中,别忘了为人间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这友谊小火花会燃烧友谊的火焰。”是啊! 卡耐基说:“人 ___,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 责怪自己。”也许这句话我们并不陌生,而且经常用到,只是我们将其作了少的改动而已,改动之后就变成了,“他 ___,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看似细微的差别,但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当你用一个手指指着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也许另外的手指正指着你自己!卡耐基一语道破人了这一 ___。 我们总是喜爱高高在上,谈论别人的是非对错,为什么就不能 对照他们,审视一下自己呢?别人做的不好时,是否自己做的就完美无暇呢?当你认识到自己也会犯错误的时候,你又会上升到一个高度,总结出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究竟病源是正因人们之间缺少明白和宽容。我永远记得电视剧《还珠格格II》大 结局时,紫微为皇后求情时的一句话,那就是“人生最大的美德是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