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应用化学和化学类课程教学大纲汇总

2006年应用化学和化学类课程教学大纲汇总
2006年应用化学和化学类课程教学大纲汇总

目录

无机及分析化学A (4)

有机化学A ( Organic Chemistry A) (5)

无机及分析化学B (7)

有机化学B( Organic Chemistry B) (8)

普通化学及实验—实验部分 (9)

普通化学A(General Chemistry A) (12)

普通化学—实验部分 (13)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A (14)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B (15)

有机化学实验A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A) (16)

有机化学实验B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B) (17)

无机化学1、2 (Inorganic chemistry 1、2) (18)

分析化学1 (Analytical Chemistry 1) (21)

分析化学2 (Analytical Chemistry 2) (23)

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25)

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实验部分 (29)

结构化学(Structural Chemistry) (30)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 (31)

无机化学实验(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33)

分析化学实验(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35)

应用化学专业英语(Chemistry Specialty English) (36)

化工基础(Chemical engineering basis) (38)

化工基础实验(Basic Chemical Engineering Experiment) (40)

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应用——上机部分 (42)

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应用 (43)

化工制图(Drawing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45)

化工制图--上机部分 (46)

现代仪器分析概论(Introduction to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47)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实验部分 (48)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49)

仪器分析——实验部分(Instrumental Analysis—— Experiment) (51)

无机化学实验1、2(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1、2) (52)

有机化学实验1、2(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1、2) (55)

分析化学实验1(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1) (57)

分析化学实验2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2) (58)

物理化学实验1、2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1、2) (59)

综合实验(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61)

化学药品安全管理及处理(Management and Process of Chemicals) (62)

现代分离技术(Modern Separation Technology)——实验部分 (64)

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 (65)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67)

(Inorganic &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67)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69)

杂环化学 (71)

绿色化学 (72)

表面活性剂化学(Chemistry of Surface Activities) (74)

化学反应工程(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76)

化学反应工程实验 (77)

分离工程(Separation Engineering) (79)

基本内容 (79)

精细化工导论(Introduction of fine chemical engineering)教学大纲 (80)

精细化工工艺学(Techniques of fine chemical engineering)教学大纲 (82)

精细化学品化学(Chemistry of fine chemicals Synthesis)教学大纲 (84)

精细化学品化学(Experiment for Chemistry of Fine Chemicals Synthesis)--实验部分 (85)

日用化工(Domestic chemistry engineering) (87)

一、课程说明 (87)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88)

应用电化学(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Analysis)——实验部分 (89)

电池及电池材料(Battery and Battery Materials) (90)

有机合成—实验部分 (93)

有机合成( Organic Synthesis ) (94)

药物化学(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95)

一、课程说明 (95)

药理学(Pharmacology) (98)

一、课程说明 (98)

药理学(Pharmacology) (99)

一、课程说明 (99)

毕业论文(Graduate Dissertation) (100)

药物合成反应 (102)

一、课程说明 (102)

制药工艺学(Pharmaceutics Engineering) (104)

一、课程说明 (104)

药剂学(Pharmaceutics) (105)

一、课程说明 (105)

化学反应动力学(Kinetics of Chemical Reaction) (108)

化工过程设计与开发 (109)

化工机械(Chemical Engineering Machinery) (110)

石油加工工艺学 (111)

工业催化(Industrial Catalysis) (113)

绿色化工导论 (115)

工业分析基础(Fundamental Industrial Analysis)——实验部分 (118)

工业分析基础(Fundamental Industrial Analysis) (119)

工业分析基础(Fundamental Industrial Analysis)——实验部分 (120)

食品安全监测(Food Safety Detection) (121)

环境监测技术(Environmental Detection Technology) (123)

生化分析(Biochemical Analysis) (124)

药物分析(Analysis of Medicines) (125)

一、课程说明 (125)

进出口商品检测(Import-export Commodity Inspection) (127)

群论(Group Theory) (128)

配位化学(Coordination Chemistry) (128)

精细有机化工(Fine Organic Chemical Engineering)教学大纲 (129)

涂料与粘结剂 (131)

《中小化工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133)

现代材料测试方法 (135)

现代化学新进展 (137)

化工产品市场与信息 (138)

化工前沿技术讲座 (139)

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 (140)

一、课程说明 (140)

化工前沿技术讲座 (141)

(Forum on Frontal Techniqu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41)

毕业实习(Graduation Practice) (142)

生产见习教学大纲 (143)

无机及分析化学A

(Inorganic & Analytical Chemistry A)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260J48Y

学分数:3.5 总学时:59.5 学时分配:授课42.5+自主学习17

适用专业:生命学院有关专业

先修课程:中学化学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1、绪论(1学时)

了解: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发展史和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意义和任务。

2、气体和溶液(2学时)

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掌握:稀溶液的通性及其应用。

3、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7学时)

了解:化学反应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理解:反应进度、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的基本概念。

掌握:热力学状态函数的有关计算和应用;标准平衡常数的概念及表达式的书写。

4、定量分析基础(6学时)

了解: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和定量分析的过程;误差产生的原因、表示方法及提高准确度的方法。

掌握: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

理解:有效数字的意义,并掌握其运算规则;滴定分析法的基本知识。

5、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7学时)

了解:活度、离子强度等概念。

掌握:各种平衡的计算原理与方法;缓冲溶液的原理与配制,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

6、沉淀溶解平衡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6学时)

了解: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利用溶度积原理判断沉淀的生成及溶解;重量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

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计算;沉淀滴定法的原理及主要应用;重量分析法结果计算。

7、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7学时)

了解:电极电势的概念,原电池电动势与吉布斯函数变的关系。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掌握:电极电势的应用;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8、物质结构基础(6学时)

了解:金属键理论;分子间作用力特征与性质;常见晶体类型、晶格结点间作用力。

理解:化学键的本质、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征及它们的区别;分子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掌握:核外电子排布原则及方法;常见元素的电子结构式;四个量子数的符号、表示的意义及其取值规律。

9、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滴定(6学时)

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命名和分类;螯合物形成的条件和特殊稳定性。

理解: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配位滴定所允许的最高酸度和酸效应曲线,金属指示剂。

掌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配位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其有关计算;配位平衡的移动及与其它平衡的关系。

10、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4学时)

了解:物质颜色与光的吸收关系;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仪器及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实际应用。

掌握:朗伯-比尔定律及其偏离原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

11、元素化学(4学时)

了解:元素的分布及其分类;元素化学的一些新进展。

掌握:s区、p区、d区、ds区元素性质的一般规律。

12、分离与富集(4学时)

了解:复杂物质分离与富集目的和意义。

掌握:各种常用分离与富集方法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方式

授课与自主学习结合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总评的50%、期末考试占总评的5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浙江大学编,高教出版社。

参考书:各类《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A ( Organic Chemistry A)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260J49Y

学分: 3 总学时:51 学时分配:讲课34+自主学习17

适用专业: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有关专业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近代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了解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为以后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打下必要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注意结合其专业特点和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与学时分配

1、绪论(2学时)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

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及其任务。

2、烷烃(4学时)

掌握:烷烃的同系列和异构,命名,构象,物理及其化学性质

了解:烷烃的来源和用途

3、不饱和脂肪烃(4学时)

掌握:烯烃、炔烃及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命名,物理及化学性质。

了解:烯烃、炔烃的制法及工业来源

4、环烷烃(2学时)

掌握:环烷烃的异构和命名,物理,化学性质,环的张力,环已烷的构象,取代环已烷的构象。了解:环烷烃的来源和用途。

5、芳烃(4学时)

掌握:苯的结构,苯衍生物命名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定位规律。

了解:单环芳烃的来源和用途,多环芳烃。

6、卤代烃(6学时)

掌握:卤代烃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亲核取代的机理。

了解:一卤代烷的制法,卤代烷的用途。

7、醇、酚、醚(5学时)

掌握:三类化合物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了解:三类化合物醇的来源、制法和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8、旋光异构(2学时)

掌握:旋光活性、偏光手性,旋光度,外消旋体等重要概念,构型表示

了解:不对称合成,外消旋体拆分。

9、醛、酮、醌(6学时)

掌握:醛、酮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醌的结构及命名。

了解:醛、酮的来源、制法及α,β不饱和醛酮性质。

10、羧酸及其衍生物(4学时)

掌握:羧酸的结构、性质,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及其化学性质。

了解:羧酸来源和用途及其取代酸的性质。

11、含氮化合物(4学时)

掌握:硝基化合物及胺类化合物的结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了解:主要硝基化合物及胺类化合物用途;偶氮化合物用途。

12、杂环化合物(2学时)

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命名,分类及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了解:杂环化合物用途。

13、碳水化合物(2学时)

掌握:单糖、多糖的构型及化学性质。

了解:多糖及其性质。

14、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2学时)

掌握:氨基酸,多肽,核酸的结构和性质

15、类脂:萜类化合物,甾族化合物和生物碱(2学时)

掌握:常见的化合物的结构,俗名。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内容以课堂主讲为主,同时结合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

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总评的50%、期末考试占总评的5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有机化学》(第三版)汪小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主要参考书:《有机化学》(第二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无机及分析化学B

Inorganic & Analytical Chemistry B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260J50Y

学分数:2 总学时:34 学时分配:讲课17+自主学习17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先修课程:中学化学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1、绪论(1学时)

了解: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发展史和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意义和任务。

2、气体和溶液(2学时)

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稀溶液的通性及其应用。

3、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6学时)

了解:化学反应热力学中的基本概念。

理解:反应进度、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的基本概念。

掌握:热力学状态函数的有关计算和应用;标准平衡常数的概念及表达式的书写。

4、定量分析基础(4学时)

了解: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和定量分析的过程;误差产生的原因、表示方法及提高准确度的方法。

掌握: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

理解:有效数字的意义,并掌握其运算规则;滴定分析法的基本知识。

5、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5学时)

了解:活度、离子强度等概念。

掌握:各种平衡的计算原理与方法;缓冲溶液的原理与配制,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

6、沉淀溶解平衡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4学时)

了解: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利用溶度积原理判断沉淀的生成及溶解;重量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

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计算;沉淀滴定法的原理及主要应用;重量分析法结果计算方法。7、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4学时)

了解:电极电势的概念,原电池电动势与吉布斯函数变的关系。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掌握:电极电势的应用;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8、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滴定(4学时)

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命名和分类;螯合物形成的条件和特殊稳定性。

理解: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配位滴定所允许的最高酸度和酸效应曲线,金属指示剂。

掌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配位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其有关计算;配位平衡的移动及与其它平衡的关系。

9、可见吸光光度法(2学时)

了解:物质颜色与光的吸收关系;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仪器及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实际应用。

掌握:朗伯-比尔定律及其偏离原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

10、元素化学(2学时)

了解:元素的分布及其分类;元素化学的一些新进展。

掌握:s区、p区、d区、ds区元素性质的一般规律。

四、教学方式

授课与自主学习结合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总评的50%、期末考试占总评的5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浙江大学编,高教出版社。

参考数目:各类《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B( Organic Chemistry B)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260J51Y

学分: 2 总学时:34 学时分配:讲课17+自主学习17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掌握近代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了解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为以后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与学时分配

1、绪论(2学时)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

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及其任务。

2、烷烃(4学时)

掌握:烷烃的同系列和异构,命名,构象,物理及其化学性质

了解:烷烃的来源和用途

3、不饱和脂肪烃(4学时)

掌握:烯烃、炔烃及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命名,物理及化学性质。

了解:烯烃、炔烃的制法及工业来源

4、环烃(2学时)

掌握:环烷烃的异构和命名,物理,化学性质,环的张力,环已烷的构象,取代环已烷的构象。

了解:环烷烃的来源和用途。

5、芳烃(4学时)

掌握:苯的结构,苯衍生物命名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定位规律。

了解:单环芳烃的来源和用途,多环芳烃。

6、卤代烃(4学时)

掌握:卤代烃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亲核取代的机理。

了解:一卤代烷的制法,卤代烷的用途。

7、醇、酚、醚(4学时)

掌握:三类化合物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了解:三类化合物醇的来源、制法和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8、醛、酮、醌(4学时)

掌握:醛、酮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醌的结构及命名。

了解:醛、酮的来源、制法及α,β不饱和醛酮性质。

9、羧酸及其衍生物(2学时)

掌握:羧酸的结构、性质,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及其化学性质。

了解:羧酸来源和用途及其取代酸的性质。

10、含氮化合物(4学时)

掌握:硝基化合物及胺类化合物的结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了解:主要硝基化合物及胺类氮化合物用途;偶氮化合物用途。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内容以课堂主讲为主,同时结合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

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总评的50%、期末考试占总评的5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有机化学》(第三版)汪小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主要参考书:《有机化学》(第二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普通化学及实验—实验部分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及实验

课程编号:260J52A

课程总学时:68

实验学时数:17

课程总学分:3.5

实验学分:0.5

开设实验项目数:5

一、实验教学目的

普通化学实验是普通化学课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加深理解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基础知识。使学生正确地掌握一定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习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2、实验类别:指基础、技术基础,专业。3、实验要求:指必修、选修。

三、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

实验考核以学生的实验态度、掌握的实验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为主,各单项考核内容所占分数比例为:实验态度占10%、实验理论占15%;操作技能占50%;实验报告占25%。平时成绩占总评的100%,期末考核占总评的0%。

四、实验教材与参考书与资料

《普通化学实验》,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无机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普通化学及实验(General Chemistry and Experiment)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260J52A

学分数:3.5 总学时:68 学时分配:讲课51+实验17

适用专业:“环境与土木类”综合教学基础强化班等

先修课程:中学化学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种基本学科,已成为一门中心、实用的学科。《普通化学》是将化学思维和方法原理应用于物质结构、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信息、通讯等工程实践中具有启迪性和开拓性的一门基础课,是高等院校非化学类理工各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无机、有机、分析、结构、高分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掌握实验的基础操作,了解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51学时

1、绪论(2学时)

了解: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与新材料、能源、环境保护等的关系。

2、热化学与能源 6学时

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盖斯定律、焓等概念

了解:能源(煤炭、石油、氢能、太阳能)

3、化学反应基本原理6学时

掌握: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阿伦尼乌斯公式

了解:大气污染及防治

4.水化学水污染 6学时

掌握: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缓冲溶液,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和溶解度,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配位化合物,配合物的组成,命名,解离平衡及配合物的应用

了解:水污染及危害

5、电化学金属腐蚀 6学时

掌握:原电池的组成,电极电势与能斯特方程,电动势与吉布斯函数变,电极电势的应用;电解。

了解:金属的腐蚀及其防止,金属材料的电化学加工。

6、物质结构基础 6学时

掌握:氢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多电子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化学键,分子间力和氢键

了解:晶体结构,表面活性剂

7、元素化学与无机材料 8学时

掌握:金属单质、无机化合物和配位化合物的性质

了解:无机材料和稀土元素

8、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 8学时

掌握: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命名、分类、结构,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改性

了解:高分子材料的未来与分子设计

9、习题课3学时

四、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学生的讨论,由浅入深的启发式教学。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闭卷考试。实验成绩占总评的15%;理论成绩占总评的85%,其中平时成绩占总评的理论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评的理论成绩的8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普通化学》,王明华,高教出版社。

参考书目:《无机化学》,曹锡章,高教出版社。

《有机化学》,汪小兰,高教出版社。

《物理化学》,傅献彩,高教出版社。

《功能高分子材料》,王德中,中国地址出版社。

《无机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

七、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详见本课程教学大纲实验部分。

普通化学A(General Chemistry A)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260J55A

学分数:3总学时:60学时分配:讲课43+实验17

适用专业:建工学院有关专业

先修课程:中学化学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无机、有机、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了解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1、绪论(2学时)

了解:化学在国民中的地位与作用,与新材料、能源、环境保护等的关系。

2、热化学与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5学时)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反应速率

了解:链反应和光化反应

3、水化学(5学时)

掌握:电解质溶液的通性,水溶液中的单相离子平衡。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

了解:非电解质溶液的通性

4、电化学与金属腐蚀(5学时)

掌握:原电池,电极电势和电极电势的应用,电解。

了解:金属的腐蚀及其防止。

5、物质结构基础(5学时)

掌握: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多电子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了解:化学键与分子间力,晶体结构

6、元素化学与无机材料(6学时)

(1)金属材料化学(3学时)

了解:金属的概念,金属的结构和类型,合金材料

掌握:周期系中的金属元素

(2)非金属材料化学(3学时)

了解:非金属元素概论

掌握:非金属材料

7、高分子材料化学(3学时)

了解:高分子化合物概述,新型高分子材料

掌握:高分子结构与性能

8、表面活性剂化学(2学时)

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和分类,表面活性剂基本性质,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

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9、能源化学(3学时)

了解:能源概述,常规能源,新能源,化学电池

10、环境化学(3学时)

了解:环境污染与化学,生命环境与化学

掌握:环境保护与化学

11、习题课(4学时)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内容以课堂主讲为主,同时进行课堂讨论的方式,尽量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实际问题解决。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闭卷考试。实验成绩占总评的15%;理论成绩占总评的85%,其中平时成绩占总评的理论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评的理论成绩的8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普通化学》(第五版),王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主要参考书:《物理化学》(第三版),胡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七、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详见本课程教学大纲实验部分。

普通化学—实验部分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

课程编号:260J55A

课程总学时:68

实验学时数:17

课程总学分:3.5

实验学分:0.5

开设实验项目数:5

五、实验教学目的

普通化学实验是普通化学课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加深理解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基础知识。使学生正确地掌握一定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习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六、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2、实验类别:指基础、技术基础,专业。3、实验要求:指必修、选修。

七、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

实验考核以学生的实验态度、掌握的实验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为主,各单项考核内容所占分数比例为:实验态度占10%、实验理论占15%;操作技能占50%;实验报告占25%。平时成绩占总评的100%,期末考核占总评的0%。

八、实验教材与参考书与资料

《普通化学实验》,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无机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A

(Inorganic &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A)

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A

课程编号:260J58A

课程总学时:34

实验学时数:34

课程总学分:1

实验学分:1

开设实验项目数:6

一、实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加深理解,熟练地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学研究打好一定的基础。

二、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2、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三、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

实验考核以学生的实验态度、掌握的实验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为主,各单项考核内容所占分数比例为:实验态度占10%、实验理论占15%;操作技能占50%;实验报告占25%。平时成绩占总评的100%,期末考核占总评的0%。

四、实验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南京大学编,高教出版社。

参考书:各类《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B

(Inorganic &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B)

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B

课程编号:260J58B

课程总学时:51

实验学时数:51

课程总学分:1.5

实验学分:1.5

开设实验项目数:9

一、实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加深理解,熟练地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学研究打好一定的基础。

二、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2、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三、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

实验考核以学生的实验态度、掌握的实验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为主,各单项考核内容所占分数比例为:实验态度占10%、实验理论占15%;操作技能占50%;实验报告占25%。平时成绩占总评的50%,期末考核占总评的50%。

四、实验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南京大学编,高教出版社。

参考书:各类《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 A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A)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A

课程编号:260J59A

课程总学时:34

实验学时数:34

课程总学分:1

实验学分:1

开设实验项目数:9

一、实验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了解并掌握实验基本原理内容及方法,训练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实验方法及习惯,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鉴定的方法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实验作风。

二、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2、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三、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

实验考核以学生的实验态度、掌握的实验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为主,各单项考核内容所占分数比例为:实验态度占10%、实验理论占15%;操作技能占50%;实验报告占25%。平时成绩占总评的100%,期末考核占总评的0%。

四、实验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有机化学试验》(第三版)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有机化学试验》(第三版),曾昭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实验 B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B)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B

课程编号:260J59B

课程总学时:34

实验学时数:34

课程总学分:1

实验学分:1

开设实验项目数:9

一、实验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了解并掌握实验基本原理内容及方法,训练学生进行有机化学

实验的基本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实验方法及习惯,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鉴定

的方法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实验作风。

二、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2、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三、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

实验考核以学生的实验态度、掌握的实验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为主,各单项考核内容所

占分数比例为:实验态度占10%、实验理论占15%;操作技能占50%;实验报告占25%。平时成绩占总评的100%,期末考核占总评的0%。

四、实验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有机化学试验》(第三版)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有机化学试验》(第三版),曾昭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1、2 (Inorganic chemistry 1、2)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261H01A、261H02Y

学分数: 3.0、3.0 总学时:51、51 学时分配:讲课51、讲课34+自主学习17

适用专业:化学,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高中化学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

“无机化学”是宁波大学化学系本科生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通过由基本原理到化学元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质的形态、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等基本原理的基础知识,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结构、制备、用途,并理解和挖掘其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讨论、讲授、自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练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继化学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方法上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现代无机化学知识,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化学知识的专门人才。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共二十二章,其中第一章到第十章为基础原理部分51学时,第十一章到第二十二章为化学元素部分51学时。

第一章绪论 2学时

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目的,无机化学的发展状况,学好无机化学的方法

第二章物质的状态 4学时

掌握:气体的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和扩散定律

理解: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式,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和能量分布,液体的蒸发、沸点、蒸发热、蒸气压,克劳修斯—克拉龙方程式

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晶体的外形、晶系、晶格、晶胞的概念

第三章化学热力学初步6学时

掌握:焓和焓变的概念,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标准状态下反应自由能和熵的变化计算,运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了解:状态函数等热力学常用术语,熵的概念。

第四章化学反应的速率 4学时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第五章化学平衡 4学时

掌握: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概念,标准平衡常数K Q与Δr G Q m的关系,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第六章溶液2学时

掌握:溶液浓度表示法,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了解:溶解度原理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6学时

掌握: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盐的水解反应,酸碱理论,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 8学时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电极电势和原电池,电池反应热力学:电池电动势与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理解:电极电势图,电解

了解:电极电势的应用,化学电源

第九章原子结构 6学时

掌握: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波函数、原子轨道、几率密度和电子云、波函数的空间图象、量子数,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元素周期系,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第十章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9学时

掌握:共价键理论:路易斯理论,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分子

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概念和性质,分子间作用力: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范德华力,离子极化理论,氢键理解:离子键理论

第十一章氢和稀有气体2学时

掌握:氢的成键特征,氢气的制备、性质,氢化物,重要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氢气,稀有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第十二章卤素6学时

掌握:卤素的通性、成键特征,卤素的单质,卤化氢和氢卤酸,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

了解:卤化物、拟卤化物、互卤化物和多卤化物

第十三章氧族元素6学时

掌握:氧族元素的通性,氧、臭氧、氧化物、过氧化氢的结构和性质;硫:单质,硫化物,氧化物,重要含氧酸及其盐,无机酸强度的变化规律

了解:硒和碲

第十四章氮族元素 6学时

掌握:氮族元素的通性,氮: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磷:单质,氢化物,卤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盐类的热分解

了解:砷、锑、铋:单质,氢化物,氧化物,三卤化物,硫化物

第十五章碳族元素4学时

掌握:碳族元素的通性,碳:单质,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碳酸盐,硅:单质,硅烷,卤化物,含氧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的水解性

了解:锗、锡、铅:单质及重要化合物

第十六章硼族元素 4学时

掌握:硼族元素通性,硼:单质,氢化物,卤化物,含氧化合物,铝:单质及其化合物,惰性电子对效应

了解:镓、铟、铊:单质及其化合物

第十七章配位化合物 5学时

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特征、分类、命名等基本概念,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第十八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2学时

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单质、化合物的性质,离子晶体盐类的溶解性

了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应用

第十九章铜锌副族 4学时

掌握:铜副族:通性,单质、M(Ⅰ)、M(Ⅱ)化合物的性质,锌副族:通性,单质、M(Ⅰ)、M(Ⅱ)化合物的性质

第二十章过渡元素(Ⅰ)6学时

掌握:钛副族概述,钛:单质的性质,重要化合物;钒副族概述,钒:单质的性质,重要化合物;铬副族概述,铬:性质,Cr(Ⅲ)、 Cr(Ⅵ)化合物;锰副族概述,锰:性质,Mn(Ⅱ)、 Mn(Ⅳ)、 Mn(Ⅵ) 、Mn(Ⅶ)化合物;无机物呈色的若干规律,物质呈色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了解:钛、钒、铬、锰的存在、冶炼、应用

第二十一章过渡元素(Ⅱ)4学时

掌握:铁系元素:概述,单质的性质,化合物的颜色,性质,配合物;铂系元素:概述,单质,简单化合物,配合物

了解:铁系、铂系元素的存在和应用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名称(中文):有机化学课程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化工、环境等 (英文):Organic Chemistry 课程适用层次:专升本 学时:104(其中面授64,实验32)学分:6.5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是应用化学、化工、及材料类各专业及相关专业(环境、生物科学等)的重要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有机化学主要讲授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反应、分析鉴定、制备合成、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介绍学科发展前沿。 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难题讨论、多媒体演示和实验答疑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有机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重要有机化学知识;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关注相关的应用信息;对有机化学在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较好认识。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各类化合物的制备及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熟悉主要有机试剂及具体应用。 (2)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定性鉴定、分离方法和了解某些定量测定方法;初步学会解析图谱,能根据图谱数据推出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3)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掌握有机活泼中间体正碳离子,负碳离子,自由基的生成和反应;能用结构理论、热力学、动力学来解释一

般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基本掌握自由基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加成、消除和芳香族亲电取代、亲核取代等反应机理。 (4)在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性质及制备的基础上,能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于有机合成。 (5)对于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的石油化工、能源、材料、环境等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并对这些学科与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5、先修课程:大学基础化学、无机化学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 1、知识点 1.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1.3 分子结构和结构式 短线式、缩简式、键线式 1.4 共价键 Lewis 结构式、价键理论、轨道杂化(sp、sp2、sp3 杂化) 键长、键能、键角、键的极性、诱导效应 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的类型 均裂(产生自由基)、异裂(形成正、负离子)、自由基反应、离子型反应1.5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氢键 1.6 酸碱的概念 Br? nsted 酸、Br? nsted 碱、共轭酸碱

《湿法冶金》课程教学大纲

《湿法冶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4301307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学分2学时32课程英文名称Hydrometallurgy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湿法冶金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方向课。它一方面在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自身,同时也与其他的相关学科联系,渗透、交融得非常密切,近年来发展迅速,其深度、广度在不断变化。它不仅与化学中的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工程与工艺等学科相互关联、渗透,而且与矿物学、金属冶炼以及材料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新的冶炼技术知识,新的冶炼设备,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同时有色金属冶炼一些原理和知识也是大学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应掌握的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以及现代有色金属冶炼技术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成果、新进展及趋势。 三、课程教学目标 1. 系统地讲授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使学生能够初步地应用有色金属冶炼基本理论和知识处理一般的有色金属冶炼的问题; 2. 通过系统地向讲授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使学生能进一步地加深对有色金属冶炼基本原理和知识的理解,并运用有关原理去研究说明、理解、预测相应的冶金过程,从而培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了解有色金属冶炼的及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 3. 使学生了解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内最新研究进展及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新知

识、新进展、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 4.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有色金属冶炼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覆盖面,掌握事实与理论,普及与提高,基础与实用,以及了解个别与综合,独立与联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 5. 运用所学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了解有色金属冶炼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结合工业生产实际,拓宽和加深知识的层面和深度,提高综合知识的运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上得到更高、更好的训练和培养。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 学时分配讲授实践 第1章绪论 2 2 0 第2章矿石学基础 2 2 0 第3章铜冶金 4 4 0 第4章铅冶金 4 4 0 第5章锌冶金 4 4 0 第6章铝冶金 4 4 0 第7章钒冶金 4 4 0 第八章钛冶金 4 4 0 第九章锰冶金 2 2 0 第十章有色冶金中的综合回收与清洁生产 2 2 0 (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冶金发展史和金属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 理解矿物资源分类及矿物、矿石和精矿;

应用化学就业方向

应用化学就业方向 (一): 应用化学专业主要方向:就业行业包括教育、材料、军工、汽车、军队、电子、信息、环保、市政、建筑、建材、消防、化工、机械等行业。部门包括:各级质量监督与检测部门、科研院所、设计院所、教学单位、生产企业、省级以上的消防总队等。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精细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化工制图、结构化学、化工原理。 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分析 应用化学是研究如何将当今化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实用产品的应用 型专业.应用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及当今所有高新技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所以本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天地和发展前景.由于所学的知识比较广泛,毕业生将会具有较强的适应潜力和较广泛的选取范围.化工企业、贸易公司和政府机关中的口岸、海关、商检、公安和环保等部门,也都十分需要应用化学人才的加入.此外,毕业生在选取就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等方式继续深造时余地较大. 用化学是研究如何将当今化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实用产品的应用型 专业。应用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及当今所有高新技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所以本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天地和发展前景。由于所学的知识比较广泛,毕业生将会具有较强的适应潜力和较广泛的选取范围。化工企业、贸易公司和政府机关中的口岸、海关、商检、公安和环保等部门,也都十分需要应用化学人才的加入。此外,毕业生在选取就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等方式继续深造时余地较大。 化学向其他学科的渗透趋势在21世纪将会更加明显。更多的化学工作者会投身到研究生命、研究材料的队伍中去,并在化学与生物学、化学与材料的交叉领域大有作为。因此应用化学不仅仅是开发基本化工原料、无机材

《应用化学专业大作业》教学大纲

《应用化学专业大作业》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Laboratory of Applied Chemistry 2 学分:2 实验学时:2周类型:综合性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与实验、分析化学与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等 教学对象: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在《化学综合实验》的基础之上开设的。针对应用化学四个不同方向选择不同的实验内容。训练学生的化学综合实验的技能:培养学生掌握一些无机物、有机物和共聚物合成的基本实验方法;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分析仪器和技术,掌握胶体和表面化学实验的技能,掌握水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要求: 综合掌握各种化学品和新材料的合成、检测和性能测试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能够正确地运用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设计合成路线和解决实际课题中的应用化学问题,并运用有关基本操作方法实现有关合成、检测和性能测试,从而为以后进行科学研究、生产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且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较大的培养。 教学内容 第一章现代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十六气相色谱(8小时) 基本要求: 掌握固定液的配制及涂渍技术和柱的填装及老化技术、进行柱性能试验及极性试验。 重点: 掌握气相色谱的操作技术。 难点: 气相色谱柱及操作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关系。 实验十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8小时) 基本要求: 熟练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重点: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的操作技术。 难点: 高效液相色谱的操作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关系。 实验十八配合物键合异构体制备及红外光谱测定(8小时) 基本要求: 通过[Co(NH3)5NO2]Cl2和[Co(NH3)5ONO]Cl2的制备,了解配合物的键合异构现象并巩

化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化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05年修订) 一、专业名称:化学专业 二、学制:标准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一学期或延长一学年毕业(不含休学期)。 三、学位授予门类:理学学士 四、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其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业务培养要求: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六、业务培养规格:通过四年的学习,应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以及化学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3、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化学教学、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4、了解化学学科的某些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化学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 5、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知识,具有一定的应用开发研究能力,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化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七、课程设置:本专业设置的课程有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公共必修课及综合选修课。各课程的内容及要求由该课程的教学计划纲要确定。本教学计划仅对本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任选课进行设置和说明,具体设置请参阅所附表一、表二和表三。对于综合选修课的设置与说明,请参阅校发《公共课教学计划》。而在校的修业期内,要求完成的总学分不得少于162个。其中,公共基础课学分42个,专业必修学分71个,专业限选学分不得少于12个,专业任选学分不得少于14个,综合任选学分不得少于10个,课外实践课13学分。具体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安排参见化学专业教学计划总表。 八、学时学分分配:

应用化学专业简介

应用化学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实验技能,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从事生产、质量检验、新产品应用及开发等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就业领域 毕业生主要在石油、化工、制药、环保及相关行业从事以下工作: 1.各种原料及成品的分析测试 2.化工、石油炼制等生产操作、技术和质量管理 3.石油产品的调配、分析与营销 4.精细化学品、油田化学剂的研制与开发 5.分析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化验室的技术与质量管理 6.分析仪器营销 主要课程 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石油产品分析与应用、油田化学原理与技术、化工设备和仪表、精细合成单元反应 新增课程 石油炼制、化工设备与仪表、化工仿真实习、石油商品学、精细化工概论、工业分析 主要课程介绍 1.无机化学:化学反应中有关平衡、氧化还原、周期率、物质结构等基本理论,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2.有机化学:有机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际应用。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及重要合成方法,各类有机化合物相互转变的基本规律,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关系。 3.分析化学:化学定量分析方法,包括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重量分析以及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结果计算和实际应用。 4.物理化学:学习化学变化基本规律,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统计热力学、表面化学及胶体化学初步。 5.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研究对象、聚合物分类、自由基均聚与共聚、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缩合聚合等的基本原理、反应动力学以及实施方法。 6.仪器分析: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位分析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及实际应用,相关仪器操作技术。7.化工原理:将复杂的化工工艺过程抽象为数量有限的单元操作,学习化工单元操作中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及其计算。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理学,化学,0703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符合化学化工、食品、医药、商检、环保及能源等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需求,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具备交叉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掌握扎实的现代化学化工基础及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能力。有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能力。 三、培养标准 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分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大方面,共计12条培养标准。 1. 知识要求 (1)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科学实验、情报信息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系统的、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与相关专业前沿性问题与发展趋势; (3)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对本专业范围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的了解。 2.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取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件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至少掌握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具有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 (2)具有较强的科学试验、分析解决本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科学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基

《应用化学实验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应用化学实验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 根据本校《2004级本科指导培养计划》和应用化学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 二、本实验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用化学实验?》密切配合有机波谱分析和现代仪器分析的理论课,使学生在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分析测试仪器,结合计算机知识进行各种试样组分的分离分析、成分测定、结构分析以及分析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三、本实验课讲授的基本实验理论 本实验课程讲授电化学分析、高压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以及紫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高压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与技能,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掌握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的制样技术和一般谱图的解析方法。 四、本实验课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1、掌握电位法测定离子浓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2、掌握高压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与技能; 3、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 4、了解紫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组成和构造,掌握制样技术和一般谱图的解析方法。 五、学时、教学文件 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实验32学时。 教学文件:《应用化学实验指导书》,杜宝中编,校内印刷,2004 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并写出预习报告。指导教师应概述实验的原理、方法及设备使用等,具体实验步骤和实际数据处理由学生独立完成。 六、实验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实验成绩分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60%,考试成绩以最后的综述论文成绩记入总分,占实验成绩的40%。总成绩及格可获得学分,不及格者需重修。 七、仪器设备及注意事项 仪器设备: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和色谱、高效汇相色谱仪、PH/my 计。 注意事项:注意保护设备,严格按仪器使用规则操作,维持仪器的完好率。

2009年上海市白猫杯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初中组)

2009年上海市“白猫杯”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初中组) 浦东新区初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邹璐阳建平实验学校宋雨琦浦东外国语学校纪伟杰高桥-东陆中学侯思齐华师大张江实验中学庄乐怡建平实验学校戴静杰建平西校 韩勖嘉建平西校高梦扬建平西校史玮炀建平西校 陈振昊建平西校张尔嘉建平西校张思捷建平西校 赵天齐建平西校李劲建平西校阎方良建平西校 黄贇浩建平西校徐雨豪建平西校张洁建平西校 李矩金苹果学校吴不为金苹果学校尹田田金苹果学校 魏力华金苹果学校严婉婷进才北校李骁驰进才北校 张天意进才北校张义为进才北校刘爽罗山中学 乐慧英罗山中学董韬罗山中学陆溢超罗山中学 唐奕诚罗山中学张悦川浦东模范中学朱元浦东模范中学 沈晨璐浦东模范中学黄天馨浦东模范中学高一圣三林北校 黄嘉晨洋泾东校龚卉婷洋泾东校叶子张江集团学校 徐萌艺张江集团学校柯楚阳张江集团学校王晨霖张江集团学校 陈嘉伦致远中学俞韵如致远中学杨依伦致远中学 侯慕凡致远中学陆嘉琦致远中学 二等奖 陈佳雨建平实验学校陈洋建平西校方佳璐建平西校 杨宇铭建平西校周禹卿建平西校黄予涵金苹果学校 申欣然进才北校袁虞闽进才北校陆欣悦侨光中学 陈志雄新陆中学丁月天张江集团学校朱政张江集团学校傅思辉致远中学郑凌云高行中学丁哲迥建平实验学校李明洋建平实验学校孙泱建平实验学校张嘉诚建平实验学校魏一舟建平西校赵天宇建平西校宋张裕进才北校 王轶明罗山中学夏浩洋浦东模范中学颜文杰浦东模范中学惠蕙张江集团学校张沁园张江集团学校张成致远中学 张晨凇致远中学戴晟恺建平西校徐霖建平西校 周凯翔建平西校胡尧堃进才北校蒋进进才北校 杨宇辰进才北校张焱婷罗山中学田诗豪张江集团学校赵梓云张江集团学校徐诚昊致远中学徐郑龙致远中学 周长浩建平实验学校庄若云建平实验学校樊胜杰建平西校 洪叶瀚建平西校黄天成建平西校王加煜建平西校 王宇玥金苹果学校张泽冰罗山中学冯倩妍上海市实验中学胡佳蕴张江集团学校邱晨珵张江集团学校何宁宇建平西校 倪峥嵘建平西校武乐璋建平西校张泽宇建平西校 董文烁金苹果学校陆心怡进才北校施跇进才北校 王沁心进才北校许容华进才北校张彤进才北校

应用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讲解学习

应用化学课程教学大 纲

<<应用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应用化学课程采用《精细化学品化学》教材,精细化学品化学是系统阐述各类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构效关系等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涉及有机合成、无机材料、分析分离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学等诸多学科专业,学科的交叉及目标产品的商品化两大特征体现得尤为明显。精细化工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技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我国的精细化工业发展亟需大批高素质的化工人才,人才的培养应以社会的需要为导向,所以,在应用化学专业高年级开设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积累从事精细化工科研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拓宽知识面,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理论教学内容 1.第一章绪论 (1)精细化工与精细化学品的概念 (2)精细化学品的分类与生产特点 (3) 国内外精细化工的发展状况 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互动 重点: 精细化学品的分类方法, 生产特点, 发展趋势. 难点:精细化学品的不同分类方法, 生产特点. 2.第二章染料 (1)概述;染料的定义、分类;光与颜色理论 (2)染料重氮化与偶合反应 (3)酸性染料 (4)活性染料 (5)分散染料 (6)还原染料的介绍 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互动 重点: 染料的定义、分类;光与颜色理论;重氮化与偶合反应. 难点:光与颜色理论。

3.第三章绪论 (1)概述;有机颜料的定义;分类;化学结构与颜色、牢度的关系 (2)偶氮类有机颜料 (3)色淀 (4)酞菁类有机颜料 (5)喹丫啶酮类有机颜料的介绍 (6)二恶嗪类有机颜料 (7)异吲哚啉酮有机颜料 (8)还原颜料 (9)有机颜料的颜料化、商品化 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互动 重点: 有机颜料的定义与分类;化学结构与颜色、牢度的关系;有机颜料的颜料化。 难点:各类有机颜料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 4.第四章荧光增白剂 (1)概述:荧光增白剂定义、分类、应用;化学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关系(2)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 (3)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 (4)香豆素型荧光增白剂 (5)唑型荧光增白剂 (6)萘二甲酰亚胺型荧光增白剂 (7)荧光增白剂混合物的增效作用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 适用专业:化学与化工各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108学时(54?2) 课程学分:6学分(3?2)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授课方式:讲授与多媒体辅助等 大纲制定人:田来进 大纲审定:有机教研室 制定时间:2013-06-26 二、使用说明 1、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有机化学》课程是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应使学生在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上,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有机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以及最新的成果和发展趋势。在创造性思维、了解自然科学规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获得初步的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发展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等),为培养高起点、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面向21世纪、能胜任在科研机构、高等和中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化学、应用化学、环境化学、化工工艺以及相关专业的科研和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打好必要的有机化学基础。并满足硕士有机化学课程入学考试的要求。 2、课程学时、学分、主要教学环节 (1)每周4学时,共计36周(两学期),108学时 (2)学分:6分 (3)主要教学环节 A.课堂讲授、辅导、作业、习题课。结合运用分子模型,组织研讨课、习题课或辅导课。突出教学内容的“精讲”和“启发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B.课后作业:每周约2小时。 3、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为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本课程应在学生学习化学键和原子、分子结构、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以及酸碱理论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讲授; 四大谱的原理和计算、对称守恒原理,本课程仅作一般介绍,主要由谱学、物质结构等后续课程完成。

应用化学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应用化学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办学理念 以改革促进事业发展,以发展巩固改革成果;加强应用化学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人才培养是应用化学专业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加速专业发展。 应用化学专业定位 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和稳定本科教育,重点发展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积极扩大办学规模,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升办学层次,突出办学特色,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经过5年的努力,把应用化学专业建成在全省工科院校一流、在全国高校有一定知名度和一定特色的专业。 整体建设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依托山东省应用化学重点学科和青岛科技大学应用化学博士学科点,五年内将青岛科技大学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建设成为系统传授和探索研究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体系;形成以重点学科-博士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秀课程-示范中心建设为框架的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格局。使其办学条件先进、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并使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

质量等方面在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具有显著特色的应用化学本科专业。 具体建设目标 (1)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面向应用、注重创新,体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教育理念,根据青岛科技大学应用化学博士学科点和山东省应用化学重点学科研究方向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扩大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计划于2010年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招生达到300人,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考研率40 %以上。 (2)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按照“数量保证、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整体优化”的方针,培养和引进人才。计划到2010年,应用化学专业拥有博士导师8名,教授12名,副教授15名;博士学位的老师占应用化学专业教师比率的80%以上。 (3)加强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五年内出版特色教材3部;建设2门精品课程,1门优秀课程;应用化学专业90%以上的专业科和专业选修课采用多媒体教学;3门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采用双语教学。 (4)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努力打造化学学科实验中心这一品牌,并使之成为省级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增加仪器设备投资,五年内投入设备费1000万元以上,用于应用化学学科和专业建设。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开放实验项目的申请与管理。 (5)加强科学研究,申请高水平自然科学基金、各类发展基金及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横向项目,在提高应用化学专业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促进教学水平上一个台阶;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向生产力的转化,在产—学—研基础上,创建5个适合应用化学专业的化学化工实习基地,并将1个实习基地建设成为实习教学示范基地。

应用化学 绿色能源发展与创新 教学大纲

《绿色能源发展与创新》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332014 课程英文名称: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green energy 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本课程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训练,探索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和开展面向理工科大学生的体系化的绿色能源发展与创新知识和思维教育。 绿色能源发展与创新是为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绿色能源发展与创新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绿色能源发展与创新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技术创新的原理与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思维、方法及过程。 2.基本理论和方法:绿色能源发展与创新的基本理论,包括创新原理与原则、创新思维及其训练、创业机会及其来源等基本理论与方法。 3.基本技能:掌握绿色能源发展与创新的基本理论与通用原则。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等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案例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应用化学专业的特点,对于同本专业的专业方向联系紧密的有关创新创业案例有所侧重地进行讲授。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没有对先修课程的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章节安排讨论,结合实际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2.课后作业主要培养学生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能力。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采用撰写论文的方式。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10%,课后小论文占20%,期末考核占70%。 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课后小论文由老师参照相关规定按百分制给出;平时无成绩或小论文不及格,取消期末考试资格,总成绩直接以不及格计。 (七)参考书目

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汇编

应用化学专业简介 应用化学专业偏重于应用,是研究如何将当今化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实用产品的应用型专业。 应用化学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相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丁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应用化学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及化工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5.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

力。 就业方向与前景 毕业生主要在精细化工相关企事业单位、商贸公司从事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生产管理、生产监督、环境监测、质量检验、技术服务等工作。还可到相关行业从事化学品的应用研发、安全管理、质量检测等工作。 就业前景分析(按应用化学专业相关职位统计) 据统计,应用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上海。在"物理学类"中排名第3 。 应用化学专业主要方向:就业行业包括教育、材料、军工、汽车、军队、电子、信息、环保、市政、建筑、建材、消防、化工、机械等行业。部门包括:各级质量监督与检测部门、科研院所、设计院所、教学单位、生产企业、省级以上的消防总队等。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精细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化工制图、结构化学、化工原理。 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分析 应用化学是研究如何将当今化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实用产品的应用型专业.应用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及当今所有高新技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所以本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天地和发展前景.由于所学的知识比较广泛,毕业生将会具 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广泛的选择范围.化工企业、贸易公司和政府机关中的口岸、海关、商检、公安和环保等部门,也都非常需要应用化学人才的加入.此外,毕业生在选择就读研究生

《材料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54 学分:3.0 一、课程概况 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学位课) 2、开课学期:1 3、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4、课程修读条件: 学生须具有一定的高等数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以及结构化学等相关基础知识。 5、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材料化学》课程的学习,掌握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制备的基本原理、规律,介绍种类众多、内容丰富的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知识,并引入学科前沿信息,了解各种材料的研究进展。 二、教学基本要求 《材料化学》课程内容包括晶体学基础、晶体缺陷化学、材料的性能、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内容。纵观材料化学所含内容可知,该课程内容丰富,所以要课内外结合,对于材料科学中各类材料如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文献资料和充分准备,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其次,将授课与学术报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向学生发布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学术报告会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报告,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 三、内容纲目及标准 第1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 本章的重点是材料化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主要内容,介绍材料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化学的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材料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 1.1《材料化学》的基本概念 1.2《材料化学》的地位 1.3学习《材料化学》的意义 1.4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5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第2章晶体学基础(8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晶体学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三大类固体材料的结构特点、

应用化学专业(师范方向)(专升本)教学计划课件.doc

应用化学专业(师范方向)(专升本)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在化学专科的基础上,通过三年的业余学习,进一步掌握化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现代教育理论及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探索、创新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达到全日制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相应水平,成为从事化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化学专业理论和系统的文化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对国内外化学的新发展有所了解;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接受教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训练。 二.学制、学位、修业年限与学习形式 本专业学制3年,学生可在2~3年内修满毕业所要求的课程。学习形式为业余学习。在达到相应要求后,可申请学士学位。 三。课程设置 (一)公共课:政治理论;英语;计算机应用; (二)专业课:无机化学选论;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选论;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分析与仪器分析;分析与仪器分析实验;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中学 化学教学研究;专业英语; (三)选修课:环境化学;高分子化学与材料;精细化工概论;食品化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 心理学;中学化学实验研究 (四)本专业主干课程为:无机化学选论;有机化学选论;物理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结构化学 中学化学教学研究 (五)本专业学位课程为:无机化学选论;有机化学选论;物理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结构化学四.教学环节说明 (一)学时分配 总计划学时:2033学时,其中:公共课420学时,占总学时的20.6%;专业课1361学时,占总学时的67%;选修课252学时,占总学时的12.4%。 (二)教学环节说明 1.自学时间纳入总教学时数,各位学员必须保证自学时间 2.在以上课程中,参加省自考通过课程,凭成绩证明可提出免修,但最多不得超过总课程的1/4。

2014年上海市“白猫杯”青少年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初赛)高中组试卷

2014年上海市“白猫杯”青少年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初赛)高中组试卷

2014年上海市“白猫杯”青少年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初赛) 高中组试卷 参赛者须知: 1.答题时间为90 分钟。迟到超过15分钟者不得进场。开赛后前45分钟内不得离场。规定时间到,立即把试卷整理好放置在桌面上(背面向上),迅速离场。 2.竞赛答案全部书写在试卷纸上,应使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或圆珠笔答题,凡用红色笔或铅笔所书写的答案一概作废无效。 3.姓名、准考证号码和学校名称等必须填写在试卷上方指定的位置,写在它处者按废卷处理。 4.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5.本试卷共6页(其中4页是试卷纸,2页是答题纸),满分为100分。 6.答题须用相对原子质量请从下表中查找。有效数字根据题目要求确定。 1

2 H 1.008 He 4.003 Li 6.941 Be 9.012 B 10.81 C 12.01 N 14.01 O 16.00 F 19.00 Ne 20.18 Na 22.99 Mg 24.31 Al 26.98 Si 28.09 P 30.97 S 32.07 Cl 35.45 Ar 39.95 K 39.10 Ca 40.08 Sc 44.96 Ti 47.88 V 50.94 Cr 52.00 Mn 54.94 Fe 55.85 Co 58.93 Ni 58.69 Cu 63.55 Zn 65.39 Ga 69.72 Ge 72.61 As 74.92 Se 78.96 Br 79.90 Kr 83.80 Rb 85.47 Sr 87.62 Y 88.91 Zr 91.22 Nb 92.91 Mo 95.94 Tc [98] Ru 101.1 Rh 102.9 Pd 106.4 Ag 107.9 Cd 112.4 In 114.8 Sn 118.7 Sb 121.8 Te 127.6 I 126.9 Xe 131.3 Cs 132.9 Ba 137.3 La-L u Hf 178.5 Ta 180.9 W 183.8 Re 186.2 Os 190.2 Ir 192.2 Pt 195.1 Au 197.0 Hg 200.6 Tl 204.4 Pb 207.2 Bi 209.0 Po [210] At [210] Rn [222] Fr [223] Ra [226] Ac-L a 一、选择题 (每小题有1 ~ 2个正确答案,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 位置内,共28分) 1.表面活性剂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化学品,是精细化工的重要产品。几乎渗透一切经济领域。被称为 A .工业血液 B .工业味精 C .工业粮食 D .工业催化剂 2.小张同学查阅资料后可知:叠氮酸(HN 3)与醋酸酸性相似。请根据小张同学查得资料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HN 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 3)>c(H +)>c(N 3-)>c(OH -) B .HN 3与NH 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 C .NaN 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 +)>c(N 3 -) >c(OH -)>c(H + ) D .N 3-与CO 2是等电子体 3.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计划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计划 年级专业代码081101学位类别工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3.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专业方向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方向:化学工程方向、精细化工方向 四、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 专业核心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工业催化,化学工程方向:化工传递过程、工业化学、化工分离工程,精细化工方向:精细有机合成、精细化学品化学。 主要实践环节: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学时、学分分配表

2003年上海市“白猫杯”青少年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初赛初中组试卷A

2003年上海市“白猫杯”青少年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初赛 初中组试卷A 编号区(县)学校年级姓名 考试须知: 1、竞赛时间为90分钟。迟到超过15分钟者不得进场。30分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2、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或钢笔答题,用红色笔或铅笔所作的答案一概作废无效。 3、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试卷纸上方指定位置,写在它处者按废卷处理。 4、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5、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分) 1、加酶(佳美)洗衣粉,不能用沸水冲泡的原因是…………………………()(A)洗涤剂分解(B)酶失去活性(C)洗衣粉中的起泡剂失效(D)以上都是 2、下列各项环保问题中,属于酸雨带来的危害是………………………………() (A)湖泊,河流酸化(B)建筑物、金属制品遭到腐蚀 (C)雕塑被腐蚀(D)以上都是

3、腐烂的白菜不能吃,原因是其中含有较大量的………………………………() (A)亚硝胺(B)亚硝酸(C)H2S (D)亚硝酸盐 4、发酵粉的主要成份是…………………………………………………………() (A)碳酸氢钠与酒石酸(B)碳酸钠与酒石酸 (C)碳酸钠与硅酸(D)碳酸氢钠与硅酸 5、铜制器皿上刻字画,可以用下列哪一种溶液来处理铜表面………..…. ….() (A)FeCl2溶液(B)Pb(NO3)2溶液 (C)稀盐酸(D)浓FeCl3溶液 6、在盛有硫酸铜饱和溶液的恒温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硫酸铜晶体,放置数天后,看到的现象是……………………………………………………….()(A)晶体部分溶解(B)晶体形状和质量都不变 (C)晶体质量不变,形状改变(D)晶体质量减少,形状改变了 7、来自海洋深处的可燃“冰”的主要成份是…………………………………() (A)SiH4(B)H2(C)CO (D)CH4 8、我国三峡水利工程所提供的清洁、价廉、可再生的电能,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控制…………………………………() ①温室效应②白色污染③SO2污染④烟尘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9、数种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 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当人体胃酸过多时适合食用的食物是………………………………() (A)葡萄(B)苹果(C)牛奶(D)鸡蛋清 10、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物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吸烟有害健康 (B)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C)CO比O2更容易同血红蛋白结合,因此CO进入血液会导致人体内缺氧。(D)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7.3% 二、填空题(共43分) 1、“五钠”是含磷洗衣粉中常用的一种助剂,其分子式为,其中磷的化合价是。 2、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其灯管里充入了各种特殊的气体,接通电源后就能发出各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