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对兔动脉粥样硬化_易损斑块及血脂的影响

小檗碱对兔动脉粥样硬化_易损斑块及血脂的影响
小檗碱对兔动脉粥样硬化_易损斑块及血脂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逐年上升,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落后国家。 动脉硬化一般是指一组动脉的硬化性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危害较大:动脉中层钙化,老年人常见,危害较小;细动脉硬化,见于高血压病。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1.高脂血症(hyperlipemia):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高甘油三酯亦是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反,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高血压: 高血压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或)功能障碍,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另一方面,高血压时有脂质和胰岛素代谢异常,这些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3.吸烟: 大量吸烟可使血液中LDL易于氧化;烟内含有一种糖蛋白,可引起SMC增生;吸烟可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儿苯酚胺浓度升高,但使不饱和脂肪酸及HDL水平下降,这些均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4.性别: 女性的血浆HDL水平高于男性,而LDL水平却较男性为低,这是由于雌激素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的缘故。 5.糖尿病及高胰岛素血症: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HDL水平较低,且高血糖可致LDL糖基化。高胰岛素血症可促进SMC 增生,而且胰岛素水平与血HDL含量呈负相关。 6.遗传因素: 冠心病的家族聚集现象提示遗传因素是本病的危险因素。遗传性高脂蛋白性疾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学说: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主要学说有: 1. 脂源性学说: 高脂血症可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脱落,管壁透性增高,脂蛋白进入内膜引起巨噬C反应,SMC增生并形成斑块。 2. 致突变学说: 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平滑肌细胞为单克隆性,即由一个突变的SMC子代细胞迁入内膜,分裂增殖形成斑块,犹如平滑肌瘤一般。 3. 损伤应答学说: 各种原因引起内皮损伤,使之分泌生长因子,吸引单核C附着于内皮,并移入内膜下刺激SMC增生,并分泌各种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纤维斑块。 4.受体缺失学说: 若血浆中LDL受体数目过少,则导致细胞从循环血中清除LDL减少,从而使血浆LDL升高。 三、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十分密切,动脉杈、分支开口,血管弯曲的凸面为病变的发生部位。病变过程由轻至重,分为四期: 1.脂纹(fatty streak):

颈动脉斑块的症状有哪些

https://www.360docs.net/doc/538262567.html,/ 1 颈动脉斑块的症状有哪些 颈动脉斑块是由于多重危险因素导致的颈动脉血管壁损伤、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团块状结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均可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如年龄、性别、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如果存在以上多项危险因素,出现颈动脉斑块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临床上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不是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目前认为正常IMT 值应小于1.0毫米,IMT 在1.0至1.2毫米之间为内膜增厚,1.2至1.4毫米之间为斑块形成,IMT 大于1.4毫米为颈动脉狭窄。 如果体检报告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颈动脉斑块形成,则提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颈动脉斑块的出现明显增加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周围血管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症的危险。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危险增加10-15%,卒中危险增加13-18%。尤其是超声显示低回声的软斑块即不稳定斑块,更容易脱落导致脑卒中。 颈动脉是较粗大的血管,其颈内动脉直接向脑组织供应血和氧,其颈外动脉则向眼、耳、鼻、口腔等五官供给血和氧。如果颈动脉硬化了,就是在血管壁上有斑块形成,从而使血液在流通时不顺畅。不顺畅就往往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病人常感头晕、目眩、记忆力差、思维力明显下降,久而久之,将造成大脑萎缩。如果硬化了的颈动脉有稠样斑块脱落,并随血流而阻塞动脉血管,就会造成脑梗塞,出现失明、语言不清、瘫痪等中风表现,甚至威胁生命。 一般来说,轻度的动脉硬化不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所以颈部活动后不会出现什么症状。而重度的动脉硬化,会使大脑血液供应减少,出现头晕、头痛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果这时活动颈部,很可能加重脑缺血,从而使脑部缺血症状更加严重,甚至发生"缺血性脑中风"。造成脑出血、脑血栓、心肌梗塞、心绞痛、心力衰竭、早搏等症的主要原因。 这类病常发生在"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中,同时老人发病率大过年轻人。 颈动脉斑块的治疗需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可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亦可使用控制和减缓颈动脉斑块进展的药物,目前经临床研究证实有效的药物有他汀类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以及普罗补考和叶酸等。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有时需要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手术。 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538262567.html,/dmyhbsz/2014/0807/188947.html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研究进展 作者:彭道泉(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尽管目前药物、导管介入、外科手术等冠心病治疗手段发展迅猛,但冠心病仍是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作为冠心病患者中最主要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其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如何减少ACS的发生已成为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从目前临床观察中发现,许多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仅提示轻到中度狭窄,甚至有不少冠心病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冠脉管腔仍呈进行性狭窄。由此而引发了对其发病机制更深入的探讨研究,尤其是作为ACS病理基础的不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又称易损斑块。对心血管专科医师而言,深层次了解易损斑块,早期识别易损斑块并给予积极的干预措施对ACS的转归相当重要。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介绍易损斑块,主要包括病理特点、早期识别手段及其形成发展的可能机制。 一、易损斑块病理特点 所谓易损斑块,简单而言即为促发血栓形成的斑块,是ACS 治疗最重要的环节。2003年发表的一份国际共识性文件将其定义为:所有具有破裂倾向、易于发生血栓形成和(或)进展迅速的危险斑块[1]。其病理学主要分为三大类,包括斑块破裂、斑块糜烂及钙化结节。

1. 斑块破裂 根据相关文献回顾,包括22项尸检研究在内,均显示斑块 破裂是引起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原因(约占73%),尤其在男性患者及亚洲人群中。斑块破裂主要是指薄纤维帽纤维斑块(图1)破裂。其病理组织特点可形象概括为“薄皮大馅的烂饺子”。“薄皮”指其薄纤维帽(<65 μm),“大馅”指其大面积坏死的脂质核心(占斑块面积30%以上),其中还含有大量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及少量的平滑肌细胞。此种易于破裂的斑块还具有通过扩张性重构保证血管腔正常,来自滋养血管的新生血管形成导致斑块内出血以及浆膜层/血管周围炎性 和斑点状钙化的特点[2]。这些特点均增加了易损斑块的隐匿性及不稳定性。2. 斑块糜烂 斑块糜烂是另一种易于形成血栓的易损斑块,其在形成血栓时斑块并不发生破裂,血栓与脂质湖并无直接接触,多见于女性(图2)。与斑块破裂不同,斑块糜烂主要以内皮缺失,富含平滑肌细胞及糖蛋白基质为特点,其炎症及钙化均较少,存在血管负性重构,并与血栓及凝血状态相关[2]。此种斑块在影像学中甚至难以与稳定斑块相鉴别,但实际上其导致的 冠脉血栓事件并不比斑块破裂少。3. 钙化结节 至于钙化结节,作为较为罕见的易损斑块,2000年由Virmani 等首次介绍,其冠脉血栓不是由斑块破裂引起,而是由突入管腔分裂状钙化结节所导致(图3),多见于老年患者以及扭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不断减少,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导致的死亡迅速增多,目前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病的共同基础。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推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的提出是因为研究者看到斑块中的脂质沉积,认为这是血液中脂质水平增高而渗透到血管壁内所致。其包含以下3个过程: ①脉内皮下脂质颗粒的蓄积与修饰: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步骤目前还存在争议。 动物实验显示,给与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动脉内皮下很快就会出现以LDL为主的脂质颗粒的蓄积,这些脂质颗粒与内膜下蛋白多糖结合并有聚集的倾向,易发生脂质颗粒蓄积的部位与随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是一致的。许多因素可导致内皮损伤而使其对脂质颗粒的通透性增加,可明显加LDL 颗粒的沉积速度。而影响LDL颗粒沉积速度更重要的因素是血浆LDL的浓度,浓度越高沉积速度越快,就越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动物实验显示如LDL-C <80mg/mL,则较难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动脉内皮下LDL等脂质颗粒蓄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必备条件。 过多沉积的LDL等脂质颗粒需要依赖巨噬细胞的吞噬而清除,内皮下LDL首先需要进行化学修饰以区别于血液中正常运行的LDL,方便巨噬细胞的识别。脂质颗粒与蛋白多糖的结合使其更容易被氧化或其它化学修饰,而LDL的氧化修饰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步骤。早期内皮细胞产生的还原型辅酶II 氧化酶等参与LDL的氧化,随病变进展迁移至内膜下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产生的脂质加氧酶(LOs)、髓过氧化物酶(MPO)等也参与脂质颗粒的氧化。

易损斑块的含义和诊断标准

·408· 易损斑块的含义和诊断标准 赵世华 1 易损斑块的命名及其含义 心血管介入专家和心血管病理学家将导致冠状动脉闭塞及死亡(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及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的斑块形象地称为罪犯斑块(culprit plaque),无论其具有怎样的病理组织学特征[1]。罪犯斑块中,约70%为破裂斑块(约20%为狭窄性斑块,约50%为非狭窄性斑块),约30%为非破裂斑块。非破裂斑块主要表现为斑块侵蚀和钙化性结节[2,3] 。上述罪犯斑块的特征研究均来源于尸检资料。在临床实践中,在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之前识别可能的罪犯斑块并进行危险度评估,对于预防或避免急性冠脉事件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慢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机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概念。上世纪80 年代,Falk 和Danvis 等提出了“斑块破裂”(plaque disruption/plaque rupture)的概念[2,3]。1989年,Muller 等提出了“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的概念,描述具有破裂倾向的、非阻塞性的粥样硬化斑块,认为此类斑块是导致大多数急性冠脉事件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此类斑块通常具有大的脂质核心、薄纤维帽及巨噬细胞浸润[4]。此后,“易损斑块”这一概念逐渐被学者们认可并接受。随后的临床研究发现,导致急性冠脉事件的斑块表现为多种病理组织学类型而并非上述一种类型。因此Naghavi 等[1,5] 在2003年进一步完善了易损斑块的定义,将其定义为具有血栓形成倾向或极有可能快速进展成为“罪犯斑块”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涵盖了各类具有形成血栓和/或快速进展风险斑块的形态学特征,并建议正式将“易损斑块”用于描述将来存在发生损伤导致并发症风险的斑块。目前常用的与

(完整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目前仍不能全面解释,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学说,脂代谢紊乱学说、内皮损伤学说、炎症反应学说、壁面切应力以及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等,这些学说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 1、脂质代谢紊乱学说 高血脂作为AS的始动因素一直是相关研究的热点。流行病学资料提示,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与AS的发生呈正相关。在高血脂状态下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升高,携带大量胆固醇的LDL-C 在血管内膜沉积,并通过巨噬细胞膜上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携带胆固醇进入细胞内。同时血液中及血管内膜下低密度脂蛋白(LDL)经过氧化修饰后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其对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如: CD36,SR-A,LOX1)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导致Ox-LDL 被迅速捕捉并被吞噬。然而Ox-LDL 对巨噬细胞具有极强的毒害作用,可以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的快速激活增殖聚集退化,然后凋亡为泡沫细胞,这些泡沫细胞的大量聚集便形成了As 的脂质斑块。此外,Ox-LDL 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LOX1 结合导致细胞内信号紊乱并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Ox-LDL还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不断增殖并向外迁移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从脂代谢紊乱学说的病变过程中可以看出,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和氧化应激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环节。同时对于AS 动物模型的诱导当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方法是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促使脂代谢紊乱。 2、内皮损伤学说 在正常情况下动脉血管内膜是调节组织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屏障。由于多种因素(如: 机械性,免疫性,LDL,病毒等)刺激内皮细胞使其受到严重损伤导致其发生功能紊乱与剥落,进而改变内膜的完整性与通透性。血液中的脂质会大量沉积于受损内膜处,促使平滑肌细胞和单核细胞进入内膜并大量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的不断累积便形成脂肪斑块。同时内皮细胞的凋亡与脱落促使血液中血小板大量粘附与聚集,功能紊乱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分泌产生大量生长因子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刺激中膜平滑肌细胞不断增生并进入内膜,同时导致血管壁产生收缩。其结果是脂肪斑块不断增大,同时管腔在不断缩小,进而导致AS 病变的形成。 3、炎症反应学说 As 并不是单纯的脂质在血管壁沉积性疾病,而是一个慢性低度炎症反应的过程,氧化应激过程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过程。某些脂类如溶血磷脂、氧固醇等作为信号分子与细胞的受体结合后可激活特定基因表达,生成许多促进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血管内膜功能受损,导致ICAM1、M-CSF、MCP1、VCAM1、MMP 等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的表达明显增加,促进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迁移进入内膜并吞噬Ox-LDL 形成泡沫细胞,促使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向内膜方向迁移摄取脂质形成泡沫细胞。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炎性细胞和吞噬了Ox-LDL 的巨噬细胞增多,并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IL-1)等多种重要的炎性因子进一步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C 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炎症反应物质,在临床研究中常作为全身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同时研究证明CRP 是动脉硬化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于心血管疾病预测的价值超过LDL-C 及一些传统的心血管预测因子。而CRP 不仅是炎症标志物也是一种炎症促进因子,直接参与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聚集,促使炎症反应放大。综上所述,炎症反应可能是众多危险因素致As的共同通路,这为As新的防治策略——以炎症机制的不同环节为靶向研发新的抗炎药物、用于As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4、壁面切应力

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的进展速率与新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532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7月 第29卷 第7期(总第193期)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July,2014, Vol. 29 No.7(Serial No.193)摘要 目的:探讨最大斑块面积进展速率与新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方法:对“中美心血管病和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中的石景山人群进行定期颈动脉超声检查、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和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随访。至少接受过两次超声检查且第二次检查前没有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1479名研究对象被纳入分析。研究对象按照基线有无斑块等分为5组即对照组(两次检查均无斑块检出)、新发斑块组、斑块逆转组、斑块稳定组和斑块进展组。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估计两次检查间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进展速率与第二次检查后新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比例风险(HR)。 结果:无论是单因素分析还是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当以基线和复查均无斑块即对照组作为参考时,新发斑块组、斑块逆转组、斑块稳定组、斑块进展组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风险比依次为3.5,5.7,6.2和7.3; P 值均<0.05。风险比逐渐趋势在调整年龄和性别后仍然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趋势检验P <0.001)。 结论:最大斑块面积进展速率可预测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该结果支持斑块面积指标作为风险评估和疗效评价的工具用于临床实践。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缺血性心血管事件;超声检查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gression Rate of Corotid Maximal Plaque Area and the Risk of New 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ANG Meng, XIE Gao-qiang, WANG Hao, REN Fu-xiu, LIANG Li-rong, ZHAO Lian-cheng, YANG Ying, XIE Wu-xiang, SHI Ping, WU Yang-fe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U Yang-feng, Email: ywu@https://www.360docs.net/doc/538262567.html,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gression rate of cortid maximal plaque area and the risk of new 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CVD) in a rural cohort in Beijing. Methods: The PRC-USA collaborative study had been regularly conducted in Shijingshan area in Beijing. The caroti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ICVD risk factor and acute cardiovascular events follow-up were conducted in those participants. A total of 1479 subjects who received at least 2 carotid ultrasound examinations and had n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efore the second ultrasound were studi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5 groups: ①Control group, the participants had no plaque detected by 2 ultrasounds;②New plaque group, new plaque was found at the second ultrasound examination;③Plaque regression group;④Plaque stabilized group and ⑤Plaque progression group. The hazard ratio (HR) between the progression rate of corotid maximal plaque area and new ICVD events was estimated by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regression analysis . 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的进展速率与新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王梦,谢高强,王浩,任福秀,梁立荣,赵连成,杨颖,解武祥,史平,武阳丰 临床研究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综述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在动脉硬化中,动脉粥样硬化较为常见,斑块若是破裂或脱落就会导致 血栓形成,诱发脑卒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故而尽早对颈动脉 斑块予以检测、治疗,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1-0373-02 近两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生率逐渐成上升趋势。在脑卒中患者当中,缺血性 脑卒中占比约70%[1]。颅外动脉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的 病理基础,容易损伤的斑块突然破裂,进而形成血栓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所以,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之前,尽早对斑块性质予以识别,配以合理有效的治 疗方案,对脑卒中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粥样硬化斑块发病机制 血管内皮损伤反应学说、脂质渗入学说、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学说以及单 核巨噬细胞作用学说等等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病机制,无论是以上何种学说,都无法全方位的概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机制,其中血管内皮损伤学说 较为经典。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起源于内皮细胞损伤。病毒感染、抽烟、低 密度脂蛋白等原因都会损伤内皮细胞,进而分泌生长因子,聚集单核细胞并随着 内皮细胞进入其下间隙,然后形成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通过受体介导,摄入内膜中已经氧化的脂质,从而形成平滑肌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单核细胞 源性泡沫细胞。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后会影响泡沫细胞,进一步产生粥样坏死物; 内皮细胞受损后会集聚大量血小板,释放诸多生长因子、血管活性物质,加强收 缩血管病聚集血小板,最终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 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 2.1 超声 超声是一种无创诊断方法,也是临床应用时间最早、最重要也是范围最广泛 的检测手段,可动态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1)二维超声:具有无创、操作简单、价格低以及安全等优势,可对颈部 动脉血流动力学、血管结构进行动态观测。内中膜厚度增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初期表现,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到,而DSA、CTA等检测手段对早期内中膜厚度 变化的观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不同诊断医师获得的结果具有较大差异,在 鉴别斑块内出血、富含脂质斑块以及斑块内新生血管方面,能力欠佳,存在诸多 伪像,极易忽略低回声的斑块。 (2)三维超声:以二维超声图像,三维重建斑块形态,可具体的显示颈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结构。 (3)超声造影:有利于清楚显示斑块,对斑块炎症反应以及新生血管的形 成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特别是颈动脉闭塞、狭窄的确诊率比较高。 (4)TCD:TCD是临床常用于检测脑血流的一种手段,在筛查、预防脑血管 疾病方面,作用十分突出。 2.2 CTA 在临床检查脑血管疾病中,CTA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比较其他侵入性检查手段,CTA费用低且安全性较高,可对血管进行多层面、多立场分析,可同时多方 位观测双侧颈部血管,弥补了DSA诊断的不足,特别是针对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

病理学第六章笔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定义:广泛累及大、中动脉,以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在大、中血管的内膜沉积、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继发坏死,形成粥样斑块,常造成血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及血管壁硬化的疾病,相应器官可出现缺血性改变。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考试用书 (一)致病因素: 1、血脂异常:AS的严重程度随胆固醇的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特别是血浆LDL、VLDL水平的持续升高和HDL水平的降低与AS发病率呈正相关。 氧化LDL是最重要的致粥样硬化因子。HDL具有保护作用。 2、高血压 3、吸烟 4、相关疾病:糖尿病,甲减,肾病综合症; 5、年龄 6、其它:性别,感染,肥胖等 (二)发病机制:脂源性学说、致突变学说、损伤应答学说及受体缺失学说等。 二、基本病变: (一)脂纹(期):脂纹(fatty streak)是AS早期病变。动脉内膜上出现帽针头大小斑点及宽约1~2mm、长短不一的黄色条纹,不隆起或稍微隆起于内膜表面。镜下为泡沫细胞聚集。泡沫细胞来源:血中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膜平滑肌细胞。(二)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期):肉眼观,为隆起于内膜表面的灰黄色斑块。随着斑块表层的胶原纤维不断增加及玻璃样变,脂质被埋于深层,斑块乃逐渐变为瓷白色。镜检下,斑块表面为一层纤维帽,纤维帽之下有不等量的增生的SMC、巨噬细胞及两种泡沫细胞,以及细胞外脂质及基质。(三)粥样斑块(期):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亦称粥瘤(atheroma)。肉眼观为明显隆起于内膜表面的灰黄色斑块。切面,表层的纤维帽为瓷白色,深部为多量黄色粥糜样物质(由脂质和坏死崩解物质混合而成)镜下,纤维帽玻璃样变,深部为大量无定形坏死物质,其内见胆固醇结晶(石蜡切片上为针状空隙)、钙化等。底部和边缘可有肉芽组织增生,外周可见少许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病变严重者中膜SMC呈不同程度萎缩,中膜变薄。外膜可见新生毛细血管、不同程度的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三、复合性病变(complicated lesion): (一)斑块内出血:形成血肿(二)斑块破裂:形成溃疡;栓塞(三)血栓形成:引起梗死(四)钙化 (五)动脉瘤(aneurysm)形成:真性动脉瘤——血管壁局部扩张,向外膨胀;夹层动脉瘤——中膜撕裂,血液进入血管中膜。 四、主要动脉的病变: (一)主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主动脉后壁及其分支开口处,以腹主动脉病变最为严重,依次为胸主动脉、主动脉弓和升主动脉。易形成动脉瘤。 (二)脑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于颈内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和Willis环。脑萎缩、脑梗死。 (三)肾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于肾动脉开口处及主干近侧端。导致AS性固缩肾。 (四)四肢动脉粥样硬化:常发生在下肢动脉—髂动脉、股动脉及前后胫动脉。导致肌萎缩、跛行,坏疽。 (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的应用现状及最新进展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的应用现状及最新进展 脑血管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其重要病理基础,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病因。相关研究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IPN)与斑块的进展及不稳定性密切相关,并且是斑块内出血(intraplaque haemorrhage,IPH)的主要来源[1]。超声造影(contrast_enhanced ultrasound,CEUS)可以用来检测并定量评价IPN[2~5]。本文主要对CEUS评价颈动脉斑块的应用现状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1IPN与易损斑块的关系 营养颈动脉的血供主要来自外膜的滋养血管,而IPN由滋养血管产生。易损斑块内含有丰富的IPN,这种血管脆弱、容易破裂出血,IPH刺激斑块内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或胶原酶,消化纤维帽,导致斑块溃疡、破裂并继发血栓形成,出血后红细胞膜上胆固醇的释放成为斑块内游离胆固醇的一个重要来源,促进了巨噬细胞浸润及脂质核心的扩大。因此IPN是导致斑块进展及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2CEUS评价颈动脉斑块 21CEUS评价颈动脉斑块的原理:CEUS通过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增强血液的背向散射,可显著增强超声显像中血池与组织的对比度,不仅能够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显示率,还能够观察IPN的生成[6]。目前使用的造影剂微气泡是由不同成分的膜包裹氟化合物气体构成,直径约2~6μm,小于红细胞直径,但具有与红细胞相似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可自由通过组织微循环,是一种理想的血管内示踪剂[7]。CEUS可以用来检测并定量评价IPN,其主要定量分析指标有: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到达时间(arrival time,AT):造影剂从肘静脉开始注射到ROI内出现的时间;到达时间差(difference of arrival time,DAT):DAT=AT斑块-AT颈动脉;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造影剂从肘静脉开始注射到ROI内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达峰时间差(difference of time to peak,DTTP):DTTP=TTP斑块-TTP颈动脉;基础强度(basic intensity,BI);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增强强度(enhanced intensity,EI):EI=PI-BI;时间-强度曲线(time_intensity curve,TIC)。颈动脉斑块CEUS分级标准[8]:Ⅰ级,斑块无增强;Ⅱ级,斑块基底部增强;Ⅲ级,斑块基底部和肩部增强;Ⅳ级,斑块基底部、肩部及内部增强。 22CEUS评价颈动脉斑块的优点:CEUS评价颈动脉斑块具有显像效果好、实时成像、定量分析、操作简便、无辐射、无损性、相对价廉、适用面广等诸多

易损斑块的识别与处理

易损斑块的识别与处理 12010115 高先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是指那些不稳定和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斑块,主要包括破裂斑块、侵蚀性斑块和部分钙化结节性病变。大量的研究表明,约70%-80%的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是由于轻、中度狭窄的动脉斑块的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所致。然而,斑块破裂并不是易损斑块的惟一内容,那些有血栓形成倾向、可能快速进展成为罪犯斑块的粥样病变都属于易损斑块的范畴。Naghavi等给出了易损斑块的组织学定义和标准。主要的标准包括活动性炎症、薄的纤维帽和大的脂质核心、内皮剥脱伴表面血小板聚集、斑块有裂隙或损伤以及严重的狭窄。次要的标准包括表面钙化斑、黄色有光泽的斑块、斑块内出血和正性重构。导致斑块不稳定和易损性的因素是全身性的,并可能广泛影响动脉系统,未来的治疗重点不但要针对易损斑块,而且要治疗“易损的血液”(指血液高凝状态,易导致血栓形成)、易损的病人;因此,基于易损斑块、易损血液的综合评估更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关键词:易损斑块;冠心病;致病机制;检测与预防。 冠心病是目前中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的第一位杀手,近年尸检研究结果表明,15~39岁年轻人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斑块的发生率已高达3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梗前冠脉造影显示:68%的患者冠脉狭窄<50%,18%的患者在50%~70%,只有14%的患者冠脉狭窄>70%。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易损斑块的进展和破裂导致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是急性冠心病事件(急性冠脉综合症、冠心病猝死)的病理学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不仅仅是脂类在动脉壁沉积导致管腔狭窄最终闭塞,而且是炎症介导和免疫反应的过程。导致临床急性事件发生的主要为易损斑块,其病理特征主要为:含有丰富的细胞外脂质和细胞碎片组成的大的粥样核(大于斑块总体积的40%,称为软斑块),其外部纤维帽较薄(通常小于65%),特别是病灶与邻近正常内膜交界处(肩区)区最为薄弱,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和T细胞浸润。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易损斑块在破裂前往往并没有导致冠状动脉管腔严重狭窄。这些研究的结果对目前临床采用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提出了挑战,因为目前临床采用的冠心病诊断标准仅适合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和相对晚期的病人,从而使大部分发病前缺少症状或不符合目前诊断标准的病人未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而易损斑块一旦破裂,病人或者因猝死失去救治的机会,或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对心肌造成严重的损害,并因此付出高额的治疗费用。对于发生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病人,因目前缺少易损斑块诊断的可靠方法,医生往往只关注“罪犯”血管的干预,对其他冠状动脉的尚未导致严重狭窄的斑块是否为易损斑块不能给予恰当的重视和有效干预,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无论接受常规介入还是选择性介入治疗,仍然有大约13%的患者在随访的17个月内发生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介入治疗时代冠心病事件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冠心病的预后,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发生,关键在于如何建立易损斑块早期识别、早期诊断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早期的综合治疗干预方案。 易损斑块的识别包括介入和非介入影像技术。介入影像技术中目前用于易损斑块检测证据较多的是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CT)。 IVUS具有良好的血管穿透性,能够提供血管壁的详细结构图像,区分内膜、中膜和外膜,检测脂质池容积,敏感性达到80%~90%。近来出现的集成反向散射和子波分析技术,特别是虚拟组织学技术将超声波的频谱信号转换为能够显示斑块内部特征的彩色信号,使精确区分斑块内部特征成为

颈动脉粥样斑块影像学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2020完整版)

颈动脉粥样斑块影像学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2020完整版) 颈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颈动脉位置表浅,与心脑血管距离近,血管壁的组成、血流环境与心脑血管接近,而且在外周动脉中用来评价、预测冠脉事件的研究相对较多。欧洲和美国的颈动脉斑块卒中预防指南基于颈动脉硬化管腔狭窄的程度、斑块组成成分和斑块的稳定性来选择治疗方案[1]。因为影像学检查可以在体外观察到颈动脉斑块是否破裂或溃疡、斑块是否稳定。因此,通过超声检查、血管计算机断层造影(CT)、磁共振成像(MRI)和分子影像学检查可以独立或相互联合分析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准确对无症状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帮助临床制定精准治疗方案[2]。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标志,包括颈动脉斑块内出血(IPH)、斑块体积、新生血管和炎症,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标志都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而获得[3]。 1 超声检查 与MRI和CT相比,超声具有简便、无创、价廉等独特优势,适用于有MRI禁忌症或不能暴露于电离辐射的患者。现有的超声技术既能从各个方面对易损斑块进行评估,还能检测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发现微栓子信号及提供血流动力学参数等,从而对脑梗死的预防和随访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不同的超声技术因其原理不同,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1.1 常规超声 超声是通过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成像观察斑块回声、形态学特点以及评估血管狭窄程度的重要检查手段。在二维超声中,回声是反映斑块组成成分的重要参数。研究表明,在无症状但有低回声斑块以及50%以上颈动脉狭窄的患者中,低回声斑块与斑块内脂质含量增加、炎症细胞密度增加以及斑块内出血有关,这种斑块极不稳定,易发生破裂,未来发生卒中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4]。 Steinbuch等[5]采用普通超声检查技术,测定颈动脉血管腔中轴线到血管壁的距离,据此了解颈动脉斑块位置和形态。该研究入选了29例参试患者,测定颈动脉血管腔中轴线到血管壁的距离和颈动脉血管斑块形态。半自动化在舒张期末测定颈动脉血管腔中轴线到血管壁的距离,通过2次颈动脉血管腔中轴线到血管壁的距离变化,了解最大斑块厚度。研究结果显示,普通超声采用颈动脉管腔中轴线与血管壁距离测定显著低于低于颈动脉血管腔直径的测定。该研究结果提示,采用普通超声检查就可以精确了解斑块位置和形态。 二维超声检查不易区分易损斑块的类型,不能进一步评估脑卒中风险分层。彩色多普勒成像通过测量斑块处管腔内径、血流速度及阻力,能够准确评估血管狭窄程度。Katakami 等[6]进行了一项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的颈动脉超声检查,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或无颈动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知识 一、什么是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可引起动脉的增厚、变硬、失去弹性,最终可导致管腔狭窄,多见于老年人。大、中、小动脉均可受累。根据病理变化的不同,可分3种类型: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硬化和小动脉硬化。 二、动脉硬化分类: 1、小动脉硬化:指细小动脉弥漫性增生病变,血管变硬,管腔狭窄。全身细小动脉硬化使许多脏器血液相应减少,脏器缺血,并发生一系列结构和功能损害,其中对心、肾、脑的影响最为显著,多与高血压有关。肾脏细小动脉硬化、狭窄可使一些肾小球发生玻璃样变、纤维化,即肾硬化。病程后期,肾小球可大部消失,而代之以纤维结缔组织,肾脏体积缩小最终可发生尿毒症。脑的细小动脉硬化常与脑的较大动脉粥样硬化并存,病变轻者表现头昏、记忆力减退,重者可发生脑血栓、脑出血及脑软化。全身细小动脉硬化可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左室负荷加重,从而引起心肌肥厚,病变继续进展,可致左室扩张,最终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对细小动脉硬化程度的估计,除根据脏器受损的情况推测外,最有价值而简便的是眼底检查,眼底视网膜和视网膜血管的变化可反映其他脏器细小动脉的变化,尤其是颅内病变。 2、动脉中层硬化:病变主要累及中、小型动脉,病因至今未明。病变起自中年,随年龄增长病变日益加重。单纯的动脉中层硬化不引起管腔明显狭窄或破裂,因此不引起症状。临床上本病无重要意义。 3、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最重要的一个类型,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基本损害是动脉内膜局部呈斑块状增厚,故又称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或简称斑块,主要影响大、中动脉,最终导致动脉管腔狭窄以至完全堵塞,使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功能障碍以至机体死亡。是心肌梗塞及脑梗塞的主要病因。 三、人体最危险的动脉硬化区域:心脏动脉硬化、脑组织动脉硬化、颈部动脉硬化。 四、颈动脉斑块:是由于多重危险因素导致的颈动脉血管壁损伤、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团块状结构。颈动脉斑块的出现明显增加心肌梗塞、卒中以及周围血管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症的危险。 颈动脉斑块的危险不仅仅在于长大后堵塞局部的颈动脉,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头晕目眩,甚至脑萎缩,这毕竟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颈动脉斑块的危险主要在于不稳定斑块,也就是在血管壁上不牢固容易脱落的斑块。当斑块整块或者部分脱落后就成了血流中的栓子,随血流到达大脑堵塞远端脑动脉,导致栓塞事件造成偏瘫、失语,甚至危及生命。要预防脑梗塞,就必须重视颈动脉斑块的预防,要筛查颈部动脉超声,积极采取干预措施。 四:颈动脉斑块诊断标准: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不是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目前认为正常IMT值应小于1.0毫米,IMT在1.0至1.2毫米之间为内膜增厚,1.2至1.4毫米之间为斑块形成,IMT大于1.4毫米为颈动脉狭窄。 如果体检报告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颈动脉斑块形成,则提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危险增加10-15%,卒中危险增加13-18%。尤其是超声显示低回声的软斑块即不稳定斑块,更容易脱落导致脑卒中。 颈动脉彩超不仅能清晰显示血管内中膜是否增厚、有无斑块形成、斑块形成的部位、大小、是否有血管狭窄及狭窄程度、有无闭塞等详细情况, 并能进行准确的测量及定位, 还能对检测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结果进行分析。特别是可检测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存在, 使患者得到及时预防和治疗; 对中重度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的及时确诊, 可作为临床选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有力依据。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

近年来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已有大量研究,国外报道,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由颈动脉病变引起,且与狭窄处粥样硬化的稳定性有关[1]。本文对脑梗死患者及同期门诊体检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男35例,女33例,年龄55~81岁,平均65.2岁,病程7天至1个月,平均14d。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确诊。正常对照组系同期门诊体检者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53~82岁,平均66岁。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按统一标准检测,采用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V7),探头频率为7.5MHz。患者取仰卧位,双肩垫枕,充分暴露颈部,头颈后仰,头转向被检查的对侧。分别取横切面和长轴切面,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和颈外动脉(ECA),检测左右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及粥样硬化斑块回声强度、部位、形态、大小、数量、管腔是否狭窄及其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2],颈动脉内膜光滑完整者为正常,IMT>1.0mm为颈动脉内膜增厚,IMT>1.2mm为斑块形成,根据斑块的物理特征分为三型:软斑,斑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呈低回声或等回声;硬斑,斑块纤维化、钙化、内部回声增强;混合斑,两种回声均有。斑块内部形态不规则管腔狭窄率=[(狭窄处近端正常血管管径-最狭窄处血管管径)/狭窄处近端正常血管管径]×100%,内径减少小于50%为轻度狭窄,51%~70%为中度狭窄,71%~90%为重度狭窄,91%~99%为极重度狭窄,内径减少100%为完全闭塞。 1.3统计学方法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脑梗死脑梗死组68例中59例(86.8%)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正常对照组70例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6例(2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1。 2.2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的比较脑梗死组共检出颈动脉斑块96块(左侧51块,右侧45块),位于CCA主干13块(1 3.54%)、分叉处64块(66.67%),位于ICA起始处17块(17.71%)。CCA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ICA(P<0.01),CCA分叉处斑块发生率又显著高于主干(P<0.05)。CCA主干(左侧7.29%,右侧6.25%),CCA分叉处(左侧35.42%、右侧31.25%)及ICA起始处(左侧9.26%、右侧8.33%),左右两侧斑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CI组与正常对照组斑块稳定性及颈动脉狭窄的对比从斑块特征看,脑梗死组软斑所占比率明显大于对照组,颈动脉狭窄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研究 黄忠卫,倪圣霞(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海门226100)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对68例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 声检查,观察其颈动脉斑块形成、性质及部位,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68例中59例(86.8%)检出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对照组70例中16例(22.9%)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P<0.01)。脑梗死组中不稳定性斑块比率(57.35%) 显著高于稳定性斑块(14.71%)(P<0.01);斑块位于颈总动脉(CCA)分叉处(66.67%)显著高于颈内动脉(ICA)(17.71%) (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高,多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且大多为不稳定性斑块。提示脑 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脑梗死;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动脉硬化;粥样硬化斑块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3-1986-02中图法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B 表1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情况 组别 脑梗死组对照组68 70 59 16 n 86.8 22.9 检出率(%) 9 54 有斑块(n)无斑块(n) a a a

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

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 康复建议 康复的关键在于清除毒素、交货血液、支持机体的免疫力、修补受损组织。 1、补充100毫克胆碱;帮助分解脂肪,并从体内排出。 2、补充大蒜卵磷脂合剂;调节脂肪平衡。 3、补充钙镁合剂1500毫克;维持血管壁适当的张力。 4、补充必需脂肪酸;降低血管压力,降低胆固醇水平,保持血管弹性。 5、补充800国际单位天然维生素E;加快受损血管修复,消除斑块。 6、补充15000国单位天然类胡罗卜素;清除血管内有害的化学物质及自由基。 7、补充1000毫克天然维生素C;清除有害物质,加强机体免疫力。 8、补充25毫克天然B族维生素;调节糖类、脂肪代谢。 9、补充100毫克辅酶Q10;保护心脏。 10、补充天然蛋白质粉3勺;帮助受损组织重建。 每个月利用-7天只摄入600-800毫升的果蔬汁,有利于身体加快毒素的清除速度。 我们健康社区行专家工作队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是用: 通脉清血的中成药组方把血管壁上的与循环血液中的斑块彻底地溶解开排出体后逐步地停药。 活血化瘀软胶囊是由桃仁、红花、赤芍药、水蛭、凌宵花、荆芥穗、紫花地丁、Jll芎等浓缩精制而成。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水蛭、川芎行气活血,祛瘀通络;赤芍药、凌霄花活血化瘀,行气解郁;荆芥穗气温,味辛、苦,通血脉,行瘀血,且其气味俱薄,为轻扬之剂,能引药物上行直达病位;紫花地丁清热化痰。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桃仁、红花、赤芍药可改善微循环,扩张毛细血管,降压利尿;水蛭可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脂,抗血栓,并缓解血管紧张度ll叫;紫花地丁有效成分对脂肪酶呈混合激活活性,从而增强胰脂肪酶的活力,降低血管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川芎具有清除氧自由基、钙拮抗、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等作用n。本临床结果表明,活血化瘀软胶囊可使颈动脉硬化斑块缩小或消失,稳定斑块不易脱落,从而降低了脑梗死的复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