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1674-2974(2011)08-0082-06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谢锐1,2赖明勇2刘冠宇3王腊芳1,2

1.湖南大学两型社会创新基地,湖南长沙410079;2.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3.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系,北京100089

摘要:基于产业链的视角,构建了一套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分析了1995年

以来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迁,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中国钢

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趋势明显,但在不同阶段引起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差异

较大.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低于德国、美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高于巴西与印

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中国钢铁产业能源效率较低,对能源的依赖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中

国等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对钢铁产业的国内供给能力普遍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国服务业

对钢铁产业支撑作用下降,能源产业支撑作用微弱上升.中国国内产业需求对钢铁产业的

支撑作用收敛于发达国家,且发展中国家的建筑业需求贡献度较大.

钢铁产业;产业竞争力;产业链;国际比较

F062.9A

Study on Chinese Steel Industry'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hainXIE RuiLAI Ming-yongLIU Guan-yuWANG La-fang

2011-01-06

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课题(2009JYJR032)、湖南大学985工程“两型社会创新基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资助项目(70879039);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1AJL008)

谢锐(1981-),男,江西兴国人,湖南大学助理研究员,博士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1]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21-50.

JIN Bei. Chinese industry' 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ory、 Method and empirical study[M]. Beijing:Economic Management Publishing House, 1997 : 21 - 50. (In Chinese)@@[2]金碚,李钢,陈志.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 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10):5-14.

JIN Bei, LI Gang,CHEN Zhi.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inter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manufacturing since WTO 

accession[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6 ( 10 ) : 5- 14.(In Chinese)

@@[3]何维达,万学军,武雅斌.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研究——基于策 略能力观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9(11),56-65.HE Wei-da, WAN Xue-jun, WU Ya-bin. Study on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based on the strategic capability-based view [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2009, (11) :56-65. (In Chinese)@@[4]李博,靳取.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SWOT分析[J].北方 经济,2009(1): 42-43.

LI Bo,JIN Qu. SWOT analysis of chinese steel industry's in

teraational competitiveness [J]. Northern Economy, 2009(1) :42-43. (In Chinese)

@@[5]谭英平.中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标准出 版社,2006:8-45.

TAN Yin-ping. Study on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M]. Beijing: China Standard Press, 2006: 8- 45. (In Chinese)

@@[6] KRUGMAN P R. Competitiveness: A dangerous obsession [J]. Foreign Affairs,1994,73(2):28-54.

@@[7]陈立敏,谭力文.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方法研 究——兼与波特指标及产业分类法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 2004(5):30-37.

CHEN Li-min,TAN Li-wen. Research on empirical method of valu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manufactur ing-comparing with porter's index and industry taxonomy [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2004, (5): 30-37. (In Chinese)@@[8] RODRIK D. What's so special about China's exports[R]. NBER Working Paper 11947, 2006:1-19.

@@[9]姚洋,张晔.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的动态研究——来

自全国及江苏省-广东省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8,(2): 67-82.

YAo Yang, ZHANG Ye. Upgrading the domestic technologi

cal contents of china' s exports: Evidence from Jiangsu and Guangdong provinces and china as a whole [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8(2):67-82. (In Chinese)

@@[10]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 专门化与中美贸易[J].世界经济,2006(5):3-11.CCER Research Team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china's export and sino-U. S. trade [J]. World Economy, 2006 (5) : 3- 11.(In Chinese)

@@[11]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 书店,2002:517-529.

SHENG Bin.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policy [M]. Shanghai: Shanghai Joint Publishing, 2002: 517-529.(In Chinese)

万方数据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作者:谢锐, 赖明勇, 刘冠宇, 王腊芳, XIE Rui, LAI Ming-yong, LIU Guan-yu, WANG La-fang

作者单位:谢锐,王腊芳,XIE Rui,WANG La-fang(湖南大学两型社会创新基地,湖南长沙410079;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赖明勇,LAI Ming-yong(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刘冠宇

,LIU Guan-yu(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系,北京,100089)

刊名: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11,38(8)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58706614.html,/Periodical_hndxxb201108018.aspx

浅析如何提升茶叶国际竞争力王慧茹原创

浅析如何提升茶叶国际竞争力 引言 2012年世界上四大同为茶叶主产国和出口国依次为:中国(大陆)、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中国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国际竞争力却远不如斯里兰卡。虽然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有着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也曾经在历史上垄断过茶叶贸易。但在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却不是茶叶贸易强国,这种茶叶贸易状况的确引人深思。 中国与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同为世界茶叶市场上的主产国和出口国,也是垄断世界茶叶市场的主要国家。由于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和代表性,可以通过统筹研究四大国的茶叶出口贸易状况和形成茶叶国际竞争力差距及原因,从而提出能够提升茶叶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方针。 一、四大国茶叶产量与出口贸易概况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分析2009年-2012年中国(大陆)、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的茶叶出口贸易概况,有助于我们了解国际茶叶市场发展状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四大国茶叶产量状况分析 图1 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产量折线图 单位:吨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FAOSTAT GETEWAY),图表是本人整理而得。 图2 2012年世界茶叶产量分析饼状图 单位:%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FAOSTAT GETEWAY),图表是本人整理而得。 根据图一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产量折线图显示,中国四年来茶叶产量全球第一位,排名依次为中国、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 根据图二2012年世界茶叶产量分析饼状图显示,中国茶叶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量为1714.9千吨,比重达到了35.59%;其次是印度,产量为1111.7千吨,比重为23.07%;另外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的产量比重分别占为7.67%和6.85%,其他国家产量之和占比重为26.82%。(二)四大国茶叶出口状况分析 图3 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出口量柱状图 单位:吨 资料来源: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里的数据库(TRADE MAP),图表是本人整理而得。 根据图三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出口量柱状图所显示的情况,2011年前,肯尼亚的茶叶出口量位居首位。2011年,除了肯尼亚外的其他三个国家茶叶出口量都在32万吨左右;2012年四大国的茶叶出口量都在30万吨左右,印度为22.5万吨。 (三)四大国茶叶出口总值状况分析 图4 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出口总值柱状图 资料来源: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里的数据库(TRADE MAP),图表是本人整理而得。 通过图四2009年-2012年四大国茶叶出口总值柱状图显示,斯里兰卡茶叶出口总值位居世界首位。中国在2012年时赶超肯尼亚1亿美元,成为第二位出口创汇大国,出口值为10.4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物联网模组行业新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物联网模组行业新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新市场开拓策略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7) 一、研究原则 (7)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研究企业新市场开拓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9) 一、重要性 (9) 二、研究意义 (9)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物联网模组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1) 第一节物联网模组概述 (11) 一、无线模组的定义 (11) 二、无线模组的分类 (12) 三、模组是上游芯片和下游终端的关键结合点 (13) 第二节我国物联网模组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5) 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5)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17) 三、部分物联网应用领域的行业政策 (19) 四、相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22) 第三节物联网发展初期,产业链上游模组率先受益 (22) 一、万物互联时代开启投资新风口 (22) 二、物联网模组作为物联网产业链上游率先受益 (23) 第四节技术带动模组发展,4G和NB-IOT成为主流 (25) 一、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场景和特点 (25) 二、技术演进带动模组发展 (26) (一)模组演变过程:技术迭代推动模组逐级过渡替代 (27) (二)4G/5G模组长期共存是模组破局关键 (28) (三)蜂窝模组:4G模组及NB-IOT模组将成为主流 (28) 三、LPWAN (29) (一)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30) (二)LPWAN:应用场景 (31) (三)LPWAN模组:NB-IOT商用化,模组厂商产品升级 (33) 第五节深耕细分行业需求,模组厂商模式需升级 (34) 一、模组的产业链 (35) 二、上游标准化芯片 (35) (一)海外寡头垄断集中度高 (35) (二)上游标准化芯片:主流厂商均已具备量产能力 (36) (三)上游标准化芯片:价格趋低利好模组厂商 (37) 三、下游多样化终端 (38) (一)分散化需求,模组厂商定制差异化产品 (39) (二)下游多样化终端:需求巨大,推动模组规模级别放量 (40) (三)下游多样化终端:需求巨大,推动模组规模级别放量 (41)

中国商业智能(BI) 市场调研报告

2011-2015年中国商业智能(BI) 市场调研 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随着企业CRM、ERP、SCM等应用系统的引入,企业不停留在事务处理过程而注重有效利用企业的数据为准确和更快的决策提供支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由此带动的对商业智能的需求将是巨大的。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商业智能(BI) 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中国商业智能(BI) 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中国商业智能(BI) 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商业智能(BI) 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商业智能(BI) 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中国商业智能(BI) 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商业智能(BI) 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商业智能(BI) 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商业智能(BI) 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商业智能(BI)原理及商业价值创造路径分析 第一节商业智能发展阶段 第二节商业智能(BI)内涵、结构及原理 一、商业智能(BI)内涵 二、商业智能(BI)特征功能 三、商业智能(BI)层次结构 四、商业智能(BI)实现原理 第三节商业智能(BI)产业链条解构 一、BI产业链解构模型 二、BI产业链构成现状及特点 三、BI产业链关键环节现状剖析

四、BI产业链发展趋势 第四节商业智能(BI)商业价值创造路径 第二章全球商业智能(BI)产业运行动态分析 第一节全球商业智能(BI)产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二节全球商业智能(BI)产业市场透析 一、商业智能引领全球企业信息化 二、商业智能软件厂商 三、制造业是商业智能的重要市场 第三节世界各地区企业对商务智能(BI)应用状况分析 一、欧洲 二、亚太 第四节2011-2015年全球商业智能的五大预测分析 第三章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第一节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发展历程 第二节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现状特征 第三节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发展的全球基调 一、信息技术促使商业模式变革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商业理念的传播与变革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商务贸易往来 四、全球产业分工与各国产业升级 第四节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发展PEST分析 一、改革30年造就数量庞大的企业群体 二、集约化经济转型 三、国内IT技术进步与国外技术引进 四、IT创造价值观念慢慢渗透各行各业 第五节主要发达国家商业智能(BI)发展现状及价值创造启示 一、美国 二、日本

中国茶叶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研究

中国茶叶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研究 摘要 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之一。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际市场茶叶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贸易壁垒的加强,使中国茶叶的出口优势呈减弱趋势,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受到严重的威胁。本文通过对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国际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在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上同茶叶出口强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提出一系列建设性建议和措施,以期提升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竞争优势,竞争力指标

目录 前言 (1)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 (一) 研究综述 (2) (二) 研究目标和内容 (4) (三) 研究方法 (5) 二、茶叶出口形势分析 (6) (一) 世界茶叶出口形势分析 (6) (二) 中国茶叶出口形势分析 (6) (三) 中国出口茶类的变化和出口地区的变化 (7) 三、中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 (8) (一) 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8) (二) 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优势条件 (9) (三) 中国茶叶出口的自身劣势 (10) 四、中国与其他茶叶出口大国的出口对比分析 (12) (一) 影响中国茶叶出口的因素分析 (12) (二) 竞争力指标的对比分析 (13) 五、提升中国茶叶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14) (一) 政府实施针对性措施提升茶叶出口企业竞争力 (14) (二) 优化茶叶出口的市场结构 (15) (三) 实施茶叶市场营销战略和加强品牌建设 (16) (四) 茶叶出口企业优化自身产品结构 (17) (五) 提升茶叶出口企业茶叶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17) (六) 出口企业宣传充分发挥我国的地理位置、资源和文化优势 (18) (七) 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水平,积极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 (18) 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现货网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1.中国钢铁工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中国钢铁企业格局3.中国钢铁工业大事件---铁矿石谈判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中国是钢铁生产的大国。从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5亿吨,超过位居第二位到第八位的国家的粗钢产量的总和。然而,成绩的背后却难掩中国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经营困难中国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中国钢铁行业现状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钢铁工业留下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如技术水平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因此,从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需要对钢铁工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及判断。中国钢铁业世界第一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并一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

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30以上,在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正是得益于钢铁工业提供的各类钢铁产品,才确保了国内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国防等基础行业的大发展。但是,在获得诸多“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也为钢铁工业的无限扩产付出了惨重代价。这代价不仅是物质上的、环境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不仅是短期的,还包括长期的,甚至影响到我国钢铁工业在做大后难以做强。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存在的问题一、资源弱势,受制于人造成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原因,几乎贯穿了整个钢铁产业链,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基础资源储备不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对地质勘探的支持力度弱化,勘探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特别是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力度和深度尤为欠缺。资源储备不足,造成了一边是国内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一边是铁矿石资源出现严重稀缺。需求大增,丧失定价权。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求,我国每年不得不进口上亿吨铁矿石和铁精粉,而这些资源仅由几个国际矿业巨头所控制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淡水河谷以及印度的铁矿石公司等。中国钢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连年增加,这些矿业巨头就在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中联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物联网产业链图谱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而言之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 教授提出,即“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2005 年11 月17 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装臵、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架构 物联网架构一般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码标签、RFID 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红外线、GPS 等感知终端。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关键在于具备更精确、全面的感知能力和实现低功耗、小型化。主要技术有二维码、RFID、GPS/ 北斗导航等。 网络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网络层的关键在于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和处理,主要技术有Wifi、蓝牙、ZigBee、2G/3G/4G、LPWAN、LTE-M及大数据和云计算等。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人、组织或其他系统)的接口,是物联网的智能应用。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它把物联网与具体行业需求相结合,提供物联网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集。应用层的关键在于行业需求融合、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有效的商业模式等。主要技术有大数据、云计算、各行业应用技术等。 三层架构的比较 架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GDP的推动作用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GDP的推动作用 选取中国钢铁行业三大主要产品粗钢、生铁、钢材,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利用V 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技术证明并研究了钢铁行业与我国GDP增长的密切联系。结果表明:钢铁行业以一稳定增速缓慢发展,产量变化接近线性增长;钢铁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 标签:V 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 1引言 韩晶利用DEA-TOBIT两步法对中国28家钢铁业上市公司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了我国钢铁业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共性和存在的问题。傅强和汪俊生采用V AR模型,对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中国八大行业股市收盘价波动的传染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次贷危机期间,钢铁行业收盘价的波动对大多数行业收盘价的波动有单项因果关系,与少数行业收盘价波动有双向因果关系。 目前对钢铁行业的研究多是定性研究,缺乏精确的数据说明;宏观研究多于微观分析,更多地是在整体上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对钢铁行业主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1)利用我国最近几年钢铁行业相关数据对钢铁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2)对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情况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做出数量描述。 2方法思路 本文采用2008年11月至2014年11月钢铁主要产品粗钢(CG)、生铁(ST)和钢材(GC)月产量数据来描述钢铁行业发展现状;经济发展情况用我国GDP 数据来描述。在研究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时,我们选取三个代表性指标CG、ST和GC,对其月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钢铁行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时,利用钢材(GGC)与GDP建立V AR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说明钢铁行业与经济发展有紧密联系,然后通过脉冲响应分析这种联系,最后利用钢材综合价格、钢材产量、GDP数据等统计分析钢材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估计和预测钢铁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多大推动作用。本文使用的分析软件是Stata11.2。 3实证分析 3.1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1)描述性统计。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分析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分析 一、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当美国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来势凶猛,致使中国钢铁企业陷入极大困境,大多数钢铁企业均陆续采用了一系列调整措施。伴随着国务院扩大内需刺激政策,全国钢铁企业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力争在经济复苏时快速占据市场份额,参与国际钢铁再分配。此外,我们也要看到国内的钢铁企业多元化,国内钢铁企业非钢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壮大,呈现着稳步前进的态势。 首先是宝钢已经形成了资源开发及物流业、钢铁延伸加工业、生产服务业、工程技术服务业、煤化工业和金融投资业六大业务板块多元化经营体系,并且多个业务板块的集团外业务收入超过了集团内业务。2010年,宝钢六大多元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占到了集团营业总收入的27%,实现利润占集团利润总额的22%。 其次首钢从上世纪80年代即进入多元化经营领域,9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非相关多元化的高新技术领域。经过2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包括矿业、国际贸易、国际工程、建设、机电、高新、房地产、教育等8大公司的经营格局。到2010年,首钢的非钢产业实现利润38.2亿元,是集团利润19.7亿元的1.94倍,成为首钢集团效益的重要支撑。 再次重钢在1991年初就提出了发展多种经营的10年规划,现有子公司28家,其中环境产业、矿山资源开发和多金属综合利用等非钢重点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重钢的非钢产业销售收入占重钢销售总收入的30%左右。 最后杭钢大力实施“钢铁主导、适度多元、创新应变、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目前已形成以钢铁为主业,房地产、贸易流通、酒店餐饮、环境保护、科研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等产业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 二、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局势。 全球经济危机使中国所有的钢铁企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了一场破记录的减产限产行动,这或许是一场严峻的转型变革。伴随着钢价直线坠势,国内钢铁行业顿时从“富豪”变成了“穷汉”,包括华北的首钢、华中的武钢、东北的鞍钢等均遭到沉重的打击,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产品出厂价远低于其固定成本或平均变动成本,生产越多则亏损越大,只能全线停产,中国钢铁龙头企业上海宝钢也经历了在危机中的艰难曲折。 (1)国家的宏观政策。尽管钢铁行业受到了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市场受到重创,但当前钢铁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也迎来了一些积极因素。随着政府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将拉动国内钢材消费需求,政府系列支持出口政策的推出,将更有利于出口市场健康成长,国内钢铁行业之间整合并购保护先进产能,加快结构调整促经济增长,让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钢铁业重新散发活力。虽然国内中小钢铁企业正面临宏观调控和市场的双重挤压,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刺激下,武钢、鞍钢、首钢、山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等国内主流大型钢铁企业,正集体迎来行业复苏的曙光。 (2)铁矿石进口量激增。2009年铁矿石的进口量远超中国钢企的预期。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11月我国进口铁矿石5107万t,2009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5.66亿t,而2008年同期仅为4.09亿t,累计同比增长了38.4%。2009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6亿t左右,受此影响预计2010年铁矿石价格或将继续上涨。 (3)面临的国际威胁。在供给大于需求的2009年钢材市场运行下,国际钢材价格指数经历了“持续下滑、触底回升、回调盘整”三个运行过程,市场价格在波动中前行。在世界经济开始回转时期,作为世界代表的美国以不断扩大的趋势对中国发起了新一轮钢铁贸易战,导致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磨擦数量激增。8月份欧盟成为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大钢出

中国商业智能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中国商业智能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1章:中国商业智能行业发展综述 1.1 行业定义及分类 1.1.1 行业概念及定义 1.1.2 行业产品分类 1.2 行业发展背景及意义 1.2.1 行业发展背景 1.2.2 行业发展意义 (1)提高数据有效性 (2)提升企业竞争力 1.2.3 商业智能典型应用 (1)产品销售管理 (2)顾客关系管理 (3)产品创新和推广 (4)异常处理等 1.3 报告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1.3.1 报告数据来源说明 1.3.2 报告研究方法概述

1.4 行业供应链分析 1.4.1 行业产业链简况 1.4.2 硬件设备行业发展情况 (1)行业发展概况 (2)产品主要供给商 (3)行业发展趋势 第2章:中国商业智能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1 行业宏观经济环境 2.1.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1.2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1.3 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2.2 行业政策环境 2.2.1 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2.2.2 行业相关政策与规划 (1)行业相关政策 (2)行业相关规划 2.3 行业社会环境 2.3.1 人力成本上升 2.3.2 环保压力提升 2.3.3 信息化程度有待加强 2.3.4 行业发展的动力与数据支撑 (1)管理软件快速发展

(2)国外CIO调查 第3章:商业智能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3.1.1 行业发展周期概述 3.1.2 国际行业所处阶段 3.2 国际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2.1 国际行业发展规模 3.2.2 国际行业竞争现状 3.3 国内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3.1 行业市场规模 3.3.2 行业市场结构 (1)通用和定制产品结构 (2)中高低端产品结构 (3)工具平台和应用产品结构 (4)行业应用分布结构 3.3.3 行业区域结构 3.3.4 行业发展特点 (1)数据基础资源充分 (2)企业需求强烈 (3)行业应用迅速扩展 3.3.5 行业竞争现状 3.3.6 行业发展主要问题

钢材贸易行业现状分析

前言 我国钢贸企业众多,据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经营钢贸的企业有20万家,各类钢材交易市场1500 家左右。目前钢贸企业集中度低且多数规模偏小,国内年销售量能够达到500万吨以上的只有4家,100万 吨以上的只有6家,而绝大多数钢贸企业的经营规模都在几万吨至几十万吨,行业竞争较为激烈。2012年 每个季度中国钢铁业都在亏损,这也是该行业史上首次全年亏损。我司本年项目审查中钢贸企业无一通过 ,作为担保业务中还会接触到的行业,有对其进行深度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钢材品种依照用途可以分为建筑及工程用钢、结构钢(机械制造用钢、弹簧钢、轴承钢)、工具 钢、特殊性能钢、专业用钢(桥梁、船舶、锅炉、压力容器、农机)。与钢贸相关的房地产及固定资产投 资、制造业钢材用量占钢材总消费量的77.3%,房地产及固定资产投资用钢量超过50%,钢贸企业作为销售 环节与上述信息有关联。 钢贸行业具有下列特点①企业数量多,集中度低,实力偏弱。②功能相对比较单一。③缺乏避险机制, 钢价大起大落风险较大。④定价机制是以供应商为主,话语权不足。⑤经营模式固定、资金需求量大。 钢贸企业未来发展应在于①争夺话语权,与钢厂利益共享、风险共担。②优化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钢材 品种规格,定需定量的同时拓展市场占有率。③实施规模经营,通过重组并购产生年销售量超过100万吨 的大型钢贸企业。 我们认为作为钢贸企业上游的钢铁业多次提速进行跨越式发展,而全国钢材消费量受国际金融危机、房地 产调控、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等原因增速明显低于产量,2003年以来产量与消费量缺口明显拉大,2011年实 际产能已达6.6亿吨。由此造成短期内钢铁生产企业大面积亏损。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2012年1至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摘要 如今,物联网的发展作为一个信息产业的新的发展高度。我国物联网还处在初始阶段,互联网产业发展存在许多困难。我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我国政府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支持我国物联网技术的探索,掌握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通过对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业链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政策,产业链 Abstract At present,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s a highly developed information industry. But becaus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China is still in initial stage,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a lot of difficulties China. In order to avoid things pure speculation,China has become the developed country technology marketplace,is necessary for our government to make feasible policy,break the bottleneck industry at present,grasp the initiative in the later stages of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issues related to the Chinese Internet industry development analysis,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et policy and the future,and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network,policy,industry chain

中国茶叶产业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和分析

1 引言 世界上有100 多个国家有消费茶叶的习惯, 而只有28个国家生产和出口茶叶。众所周知,茶树的原产地是中国,早在西汉时期,中国茶叶的生产与贸易就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作为中国的农业优势产业和传统的大宗出口产品的茶叶,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中国作为世界茶叶主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中国茶叶的品种多样、花色齐全,茶园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出口量也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茶叶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无论在生产还是销售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由于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从事茶叶生产的劳动者手工操作技术娴熟但工资水平很低,所以中国具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随着茶文化的推广,致使世界其他国家也都掀起茶叶生产及贸易的热潮,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固有的优势本就受到威胁,再面临市场需求及产业调整的变化,自身的不足慢慢暴露出来,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步履日益沉重。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根据近几年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茶叶的出口量虽然有稳步上升,但出口额却有所下降,经营着全球最大茶园的中国,竟没有获得最多的外汇收入。可见,中国虽是一个茶叶大国,却不是一个茶叶贸易强国。虽然中国加入 WTO后,出口市场的增大以及出口低价格的优势成为了一种机遇,但另一方面,出口问题也有所增多,比如市场的经营秩序混乱,低价竞销,农残量超标,茶叶低质低价以及水货冲击等。在目前的形势下,提高中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仅是该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同时也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论文通过运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研究影响中国茶叶产业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和各评价指标的分析,为如何提高中国茶叶产业的出口国际竞争力,提出比较有针对性的及切合实际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使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所提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 1.2.1 国外相关文献 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论坛”(总部位于日内瓦,简称WEF)和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总部位于瑞士洛桑,简称IMD)开始研究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理论与方法,并在每

2003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3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建国50十多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 1979年以后,我国逐步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钢铁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极好机遇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新建了宝钢、天津钢管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通过对老企业挖潜改造,钢产量以每年400500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钢产量从1990年的6535万吨,以每年增长600700万吨的速度大幅度增长。 从1996年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并一直保持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名的位置。 2.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目前能够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能够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有85%的钢材是按国际标准生产,其中1/3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工艺结构逐步改善。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2001年连铸坯产量为12,232万吨,比2000年增长1,798万吨,增幅18.26%;连铸比为82.14%,比2000年增长0.21个百分点,接近83%的国际平均水平;全国钢铁生产板管比为40%,比2000年下降1.6个百分点。(资料来

艾瑞报告:中国商业智能行业研究报告2017(附PDF下载)

艾瑞报告:中国商业智能行业研究报告2017(附PDF下载) 区别于能够实现海量数据的管理、简单分析与可视化的传统商业智能,艾瑞的此份商业智能报告将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如何用于商业智能决策,实现商业经营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本报告将通过剖析商业智能行业发展背景、技术动态、多场景应用状况等方面,对人工智能在商业落地的真实现状进行说明,凸显AI技术(不包含语音、视觉等感知智能)在现阶段真实应用的价值。 报告核心观点 1、中国企业精细化运营的需求正在爆发 2、商业智能,帮助企业实现数据驱动认知到数据驱动决策的转变 3、商业智能主要应用于金融、电商、物流、出行等领域 4、中国AI论文成果达到国际一线水平 5、技术方面,商业智能的未来将从强调单一技术,到各学科、分支、算法等融会贯通 6、技术以外,企业、技术供应商对场景的理解是产业升级的关键 7、商业智能的落地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待增强 目录 报告摘要1 商业智能概述1.1 商业智能行业概念界定1.2 商业智能与大数据1.3 商业智能发展宏观环境分析1.4 商业智能产业图谱1.5 投融资状况分析2 商业智能核心技术剖析

2.1 机器学习2.2 知识图谱2.3 运筹学3 商业智能典型应用 3.1 广告营销3.2 电商3.3 交通出行3.4 供应链3.5 金融风控3.6 投研分析 3.7 智能投顾3.8 智能客服4 典型公司案例 4.1明略数据 4.2第四范式4.3 杉数科技4.4 百分点4.4 文因互联4.5 ZRobot5 商业智能的未来与挑战 商业智能行业概念界定商业智能的下一步,智能化与自动化商业智能(BI,Business Intelligence)概念的提出可追溯至1958年,通常将其视为把企业中现有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过去的商业智能不能给出决策方案,也不能自动处理企业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借助于人工智能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技术进步,现代商业智能已能在特定场景中实现商业经营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因此,本报告聚焦于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商业智能决策,试图对人工智能在商业落地的真实现状进行说明,凸显AI技术(不包括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等感知智能)在现阶段应用的价值。商业智能与大数据大数据为商业智能的发展提供土壤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海量、高维度且可实时接入更新的数据随之而来,为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在各领域中的探索及落地提供可能,进一步拓展了被服务人群且显著提升服务质量。另一面,产业缺乏通用标准约束,数据在采集及流转过程中污染程度不一,数据加密不规范引致的数据泄露时有发生,数据孤岛亦成为企业业务发展的掣肘(如金融

中国物联网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环境及产业链

中国物联网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环境及产业链 (二)行业发展环境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无线通信技术保证了物联网的网络层能够可靠传递数据。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被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7年1 月,工信部发布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 年)》提出到2020 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包含感知制造、网络传输、智能信息服务在内的总体产业规模突破1.5 万亿元,智能信息服务的比重大幅提升。 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公众网络M2M 连接数突破17 亿个。无线通信产业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性产业,发展得到产业政策的持续扶持,上述政策支持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无线通信技术不断进步,持续创造新的产品需求 随着物联网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目前无线通信模块所使用的远程通信技术依赖电信运营商网络,近程通信技术依赖蓝

牙、WiFi、红外数据传输、ZigBee、NFC 等。上述无线通信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以满足物联网应用服务多元化的数据传输需求,如4G 通信技术拥有比2G、3G 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宽的覆盖领域,4G 通信模块的市场占有率正在快速提升,使得更加丰富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成为可能,行业应用更加成熟;同时,原先已经使用2G 及3G 技术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也有产品更新迭代使用 4G 的新需求。 (3)物联网应用涉及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麦肯锡咨询的预测,到2025 年最主要的9 个物联网应用领域为智能工厂、智慧城市、消费支付、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穿戴、智慧办公、智能物流、资源环境,9 大领域合计市场规模将达到3.9-11.1 万亿美元。无线通信模块作为物联网层级架构中的重要一环,在下游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将进入爆发期。

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大行业之一,同时也是高污染行业。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节能减排成为我国钢铁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 一、我国钢铁行业现状 1.1产能严重过剩。 以2012年为例,据世界钢铁协会2013年1月22日发布2012年全球钢铁生产统计数据。中国大陆2012年粗钢产量7.16 亿吨,占全球钢产量的46.3%。同比增长3.1%。河北省2012年产钢1.64亿吨以上,比全球钢产量第二的日本多至少5000万吨,是美国全国产量的1.8倍,印度的2.1倍,俄罗斯的2.33 倍,德国的3.85倍,与欧盟27国的钢产量总合相当。在此种情况下,国内钢铁企业仍持续扩大产能,如宝钢湛江和武钢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项目均在2012年正式获批兴建。此外2012年再现重点企业减产,中小企业增产的局面,中小钢铁企业依然是产能扩张的主力,而产能过剩问题也在进一步加剧。 1.2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同质化严重。 中国钢铁行业产品结构一直都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例过低,有的高技术产品则严重过剩,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供需结构矛盾等。经过过去十多年的技术升级和改造,中国钢铁业的技术装备等级和技术实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又出现了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在大型的钢材市场,相同品种的钢材有的多达数十种,且价格差距不大。这种同质化竞争不仅导致了产品互相压价,也导致了各个钢企的利润增长点趋同。 1.3钢铁行业集中度不够,非重点企业投资增速不减。 2012年以来多数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受市场低迷影响采取了减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需关系,但一些非重点企业却借助低成本优势增产。如前11个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产量同比下降0.6%,非重点企业增长23.3%,前十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也由48.3%降低到46.1%。在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投资同比降低27.8%情况下,非重点企业投资增长17.4%。非重点企业占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83.6%,远超重点大中型企业。 1.4钢铁出口稳步增长,但利润较低。 2012年1-12月累计出口钢材5580万吨,相比2011年的4891万吨,同比增加689万吨,同比增14%。这主要是因为国内钢铁市场低迷,市场价格倒挂严重,部分品种甚至亏损严重。因此,各大钢厂纷纷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加强了对国

中国钢铁工业的能耗现状及分析研究

中国钢铁工业的能耗现状及分析研究 钢铁行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我国钢铁行业装备及技术创新任重而道远。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在我国,科技水平较低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最大障碍,钢铁行业同样也不例外。其中,技术装备落后是中国钢铁工业目前存在的最大结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虽然得到较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钢铁出口产品中,我国的初级产品比重高达60%,而高级产品的比重我国只有20%,仅占美国的30%、日本的27%、韩国的26%。并且,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仅为3%,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远。按生产能力统计,我国有竞争能力的装备约占50%,其余是需要改造和淘汰的。在大中型钢铁企业中,炼铁高炉中约有两千五百万吨的生产能力是落后的。在轧钢设备中,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设备不到50%,国际上早已淘汰的复二重机等设备仍在使用。目前,我国在整体装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企业只有宝钢和天津钢管公司,年产钢能力约为一千余万吨,占全国钢总产量不到10%。 目前我国钢铁产量、消费量、净出口量以及铁矿石进口量均居世界第一,2004 年,中国生铁产量为2.51亿t,钢产量为2.72亿t,钢材产量为 2.97亿t,焦炭产量为2.09亿t。去年(2005年),宝钢分公司炼铁厂全面完成铁水、烧结矿、焦炭等生产目标,其中共生产铁水1301.18万吨,焦炭535.4万吨,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仅以钢产量而论,中国的钢产量要比产钢量居世界第二、第三、第四位国家的产量之和还要多,占世界钢总产量的 26.31%;焦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其贸易量占世界焦炭贸易量的60%。由于中国钢铁产品产量高,也就造成了中国钢铁工业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很大。据统计,2003年中国钢铁工业消耗了2.74亿t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耗量的16.3%,消耗量仅次于电力工业。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两千年前就提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而我国资源储量的本并不强,如果不在合理使用上下功夫,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为未来、竭泽而渔、竭矿而采,就会很快耗尽国内资源,而且会加大全球资源供给的压力。(中国的四大钢铁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公司和唐山钢铁股份公司通过合资公司的方式获得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浙江和福建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省份, 在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影响浙江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政策体制、市场条件、茶叶卫生质量等方面,到底哪个最主要?对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可以得出解决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设置、茶叶生产企业规模偏小、茶叶缺乏知名品牌、单产低、成本比较高等因素的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国则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茶叶消费习惯,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对于我国是非常有利的。但近年来,是我国茶叶出口增加的同时,出口价值则不断下降。 胡新光在《杭州龙井茶及龙井茶原产地保护》中提出了一个茶叶原产地保护的问题,她指出浙江茶叶以西湖龙井最为出名,保护西湖龙井茶必须保护原产地,实行“龙井”茶原产地命名,除此以外的产茶地区不得以“龙井茶”命名。钱杭园,杨小威在《农产品品牌构建及其途径》中,以浙江茶产业为例,指出浙江省于2001年提出实施茶产业精品战略和名牌战略,要求各地按照每个产色、竞争力强的茶产业品牌,全面开展品牌整合和品牌宣传、推广活动,基本形成了茶产业的品牌构架,即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驰名商标与著名商标、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等系列品牌形式,使茶产业品牌构建取得了显著成效。 汤一、刘祖生对浙江茶叶出口总量的变化作出了分析。经过纵向比较,得出浙茶发展速度快,来势相当好。同时他认为,浙江茶叶的高速发展有着国际和国内的背景:国际茶叶市场红茶产区调整,绿茶消费比重增加,为中国绿茶拓展了市场,扩大了获利的空间;国内经济条件明显改善,茶叶消费水平从量与质两个方面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全国茶叶得到了普遍发展,但是浙江茶叶量、质、效三个方面的增长幅度都不是很快,所以横向比较,形势并不令人乐观。省财政厅发布的一份《浙江省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显示, 2007年浙江省出口茶叶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