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候补冗官研究_肖宗志

晚清候补冗官研究_肖宗志
晚清候补冗官研究_肖宗志

晚清候补冗官研究

肖宗志

(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清代的候补官员是指有官职而无实缺,以署缺和差委的形式,在中央、地方从事各项临时和差遣性事务,但多数时间赋闲的在册官员。这是中国其他朝代所没有的现象。晚清候补官员数量庞大,素质低劣,而且候补冗官现象持续时间长,由此带来诸多的问题。晚清朝延为应对这一问题作了某些有限尝试,但收效甚微,甚至成为推动清朝自我瓦解的不自觉工具。

关键词:晚清;候补冗官;影响;原因;改革;结局

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970(2013)03-0065-06收稿日期:2012-11-22

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S057)

作者简介:肖宗志(1964-),男,湖南常德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

冗官是中国专制王朝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如宋代,冗官问题就十分严重[1]113-114。这是指有官有实缺而人浮于事的情形,多表现为隐性的陈冗。而晚清有大批有官职而无实缺官员的存在,则是一种显性的冗官现象。这些官员在候补期间,或署缺,或差委,或赋闲,但长期得不到实缺,日本学者织田万认为这是“清国制度中尤奇异之事”[2]360。晚清官员朱采说:“前代之冗官在闲散,我朝之冗官兼在候补。”[3]131这就是说,晚清有官有缺官员的“闲散”与有官无缺官员的“候补”同时并存,隐性与显性的冗官现象同时并存。晚清候补冗官是其他朝代所没有而清朝唯有的独特问题,其影响广泛、深刻和持久,成为一个难以克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晚清朝延作了有限的改革,但收效甚微。

一、晚清候补官员冗沓的状况

清代的候补官员是指有官而无缺,以署缺和差使的形式,在中央、地方从事临时性事务,但多数时间“听鼓”的在册官员。有清一代,候补文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清朝前期的候补官员不多,正如有人说:“雍乾时,纲纪肃清,士非科甲进身不得遽登仕版,凡策名委贽者,非实缺即要差,绝无听鼓辕门终年寥落者。”[4]到了清朝中期以后,候补官员数量逐渐庞大,出现了严重的冗官现象。“约计每省中候补人员至少必有千人,而得有差缺者不过十中一二,其余则皆无缺无差,终岁浮沉宦海。”[4]这里以咸丰、同治、道光和宣统朝为例,说明候补文官数量的变化趋向。“道光以前,两淮候补人员自监掣以至盐巡,不过二十员……及兵燹候补人员多于从前者数十倍。”[5]该材料显示,两淮候补官员大量增加的时期就是在咸丰朝。长期为幕僚的周询说:“当咸丰以前,捐例曾停数十年,东南军事未起,保案亦稀。”[6]298但是到咸丰朝以后,各种捐例大开,四川等待官缺的官员数量增加;同治年间,尽管较大的农民起义基本被镇压下去,但候补文官的数量并没有减少,仍有官多于民之势。有人指出,同治末年,江苏道员可由外补之缺不过二三员,府州县同(知)通(判)可由外补之缺亦不过数十人,而此时在江苏的候补道约有六七十员,候补府州县同通约有一千余人。[7]1076陈夔龙也说,这时“官多如鲫”[8]37,“花翎红顶”遍及城乡,既无官位可以自效,也无资财可以自存;在光绪、宣统年间,候补官员的数量达到清朝历史上的顶峰。地方省份请求朝廷提出“停止分发”官员,大多是在这个时期。吏部“每月投供人员有多至四五百人者,每月分发人员有多至三四百人者”[9]2459-2460。对于候补官员堆积的事实,在野人士也有关注。如以“反洋教”著称的湖南在籍绅士、陕西候补道周汉就说:“年来各省候补人员莫不师师济济,闲居累岁,困顿无聊。”[10]1282胡思敬称,依《大清会典》载,内外官缺共2.7万余员。到清季,“合之候选、候补当不下二十万人”[11]433。他所说的20万虽然包括了在吏部等待铨选的候选官员,

2013年3月第32卷第3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Mar.,2013

Vol.32No.3

但候补官员为数不少,也并非不是事实。晚清候补冗官多,且持续长达几十年之久。因为文献资料缺乏,对晚清候补文官数量及其变化很难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定量分析。1907年春季,“钦定”的地方各类官缺为8416个[12]471-473,而根据宣统三年秋荣宝斋梓行的《大清缙绅全书·附直省候补同官录》的记载,候补文官数量则达到10476人。由此,候补文官数量之多可见一斑。

再从空间地域上看,京城和各省候补官员人数众多,但分布不平衡。京城的候补官员数量庞大,下层的候补主事、员外郎数量很多,中层的候补四五品京堂也不少。“庚子以后,候补京堂多至三四十员,犹日进未止,或以江南候补道比之。”[13]255在中央六部中,即使准入条件苛刻的礼、吏二部,也充斥着大量的候补文官。1911年秋季,外交部的候补官员,郎中以下为52人;民政部的候补官员则为180人。[14]就是说,在清朝即将灭亡的这一年,候补文官数量还保持在相当的水平上。各省更是候补官员人满为患,大、中、小省则分布不均。贵州是一个偏远且贫瘠的小省。光绪初年,“连正途出身暨劳绩、捐纳两途共有三百五十一员,合例之佐贰杂职连实缺共有三百零七员,其未经引见不合例之府厅州县共有一百三十八员,又未奉部核准验看不合例之佐贰杂职,共有三百五十七员”[15]497。此时,贵州正印官与官缺之比接近4.8?1,佐杂官与官缺之比达到3.3?1,还不包括不合例之员。云南的情况同样如此,“现在滇省候补同通州县至一百五十余员,佐贰杂职至一百八十余员之多,尚有已据禀到省未经考验者,又百余员”[10]2467。湖北、安徽和江西为中省,地处长江孔道,交通十分便利,这是候补官员比较集中的一个原因。“夫皖省教官之缺不过百余,今候补之人乃有数百,是以数人而候一缺矣。”[16]在江西,《大公报》曾称,仕路近来尤拥挤不堪。……传闻有饬令回籍候补之说。[17]大省候补冗官更是严重,有人曾经颇有感触地嘲讽山东省城有“三多”:双轮人力车多、娼妓多、道员多。[18]江苏的候补道员达到200人之多,是7个道缺的近29倍,江宁候补人员数量则达到3000多人。“与江宁所设差缺数目相较,仅能得三十与一之比例。”[19]1360所以,无论是从时间维度还是从空间维度看,晚清候补冗官数量庞大,由此带来诸多问题。针对上述情形,难怪《清史稿》说,清季已到积重难返之时了。

二、候补冗官问题对晚清吏治的影响

长期存在的候补冗官问题,对晚清的制度体系、吏治、社会风气和候补官员的价值取向及其家庭生活等方面产生诸多冲击和影响,成为一个难解的死结。这里仅就候补冗官对晚清吏治的消极影响做深入论述。

候补冗官的存在与晚清吏治败坏有直接的关系,这是晚清多数官绅的一个共识。或者说,候补冗官的大量存在直接导致了晚清吏治的败坏。“今日而言吏治,其必自候补始矣。”[20]2599何士祁一语道出了候补官员与晚清吏治败坏之间的关系。对此,可做两方面的理解:第一,候补冗官问题对晚清吏治的确起到了极大的消极影响。第二,要改善晚清吏治败坏的局面,必须对候补官员和候补积存现象进行手术式的整顿。光绪十年(1884)六月,吴寿龄奏称:“吏治之坏,坏于现任人员者半,坏于候补人员者半。”[9]1760晚清吏治败坏,候补官员是主要的促成因素。长期任职地方的张之洞也说:“候补人员过多,最为吏治之累。”[21]1343这些官绅从总体上对候补冗官在晚清吏治上的负面影响作了判断。具体来说,候补冗官问题对晚清吏治的消极影响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首先,多数候补官员素质和能力有限。在大量的候补官员中,能员干才十分少见。同治年间,有人说:“刻下各省候补实任人员不下数万,而求其五品之州、七品之县寥寥无几。”[22]2375这种情况在光绪年间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且不断恶化。陈夔龙说:“自捐纳保举之途愈推愈广,仕路既形拥挤,品流更苦烦猥,近来各省候补数以百计,候补同通州县数以千计,其中廉勤练达之才几于十无二三。”[23]2在候补官员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地方大吏还在抱怨事务差委乏人,还在省内外各处奏调人员,这足以证明上述判断。候补官员即使被委派从事各种新旧事务,由于他们不学无术,对传统事务知之不多,对新式事务更是一窍不通。当时来华的一个外国商业考察团在其报告中,多处描述了这些候补官员的无能与多余。“在中国人经营的工厂里,都可看到一种令人惊异的情况,就是每个部门都有一些衣服华丽而懒惰的士绅各处偃息,或专心钻研经书……他们是主管官吏的朋友,虽然对工作一无所知……但是他们都领薪水。”结果就是,企业人浮于事,管理十分混乱。“在大多数事情上,帐目不清,所以经理方面绝对不知道每星期的生产总

额。”[24]426-427在晚清,主持近代性局务的总办、会办和委员,大多由候补官员担任。他们官声官气,但能耐不如人意。正如沈逋梅说:“中国各局之不兴,其弊全在有总办名目。缘为总办者,非府即道,场面阔绰,其应得薪水,不足回旋,势必作弊相蒙,以网无名之利。故办一事则一事坏,主一局则一局败,如风卷潮退,无可挽回。”[25]197-198

其次,候补官员为获得署缺和差使的机会,奔竞成风,促使官场风气越加糜烂。因为候补官员人数众多,为了得到署缺和差委,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不择手段,所以,“一差而数十人争之,一缺而数百人俟之”[3]130。在专制时代,人脉关系常常是仕途畅通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本。候补官员要优先获得差委,甚至得到优缺优差,必须利用好这个关系。如果没有,也要创造,如建立拟血缘关系。福建候补县丁承禧,“初次委署漳浦县,抗不到任,改委漳平县,到任滋扰,以致商贾罢市,被撤省当差。旋委南平县,因学政将及按临,遂求署理崇安优缺”[26]276-277。丁承禧有如此大的能耐,就是因为其父与当时的福建布政使是把兄弟。“其捷足先登者,非善于钻营,即有所系援者也。”[27]1076晚清厘局事务是候补官员最好的差使之一,是众所周知、趋之若鹜的优差。安置厘务委员,不问其操守如何,但有奥援即可得差。所以,“自兴厘捐以来,各省候补官员人员无不以厘差是谋,夤缘奔竞,相习成风”[28];贿赂在候补官员获得署缺、差使机会中,是必不可少的方式。如湖北候补道杨宗濂最初被御史邓承修弹劾,改官直隶。后来又遭御史屠仁守等的弹劾,遂革职永不叙用。但是,总督李鸿章与杨宗濂有旧谊,极力为其说项,杨宗濂“报效”两万金后,于是官复原职。[13]261-262

再次,在分配诸多署缺和差使事务时,候补官员常常巧取豪夺,甚至竭泽而渔。有人将长期无缺无差、困苦异常的候补官员比作干枯河中的鲋鱼,众多而贪婪,“一旦借得监河之润,则捧檄色喜,自将不顾一切而惟汲汲然弥补其宦囊。宦囊一日不充,贪心一日不厌,又以当差署缺各有期限之故,益复朝取暮取,冀趁事权在手之候,作孤注一之博”[29]301。趁机巧取豪夺,是候补文官署缺、当差的群体心理和普遍行为特征,正所谓“一人如是,众人无不如是”。新式事务包括近代实业也是候补官员“掠夺”的场域,也是吏治最败坏的集中之处。多数候补、候选官员把经办新式事务当作贪污中饱的利薮,讲究排场,挥霍浪费,安插亲信,欺上瞒下,挂名支薪等,无所不用其极。如在福州船政局,“岁糜数百万帑金,徒供千百委员开支中饱之用”[24]252。这些候补官员通过各种非法手段,为个人大捞好处。

三、候补冗官问题形成的主因

晚清候补官员数量不断增加,文官候补的现象日渐严重,与多种因素有关。毋庸置疑,捐纳和保举制度是导致候补官员数量增长的两个主要因素。或者说,在科举“士子登进无穷”的制度规定下,捐纳和保举主导着候补官员数量变化的基本走向。与此同时,由于有限的官缺数量以及培训、考核、甄别制度实际成为一纸空文,大吏对候补官员的积极淘汰力度不够,出局者有限。官员流出官场的比例和速度大大降低,形成候补文官淘汰的瓶颈,候补官员“沉淀”在官场腹地,“漏斗效应”出现。

第一,开实官捐及减成收捐。咸丰朝以后,民变、灾荒和外患同时并存,社会动荡不断。财政入不敷出,清廷只得大开捐例,以弥补其不足。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清廷决定开办筹饷事例。原定一年,后无限期开办。著名学者许大龄说:“当时抑派之状,若是其甚,而中央又任之,更复增加花样,折减银两,多立官阶,银两多者又定特旨嘉奖,优先录用。于是混捐纳捐输报效为一。人谓捐制之乱,乱于咸同,非无因也。”[30]147晚清实官捐具有名义多、时间长、捐官减成并折扣大以及消极影响大等特点。由于官缺数量十分有限,这些捐官只得在吏部候选,或者分发到中央、地方等候补用。

第二,保举及滥举。晚清保举的主要特点有保案之多、保举之滥和保举的消极面大等。清前中期,保举还有一定的限制,“其军营、河工等奖案,始不过加级,或不俟俸满即升”。到了清朝后期,保举成为官绅出仕、得官、升迁的捷径之一。“京、外奖案,率冒滥不遵成例”,以至“咸、同军兴,保案踵起”。[31]3214大吏保举的对象既有文职,也有武职;既有官员,也有绅民;保举的内容包括实职、虚衔和封典等。保举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例保、特保,有明保、密保,有寻常保、异常保等。大吏滥举的事例不胜枚举,而又以河工滥举为甚。军功保举的数量也十分惊人。根据笔者的统计,左宗棠在同治年间率军克复浙江武康等地后,一次保举的文武官员和绅士的数量达到2890人[32]195-259。这些被保举官员中的相当一部分被分发和奏留到部、省补用,这样大大扩大了已有的候补官员数量规模。滥

举的影响十分恶劣,“近世保举之弊,十倍于捐纳,百倍于科举”[13]256。

第三,官缺数量变动不大,分发、培训、考核和甄别等制度被破坏,或不健全,某些相关规定成为空文,因此出现了“漏斗效应”。张仲礼和王家俭等人的研究表明,清代官员的流动速度其实非常之快,即任期都比较短。但由于进入官场的人数远远超过了退出官场的人数,候补冗官问题依然严重。在乾隆朝,除按例分发外,还允许捐纳分发,但地方有分发人员的限制。这一限阀后来被打破,为候补官员在京内外大量地存在创造了制度条件。咸、同之间,制定分发官员指省例。就是说,只要多交银两,官员可以选择分发到与回避制度不冲突的任何省份;清朝培训制度不完善和非常态化,由于长期候补,候补文官聚处省垣,整天无所事事,仅有的一点知识和美好的青春耗掉了。“相率习为游惰,志气日即萎靡。”[33]特别对大多数异途候补官员来说,本来先天知识储备不足,后天又缺少学习和历练的机会,他们一旦理政,低能和无能就是可以预见的结果。对分发到部、省的试用学习之员,大吏按例要进行甄别和考核,但这些制度日久生弊,等于废止。清朝最高统治者多次饬令地方大员考核在省的候补文官,但疆臣大吏“对捐纳报满人员无不保留,一味市恩邀誉,只图见好于人”[34]3782。如光绪,就曾多次对地方疆臣进行过告诫和严厉的批评。

第四,候补文官的严重积存还有一个历史惯性的因素。在候补文官大量存在而未能消化之前,晚清又在源源不断地产出新的候补官员,即所谓的“候补流水线”。历年累积,终成尾大不掉之势,这就使光绪、宣统年间候补文官的数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地方的委署章程规定,候补人员分成正途、劳绩和试用三班。但由于候补人员日积月累,班中有班,轮转一周,得到署缺,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更谈不上补缺了。候补冗官不仅影响异途试用、候补之员,也直接影响到正途人员的“及时自效”。任职户部的官员何德刚曾经长期候补,深知这种状态所带来的苦楚,“大抵利禄之途,人人争趋,御世之术,饵之而已,乃疏导无方,壅塞之弊,无以宣泄,其尾闾横决,至不可收拾”[35]1。这些候补官员既是仕途壅塞的受害者,同时又是新一轮仕途壅塞的推动者。

四、晚清朝廷的应对之举及其结局

对候补冗官问题及由此所带来的吏治上的消极影响,晚清朝廷也不是完全熟视无睹和无所作为,而是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调整。晚清中央和地方两级在多个方面采取了一些应对举措,其着力点放在减少候补冗官的数量和提高候补官员的质量上。

晚清时期,针对大吏在保举中的不作为甚至不轨行为,朝廷企图趋利避害,对保举制度进行多次调整。一是朝廷不断训诫,饬令大吏不得滥保。二是在制度上进行改革,晚清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四朝都有调整。如光绪二十六年、二十八年、三十二年,吏部分别根据御史刘家模、陈庆桂和王乃征、刘汝骥的建议,对保举制度作了相应的调整和新的修订。[36]18

捐纳制度是历朝包括清朝最大的“秕政”,到了晚清,候补冗官问题持续存在并日趋严重。所以,在晚清时期,绝大多数官员主张取消捐纳制度,特别是实官捐纳,其呼声不绝于耳。为了减少冗官,缓解候补冗官问题带来的压力,晚清朝廷也曾有过停止捐纳实官的举措。如咸丰初年、光绪五年和光绪二十七年,朝廷曾下诏停止捐纳实官。

候补官员多而劣,破坏吏治、妨碍民生和改革,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地方省份多次请求朝廷停止分发候补官员到省。如光绪四年到八年,是光绪年间要求停止分发的第一次高潮,计有江苏、广西、云南、安徽、江西、湖南、山东、山西、直隶、两淮、河南、广东、贵州、浙江、福建等省;光绪十七到二十二年,是要求停止分发的第二次高潮,有福建盐大使一班请停分发,安徽、广西、湖北、广东、浙江、河南请停捐纳、劳绩等项分发,安徽等省并展停一年;光绪二十七年以后,是要求停止分发的第三次高潮,有广东、江苏、河南、湖北、江苏等省停止分发。

为了缓解候补冗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晚清朝廷还一再强调对候补官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如同治年间,丁日昌任江苏巡抚时,借用书院的月课方式考核候补官员;岑毓英为云贵总督时,自同治十三年起,对武职候补人员,“每月课试一次。月给奖银以一千两为率,至今各将弁技艺优娴,颇著成效”。又决定仿照江苏等省的《文职月课章程》,于光绪十三年十二月起,对候补各员按月课试。“既稍恤其身家,又可增其识力。”[9]2467贵州巡抚潘霨鉴于候补人员有拥挤之患,也采用月课之法,对候补同通州县以及佐杂人员,按月考试,酌定等差,优给奖赏。[37]249光绪三十三年,宪政编查馆拟定《切实考核外官章程》[38]。

该章程规定捐纳、保举的试用、候补正佐官员先入学堂学习,毕业后到省考试,合格者才予以差委;章程还规定对“在省候补人员通行考试一次”,然后根据等第或留差委,或学习,或饬令回籍。督抚司道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应酌予议处”。地方官府积极执行,如湖南省1909年考验候补官员计298人,然后分别等第,或留差委,或入学堂各班学习。[39]地方官府除重视考核外,还加强对候补官员的培训。山西巡抚刚毅在1887年说:“是以臣历任各省,必以开馆课吏为第一要务。每日传集在省候补及部选初到各员,分班到馆教之。”[40]1154后来一些地方大吏也曾先后仿行。如1892年,湖南巡抚吴大澂创立了课吏馆,“专课在省候补各员,其实缺及署理人员均不与焉”[41]。在随后全国首开先河的湖南维新运动中,湖南巡抚陈宝箴继续在省城设馆课吏,由署按察使黄遵宪总理其事。新政时期,中央一些部门设立了馆(堂),培训候补候选人员。地方也建立专门学堂,招收或多或少的候补官员入学。如山东1906年筹商“速设立法政学堂,以甄陶候补各员”[42]。设长期和速成两班,规定凡到省候补人员,年在50岁以内者皆得应考。从各省法政学堂的生源看,无一例外地都以候补官员为招收主体。

这些改革和调整暂时减少了候补冗官大量产生的可能性,以各种形式考核、培训候补官员,也的确提高了部分候补官员的素质和技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由候补冗官问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但是,从力度看,如同对其他问题的改革一样,晚清的这种调整和改革是十分有限的。如停止捐纳,限制保举,强化考核等措施,要么中止,要么执行走样;从效果看,改革是基本不成功的,难以达到澄清吏治,缓和矛盾,挽救其统治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在解决候补冗官问题上,晚清朝廷采取的一系列的改革,并没有收到明显的和实质性的效果,即使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新政”也未能达到消除包括候补冗官问题在内的各种问题。相反,旧的矛盾没有消除,新的问题又不断涌现,以至终清之时,候补冗官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而且由于专制统治的存在和腐朽,候补冗官问题也不可能得到解决。候补冗官恶瘤的长期存在与负面影响的肆意蔓延严重损伤了晚清朝廷的自我调整力、应对力和统治力,直接促进了清朝统治的削弱和衰退,成为推动清朝自我瓦解的不自觉工具。

[参考文献]

[1]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M].开封:河南大学

出版社,1996.

[2][日]织田万.清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3]朱采.海防议.清芬阁集:卷二[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28辑.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

[4]佚名.清吏治说[N].申报,1900-11-14.

[5]佚名.书两淮运宪考试人员后[N].申报,1875-05-08.

[6]周询.蜀海丛谈[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辑.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

[7]丁日昌.条陈力戒因循疏.王延熙等.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卷二十.吏政类·吏论[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4辑.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

[8]陈夔龙.梦蕉亭杂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9]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10]吕实强.教务教案档:第5辑(三)[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

[11]吏部主事胡思敬陈言不可轻易改革官制呈(1906年)[M]∥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

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

[12]光绪会典·钦定职官总目[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3辑.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

[13]胡思敬.国闻备乘:卷二[M]∥章伯锋,荣孟源.近代稗海:第1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4]大清缙绅全书:第一册(上).附直省候补同官录[M].北京:荣宝斋,1911.

[15]岑毓英.遵旨整顿吏治疏.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卷十七.吏政二[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5辑.台

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1.

[16]佚名.书前报教官署事苦况后[N].申报,1875-04-10.

[17]外省新闻[N].大公报,1902-09-09.

[18]外省新闻[N].大公报,1905-02-24.

[19]徐珂.清稗类钞: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4.[20]何士祁.候补二十一则.盛康.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卷二十五.吏政·守令中[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4

辑.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

[21]张之洞.裁汰冗员折[M]∥苑书义,等.张之洞全集:卷五十.奏议.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22]周恒祺.请整饬吏治疏.盛康.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卷二十二.吏政·考察[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4辑.

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

[23]陈夔龙.庸奄尚书奏议:卷十一[M].上海:上海书局,1911.

[24]高斯特.中国在进步中[M]∥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25]陈庆年.横山乡人日记[M]∥近代史资料:第76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6]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27]丁日昌.条陈力戒因循疏.王延熙,等.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卷二十.吏政类·吏论[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第34辑.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

[28]佚名.阅报纪拟请免厘因而论之[N].申报,1902-03-11.

[29]佚名.论开捐例不如兴商务.宜今室主人.皇朝经济文新编之四.吏治:卷三[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

第29辑.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88.

[30]许大龄.清代捐纳制度[M].北京:燕京学社,1950.[31]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2]左宗棠.克复武康等城暨截剿出力员弁请奖折[M]∥左宗棠全集·奏稿二.长沙:岳麓书社,1987.

[33]锡良.重庆府转饬四川设立课吏馆考核人才札[J].四川档案史料,1984(3).

[34]席裕福,等.皇朝政典类纂:卷二百十一[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90辑.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85.

[35]何德刚.客座偶谈: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36]吏部会奏遵议御史麦秩严奏保举太滥严定章程折[M]∥大清宣统新法令:第18册.上海:商务印书馆,

1909.

[37]佚名.论课吏.何良栋.皇朝经世文四编:卷十四.吏政·考察[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7辑.台北:台

湾文海出版社,1970.

[38]宪政编查馆奏酌拟定切实考核外官章程[N].政治官报·折奏类一.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第94

号.

[39]湖南巡抚岑春蓂奏考验候补人员办理完竣折[N].政治官报·折奏类一.宣统元年五月二十八日:第615

号.

[40]刚毅.敬呈管见疏.王延熙,王树敏.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卷二十三[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4辑.台

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

[41]黄遵宪.黄公度廉访会筹课吏馆详文[N].湘报:第11号,1898.

[42]各省教育汇志[J].东方杂志,1906(11).

[责任编辑伍纯初]

A Study of Overstaffed Reserved-officia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XIAO Zong-zhi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Public management0f USC,Hengyang421001,China)Abstract:The reserved-officials were assigned by Li Department and continued to work in the local authorities participate in many affairs of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more or less while waiting for real official position in Qing Dynasty.Their amount was great,meanwhile their quality was bad,The phenomenon that existed for a long time brought about some political and social problems.The paper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jammed state of reserved-official and change of quantity in the angle of time and space,and discusses emphatically negative influences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officials which the problem of overstaffed reserved-officials brings about,also analyzes four main causes which result in the phenomenon of overstaffed reserved-officials.At last,the paper briefly summaries some reforms of Qing governm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verstaffed reserved-officials and the its result.

Key Words:late Qing Dynasty;overstaffed reserved-officials;influences;causes;reform;result

北宋皇陵

北宋皇陵 在洛阳至开封的高速公路上,途径巩义时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北方平原上留有一个个硕大的土丘,这些土丘其实是北宋皇室所遗留下来的大型墓葬集合群。讲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奇怪,为什么北宋皇室会将皇家陵寝集中埋葬在这片在历史上并不是很出名的地方?其实这段历史和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的。 宋代建国前的五代十国时期,经过了几十年的战乱,始终作为中原政治、经济、军事、贸易等中心地位的洛阳在这一时期已经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全国所需物资大多靠江南供应,而当时的开封地处漕运中心,本身经济也因此逐渐的趋于发达和稳固,并在这一时期逐渐地成为全国水运和路陆经济贸易的中心。五代的梁、晋、汉、周都在开封建都,特别是后周的世宗对京都的城郭、宫殿都进行了整修,基本上奠定了开封作为全国大都会的基础。但开封因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所以赵匡胤准备迁都洛阳,他不愿意在无山川之险“以兵为营卫”的开封建都。于是在朝臣面前说道:“吾欲西迁洛阳,据山河之胜,以去冗兵,为长治久安之本,岂不一劳永逸乎!”可在这时辅臣赵光义则说:“治国之道,在德不在险,何必定要迁都?”听了这番话赵匡胤叹息道:“尔未免迂执乎,今若依尔,恐未果百年,天下民力殆矣”。当时由于辅佐赵匡胤登基大宝的王公贵戚都定居在开封,置有大批的田地、庄园,迁都一事是要损害他们的利益的,就这样在群臣的反对之下宋太祖只好暂时收起了迁都的念头,但是这一主张并没有就这样轻易的被赵匡胤放弃,宋代皇室相信“山水风脉”,又受唐朝“风水地形堪舆、五音利姓”思想的影响,据赵姓归音为“角”,“角”音利于丙壬方向,这称之为吉方,吉方则要求有“山高水来”的山水条件,而巩义的山水条件利于角音吉方,巩义之地系黄土高原,水位极深便于深挖厚葬和建筑巨大的地下宫殿,这又符合了皇家厚葬的原则,而在此选建皇家陵寝也成为了赵匡胤迁都洛阳所迈出的第一步。翻开地理版图可以发现巩义距洛阳城不过遥遥几十公里,假如当时的北宋皇朝迁都洛阳,据其险固,在边防不宁时可以退守,陕西的粮食有节余,可通过黄河东下,东路粮食有节余,可通过黄河、洛河运到洛阳,要不了几年,国家的物资就会很雄厚,太平时可住东京开封,急难时可以住洛阳,凭借洛阳的河山四塞之险固,便可以守住中原。可正是由于当时复杂的皇室关系,直至仁宗年间也未能将宋代的国都迁往洛阳,而开封至天宝末年“京师屯兵”达“百万”之多,历史虽然没有让一代枭雄如愿以偿,可是却为我们留下了北宋皇陵丰厚的墓葬群落。 自宋太祖乾德元年,赵匡胤将其父赵弘殷由开封东南隅迁葬巩义后,北宋8帝(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钦宗)10陵(8帝加上太祖之父弘殷的永安陵和徽宗的永佑陵计10陵)另外,后妃、宗室、亲王、王子、王孙,以及高怀德、赵普、曹彬、蔡齐、寇准、包拯、狄青、杨六郎等功臣名勋都葬在巩义,分布在嵩山北麓、黄河南岸的约30公里的土地上,现在在地面尚存有石刻造像941件左右。 这段历史不单单被这一个个土丘所回顾,更在这河南历史中展示着两河文化深厚的历史!

论宋代冗官之成因

论宋代冗官之成因 2014-03-04 15:08:56?《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刘立夫冗官在历朝中以宋代为最。宋代包拯说:"设官浸多,未有如本朝繁冗甚也。"[1]冗官是贯穿宋朝始终的"三冗"之一,成为宋朝长期积贫积弱的因素,并深刻地影响着宋代的政治生活。"方今之患,在乎官冗",[2]宋代有识之士曾反复发出过改变冗官之弊的呼吁,而宋代诸帝亦大多涉及过裁减冗官即"省官"问题,但终宋一代,这一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最终解决,反而越裁越滥,愈省愈繁。因此,研究宋代这一复杂的历史现象,特别是冗官的成因,对于把握宋代政治之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一 冗官问题在宋朝立国之初就出现了。宋初对后周的政治体制和五代十国各个割据政权的设官分职多所因袭,造成了官吏队伍的庞大和紊乱。宋太祖从稳定政局出发,曾于开宝三年(970年)下诏,"与其冗员而重费,不若省官以益俸",要求各地"以户口为率,差减其员",即按各州县户口人数多寡以确定官吏数额。[3]次年,宋太祖责令各地停止吸收多余官员,并裁省繁杂的役吏,史称"开宝省官"。不过,宋初的冗官问题是统一战争过程的遗留问题,与五代十国混乱的官制不无关系;通过宋太祖的努力,基本上得到扼制。赵翼说:"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4]指的是这一情况。但这种状况并没有维持多久。在宋太祖、太宗克服唐末、五代弊政而建立新的政治体制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冗官现象。宋太祖末年,官员数目不过三、五千人,到宋太宗时便急增到八、九千人,导致了"京僚过于胥徒,朝臣多于州县"[5]的局面。北宋中期,冗官问题严重起来。据包拯在仁宗皇佑年间(1049~1054)所奏:景德、祥符年间,文武官总数为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选人万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6]按照他的看法,当时全国有州320,县1250,所需官吏五、六千人足够,而当时吏额已三倍其多。因此,冗官受到强烈的关注,正式提到了议事日程。随着财政的紧张和内外矛盾的加剧,不断有人提出主张裁撤冗官,"欲事不繁,莫若省官;欲民皆安,莫若省吏"。宋仁宗庆历时,范仲淹在新政前曾痛心疾首地揭露当时的形势,"官壅于上,民困于下,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并指出,"方今凋残,公私困急,全由官吏冗滥者多",[7]把冗官提到了社会问题之首。宋仁宗任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实行包括裁官在内的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但庆历新政不到一年便告流产,以后冗官更加严重。 在熙丰变法之际,王安石也曾强调"官乱于上,民贫于下","今之官诚冗矣"。[8]王安石变法后期的《元丰官制格目》就是为改变官制混乱和官吏冗滥而制订的官制改革条例。元丰改制的主要内容是依照《唐六典》进行职官的循名责实,恢复唐代三省六部制,使职禄铨注合理。但是,元丰改制中最大的困难倒不在改换官衙的门面,而在于裁汰冗员。在议定各省、部、寺、监等机构的吏额时,遇到了无法克服的矛盾。新定吏额在议定中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旧额几倍数"。[9]于是只得再议,而几经上下,拖延数年,直到神宗去世也没有得出一个结果。至哲宗时,文武官吏二万八千余员,"吏部逆用两任阙次,而仕者七年乃成一任"。[10]北宋徽宗年间,权奸柄国,侥幸并进,官员益滥,有司奏称:"士大夫列于版籍者,可谓至冗矣!京官自朝议郎以至朝散大夫凡二千八百余人,选人(候补)一万余人,大使臣二千五百余人,小使臣一万三千余人;举天下之缺不足以充入仕之数。"[11]"今诸道随月所需,汲汲然不能终日矣",[12]北宋的国库收入不足以供吏禄之费。 宋室南迁后,国家疆域减少了五分之二,而旧有的官吏并无多大改变,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一时安置不下洋洋几万官员。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李纲建议"省冗员以节

2021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十三次周练试题

2021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十三次周练试题 1.北宋诗人苏舜卿曾这样描述:“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 ) A.冗官B.冗兵 C.积贫D.积弱 2.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 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会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 000多万缗,收支相抵却亏1 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 A.经济衰退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D.吏治腐败 3.观察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北宋面临藩镇割据的局面 B.“澶渊之盟”的地点在都城东北 C.北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D.北宋主要面临辽和西夏的威胁 4.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 )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

费开支增加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北宋初年实行更戍法,你认为下列哪一说法符合这一改革的后果( ) A.“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B.“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C.“方镇相望于内地” D.“老弱事耕稼,丁壮从役征” 6.阅读宋太宗至宋英宗时期的财政情况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B.冗官、冗兵、冗费是导致财政亏空的主要原因 C.11世纪中期北宋出现严重财政危机 D.11世纪中期的财政亏空使北宋军队战斗力严重削弱 7.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局面的出现,从反面证明了( ) A.官越多,工作效率越高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 D.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8.《梦溪笔谈》记载:“皇祐(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中国经济史 论文 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

中国经济史论文 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

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 陈寅格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一个时代。而所谓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活动及其形成的分配关系。宋朝的财政问题,特别是其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探究。 本文旨在对两宋的财政收支与其平衡问题进行初步的论述和探讨,大致从两宋财政的整体概貌、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收支平衡等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宋朝的财政概况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封建王朝之一,经济和赋税制度都较前朝有了很大的发展。宋朝的军事力量虽弱小,但民间的财富却不亚于中国历史上任何盛世。然至宋朝中后期,地方税制混乱,“古有剥削之法,本朝皆备”。与此同时,地方财政却日益困窘,乃至成为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探讨宋朝的财政概况,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与思考。一是财政机构。两宋的财政机构包括中央计司(三司、户部) 及其它相关机构,如司农寺等,以及地方财政机构,如漕司与州军机构等。二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包括田赋、代役钱、人丁税、禁榷制度、工商税等、杂税、以及介于市场经营与赋税之间的科率与和买和籴等。三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包括军费、官吏禀给、皇室开支、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其它行政开支,如祭祀、工程、赈济等。此外,还应包括与国家财政运作密切相关、并常常作为国家财政重要收入项目的货币制度的方面。 宋朝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其财政状况的变化过程,可将之简单归为以下几个阶段: 1.立国之初与全盛时期

纵观古代财政发展史,不难发现,宋代在财政管理制度上高度集权。而从北宋初年开始,这种制度就奠定了其基础。由于唐代、五代藩镇割据,宋代从立国之初便加强了中央集权——特别是财权。表现有:财权集中于中央,中央财权集中于三司;宋朝皇帝亲自参与重要财政制度的制定并经常过问财计盈亏等。 而从这一时期的财政收支状况看,宋初至真宗时期,很少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仁宗、英宗时期,入不敷出的情况较多。财政上由盈余到亏空的转变,本质原因在于支出的增加。尽管此时期收入基本上也是持续增加的,但是支出增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收入。而支出迅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冗费,包括冗兵、冗官、祭祀以及皇室冗费等。 2.元丰改制与熙宁变法时期 若何扭转财政危机是这一年间的重要议题。对此,司马光持克服、改变冗费局面的观点,而王安石偏于以理财为核心的新法,其中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增收法,以及保甲保马将兵法、市易法等节支法。然而,王安石新法并没有达到其预期,财政收入的增加也十分有限。 在神宗的这一时期,军事行动较为频繁,尤其是主动出击的情况较多,而这最终导致削减军费计划的泡汤。 同期,财政制度上发生了较为重大的变化:三司被户部所取代,并且财政进一步集权化了。 3.北宋衰亡时期 北宋朝廷内部的矛盾在这一时期趋于尖锐,最终被金军所迫。毋庸置疑,其财政趋于混乱,加之统治阶级的腐败,爆发了财政危机。 政治斗争加以财政状况,使得被废除的新法重新得到推行,但其内容也有了巨大的改变,后成为了蔡京的理财新法,以继续推行熙丰时期的聚财敛财法、变更盐茶法、变更钱币法为主。同时,在财赋分配上重中央、轻地方的思想趋于明显;归属朝廷、直接由皇帝本人支配的钱物都增加了。然而,一定程度的横征暴敛现象也日益严重。最终,由于统治集团彻底的腐败,北宋政权被推翻了。 4.南宋“中兴”时期 仅就这一时期而言,南宋“中兴”时期的财政状况有所好转。南宋在重新建立财政制度

试论北宋初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及影响

试论北宋初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及影响 【摘要】北宋初期采取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消弱地方,加强中央的集权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措施对本朝及后世影响较大。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北宋初期中央集权影响 北宋开国初期,为革“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的局面,不仅使北宋成为继后周以来又一短命王朝,太祖、太宗二帝及后任者部采取了一系列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对社会秩序的重建和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为本朝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一、集中军权和扩大养兵 (一)收夺禁军高级将领的军权。 961年秋,赵匡胤担心黄袍加身事件重演,当众劝石守信等高级将领“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史称杯酒释兵权。以不流血的方式,在保持政治稳定和避免动荡的情况下削夺了重臣的军权,他做了许多帝王和有识之士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武臣专权自立的局面,结束了武人于政的弊端,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同时,加剧了封建社会已有的土地兼并现象。加之北宋实行“不抑兼并”政策,到仁宗时“势官富姓,占田无限,”英宗时,全国几乎三分之二的土地集中到官僚地主手中,使社会财富急剧集中,阶级矛盾加剧。这也是导致北宋农民起义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分割禁军统帅的职权。 取消殿前督检点的职位,设立互不统属的“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长官皆隶属皇帝。又设枢密院以牵制,使统兵权与领兵权分离。 (三)实行兵将分离和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宋太祖立法规定驻京部队与地方部队实行轮换制,使得“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而宋初军队分为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四种,由精锐之师禁军拱卫京师,而以疲弊之师戍边。上述措施导致将兵之间的关系松散,战斗力低下。无力抵御日益强大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边疆劫掠活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只能以“岁币”与割地息战,这也是北宋中期产生财政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扩大养兵。 赵匡胤认为“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于是每遇灾荒便募灾民当兵,把反抗力

论北宋不杀士大夫

论北宋“不杀士大夫” [作者简介]李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北京 100875) [ 转自铁血社区 ] [内容提要]学界普遍认为宋代存在或事实上存在着一个不杀士大夫或不轻杀士大夫的祖宗家法。事实上,不杀或不轻杀士大夫事实的出现,并不是皇帝主动给予士大夫优待的结果,而是士大夫阶层通过与皇权不断斗争,从而最终为自己争得的一项利益,因此它是一条伪家法。从它对宋代的影响看,它无助于维护封建统治,适足以败坏宋代的政风。 关于宋太祖有所谓的“不杀士大夫”之誓约一事,自南宋起的许多史著中都有详略不等的叙述。《三朝北盟会编》称,建炎元年(1127),随徽宗北迁的官员曹勋自金燕山南归,传徽宗寄语于高宗曰:“艺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有违者不祥。相袭未尝辄易。”[1] (p759)《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称,徽宗要曹勋转告高宗,说“艺祖有誓约,藏之太庙,誓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祥”。[2] (p96)《挥麈后录》则称:“恭闻太祖有约,藏之太庙,誓不杀大臣言官,违者不祥。”[3] 相比来说,《避暑漫抄》最为详细,云太祖于太庙立有誓碑,其中一条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4] (p7~8)另外,《宋史·曹勋传》等对此也有所载。因众史言之凿凿,故后来治宋史者每每对其产生浓厚兴趣,从中阐幽发微,透视宋代治道,如王夫之称宋太祖勒石立誓约训诫嗣君,其中一条即为“不杀士大夫”,并说这种行为“不谓之盛德也不能”。[5] (p23)又说“自太祖勒不杀士大夫之誓以诏子孙,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5] (P24)。顾炎武也认为,宋代有四条家法为“汉唐之所极”,其中一个即是“不杀大臣及言事官”。[6] (p1224~1225)此种看法延续到民国时期受到了质疑,张荫麟通过对誓碑、誓约的考辨,指出所谓的“太祖誓碑”等“本俱伪造”。[7] 然而张荫麟的观点在学界似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因为此后的学者仍多以此条史料立论。如王曾瑜就曾据此指出,“高宗在位三十六年,遵太祖誓约虽不严格,也仅开三次杀戒”。[8] 覃延欢则把北宋的冗官现象与太祖之誓约联系起来进行探讨,认为北宋由于太祖誓约的制约,使得“北宋只有增官,极少除官”。[9] 在此情况下,杜文玉再次撰文列举大量证据力辩誓约之伪,断言“誓碑之事纯属子虚乌有,是根本不存在的”[10]。杜文的论述严谨翔实,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经该文的考辨,誓约之伪已昭然若揭。 但是有一个事实却无法回避,那就是进入中期后即真、仁、英、神、哲、徽诸朝,若非犯了谋反之类的重罪,诛杀士大夫的事情确实并不多见,即在这一时期确实存在着一个不轻杀士大夫的事实。徐规曾就此撰文,在引述北宋执政大臣范仲淹、蔡确、吕大防、曾布等人以及神宗、哲宗的多次谈话内容之后,认为太祖誓约的真伪虽有待考证,但不杀士大夫“这个不成文的…祖宗家法?”的存在“却是事实”。但由于不能推翻太祖、太宗、高宗杀戮士大夫的

永厚陵是北宋第五位皇帝英宗赵曙的陵墓。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

永厚陵是北宋第五位皇帝英宗赵曙的陵墓。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永厚陵。永厚陵是北宋第五位皇帝英宗赵曙的陵墓。 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宋英宗因病驾崩于福宁殿。享年36岁。殡于殿西阶。庙号英宗。群臣上谥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八月二十七日癸酉。葬英宗于永厚陵。 中文名,永厚陵。别名,和儿原。经纬度,N34°44’47” E112°58’21”。形状,正方形。边长,55米。墓主,赵曙。地点,河南省巩县。年代,北宋。 墓主英宗。赵曙。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 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

庙号英宗。谥号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英宗赵曙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 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嘉祐七年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嘉祐八年即帝位。英宗不是仁宗的亲生儿子。本与皇位无缘。但因仁宗无子。才成为北宋第一位以宗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继仁宗皇帝位的英宗。只在位三年。 陵墓规制。赵曙的陵墓永厚陵。在今巩县城区旧名“和儿原”的一块高地上。 东南距永昭陵只有500米远近。1982年1月。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纬度:N34°44’”。E112°58’”。永厚陵。陵台残高15米。底

呈正方形。每边长55米。陵前石刻尚残存16件。其中的“望柱”雕刻特别精美。它呈八棱形。每面都有精雕细琢的云龙纹。纹饰细如游丝。流动变幻。为宋陵石雕佳品。陪葬在永厚陵的。 还有赵普。曹彬。狄青和杨延昭等。 随葬品。永厚陵是北宋皇陵中不起眼的一座。 但是确实史料中关于帝王葬礼最详尽的一座。北宋的一个官员李攸。曾经亲临英宗葬礼。对永厚陵的地宫。陪葬品有非常详细的描述。比如提到了永厚陵是上下两层的石地宫。埋葬了各种冥器以及英宗生前喜爱的一些古玩书籍。众所周知。帝王葬礼尤其是帝王地宫的情况。于历代王朝都是皇家绝密。赵曙尽管诸如会要。官史。实录等史料会对帝后陵寝做出一些描述。但是绝对不能是很详细的。这等于给后代盗掘者提供第一手资料。 但是李攸就将永厚陵大量的细节写进了自己的笔记《宋朝事实》中。成为

论宋代冗官之成因

论宋代冗官之成因

————————————————————————————————作者: ————————————————————————————————日期: ?

论宋代冗官之成因 2014-03-04 15:08:56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刘立夫 冗官在历朝中以宋代为最。宋代包拯说:"设官浸多,未有如本朝繁冗甚也。"[1]冗官是贯穿宋朝始终的"三冗"之一,成为宋朝长期积贫积弱的因素,并深刻地影响着宋代的政治生活。"方今之患,在乎官冗",[2]宋代有识之士曾反复发出过改变冗官之弊的呼吁,而宋代诸帝亦大多涉及过裁减冗官即"省官"问题,但终宋一代,这一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最终解决,反而越裁越滥,愈省愈繁。因此,研究宋代这一复杂的历史现象,特别是冗官的成因,对于把握宋代政治之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一 冗官问题在宋朝立国之初就出现了。宋初对后周的政治体制和五代十国各个割据政权的设官分职多所因袭,造成了官吏队伍的庞大和紊乱。宋太祖从稳定政局出发,曾于开宝三年(970年)下诏,"与其冗员而重费,不若省官以益俸",要求各地"以户口为率,差减其员",即按各州县户口人数多寡以确定官吏数额。[3]次年,宋太祖责令各地停止吸收多余官员,并裁省繁杂的役吏,史称"开宝省官"。不过,宋初的冗官问题是统一战争过程的遗留问题,与五代十国混乱的官制不无关系;通过宋太祖的努力,基本上得到扼制。赵翼说:"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4]指的是这一情况。但这种状况并没有维持多久。在宋太祖、太宗克服唐末、五代弊政而建立新的政治体制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冗官现象。宋太祖末年,官员数目不过三、五千人,到宋太宗时便急增到八、九千人,导致了"京僚过于胥徒,朝臣多于州县"[5]的局面。北宋中期,冗官问题严重起来。据包拯在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4)所奏:景德、祥符年间,文武官总数为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选人万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6]按照他的看法,当时全国有州320,县1250,所需官吏五、六千人足够,而当时吏额已三倍其多。因此,冗官受到强烈的关注,正式提到了议事日程。随着财政的紧张和内外矛盾的加剧,不断有人提出主张裁撤冗官,"欲事不繁,莫若省官;欲民皆安,莫若省吏"。宋仁宗庆历时,范仲淹在新政前曾痛心疾首地揭露当时的形势,"官壅于上,民困于下,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并指出,"方今凋残,公私困急,全由官吏冗滥者多",[7]把冗官提到了社会问题之首。宋仁宗任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实行包括裁官在内的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但庆历新政不到一年便告流产,以后冗官更加严重。 在熙丰变法之际,王安石也曾强调"官乱于上,民贫于下","今之官诚冗矣"。 [8]王安石变法后期的《元丰官制格目》就是为改变官制混乱和官吏冗滥而制订的官制改革条例。元丰改制的主要内容是依照《唐六典》进行职官的循名责实,恢复唐代三省六部制,使职禄铨注合理。但是,元丰改制中最大的困难倒不在改换官衙的门面,而在于裁汰冗员。在议定各省、部、寺、监等机构的吏额时,遇到了无法克服的矛盾。新定吏额在议定中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旧额几倍数"。

第7课《北宋王安石变法》教案(岳麓版选修1)

第7课北宋王安石变法 诱思导学 ●目标导学 学习本课应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作用。 1.北宋中期出现了哪些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这些社会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王安石变法从理财、整顿军队和科举制度改革三个方面采取了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积极作用?为什么有些措施难以推行下去?结合历史背景,思考王 3.守旧势力为什么极力反对新法?由此理解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点拨引领 1.北宋初年的中央集权和中期社会危机的关系 “积贫积弱”是北宋中期社会的特点。 所谓“积贫”是指北宋财力不足。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冗官”“冗兵”和“冗费”。“冗官”是北宋官僚机构膨胀的产物。北宋建立后,为了改变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分权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手段,其后果是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冗兵”是北宋军队不断扩充的产物。北宋是一个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相对严重的时代,为此北宋拥有一直数量庞大的军队。造成“冗费”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养官、养兵需要的费用和对辽、西夏用兵的军费开支及其赔款。因此,虽然北宋经济同前代相比有了更大的发展,但巨大的开支使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所谓“积弱”是指北宋军队战斗力不强。这也是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后果。北宋接受唐朝后期和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教训,极力削弱武将的权力,同样是采取分权的手段。分权使得领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导致兵无常帅,帅无常兵,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虽防止了兵变,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严重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一个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相对严重的时代,“积贫积弱”使北宋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 2.王安石的理财之道 富国强兵是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理财又是其改革的重中之重。王安石认为,最好的理财方法是开源,而不是消极的节流。他本着“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方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青苗法、募役法是当时争议比较大的措施。 青苗法是在需要播种或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向缺少粮、钱的农民借贷,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归还谷物或现钱。凡灾伤达五分以上的地区,允许延期归还。实行青苗法的目的,是要使农民在青黄不接之际,不至受豪强地主高利贷的盘剥。跟高利贷者的百分之百的利息相比,青苗法取息二分或三分是很轻的。青苗法堵塞了“兼并之家”放高利贷的盘剥之路,朝廷也从中获得大量利息。 北宋时期,官绅豪强大地主有免役的特权。各种差役都落在中小地主和较富裕的农民身上。新的募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服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服役。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来不承担差役的官绅豪强大地主也

北宋皇陵旅游开发设计方案

河南省巩义市北宋皇陵旅游开发 方案 开封大河旅游规划设计中心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本规划主要就如何充分利用宋陵现有的地面建筑及设施,如何与内涵丰富的宋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北宋皇陵群的科学开发提出我们的初步设想与思路。 一、指导思想 北宋皇陵的规划与设计应以弘扬中华文明为宗旨,以加快文化旅游开发建设为目的,以巩义市经济条件为基础,合理利用当的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纯朴的民俗风情为前提,凭借其良好的区位条件以及巩义市对旅游发展的重视,通过对该景区旅游资源的整理、景区旅游项目的设计、服务设施的建设,结合一些体验性的旅游项目,把该区建成一个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北宋皇家陵园体验中心。 二、总体原则 1 可持续利用原则 可持续利用原则是旅游区在残酷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因此,要从长远利益出发,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把保护现有的旅游资源放在首位,实现可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 2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北宋皇陵是一个生态环境良好、文化资源丰富的景区。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在尽量不破坏风景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旅游项目、合理布局建设项目。 3 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协调原则 北宋皇陵的开发要做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巧妙结合,使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浑为一体,达到人工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统一。 4 综合效益原则 对北宋皇陵的开发,不仅要重视旅游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更要重视景区开发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力求达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最佳。 5 区域联合开发原则 将北宋皇陵与开封、杭州等地区联合起来,以宋文化为纽带着力打造北宋皇陵旅游体验精品,形成合力,共同开发国际、国内旅游市场。

宋朝导游词

宋朝导游词 篇一:宋代——导游:东京一日游 【活动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取《清明上河图》中的四幅图片(见下图)中的某一生活场景,撰写导游词,要体现出宋代的衣、食、住、行、娱乐、农业、手工业、对外关系及商业的繁荣表现。 【考试说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确定好每个人的任务,先组内排练,再班级展示。 考试会涉及到每个人的任务、导游词、对担任导游的感悟以及体验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分析。(如:宋代为什么马少?为什么北方人吃羊肉?为什么百姓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考试方式】试卷考察 【考试题的设计】 ×××来到东京,请你为他当导游,讲解一下东京汴河的生活特色。 1、请从四副图片(见下图)中选择一幅,为图片中呈现的场景写出一段导游词。 2、通过为游客进行讲解,写出你的感受,有什么认识? 3、为什么宋代人的交通工具中马匹少?为什么北方的宋朝人喜欢吃羊肉?从这两个问题中可以概括出宋代与周边少数民族是怎样的关系?(马匹少反映的是战争,北方的宋朝人吃羊肉反映的是宋代与少数民族的边境贸易多,也就是和)

篇二:宋陵导游词 导游词 各位来宾:你们好!欢迎大家光临北宋皇陵——永昭陵参观游览! 北宋历经九个皇帝,除了宋徽宗作为亡国之君,被金兵掳走之外,其它八个皇帝均葬在巩县,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陵墓和宋徽宗的衣冠冢,统称“八帝十陵”。另外,除了赵弘殷和杜太后合葬外,还附葬皇后陵21座,亲王、公主、皇子、皇孙、诸王夫人墓144座,高怀德、蔡齐、包拯、杨六郎、赵普、寇准等名将勋臣墓9座,帝系宗亲陵墓总计上千座,在巩义市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陵墓群。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963年便开始营建宋陵,分回郭镇、西村、芝田、孝义四个陵区,占地面积156平方公里,前后经营160多年,北宋皇陵于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今天所参观的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宋仁宗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民俗演义《狸猫换太子》中的皇太子,后来当上皇帝,驾崩之后就葬在永昭陵。仁宗赵祯,初名受益,真宗第六子。生于1010年,1022年即位,1063年驾崩于开封,在位时间42年,在两宋诸帝中,是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当时国家治理的非常安定,文臣武吏荟萃,科学文化发达,处于北宋鼎盛时期。宋仁宗可以称得上是北宋历史上的明君圣主之一,在朝内外均有非常大的影响。据说当年仁宗去世的消息传开之后,全城军民乃至妇人孺子朝夕面向汴京方向号哭,焚纸烧香的烟雾遮蔽了天空,看不见一丝太阳光,这

南宋攒宫寺院的创建背景

南宋时期,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出现了一类比较特殊的寺院——攒宫寺院。攒宫寺院的特殊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南宋孝宗郭皇后、夏皇后,光宗李皇后,宁宗韩皇后等四位皇后先后埋葬于这类寺院的攒宫,而非会稽(今浙江绍兴市)皇陵的攒宫。其实后者才是传统意义上的陵墓,前者显然是新生事物,但确实享有与后者相同的礼仪,获得了同等地位。其次,这类寺院平时要负责为安葬于攒宫的诸皇后追荐冥福。再次,祭祀皇后,巡查、护卫寺院,以及寺院某方面的日常管理等事宜由朝廷派专人负责。最后,因诸皇后要尽快被安葬于攒宫,故攒宫寺院直接由旧寺院改建而成。[1]因其特殊性,南宋攒宫寺院确为值得关注的对象。对这类寺院的创建背景,就有必要作一探讨,以加深对这类寺院的认知。 一、两宋时期陵寺制度的存在 两宋时期的皇陵皆设有寺院,即陵寺。陵寺位于皇陵附近,通过宗教行为,为逝去的帝后追荐冥福;而作为回报,朝廷则以赐田、赐钱、度僧、赐僧号、减免赋役等方式给予陵寺诸多优待。[2]南宋孝宗郭皇后、夏皇后,光宗李皇后,宁宗韩皇后等四位皇后皆未安葬于会稽皇陵,自然无法通过相应的陵寺来为其追荐冥福。不过,建立与陵寺功能相同的寺院,为四位皇后追荐冥福,当在情理之中。于是,临安攒宫寺院得以建立,以一种变通的方式,具有了与陵寺相同的功能。可见,两宋时期陵寺制度的存在,为南宋攒宫寺院的创建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二、南宋皇陵安葬制度的变化 南宋皇陵安葬制度的变化,是攒宫寺院得以产生的另一主要背景因素。这先要从北宋皇陵安葬制度谈起。根据文献记载及前人研究成果,可总结出北宋皇陵安葬制度的基本内容,有两方面:1.正常情况下,所有皇帝都有自己的陵墓,且集中于一地。因北宋末年战乱的影响,徽、钦二帝的陵墓(葬所)比较特殊,徽宗陵墓于南宋初年建于会稽,钦宗葬所的具体位置尚有争议,其余皇陵均集中在永安(今河南巩义市)。2.正常情况下,附葬(与皇子、亲王、一般妃嫔等的从葬不同)于皇陵的,都是皇后。皇后若先死于皇帝,则附葬于前朝皇帝(包括宣祖赵弘殷)陵墓;若后死于皇帝,则在死后附葬于皇帝陵墓。北宋皇后中比较特殊,即在制度规定之外的是真宗生母太宗李贤妃、仁宗生母真宗李宸妃、仁宗郭皇后、哲宗孟皇后及钦宗朱皇后。哲宗孟皇后及钦宗朱皇后均受到战乱影响,前者的陵墓在今浙江绍兴市绍兴县富盛镇赵家岙宝山南麓,后者可能葬于五国城。[3]仁宗郭皇后曾被废黜,虽然死后被追复为皇后,但“停谥册附庙之礼”[4],只是名义上的皇后,并不符合附葬的条件。而真宗生母太宗李贤妃及仁宗生母真宗李宸妃,生前都不是皇后,死后却得以分别附葬于太宗、真宗的皇陵。真宗生母太宗李贤妃先死于太宗,虽并非皇后,但因系真宗生母,在太宗去世不久,真宗就上尊号为皇太后,定谥号“元德”,并下令附葬于太宗永熙陵。仁宗生母真宗李宸妃的情况类似,死后未能附葬于真宗永定陵,但仁宗得知其为生母后,上尊号为皇太后,定谥号“章懿”,并下令附葬于永定陵。[5] 到南宋,皇陵安葬制度既继承了北宋旧制,又因客观条件而有所变化。需要说明的是,因客观条件决定,宋恭帝及其之后的南宋帝后均未葬于会稽皇陵。故本文讨论的时间范围仅限于理宗之前。继承的一面体现为三点:1.从宋高宗到宋度宗,南宋六帝都有自己的陵墓,且集中于会稽一地。2.高宗邢皇后先死于高宗,其梓宫自金国返宋后,附葬于徽宗永佑陵。 3.高宗吴皇后晚死于高宗,附葬于高宗永思陵;孝宗谢皇后晚死于孝宗,附葬于孝宗永阜陵;宁宗杨皇后晚死于宁宗,附葬于宁宗永茂陵。变化的一面也体现为三点:1.孝宗郭皇后(光宗生母)、夏皇后均先死于孝宗及高宗,却未能像更早死去的高宗邢皇后一样附葬于徽宗永佑陵,而是单独建攒宫于杭州修吉寺。2.光宗李皇后(宁宗生母)与光宗同年死去,时间稍早于光宗,却无法附葬于前朝徽宗、高宗、孝宗诸陵墓,也没能与光宗合葬或附葬于光宗皇陵,同样单独建攒宫于杭州修吉寺。3.宁宗韩皇后先死于宁宗,却未能附葬于前朝徽宗、高宗、

北宋的灭亡

论北宋王朝的灭亡 北宋,从宋太祖赵匡胤960年开创基业,到宋徽宗、宋钦宗1127年被金俘虏,北宋亡。历经太祖(在位16年)、太宗(在位21年)、真宗(在位25年)、仁宗(在位41年)、英宗(在位4年)、神宗(在位18年)、哲宗(在位15年)、徽宗(在位25年)、钦宗(在位2年)9个朝代167年。纵观北宋王朝,据李华瑞编著的《宋史论集》记载:在政治体制上,宋太祖君臣集团从开业之初就进一步的加强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统治,并巧妙的分散宰相之权,而后又建立了非常完善的科举考试、官员选拔以及监察制度,杜绝了封建王朝屡见不鲜的宦祸、藩镇之祸、权臣谋逆之祸、流贼覆国之祸。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开明的时代。政治开明、言论宽松,是那个时代的大趋势,在开明环境下,涌现出可歌可泣的英雄、名人与故事。有太祖、太宗、真宗时代能带兵打仗抗辽英雄的杨业、杨延昭父子;也有神宗时期大学者、改革家王安时;文学方面有仁宗时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集团;科技自主创新方面有仁宗时代的沈括、毕生。经济上,更是那个时代最先进的商业社会,其多种经济模式均在世界上开一代风气之先。用现在最时髦的一句话说,可以说北宋代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军事上,北宋由于先后不断的与辽、西夏和国内的农民起义军战斗,应该说还是自始至终的具有一定的战斗力的。至于此,那么为什么北宋在金的军事打击下就突然灭亡了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许大多数人都认为认为是宋徽宗在位的25年,昏庸无能,并重用蔡京等一帮奸臣、小人所致。笔者认为这都不是最致命的,其根本点只有三条,供大家探讨: 国库从充足到空虚(钱袋子问题) 北宋政府的钱袋子问题是怎样的呢,我们先算一下经济账。据包伟民、吴铮强著的《宋朝简史》记载,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由各种税收(土地税、人头税、商税、关税、矿业税、城郭之税)和各种垄断经营收入(食盐垄断经营收入、茶叶的垄断经营收入、酒类的垄断经营收入、买断经营各种海外进口的香料、犀象等名贵产品)组成。此外还通过通货膨胀、出卖官爵和僧尼度牒获得一部分财政收入。可见财政总收入不能说不丰厚,有数据为证,北宋中后期的货币性财政收入都在6000万缗(货币单位)以上,约为唐代最高数的6倍半。北宋政府的财政开支主要用于皇室、官僚机构与军队,还有一部分是各项工程营造方面的费用(各地的农田建设、修筑城池、造桥铺路、河防工程等等)。

北宋帝陵石像生研究_孟凡人

北宋帝陵石像生研究 孟 凡 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100710) 目 次 一 北宋帝陵石像生组合承上启下 二 北宋帝陵的石雕概况 三 北宋帝陵石像生的艺术特色 四 北宋帝陵石像生形制的类型 五 北宋帝陵石像生分期及其意义 北宋帝陵神道石像生组合承上启下,影响深远,其雕镌技法高超,艺术形象精美,不仅在北宋石雕艺术中独占鳌头,在中国古代帝陵的石像生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北宋帝陵神道石像生是帝陵陵园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其形制演变序列是探讨研究北宋帝陵形制结构更深层次变化及其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尺之一。因此,对北宋帝陵神道石像生的组合、雕镌技法、主要纹饰题材,以及石像生的形制和分期进行探讨和研究,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 北宋帝陵石像生组合承上启下 (一)继承前代传统,以唐乾陵石像生组合模式为基础而变化 唐乾陵最南端置对峙的二鹊台,其北约2350米在对峙的乳峰上筑双阙,后来称为乳台。此后唐陵多置鹊台和乳台,基本成为定制。以鹊台作为进入封域的标志,乳台双阙为陵园之门阙,其内为柏城。乳台北至朱雀门长约650余米,称神道,两侧置石像生。上述规制的宏观框架和乳台三出阙的结构,均为宋陵所承袭。 所谓神道,即陵园宫城正南门之南的大道。神道的特点是置华表(石柱、望柱)和石像生。华表初为木制,功能以“表识衢路”为主,或作界标(还有其他说法)。战国时期燕昭王墓前已置华表,西汉亦有之,但此时并未形成神道。东汉时用石柱作华表,墓前置华表始流行,同时墓前设 — 323 —

石阙,置石兽,至此墓前形成神道,并以华表作为神道之标志〔1〕。在这之后经南北朝之延续和发展,到唐乾陵时华表(石柱)柱身八棱形,通体雕卷草纹饰,此后遂成为帝陵和少数太子、公主墓才能使用的神道标志〔2〕。北宋承袭唐制,称望柱,其形制在唐代基础上又有发展和变化。 帝陵石刻出现较晚,西汉帝陵无石刻,东汉只光武帝陵前有少量石刻。人臣墓葬,西汉时仅霍去病墓和张骞墓等出现石刻。东汉人臣墓葬有石刻者逐渐增多。石刻的种类有石柱、马、象、虎、羊、驼、狮、牛、天禄(鹿)、辟邪、麒麟、石人(有柱剑石人)、碑等〔3〕。魏晋南北朝陵和墓的石刻较少,晋和南朝梁时对人臣墓地石刻还有一定限制〔4〕,但帝陵仍有石刻,如北魏孝庄帝静陵有双手握剑石人,南朝陵前神道旁有麒麟或辟邪等〔5〕。总之,南北朝及其以前陵和墓的石刻数量少,无定制,帝王和人臣石刻种类无严格区分。 入唐以后,自乾陵起神道石刻基本形成定制。其神道石像生排列自南而北(乳峰双阙间起)为华表2、翼马2、鸵鸟2、石马10、牵马人10、柱剑石人20、无字碑1、述圣记碑1、王宾像(又称蕃酋像)61,共百余件〔6〕。中晚唐泰陵至靖陵不见石碑(仅乾陵、定陵有碑),蕃像数量减少,翼马等多左牡右牝,布局对称。桥陵以獬豸代替翼马,建陵及其以后复用翼马。从泰陵起柱剑石人分左文右武,文臣持笏,武臣柱剑〔7〕。乾陵以后诸陵神道石像生现存数量不一〔8〕。此外,人臣神道石像生与帝陵迥然不同,并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如皇族乾陵陪葬墓中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号墓为陵”,石像生有石人2、石柱2(陵园门口有石狮2);不称陵的章怀太子墓只有羊2。陪葬昭陵的长乐公主墓有石柱2、石虎2、石羊2、石人2。三品以上官员墓石人2、石虎2、石羊2;五品以上官员墓石人2、石羊2件〔9〕。帝陵神道无石虎、石羊,人臣墓以石羊、石虎为主,多有石人。上述等级制度,为北宋所承袭和发展。 北宋帝陵神道石像生在乳台之后为望柱2、象2、驯象人2、瑞禽石屏2、角端2、马4、控马官8、虎4、羊4、客使6、武官4、文官4、武士2,共46件。唐乾陵石像生若不计碑和蕃酋(前已说明乾陵之后蕃酋和碑不是定制,其中蕃酋以后或有,但数量已大为减少),亦为46件。唐宋帝陵— 324— 考古学报2010年第3期 〔1〕〔2〕〔3〕〔4〕〔5〕〔6〕〔7〕〔8〕〔9〕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陈安利:《唐十八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李毓芳:《唐陵石刻简论》,《文博》1994年3期;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乾陵神道原有石像生数说法不一,若去掉石碑,应为107件。 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李毓芳:《唐陵石刻简论》,《文博》1994年3期。《宋书·礼志》记载:建安十年“魏武帝令禁立碑”,晋武帝咸宁四年诏禁立石兽、石表。《隋书·礼仪志》卷八记载,萧梁 时规定“凡墓不得造石人兽碑,唯听作石柱,记名位而已”。 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李毓芳:《唐陵石刻简论》,《文博》1994年3期。 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八“华表”条记载,“燕昭王墓前华表”。《汉书·游侠传·原涉传》记载,原涉扩大先人坟墓,“买 地开道,立表,署曰`南阳阡’”。《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记载,淮南厉王墓上置华表。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引《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李贤注:“墓前于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因此,“石柱上往往题刻有`某某官职某某的神道’字样”。又例举山东、汉琅邪刘君墓、北京石景山汉幽州书佐秦君墓石柱,指出柱顶方石上有“神道”刻文。

从北宋“冗官”说起

从北宋“冗官”说起 2004年08月05日09:35 作者:陈坚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宋朝的黑社会“今日‘文官’没文化” 在中国古代,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常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北宋时期尤为严重,历史教科书上就有北宋的“冗兵、冗官、冗费”的记载。历北宋一朝,官员浮滥成灾始终困扰朝廷。 唐代每届取进士三四十人,宋朝动辄四五百人。公元991年,朝廷取士总计竟达一万七千三百人。宋朝对宗室、亲信弟子特为优宠,随意授官,皇朝宗室男孩七岁便可以授官,有的甚至在襁褓中也有官阶,并领取俸禄;宗室之外,其它旁支、异姓、门客,都可以得荫补官,每年成千上万的人涌入官僚队伍。唐太宗时曾将中央政府官员从两千多减至六百三十四人,宋仁宗时代中央内外属官已超过一万七千人,而北宋所辖疆域仅为唐疆域的二分之一。是因为官与职是两回事,官是虚名,宋朝称为寄禄官,用以表示一定级别与领薪俸,职才是管理具体事务的,宋朝称为职事官,后来因官员膨胀,许多职事官也不管具体事务了。只有特别差派负责某事时的官员才有事做和有实际职务。例如“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这一官号,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前两项为空头衔,而这样的高官充斥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 宋官僚机构中的怪事之一是本官常常不管本职事务,“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有职,左右谏议无言责,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执记笔之事,……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究其原因,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前两项为空头衔,而这样的高官充斥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 宋朝有识之士很早就看出了机构臃肿、用人太滥的弊端。叶适说“自古滥官,未有如此之多”,宋祁则说,“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 臃肿是溃烂的开始,宋朝官场十分腐败,效率很低。照理说宋朝涌现的人才数量不少但其效能不是被埋没,便是在官僚机构中被销蚀。由于吏治腐败和人才政策的失误,使宋王朝积贫积弱,显示出封建王朝末路的本色。 据有关资料显示,现今,财政供养人员比例是1∶30(一说是1∶28),个别地方甚至达到了空前的1∶9(如陕西省黄龙县是9个农民供养1个干部);为支付众多供养人员的工资以及日常的行政管理费,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的基层政府是典型的“吃饭型财政”,其中行政管理费及工资支出占到了当地财政收入的80%~90%,政府根本没有余钱去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让人担忧的是,供养庞大队伍一方面导致了政府机构膨胀、职能转换困难、政府财政支出有增无减,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剧了“官本位”现象,许多人对当官、做公务员趋之若鹜,是所谓“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精简机构与人员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