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专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三年制专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三年制专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三年制专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1.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业、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方面:系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专科水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

3.工作能力素质方面:熟悉和掌握旅游行业的法律与法规,了解旅游行业法制建设的进程,培养运用旅游法律和法规的基本知识,正当从事旅游业的经营与服务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本知识和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热爱所从事的事业,胜任相关工作。

二、学制三年

三、学时分配与课程结构

总学时1536学时,其中面授1420学时,自学20学时,实验48学时,实践4周,毕业论文6周。公共基础课672学时,占总学时43.8% ,专业基础课416学时,占总学时的27%;专业主干课448学时,占总学时的29.2%。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见附表)

五、课程简介

1.旅游心理学

本课程主要研究以旅行社为主体即旅游者的心理;研究旅游业的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心理依据。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去分析旅游者的心理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2.旅游经济学

讲授现代旅游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旅游经济产业化标志、旅游者的经济行为、旅游企业的经济行为、政府的旅游主体地位和经济行为、旅游业经济部门及其运行、旅游业和经济增长、旅游投资与决策、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等。

3.旅游法规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法的概念、合同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础知识;重点掌握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游安全管理法规制度、旅游景区管理条例等内容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导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基础会计

讲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业务核算,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运用会计原理处理日常经济事务。

5.中国旅游地理

讲授旅游资源及开发、旅游者行为、旅游容量、旅游预测、旅游区划、旅游开发区域影响、旅游地图、中国旅游地理等,要求学生对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论、基本方法有较全面的掌握。

6.旅游学概论

通过介绍旅游活动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现状,揭示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分析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旅游政策和旅游发展途径等,使学生对旅游学和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有较全面了解和认识。

7.旅行社运行与管理

旅行社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旅游业引进客源的龙头。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旅行

社的性质、地位、作用、特点,以及如何针对其特点抓好经营与管理工作。课程主要内容有旅行社设立、营销组合、销售、接待、采购、售后服务、旅行社的发展等。

8.导游基础与业务

讲授导游过程中必需的关于我国历史、自然和人文景观、宗教、少数民族等基础知识,以及导游带团中有关业务知识,使学生掌握导游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9.旅游市场营销管理

讲授旅游购买行为分析、旅游市场的划分、旅游市场的营销调研、预测和管理等知识,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基本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能够从事旅游市场的调研、预测、营销和管理等项工作。

10.酒店管理概论

讲授酒店业在世界及我国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酒店的部门组成、日常运作及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酒店管理方面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有全面了解和认识。

11.餐饮服务与管理

本课程根据餐饮业经营管理的客观规律,以理论为指导,以业务经营活动为中心,以科学管理和方法为主要内容,坚持理论、方法和案例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餐厅管理的市场营销、经营计划、原材料采购供应、产品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价格、成本控制和核算环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

12.旅游资源开发

讲授旅游资源的形成和特征,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风景区开发与规划等,使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与规划的基本理论。

三年制专科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收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放归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学制三年

三、学时分配与课程结构

总学时1568学时,其中面授1468学时,自学20学时,实验48学时,实践4周,毕业论文6周。公共基础课672学时,占总学时45.9% ,专业基础课544学时,占总学时的34.7%;专业主干课352学时,占总学时的22.4%。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见附表)

五、课程简介

1.管理学原理

本课程主要介绍管理学的形成、现代管理理论、管理原则及管理职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原则及管理职能,形成基本的管理认识、思维与理念。

2. 市场营销学

本课程主要介绍市场分析、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及营销活动管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及相关营销技巧,具各初步的营销诊断与营销策划能力。

3.财务管理

本课程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与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木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该学科的知识从事企业的财务决策管理工作,培养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管理方面的能力。

4.战略管理

本课程主要介绍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与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力战略管理的基本方法, 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知识从事战略制定、策划、管理工作,培养具备一定的战略管理方面的能

5.经济法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主要学习经济法律的基本理论,包括企业法、合同法等内容及其运用,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使学生能运用经济法知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民主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6.统计学原理

主要学习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统计数理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数、抽样调查、相关与回归、统计预测与综合分析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8、基础会计

学习基本会计理论,掌握会计建账、记账、报表填制等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工业会计》、《商业会计》和《企业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基础。

9.经济学原理

本课程主要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与分析方法,使学习者能把握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的精髓:能运用价格理论、边际效用理论、生产最优组合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生产成本理论、生产要素理论等分析简单的经济现象;能运用国民收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消费与投资理论、失业理论、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等分析简单的宏观经济现象。

10.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模式、机制及工作分析、人力资源招聘、绩效考核、薪酬设计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企业职务说明书、绩效考核、员工招聘、培训、激励制度的编写。

三年制专科法学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法学基本知识、理论、熟悉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从事律师、法官、检察官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部门的法律人才。

法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等领域的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信息。在能力方面,学生应能较熟练地应用有关法律和法律规定办理各类法律事务,解决各类法律纠纷,并具有良好地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其具有较广泛的适

应能力。

二、学制三年

三、学时分配与课程结构

总学时1568学时,其中面授1503学时,自学20学时,实验16学时,实践4周,毕业论文6周。公共基础课672学时,占总学时42.9% ,专业基础课416学时,占总学时的26.5%;专业主干课480学时,占总学时的30.6%。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见附表)

五、课程简介

1.法理学

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本学科阐述了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法的本体、法的起源和发展、法的作用和价值、法的运行、法与社会等法理学的基本理论和问题;对贯穿整个法学体系的法学基本范畴,诸如法、权利、义务、法律行为进行了解分析;对法的要素、人权、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法学理论和法制建设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探索。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树立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初步形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分析法律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2.宪法学

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依据。宪法学以宪法和宪法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法学本科学生14门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它通过研究宪法的概念、范畴、原则、宪法规范、宪法作用、宪法关系等宪法最基本的理论,研究宪法最基本的内容以及宪法实施,从而揭示宪法产生、发展和运行的基本规律。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树立宪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并为继续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3.民法学

民法学主要讲授民法的基础理论和债权物权的法律基本原理及法律规范。内容主要包括:民法的起源、民法的本质、民法的本位、民法的原则、民事主体、代理制度、民法的效力、诉讼时效及债法总则、侵权行为法和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物权形态的效力、取得、消灭、保护等内容。,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运用民法学原理和民事法律规范正确处理民事案件的基本能力。

4.刑法学

刑法学是高等学校法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包括总论和分论两部分。《刑法学》(总论)以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根据,以犯罪构成理论为核心,主要研究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效力范围、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共同犯罪、刑事责任及刑罚。系统而较为深入地阐述刑法通论、犯罪总论、刑罚总论方面的刑法基本原理与刑法总则规范。刑法分论除了研究刑法总论与各论的关系以及罪状、罪名和法定刑之外,主要研究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等十大类罪所包含的400余个具体个罪的犯罪构成,认定标准及处罚条件等等。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运用刑法原理知识正确处理刑事犯罪案件的基本能力。

5.经济法学

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主要阐述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经济法的原则、地位和作用;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确立和保护;企业法律制度(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集体所有制企业法、私营企业法和企业破产法);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等;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经济法原理分析案例,具备掌握解决经济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

6.商法学

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主要阐述商法的调整对象,商事主体,商事行为,公司法,保险法,海商法。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商法研究的前沿动态,掌握商法理论,熟悉部门商法的内容,并且能够运用商法原理分析案例,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7.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学

本课程从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以及高等学校法学教育出发,在吸取近几年民事诉讼法领域最新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重要制度和程序,注重对我国新《民事诉讼法》颁布以来的民事诉讼实践进行理论的概括,力求较为完整地讲述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仲裁法学要求学生具备运用仲裁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国际经济法学

该课程主要介绍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基本原则,国际经济组织法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国际结算与支付法律制度,国际投资法律制度,国际经融法律制度,国际税法和国际商事仲裁。让学生掌握解决国际经济关系中各种跨国法律问题的知识和技巧,为学生将来从事法律研究与实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9.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体系中,属于程序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将其列为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内容包括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刑事诉讼实践和刑事诉讼理论。设置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刑事诉讼法有关刑事程序原则、制度以及确立的理论基础,了解刑事诉讼的实际操作程序,培养和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刑事诉讼问题的能力,以便毕业后比较好的适应刑事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需要。

10.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该门课程主要阐述行政法的产生、历史发展,掌握行政学原理和我国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主要内容,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行政法学原理、行政法律法规和行政诉讼法知识正确分析处理行政事务和行政纠纷,增强行政法治观念。

三年制专科会计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会计专业理论及实务,包括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与相关的基本知识、会计专业理论和实务能力的专门人才,使他们具有在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金融、保险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能力。

具体要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自觉的法制纪律观念。掌握会计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从事会计事务的能力,比较强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借助相关工具,能阅读本学科的外语文献。

二、学制三年

三、学时分配与课程结构

总学时1536学时,其中面授1468学时,自学20学时,实验16学时,实践4周,毕业论文6周。公共基础课672学时,占总学时43.8% ,专业基础课512学时,占总学时的33.3%;专业主干课352学时,占总学时的22.9%。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见附表)

五、课程简介

1.经济法

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主要阐述了介绍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通过该门课程,学生可以掌握与企业经济活动有关的主要法律法规。

2.统计学

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主要阐述了统计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研究统计工作的方法适用问题。通过该门课程,学生可以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理论以及统计工作的方法适用问题。

3.基础会计

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主要阐述了会计的职能、原理和方法,以及会计工作原则。通过该门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会计含义、特点、职能,理解企业会计六要素的含义、内容、账户的含义及分类,掌握复式记账原理及借贷记帐法在企业中运用、填制凭证、登记帐簿和编制会计报表。

4.市场营销学

简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主要阐述了市场分析、营销战略及策略、市场营销的规划、组织、执行与控制。通过该门课程,学生可以掌握营销者如何开发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并通过交换满足顾客需求与欲望的社会过程和管理过程。

5.管理学

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主要阐述了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管理的基本概念、职能、原理、和方法,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该门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其它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6.财务会计

该门课程属于专业课,主要阐述了以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为主,介绍企业常规会计预算,包括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及长短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核算及会计报表的编制。通过该门课程,学生系统掌握了企业会计的基本业务处理方法等知识。

7.成本会计

该门课程属于专业课,主要阐述了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及理论,通过该门课程,学生系统掌握了成本会计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及成本分析等。

8.财务管理

该门课程属于专业课,主要阐述了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通过该门课程,学生系统掌握了企业财务活动的具体分析,正确评价企业财务活动,熟悉党和国家有关财务活动的制度、政策和法令,企业财务计划的编制方法和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方法。

9.审计学

该门课程属于专业课,主要阐述了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介绍了审计学基本知识。通过该门课程,学生系统掌握了审计目标和计划,审计风险与重要性,内部控制及其评审抽样,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财务报表审计、审计报告等内容。

三年制专科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掌握现代化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利用计算机进行现代物流管理并具有较好的英语交流能力的物流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物流企业或企业内部物流的组织管理、物资营销、调度、统计、库存管理、物资配送、运输组织,进出口货物报关、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维护等岗位工作。

二、学制三年

三、学时分配与课程结构

总学时1600学时,其中面授1500学时,自学20学时,实验32学时,实践4周,毕业论

文6周。公共基础课672学时,占总学时42% ,专业基础课608学时,占总学时的38%;专业主干课320学时,占总学时的20%。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见附表)

五、课程简介

1.物流管理概论

讲授物流的概念,功能,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及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2.物流专业英语

本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英语读写能力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物流管理英语资料的能力,以便于尽快获取及交流本专业的有关信息,适应工作的需要。

3.第三方物流

讲授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基本理论,展望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介绍欧美等国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成功经验和物流服务的操作技术部分,包括物流系统的设计、物流项目的设计过程与投标、物流服务项目的监控、现代仓储与物流中心的建设、信息技术在物流服务中的应用,以及第三方物流合同的理论和实践

4.供应链管理

讲授供应链管理产生和发展,供应链的构建模型,合作伙伴的选择,运作流程,管理组织系统,绩效评价,激励机制。

5.物流成本管理

本课程从成本管理角度,讲授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从物流过程的主要环节上,分别介绍了仓储、运输、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的成本构成、成本计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6.物流项目管理

本课程从对各类物流项目分析提炼入手,讲授物流项目管理的方法及关键问题。系统研究了物流项目在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项目整合、物流项目网络计划、物流项目进度管理、团队管理等。

7.物流储运与配送管理

讲授库存物资仓储和保管规则,仓库设施,货物出入库与堆码管理,货物存储定额与核算,货物配送管理,对仓储管理的整个生产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学会合理布局和进行仓库的规划、建设;掌握各种物资的保管技能,牢固掌握仓储安全管理知,并了解保税仓库情况和配送管理的功能与技术,使学生掌握各种仓库管理和配送管理的基本业务知识

8.物流信息系统实施

讲授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讨论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需求、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评价与运行管理,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组织。

三年制专科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掌握现代汽车技术、性能检测、故障分析判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适应汽车检测、维修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学制三年

三、学时分配与课程结构

总学时1600学时,其中面授1456学时,自学20学时,实验16学时,实践4周,毕业论文6周。公共基础课672学时,占总学时42% ,专业基础课480学时,占总学时的30%;专业主干课448学时,占总学时的28%。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见附表)

五、课程简介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要求学生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发动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和维修技术,重点掌握发动机的结构和维持技术,为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结构和维修技术,除课堂教学外,集中实训三周。

2.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结构及其功能,掌握底盘故障的排除和维修技能,重点掌握底盘的结构和维修技术,除课堂教学外,集中实训2周。

3.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与维修

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电控系统功能及常见故障的检测和维修技术

4.汽车底盘电控系统与维修

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电控系统的功能及常见故障的检测和维修技术

5.汽车空调系统与维修

使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的检测和维修技术,除课堂教学外,集中实训一周。

6.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

要求学生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作用,结构及工作原理,常见故障检测和维修技术,并实训一周.

7.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用现代仪器检测和诊断汽车故障,除课堂教学外,集中实训三周。

8.机械制图(含公差)

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制图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识图并具有能够绘制汽车结构和零部件图的能力。

9.企业管理

要求学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

三年制专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掌握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的听、说、写、译的能力,并运用计算机处理国内外贸易业务,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实际操作能力强、适应社会快的应用型人才,能在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及政府经贸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理论研究工作。

二、学制三年

三、学时分配与课程结构

总学时1568学时,其中面授11456学时,自学20学时,实验28学时,实践4周,毕业论文6周。公共基础课672学时,占总学时42.9% ,专业基础课576学时,占总学时的36.7%;专业主干课320学时,占总学时的20.4%。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见附表)

五、课程简介

1.经济学原理

本课程主要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与分析方法,使学习者能把握宏观经济理论与微

观经济理论的精髓:能运用价格理论、边际效用理论、生产最优组合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生产成本理论、生产要素理论等分析简单的经济现象;能运用国民收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消费与投资理论、失业理论、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等分析简单的宏观经济现象。

2.财政与金融

主要教学内容有:财政导论、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家预算、金融导论、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调控和监督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我国财政与金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情况,重点掌握税收和结算方面的内容,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经济法

主要学习经济法律的基本理论,包括企业法、合同法等内容及其运用,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使学生能运用经济法知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民主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4.管理学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主要学习管理者的职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5.统计学原理

主要学习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统计数理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数、抽样调查、相关与回归、统计预测与综合分析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6.会计原理

学习基本会计理论,掌握会计建账、记账、报表填制等基本操作技能。

7.国际经济与技术合作

主要学习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合同项目谈判、国际投资、服务贸易、税收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程序和项目谈判技巧,能独立进行业务操作。

8.国际商法

本课程主要学习合同法、代理法、买卖法、产品责任法、海上货物运输法、海上保险法、票据法、商事组织法、工业产权法、国际商事仲裁与国际商事诉讼法等内容。通过学习,掌握本课程的基本体系与调整范围,对国际商事活动涉及的重要法律的内容有正确和全面的理解,具备用法律规定和法学理论对经贸实践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本课程以国际贸易合同签订及履行的业务操作程序为轴心,构成二元主体结构体系,国际贸易的业务内容与操作程序、操作方法相辅相成,并强化操作与训练,具体包括货物的质量、数量及包装、贸易术语和出口价格核算、国际货物运输、货物的保险、货款的核算、货物的检验、货物的索赔、不可抗力、仲裁、出口合同的签订与履行、进口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国际贸易方式等内容。

10.报关理论与实务

本课程主要学习报关概述、报关与海关管理、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等内容。通过对报关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实践操作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与报关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海关法的内容,熟练掌握进出口商品的归类、进出口税费的计算及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填制,为使学生将来顺利通过报关员考试,从事报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1.国际商务谈判

本课程主要学习外贸洽谈的类型和内容、外贸洽谈心理、外贸洽谈前的准备、外贸洽谈过程及其策略、外贸洽谈方式及其策略、外贸洽谈技巧、外贸洽谈礼节、外贸洽谈风险的规避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外贸洽谈的策略、技巧,以及洽谈过程中合同的签定方法,了解外贸洽谈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

12.国际市场营销

主要学习国际市场环境分析、进入策略及营销组合策略,使学生能运用国际营销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策划国际营销活动。

三年制专科新闻学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网络时代传播技能,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和较高的写作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能从事编辑、记者、播音、主持、公关、文秘、传媒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创新型应用人才。

二、学制三年

三、学时分配与课程结构

总学时1456学时,其中面授1308学时,自学20学时,实验64学时,实践4周,毕业论文6周。公共基础课672学时,占总学时46% ,专业基础课464学时,占总学时的32%;专业主干课320学时,占总学时的22%。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见附表)

五、课程简介

1.新闻学概论

本课程主要讲授新闻的定义及特性,两种不同的新闻事业的性质、特征、地位和作用,新闻自由的实质,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新闻工作者的自律与他律。

2.大众传播学

本课程主要学习大众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具体内容是: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发生、演变、特质、功能;传播学及大众传播学的历史、现状和研究方法;大众传播的控制、内容、媒介、效果、受众等的分析;大众传播的反馈;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大众传播与现代生活;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等。

3.新闻采访与写作

本课程主要介绍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一般方法和技巧;新闻的选择与捕捉;采访路线、采访艺术;新闻的体裁;不同体裁的新闻写作特点、方法和技巧;选材、选择角度;如何组织结构、运用语言等。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有关理论,从理性的层面认识新闻采访与写作规律,运用理论指导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通过反复训练,有效地提高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阅读一定数量的各类新闻作品,并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新闻作文。

4.新闻编辑与评论

本课程主要讲授新闻编辑工作的一般特性,不同媒体的编辑要求,新闻策划,选择和组织新闻稿件的程序和方法,修饰稿件,制作标题,设计版面,规划栏目等;主要介绍新闻评论的特点与功能,选题、立论、标题、结构及说理艺术,各类传播媒介不同评论体裁、样式的主要特点及写作、制作的基本要求与方法等。本课程还包括电子编辑,让学生了解电脑文字编辑、组编版面、图片处理、调阅资料、制作表格、版面调色等操作技巧。本课程应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学会写作各类新闻评论。

5.新闻摄影

本课程主要介绍摄影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新闻图片拍摄技能等基本知识,包括如何正确使用照相机、暗房,如何准确地抓拍新闻照片等。本课程既注重传统技术、理论,又关注现代技术和新理论、新观念,特别是数码技术对于新闻摄影的冲击和影响;本课程既重视理论教学,更重视实验教学,给学生安排足够的实验教学时间,使学生既熟练地掌握各种照相机的操作技能,又能掌握暗房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既要了解新闻摄影的历史、本质特征和主要理论知识,又要能进行新闻摄影活动,具备较强的图片解读能力,具有成为各类媒体摄影记者或图片编辑的基本素质。

6.中国新闻传播史

本课程介绍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演变的历史。主要包括从邸报到中国现当代报业的发展,广播电视以及各种新媒体的发展,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演变规律和新闻传播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等。

7.外国新闻传播史

本课程介绍外国新闻事业发展演变的历史。主要包括世界各国新闻传播业的产生、发展以及演变的规律,不同体制下各种类型传播媒介的历史、现状和各国新闻传播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等。

三年制专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软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和网络工程的设计、开发能力,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程建设、教学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制三年

三、学时分配与课程结构

总学时1536学时,其中面授1358学时,自学20学时,实验130学时,实践4周,毕业论文6周。公共基础课672学时,占总学时43.8% ,专业基础课512学时,占总学时的33.3%;专业主干课352学时,占总学时的22.9%。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见附表)

五、课程简介

1.离散数学

本课程是本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集合论初步、关系与映射、无限集、代数系统、图论等。通过该课程使学生掌握数理逻辑掌握离散数学重要的基本概念、定理、性质及方法,并能利用离散数学基本理论解决简单的计算机科学中的问题。2.高级语言(C语言)

本课程是本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基本语法,运算符与表达式,输入输出,顺序,选择,循环结构,数组,函数,编译预处理,指针,结构体与联合体,文件等内容。通过该课程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并能编写一般的程序。

3.数字电子电路

本课程是本专业必修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逻辑代数和逻辑函数、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和定时电路,A/D和D/A转换电路、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等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4.数据结构

本课程是本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数据结构,如并列表,队,栈和树等以及在这些结构上的基本操作,描述和存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讨论解决某些典型

算法和其在计算机上程序实现的技巧及复杂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5.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概述、80x86微处理器、存储器系统、输入/输出及中断系统、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应用、总线技术及常规外设系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硬件基本知识和接口设计能力。

6.操作系统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原理,进程和线程的基本概念,同步和通信、调度和死锁;存储理和虚拟存储器;设备管理;文件系统和磁盘存储器管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

7.汇编语言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设计技术,为后续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打好基础。了解计算机内部硬件结构及一般工作原理;掌握8086/8088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格式;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和调试技术;熟悉BIOS和DOS中断及其简单的控制应用;在实际应用的接口电路中,会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

8.多媒体技术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讲授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输入,多媒体数据压缩,音频信息处理,图象信息处理,色彩处理,多媒体信息的综合与交互,在Windows环境下的多媒体程序设计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能够按自己的需要开发多媒体应用程序。

9.计算机网络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系统地、分层次地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的功能、接口和主要协议。重点介绍INTERNET 采用的体系结构——TCP/IP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

10.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关系数据库语言,查询优化的方法,关系规范理论,数据库的设计方法,了解DBMS和并行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数据库新技术,特别是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库理论,最终具备使用、维护和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11.网页设计与制作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讲授网页制作基础知识,Drcamweaver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技巧,为其它网页制作软件(如Flash, Golive5等)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网页制作软件制作较具特色的个人或企业网页。

12.JAVA程序设计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Java的GUI设计、组件、方法、事件处理技术、类型、控制语句、数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异常处理技术、字符串与字符、按顺序访问的文件,以及更多同Java程序设计相关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JAVA程序设计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网络编程能力。

酒店管理与旅游

酒店管理与旅游 【课程总览】 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得到极大的加强,国际声望也越来越高;国家金融体系在目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中良好的表现…….,这些因素正在吸引着大批海外人士到国内来旅游,中国必将成为世界旅游大国。这对我国旅游酒店的发展特别是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机遇和挑战并存。国际跨国旅游酒店管理集团和酒店投资商纷纷看好中国市场,国际上排在前10位的跨国连锁旅游酒店集团已全部在中国挂牌,从高档酒店向低档酒店扩展,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扩张。国内酒店业在良好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课程特色】 针对新一轮投资热潮、国内酒店与国际酒店在集团化与网络化(即:信息化)经营、管理与服务方面的差距,以及投资经济型酒店的需求,精心设置此课程,以了解行业内关注的热点问题,应对WTO后外资大举进入的局面,培养国际化、现代化的实战型高级旅游和酒店管理人才,让企业和个人始终处于行业发展的最前沿。 【目标方向】 酒店行业投资方,酒店管理领域的董事长、总经理;旅游行业相关单位等高级管理人员。 【课程体系】 课程板块课程名称和内容 模块一: 酒店业与旅游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1、国际国内酒店行业的现状(酒店分类、品牌定位)

2、国内外酒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旅游与酒店行业的展望 4、现代旅游与酒店行业政策法规 模块二: 企业战略管理 1、如何确立市场定位与品牌策略 2、制订本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点 3、战略目标的实施与控制(执行力) 模块三: 酒店业的投资与融资国际化背景下中国酒店业的投资机会酒店业投融资分析与决策 酒店业价值评估与可行性分析 产权改造、收购兼并与企业整合 模块四: 酒店业的设计与建设酒店业设计的规范性、合理性 酒店功能及设施的长久性 构筑品牌文化的酒店建设 模块五: 酒店业的经营策略市场全方位的调查与分析 营销模式的创新与选择 营销活动策划与实施 收益管理与竞争力提升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设置概述 1.专业设置背景 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直接关系到我国二十一世纪劳动者的素质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推动职业 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建设现代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的战略 意义。 2.专业设置必要性 本专业的设置是基于90年代后,特别重庆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 发展迅速,需要大量具有较好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的财会人员。` 在我国,各单位都必须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 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同时,凡是从事会 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这是从事会计职业的“准入证”。为适应社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及市场需求,我校开设助理会计师专业,培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一定会计专业知 识和技能,热爱会计工作的会计从业人员。 3.专业设置的可行性 (一)有坚实的办学基础 计算机部从1985年开始开设计算机应用的专业,1992年开始开 设财务电算化专业,其十几以来,先后开设有财务电算化、金融保险、经济管理、计算机税收、电子商务、计算机财务管理职业中专班。建立了严密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毕业学生分 别被市各专业银行、各证券公司、工商管理部门、税务部门等单位

录用。因他们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业务技能过硬,深受社会用人单 位的好评。因此,重庆市电大1996年主动与其我校计算机专业部开 展联合办学,其中所设专业包括财会电算化专业,由该专业部全面 实施教学和管理(全部由该专业的部教师上课)。历次参加中央电 大和市电大的学科结业统考,成绩总是名 (二)有比较强的师资 我校计算机部现有财经专业教师6名,其中80%的财经专业老师 均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了会计中级职称,并均具有10年以上的专 业教学经验且有丰富的行业工作经验。能承担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教学。 起草了重庆市财经类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编写出版的《经济法》、《企业财务会计》、《基础会计》等教材被国内许多职业高 中广泛采用。除了已有财经与金融方面的师资。为了加强专业理论 教学、办好高职,还要引进1名曾经正在证券期货待业工作5年以 下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开展金融实训工作配备人才。 (三)校内教学条件 学校了拥有全市最先进的1000Mbps校园网,校园监控系统、校 园广播系统;有76间带有中控、电子书写屏、计算机和投影机的多 媒体教室;12间计算机实验室,计算机600多台;有电子商务实验室、会计模拟室、网络实验室等实验中心,在硬件条件上也具备开 设该专业的条件。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 1.培养目标 2.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1)具有熟练运用会计专门方法对各类企业的各项资产、权益以 及经营收支进行核算和分析的能力,具有参与企业管理监督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和书写能力,并能马上上岗操作的能力。

某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旅游经管专业本科教案计 划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Undergraduate Course Program 专业代码:110206 执笔人:张继宏 审核人:刘玉林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中西合璧,实施国际化全人教育;强化实践教案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努力培养具有“英语精、知识新、技能强、交际广”并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旅游经管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在旅行社、饭店、景区等企业与政府部门从事旅游经管工作的国际性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掌握旅游经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有关旅游经管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2、能力要求:具有运用旅游经管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进行商务活动。 3、素质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及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规范及心理素质基本要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世界公民意识。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经管学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导游业务、饭店经管、旅行社经管、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营销学、景区经管等。 四、主要实践环节 导游模拟实训(课程中实习),前台与客房实训(课程中实习),专业综合实习(集中实习),毕业实习(集中实习)。 五、学制、授予学位

园林绿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园林绿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试行)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0号)的精神,按照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送教下乡”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晋教职【2009】32号)要求,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一)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培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在农村生产一线“留得住、用得上”的从事园林生产与管理的新型农民。 (二)人才规格 1.具有热爱祖国、建设农村、创业奉献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掌握实用写作基本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熟悉农村政策与法规。 4.掌握园林花卉植物的繁育、生产、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5.掌握园林机械的保养、维修、调整与正确使用的基本知识,具有初步检修的能力。 6.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盆景及插花技艺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初步的园林绿化管理能力。 7.掌握园林苗木、花卉销售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营销推广能力。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 (一)招生对象 招收具有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力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农村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及有志在农村创业的社会青年。 (二)学制 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3—5年。 三、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见附表) (一)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两大类,即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各门课程的学时分配应根据具体教学班(点)的产业特点适时进行调整,并根据教学班学生的生产经营特色提出个性化要求。 1.公共基础课:德育、语文(实用写作)、数学(实用数学)、体育与健康、农村政策与法规、农村电器常识、实用化学、新农村文化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 2.专业技能课: (1)必修课:植物生长及环境、园林机械、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植物生产技术、园林规划设计、花卉生产技术、盆景及插花技艺、农产品营销。 (2)选修课:农村实用技术类课、农村经济管理类课、新农村建设与创业类课。 (3)生产实践课 (二)时间安排 本专业总计3060学时,合170个学分(讲授与实验课每18学时计1学分;生产实践课,每周30学时计学分)。其中:1.公共基础课共计612学时,34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0%。 2.专业技能课分为必修课、选修课、生产实践课三个部分。其中,必修课1080学时,60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5%;选修课360学时,20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2%;生产实践课1008学时,56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3%。 全学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为1:2,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生产实践课以及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各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及教学形式,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 四、教学安排 1.授课: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特点,采用现场教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集中授课与入户面授相结合、专业教学与生产内容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集中讲授。 2.实习实训:按照课程教学要求,组织安排学生根据课程内容进行。 3.生产实践: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点或农户生产结构, 按实际生产季节,采用集中或分段多轮回的方式,安排生产实践,指导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或调查报告。 4.辅导:在进行集中讲授和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进行自学指导、答疑解难、作业讲评、学习讨论和技能培训;

全球最有名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大学.doc

全球最有名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大学 【-专业资讯】 美国康奈尔大学 康奈尔大学是北美名校之一,其酒店管理学院成立于1922年,排名全美第一,因此该学院对于学生的选拨极为苛刻。该学院在校园内开设一家对外开放的五星级酒店供学生学习和实习。康奈尔酒店管理学院的本科教育共四年涵盖

酒店管理的各个领域。本科的核心课程基本都是商业管理的课程。而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的留学生,都有很多的机会留在美国工作。 英国萨里大学 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成立于1891年,是英国领先的科研式大学,学术声誉享誉全球。萨里大学酒店及旅游管理课程是萨里大学管理学院中十分重视的专业之一。该院是英国最早创办酒店管理与旅游专业的学院之一,酒店及旅游管理相关专业均位全英列第一。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

洛桑酒店管理学院 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瑞士最好的酒店管理学校(EHL),1893年建校。使用法语及英语授课,学校坐落于瑞士法语区日内瓦洛桑。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以治学严谨而闻名,并且十分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力图使教学与实践既体现出传统酒店的技术服务特点,又能反映出现代酒店管理的精髓所在。EHL也被认为是与康奈尔大学齐名的酒店管理学院. 西班牙武康大学

位于西班牙穆尔西亚的武康大学(UCAM)大学的主校区就坐落在拥有百余年历史的热罗姆尼斯修道院中。主校区距离著名的海滩La Manga仅1小时车程,旅游资源和酒店资源非常丰富。UCAM的创新旅游管理专业极具特色,拥有完整的课程结构和丰富的实习机会。为了满足国际学生的需要,创新旅游管理硕士课程还特地推出英文授课课程。 日本立教大学 日本立教大学是东京六所著名的大学之一。1967年日本教育部批准立教大学在社会学部设立四年制的旅游专业,它成为日本唯一的、作为独立学科的四年制本科旅游教育机构。日本立教大学旅游教育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日本旅游教育界的标志性大学。立教大学旅游学部注重多学科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将来的就职方向不断调整和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领域。

高职教学计划

高职教学计划 高职教学计划范文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高职教学计划范文应该怎么设计? 高职教学计划范文 一、教学管理 我校为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全面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管理制度: 一、确立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1、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2、教学工作要坚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不放弃一个学生的原则。 3、坚持先进的教育理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到每个年级、每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之中。 4、提高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人才,为各高校输送合格毕业生,为优秀学生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校长要对教学工作负全责 1、校长要深入课堂了解教学现状,认真落实校长听课制度,每

学期听课20节以上。 2、校长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有读书笔记),至少听一次有关教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报告(有记录);每学年撰写一篇教学工作体会或论文,在学校做一次教学工作报告。 3、校长每月主持召开一次研究职业教学工作的专题会,每学期主持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有会议记录),每学年重点培养、总结、宣传一个教学先进典型。 三、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1、教学管理干部(教学副校长和教学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兼课30节),并对听课情况进行分析,期末写出书面小结;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有读书笔记),至少听一次有关教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报告(有记录),撰写一篇工作体会或论文。 职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学校的德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管理干部(教学校长和德育主任)必须要深入课堂研究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的规律,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 2、每学期制定具体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有侧重地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观摩课和青年教师研究课,推出不同层次的好课和优秀教师,研究和总结优秀教学案例,积累经验,固化成果,推进校本教研建设。 3、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与教学管理结合,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教学功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

旅游管理教学计划

应用英语(成人专科)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以及熟练的职业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掌握必需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理论及相关行业英语知识的技能,适应外贸、外事、旅游、教学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通过培养,本专业学生应能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思想素质: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具 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品质。 文化素质和技能: 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英语语言实践能力,并能掌握英语语 言、文学与翻译的基础理论;有较强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具有比较全面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人情等方面的 国情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 3.具有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业务能力及实 际工作能力,并具备相关行业英语知识和技能; 4.具有运用计算机有效处理日常工作的基本能力,并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英汉两 种文字处理的能力。 身心素质: 1.具备健康的体魄及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具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与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 三、学制及学习形式 学制:2.5年 学习形式:函授、业余

四、主干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口译、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选读、科技英语、文秘英语、外贸函电 五、旅游管理专业成人专科函授教学计划进度表 1、专业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计划学时数所占比例(%) 公共基础课144 9.4% 专业基础课786 51.2% 专业课400 26% 专业选修课144 9.4% 毕业设计62 4% 其中实践课程 总计1536 100% 2、专业学时(函授面授)数计划分配表 学期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选修课 毕业设计 总计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种植岗位职业能力,能胜任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团场实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2.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能够承担本地区农作物生产、蔬菜生产、果树生产、花卉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工作,具备解决本地种植业生产实际问题和种植技术推广的能力。 二、招生对象 招收具有初中(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水平,有志于在团场从事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职工,基层组织带头人、种植大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复转军人以及应届初、高中毕业生。 三、学习形式与学制 1.学习形式:全日制 2.学制:3年。 四、课程设置 全部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修模块、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拓展模块。其中公共基础模块作为文化知识基础,为培养科学素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专业通修模块作为专业知识基础,主要是使学员掌握种植业生产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必备的专项技术和技能要求,使学员熟练掌握4-5种综合生产技术,培养学员岗位职业能力;专业拓展模块是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的拓展、补充和完善,

培养学员一专多能。 1.公共基础模块:主要课程为新型团场建设与职工素质教育、应用文写作、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农业基础化学。 2.专业通修模块:主要课程为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3.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农作物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作物生产技术、3门专项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果树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蔬菜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花卉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实用装饰园艺;其中专项技术课程目录见附件10。 主干课程:观赏树木学花卉栽培、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植物遗传充种技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盆景制作、苗木生产技术、果蔬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等。 五、课程安排及学时分配(见附表) 六、教学安排 1. 自学:学员利用多种媒体教材、网上辅导资源或教学包进行自主学习,并按课程学习指导(或教学辅导大纲)要求,全面自学文字教材。 2. 授课:有声像教材的课程,由教学班组织学员利用声像教材组织教学。无声像教材的课程由基层校组织面授。 3.辅导:学员在自学文字教材及媒体教材的基础上,由辅导教师对学员进行辅导,辅导课包括自学指导、答疑解难、作业讲评、学习讨论和技能培训等。 4.实践: (1)课程实验(实习):按照课程教学要求,组织学员实验(实习),写出实验(实习)报告。 (2)专项技术培训: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选择相关的专项技术文字、声像教材进行教学。

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学院 ****级高职专科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安庆、服务安徽、面向全国,服务行业领域,实行校企合作,建立分段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软件程序编制、软件测试、网页设计与编程和软件销售及技术支持等工作岗位提供高技能软件技术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从职业岗位群出发,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设计课程教学。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是一种由低到高的递增关系。知识是第一层,包括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技术、软件测试技术、数据库技术及英语、思想法律等;职业核心能力是第二层次,具有软件编码能力、软件测试能力、技术支持服务能力;素质是第三层次,具有法律和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学习与创新素质。 二、培养规格及要求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软件技术的各项具体工作;具有程序员和软件测试员所需要的逻辑分析、编程和调试能力以及与分析设计人员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能阅读相关软件的英文文档,同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体育达标,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的开展工作。 毕业生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是: 1)知识结构 ①掌握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数据库应用技术,具备从事软件的数据库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基本能力。 ②具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数学、外语和其他科技文化知识。 ③了解电子信息类人才必备的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计算机体系结构。 ④具有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了解网络运行环境、网络操作系统。 ⑤具有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 ⑥具有程序设计的知识。 ⑦具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关系数据库的知识。

旅游管理教学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 2012级高职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二、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熟悉我国旅游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系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国家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旅行社、高级饭店、管理公司,以及旅游管理实务和研究单位工作,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四、培养要求 (一)知识要求 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运用这方面的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旅游管理业务,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二)能力要求 具有较强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有扎实、宽广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科技、人文社会知识)。较熟练地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找、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用外语会话、写作的初步能力。 (三)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修养;基本的政治素质及一定的社交能力;较强的法律法规观念及政策水平;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素养等旅游从业人员的健全人格。 (四)技能要求(资格证书要求) 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与实践,要拿到“四证”:通过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即外语二级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职业资格证、大学专科毕业证。 五、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解表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解表

六、主要课程设置说明 (一)职业基础课 1.旅游学概论 主要内容:旅游学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旅游发展规划问题、旅游业的市场营销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旅游业管理体制及旅游业行业管理问题等。 2.管理学原理 主要内容:从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五项职能予以阐述,结合现今企业的经典案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讲授中,渗透管理学的基本思想。 3.经济学原理 主要内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常识,并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案例向说明如何把这些原理和结论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4.旅游心理学 主要内容:主要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旅游者的心理、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企业管理心理等内容。 5.旅游服务礼仪 主要内容:服务人员仪容仪表礼仪、服务人员的仪姿礼仪、服务人员的交流礼仪、饭店服务礼仪、导游服务礼仪、中国主要客源国礼仪、国内部分民族和港澳台礼仪、涉外服务礼仪规范、宗教礼仪等。 (二)职业技术课 6.旅游经济学 主要内容:旅游经济活动与旅游产业、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需求、旅游价格、旅游消费、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经济效益、旅游投资等内容。 7.旅游文化学 主要内容:旅游企业文化构建、旅游产品文化开发、旅游地形象策划、旅游消费文化引导等四个部分。 8.旅游地理学 主要内容:旅游地理学发展概论、旅游行为地理、旅游资源地理、旅游环境地理、旅游空间结构与生命周期、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及应用、旅游地理信息系统。 9.旅游市场营销学 主要内容:从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旅游市场营销中的环境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的选择和营销战略等基本原理;阐述了旅游市场营

03 园林技术专业3+2人才培养方案5-18(终稿)

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3+2分段培养) 中职阶段: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高职阶段: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5月18日

一、前言 1.行业背景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是江苏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最多、发展最迅速的阶段。截止2009年底,江苏省已建成的国家园林城市16个,总数居全国首位。目前江苏省已设有园林绿化工程资质的企业1000多家,其中具有一级资质的企业46家,占全国(全国372家)的12.4%,并多分布在苏南地区。苏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自然景观优美,经济繁荣,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园林景观比比皆是,自古就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美誉。苏州位于苏南东部,东临上海,南接杭州,是太湖流域的中心,2009年全市GDP总值位列全国第五,人均超过12000美元,是江苏省政府确定的“两个率先”发展的先行区。“十五”期间,苏州市区投入园林绿化建设资金31亿元,新增绿地1779公顷,市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000年底的29.6%、33.5%、5.8平方米,提升到现在的36.9%、42.5%、11.6平方米。“十一五”期末,市区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8%、45%和12平方米,到2010年末,全市(包括所属的5个县级市)力争建成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群的目标。新一轮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将突出人居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使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完整、健全的市域绿化体系。苏州市人民政府先后于2004年、2010年承办了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和第2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大会。苏州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些有利时机,适时进行了苏州生态市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内容包括:中期目标(2008-2010年)生态市成型,达到国家地级生态市建设标准,基本达到《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苏州生态市建设标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远期目标(2011-2020年)国际知名的现代水乡园林型生态市。 2.社会对人才需求 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大量的园林技术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而现有园林绿化企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只有30%左右,专科以上学历人员不到20%,而且专业技能掌握很不全面,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全省和苏州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增长,为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行业发展需要相关院校人才培养相配套,经过统计整理:企业需要大量会园林绿地测绘与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园林绿地日常养护与管理等方面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是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一件大事,也是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一件大事。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设立,对统一学科名称,规范学科领域,整合人才队伍,形成行业共识等有重要作用,对我国未来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和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级学科的设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有较强业务水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景区管理理论、旅游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胜任旅游业管理职业需求。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旅游行政管理(旅游局、文化局、文物保护部门等)、旅游咨询、旅游地产、旅游规划设计、旅游商务、旅游广告与营销策划、度假区、旅游景区(城市公园、国家公园、主题公园等)、旅行社等企业及旅游国际组织机构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业务方面: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旅游产业和休闲业的经济规律,初步具备酒店经营管理、旅游目的地

的开发、营销与管理、休闲活动策划和管理、会展经营管理基本能力; 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熟练旅游业信息获取、文献检索和期刊科技信息获取的方法。初步掌握第二外语。 体育方面: 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的合格标准。 三、授予学位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本专业方向分为必修课(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公共课、专业课)两类。本专业方向总学分155学分,其中必修课约122学分,占78.8%;选修课33学分,占21.2%,其中学生必须选修通识教育课16学分,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方向选修限选课程13学分,至少选修任选课程4学分;旅游电子商务方向选修限选课程11学分,至少选修任选课程6学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共98学分。四年课内总学时为2807学时。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可行性报告(2)

贵州省国防科技工业学校 申办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贵州省教育厅: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为使我校职业教育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展我校的专业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我校决定2010年申办《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结合我校实际,我们认为学校已具备申办新增专业的基本条件,现将申办可行性与条件综述如下: 一、贵阳市旅游现状 1、贵阳市的旅游资源 贵阳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区,贵阳拥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为特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既有红枫湖、开阳峡谷生态公园等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高原自然风光,又有如阳明洞、青岩古镇和息烽集中营旧址等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古朴浓郁、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以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作为公园省贵州的旅游服务中心,贵阳四周分布着省内的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两个历史文化名城。这些风景名胜区距贵阳空间距离大多在200公里范围内,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海内外游客从贵阳出发游览这些景区将越来越方便。全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3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多个。此外,还有一大批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和奇异神秘的民俗风情。目前,贵阳市旅游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接待能力大为增强,“吃、

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发展迅速,全市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2、贵阳市旅游近期发展目标 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精神,我市旅游业要力争在此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目标是:进一步强化贵阳全省旅游中心作用,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线路网络,塑造“森林之城、休闲胜地”的城市旅游品牌,全面改善交通、食宿、娱乐、购物等条件,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城市旅游环境,将贵阳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全市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水平跃上新的台阶。到2010年,力争实现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1500万人次,海外旅游者13.5万人次,旅游创汇4000万美元,旅游总收入150亿元(后三项年均增长率在15-18%左右)。建成开阳、花溪等一批旅游精品景区、特色旅游城镇及民族村寨,进一步配套完善旅游发展设施,深入塑造“森林之城、休闲胜地”的城市旅游形象,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全省旅游服务中心和以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为主体的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逐步建设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旅游大市。 3、贵阳市旅游人才的需求现状 今后几年,我市旅游业对高层次人才和新型旅游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大,尽管旅行社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相对来说还比较高,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也不少,但我市大部分旅行社经营规模较小,最缺乏的是一批名副其实的职业经理人及营销策划方面的人才,缺乏服务意识强、职业道德水平和技能过硬的业务人员,缺乏中、高级导游和小语种导游。人才的匮乏直接影响了我市旅行社业整体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急需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懂经营、懂管理,能分析和把握市场,对市场的变化能及时作出经营决策的管理人员。但是,由于现有的旅游院校(专··- 2 -

旅游与酒店管理可行性报告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摘要] 通过对我省《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市场调查,分析了我院申报该专业的优势,描述了我院制定的完善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说明了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性,为其它专业的设置和开设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及精神,我院积极探索招生和就业的路子及方向,按照市场规律办学,与时俱进。我院对培养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有完整的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和优良的师资力量、实习基地。为此我院向省教育厅申请开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 一、开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市场调查 1、旅游业现状 伴随着市场影响力的扩大,旅游业产业规模将会急剧增大,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预计2010年左右,我国的旅游业总产值将会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并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结果,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年接待1.37亿人次的入境旅游者,同时出境人数将达1亿,位列世界第四。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是不可逆转的。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至今年七月,中国国内GDP增幅已达11.9%,经济总量已超过德国,位列世界第二。以上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未来中国旅游市场之大,这将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蓬勃发展的市场是最好的导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也一定会成为市场的抢手专业,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也一定会从经济管理人才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旅游业面对国际挑战的坚强后盾。就酒店管理方向而言,目前我国有星级酒店9751家,并且正处于酒店改制转型期,8000多家公有制的酒店要进入市场经济,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酒店管理者的待遇在管理层中算较高的。目前,我国酒店的本土管理者基本上都是以前中专、职业技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在从事酒店业务、积累经验后从基层升上去的,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够的情况。因此,有一定经验的大专毕业生是相当受欢迎的。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 ****学院 ****级高职专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模式 为了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教理念,确立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理论先导、项目教学、双证融通、服务就业”。坚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方向,以“勤学笃行,德技双馨”校训为引领,践行“实践与理论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切实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依托安庆地方IT产业项目,实行“教、学、做”合一的“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目标 指导思想:立足安庆、服务安徽、面向全国,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服务IT行业领域,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第一线,面向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等领域“德技双馨”的高素质、高技能型IT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安庆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地方特色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应用能力和网站开发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要求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行业的各项具体工作;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维护能力;具有进行网络工程和网站建设、网络设备的配置维护以及故障分析、诊断与排除的技能;具有智能化综合布线和智能楼宇弱电系统设计和实施技能;具有网络信息安全处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能阅读相关硬软件的英文文档,同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体育达标,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开展工作。 毕业生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是: 1)知识结构 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管理服务知识等,在基本具备外语、法律法规及其他文化知识外,还应掌握: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张建英 项目组主要人员:袁姝、王显成、杨晓安、黄金华、乔海燕、娄在凤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 行业背景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丽,旅游业尤为发达。据省旅游局统计,自2003年以来,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五年均列全国第五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嘉兴旅游资源富集, 人文景观遍布,江南水乡韵味十足,是江浙沪旅游金三角中一颗闪耀的新星。旅游总收人亿元,其中国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收人亿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旅游年总收入排名全省第五。 (二)人才需求分析 1.旅游高技能人才需求广阔浙江省今后五年重点建设3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支持和培育10大旅游企业集团、新建四、五星级高等级酒店180~20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50多家。未来五年浙江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8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新增400多万人。由于旅游业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海外游客的增加及本国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旅游业人才培养有广阔前景。 2.休闲农业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水平变化后产生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历繁华喧嚣的都市人越来越向往悠闲的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园、特色农庄、农家餐馆等休闲乐趣。因此,休闲农业游的发展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园林技术专业教研室工作计划

园林技术专业教研室工作计划 在总结上学期教研室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院的教学工作重点,经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商讨并制定本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 一、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常规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决定着教学质量。具体工作如下: 1、组织教研室人员进行听、说、评课活动。通过相互听课评课、组内观摩公开课等形式,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本学期计划听、说、评课8次,集中听、说、评课4次,中期前2次,第3周听评《园林花卉苗木生产技术》课,第7周听评《林果生产技术》课;中期后2次,第12周听评《园林植物与环境》课,第16周听评《园林植物》课。个别听、说、评课4次。详见“2014-2015学年园林技术教研组第一学期听课表”。 2、搞好实训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师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本学期计划在第6周开展一次野外园林植物识别与标本采集及制作教学实践活动,第13周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一次果树修剪技能训练考核实践教学。任课教师认真负责,积极谋划,教研室主动协调、配合,组织相关教师观摩指导。

3、做好平时、其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计划检查教案及教学进度4次,前半期2次(第 4、8周),后半期2次(第12、18周),以便及时进行调整教学计划及进度;检查作业2次,前半期1次,后半期1次。 4、完成院上布置的其他教学工作及考试工作,如出卷、监考、评卷。 二、贯彻学院内涵建设的指导思想学院内涵建设正在有目标、有步骤、有成效的进行当中。此项举措对于新专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责任,更重要的是重担。我们专业要及时关注国家、省、市有关园林绿化方面的政策,抓住目前我校出台的种种有利政策和措施,一步步搞专业建设(如实训室规划与建设)、课程标准建设、教材建设(如向课任教师征集教材教参书等)、师资队伍建设(如教师引进和教师培训等)。在专业建设方面,寻求当地以及周边地区可依托的园林绿化行业企业,打造校企合作和校地共建专业,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专业可持续发展做保障。 三、继续修改完善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发展的方向,符合与否直接关系到学院的生存和学生招生就业。在认真分析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做好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结合当地以及周边地

1-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1)

机电/机械/自动化专业 无人机应用技术方向教学计划 (三年制大专) 一、学制与招生对象 1.学制:全日制三年 2.招生对象:高中毕业及同等学历毕业生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低空无人机飞行技术和熟练的操控技能;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熟练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以及较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够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低空无人机操控、维护维修,低空无人机航拍等生产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及要求: 1.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科学文化知识; 2.具有机械工程制图方面的基础知识; 3.掌握以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为主的职业理论知识; 4.掌握低空无人机飞行技术、制造工艺与操控技术; 5.掌握各类控制电机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基本控制方法; 6.具有数字视频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的基础知识; 7.具有单片机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应用能力; 8.具有GPS定位系统方面的基础知识; 9.具有电气设备与产品的成本核算与车间生产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10.掌握低空无人机系统和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 11.掌握低空无人机自驾系统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结构及要求: 1.具有一定的工程制图和识图的能力; 2.具有熟练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3.机械设备液压气动、传动分析能力;

4.具有对常规电子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维护、故障诊断与处理的能力; 5.具有电子产品调试、设计、维护维修能力; 6.具有单片机的应用能力; 7.具有各类低空无人机熟练操控技能; 8.具有低空无人机安装、调试、维护及维修能力; 9.具有操控低空无人机航拍等应用技能; 10.具有航拍设备安装调试、地面站的架设能力; 11.具有对常用电机进行性能测试、控制与维护的能力; 12.具有对数字视频传输设备进行安装、管理、使用与维护的能力; 13.对低空无人机电子设备进行控制、调试、检测的能力; 14.具有对低空无人机设备、电子设备、产品进行营销、售后服务和技术指导的能力。 (三)素质结构及要求: 1.政治素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道德素质: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克己奉公; 3.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国防基本知识及卫生保健知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具有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 4.职业素质: (1)责任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2)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职业道德: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敬业爱岗; (4)创新精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 四、课程安排 (一)、课程标准描述 1、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通过对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学习成才和礼仪方面的学习,贯彻以“以德治国”的思想,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素质,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