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七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含详细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七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含详细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七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含详细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七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基础知识回顾】

三角形的概念:

1、由直线上的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三角形有条边个顶点个内角

二、三角形的分类:

按边可分为三角形和三角形,按角可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名师提醒:等边三角形属于特殊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有事称为三角形】

三、三角形的性质: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和它不相得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任意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

3、三角形具有性

【名师提醒:1、三角形的外角是指三角形一边和另一边的组成的角,三角形有个外角,三角形的外角和事,是其中各外角的和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是确定三条线段否构成三角形和判断限度间不等关系的主要依据】

四、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部且交于一点,这些是三角形的心它到得距离相等

2、中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部,且交于一点

3、高线:不同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位置不同,锐角三角形三条高都连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线在部,另两条河重合,钝角三角形有一条高线在三角形部,两条在三角形部

4、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任意两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

【名师提醒:三角形的平分线、中线、高线、中位线都是且都有条】

五、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1、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分别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周长、面积分别对应

【名师提醒: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证明线段、角等之间数量关系的最主要依据】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一般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①边角边,简记为②角边角:简记为③角角边:简记为④边边边:简记为

2、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除可用一般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所有方法以外,还可以用来判定

【名师提醒:1、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中,必须至少有一组对应相等,用SAS判定全等,切记角为两边的

2、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条件要特别注意对应两个字】

【重点考点例析】

考点一:三角形内角、外角的应用

例1 (2012?南通)如图,△ABC中,∠C=70°,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A.360°B.250°C.180°D.140°

思路分析:先利用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得出∠1+∠2=∠C+(∠C+∠3+∠4),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果.

解:∵∠1、∠2是△CDE的外角,

∴∠1=∠4+∠C,∠2=∠3+∠C,

即∠1+∠2=∠C+(∠C+∠3+∠4)=70°+180°=250°.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对应训练

1.(2012?泉州)如图,在△ABC中,∠A=60°,∠B=40°,点D、E分别在BC、AC的延长线上,则∠1= °.

1.80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B的度数,再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1的度数即可.

解:∵△ABC中,∠A=60°,∠B=40°,

∴∠ACB=180°-∠A-∠B=180°-60°-40°=80°,

∴∠1=∠ACB=80°.

故答案为:8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考点二:三角形三边关系

例2 (2012?泸州)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6x+8=0的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A.13 B.11 C.11 或13 D.12或15

2.分析:首先从方程x2-6x+8=0中,确定第三边的边长为2或4;其次考查2,3,6或4,3,6能否构成三角形,从而求出三角形的周长.

解:由方程x2-6x+8=0,得:

解得x1=2或x2=4,

当第三边是2时,2+3<6,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

当第三边是4时,三角形的周长为4+3+6=13.

故选A.

点评: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成三角形的好习惯,不符合题意的应弃之.

对应训练

1.(2012?义乌市)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第三边长是偶数,则第三边长可以是()

A.2 B.3 C.4 D.8

思路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令第三边为X,则5-3<X<5+3,即2<X<8,又因为第三边长为偶数,所以第三边长是4,6.问题可求.

解:由题意,令第三边为X,则5-3<X<5+3,即2<X<8,

∵第三边长为偶数,∴第三边长是4或6.

∴三角形的三边长可以为3、5、4.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考点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例3 (2012?乐山)如图,在△ABC中,∠C=90°,AC=BC=4,D是AB的中点,点E、F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点E不与点A、C重合),且保持AE=CF,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下列结论:

①△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四边形CEDF不可能为正方形;

③四边形CEDF的面积随点E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④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2.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思路分析:①作常规辅助线连接CD,由SAS定理可证△CDF和△ADE全等,从而可证∠EDF=90°,DE=DF.所以△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当E为AC中点,F为BC中点时,四边形CEDF为正方形;

③由割补法可知四边形CDFE的面积保持不变;

④△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 2EF,当DF与BC垂直,即DF最小时,FE取最小值

22,此时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

解:①如图,连接CD;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CB=∠A=45°,CD=AD=DB;

∵AE=CF,

∴△ADE≌△CDF;

∴ED=DF,∠CDF=∠EDA;

∵∠ADE+∠EDC=90°,

∴∠EDC+∠CDF=∠EDF=90°,

∴△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

②当E、F分别为AC、BC中点时,四边形CDFE是正方形,故此选项错误;

③如图2所示,分别过点D,作DM⊥AC,DN⊥BC,于点M,N,

可以利用割补法可知四边形CDFE的面积等于正方形CMDN面积,故面积保持不变;故此选项错误;

④△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2EF,

当EF∥AB时,即EF取最小值22,此时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2.故此选项正

确;

故正确的有2个,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性质等知识,根据图形利用割补法可知四边形CDFE的面积等于正方形CMDN面积是解题关键.例4 (2012?珠海)如图,把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正方形A′

B′CD′(此时,点B′落在对角线AC上,点A′落在CD的延长线上),A′B′交AD 于点E,连接AA′、CE.

求证:(1)△ADA′≌△CDE;

(2)直线CE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

思路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D=CD,∠ADC=90°,∠EA′D=45°,则∠A′DE=90°,再计算出∠A′ED=45°,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AD=ED,即可利用SAS证明△AA′D≌△CED;

(2)首先由AC=A′C,可得点C在AA′的垂直平分线上;再证明△AEB′≌△A′ED,可得AE=A′E,进而得到点E也在AA′的垂直平分线上,再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得直线CE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

证明:(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CD,∠ADC=90°,

∴∠A′DE=90°,

根据旋转的方法可得:∠EA′D=45°,,

∴∠A′ED=45°,

∴A′D=DE,

在△AA′D和△CED中:AD=CD,∠ADA′=∠EDC,A′D=ED,

∴△AA′D≌△CED(SAS);

(2)∵AC=A′C,

∴点C在AA′的垂直平分线上,

∵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

∴∠CAE=45°,

∵AC=A′C,CD=CB′,

∴AB′=A′D,

在△AEB′和△A′ED中:∠EAB′=∠EA′D,∠AEB′=∠A′ED ,AB′=A′D,

∴△AEB′≌△A′ED,

∴AE=A′E,

∴点E也在AA′的垂直平分线上,

∴直线CE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找准旋转后相等的线段.

对应训练

3.(2012?鸡西)Rt△ABC中,AB=AC,点D为BC中点.∠MDN=90°,∠MDN绕点D

旋转,DM 、DN 分别与边AB 、AC 交于E 、F 两点.下列结论:①(BE+CF )= 22

BC ;②S △AEF ≤14

S △ABC ;③S 四边形AEDF=AD ?EF ;④AD ≥EF ;⑤AD 与EF 可能互相平分,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分析:先由ASA 证明△AED ≌△CFD ,得出AE=CF ,再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BE+CF=AB= 22

BC ,从而判断①; 设AB=AC=a ,AE=CF=x ,先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S △AEF =-12(x-12a )2+18

a 2, 14S △ABC =14×12a 2=18

a 2,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判断②; 由勾股定理得到EF 的表达式,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求得EF 最小值为

22a ,而AD=22a ,所以EF ≥AD ,从而④错误;

先得出S 四边形AEDF =S △ADC =12

AD ,再由EF ≥AD 得到AD ?EF ≥AD 2,∴AD ?EF >S 四边形AEDF ,所以③错误;

如果四边形AEDF 为平行四边形,则AD 与EF 互相平分,此时DF ∥AB ,DE ∥AC ,又D 为BC 中点,所以当E 、F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时,AD 与EF 互相平分,从而判断⑤. 解:∵Rt △ABC 中,AB=AC ,点D 为BC 中点,

∴∠C=∠BAD=45°,AD=BD=CD ,

∵∠MDN=90°,

∴∠ADE+∠ADF=∠ADF+∠CDF=90°,

∴∠ADE=∠CDF .

在△AED 与△CFD 中,

EAD C AD CD ADE CDF ∠=∠??=??∠=∠?

, ∴△AED ≌△CFD (ASA ),

∴AE=CF ,

在Rt △ABD 中,BE+CF=BE+AE=AB=222 2 2

AD BD BD BC +==.

故①正确;

设AB=AC=a,AE=CF=x,则AF=a-x.

∵S△AEF=1

2

AE?AF=

1

2

x(a-x)=-

1

2

(x-

1

2

a)2+

1

8

a2,

∴当x=1

2

a时,S△AEF有最大值

1

8

a2,

又∵1

4

S△ABC=

1

4

×

1

2

a2=

1

8

a2,

∴S△AEF≤1

4

S△ABC.

故②正确;

EF2=AE2+AF2=x2+(a-x)2=2(x-1

2

a)2+1 2 a2,

∴当x=1

2

a时,EF2取得最小值

1

2

a2,

∴EF≥

2

2

a(等号当且仅当x=

1

2

a时成立),

而AD=

2

2

a,∴EF≥AD.

故④错误;

由①的证明知△AED≌△CFD,

∴S四边形AEDF=S△AED+S△ADF=S△CFD+S△ADF=S△ADC=1 2 AD2,

∵EF≥AD,∴AD?EF≥AD2,∴AD?EF>S四边形AEDF

故③错误;

当E、F分别为AB、AC的中点时,四边形AEDF为正方形,此时AD与EF互相平分.

故⑤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②⑤,共3个.

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图形的面积,函数的性质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

4.(2012?肇庆)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

求证:(1)BC=AD;

(2)△OAB是等腰三角形.

4.分析:(1)根据AC⊥BC,BD⊥AD,得出△ABC与△BAD是直角三角形,再根据AC=BD,AB=BA,得出△ABC≌△BAD,即可证出BC=AD,

(2)根据△ABC≌△BAD,得出∠CAB=∠DBA,从而证出OA=OB,△OAB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1)∵AC⊥BC,BD⊥AD,

∴△ABC与△BAD是直角三角形,

在△ABC和△BAD中,

∵AC=BD,AB=BA,∠ACB=∠ADB ,

∴△ABC≌△BAD,

∴BC=AD,

(2)∵△ABC≌△BAD,

∴∠CAB=∠DBA,

∴OA=OB,

∴△OAB是等腰三角形.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用到的知识点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重点,本题是道基础题,是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训练.

考点四:全等三角形开放性问题

例5 (2012?义乌市)如图,在△ABC中,点

D是BC的中点,作射线AD,在线段AD

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F,连接CE、BF.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DF≌△CDE,并加以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不添加辅助线).

思路分析:由已知可证∠ECD﹦∠FBD,又∠EDC﹦∠FDB,因为三角形全等条件中必须是三个元素,并且一定有一组对应边相等.故添加的条件是:DE=DF(或CE∥BF或∠ECD=∠DBF或∠DEC=∠DFB等);

解:(1)添加的条件是:DE=DF(或CE∥BF或∠ECD=∠DBF或∠DEC=∠DFB等).(2)证明:在△BDF和△CDE中

BD CD

EDC FDB DE DF

=

?

?

∠=∠

?

?=

?

∴△BDF≌△CDE.

点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

对应训练

5.(2012?衡阳)如图,AF=DC,BC∥EF,请只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BC≌△DEF,并说明理由.

5.分析:首先由AF=DC可得AC=DF,再由BC∥EF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EFD=∠BCA,再加上条件EF=BC即可利用SAS证明△ABC≌△DEF.

解:补充条件:EF=BC,可使得△ABC≌△DEF.理由如下:

∵AF=DC,

∴AF+FC=DC+FC,

即:AC=DF,

∵BC∥EF,

∴∠EFD=∠BCA,

在△EFD和△BCA中,EF=BC ∠EFD=∠BCA EF=BC ,

∴△EFD≌△BCA(SAS).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熟练掌握判定定理:SSS、SAS、ASA、AAS,HL.

【聚焦山东中考】

1.(2012?烟台)一副三角板叠在一起如图放置,最小锐角的顶点D恰好放在等腰直角三角板的斜边AB上,BC与DE交于点M.如果∠ADF=100°,那么∠BMD为度.

1.85

分析:先根据∠ADF=100°求出∠MDB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MD的度数即可.解答:解:∵∠ADF=100°,∠EDF=30°,

∴∠MDB=180°-∠ADF-∠EDF=180°-100°-30°=50°,

∴∠BMD=180°-∠B-∠MDB=180°-45°-50°=85°.

故答案为:8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2012?聊城)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图中∠α的度数是()

A.75° B.90° C.105° D.120°

2.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E及∠E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对顶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图中是一副直角三角板,

∴∠BAE=45°,∠E=30°,

∴∠AFE=180°-∠BAE-∠E=105°,

∴∠α=105°.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3.(2012?德州)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D.三角形的中位线

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解答:

解:因为在三角形中,

它的中线、角平分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而钝角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的外部.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要熟悉它们的性质方可解答.4.(2012?济宁)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能说明∠AOC=∠BOC的依据是()

A.SSS B.ASA C.AAS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4.分析:连接NC ,MC ,根据SSS 证△ONC ≌△OMC ,即可推出答案.

解:如图,连接NC ,MC ,

在△ONC 和△OMC 中

ON OM NC MC OC OC =??=??=?

∴△ONC ≌△OMC (SSS ),

∴∠AOC=∠BOC ,

故选A .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进行推理的能力,题型较好,难度适中.

5.(2012?滨州)如图,在△ABC 中,AB=AD=DC ,∠BAD=20°,则∠C= .

5.40°

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B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出∠ADC 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

解:∵AB=AD ,∠BAD=20°,

∴∠B=18018020 22

BAD ?-∠?-?==80°,

∵∠ADC是△ABD的外角,

∴∠ADC=∠B+∠BAD=80°+20°=100°,∵AD=DC,

∴∠C=180180100

22

ADC

?-∠?-?

==40°.

点评:本题涉及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属较简单题目.

6.(2012?潍坊)如图所示,AB=DB,∠ABD=∠CBE,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DBE.(只需添加一个即可)

6.∠BDE=∠BAC

分析:根据∠ABD=∠CBE可以证明得到∠ABC=∠DBE,然后根据利用的证明方法,“角边角”“边角边”“角角边”分别写出第三个条件即可.

解:∵∠ABD=∠CBE,

∴∠ABD+∠ABE=∠CBE+∠ABE,

即∠ABC=∠DBE,

∵AB=DB,

∴①用“角边角”,需添加∠BDE=∠BAC,

②用“边角边”,需添加BE=BC,

③用“角角边”,需添加∠ACB=∠DEB.

故答案为:∠BDE=∠BAC或BE=BC或∠ACB=∠DEB.(写出一个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已知条件有一边与一角,根据不同的证明方法可以选择添加不同的条件,需要注意,不能使添加的条件符合“边边角”,这也是本题容易出的地方.

7.(2012?临沂)在Rt△ABC中,∠ACB=90°,BC=2cm,CD⊥AB,在AC上取一点E,使EC=BC,过点E作EF⊥AC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若EF=5cm,则AE= cm.

7.3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求出∠ECF=∠B,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ABC 和△FEC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C=EF,再根据AE=AC-CE,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

解:∵∠ACB=90°,

∴∠ECF+∠BCD=90°,

∵CD⊥AB,

∴∠BCD+∠B=90°,

∴∠ECF=∠B,

在△ABC和△FEC中,∠ECF=∠B EC=BC ∠ACB=∠FEC=90°,

∴△ABC≌△FEC(ASA),

∴AC=EF,

∵AE=AC-CE,BC=2cm,EF=5cm,

∴AE=5-2=3cm.

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得到∠ECF=∠B是解题的关键.

8.(2012?济宁)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延长AD至E,使AE=AC,∠BAE的平分线交△ABC的高BF于点O,则tan∠AEO= .

8.

3 3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和三线合一定理求出∠BAF=30°,推出AB=AE,根据SAS证△BAO ≌△EAO,推出∠AEO=∠ABO=30°即可.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60°,AB=BC,∵BF⊥AC,

∴∠ABF=1

2

∠ABC=30°,

∵AB=AC,AE=AC,

∴AB=AE,

∵AO平分∠BAE,

∴∠BAO=∠EAO,

∵在△BAO和△EAO中

∵ AB=AE,∠BAO=∠EAO, AO=AO ,∴△BAO≌△EAO,

∴∠AEO=∠ABO=30°,

∴tan∠AEO=tan30°=

3

3

故答案为:

3

3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特殊角的

三角函数值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证出∠AEO=∠ABO,题目比较典型,难度适中.

【备考真题过关】

一、选择题

1.(2012?云南)如图,在△ABC中,∠B=67°,∠C=3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CAD的度数为()

A.40°B.45°C.50°D.55°

1.分析:首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AC的度数,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CAD的度数即可.

解:∵∠B=67°,∠C=33°,

∴∠BAC=180°-∠B-∠C=180°-67°-33°=80°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CAD=1

2

∠BAC=

1

2

×80°=4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小学已经接触过.

2.(2012?梅州)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A.150°B.210°C.105°D.75°

2.分析:先根据图形翻折变化的性质得出△ADE≌△A′DE,∠AED=∠A′ED,∠ADE=∠A′DE,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ED+∠ADE及∠A′ED+∠A′DE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角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解:∵△A′DE是△ABC翻折变换而成,

∴∠AED=∠A′ED,∠ADE=∠A′DE,∠A=∠A′=75°,

∴∠AED+∠ADE=∠A′ED+∠A′DE=180°-75°=105°,

∴∠1+∠2=360°-2×105°=15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即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3.(2012?漳州)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α的度数是()A.45°B.60°C.75°D.90°

3.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求出∠1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如图,∠1=90°-60°=30°,

所以,∠α=45°+30°=75°.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2012?广东)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5 B.6 C.11 D.16

4.分析:设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x的取值范围,找出符合条件的x的值即可.

解:设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x,则10-4<x<10+4,即6<x<14,四个选项中只有11符合条件.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2012?郴州)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cm,2cm,4cm B.4cm,6cm,8cm C.5cm,6cm,12cm D.2cm,3cm,5cm

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

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

A、1+2<4,不能组成三角形;

B、4+6>8,能够组成三角形;

C、5+6<12,不能组成三角形;

D、2+3=5,不能组成三角形.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

6.(2012?玉林)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AC ≠B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 .4对

B .6对

C .8对

D .10对

6.分析:根据菱形四边形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出答案.

解:图中全等三角形有:△ABO ≌△ADO 、△ABO ≌△CDO ,△ABO ≌△CBO ; △AOD ≌△COD ,△AOD ≌△COB ;

△DOC ≌△BOC ;

△ABD ≌△CBD ,

△ABC ≌△ADC ,

共8对.

故选C .

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菱形的性质,注意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几个判定定理,在查找时要有序的进行,否则很容易出错.

7.(2012?贵阳)如图,已知点A 、D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 ,BC=EF ,要使△ABC ≌△DEF ,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 )

A .∠BCA=

∠F B .∠B=∠E C .BC ∥EF D .∠A=∠EDF

7.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 是指有两边对应相等,且这两边的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已知AB=DE ,BC=EF ,其两边的夹角是∠B 和∠E ,只要求出∠B=∠E 即可. 解:A 、根据AB=DE ,BC=EF 和∠BCA=∠F 不能推出△ABC ≌△DEF ,故本选项错误;

B 、∵在△AB

C 和△DEF 中

AB DE B E BC EF =??∠=∠??=?

∴△ABC ≌△DEF (SAS ),故本选项正确;

C 、∵BC ∥EF ,

∴∠F=∠BCA,根据AB=DE,BC=EF和∠F=∠BCA不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错误;

D、根据AB=DE,BC=EF和∠A=∠EDF不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平行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有两边对应相等,且这两边的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才全等,题目比较典型,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

三、填空题

8.(2012?呼和浩特)如图,在△ABC中,∠B=47°,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AEC= .

8.66.5°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外角定理求得1

2

∠DAC+

1

2

ACF=1

2

(∠B+∠B+∠BAC+∠BCA)=

227

2

;最后在△AE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

以求得∠AEC的度数.

解:∵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

∴∠EAC=1

2

∠DAC,∠ECA=

1

2

∠ACF;

又∵∠B=47°(已知),∠B+∠BAC+∠BCA=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

2

∠DAC+

1

2

ACF=

1

2

(∠B+∠ACB)+

1

2

(∠B+∠BAC)=

1

2

(∠B+∠B+∠BAC+∠

BCA)=227

2

(外角定理),

∴∠AEC=180°-(1

2

∠DAC+

1

2

ACF)=66.5°;

故答案是:66.5°.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性质.解题时注意挖掘出隐含在题干中已知条件“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9.(2012?娄底)如图,FE∥ON,OE平分∠MON,∠FEO=28°,则∠MFE= 度.

9.56

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NOE=∠FEO,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NOE=∠EOF,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FE∥ON,∠FEO=28°,

∴∠NOE=∠FEO=28°,

∵OE平分∠MON,

∴∠NOE=∠EOF=28°,

∵∠MFE是△EOF的外角,

∴∠MFE=∠NOE+∠EOF=28°+28°=56°.

故答案为:56.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0.(2012?白银)如图,在△ABC中,AC=BC,△ABC的外角∠ACE=100°,则∠A= 度.

10.50

分析: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得∠A=∠B,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AC=BC,

∴∠A=∠B,

∵∠A+∠B=∠ACE,

∴∠A=1

2

∠ACE=

1

2

×100°=50°.

故答案为:5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11.(2012?绥化)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它的周长是.11.11或13

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3和5,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有两种情况:①腰长为3,底边长为5,三边为:3,3,5可构成三角形,周长=3+3+5=11;

②腰长为5,底边长为3,三边为:5,5,3可构成三角形,周长=5+5+3=13.

故答案为:11或13.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12.(2012?柳州)如图,在△ABC中,BD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ABC=80°,则∠DBC= °.

12.40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BD=∠DBC进而得出∠DBC的度数.解答:解:∵BD 是∠ABC的角平分线,∠ABC=80°,

∴∠DBC=∠ABD=1

2

∠ABC=

1

2

×80°=40°,

故答案为:4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ABD=∠DBC是解题关键.

13.(2012?绵阳)如图,BC=EC,∠1=∠2,要使△ABC≌△DEC,则应添加的一个条件为.(答案不唯一,只需填一个).

13.AC=CD

分析:根据∠1=∠2,求出∠BCA=∠ECD,根据SAS证明亮三角形全等即可.解答:解:添加的条件是AC=CD,

理由是:∵∠1=∠2,

∴∠1+∠ECA=∠2+∠ECA,

∴∠BCA=∠ECD,

∵在△ABC和△DCE中

中考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中考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总结 一、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 1.全等图形:能够完全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三角形是特殊的多边形,因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同样,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说明: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相等,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也都相等。 这里要注意:(1)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 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 (3)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 (4)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利用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都能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 注意:两边一对角(SSA)和三角(AAA)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3.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6、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以上可以简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相等) 三、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四、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 1.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

《全等三角形》培优题型全集

《全等三角形》培优题型全集

2 《全等三角形》培优题型全集 题型一: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 1、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BE 交AC 于E ,交AD 于 F ,且 AE=EF ,求证:AC=BF A C E F 2、如图,△ABC 中,AB=5,AC=3,则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D C B A 3、在△ABC 中,AC=5,中线AD=7,则AB 边的取值范围是( ) A 、1

八年级数学- 全等三角形专题训练题

八年级数学- 全等三角形专题训练题 1、如图,已知MB=ND ,∠MBA=∠NDC ,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M ≌△CDN 的是( ) (A ) ∠M=∠N (B ) AB=CD (C ) AM=CN (D ) AM ∥CN 2、如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且∠B=∠C ,那么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 无法判断 △ABE ≌△ACD 的是( ) (A ) AD=AE (B ) ∠AEB=∠ADC (C ) BE=CD (D ) AB=AC 3、已知,如图,M 、N 在AB 上,AC=MP ,AM=BN ,BC=PN 。求证:AC ∥MP 4、已知,如图,AB=CD ,DF ⊥AC 于F ,BE ⊥AC 于E ,DF=BE 。求证:AF=CE 。 F E A C D B M P C B N C N M A B D E B D A C

5、已知,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ACO ≌△BDO ,CE ∥DF 。求证:CE=DF 。 6、已知,如图,AB ⊥AC ,AB =AC ,AD ⊥AE ,AD =AE 。求证:BE =CD 。 7、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CE=CF ,G 是CD 与EF 的交点,求证:△BCF ≌△DCE F E O D C B A A E D C B G F E D C A B

8、如图,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任选 ① AB=AC ② BD=CD ③ BE=CF 9、如图,EG ∥AF ,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任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① AB=AC ② DE=DF ③ BE=CF D C F E D C A B G

最新中考第一轮复习29全等三角形

中考第一轮复习29全等三角形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课时29 全等三角形 【考点链接】 1.全等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角三角形全等的 判定除以上的方法还有________. 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_______、周长_____、对应高、______、_______相等. 【典例精析】 例1 已知:在梯形ABCD 中,AB//CD ,E 是BC 的中点,直线AE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 点F. 求证:AB=CF. 例2 (06重庆)如图所示,A 、D 、F 、B 在同一直线上,AD=BF ,AE=BC , 且AE ∥BC .求证:(1)△AEF ≌△BCD ;(2)EF ∥CD . 【巩固练习】 1.如图1所示,若△OAD ≌△OBC ,且∠O=65°,∠C=20°,则∠OAD=____.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如图2,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 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3.如图,已知AE ∥BF, ∠E=∠F,要使△ADE ≌△BCF,可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 B A E F C D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4. 在⊿ABC 和⊿A /B /C /中,AB=A /B /,∠A=∠A /,若证⊿ABC ≌⊿A /B /C /还要从下列条 件中补选一个,错误的选法是( ) A. ∠B=∠B / B. ∠C=∠C / C. BC=B /C /, D. AC=A /C /, 【中考演练】 1.(08遵义)如图,OA OB =,OC OD =,50O ∠=,35D ∠=,则AEC ∠等于 ( ) A .60 B .50 C .45 D .30 2. ( 08双柏) 如图,点P 在AOB ∠的平分线上,AOP BOP △≌△,则需添加的一个 条件是 (只写一个即可,不添加辅助线):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3. ( 08郴州) 如图,D 是AB 边上的中点,将ABC ?沿过D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 BC 上F 处,若50B ∠=?,则BDF ∠= __________度. 4. (08荆州)如图,矩形ABCD 中,点E 是BC 上一点,AE =AD ,DF ⊥AE 于F ,连 结DE ,求证:DF =DC . 5. 如图,AB=AD ,BC=DC ,AC 与BD 交于点E ,由这些条件你能推出哪些结论? (不再添加辅助线,不再标注其它字母,不写推理过程,只要求写出四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即可) A B P O C B A C A O E A B D C D

初三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 一、选择题 1. (?年山东东营,第4题3分)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如果a2=b2,那么a=b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相等 D.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利用菱形的判定、旋转的性质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后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A、错误,如3与﹣3;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是假命题; C、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不一定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 D、正确,是真命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菱形的判定、旋转的性质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2.(?四川遂宁,第9题,4分)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长是() A.3B.4C.6D.5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过点D作DF⊥AC于F,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DF,再根据S△ABC=S△ABD+S△ACD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F⊥AC于F, ∵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 ∴DE=DF, 由图可知,S△ABC=S△ABD+S△ACD, ∴×4×2+×AC×2=7, 解得AC=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四川南充,第5题,3分)如图,将正方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A的坐标为(1,),则点C的坐标为() A.(﹣,1)B.(﹣1,)C.(,1)D.(﹣,﹣1) 分析:过点A作AD⊥x轴于D,过点C作CE⊥x轴于E,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 ∠OAD=∠COE,再利用“角角边”证明△AOD和△OC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E=AD,CE=OD,然后根据点C在第二象限写出坐标即可. 解:如图,过点A作AD⊥x轴于D,过点C作CE⊥x轴于E, ∵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OA=OC,∠AOC=90°,∴∠COE+∠AOD=90°, 又∵∠OAD+∠AOD=90°,∴∠OAD=∠COE, 在△AOD和△OCE中,,∴△AOD≌△OCE(AAS), ∴OE=AD=,CE=OD=1,∵点C在第二象限,∴点C的坐标为(﹣,1).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二、填空题 1.(?福建福州,第15题4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边AB, AC的中点,延长BC到点F,使 1 CF BC 2 ..若AB=10,则EF的长是.

全等三角形经典培优题型(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的提高拓展训练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面积相等. 寻找对应边和对应角,常用到以下方法: (1)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 有公共边的,公共边常是对应边. (4) 有公共角的,公共角常是对应角. (5) 有对顶角的,对顶角常是对应角. (6) 两个全等的不等边三角形中一对最长边(或最大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边(或 最小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 要想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找出对应的元素是关键.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边角边定理(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角边角定理(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边边边定理(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 角角边定理(AAS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斜边、直角边定理(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运用三角形全等可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两直线垂直等问题,在证 明的过程中,注意有时会添加辅助线. 拓展关键点:能通过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两条线段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 而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相等是几何证明的基础.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题 1已知:AB=4, AC=2 D是BC中点,AD是整数,求AD

C F D

3 已知:/ 仁/ 2, CD=DE EF//AB,求证:EF=AC 4 已知:AD平分/ BAC AC=AB+BD 求证:/ B=2/ C A 5 已知:AC平分/ BAD CE±AB, / B+Z D=180°,求证:AE=AD+BE 6如图,四边形ABCD中, AB// DC BE、CE分别平分Z ABC / BCD且点E在AD上。求证: BC=AB+DC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等边ABC ?中取点P 使得PA ,PB ,PC 的长分别为3, 4, 5,则APC APB S S ??+=_________. 【答案】936 【解析】 【分析】 把线段AP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D ,由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 证得△ADB ≌△APC ,连接PD ,根据旋转的性质知△APD 是等边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PBD 为直角三角形,∠BPD =90?,由△ADB ≌△APC 得S △ADB =S △APC ,则有S △APC +S △APB =S △ADB +S △APB =S △ADP +S △BPD ,根据等边3S △ADP +S △BPD =332+12×3×4=936+. 【详解】 将线段AP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D ,连接PD ∴AD =AP ,∠DAP =60?, 又∵△ABC 为等边三角形, ∴∠BAC =60?,AB =AC , ∴∠DAB +∠BAP =∠PAC +∠BAP , ∴∠DAB =∠PAC , 又AB=AC,AD=AP ∴△ADB ≌△APC ∵DA =PA ,∠DAP =60?, ∴△ADP 为等边三角形, 在△PBD 中,PB =4,PD =3,BD =PC =5, ∵32+42=52,即PD 2+PB 2=BD 2, ∴△PBD 为直角三角形,∠BPD =90?, ∵△ADB ≌△APC ,

∴S△ADB=S△APC, ∴S△APC+S△APB=S△ADB+S△APB=S△ADP+S△BPD=3 ×32+ 1 2 ×3×4= 93 6+. 故答案为: 93 6+.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旋转的性质作出辅助线进行求解. 2.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AOB=110°,∠BOC=α.以OC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OCD,连接AC、AD,当△AOD是等腰三角形时,求α的角度为______ 【答案】110°、125°、140° 【解析】 【分析】 先求出∠DAO=50°,分三种情况讨论:①AO=AD,则∠AOD=∠ADO,②OA=OD,则 ∠OAD=∠ADO,③OD=AD,则∠OAD=∠AOD,分别求出α的角度即可. 【详解】 解:∵设∠CBO=∠CAD=a,∠ABO=b,∠BAO=c,∠CAO=d, 则a+b=60°,b+c=180°﹣110°=70°,c+d=60°, ∴b﹣d=10°, ∴(60°﹣a)﹣d=10°, ∴a+d=50°, 即∠DAO=50°,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AO=AD,则∠AOD=∠ADO, ∴190°﹣α=α﹣60°,

中考数学知识点训练题(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 【复习要点】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 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 ,对应高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 。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 ,周长 。 (二)实例点拨 例1 (2010淮安) 已知: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CE=CD ,∠ACD=∠BCE 。求证:AE=BD 。 解析:此题可先证三角形全等,由三角形全等得出对应边相等即结论成立。证明如下: 证明:∵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 ∴AC=BC ∵∠ACD=∠BCE ∴∠ACD+∠DCE=∠BCE+∠DCE 即∠ACE=∠BCD 在△ACE 和△BCD 中, AC=BC ∠ACE=∠BCD CE=CD ∴△ACE ≌△BCD (SAS ) ∴AE=BD 反思:证明两边相等是常见证明题之一,一般是通过发现或构造三角形全等来得到对应边即要证边相等,或者若要证边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也常先证角相等,再用“等角对等边”来证明边相等。 例2 已知:AB=AC ,EB=EC ,AE 的延长线交BC 于D ,试证明:BD=CD E B C A D

解析:此题若直接证BD 、CD 所在的三角形全等,条件不够,所以先证另一对三角形全等得到有用的角、边相等的结论用来证明BD 、CD 所在的三角形全等。证明如下: 证明:在△ABE 和△ACE 中 AB=AC , EB=EC , AE=AE ∴ △ABE ≌△ACE (SSS) ∴∠BAE =∠CAE 在△ABD 和△ACD 中 AB=AC ∠BAE= ∠CAE AD=AD ∴ △ABD ≌ △ACD (SAS ) ∴ BD = CD 反思:通过证明几次三角形全等才得到边、角相等的思路也是中考中等难度题型的常考思路。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先针对条件分析、演绎推理,逐步找出解题的思路,再书写规范过程。 【实弹射击】 1、 如图,AB=AC ,AE=AD ,BD=CE ,求证:△AEB ≌ △ ADC 。 2、如图:AC 与BD 相交于O ,AC =BD ,AB =CD ,求证:∠C =∠B 3、如图,已知AB=CD ,AD=CB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 且DE=BF ,说出下列判断成立的理由 .①△ADE ≌△CBF ②∠A=∠C C A B D E 第1题图 O A C D B 第2题图 A D B C F E 第3题图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测试卷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已知正六边形 ABCDEF 的边长是 5,点 P 是 AD 上的一动点,则 PE+PF 的最小值是_____. 【答案】10 【解析】 利用正多边形的性质,可得点B 关于AD 对称的点为点E ,连接BE 交AD 于P 点,那么有PB=PF ,PE+PF=BE 最小,根据正六边形的性质可知三角形APB 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可知BE 的长为10,即PE+PF 的最小值为10. 故答案为10. 2.如图,ABC 中,ABC=45∠?,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E AC ⊥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接DH 与BE 相交于点G ,下列结论: BF=AC ①;A=67.5∠?②;DG=DF ③;ADGE GHCE S S =四边形四边形④,其中正确的有 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②③ 【解析】 【分析】

只要证明△BDF≌△CDA,△BAC是等腰三角形,∠DGF=∠DFG=67.5°,即可判断①②③正确,作GM⊥BD于M,只要证明GH<DG即可判断④错误. 【详解】 解:∵CD⊥AB,BE⊥AC, ∴∠BDC=∠ADC=∠AEB=90°, ∴∠A+∠ABE=90°,∠ABE+∠DFB=90°, ∴∠A=∠DFB, ∵∠ABC=45°,∠BDC=90°, ∴∠DCB=90°?45°=45°=∠DBC, ∴BD=DC, 在△BDF和△CDA中, ∠BDF=∠CDA,∠A=∠DFB,BD=CD, ∴△BDF≌△CDA(AAS), ∴BF=AC,故①正确. ∵∠ABE=∠EBC=22.5°,BE⊥AC, ∴∠A=∠BCA=67.5°,故②正确, ∵BE平分∠ABC,∠ABC=45°, ∴∠ABE=∠CBE=22.5°, ∵∠BDF=∠BHG=90°, ∴∠BGH=∠BFD=67.5°, ∴∠DGF=∠DFG=67.5°, ∴DG=DF,故③正确. 作GM⊥AB于M.如图所示: ∵∠GBM=∠GBH,GH⊥BC, ∴GH=GM<DG, ∴S△DGB>S△GHB, ∵S△ABE=S△BCE, ∴S四边形ADGE<S四边形GHCE.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 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第五个问题难度比较大,添加辅助线是解题关键,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

2020中考数学 全等三角形与尺规作图(含答案)

2020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与尺规作图(含答案) A组基础题组 一、选择题 1.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下,则说明∠CAD=∠BAD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2.尺规作图要求: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 下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 则正确的配对是( ) A.①—Ⅳ,②—Ⅱ,③—Ⅰ,④—Ⅲ B.①—Ⅳ,②—Ⅲ,③—Ⅱ,④—Ⅰ C.①—Ⅱ,②—Ⅳ,③—Ⅲ,④—Ⅰ D.①—Ⅳ,②—Ⅰ,③—Ⅱ,④—Ⅲ 3.用直尺和圆规作Rt△ABC斜边AB上的高线CD,以下四个作图中,作法错误的是( ) 4.在△ABC中,∠ABC=45°,AC=4,H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线段BH的长度为( )

A. B.4 C.2 D.5 5.如图,在△ABC中,∠C=90°,∠B=30°,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E,交BC于点D,CD=3,则BC的长为( ) A.6 B.6 C.9 D.3 6.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得到下列四个结论:①OA=OD;②AD⊥EF;③当∠BAC=90°时,四边形AEDF是正方形;④AE+DF=AF+DE.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D=CD,AB=CB,某同学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 ①AC⊥BD;②AO=CO=AC;③△ABD≌△CBD.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 8.如图,OC为∠AOB的平分线.CM⊥OB,OC=5,OM=4.则点C到射线OA的距离为.

全等三角形专题培优[带答案]

全等三角形专题培优 考试总分: 11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卷I(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如图为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 A. B. C. D. 2.下列定理中逆定理不存在的是() 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B.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相等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已知:如图,,,,则不正确的结论是() A.与互为余角 B. C. D. 4.如图,是的中位线,延长至使,连接,则的值为() A. B. C. D.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轴、轴的正半轴上分别截取、,使;再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若点的坐标为,则与的关系为()A. B. C. D. 6.如图,是等边三角形,,于点,于点,,则下列结论:①点在的角平分线上;②;③;④.正确的有() A.个 B.个 C.个 D.个 7.如图,直线、、″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计划建一个加油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 供选择的地址有() A.一处 B.二处 C.三处 D.四处 8.如图,是的角平分线,则等于() A. B. C. D. 9.已知是的中线,且比的周长大,则与的差为() A. B. C. D. 10.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高重合,那么它的三个内角中() A.都是锐角 B.有一个是直角 C.有一个是钝角 D.不能确定 卷II(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1.问题情境:在中,,,点为边上一点(不与点,重合) ,交直线于点,连接,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得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之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模型总结

全等的相关模型总结 一、角平分线模型应用 1.角平分性质模型: 辅助线:过点G 作GE ⊥射线AC (1)例题应用: ①如图1,在中ABC ?,,cm 4,6,900 ==∠=∠BD cm BC CAB AD C 平分,那么点D 到直线AB 的 距离是 cm. ②如图2,已知,21∠=∠,43∠=∠.BAC AP ∠平分求证:. 图1 图2 ①2 (提示:作DE ⊥AB 交AB 于点E ) ②21∠=∠ ,PN PM =∴,43∠=∠ ,PQ PN =∴,BAC PA PQ PM ∠∴=∴平分,.

(2).模型巩固: 练习一: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BC>AB ,AD=CD ,BD 平分BAC ∠. .求证:?=∠+∠180C A 图3 练习二:已知如图4,四边形ABCD 中, ..,1800BAD AC CD BC D B ∠==∠+∠平分求证: 图4 练习三:如图5,,,900 CAB AF D AB CD ACB ABC Rt ∠⊥=∠?平分,垂足为,中,交CD 于点E , 交CB 于点F. (1)求证:CE=CF. (2)将图5中的△ADE 沿AB 向右平移到' ' ' E D A ?的位置,使点' E 落在BC 边上,其他条件不变,如图6所示,是猜想:' BE 于CF 又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图5 图6 练习四:如图7,90A AD BC =?,∠∥,P 是AB 的中点,PD 平分∠ADC . 求证:CP 平分∠DCB . 图7 练习五:如图8,AB >AC ,∠A 的平分线与BC 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D ,自D 作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求证:BE=CF . 图8 练习六:如图9所示,在△ABC 中,BC 边的垂直平分线DF 交△BAC 的外角平分线AD 于点D ,F 为垂足,DE ⊥AB 于E ,并且AB>AC 。求证:BE -AC=AE 。 A D E C B P 2 1 4 3

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的全章复习课,首先协助学生理清全等三角形全章知识脉络,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理解性质、判定和使用;其次对学生所学的全等三角形知识实行查缺补漏,再次通过拓展延伸以的习题训练,提升学生综合使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的水平,并对中考对全等三角形考察方向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以后的复习指明方向。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养成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学习数学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上,学生经历全等三角形全章的学习,对全等三角形性质、判定以及应用基本掌握,初步具有整体理解,但因为间隔时间有点长所以遗忘较多,全等三角形是学习初中几何的基础和工具也是中考必考内容。对全等三角形的综合应用以及全章知识脉络的形成正是以上各种水平的综合体现,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复习学生在全等三角形的计算、证明对学生的推理水平、发散思维水平和概括归纳水平将有所提升.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性质;会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相关问题. 2.在题组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出全等三角形解题的模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水平,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

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建立在联系的思维习惯,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难点:能理解使用三角形全等解题的基本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 以“自助探究”为主,以小组合作、练习法为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先形成自己的全等三角形知识认知体系,尝试完成练习;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展示学习结果,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互评、教师最后点评方式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全章的复习课,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学生“练后思”的模式,协助学生搜整《全等三角形》全章知识脉络,建构知识网络,通过基础训练、概念变式练习、典例探究、拓展应用等活动实行查缺补漏和拓展延伸;借助“基础了题目-变式题目-典型题目-拓展题目”五个梯次递进的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使用多媒体课件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 一、选择题 1.如图,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ACE≌△BCD B.△BGC≌△AFC C.△DCG≌△ECF D.△ADB≌△CEA 2.在如图所示的5×5方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是格点三角形(即顶点恰好是正方形的顶点),则与△ABC有一条公共边且全等的所有格点三角形个数是() A.1 B.2 C.3 D.4 3.如图,已知OQ平分∠AOB,点P为OQ上任意一点,点N为OA上一点,点M为OB上一点,若∠PNO+∠PMO=180°,则PM和PN的大小关系是() A.PM>PN B.PM<PN C.PM=PN D.不能确定 4.在△ABC中,AB=8,AC=6,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A.6<AD<8 B.2<AD<14 C.1<AD<7 D.无法确定 5.如图,点P是△ABC外的一点,PD⊥AB于点D,PE⊥AC于点E,PF⊥BC于点F,连接PB,PC.若PD=PE=PF,∠BAC=70°,则∠BPC的度数为() A.25° B.30° C.35° D.40°

6.如图,在△ABC中,∠C=900,AD平分∠BAC,DE⊥AB于E,则下列结论:①AD平分∠CDE;②∠BAC=∠BDE;③DE平分∠ADB;④BE+AC=AB.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如图,已知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点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BE. 以下四个结论: ①BD=CE;②∠ACE+∠DBC=45°;③BD⊥CE;④∠BAE+∠DAC=180°.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2,延长BC到点E,使CE=1,连接DE,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B﹣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ABP和△DCE全等时,t的值为() A.3 B.5 C.7 D.3或7 二、填空题 9.如图EB交AC于M,交FC于D,AB交FC于N,∠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有(填序号). 10.如图,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

全等三角形专题训练题.doc

八年级提高班数学资料 (全等三角形专题训练题) 1、 如图,已知MB=ND ,∠MBA=∠NDC ,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M ≌△CDN 的是( ) (A ) ∠M=∠N (B ) AB=CD (C ) AM=CN (D ) AM ∥CN 2、如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且∠B=∠C ,那么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断 △ABE ≌△ACD 的是( ) (A ) AD=AE (B ) ∠AEB=∠ADC (C ) BE=CD (D ) AB=AC 3、已知,如图,M 、N 在AB 上,AC=MP ,AM=BN ,BC=PN 。求证:AC ∥MP 4、 已知,如图,AB=CD ,DF ⊥AC 于F ,BE ⊥AC 于E ,DF=BE 。求证:AF=CE 。 5、 已知,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ACO ≌△BDO ,CE ∥DF 。求证:CE=DF 。 F E A C D B M P C B N F E O D C B A C N M A B D E B D A C

6、 已知,如图,AB ⊥AC ,AB =AC ,AD ⊥AE ,AD =AE 。求证:BE =CD 。 7、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CE=CF ,G 是CD 与EF 的交点,求证:△BCF ≌△DCE 8、 如图,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任选出两个作为 已知条件,另一个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① AB=AC ② BD=CD ③ BE=CF 9、 如图,EG ∥AF ,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任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 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① AB=AC ② DE=DF ③ BE=CF A E D C B G F E D C A B D C F E D C A B G

中考数学复习全等三角形测试

第四单元三角形 第十九课时全等三角形 基础达标训练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 B. 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C. 两个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D. 全等三角形是指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 2. 如图,在△AB C和△DEF中,AB=DE,∠B=∠DEF,补充下列哪一条件后, 能应用“SAS”判定△ABC≌△DEF( ) 第2题图 A. ∠A=∠D B. ∠ACB=∠DFE C. AC=DF D. BE=CF 3.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 =BC,④∠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第3题图第4题图 4. (2020眉山)如图,EF过?ABCD对角线的交点O,交AD于E,交BC于F,若?ABCD的周长为18,OE=1.5,则四边形EFCD的周长为( ) A. 14 B. 13 C. 12 D. 10 5. (2020黔东南州)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已知FB=CE,AC∥DF,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使得△ABC≌△DEF.

第5题图 第6题图 6. 如图,Rt △ABC ≌Rt △DCB ,两斜边交于点O ,如果AC =3,那么OD 的长为________. 7. (2020达州)△ABC 中,AB =5,AC =3,AD 是△ABC 的中线,设AD 长为m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第8题图 8. (2020新疆建设兵团)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CB =C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下列结论中:①∠ABC =∠ADC ;②AC 与BD 相互平分;③AC ,BD 分别平分四边形ABCD 的两组对角;④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12 AC ·BD . 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9. (6分)(2020云南)如图,点E 、C 在线段BF 上,BE =CF ,AB =DE ,AC =DF . 求证:∠ABC =∠DEF . 第9题图 10. (6分)(2020南充)如图,DE ⊥AB ,CF ⊥AB ,垂足分别是点E ,F ,DE =CF ,AE =BF .求证:AC ∥BD .

全等三角形培优(含答案)课件.doc

三角形培优练习题 1 已知:AB=4 ,AC= 2 ,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A B C D 2 已知:BC=DE ,∠B=∠E,∠C=∠D,F 是CD 中点,求证:∠1=∠2 A 2 1 B E C F D 3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A 2 1 F C D E B 4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 A

1

5 已知:AC 平分∠BAD ,CE⊥AB ,∠B+∠D=180°,求证:AE=AD+BE 6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BE、CE 分别平分∠ABC 、∠BCD,且点 E 在AD 上。 求证:BC=AB+DC 。 7 已知:AB=CD ,∠A= ∠D,求证:∠B=∠C A D B C 8.P 是∠BAC 平分线AD 上一点,AC>AB ,求证:PC-PB

9 已知,E 是AB 中点,AF=BD ,BD=5 ,AC=7 ,求DC D C F A E B 10.如图,已知AD∥BC,∠PA B的平分线与∠CBA 的平分线相交于E,CE 的连线交AP 于D.求证:AD +BC=AB. P C E D A B 11 如图,△ABC 中,AD 是∠CAB 的平分线,且AB=AC+CD,求证:∠C=2∠B A C D B 12 如图:AE、BC交于点M,F 点在AM上,BE∥C F,BE=CF。 求证:AM是△ABC的中线。 A

E 3

13 已知:如图,AB=AC,BD AC,CE AB,垂足分别为D、E,BD、CE 相交于点F。 求证:BE =CD. C D F E B A 14 在△ABC 中,ACB 90 ,AC BC ,直线M N经过点 C ,且AD MN 于D , BE MN 于E .(1) 当直线M N绕点C 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 :①ADC ≌CEB;②DE AD BE ; 求证 (2) 当直线M N绕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 明理由. 请给出证 明;若不成立,说 15 如图所示,已知AE⊥AB,AF⊥AC,AE=AB,AF=AC。求证:(1)EC=BF;(2)EC⊥BF F E A M B C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证明题专题训练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证明题专题训练 1.如图,,,,A F E B 四点共线,AC CE ⊥,BD DF ⊥,AE BF =,AC BD =。求证: ACF BDE ???。 2.如图,在ABC ?中,BE 是∠ABC 的平分线,AD BE ⊥,垂足为D 。求证:21C ∠=∠+∠。 3.如图,在ABC ?中,AB BC =,90ABC ∠=。F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上,BE BF =,连接,AE EF 和CF 。求证:AE CF =。 4.如图,AB //CD ,AD //BC ,求证:AB CD =。 5. 如图,,AP CP 分别是ABC ?外角MAC ∠和NCA ∠的平分线,它们交于点P 。求证:BP 为MBN ∠的平分线。

6.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的点,且CD AB =,ADB 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2AC AE =。 7.如图,在ABC ?中,AB AC >,12∠=∠,P 为AD 上任意一点。 求证:AB AC PB PC ->-。 8.直线CD 经过BCA ∠的顶点C ,CA=CB .E 、F 分别是直线CD 上两点,且BEC CFA α ∠=∠=∠. (1)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内部,且E 、F 在射线CD 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如图1,若90,90BCA α∠=∠=,则 AF -(填“>”,“<”或“=”号); ②如图2,若0 180BCA <∠<,若使①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则 α∠与BCA ∠ 应满足的关系 是 ; (2)如图3,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外部,BCA α∠=∠,请探究EF 、与BE 、AF 三条线段的数 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9.已知:如图,△ABC 中,∠ABC =45°,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E ⊥AC 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结DH 与BE 相交于点G 。 (!)求证:BF =AC ; A B C E F D D A B C E F A D F C E B 图1 图2 图3

初三中考第一轮复习全等三角形(一对一 教案)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T全等三角形判定 C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特点T 中考题型分析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一、同步知识梳理 1.判定和性质 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判 定 边角边(SAS)、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边边边(SSS) 具备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HL) 性 质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对应中线相等,对应高相等,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注:①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边对应相等; ②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证题的思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找任意一边( ) 找两角的夹边( 已知两角 ) 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 ) 找已知边的对角( ) 找已知角的另一边( 边为角的邻边 ) 任意角( 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 已知一边一角 ) 找第三边( ) 找直角( ) 找夹角( 已知两边 AAS ASA ASA AAS SAS AAS SSS HL SAS 二、同步题型分析 题型1:边边边(SSS)的证明 (.★.)例 ..1.:.已知:如图1,AD=BC.AC=BD.试证明:∠CAD=∠DBC. 图1 提示:证明△ABD≌△BAC,得到∠BAD=∠ABC,∠DBA=∠CAB,通过∠BAD—∠CAB=∠ABC—∠DBA,证明∠CAD=∠DBC。 题型2:边角边(SAS)的证明

(.★.)例 ..1.:.已知:如图2,AB=AC,BE=CD. 求证:∠B=∠C. 图2 提示:由 ....AB=AC,BE=CD,得到AD=AE,证明△ABD≌△ACE,得到∠B=∠C (.★.)例 ..2.:.已知:如图3,AB=AD,AC=AE,∠1=∠2. 求证:BC=DE. 图3 提示:由 ....∠1=∠2,得到∠BAC=∠DAE,证明△BAC≌△DAE,得到BC=DE (.★★ ..3.:.如图4,将两个一大、一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尺拼接(A、B、D三点共线,AB=CB,EB=DB,..)例 ∠ABC=∠EBD=90°),连接AE、CD,试确定AE与CD的位置与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图4 提示:延长 ..AB=CB,EB=DB,∠ABE=∠CBD=90°,证明△ABE≌△CBD,得到..F.,由 .....AE..交.CD..于点 AE=CD,∠EAB=∠DCB,再由∠CDB+∠DCB=90o,得到∠CEF+∠ECF=90°,证明AE⊥CD 题型3:角边角(ASA)、角角边(AAS)的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