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之谜_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_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_林毅夫

李约瑟之谜_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_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_林毅夫
李约瑟之谜_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_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_林毅夫

经济研究

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

———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

林毅夫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摘 要:技术的不断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工业革命以前,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在以经验为基础的技术发明方式方面占有优势,这是其经济长期领先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后,由于科举制度的阻碍而未能及时实现向以科学与实验为基础的发明方式的转变,中国和西方的技术、经济差距迅速扩大。为赶超发达国家,新中国选择了违反当时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试图在资本极端稀缺的条件下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导致优先发展部门中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并以价格扭曲、资源计划配置等来保护补贴这些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奇迹般的快速增长,然而双轨制的渐进改革使得原有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之间出现某些制度的不配套,导致经济的周期波动、金融体系的脆弱以及收入分配的恶化等诸多问题。只有完成传统赶超部门内缺乏自生能力企业的改革,消除计划体制中各种制度扭曲存在的原因,中国才能全面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使经济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技术创新;科举考试制度;比较优势;自生能力;后发优势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7)04-0005-18

收稿日期:2007-03-24

作者简介:林毅夫,男,台湾省宜兰县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经济学博士。

 本文为2006年12月5~6日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为庆祝Angus Maddis on 教授80岁生日而举办的“世界经济发展:澳大利亚和亚洲主要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长期绩效和展望”的研讨会而准备。本文的许多观点和论据参考作者过去的论文和著作。感谢易声宇同学在准备此文以及陈勇和海荣在准备本文英文版时提供的协助。

① GDP 的估算有按官方汇率,有按购买力平价两种。除了特别标明以外,本文引用的GDP ,均为麦迪逊教授按购

买力平价并以1990年的国际货币为计价单位来估算。② 许多学者都同意宋代(公元960—1280年)是中国经济的鼎盛时期,经济活动异常活跃,见:Elvin ,1973;Gernet ,

1982;Hartwell ,1967;Jones ,1988;Shiba ,1970。根据Maddison 的估计,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在公元960年和1850年是相当的,而在宋朝期间则增长了大约三分之一,在1280年后直到1820年的漫长岁月中则几乎没有增长。见:Maddison ,1998,第25页。

一、前 言

中国自1978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来,经济取得了奇迹般的持续快速增长,已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中国经济在古代已有极其辉煌的成就。根据麦迪森教授的估计,在公元1世纪,中国的汉朝和欧洲的罗马帝国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基本一致,而且直到1820年,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 )总量仍占世界份额的32.4%(Maddis on ,1998,p .

40)

。但是,中国经济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以后人均收入就开始停滞不前②,欧洲却在肇始于14世纪的文艺复兴中逐渐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并在18世纪首先在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尔后人均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欧洲GDP 从1820年占世界比重的26.6%迅速上升到1890年的40.3%,人均GDP 年均增速从1700—1820年的0.22%增加至1820—1952年的1.03%,而中国在整个近代史经济一直停滞,人均GDP 在1820—1952年间甚至还下降了,同期GDP 占世界的比重则从32.4%下滑至5.2%。

如果说中国鸦片战争以后的百年乱局是造成

第44卷第4期2007年7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 niversity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Vol .44,No .4

Jul .2007

近代经济停滞的重要原因,但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到1978年,不再有战乱,而且在国家的主导下经过一整代人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努力,中国经济的发展依然步履维艰,人均GDP在1952—1978年间年均增长2.34%,低于同期世界2.56%的水平,GDP占世界的份额从1952年的5.2%略微下降到1978年的5%,经济增长率大大低于同期日本6.66%的水平,也低于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亚洲“四小龙”。只有直到1978年底开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才像其他东亚地区经济一样出现奇迹般增长。1978—2005的27年间GDP增长了11.7倍,年均增长率高达9.6%,按官方汇率计算,2005年GDP达到2225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四位,人均GDP从1978年的220美元大幅提高到2005年的1730美元;对外贸易总额2005年达到14219亿美元,从1978年的全世界第27位上升到第3位,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火车头(NB S 2006)。然而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类似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波动、国有企业改革滞后、金融体系脆弱、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一系列可能使中国突然出现危机的问题。中国经济有无可能克服困难,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如麦迪逊教授在th e W or ld Ec ono my:A Millennial Pe rs p ective(Maddison2001)中文版序言中所预测的那样,在2015年GDP总体规模达到美国的水平,占世界的20%,此后继续维持较为高速的增长而逐渐恢复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历史地位?

本文以下的组织结构如下:第二节讨论中国经济自宋以后长期停滞,并在18世纪以后迅速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第三节探讨为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国家主导下的工业化、现代化未能使中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分析1979年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并存的原因;第四节,是一个简单的总结并探索中国未来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可能性。

本文的基本观点如下:一个经济长期的增长取决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对于处于世界技术前沿的国家,创新方式只能是自己发明。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前,技术发明主要来自于工人或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偶然发现,中国人多,工人和农民的数量多,因此,在这种以经验为基础的技术发明方式上占有优势,这是中国经济在前现代社会长期领先于西方的主要原因,并且,在14世纪的明朝初年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以经验为基础的技术发明的空间越来越小,技术创新的速度减缓,经济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停滞,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无法深化。西方世界在15、6世纪出现了科学革命,18世纪中叶开始新技术的发明转向了以科学为基础的实验,技术发明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加速,中国未能自主进行这种发明方式的转变,因此,在很短的时间里,和西方国家的技术差距迅速扩大,国际经济地位一落千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迎来了百年动乱后的和平建设的机遇,作为一个技术和发达国家有相当差距的后发国家,中国可以以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但是,为了赶超发达国家,中国选择了违反当时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试图在资本极端短缺的条件下优先发展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导致优先发展部门中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只有靠政府以扭曲各种要素产品价格、利用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才能将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建立起来,这种计划经济的体制固然可以使中国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但是,也必然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工人、农民缺乏积极性,经济发展绩效差。1978年底开始,中国以双轨制的渐进方式进行改革:一方面继续给予传统的赶超部门中不具自生能力的企业以必要的保护补贴,并根据改革的进程和条件的成熟而改革原来计划体制下的各种扭曲,使得经济得以维持稳定;另一方面,提高工人、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户和企业可以自主支配的资源,并放松对原来受到抑制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的准入,使得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这种渐进的改革,必然使得原有计划体制的某些制度安排和市场体制的某些制度安排并存而出现体制的不配套,其结果是经济的周期波动、金融体系的脆弱、收入分配的恶化。只有放弃赶超的思想,完成传统赶超部门内缺乏自生能力企业的改革,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中各种制度扭曲存在的原因,中国才能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如果能够这样,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在资本快速积累、要素禀赋结构提升、比较优势变化、产业结构升级时,能够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以引进为主的方式来取得技术创新,那么,中国应该可以再维持数十年的快速增长,如

6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麦迪逊教授所预期的一样,在本世纪前半叶恢复在前现代社会的国际经济地位。

二、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

18世纪以后中国国际

地位的大逆转

在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以前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科技最先进,经济最繁

荣的国家。

①特别是在9世纪后随着大量人口逐渐从干旱的北方迁移到多雨潮湿的长江以南②,牛耕轮作等新的生产技术的发明使垦荒日增,11世纪初又从越南引进新的水稻高产品种,并伴随相应的耕作制度和农具创新③,迄至13世纪中国农业生产力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农业的高剩余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劳动力和资金。中国工业自汉代即有较大发展,宋代则达高峰。④以作为工业基础的铁的使用为例,11世纪末中国铁产量已达15万吨,人均水平是同期欧洲水平的5到6倍。⑤此外,井盐业、纺织业等工业也颇为发达,如13世纪已使用水力纺织机纺织麻线,其技术不亚于1700年欧洲同类机器水平(Elvin ,1973,第195页)。由于农业和工商业的高度发展,13世纪中国城市的繁荣景象令来自以发达商业城邦著称的威尼斯的马可·波罗感到惊讶(Elvin ,1973,第177页)。此外,早在公元前300年的战

国时期,中国已经确立了市场经济制度,如土地私有制和自由买卖、劳动力高度分工和自由流动、产品和要素市场的高度发育等(Chao ,1986,第2—3页)。多数学者认为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条件,中国早在14世纪的明朝初年就已几乎全部具备了(Eberhard ,1956;Elvin ,1973;Tang ,1979;Need ham ,1981;Chao ,1986),但是,工业革命毕竟没有在中国产生,于是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以后,中国的经济迅速从领先于西方变为远远落后于西方。工业革命为何没有首先发生在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中国?此即韦伯提出的疑问。⑥这个疑问被李约瑟博士归纳为如下的两难问题:为何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科技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为何在现代中国不再领先(Needham ,1986,第6页)?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目前一种被广为接受的“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⑦认为,中国技术创新的停滞缘自人地比例的失调,在前现代社会中国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使得中国达到了很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然而由于儒家文化重视以男性为主的传宗接代伦理思想使得中国的家庭盛行早婚多育,人口的较快增长和膨胀使得人均耕地不断下降,劳动力越来越便宜,对劳动替代型技术的需求随之减少,因而尽管14世纪中国已接近工业革命门槛,但“人口的数量已经多到再也不需要任何节约人力的装

④⑤

该假说最早由Elvin (1973)提出,后经Tang (1979),Chao (1986)等人进一步阐述。需要指出的是,Elvin 和Tang 强调的是可供积累的农业剩余不足,而Chao 则侧重于对劳动替代型技术的需求不足。

见韦伯:《儒教中国政治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和行会》,载《韦伯文集:文明的历史脚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和Max Weber ,The Religio n of China :Confu cianism and Daois m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and Edited b y Hans H .Gerth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C .K .Yang (paperback edi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Free Press ,1968)。见:Jones ,2003,第202页。Hartwell 认为从公元806年到1078年宋朝铁产量增长了9倍,人均增长了6倍,因而认为这是一次“早期的工业革命”(Hart well ,1966,第29页)。不过M addison 怀疑他仅仅基于宋朝首都铁的生产情况所作的估计是否合理(Maddison ,1998,第37页)。关于这个时期工业方面的技术成就,Elvin ,1973,第179页有扼要的叙述。

由于新引进的水稻抗旱、早熟,有利扩大种植区域。关于旱作改为稻作引发的农具创新,参见:Chao ,1986。值得一提的是,由Arthur Young 发明的科学农业方法曾引起英国18世纪农业革命,而此法13世纪在中国即已盛行(Tang ,1979)。

根据Balazs 的估计,8世纪中叶(即唐朝早期),长江以南的人口比例为24%,见:Balazs ,1931,第20页。而到了13世纪末,此比例可能已达到85%,见:Elvin ,1973,第204页。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阅:Needham ,1954;Elvin ,1973。虽然Maddison 怀疑中国汉朝的经济和科技水平是否要高于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前欧洲的水平(Maddison ,1998,第38页),但我们至少可以说,在公元5世纪到15世纪欧洲处于黑暗中世纪的1000多年时间里,中国的科技水平是领先的。另外值得指出的是,火药、指南针、造纸和印刷术被Francis Bacon (1561—1626)认为是加速了西方从黑暗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最重要发明,但他却不知道这些其实都源自中国(Jones ,2003,第58页)。

 第4期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7

 

置了”(

Chao ,1986,第227页)。同时,人均剩余因为人均耕地下降而减少,也使得工业化所需的积累不足(

Tang ,1979,第7页)。相较之下,欧洲则由于人地比例合理,拥有未加利用的经济潜力,当知识积累足够冲破工业革命大门时,“节约劳动的需求仍然十分强烈”(

Chao ,1986,第227页),且还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可供积累(

Tang ,1979,第19页)。但是,上述假说的内部逻辑是有问题的,因为人口增长、人均耕地下降使得劳动力相对便宜和人均剩余减少,是以技术不变或进步极端缓慢这个解释变量自身为前提的,否则在技术不断创新、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是难以出现的。进一步地,经验证据也并不支持这个假说,虽然在12世纪前确有许多节约劳动的农具发明,而后则寥寥无几(

Chao ,1986,第9章),但是在14、15世纪和17世纪中叶人均土地拥有量显著高于11世纪①,按这个假说,这些时候对劳动替代技术的需求应更强烈,人均剩余也应更高,尤其在1368年明朝开国后,天下太平,更应如此。可我们只看到人口的增长,而非节约劳动型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另外,即使在人地比例更不理想的20世纪初,劳动力资源依然并不宽裕,尤其在南方灌区,农户全年不息(

Buck ,1937),因而Chao (1986)关于“人口的数量已经多到再也不需要任何节约人力的装置了”的论断难于成立。而且,中国在1953—1958年的“一五”计划期间,农业技术仍基本停留在传统水平,但是,年均积累率也高达24.2%(NBSC ,1988,第60页)。可见,中国农业可供积累的剩余不足的说法值得怀疑。而且14世纪后中国技术创新并未完全停滞,在14—20世纪初,仍有许多新发明出现(

Elvin ,1973,第289页)。若无技术创新,谷物单产要在10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这段时间内翻番②,也是不可设想的。因此,“高水平均衡陷阱”关于人地比例失调使得农业剩余和对劳动替代型技术的需求不足从而导致技术创新停滞的假说,逻辑不自洽,经验也不支持。

既然14世纪后中国的技术创新并未完全停滞,为何与西方相比,仍大大落后了呢?关键的事实在于,14世纪后中国技术创新有所减缓,而西方在18世纪工业革命后的技术创新则大大加快了,且一直保持了较快水平。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的看法在于技术发明方式的转变(

Lin 1995)。不管在前现代社会或是现代社会技术发明的机制本质上都是依靠“试错和改错”(

trial and error )。在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前,不管是在中国或是西方世界,新技术的发明一般来自于直接从事生产的工匠或是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偶然的偏离常规方式的试错的结果而发现;到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发明首先转为发明家有意识的“试错和改错”的实验的结果,到了19世纪以后,发明家的实验则更进一步转为在现代科学引领下的实验。

在工业革命前以工匠和农民的经验为主要来源的技术发明,是生产过程的副产品,而非发明者有意识的、具有经济动机的活动的结果。其创新主要依据经验对现有技术作小修正而产生(Muss on ,1972,第58页)。从概率的意义上,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越大,各类发明者“试错和改错”的实践经验越多,技术发明和创新的速度就越快,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

Simon ,1986,第一章)。中国的土地和其他地方的大河流域相比并不是最为肥沃的,但是,地形西高东低,太平洋季风带来的雨水集中在光热条件好的3—10月,使得中国的土地在适合的工具和技术条件下,能够种植可以供养人口数量较多的高产粮食作物(

Temple 1986),因此,中国的人口总量自古以来一直远高于欧洲,这种人口数量使得中国在技术发明上具有优势,中国古代官员的流动,农书的印发和产品和劳动力的自由市场流通等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则间接加速了新技术扩散(

Maddison ,1998,第23页)。8—12世纪,中国人口从较为干旱的北方大规模南迁到湿润多雨的南方,相应的交通工具从马变为船,合适粮食品种从高粱、小米转为高产的水稻,合适

这段时间内人口增长了5到6倍,同期谷物产量同步增长,且几乎同等程度的来源于耕种面积和单产的增加;也就是说,谷物单产在10到19世纪间至少翻番。见:Perkins ,1969,第13到17页。进一步,根据Chao ,1986,第89页提供的资料可以发现,从10世纪末到14世纪末,可耕地和人口几乎都翻番;而从14世纪末到19世纪,可耕地虽然再次翻番,但人口数量却增长了6倍多,若采用Perkins (1969)关于人均谷物消费量和种植谷物的耕地比例基本不变的假定,则说明从14到19世纪谷物单产也至少需翻番。

中国人口增加持续到1200年,在1200—1400年间下降,1500年左右又恢复了1200年的水平,1600—1650年间人口再次下降。因此,14、15世纪及17世纪中叶人均土地面积应高于11世纪。关于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的历史资料,见:Chao ,1986,第89页。

8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的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等随之改变,导致这段时间里较快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Chao,1986,第224页),中国因此维持了一千多年的领先于西方和世界各个文明的地位。但是这种以经验为基础的技术发明方式,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发明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可避免地终将趋于停滞。

欧洲在前现代社会由于人口规模相对中国为小,工匠和农民的数量和相伴随的生产实践的经验也相对较少,因而在前现代社会的经验型技术创新中处于劣势。但是在15、16世纪的科学革命后,实验方法被广泛运用(Mathias,1972),“试错和改错”的次数不再局限于具体的生产实践,因而大大增加。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特别到19世纪中叶,科学已在技术发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Cameron,1989,第165页),使得技术发明遭遇到瓶颈时,能够经由基础科学研究的努力,增加对自然界的认识,打破技术发明的瓶颈,扩展新技术发明的空间,而使得技术创新的不断加速成为可能(Kuznets,1966,第10—11页)。

到了18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发明的方式在西方逐渐转变为“为发明而发明”。这种有针对性的实验活动,代价较高,需要有成本效益的经济考虑,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保护私有财产权和商业利益的制度可能确有利于这种实验型的技术创新活动。但是,如果没有15、16世纪的科学革命,使得技术发明在碰到瓶颈时可以利用科学来打破瓶颈,那么,从经验为主的技术发明方式转为以实验为主的技术发明方式给西方带来的技术发明优势将会是一次性的,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技术发明的空间将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小,西欧在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迎来一段时间的技术发明的速度加速以后也应该会像其他文明一样,技术发明和经济增长的速度渐趋停滞。所以,真正使得中国从宋朝以来的长期领先迅速转变为近代的落后的最主要原因是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却在15、16世纪时发生在欧洲。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现象的一种系统的知识,在15、16世纪以前的原始科学来自于对自然现象好奇的科学家的观察所得,科学革命本身是一种方法的革命,15、16世纪以后对自然现象好奇的科学家开始把有关自然的假说“数学化”,并以严谨的可控制实验检验由数学模型推论出来的假说(Needham,1969,第15页)。这种科学方法的革命使得被证伪的假说迅速被抛弃,也使得不被证伪的假说易于传播和积累,对自然界的认识在这种方法的革命以后突飞猛进。但是,在19世纪以前,科学研究纯粹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科学上的新发现并未能直接运用于新技术的发明,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没有作用,因而,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不同,没有商业利益的动机。好奇心应该像智商一样是一种天生的禀赋,在人群中具有相同的分配比例,中国自古以来人多,具有高好奇心的人在数量上应该比欧洲多,在原始科学时代,中国在科学发现上的成就也不亚于西方世界,而且,中国古代已有较高的数学成就和相对系统的实验方法(Needham,1969,第211页),那么,这些众多具有好奇心的中国天才为何未能推动一场科学革命,发现用数学来表述其提出的假说,用控制实验的方法来检验其假说是一种探索自然、满足其好奇心的更好的方法?

李约瑟认为中国的官僚体系重农抑商、因而无法把工匠的技艺与学者发明的数学和逻辑推理方法结合是中国未能自发产生科学革命的原因(Needham,1969,第211页)。钱文源等人则强调帝国的统一和意识形态的统一不容异说,阻碍了现代科学理论方法的发展(Qian,1985)。可是,事实上中国重农抑商和正统意识形态对科学的阻碍并非那样绝对;而且在科学革命前夕的欧洲,政治环境并不比中国好(Monter,1985),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等科学革命先驱需要冒生命的危险,与顽固不化的经院哲学家以及强大的教会势力作斗争。①我个人认为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原因不在于恶劣的政治环境抑制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创造力,而在于中国的科举制度所提供的特殊激励机制,使得有天赋、充满好奇心的天才无心学习数学和可控实验等对科学革命来讲至关重要的人

①前汉时期商人基本受到了平等对待(Ho,1962,第42页);中世纪的中国,商业可以成为年轻人的一条出路

(Eberhard,1956);而明清时用钱捐官位、学位已正式化(Ho,1962,第51页)。中国的意识形态也非绝对僵化:如明代王阳明对以官定的朱熹儒学的革命性挑战给中国的儒家思想留下了永久烙印(Ho,1962,第198—202页),中国在古代也未曾像欧洲那样,出现有人因为对自然现象提出异于当时人们接受的观点而被认为是异端学说而遭受迫害的情形。

 第4期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9 

力资本,因而,对自然现象的发现仅能停留在依靠偶然观察的原始科学的阶段,不能发生质变为依靠数学和控制实验的现代科学。

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即废除了封建,代之以官僚治理的郡县制度,各级官员由皇帝从非世袭的官僚中选派。在汉朝以后的数百年时间里,初级官员的选拔是采用由各级官员推荐其任所内才能卓越、品德高尚人才给皇帝的荐举制度,虽然理想的状况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但是,不可避免地,裙带关系成为各级官员推荐人才的重要考虑因素,既失公正,也因而出现可能威胁皇帝地位的强有力氏族。隋朝(589—618)创立了科举考试制度,通过公平、公正的考试来选举人才,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1904年被废除止(

Ho ,1962,第13页)。唐朝(

618—906)早期的科举考试,分别针对不同才能的人才,考以不同的科目,例如“明算”科是专门选拔数学能力强的人,“秀才”科专门选拔具有不寻常能力的人,此外,还设有举荐其他一些有全方位资质的人的渠道(

Ho ,1962,第12页)。但很快考试的范围就缩小到以“进士”科为主(Miyazaki ,1976,第9页)。①随后科举制度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考试的内容被限定在四书五经为最基

本读物的儒家学说范围内。②学生们需熟记长达431286个汉字的内容,并需熟悉篇幅数倍于原文的注解,以及仔细浏览其他相关的历史、文学等经典著作(

Miyazaki ,1976,第16页)。然而记忆并非最难之处,真正的难点在于,这种考试还考查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创造性写作的能力,因而带有智力测验的性质③,只有那些天资足够聪颖且用心学习儒家学说的学生才能够在一层一层激烈的竞争中

脱颖而出。

④而当他们获得科举考试的最高学位时,平均竟要花费二十余年的光阴。

⑤尽管这样的过程痛苦而漫长,但学生们却有足够的激励投身其中,因为在那时的中国,官员从各种意义上都是最荣耀、最有回报的职业⑥,以至于传统中国社会把做官看成是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捷径(Ho ,1962,第92页)。而且,科举制度本身也提供了强大的激励:通过科举各层次的考试而获得相应各等级学位的人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特殊待遇。政府甚至通过公开宣扬科举考试能带来的个人利益来引导形成争相参加科举考试的社会风气。⑦

这种特殊的激励结构形成了中国特殊的人力资源状况。不仅因为最终岗位有限的官员的选拔是以绝大多数未考中的学生牺牲大量时间作为代

⑥⑦

宋真宗所作流传千古的《劝学诗》直接以金钱、美女和社会地位诱劝读书人投身科举。见:Miyazaki ,1976,第17页。

西方官僚从未获得过像中国官僚一样的社会地位和权力(Maddison ,1988,第21页)。

科举启蒙教育自3岁始,8岁入学,15岁完成儒家经典学习,过程枯燥劳累(Miyazaki ,1976,第14—16页)。然而这仅是科举考试准备阶段。据Zhang (1991)的研究,晚清平均年龄生员为24岁,举人31岁,进士34岁。这意味着从入学到中进士平均需26年。虽然这并不排除少数天赋极高的人在少年即中进士(Qian ,2004,第128—130页),却仍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明代进士年龄则约在30岁左右(Qian ,2004,第132页)。

明清两代是科举考试鼎盛时期。一个完备的考试阶梯大体上可分为:预备阶段、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另外还有乡试的许多预备资格考试,以及乡试、会试后的加试。通过预备阶段的学习即成为童生,通过院试者称为生员,通过乡试者称为举人,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Miyazaki ,1976)。Ho (1962,第14页)认为“进士”科考试真正难的是创造性写作的要求。明代(1368—1644)科举考试逐渐形成了八股文定式,要在苛刻的格式要求中写出优美的文章,是高级文字游戏,被认为可测验聪明才智,因而被认为是较理想的科举考试方式。

从汉武帝(156B .C .—87B .C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官僚体制的正统思想(Ho ,1962),儒家思想认为社会本质上是分等级的,需要聪明、有道德的人来治理国家,而要选拔这样的人才,首先需要给民众提供机会平等的教育,以他们的表现来区分不同能力的人,并以此维系等级社会③。此观念早在战国时期即已深入人心(Ho ,1962,第7页)。关于科举选拔范围缩窄的原因,Ho (1962,第13—16页)列出了许多,比如“秀才”科的实际要求太高,数学、法律

等知识对于主要的官员招聘渠道来说过于特殊化,“明经”科则仅仅侧重记忆而相对简易等,但最关键的原因却是:“进士”科考察对圣贤智慧的掌握程度和文字的创造性运用能力,这两点最接近儒家思想所要求的治国之才必须具有的深厚道德素养和聪慧品质,并也最有利于适应官员的管理工作,而且它比起汉朝的荐举制度又要公

正客观得多。10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价①,更重要的是这种高回报的激烈竞争使得无数有天赋的人才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儒家经典的背诵、记忆和掌握文字表述的能力,因而无暇顾及和科举无关的其他知识,包括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其他有用的技艺的学习。而且,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从地方官员到中央的各部尚书和宰相之间有众多的科层,那些有幸通过了科举考试而取得相应学位以及做官资格的人,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按儒家理想的规范来行事才能获得晋升,因此,也无暇进行其他知识的探索②,中国明代科

学家的人数因而少得可怜。

③总之,我认为以儒家经典学说为主要内容并以高级汉字游戏为载体的科举考试制度使得中国具有较高天赋的人才大多专注于科举应试做官,或者进行人文研究,缺乏学习数学知识和进行可控实验的激励,更难以在这两者的结合和积累方面以及不断将自然知识数学化并加以实验验证方面做出前仆后继的不懈努力,因此科学革命不可能自发地在中国发生。尽管中国早在14世纪的明朝时就具备了欧洲18世纪出现工业革命的许多重要条件,并且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韦伯,1997),但是,由于科学革命未在中国发生,技术在原始科学的条件下达到一定的高度后进一步发明的瓶颈不能被打破,没有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本也就无法不断深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受到限制,以至于当欧洲18世纪发生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用舰炮打

开火药发明国度的大门时,中国仍停留在资本主

义萌芽时期。

由于没有发生西方的科学和工业革命,在西方科技日新月异之后的短短百年时间,曾经拥有辉煌成就的中国国际经济和政治地位一落千丈,使中国和西方国际地位的比较出现巨大的逆转,并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被英国的枪炮轰开了国门。从此丧权辱国的条约在西方列强武力的胁迫下逐个签订,赔款割地成为家常便饭。④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熏陶的中国知识分子向来以天下为己任,在中国衰弱落后的残酷现实面前开始了文化的反思,掀起的社会运动也从文化的器物表层

逐渐深入到文化的制度和价值内核。

⑤起初的鸦片战争虽使中国认识到了西方器物的先进,但天朝上国的迷梦依然未醒,于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⑥的思想指导下,由许多清政府官员发起了意在自强的“洋务运动”,向西方购买枪炮、战舰等先进器物,兴办近代工业等,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可是这美好的幻梦在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被彻底粉碎,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不只在于技术,也在于制度和组织⑦,因而又分别由立宪派发动了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的1898年戊戌变法⑧,以及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试图建立民主共和制的1911年辛亥革命。但是,这些制度变革的努力,并未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尽管1912年推翻了清廷,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很快军阀混战却使得中国更

④⑤⑥⑦

变法主要内容是在维护皇权的前提下建立新型教育体制和现代行政机关、发展近代工业等,但很快便被官僚体系当权派推翻,史称“百日维新”。

日本曾经深受中国政治文化影响,但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无论技术还是制度上都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逐渐强大起来并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打败了千百年来的学习对象中国。

即认为儒家思想文化仍然是好的,落后的地方在于器物层次,故应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根据M alinows ki (tr .by Fei ,2002)的定义,文化可分为器物、组织和价值观三个层次。

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可参阅:M addison ,1998,第二章。或参阅: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 .10-v .13。根据Shen and Du (2006)的研究,明清两代合计进士共51561名,其中顶尖人物(即殿试前四名和会试第一名)925人。同期各科一流的专家学者共计1000人,其中科学家和思想家仅有86人。尽管无论是数据可靠性还是可比性方面都可能存有一定问题,但这基本符合当时的情况。中国科举考试的特殊激励机制对中国的人才结构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使得有志于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才寥寥,如一本重要技术著作《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在序言中写道:“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Sun g ,1637)

当王朝统治进入稳定时期后,官员岗位数量将难有持续增长,如Ho (1962,第259页)估计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

叶全国官员总数在10000—14000之间,因此科举人才严重过剩的问题便十分突出。明朝科举录取率,乡试在4%,会试在10%左右。从生员到进士仅有三千分之一的机会。生员以下还有数量更为庞大且无国家补贴的童生群体,由于科举考试造成的单一知识结构,多数读书人自我谋生能力有限(Qian ,2004,第68、110、209页)。生

员数量明末约50万,占人口0.33%(Qian ,2004,第137页),远大于官员。

 第4期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

11

 

加民不聊生。在凡尔赛和约的屈辱中①,旨在打倒陈旧的儒家伦理观念、高扬科学和民主旗帜的五四运动终于在1919年爆发,中国人第一次全面而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不只是在技术和制度层面,也在于伦理、价值观。

尽管1928年国民党政府完成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但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又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从1937年开始了全面抗战。当1945年中国取得了8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后,又经历了3年的国共内战。战火纷飞不断,人民流离失所,中国仍未能摆脱衰弱落后的局面。②

中国近代蒙受的百年耻辱,带给了太多中国

人反西方情结。

③同时,许多中国人也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早期所存在的周期波动、失业、收入分配不公、城市贫民窟等种种社会经济问题,因而认识到即使是比中国传统的制度更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也远非完美。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在不断寻找着一种能实现他们历来志向”大同”的先进制度,既能实现国家富强,又可做到”天下为公”。因此,随着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有着富强、平等的美好理想的社会主义就迅速在中国传播开来。苏俄单方面宣布放弃在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特权,并帮助中国国民党进行国民革命,而且其自身通过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梦想,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大国,恰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形成鲜明对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了社会主义。于是成立于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最终赢得了广大人民特别是工农的支持,战胜了国民党,并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纵观中国近代百年乱局,虽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资本主义革命等尝试,但历届政府都未能采

取积极有效措施应对西方先进技术的挑战,经济结构的现代化进程缓慢。战争外侮使中国丧失了诸如海关、铁路等经济主权,并对经济破坏巨大;

战争赔款则使资本更加贫乏。

④战争还对劳动力资源造成了巨大破坏,贫困和缺乏教育形成恶性循环,劳动力素质低下。百年乱局还使得中国始终缺乏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⑤总之,经济增长被技术落后、战争破坏以及赔款外侮所阻滞。只有到了1949年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才迎来了推动快速工业化、现代化的和平建国新时代的到来。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成败

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

经济奇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的乱局。在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还是一个满目疮痍、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当时发达国家都拥有强大的重工业,因此,重工业的发达自然被当做国家富强的标志和目标。而且,苏联20世纪30年代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成功实现了工业化,也给中国领导人以强烈的示范和激励。重工业自我服务循环的特征被认为可解决由于贫困农业人口为主而无法为工业发展提供足够需求的问题⑥,并且朝鲜战争(

1950—1953)使西方对中国实行了封锁和经济制裁,中国迫切需要独立发展自己的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和军事工业体系。因此,朝鲜战争刚刚结束,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就成为贯穿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指导思想。

然而,重工业建设周期长、大量设备尤其是初期的关键设备需进口、一次性投入很大的特性,恰

①②③④

⑤⑥

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计划前,苏联和中国一样小农经济比重很大,靠自身积累难以迅速增加资本形成,于是一些苏联经济学家构造出重工业封闭循环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型。参见:Domar ,1983;Jones ,1976。

中国近代(1840—1949)共经历了12次大的战争,平均每9年一次。见:Xiao ,2004,第7页。

关于历次战争赔款统计,可参见:Xiao ,2004,第12页。由于财政捉襟见肘(Young ,1971,第146页),政府只得不断拖欠外债(Maddison ,1998,第49页)。也有主张向西方学习、甚至全盘西化的思想,但在实践上要完全彻底摈弃中国传统文化是很难行得通的。长时间的战争使1952年中国人均GNP 竟然退回到1890年的水平,见:Maddison ,1998,第48页。1919年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德国在中国的租界青岛转给了日本而不是归还给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1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恰与中国当时资本稀缺①、出口少从而获取外汇的能力小②、资金少且分散的小农经济现实相违背。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实行低利率和汇率政策以压低重工业投资和进口成本,同时压低原材料和工资以减少重工业投入、保证较高的利润率和积累率,以及相应压低生活必需品价格以保证城市工人生活,就构成了中国为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选择的宏观政策环境。这就造成了资金、外汇、原材料和生活必需品供不应求,为了保证资源能有效流向国家需要优先发展的重工业部门,国家垄断了这些资源的供应并以行政计划的方式配置,而且将私营企业收归国有,以防止它们将资源投向轻工业而违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③。由于市场配置制度被全面扭曲,利润不再能成为考核业绩的有效指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防止国有企业经理利用职权牟取私利而损害国家最大程度积累剩余以发展重工业的意图,就全面剥夺了他们人财物产供销的自主权利。④由于农产品既是生活必需品又是工业原料,所以对农产品也实行了统购统销制度;同时,农业又是国家换取外汇的主要出口品,为加大其生产能力,同时又不分散投向重工业的剩余,政府试图主导农业合作化运动,利用大规模劳动力密集投入的办法来兴修水利,并利用传统的密植、除草、增肥等方法提高单产,而且这也更便于政府实行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收购制度。由于要从农业部

门转移更多的剩余以为不断推进的重工业建设提供积累,农业合作化运动就不断加速,并发展成了规模巨大的人民公社(

Lin 1990)。至此,为了在资本稀缺的落后农业经济中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从宏观政策环境到资源配置制度再到微观经营体制这三位一体的计划经济体制,便在中国建立起来。⑤

如果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确最大限度地动员了资源。1952—1978年平均积累率高达29.5%,投资结构中重工业的比重从相当于“一五”时期轻工业投资的5.7倍上升到1976—1978年的8.4倍,重工业在1953—1979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轻工业的1.47倍,工业占GDP 比重从1949年的12.6%上升到1978年的46.8%,中国在较低的人均收入下达到了很高的制造业比重(

Lin ,Cai and Li ,2003,第70—77页),并且使中国在1960年代就拥有原子弹、氢弹,在1970年代发射了人造卫星。从在贫穷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大力动员一切资源以加速重工业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在1952年以后所推行的计划经济体系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由于中国资本稀缺、劳动力丰富,因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具有较低成本和较强竞争力,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违背了这种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降低了整个经济的竞争力;而且由于微观主体缺乏自主权,

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实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或者进口替代等本质上都要求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我们称之为赶超战略),因而也具有相似的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和高度管制的资源配制制度。这说明中国的经济体制并非实行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因而对中国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分析实质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详见:Lin ,Cai and Li ,2003,第60—67页。

企业生产资料和所需资金由国家定额配给,产品流通由国家控制,盈亏纳入财政预算,用工和工资分配完全根据国家计划执行。当1978-1981年刚进行改革,下放了部分企业自主权时,就出现了企业争发奖金影响上缴利润的情况。见:Lin ,Cai and Li ,2003,第55、151页。

这并非全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教条的缘故,而是存在利益动机。尽管有如此之多的宏观政策扭曲价格以加速重工业发展,但其收回投资的周期仍4—5倍于轻工业(Li ,1983,第37页),使得投资轻工业对利益最大化的私营企业仍不啻为更好选择。

1950年中国出口占GDP 仅为1.9%,人均出口额不到12美元(1990年不变价)。见:M addison ,1995,第38、115、237页。大规模发展重工业需要进口大量技术设备,少量的出口所得外汇难以满足进口需求。

建国初中国还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农业占GDP 高达58.6%(M addis on ,1998,第56页),1952年人均收入仅为

104元人民币,即使按1952年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2.23元,也不到50美元,因此资本极为稀缺。1950年代初市场年利率合30%(月利2%—3%),每1元重工业投资5年后须有回报3.71元,10年后则为13.79元。如此高的利率严重阻碍了大规模重工业建设。见:Lin ,Cai and Li ,2003,第38页。

 第4期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13

 

劳动激励不足①,产出实际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因此经济增长的速度不仅被压抑(

Lin ,Cai and Li ,2003,第79—80页),而且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均十分低下,1952—1981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根据最乐观的估计也仅为0.5%,只是19个被研究的发展中国家平均值的四分之一(World Bank ,1985a ),在国有企业这一数字甚至为负(World Bank ,1985b )。而且,中国1978年人均GNP 仅为210美元,一直未能越过低收入发展中国家

265美元的界限。

②劳动力大都滞留在农村③,城市化率也远低于正常水平④,经济内向性不断增加。⑤事实上,不单中国,所有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经济发展都面临增速较低、结构扭曲、效率低下和福利损失、财政恶化和通货膨胀等类似困境(Lin ,Cai and Li ,2003,第92—95页)。

同在东亚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和其他发展中经济一样的低起点经过数十年的持续快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步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成功实现了追赶发达国家的目标(

World Bank ,1993)。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它们的经济绩效如此迥异于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对此经济学家提出了三类不同的假说:实行了自由市场经济(

World Bank ,1993);采取了政府干预(Amsden ,1989;Wade ,1990);推行外向型发展政策(Krueger ,1992)。这些假说无疑看到了事实的不同方面;然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这些经济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较好地利用了那个阶段的比较优势。除香港外,“东亚奇迹”在早期也曾试行过赶超型的进口替代政策,但由于人口规模小、人均资源少而无法持续⑥,因而较早放弃了政府干预

下的赶超战略,于是在缺乏政府补贴的政策环境下,企业为了提高在市场的竞争力只能根据经济中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技术等,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逐渐积累资本,然后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才逐渐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可称之为“遵循比较优势的战略”(comparative advantage following strategy )(Lin ,2003)。

违背比较优势的原则来发展经济的各种弊病源于企业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所谓企业的自生能力是指“在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不需要外力扶持或保护即可预期获得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Lin ,2003)。在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取决于其技术、产品和产业选择是否符合该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低发展阶段的国家,其要素禀赋的特性是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或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必然是在劳动力或自然资源相对密集的产业,只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在资本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企业才会有自生能力(

Lin ,2003)。推行赶超战略的社会主义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由于违背比较优势,试图建立资本密集型产业,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只能靠政府扭曲要素相对价格、行政干预资源配置、给予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制造贸易壁垒和行业垄断等一系列扭曲性措施来支持其投资和继续经营。并且,由于企业缺乏自生能力是由于承担政府赶超战略任务的政策性负担所致,政府需对企业的亏损负责,给予各种补贴,在信息不对称下,政府难

④⑤

正如下面将要论述的,由于赶超战略牺牲比较优势来维持重工业优先发展,因而低效高耗,其可持续性取决于人均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自然资源可供无偿开发的程度)和人口规模(人均负担资源浪费的程度)。

对外贸易总额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52-1954年的8.16%下降到1976—1978年的5.89%。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必然减少资本品进口占其总需求的份额,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产业由于获得资源不足,出口也会大为减少,从而导致整个进出口规模的相对萎缩和经济内向性提高(Lin ,Cai and Li ,2003,第83页)。

1980年中国城市化率仅为19.4%,只高出1952年6.9个百分点,低于Chenery (1988)所做的一般预测。1952—1978农业产值份额下降了25个百分点,农业劳动力份额仅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是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减弱了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吸纳能力的必然结果。

World Bank (1992,第184页)估计1978年中国人均GNP 为220美元。265美元(1975年美元)的标准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 ,1980,第49页)制订的。国有企业职工工资不是以其表现,而是以教育程度、年龄、职位等国家工资标准发放(Lin ,2004,第21页)。农村人民公社尽管以工作天数发放工资,但由于农业劳动地域广、时间长、影响因素多等原因而导致很高的监督成

本,因而农民被强迫加入而无退出权的公社实际只能实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Lin ,1992)。Lin (1990)认为1959年后的农业生产大滑坡正与此有关。围绕其论文在美国学术界展开了争论,有关论文见:Jou rnal of Com parative Econo mics ,vol .17,June 1993。

1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于区分企业的亏损是由于政策负担或是由道德风险所导致的经营性亏损造成,于是产生了企业为获得更多保护和补贴而产生寻租现象和预算软约束的问题(

Lin and Tan ,1999)。而那些本来符合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却由于得不到足够资源而难于发展。推行这种战略的结果是经济效率低下,欲速不达。

一个发展中国家只有不断提升要素禀赋结构,缩小和发达国家在要素禀赋结构上的差距,才可能在产业结构和人均收入方面赶上发达国家。由于自然资源禀赋难以改变,劳动力增长相差不大,故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主要取决于资本积累的速度,后者则取决于每期生产的剩余和积累率。当遵循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时,一个正常管理的企业将会依据要素禀赋的特点选择技术、产品和产业,这样的选择会符合经济的比较优势,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能够有最低的生产成本,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可以有最高的竞争力、最大的剩余和最高的资本边际报酬率,所以,可以有最快速的资本积累和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同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差距的缩小也会最快。

一个企业产业、产品、技术的选择决定于企业所面对的各种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要使企业自觉遵守比较优势的原则来进行产业、产品、技术选择的决策各种要素的相对价格,必须能够充分反映该经济中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而只有各种产品和要素的价格都由竞争的市场来决定,价格体系才会具有这种特性,所以要遵循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的前提是有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从东亚的经验来看,一个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绩效会很好,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会很快,相应的也会有快速的产业、产品、技术结构的升级。这些升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需要有信息、协调,升级的成功失败都会对其他企业的决策产生外部性,因此,一个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除了和发达国家的政府一样必须维持社

会和市场秩序外,也应该用产业政策来为企业提供信息进行协调,并以一定的税收或资金的扶持

来克服企业升级时所产生的外部性。

①另外,遵循比较优势的国家会进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产品,并且,集中资源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而出口这类产品,和实行违反比较优势的赶超国家相比,进口和出口都会较多,而呈现出外向型的特性,但是,进出口的数量其实由比较优势内生决定。

上述的讨论可知,“东亚奇迹”经济发展的三个特点正是它们遵循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的结果(Lin ,2003)。

中国从1979年开始改革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正是从违反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向遵循比较优势

的发展战略转型所取得的结果。

②1978年底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倒的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打倒了极“左”的四人帮重新取得领导权,并推动了旨在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革,改革之初并未有事先设计好的一揽子改革方案,而是从微观入手推行双轨制渐进式改革。

当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低下的直接可观察原因是缺乏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所导致的工人、农民的积极性低下,因而改革最初就从这里入手,通过增加微观主体的自主权,激励其积极性,从而提高经济绩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农村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取代集体性质的生产队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农民剩余索取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取得了巨大的生产绩效(

Lin ,1992)。同样,在城市的国有企业也推行了利润留成、承包制等放权让利的改革,允许企业有部分自主权,并分享企业的部分利润;到了1990年代,则将众多中小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大型国有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其中有些则在国内和国际的资本市场上市。每个阶段政府计划干预逐步减少,而企业自主权则逐步扩大。

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极大提高了效率,中国农业在1978—1984年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年均7.7%的高速增长,其中几乎一半的增长份额来自

在1978年前,中国也曾对计划体制进行过某些改革,但主要限于部门和地方资源配置权力的划分,并未改变赶超的实质,因而并不成功(Wu and Zhang ,1993,第65—67页)。

遵循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和违反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的最大差别在于产业政策所要发展的产业中的企业是否

有自生能力。另外,遵循比较优势和违反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都可以有补贴,但遵循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的补贴只是为了补偿外部性,这种补贴所需要的量很小,违反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的补贴是为了克服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需要很大量的补贴。

 第4期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15

 

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所带来的积极性的提高(

Lin ,1992)。同时,据估计,国有企业的生产率也有了显著提高(

Groves et al .,1994;Li ,1997)。这样,微观经营机制改革就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了大量新增资源,有利于做大蛋糕,保持经济增长,从而为中国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由于国有企业被允许生产和出售计划外产品以获得更多利润,这就要求有计划外的资源配置来满足这种需求,因而迫使国家逐渐放开对物资供应、产品销售等资源配置环节的控制,逐步缩小计划配置,同时扩大由计划外市场配置的份额。由于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造了大量新增剩余,而国家对资源配置的放松又提供了获取原料和市场的机会,使得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国有企业有了发展的空间。非国有企业的投资定位在长期被压抑、产品供不应求因而回报较高的劳动力密集产业,因此,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甚至被某些经济学家称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最伟大的成就(

Sun ,1997)。由于非国有企业不属于传统经济体系,不能通过国家计划而只能通过竞争在计划外的市场上获取资源,其产品只能通过计划外的市场渠道销售,因而面临较硬的预算约束,业绩取决于经营状况,所以生产率高于国有企业(

Weitzman and Xu ,1995;Sun ,1997),给后者带来了竞争压力,迫使国家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仿照非国有企业经营模式改革国企、减少以扭曲价格进行的指令性计划以增加国企利润(Jefferson and Rawski ,1995),这些改革也提高了国企生产效率(

Li ,1997)。因此,正是伴随这些非国有企业的成长,计划外的竞争市场才得以发育扩大,国有企业也才逐渐被推向市场。同时,由于非国有企业必须根据要素相对稀缺程度决定的市场价格信号选择技术、产品和产业,因而大多在更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这就大大矫正了畸形的经济结构和低效的资源配置(Lin ,Cai and Li ,2003,第184—196页)。这样,微观经营机制的改善在创造大量新增资源的同时,也推动了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以满足将新增资源投向符合比较优势因而回报更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要,于是资源由计划配置的比重不断缩小,逐步发育的市场配置的比重则不断扩大,改革就从微观经营机制推向资源配置制度,不断深化。

计划外的资源配置通过市场定价,传统计划

内资源配置依据政府定价,因而出现了价格双轨制。这也是用较高的市场价格对国有企业进行边际激励的同时,用较低的计划内资源价格为那些承担赶超战略任务因而缺乏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提供保护补贴的必要手段。这种双轨制的好处是既避免了缺乏自生能力的赶超企业的大量破产,使得经济得以稳定,同时,又让符合比较优势、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有发展的空间,而使经济充满活力。

尽管最初双轨价格相差较多,但随着政府根据市场价格不断调整计划价格、非国有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国有企业计划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两轨价格不断接近,同时由市场配置的资源比重日益增加,这就为最终的价格并轨创造了条件。到90年代中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都已完全放开而由市场决定。汇率改革也有类似的进程,从最初仅有政府为降低发展重工业门槛而压低的官方汇率,到为激励出口企业创汇而允许“内部结算价”与官方汇率并存,再到数次调低官方汇率并建立起外汇调剂系统①,最终在1994年实现汇率并轨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

相比之下,利率改革最为缓慢,虽经数次调整,但始终为政府控制,至今仍未实现市场化。这既反映了承担赶超战略任务而不具有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的需要,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并未完全放弃原来的赶超战略的事实。低利率导致对资金的过度需求。在信贷配给权下放给银行以后,各地各部门积极争取贷款以投资扩大生产,使得能源、原材料和交通等基础部门供不应求,形成“瓶颈”;同时信贷需求超过计划供应,只好增发货币以弥补不足,从而引起通货膨胀。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只好以行政手段严格控制投资和信贷规模,并重新收回某些下放权利,宏观调控具有向传统计划体制复归倾向,这使符合比较优势的非国有企业与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相比,较难得到信贷、能源和原材料等关键资源,因而经济发展速度骤降。由于不符合比较优势、缺乏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效率低下,难以创造利税,因而财政运行越来越依赖于具有较高效率的非国有部门(

Lin ,Cai and Li ,2003,第199页),在后者由于宏观调控出现困难局面时,财政就相应吃紧,同时经营自主权的回收也造成微观主体的抵制。这样政府只好重新下放管理权限,并放开信贷和投资管制。在相同的逻

到1880年代末超过80%的外汇在此系统进行交易和结算,见:Sun g ,1994。

16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辑下,又造成新一轮经济周期波动。可见,中国改革以来出现的经济周期波动与发达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其根源在于改革中宏观政策环境与微观经营机制和资源配置制度的不配套,直接原因在于利率管制。①同时也由于利率管制等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各种行政干预措施使得寻租行为盛行,收入分配恶化。

既然原来计划经济下的许多价格扭曲和对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干预是直接服务于缺乏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那么,只有解决了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问题才能根本消除利率管制和其他行政干预的措施②,而且,由于信息不对称,国家难以区分政府政策所造成的亏损和企业经营所造成的亏损,企业有让政府将亏损全部包揽的道德风险,形成了企业的预算软约束(

Lin ,Cai and Li ,1998and 2001;Lin and Tan ,1999),从而削减了企业改善经营的动力,增加了机会主义行为,产生了企业治理问题。如果在不剥离政策性负担的前提下进行私有化,政府补贴在缺乏监督情况下将直接进入私人腰包,增大了企业向政府寻求补贴的激励。政府则由于这些企业的战略重要性,并担心这些企业倒闭将导致大量失业,带来社会动荡,只好继续提供保护补贴,因此政府补贴将不降反升。政府在大规模私有化后收税能力下降,补贴则不减反增,大量的财政赤字导致货币增发,价格因而飞涨。事

实上,这正是苏东推行休克疗法后出现的情况。

③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由于承担了政府的赶超任务而缺乏自生能力,在自生能力不解决

情况下,试图一次性取消各种价格扭曲、市场干预、大规模私有化和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的休克疗法在逻辑上是不自洽的④,因此失败难以避免。⑤解决国企的自生能力是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首要问题要解决必须首先剥离其政策性负担(

Lin ,Cai and Li ,1998and 2001),使政府不再需要以低利率政策性贷款、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维持其生存,然后才能实现利率市场化和银行商业化(

Lin ,2000),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才能深入并与微观经营机制和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相协调。

回过头看,由于三位一体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起点而建立,因而中国的渐进改革尽管在每一步实践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却遵循着一定的内在逻辑。改革从直接导致效率低下的毫无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切入,迅速带来效率提高和新增资源,为实现微观主体将资源投向更符合比较优势的被压抑部门以获取更多利益的要求,必须允许计划外资源配置和市场价格存在,这使得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新增资源和计划外的市场配置比重越来越大,最终实现价格并轨和配置方式统一。因此,渐进改革不仅具有内在逻辑上的有序性和不可逆性,而且使分两步跨越一条鸿沟成为可能。⑥同时,微观经营效率的改善和新增资源给大多数人都带来了好处,不进行大规模私有化则避免了重新分配存量资源带来的社会冲突,因而改革最接近帕累托改进(

Lin ,Cai and Li ,2003,第327页)。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休克疗法忽视了国有企业缺乏自生能力这

从资源配置扭曲的计划体制转向符合比较优势的市场经济,由于扭曲程度过高,苏东直接改革宏观政策环境、试图一次性成功的努力不免失败,不过价格双轨制也付出了寻租腐败的代价(Lin ,Cai and Li ,1996)。

采用休克疗法的国家普遍产出下降,通胀奇高,社会状况恶化(World Bank ,2002);尽管华约组织贸易崩溃加剧了产出下降,但休克疗法无疑被认为是罪魁祸首(Brada and King ,1991)。

我们已看到,由于国企缺乏自生能力,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后财政恶化和通胀不可避免,无法保持宏观稳定;快速大规模私有化则不切实际,因为重工业资本难以流动(Brada and King 1991),人需重新培训,新的市场体制建立也需时间和资源(Lin ,1989;Murrel and Wang ,1993);世行的研究说明,私有化需数年才能完成,而法律和金融等体制的建立则需更久,因而即使休克疗法也是个渐进过程(World Bank ,1996and 2002)。俄罗斯大规模私有化后尽管直接补贴减少,间接补贴仍名目繁多;即使在波兰,税款拖欠问题也依旧(World Bank ,1996,第45页)。国有产权解除后各种管制、保护和补贴仍然盛行(World Ban k ,2002)。

休克疗法认为快速私有化是改革的前提,也是国企重组前提(Sachs and Lipton ,1990)。对苏东的经验研究表明,企业绩效并非主要取决于产权安排,而是激励结构和市场竞争程度,国有企业同样可以做到高效(Brada et al ,1997)。

腐败寻租也有同样根源:价格双轨制使得差价成为寻租对象,1987和1988年的租金分别达到2000亿、3500亿

元,占GNP 的20%—25%(Hu ,1989),1992年光信贷利率的可寻租规模即达2200亿之巨(Hu ,1994)。由于腐败寻租使国企难以得到计划内低价资源,而且引起社会不满,政府在1986和1988年试图重新严控资源配置,这损害了非国有部门的发展。由于同样的原因,只能再次放开。 第4期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17

 

个关键问题,因而在实践中遭遇困境(Lin ,2005);与此相反,渐进改革最成功的一点则是:在经营自主权增加和市场竞争压力下,国有部门效率提高;保留计划配置方式使政府依然可提供低价资源维持其生存,避免了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符合比较优势因而迅速发展的非国有经济的比重不断增长则使国企改革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小,为完成国企改革创造了条件,也提供了动力。所以,尽管中国的渐进改革最初并不被看好①,

但却以实践证明

了它的有效。既然实行赶超战略的各国也都由于相同逻辑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因而在改革之初与中国同样面临结构扭曲和微观经营效率低下的

问题,因此中国的渐进改革就应具有普遍意义。

②不过双轨制的渐进改革固然使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来获得了奇迹般经济增长,但是,大型国有企业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使得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尤其利率的改革依然滞后,它与微观经营机制和资源配置制度的摩擦导致改革以来经济出现了周期波动和寻租行为盛行等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只有彻底放弃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问题,中国的渐进改革才能沿着自身的逻辑,在符合比较优势的经济部门的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完成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任务。

四、小结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展望

在这篇论文里,我分析了自宋以来中国经济绩效总体变化的原因。根据过去千年的中外发展经验,持续的技术升级是一个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在前现代社会,技术发明以经验为主,主要来自于工匠和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偶然发现,中国人多,在技术发明上,因而也在经济发展上具有优势。15、16世纪在欧洲发生了科学革命,使得实验和以科学为基础的实验成为技术发明的主要机制,从而产生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技术日新月

异。在前现代社会,由于科举制度所提供的激励机制妨碍了有才能的人获得除了儒家经典以外的人力资本,从而使得中国自身无法发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因此,当西方工业革命后,技术升级加速,中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远远落后于西方。

在现代社会,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拥有技术创新方面的后发优势,只要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来选择产业和技术,中国将能充分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以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来取得技术升级,这样技术创新的成本较低和风险较小,技术升级的速度会较发达国家快。然而,就像二战后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采取了违反比较优势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部门的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只能依靠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扭曲和行政干预来补贴和保护其建立及生存。通过这一战略,中国建立起了现代重工业部门,但是,经济效率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没有得到改善。

1979年中国开始以双轨、渐进的方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这一模式使中国经济在过去27年间获得了奇迹般的增长。然而,在2005年中国的人均收入仅达到了1730美元,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因此,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中国人民至关重要。2005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GDP 的比重)达到64.1%,为所有大国之最,如果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强劲的增长,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也会从对华贸易中获得巨大利益。

如上所论,持续的技术创新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最重要决定因素。如果中国能够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并且继续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的增长潜力,那么,中国很有可能再保持几十年的快速增长。因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国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引

①②

一些经济学家将中国改革的成功归结于其独特的初始条件,如比重巨大的农业人口和较少的补贴、相当分散的经济系统、许多富裕的海外华人华侨等,见:Woo ,1993;Balcerowicz ,1994;Qian and Xu ,1993。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中国转型的成功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见:Chow ,1997;Perkins ,2002。我们不否认特殊条件对中国的贡献,事实上每个国家的改革都应充分考虑并利用其特殊条件;然而有相似体制,面临相同问题,中国的改革办法之于其他转型经济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的渐进改革被认为有致命缺陷,而休克疗法则是理论完美和可行的(Sachs ,1993)。

18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进、消化、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知识实现技术创新。①二次大战以后的东亚四小龙得以实现大约40年的快速增长,就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来推动技术的快速升级。

从所有的主要指标来看,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跟日本1960年代早期非常相似②,中国应该有像1960年代早期的日本一样巨大的增长潜力。如果中国实现了这一潜力,那么,正如安格斯·麦迪逊(Angus Maddis on )在他的《世界经济:千年展望》中文版序言里所预测的,中国将成为21世纪早期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将会成为第一个经历从鼎盛到衰弱、再从衰弱到鼎盛的主要文明。

然而,为了使这种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中国需要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也应当遵循根据比较优势来推动产业发展的正确战略(Lin ,2003)。同时,中国也需要把自己融入到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之中,从而有利于技术的引进、吸收、再创新,并随着经济发展,产业水平的提高、接近世界前沿而逐渐转向自主创新。2001年中国加入W TO ,是对这种转型、战略和一体化的承诺。参考文献:

[1] Amsden ,Alice Hoffenberg .Asia 's Next Giant :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2] Balazs ,Stefan .Beitrage zur Wirtschaftsgeschichte der

T 'ang -Zeit (618—906).Mitteilungen des Seminars fur Orientalische Sprachen zu Berlin [M ];Jahrgan g xxxiv .Berlin :Gedruckt in der Reichsdruckerei ,1931.

[3] Balcerowicz ,Leszek .Com mon Fallacies in the Debate

on the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J ].Economic

Policy .Vol .9,Issue 19(1994,supplement ).

[4] Brada ,Josel C .and King ,Arthur E .Sequencing

Meas ures for the Trans formation of Socialist Economies to Capitalism :Is There a J -Curve for Economic Reform ?[M ].Research Papers Series ,No .13.Washington ,D .C .:Socialist Economies Reform Unit ,World Bank ,1991.

[5] Brada ,Josel C .,King ,A .E .and Ma ,C .Y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the Transition :Determinants of Enterprise Efficiency in Czechoslovakia and Hungary [J ].Oxford Economic Papers .Vol .49.1997.

[6] B uck ,John Loss ing .Land Utilization in China :a stud y

of 16,786farms in 168localities ,and 38,256farm families in twenty -two provinces in China [M ],1929-1933.New York :Paragon Book Reprint Corp .,c1964.First edition published by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1937.

[7] Cameron ,Rondo E .A Concis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orld :from Paleolithic Times to the Present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8] Chao ,Kang .Man and Land in Chinese History :An

Economic Analysis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9] Chenery ,Hollis B .et al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

1950-1970[M ].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 ,1988.

[10] Chow ,Gregory C .Challen ges of China 's Economic

Sy stem for Economic Theor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7,No .2.1997.

[11] Domar ,E .D .“The Growth Model of the Soviet ”,in

比如,生命预期,1998年时,我国男的是68岁,女的是72岁,日本在1965年时,同样是男的68岁,女的73岁;婴儿死亡率,1999年时我国是3.1%,日本1960年时也是3.1%,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我国2000年时是15.9%,日本1969年时是16.7%(Kwan ,2002).

需要注意的是,技术引进并非原样照搬,而是要消化吸收,更要在引进的过程中创新。因此,即便依靠引进实现

创新,也必须保持技术研发队伍,才能最好地吸收、运用、改进所引进的技术。同时,保持一定的研发能力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比较优势变化时,从引进技术转变为自主研发。就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必要的自主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流程的创新。中国劳动力成本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当引进技术时,在不牺牲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生产流程中的许多步骤可能能够以劳动替代资本,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这种创新只能靠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其次,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发达程度高于中国的国家却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创新只能由中国自主实现。

第三,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差距很小,且难以通过引进实现技术升级的产业中,中国企业必须进行自主创新。

最后,一些与国家安全相关,又不可能从国外引进的产品和技术,中国也必须进行自主创新。

 第4期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19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M].Beijing:

Commercial Press,1983

[12] Eberhard,Wolfram.Data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City in the Pre-Industrial Period[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 ge.vol.5,1956. [13] Elvin,Mark.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M].

Stanford:Stanford Un iversity Press,1973

[14] Gernet,Jacq ues.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15] Groves,T.,Hong,Y.,McMillan,J.,and Naughton,

B.Autonomy and Incentives in Chinese State Enterprises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 omics.Vol.109,No.

1,February1994.

[16] Hartwell,Ronald Max.Markets,Technology and the

Structure of Enterprise in the Develop ment of the

Eleventh Century Chines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J].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M arch1966.

[17] Ho,Ping-ti.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1368-1911[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 y Press,1962.

[18] Hu Heli.Three Measures for a Clean Government.

Corruption:Trading of Power for Money[M].Beijing:

China Outlook Press,1989.

[19] Hu Shuli.Reforms Have No Romantic Melody[J].Gaige

(Reform),No.1,1994.

[20] Jefferson,G.,and Rawski,T.How Industrial Reform

Worked in China:The Role of Innovation,Competition,

and Property Rights.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4.

Washington,D.C.:World Bank,1995.

[21] Jones,Eric Lionel.Growth Recurring:Economic Change

in World Histor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2] Jones,Hywel G.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Theories of

Economic Growth[M].New York:McGraw-Hill,1976.

[23] Krueger,Anne O.Economic Policy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Oxford:Basil Black well,

1992.

[24] Kuznets,Si mon.Modern Economic Growth:Rate

Structure,and Spread[M].New Haven:Yale

Univers ity Press,1966.

[25] Kwan,C.H.“Overcoming Japan's China Syndrome,”

paper presented at“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organized b y 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nomy,Trade&Industry of Japan at

Tokyo on April22-3,2002.

[26] Li Wei.“The Impact of Economic Reform on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State Enterprises,1980-89”.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Vol.105,No.5,

1997.

[27] 李悦.中国工业部门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83.

[28] Lin,Justin Yifu.Viability,Economic Transition,and

Reflection on Neoclassical Economics[J].Kyklos,Vol.

58,2005.

[29] Lin,Justin Yifu.Develop ment Strategy,Viability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53,2003.

[30] 林毅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海闻,

卢锋主编.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北京大学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汇编(1995—1999)).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1] Lin,Justin Yifu.The Needham Puzzle:Wh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did not Originate in China[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January,

1995.

[32] Lin,Justin Yifu.Collectivization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Crisis in1959-1961[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8,1990.

[33] Lin,Justin Yifu.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2,

1992.

[34] Lin,Justin Yifu.An Economic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Induced and Imposed Change[J].Cato

Journal.Vol.9,No.1,1989.

[35] Lin,Justin Yifu and Tan Guofu.Policy Burdens,

Accountability,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

Vol.89,No.2,May1999.

[36] Lin,Justin Yifu,Cai Fang,and Li Zhou.The China

Miracle:Develop 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Reform

[M].Revised Edition.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3.

[37] Lin,Justin Yifu,Fang Cai and Zhou Li.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a[M].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1.

[38] Lin,Justin Yifu,Fang Cai and Zhou https://www.360docs.net/doc/5f6287393.html,petition,

Policy Burdens,and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Vol.88,No.2,1998.

20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39] Maddison,Angus.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M].Paris:OECD,1998.

[40] Maddison,Angus.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1820

-1992[M].Paris:OECD,1995.

[41] Maddison,Angus.The World Economy:A Millennial

Perspective[M].Paris:OECD2001.

[42] M alinows ki,Bronislaw Kaspar.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M].Translated by Fei Hsiao-tung.Beijing:

Huaxia Press,2002.

[43] Mathias,Peter.Who Unbound Prometheus?Science and

Technical Change,1600-1800[M].In A.E.Musson

ed.Science,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Eleventh Century.London:Methuent,1972.

[44] Miyazaki,Ichisada.China's Examination Hell: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of Imperial China[M].New

Haven:Yale Univers ity Press,1976.

[45] Monter,William.”Forward.”in Qian,Wen-yuan.

The Great Inertia:Scientific Stagn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a[M].London:Croom Hel m,1985.

[46] Murrell,Peter and Wang Yijiang.When Privatization

Should Be Delayed:The Effect of Communist Legacies

on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17,No.2.1993. [47] Musson,Albert Ed ward.ed.Science,Techn 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Eighth Century[M].London:

Methuen,1972.

[48] 国家统计局调总队.中国物价统计年鉴1988[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

[49] Needham,Joseph.“Introduction”in Robert K.G.

Temple.China Land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Wellingborough:Patrick-Stephens,1986.

[50] Needham,Joseph.The Grand Titration:Science and

Society in East and West[M].London:George Allen&

Unwin,1969.

[51] Needham,Joseph.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ume1[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4.

[52] Perkins,Dwight Heald.“The Challenge China's

Economy Poses for Chinese Economists”.China

Economic Review.Vol.13,2002.

[53] Perkins,Dwight Heald.Agricultural develop ment in

China1368-1968.Chicago:Aldine Pub,1969. [54] 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M].北京:北京图书馆

出版社,2004.

[55] Qian Yingyi and Xu Chen ggan.“Why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Differ:The M-Form Hierarchy and Entry

Expansion of the Non-state Sector”.Th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Vol.1,No.2.1993.

[56] Qian,Wen-yuan.The Great Inertia:Scientific

Stagn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a.London:Croom Helm,

1985.

[57] Sachs,Jeffrey.Poland's Jump to the Market Economy.

Cambridge,M.A.:MIT Press,1993.

[58] Sachs,Jeffrey D.and Lipton,David.Poland's

Economic Reform[J].Foreign Affairs.Vol.69,No.

3.1990.

[59] 沈登苗等.巍科人物与人才.科举百年[M].北京:

同心出版社,2006.

[60] Shiba,https://www.360docs.net/doc/5f6287393.html,merce and Society in Sun g China

[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1970.

[61] Julian L.Simon,Theory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M].New York:Basil Blackwell,1986. [62] Sun Laixiang.Emergence of Unorthodox Ownership and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East Asia:An Alternative

Transition Path.Research for Action,No.38.

Helsinki:UNU WIDER,1997.

[63] Sung Yin g-Hs ing.T'ien-Kung K'ai-Wu.Chinese

Technolog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M],publis hed

in Chinese in1637,translated by E-tu Zen Sun and

Shiou Chuan Sun.University Park,PA.: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66.

[64] Sung,Yun-wing.An Appraisal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Policy,1950-1992.Srinivasan,T.N.eds.The

Comparative Experience of Agricultural and Trade

Reforms in China and India[M].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ICS Press,1994.

[65] Tang,Anthony.China's Agricultural Legacy[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28,

October1979.

[66] Temple,Robert K.G.China land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M].London:Multimedia,1986.

[67]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况和趋向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0.

[68] 韦伯.儒教中国政治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和

行会[M].韦伯文集:文明的历史脚步上海:上海

三联书店,1997.

[69] 韦伯.儒教中国政治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和

行会[M].载韦伯文集:文明的历史脚步.上海:上

海三联书店,1997.

 第4期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21

 

[70] Weber ,M ax .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and Daois m [M ].New York and London :Free Press ,1968.

[71] Weitz man ,Martin L .,and Xu ,Chenggan g .Chinese

Township -Village Enterprises as Vaguel y Defined Cooperatives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 .18,No .2.1994.

[72] Woo ,Wing Thye .The Art of Reforming Centrall y -Planned Economies :Comparing China ,Poland and Russi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the Trad ition of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ies in Pacific Asia .San Francisco :As ia Foundation in San Francisco ,1993.

[73] World Bank .Transition :the First Ten Years ,Analysis

and Lessons for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M ].Washin gton D .C .:the World Bank ,2002.

[74]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6:From

Plan to Market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75] World Bank .World Table (1992)[M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2.

[76] World Bank .China :Economic Structure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nex to China :Long Term Iss ues and Options [M ].Washington ,D .C .:the World Bank ,1985(a ).

[77] World Bank .China :Long Term Issues and Options [M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b ).

[78] 吴敬链,张卓元主编.中国经济建设百科全书[M ].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79] 萧国亮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M ].北京:华

文出版社,2004.

[80] Young ,Arthur Nichols .China 's Nation -buildin g Effort ,

1927-1937:Th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Record [M ].Stanford ,Calif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71.

[81] 张仲礼.中国绅士[M ].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

科学院出版社,1999.

Needham Puzzle ,Weber Question and China 's Miracle :

Long Term Performance since the Song Dynasty

Justin Yifu Lin

(C hina C ente r f or Ec onomic Res ear ch ,Peking Uni vers ity ,Bei jing 100871)

A bstract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is the key for a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for a country .Befo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due to her lar ge population ,China had advantages in experienced -bas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

which is the main r eason that China was more developed than western countries in the pre -modern times .Thereafter ,because of the impediment of civil -service exa mination system ,China failed to realize the transfor mation towards the science -cum -experiment -bas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so its technology and economy was quickly lagged behind western countries .After the founding of PRC ,in order to overtake the developed c ountries and develop advanced capital -intensive industries first ,China chose to adopt a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t was inconsistent with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determined by its endowment structure at that time .As a result ,the enterprises in these industries lacked viability in a free open market ,and the government adopted the planned system to develop the non -viable enterprises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was low .Since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 -door polic y ,China has achieved miraculous economic growth .Ho wever ,its dual -track gradual refor m approach has led to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and market economic system ,which has resulted in many problems such as cyclic economic fluctuations ,the fra gile financial system and deteriorating income disparities .Only through completing the reform of nonviable enterprises i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at were comparative -advanta ge -defying and eliminating the roots of all kinds of institutional distortions in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would China be able to accomplish its transition to market economy ,to fully make 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backwardness ,and to maintain its economic growth both healthy and fast in the long future .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system ;comparative advantage ;viability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责任编辑 廖志敏)

2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解读中国经济 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要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必须了解当代中国经济。在此书以前,我一直对“经济”类的书籍敬而远之。原因无非是自己的兴趣点主要是文史哲,经济类的一直没有太大的阅读欲望,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自己对“经济”的许多现象不甚了解,很多时候也是只求表面意会,而不作深究。但是当我接触的事情越多时,现实告诉我必须踏出这一步,不然,就永远限制于自己既定的知识和认识框架内,无法突破出去。庆幸的是,我踏出的这一步,是林毅夫的这本《解读中国经济》。 林毅夫的传奇经历想必不少人已经有所听闻,在此姑且不谈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单就这本书而言,我认为他是透彻地了解中国国情的,同时也是透彻地了解中国经济状况。 这本书里林毅夫主要要回答几个重要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经济那么发达,到了近代却这么狼狈?他不太相信文化决定论。他认为经济发展长远来看就看一个因素,科技的进步。中国古代人口多,市场统一,农民和手工业者试错机会多,所以科技更发达,经济也更繁荣。至于为什么中国近代衰落了,乃是因为近代工业革命使得科技进步更多地来自科学家和实验室,中国由于科举这个激励机制出了问题,徘徊不前,被西方远远地甩在后面。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建国以来,以1978年为分水岭,前后发展,至少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差距这么大?中国工业底子薄,积累少而人口多,选择这条路违背了中国的比较优势,因此走的非常艰难。这条路一经选择,中国的经济框架就注定了:重工业建设周期长,需要资金,于是政府刻意压低利息;重工业需要进口外国材料,于是人为提高汇率;重工业不能直接改善人民的生活,利润薄,于是一需要垄断,二需要刻意压低原材料价格和工资。 全书下来,让人识得特别是改革以来诸多问题的来龙去脉,也识得“提出问题、援引即有理论、查找理论缺陷、提出新的理论”这样经济学学术研究的模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清楚认识自己和别人,找到比较优势,遵循这个比较优势,利人利己!双赢的技巧并非相互的让步,而是找到对于双方重要程度不同的要素进行交换,例如巴以“土地换和平”,其实正是“比较优势”这个经济理论在发挥着作用。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123

第一课 1.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a) 经济增长高速发展,22年来连续平均每年以9.5%的速度增长,与 原始的记录相比较翻了三番,其发展速度绝无仅有。 b) 进出口增长,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改革前,中国是内外经济。改 革以来,对外贸易增长14.4%--14.7%,连续22年平均每年14.5%,约 为20倍,78年外贸占当年GDP9.7%,如今为45%--中国的经济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目前世界上最大贸易国是美国,其次为日本,但美 国进出口贸易占GDP≤15%,日本也仅为16%-17%,中国进出口贸易 占GDP≥45%这在大国中是绝无仅有的。 2. 中国的经济规模目前是世界第7位,按购买力平均价算是世界第2 位。中国在未来的20-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维持年均8%--10%的增 长,这是有可能的(林教授个人的观点)。 依据: 经济增长即生产发展需要物质依托,要考虑各种要素最主要为以下几点 土地--包括自然资源,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劳动力--可增,但各国的差别不大。 资本--经济增长区别的关键所在。 a) 判断一国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要看该国资本增长的可能性有多大, b) 其次看土地用以生产什么,若生产附加价值较高的产品,则经济 的增长会较大,反之亦然--产业结构的调整; c) 技术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意义重大。(这里没有B点) 总结:最终依然看技术、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总体来说都将取决于技术的进步,若技术水平不提高,则资金不断积累只能使资金的边际回报率不断下降,使利率不断下降,就没有资金积累的积极性,若想有高效的资本积累则必需有技术的变迁与提高。 3. 若技术水平不提高,则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高的产业出现,没有新 技术就不会有新的技术部门,只有技术变迁,才能使各种资源从附 加值低的产业部门向附加价值高的产业部门转移。 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在于技术变迁的潜力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为什么中国不爆发经济危机? 中国是个怪异的国家。很多海外的学者用西方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中国,觉得很不可思议。中国用透支的方式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什么积累了20多 年仍然没有爆发恶性的通货膨胀进而演化成一场深重的经济危机的呢?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研究,终于得出了中国为什么不会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下面我将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统计数据来详细讲解(所有数据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让我们先来分析中国GDP的构成。以2003年中国GDP统计数据来看,当年中国GDP总值为117251.9亿元。从产出均衡来计算,GDP应等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性支出与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对外贸易顺差+库存投资。后两项份额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如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人民币2092亿元)。当年中国全社会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0亿元,政府支出为13751亿元。分别占GDP 比例为47.4%、39.1%、11.8%。而同年美国的GDP构成则投资18%,消费68%,政府支出15%。可见,中国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其 模式与之前亚洲四小龙主要是泰国、韩国等增长模式如出一辙。是典型的亚洲增长模式。 但是,与其他亚洲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的投资来源主要是透支国内储蓄,而泰国、韩国当年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对外负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国能够避免东南亚危机那种模式的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将在下文仔细讲述。 其实GDP的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中国GDP主体的投资的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姓名:王景专业:13级国际商务2班学号:20132201032044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09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在高位运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特别是投资和出口增长速度仍然很快,消费品价格上涨显著,资产价格高位持续攀升,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等表现,说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趋于过热。在当前动荡不定的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下,既要看到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好的一面,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 一、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 (一)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偏大 目前,中国CPI涨幅虽有所回落但仍在上涨,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处于历史高位,价格上涨的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同时,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出现回落,保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凸显。物价上升的性质比较复杂,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相交织,短周期和长周期相交织,国内国外因素相交织,总量膨胀和结构转型相交织。 (二)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不足 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都在25%左右,资本形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而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则从2001年的59.8%逐年下降到2006年的50.0%。这几年,我国政府对投资实行有保有压,并强调扩大内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投资增长一再反弹,内需扩大相对乏力,2007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投资持续过快增长,将来又会变成生产能力,有可能使得1997年开始出现的产生过剩问题重复出现。近几年,我国不仅投资增长过快,而且经常在一段时间集中在少数几个产业。2003年、2004年、2005年投资集中在房地产、汽车和建材等产业,2006年投资集中在化工产业,出现了一波波的投资“潮涌现象”。 (三)流动性过剩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所谓“流动性过剩”,通常指经济层面资金充裕,银行信贷投放冲动较强。流动性过剩使经济从过快向过热转化。流通中的货币超过了实际需求,其结果必然导致物价的上涨,过剩的流动性冲击的不仅仅是消费品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等同样也会受到冲击,结构性通胀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可能转化为全面通胀,商业银行信贷、财务风险逐步集聚,隐含较大金融风险。流动性过剩引起的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十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楼价的上涨,严重损害了国民的福利;股市产生的财富再分配,加剧财富占有的不公;随着紧缩政策的实施,会对居民就业和收入产生消极影响。 二、经济问题对策的思考 (一)政府对付消费物价指数持续上升的长期对策 首先,应该是建立价格基金,对低收入阶层发放物价补贴。其次,要大力促进短缺农产品供给的增长,抑制农产品价格过快增长;要增加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在当前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对通胀率的感觉也明显不同,承受能力则更不同。三是严格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公众全面客观看待和分析物价上涨的形势,以稳定通胀预期。四是抑制公共服务品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林毅夫: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这样的产业就不需要政府扶持,可以占有很大的市场获取利润,随后就能再投资,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挥比较优势,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了,政府能动员的资源多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就好了。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比较好,在社会问题上也解决得比较好,就业、社会救济、农村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这是和经济增长以及政府财力越来越强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讲演者小传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有著作13本,其中《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被翻译成6种语言出版,《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与《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分别获1992及2001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2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国际粮食与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授予1993年度最佳政策论文奖,2000年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评为1980至1998年内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之一,获颁经典引文奖。1997年被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学会授予约翰·克劳夫爵士奖。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978年底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1978-2004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4%,2004年GDP的规模为1978年的10.3倍,而世界同期的年均GDP 增长率仅为2.8%;中国国际贸易年均增长16.7%,贸易规模增长了56倍,进出口额由1 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47亿美元,同期贸易依存度由9.5%增长到69.3%;中国的发展对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中国的人民币没有贬值,为东亚经济的迅速复苏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在中国虽然是一个存量的小国,但是,已经成为增量的大国。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主要来源,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有可能在本世纪中叶前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经济。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特性 世界上大多数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是赶超战略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然而,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是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与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相冲突,使重工业优先增长无法借助于市场机制得以实现。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就是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人为地压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即压低资本、外汇、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的价格,降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于是,适应于重工业优先增长的赶超战略,一套以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为内容的宏观政策环境就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是对经济资源

最新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改进措施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1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据媒体报道:地处江南地区的生命资源太湖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中国是燃煤大国,传统的燃煤技术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将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而换来的高速发展的GDP是不受欢迎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有的居民采取贷款购房的办法,但每月还款的负担很重,几十年的还款

计划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收入差距很大,因此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一部分人的不信任,产生了“仇富” 心理。在众多媒体报道的案例说明,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犯罪案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以农村中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农村中成长的下一代,也千方百计地离开农村,长此下去,发展农业的人力资源将严重缺乏。在房地产“暴利”的驱动之下,有些地区把粮田变成商品房的开放地,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2 今后的改进措施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来源:宣讲家网站报告发布时间:2011-03-15 03:12 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重新洗牌,中国要集中精力把经济发展好,把社会建设好,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 现在我们到美国或欧洲去考察,会发现和30年前大不一样,和10年前都大不一样。我们到法国凡尔赛宫都有中文说明书, 10年前就没有,这说明中国到国外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国的各种文化、政治、经济的交流也在加强,中国到国外去的人越来越多。外国人也要为中国服务,重要的旅游景点、场所都要补上中文说明书,他们欢迎我们去学习、考察,说明中国的力量越来越大。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提供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际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在调整,中国应该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抓住机会,有所作为。一是2010年我们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虽然人均GDP还很少,撵上美国还要好多年的历史。但是总的GDP能在全世界由过去的几十位上升到世界第二,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大的事件。中国的地位也在上升,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在上升,给我们提供了大的机会。二是西方强势国家现在面临大的挑战,进入缓慢发展时期,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三是亚非拉国家、非洲的发展中国家非常希望跟中国建立友好的关系,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稳定,包括我们和这些国家进行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也创造一个好的条件,为我们争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战略空间。四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深远,整个全球经济出现大调整,围绕着市场、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本文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为依据,综合 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基本特点,揭示了中国现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充分、经济增长粗放的突出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资外贸政策等。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值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最低谷底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存在所谓“过热或过冷”的问题。按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保持年均7%的经济高增长速度。中国现时与未来的经济高增长是有持续动力支持的。这种动力支持主要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2003年中国GDP只有11.7万亿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约合1.4万亿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经济总量的1/4,故中国有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二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就有1~2亿人,尚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中国资本或资金供给充足。到2003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0.4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外币存款为800多亿美元,两者合计占GDP的比例已超过100%。此外,中国利用外资和现有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很大。四是中国非常重视利用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并努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从而可以依靠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五是中国现在具有经济型政府的特点,政府行政手段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一定的重要作用。这种行政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高效率。当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也存在粗放型、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所以,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物价稳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受到通胀的困扰,尤其是在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曾达到严重的程度,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8.8%、18%、14.7%、24.1%和17.1%。但是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通缩的迹象。1998~2002年中国的消费价 格指数分别为-0.8%、-1.4%、0.4%、0.7%和-0.8%,其中有三年出现了轻度的通缩。2003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又上升到1.2%,特别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8%和2.3%,这说明现在中国已走出了通缩的阴影,并呈现出通胀的苗头。总之,近几年来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未来中国也不会担心通缩的问题,但中国对通胀却一直非常敏感。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曾遭受过通胀的打击,并且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引发通胀的内在因素,特别是受粮食、石油等资源的制约以及受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影响。二是中国在调控货币供给量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受地方政府“倒逼机制”的影响,使中央银行很难有效控制住货币供给量。例如,2003年中国货币发行量(M0)为246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4.3%,超计划发行率为64.5%,创建国以来最高发行率;贷款新增加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发放贷款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58%,是多年来发放贷款最多、最猛的一年,从而不可避免地拉动了物价全面上涨。之所以出现这种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面对的问题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面对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等待处理的问题: 1、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 过去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靠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再加上在发展过程中,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时至今日,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问题也接踵而来。很多地方都因为环境问题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当我们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没有根本性转变。 3、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改革开放后,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不断加剧的局面。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调查显示中国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增幅一直在下降,粮食产品价格下降,即使收成增产了,但收入却不见增加,地方政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农业的关注。另外,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问题的深化,造成的社会分配不公平现象的剧增,也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有所增加。除此之外,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距也较大。 4、就业和失业问题 中国是个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个人口大国。虽然我国GDP水平已达世界前列,但人均GDP 水平在世界上始终居于落后位置。就业问题也一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受人民币升值,取消出口退税与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影响,沿海地区大量出口企业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情势进一步恶化。企业用工需求急剧下滑、现有就业岗位流失严重,失业数量骤增。再加上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生数目激增,求职者供过于求的现象,致使我国的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除此之外,我国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以及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这都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这些都是中国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我国经济才可以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同样存在着不少隐患: 1、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偏大 目前,中国CPI涨幅虽有所回落但仍在上涨,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价格上涨的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同时,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出现回落,

从供给侧改革视角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

论文题目:从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解读供给侧改革 摘要 准确认识宏观经济的新走势,主动适应并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是站在新发展阶段起点上的中国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本文围绕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对供给侧改革的词源、提出背景和含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及其特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供给体系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对新常态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途径。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 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从一种状态转向了另一种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4 年5 月考察河南时首次使用“新常态”这一概念。经济发展关系国家发展的命脉,2015年中央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供给侧改革,“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明确提出,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这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项伟大的结构性改革。 1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1.1 “供给侧”词源分析 两个多世纪以来,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对“供给侧”的研究和应用起起伏伏,但从未淡出经济学人的视野。“供给侧”经济学派(supply-side economics)的开端,可认为是19世纪初“萨伊定律”的提出和发展,而随着“后来居上”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主义对其进行了几近全盘的否定;20 世纪 70 年代,“供给学派”重新兴起,构成历史上在“供给侧”的第一次复辟,且明显带有“螺旋式上升”的新特点,并紧接着又继续湮没于“凯恩斯主义复辟”的浪潮中;直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供给侧”学派才又重新以“供给管理”这一带有继续“螺旋式上升”新特点的形式,重新回归至举足轻重之位。 2.2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背景及含义 2015年11月10号,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

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解读中国经济》这本书是由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所着,该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别人对该书的评价中都说这本书通俗易懂,可是对我来说仍觉得有些难以理解,文章只是我浅拙的观点。 这本书以李约瑟之谜、东亚奇迹、农村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休克疗法等方面来讲述自生能力理论,比较优势战略和要素理论。 在李约瑟之谜这个问题上,林毅夫先生提出了新颖的观点,他从科举制的角度探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儒家思想主要是对道德,行为,思想方面的深度探究,而科举制从汉代开始就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主流思想,对几千年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这种感性认识对于西方那种崇尚理性认识有较大的差别,中国人讲求思想上的追求,注重内心的修养,崇尚以形养神,而西方一直是以科学,自由为理想,这一点就与各自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等有关。那么以实验和数字为主的科学就无法再中国古代有较大的发展。由此,便可解释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成果能那么辉煌但是却无法有近代科学的出现。同时,度过中国近代史的都知道在明清时期中国的科举制更是成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八股取士扼杀了人性,也抑制了近代科学的发展。那么这也是中国近代的衰落的原因之一。因为经济的落后,中国的大门被外国侵略者的大炮炸开,由此无数的不平等的条约,领土被瓜分,主权遭到破坏,往日的泱泱大国已变成侵略者眼中的大肥羊,等着仍人宰割。在那个时候,中国GDP已由世界的30%降至5%,在此由盛转衰。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爱

国志士为华夏名族的伟大复兴为之奋斗一生。国富民强也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提出的,经济才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这本书中,林毅夫先生认为经济的发展由要素,制度、产业结构和技术所决定,在经济学中,主要的要素有资金、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产品呈现供给的刚性,产业结构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结构而非可以大幅度增加效能,制度也具有刚性,具有消极被动性,大多时候只能根据变化的现实,被动改变以适应现实,所以技术才是最关键。当代国家的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技占主导位置,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竞争也成为科技的竞争,日本提出了科技立国的口号,由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东亚奇迹中的国家也是很好的发展科技才能实现质的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几个东亚经济体,被称为“东亚奇迹”,经济的高速发展着实令世界惊叹。但是,这些国家的成功是否是发展中国家所应遵循的可行替代路径,我想,各个国情不同,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味遵循前路,没有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创新,相信是很难有出路的。正如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学习苏联,我们只是一味地照搬照抄和错误的评估,最终导致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一系列后果。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有一个不同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很低,为了能快速且一步到位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强国、自立的目标,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这种赶超战略是值得肯定的,它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超额完成,奠定了重工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响程度可见一斑。 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差异也愈趋拉大。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还是在文化教育方面,农村都明显的落后于城市。有些偏远山村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给不用谈达到小康水平了。这种畸形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严重不平衡,从富人很富,穷人很穷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差异所导致的后果。 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不科学。作为一个法治社会,法律的完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犯罪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事实上因为法律建设上的缺失,一些罪行没有对应的法律规范作依据,使得违法犯罪者钻空子,以不正当途径敛财,危害社会利益。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形势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形势 多数中国的经济学家认为,无论是从GDP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工业生产的增长来看,中国经济基本上已经呈现比较明显的回落趋势,宏观调控效果明显。但是,根据谢国忠等人的分析,官方公布的GDP数据似乎与经济的总体表现不一致:三季度固定资产比上季度增长了%;商品贸易余额比上季度增加了104亿美元;M2供应量再次回升;人民币新增贷款加速增长;工业生产减速也很有限.过度投资、盲目建设、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不良反应开始出现,主要是企业拖欠贷款、产成品积压等问题。鉴于此,要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软着陆还为时过早。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宏观调控的力度不能放松。 中国经济减速有限 GDP数据似乎表明今年中国经济会实现软着陆。2004年三季度GDP增长率为%,比预期的略高,但比2004年二季度和2004年一季度的%和%已有所下降。截止到目前,中国GDP年增长率为%,但仍远远高于过去五年平均8%的水平。鉴于上两个季度经济增长减速不明显,在我们看来,紧缩政策的效果有限,明年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增加。由于官方对去年GDP数据进行了向上修正,从%修正为%,我们调低了2004年GDP增长率的预期,从%下调至%。但对2005年的预测保持不变,GDP增长率仍为7%。 从名义值来看,2004年三季度GDP总计为万亿人民币,年增长率达到%,比二季度放慢了个百分点。然而,官方公布的名义增长率似乎与三季度的经济总体表现不一致:1)2004年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季度增长了个百分点,零售业仅下降了个百分点;2)三季度商品贸易余额达到了115亿美元,而二季度时仅为11亿美元,因此,四季度企业收入应会大幅增长。 再来看看三季度的工业情况,第一产业实际增长率为%,大概是自1990年以来增长最强劲的一个季度,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实行了农业改革政策。同时,三季度服务业增长率从二季度的%加速至%。但是,三季度制造业和建筑业总体增长率从二季度的%下降到%。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紧缩政策效果有限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一)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著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解读中国经济》对许多中国经济问题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收入分配差距亟待缩小 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也是我们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发展与差距将更加突出,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 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必须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促进产业升级的基础和前提。但在我国目前工业和服务业的很多产业部门中,低附加值产业仍占很大比重,而部分高附加值产业如信息产业,虽然产值和数量增长很快,但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导致大部分产品和服务的高额利润被外国公司赚取。日本和韩国当年在引进国外技术时用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资金分别是引进资金的5倍和8 倍,而我国仅为7%,致使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有研究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全世界49 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 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低于30%,美国和日本则在5%以下。这种状况如不尽快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将被长期固化在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层次。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则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其中,企业首先应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科学发展应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开始。因此,在“十二五”时期,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三、经济结构不合理:战略性调整必须抓紧推进 国际新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重组的趋势,进行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的结构调整。要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努力占领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抓紧落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战略高度上全面调整供需、产业、城乡、区域和所有制结构,形成能够支撑今后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战略结构。 四、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不转变发展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不转变发展方式,环境将难以承受;不转变发展方式,国际竞争力将难以提升。中国正面临日益紧张的资源环境压力及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的压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势在必行。所以,必须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也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 五、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 要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花大气力增加就业岗位;要加快发展经济促进就业;要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就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发挥劳动者、市场、政府促进就业的合力;要加强和改善就业公共服务;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 年,实现“覆盖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