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a动作图

p3a动作图
p3a动作图

1、起飞k=2 模型直线滑跑5米以上,柔和离陆,以小角度爬升到约50米高度做90度转弯,接着向反方向做270度转弯进入直线飞行。

2、因麦曼k=1 模型拉起做半个内筋斗,接着做半滚后平飞改出。

3、内筋斗3个k=3 在裁判员正前方进入,连续做内筋斗3个。筋斗应是3个重合的正圆,圆平面应与地面垂直。

4、倒飞直线k=2 做半滚后进入倒飞水平直线飞行,飞越动作空域中心后与进入点对应处半滚改为平飞。

5、古巴8字k=3 模型拉起做内筋斗,在45度倒飞状态时,做半滚,继续沿45度线飞行,到达进入高度时做第二个内筋斗,在到达45度倒飞状态时,做半滚,继续沿45度线飞行,在进入点改为平飞。

6、横滚k=2 平飞进入,模型向任意方向滚转360度。

7、礼帽k=2 平飞进入,拉起做垂直上升,推杆后做平飞直线,然后推杆进入俯冲,在与进入同高度处拉杆改为平飞。

8、双向横滚k=3 平飞进入,模型想一方向滚转360度,接着向反方向滚转360度。

9、眼镜蛇横滚k=3 模型拉起做45度爬升,在爬升过程中做半滚,然后爬升至顶点后拉杆做1/4筋斗后进入45度倒飞俯冲,在俯冲过程中做半滚,到进入高度时拉杆平飞改出。

10、着陆k=3 逆风(按跑道方向)进入着陆航线,第一边通过跑道上空。航线轨迹为矩形,转弯要柔和,半径相等。第四转弯后,模型下滑,逐渐拉平,平稳着陆。着陆区为半径50米的圆圈或100米长的跑道。在着陆区外接地或模型翻倒、损坏为0分。

最新二十四式太极拳谱(完美)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 (动作名称及分解提要) 一、起势:1、左开步;2、两臂前举;3、屈腿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1、左野马分鬃1)、(右)抱手收(左)脚;2)、(左)转体上(左)步;3)、(左)弓步分手。2、右野马分鬃:1)、(左)转体撇(左)脚;2)、(左)抱球收(右)脚;3)、(右)转体上(右)步;4)、

(右)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1)、(右)转体撇(右)脚;2)、(右)抱手收(左)脚;3)、(左)转体上(左)步;4)、(左)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1、(右)跟步(中)抱手;2、后坐转体;3、(左)虚步分手。 四、左右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1)、(左)转体摆臂;2)、(右)摆臂收(左)脚;3)、上(左)步屈(右)肘;4)、(左)弓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1)、(左)转体撇(左)脚;2)、(左)摆臂收(右)脚;3)、上(右)步屈(左);4)、(右)弓步搂推。3、左搂膝拗步:1)、(右)转体撇(右)脚2)、(右)摆臂收(左)脚;3)、上(左)步屈(右)臂;4)、(左)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1、(右)跟步展臂;2、后坐引手;3、(左)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1、右倒卷肱:1)、(右)转体撤(右)手;2)、退(左)步(右)卷肱;3)、(右)虚步推掌。2、左倒卷肱:1)、(左)转体撤(左)手;2)、退(右)步(左)卷肱;3)、(左)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1)、(右)转体撤(右)手;2)、退(左)步(右)卷肱;3)、(右)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1)、(左)转体撤(左)手;2)、退(右)步(左)卷肱;3)、(左)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1、(右)转体撤手;2、抱手收(左)脚;3、(左)转体上(左)步;4、(左)弓步棚臂;5、(左)转体摆臂;6、(右)转体后捋;7、(左)转体搭手;8、(左)弓步前挤;9、后坐引手;10、(左)弓步

42式太极拳拳谱及拳谱详解

42式太极拳拳谱及拳谱详解 太极拳竞赛套路(四十二式)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各种形式的太极拳竞赛活动日益频繁,迫切需要有一个规、统一的竞赛套路,为此,中国武术研究院于1989年组织了国著名教练员、太极拳名家和部分优秀运动员,在原有的四十八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了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该套路1990年定为亚运会武术比赛的规定容,随后不仅成为国家正式比赛项目,而且在国外迅速得到推广,目前已经在世界围广为流传,受到许多太极拳爱好者欢迎。

四十二式太极拳吸收了、、吴、式太极拳动作,以式太极拳为主,动作外形严格规,气势舒展大方,劲力刚柔相济,速度匀速有变,形成了综合性的特点。四十二式太极拳在动作布局上各式太极拳动作有所穿插,第一段以式动作为主,外形舒展大方,柔和缓慢;第二段突出了吴式太极拳的手法、式太极拳的步法以及式太极拳的发力动作特点;第三段以式云手为主,兼有吴式提膝攀收勾脚尖的动作;第四段以四十八式太极拳中的第四段为主体,表现式特点。 四十二式太极拳布局合理,动作数量、容组别符合规则要求,在编排动作上也表现出一定难度;特别是近年来,又对难度动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大增强了竞赛的可操作性。 练四十二式太极拳应该注意:练习风格应以式为主,对于其他式的动作这里也按式化处理,但是仍要保留原动作的基本造型及基本特点。如“掩手肱捶”还要发力,但与式中的发力在动作的手型、步型上有所变化;再如“玉女穿梭”虽然吸收吴式的平云手法,但是身型上以中正为主,不做吴式的“斜中寓正”等等。 动作说明 第一段 一、起势

这是王建业的师傅林墨根先生最近发表的练太极拳起式的体会。我今转帖大家共享。 欲精深功夫须熟练起式 林墨根 余自从跟式太极宗师雅轩习拳以来,至今近五十年。时刻谨记先师教诲,刻苦练功,不敢有丝毫倦怠。常忆先师练拳,尤重起式,我时时揣之却未能深思其中奥秘。直到2002年,83岁的我因胃溃疡大出血住进了医院,历经三次大手术,骨瘦如柴,大肉若脱,医学专家断言活不过三个月。躺在病床上,我又想起恩师的教诲,开始专门修练太极拳的起式。躺着,坐着……时时勤练之。不想,如此半年,不仅身体渐渐康复了,而且功夫也精进不少,如今发劲、化劲均得心应手,至此方才领悟我式太极拳起式之妙,妙不可言。 首先,起式作为式太极拳的第一式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所在,能使人身心放松,有助于经络的畅通,促进气的充盈与运行,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促进人体健康。此式既是静功,又是功,还是气功、养生功。再者,从练拳的放松与稳静,使整趟拳更有拳意,更有气势。尤其重要的是,在太极拳推手时,欲要做到浸人于不知,发人于不觉,此实乃熟练起式而后身、手至轻、至柔之故。 总而言之,欲要精深功夫,必先熟练起式。现将先师所

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

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42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1)起势(东)(22)仆步穿剑(右)(东) (2)并步点剑(稍偏东北)(23)蹬脚架剑(左)(东) (3)弓步削剑(西南)(24)提膝点剑(左)(西南) (4)提膝劈剑(西南)(25)仆步横扫(正东偏北) (5)左弓步拦(东)(26)弓步下截(右、左)(稍偏东北) (6)左虚步撩(稍偏东南)(27)弓步下刺(稍偏东北) (7)右弓步撩(东)(28)右左云抹(正北偏东)(左) (8)提膝捧剑(东)(29)右弓步劈(稍偏东南) (9)蹬脚前刺(东)(30)后举腿架剑(稍偏东南) (10)跳步平刺(东)(31)丁步点剑?(稍偏东南) (11)转身下刺(东南)(32)马步推剑(稍偏东南) (12)弓步平斩(西北)(33)独立上托(西) (13)弓步崩剑(西北)(34)进步挂点(西) (14)歇步压剑(稍偏西南)(35)歇步崩剑(东) (15)进步绞剑(稍偏西南)(36)弓步反刺(西北) (16)提膝上刺(稍偏西南)(37)转身下刺(西南) (17)虚步下截(正西偏北)(38)提膝提剑(正南偏东) (18)右左平带(西)(39)行步穿剑(东南) (19)弓步劈剑(西)(40)摆腿架剑(正南偏西) (20)丁步托剑(西北)(41)弓步直刺(南) (21)分脚后点(东北)(42)收势(南)

注:方向为定式胸部方位,东(或西)与套路方向一致;西南(或东南)与套路方向夹角成45度;稍偏东南(或西南)与套路方向夹角成30度;正东偏南(或北)与套路方向夹角小于30度。 起势面向南,第1段1-11式运行方向向东,第2段12-21式运行方向向西,第3段22-32式运行方向向东,第4段33-40式运行方向向西。

太极图的依据和给我们的启示

太极图的依据和给我们的启示 太极图,被誉为是“中华第一图”,我国的国粹之一。说它是国粹,是“中华第一图”,一点也不为过。它以最简练精美的图案表达出了最深刻的内涵——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以阴阳为依据的太极图的意义 太极图的依据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代表自然万物运动基本规律的阴阳。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开始了阴阳学说的发展。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先人们通过观察总结,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了阴阳学说,将它们的关系精妙地用太极图表现出来。阴阳理论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宗教、哲学、历法、天文、地理、数术、中医、建筑、占卜等这些传统文化无不以此为基础。从古到今,阴阳学说深刻影响了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依据阴阳理论所画出的太极图,简练而又深刻地表现出了阴阳的根本内容和意义。一、解释阴阳的对立制约 太极图中阴阳两鱼一白一黑相对而立,体现了阴阳属性的对立相反及其相互约束、相互抑制、互为胜负的关系。白色多的位置黑色就少,反之亦然,就像白天阳气旺,故光明制约了黑暗;夜晚阴气盛,因此黑暗制约了光明。对立制约是阴阳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阴阳的相对制约,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制约太过或者约束不力,都将导致阴阳的这种平衡被打破。 二、解释阴阳的互根互用 太极图以一圆统阴阳两鱼于内,两鱼相互依靠,体现了阴阳的统一性,即互根性,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两鱼的相互依靠,又体现了阴阳双方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失常,则会出现“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 三、解释阴阳的交感和互藏 太极图中阳鱼伸出的箭头融入阴鱼之中,阴鱼伸出的箭头也同样融入阳鱼之中,这既体现了相互的交合感应,也使太极图形成了阴阳二气运动的动态。而阴阳互藏则在白鱼中的黑眼与黑鱼中的白眼体现,说明即使在阳最盛的时候阴亦存在,反之亦然。阴阳互藏是双方相互依存、消长、交合与转化的内在依据,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宋·周敦颐《太极图说》里讲到:“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正是阴阳二气的交感互藏,为宇宙万物的产生提供了根本条件。 四、解释阴阳的消长 太极图中当白鱼逐渐膨大的的时候黑鱼则逐渐缩小,反过来也一样。正像一年四季的阴阳消长,从冬至后到春季再到夏季,阳气渐长而阴气渐消,从夏至后到秋季再入冬季,则阴气渐长而阳气日消,一年四季阴阳不断地消长变化,维持了季节气候的动态平衡。阴阳消长,指的是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五、解释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太极图中当其

太极图“S”形的现代设计观念

———太极图“S”形的现代设计观念 刘敏1 柳林2 (1,2.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68) [摘要] 太极图中黑白相交处的那条美轮美奂的“S”线形,谱写 出了从阴变阳或由阳转阴的变异精神,这是一根循环无限、中 心对称、不断变化的曲线。太极图中的“S”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 的运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深厚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 太极图;现代艺术;阴阳循环 [中图分类号] J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53(2009)01-0121-02 [收稿时间] 2008-10-18 [作者简介] 刘敏(1984-),女,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2006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平面艺术设计。 人类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形成了过去、现在、将来和年、月、日 等时间与时间的间隙概念。时间的性质自宇宙诞生以来就存在于 一切空间和所有事物之中,时间最基本的性质反映在物质世界的 连续循环性、始终无限性和运速相对性上。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时 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的运动表现其存在的。比如在时间上,昼夜运 动是一种循环表现体,存在着相对性;在空间上,立体空间与平面 空间互补,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互补,已知空间与未知空间互补等等。太极图形“S”的构造无论在二维平面、三维立体上都抽象地表 达了空间的互相作用的性质。 1.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太极图中的体现 华夏先民认知的起点是现象论。先民们首先将展现在眼前的纷 纭万象分为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命现象三大类,对应以天、地、人三个概念,天指自然界,地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及社会环境,人指生命。现象论的优点是把被认知的对象视为系统:人生于自然而组 成社会;社会可以作用于人,人亦可以作用于自然;自然条件制约着社会发展,社会势力又可以改造自然。即自然、社会和生命现象是一个动态互补的自组织网络,其间以“人”为联结的纽带。 人们把自然规律视为一切认知活动的起点,而自然现象中最 直观,却又与一切生命活动休戚相关的莫过于日之向背,于是就有 了向日者为阳,背日处为阴的基本理念。阴阳这对范畴既然源于对“日之向背”的概括,其中自然包含着物理学的意义,即阴和阳本来 都是可以使用温度计相对地予以精确测定的物理量———分别指辐 射能量密度小或大的两种不同环境。诸如日为阳,月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雄性为阳、雌性为阴等等,于是就产生了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两极太极图。太极图展示的中心对称规律是:平衡和 对称是极短暂的瞬时现象;而其中的一极之动,必然导致整个系统“变动不居”,我们的认知理念就必须建立在“唯变所适”的基础之 上。这说明,天人合一思想的认知起点是建立在二元基础之上的动 态变易的系统论观念。 在太极图中,阴阳二极紧密地契合在一起,形式简洁却不显单 调,给人以无限的哲学与美学的思考。《易传》说:“易有太极,是生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与要领.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与要领 一、概述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 二、简介 42式太极拳是一国套路武术比赛中指定套路,是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必练套路。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吸取陈式、吴式、孙式太极拳之长,动作严格规范、舒展大方。该套路结构严谨,内容充实,是大众强身健本、修身养性的热门套路 三、风格特点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作为竞赛套路,动作规格十分规范。运动中手法、步法清晰、准确;身法表现动作(即身体带动四肢协调运动)非常明确;过渡动作路线清楚,方向、高低固定;眼神与上肢的配合顺遂,手到、眼到、身法到,动作完整合一。定势时手型、步型、动作姿势的高低、大小、角度方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杨式太极拳动作为基调,选用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动作,吴式太极拳细腻的手法变化,孙式太极拳的开合手法及灵活的步法变化,是一套综合性的太极拳练习套路。在动作编排上,它既包括一些简单的基础动作,又加入了一些复杂的难度动作,如掩手肱捶、分腿、蹬腿等;既有劲力沉稳、充实的动作,又有轻柔、活泼、连贯性强的动作;有平衡、有转身、有独立的高势,有较低的仆步下势。而且在技术编排上,难度动作均采用左右势对称的形式。整个套路左右对称、上下相应,动静结合,轻重衬托,技术表现全面、综合。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在动作的选择及组合变化上很有特点。如第二段中的玉女穿梭,上肢动作吸取了吴式太极拳动作中圆托细腻多变的手法,是平圆转换;下肢动作吸取了孙式太极拳动作中的上步跟步的灵活步法,最后达至舒展大方的弓步架推掌定势,动 作选择、组合得很巧妙。再如,在一个高姿、潇洒的平衡腿法后,紧接一个扎实、沉稳的马步,同时配以劲力沉实、抖放的掩手肱捶,然后以柔缓、圆滑的过渡,相接以沉着稳健的野马分鬃动作。这些组合既突出了太极拳连贯、细腻、协调、灵活、轻柔活泼的技术风格,又体现了太极拳潇洒、奔放、劲力沉实的健美特色,演练中给人以美的愉悦。学练42式太极拳,从总体上把握其风格特点有益于个别动作的学习,以上这些特点希望学练者能悉心体会,在演练中把握住该套路的实质,以便把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四、

矛盾的太极图式和发展的中国传统模式

高二思想政治课堂中融入中国传统哲学 教育的研究 开题报告 1.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个目标是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传统文化两者的精华而提出的。我国现在正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尚不完善、尚不成熟,邓小平同志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居于贫困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间的阶段叫做小康社会。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社会”概念来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但又与《诗经》《礼记》中的“小康”概念不同,“十六大”规范并充实了的范畴,赋予了“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这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镶嵌。前不久,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加强党营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我国传统文化一直主张“和谐”,无论《易经》的“太极”、孔子的“中庸”思想还是老子的“小国寡民”,以及他们所确立的整个中华文化的基调都主张“和谐”,现在提出“和谐社会”这一范畴当然已与古代有了不同的意义,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启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突现。在这样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中,对现时代的高中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必要而又紧迫,笔者发现高二思想政治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正好与中国古代哲学在某一个方面有其一致性,只是他们的话语系统不同而已。比如,矛盾概念的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促成和推动世界发展;《易经》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一”,但“一”中有二,有阴阳,是对立的统一体,笔者拟称之为“矛盾”的太极图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经》将五行与阴阳并提,认定:“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见,我国古代哲学亦把矛盾视为事物发展的动力,笔者拟称之为发展的中国模式。笔者认为这是课堂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中国 - 1 -

杨氏太极拳24式图谱237725

图解 第一式:起势 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 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 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 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起 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 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 平举,两手高与肩 平,与肩同宽,手 心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 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 眼平看前方。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 垂,手指自然微去。屈膝松腰,臀部不 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臂 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 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 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 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 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 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 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 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 眼看右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 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 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 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 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 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 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 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 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眼看右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该保持在10-30厘米。

(管理知识)太极思维模式在企业管理中的思考最全版

(管理知识)太极思维模式在企业管理中的思考

太极思维模式在企业管理中的思考 顾兆熊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中国哲学的根本是壹幅太极图。 太极即阴阳。 宇宙有天地;人有男女。动物有公母;植物有雌雄;天象有日月;地有高山流水,统而言之阴阳。太极原理: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任何事物的独立存在都是壹个太极模式。 壹个企业的独立存在也是壹个太极模式。 我们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企业管理,即是研究企业管理之道。 何为道?道的名词首先出现于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可见道是壹种象。这种惚兮恍兮的似乎很难把握。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这种象。 俩个恋人,情深意切之至,含情脉脉。 壹首精彩的乐曲奏毕,全场鸦雀无声。 久别重逢的亲人,相见的那瞬间。 此时无声胜有声,语言道断。 我们从这个意义上来研究企业管理中的含情脉脉,语言道断,就是太极思维模式。 对太极图的理解,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从实用角度上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太极图是俩条相互追逐的阴阳鱼组成。俩条鱼的眼可见作是阴神和阳神,阴中壹点阳,阳中壹点阴。 阴阳不是简单的迭加,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不是1+1=2,而是1+1=3。 俩神相博不求自得。得什么?壹种新的物质。男女结合得子,氧氢结合得水。万众壹心,黄土变

成金。黄土变金,质的飞跃。 新中国建立以来,有关企业管理的文章可说是汗牛充栋,但很少有人把企业管理问题放到哲学的高度来认识,也就不能建立壹个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为国民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柱。 中国有句古话,“道无术而不行”。这就是具体和本质之间的不二。勉强理解既包含又有区别,既统壹又不全等。 我们且把企业管理的种种规章制度,谓之为术。我们当下探讨壹下企业管理之道,对企业管理之道作壹番思考。 思考可免除文章题目形式的束缚。 思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这似乎更能接近于道。 爱情壹个永恒的主题。 爱情演绎了古今往来壹个个动人的故事:美满的,悲壮的,神话的,鬼怪的,万物皆有情。 故事的主人公永远是男人和女人,更抽象地说阴阳的故事。 企业的故事,相形之下,苍白、平淡、无奇、形影相吊。 企业的故事壹个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爱情的魅力在壹个“情”。 我们的产品,应该是壹首动人的小诗。 我们的产品,应该是凝固的音乐。 我们的产品,应该是流动的情感。 让我们走进壹个新的时空,调整我们的思维。 孙子兵法:“道者,全民和上同意,故能够和之死,能够和之生而不畏危。” 也就是说,壹个企业首先全体人员必须有壹个共同的信念,为此信念上下壹致能够为它而献身。可见孙子说的道是壹种信念,是壹种精神。为什么孙子兵法把它放在首篇,作为纲领提出?商场

[资料]第一套太极工夫扇扇谱

[资料]第一套太极工夫扇扇谱 第一套太极功夫扇扇谱(共52式) 段落序号动作名称分解动作 1 起势左脚开步抱扇 斜飞势 1,分手划弧提脚抱手 2,右脚向右开步两手交叉 2 (卧似一张3,重心右移成侧弓步,右手向上举扇,左手向下 弓) 按掌。(侧弓步举扇) 白鹤亮翅 1,向左转腰摆扇 2,向右转腰分掌 3,曲步亮扇 3 (站似一棵 (虚步亮扇) 松) 黄蜂入洞 1,抖腕合扇 2,摆扇收扇提脚 3,转身上步 4,4 (不动不摇 弓步向前平刺 (进步刺扇) 坐如钟) 一哪吒探海 1,后坐收扇 2,扣脚转身 3,弓步下刺扇 5 (走路一阵 (转身下刺扇) 风 ) 金鸡独立 1,收脚绕扇 2,上步分手绕扇 3,独立撩开扇 6 (南拳和北 (独立撩扇) 腿) 力劈华山(少1,落脚合扇 2,盖步转身按扇 3,转身绕扇 4,7

林武当功) 弓步前劈扇 (翻身劈扇) 灵猫扑蝶(太 1,转身摆掌 2,上步翻身抡扇 3,退步弓步压扇 4,8 极八卦连环 翻手反压扇 (转身抡压扇) 掌) 坐马观花(中1,虚步合扇 2,退步抡扇 3,反身刺扇 4,马步9 华有神功) 亮扇 (马步亮扇) 10 野马分鬃 1,转腰合手合扇 2,弓步削扇(方向转向正西) 11 雏燕凌空1,扣脚穿掌 2,并步亮扇(扭头转胸转看左侧) 12 黄蜂入洞 1,收扇上步 2,弓步直刺 13 猛虎扑食 1,收扇震脚 2,弓步推扇 二 14 螳螂捕蝉 1,转腰绕扇 2,分手绕扇 3,磋脚撩扇 15 勒马回头 1,合扇转身 2,盖步按扇 16 鹞子翻身 1,翻身绕扇 2,腕花绕扇 3,退步藏扇 17 坐马观花 1,抡臂举扇 2,反身穿刺 3,马步亮扇 18 举鼎推山 1,转腰收扇收脚 2,马步推扇 19 神龙回首 1,转身收扇 2,弓步平刺 20 挥鞭策马 1,撇脚收扇 2,上步绕扇 3,叉步反撩扇 21 立马扬鞭 1,转身挑扇 2,点步推掌 三 22 怀中抱月转身歇步抱扇 23 迎风撩衣 1,上步合扇分手 2,并步贯扇 24 翻花舞袖 1,摆扇穿手 2,云扇摆掌 3,侧弓步劈扇 25 霸王扬鞭 1,分手摆扇 2,歇步亮扇 26 抱扇过门 1,开扇托抱 2,合扇举抱

42式太极拳拳谱动作分解

四十二式太极拳动作分解 第一段 〈一〉起势 1. 垂手立正 2. 向左开步 3. 两手平提 4. 曲膝下按〈二〉右揽雀尾 1. 右转撇脚 2. 丁步右抱 3. 弓步左掤 4. 向左旋腰 5. 丁步左抱 6. 右转开步 7. 弓步右掤 8. 左抱右拈 9. 后坐左捋 10.弓步前挤 11.后坐反掤 12.左转扣脚 13.丁步斜按〈三〉左单鞭 1.(勾手)转体开步 2. 弓步左推〈四〉提手 1. 后坐扣脚 2. 右转平摆 3. 换重提腿 4. 翘脚合掌〈五〉白鹤亮翅 1. 左转下捋 2. 撤步抱球 3. 右转提手 4. 虚步亮掌〈六〉搂膝拗步(二式) 1. 右落左拨 2. 丁步反提 3. 弯肘开步 4. 搂膝推掌 5. 后坐撇脚 6. 丁步反提 7. 弯肘开步 8. 搂膝推掌〈七〉撇身捶 1. (东北)后坐撇脚 2. 丁步握拳 3. 上步提拳 4. 弓步撇拳〈八〉捋挤势(二式) 1. 后坐扣脚 2. 弓步平抹 3. 丁步左捋 4. 上步搭手 5. 弓步前挤 6. 后坐扣脚 7. 弓步平抹 8. 丁步右捋 9. 上步搭手 10.弓步前挤〈九〉进步搬拦捶 1. 后坐撇脚 2. 左转伸掌 3. 丁步抱拳 4. 摆步搬拳 5. 拦掌上步 6. 弓步冲拳〈十〉如封似闭 1. 穿手翻掌 2. 后坐脱手 3. 跟步前按 第二段 〈十一〉开合手 1. 右转开手 2. 左坐合手〈十二〉右单鞭1开步转掌2.弓步分掌. 〈十三〉肘底捶 1. 换重扣脚 2. 左转托掌 3. 丁步右抱 4. 摆步左分 5. 跟步右摆 6. 翘脚穿掌〈十四〉转身推掌(二式) 1. 撤步反提 2. 左转弯肘 3. 跟步推掌(北) 4. 转体反提 5. 弯肘上步 6. 跟步推掌 (南) 〈十五〉玉女穿梭(二式) 1. 撤步伸掌 2. 丁步左捋 3. 出步搭手 4. 弓步右掤 . 跟步反掤 6. 换重出步 7. 右架左推 8. 左转扣脚 9. 弓步平抹 10.丁步右捋 11.出步搭手 12.弓步左掤 13.跟步反掤 14.换重出步 15.左架右推〈十六〉右左蹬脚 1. 后坐扣脚 2. 弓步绞臂 3. 丁步叉抱 4. 提膝反掌 5. 开掌蹬脚 6. 收腿抱掌 7. 落步穿掌 8. 弓步绞臂 9. 丁步叉抱〈十七〉掩手肱捶 1. 丁步合臂 2. 铲步压掌 3. 马步开掌 4. 右坐握拳5. 弓步冲拳〈十八〉野马分鬃(二式) 1. 左转捋掌 2. 右转搭臂 3. 弓步横列 4. 后坐摆掌 5. 提膝托掌 6. 弓步穿掌 7. 后坐撇脚 8. 提膝托掌 9. 弓步穿掌 第三段 〈十九〉云手(三式)1. 后坐扣脚 2. 左转摆掌 3. 右坐云转 4. 左云换重 5. 反掌并步 6. 右云换重 7. 反掌开步 8. 左云换重 9. 反掌并步 10.右云换重 11.反掌开步 12.左云换重13. 反掌并步〈二十〉独立打虎 1. 撤步探掌 2. 左转下捋(扣脚) 3. 独立贯拳《二一〉右分脚 1. 右转叉抱 2. 开掌分脚〈二二〉双峰贯耳 1. 收腿并掌 2. 落步垂手 3. 弓步贯拳〈二三〉左分脚 1. 后坐开掌 2. 丁步叉抱 3. 提膝反掌 4. 开掌分脚《二四〉转身拍脚 1. 点步沉肘 2. 右转叉抱 3. 踢腿拍脚〈二五〉进步栽捶 1. 落步左拨 2. 出步握拳 3. 弓步栽捶〈二六〉斜飞势 1. 后坐撇脚 2. 丁步交臂 3. 右转开步 4. 裆步斜靠 〈二七〉单鞭下势 1. 换重右碾 2. 摆掌勾手 3. 仆步穿掌〈二八〉金鸡独立(二式) 1.(弓步)撩掌勾手 2. 提膝挑掌 3. 退后落步 4. 提膝挑掌〈二九〉退步穿掌 1. 退步穿掌 第四段 〈三十〉虚步压掌 1. 后坐扣脚 2. 左拨右搂 3. 虚步压掌《三一〉独立托掌 1. 提膝托掌 〈三二〉马步靠 1. 摆步左拨 2. 收步握拳 3. 出步搭臂 4. 半马步靠〈三三〉转身大捋 1. 后坐旋掌 2. 并步平托 3. 左转平捋 4. 撤步左捋 5. 裆步压肘〈三四〉歇步擒打 1. 换重右转 2. 右掤左穿 3. 左转撇脚 4. 歇步擒打〈三五〉穿掌下势 1. 收脚提掌 2. 撤步摆掌 3. 仆步穿掌《三六〉上步七星 1. 弓步挑掌 2. 虚步叉拳〈三七〉退步跨虎 1. 撤步右搂 2. 左落右格 3. 提膝挑掌〈三八〉转身摆莲 1. 扣脚落步 2. 转身穿掌 3. 虚步伸掌 4. 摆腿拍脚〈三九〉弯弓射虎 1. 独立摆掌 2. 落步按捋 3. 弯肘对拳〈四十〉左揽雀尾 1. 后坐撇脚 2. 右转伸掌 3. 丁步右抱 4. 弓步左掤 5. 右抱左拈 6. 后坐右捋捋 7. 弓步前挤 8. 后坐拖掌 9. 弓步前按〈四一〉十字手 1. 后坐扣脚 2. 右转开掌 3. 左坐沉肘 4. 叉抱并步〈四二〉收势 1. 反掌下按 2. 立正还原

太极图知识与使用

太极图共有15种,分大、小两类。其中包括:双色太极图、三色太极图和正气图。 大太极图用于化解不吉祥、有问题的风水和有不合理的婚配造成的夫妻矛盾。适用于住宅和床上。小太极图用于化解不吉祥的姓名适用于戴在身上。还用于化解因不合理的婚配造成的夫妻矛盾。促使其恩爱和睦。 双色太极图包括有: 1、黑白太极图:意思是金生水。 。 2、黑绿太极图:意思是水生木。 3、绿红太极图:意思是木生火。 4、红黄太极图:意思是火生土。 5、黄白太极图:意思是土生金。 三色太极图包括有: 6、白黑中绿太极图:意思是金生水、水生木。 7、黑绿中红太极图:意思是水生木、木生火。

8、绿红中黄太极图:意思是木生火、火生土。 9、红黄中白太极图:意思是火生土、土生金。 10、黄白中黑太极图:意思是土生金、金生水 正气图包括有: 11、正土太极图,也称为黄色卍字符。 12、正金太极图,也称为白色卍字符。 13、正水太极图,也称为黑色卍字符。 14、正木太极图,也称为绿色卍字符。 15、正火太极图,也称为红色卍字符 太极图使用知识说明 宇宙的原始状态是混沌为一,大爆炸以后一分为二,上为天为阳,下为地为阴,始分阴阳。既“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就是“阴阳鱼太极图”。“阴进阳退,阳进阴退”“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静转化,周而复始”这是万事万物阴阳“对立统一”之规律的最高概括。“一阴一阳谓之道”。我国的宗教(道教)先师把“阴阳

太极图”作为其标志,太极图中的鱼眼,是为阴中之阳和阳中之阴。在他们的道观里、道袍上、所使用的法器上、都绘有这个图案。他们认为阴阳乃宇宙之根本,宇宙的万物皆离不开阴阳。社会发展至今更能证明这一点。而今凡是与阴阳有关的如“道教、气功、武术、中医”等书籍封面上常能见到“阴阳太极图”的图案。可见我们先师的智慧和英明。 关于太极图的使用:我所使用的太极图为“五色太极图”。长期的运用验证皆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谓五色就是红、黄、白、黑、绿五色。其中红色代表火、黄色代表土、白色代表金、黑色代表水、绿色代表木。其作用主要用于风水、姓名及夫妻矛盾的化解。 如用于化解夫妻矛盾: 凡是三元命婚配良好的夫妻,夫妻关系大都良好。如果发生矛盾,大多是风水有问题而引起的。可针对性的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用大太极图进行化解。对于三元命婚配不合理的夫妻,夫妻关系大多不好,偶有恩爱和睦的,会有一方身体很差。这种婚配的住房风水几乎没有正确的,对此可以使用太极图进行化解,化解方案如下: 六煞水婚配:包括:坎与乾、震与艮、巽与兑、离与坤。 1、坎与乾:除了在夫妻床垫下压一枚大“红绿中黄三色太极图”外,还要在坎命人枕头内放一个小“红绿中黄三色小太极图”;在乾命

24式简化太极拳口诀及图谱

24式简化太极拳口诀及图谱

24式简化太极拳 24式简化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注意事项 心静体松 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 所谓“体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 圆活连贯 “心静体松”是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体的连贯,即所谓的“节节贯穿”。肢体的连贯是以腰为枢纽的。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则要求:对下肢,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对上肢,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在以肘带手。其二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而“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意指活顺、自然。 虚实分明 要做到“运动如抽丝,迈步似猫行”,首先要注意虚实变换要适当,是肢体各部在运动中没有丝毫不稳定的现象。若不能维持平衡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迈步如猫行”了。一般来说,下肢以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 上肢以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臂为虚。总之虚实不但要互相渗透,还需在意识指导下变化灵活。 呼吸自然 太极拳练习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顺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势呼吸。以上几种呼吸方法,不论采用哪一种,都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 初学者采用自然呼吸。

42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

42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 ( 1 )起势(东)( 22 )仆步穿剑(右)(东) ( 2 )并步点剑(稍偏东北)( 23 )蹬脚架剑(左)(东) ( 3 )弓步削剑(西南)( 24 )提膝点剑(左)(西南) ( 4 )提膝劈剑(西南)( 25 )仆步横扫(正东偏北) ( 5 )左弓步拦(东)( 26 )弓步下截(右、左)(稍偏东北) ( 6 )左虚步撩(稍偏东南) ( 27 )弓步下刺(稍偏东北) ( 7 )右弓步撩(东)( 28 )右左云抹(正北偏东)(左)( 8 )提膝捧剑(东)( 29 )右弓步劈(稍偏东南) ( 9 )蹬脚前刺(东)( 30 )后举腿架剑(稍偏东南) ( 10 )跳步平刺(东)( 31 )丁步点剑(稍偏东南) ( 11 )转身下刺(东南) ( 32 )马步推剑(稍偏东南) ( 12 )弓步平斩(西北)( 33 )独立上托(西) ( 13 )弓步崩剑(西北)( 34 )进步挂点(西) ( 14 )歇步压剑(稍偏西南) ( 35 )歇步崩剑(东) ( 15 )进步绞剑(稍偏西南) ( 36 )弓步反刺(西北) ( 16 )提膝上刺(稍偏西南) ( 37 )转身下刺(西南) ( 17 )虚步下截(正西偏北)( 38 )提膝提剑(正南偏东) ( 18 )右左平带(西) ( 39 )行步穿剑(东南) ( 19 )弓步劈剑(西) ( 40 )摆腿架剑(正南偏西) ( 20 )丁步托剑(西北)( 41 )弓步直刺(南) ( 21 )分脚后点(东北)( 42 )收势(南) 注:方向为定式胸部方位,东(或西)与套路方向一致;西南(或东南)与套路方向夹角成45度;稍偏东南(或西南)与套路方向夹角成30度;正东偏南(或北)与套路方向夹角小于30度。 起势面向南,第1段1-11式运行方向向东,第2段12-21式运行方向向西,第3段22-32式运行方向向东,第4段33-40式运行方向向西。

冯志强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谱(整理大字版)

志强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谱(整理大字版) 一、无极起式 练拳须从无极始 掤挤捋按须认真 掤,意在腕背 挤,意在指尖 捋,意在掌心 按,意在掌根 二、金刚捣捶 正面立圆顺时圈平圆左弧腰左旋平圆右弧摆右脚双掌右捋铲左脚左手反撩上右步弓步右手出勾拳右侧立圆反背拳

三、懒扎衣 正面立圆顺时圈右拉左采如拔剑双臂左合如十字平开双掌提右腿双臂再合落右足右臂向右托左臂沉肘坐腕立右掌左掌按摩到丹田四、六封四闭 两掌顺时转小圈掌背连根向右挤正面立圆顺时圈左刁右托再合腕两掌松落腰转左两掌画弧到耳侧左足收虚点地两掌下压如拔胡五、单鞭 右合左开运两掌双掌大圆对开合右手出钩左仰掌起左足钩收落铲左手荡开右脚叩左手顺时转丹田左开单鞭弓马步 六、白鹤亮翅 双手下松左膝侧双掌顺时一大圈双掌平胸向右捋顺时小圈左足收

上动不停左足摆左掤右捋上右足交叉顺时混元圈双臂合十右足铲重心前移亮右翅 七、斜行拗步 右掌化弧落中线重心後移右脚摆重心前移左手扬左脚钩铲撑两掌重心左移收右脚搂膝拗步左手钩右掌平圆反时圈面向中央背撑圆八、提收 右足上步虚点地双手松落两胯侧右足後撤一大步左足拖回虚点地两手大圆落腹前双掌提升右肩前按掌提腿右脚立虚领顶劲命门撑 九、前蹚拗步 落脚左掤右掌挤右合左开左脚摆右掌左捋扣左腕右腿里合落地铲双手反时正立圆右掌向右平拉开马步坐腕沉两肘

十、掩手肱捶 双臂合十左旋腰右领左随右旋腰左领右随左旋腰 震脚开步松两掌左盖右炮反背捶磨盘穿掌反时展 先合後开八字手左掩右冲发寸劲右把左扣提右膝 十一、披身捶 左侧小合混元圈右掌顺时扫大圆双掌松落如无极阴掌前掤阳掌落平弧合十右在上两掌侧开提右腿右足开步再合十平圆反时抓一把左拳右探眼朝上右拳吊摆沿走前右挂左拦要蓄劲左挂右拦意为先 十二、背折靠 右拳松落反时圈右拳左领腰转左左拳下撑大腿根右臂逆缠腰转右 十三、青龙出水 右掌松落顺时圈右挂左拦似从前左挂右拦拳反背左手撩指右拳落右拳吊摆左手回 十四、双推手 右拳变掌顺时圈左掌丹田转小圆右足叩随腰转左足微收双掌捋双掌松落左足摆双掌左捋上右足双掌合十再松落大圆合劲左肩前右足前跨一大步左足拖步双掌推势如推倒万重山

太极拳基础知识

太极拳基础知识介绍(一) 主题:太极拳名称的由来及拳理中的辩证法。 内容提要: 1.太极一词源于《易经-系词》“易有太极,事生两极”太是大的意思表示浩瀚宇宙星空,极表示顶点和起点即阴阳。意为无边无际的浩瀚宇宙空间“世上万 物皆太极”。 2.太极图说:太极拳所蕴含的道家哲学思想,可以从太极图上体现出来。“太极图”,以其精辟独到的见解,把太极拳的运动、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的根 本规律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图的含意是:“其外一圈者,太极也,中分黑白者,阴阳也。黑中含一点白者,阴中有阳也;白中含一点黑者,阳中有阴也。 阴阳互交,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从“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太极是以一中空的圆圈来表示的。这就深刻揭示了大自然的博大内涵,既表 现出了宇宙的浩瀚深厚,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又预示着“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孕育着太极的阴阳互化。同时,太极拳的圆运动也正是“无极图”和 “太极 图”圆形的具体体现。太极拳的一举一动皆离不开圆,或大圆,或小圆,或平圆,或立圆,或圆弧,处处圆活,环环相绕。既包含了无极之圆的浑然一体 ,犹如宇宙之广大浩瀚,无始无终,又包含了太极之圆的阴阳分明,动静相辅。这就要求练太极拳者,不但要心胸辽阔无比,意识如茫茫大宇,又要动 中寓静,静中有动。这就是所谓“周身处处皆太极”的含意。陈鑫把练太极拳说成是“每日细玩太极图,一开一合在吾身”,也即此意。 3.太极拳无处不体现着阴阳变化这一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如虚实,动静,开合,刚柔,这些都是阴阳的范畴,都在无穷的变化之中。“开中有合,合中 有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动静循环”,“刚柔相济”,这都是太极阴阳的对立统一。总而言之,无极而太极,太极分阴阳,阴阳可以互化,这就是太 极拳的对立统一观,也是太极拳的哲学基础,把握到这一点,才是把握到太极拳的精髓和实质。

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

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42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1)起势(东)(22)仆步穿剑(右)(东) (2)并步点剑(稍偏东北)(23)蹬脚架剑(左)(东) (3)弓步削剑(西南)(24)提膝点剑(左)(西南) (4)提膝劈剑(西南)(25)仆步横扫(正东偏北) (5)左弓步拦(东)(26)弓步下截(右、左)(稍偏东北) (6)左虚步撩(稍偏东南)(27)弓步下刺(稍偏东北) (7)右弓步撩(东)(28)右左云抹(正北偏东)(左) (8)提膝捧剑(东)(29)右弓步劈(稍偏东南) (9)蹬脚前刺(东)(30)后举腿架剑(稍偏东南) (10)跳步平刺(东)(31)丁步点剑?(稍偏东南)??? (11)转身下刺(东南)(32)马步推剑(稍偏东南) (12)弓步平斩(西北)(33)独立上托(西) (13)弓步崩剑(西北)(34)进步挂点(西) (14)歇步压剑(稍偏西南)(35)歇步崩剑(东) (15)进步绞剑(稍偏西南)(36)弓步反刺(西北)?? (16)提膝上刺(稍偏西南)(37)转身下刺(西南) (17)虚步下截(正西偏北)(38)提膝提剑(正南偏东) (18)右左平带(西)(39)行步穿剑(东南) (19)弓步劈剑(西)(40)摆腿架剑(正南偏西) (20)丁步托剑(西北)(41)弓步直刺(南)??? (21)分脚后点(东北)(42)收势(南)? 注:方向为定式胸部方位,东(或西)与套路方向一致;西南(或东南)与套路方向夹角成45度;稍偏东南(或西南)与套路方向夹角成30度;正东偏南(或北)与套路方向夹角小于30度。

42式太极拳拳谱

42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段 一、起势 (这是吾师林墨根先生最近发表的练太极拳起式的体会。我今转帖大家共享。 欲精深功夫须熟练起式 四川林墨根 余自从跟杨式太极宗师李雅轩习拳以来,至今近五十年。时刻谨记先师教诲,刻苦练功,不敢有丝毫倦怠。常忆先师练拳,尤重起式,我时时揣之却未能深思其中奥秘。直到2002年,83岁的我因胃溃疡大出血住进了医院,历经三次大手术,骨瘦如柴,大肉若脱,医学专家断言活不过三个月。躺在病床上,我又想起恩师的教诲,开始专门修练太极拳的起式。躺着,坐着……时时勤练之。不想,如此半年,不仅身体渐渐康复了,而且功夫也精进不少,如今发劲、化劲均得心应手,至此方才领悟我杨式太极拳起式之妙,妙不可言。 首先,起式作为杨式太极拳的第一式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所在,能使人身心放松,有助于经络的畅通,促进内气的充盈与运行,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促进人体健康。此式既是静功,又是内功,还是气功、养生功。再者,从练拳的放松与稳静,使整趟拳更有拳意,更有气势。尤其重要的是,在太极拳推手时,欲要做到浸人于不知,发人于不觉,此实乃熟练起式而后身、手至轻、至柔之故。 总而言之,欲要精深功夫,必先熟练起式。现将先师所授杨式太极拳起式之练法公诸于世,惟愿太极拳能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再做贡献。 预备式:两脚跟并拢外八字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中指贴裤缝,顶头拔背,两眼平视前方。右脚脚跟提起,以右脚尖点地,向右侧横开半步,随之脚跟着

地,左脚尖内扣,两脚平行,与肩同宽。随后在意念的带领下,缓慢从上到下依次松头顶、松面部、松颈部、松双肩、松胸部、松背部、松腹部、松胯部、松大腿、松双膝、松小腿、松踝关节、松脚背、松脚趾,松至脚底涌泉穴(备注1:松时,意念犹如水流,水流至哪里,就松在哪里,身势立稳,头顶虚灵,尾闾中正。只有全身松开,心意松开,才能达到形态上的松。)如此稍待片刻,让身心稳静下来之后才能开动。开动时要大松大软,仍要保持此稳静(备注2:此为无极式站桩功)。 起式:由以下四个连贯动作完成: 一.两臂徐徐向前提起,似有细绳将其拉起,两后胛缓缓打开,两手掌自然伸直,成舒松自然掌型,掌心向下,掌指朝前,两掌之间的距离略宽于肩。随起随吸气,同时两脚脚趾微微抓地、提肛,收腹(备注3:两臂提起与吸气、两脚抓地、提肛、收腹为同时动作。) 二.当两臂升至与肩同高时,松肩,两臂略向内收,即环状收回,至两指尖的距离与头部同宽(备注4:松肩,两肘自然左右稍开,就使两臂环状收回;环状收回的同时,再次两脚趾抓地,提肛,收腹)。 三.随后,将手肩忘掉,两臂缓缓垂直下落(备注5:两掌掌心向下,似降落伞兜风样缓缓下落。)与此同时松胸部、松背部、松腹部、松胯部、松大腿、松双膝。 四.当两手落至与腰部同高时(这时意念松至双膝),坠肘,两小臂及前胛自然打开,两掌指尖向前,掌心依然向下。直至两臂垂落至身体两侧,松手腕,指尖朝下,中指自然贴至裤缝。这时感觉两臂犹如钟摆,自然悬垂,手指有麻胀感。在这一过程中,松双膝、松小腿、松踝关节、松脚背、松脚趾、松至脚底涌泉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