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累症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c8598778.html,

互累症研究述评

作者:王小悦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9期

【摘要】互累症(Codependency)目前在国际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中国大陆也缺

少相关的研究。文章简要介绍了互累症的相关知识,从互累症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到互累症产生的原因,以期使大众对互累症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支援处理互累症。

【关键词】互累症;概念;原因;特征

1994年,杨丽娟自称梦见刘德华,自此开始她长达13年的追星之路。她几度进港进京,只为见偶像一面。为了达成女儿的心愿,其父母倾家荡产,卖房或者打算卖肾为女儿筹集旅费。2007年3月26,杨丽娟的父亲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的遗言竟是希望刘德华再见自己女儿一面。香港有关心理学家称,杨丽娟的父母其实是典型的互累症患者。那么,什么是互累症?

互累症(Codependency)又叫―互相依赖症‖,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有过度互相依赖的情形,造成生活上、情感上不易分割。在东南亚和日本称为―共依存‖,而台湾和香港称之为―互累症‖或―拖累症‖。

一、互累症概念的提出

互累症首次出现于美国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匿名戒酒协会,他们成功地帮助了不少酗酒者戒除酒瘾,但之后却发现有一个严重的后遗症——酗酒者成功戒酒之后,他们的家庭在一年内相继破裂。协会人员意识到,酗酒者依赖酒精,其家人受酗酒者的影响和拖累也与酗酒怪圈互相依存。

后来,互累症及沉溺所涉及的观念不再局限于酒精,其他许多化学药品——可卡因、大麻、海洛因、香烟也属于此列;另外如饮食失调(厌食或贪食)、工作狂、购物狂、极端完美主义等,这些也被列入互累症的范围。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沉溺者本人,也影响了他的家人以及周围与他关系密切的人,使他们成为互累症患者,遭受同沉溺者一样的痛苦,有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互累症概念的发展

互累症的概念提出之后,在美国社会引起极大的轰动。许多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纷纷在相关领域开展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Subby(1984)结合了家庭系统和自我心理学的观点来定义互累症。他认为互累症是―一种情感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不适应状况,这些状况是由家庭中一些难以忍受的规矩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