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四中讲学稿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时:1课时主备人:张富审核人:审核时间:总第(1)课时

【课标解读】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考向指南】

联系海峡两岸关系等时政热点,炎黄子孙,同根同源、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等知识点会是中考的热点,需关注。

【知识梳理】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距今170万年。

2.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他们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业。

3.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使用磨制石器、居住干栏式的房屋;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半坡出土了大量陶器,称为彩陶。居住半地穴的房屋。

4.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

(1)炎帝: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2)黄帝: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人。

(3)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尧、舜、禹成为黄河流域部落首领时部落联盟推举领袖的办法叫“禅让制”。

6.大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小明准备暑假参观目前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人遗址

C.元谋人遗址

D.蓝田人遗址

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3.“民以食为天”。下列食物中,河姆渡原始居民可以吃到的是()

A.粟米 B.稻米 C.玉米D.甘薯

4.元谋人和河姆渡遗址都分布在()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

5.能够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D.半坡人

6.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北京人

B.河母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7.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民主”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出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私有制D.等级制

二、辨析题:

9.在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对河姆渡人的劳动生活进行想像。小明作了如下的描述:在阳光明媚的一天,河姆渡人挥舞着手中各种各样的打制石器,正忙着在农田里种植粟;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一些妇女正在纺纱、织布缝制衣服,屋里的地面上,摆放着许多底色为红色、上面绘有动

物、植物、人和几何纹图案的陶器。好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啊!请将小明所作描述中不准确之处找出, 并说明理由!

错误理由

错误理由

错误理由

错误理由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有我先。”

材料二:“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参拜了中华民族的这一人文始祖。宋楚瑜在祭文中特别提到:“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

请回答:(1)文中的“轩辕”是指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哪一位人物?

(2)除文中所述,传说中此人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还有哪些?

(3)“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请结合海峡两岸的形势,谈谈我们能为祖国统一做点什么?

作业布置:完成解读第2页练习;预习第二单元讲学稿。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课时:1课时主备人:张富审核人:审核时间:总第(2)课时

【课标解读】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4)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5)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6 )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7 )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8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考向指南】

本单元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有关科技进步、社会改革的内容是中考的重头戏。其中商鞅变法、活跃的学术思想将是中考的热点。

【知识梳理】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禹传位给儿子启,开始了“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打败纣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夏、商、西周三个暴君:夏的桀,商的纣,西周的厉王。

3.西周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内容:“授民授疆土”。

影响: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4.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当时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5.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晋国分裂成韩、赵、魏三个国家,它们与原有的齐、楚、燕、秦并称“战国七雄”。

6.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变法

7.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开始变法,

主要内容:(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

(4)承认土地私有;(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衡。

影响:封建制度在秦国确立,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8.甲骨文

(1)演变过程: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2)甲骨文的地位: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11.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2.战国时期,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最为珍贵。

【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 ( )

A .夏朝的建立

B .商朝的建

C .西周的建立

D .春秋战国时期

2.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说明 ( )

A .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B .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 .禅让制仍在继续

D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世界现在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时期的 ( )

A .毛公鼎

B .司母戊鼎

C .四羊方尊

D .青铜立人像

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

A .青铜器制造技术发达

B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 .广泛使用奴隶劳动

D .各国之间的战争频繁

6.春秋时期以“尊王攘夷”谋略称霸的是 ( )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秦穆公

D .楚庄王

7.下列成语典故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是 ( )

①道路以目 ②烽火戏诸侯 ③退避三舍 ④围魏救赵 ⑤纸上谈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8.三峡水利工程是化水害为水利的著名工程,下列中国先民兴建的工程中具有这一特点的是

A .长城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 )

9.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公远前35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请指出

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 )

A .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战

C .废除旧贵州的特权

D .建立县制

10.在历史课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小强同学对中国古文字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要亲自参观一下出土甲骨

文的遗址,他应该去 ( )

A .河南南阳

B .河南安阳

C .河南洛阳

D .河南濮阳

11.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司母戊鼎

B. 整套编钟

C. 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

12.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

A .“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祝之所伏”

B .“兼爱”、“非攻”

C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13.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 ( )

A .孟子

B .孙武

C .韩非

D .董仲舒

14.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有关,据说楚庄王在争霸的过程中,曾率军在周

都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谴使问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它是 ( )

A .问鼎中原

B .毛遂自荐

C .卧薪尝胆

D .胡服骑射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

大声宣读变法法令:

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

权。

三、凡是在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者,免其徭役。

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

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请回答:(1)根据材料,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3)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措施极为不满,原因是什么?

(4)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的看法如何?假如你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最

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5)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站在哪一边?试说明你的

理由。

16.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在鸟

巢隆重举行。开幕式以巨幅画卷的形式,向全世界展示

了中国璀璨的文明。其中,表演者打出三个不同的“和”字,

既揭示了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和为贵的理念.

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

(1)请回答下面关于汉字字体发展的两个问题:

A .商朝时期刻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是 (

B .秦朝统一后的文字是小篆和 ( )。

(2)孔子是中国的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若

请你为孔子设计一个名片,请将名片中的称谓与主要思想填写完整。

作业布置:完成解读3-4页练习;预习第三单元讲学稿。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张富 审核人: 审核时间: 总 第(3)课时

【课标解读】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3)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4)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5 )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6)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等名医名著。

【考向指南】

本单元涉及的秦汉巩固统一的措施,丝绸之路,秦汉文化,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较高,国家统一、

经济文化的交流、科技进步是本单元的三大主题,是中考的重中之重。

【知识梳理】

1.秦的统一。

(1)史实: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定都咸阳,建立

伟大的 主要思想是“孔子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及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1)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创立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③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2)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政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见上图)②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③文化:统一文字(小篆);④思想:焚书坑儒(书:除医药、占卜、种植的书以外;影响:加强了思想控制,巩固了统一,但也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⑤军事:(北方)修筑长城;

(南方)统一少数民族地区,并兴修了灵渠(第一次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3)修筑长城

3.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4.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A 措施:①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意见,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②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③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并取得胜利;

B 影响:巩固了统一,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5.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作用: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6.“丝绸之路”

①张骞出使西域(今新疆及更远的地方);

②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③影响:沟通了中西交通的要道,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7.西域都护的设置

①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

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8.纸的发明与改进

①发明:西汉前期(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②改进:东汉蔡伦;

③意义: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9.“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神医”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他还创制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10.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11.佛教源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时兴起的“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12.秦朝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13.《史记》:①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②评价: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诗中,大诗人李白盛赞的是()

A.秦王李世民 B.秦始皇 C.汉武帝 D.汉高祖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宋朝

3.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后只留下一种文字。”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属于()

A.甲骨文 B.小篆 C.帛书 D金.文

4.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富有斗争精神和反抗精神,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是()

A.周武王 B.陈胜 C.刘邦 D.项羽

5.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6.下列成语故事中,与刘邦、项羽无关的是.()

A.破釜沉舟 B.退避三舍 C.约法三章 D四面楚歌

7.汉武帝时期的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他必须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8.“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9.2008年3月,奥运圣火沿丝绸之路开始全球传递。与丝绸之路开辟直接相关的历史时间()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B张骞通西域 C.玄奘西行 D.马可波罗东游

10.东突恐怖势力企图分裂新疆的行径不得人心,下列史实中能充分说明新疆地区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11.关于造纸术的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B.西汉前期就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

C.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

D.在秦始皇在位时期,纸的使用在我国已经相当普遍。

12.据《东观汉记》载:公元2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汉和帝的称赞,因为他()A.改进和推广造纸术 B.出使西域归来C.完成历史巨著《史记》 D.东渡日本成功

13.西汉时期有位老人,生于公元前78年,卒于公元6年,请你算一算,他活了几岁(周岁()

A.72岁

B.85岁

C.84岁

D.83岁

14.河南省南阳市区有一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这位医学家的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伤寒杂病论》 D.《唐本草》

15.医生在做外科手术前,通常使用麻醉剂减轻病人的痛苦。历史上最早采用这种做法的是我国的医学家()

A.华佗 B.张衡 C.张仲景 D.孙思邈

16.《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保护师傅去西天取经,他属于哪个宗教中的人物()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17.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8.凭借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可以了的历史事件有()

①淝水之战②商鞅变法③杯酒释兵权④楚汉之争⑤玄武门之变⑥陈胜、吴广起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④⑤⑥

二、辨析题

19.以下是某同学所作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读书笔记,请指出其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卫青出使西域,促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洛阳往西经河西走廊,出阳关西行,经西藏,越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大秦,这就是横贯亚洲和非洲的“丝绸之路”。(1)错误:订

正:

(2)错误:订

正:

(3)错误:订

正:

(4)错误:订

正:

三、材料解析题、

20.材料一他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一批儒生全部活埋。

材料二汉武帝接受他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余各家思想都予以派斥。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他”指哪两个人?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被概括为什么?

(3)以上两人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4)你如何看待这两件事?

2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请回答:(1) 这句话是谁说的?

(2)这句话是出自什么著作?该著作是什么体例?

(3)该著作记叙的史实起止各于何时?它有何意义?

22.看图说话:请仔细观察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图(2

)所示的东西方商路是指?

(2)参照图(2)请将这条商路的起点A 与终点B 的地名填在方框内。

(3)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你指出图(2)中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四、简答题

23.右下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回答问题:

(1)李白在称赞谁?他完成了什么大业?

(2)他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请问在中央主要由哪三个官员负责? 在地方废除了分封制,又采

取什么新的措施来加强管理?

(3)他完成大业后,为巩固其统治,不仅在政治上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还在经济上采取了

什么措施?

(4)对同一个历史人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你是如何评价他的?请说说理由。

作业:完成解读6-7页练习;预习第四单元讲学稿。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张富 审核人: 审核时间: 总 第(4)课时

【课标解读】

(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4 ) 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

【考向指南】

本单元测试内容有三国鼎立、北魏孝文帝改革江南地区的开发等内容,其中孝文帝改革涉及民族融

合和民族平等的热点,应给予高度的关注。

图(1) 图(2)

【知识梳理】

1. 官渡之战

①时间:公元200年;②交战双方:曹操-----袁绍;

③结果:曹操以少胜多;④意义:曹操统一北方。

2.赤壁之战

①时间:公元208年;②交战双方:曹操-----孙刘联军;

③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④意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

4.东汉末年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5.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背景: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顺应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②措施: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通婚姻。

③意义: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6. 祖冲之

①祖冲之精算圆周率至小数点后7位;②世界第一,早于欧洲近一千年。

7.北魏的贾思勰编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8.北魏时期杰出地理学家郦道元编著的《水经注》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

9.王羲之

①南北朝时期的大书法家,被称为“书圣”②代表作:《兰亭序》;

10.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1.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

【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曹操统一北方的决定性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3.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在赤壁之战中兵力雄厚却惨遭失败,相比之下,你认为曹操应吸取的最主要的教训是()

A.士兵不习水性 B.骄傲轻敌 C.后方起兵 D.士兵疲惫

4.三国鼎立局面完全形成是在()

A.208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

5.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历史上哪位政治家的评价()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诸葛亮

6.我国古代有许多短命的统一王朝,你能找出来吗?()

①秦朝②西汉③西晋④唐朝⑤隋朝⑥东晋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③⑥D.①⑤⑥

7.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想一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例 B.战后都是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隔了将近两个世纪 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

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A.温暖湿润 B.种植水稻 C.土地肥沃 D.北人南迁

9.南京是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定都南京的是()

①曹魏②西晋③东晋④吴⑤北魏⑥南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0.中国古代史上曾经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为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

A.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 C.孝文帝迁都洛阳.D明成祖迁都北京

11.①迁都洛阳②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③采用汉族官制④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学⑤……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请你说出这位帝王是谁:()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唐太宗

12.日本学者曾建议把圆周率命名为祖率,是为了纪念()

A.祖国 B.祖冲之 C.祖逖 D.汤显祖

1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此诗是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出自()

A.《诗经》 B.《早发白帝城》 C.《农政全书》.D《水经注》

14.中国书法艺术璀璨夺目,风格多样,一代“书圣”的书法作品《兰亭序》,被后人称作天下第一行书。请你指出一代书圣是()

A.陶渊明 B.张衡 C.顾恺之 D王羲之

15.南北朝时开凿的最著名的两大石窟是()

①云冈石窟②龙门石窟③莫高窟④麦积山石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6.我国古代众多石窟艺术中形象生动的塑像、壁画、浮雕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影响极大的

A.民族文化 B.儒家文化 C.佛教文化 D.道教文化()

二、材料解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

材料二“然而,最近,却在一些书上,报刊上发现另一种声音:孝文帝走的是一条民族灭亡的道路。其荒诞可见一斑。因为他们做出此等结论的依据竟然是因为孝文帝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鲜卑复姓为汉字汉姓,仿照汉人的服装诸如此类云尔。”

——《青史评论》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有何意义?

(3)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中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评价一下孝文帝。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请回答:①材料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②为了实现“壮心”曹操采取了什么措施?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什么?

③从秦汉的统一到三国鼎立,这是否是历史的进步?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

作业:完成解读8-9页练习;预习第五单元讲学稿。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课时:1课时主备人:张富审核人:审核时间:总第(5)课时

【课标解读】

(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3)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4)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5)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考向指南】

繁荣、开放、团结、发展是本单元的四大考点,在近几年的中考出现的概率较高,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友好交往、隋唐文化等,其中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友好交往的现实意义给我们的启示将会是中考的热点。

【知识梳理】

1.隋的统一

①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②589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2.大运河的开通

①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全国统治;②皇帝:隋炀帝;

③时间:605年起;④中心:洛阳:

⑤长度:两千多公里;⑥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⑦作用:极大地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3.贞观之治

①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恢复和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魏征);完善科举制;注意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唐太宗的统治促成了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睦,国力增强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②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为大唐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4.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其统治被称为有“贞观遗风”。

5.开元盛世

(1)原因:①唐玄宗稳定政局;②重视吏治;③发展生产;④注意节俭;

(2)概念:唐玄宗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称为“开元之治”。

6.唐朝时发明、使用的曲辕犁和筒车促进了农业发展。

7.科举制:A 诞生: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

B 完善:武则天:首创殿试、武举;

C 影响:①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8.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⑴统一: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⑵唐蕃关系:①文成公主入吐蕃完婚②金城公主入吐蕃完婚③吐蕃和唐朝“和同为一家”。

⑶意义:密切了吐蕃和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友好关系。

9.遣唐使

①国家:日本;

②内容:日本使团来中国吸取唐朝文化,回国后,以唐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

③意义: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中日友好往来。

10.鉴真东渡

①时代:唐玄宗时期;②内容: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③意义:促进了唐朝和日本的文化交流。

11.玄奘西行

①主要活动:贞观初年前往天竺游学、讲学,贞观后期回唐翻译佛经,著《大唐西域记》;

③意义: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典籍。

12 .唐朝初年发明了雕版印刷,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金刚经》。

13.火药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术有密切的联系,唐初的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14.隋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15.唐朝的诗歌

①繁荣的原因:唐朝把诗词歌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

②代表:李白、杜甫等。

16.敦煌艺术

①时间:大都是隋唐时期开凿;②地点:今甘肃西部的敦煌;

③窟藏:壁画、塑像、佛经、文书;④影响: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17.乐舞有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玄宗的《霓裳羽衣舞》。

【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 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 )

2.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应选择的最佳出行方式是

A.乘马车

B.坐牛车

C.乘船

D.坐人力轿子 ( )

3.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 )

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制度,它是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推举制

D.科举制

5.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肯定,主要是因为 (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6.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 )

A.隋文帝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7.唐朝采取的治理国家的机构 ( )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丞相制 D.军机处

8.江苏无锡正在拍摄《大唐歌飞》,导演请你根据唐朝的历史,在唐玄宗的书房里摆上道具,下列东西你不应该放进去的是()

A.《史记》B.《唐律疏议》C.唐三彩D.《清明上河图》

9.某班要出版一期介绍西藏历史知识的黑板报,其中有一个“唐与吐蕃”的小专栏,请你帮他们推荐一下可以选用的素材()

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②金城公主和尺带珠丹③唐蕃会盟④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⑤在拉萨设驻藏大臣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10.神话小说《西游记》取材于下列哪一历史史实()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合下西洋

D.玄奘西游

11.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

A.玄奘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

12.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赵州桥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B.孙思邈将他发现得火药配方记录在他的《丹经》C.现存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印刷的《金刚经》

D.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二、材料分析

13.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韩愈形容长安人口众多,写下“长安百万家”的诗句。--摘自教材

回答下列问题:①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②从材料一你能判断杜甫生活在唐朝什么时期?他写的诗被人们称为什么?

③联系材料一、二,结合现实,谈谈古今人口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三、问答题:

14.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继承与创新是社会繁荣的重要因素。唐朝继承和发展了隋朝什么制度?出现了哪些新的农业生产工具?

(2)请举出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一个事例

(3)写出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两项科技成就

(4)隋唐社会繁荣给我们什么启迪?

15.科举制度对中国产生重大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科举制度?他创立于什么时候?

(2)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请问哪一科相对容易些?

(3)有了科举考试,就有了考试作弊。请你就如何杜绝当今考试中存在的舞弊现象,提一合理的建议。作业:完成解读10-11页练习;预习第六单元讲学稿。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课时:1课时主备人:张富审核人:审核时间:总第(6)课时

【课标解读】

(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3)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4)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考向指南】

本单元有关民族关系的发展是中考的重点,涉及的历史名人多,如阿保机、赵匡胤、元昊、阿骨打、岳飞、铁木真、忽必烈、马可·波罗、毕升、关汉卿、司马光等,他们在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所做的贡献将是中考重点。

【知识梳理】

3.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靖康之变”,赵构在临安称帝建立南宋,南宋时岳飞抗金,取得郾城大捷,秦桧以“莫须有”罪名谋害了岳飞,宋金议和,

4.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忽必烈即位改国号为元(元世祖),他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设立“司农司”重视农业发展。

5.行省制度

①目的: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②内容: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③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6.元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7.回族的形成:元朝时期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等族相互融合,形成一新的民族,回族.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写成《马可·波罗行纪》。

8.唐到南宋,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9.宋朝水稻产量跃居首位,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中国称为“瓷之国”

10.在广州、杭州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大商港。

11.交子: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12.活字印刷术①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比欧洲早约400年;

13.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②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14.火药①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②宋元时期,火药武器(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广泛用于战争

15.宋词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②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

③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6.元曲:①关汉卿: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 ②代表作:《窦娥冤》

17.元朝时的黄道婆为我国棉纺织技术做出重大贡献。

18.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了从战国到五代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1362年的历史。)

19.《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

【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A.党项族 B契丹族 C 蒙古族 D回纥族

2.“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反映南宋大将()领导的军队生动写照。()

A宗泽 B 韩世忠 C 王彦 D 岳飞

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A.会子

B.关子

C.交子

D.人民币

4.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

B.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C.东京城内的市民在“瓦子”里娱乐

D.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

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是()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6.下列各项,对应错误的是()

A.《史记》—司马迁

B.《兰亭序》—王羲之

C.《女史箴图》—顾恺之

D.《清明上河图——吴道子

7.煤得到大量开采是在()

A.南宋B.北宋 C.唐朝D.隋朝

8.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宋朝

9.“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10.2008年3月14日,“藏独”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策划了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企图分裂祖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行政区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1.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变化多样。今天的省,是从()的行省承袭而来()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元朝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②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④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升”。那么,历史上毕升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雕版印刷术 D.转轮排字

14.如果你想查阅唐朝的历史,你可翻阅()A.《史记》 B.《资治通鉴》 C.《春秋》 D.《左传》

二、组合列举题

15.宋朝时期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今天的传统节日都有了。据此填写下列节日。

(1)宋代有的传统节日像元宵节和农历五月、八月的节日:

(2)最受重视的节日被称为:

16.指出下列名句的作者: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7.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分别建立了自己的都城,请写出下列政权的都城:

(1)辽(2)西夏(3)金(4)元

三、材料分析题

18.阅读以下四幅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1)你能一一说出我国创造的这些文明吗?

(2)你能说出其中哪些是在宋元时期创造的吗?

(3)你能说出这些发明创造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4)你知道当今我国的哪一项基本国策与科技有关?

四、问答题

19.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根据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后期,汉匈两大民族友好交往的开端最突出的事件是什么?

(2)说出与唐朝关系密切的五个少数民族,说明唐朝与其中一个民族是如何“和同为一家”的。

(3)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建立了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他们分别是有那些民族建立的?(4)元朝时形成了哪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它们主要信仰什么宗教?

作业:完成解读12-13页练习;预习第七单元讲学稿。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第七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课时:1课时主备人:张富审核人:审核时间:总第(7)课时

【课标解读】

(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3)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4)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5)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考向指南】

本单元中有关维护祖国安定、加强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的内容是历年中考的重点,联系近年来发生在西藏和新疆的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事件,相关的问题会考查,而台湾问题作为时政热点,是中考命题的重点。

【知识梳理】

1.明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1)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在应天(南京)称帝,建立明朝.

(2)明初朱元璋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设锦衣卫(特务机构),实行“廷杖制度”、“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3)八股取士

①命题:四书五经;②文体: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③影响: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

2.军机处:①目的:商讨对西北用兵事宜;②皇帝:雍正帝;

③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3.戚继光抗倭:

①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②戚家军台州九捷;③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民族英雄(戚继光:"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4.郑成功收复台湾

①背景: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作用: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③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5.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6.17世纪40年代,沙俄大举入侵我国东北地区,1685—1686年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大败沙俄军队,1689年双方签订第一个边境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叶岛的主权;

7.清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①顺治册封“达赖喇嘛”,康熙赐“班禅额尔德尼”乾隆时(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②意义: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8.乾隆时粉碎新疆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管理。

9.北京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6000多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10.《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著成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11.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科技百科全书”。

12.明清小说

①《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②《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③《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④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13.资本主义萌芽:中国“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施复夫妇)——明朝中后期

14.郑和下西洋

(1)目的: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还有宣扬国威和到南洋“取宝”的目的。

(2)时间:1405—1433年;

(3)情况: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4)意义: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②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及经济交流;③促进了南洋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15.“闭关锁国”政策

⑴原因:①传统观念和政策(“以农为本”、“重农抑商”)②统治者妄自尊大;③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东扩;④中国封建经济自己自足的特性;

【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2.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做的贡献包括()

①设置台湾府②设置驻藏大臣③册封五世达赖④册封五世班禅

⑤平定噶尔丹叛乱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④⑤B.②③⑥C.②④⑥D.①③⑤

3.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隋唐时期②秦汉时期③夏商西周时期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⑤春秋战国时期⑥明清时期⑦辽宋夏金元时期

A. ③②⑤①④⑦⑥ B ③⑤①④②⑦⑥ C ③⑤②④①⑦⑥ D ③⑤②①④⑦⑥

4.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2组添一个适当的词,使第2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与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相同。()

①景帝→文景之治②()→康乾盛世

A.顺治帝B.乾隆帝C.光武帝D.隋文帝

5.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前期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有()

①册封达赖五世②册封班禅五世③设驻藏大臣④设澎湖巡检司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其法律依据是

A.设置台湾府

B.《尼布楚条约》

C.雅克萨之战

D.清朝的疆域图()

7.“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朗;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这首儿歌是描述下列哪一事件的?()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

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给殖民者的信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信中所说的“贵国”是()

A.葡萄牙

B.俄国

C.英国

D.荷兰

9.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之处是()

A.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

D.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0.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窦娥冤》

11.下列有关《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B.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C.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D.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12.如果要研究明朝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主要文献是()

A.《农桑辑要》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13.清朝时,有人因为写了“清风不识书,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而惨遭杀害;有一考官因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题目(清朝统治者认为他暗指“雍正无头”)而丢官丧命。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 大兴文字狱

B. 焚书坑儒

C. 提倡言论自由

D. 独尊儒术()

14.李小二是明代的读书人,他寒窗苦读,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他必读的书目有

A.《史记》

B.唐诗

C.宋词

D.四书五经

15.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足迹最远到达()

A.菲律宾群岛

B.波斯湾沿岸

C.印度半岛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6.现存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长城建成于()

A.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宋朝时期

D.明朝时期

17.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红楼梦》的是()

A.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D.曹操煮酒论英雄

二、辨析题找出下列一段话中的错误,并改正。

18.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科技文化辉煌灿烂。例如:春秋时期孟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唐朝诗歌繁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苏轼;北宋毕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代表作《天工开物》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但在近代,中华文明遭到了西方列强的摧残,例如八国联军火烧北京圆明园。

(1)错误:订

正:

(2)错误:订

正:

(3)错误:订

正:

(4)错误:订

正:

(5) 错误:订

正:

三、材料分析题

19.材料:“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固,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失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域,回隔于烟霞飘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仁狂澜,若履通衙者……

请回答:⑴材料反映了哪一桩历史事件?它的最远航线到达什么地方?

⑵此事件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

⑶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有何历史意义?

四、问答题

20.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在中国最早建立皇帝制度的是谁?

(2)为加强思想控制,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3)明朝为加强对臣民的监视设立了哪些特务机构?

(4)我国君主专制统治发展到顶峰是在哪个朝代?

(5)哪次革命运动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作业:完成解读14-15页练习;预习第八单元讲学稿。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