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教育学(肖北方)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教育学(肖北方)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教育学(肖北方)答案

教育学综合

绪论

填空选择

我国并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教育漫话》)

《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赫尔巴特)

《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杜威)

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主张文化陶冶的教育学流派是(文化教育学)

8.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9.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

10.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是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开端的。

11.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作者是(克鲁普斯卡娅)。

1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

13.杜威的现代教育论主张以(儿童)为中心,教育方法是(活动教学)

14.班级授课制的提出者是(夸美纽斯)

15.20世纪教育学的主要流派有(实验教育学)(实用教育学)(文化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系统科学的教育学,批判教育学和制度教育学等。

16.阐述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著作是(《教育过程》)

17.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赞科夫)

简答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答: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关于教育对象:提出“有教无类”其中“无泪”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不包括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

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文化知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内容。

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谦虚笃实。

关于道德修养:立志有恒,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

教师观:“学而不厌,毁人不倦”

2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教育能促进人的发展。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第一次提出班级授课制。提出统一学制和学年制。为各级学校设置了广泛的学科课程。建立教学原则体系。

3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

关于教育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关于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的生长下去。

论课程与教材:为完成活动课程,提出“做中学”的教育原则

提出教学的五步骤: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足以产生问题的资料。学生产生问题和假设、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动手做、验证假设。

提出儿童中心论。

4《学记》阐述了哪些教育思想?

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敏,教学为先”。即教育的作用是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提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主张按照地方建制分别设学。

教学原则:教学相长的原则。顿时孙摩的原则。课内外结合的原则。长善救失的原则。启发诱导的原则。

论教师:提出“师严道尊”

5孟子的道德教育方法是什么?

持志养气,即坚持纯高的志向,培养意念、情感和精神状态;

反求诸己,凡事求严于律己,自我反思,自我监督,自我评价;

动心忍性。即在逆境中得到磨砺。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填空选择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2 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洛倡导的教育起源轮被称为(生物起源论)

3美国孟禄所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心理起源论)

4古希腊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多方面发展教育)。

5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军事体育教育)。

6古代社会教育是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7学校最早出现于(中国)

8教育和生产劳动相脱离社会是(奴隶社会)

9教育历史划分的三种尺度是(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

10按照生产力的标准可以把教育历史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而按照生产关系的尺度可以把教育历史分为(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11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道统性、刻板性、专制性、象征性)。

12教育改革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工作方针)。

13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14现代学校教育包括两种国家形态(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两种历史形态(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

15现代我国教育是从(1949)年开始,其历史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16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资源强国行列)。

简答

1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2原始形态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育的无产阶级、平等性;

教育内容简单;

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

3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专门只能。教育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教育还具有等级性。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的特征。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4今后我国教育发展的任务是什么?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教育水平,重点推动均衡发展,消除辍学现象,夯实教育公平的基础;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提升我国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

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

发展继续教育,通过建立学分转换、完善自学考试、办好开放大学等制度措施,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论述

1、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科学性,教育的世俗性,教育的国际性,教育的终身性,教育的革命性。

2、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实现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战略性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应完成以下六项任务以保障战略性目标的实现: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保障经费投入;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推进依法治教;

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职责;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突出的问题,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提出了政府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填空选择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因素主要是(政治制度)。

3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

4教育对经济的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

5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制度)。

6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根据、动因、尺度和归宿)。

7教育具有(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8决定教育社会性质的因素是(政治制度)。

9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传递—保存文化、传播—交流文化、选择—提升文化、创造—更新文化)方面。

10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1 1995年我国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简答

1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含义。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就是指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要受社会各要素的影响,表现为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根据、动因、尺度和归宿。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受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对教育的作用分别有哪些?

经济: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构和布局。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教育组织的形式。

政治: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权。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教育内容。

文化: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科技: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人们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着现代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着现代教育手段、方式和方法。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科学化、个性化、自主化和民主化提供了平台。

3教育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作用分别有哪些?

政治:教育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教育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教育促进现代政治民主化。

文化: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传播—交流文化、选择—提升文化、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经济: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

4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是一种历史变化过程。教育现代化,不仅意味着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而且意味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

实质是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即现代教育。

是基于教育传统的现代化。

也是在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的。

论述

1.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定的教育由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但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另一种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教育有着传承与接续的关系。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教育,无论是其思想、制度和目标,还是内容、方法和手段,都是在继承与超越的基础上产生的。

2.科学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对教育有哪些影响?

1)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民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2)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着现代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

3)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着现代教育手段、方式和方法;

4)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科学化、个性化、自主化和民主化提供了平台。

3.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教育在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地位;

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

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4.如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提高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

把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

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教育发展。

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建立多元教育投资体制。

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填空选择

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生理前提作用)。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环境)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根据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5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6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7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的进行,这是遵循人的发展的(顺序性)

8人的发展的内因是(主观能动性)

9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10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互补性)。

1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

12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素质、环境和主观能动性)。

13在人的发展动力观方面主要有(内发论、外铄论和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4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15根据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16根据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根据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因材施教)。

17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的是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

18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主要是因为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主要是因为教育工作要遵循人的发展的(顺序性)。

简答

1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2简述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的作用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

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

人是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

3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加速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力,提升人的价值,健全人的个性。

4什么叫个体发展任务?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有哪些?

5简析遗传决定论。

该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动力远在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机体的成熟机制决定的。

6简析教育万能论。

该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源自外咋的要去,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是人的发展的动力。

7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有哪些?

过度保护型。过分干涉型。严厉惩罚型。温暖理解型。

论述

1.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需要哪些条件?

这是由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

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学校教育由专业的教师来施教。

基础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

条件:只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只有正确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产生积极的成效。要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作用。

2.如何把握人的发展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发展的内因,而环境与教育是人发展的外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外因是变化的调教,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讨厌学习,不去学习,那么再好的环境与教育也不会对他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教育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尤为重要。

第四章教育的目的

填空选择

1首次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是在(1993)年。

2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逐步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几的目标(3%)

3主张“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4古希腊主张教育应由奴隶主国家主办的著名哲学家是(柏拉图)

5素质教育思想中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为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把教育工作认真地抓起来》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人才)

7、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8、1995年,《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生产劳动想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9、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0、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和()作为教师培养和培训的重点。

11教育目的的宗教本位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虔信的(宗教人士)。

1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13马克思认为(第一次社会分工)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

简答

1素质教育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几率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

2《教育法》第五条是如何表述我国的教育目的的?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中共同点是什么?

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教育规划纲要》中是如何表述我国教育目的的?

在第一部分“总体战略”中再次强调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试剖析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的贡献指标。

第五章教育制度与法规

填空选择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广义的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2所谓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符合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具有《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学历或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且有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公民并不意味着自然取得教师资格,还必须经法定机构“”,才能取得教师资格。

4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五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5《教师法》规定:教师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6《教师法》第二十条规定:“教师考核的结果是受聘任教、(工资奖惩)实施的依据。

7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过程中所享有的主要权利,可归纳为(受教育权、人身权和财产权)三项基本内容。

8我国的《义务教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9《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规定了学校和教师承担的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主要包括:落实安全管理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合理预见积极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加强晚自习等晚间活动的管理,防止(发生踩踏事故)等。

10(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权利的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12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13对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和异常心理状态的学生,应当(特别关注和照顾)等。

简答

1什么是义务教育?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的强制性表明,它既是公民不许依法履行的义务,也是受到法律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2终身教育的思想内容是?

所谓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他具有两个本质特征:一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二是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它并非单一或纯粹的教育形态,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

3简述我国教师的基本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

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即教育教学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即学术活动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权利,即指导评定学生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带薪休假,即报酬待遇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即参与教育管理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即进修培训权。

义务:遵纪守法义务。教育教学义务。思想品德教育义务。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保护学生

义务。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义务。

4教师资格条件有哪些?

必须是中国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法律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

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各有哪些?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或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如离家出走、经常考试和作弊、经常欺负弱小同学等;吸烟、酗酒。

严重不良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6教育法律法规范围的种类包括哪些?简单解释每项含义。

教育法律分为教育基本法和教育单行法律。教育基本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全面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他可以说是“教育领域的宪法”,是教育法规体系中的“母法”。教育基本法通常规定一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制度以及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等。教育单行法是指依据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原则制定的调整某类教育或教育的某一具体部分关系的教育法律。

第六章教师和学生

填空选择

1教师的劳动本质上是(精神生产的劳动)。

2教师应在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系统中发挥协调和主导的作用,使各种教育因素形成合力,由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指的是(协调员)的角色。

3教师的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

4未成年公民是指(未满18周岁的人)。

5少年期学生所处年龄阶段是(11、12—14、15岁)。

6教师职业专业化始于(1890年)。

7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8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首先要学好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育学)。

9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经历(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和创造期)四个阶段。

10教育专业能力具体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方面。

11学生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12学生具有差异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

13师生关系包括(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和心理关系)。

14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和教学相长)。

15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即使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简答

1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专业功能和专业伦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训练和资格。专业自主。专业组织或专业团体。专业地位。

2中小学教师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有哪些要求?

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该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及相关的知识。掌握学科发展的历史及趋势。掌握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要求有哪些?

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较高的教育专业能力。

4教师应该扮演哪些角色?

诊断者。传授者。指导者。评价者。管理者。研究者。

5教师为什么和如何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

为什么:首先,由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因此教师给学生知识的任务就显得不那么十分重要。其次,对学生的自主发展的要求更高了。再次,现代社会化是一个急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变革不断,要求人们能够很快地适应,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不能很快适应,便产生了心理和精神上的紧张和压力,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学生也是如此,由于升学竞争的激烈,学校生活的单调,使学生产生厌学恐惧等问题,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怎样:第一要了解学生发展的知识,包括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和发放、学习规律和方法、心理活动的规律。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身心发汗特点及其规律,这是成为指导者的必备条件。第二,要有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态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而不是权威和裁判,能够细心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是指导的心理基础。第三,教师要懂得思想指导、行为指导、心理辅导、发现教学、讨论教学、活动教学等,改变德育单纯说教的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活动方式,通过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使学生的主动活动与教师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四,建立学习、生活与心理辅导的机制,安排出相应时间,创造有利于沟通的场所和空间,是发挥指导者角色作用的条件。第五,教师自己要善于自主学习,奴努力保持心理的健康和身心的快乐,在指导时才有说服力和示范性。

6学生的本质特点包括哪些内容?教师如何看待和对待?

特点:发展性,差异性,主动性,独立性。

看待:基于学生以上特点,教师相应地应具备若干素养,这就是包容学生,相信学生。因材施教、放手学生、尊重学生。

7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8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有正确的积极的态度,用爱用心去教育。在今天开放多元的社会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要特别注意师生互动和师生对话。

教育学第七章

填空选择

1、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构成一门学科的课程是综合课程

2、率先提出综合课程主张的是怀特海

3、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程叫做广域课程

4、隐性课程一词最早是由杰克逊在1966年提出的

5、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

6、从课程的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按学生选择自由度不同,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

程;按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7、综合课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8、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影响方式的无意识性、空间的广泛性、内容的全面性

9、课程计划主要由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管理等组成

10、学科课程标准一般由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等构成

11、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主要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

12、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13、课程改革的一般趋势有?

简答

课程的作用150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应用的根据;是国家对学校教学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依据,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150—151

学科课程的特点

从知识体系、社会需要出发设计课程,是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一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编制课程;重视理论知识,强调把各门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活动课程的特点

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是儿童本位、经验本位;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1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性质:实践、开放、自主性

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论述

现代课程改革的一般趋势?

选择化和个性化,即增加学生对课程的选择程度,使课程更适合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清晰那个,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平衡化,即课程内容的内部各因素之间在质上和量上的平衡。包括不同目标、学科、层次之间的平衡,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平衡,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平衡等。

综合化,即学科知识综合化和一体化,使之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管理上的多极化,发挥国家、地方、学校的作用,各自赋予一定的权限。

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P169

强调使学生: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祖国,自决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具有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合作。

第八章

填空选择

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

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

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做示范性的实验来证明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法是演示法

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定的对象,是学生亲自看到所学对象的某些变化过程的方法是实验法

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清朝末年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

7、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形式教育理论

8、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教学、科研、生活三中心

9、比较准确的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主张是开而弗达

10、《学记》上说“学不躐等”体现的是循序渐进原则

11、教师备课要写出三种计划,是学年(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其中,上课是中心环节

13、教学中的直观手段一般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14、讲授法的具体方式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15、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17、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18、教学史上,形式教育论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实质教育论着重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

辨析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教学与智育是两个相互关联而又有区别的概念。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而教学则是实施智育及其他各育的基本途径。智育的实施除通过教学外,还有课外活动等。概括地说,教学和智育的关系是教育途径和内容的关系。

简答

1、教学的任务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健康;

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教学的作用

教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不仅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而且也使社会的文化得以传播和延续。

教学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第一:教学能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间和空间以及个人经验的局

限,从而扩大认识范围,加快认识速度,提高认识的效果。第二,教学能够使个体的政治思想、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教学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有自身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知识的间接性,教师的指导性,教学的发展性和教学的教育性。

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激发学生动机;

感知教材;

理解教材;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学习间接经验要与获得直接经验相结合;

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是互相促进相互影响的;

知识和智力是有区别的,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又称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6、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及其运用

直观性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要求: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手段;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启发性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要求:教师的讲授应“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巩固性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抓好学生的复习环节和运用环节;

教学生复习和记忆的方法

因材施教

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

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特长。

循序渐进

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在注意系统性的同时要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

教学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

理论联系实际

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9、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灵活;学生主动;语言艺术;学生思维活跃

10、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要求

作业内容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求,要有代表性;

作业分量适宜,难易适度,可以分层次;

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对复杂的作业可以适当提示;

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

班级授课的基本特征:

固定班级;

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单位;

固定时间

12、班级授课制的意义:

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论述

基本的教学方法——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稿等四种方式。

讲授法的优点:

第一,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第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缺点是没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及时作出反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讲授的内容,要有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讲清难点,突出重点;

第二,讲授的方式方法,要有启发性,不是简单灌输;

第三,讲授的语言,要生动、通俗、形象,要清晰、准确、精炼、有条理,语速适当。

第九章

填空选择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其实施顺序是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教育法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教育法

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一般说来,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中小学德育具体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

10、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1、“春风化雨”体现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教育法;用画红花、插红旗等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品德评价法

12、陶冶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13、知,指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方面。

辨析:

德育与智育

德育与智育有所不同。智育主要解决知与不知、懂与不懂的矛盾,以发展认识能力为主要任务。德育除了以认识为基础外,还要解决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矛盾,其主要任务是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价值规范,形成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

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正确。因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而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

名词解释:

1、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工作中基本矛盾的准则或指导思想。或称之为德育工作的方法论。

简答:

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

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的能力和品的心理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看书深入理解)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长期和反复的过程

主要的德育原则(看书深入理解)

方向性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德育的途径:

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活动;

团队活动与集体活动;

班主任工作;

志愿者活动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

榜样示范;

指导实践;

陶冶教育;

品德评价

6、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202—203

我国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内容有统一规定,体现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分别在1993年和1995年正式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上。

第十章

填空选择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

中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在1862年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

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5、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多协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听取每个学生的意见。这是班级管理的民主与自主原则

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8、班主任通过分析学生的成绩单、操行评语以及作文、日记等材料,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是书面材料分析法

9、班集体的要素有共同的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共同生活的准则和一定的心理氛围、情感纽带

10、班主任在开展集体教育的同时,还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要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简答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有哪些219

确定班级发展目标;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

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

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

班主任的素质应有哪些224

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任课教师进行沟通;

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组织引导和教育管理能力。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有225

观察法、问卷法、谈话法(对话和座谈)、实验法、调查访问法和书面材料分析法

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227

首先,要正确对待后进学生,关心热爱后进生,其次要弄清楚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再次,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要抓反复、反复抓。

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同10)

确定班级发展目标;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

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

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

试述班级管理的主要原则228

平行性原则:既要通过教育集体并利用集体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教育去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两方面结合起来;

民主与自主的原则: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多和学生协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听取每个学生的意见;

规范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班级管理既要有常规,又要不断根据新的情况和需要进行创新,既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又要推动班级不断发展;

目标原则:确定班级目标并且把目标分解到每个学生,通过目标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简述班级常规管理的内容和要求229

班级组织纪律管理;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班级文档管理(包括:学生成绩报告单、操行评语、学生档案、班级日志);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

学校基本的组织机构有哪些?

简述班级活动的意义231

可以促使学生提高认知能力;促使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如何管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221

在思想认识上要正视非政治群体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必要性;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造表现自我的良好机会,满足非正式群体的需求;注意发挥和引导好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作用;正确认识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加强正式群体的建设,减少非正式群体不练因素的侵蚀。

第十一章

填空选择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对象是问题

访谈法是教育研究中的研究方法(具体方法与技术)层次

研究中资料的收集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进行

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的了解教育教学现状,以加强对其客观认识的研究是调查研究

行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改进实践

问卷法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一个年级学生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指为了改进中小学教育工作围绕某一主题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钻研和探究活动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关于中小学教育工作的研究,简称教研

课题选择的原则是教育性、实践性、可行性、适宜性、伦理性

10、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回顾和反思进行的研究是经验研究

11、通过口头或书面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是叙事研究

12、从一个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被研究者的过程叫做?总体又被称为?抽取的那一部分叫做?

13、把研究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具体问题,变成书面试卷,交给所选择的人员进行书面回答,从而收集和分析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是问卷法

14、访谈法的三个方面特征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通过访谈或谈话进行,目的是为了研究

简答

什么是中小学校本研究

是指以中小学教职工为研究主体,以学校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要求为选题范围,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育教学而进行的研究。校本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校本研究的提出其原因是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科研中专家开展的或专家与学校合作进行的、其目的并不是为了促进学校发展的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施过程是240—244

课题选择;查找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撰写研究方案;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资料的处理与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课题结题

行动研究的步骤是246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设计研究方案;

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观察法的使用要求是

有一定的目的和方向,观察对研究问题具有意义的现象;有一定的理论准备、较系统的观察计划和详细的观察记录;在自然情境下进行,或根据研究目的,在创设的情境下进行。

教育学试题10套含答案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 1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分) 1.启发式教学最早可见于( ) A .孔子 B .柏拉图 C .杜威 D .卢梭 2.学校教育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3. 教育生物起源论和教育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了教 育的 ( ) A .阶段性 B ?社会性 C .永恒性 D .继承性 4. 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言行一致 B ?衣着整治 C ?个人魅力 5. 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 ) A .前提 B .基础 C .方法 D .中心 6. 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 A .课外活动 B .各科教学 C .政治课 7. 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8.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 ) A .直接感知事物 B .间接经验 C .学生的实践活动 D .交往 9. 在青少年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 ) A. 10、11 ?11、12 岁 B . 11、12?14、15 岁 C . 13、14?15、16 岁 D . 7、8?9、10 岁 10. 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 A .封闭性 B .垄断性 C .等级性 D .阶级性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分) 1 .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_________ 。苏联的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中,以马克思主义 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当属 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 __________________ 、教好学生。狭义教育一般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与 相结合。体育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为基础内 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4.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又是 _______ 和 ______ 的主体。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______________ 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度。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___________________ 德育过程是由 、 、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校外教育具有 、 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 总结和 总结。 D .举止端庄 D .班主任工作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33361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和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B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2.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 B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3.从主导价值来看,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 C ) A.校本课程 B.地方课程 C.国家课程D.综合课程 4.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B ) A.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 C.学校与家庭D.同事关系 5.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 A )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 1

和物质基础。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 6.被誉为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籍是:( B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7. 认为学生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个性等方面出发安排教育教学活动,这种观点属于:( B )A.教师中心论 B.学生中心论 C.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论 D.双主体论 8.( C )世纪以后,班级授课制逐渐成为各国学校普遍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A.15 B.16 C.17 D.18 9.班主任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于:( A )A.情感陶冶法 B.实际锻炼法 C.说理教育法 D.奖惩激励法 10.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A ) A .课堂教学 B.班 C.课 D.时11.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 B )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2

中南大学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1-3)答案 一、简答题: 1.教育学和政治学的人性假设有何不同? 现代政治学以及中国古代的霸政学都是以性恶论为人性预设的。霍布斯说,“人对人是狼”,所以国家应该像大海怪利维坦一样强大,这样才能遏制人的自私、偏狭和复仇怒火,维护和平和公正。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凡主张“导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法家,都持人性恶的观点。因为法制要保障的是不触犯做人的底线,它必须假设人人都有可能触犯这条底线。触犯了做人的底线人就是恶人,因此在法家看来,人性是恶的。人人都那么善良,还用得着制定法律和制度对人的行为严加防范吗? 教育学则不同,它是以性善论为人性预设的。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保障人不触犯做人的底线,而是要将人培养成为善良的、幸福的、有创造力的人。他不是将恶人改造成善人,而是要顺应人的天性,成就美好的人生。人生所追求的境界可以很高,教育的目标可以很高,但最终人所能达到的境界是千差万别的。教育并不要求达到标准一致的全面发展,而是要求每个人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发掘出自己的潜能。因此,教育首先假定人人都具有美好的潜质,人人都具有可教育性,通过接受教育人人都能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 总之政治家用冷峻的眼光看人,总是在提防个人对社会构成破坏;教育家则用善良的眼光看人,总是运用尽可能多的社会财富和思想资源让每一个人的善良本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政治是充满着暴力的。教育是充满着爱意的。“仁者爱人”,爱是人的本性,教育是发展人的本性的活动,也是源于人的本性的活动。 2.简述自主、自由和自在的关系。 自主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能承担起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能为社会尽一个公民应有的义务。它是一个成年人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品性。 自由是能自主的人必然要追求的更高的目标。自由就是对传统的扬弃和超越,对传统的扬弃和超越就是创造。自由就是创造,创造得越多,传统对人的束缚就越少,人所获得的自由就越多。自由决不是简单地抛弃传统,而是创造更符合人性要求的新生活。能自主而后能自由,自由内含了自主。没有自主的自由叫放任。无立世之才能,无为人之准则,心无主宰,放任自流,必将自取灭亡。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自在。佛教谓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为自在。自在就是自己的心在自己的心里,自我确证自我的存在。只有懂得道义的君子才能做一个自在的人。懂得道义有两重含义,一指懂得传统,是一个自主的人;一指有创造力,是一个自由的人。自在是建立在自主和自由的基础上的。 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只有真正做好了学问的人才可能是一个自在的人。不懂得传统,不能独立于世,基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就连作为生物体而存在都有困难,还谈什么作为人而存在呢? 3.简述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 和谐教育是完善人的亲和力的重要途径。完善亲和力应从四个方面三个层次进行和谐教育。 人与天和。天即自然界,人是自然界中的灵长。人的欲望和渴求追根到底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满足的。人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一致。 人与人和。人之不和,各私其利。欲望和渴求是人的本性,欲望和渴求随着物质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增长。道德教育是有作用的,它让牺牲个人利益的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法制教育是有作用的,它让损害他人利益的人畏惧最终将损害自己的利益。爱人者爱于人,损人者损于人。 情与理和。当人体验到某种欲望和渴求时,就产生了相应的情感。当人判断被某种情感所驱动的行为是否符合人与天和、人与人和的原则,应怎样行动时,就产生了相应的理性。教育既要激发人的情感,又要培植人的理性,使情感的生命源泉沿着理性的河道奔流不息。 欲与力和。人之痛苦,莫过于欲望强烈而力所不及。教育要增强人满足欲求的能力,而不是要压

最新2020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最新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1.权威型教师往往严厉地管教学生,限制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忽视了( )。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B.学生是独特的人 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D.学生是有创造性的人 2.平时嗓门很大的小强,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声音却很低,老师批评说:“声音这么小,难道你是蚊子吗?”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该老师的做法( )。 A.合理,有助于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B.合理,有助于激发幼儿主动反思 C.不合理,没有体现对幼儿的尊重 D.不合理,歧视幼儿的生理缺陷 3.某幼儿园在其教学计划中大量增加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内容,该幼儿园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 B.错误,背离了幼儿教育的的基本目标 C.正确,有利于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水平 D.错误,只能适量增加小学教育的内容 4.王老师在教室里贴了一个“坏孩子”榜,哪些爱讲话爱打闹的小朋友都榜上有名,汪老师的做法()。 A.合理,有助于维护教师权威

B.合理,体现了对幼儿的严格要求 C.不合理,没有认真备课上课 D.不合理,没有尊重幼儿人格 5.在某幼儿园,当王老师刚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时候,他教的班级有个淘气的幼儿。每当教师讲课时,他总爱低头玩他桌子上放的“宝贝”横笛儿,有时候还会轻轻地吹一声“嘟——嘟——”。对此,最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从该生喜爱音乐,擅长乐器入手,采取鼓励措施,使该生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认真学习 B.联系家长,让家长严加管束 C.对该生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进行批评训斥 D.让他到教室外面吹奏,以示惩戒 6.在教学中要做到“文以载道”“教书育人”,这体现了下列哪一项教学原则?(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D.直观性原则 7.竞争有可能使一部分学生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 )。 A.积极价值 B.创造性功能 C.真正目的 D.内在价值和创造性 8.“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古代教育的特征是( C)。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C.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D.教育的终身化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3.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A。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B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5.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6.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C。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7.下列关于“网络教育”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B.兴趣选择 C.跨年龄段、跨时空教育’ D.可观感强 8.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9.最早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思想的是( )。BB 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10.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 )。A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11.下列属于试题编写过程的核心环节的是( )。B A.选择题型 B.命题 C.确定评分方法 D.阅卷 12.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D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教育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 一、填空题 1.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 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课程。 3. 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本体功能。 4.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 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 5. 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结构。 6. 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教学艺术。 7. 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智育____。 8. 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这种课程就是______学科课程______。 9.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素质______教育。 10.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条教学原则是___因材施教_____原则。 11.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教学模式_____。 12.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教学评价______。 13.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卫生___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课程计划______。 15.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创新____教育。 16. 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班级__教学。 17.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___教学方法__。 18. 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信度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D ) A.一般因素 B.基本因素 C.组成因素 D.构成要素 2. 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C ) A.传授方法 B.传授手段 C.传授进程 D.传授技术 3. 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就是 ( C ) 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 C课外活动 D.课外参观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必背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必背 重要考点1:素质教育的内涵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重要考点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重要考点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重要考点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简答题 记忆内容: 重要考点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记忆内容: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总结:三爱两人一终身。 重要考点6:教师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 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重要考点7:学生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参加教育教学权。 (2)获得学业证书权。 (3)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4)隐私权: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 (5)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6)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020年整理).doc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题中的横线上。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教育家是__B__。 A.卢梭B.杜威C.斯宾塞D.陶行知E.蔡元培 2.作为进步教育的代表,杜威提出的基本主张包括:__ABD_。 A.学校即社会B.教育即生活C.教师中心D.儿童中心E.书本中心 3.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_ AE_。 A.教育现象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理论E.教育规律 4.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__C__。 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E.《教育漫话》 5.与当代社会发展和需要一致的现代教育观念包括__ABCDE__等。 A.终身教育观B.教育主体观C.教育民主观D.效益效率观E.整体优化观 6.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组织形式主要受__E__的制约。 A.人口数量B.人口质量C.人口结构D.政治制度E.生产力发展水平 7.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的因素有__AE__。 A.人口数量与增长率B.人口质量C.人口结构D.政治制度E.生产力发展水平 E.多因素决定论 8.教育的目的主要受__D__因素的制约。 A.人口数量B.人口质量C.人口结构D.政治制度E.生产力发展水 9.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的各种观点中,中国俗语“龙生九子,各个不同”,所反映的是__BCDE__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决定论D.活动决定论E.多因素决定论 10.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B__。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互补性E.不均衡性 11.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等,都是指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的_D___进行教育。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和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B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2.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 B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3.教育的文化功能,最根本的就是实现文化的:( C ) A.保存 B.延续 C.创新 D.选择 4.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B ) A.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 C.学校与家庭 D.同事关系 5.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 A )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6.被誉为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籍是:( B )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7.卢梭的《爱弥尔》体现出的人性论是(C ) A、白板说 B、性恶论 C、性善论 D、性三品说 8.一般来讲,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C ) A.教育心理学 B.教学论 C.教育学 D.课程论9.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 ) 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孟子 10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所提倡的教学法是:( A ) A .产婆术 B.讲授法 C.陶冶法 D.实践法 11.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 B )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A.《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新教育大纲》12.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 A)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A.个体 B.政治 C.社会 D.文化 13.“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D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14.儿童中心论的典型代表人物包括( A )。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15.( A )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属于政治经济,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A.政治经济说 B.生产力说 C.社会实践说 D.特殊范畴说 16.教育最深远的功能是:( B ) A.影响个体功能 B.影响文化功能 C.影响经济功能 D.影响政治功能 欢迎下载

全国统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全国统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2013全国统考中小学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2.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d ) A.培养学生特长 B.发展学生潜能 C.尊重学生个性 D.私拆学生信件 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4.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 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 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扬 .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 ) A.国家性原则 .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 7.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 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 .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 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 8.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 ) .行使教师权利 B.履行教师义务C.影响学校的秩序 D.给学校出难题 9.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 .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 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10.教师对解除收容教育,劳动教养后回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 ) A.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 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 C.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 .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 11.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师的最后一排。张老师的做法( ) A.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12.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 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 .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13.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育威信来自于( ) .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 B.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C.教师的社会地位优势 D.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 14.有位学生讲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 A.廉洁奉公 .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15.右图漫画讽刺了某些教师的行为。这种行为所违背的师德规范是( )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试卷一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 A )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提高人的素质 D. 促进人类和谐 2.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D) A. 《教育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3.教育的出发点是( D )。 A. 社会 B. 学校 C. 家庭 D. 人 4.在一定的前提下,对个体的发展中起着相对的主导作用的是( A )。 A. 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社会影响 D. 自学 5.“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 A )。 A. 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D)问题。 A.教育政策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7.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 A )。 A.教育方针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8.雅典教育中“缪司”是指(C )。 A.体育 B. 德育 C.智育和美育 D. 教育场所 9.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B )。 A. 教育需要 B. 教育理论的创新 C. 学校发展 D. 教育政策 10.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B)。 A. 领导 B. 教师 C. 学生 D. 校长 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的文件是(D)。 A.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 《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钦定学堂章程》 12.教育活动的核心是(B)。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教师中心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者是( B )。 A.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鲁纳 D. 昆体良 15.教学过程结构的实质是(C)。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 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 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A)。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C )。 A. 谈话法 B.讨论法 C. 发现法 D.将受法 18.现代德育的核心应该是( 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教育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2002-2012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l、“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C)。 A、复杂性 B、群体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2、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 D)。 A、人文教育 B、发展艺术 C、艺术教育 D、服务社会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C)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50% 4、高等学校管理以( C)为特征。 A、教学管理 B、人力资源管理 C、学术管理 D、物力资源管理 5、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C)。 A、丹尼森 B、斯特鲁米林 C、舒尔茨 D、沃尔什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C)。 A、1985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5年 7、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基本教学方法是( A)。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8、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 D)。 A、中西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山西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9、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内容和( D)的研究。 A、教师劳动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备 D、教学方法 10、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C) 。 A、备课 B、辅导答疑 C、上课 D、课后总结 11、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 A)。 A、因材施教 B、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C、扩大教学规模 D、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12、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 B)。 A、夸美纽斯 B、洪堡 C、赫尔巴特 D、范海斯 13、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B)。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中庸》 14、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A)。 A、教育法 B、学位条例 C、教师法 D、高等教育法 15、赠地学院运动申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乃尔大学和( D)。 A、柏林大学 B、剑桥大学 C、牛津大学 D、威斯康辛大学 16、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称为( C)。 A、学衔 B、学位 C、学历 D、学识 17、在中国首先实行选修制的大学是( A)。 A、北京大学 B、河南大学堂 C、南洋公学 D、苏州大学堂 18、科研准备阶段的主要环节有确定选题和( A)。 A、申请立项 B、实验测试 C、理论概括 D、审核鉴定 19、( D)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A、国子监 B、书院 C、稷下学宫 D、太学 20、从教育管理权利的划分方式来看,不属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主要模式的选项是( D)。 A、集权型 B、分权型 C、并重型 D、独立型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A)。

2016年春《教育学》在线作业及答案

2016年春《教育学》在线作业1.第1题 下面哪位教育学家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A.洛克 B.卢梭 C.蒙台梭利 D.裴斯泰洛奇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A.培养健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培养四有公民 C.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 D.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斯金纳 C.维果茨基 D.洛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教育目的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是: A.教学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育目标 D.教育政策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一般而言,中等难度的题目应占: A.30% B.40% C.50% D.60%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课程是按什么标准分划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 A.课程的组织核心划分 B.课程的存在方式 C.课程设置形式 D.课程实施方式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标志着封建传统学制的结束,实行新的学制的开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地方政府拥有制定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分配教育资源、制定地方教育法规等权利属于哪种教育管理体制 A.中央集权制 B.地方分权制 C.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D.地方集权制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 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是 A.智育 B.管理 C.教学 D.德育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1.第11题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手段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

1、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①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②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③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

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④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⑤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言语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⑥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①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处理其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②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教师处理其与教师事业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③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教师处理其与学生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关爱学生的范围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某一部分。关爱学生的核心是尊重学生人格。关爱学生的关键是做到对学生平等公正。 ④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教师在处理其与职业劳动的关系时所遵循的原则要求。教师的头脑中必须明确,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是教师职业行为明确禁止的。 ⑤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在处理其与自己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⑥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在处理其与自己发展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一般认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关爱学生是最基本内容。 6、教师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 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7、学生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参加教育教学权。 (2)获得学业证书权。 (3)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4)隐私权: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 (5)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6)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8、不同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 【学校】 (1)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2)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3)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

教育学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参考答案1.D2.C3.C4..B5..B6.A7.D8.C9.C10.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教师招聘《教育学》题库及答案【2017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学制 2、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是在战国时期的哪本著作() A、《说文解字》 B、《礼记·学记》 C、《孟子·尽心上》 D、《论语》 3、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学记》 B、《论语》 C、《理想国》 D、《孟子》 4、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反映了哪个阶段的教育思想()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现代教育制度 5、“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反映了哪个时代的等级制度() A、隋唐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 6、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处于最高级的是(D ) A、首陀罗种姓 B、刹帝利 C、吠舍种姓 D、僧侣祭司 7、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更重要的改变是(A ) A、教育理念 B、教育形式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8、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育家是(B)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9、以下著作中主要体现了绅士教育的是(C ) A、《爱弥儿》 B、《巨人传》 C、《教育漫画》 D、《理想国》 10、在西方,最早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A )

A、智者派 B、历史学派 C、犬儒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11、主张“兼爱”的是以下哪种学派(B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12、《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要体现了(A ) A、启发式教学 B、因材施教 C、循序渐进 D、教学相长 13、古希腊提出“助产术”的著名思想家是(C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14、古希腊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的思想家是( D ) A、苏格拉底 B、西塞罗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15、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哪本著作( B )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画》 16、提出“泛智教育”的著名思想家是( A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斯宾塞 17、卢梭的《爱弥尔》体现出的人性论是(C ) A、白板说 B、性恶论 C、性善论 D、性三品说 18、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D )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康德 19、第一个提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A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康德 20、1939年,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的是(A ) A、凯洛夫 B、马卡连柯 C、赞科夫 D、巴班斯基 21、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B )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 (专科起点升本科) 教育理论备考试题库 教育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共60小题) 1.“教学相长”一语出自___________。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道德经》 2.卢梭的人性观是___________。 A. 性善论 B. 性恶论 C. 性不善不恶论 D. 善恶兼有论 3.《教育漫话》一书是___________的着作。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斯宾塞 D. 裴斯泰洛齐 4.___________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 A. 教育评价 B. 教育目的 C. 教育体制 D. 教育方法 5.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_____。 A. 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方法 6.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是:___________ A. 个人本位目的论 B. 社会本位目的论 C. 神学目的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7.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教学法是___________。 A. 快乐教学法 B. “纲要信号教学法” C. “掌握学习”教学法 D. 导学式教学法 8.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 式___________。 A. 小班教学 B. 复式教学 C. 班级授课 D. 分组教学 9.1902年清政府仿照日本的学制颁布了___________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新学制 D. 壬子癸卯学制 10.根据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和实施教育目的的需要而建立的整个教育组织 系统叫做___________ A.教育体制 B. 教育目的 C. 教育规划 D. 教育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