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

《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
《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

《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了解分数的产生,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45、46页内容。《分数的意义》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课的教学重在充分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新旧知识相互融合,对分数的意义形成系统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突出了新旧知识间的连贯与生长点,以问题为导向,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逐步强化和内化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

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分数的意义已经在五年级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概念。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并能通过已往学过的知识,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教学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见过面了,怎么称呼我?

师:对,真有礼貌。今天,骆老师要和大家一起上一节数学课,数学课就要和数字打交道。那你最喜欢哪个数字?为什么呢?

师:说的真好。那同学们知道我最喜欢哪个数字吗?老师最喜欢的就是数字1.

师:想知道我为什么喜欢1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设计意图】:课前谈话,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消除学生紧张感,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你能快速猜出这个谜语吗?

师:果然名不虚传。由它你能想到我们学习过的哪种数?

师:关于分数,你都知道哪些呢?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学习起点,唤醒学生对原有的分数知识的记忆。

师:那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猜猜看,它表示哪个分数?

师:现在你能猜出它表示哪个分数了吧?

生:四分之一

师:这就是分数四分之一的演变过程。同学们真了不起,都能猜出古人表示的分数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浓浓的数学文化的氛围中,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体味分数是人们在整数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基础上,适应客观需要产生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际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单位“1”

1吗?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材料,你能表示出这些图形的

4

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

师:那好,请看活动要求,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师:明白了吗?那好开始吧。

师:都完成了吗?老师收集了一些作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都表示四分之一吗?

师:你来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师:这幅作品谁看明白了?

生: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师:同意吗?这是一个苹果,不是应该用1来表示吗?为什么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

生:这是4个中的一个,就是四分之一。

师:老师明白了,你们都是把这4个苹果合起来,看作一个整体。这样一圈,是不是更像一个整体了?

师:我们再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师平均分),一个苹果就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师:那这幅作品呢?谁来说一说?

生:把8颗星星,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师:他介绍的你听明白了吗?他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师:平均分成了(4份),那么其中的一份就是几颗星星?也就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师:刚才这些同学都表示出了四分之一,仔细观察他们表示的四分之一有什么相同点?(都是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又有哪些不同点呢?(关注分的物体数量不一样,每份分的数量也不一样)有的同学已经有想法了,先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师:有想法了吗?谁来说一说?

师:有些同学分的是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他们分的都是一个物体。(板贴:一个物体)还有一位同学分的是一条1分米的线段,像这样的就是一个计量单位。(板贴:一个计量单位),像4个苹果、8颗星星,也就是一些物体。(板贴:一些物体)

师:我们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者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

一个整体,通常用自然数1表示,这里的“1”和我们之前学过的1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生:以前学的1是一个物体,现在的1是一个整体。

师:这里的1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师:它的单位1是……,它的单位1是……(一个圆、一个正方形、1米的线段、4个苹果、8个五角星)

师:除了刚才说的单位1,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呢?

师:同学们看,这个数字1,神奇不神奇?对呀,这个1,它可大可小,非常神奇!

师:这回知道老师为什么喜欢“1”了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以四分之一这个具体分数为载体,使学生经历了“感知材料——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完成学生对单位“1”的概括和理解。

2、构建分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单位“1”,那这10个三角形能看作单位“1”吗?如果把这10个三角形看作单位“1”,你想不想动手创造出你喜欢的分数?

活动建议:

1.想一想,写一写:我想使涂色部分是这些三角形的几分之几?

2. 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

汇报展示:

师:孩子们,创造完分数了吗?

汇报环节一:

师:咱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他创造的分数。

生:把10个三角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二份,再数出其中的一份(涂上色),用分数表示是二分之一。

师:说的真完整,掌声送给他。

师:老师这还有一幅作品,一起来看,这位同学创造的分数是五分之四,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得到这个分数的吗?

生:把10个三角形看作单位1,5平均分成五份,再数出其中的四份(涂上色),用分数表示是五分之四。

师:说的真好。五分之四是表示了其中的几份?那其中的1份用哪个分数表示?五分之四里面有几个五分之一?

师:如果表示其中的三份呢?五份呢?

汇报环节二:

师:有些组是这样平均分的,那你们知道他想创造的是哪个分数吗?

师:能不能确定是哪个分数?为什么?

师:你能确定什么?

师:看,他表示的是哪个分数?

师:现在呢?

师:十分之五里面有几个十分之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创造了这么多的分数,回想一下它们的创造过

程,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呢?

(相同:都是把10个三角形看作单位“1”;都是平均分。不同: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的份数不同。)

师:(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在这里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5份、10份,用一个词来概括,也就是若干份。(表示的份数不同)这里都表示了其中的一份,这些表示了其中的几份。(版贴)

师: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些分数的吗?

生汇报。

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分数顾名思义就是先分后数

师:先分要怎样分?

师:把谁平均分?

师:再数,数什么?这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

师: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如果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数出其中的2份用哪个分数表示?

师:九分之七表示什么意思?12分之5呢?

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放手让学生创造分数,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创造分数的过程,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感知。通过对比分数的

创造过程概括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教学分数单位

师:其实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是有单位的,像这样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1/2的分数单位是?

师:5/99

生:1/99

师:老师都还没说分子呢,你怎么就知道它分数单位了?

师:也就是说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师:那3/5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5/10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

【设计意图】:直接揭示分数单位,在师生互动的练习中,让学生理解分数单位就是分母分之一。

三、理解应用,深化概念

1、生活中的分数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生活中的分数。谁来说?

师:同意吗?下面谁来说?

2、说一说

师:真不错,我们进行下一个环节,说一说,说什么呢?仔细听。图中蓝色圆片用那个分数表示?

师:为什么圆片的数量在增加,分子都是2呢?

师:蓝色圆片都占总份数的2份,所以分子都是2.

接着看。(出示图)

师:刚才说的这些,为什么分母都是6呢?

师:对,平均分成的份数没有变化,所以分母都是6.

师:看来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加深对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理解。

四、交流总结,质疑延伸

师:同学们,回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让我们一起来看。课的开始我们了解了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通过找四分之一,理解了单位”1”.接着又通过在10个三角形中找不同的分数,概括出了分数的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用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同学们,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以后还将学习更多关于分数的知识。

【教学反思】

一、以分数的产生引入本节课

课的开始让学生在浓浓的数学文化的氛围中,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体味分数是人们在整数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基础上,适应客观需要产生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是系统学习分数的开端,学生正确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

意义十分重要,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已学过的分数初步知识及及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而清晰的概念,而且能教会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方法,并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取启发引导自主探索的方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和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但教材中未出生一个整体这个概念。我以学生的学习基础为出发点,首先让学生表示出不同图形的四分之一,这里面既包括一个图形,也包括多个图形组成的一个整体,唤醒学生对分数的知识。并让学生重点理解多个物体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说四个苹果的四分之一和八颗星星的四分之一,然后通过对比这些四分之一的不同,由此引出一个整体和单位“1”. 第二个活动,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汇报展示后,教师问:回顾我们创造这些分数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学生对比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既分数是怎么来的,也就是分数的意义。结合活动总结分数的意义,学生更易于理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分数的意义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4.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是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

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准备一把米尺,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度,在测量中发现不能正好得到整数,那么引发学生想到用分数去表示剩余的不足,这就引出了分数的产生。 2.让学生利用学具一个圆片、一根细绳、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4,领悟出可以把一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然后出示五个苹果和六个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其中的1/4,让他们用八支水彩笔自己去分一分表示1/4,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在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归纳出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得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分数的意义,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第四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产生:在测量、分物或计算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结果时,用分数表示 2、单位“1”的含义: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也叫做整体“1” 3、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形式用m n (m 、n 为自然数,且m ≠0)表示 4、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 5、分数单位及其个数: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它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6、两个整数相除,可以用分数表示商,a ÷b= b a ( b ≠0).反过来说,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子→被除数,分母→除数,分数线→除号,分数值→商 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 另一个数 一个数,即比较量÷标准量=标准量比较量,得到的商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小于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的分数,大于或等于1 3、带分数:由整数(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分数 4、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分子是分母倍数时,能化成整数;不是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解质因数 1、定义 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2、方法 枝状图式分解法、短除法 3、书写方法 要分解的数写在等号左边,质因数用连乘的形式写在等号右边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 1、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性质的应用:可以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可以把一个分数化为指定分母的分数 五、约分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最大公因数 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短除法:把两个数共有的质因数从小到大依次作为除数,连续去除这两个数,直到商是互质数为止,把所有除数相乘,得最大公因数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0-62页 【课程标准摘录】 1.进一步认识分数。 2.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教学目标】 1、通过图1和图2,认识到分数产生的条件和必要性 2、认识单位“1”的丰富含义,知道单位“1”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能表示一些物体,并且会根据一句话判断单位“1”。 3、能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来解释一个具体分数的意义; 4.能结合创造分数的过程说出分子分母的含义,并且能说出一个具体分数中的分子分母的含义。 能力目标: 5.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和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拟订教学的重难点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片,四个苹果。 【教学设想】 本节课第一个环节是通过图1学生理解分数产生的意义,然后再通过图2学生更加明白分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 第二个环节是通过平均分的过程,重点理解单位“1”的意义,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结合图2,说明单位“1”还可以是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包饼干。再结合“做一做”,学生理解单位“1”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使单位“1”的概念广泛化。接着通过老师讲解理解分数的分数单位。最后通过练习举例,学生更加了解分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法学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学生对折)和练习法 【评价方案】 1.通过评价样题和练习十第二题第三题完成目标2、3 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4 【教学流程】 一、了解分数的产生 教师:我们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但是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用“米”做单位,结果往往不是整数,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教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包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新人教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一、说教材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要的分析。《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原则,学习分数的四则运算,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们确立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建立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猜测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生对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对热爱数学的情感。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认识分数单位,理解单位“1”。 三、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以及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在小组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习数学。为了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写一写,动脑想一想,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程序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活记忆 首先,用课件出示情境图,两个小朋友在分东西吃,“把一个月饼、一个西红柿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人分到多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数除以分数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数学教案-整数除以分数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二课时:整数除以分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33页的例2,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九的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并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列各分数的分数单位,每个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说出每个分数的倒数。 2.口算下面各题。 问: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用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 3.解答应用题。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90千米, 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问:这道题求的是哪个数量?(求速度)根据已学过的数量关系怎样求速度?(板书:速度=路程÷时间)指名一学生解答,集体订正。 二、新授。 导语:今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一个数除以分数。现在先学习其中的一种:整数除以分数。(板书课题:整数除以分数) 1.出示例2:一辆汽车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问:这道题要求哪一个数量?根据已学过的数量关系,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2.教学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问:怎样在图上表示“小时行驶18千米”这个已知条件?(引导学生回答,教师画出)里面包含有2个,先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表示小时行的路程;在这样的两份下面注明“小时行驶18千米”。 小时行18千米 问:“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在图上怎样表示?(指名回答,教师画出)因为1小时是5个小时,在这条线段上的5份的上面注明“1小时行驶?千米” 小时行18千米

整数除以分数

整数除以分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除法。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条件:幼儿园李老师把4个同样大的橙子分给小朋友。 提出问题(1):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每人分1个呢? 指名读题,并要求学生口头列式计算。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明确:求把4个橙子按每2个(或1个)一份地平均分,看可以分成多少份,要用除法计算。. 【设计说明:新课伊始,让学生解决整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重温整数除法的含义,为解决问题(2)提供迁移的基础。】 2.出示问题(2):每人分1 2 个,可以分给几人? 指名读题。说一说这一题条件和上面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口头列出算式,再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板书:4÷1 2 。 明确:把4个橙子按每1 2 个一份地平均分,求能分成几份,也可以用除法计 算。 引导学生观察列出的算式,说一说算式的特点,并揭示课题:整数除以分数。 【设计说明:通过改变条件让学生继续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把整数除法

的意义推广到分数中来,并引入新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观察列出算式的特点,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新的问题,进而产生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欲望。】 3.出示实物图,启发:怎样算出4÷1 2 的得数呢?请同学们先观察这里的 示意图,想一想怎样算出得数。 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和结果,明确:4个橙子,每人分1 2 个,可以分给8人, 所以,4÷1 2 =8(人);1个橙子可以分给2人,4个橙子可以分给4个2人,用 4×2算出可以分给8人,所以4÷1 2 =8(人)。 提问:根据算式的得数,想一想4÷1 2 的得数和哪道算式的相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1 2 =4×2。 提问:1 2 与2有什么关系?由此你能想到什么? 小结:因为吉和2互为倒数,所以,4除以1 2 等于4乘 1 2 的倒数。 【设计说明:精心设计分橙子的问题情境,以“4÷1 2 ”作为学生探索一个 数除以分数的认知起点,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学生全员、高效地参与到探索算法的活动中来;先让学生看图得到4个橙子可以分给8人,再 从不同的角度对分橙子的结果作出解释,由此得到“4÷1 2 =4×2”的等式,然 后通过观察等式,发现等式两边的联系,不但使学生初步感知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而且使学生切实理解了其中的道理,又为下一步的探索活动提供了思考方法的范例。】 4.出示问题(3):每人分1 3 个,可以分给几人?每人分 1 4 个呢? 让学生读一读题目,想一想:要求可以分给几人,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1 3 ,4÷ 1 4 。 启发:怎样算出4÷1 3 和4÷ 1 4 的结果呢?先在图上分一分,再完成书上的 填空。 学生按要求在图上分一分,教师巡视,并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内容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从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此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2根小棒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打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开发与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分数的产生 课件展示P45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能读到什么? 可能回答:“在进行测量时,有不足整数的线段。”或者“两个学生在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此时,我会指出:像这样的测量、计算、分物时不能正好用正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人们就引出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初步接触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设计采取简洁谈话、自然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分

整数除以分数_教案教学设计

整数除以分数 课题二:整数除以分数(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8页的例2和第29页的“做一做”,练习八的第1~4题.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和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说出每个分数的倒数. 2.口算下面各题. ÷3÷2÷6÷2 做完后,提问: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用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3.解答第43页的准备题.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90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教师:这道题要求的是哪个数量?(求速度.)根据已学的数量关系怎样求速度?(学生口答,教师板书:速度=路程÷时间.)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二、新课 1.教学例2.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分数除以整数.如果除数是分数,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师出示例2:一辆汽车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教师:这道题要求的是哪个数量?(求速度.)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根据已学过的数量关系怎样列式?(已知行驶的路程是18千米,行驶的时间是小时,要求速度,就是路程÷时间.)学生口述算式,教师板书: 18÷ 教师:这个算式表示的是什么运算?(整数除以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我们先用线段图来说明它的计算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然后提问:在图上怎样表示“小时行驶18千米”这个已知条件?(引导学生回答,教师画图.先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表示小时行驶的.在这样的两份下面注明“小时行驶18千米.”) 教师: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在图上怎样表示?(学生回答,教师画图.因为1小时是5个小时,在这条线段的5份上注明“1小时行驶?千米”.) 教师:图上哪一段表示小时行驶的路程?(学生回答,教师在图上左

分数的意义导学案

第一单元 分数的意义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1以及相关的练习。 【学习目标】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知道分母、分子的含义和分数各部分名称,知道生活中分数的广泛用途,会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主动探索,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习】 一、认真阅读主题图,整理信息并写下来. 1. , 把 平均分。 2. , 把 平均分。 3. , 把 平均分。 4. , 把 平均分。 二、自主学习例1。分月饼 小男孩说: ,这里说的4 1是把 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它的 。 小女孩说: ,这里说的4 1是把 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份, 个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尝试完成教材第2页上的分一分。 思考:1.这里是把 看成一个整体。

2. 叫单位“1” 叫做分数. 3. 95的分数单位是 ,9 5里面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课中学习】一、看图填空 师: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我们用什么表示? 二、自主学习汇报成果 (一)再次整理课前学习的主题图信息,先同桌交流,再小组汇报。 (二)认真阅读教材例1的内容。结合课前学习,认真思考并整理。 1.同桌交流整理的情况。 2。小组汇报,集体订正. 思考:两次分月饼有什么异同? 相同: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不同:第一次是把单个月饼看成一个整体,第二次是把多个月饼看成一个整体。 分得月饼具体的数量也不相同。 3。同桌相互评价例1下面的分一分的学习成果。 (三)认真阅读教材第3页上的内容。 1。说说:什么叫做单位“1"?什么叫做分数? 2.拿出小棒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2份或其他的份数用分数表示该是多少? 3。交流课前学习“思考部分”的成果。 重点认识单位“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单位。 4.完成说一说。 先师生互动,再生生互动 三、课堂活动 1。仿照课堂活动中的描述,说说生活中的分数。 2.完成第2题.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把一个长方形 ,每份是它的 ,阴影部分是它的 。 把一个圆形 ,每份是它的 ,阴影部分是它的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下面我将从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依据: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课程标准关于“数与代数”内容安排上,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认识。《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知识,学习好了本节课知识为以后学习分数的运算、性质等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与代数知识。教材编排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帮助他们感受单位“1”,理解分数单位,所以学好本节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基于对学情的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学习,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分数,在教学时与相关的知识相结合。而本节课是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是一节概念性质的课程,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分数的意义概念教学时,创设生活情境,化抽象为具体、直观,调动生活已有的经验来理解分数的意义。 也据此,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分数的意义”,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分数的本质意义进行学习,因此,我将教学难点定为:“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二、说教法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本节课我的教法以启发探究和引导发现法为主,教会学生用语言表达分数的意义,并在生活中得以运用。 三、说学法 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由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计算、推理”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的学法指导让学生采用自主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实践突破难点。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课题分数的意义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 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能力 目标 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 目标 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 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com 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难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调整与补充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合作探究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2、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 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课件

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投影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出示一个1/4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 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 (强调一定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3、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师:现在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下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 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小组交流。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om (3)认识单位“1”。 师:利用这四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 生: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整数除以分数 1

整数除以分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8例2,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八1~4题。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正确地进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3.情感目标:并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推导出整数除以分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说出下列各分数的分数单位,每个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说出每个分数的倒数。 51 103 99 16 7 43 2.口算下面各题。 361÷ 253÷ 683÷ 27 6÷ 问: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用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 3.解答应用题。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90千米, 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问:这道题求的是哪个数量?(求速度)根据已学过的数量关系怎样求速度?(板书:速度=路程÷时间)指名一学生解答,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导语:今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一个数除以分数。现在先学习其中的一种:整数除以分数。(板书课题:整数除以分数) 1.出示例2:一辆汽车5 2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问:这道题要求哪一个数量?根据已学过的数量关系,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列出算式,教师板书:18×5 2 2.教学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问:怎样在 图上表示“52小时行驶18千米”这个已知条件?(引导学生回答,教师画出)5 2里面包含有2个51,先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表示5 1小时行的路程;在这样的两份下面注明“5 2小时行驶18千米”。 问:“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在图上怎样表示?(指名回答,教师画出)因 为1小时是5个51小时,在这条线段上的5份的上面注明“1小时行驶?千米” 问:要求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根据线段图该怎样推想呢?可以先求什么?(启发学生说出先求5 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问:图上哪一段表示5 1小时行驶的路程?(教师在图上左边的一份上面注明“51小时行驶?千米”) 问:怎样求5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启发学生说出52小时里有2个5 1小时,2个51小时行驶18千米,用18÷2就可以求出5 1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问:18÷2也就是求18 的几分之几?可以怎样写?(学生回答后教师小时行18千米 5 2小时行18千米 521小时行的路程 小时行18千米 521小时行的路程 小时行?千米 51

分数的意义导学案

第一实验小学数学“导学卡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操作卡 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备教师王春志协作教师吕亚杰辛莲组名姓名学号 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和产生 二、我来填一填

1、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 );4份是它的( )/( ). 2、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 ). 3、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 )/( );3份是它的( )/( ) 4、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4,并涂上阴影. 5、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这里把()看作单位“1”。 其中1个小组占全班人数的( ),3个小组占全班人数的( )。 (2)一筐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筐苹果的( );平均分成5份、3份是这筐苹果的( ) 、( )。 三、我当小法官。 (1)把一块蛋糕分成4份,每份是1/4 。( ) (2)单位“1”就是自然数1。( ) (3)在分数里,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 (4)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绳子占全长的1/4。() 【拓展提升】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涂色的部分。 【学法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课后反思】

第一实验小学数学“导学卡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操作卡 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主备教师王春志协作教师吕亚杰辛莲组名姓名学号 分数与除法 【学习目标】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定向自学】 1.拿出准备好的9个一样大的圆片,安全剪刀。 2.解决问题: (1)把6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 (2)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 (列式计算,并说说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块)(2)()÷()=()(块)你能很快说出下列各算式的商吗? 25÷5=3÷100=19÷10=4÷9=1÷6= 【合作探究】 1.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 列式计算:(块)(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 2. 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 列式计算:(块)(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提示:如有困难,可借助手中的圆片分一分。] 3. 把9块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可得几块蛋糕? 直接列式计算:(块)(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4.观察1——3题中你所列的算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1)被除数÷除数= ()。 思考:分数的分母能不能是0? 讨论交流(2)你能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吗? 【展示反馈】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借助操作,初步直观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在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单位。这课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为之后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奠定基础。二、说学情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 2.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与同伴合作交流想法。 3.学生还掌握了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知识。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四、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学具,包括一米长的绳子、一张纸、4颗花生、10个小方块。 六、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七、说教学流程: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如:古人用绳子测量物体长度,测量时不够一个单位长度该怎样记录;再如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个。)由此引出:“生活中不光是分东西时得不到一个整数,在测量或计算时往往也不能正好得到一个整数的结果,这时就用分数来表示。”(板书:分数的意义)

整数除以分数

整数除以分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第二单元信息窗2第一、二个红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整数除法的已有经验列出算式并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的对整数除以分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借助画图的方法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分析并归纳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学会运用方法,正确迅速的计算整数除以分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示标 1.创情板题 谈话:同学们,布艺手工技艺作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越来越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看我们布艺小组同学做的书信袋,既环保又实用,多么有创意。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它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信息窗2)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信息窗中提供的信息,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1:2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 问题2:2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大书信袋? 师:这两个问题分别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2÷1 5 = 2÷ 2 5 = 谈话:请大家观察这两道算式,它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并板书课题:整数除以分数。 2.出示学习目标 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2)在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3.出示自学指导 师:要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还需要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面请看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27--28页前两个“红点”中的内容,重点看解决问题的分析过 程。思考:①2÷1 5 是怎样解决的?(可借助画图帮助分析)你有什么发现?②2 ÷2 5 又是怎样解决的(可借助画图帮助分析)?能不能用转化成2× 5 2 来计算? ③怎样计算整数除以分数? 5分钟后,比一比谁汇报得最清楚。 二、自主学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师目光巡视每一个学生)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把手放下。 2.小组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请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首先,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45.46页《分数的意义》。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内容不仅是学好本单元有关知识的前提,也是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3点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操作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概念及单位“1”的含义;知道分子、分母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与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渗透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辩证观。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数意义的归纳及单位“1”的理解。教学难点:多个物体组成一个整体看做单位“1”的理解。 二、说教法:为了是实现教学目标,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一开始,我首先让学生回顾以往对分数的认识和了解导入新课,然后通过操作活动做数学,让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研究型素材来组织探究。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引导探究,观察比较,问题讨论等教学方法。并有效运用启发性谈话,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概念的生成与建构,逐步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明确单位“1”的含义。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在有知识和表象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说学法。课堂教学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那是对一个具体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的感知,而本课的单位“1”,还可以指由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这种由个体到群体的变化,学生是难以理解的。为此,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及新课标理念的要求,我让学生经历:细致的观察、主动的操作、及时的归纳、不断地反思等一系列探究过程。这样,伴随着一次次的发现、综合、归纳,学生不仅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操作、学会了分析比较的方法,还学会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主动学习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能从具体实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单位”1”. 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整堂课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课堂中教师力求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在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归纳总结。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准备圆形纸,正方形纸、练习纸、小木棒等多种学具。 教学过程 一、理解单位“1” 1、谈话交流引入 教师板书“1”,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是几?今天我们就从这个小小的“1”来开始展开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演示: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物体,深入理解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都可以用“1”来表示,加深对整体单位“1”的理解。 比较:现在的“1”和以前的“1”还是一样的意思吗?(现在的“1”不但可以表示一个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堆物体、一群物体等等。) 结论:通过我们刚才的谈话和观察我们发现一个物体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都可以用“1”来表示。在数学中我们通常 把这个广义的“1”叫做单位“1”。 2、深入理解单位“1” 课件出示:三个西瓜你会用几来表示?如果我想用单位“1”来表示应该怎么办?(用集合圈把它圈起来)。六个西瓜还能用一来表示吗?那应该用几来表示呢?为什么?12个西瓜呢?为什么?(因为这里有四 圈也就是4个“1”) 总结:原来我们发现有一个单位“1”就可以用1来表示。有几 个单位“1”就可以用几来表示。 导入新课:这些都是我们了解的整数,可要是不足单位“1”那 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那你会想到什么数?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四分之一,看到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回答,回忆三年级学过的内容。) 1、理解一个物体的四分之一 同学们刚才说的很好,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具圆片、正方形纸、和练习册等等,利用这些材料折一折、分一分、画一画,找出四分之一。 可引导学生想想:你是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的?分成了几份?其中的几份就是四分之一?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想法: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从而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经理有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感受分数形成,体会数的发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理解单位“1”。 教具准备:作业纸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2、学法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通过然后观察、讨论,比较,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内容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从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此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2根小棒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打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培

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开发与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分数的产生 课件展示P45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能读到什么? 可能回答:“在进行测量时,有不足整数的线段。”或者“两个学生在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此时,我会指出:像这样的测量、计算、分物时不能正好用正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人们就引出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初步接触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设计采取简洁谈话、自然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分数的产生的必要性,更让学生体会出数学就在身边,随时应用于生活之中。)2.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课件展示“一块饼平均切成2份”,并说明这是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产生的,并让同学举例说说生活中各种存在1/2的情形,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一个苹果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就是1/2……之后对比任意切成两份的情形,让同学们意识到平均分的概念。然后课件展示“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一条线段平均截成5段”,由此深化强调平均分的概念。 (通过学生回顾已经知道的“分数“知识,使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3.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P46主题图,结合图中的5幅图分别说说1/4各代表的含义,并让同学们说说将这五幅图归类(注重引导学生说出前三幅图是将一个物体平均分,后两幅图是将多个物体平均分)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把平均分一个物体和平均分一些物体联系起来,从而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二)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