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途径选择

CUSCG 101

随着大众化就业时代的来临,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长,高校毕业生总量已由2004年的280万,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495万,大量增加的毕业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全民素质的提高无疑是有巨大促进作用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和“隐性就业”的难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仍然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这两方面所带来的失衡状态不仅给社会的稳定和就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也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愈发显得重要和紧迫。

一、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浙江省也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造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就业,到山区、海岛、贫困地区开展支农、支教、支医服务,并每年拨出专门的经费用于改善在基层就业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对于自愿到欠发达地区及县级以下的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与组织起来就业的,其自筹资金不足时,可向当地经办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2006年11月,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还专门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从2009年起凡到农村和社区工作3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和研究生将享受“加分”待遇。据不完全统计,至2006年浙江省11个市的5个县(市、区)已开展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活动,通过公开招聘在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共有1175人,其中在农村工作431人,在社区工作744人。

虽然目前全国各地对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提供了各项优惠措施,但是仅从浙江省而言,若要基本实现每个村、社区至少拥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笔者认为当前影响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有:

 1、大众教育未能改变传统观念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有所降低,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影响,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尤其是家长的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存在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近期,笔者对省内高校近1000名学生作了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有34.8%的学生愿意到基层就业;有6%的学生表示不愿意;

有52.5%的学生表示视情况而定;另有6.1%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其中有46.6%的学生表示在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前提下会考虑先到基层工作。从农村来的学生中有近60%的人都表示不愿意下基层就业。问及原因他们大都表示一方面亲人们都不愿他们毕业后回去,怕被乡人误解和嘲笑;另一方面考虑到读大学所花费的不菲成本,都希望能找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而基层工作因为待遇不高,条件艰苦,所以成为大学生不愿意下基层的原因之一。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就业,而他们想去的又没有岗位,正是这种“体面就业”的观念制约着高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

2、就业体制未能适应时代发展

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缺乏编制和资金,吸纳毕业生就业的空间有限,没有建立起对下基层就业毕业生安置工作制度,有的甚至基本工资的发放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现有编制下人员的基本生活都难以得到保障;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还存在用工不规范,如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不解决户口档案等问题,也挫伤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此外,笔者还了解到,很多学生存在到基层下去容易、上来难的思想顾虑。的确,目前现行的一些鼓励和支持政策,力度还不够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不足以克服学生的后顾之忧;二是有些政策尚没有明晰的操作办法或还没有很好地落实。总之,现有的一些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制度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毕业生就业形势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3、就业环境未能吸引高校人才

一方面,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有限,收入水平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差别较大,尤其是一些艰苦地区,收入和城市无法相比,对于一些贷款求学的高校毕业生,如果去基层、去艰苦的地区工作,他们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也成为了高校毕业生难于下基层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对于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要求比较高,而基层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文化氛围相对较差,某毕业生在与笔者交流时说:“再苦再累我也不怕,但我害怕精神的空虚。”高校毕业生在基层难以找到期望的精神家园。

4、社会需求未能引领专业设置

毫无疑问,就业市场的需求应该是高校专业设置的一个重要标准,但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普遍雷同,特色越来越弱化,学校没有及时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少专业脱离实际,甚至即便没有办学条件也要开设一

高校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途径选择

浙江理工大学 胡永青 徐颖云

摘要: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但是随着高校扩招以后,“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这两方面所带来的失衡状态不仅给社会的稳定和就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也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文章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存在的四大问题,结合高校工作实际,提出高校应当选择立足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人才;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建立就业基地,打通基层就业渠道;开展社会实践,树立基层就业信心等途径推进基层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基层就业;途径

102 中国大学生就业

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而真正与基层需求联系比较紧密的专业比如地质工程、采矿工程、植物保护、养殖等农、林、矿等专业却开设得不多,满足不了基层需要。在笔者访谈中也了解到,少数毕业生也有服务基层的愿望,但是由于所学专业在基层无用武之地,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个理想。

二、高校促进毕业生基层就业创新途径

高校肩负着培养为国家建设服务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关节点”,是为毕业生搭建就业指导与服务平台的重要环节,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立足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人才

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高校的专业设置,高校专业设置对经济的适应能力情况如何,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高等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服务社会,服务基层,就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坐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专业,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并在课程设置上力求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为目的,增强学生在应用、操作和技能等方面的实际能力,提升学生基层就业竞争力,为毕业生基层就业奠定良好基础,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社会,创造和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此外还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过程,每年通过对已工作的毕业生、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就业辅导员的跟踪调研,从中寻找人才培养的优势和不足,研究各专业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形成“就业白皮书”,及时反馈到教学过程,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与就业紧密对接,解决了“来的不需要”、“学的用不上”的矛盾。

2、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就业指导服务

加大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强化服务职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服务。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强化四年一贯制的就业指导课教学,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就业观和成才观。针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期望值过高,无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必须重视对毕业生的择业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就业形势,找准自我定位,调整自己的期望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知识创业,提高毕业生为国家主动服务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走向基层既有挑战又有机遇,更能锻炼人、出人才,积极主动地到基层和艰苦行业建功立业。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就业网及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就业信息、组织招聘会、推荐就业岗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尤其做好毕业生档案转递、户口迁移、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解除他们面向基层就业后的后顾之忧。

3、建立就业基地,打通基层就业渠道

高校应当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各地市县人事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的联系,开拓就业市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途径,建立一批相对稳定、不断发展的就业基地,逐步建立稳定的就业市场。学校与基层地市县人事部门及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签订基地共建协议,建立就业基地,使毕业生有组织、更方便地到基层就业,避免择业的盲目性,减少就业成本,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按照协议,学校优先向这些基地推荐优秀毕业生,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并在学生中长期义务为基

地做宣传;基地每年来校组织就业招聘会,接收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并向学校反馈毕业生用人状况及对学生培养提出意见。

4、依托就业协会,开展自我指导服务

高校也可以通过各类就业、职业发展服务的社团开展学生自我指导服务。目前,浙江理工大学已建立了一支逾千人的就业与创业协会队伍,协会通过与基层各用人单位地不断交流与联系,逐渐建立了自己的资料库,并与许多基层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协会在校就业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就业招聘会、就业沙龙及讲座,及时了解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最新动态,转变自我就业观念,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协会会员在接触用人单位无形中也为“待字闺中”的自己牵了线搭了桥。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尝试,探索出了一条学生自我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新路,很好地配合了基层就业工作的开展,全校已形成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良好氛围,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形势明显好转,不少毕业生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自愿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留杭就业毕业生比例大幅减少。2006年,到私营企业就业毕业生达到了46.62%,一大批毕业生踊跃报名参加志愿服务西部及省内欠发达地区计划,并有15名毕业生光荣入选。

5、开展社会实践,树立基层就业信心

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让广大青年学生接触基层,了解基层,增强创新和实践能力,学校要重视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组织实习生招聘会,邀请基层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暑期实习生,让毕业生亲身体验基层对人才的渴求,实地感受在基层事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同时,学校还应通过开展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要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基层服务能力,缩短到基层就业的适应期,坚定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信心,拉近与基层的距离。

6、加强校内舆论,营造基层就业氛围

加大校内舆论宣传力度,建立和畅通基层就业毕业生与学校的联系机制,做好跟踪服务,对表现突出的优秀毕业生,进行宣传,建立并充实大学生成才楷模展示室,展示“脚塌实地、艰苦创业”基层就业校友典型,并邀请其回校参加就业沙龙,唱响“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组织西部志愿者报告会,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为毕业生在基层就业创造条件,铺平道路。

总之,只有高校真正发挥好引导、鼓励、激发、促成和推动等作用,定能切实实现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的有效就业和创业。

项目来源:浙江省社科联课题 “高校推进基层就业途径的创新研究”(06M25)

参考文献

1、黄淼君.浙江酝酿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下基层[N].今日早报,2006.3.23.2、刘景宏.加大教育力度,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J].职业圈,2007(4).3、张玲玲,杨春林.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4、靳晓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重在落实[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0).5、胡解旺.面向基层: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路径[J].中国人才,2006(2).6、史永江.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