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火电厂概论《课程标准》

2015火电厂概论《课程标准》
2015火电厂概论《课程标准》

1.《火电厂概论》课程标准

1.1 课程基本信息(表1-1)

表1-1 “火电厂概论”课程基本信息

1.2 课程性质与任务

1.2.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旨在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课程以火电厂生产过程为核心,分别介绍火电厂的三大主要设备的原理、结构及其辅助设备。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形成起支撑作用,为学生后续完成“ 锅炉设备及运行”及“汽轮机设备及运行”、“顶岗实习”等课程打下专业基础。

1.2.2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让学生认知火电厂的生产过程,掌握火电厂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设备及其辅助设备,学习设备的原理、结构及构成的系统。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1)主要学习任务:

①电厂及生产流程概述

②炉设备

③汽轮机设备

④发电机及其辅助设备

(2)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掌握能源的分类。

②熟悉火电厂生产过程。

③了解新能源发电类型。

④掌握锅炉设备组成。

⑤掌握锅炉四大系统的组成设备及作用。

⑥掌握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⑦熟悉汽轮机本体设备。

⑧熟悉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⑨熟悉发电机辅助设备。

1.3 课程目标

1.3.1知识目标

A1:了解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

A2:掌握电能的特点。

A3:了解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

A4:掌握电力系统的构成。

A5:掌握常规发电厂。

A6:了解新能源发电情况。

A7:掌握火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及各阶段的组成。

A8:掌握锅炉容量及参数,了解锅炉的型号及整体布置。

A9:掌握制粉系统设备的作用及结构。

A10:掌握磨煤机的工作原理、作用及分类。

A11:熟悉筒式钢球磨煤机的结构。

A12:掌握制粉系统的分类。

A13:掌握空气预热器的作用,熟悉其分类和结构。

A14:熟悉锅炉各受热面的作用和布置。

A15:熟悉锅炉的主要辅助设备。

A16:掌握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A17:认识汽轮机的本体设备组成。

A18:掌握汽轮机热力系统的组成。

A19:掌握同步发电机的工业原理及构造。

A20:掌握发电机的冷却方式。

A21:熟悉励磁系统的作用。

A22:认识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A23:认识电气主接线图。

A24:掌握高压开关设备的类型及作用。

1.3.2能力目标

B1:阅读能力。

B2: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

B3: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B4:简单的绘图和识别系统图的能力。

1.3.3素质目标

C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C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3:培养学生勇于创业、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C4:具备良好的管理、组织、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

C5:培养学生爱护设备的社会责任心和安全环保意识。

C6: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1.4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1-2)

表1-2 “火电厂概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5 教学设计方案

“火电厂概论”教学设计方案见表1-3。

表1-3 “火电厂概论”教学设计总表

课程名称(学习领域):火电厂概论

课程目标

“火电厂概论”是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旨在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课程以火电厂生产过程为核心,分别介绍火电厂的三大主要设备的原理、结构及其辅助设备。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形成起支撑作用,为学生后续完成“ 锅炉设备及运行”及“汽轮机设备及运行”、“顶岗实习”等课程打下专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掌握下述知识、具备以下能力及素质:

1.知识目标

A1:了解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

A2:掌握电能的特点。

A3:了解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

A4:掌握电力系统的构成。

A5:掌握常规发电厂。

A6:了解新能源发电情况。

A7:掌握火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及各阶段的组成。

A8:掌握锅炉容量及参数,了解锅炉的型号及整体布置。

A9:掌握制粉系统设备的作用及结构。

A10:掌握磨煤机的工作原理、作用及分类。

A11:熟悉筒式钢球磨煤机的结构。

A12:掌握制粉系统的分类。

A13:掌握空气预热器的作用,熟悉其分类和结构。

A14:熟悉锅炉各受热面的作用和布置。

A15:熟悉锅炉的主要辅助设备。

A16:掌握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A17:认识汽轮机的本体设备组成。

A18:掌握汽轮机热力系统的组成。

A19:掌握同步发电机的工业原理及构造。

A20:掌握发电机的冷却方式。

A21:熟悉励磁系统的作用。

A22:认识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A23:认识电气主接线图。

A24:掌握高压开关设备的类型及作用。

2.能力目标

B1:阅读能力。

B2: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

B3: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B4:简单的绘图和识别系统图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C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C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3:培养学生勇于创业、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C4:具备良好的管理、组织、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

C5:培养学生爱护设备的社会责任心和安全环保意识。

C6: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课程内容

1.电厂及生产流程概述:从能源的分类引入电力工业的发展,介绍电能生产过程,通过图片、视频,了解常规发电厂和新能源发电。

2.锅炉设备:介绍锅炉本体结构,锅炉的四大系统的组成设备及工作流程。通过动画展示锅炉的汽水系统流程。

3.汽轮机设备:介绍汽轮机工作原理,汽轮机本体组成及其主要辅助设备。

4.发电机及其辅助设备:介绍同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励磁系统、冷却系统及高压开关设备。

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以单班为教学单位,分组进行,严格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法”组织教学。采用教授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卡片教学法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本课程知识目标所要求的知识、具备本课程能力目标所要求的能力、养成本课程素质目标所要求的素质。

实施场所:

为了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需要模型实训室,实训室规模应满足单个教学班课堂教学的开展,模型用户的数量应满足运行小组同时开展实训的要求。

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实训情况、课后作业等,其中考勤占5%,课堂表现占5%,课后作业占20%。考试采取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火电厂概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程教学资源:

1.教学资料准备

(1)教材

文锋.现代发电厂概论.第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参考书

姜锡伦,屈卫东.锅炉设备及运行(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李建刚.汽轮机设备及运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其他

“火电厂概论”多媒体课件。

2.实训条件

配备锅炉模型、汽轮机模型、发电机模型实训室。

学生能力要求:

1.具备阅读分析能力。

2.具备一定的绘图识图能力。

3.具有实训安全操作意识。

4.具有查阅行业相关资料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

6.具有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能力要求:

1.熟悉高等职业教育规律,遵守教育教学法规,热爱教育事业。

2.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或本行业相关工程技术资格证书。

3.能熟练使用多媒体。

4.熟悉相关国家、行业标准。

1.5.1电厂及生产流程概述情境设计方案(表1-4)

表1-4 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能源的分类

2. 电能生产过程

3. 新能源发电厂

4. 电力工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A1:了解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

A2:掌握电能的特点。

A3:了解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

A4:掌握电力系统的构成。

A5:掌握常规发电厂。

A6:了解新能源发电情况。

A7:掌握火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及各阶段的组成。

2. 技能目标

B1:阅读能力。

B2: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

3. 素质目标

C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C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4:具备良好的管理、组织、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

C6: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教学条件

1.软件:教材、课件、任务书。

2.硬件:火力发电厂模型。

1.5.2锅炉设备情境设计方案(表1-5)

表1-5 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锅炉的基本特征和本体结构

2. 制粉系统、燃烧系统、烟风系统设备

3. 锅炉汽水系统设备

4. 锅炉的主要辅助设备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A8:掌握锅炉容量及参数,了解锅炉的型号及整体布置。

A9:掌握制粉系统设备的作用及结构。

A10:掌握磨煤机的工作原理、作用及分类。

A11:熟悉筒式钢球磨煤机的结构。

A12:掌握制粉系统的分类。

A13:掌握空气预热器的作用,熟悉其分类和结构。

A14:熟悉锅炉各受热面的作用和布置。

A15:熟悉锅炉的主要辅助设备。

2. 技能目标

B1:阅读能力。

B2: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

B3: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C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C4:具备良好的管理、组织、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

C5:培养学生爱护设备的社会责任心和安全环保意识。

教学条件

1. 软件:教材、课件、任务书。

2. 硬件:锅炉模型。

1.5.3汽轮机设备情境设计方案(表1-6)

表1-6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汽轮机原理

2. 汽轮机本体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A16:掌握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A17:认识汽轮机的本体设备组成。 A18:掌握汽轮机热力系统的组成。 2. 技能目标

B1:阅读能力。

B4:简单的绘图和识别系统图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C3

:培养学生勇于创业、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C4:具备良好的管理、组织、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条件

1. 软件:教材、课件、任务书。

2. 硬件:汽轮机模型。

1.5.4发电机及其辅助设备情境设计方案(表1-7)

表1-7 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同步发电机原理及构造

2. 发电机的冷却、励磁系统及变压器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A19:掌握同步发电机的工业原理及构造。

A20:掌握发电机的冷却方式。

A21:熟悉励磁系统的作用。

A22:认识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A23:认识电气主接线图。

A24::掌握高压开关设备的类型及作用。

2. 技能目标

B1:阅读能力。

B2: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

3. 素质目标

C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3:培养学生勇于创业、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C5:培养学生爱护设备的社会责任心和安全环保意识。

教学条件

1. 软件:教材、课件、任务书。

2. 硬件:发电机模型。

1.6 教学基本条件

1.6.1师资要求

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有大型火电机组运行技术扎实的理论功底,具备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识图分析的能力;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教师应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经验,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具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本专业;具备一定的项目设计能力和项目组织经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1.6.2仪器设备要求

为配合实施《火电厂概论》课程教学,建议配备设备模型:

(1)锅炉模型;

(2)汽轮机模型;

(3)发电机模型。

1.6.3实训场所要求

为了保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本课程需要设备模型室,模型室规模应满足单个教学班课堂教学的开展。

1.7 课程实施建议

1.7.1课程模式建议

本课程使用《现代发电厂概论(第三版)》教材,课时安排为一周2课时,主要为了给大一学生普及专业知识。

1.7.2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大量引用现场图片、视频、动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7.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通过引导问题、提示描述等在方法上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入到课堂中。

教师在教学手段上要将常规的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有机结合,采用图片、视频、动画演示等多种素材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讲课的过程中多向学生介绍周边电厂的情况。

1.8 考核与评价

成绩评定是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考核,必须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以技能考核为主进行全面综合考核,以引导学生重视平时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

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其中考勤占5%,课堂表现占5%,课后作业占20%。考试采取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火电厂概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具体要求如下(表1-8):

表1-8 “火电厂概论”成绩构成

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10%+期末考试×60%

1.9 教学资源

文锋. 现代发电厂概论.第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参考书

姜锡伦,屈卫东.锅炉设备及运行(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李建刚.汽轮机设备及运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其他

“火电厂概论”多媒体课件

国际经济法概论自考重点

国际经济法概论自考重点

国际经济法概论知识点整理 一、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2、公平互利原则 3、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 二、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1、自然人、法人与跨国公司 2、国家与单独关税区 3、国际经济组织 三、国际商事惯例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华沙—牛津规则》《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四、《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的适用范围 (一)公约适用的主体范围 (1)货物的买卖必须具有国际性。 (2)买卖合同与公约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缔约国具有公约所规定的某种联系。(二)公约适用的客体范围 公约适用的客体范围是“货物买卖” (三)公约排除了以下几种买卖: (1)以直接私人消费为目的的买卖; (2)拍卖; (3)依法执行令状或法律授权的买卖; (4)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和货币的买卖; (5)船舶、气垫船和飞行器的买卖; (6)电力的买卖。 五、贸易术语 装运港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 FOB CIF CFR 向承运人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FCA CIP CPT 其它贸易术语: EXW DDP

附: FOB——船上交货、装运港、适用于海运、装上船时风险转移 CIF——“成本+运费+保费”、目的港 CFR——“成本+运费”、目的港 FCA——货物承运人、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货交承运人风险转移 CIP——运费、保费付至 CPT——运费付至、目的港 EXW——工厂交货 DDP——完税后交货 六、要约的构成要件(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1、是一个订立合同的建议; 2、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发出; 3、应具有“十分确定”的内容; 4、应表明一经对方承诺即受约束的意思。 七、要约的撤回与撤销 1、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一项要约即使是不可撤销的,得予撤回,如果撤回通知于要约送达之前或者同时送达受要约人。 2、撤销,指要约送达受要约人生效以后,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要约人将要约取消,时期效力归于消灭。(公约第16条规定,在订立合同之前,要约得予撤销,如果撤销通知与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送达受要约人。可是如果要约写明承诺的期限或者以其它方式表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或者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该项要约是不可撤销的,而且受要约人以奔着对该要约信赖行事,则要约不可撤销。) 八、承诺的构成要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社会保障概论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卷一《社会保障学导论》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实行全民医疗保健的国家是()A、英国 2.于1935年制定了《社会保障法》,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原则的国家是()B.美国 3.被誉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为( ) C.英国 4.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 ) C.社会安定 5.社会保障的对象在总体上具有( ) C.普遍性 6.在遵循市场经济的投入与收益对等的效率原则之外,又实现了互相帮助、相互关心、帮助弱者的社会公平原则是()A、社会保险的互济性 7.社会保障始终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经济发展水平只决定其保障水准高低,不决定其范围大小,保障对象是()B、全体国民,不论是否参加过社会劳动 8.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 ) B.社会劳动者(一般是挣工资的劳动者) 9.社会保险费的确定方式有( ) C.比例保险费制和均等保险费制 10.社会保障的作用是()C.社会保障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 11.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为( ) B.待遇平等性 12.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宗旨是( ) C.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 13.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适用于( ) A.经济发达、物质水平大幅提高 14.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初创时期是()D、建国后至1957年期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对其实施物质帮助义务的为( ) C.国家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6.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是() A、实施范围和对象不同 B、职责不同 C、分配原则不同E、保障水平不同 17.社会保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 A.法律强制性C.对象社会性D.福利E.机会公平性 18.社会保障给付标准的原则包括() A. 保障基本生活B.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社会福利支付水平C.不同保障项目给付标准不同D.兼顾公平与效率 19.社会保障的目的包括()A.政治目的B.经济目的 20.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社会保障有利于为经济发展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增长 B.社会保障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 C.社会保障有利于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D.社会保障有利于兼顾公平与效率 E.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 2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 22.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属于国家保障性质的社会保障。模式,又称政府统包型。 23.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以自助为主、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保障模式又称强制储蓄型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 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形成阻碍,在保持这个阻碍的同时,留出一个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磨擦成声,最后除去这个阻碍。如:b‘p‘k‘就是。 3.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 短语替换,从而使基本结构里的某个扩展为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也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语法结构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语言结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如:人打倒了|敌人/凶恶的敌人/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敌人/ 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的不可 以一世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不可一世但最终被人 民打倒的敌人 4.复综语:语言类型之一。这种语言的动词内有用不同 的形态表示各种复杂的语法 成分。多见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举例。 5.自由变体:音位变体的一种类型。通常指对出现的组合条件没有硬性要求的音位变体。举例。 6.元音:音素的类型之一。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 阻碍而形成的音。举例。 7.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方式与材料。举例。 8.词干:一个词的主要部分,词汇意义的承担者。举例。 9.音色:语音四要素之一,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由物体振动的不同形式所决定。举例。 10.塞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征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突然除阻,爆破成声。也叫爆破音。举例。 11.共同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集中,会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共同语,以满足整个社会交际往来。共同语又叫天下通语、雅言。举例。 12.数:语法范畴之一。指是用一个词的不同形态表示 出来的词语数的语法意义。在单数、复数、双数等。举例。 二、谈谈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语言是一种工具, 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思 维是一种能力和过程,即人脑 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 和过程。 (2).概念用词语表达,判断 用句子表达,但概念按照逻辑 规律构成的种种判断和词语 按语法规则构成的啊、种种句 子是有区别的。如:语言中的 每个词不一定都表示一个概 念,每个句子不一定都表示判 断。 (3).思维过程是运用概念 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判断, 语言运用过程则是运用词语, 按照句法构成各种句子。 (4).语言是具有民族特点 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特 点,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但 思维是各民族共同的,全人类 具有共同的思维形式和思维 规律。 三、试分析汉字跨越方言交 际的特点与原因 答:汉字的特点:汉字本身 与汉语的语音不发生直接联 系,所以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 字。 汉字有许多形声字,形声字 有表音的声旁,但这种声旁并 不是某种固定的表音的符号, 也不是直接标音的符号,所以 汉字虽有声旁,仍然是表意体 系的文字。 汉字跨方言交际的原因 汉语的居住地区幅员辽阔, 方言分歧有的不能通话,汉族 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有大量用 汉字记载的文献典籍。超地 域、超时代的汉字既可以贯通 古今,也可以联系各地区的人 们的思想交流对于维护国家 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便利各 地区人民的往来起着重要的 作用。 四、谈谈语言分化的原因与 结果 答:语言的分化有两大方 面:一方面是分化出地方变 体,即方言。方言的产生是与 社会的半分化状态相适应的。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方言 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形成独立 的语言,即产生具有同源关系 的亲属语言。另一方面是分化 出社会变化。社会变化即社会 方言,如行业语,阶级或阶层 习惯语,隐语等。地域方言之 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 面,同时也表现在词汇和语法 方面。而社会方言的区别主要 表现在词汇方面。 五、谈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 收 答:要点:借用与吸收的条 件。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 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 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 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也 会产生“洋泾浜”“混合 语”等特殊的语言现象。 主要形式有借词。借词也叫 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 自外语的词。 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 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 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 汉语在吸收外来成分的时 候,不喜欢借音,喜欢有自己 的语素来构词。在这一点上, 汉语和英语、日语等有很大不 同,而接近于德语。 意译词里面还有一种仿译 词。它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 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 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神经 质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 如“黑板blackboard,"球 "footba1l等。 有时候,在吸收外来外来成 分的时候,为了便于理解采用 音译加意译的方法。 如汉语中啤酒beer,卡车car 等等。 在词的借用过程中,还可能 有借出去的词再借回来的现 象。一出一进之间,音义等方 面都会有一些变化。汉语的 “百姓”借入蒙古语后成为 [paicing]意思是土房子后来 变成店铺的意思汉语后来又 把这个词从蒙古语中借回来 叫做板生简称板。 七、谈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和思 维是两种独立的现象,但形影 相随,不可分离,思维必须在 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 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 的储存。 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认 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 程。 思维必能推语言,还有神经 生物学的根据。 抽象的思维总得以某种物 质的形式作为依托,最方便、 最灵活的依托是声音,也就是 有声语言。 八、试分析词义的派生及其 派生意义的相互关系 答:1.词义派生的条件2.词 义派生的类型3.派生义之间 的关系 词义的派生有现实的基础, 这就是派生义和派生它的那 个意义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 面特征有联系。这种联系怎么 被利用来作为派生新义的线 索,那与语言社会的生活环 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以及 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之间 的相互作用等等有关。因而表 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 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 生历程。多义词的派生意义和 它所从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 内存的联系。而两者所表示的 事情之间的共同特征,则建立 这种联系的桥梁派生意义就 是顺着这样的桥梁从本义一 步一步扩散开去的。 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 引申。引申大体上可分为隐喻 和换喻两种方式。隐喻建立在 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 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换喻的 基础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 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 们的心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 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 词去指称乙类现象。一个词的 意义通过隐喻和换喻这些引 申途径可以啬很多新的意义, 使语言能够用较少的词的形 式表达较多的意义。 九、试论图画文字与文字画 答:如果把图形简化,一个 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语素 或词,那就产生了真正的文 字。文字起源于图画,所以有 人把记事的图画叫做“图画文 字”。这种用于交际的图画, 正是原始文字符号的前身,图 形象征化的最初的、最原始的 阶段是图画文字。当图形符号 不是用来代表概念而是用来 代表相应的词的声音时,文字 史上最有意义的一步就迈出 去了。用于交际的图画演变为 文字符号的标志在于它与语 言中的词或语素建立起固定 的关系,也就是说,它在图形 上比较确定,并且有了公认的 音和意。 文字画是用整幅画与语言结 合,成了能说的图画,在一定 程度上具备了文字的性质,但 是它只能图解主要的事物形 象和它们的关系,而不能象真 正的文字那样,作为一种符号 体系来记录语言,就是说它不 能把文字记录的语法关系排 列出来,它只能在比较狭小的 范围内发挥实际作用,离开了 当时的环境。别人无法理解他 的意义,因而文字画还不是真 正的文字,只能说明文字是起 源于文字画,是文字的前身。 十一、试谈洋泾浜的发展趋 势 答:“洋泾浜”这种语言现 象的产生与十七世纪以后帝 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有联系,是 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 言现象。它的使用范围比较狭 窄,发展的前途不外两个:一 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 亡,像我国的洋泾浜语在解放 后便停止通行;一个是发展为 混合语,成为某一地区人们通 用的交际工具。 十二、语言的符号特点与作 用 答:语言的符号的最大特点 是它的音和意的结合是任意 的,由社会约定俗成。语言符 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 全由社会“约定俗成”,而不 是他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 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另一重要特点 是它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 一个跟着一个一次出现,在实 践的线条上延绵,不能在空间 的面上铺开。 这种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符号在使用中还有一个重要 的特点,就是它要象机器的零 件那样能够拼装拆卸,重复使 用。 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 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 理的系统。 十三、谈谈词的形态与形态 变化 答:形态即词形变化,是指 词与词组合时,由于表示语法 意义的需要而发生的词形上 的变化。例如英语的代词有主 格和宾格的区别,第一人称单 数作主语时用I,作宾格时用 me,词形发生了变化,就是形 态变化。 汉语属于孤立语,词很少有 形态变化,少部分形容词可以 重叠表示程度加强的意义,例 如“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结 结巴巴”等。 例如:英语动词be的八种 形态写八个句子,说明其语法 意义。 a.Hewillbeateacher:表示 将要发生的动作行为,动词用 原形。 b.Iamateacher:现在时,单 数第一人称。 c.Sheisapainter:现在时, 单数第三人称。 d.Theyareworker:现在时, 主语是复数。 e.Hewasateacher:过去时, 主语是单数。 f.wewereworker:过去时, 主语是复数。 g.Ihavebeenateacher:现 在完成时,表示从过去延续到 现在的行为状态。 h.Thenewspaperisbeingre ad:被动语态,进行时。

2016南大投资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作业名称投资学概论第二次作业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6-11-25 14:22:46至2016-11-25 14:38:23 学员学员成绩100 标准题总分100标准题得分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假设两个资产收益率的均值为0.12,0.15,占组合的投资比例分别是0.25和0.75,那么组合的期望收益是()。 ?A、14.25% ?B、17.5% ?C、16% ?D、20.25%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不能卖空的情况下,下面哪组风险资产可以构成方差为零的组合() ?A、相关系数为1的两种资产 ?B、相关系数为-1的两种资产 ?C、相关系数为0的两种资产 ?D、以上三组均可以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上升的流动性溢价,预期短期利率下降,则利率期限结构为()。 ?A、上升式 ?B、下降式 ?C、驼峰式 ?D、急剧上升式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不变的流动性溢价,预期短期利率不变,则利率期限结构为()。 ?A、上升式 ?B、下降式 ?C、驼峰式 ?D、急剧上升式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指从未来某时点开始至未来另一时点止的利率。 ?A、即期利率 ?B、远期利率 ?C、票面利率 ?D、到期利率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6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半强效性假设成立,证券的价格会迅速、准确地根据可获得的所有公开信息进行调整。 意味着投资者既不能依靠技术分析也不能依靠基础分析来赚取超额利润。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说明: 本题得分:3 题号:7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2017年总结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及应用(自考)

2017年总结国际经济法概论识记重点(自考) 第一章:第一节,领会 1.国际经济法的对象2.国际经济法的范围3.国际经济法的特征应用:国际经济法为什么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法学部门? 第二节,领会1.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发展2.国际经济功法的产生与国际协调3.普遍性国际组织的产生与国际经济立法的发展。 第三节,领会,1.国际惯例2.联大规范性决议的效力 第四节,领会,1.公平互利原则2.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 应用:简析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第一节,识记,1.跨国公司的概念。 应用:分析跨国公司的法律地位。 第二节,1.单独关税区。2.国家行为原则。 应用:简析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 第三节,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世界银行集团3.世界贸易组织 第三章:第一节,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念2.国际商事惯例3.国际商事条约4.国际商事法律重述 5.FOB、CIF、FCA等主要国际贸易术语。 应用: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2.涉及FOB、CIF、FCA解释的案件分析。 第二节,1.要约2要约的撤销 3.承诺 应用:1.要约的有效撤销 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1.品质担保义务2.权利担保义务3.风险转移 应用:风险转移是否完成的案例分析。 第四节,1.根本违约 2.解除合同3损害赔偿 应用:1.中国《合同法》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违约救济上的异同2.根本违约案件分析。 第四章:第一节,1.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概念2.提单3.海运单 应用:1.分析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承运人的责任2.运用《海牙规则》等使用法分析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案件。 第二节,1.航空货运单 2.国际航空运输合同的概念 应用:运用《蒙特利尔公约》分析国际航空运输案例。 第三节,1.国际铁路运输合同的概念2.国际公路运输合同的概念。 应用:1.运用《国际货协》分析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案例 2.运用《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公约》分析国际公路货物运输案件。 第四节,1.国际多式联运的概念。2.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的概念3.网状责任制4.统一责任制应用:分析多式联运案件。 第五节,1.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2.可保利益 3.共同海损 4.单独海损5.单独费用应用:分析海上保险案件。 第五章:第一节,1.国际贸易中的汇票。2.汇票行为,尤其是出票、承兑和支付。 应用:1.汇票行为的实际操作。2.汇票案件分析。 第二节,1.汇付的概念和类型。2.托收。3.承兑交单 4.付款交单 应用:托收案件的分析。 第三节,1.信用证的概念。2.信用证的分类。3.信用证的内容。 应用:分析信用证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2.信用证案件的分析。 第六章:第一节,1.授权条款应用:关于GATT最惠国待遇或者国民待遇的案例分析

社会保障概论00071复习资料(全)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 一、填空题: 1、“社会保障”一词首先使用于1935年美国“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法》)。 2、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为各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 3、现代型的社会保障,(国家)必须扮演出场的主要角色,这就意味着社会保障要由(国家)来组织和领导,并统一付诸实施和管理。 4、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安全)制度。 5、社会保障的特点是(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不可逆性)。 6、社会保障的功能有(补偿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 7、社会保障的利益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业)、(个人)。 8、从共性上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显然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9、现代社会保障理论逐渐向(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 10、社会保障理论由(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社会保障制度理论)三大部分构成。 11、传统社会保障时期可分为(萌芽阶段)、(慈善阶段)、(济贫阶段)三个阶段。 12、现代社会保障时期是以160多年前社会保障开始形成(制度)为起点的。 13、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实行的新(《济贫法》)。 14、从时间顺序上看,现代社会保障建立的标志是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15、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 16、(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和中心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17、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社会保障分配)。 18、社会保障分配贯穿于社会保障的全过程,其规划实施的第一步是组织(社会保障收入),其最终举措是组织(社会保障支出)。 19、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收支平衡)的原则,这种原则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横向平衡);另一种是(纵向平衡)。 20、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方式主要有(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三种。 21、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的基本形式有(现金补助)、(实物补助)。 22、从原则上讲,社会保障基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23、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流动性原则)。 24、战后半个世纪以来,(福利国家)一直是英国政府奉行的基本国策,它作为“社会安全阀”在英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5、瑞典推行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福利待遇。 26、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内容,并辅以(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特征。 27、美国的社会保障项目多达(300)多种,有(七)大类。 28、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保障的(普遍化)和制度的(多元化)。 29、俄罗斯实行养老金和(物价水平)挂钩。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分享 首次分享者:◇﹎ゞ丫丫℡已被分享1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南大网院投资学概论第二次作业答案

作业名称:投资学概论第2次作业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学员成绩:100 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100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2.08 内容: 基础分析包括了() A、宏观分析 B、行业分析 C、公司分析 D、股票价格分析 学员答案:ABC 本题得分:2.08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8 内容: 下列哪项不是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报表() A、存货表 B、损益表 C、现金流量表 D、资产负债表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2.08 题号:3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2.08 内容: K线图是把每个交易日某个证券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的所有变动情况全部记录下来,然后绘成的像蜡烛状的图形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2.08 题号:4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2.08 内容: 进行基本分析的假设前提是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势有效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2.08 题号: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3.12 内容: 关于信用交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信用交易包括了买空交易和卖空交易 B、买空交易是指投资者向证券公司借资金去购买比自己投入资本量更多的证券 C、卖空是指投资者交纳一部分保证金,向经纪商借证券来出售,待证券价格下跌后再买回证券交给借出者 D、投资者进行信用交易时完全不必使用自有资金 学员答案:ABC 本题得分:3.12 题号: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2.08 内容: 下列哪些是证券市场上禁止的交易行为() A、套利 B、欺诈 C、内幕交易 D、操纵市场 学员答案:BCD 本题得分:2.08 题号: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2.08 内容: 在指令驱动市场中,包括了下列哪些指令类型() A、市价指令 B、限价指令 C、止损指令 D、止损限价指令 学员答案:ABCD 本题得分:2.08 题号: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3.12 内容: 市场监管的原则包括() A、公开原则 B、保护投资者利益原则 C、公平原则 D、公正原则 学员答案:ACD 本题得分:3.12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8 内容: 1月1日,某投资者向经纪商借1000元,购买40元/股的股票100股,保证金率为75%。在1月15日时,若股票价格为30元/股,则保证金率为() A、50% B、75% C、66.7% D、80%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2.08

社会保障概论

一、填空题 1、最早宣称建立“福利国家”是()。 2、中国历史上最富特色的官办慈善事业是()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过《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的时间是()。 4、中国传统社会保障的框架构成包括()、()和()。 5、工伤责任认定的演变包括()、()和()三个阶段。 6、我国传统医疗保障制度有三种即()、()和()。 7、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保障体系通常包括()和()两大类。 8、最早颁布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的国家是() 9、中国历史上最富特色的官办慈善事业有()和()两种方式。 10、医疗保险费的支付方式可以分为()和()。 11、工伤包括()和()。 二、选择题 1、我国传统医疗保障制度有三种即()。 A、公费医疗 B、劳保医疗 C、农村合作医疗 D、县乡村三级医疗 2、构成慈善事业时代的三大支柱是()。 A、宗教慈善事业 B、官办慈善事业 C、民间慈善事业 D、商办慈善事业 3、传统体制下,中国的三级医疗保健网是指()。 A、市 B、县 C、乡 D、村 4、中国传统的“国家——单位保障制”的本质是()。 A、单位负责 B、国家负责 C、国家和单位共同负责 D、个人负责 5、实行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的国家有()。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新加坡 6、医疗保障模式有()。 A、社会医疗保险 B、国家医疗模式

C、强制储蓄医疗保障模式 D、合作医疗保障模式 7、依据参加失业保险的意愿是否具有强制性,失业保险可分为()。 A、强制性失业保险 B、非强制性失业保险 C、权利型失业保险 D、调查型失业保险 8、现代意义上的工伤保险最早产生于()。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9、工伤保险费率主要有三种方式即()。 A、差别费率 B、浮动费率 C、统一费率 D、固定费率 10、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最早出现在()。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11、以政府介入程度或制度化为依据,社会保障可分为()。 A、慈善事业阶段 B、济贫制度阶段 C、现代社会保障阶段 D、社会救助阶段 12、中国传统的“国家——单位保障制”的本质是()。 A、单位负责 B、国家负责 C、国家和单位共同负责 D、个人负责 13、下列哪些属于补充社会保障的范畴()。 A、慈善事业 B、社区服务 C、企业年金 D、商业保险 14、根据《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社保基金投资方式包括()。 A、银行存款 B、国债买卖 C、投资金融债券 D、投资证券市场 15、我国传统医疗保障制度有三种即()。 A、公费医疗 B、劳保医疗 C、农村合作医疗 D、县乡村三级医疗 16、美国的失业保险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A、强制性失业保险 B、强制性失业保险+失业救助 C、失业救助 D、个人自愿型保险 17、当代实行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的国家有()。 A、新加坡 B、智利 C、中国 D、日本 18、养老保险的责任承担模式有()。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它是是人类区别于所有其他低级动物的根本特征。 言语:是个人对语言运用的行为和结果。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二是指人说出来的话或者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结构语言学:又称现代语言学。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提出的看法成为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形成。他首先区别了语言和言语。其次,他区分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第三,他区分了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 转换生成语言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乔姆斯基批判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根本观点,建立了生成语言学。他认为,人脑有一种天赋的普遍的掌握语言的机制,当输入一定的语言材料后,它会加以识别并加工出一套规则系统,然后利用这套系统生成新的句子。这种机制就是人普遍具有的语言能力。他认为,语言学的对象应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语法就是对语言能力的描写。 二、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就是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主要研究和探讨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这里的语言指的是“人类语言”,或称“自然语言”,与之相对的是“动物语言”、“人工语言”等。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本体,但是语言学所关心的又不仅仅局限于人类语言,其他同语言相关的领域,也是语言学关心、研究的对象。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类语言及其相关对象。 2.语言学的任务 古代,书面语成了语言研究的对象,语言研究的任务也只是给古代留传下来的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作注解,而不是探索语言的规律。这就是所谓传统的语文学。在我国,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文学。 自从二十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纪元以来,语言学研究的任务发

(完整版)南大网院投资学概论第二次作业答案

作业名称:投资学概论第2次作业出卷人:SA作业总分:100通过分数:60 学员成绩:100标准题总分:100标准题得分:100详细信息: 题号:1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2.08内容: 基础分析包括了()A、宏观分析B、行业分析C、公司分析D、股票价格分析 学员答案:ABC本题得分:2.08 题号: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8内容: 下列哪项不是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报表()A、存货表B、损益表C、现金流量表D、资产负债表 学员答案:A本题得分:2.08 题号:3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2.08内容: K线图是把每个交易日某个证券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的所有变动情况全部记录下来,然后绘成的像蜡烛状的图形1、错2、对 学员答案:2本题得分:2.08 题号:4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2.08内容: 进行基本分析的假设前提是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势有效1、错2、对 学员答案:2本题得分:2.08 题号:5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3.12内容: 关于信用交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信用交易包括了买空交易和卖空交易 B、买空交易是指投资者向证券公司借资金去购买比自己投入资本量更多的证券 C、卖空是指投资者交纳一部分保证金,向经纪商借证券来出售,待证券价格下跌后再买回证券交给借出者 D、投资者进行信用交易时完全不必使用自有资金 学员答案:ABC本题得分:3.12 题号:6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2.08内容: 下列哪些是证券市场上禁止的交易行为()A、套利B、欺诈C、内幕交易D、操纵市场 学员答案:BCD本题得分:2.08 题号:7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2.08内容: 在指令驱动市场中,包括了下列哪些指令类型()A、市价指令B、限价指令C、止损指令D、止损限价指令 学员答案:ABCD本题得分:2.08 题号:8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3.12内容: 市场监管的原则包括()A、公开原则 B、保护投资者利益原则 C、公平原则 D、公正原则 学员答案:ACD本题得分:3.12 题号: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8内容: 1月1日,某投资者向经纪商借1000元,购买40元/股的股票100股,保证金率为75%。在1月15日时,若股票价格为30元/股,则保证金率为()A、50%B、75%C、66.7%D、80% 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2.08

国际经济法概论复习重点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复习重点 题型:单项选择题20*1’+多项选择题10*2’+简答题3*5’+论述题2*15’案例分析题1*15’ 1.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独立的、综合的、新兴的法律部门。 2.国际经济法的特征201410 5’201604 5’ ◆主体:不仅包括国家、国际组织,也包括分属于不同国家的自然人和法人。 ◆调整的对象:包括国家与国际组织相互间的经济关系,还包括不同国家的私人间以及国家与他国国民间的经济关系 ◆渊源: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而且包括各国国内有关法律法规。 3.国际经济法的历史发展: (1)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发展:市民法和万民法(调整罗马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关系) (2)国家经济公法的产生与国际协调(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国内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 ◆资本输出与跨国公司的产生于发展 ◆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间经济矛盾的加剧和尖锐化 (3)普遍性国际组织的产生与国际经济立法的发展 ◆普遍性国际经济条约与国际经济组织的产生。1944年《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构成国际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标记国际社会进入了用多边条约调整国家间经济关系的新阶段。 ◆新独立国家的兴起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区域性和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4.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1)国际法方面的渊源:国际经济条约;国际惯例;联大规范性决议 (2)国内法方面的渊源: ◆统一制:制定的国内经济法统一适用于涉内与涉外各种经济关系。如,美、英、德、日本 ◆分流制:调整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民商法仍实行统一制,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则内外分流。发展中国家。 5.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经济主权原则:1974年《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该原则 201504 15” ◆国家对其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 ◆国家有权对其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 ◆国家有权将外国财产收归国有或征收。 (2)公平互利原则:公正平等和公平合理。互利是指照顾到有关各方的利益。 (3)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只有承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才能实现真正的国际合作,才能保证所有国家的发展。 6.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1)自然人:具有一般的法律能力;具有能从事国际经济交往的权利能力或资格 (2)法人:取决于其权利能力的范围。确定法人的国籍标准:成立地说;住所地说;控制说;符合标准说。各国承认外国法人的方式:一般许可制(英、美);特别许可制(奥地利、中国、原苏联);相互承认制。我国采取特别许可说制。 (3)跨国公司:特征:跨国性;战略的全球性和管理的集中性;公司内部的相互联系性。法律地位:国内法人;跨国公司没有根据自己的意思独立参加国际关系的能力;也没有直接承担国际权利和义务的能力。

社会保障概论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概论名词解释: 1. 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对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由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主体:在社会保障活动中,依法享受权力与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3. 社会保障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机构与程序,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对各种社会保障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与监督的过程。社会保障管理不同于生产管理,它是一种社会事务和社会政策管理,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4. 社会保障基金: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国家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计划、项目而预先建立起来的,用以保障社会成员在遭遇社会经济风险事故时所需要的、专款专用的资金。 5. 社会保险: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法律为基础,在权力与义务的一致性原则下,通过政府、企业、劳动者个人的共同筹资,为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提供经济收入补偿,使其能够在年老、疾病、伤残、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造成的社会生活问题面前仍然能够维持基本生活,以保障社会安定与持续发展的社会互助制度。 6. 养老保险:是政府通过立法的制度性安排,以权力与义务一致性为原则,在劳动者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或达到法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后,为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建立的一种经济保障制度。 7. 医疗保险:广义医疗保险是针对人的健康的保险,它不仅包括医疗费用的保险,而且包括疾病预防、人体健康维护等方面的内容。狭义医疗保险主要是指针对医疗费用的保险。 8.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在政府的支持和倡导下,以农村居民为对象,在自愿和互助共济的原则下,通过集体和个人共同筹资,按一定比例补偿农民医疗费用的初级医疗保险形式。 9. 失业保险:是指依据国家法规,通过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渠道筹资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在劳动者失业时给予失业金支付,以保障其最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对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促进充分就业,弱化失业负效应,稳定社会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 10.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之一,是向法定范围的劳动者补偿其因职业病或工伤而导致的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由国家或企业单位对其生活给予一定物质补

语言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第三章 语 音

语言学概论第二次作业第三章语音 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1分) 1.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2.音节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3.音素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4.音标音标是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5.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任何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6.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某个部位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7.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8.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就是发音方法。 9.音位音位是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10.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11.自由变体一个音位包含多个变体,各个变体出现需要一定条件,这样的音位变体就是自由变体 二、填空(9分,每空0.5分)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重)、(音长)、(音质)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发音体)、(共鸣腔)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 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 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三、判断正误(8分,每小题0.5分) 1.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2.男子声音和女子声音的差别主要是发音是音重不同。(×) 3.儿童的声音和成人的声音差别是音长不同。(×) 4.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气流是否强,都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5.音素[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檫音。(√) 6.肺是人类发音的动力站,声带是发音体。(√ ) 7.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上齿。(×) 8.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强。(√ ) 9.元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辅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 10.元音[y]和[u]是舌位前后不同,其它方面的特点是一样的。(√) 11.音素[a]和[ɑ]的发音特点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只是写法不同。(×) 12.所谓送气、不送气,实际上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13.[p"]和[p]这两个音素,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对立关系,在英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互补关系。(√) 14.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发音时音素可以任意变化。(×) 15.[t]、[p]、[k]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16.汉语的"不"是去声,在去声音节前,一般要念阳平,这种变化就是同化。(×) 四、单项选择题(13分,每小题1分)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C )。 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C )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 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B )。 A.u c h B.y ts" x C.u ch h D.x y k 4.下列说法,(A )是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5.下列说法,只有(D )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B )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